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7:3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余秋雨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余秋雨的散文

篇1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美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74-01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美学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坡(《坡突围》)等.二、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如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 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 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篇2

余秋雨是新时期散文家的代表,他的散文中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长幽远的文化意境,本文主要分析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态度取向。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取向

余秋雨的散文作为新时期散文的代表,以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长幽远的文化意境而广为流传,而且余秋雨擅长用理性与情景交融的方式来引领你走进他所营造的情感世界。当历史的战乱与喧嚣过后,人们渴望用一份宁静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体尝生命的喘息。而林语堂、梁秋实等人的散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时间总是会消磨掉人们的耐性,人们渐渐发现这些恬静的散文已不能滋养他们日渐苦涩的神经,同样的也不能填补他们内心那份莫名其妙的空虚感。所以余秋雨的散文品凭借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冷静清晰的条理,充沛的人文情怀抚慰了人们灵魂的焦躁与不安,成为当代散文的一种范例。而评论界对于余秋雨散文的研究也是基于多种层次上的,尽管褒贬不一,但是这并不妨碍余秋雨的散文在广大读者心中的地位。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余秋雨热是因为余秋雨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取向是顺应大众意识的。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余秋雨在散文中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其中所出现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对于饱经战争摧残的百姓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再有就是余秋雨散文中对社会人格的思考与肯定。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中有着与与众不同的文化态度取向,而也正是这些文化态度取向才让余秋雨的散文能够经久不衰。

一、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中的历史反思

从传统文学的意义上来讲,散文原本处于是是漫写风花雪月,轻吟歌赋还是执笔百年大计,亢辞雄辩这样两难的境地中的。而相比于诗词、戏剧等文学形式,散文在这样两难的境地中传承千年。而从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看到他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作为一名对文化有着独特感悟力的学者,余秋雨毫无疑问的选择扛起社会责任与历史重担,以一个文人的笔深刻的剖析着现代社会的晦暗与肮脏。在他看来,现代的中国人所需要的是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它能够帮助我们解析我们所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余秋雨正是用这样的历史坐标深刻的猛烈的抨击着时代的污浊,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实进行重组和改造。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触及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深层,在面对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膏肓不吝笔墨,他的散文始终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剖开历史,解读现实。余秋雨认为人类的发展依靠的就是通过文明来摆脱蒙昧与野蛮,而现实是我们尚没有摆脱这种与生俱来的约束,所以文明才显得弥足珍贵。而且余秋雨是呼吁文化公开化的,他希望文化能够得以传播并发挥其真正效用,只有这样才能抵制逞强、恃弱这样的偏执。所以我们看见,余秋雨的散文中是饱含着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的。

二、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中的忧患意识

许多评论家对于余秋雨的散文进行评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提及其散文中所存在的那份忧患意识。而强烈的文人忧患也正是余秋雨的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热潮以及多元文化的抨击下,余秋雨先生始终秉持着文人特有的那份良知和时代使命感,这种忧患的意识是存在于他的骨子里的。彭志芳在对余秋雨先生的进行评价时认为余秋雨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化传播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而在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下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格外理性的余秋雨。他总是在用一种诚实的态度面对历史与现实,不过度褒扬也不过度贬损,一切都是那么有理有节,充满逻辑。从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用理性的思维所营造出来的一种恢弘气度,这是一颗虔诚的文化之心。而余秋雨这种理性的思维模式是与他的忧患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首先从整个文化领域来说,在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岁月,无论是百姓还是文人都在潜意识对任何事物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敌意,但是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其巨大的阻碍。其二,当社会的多元文化趋势逐步蔓延,必然要形成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恶性碰撞,而这种面对这种恶性碰撞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思考去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所以余秋雨始终在保持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忧患意识来面对曾经与未来,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他在散文中对于现实生活最理性的思考与解读。

三、余秋雨散文文化态度中的健全人格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还有一个方面的文化态度是不得不提的,就是其对于群体人格的关注。他通过散文这种载体来揭示那些历史上高贵而苦郁的灵魂,用文字鞭笞那些兴风作浪的卑鄙小人,以此来探索中国社会群体人格的上下限。余秋雨的散文中有提到那些任由屈辱而不屈脊梁的“脆弱文人”心中那份亘古不变的文化良知,陶渊明、李白、范仲淹、王国维等,可以说余秋雨始终在讨论文人如何保持健全的自我人格的情况又能够抵御恶势力的侵袭。在他的认知里,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健全的人性与人格的。而且在散文中,他同样关注的还有地域文化的生存状态,他对群落的共性与差异有着很深刻的了解与解读。而他关注群体文化人格的态度取向无疑在散文的走向上起到了良好的纠正作用,在他看来只有健全的民族人格才具有最积极的意义。

纵观余秋雨的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其表现出来的那种文化态度取向,在传统文化与社会潮流的演变中,他是特立独行的。

[参考文献]

[1] 方警春. 文化人格,立德之基――论余秋雨散文的精神旨归[J]. 龙岩学院学报. 2007(01).

[2] 余秋雨. 余秋雨人生哲言 (六)朝拜文明[J]. 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2007(Z1) .

篇3

    2011年的国内美学研究除了在第四条路径上更频繁地落实着“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国际交流外,其学术研究主要围绕着前三条路径得以开展。2011年的国内美学研究在这三条路径上各有侧重、彼此交织、相互生发,从而形成了美学研究的三重主要向度。第一重向度体现为对国外前沿美学热点问题的跟进,呈现了美学研究积极开放的国际性视野,构成了学界西方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二重向度体现为在跨文化语境中对传统美学理论的自觉审视,呈现了美学研究返本开新的本土化重建,构成了学界中国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三重向度体现为对中外美学理论的综合与创造,呈现了国内美学研究自主创新的全球化理论诉求,构成了学界美学理论或美学原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三重向度对应于美学学科最主要的三大研究方向,构成了当前国内美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可以说,2011年的美学研究在这三重向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对国外美学理论特别是当代美学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一直是近几年来国内美学研究工作的最主要方面。从“新世纪美学译丛”、“美学与艺术丛书”、“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环境美学译丛”、“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等丛书系列就可以看出美学著作翻译的盛况。这些译介丛书面向的几乎都是当代西方美学学者的重要著作,其取材也往往是当今国际美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有力地提升国内美学研究者的国际视野,拉近了国内外美学研究的距离。与如火如荼的美学翻译一致,美学界除少数人还在甘于古典西方美学的耕耘外,更多人把目光都转向了当代西方美学理论的研究。

    2011年,随着身体美学学科倡议人理查德·舒斯特曼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身体美学”暑期课程以及其最新著作《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程相占译)的推出,国内关于身体美学的研究进一步升温。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举行了以“身体美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对身体美学的内涵、最新发展状况以及东西方传统等议题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2011年的身体美学研究还呈现以身体为问题域的理论辐射状态。一方面,围绕着凸显身体主题,尼采、杜威、梅洛-庞蒂、德勒兹、拉康、齐泽克、福柯等哲学家的美学思想日益受到人的关注,出现了一些新的译著和大量研究论文。吴琼的《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马元龙的《精神分析——从文学到政治》、冯学勤的《从审美形而上学到美学谱系学——论尼采晚期美学思想中的反形而上学维度》、王秋海的《反对阐释:桑塔格美学思想研究》都可看作国内美学研究者对西方文化身体转向的学术认同。另一方面,身体维度也被一些学者用以来解决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困境。如刘成纪主张引入身体美学的讨论来解决生态美学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困境,王晓华在《身体—主体的缺席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共同欠缺》中则提出用“身体—主体”来化解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各自的理论偏执。虽然国内关于身体和身体美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身体问题在西方文化有着知觉经验、精神分析、权力规训等不同的研究路径,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儒家和道禅等完全不同的身体观念,要真正深入理解身体美学所涉及的复杂的知识背景,特别是艰涩的法国哲学家们的身体哲学,国内美学研究者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与身体美学紧密关联,视觉文化研究日渐成为新的理论焦点。2011年,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列奥·施坦伯格的图像学批评文集《另类准则》和简·罗伯森等的《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文化》都被译为中文。随着艺术学正式升级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也相应升级为一级学科,其研究的重要性必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这样,与艺术学理论存在学科交叉的艺术哲学(分析美学)与视觉性研究将会在美学研究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正如前几年分析美学关于艺术定义方式的争论曾一度成为美学焦点一样,相信视觉文化研究同样会吸引爱好追逐热点的国内美学学人。吴琼对视觉文化、视觉批评研究的系列论文,肖伟胜的《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等表明了国内视觉文化领域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较好的理论水准。

    2011年,西方美学研究迎来了一次“小阳春”。《美学研究》辑刊作为国内美学研究的专业期刊,其2011年卷延续的依然是对文化研究的关注。这一现象实际昭示着中国美学研究正在进行着理论研究的转型。不过,傅其林的《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丁国旗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陈波的《真理与批判——阿多诺〈美学理论〉研究》都表明了西方美学研究依然是当前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时,作为当代西方艺术批评家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也日渐受到了人的关注。

    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运用新方法、新视角重新诠释中国古典美学资源以及如何深入经典文本去展开美学理论研究成为了从事中国美学方向研究的美学学者的基本共识。这种研究思路构成了2011年国内学界美学研究的第二重向度。新方法、新视角的介入,使得中国古典美学焕发出古为今用的当代意义,这也是中国美学学科自成立起就面对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只有在“跨文化语境”之中才能得到新的编码、配置和重新解释。成中英的《美的深处:本体美学》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的方法阐发了中国美学的全球性意义;李雄燕的《从生命美走向生态美——〈南华真经〉四家注中的美学思想研究》把生命与生态的视角运用到了道教美学思想 研究中;赵建军的《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从文化视野的整体观照出发,对美学范畴进行了梳理;朱存明的《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运用图像学理论拓展了汉画像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锡坤等人的《周易经传美学通论》一书。该书通过借鉴接受美学方法,贯通《经》、《传》,详细地对《周易》整体美学思想进行了钩沉,堪称力作。论文方面,皮朝纲关于成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的提议、张法的从“多元一体的天下观”出发来改变目前中国美学史仅片面写作汉民族美学史现状的提议以及邓佑玲关于建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学科的提议值得重视。另外,朱良志发表了一系列对道禅美学思想的研究文章,很准确到位地把握了中国道禅美学精神与西方美学精神的不同之处。如何把这种中国美学特色在跨文化交流中彰显出其基本的普遍认同性应成为后续的理论问题。当然,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上,如何改变过去简单性的美学概念或命题罗列式研究方法而从整体哲学上去寻求美学的思想定位、如何回归文献进一步深化对文献的整体理解与合理诠释、如何提升艺术美学的哲学高度等都是有待努力的地方。

    2011年美学研究的第三重向度主要体现在体系性的美学原理或美学理论相关观点的进一步完善。该研究向度是在吸收近年来第一、第二重向度研究理论成果基础上,面对当下的现实问题和全球化语境而进行的理论综合与创新。《美学导论》(彭锋著)、《美学原理》(彭富春著)两部教材都自觉地把中西美学资源和当前一些美学前沿问题纳入自身的美学体系思考之中,体现了新世纪教材的特色。不过,相比前些年美学体系建构热潮以及各大美学体系之间的热战,2011年的美学理论建设更多地是处于一种深化和完善状态之中。其中,我们看到了陈望衡、薛富兴对“环境美学”的跟进、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拓展研究、朱立元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发展、杨春时对“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刘悦笛对“生活美学”视角下的儒家思想研究等等。另外,杭州师范大学主办的《美育学刊》从2010年11月正式创刊,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美育研究。当然,如果要说到第三向度的一个美学热点,那依然是生态美学莫属了。

    生态美学是基于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现状而兴起的。它立足于现实基础,响应全球问题,参照本土理论资源优势,故在近年来的美学研究中一直都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例如,2011年中华美学学会年会就是以“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为会议主题,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进一步推进了美学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在理论建设上,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实际上在全球化语境中美学研究的三重向度上齐头并进,不但有对西方生态美学的译介和研究,而且有对中国古典美学生态资源的发掘,同时有在占有中西理论资源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继2010年《国外生态美学读本》(李庆本主编)、《生态美学导论》(曾繁仁著)等著作,2011年国内又推出了《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党圣元主编)、《生态美学读本》(刘彦顺主编)等著作。前者选择的是新世纪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论作,而后者的范围则涵盖了古今与中外的重要理论资源。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设意图摆脱过多援用国外理论资源的体系建构现状,显示了一种凸显本土创造性的难能可贵的学术勇气。与生态美学对自然美的关注相勾连,学界还发表了多篇对自然美概念展开史论研究的论文。由于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实践美学、中西古典美学对自然美有着不同的视角,目前要想取得一个有关自然美的学术共识还很难。自然美问题的分歧实际昭示的也正是国内美学研究者对生态美学的分歧。如果一门学科在国内都无法达成一种基本的共识,要参与国际对话也就更为困难。而且,中国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更多本土理论特色的美学体系,它与西方的生态学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西方生态学对自然生态的审美考察是一种自然科学背景下的科学认知,而中国的生态美学一开始就是出于一种本体论或存在论层面的哲学定位。所以,要想让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设富有成效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凸显自身的位置,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

篇4

一、 求“真”――真诚赏识,平等对话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教师要学会倾听,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要尊重学生、真诚地赏识学生。从内心深处把真挚的师生情谊,对学生的拳拳爱心,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赞许的眼神、会心的微笑、温柔的手势展现出来。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才会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如对在课堂上读得好的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评价:“说得多好呀!你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读书就该像你这样”“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说的句句在理,老师甘拜下风!”“多动听的声音啊,老师觉得,这是从你心底冒出来的天籁之音!”――如此生动、真诚、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就会产生积极自我表现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可以说,真诚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想当个好老师,当然要先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学会深入学生中去,与孩子友好相处,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真诚的友谊,用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风格去填平师生间的“代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敢于走近你、乐于走近你,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心声。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孩子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对话,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合作的伙伴。

二、求“准”―― 注重引领,适时评价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习的引领者”。要使“引领”更有效,教师就要做好评价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要充分地发挥导评的作用,避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流于形式,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请看贾志敏老师的即时评价语:“你的眼睛告诉老师,你在认真听我上课呢!”――表扬学习态度。“你错了一次,再来,又错一次,再来,真是越战越勇,下次你一定不会错了!”――肯定学生。“你能在阅读时做阅读的批注,边读边思考,这是会读书的表现。”――提示学习的方法。贾志敏老师用颇具语文艺术的评价指向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向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向于语文素养的积累和提升。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适时评价,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为前提,抓住教学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及时准确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能刻意,也不能夸大,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评价,从而有一种愉悦感、成就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成教学计划。课堂上还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在正常情况下,新颖独特的见解往往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就能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大胆想象,相互启发,从而集思广益,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给以及时的鼓励,同时实行延迟评价,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三、 求“巧”―― 多元评价,成就自信

有人说,教师的评点应是激励学生思维的"泵"而不应是鉴别好坏的"筛子"。课堂上的评点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他们个性化的体验。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评价方法上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师生互评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利于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相互取长补短,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全方面、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大大地改善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置,我们的评价也主要围绕这“三个维度”内容来展开。在课堂上,即时评价学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对错、方法的获得、操作技巧等,尤其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请看孙双金老师在课堂中的即时评价语:“你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老师相信你刚才一定是一时看错了!” “连起来重读。不要紧张,你的声音多好听!读出你男子汉的气势!” “看要定睛看,读要定心读!”又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桥》中“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一句时,学生读得不够到位,教师没有急于指正,而只说“老师听到山洪来了了,你能让山洪来得更急更猛吗?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精彩的点评,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充实了评价内容,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促进其不断改进及和谐的发展。美国的心理学家阿伯特・梅哈拉说:"在感情交流上,无言的举止往往比语言更传情。"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手势、姿态、表情同样传递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认同与否定,同样是交流沟通、掀起课堂的方法之一,在用好评点语言的基础上应辅以适当的体态语言。教师可以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可以是学生积极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可以是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送给他会心一笑;可以是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老师情不自禁的掌声;可以是学生疲倦时老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可以是学生遇到疑难时老师的一个睿智的提示;可以是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快步上前握手祝贺;可以是当学生没思考周全,心存疑虑时,递上期待、信任的眼神……恰当及时的体态语言及时地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信任,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和自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课堂上多主体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更能成就学生的自信,激发课堂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显得异彩纷呈。

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犹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回味,会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会点燃学生热爱语文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智慧的老师定会充分利用课堂评点这一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启智慧,培养能力.。每位学生感受到教师及时准确、得体恰切、灵活多样的评价像叮咚的泉水滋润他们的心田,像明亮的灯塔指引着他们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篇5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并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属文学作品阅读,它在高考测试中究竟有哪些具体要求呢?请看最近三年高考散文阅读有关试题。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2题(题略):A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其他四项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2题(题略):既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4题(题略):不仅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和表示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仅仅观察这些散文阅读赏析题,就可以发现,高考测试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外,还要考查学生初步鉴赏评价的能力。“理解”和“分析综合”包括七条具体要求,是阅读方面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分别属于B级和C级。而“鉴赏评价”包括两条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赏析。这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能力层次属于E级。学生明确了以上这些要求,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就应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拓展散文阅读,有意识地提高“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例如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话说知音》这篇散文是以作者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并“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技来之不易,怎能因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因此,本题的答案为:(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例如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必须结合上下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作者为什么看到玉簪花“探出头来”就吃惊呢?该句后面用“先是”作标志,对其作了回答,那就是“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至于“怅然”的原因,第五段末的“让人心里警惕着”和第六段中“总是在不安的焦虑中”提示了作者的思路,稍加归纳整理,可得答案“收获季节还两手空空”。

三、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

例如200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

《门》这篇散文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要解答“开门”和“关门”的含义,就必须通观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相关的信息。文中说“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据此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义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义,相关的句子很多,如“它包含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但归纳起来,“开门”的最主要的含义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展”。

四、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例如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散文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的。《长城》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直接与长城对话,便于作者抒发感情。至于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是因为“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边墙是屏障,紫塞不再嶔奇”,这里变换了视角,是通过人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所以这种变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篇6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特征;文化忧患;戏剧色彩

谈及余秋雨必然会谈及其创作的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并不是纯文学,其更多的则是蕴含丰富文化特征。可以说,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的地方即是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正因如此,余秋雨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均受到读者 的一致好评。由于余秋雨散文的影响力较大,因此截止目前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关于余秋雨散文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让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主要针对余秋雨散文特征进行研究。

1.余秋雨及其散文作品概述

余秋雨于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为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及散文家。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先后出版《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戏剧著作。后来,余秋雨在寻求写作转型的过程中开始尝试写作文化散文。

正因如此,也从此奠定余秋雨在中国文坛的崇高地位。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每一部散文作品均蕴含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2.余秋雨散文的基本特征

那么,余秋雨的散文特征究竟如何呢?带着此问题,笔者对其进行浅要探析。

2.1叙述意识较强

叙述意识较强为余秋雨散文的典型特征之一。余秋雨于散文创作过程中,总是习惯于首先确立叙述原点,进而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转移,将自身置于历史、地域及文化等三个不同层面,深情讲述“地域与历史”、“历史与文化”、 “文化与地域”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在上述独特的三维叙述框架的影响下,余秋雨散文也拥有了更多丰富历史文化沉淀。余秋雨散文在叙述过程中往往追寻一种立体透视效果。刚开始他习惯于聚焦于一点,进而围绕此点“谈古”。而众观全文,其余下所叙、所述、所 抒,无不和历史紧密相连。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收录的散文大都如此。

2.2思考力度较强

余秋雨散文中包含有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余秋雨苦苦思考的情况下创作而来。由于思考力度较强,因此从余秋雨散文中我们才能看到将古与今的诸多情景汇于同一视野下的壮观场景。在余秋雨创作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我们可发现 :他首先由承德避暑山庄为着眼点,进而对整个清王朝的盛衰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他的空间视野极为广阔,时而避暑山庄,时而长城,时而木兰围场。思考中包含的人物不仅有大清朝皇帝,更有一大批文化人。阅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整篇文章,不难发现余秋雨在创 作过程中必然经过大量反复、深入的思考。

2.3散文语言凝练

纵观余秋雨的所有散文,我们均可看出:其散文语言大都是极为凝练的,普遍能做到言简意赅。余秋雨常常能够用非常凝练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喜欢拖拉,更不喜欢废话连篇。正因如此,余秋雨的很多散文才被称为经典。例如,在其创作的《废墟》开 篇即如此写道:“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寥寥数字即凸显出作者浓浓的文化情怀。事实上,中今中外但凡是散文创作大家,其散文语言必定是极为凝练的,这也是余秋雨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散文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2.4蕴含文化忧患

余秋雨在散文中对中国文化也表现出浓浓的担忧,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忧患。例如,在散文《十万进士》中,余秋雨对分科举制度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瘤疾和人格遗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散文《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中,则对文化人格及文化良知进行阐述, 对不良文化人格进行浓重批判。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余秋雨也直观呈现中国文人的艰难文化心路历程。余秋雨的文化忧患从其创作的很多散文中均可看出端倪。由此可见,余秋雨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保护者和文化传承者。

2.5戏剧色彩浓厚

上述论述中提及到,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其最初创作的文字作品也主要是《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可以说,余秋雨在戏剧研究方面具有极高造诣。正因如此,余秋雨在其散文创作中也不免会加入很多 戏剧色彩。例如,余秋雨在《酒公墓》中即浓缩讲叙了一个姓张的留学生坎坷曲折的一生。由于张姓留学生一生极为坎坷曲折,因此余秋雨不可能将所有情节均详细描述,于是便有了此篇散文“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一个情节”的典型特征。《酒公墓》之所以如此成功和优 秀,主要缘于其蕴含有浓厚戏剧色彩。这一点与余秋雨扎实的戏剧理论知识基础之间也存在紧密关联。

3.结语

综上所述,余秋雨散文具有叙述意识较强、思考力度较强、散文语言凝练、蕴含文化忧患、戏剧色彩浓厚等典型特征。上述典型特征也赋予余秋雨散文更多的可读性和经典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关于余秋雨散文特征的论述并不十分全面,在未来为进一步丰富,加 强研究深度。

参考文献

[1]李阳春.历史·文化·理性——余秋雨散文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5).

篇7

  最新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余秋雨先生是当今出镜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大众人物。作为余先生的同乡,我深为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识、犀利的谈吐所倾倒和折服,也为其受到的苛求和责难而忿忿不平。文人相轻,历来如此,但作为一个敢于用生命探索文化,一个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的文化名人,他无论如何是值得尊敬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文化人的一种追求,余先生却是视“行万里路”重于“读万卷书”的一位苦行僧。15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的方式实地考察世界文化,先后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捧读余先生的这几本游记,始终满怀着崇敬和虔诚,不仅是余先生的著作使我徜徉于世界文明的浩瀚海洋,领略东西文化的博大灿烂,更重要的是余先生用徐霞客式的动态学习方式颠覆了我们传统的静态学习方式,启迪了我们向自然学,向实践学,用脚步和五官去探索世界的学习取经理念。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非要分个孰轻孰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崇拜读书者,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崇拜实践者,认为“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以为,在中国现行的僵化教育体制下,“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值得推崇和倡导。认真审视中国的教育学习模式,“读万卷书”几乎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径,“读万卷书”使大家习惯了对书本理论的膜拜和认可,却束缚了人类原有的主动探索创新的本能,“行万里路”可悲地弱化成为商业化的休闲和消遣。因此,在大众的印象里,读书就是求知,旅行就是休闲,“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成为完全割裂或对立的两种行为。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并亲身效仿体验余先生的文化苦旅,欣喜地感受到了探索后的甜蜜和快乐。原来,美景需要欣赏和发现,文化需要探索和咀嚼,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记录感受,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也是一种其乐无穷的享受。

  阅书如阅景,阅景如阅书,带着思考去阅读风景和文化,会收获一种全新的知识,这是耕耘的快乐、探求的快乐。

  最新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老人的睿智,有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着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余秋雨,也参考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张力,富有文采。

  最新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

  全书分为“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行者无疆”这五个部分。

  余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写过一些史论专著,文笔很有特色,轻新脱俗,洒脱、放达而又潇洒,让人读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夸张,不悲伤,没有什么好词好句,没什么特别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拟人,用夸张等等,不局限于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写出让每个人都叹为观止的文章。就像老舍写的《草原》。自然而又优雅,不做作,简简单单几行字,就完美地描绘出所要说的那一幅画面,真实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就飞走。”这一段,这是一开始的一段,只是简单的叙述而已,却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想象着远处的山,清澈见底的水,绵延十几里的路,路边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们很高,很大,还有好看的图纹。牌坊上时而会看见几只飞累的小鸟,在那儿歇息,倒也并不安居,过一会就又飞走。这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作者笔下用简单的词句描绘出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文章并不多。

篇8

――题记

对于散文,我一直有这么一个认识:它只会运用一些浮华亮丽的词藻来描写事物,抒发感情,没有写作者这个主体的灵魂在里面。这使我对散文一直有抵触的情绪。我意识到自己认识的浅薄,是在读完余秋雨的散文后。

余秋雨,很早就听说――不就是一个写文章的嘛!但使我走出那个幼稚的认识,品读完他的散文集的,正是他散文中蕴含的情感、精神。

散文集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个王朝的背影》。《一个王朝的背影》总共有五小篇,讲述了清王朝的功与过,伟大与失败。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次了解大清王朝的好机会。文章从现代人对清王朝的感观认识――一个腐败、没落的王朝入手,但在深入读下去之后,读者会发现它并非是在贬而是在褒。它讲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搭建承德避暑山庄的神秘……无外乎都是在阐述一个王朝的辉煌、功绩以及它留给后世的背影。

品读完毕,我由衷佩服余秋雨先生。一个与自己相隔2个世纪的朝代,竟能描绘得如此完整、生动,想必是饱读诗书,留心查找资料,用心去聆听、去感受的结果。也许是他一时潇洒的挥动笔墨,也可能是他良久的斟酌酝酿,不管怎样,都让我了解了自己民族的魅力,也体味到了蕴藏在散文中的灵气。

也许散文就是这样,描写抒情,阐述写实。有时会惊心动魄,有时为平平淡淡,然而字符间透露出几许灵动,会使你在毫无防备之时为之迷惑。这让我有一种感慨――散文不只虚有其表。

有人称余秋雨先生为流浪学者,也许不是很贴切。但一会儿从粗犷的陕北大宅院到细腻恬静的江南水乡,一会儿从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到阳光普照的海南,他无处不在。他是沿一种文化的足迹在寻找昨天。“流浪”只是一种形式,收获的是丰满的行囊。为知识的“流浪”没有遗憾,只是旅程或许有几许艰辛。

走出一扇门并不容易,它的路途是充满未知的问号,有暴风雨,有荆棘。走出一扇门,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还有就是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后记:

篇9

我比较喜欢学者型作家,在学者型作家中偏爱余秋雨和周国平。恰巧他们都是上海人,我也是上海人。平时看他们的文章我就有一种感觉,即在这两个上海人的内心深处都尴尬于上海人的身份,有对上海及上海人的抵触情绪。这方面有点像鲁迅,既讨厌上海又选择上海。

在英文中“移民”有两个词:immigrant(移入的移民),emigrant(移出的移民)。余秋雨是前者,周国平是后者。余秋雨1957年10岁时从余姚到上海读书,那时起一直到现在50年有余常住上海。周国平1962年17岁的时候从上海到北京读大学至今常住北京,他自己感觉已经是完全的北京人了。

余秋雨说自己在上海的居住是一种借住。“自己虽然仍然喜欢这座城市的建设管理、衣食住行、生态气息,而在文化上我与它有很大的隔阂。因此这些年来除了探望爸爸妈妈,已基本上不去。现在连爸爸也离开了,只剩下不断用家乡方言叹息着‘寂寞’的妈妈,留在那些街道间。”他感叹他父亲把他带到上海,包含着多少悖论。他认为他父亲临终也领悟了这种悖论,证据是他不想让这座城市里的任何一个“朋友”参加自己的追悼会,也没有留下一份与这座城市相关的通讯录。上海情结对余秋雨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余秋雨的父亲、叔叔一生的苦难都与上海有关,余秋雨一生的曲折也与上海有关,余秋雨一生的荣耀更与上海有关。但是,最难让他释怀的是,这些年遭受到一些上海文人以“最上海的方式”的一次次驱逐。这里似乎多了一个理由,即有些上海文人(市井文人)不想让他继续做上海人。从他传记的描述来看,他对上海的大街小巷、公交线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了如指掌,毕竟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不管他在内心多么不喜欢上海,这辈子也始终无法摆脱他是上海人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人面对这种矛盾心理都会难以承受,何况是内心世界如此丰富的秋雨先生。

周国平是因为读大学(北京大学)从上海到了北京,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为哲学教授、散文作家。他出生在上海“绝对平民”的家庭,在上海“准贫民窟”长大,在上海经历了童年、少年时代,读完小学、中学。他说:“后来的事实表明,我第一次走出上海几乎是永久性的,此后仅回去暂住。不过我从未后悔。”“我生于斯、长于斯,但上海来不曾给我一种可以扎根于斯的故乡感。”显然他已经将他居住了40多年的北京当成真正的故乡了。“尽管我讲了17年上海话,却越来越觉得这种方言别扭,远不如普通话自如。”看来,他是连对乡音的亲切感也荡然无存了。而且,他还有对上海人的一种蔑视。他说:“上海人在物质生活上讲究实惠,善于在这方面使用和表现小精明,并且以此自恋,看不起外地人,而我恰恰因此看不起上海人。后来我还发现,即使在做学问上,上海人也多是小聪明,有一股机灵劲儿,善于造噱头,出风头,但缺乏大气象。”说这样的话的时候的周国平肯定是置身于上海人之外的。当然,周国平日后成为一个哲学家、散文作家的过程都在北京,他的积累、成长过程都在北京,他有理由看不起上海人。一般读者多会把他当作北京人、北京作家,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上海人,即使知道也将此淡忘了。但他的成长过程不能割断在上海学习、生活的那一段,没有那一段打下的基础,会有周国平日后的成就或者辉煌吗?

余秋雨与周国平,我是因为喜欢他们的文章而关注他们,又因为他们是上海人而更加关注他们。因为我也是上海人,一个上海的读者。12686

篇10

“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炬火,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摆脱实用,摆脱功利,走向仪式。”20年前,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阐述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时隔20年,数度被传封笔的余秋雨推出了又一部谈文化的新作《何谓文化》,在这部新书中,余秋雨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阐释了“何谓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文化大散文”风格的开创者,这本《何谓文化》不仅延续了余秋雨一贯的文化思考之路,而且重现了余秋雨散文的经典风格。余秋雨在书中思往怀人之际,其多年来蒙受的媒体与个人的指责,被误解的种种心曲,也终于在多年后一吐为快,直面广大读者的检验与回应。

日前,本报记者通过该书出版方时代华语,用邮件的方式采访了余秋雨,对于这部新作,余秋雨表示即是延续过往的“文化读本”,更是一份迟到的文化心路自白书。

用生命的问答诠释“何谓文化”

如果说《文化苦旅》这本书名更加私人,更能代表余秋雨个人在文化探索之路上的心路历程,那么新书《何谓文化》就显得既大且空,如此大的书名如何掌控驾驭?余秋雨说,创作中,是先有文稿再有书名,所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新书的创作契机是因为我以前在海外讲课的时候,经常会被人家问起:到底何谓文化?而且不仅仅是在中国会有这个问题,我在国外也常遇到这个问题。越是到现在,这样的问题就越明显,大家很希望有一个文化人来讲讲:到底什么是文化。”余秋雨说,他很努力地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总是找不到方向进行解答,最后他觉得最好的答案来自那些已经离开的文化巨匠,他们用生命对这个问题做了最好的回答。

“我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几位巨匠:一位是大家熟悉的谢晋导演,谢晋有四个孩子,其中三个都是弱智,在这三个孩子里有一个儿子,每天都在透过门孔向外看,等待着爸爸回家。由于每天都趴在门孔上,他的眉毛都磨光了,就是为了等待爸爸回来。我听后觉得很感动,尽管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后来我突然说:‘谢导,其实这个门孔、这扇门就是文化。即使门在关闭的时候,也会从门孔透出一丝亮光;透过门孔,让大家看到世间的风光、人性的风光。而你呢,就像你的儿子一样,不离不弃的守着这一点亮光。’谢导听了我的话也很激动。”余秋雨说,谢晋导演的一生拍摄了那么多精彩的电影,就他来说,谢晋导演的一生是一个极度富有责任感的、充满着古典主义的一生,他是用生命来填充“文化”二字的。“第二位是巴金。提到巴金我们就更熟了,他活到了100多岁。巴金为人朴实,他不是闯将,也不是会高声呐喊的人,他用温和的眼光,坚持着社会主义的原则。在以后,他坚持人道主义、坚持自由。”余秋雨认为,巴金老人做了2件事很了不起,一件是批判一些“棍子”,这些“棍子”包括、这些人。另一件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呼唤大家 “说真话”。巴金有一部书就叫《说真话》,他呼吁自由、呼吁人道。“在之后,像巴金这样的人和事就构成了文化,并给我们留下了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第三位备受余秋雨推崇的文化巨匠是黄佐临,是萧伯纳的学生。“1937年7月10日,爆发3天,在英国的黄佐临就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他居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上海孤岛,创造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我们所喜欢的老演员都是他带出来的。这让我们感觉到在战争时期,文化也可以表现出它们的尊严。”在余秋雨看来最好的艺术的背景应该是黑色,而不是金色。而黄佐临就是在黑色的环境下,提出了“三大戏剧体系观”的主张,轰动了世界戏剧界。“这一点也证明了,就算在困难时期,文化也有声音,也有作为。这就是我从黄佐临先生那得到的回答。”

余秋雨说,如果用任何学术性的方式去诠释“何谓文化”都会显得太过理论难以理解,但是如果通过这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人来说明“何谓文化”,大家会更容易理解和感受,“这些文化巨匠用他的生命诠释了文化的深意!而这也是我这部新书最重要的部分。”

“诺奖”提升了中国文化自信心

目前,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大事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过去,余秋雨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国家的软实力”,而对于此次莫言获奖,余秋雨表示这个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自信心。

“在之前一段很长时间里,我们在文化上总有一种自卑的情绪,我们总会觉得我们的古代文化特别的优秀,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代文化好像有些问题,而且外国人好像也是这么看我们。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当代的文化其实是不错的。”余秋雨还提议说,在这段时间内,大家可以集中的读一读当代文学中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莫言先生、还有像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像余华先生的作品……“中国文化要学会赞扬,学会欢呼,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东西也不要骂。文学太丰富了,大家不要因为不喜欢就骂,不可能所有的作家作品你都会喜欢。文学是太风格化的东西,文学艺术都带有极大的风格化,所以大家不喜欢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喜欢的东西的存在,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会赞扬。”余秋雨说,应该要借着外国人的目光对我们的当代文学增加几分尊敬,然后趁着这个机会再多读一点好书,在中国的媒体上学会赞扬,学会对文学艺术的高度的宽容。因为任何一个高尚的民族都不可能糟蹋一个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才。

“这次诺奖应该是个开始,以后我们的机会还会更多些。”余秋雨认为,他之前提到的贾平凹,余华等当代作家都是有资格获奖的,“你看每年都会评选一次诺贝尔文学奖,有些是你熟悉的,但有些获奖作家,他们真的拿不出太多东西,有的只有几篇小说、几首诗。所以一开始得奖了,我们有些过度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今后,得奖的人如果多了,大家就会觉得很正常了。我们的民族需要一个精神适应期,而且我觉得现在比以前好了,以前是会很狂热的欢呼,现在还比较平静,而且我觉得莫言先生的态度也比较平静,平静地面对这一切。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回应封笔:实属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