经典散文欣赏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散文欣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散文欣赏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选修课 瞄准高考

2009级高中是河北省新课改起始年级,即将接受2012年高考的检验,现总结我们的选课情况及选后反思、建议,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我校选修情况介绍

1.计划早,方案细。

几乎在必修一开课同时,学校教研处就开始安排各科选修设置,给全体老师预订了全部的选修教材、教参,供大家提前进入研讨备选状态。最终,在高一下学期制定了详细的选修方案,在网上公布给全体师生,举例如下:

2.广借鉴,通有无。

我们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学科骨干,集体到北京参加神州智达新课标课程设置培训,远赴宁夏、郑州等先期进入新课改高考地区,与课改区老师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建议。建立五校联盟(石家庄、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邀请省教科所张瑾琳主任讲解省教科所对选课的指导意见。

3.瞄高考,重落实。

选修内容无非就是高考的几大考点。选课指导思想即为高考备考铺路。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选课可以放开。语文内容本身博大精深,无穷无尽,但有了高考一张卷做指挥棒,方向清楚目标明确。高二选修课开放方案,选修课数量与高考选作题之间的关系怎样?现摘录五校联盟各校高二备考思路如下:

唐山一中:选修课与高考选做题关系密切,高三上学期复习基础知识,选修课瞄准高考。

张家口一中:高二讲完选修课,高三复习。

邯郸一中:高二讲完选修课,高三复习。

保定一中:某些没讲的诗歌散文高三复习时带讲,高三先复习现代文阅读。

4.过程艰辛,结果相同。

各个地区、学校,选课内容各不相同,五校联盟各校选课情况:

石家庄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新闻阅读与实践(选讲)、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专注于文言文阅读)、小说阅读专题、校本课程(26门任选一走班上课)。

邯郸一中:诸子百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着重讲散文)。

张家口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人物传记、杜甫诗歌、鲁迅(拓展)、外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一个儒家代表、道家代表,其他学生自己选读)。

保定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小说欣赏、名人传记、影视文学欣赏、校本课程。

唐山一中:语言文字与应用、古代诗文、现代诗文、文章写作与修改。

最终的等级评分结果,统统2分。

二、选课中的困难、困惑与解决方案

1.困难、困惑

选修内容过于杂乱,阅读量增大,教师备课任务量超重,有些观点难于自圆其说。

2.解决方案

将五个模块分为三类:

必选的: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可选可不选的:外国小说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新闻阅读与实践

建议不要选的: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选辅助资料与自编资料:辅导资料《核按钮》,配合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至五的复习订了《核按钮教材知识梳理》,自己编写的小知识点每日练,使得每天的教与学目标明确。

三、开发校本课程选修

我校开设21门校本课程选修,学生任意选课,真正走班上课。

篇2

一、质疑教材第6页“赏析示例”板块之《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870页,应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第874页赏析为:“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我认为,“春风桃李花开”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应该是写白日之风景,不会是夜晚的意象。“秋雨梧桐”在诗词领域也大多是表示黄昏、夜晚的意象,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晏殊《踏莎行》中“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以及欧阳修的诗词中都有这样的意象。“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着重表达了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所以,“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应改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二、质疑教材第3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0页,应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乾坤”是“天地”之意,《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2页的赏析为:“日月星辰日夜漂浮于湖水之中。”在诗歌鉴赏中可以意译为“整个天地间的日月星辰”,那么“日夜”就是指“日日夜夜”。如果采用教材中的“日月”之说就没有了日日夜夜的意思了。而且《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594页的原诗中也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此外,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与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54―56页的“语言品味”、“关于练习”和“有关资料”中有三次以上引用原诗的时候都采用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说法,这与教材是相左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三、质疑教材第37页“推荐作品”板块之《旅夜书怀》中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02页,应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页的赏析为:“‘星垂’句,写远望天边所见的景象,一马平川,无遮无掩,地阔天低,列星下垂,远处星星和地面连接到了一起,真像从天空垂落到了地平线上。”“垂”字写出了在空旷原野上,星星垂挂在远天,衬托出平野的辽阔,是作者平野看星的独特感受,用“随”就没有这样的意境。

而且与下句“月涌大江流”联系,“垂”与“涌”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也写出了杜甫是停舟细看景,是静止的;这与大家熟悉的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不同,两句诗虽然可比功力,但李白是行舟流览,所以用“随”。一字之差,意境大异,二者不可混淆。

四、质疑教材第41页“赏析示例”板块之《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25页和《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应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且“复”是“再”的意思,更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部分《中国文学史》和网络上也有“不愿”之说。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三者都讲得通。但是教材中采用的“用”之说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说法,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采用更加传统经典的说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基本的古代文化素养。

五、质疑教材第7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项羽之死》的注释{15}【骑(jì)】

教材中【骑(jì)】注释为:“单人乘一匹马。”我认为此解有待商榷。从句读停顿上来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应该这样停顿:“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那么“马骑”是一个名词,应该解释为“备有鞍辔的马”(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195页“骑”的注释③的第三条)。

六、质疑教材第92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祭十二郎文》的注释⑩【惟其所愿】

教材中【惟其所愿】注释为:“指让奴婢们按他们的意思或去或留。”此句注释与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的译文相左,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译为:“(这样办了)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二者都讲得通,徐北文主编的《古文观止今译》(齐鲁出版社)的第473页采取前者,张国风注释的《古文观止》(金盾出版社)第298页采取后者。我认为第二种观点较为合适,“葬汝于先人之兆”应该是韩愈的最终心愿。无论采取哪一种解释,从严谨的角度考虑,教材都应附带另外一种解释。

七、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②【蜩(tiǎo)蝮蛇(fù)】

其中的“蜩”声调注错,应为“tiáo”(《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354页)。

八、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⑩【兔起鹘落】

教材中【兔起鹘落】注释为:“兔的跃起,鹘鸟(属鹰类)的降落。二者都是迅疾的动作,用以形容运笔的神速。”我认为此解有牵强和曲解之处。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长春出版社)第370页对“兔起鹘落”的解释为:“‘鹘’,隼类猛禽。兔子刚一跳起,鹘就急速扑去。形容动作迅猛准确。后用以形容才思敏捷,下笔神速,气势充沛。”此处形容绘画才思敏捷,自然应取词典之意,强调的是鹘的动作迅猛,而非兔。关于此处,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9页则完全弄反了成语的意思:“就像兔子跳起来把鹘鸟扑落一样,稍一放松那鹘就跑掉了。”兔子扑鹘,岂不怪哉?

九、质疑教材第100页“推荐作品”板块之《陶庵梦忆序》的注释{12}【以衲(nà)报裘,以苎(zhù)报(xì),仇轻也】

其中的“”拼音注错,应为“chī”(《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81页)。

十、质疑教材第115页“推荐作品”板块之《苦斋记》的{11}注释和注释{33}

篇3

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每个单元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大板块组成,精选内容,设计合理。但是,这些诗歌都很经典,让我左右为难。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了“赏析示例”和“自主赏析”之后,我很纠结后面的课文到底上不上,一共有五首诗,按照平时的进度,一般一节课可以赏析一到两首,如果要拓展,就只能上一首。为此,我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前面既然示例赏析了,带学生进行了五首诗歌的欣赏,那么,这几首诗歌能不能要他们自己探讨赏析呢?我布置了一个预习,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五首诗歌进行欣赏探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或几首,从自己擅长的角度赏析诗歌,集合全组同学的智慧,整理每位同学的答案,由一个学生做中心发言人,在班上展示研读结果,并进行评比。

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按捺不住喜悦地表扬了他们,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体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在展现自己这组探究成果的时候,听到别的学生对自己赏析的肯定,一种自豪在他们脸上荡漾开来。在点评了各组的答案之后,我很踌躇,我真不知道怎么给他们点评和评奖。结果他们给我的建议再一次让我吃惊!他们说,老师,你就奖励我们再上一次这样的语文课吧!我看到有种成就感写满了他们稚嫩的脸,这是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他们花费了心思得到认可之后的喜悦啊!

这不禁让我反思:新课改最直观的表现首先在教材的改革,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由以前固定的基本教材改为了由必修教材、必选教材、选选教材等组成的教材体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篇目内容视野更开阔,内容更庞杂,更具艺术价值和欣赏水平,更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篇4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具体表现如下。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纵观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暴露的缺陷。首先,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因此,学生只能“看菜吃饭”,统一时间、室、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高三升学压力较大,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例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已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交叉安排,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1周考试),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第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课标》把语文选修课只确定到“系列”,而没有直接确定到具体模块,这为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此外,《课标》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1]据此,可以将《课标》所确定的五个系列再次进行优化,即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语言文字应用”、“作品阅读与鉴赏”和“文化论著研读”。其中,限定选修课程部分又可以在“语言文字应用”和“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中设置4个模块,即“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中外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根据自身意愿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这4个模块。此外,任意选修课程部分也可以设置若干模块,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一个模块,模块内容要多样化,可增设文史方向的“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模块,也可以增设理工方向的“中外科普论著选读”模块、就业方向的“口语交际”、“常用应用文写作”、“网络文化”等模块。

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遴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考虑与必修课的内容相联系,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要考虑现实环境等因素。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注重点面结合,点具有专题性、面具有综合性。以“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里的模块为例:第一,模块教材以单元为组联方式,每个单元以某一领域的“上位”的文化知识作为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设置“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模块,可以设置诗歌、散文两个大类,诗歌部分又设置诗歌意象、诗歌意境、诗歌语言、诗歌主题思想、诗歌艺术手法部分;散文部分设置散文特点、散文形象、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等部分。第二,单元里的文章相互关联,文章必须是难度适中的“经典文章”。如“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中的散文形象单元,可以选择《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与陈伯之书》等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属经典范文,理解难度不大,散文形象丰满,感情充盈,是必修课文《陈情表》等系列文章的拓展和提高。第三,单元体例设“单元提示”、“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补充材料”。“单元提示”明确重难点、学习方法等,“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是对单元内几篇文章的进一步融合,“补充材料”则是引导学生向专题纵深发展和探究。如在《论语》十则、《老子》五章、《孟子见梁惠王》、《庖丁解牛》等一组单元文章中,精读前两篇文章,略读后两篇,并以“儒道互补”为主题探讨本单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策略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便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增设更是启发着高中语文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然而,就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社会各界持不同的看法。另据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际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尚待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予以纠正,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作用。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具有多样化,而本章节着重从下列几方面展开论述。

1.高中语文选修课赋予学生及教师的选课权利过于形式化,由此导致预设为选修课的课程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必修课,而教师也是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应设《〈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与《语言文字应用》五个系列,各学校应按学生及教师的兴趣挑选一种教学。然而,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皆认为选修教材仅表现出时代性的特点,而不具备科学性的要求,因此多数学校仅挑选更接近高考内容的文学性质的选修教材,使非文学性质的社会应用语文课程被直接忽略,如此单一化的教育倾向定会造成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

2.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高中生本就承受着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因此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学生及教师皆会把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当作教学的重点,如此便使选修教材的教学及学习时间被挤压,更谈不上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多数语文教师会重点讲解《古代诗歌鉴赏》,而《现代诗歌散文》课程仅安排学生自学或一语带过。

3.多数高中学校未就语文选修课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学校未就选修课制订科学的教师培训计划;未就学生选修课程配发必要的选课手册或提供具体的指导,更有甚者直接取消选课指导活动的开设。可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全面落实任重而道远。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改进策略

结合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的问题,试图从下列几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语文选修课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在语文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选修课的具体类型,确定出教学的重难点,同时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成效。例如,选修课教学过程,教师应采用传统教学与创设教学情境相结合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如,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可事先播放系列经典的朗读,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语文选修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及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必须结合选修教材的实际内容及编者的真实意图,创新语文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抑或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对选修课的认识。总体而言,就选修课教学而言,教师切不可当作必修课来教,亦不可当作课外读物来教。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角色,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合作性及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例如,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立足课本文言文的讲解,结合历史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历史观。

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高考内容衔接好。尽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切不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及选拔的功能,但高考体制的存在使得社会各界依然十分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因此选修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务必要兼顾到学生对必修课的学习。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以实现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有效对接。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社会各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改革表现出相当大的关注,但推进此项改革却遭受到较大的阻力。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及高中生均应认识到开设选修课的重要性,并找到选修课与必修课间的联系,以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海婷.现阶段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A版,2013(12):82-83.

[2]朱丹.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Z1):63.

[3]丁芳.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02).

篇6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赏析指导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据此教学目标,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诵―吟―唱”的学习方法开展古典诗词教学,并以此方式记诵积累;鼓励学生大胆吟唱,从而感受古诗词那韵律优美动听、结构错落有致的音乐美与爱恨辗转、悲喜跌宕的情感美,体悟到古典诗词潜质丰富、意蕴深厚的人文内涵。

“诵读―吟咏―演唱” 式古典诗词比较教学按诵读、吟咏和演唱三个环节进行,比较诵读、吟咏与演唱产生的教学效果。

“诵读”是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诵读的目的在于疏通字词,积累语感,记忆内容。它偏重记忆能力培养与语感训练,注重记忆的数量和质量。诵读语调平淡,速度均匀,节奏不明显,故学生对诗词的内容韵律感受不深,美感不强,构不成欣赏。如在执教李清照《一剪梅》时,笔者让学生集体诵读一遍,再用五分钟去尝试背诵,然后让学生谈读词感受。学生诵读自是平直淡然,全无音韵美,感受除觉得“月满西楼”词美外,别无深刻感触,且大部分不能背诵全词。

“吟咏”即扮演诗中角色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它建立在对古诗词主旨情感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吟咏诗词品味诗人的喜怒哀乐,偏重于体验。学生可以在吟咏的语速快慢、节奏缓急、语调升降中展开想象,感悟和体验到古诗词的情感悲喜起伏、气势昂沉顿挫与音韵铿锵回环,领略到古诗词的情感美与形式美。如在学生诵读《一剪梅》后,本人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讲授了划分节奏与吟咏的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吟咏,然后让全班聆听一男一女两名学生的吟诵、教师吟咏、名家姚锡娟的配乐朗诵,再与前面的集体诵读进行比较。学生认为:男生没情感投入,找不到节奏感,也没有女性的柔和,是在念而不是吟;女生大胆泼辣,敢表现,基本把握节奏,但可惜声音较尖,没有词中抑郁感;教师吟咏有节奏感,但嗓调找不到女词人的柔和美;配乐诵读则节奏感强,语调舒缓,平仄起伏配以柔和乐曲,将词中的愁绪逼真呈现。对比前面的诵读,吟咏更能让学生够感受出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欣赏也就更深一层。

“演唱”即入乐演唱古典诗词,相当于古代的“歌”,此指让学生聆听或学唱据古诗词改编的古诗新唱,感受和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与音乐美。古诗词配乐成曲,以唱代读,把平仄声韵上升为音符节拍,把吟诵语调上升为演唱乐调,把诗词节奏上升为优美旋律,再辅以乐器演奏与媒体画面,可获得听歌赏舞的艺术效果。这种以听唱为主的鉴赏教学相对于诵吟教学则更侧重于感性体验,心灵感悟,一改拘泥于理性思维条分缕析的案头阅读、背诵记忆与结构分析的鉴赏方式,因而更易于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熏陶。例如,仅仅依靠讲解、诵吟,学生是无法完全感受到李清照《一剪梅》一词的美感的,笔者让学生去欣赏安雯演唱的改编自该词的歌曲《月满西楼》,学生反应热烈,认为该曲用语婉丽,旋律缠绵,充满了古典美。

《月满西楼》采用七声音阶依词韵谱曲,旋律舒缓优美;运用低沉的女嗓音颤音拖调,行腔润字,显得缠绵婉转;配乐方面,以现代管弦乐器与打击乐器伴奏,注入流行元素以强化情感抒发,把一首凄婉优美的宋词演绎成为秀丽的流行歌曲。加上利用Flash技术制作成MTV动画,唯美的画面,浪漫的故事,动人的旋律,诗与歌完美结合,把《一剪梅》文词优美、声韵和谐的古典纯美特点与词人以女性特有的敏锐触觉和灵巧之笔抒写思夫的沉挚细腻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旧词重新焕发生命光彩。因此,引导学生欣赏此乐,对比前面的诵读、吟咏所获效果与感受,开展比较体验感悟的鉴赏教学,前者比后两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受到词的形式美与情感美。故有学生听后不禁感叹“太缠绵了,令人陶醉”,“有现代感,有些忧伤,可以说是情唱古今,让人神留千年”,“此时此刻,方有倾听清照愁语之感”。

可见,“诵读”以记忆为目的,带有强迫性,有声无韵,更无情感,故印象不深,鉴赏效果不佳;“吟咏”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吟咏获得感悟,声韵兼备,情感充沛,故能吸引学生,获得审美享受;“演唱”以旋律感人,优美的词曲深化理解,加之媒体的立体效果,视听结合,故能动人心弦,体验深刻。学生在课堂“读吟唱” 视听效果的差异比较中感受到诗词的韵律起伏与情感的悲喜变化,从而逐步深入诗境,感受诗意,进而积极地调动听觉视觉去鉴赏品味。三种方式的主体情感对古典诗词的介入深度是有极大区别的,产生的印象与所获效果也有极大分别,让学生比较并体察心灵的细微感受,妙悟方可顿生。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虞美人》一课还特地提供该词曲谱,目的大概就在于此。故宋人王炎曾说:“长短句宜歌而不宜诵。”

事实上,诗乐舞自古三位一体,《墨子・公孟篇》曰:“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史记・孔子世家》则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唐诗更是常被配乐演唱,白居易《杨柳枝词》说:“《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创作的《阳关三叠》是其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宋词与音乐的关系,更是路人皆知,叶梦得《避暑录话》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而当今乐坛古诗新唱则比比皆是,如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的《蒹葭》,李进的《巴山夜雨》来自李商隐《巴山夜雨》,毛宁的《涛声依旧》源自张继《枫桥夜泊》,邓丽君的《雨霖铃》源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源于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此外,据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王维《相思》等改编的通俗歌曲,更是广受青少年传唱,将它们引进课堂开展“诵吟唱”比较鉴赏,会获得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

实施“诵―吟―唱”古诗词比较教学需要注意:教师要备足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具备一定的吟咏技巧与音乐欣赏知识;教学时应强调学生交流三个阶段所获的感悟,前后对比由诵读、吟咏与演唱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享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了“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的要求;“选修课程”则要求加强诵读古诗词,“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唐诗选读”则建议“加强诵读涵泳,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陶冶”。1998年6月,中国青基会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活动,并于1999年春节期间举办“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演出反响强烈,不少学校也纷纷开展古典诗词吟诵活动,而邓丽君演唱的李煜词《春花秋月何时了》、王菲演唱的坡词《明月几时有》、侯艳筠演唱的李清照词《风住尘香花已尽》等古诗新唱更是风靡一时。可见,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视听结合,让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美感的古诗词充分展现了它的恒久魅力,而以吟诵视唱为体验基础的比较教学,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借助咏唱入乎其中,沉于其里,感受古典诗词那迷人的恒久魅力。

“诵读―吟咏―视唱”式古典诗词比较教学中的“视唱”与我们平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在导语中播放的音乐有所不同,它是在与前面诵读吟咏体验基础上的感悟和鉴赏比较,情感上经历“剥离―投入―共鸣”过程,是感情上的阶段。这种比较教学不足之处是许多古诗词只有配乐诵读而没有演绎唱曲,相关教学资源短缺。

参考文献:

1.漆良燕《中学语文课比较教学浅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7

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小康,但我们比以前更快乐,更有智慧了吗?很多调查得出的答案都令人沮丧。原因之一就在于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我们一度与饱含中华民族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 5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另有报道说,我国政界、军界和工商界对《孙子兵法》的重视还赶不上日本。直到最近,我们才算真正开始重视国学。

要想搞好国学教育,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国学素养?在几度经历“国学热”之后,他们实际的国学素养又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王瑞刚进行了采访。

《中国教师》:王老师您好,我特别想听听您对我国国学教育的总体评价。

王瑞刚: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国学涵盖了我国几千年来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影响深远,博大精深;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国学对国民精神的引导、安顿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绵延千年而不绝的关键。但是,我们却曾几度以自杀式的行为斩断与它的联系。例如,我国历来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在当今这个经济与技术至上的时代,教育却过多地注重魔鬼式的应试训练、技术训练,轻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部分国人信仰大厦倾颓、精神家园迷失、价值观沦丧,危机重重。

好在近年来教育部一直积极倡导国学教育,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响应、踊跃实践、勤奋探索。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曾指出,中国未来十年一定会是传统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而且中国的各个阶层也都已经意识到没有国学的中国文化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

国学的传承与发展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传授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之道又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所在。然而我国大陆的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还比较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方面的内容还很欠缺。相比之下,我国台湾省的高中课本中至少60%的文言文比例令我们汗颜;台湾高中生要用文言文写作,而咱们大陆高中生即使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也困难重重,以至台湾学者感慨我们大陆学者的国学功底浅薄。因此,尽管国学教育难以一蹴而就,但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与国学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仍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弘扬国学的历史重任,大力提升国学素养,将其融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成为普及国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执行者,以改善国学教育的尴尬现状。

《中国教师》:社会上对国学的定义五花八门,有的人认为国学就是儒家思想,就是四书五经,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国学?

王瑞刚:1840年我国在经历失败后,进入西学东渐、文化转型时期,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后来,“中学”一词演化为“国学”,曹聚仁认为是由留日学人将日语的“支那学”“汉学”转译而来,即“中国学术”之意。近现代学者大都用“国学”指称中国固有之学术文化,如章太炎编著《国学概论》《国学略说》,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创办《国学季刊》,影响都很大,“国学”逐渐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继晚清时期民族主义色彩浓郁、科学主义特征明显的两次较大规模的国学浪潮之后,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了第三次国学浪潮,这次的国学浪潮则凸显出鲜明的人文化、大众化与市场化倾向。概括而言,“‘国学’一词就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主要是指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包括儒、佛、道及各家各派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她犹如一片深沉丰厚的大海,历朝历代的思想之流不断汇聚其中,既凝聚了历代中国人的智慧精华,但也不免掺杂着糟粕渣滓,形成了泥沙俱下的国学之海。因此,面对“国学”这个任何人即使穷尽一生也难以说得尽、道得清、钻得透的话题,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既要努力提升自身国学素养,积极践行国学教育,更要不断增强去粗取精的思辨力。

《中国教师》:那么国学在语文学科中、在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该是一个什么地位?

王瑞刚:语文和国学关系最为密切,首先,学国学有助于实现新课程的教育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学生如果不能对自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理解,有所体悟,就像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哪些卓尔不群的家人,有哪些价值连城的物品。如果不知道如何去发扬光大这些闪光的精神以造福生活,何以引导他们深深地热爱这个“家”呢?汲取国学的精神文化营养,以文为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与精神情操;而以史为鉴,则可以明确国人的历史使命与方向;以哲为鉴,可以锻造国民面对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其次,学国学也有益于塑造语文教师的优秀精神品质。浸濡国人两千余年的儒学既注重个人修养,也强调有益社会,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品行,赞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精神,主张“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在接触蕴含着丰富思想与情感的国学经典方面,语文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时常含英咀华,滋养其中,必然有助于成为奉行“仁义礼智信”的谦谦君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之士、畅享“悠然见南山”之趣的生活达人,有助于成为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精神的忠诚国民。

最后,语文教师学好国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孔子在《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而要想让学生“亲其师”,教师首先必须得有渊博的学识、灵动的智慧、儒雅的风度。深厚的国学素养非常有助于培养咱们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接近国学、热爱国学,使其成为具有扎实国学功底、高度民族自豪感和浓厚人文精神的真正中国人。

《中国教师》:我国中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他们的国学素养能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王瑞刚:国学的传承与发展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而传授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之道又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所在。因此国学教育的普及有赖于中学语文教师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国学素养的高低又关系到国学教育普及的程度。然而,正像前边讲得那样,我国大陆的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还比较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方面的内容还很欠缺。除了在大学学过的一些经典篇目和教材里的篇目,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阅读过的国学经典少得可怜,很少有人完整地阅读过一本国学经典名著,以至于他们对国学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层次也很浅。我曾问及本市的同行为什么“论语”的“论”字读作“lún”,儒家的“中庸”是什么意思,几乎没有人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甚至有一位大力倡导学生读《论语》的教师也没能回答出来。对于课文涉及的古代作家,多数语文教师都停留在文学常识水平的了解上,处于只知道某些“鸡名”“蛋名”,却没有亲自品尝过其美味的人云亦云的阶段。部分语文教师理解语言文字的水平不尽如人意,在古典诗文教学中习惯于按照教参照本宣科。他们只能算是教参的传声筒、试题的卫道士,缺少深入探究的思辨意识。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教师能主动写作(包括教学论文),具有较为扎实的古典诗文写作水平的语文教师更是屈指可数。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对于国学中的道家、佛家的相关知识更是少得可怜,甚至完全不感兴趣。

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普遍对国学持肯定态度。我经常会去了解语文教师对弘扬国学的看法,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为非常必要。这主要是因为职业性质、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是与国学距离最近的教育者,较其他学科教师在大学教育中受国学影响更多,而且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部分就是国学中的精华部分。而另一方面,尽管肯定国学的价值,但绝大多数教师不愿主动地强化国学教育,仅关注语文教学成绩的变化,强化国学教育的意识不强。究其原因,一是对国学的价值认识不够;二是自己在求学阶段就没有培养起对国学的浓厚兴趣;三是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庭负担等使他们无暇顾及国学素养的提升;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篇目一再减少,尽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高中选修课编排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等国学教材,但因为要备战高考,这几本教材基本没人使用;五是教学评价体系中没有对国学素养提出明确而有效的考查要求。另外,个别教师对国学虽有着深厚的理解与认同,但悲观地认为弘扬国学的大环境缺失,贫瘠的土壤、稀薄的空气使其无法进行国学的复兴。应当说,作为弘扬国学的一支主力部队,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国学素养的确乏善可陈。尽管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高考命题尚未向国学经典的考查倾斜,教学评价体系也不突出对国学素养的考评,但语文教师仍然要对国学教育有决心、有热情,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

《中国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国学素养?又该如何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国学素养的提升呢?

王瑞刚:一是要慎思明义,树立正确的弘扬国学教育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国学教育的用意就在于以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体悟我国古人的智慧,继承并发扬国学的精华,获得人生智慧的圆满,成为经世致用的一代新人,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是要勤思明辨,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向以“少慢差费”备受诟病,至今仍无实质性改善,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的陈旧落后。黑格尔有句名言“熟知并非真知”,枯燥的讲解、机械的记忆和教学的索然寡味,都源于师生均未达到“真知”的境界。真知利于牢记,牢记有益活用,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是要博观约取,要加强国学经典著作的学习。《学记》说得好:“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想加强、改进国学教育,那自己就要先成为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典范。教师远离了“昏昏”之态,方利于学生“昭昭”之得。

《中国教师》:世界的文化遗产可谓浩如烟海,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欧美文学、亚非拉文学等,语文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都成为国学大师。国学经典汗牛充栋,那么意趣所在和学识水平各不相同的教师该如何确立自己学国学的目标?

王瑞刚:的确,古今中外的语文经典美不胜收,提倡学国学也不能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把国学放在首要地位,更不能将所有语文教师推进经典研读的大海饱受煎熬之苦,那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会使语文教学减色不少。在此我建议教师根据自身的志趣和原有基础,按照四个层次去确立学国学的目标,去阅读相关的国学经典。

最基本的层次是要研读教材文本。语文教师最低限度的研读是要保证吃透教材里的古典诗文文本:初中有70余篇(首);高中必修的有42篇(首),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文散文欣赏》有48篇(首),《先秦诸子选读》26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2篇(则)。其中《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涉及面较多的国学经典读物,九个单元中既有经、史、子、集四部经典,又含儒、释、道三家著作,时代跨度由先秦到清末,还配有相关知识短文,对于较为全面地了解国学中的各家各类著作很有帮助。出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考虑,阅读这些教材文本时,应该注意不仅要弄通字面义,尽量多地熟读成诵,还要深入领会、欣赏其思想感情的内容,最好再阅读一些名家评析类的文章。

在研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最好是再找些与教材文本相关的国学经典全本拿来读一读,以便较为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不妨制订个读书计划,至少将四书、五经、《说文解字》《古文观止》《史记》《战国策》《左传》及一些古代名家的诗文集读一读。哪怕只是走马观花,也要遍览。朱自清先生说得好:“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还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一番经典,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对国学有较浓厚兴趣的教师,那就应有更广泛的涉猎,近代的梁启超、、朱自清乃至现代的葛兆光等诸位先生都曾开列过国学经典阅读书目,既包括儒释道三家,也包括史学、小学。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各有其独特之处,对此,南怀瑾形象地比喻为“佛家开的是百货店,道家开的是药店,儒家开的是粮食店”,而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则将其概括为:儒家教人“拿得起”――有为,道家教人“想得开”――无为,佛家教人“放得下”――解脱。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时要结合现代生活,以辩证的眼光去粗取精。在现实生活中,有了儒释道三家的精神滋养,便可像东坡居士一样,拥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人生智慧。

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一两位古人的著作适当下点钻研的工夫,这就有点国学研究的味道了。在这种精研中,或许能够寻找到不厌百回读的经典作品,从而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走进国学研究者的行列。有“最后一位国学大师”美誉的钱穆就是由小学教员通过自学而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中国教师》:我国古代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您最推崇的有关教育的国学论著有哪些?

王瑞刚:我认为教师不管处于哪个阅读层次,都要认真地读一读《大学•学记》。这部教育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既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的宝贵文献,也理应成为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必须学习的圭臬之作,堪称每位中国教师必读的“教育圣经”。《学记》既是儒家经典中的大经,也是历代统治者设学施教、“奉为法戒”的教育经典之作。此书语言精辟,言简意赅,涉及教育目的、尊师重教、学校管理、教师素质、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问题,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其中很多深刻的教育阐述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发展,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的国民精神与国民形象。“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传统思想启示着我们语文教师要以“承传国学,功在千秋”的历史使命感在中小学扎实推进国学教育,并且要将其辩证地彰显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做到知行合一,决不能只顾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国学指导生活、启迪人生的实用价值。

《中国教师》:知识离不开语言,国学就更是如此。谈国学不能不提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从语言文字这方面提高国学素养?

王瑞刚:在语言文字方面,关键是要重视“小学”,要能够体会神奇的汉字表意形象的特点。所谓“小学”,即文字学,分文字、音韵、训诂三类。它是一切有关语言文字的学问中最为基础的一门,也是研究国学的必修课。汉字的形、音、义具有神奇独特的韵味,形音义相结合,既有利于品悟汉字之美,也易于牢记运用。起源于象形的汉字,其字形、词语还具有独特的形象表意特征,往往借助于景、物、人、事之貌表达社会人生之理。比如“林”“森”表示许多“木”(树),“淼”表示水大,“华”的繁体字形“”的下部分约略像一支抽象的花朵样子;以“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以“江河日下”比喻情况日益糟糕;以“万马奔腾”形容气势浩大、场面热烈;以“万马齐喑”比喻人们的沉默。

在熟知汉字的人眼里,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独特、微妙的思想与情感,一字之易,往往便意味着思想、情感甚至意境发生了变化。古人赋诗作文极为讲究炼字之妙、音韵之变,所以才会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和“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佳话。章太炎先生的国学研究最重视“小学”,陈寅恪甚至认为:“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曾说:“古之知道者,未有不明于文字者也,能文而不能知道者或有矣,乌有知道而不明文者乎?”“今日欲明先王之道,不得不以精研文字为要务。”周作人在《汉字》一文中说:“在大学不必说了,就是在中学也当注意文字学,明汉字形体的大概,不但可为将来专攻的基本,对于文字构造感到兴趣,也有利于学习文章。”

为加强“小学”知识的积累,教师可阅读《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中国文字学》(唐兰著)等书籍,还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做尝试。

一是抄写古籍。抄写是一种深入领悟汉字的好办法,既可练习书法,又可在凝神敛息中感受汉字字形之美、字义之趣。每日抽出15分钟即可抄录一段,贵在坚持与领悟。任继愈先生曾提出“认繁用简”的主张,所以也不妨抄写一下繁体字片段,或许会有另一番妙悟。我曾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深感疑惑,如何理解学习的喜悦呢?在用繁体字抄写这句时,忽生一悟:“习”字繁体为“”,“羽”为鸟儿的翅膀,每日里雀跃嬉戏、追捕觅食、仓皇逃生,随时都要依赖翅膀来完成,故而可引申为“时刻运用”。故此可知,“不亦说乎”的并非学习,而是学习之后“时刻运用”的活学活用啊!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是涵泳诗文。汉字虽有表意形象的特征,但今人读书多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很难透彻理解词语内涵。宋代大儒朱熹认为:“读书须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涵泳”的本领真是个慢活儿,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形象常受今人嗤笑,殊不知正是这“轻摇慢晃”才能将汉字里的妙趣摇匀、晃出。现在有很多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背熟诗文,但学生朗读、背诵时的速度犹如念绕口令,这种走马观花般的诵读方式,只得其声,未得其韵,更无法得其要旨精髓,以致念诵得快,忘记得也快,不得不在以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这“涵泳”的慢功夫,然后指导学生在“缓视微吟”“口诵心惟”中增强理解、品悟与记忆,如此方能更好地领悟古诗文的文质兼美。长久积累,既可广积文章范式,悟出作文之道,又可真正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

篇8

一、全面认识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明确古诗在教学模块中的实际功能与审美定位。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综合体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变化,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设计必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述定位是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四个主要理念而展开的。

这里的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包括传统教学中强调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积累、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等,甚至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也是其应有之义。显然这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广东依据课改实际,确定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5本,选修教材是14本。

其体系思路大致勾勒如下:三线贯穿:活动、文体、语体;两两结合:活动与阅读结合,写作与口语结合;三种文体设置归类:记述类、实用类、文学类;四系列的选修课设置:诗歌与散文系列,小说与戏剧系列,新闻与传记系列,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和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这是《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粤教版语文的)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高度凝练。

高中古诗教学内容包括必修与选修系列的文言阅读篇目。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论语》选读、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唐宋家散文鉴赏、《红楼梦》选读等。

新课程理念的开放式、动态性特征打破了以前设置在古诗教学活动中的藩篱。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自主设置教学课程,师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个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持久深层效果。

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以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为模糊发端,以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产生为起点,经过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延伸到当下。可以说,学好了诗歌,几乎就把握住了文学的命脉。由此可见,古诗教学可以看作是文学类文本课内外综合学习的交叉地、集中点。

二、古诗鉴赏学情分析。

诗无达诂,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参与作品审美对象并生成意义的再创造过程。《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中的“古诗文教学要点”提出:“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其鉴赏实际是一个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从有限的语言去把握无穷的意味,需要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后面的诗意。可以先从解读诗歌的节奏、韵律、词语、句式、章法开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如有些诗歌可以再脑海里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出来的内容补充详尽,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还可以局部鉴赏,如:抓诗眼、品意象、悟哲理、赏风格、辨虚实、视开合、析名句、析妙语、析修辞、析‘炼字’,等等。”

如果说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语文工具性特征考量的话,选修课程则更突出了人文性特征,旨在使学生丰富情感世界,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会用历史的观念和现代的视角观照古代诗文内容,传承传统文化,获得更丰厚的阅读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成立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古诗的教学内容可简单演示为: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唐以前一个单元(单元活动和表达交流活动为:《寻觅节日诗情》、《诗无达诂》)。

《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唐宋元一个单元(单元活动和表达交流活动为:《珠联璧合觅佳趣》、《中国古典诗歌诗词格律》)。

加上渗透在其它各个朝代、各种文体里的相关话语表述,可以说之前的必修课的学习已经为《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以后需要的是整合略显松散庞杂的知识点,对经典作品进行反复研读,在诗歌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

我们的古诗选修课的设计,就是在作品的和内涵上下足了功夫。

三、以《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为例。

有个经典的笑话:有个老师问学生唐诗是哪个朝代的?学生答曰:宋朝。满座皆惊。即便诗歌不唯唐独有,但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璀璨时期,诗人众多、诗歌成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歌源头《诗经》到堪称“百世之诗”的浪漫主义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唐诗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变异,其后的宋词和元曲在形式上、内容上、风格上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一)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

1.通过已知收获心智,注意知识的前后贯通,形成高屋建瓴的视角。

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背景溯源、知人论世是必须的阅读准备。教师可以给学生略作提点: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王孟李杜;中唐元白;晚唐小李杜。前两组为唐诗之旅(上),后两组在唐诗之旅(下)。

《唐诗宋词元散曲・唐诗之旅(上)》的第一单元的首篇就是《王维诗四首》。王维是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扣住“山水田园”四字,让学生明确:山水田园诗的存在,源于老庄哲学,成于(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盛于唐代王(维)孟(浩然),影响和追随者有其后的柳宗元(如《江雪》等,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等文章都是有迹可循的)和韦应物等。

类似的,在阅读李白的作品时,也可以整理出浪漫主义的发展线索:屈原(庄子)―李白―李贺―苏轼―陆游―辛弃疾―高启―龚自珍―郭沫若……

在形成了一种拉网式的扫描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曹操的《观沧海》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为什么曹操榜上无名呢?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吗?这实际上是在帮学生辨析专业创作与偶一为之的区别,以及区分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田园诗的划分标准。把握住了知识的主干,其余的枝蔓可以在这棵树上渐次开花,直接结果是主次分明,思路清晰。

朝代、肇始、发展、分层、承继、地位、评议等,这些词语不可轻易使用,但是一经使用,便权威定位,实现内容的前后内外对接,理清知识体系中的亲缘关系,也是接纳、吸收、排放的动态学习过程。

2.唐诗宋词元曲要学会对比阅读,有可比性的作品要注意挖掘它们的同中异、异中同,如同一位诗人的不同作品、不同诗人的类似作品,等等。

这只是一个简表,却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内容,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深入思考。

另外,风格流派、创作特征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更加确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纲举目张”的过程,旨在帮学生构建宽广的文化视野和系统的知识坐标体系。教学思路基本为“系统专题归类”。只有提纲挈领、宏观认知形成了,文本的创新才有可能,文本的解析才不会游离于阅读实践之外。

即使是课外阅读,也必须配合教材进行,那么和教材相关的链接就必须体现出一种取向。这种取向必须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与思考,强化学生的心智阅读,使学生将行为规范到意识的建构中,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经久艺术魅力,开拓思维空间,彰显出作品的人文价值。

(二)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性学习:洋溢着诗性的浪漫与诗味的包容。

从应试层面来讲,诗歌鉴赏作为历年历次高考的必考项目,如果学生不从感性和理性兼备的知识能力上做好储备积淀的话,则不可避免地会失败。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诗歌学习的实用性特征,由介绍作者、讲授规律、运用规律三部分生硬拼凑而成,带着工具理性型的思维去操作,带着一大堆概念术语上路,而套用也许可以蒙混过关,却如同一个冷血的解剖者,有了精密的装备,却少了审美的品位,失去了诗歌的本真精神。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将学生分为十一个小组,每组成员为5人左右。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如“萤之光”、“毓灵轩”、“九天翔龙”、“鸿飞霄”、“瀚海”、“潜虬深潭”等,无疑是受到了诗歌语言意境的启发。学生因为有了最初的角色定位和团体氛围,兴趣盎然。

在课余时间,我要求每个小组人人走上讲台讲读诗词作品。操作程序是首先提前布置分工任务,每个小组包办一个专题,考虑到他们的复述资料和理解判断可能会出现临场事故,便让他们准备简单的课件和一些搜集到的资料,可以定点定专人完成。要求是:对于课文的把握要基本到位,凸显主要的问题,只要有所学,即使只有“一得”也是“得”。如果个别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选择读诗背诗的方式,或是回答现场同学的问题。

学生的表现有很多亮点,因为交给他们的多是拓展阅读的课文,难度相宜,有较大发挥空间。如在讲酬赠诗和咏物诗时,学生鲜活的表达和周到的理解便让我颇感欣慰。

当学生有个性化解读的判断时,只要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而不可武断否定。比如对王维的评价不及李白杜甫是因为王维丧节失贞吗?隐居是“逃避孤守”还是“以退为进”或者仅仅是“休闲养生”?李商隐的《无题》类诗歌,和作者的自身政治境遇有关还是暧昧恋情的表达呢?《鹊桥仙》为什么观点独特?诸如此类的讨论包括结果,教师要有力地顺势引导,不能先入为主地下定论,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取证考察,这样在过程中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意义。

最后还有一些补充,并非可有可无,也就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辅手段,营造最好的学习情境,让诗歌审美鉴赏具备长期后续效应。

个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能够反映诗歌学习的趣味性特征,比如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即兴“画配诗”;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做菜,然后用学过的诗句给菜式命名;将杜甫的诗歌《又呈吴郎》改编成一封正式的书信之类的文体改编,仿写诗歌、宋词等;诗句可以按照主题、语言、风格、内容归类,用周记本做好记录,等等。

观看视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唐之韵》的视频文件,大量翔实的史料、视像将文本以另一种摇曳多姿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也是形象思维的指认重生。但老师必须提醒学生,视像资料的生命力终究比不上文本印象,却能对文本的解析产生如虎添翼的明星效应。

研究性报告:每学期一份的研究型学习报告是学生灵活开放式学习的结晶。课题的选择首先要有科学性、创造性与可行性。在研究性学习之初,由小组提出感兴趣的话题、方案,组内甄选后再交由老师审核,在确定论题后集中搜集资料、合作学习,图书杂志、网络媒体、资深人士都是可以寻访的资源。一些智慧的灵光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闪现。《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诗歌创作――简论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情感表达方式》、《酒对李白文学创作的影响》、《唐代诗歌作品中的动物描写》、《咏物诗的对象选择》、《流行歌曲里的古诗文借用》、《节日诗歌的异样情感――以经典宋词为例》等研学报告的生成也许不无瑕疵,但是谁能说这不是一种难得的厚重收获呢?

篇9

到了。

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一个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需要集中学习三个单元的古代诗歌,共30多首,篇篇精美,真是一顿饕餮盛宴,让喜爱古体诗词的师生直呼过瘾。但正如再美味的佳肴,一顿尽吃也会倒胃口,这么多的华章丽句集中来袭,也会让学生消受不了,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

在第一轮使用这套教材时,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如重新整合单元、学生轮流赏析、举办背诵比赛等,效果确实也不错。但在进行第二轮教学时,又想到可不可让学生离古体诗词更近一些?譬如,试着写写。这个想法让我很兴奋,并进行了论证。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学习过五个必修模块的四个诗词单元,会有一定的诗词积累和诗词感觉。我自己不擅长写,怎么办?但我班有学生擅长,可以让她做引领。我们俩共同给学生讲解有关诗词格律的知识和写作要求。于是,学完选修的第一个诗词单元后,我们就开始动手写诗了。

古体诗词写作课的做法,是边鉴赏边写作:课上仍然继续学习古诗词,除了鉴赏外,侧重分析、分享写作的技巧要领,在课下进行写作;采取每周一题、全员参与、互相点评、定期展出的方式;由我和学生共同拟题,如第一周的“咏月”,因为学生对月的意象非常熟悉,古体诗中有很多,真的写不出来的话还可以“借鉴”,学生容易上手;形式上,五言、七言均可,律、绝不限,只要有大致主旨、符合律绝基本字数句数要求、押韵即可;诗题不拘,常应景而出,如咏雪、咏李白、咏怀、咏诸葛亮、咏刘关张。学生也会有意学着诗词大家写写“无

题诗”。

当然,也会咏叹当代生活。我特别鼓励学生借古韵抒今声,如咏手机、咏雾霾。这些诗题切近学生生活,常能激发出许多的好诗好句。填词是从字少的开始的,如十六字令、长相思、卜算子等。这样,伴随选修第二、第三单元的诗词学习,一路写下来,发现我们已经写了五六个诗题,填了三四个词牌。每到高二年级这个学段,我们就会掀起一波写诗的热潮,班中也会涌现出一批“著名”诗人,根据写诗风格,可将其分为经典派、文采派、写实派、诙谐派。

于是,看起来阳春白雪、高不可攀的古体诗词写作,就这样被十七八岁的学生玩转了,每日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有诗的情怀,摘金夺银的数理生也有成为诗人的潜质。他们从写作角度在遣词造语中感受古体诗词的语言魅力,积累典故,提升鉴赏审美能力,体会运用雅言的快乐,学会文雅凝练的表达方式。

在此分享2010级两位学生的习作,一诗一词,一庄一谐,一咏古一叹今,一追风少年,一窈窕淑女。

咏诸葛亮

李承璋

冲空杀气鼓金鸣,五丈原前列甲兵。

深谷日中飞骤雨,长天夜半落妖星。

东风飒飒西川庙,南曲悠悠北魏亭。

帝相泉台怀旧事,应嗟当日论桓灵。

长相思・期末将至

陆晓雨

你也饿,我也饿,身在课堂心饭桌,老师不下课。

左一摞,右一摞,待到作业完成时,东方见曙色。

在带领学生写作古体诗词的过程中,语文组的许多才子教师受到感染,自觉参与进来。他们的试水,引领了学生古体诗词写作的新高度。后来,我们在语文组和槐雪诗社的共同倡导下,开展了全校“古韵今声古典诗词创作大赛”。学生的热情,教师的参与和引领,使我萌生出开设一门古体诗词写作选修课的想法。

语文组教师中,不乏古体诗词的写作高手,时机成熟后,就产生了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国家级选修课―古体诗词写作,由语文组的三位才子―王强、解村、昌盛担纲,分别教授古风、律诗、填~。我相信,学生在比较专业的教师的指导下,诗词写作能力会有更大的提升。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目前,这门选修课已开数期,期期爆满,颇受欢迎,如今已被学校列为国选录像课,放在网上共享,接受人大附中教育联盟校学生网上选课,并刊印学员诗集《南窗酬唱集》,供内部交流分享。

篇10

1.充分认识文学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意义。现在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等素质”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面培养和提高。“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与伟大心灵的对话,这种交流和对话会感染到后世的对话者,影响对话者的价值观,净化对话者的心灵。同时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在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是用语言描绘和建构的世界,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是刺激和锻炼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过程。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艺术的修养不仅加深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种宏观形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地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观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这种观念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学校和学生都更多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很难在高校中形教育应有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依靠一些政策的支持,虽在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却未能真正引起关注,很多时候成了点缀性的课程。要想真正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高校体制内自上而下地提高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学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文学教育提供优厚的环境。在教师层面上,也要转变观念。把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看作是重要的工作,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层面上,要增强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思想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文学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进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文学课程体系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它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除大学语文外,各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一般都采用相关教师申报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这样看起来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实际上是杂乱无序的,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从教师角度而言,某一学期开不开设自己承担的文学教育课程视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情况而定,因此,有些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在某一学期却不能真正开出,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从学生角度而言,一般学校规定选修的固定学分,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文学类选修是6学分,即选修两门文学类课程即可。这样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选择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样造成了课程体系的不完整。由于上述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文学教育课程不少,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综合素质却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对文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考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缺乏统一性的问题,要求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都会开设课程以供学生选修。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科学性和需要性的原则,对文学教育类课程进行以下三类课程的优化设计。

1.知识类课程。此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开设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概论,辅助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思考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优长与缺陷,更好地确立自己的文化人格。

2.鉴赏类课程。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感知和体验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可开设古代诗词欣赏、古代散文欣赏、现代小说欣赏、现代诗歌欣赏、世界名著导读等课程。这些经典作品是美的存在、是人文精神蕴含丰沛之所在。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感知、体验可以获得美的熏陶、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能力训练类课程。此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可以开设写作课程。在课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和论文写作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表达能力整体不高,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写作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按照上述三类设计具体课程,使高校文学教育课程具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院系在课时性质、学时学分等方面进行优化,文学教育类课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不是单向传播体验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传播交流活动。针对非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的文学教育课程,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文学知识,往往采用简单省时的讲授法,成为“填鸭式”教育。这导致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兴趣下降,也未能达到文学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笔者认为,要在文学教育的课堂上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并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大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虽是古老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文学教育教学而言,它可以改变“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如在讲授先秦散文时,经常选的篇章是来自《左传》的“段于鄢”,其中分析郑庄公人物形象是重点。梳理完课文后,教师可抛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母亲姜氏想让共叔段代替庄公为国君,你觉得两兄弟谁更适合做国君?同学们陷入思考,一会儿,开始踊跃发言,大家共同认为共叔段无才无德不适合做国君。对庄公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庄公赶走弟弟、幽禁母亲,不仁不孝,不适合做国君。有的同学说庄公行事老到、善于谋划,具有政治家的素质和风范,适合做国君。针对分歧,教师讲述了春秋的诸侯争霸的时代环境,引导大家分析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国之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才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变得饶有兴味,更好地体会了庄公这个形象。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课程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是文本发言人的观念,引导学生做文本对话的主角,用自己的心和情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作者的生命。由此,学生由生活的世界进入到文本的世界,在文本的世界中体验、移情、反思,与文本的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在讲授婉约词人李清照时,教师一边讲她的人生经历,一边引入她各个时期的诗作。引导学生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清竹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体会她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的情怀;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体会她的相思愁怨;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会她的雄健豪气。由此,学生了解了一个多侧面的李清照。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深入解读李清照晚年作品《声声慢》时,学生一方面体会到了晚风、暮秋、黑夜、细雨,凄凉的氛围和心境,另一方面,体会到作者不屈的灵魂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抵抗,这里有生命的悲哀,更有生命的不屈。没有体验的情感是肤浅的,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去体验、去玩味,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