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5:4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报纸副刊的分量日见其重,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武器。成功的副刊,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和《文汇报》的“笔会”,其内容的丰富、多元,备受读者青睐,是报业竞争的优势品牌,无疑是报纸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易时移,报纸副刊目前所处的传播语境与传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报纸副刊在谋求蝶变的过程中,将改革与创新奉为圭臬,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成功尝试,值得关注和探讨。
长期以来,传统报纸的副刊一直都沿袭传统的操作手法,刊登文艺性作品如诗歌、散文、杂文、书评等,追求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相形之下,对普通大众开放的版面相对较少,普遍存在与生活实践、普通作者的隔膜与疏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孤芳自赏。在副刊读者日益分化的今天,那种仍将其视为“培养作家的摇篮”的简单观念无疑是不合时宜的。更多的读者期待从副刊中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期待与副刊产生更多的互动和共振。许多报纸的副刊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所谓纯文学路线,向平民化亲近和靠拢,内容多以读者的身边人、身边事为主,作者群也不再局限于知名作家。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生活散文便在副刊版面上勃兴。
何谓生活散文?如果施以科学和准确的定义,恐怕人言人殊,例如在台湾地区的报纸,生活散文意味着对生活实用常识的书写,用文学性的手法包装起来,譬如写一本泡澡的书,或是写一本如何带6岁以下小朋友旅行的书等等。而在当下的语境里,就一般意义来说,主要是以生动活泼的细节、温暖细腻的文字,描写草根阶层平凡的生活,抒发普世的情感,弘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报纸副刊逐渐突破了传统副刊的厚重严肃,契合读者需求,量身定做各种版面和栏目,“普通人写,写普通人”,内容本真,是对纷繁世相最原始的记录,是对人间真情最质朴的告白和呼唤;形式生动,不矫揉,不做作,多用简约化、口语化、大众化的文风,在读者心理和阅读上实现了“零距离”;作者草根,作者队伍从阳春白雪的“一小撮”变成下里巴人的“一大群”,各个层面的作者敞开心扉,以生活经历感悟世间真情,正是作者队伍最大程度地陌生化,构建了文字世界的新鲜化,给广大读者以可亲可近的感觉,使副刊读者由“窄众”变为“宽众”。正如有人评论《新民晚报》的生活散文那样,“它不那么文,只是平民生活的散记,就像平民饭桌上的普通瓷碗,没有精致的花纹和镶边,家常饭菜一般的文章”。
生活散文的勃兴,已然成为副刊的一朵奇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众多的报纸副刊对生活散文投以更多的青睐目光、作品呈井喷式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作者化、形式模式化、内容趋同化、过分戏剧化等。
作者化。生活散文内容的本真,作者的草根,是能够吸引读者的亮点所在。但现在许多生活散文的作者,多是熟悉的名字、老面孔,他们将所谓亲身经历炮制成通货,群发到各地报纸副刊。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内容复制化、感情泡沫化、版面雷同化,与当下报纸副刊日益本土化和本地化是背道而驰的,不但会丧失读者的信赖,于报纸的竞争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对地方报纸的杀伤力不容忽视。
形式模式化。正如许多味同嚼蜡的励志类作品一样,充斥副刊的许多生活散文也在创作文本上呈现出不自觉的模式化状态,它以生活故事+普世精神宣讲+抒情议论为基本结构。有的作品甚至刻意精神拔高与道德注释,注入了太多的水分,最该有生活内容的文本却内容稀薄、精神缺席,淹没了散文的诗性,缺乏美感。
内容趋同化。浮躁之风裹挟了许多生活散文的作者,他们不会也不想在生活大潮里汲取无尽营养,创作感动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而是热衷于浅薄的无病或者故事再造,从报纸的报道中寻找素材进行简单地二次加工,而放弃了“身边人、身边事”的根本,背弃了写实的风格。在这种情况下,内容趋同成为不可避免之痛。
过分戏剧化。在许多作者甚至那里,不是追求作品所应具有的时代底蕴,追求好看,而非耐看,于是内容和结构的过分戏剧化成为他们的不二法宝。这样,尽管可能不会因叙事功力不足可能导致故事性缺失,但同时也会因故事的过度精巧而形成故事的可靠性危机。
篇2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也许生活就是一方包容另一方,一方迁就另一方,然后不计较的把日子过下去。生活没有完美,只有包容、理解、不计较。
婚姻,需要努力经营;但态度,最终决定了婚姻的高度。
从爱情过度到婚姻,有三样东西不可少:爱的感受,爱的能力,爱的智慧。
婚姻如一所房子,是让它住满阳光,装满温暖,还是让它空空如也,凄凉寒冷,要看你往里面放的是爱心还是冷漠。如果两人都努力爱对方,给对方爱的包容呵护,给对方爱的理解,这房子里就会长出爱的种子,房子里的每个物件、每个角落都会充满爱的样子。
婚姻必须切实平淡似细水长流,平淡才能长久,细水才能长流,但平淡不等于无味,细水不等于完全波澜不惊,否则就是走入婚姻的另一个极端,也是婚姻的另一个死角,淡而无味毫无新鲜感才是婚姻最大的致命伤。
在婚姻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仪式感,寻找一些浪漫的东西,制造浪漫,短暂的人生,就需要有仪式感,两夫妻年轻时做过的事,年老也要去做,该送花送花,该逛公园逛公园,该一起旅游就一起旅游,这样才能长久为爱保鲜。
真正相爱的人是不需要无时不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和默契,是对彼此心灵的助长和赞许。他们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宽容以待;他们同时拥有自己的人格和世界,不容破坏。他们相容,并且相让。
叶萱在小说《纸婚》中说道:“决定嫁给一个人,只需一时的勇气;守护一场婚姻,却需要一辈的倾尽心力。因为,从一开始,爱情就是一件浪漫的事,而婚姻,却是一件庄严的事。”
当时光荏苒,当年华不再,当最初的激情回归平淡,恍然发觉,最稳妥的感情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千回百转,而是彼此间相濡以沫,结伴,直至终老。
如果爱对方,就要珍惜对方,珍惜对方的一切,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这样的态度才是开启婚姻生活的金钥匙。
婚姻就是一场两个人的修行。两个因爱而走到一起的人,要彼此慰藉、彼此滋养、彼此成就。两个不同环境成长的人,生活的习惯、兴趣、爱好、成就都会有差异,要付出,包容,理解,关爱。在琐碎红尘中过生活,难免有分歧和烦心的事,要冷静处理,不迁怒、不指责,其实这也才是真生活,天天花前月下的浪漫是不存在的。
婚姻是经营,不是赌博,只有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才能让婚姻更甜蜜、走得更远。
让婚姻生活得以保鲜的爱的表达,并不需要你煞费苦心的准备、大张旗鼓的浪费,它不一定非是一顿奢侈的法国大餐,一件特别昂贵的礼物。
它可以是:冰箱上的暖心小贴士;吵架后的先低头认错;对方饿的时候帮他煮的一碗面;清晨的一个吻,出门的一个拥抱;洗完澡后,为她擦干湿漉漉的头发;平常生活里的一点一滴,小路上手牵手的漫步……是俗事缠身的间隙,朝九晚五的空闲,给对方的那份独一无二的专属用心。
篇3
答:凉水壶在南方比较常见,它是用陶土做成的。夏天将开水倒入凉水壶后,一小部分水可以通过凉水壶的陶土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在高温的夏日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内的热水里吸收大量的热量,因而使得凉水壶内的水温很快降低。待凉水壶内温度和容器外壁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继续渗透,蒸发,并从壶内吸收热量,使壶内水温继续降低。这个渗透和蒸发过程非常迅速,因而开水倒入凉水壶后很快就能冷却。当壶内水温低于气温时,壶内水又会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所以壶内水温不会降得过低,通常比气温略低。
2.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为什么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答: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气球上各点所受的力不相同,当气球放气时,气球各处收缩不均匀而出现摆动,因而气球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可知,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气球表面所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也就不断变化。
3.炎热的夏天,空调运行时,空调下面的细管子会向外滴水,这些滴水从哪里来?能不能把它收集起来当自来水一样使用呢?
答:要回答上述问题,应该先从空调的原理说起。空调的全称叫空气调节器,它既可以制冷又可以制热。在冬天的时候,空调把室外的热量“请”进来;夏天反向工作,把室内的热量“送”出去,从而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始终让室内温度保持人体适宜的状态。我们知道,水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液态水。夏天的时候,气温很高,空气中弥散着大量的水蒸气。不断往室内吹冷风的空调机器内部自身温度很低,房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它里面凝结成水,这些水再通过管子穿过墙壁送到室外流出来。所以,空调水实际上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空调滴水虽然水量不大,但是如果用盆把它收集起来,一晚上也能有大半盆。这些收集起来的空调水,倒掉实在可惜,用来浇花、拖地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有些人看到这种水的水质很清,就用它来洗菜、洗脸、冲凉、让小孩玩耍甚至饮用,那就不是很好。这里面的道理,可以从水滴的凝结原理来说明。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除了需要较低的温度,还需要另一样东西――凝结核。只要是微小的固体颗粒都可以成为凝结核。水分子通过层层附着在凝结核上就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变大,最后形成水滴。空调水的凝结核主要是两类――灰尘和细菌。空调内部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人体携带病菌,病菌也会通过呼吸进入空气,最后这些不好的东西都会被集中到空调滴水中,这导致空调滴水中细菌的含量比空气高,危害性也更强。因此,空调滴水可以说是灰尘和病菌的集中营,看似清澈,实际上很不卫生。
小孩子抵抗力弱,很多对大人构不成威胁的病菌,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因此,尽量不要让小孩接触空调水。另外,房间长时间使用空调后,空气中的水分会减少,而人体皮肤需要适度的水分,所以在开空调的同时,房间里最好能有一盆水,这样就可以补充空气中流失的水分,对人体健康有利。
本期谜语:一个老汉,肩上挑担,为人公正,偏心不平。(猜一物理实验仪器)
篇4
初中生活的头一曲自然是我们唱的最久的教室进行曲。朗朗的读书声是这首曲子的主旋律。上课,老师迎着我们欢快的歌声走进教室,又踏着如释重负的音符离去。课间,一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碌碌无为的同学就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发泄一下。有的同学仰天一吼,后去了课堂上的劳困;有的同学打打闹闹,“活动身体”;有的同学想出去走走,但又怕被任课老师说成不认真预习。初中老师不同于小学老师的地方不仅是知识,还有小学老师不曾习得的【拖堂曲】,虽说这是为了多教给我们一点知识,单却无情的剥夺了我们自由的时间。
初中生活对于我们住校生来说,宿舍生活也是一首令人难忘的曲子。曲中有风趣幽默的舍友,夜夜相伴的爱床,引人发笑的趣事,铁面无私的老师……在我们宿舍的南边,有一个日夜污水流淌的水处理厂,臭气熏天。而在北边,是充满新鲜空气的草坪和那可望不可即的女生宿舍。在真可谓是两重天。每晚,我们宿舍的五个人都会举行一次是大是小的卧谈会。会议的大小自然是取决与我的忍耐程度。说是会议,其实就是聊天。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卧谈会很有可能会在老师的呵斥中结束,后果自然不可设想。
草场上也时常飘动着我们青春活力的曲子。看,那个以不亚与刘翔冲刺速度冲向终点的“长麻杆”正是我们的体育课代表。他以腿长速度快的优势力压群雄,夺得桂冠。紧随其后的同学一脸的疲惫与无奈——谁让他硬件好!
篇5
一个快乐而短暂的寒假悄悄地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发生在寒假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数不胜数,是我心头不可抹杀的一件件往事。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铭心。
一、看云、看水、看梯田,人间仙境南尖岩朋友曾经告诉我,丽水范围内的经典景点,在南尖岩都可以看到,那里简直就是丽水风光的集锦。果真如此?在这个寒假,终于让我有机会仔细地品味了南尖岩。云海是一特色,极为壮观。海拔1400多米,要看云海不须再登山,只需耐心地等待。这里的云雾来无影去无踪,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山顶染上一层霞光,山腰绕着片片白云,真是天上人间,如入仙境。当太阳将要升起的一刹那,天空忽然染上一层红霞,只持续了几秒钟,我赶快揿下了相机的快门。不久云海慢慢退去,远处的山上现出几幢房子—便应了“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竹海也很有特色。数千亩延绵不断的竹林,既青翠单纯,又多姿多彩。
只要你注意观察,一年四季都有好景色。这里还有块高山湿地,里面有个小小的高山湖,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瑶池”,不知有什么来历和传说。瑶池的奇妙处在于水中长了许多树木,还有碧绿的水草。这种奇观好像在九寨沟才能看到吧。难怪两位上海来的摄影家,架起相机迟迟不肯走,连夸这里是丽水的九寨沟。这里的梯田也确实值得一看。主要还在于这里的农民特别善于精耕细作,早早地开始备耕犁田,水面如镜,田埂似绳,是诗还是画?是水墨、木刻、油画还是水彩?
二、与猫同乐从前,我养过一只小兔子,可是没过多久,就死了,后来,我便没敢养会令人生感情的动物,因为我怕它受伤,怕它生病,更怕它离开我……但半年前,妈妈抱来一只好可爱的小猫,它的毛黄白相间,显得颇有层次感,还有那炯炯双目,怎能让人不喜欢?因为对它的喜爱,超过了害怕,于是我养了它。听说它最喜欢玩毛线球,于是有一天我把家翻了个遍,找到了一小卷,逗它玩。我总会把毛线球举得很高,然后左右不停地晃动,它就跳得老高,用爪子去拨弄毛线。它乐,我也与其同乐。不知为什么,它总爱闯到屋子里来,院子那么大,还不够它玩。它不停用它的爪子,推着玻璃门,可惜,力不从心啊!几天前,我们都出去了,恰巧风挺大。门给吹开了。小猫爽啊!
不知有没有把整个屋子玩遍。当我们到家时,发现它坐在沙发上睡得正香呢!寒假趣事,真是举不胜举。总之,这是一个欢乐的假期。
篇6
进初中以来,学习日益繁重,考试便成了家常便饭。一张张试卷接踵而至,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成绩映入眼帘。随着知识的加深,困扰愈发增多,应试的压力也不断加码。那一天,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回家,家里没人,我无奈地到我的房间做作业。一道道习题,一张张题纸,一个个符号和文字在笔下跳跃,满眼的小蝌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感到昏昏沉沉。
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房门口,妈妈回来了。我没有抬头,但我感觉到妈妈在门口静静地呆了一会儿,又悄悄地离开了,应该是去厨房准备晚餐了吧。我低下头,继续做着那些令人生厌而又不得不完成的作业。
妈妈唤我吃晚饭了。餐桌上,摆了几样家常菜肴,说不上丰盛,但都可口,基本上是我喜欢的。妈妈把菜往我面前推了推,柔声地说道:“多吃点菜,加点营养,补补脑子。”餐桌旁,除了吃饭,没有沉重的话题。我主动向妈妈述说一些有关学校里的事,妈妈认真而平静地倾听我的述说,时而插上两句。没有对学习的絮叨,也没有对成绩的责难和追究,有的只是关心和体贴,弥漫着平和温馨的气氛。
充满爱意的晚餐,驱散了我心中的烦恼。原本的烦恼犹如片片树叶,竭力遮挡温暖的阳光,而亲情的光芒却能透过茂密的枝叶,编织成一张网,温暖着树下那颗困惑而烦恼的心。我注视着那张网,感受着那张网辐射下来的阳光,脑海里又映出一个温馨的画面:爷爷在支持和鼓励我阅读古诗词。我不是一个古典的女孩,但我却很喜欢古诗的情趣,古词的韵味,它使我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享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美妙。这除了古诗词本身巨大的吸引力之外,爷爷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父亲有力的支撑是一腔爱心,他和母亲一起编织了一张温暖的网,增强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了我前进的信心。
亲情,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它透过层层密密的树叶,洒落我全身,让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前进的旅程。
谁来爱我。
这是多少和我处在同一时期的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呵,也是失恋的人和没有家庭的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呵。谁来爱我,乍一听,觉得说这话的人还蛮可怜的,值得我们投去同情的目光和安慰。也许吧,生活在这样孤单的世界里,没有色彩,灰白的记忆吞噬着自己,是值得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怜悯的。
可是,只要你放眼望去,匆忙的城市速度和昼夜交替容不得我们停下迈开了的脚步。马路上疾驰的小车,地底下飞奔的地铁,天上轰隆而过的飞机,都在忙碌着,无暇思考谁来爱它们,甚至连这样的念头都未曾有过。谁来爱我,在这座城市里显得多么的幼稚,这里是创造财富的殿堂,这里的儿女私情总像是过眼云烟。
山顶上,高飞翱翔的风筝在说:谁来爱我呢?亲爱的天空。我被这长长的线束缚着,拼命挣扎却也无法逃脱人类对我的摆布我害怕在高空中缺氧的感觉,我讨厌看见人类望着我被扯得伤痕累累,却在拍手叫好,他们根本不明白有时侯我不愿高飞,宁愿被遗忘在某个角落。谁来爱我,也许不需要答案,只希望别再伤害我可怜的躯壳。
别苑里,小狗趴在门口,望着路灯投射进来的光芒,对着门口说:门呵,谁来爱我呢?我日夜与你为伴,在这里任劳任怨地供人类使唤,可是人类非但没有疼我,还动不动就送我一脚,或者忘记我也会饿肚子。上次,你被小偷撬开了,主人的财物被一扫而光,他们就只会拿我当出气筒,现在还用铁链把我拴在这里。其实他们不知道,在看到他们进来之后,我就冲上去咬了其中一个,可是我势单力薄,他们用刀,发着寒光的刀刺进我的脚,让我动弹不得,我是看着他们露出狰狞的笑走的。知道吗?我需要你们的一点点鼓励和疼爱。
谁来爱我,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话,然而,爱已经在人们忙碌,追求物质生活中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
落叶——树叶撒下的雨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沐浴春雨。既然我们努力付出过,又何须介怀是否有回报呢?拾起曾经破碎的心情,爱自己,也爱别人,那么谁来爱我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窗外的喜鹊在声声呼唤自己的儿女速速归巢,残阳透过玻璃窗射进教室,你怎么还不回家呢?哎,只因为我上初三了。
教室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老师们呢,不再带我们去郊游,而是争着给我们补课,刻印,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往日里溪水般的友谊在学习的炙热中蒸发,蒸发成雾一样的梦。
不知道从何时起,餐桌上那一杯杯的牛奶,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可是却又不得不一杯杯的饿往下灌,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精力充汇。父母那一遍遍的叮嘱,训诫让我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饿压抑感,压得我喘不过起来,为此,我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必须考上重点高中。”可成绩却一直停滞不前。
别了,那充满笑声的踏青远足,别了,我可爱的画架,别了,我的饿流行歌曲,告诉三毛我不能陪她去沙漠探险远足。
于是,我不停的写,不停的算,不停的想。
于是,教室??食堂??寝室着三点一线成了我不变的生活机械程序。
于是,桌上的饿参考资料越堆越高,书包里的习题越来越多,我只好日以继夜。
篇7
初三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越来越胖的书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就是那堆积如山的书本和练习册。那杂乱如麻的X,Y,Z,那枯燥无味的正反比例函数,每天晚上梦见的是那复杂的物理竞赛题,嘴里还念念有词。初三是上天给予我们的黑色幽默。
初三了,我只能与电视、电脑、随身听道声“BYE——BYE”;初三了,我只能与“当代歌坛”、“体育周刊”说“夕U拉la”;初三了,我只能与排球、羽毛球进行一场生离死别;初三了,队了试卷、书本,其它一切的一切都与我无缘。单调吗?我无言。
爸妈的叮咛时刻伴随着我。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看看电视,不过半个小时就被赶回了屋。带着一脸的不愿意,又坐回了那个再熟悉不过的椅子上。又开始了乏味的工作。直到控制不住,打开了电脑。带上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然后又随手登上腾讯QQ.嘀嘀声接连不断。一咬牙,抽出键盘。敲击声把妈妈引来。随即而来的是妈妈的训斥声。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无助,好委屈。于是,眼泪夺眶而出。
初三了,那隔三差五的考试令我头疼,可谓是“一天三小考,三天一大考”,真应了那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还真有“典故”呢!考试前,我埋头苦干,与“难友”们集体抱佛脚:考试时,除了写字时的“沙沙”声,其它便什么也没有了;考试后,同胞们便怨声重重:“我完了!”“又考砸了!”“Our 命over!”“呜啦,神啊救我!”只因为我们上初三,初三生活的特点就是如此
篇8
本月亮相物体“伞”
【解释】
①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用油纸、布、塑料等制成,中间有柄,可以张合。②像伞的东西,如降落伞。③姓。
幻想家
文/吉葡乐
吉葡乐,生于河北乡下,现居衡水。喜欢写诗写童话,害怕写简介,55……
自从伞在主人那本《魔法大全》上偷偷学会了相似形变身以后,伞就总想找机会试试。它不甘心永远做一只伞,永远只在别人手中才能体验短暂的诗意生活。它是一只有想法的伞。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主人打着它路过一片绿茸茸的草地。也许是刚下过一场雨的缘故,草地绿得格外新鲜,上面还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如果再仔细看看,会发现那根本不是野花,而是小蘑菇。这时伞就趁主人把它丢在路边、双手系鞋带的空当,变成了一朵小蘑菇。
“咦?伞呢?”主人系好鞋带,发现伞不见了。不过他本来就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伞不见了,就不见了。再说雨停了,太阳也不是那么毒辣,这时打着一把伞也纯粹多余。所以,他想也没想是怎么回事,就浑身轻松地上路了。
变成蘑菇的伞很开心。身边弥漫着青草的香味,有蚂蚁来到它的伞盖下寄居。伞——哦,不!蘑菇觉得自己过上了心里所向往的那种诗意的生活,于是,它忍不住哼起了一首歌。可是这快乐并没有保存多久。因为这时,来了一位提着篮子采蘑菇的小姑娘。
雨后,正是采蘑菇的好时节,小姑娘心里盘算着多采一些蘑菇,回家叫妈妈给她煮鲜嫩的蘑菇汤喝。很不幸,那只蘑菇也被采到她的篮子里。在——群蘑菇中间,伞变的那只蘑菇,感觉到浑身不自在。此时,它真有一点后悔,心想当初真不该变成蘑菇。
小姑娘提着一篮蘑菇愉快地走在路上。路过一片池塘,池塘里有翠绿的荷叶和打苞的荷花。小姑娘放下篮子,在池塘里清洗沾满泥巴的双手。洗完手,她又想,何不也把蘑菇洗洗呢。于是,她就把整个竹篮摁进水里淘洗。变成蘑菇的伞一看,机会来了。
在小姑娘一点也没有觉察到什么的情况下,伞变成的那朵蘑菇摇身一变,现在成了一片翠绿的荷叶,上面还滚动着水珠。不一会儿,又跳来了一只青蛙。它浸在水里的茎还能感觉到小蝌蚪和鱼在它身边穿梭。荷叶想,这真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可是,小姑娘洗完蘑菇,太阳渐渐毒辣起来,晒得她眯着眼有点头晕。看着这么好的荷叶,小姑娘伸手就把伞变的那片荷叶给拽下来了。
“嘿,当一把遮阳伞正合适。”
小姑娘一边打着荷叶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把伞变的这片荷叶都快给晒蔫了。不过伞可不是就这么甘心认命的。经过一片柳林,前面隐约闪现着红房子,小姑娘心里一阵惊喜, “啊!就要到家了!”她丢了荷叶撒开小脚丫,就往家的方向跑去。
柳林是很宽阔的,远处依稀能看见人工湖,还有方便休息的藤条椅,汉白玉的小凉亭,这里环境真的不错。躺在一棵柳树脚底下的那片伞变的荷叶一下兴奋起来,何不就在此地变成一个凉亭呢?
它的想法马上成了现实。不过这时候,凉亭在心里又犯起了嘀咕,柳林的凉亭,不是相当于在屋里打伞——多此一举嘛!不过伞变的凉亭又想,毕竟下雨的时候,在这柳林里自己还是有点用途的。于是,它的心又坦然了。
以后再来柳林里散步,或偶尔经过这片柳林的人,都喜欢在这凉亭底下坐坐,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凉亭就成了一个小小的临时“避难所”。其中,自然也有过它以前的主人,也有过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还有过一大群它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他们有说有笑,等待着天气放晴。
人们走出一段距离后都喜欢回头张望,觉得一个小小的象牙色的凉亭,在柳林间,与周围的环境是那么和谐。
凉亭顶上经常会有鸟儿停留,欢快地呜叫。晚上,鸟儿也会躲到凉亭里面来,这样,这个伞变的凉亭觉得自己又过上了诗意的生活。
生活家
文/缎苏
职业教书,热爱生活,喜欢写、行走和胡思乱想,出版作品《丝路诱惑》《幸福密码》。
现在出门,总爱随身携带一把轻巧的伞,或挡雨,或遮阳,真真是把“晴雨两用”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了。,
而很久以前,我却极度讨厌带伞。乌云翻滚或者雨点已到,我一溜烟就跑出家门,逃脱妈妈追来的叮咛和可能硬塞过来的雨伞。也因此,不知道淋过多少雨。那时年纪小,跑在雨中从不觉得狼狈,反而随着水花四溅。萌生着一种欢畅淋漓快乐的心境。不过,不喜欢带雨伞,却并非刻意要感受这种心境,而是不喜欢伞本身。
我家的雨伞都是老式的,长柄,黑色,厚厚的布一淋湿就很重。下雨时扛着也就罢了,最郁闷的是雨过天晴后,还要抱着雨布潮湿的笨重的大伞。其实去到教室,大家伙儿都会把伞撑开晾在最后面的空地里,我经常去得晚,已经无处安放,只能任它湿漉漉滴着水立在课桌边。有时还留有一小块地盘,我也不用,总认为黑糊糊的大伞在各种自动伞或者折叠伞里显得太傻。
那个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家开始有轻巧的伞。其中自动的很多,好像脱离了笨重的布伞,大家都更乐意全自动。伞布的颜色也五彩缤纷起来,甚至连黑色,在我眼里也是不一般的。它是防水的滑的质地,泛着一层光,跟布伞那种死沉沉的黑色有着明显的区别。爸爸就有一把这样黑色的折叠伞,那是他的宝贝,不轻易拿出来,都是出差时才使用。按照爸爸的话说,也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是折叠的,小巧,方便出远门携带。
我和妹妹不知道有多眼馋这把伞。趁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我们翻出来过好多次,在晴空万里的天气里偷偷打开过过瘾。如果有这样一把精致的伞,我当然就不会甘愿淋那些雨了。我也会欢喜地把它晾在教室的空地里。我悄悄地带着去上过一次学,一路上是很雀跃的,然而,返回的途中,却已经失去了最初想象的喜悦,反而在内心里充满了惴惴不安的感觉。偷着使用的东西,总缺乏了光明正大的坦荡。
就在那些布伞渐渐有破损时,小城里突然来了几个修伞的伞匠。我一直很纳闷,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消息灵通,即便远到边陲的这样一个小城,他们也能恰如时机地出现。小城里掀起了一股修伞补伞的热潮,各种颜色各种类别的伞涌到伞匠们的摊子前。在爸爸他们单位,有一块篮球场,伞匠经常就坐在篮架附近,专心致志修补着。
我时不时跑去附近溜达一下,想看看巧手的他们如何把陈旧的伞给换成崭新的样子。最让我惊异的就是,一把伞布翻飞、完全不能使用的破伞,只要伞骨还在,伞匠就可以弄好,甚至,弄得比以前还要好。因为,伞匠手头有各种颜色的布任人挑选。
篇9
一、引导学生重视书写,让整洁美观的卷面给人带去美的享受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阶段目标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整洁美观的书写,不仅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美好的第一印象,无形之中会给我们学生卷面增“分”不少。
因此对每个周末的生活化语文作业,我都把书写纳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我要求人人有一本钢笔字帖,每个学生每周都要练习一页,内容可以是古诗词,也可以是摘抄流行歌曲、现代诗歌等。其次,我在阅读素材积累和作文练笔两大模块中,就书写专门设计一项评分,并占有一定的权重。
这种对学生书写的严格要求和评价,还是很见效的。坚持了两个多月后,学生都有自觉练写字的意识,在我校的“十载书香,步步莲华”硬笔书法大赛中,我实验的两个班的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这说明实践前后,效果还是有区别的。
二、指导学生专题阅读,让“悦读”分享成为学生周末交流的主题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为前提,那么,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要实现学生广泛的阅读量,光靠课堂40分钟是不现实的。所以周末两天的课外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互联网的社会,微博、QQ聊天、游戏、连续剧……太多的干扰和诱惑,如何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文字,感受语言无可取代的魅力呢?我想到了“同伴教育”。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一个人阅读很难坚持,一群人阅读并交流阅读心得,这就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每个周末,我试图摈弃一些书面习题资料,而去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悦读”之旅。具体来说,就是在日常教学中有意给学生介绍一些作家作品,然后借助我的博客“云朵朵”这个平台,让学生周末在线阅读,并互相留言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感悟。从9月入学以来,我们一起进行过的“名家作品赏析”包括张丽钧、迟子建、林清玄、周国平、史铁生、肖复兴、凹凸等。“用一种思想交换另一种思想,每个人就多了一种思想”,在文本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艺术审美有了自己更多的体验和感悟,跟帖留言使得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更流畅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以提高,作文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当然,仅仅只停留在“悦读”层面还是不够的。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中考的压力是无可回避的。广泛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中考场上面对任何作品的阅读毫无障碍,得心应手。于是,在周末语文作业的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己根据中考考点来出题,“如果我是一个出中考试题的老师,我们可就这篇作品从哪些方面来考察我们自己”,这样的换位思考和练习,常常让我们出题的“老师”和答题的学生刺激而兴奋。“云朵朵”平台的点击率现在已经突破17万了,这与他们热情高涨的参与热情是分不开的。
三、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学生的作文更有个性和灵气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表达力求有创意”。但是我们很多教初三的老师发现,初三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子,无论什么文体,几十个人都差不多,有时连语调都一致,完全没有个性,形成一种学生作文个性缺失的现状。
那么,学生作文个性缺失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有学生的主体原因,也有教师的主导原因。学生的主体原因在于,学生远离生活,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学校来说,学生因为远离生活,就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难以汲取拓展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缺少了自己的感悟,作文时不是从自己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出发,而是以资料取代生活材料,以现成理论取代独立思考,或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没有了,这样的文章必然没有真情实感,又谈何个性呢?
学生作文个性化缺失的主导原因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对写作的内容和方法限制得过于死板。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依自己的方式训练学生作文,以自己的责任和权威,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强迫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一定的标准去写作;而学生也只能奉命而作,依葫芦画瓢,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受束缚,个性受限制,作文了无生气。
要走出初中作文教学的这种困境,让学生的作文更有个性和灵气,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现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开拓创新,大胆设计各种作文训练形式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其次,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以评促写,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基于此,我在“生活化语文周末作业”作文这一块,很少讲作文应试的技巧,更多时候都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时事热点,思考这些现象与语文的关联,然后把自己内心的思考、感悟、困惑与迷茫写下来。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讲:我不求他们周末的作文写得多有意义,但是我期待他们在真心表达自我的同时,写一些真正有意思的东西。在布置他们的周末练笔时,我提出“三不”原则: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角度。并积极倡导“三好”文章:情感真挚,文采斐然,视角独特。
取下镣铐来跳舞,舞姿自然曼妙多姿。看完湖南卫视的“2011年快乐女声”后,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真性情的佳篇妙作,苏妙玲的淡定、洪辰的爆发力、段林希的感恩、杨洋无惧流言的从容微笑,散文、随笔、评论、诗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特别是朱学彬同学写了一首《偶遇,天使的那抹红――写给快女杨洋》的诗,一经在平台上交流,他立即被同学们赞誉为“朱才子”。我及时推荐,将此诗发表在《长安报》上。我想,这样积极的作文教学,对一个学生来说影响是终身的。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我让学生以这个事件为原点,找一个恰当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学生写诗《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有学生编故事《不变的是人间温情》,说小悦悦被上帝牵着手,重新回人间旅行,目睹另一番情景,讽刺社会冷漠,呼唤人间真情;有学生写随笔《一朵美丽的浪花》,说清洁工人的举动,恰如一朵美丽的浪花,折射出自我内心的冷漠和自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哪一个周末的语文作文训练,我始终坚信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坚持作文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确保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体验,我感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身上开始呈现出一些特质:首先,他们重视书写习惯,卷面整洁。其次,绝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课,在语文课表现活跃。他们爱看课外书刊,对时事热点很关注,并有积累和感悟的习惯,班上每周一次的“阅读交流会”从来不会冷场。今年中考关于“毒胶囊”的实用性文体阅读,我的学生大呼“亲切”,原因就在于我们就这个社会热点话题做过一期的专题阅读。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落实,读写统一后,他们不惧怕作文,甚至很期待很享受作文指导课和互评课,打破了常说的“中学生怕作文”的咒语。在实践的初三一年中,有1人获镇现场作文竞赛特等奖,1人获市里现场作文比赛三等奖,有4人作品发表在报纸上,10人作品被选入校刊,全体同学自愿参加了“广青网”的省作文竞赛。每个班(48人)至少有2/3的同学已经体验过至少一次作文在班上张贴或在博客发表的成功喜悦。他们在繁重的中考任务之余,还积极参与学校的书画比赛、动漫设计大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树立了“大语文”观念,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和困难。先前在原来实验的班级连续跟踪了两年,但是,初三分班后,我的实验只能从现有的学生着手,重新开始。这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习惯良莠各异,又有中考压力的冲击,要重新树立他们新的生活化周末语文作业观念,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调皮的学生让他回去关注某个新闻,观看某个电视节目或者上博客阅读某个作家作品,他就认为是没有作业,或者打着做语文作业的幌子,趁机看电视或者上网玩游戏。最后的结果是,学生的“生活化语文周末作业”观念没有形成,倒是很多家长开始抱怨孩子在家难以管教,沉迷网络。最让我忐忑的是,中考成绩还没有出来,我不知道自己执著实验的两个班级能否在考试成绩方面有优势。毕竟在中考这指挥棒下,分数才是硬道理啊!
经过一年的实验,我感觉要在中考应试的压力下,进行一些非教学常态的改革和行动研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0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也有的小朋友喜欢爬山、溜冰、旅游……可我最喜欢的是踢毽子。
别小瞧那毽子,玩起来学问可大哩!看,它有圆圆的白色的球,就像我们的小脑袋,上面还长满了五颜六色的羽毛,我可喜欢它了。每逢星期天休息,我做完作业后,就和姐姐一起到楼下的小小公园踢毽子。姐姐毽子踢得好棒啊!那毽子在姐姐的身旁舞动着,就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我在旁边看呆了,很快我也学着姐姐的样,把毽子抛起来,左脚一踢,右脚一踢。不一会儿,我的毽子也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飞来飞去。我们正玩得起劲时,咦,不知谁一脚,毽子竞不由自主地飞到了树枝上,这可怎么办呢?望着树枝上的毽子,我们急得团团转。突然,我灵机一动,拿来了一根树杆,把毽子给捅了下来,毽子乖乖地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我兴奋极了!
一只小小的毽子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来源:文章屋网 )
- 上一篇:余秋雨的散文
- 下一篇:网页升级访问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