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0:1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学史也有许多以四季为写作对象的文章,在散文中有一组颇具特色,它们是《春》《海滨仲夏夜》《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这四篇散文各有特色,具有品味赏析的价值。
任何作品都有基调,即文章的主要精神。这几篇文章的基调各不相同。朱自清满怀喜爱讴歌、赞美春天;而峻青则着力渲染海滨仲夏夜的无比瑰丽;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笔下满载着细腻、冷静和闲淡的落寞;可济南的冬天在“语言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描绘中成了位温情脉脉的处子,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地展示给了我们。
四篇文章之中,最具特色的当推《春》和《故都的秋》了。中国文学素有“思春”和“悲秋”的主题。它们一个是品之味美的咖啡,一个是呷之弥笃的淡茶;一个是喜悦至极,一个是冷清之至。因此,它们有着相当强的比较效果。
总的来说,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不受拘束的体裁样式。它可以叙事,但不必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必以塑造人物为目的;它可以抒情,但不必受诗词格律的束缚;也可以有实用的目的,同时又具有艺术的价值。它可以时而叙事写人,时而抒情写景,时而议论生发,纵横捭阖,随意穿插,但这并不意味着散文的结构可以散漫不羁。这就要求散文的结构应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有主题或基调维系和驾驭整个结构,万变而不离其宗,既能撒得开,又能收得拢。
朱自清的《春》从开始急切盼望春的到来,到中间描绘春天里的草、花、风、雨以及春天里的人,涉及景物三十多种,但朱自清却将这三十多种景物完整有序地融合在这篇精短的散文中,且最后以三组有强烈表达效果的比喻句概括了春天的三个特点:新、美、力,并表达了投人这热烈“春”潮中的激情。同样描写季节的《故都的秋》,却从头到尾含着清、静的悲凉,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此文从开头的南北方对比,到中间的景物描写,心情宣泄,再到最后的南北方对比,文中涉及内容、景物更多,但由于作者将其感情贯穿始终,起也南北,终也南北,循环往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犹如中国的太极图一样,让人觉得散而不乱,多而不杂,颇为巧妙。
当然,上文所叙为二者的相异之处,既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之佳作,当然有其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即为二者语言的自然简洁和优美。散文不以情节冲突和人物刻画取胜,也不像诗歌那样可以充分利用音韵的美感,因此语言必须优美并且具有形象性。新颖巧妙的修辞、机智的隽语、生动独特的形象等等,只要运用得当,都会为散文增添艺术魅力。以《春》为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也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此段语句运用了博喻的修辞,将雨的情态以及景物的色彩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感情亦显露于文字之中。
《故都的秋》也毫不逊色,如:
“北园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秋来的点缀。像花而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种写意式的勾勒,虽只寥寥几笔,却将人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这种驾驭语言的能力可以和朱自清相媲美了。
篇2
事情比想象的顺利,三人很快办起了一家精品公司,靠着那些造型新颖,别具一格的精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随着更多新产品的推出,这家公司平步青云。甲乙丙三人也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富翁——三人各有一套豪华别墅和价值上百万的法拉利跑车。别墅里摆满了奇珍异宝。
古人云“钱财如过眼云烟”,三人资产上亿的公司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
公司赔了,但还不够还清所有债务,于是把别墅,跑车以及那些奇珍异宝当成钱赔了出去。
三人已经一无所有,茫然的走在街上,就像三人相遇时一样。他们的眼神不再像坐在跑车上那么光彩夺目,而是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呆若木鸡的眼神。当然,谁能在这样的大起大落后那么快爬起来呢?
此时正值深秋,一阵风吹来,在枝头瑟瑟发抖的枯叶落了下来。
是那么无声无息,不引起一只蚂蚁,一粒泥土,一个人的注意。曾经的辉煌已被埋没,留下的只有仓皇无助。
甲看的这画面,联想起自己,曾经的成就就像这片悄然而落的枯叶,甚至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于是他自暴自弃,靠偷,抢,维持生计。
篇3
一、作家简介
1. 菲利普?德莱姆的文学创作历程
菲利普?德莱姆(Philippe Derlerm,1950―)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瓦兹河谷省的瓦兹河畔,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自小德莱姆非常喜欢阅读和体育运动,青年时代曾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后来转向了教育行业,并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即使是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之后,德莱姆从未间断过他的教学事业,现在他任职于贝尔内市玛丽居里中学,担任文学老师。
从1976年开始,在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德莱姆发表了四十多部作品,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多大关注。直到1990年,小说《秋天》为他赢得了生平的第一个奖项。至此,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这位文笔细腻、略有些多愁善感的诺曼底作家(德莱姆从1975年开始定居于诺曼底地区)。1997年,短文集《第一口啤酒的滋味和其它微不足道的快乐》发表后立即在法国引起轰动。该书的成功不仅是德莱姆前二十年文学创作的肯定,同时为他赢得了“细微主义大师”的国际声誉。此后,德莱姆依然笔耕不辍,相继发表了短文集《被打扰的午睡》(2001)、《记录海盗》(2004)等一系列作品。
2. 梁实秋的文学创作历程
梁实秋(1903-1987),出生于北京,浙江余杭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1915年梁实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40岁以后着力于散文和翻译。其散文代表作有《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其代表作《雅舍小品》刚一出版,即畅销不衰,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美,其与众不同的语言幽默特色,更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
二、德莱姆与梁实秋的散文观对比
1. 取材――见微知著
阅读德莱姆与梁实秋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两位作家的作品里有着诸多相似的痕迹。首先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取材细微,始终关注人们的生活层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即偏重于“人性”的表现。
德莱姆被称为是“日常生活”作家。他的作品大都以日常生活中瞬间、细微琐碎、微不足道的细节作为描写对象,甚至是一些看似有些奇怪的事物。以短文集作品《被打扰的午睡》为例,其细节可以小到只是打手机时的微斜着脑袋的姿势、品朝鲜蓟心时需要的安静氛围;可以不起眼到人们时常忽略的垃圾、餐具上的图案等等②。在代表作《巴黎瞬间》中,德莱姆抛开了巴黎这所城市所拥有的独特美景,将目光更多地投射于被人们忽略的点点滴滴,如下水道口的粗麻布、人行道台阶旁的金属栏杆、黄昏下公园里的椅子、街边小店的玻璃糖罐等。
同样,梁实秋的散文也聚焦于诸如家庭、饮食、睡眠、休闲、散步等尘世生活的情趣,取材平易,或为各式人事、如孩子、女人、男人、诗人、好汉、中年、老年;或为日常物事,如衣裳、狗、汽车、鸟、门铃之类;或为惯见的行为,如握手、送行、理发、运动、散步等;令人易生亲切③。
通过对两位散文家代表作取材的对比,我们能够发现,两位作家对生活都有着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他们的散文题材相似,紧扣生活主题,努力表现最普通的“人性”。其中,梁实秋表现的“人性”受古典主义美学观的影响,习惯于将“人性”与“自我”对立起来,他认为“伟大的文学亦不在表现自我,而在表现一个普遍的人性”,所以,他的散文创作严格选择题材,与德莱姆的短文相比,梁实秋的选材更加严格、慎重、精当,表现的“人性”更加普遍。而德莱姆更擅长捕捉各种细节,偏爱于选取一些极易被人忽略的“人性”为素材,对他眼中“细微”的题材进行描写与联想,从而使读者从别样的视角品读生活。可见,不同于梁实秋的“普遍人性”,德莱姆表现的“人性”常与自我联系在一起,剑走偏锋、避重就轻,具有“细微主义”的明显特色,尽管取材渺小但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他们的同类散文,梁实秋写《睡》,描述了人类睡眠质量的适中、闲的准备、睡的姿态、作用。文章驰骋中外、纵观古今,充分表现了“睡”这一永久不变的人性。德莱姆写《被打扰的午睡》,从题目上就带有一种随意的气质,文章内容也十分丰富,带有浓郁的个人特色。
2. 文体笔调――简洁适当、幽默诙谐
(1)文章篇幅――简洁适当
作为“细微派”的代表人物,德莱姆非常喜欢运用短句,他对句子精雕细琢的程度好比福楼拜希望他小说中的句子能像诗歌里的诗句那般准确、精当和必不可少。翻开德莱姆的短文集,我们不难发现每篇短文千字以内,毫不冗长拖沓。作品的文体笔调朴实无华、毫不做作,充分展现了“细微派”最本质的写作特征。
而生活在东方的梁实秋,尽管与德莱姆没有生活的交集,但他们的观点出奇的相似。好的文章未必是长的文章,有的长文章就如老太太的“裹脚布”。梁实秋认为“文章要深、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篇幅长了,洋洋洒洒,下笔万言,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却容易出现芜曼庞杂的毛病。其实“散文的美妙多端,然后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以后的完美的状态。”“简单”就要懂得“割爱”。散步不可穿插太多的旁征博引、典丽的词句以及趣闻典故,这样的文章虽显得华丽雍容,但是却????嗦嗦,好像是堆砌出来的。所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德莱姆与梁实秋的散文追求“取材细微”“简洁适当”,显示出了两位作家追求散文最高境界的精神。
(2)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幽默诙谐
法国著名文学家皮埃尔?儒尔德在《无胃文学》中分别用红色、白色和本色三种色调将当今法国文学作品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别的写作。以德莱姆为代表的“细微主义文学”被归为第三类,即本色写作(écriture écrue)。法语“Ecru”一词的原意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原色的、本色的”,一方面说明了德莱姆作品的自然、不做作的特点;另一方面,指出了“细微派”崇尚简单、朴实无华的风格。④德莱姆运用简洁、自然、细腻的笔调,透过作品反映人生,对美好的“人性”生动适当地描摹具有纯正的意味和美感。此外,他的散文还具有睿智、幽默的个性。例如,在他的第一部短文集《第一口啤酒的滋味和其它微不足道的快乐》中,德莱姆用轻快的笔调重点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种种令人感觉满足和愉快的小情小趣和小欣喜,显示的是“乐趣”,如细细品味啤酒、邀友人同去采摘桑葚等;而在《被打扰的午睡》中,作者则侧重于描写生活中的小烦恼、小惆怅以及由这些不快所带来的感觉,如网球场上突入其来的大雨、盛夏暑天因友人的来访而不得不放弃的午睡等,作品显示更多的是“幽默诙谐”。幽默诙谐与乐趣都是建立在对于细小事物的细节描述基础上的,而幽默诙谐的结果也还是获得一定的乐趣。德莱姆用一种充满幽默的写作告诉我们原来困扰也可以成为一种幸福。
同样,梁实秋也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欧美文学的刚直严密、雍容幽默,汉文学的古朴凝练、铿锵顿挫,北京方言的亲切、平白风趣,经过他的熔炼,成为一种新的生命。在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中很明显的流露出他的清新自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梁实秋的散文,有着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种深沉的表述,是一种显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或许,读梁实秋先生的作品,你未必会哈哈大笑,但你却必然会心而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谈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不俗套的轻松的笑,这样的例子在梁实秋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例如《下棋》一文中,写出一对活脱脱的棋迷,令人捧腹不已:“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一位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作者把棋迷放入生死关头,环境对于棋迷来说是极为严峻的,但棋迷的言行却改变了情境的色调,在这里论输赢胜过了求生存,荒谬超越了常理。棋迷的行为已经使人惊诧,棋迷的对话更令人叫绝,棋迷迷之深在强烈的人物与情境的反差中达到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幽默也在这里被推向了极致。⑤
3. 作品主题――闲适人生观
法国评论界普遍认为,“幸福”是贯穿德莱姆所有作品的最根本的主题。而德莱姆塑造的幸福生活的基本元素首先是闲逸和朴实。闲逸是德莱姆所有作品人物生活的主旋律。如短文集《被打扰的午睡》就是关于安闲、松散生活的典型:在八月的暑热下,时间变得缓慢,主人公惬意地享受着乡间小憩的轻松舒缓,品味着生活的幸福⑥。在《田鼠先生或是洞穴的形而上学》里同样找到象征休闲节奏的午休主题。这些字眼表现的是和作者本人生活类似的时空环境:衣食无忧、拒绝都是喧嚣和急迫的闲情逸致⑦。德莱姆在父母的身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之后又称为教师和作家,属于消费社会的中产阶级。而对于德莱姆来说,闲逸不仅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它还是现代消费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反命题。闲逸和朴实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平淡似水。德莱姆擅长于动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所有感官,从各个层面加以发掘、感受世界的美好,接受世界从所有毛孔传递给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同样,梁实秋的人生观也有鲜明的休闲特征。他出身于士宦贵族家庭,自小深受老北京特有休闲生活方式的熏陶,懂吃、重礼节、注重道德修养、追求自由随缘的人生观与休闲观。如在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中,梁实秋从休闲之窗观察人生、用休闲之笔针砭时弊、以休闲之情阐释自我人格修养,对生活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审视⑧。
4. 人生态度――享受生活
从德莱姆的作品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幸福是具体而实在的,同时是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的。作品中所记录下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短暂易逝的瞬间或心情昭示着幸福的短暂,如何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自己快乐和幸福是作者试图通过作品向我们传达的幸福观以及人生态度。
在梁实秋的风趣、雅致的背后,存在着认真地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人生理想。在他的散文中,常常不经意地直接道出他对人生的看法。在《中年》中,他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梁实秋的人生态度就是“享受生活”。而他的“享受”绝非奢华,他并不排斥“必要的工作”,而把“必要的工作”看成“享受生活”的前提;也不能把“享受生活”简单理解为物质享受,梁秋实追求的是,能够自由选择地做人的工作,从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他提倡的“享受”是一种以快乐为本的人生哲学――以快乐为标准,以快乐为归宿,去看待人生、看待生活、衡量一切人和事。快乐不由物质享受而来,而由心境得来。
人生的大道理化简为家庭的享受、生活的享受、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等尘世间简单的地步,两位作者的诸多主张在东西方的文学时空中不谋而合。
三、德莱姆与梁实秋幸福哲学的差异性
如上文所述,笔者从作品选材、文章篇幅、语言特点、作品主题等方面阐释了德莱姆与梁实秋两位散文大师艺术特征的相似及其各自的独特性。我们能够发现,两位作者的作品属于东西方的文学时空,虽有共同之处但呈现更多的是差异性。尤其是两位作家宣扬的“幸福哲学”的观点,仔细剖析具有东西方的明显烙印。
德莱姆,作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细微主义文学流派”的象征性人物,深受伊壁鸠鲁学派及时行乐主张的影响,用虚静的智慧解读幸福,与庄子的逍遥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自由与本真,脱离一切外在的、世俗的羁绊和束缚。亲近自然,返璞归真;以超然的心态看待人生,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在德莱姆看来,幸福是平淡而真实存在,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却又并非唾手可得的,它需要我们抓紧这流逝的分分秒秒,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最微小的细节中去感悟,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甚至回忆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源泉。同时,幸福又是短暂而脆弱的,只有懂得珍惜的人才能享有幸福。⑨
文如其人,在德莱姆的作品中,书写幸福的字眼并没有跃于字里行间,但又无处不在。那是一种对人生的满足,一份对生活的感恩。那种淡淡的幸福是需要我们放慢脚步、耐下性子细细品读。德莱姆宣扬的“细微之处见乐趣”的幸福观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鼓励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不要被忙碌的生活麻痹了双眼,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质。
相对于德莱姆的幸福观,梁实秋秉承的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修身养性的精神传统。梁实秋出身士宦贵族家庭,自幼深受老北京特有休闲生活方式的熏陶,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的影响,同时,受西方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白璧德的影响,经历了中国最为动荡的战乱岁月,他的人生观与休闲观更自觉地追求中庸和节制。梁实秋的人生态度就是“享受生活”。他提倡的“享受”是一种以快乐为本的人生哲学――以快乐为标准、以快乐为归宿、去看待人生、看待生活、衡量一切人和事。快乐对梁实秋而言,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也是与人生苦痛抗争的方式。梁实秋主张快乐人生、幸福哲学,并不说明他无视人生苦痛的一面。他的散文中不乏生老病死、穷愁困苦、同类相残等题材,他曾谈到:“天生万物,相克相杀,没有地方讲理去,老天爷不了许多。”这句话包含着对人类危机、民族苦难、社会不公、人民悲惨的沉痛之感。正因为他看遍了人生的苦痛,方以快乐哲学消解。对于烦恼苦痛,梁实秋善以超然态度视之,安时处顺,化苦为乐。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正是他的快乐哲学的实行,是用快乐的心态观照身边的一切人、事、物。如此,我们不难理解,梁实秋的幸福哲学更多的是面对动荡年代的无助,一种修身养性、调节自省之心和浩然之气的方式――“苦中作乐”。
四、 结语
纵观德莱姆与梁实秋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一位是法国当代受追捧的“细微派”掌门,一位是被当代读者愈发认可的散文大家;一个以闲逸、轻松、随意为特点,一个端庄、古朴、雅丽为追求目标;一个宣扬“享受生活、珍惜点滴”的减压方式,一个主张微笑静观平常事、自得其乐、达观顺变的心的哲学。德莱姆与梁实秋的作品存在着相似性及其独特性,将两位作家联系起来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两位作家的艺术特征以及中西方快乐哲学差异的根源。
文化论坛
菲利普?德莱姆与梁实秋散文艺术特征之比较
[注释]
①“细微主义”是一个美术创作流派的名称,后被借用来概括一批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法国和比利时专注于日常生活细小主题写作的作家。
②吴娟. 德莱姆与细微主义文学【J】. 武汉:法国研究,2006(3), 70页.
③董广智. 论梁实秋散文中的快乐哲学【J】. 攀枝花: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12), 38.
④Pierre Jourde(1950-),法国著名文学家。出版了近十五部作品,其中《无胃文学》(La littérature sans estomac, L’esprit des péninsules, 2002)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评论奖。
⑤肖春琳,从《雅舍小品》看梁实秋散文的语言特色
http://jxteacher.com/gzyw/column31119/4dfb2654-da6a-40bd-aa7c-f3b2c7246e3a.html
⑥Philippe Derlem. La sieste assasinée【M】. Gaillard. 2001.
⑦张亘. 资产阶级的幸福神话――菲利普?德莱姆的《田鼠先生或是洞穴的形而上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3)
篇4
确实,读梁实秋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它并不奢谈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实的语言后面,却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语言不多,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淡淡的气氛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如果您喜爱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您一定会发现,梁实秋的散文具有其独道的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所以我们也很难将他的散文与中国现代文坛的其他的散文大家的作品进行比较。鲁迅、周作人、朱自清、黄裳、傅雷、张中行、陈从周,当然还有张爱玲,梁实秋与他们相较,与其说他是一名作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久识的老友、一位循循善诱的老者、一位正在教导你应如何面对生活的老师。他的散文是如此贴近读者的生活!你不会从他的散文中看到许多难懂的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过于优美的描写,大多都是些琐碎小事,但在读他的文章时,你能感到一种无法从他人的散文中得到的特殊的愉悦感。梁实秋总是以风趣幽默的笔触描写生活,时而夸张,时而讽刺,但不论怎样,它总是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更令人折服的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发展,显然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变化,生活中的一些事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当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再读梁实秋的散文时仍如此亲切。这可能正是梁实秋散文在多年过去后仍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他的散文能在广大人民群众间广为流传的原因吧!
但是,透过梁实秋散文的幽默谐趣、贴近生活、朴实无华,我们能够发觉在他文章中那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的他之于祖国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也更流露着他心底的真实——他过分善良的爱国。这正是一代中国文人的苦啊!梁实秋相信:“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很显然梁实秋是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他对无产阶级文艺具有偏见是必然的。在梁实秋看来,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样的,并没有阶级的区别,而“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因而它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吗?而这样的认识也正与当时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所以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批驳。但很显然,梁实秋是热爱祖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在文化上他也提倡民主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对执政的政府,虽然他不想根本,但也是有所不满的。只是他希望人们能“善良”的解决这些问题。正如在他文章中所认为的要时刻保持沉默,避免动气,适可而止。但历史的事实已经作出了论证,他的理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依靠武装斗争才能达到彻底的胜利。
篇5
按年月顺序编排的简历,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写简历的方式。它从最近的工作经历讲起﹐列举每一份工作的成绩。
ANNA KING
Address: 15 Sample Rd
Melbourne VIC 3000
Home phone: (03) 9999 1234
Work phone: (03) 9999 5678
EMPLOYMENT HISTORY
Marketing Manager (Melbourne) 1995-present time
The Wine and Food Emporium
Duties:
Manage a staff of 18 people
Liaise with advertising agencies (above and below the line) and brief in all campaigns
Responsible for $15 million dollar advertising budget and $80 million turnover
Launched two new brands onto national market gaining 15 per cent and 22 per cent market share respectively within two years, earning the MIA”s 1998 Award for Best New Product.
Generated over $200,000 of free trade-journal publicity
Marketing Research Manager 1990-1996
Di Pastio Pasta Products (Queensland)
Duties:
Merchandise products in supermarkets - 78 stores
Build in-store promotional displays (12 product lines)
Liaise with store managers and advise on re-ordering quantities (increased average store buy by 28 per cent in six months)
Maximise shelf display coverage and facings
Managed and co-ordinated 28 sales promotional events per yea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achelor of Business (Marketing) 1996
Seacliff TAFE, Associate Diploma in Marketing 1986
COMPUTERS
Platforms: Apple, IBM
Software: Windows 95, Word 6, Excel, PowerPoint, PageMaker, Internet-trained
Typing: 65 WPM
TRAINING
Train the Trainer Accreditation
SPECIAL SKILLS
Co-author of seven articles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magazine
Key note speaker at the International MIA Annual Conference attended by 2,500 industry professionals
Board Member for "Life Skills For Youth" organisation and head of Mentoring Programme.
French (fluent in speech and written)
REFERENCES
Available on request.
按技能和能力编排的简历,这种方式是根据工作经验﹐按照技能和能力来写简历。
ANNA KING
Address: 15 Sample Rd.
Melbourne VIC 3000
Email: .au
Work phone: (03) 999 5678
OBJECTIVE A position in senior marketing management with an internationally focussed premium food, wine or produce company. Seeking to expand management and team-building skills and build solid brands throughout the world. Available to relocate locally or internationally.
SUMMARY OF SKILLS
MANAGEMENT
Managed a marketing team of 18 people, telemarketing teams of 75 people and a $15 million dollar advertising budget. Responsible for the client/agency liaison between mainstream, below-the-line and data management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profitability of five brands, four of which are market leaders in both share and volume.
PRODUCT DEVELOPMENT
Responsible for the launch of two brands onto the national market with each brand gaining a market share of 15 per cent and 22 per cent respectively within two years.
FINANCIAL
Prepared quarterly and annual budget reports. Presented and reviewed the forecasts to senior management and represented the Australian management team at the International MIA conference held in Chicago last December.
MARKETING RESEARCH
Co-ordinated focus groups (24 per year) and managed a team of 75 in-store market researchers to conduct field demonstrations. Presented research findings to management teams, which used the information as the basis for their product development plans, resulting in the extension of a brand that brought in sales of $2.1 million in the 97-98 financial year.
SALES
Ground floor experience in sales and merchandising with international fast-moving packaged goods company. Territory Manager for North Western region covering 78 stores, 12 product lines and approximately 28 sales pro
motional events per year.
STAFF TRAINING
Accredited ”Train the Trainer” Instructor. Initiator of the Mentoring Programme at ”Life Skills for Youth” organisation and now Board Member.
PUBLIC SPEAKING
Key note presenter at the Annual MIA Conference and regular guest speaker at CPI Award nights.
COMPUTERS
Fluent in both Apple and IBM platforms; Proficient in Excel, Word 6, PowerPoint, PageMaker. Typing = 65 WPM. Internet trained.
PUBLISHED WORKS
Co-authored seven articles for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magazine.
LANGUAGES
Fluent in French,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WORK HISTORY
1996-Present Time: THE WINE AND FOOD EMPORIUM, Melbourne
Marketing Manager
1990-1996: DI PASTIO PASTA PRODUCTS, Queensland
Marketing Research Manager
1987-1989: FABER BISCUITS PTY LTD, Melbourne
Territory Manager (part-tim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achelor of Business (Marketing), 1996
Seacliff TAFE, Associate Diploma in Marketing, 1986
REFERENCES
Mr P Prentice, Di Pastio Products
Ph: (07) 999 7788
Ms D Schwimmer, Faber Biscuits
Ph: (03) 999 4321
混合形式的简历,把您的优势像技能﹐经验和能力放在前面﹐然后按年.月顺序列举工作经历和学历。
ANNA KING
Address: 15 Sample Rd
Melbourne VIC 3000
Mobile: 0415 000 000
Work phone: (03) 999 5678
OBJECTIVE: Senior Marketing Manager
SUMMARY
Nine years in sales and marketing with a broad range of experience from ground-floor sales and merchandising to marketing management with an international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fine food and wine.
MANAGEMENT
Managed a marketing team of 18 people, telemarketing teams of 75 people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a $15 million dollar advertising budget. Responsible for the client/agency liaison between mainstream, below-the-line and data management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overall profitability of five brands, four of which are market leaders in both share and volume.
PRODUCT DEVELOPMENT
Launched two brands onto the national market with each brand gaining a market share of 15 per cent and 22 per cent respectively within two years.
FINANCIAL
Prepared quarterly and annual budget reports. Presented and reviewed the forecasts to senior management and represented the Australian management team at the International MIA Conference held in Chicago last December.
MARKETING RESEARCH
Co-ordinated focus groups (24 per year) and managed a team of 75 in-store market researchers to conduct field demonstrations. Presented research findings to management teams, which used the information as the basis for their product development plans, resulting in the extension of a brand that brought in sales of $2.1 million in the 97-98 financial year.
SALES
Ground floor experience in sales and merchandising with international fast-moving packaged goods company. Territory Manager for North Western region covering 78 stores, 12 product lines and approximately 28 sales promotional events per year.
EMPLOYMENT HISTORY
Date: 1996-present time
Company: The Wine and Food Emporium
Title: Marketing Manager (Melbourne)
Duties: Responsible for a team of 18 people with an advertising budget of $15 million spread over 5 product lines. Chief liaison between client and agency and responsible for branding and product awareness. Increased turnover to $80 million dollars in the last financial year, a 15 per cent increase and was awarded the MIA”s 1998 Best New Product. Generated over $200,000 of free trade-journal publicity in the last year.
Date: 1990-1996
Company: Di Pastio Pasta Products (Sydney)
Title: Marketing Research Manager
Duties: Responsible for the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recruitment and placement of 75 in-store demonstrators including an in-bound and out-bound telemarketing survey conduct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ampling demonstrations. Presented research findings to CEO level and was instrumen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brand extension which resulted in a profit of
$2.1 million for the company.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achelor of Business (Marketing), 1996
Seacliff TAFE, Associate Diploma in Marketing, 1986
篇6
中国古典散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秋雨散文的横空出世,无疑打破了散文这只精致小巧的容器。引起较大反响的前三部集子:《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动辄洋洋万余言的篇幅比比皆是。这些鸿篇巨制,使他的散文有足够的能量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显示出古今鲜见的大气,堪称散文中的大品。
余秋雨散文的取材角度比较大,他擅长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对题材作宏观的、整体的把握,而不是传统散文所惯用的局部切片,由此形成了他的散文的大视野、大格局、大容量,自然也就表现出巨大的思想容量和艺术震撼力。《一个王朝的背影》他似乎聚焦于承德避暑山庄,但进入他的取景框的则是整个清王朝,他的时间几乎涵盖整个清代,他的空间时而朝野,时而山庄,时而长城,时而木兰围场,出场的人物不仅有明清皇帝,还有一批文化人,所有这些都汇聚到对清王朝盛衰的文化性考察上,组成不断变化而又互相关联的系列镜头,把一个历时悠久王朝的兴衰荣辱表现得淋漓尽致;《抱愧山西》从对往昔“海内最富”的山西经济的热诚赞颂到对当今山西经济的极高期待,拥抱了整整一个大山西……
余秋雨之所以能写出篇幅宏大、内涵丰富的大散文,还在于他多向度、辐射式的构思方式。他往往从眼前的见闻写起,然后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果探因。例如《白莲洞》,作者从走进白莲洞起笔,然后便依次联想到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宇宙天体、太极图、桃花园、水帘洞……古今中外、天上人间统统揽入笔端。再如《这里真安静》以一片墓地为聚焦点,以军人、女人、文人的三相结构为空间转轴,把残暴、媚艳与文化精魂相互对照又相互联系地组接在一起,从而让民族、历史、人生穿越时间和空间聚合为一个苍凉而富有启示的寓言式结构体。余秋雨的大散文格局,还源于那种宏大的叙述风格。这种叙述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一种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这种宏大的叙述风格是余秋雨散文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余秋雨的大品散文操作,还表现在通过单篇散文甚至单本著作的组合,完成了史诗般的宏伟叙事目的。《文化苦旅》通过一个个自然景观的描述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蒂,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山居笔记》他把那些南辕北辙的话题点化为“在巨大灾难中寻找精神家园”,让人豁然贯通。《霜冷长河》依然大度、洒脱和精致,然而却没有谈论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不再是遗迹的阐释,也不再是历史难题的解剖,而是人生况味的感悟。《借我一生》是以家族和个人的跋涉脚印写成了一部宏伟的精神史诗。尽管几本书的内容各异,但结构的重心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书生。《千年一叹》记录了从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直到印度、尼泊尔的考察历程,几乎囊括了人类早慧的文明古国,考察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两河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恒河文明。《行者无疆》则是对西欧文明的全方位考察。至此,他圆满完成了对世界三大文明的考察、评判,从而也给他的关于表现世界文明、文化的这部大散文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突破“简约”的审美规范,意义还在于余秋雨身后有了一批长篇散文的追随者,具有更加开放的艺术心灵,于是兴之所致把散文无定格的文体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就在余秋雨陆续发表他的《山居笔记》 的同时,江苏作家夏坚勇在《雨花》杂志也推出了他的“大散文系列”,并结集出版了《湮没的辉煌》。很有成就的小说家李存葆,也开始潜心于“文化大散文”的写作,2000 年在大型文学期刊《十月》第3期发表的《飘逝的绝唱》。卞毓方似乎更倾心于现代名人。他在1999年初,从《十月》第1期开始,开辟了“长歌当啸”的专栏,所写人物多为20世纪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巨匠。李国文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系列,重点又放在对古代典籍的爬梳剔抉,以探寻造成中国古代文人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与心理原因。当今的这些作家,以极强的现代意识和感悟能力,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作的回顾与反思,具有大气磅礴的骨力,这是90年代以后的文化随笔的共同特点,也为现代散文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写作风范。
篇7
一、角的代换
例1已知cosα+π4=35,π2≤α
分析本例已知式中的角与所求式中的角差异大,难以沟通.若把α+π4视为一个角,容易沟通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关系.
解令α+π4=β,则2α+π4=2β-π4,且3π4≤β
而cosβ=35,所以sinβ=-45,则sin2β=2sinβcosβ=-2425.
又cos2β=2cos2β-1=-725,所以
cos2α+π4=cos2β-π4
=22cos2β+sin2β=22-725-2425=-31250.
二、式的代换
例2设函数y=tanx-1+3-tanx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求mn的值.
分析注意到已知式中两个根式的平方和是常数2,故可将根式中的式子进行三角代换.
解由已知式知1≤tanx≤3.因为tanx-1+3-tanx=2,故可作代换tanx-1=2sin2α,3-tanx=2cos2α0≤α≤π2.这样,
y=2sinα+2cosα=2sinα+π4.
由0≤α≤π2π4≤α+π4≤3π422≤
sinα+π4≤12≤y≤2m=2,n=2,故mn=2.
三、常数代换
例3已知cos4αcos2β+sin4αsin2β=1,求证:cos4βcos2α+sin4βsin2α=1.
分析已知式与所证式中的式子次数高,难以处理,但注意到他们都可以化成平方和等于1的形式,想起三角公式sin2θ+cos2θ=1,可以进行代换来降次化简.
证明已知式即cos2αcosβ2+sin2αsinβ2=1,故可作代换
cosθ=cos2αcosβ,sinθ=sin2αsinβ,即cos2α=cosθcosβ,sin2α=sinθsinβ.
则1=cos2α+sin2α=cosθcosβ+sinθsinβ=cosθ-β.
得θ-β=2kπ,θ=2kπ+βk∈Z.
那么cosθ=cosβ,sinθ=sinβcos2α=cos2β,
sin2α=sin2β
所以cos4βcos2α+sin4βsin2α=cos4βcos2β+sin4βsin2β=1.
四、配对代换
例4求值(1)sin10°sin30°sin50°sin70°;(2)sin220°+cos250°+sin20°cos50°.
分析对于这类典型式子,注意到正弦与余弦互为余函数,可构造出互余式子,配对解答.
解(1)记A=sin10°sin30°sin50°sin70°,
构造B=cos10°cos30°cos50°cos70°,
则
AB=12sin20°・12sin60°・12sin100°・12sin140°
=116cos70°cos30°cos10°cos50°=116B.
因为B≠0,所以A=116为所求.
(2)记A=sin220°+cos250°+sin20°cos50°,配上互余式
B=cos220°+sin250°+cos20°sin50°.
两式相加、相减,可得
A+B=2+sin20°cos50°+cos20°sin50°=2+sin70°,
A-B=-cos40°+cos100°-sin30°=-cos70°-30°+cos70°+30°-sin30°
=-sin70°-12.
将以上所得两式相加,消去B,得2A=2-12,即A=34为所求.
五、边角代换
在三角形中,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沟通了边和角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三角形中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问题,可转化为边之间较简洁的关系,方便解题.
例5在ABC中,求证
sinA+sinB-sinCsinA+sinC-sinB
sinB+sinC-sinA≤sinAsinBsinC.
分析如果把左式乘开,将不胜其烦.为了简化式子,先用正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
证明由正弦定理sinA=a2R,sinB=b2R,sinC=c2R,代入所求式子中,那么等价于a+b-ca+c-bb+c-a≤abc.
但对于上式仍不易寻得思路,注意到三角形中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作代换
a+b-c=x,a+c-b=y,b+c-a=z,易解得a=x+y2,b=z+x2,c=y+z2(其中x>0,y>0,z>0).
那么原不等式又等价于xyz≤x+y2・z+x2・y+z2.
由均值不等式xy≤x+y2,zx≤z+x2,yz≤y+z2,
篇8
一
现代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主动的孤独和被动的孤独。前者是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要求,特意追求心理隔离状态,后者是被迫地不情愿地与他人隔离。”作为当代著名学者的余秋雨,他散文中的孤独显然主要是前者。他以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为主基调,带着深邃的反思眼光穿越历史,在孤独中寻找一种心灵的支撑,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他将自己的精神意绪游历于历史村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弱女怪才、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中,“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深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这种实际的切身体验与历史的哲理思辨紧密地融合,浑然一体,最终凸现出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余秋雨正是在孤独中实现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
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赋予自然山水以沉重的文化反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后的《山居笔记》等转向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性观照,而《霜冷长河》则更倾向于对世俗人情、现实人生、伦理道德的省觉,但不管风格如何变,孤独意识始终都得到了崇仰。笔者认为其中的孤独意识大致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由宇宙、故乡意识生发的孤独
《乡关何处》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起笔,指出崔颢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因此,人们总是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空荡荡的感觉之中”。乡关何处一问可以说也是由此而来,它超越了一般的感情范畴,上升到了宇宙意识、乡关意识的一种空旷久远的孤独,涉猎人们的归属,人从何处来,怎样把握自己的哲理思考层面,这种孤独朦胧而又清晰、迷离而又深刻。
(二)与世俗相抗衡而产生的孤独
余秋雨在《青云谱随想》中为我们集中呈现了这样几位怪才画家的精神小天地,他们或以孤鸟丑石自比的朱耷,或用洒脱的墨色、无羁的线条表露出不妥协的孤高的徐渭,或以明老遗民的悲剧感悟沉郁苍茫、奇险奔放的风格与绘画主潮冲撞的原济,他们招引的郑板桥,齐白石们 “于门之外饿而不去”宁做 “青藤门下走狗”。唤起了后代孤独者心中强烈的人格呼应,他们的孤独绝非文人的恃才孤傲,更非无所依托的自作清高,而要与世俗的苛责与非难、与难以忍受的幽寂与孤苦相抗衡。没有追名逐利的争宠,又不争先恐后地去归隐四方,这岂是世俗层面所能比及的境界?故而这种孤独来得特别豪放不羁,特别痛快淋漓。
(三)由于成熟而产生的孤独
《坡突围》是体现这种孤独的典型。余秋雨援引苏辙的话道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感叹。余秋雨把坡视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他的一些经历与苏不乏相似之处。余秋雨在一些外界批评的强大围攻下深感孤独,《坡突围》其实也就是余秋雨的突围。它很好地抒写了这种孤独。文章最后一小节余秋雨对成熟如此说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满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确实,成熟就会孤独,超凡就会孤独,崇高就会孤独。显然,这种由于成熟而产生的孤独主要是精神上、品格上的。
余秋雨散文对历史予以生动地再现,对民族、对人生进行思辨,对沧桑炎凉、悲怆豪迈的大千世界给予诠释和审视,在孤独的洗礼中,抒写自己对各种文化及其内涵的痛彻感悟,揭示丰富博大的人生奥秘,完成了自我的超越,达到了独立人格的一种最高境界。
三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余秋雨散文中的孤独意识的产生不仅与社会现实有关,还与学者自身的特点及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关。
(一)社会现状使余秋雨产生孤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意识形态与经济活动巧妙联姻的时代, 90年代中期关于人文精神的争论就是内外矛盾激化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极为敏感的文化学者,余秋雨感同身受,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社会的大症候,而这种社会大症候显然会造成人的一种困惑、茫然和孤独,故而余秋雨才会把眼光投向自然山水,反思民族文化。
(二)学者的领会是孤寂而痛苦的
学者的书斋生涯虽然空间狭窄,但他们的视野总是通向历史,而一旦深入历史,就愈感到历史惊人地相似,惊奇于历史的伟大,也就愈孤独。余秋雨无法逃脱学者的习性,他喜静、好沉思。他说道:“今后的我,仍然或者‘苦旅’,或者‘山居’,不愿沉入街市的喧嚣,即使喧嚣中夹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尽管他在媒体上频频亮相,但那只不过是他稍稍转移孤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这自然就造成其散文创作中流露出的孤独意识。
(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驱动产生孤独
余秋雨出于一种学者的负责的虔诚态度和使命感,跋山涉水,对传统文化进行追寻和反思,对其蕴涵进行阐释, “真正的学者将生命和学术联系在一起,在严峻的学术追问中寻找中国文化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未来远景,能以真血性、真情怀去担当一个世纪大苦难,并开出新境界的是真正的学者、哲人”。
另外,余秋雨进入历史文化中又被其本身的伟大雄奇、博大精深所震住,“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照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叹息”。这种巨大的气压也把秋雨先生逼向孤独。
余秋雨在其散文中崇仰的孤独意识,散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脱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超前,“我欲乘风归去”的高远。余秋雨正是通过孤独的精神苦旅,进行了一次大气的回归,一场静心的停泊,一个沉默的文化歇宿,并酝酿着又一次新的旅程,摩西塔克说:“孤独在人生的日记中写下了悲愤苍凉和风风雨雨之页,而在这些页码的字里行间,都昭示着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成熟的风范和优美的品质,昭示着使人更加亲密,更加相爱的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的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篇9
我这个伟大的科学家,看到今天的地球由多彩多姿、美丽无比而变成了肮脏不堪、臭气熏天,感到气愤,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些不保护环境的人类造成的呀。从这一秒,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拯救地球!
第一天,我发明“垃圾消除剂”,让我的助手撑着直升飞机向四处喷射。大约过了2个小时左右,地球上的垃圾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苍蝇、蚊子再也无处藏身了,便纷纷飞走。
第二天,我发明了“树种快速生长剂”,我亲自登上火箭,透过窗口,向地球的每个地方喷射。过了20分钟,地球妈妈又披上绿色的衣裳。
第三天,我发明了一种新科技的“机器鱼”,我吩咐我的秘书吧机器鱼放进地球妈妈的血液里——河流。大约过了1小时,河流变得泫然一新了——每条小河脱下了黑乎乎的绒衣,穿上了清澈见底的外套了。
篇10
关键词:规范化 明晰化 启发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接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课堂语言。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时候,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就说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应用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更要注重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非常重要。那么,何谓教学语言?笔者认为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所规定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这语言又必须是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及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的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主阵地。因此,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中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对学习新知识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这一目的的实现,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艺术的功力。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谈到的“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化,要有趣味性,要以体态助说话”。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的内在意向和拥有的知识必须通过语言呈现给学生,教师清晰、简练、准确的语言,会使学生心旷神怡,产生积极的思维。这与同志的上述论著产生了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基本特征主要在于它的规范性,明晰性以及教育性和启发性。
(一)语言的规范化
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必须是标准的普通话。因为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已推广了很多年,范围广,说普通话的人口众多,便于交流。普通话是以我国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以,现在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参加普通话测试,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否则,就没有资格入职教师队伍。这就充分说明普通话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语言。另外,普通话在语法逻辑上,我们认为也是无懈可击的。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学会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十种风格韵调时,你就会变成一个真正有说话技巧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证明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还必须要文明礼貌,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语言中用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性词语来创设学生的思维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学生的评价性词语不妨多说“真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进步很大”“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尽管这些话的意思说法很相似,但我们认为这样以不同的方式说话能给学生新鲜感,激励其不断努力,奋发向上,上,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回答问题说错了的同学,作为教师也最好不要批评,反之,还要对这些学生给予鼓励,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讨论也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老师的语言别具匠心。
(二)课堂语言的明晰性
课堂语言的明晰性就是要求老师说话要“字正腔圆”,即发音要相当准确。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都要合乎普通话的标准。腔园,就是指声音要饱满,具有一定的力度。在教学讲述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要准确、鲜明。切忌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过多地使用学生平时少用和少讲的陌生词。不能让学生听得不知所云,如坠雾中,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对词产生歧义。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所听到的语言是要进行筛选的,他们只听那些他们能听得懂的话。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听明白自己所讲的话。对于那些估计学生很难听懂或者不能听明白的话,尽量少说。否则,就必须对所讲内容加以解释。
(三)语言的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为课堂教学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所学知识,更为主要的是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家知道,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设疑,善于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不断思考的积极思维中。如讲授朱自清的《绿》,教师可用对“绿”字的点拨,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联想,而联想的过程就是开发学生智力、能力的积极思维过程。这也正是阅读理解此课所必须的。由此可见,语言的启发性教学对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无疑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笔者认为,如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语言要求要简洁、生动、严谨、还应该富有情感等。1.语言简洁。即用词要精确,言简意赅。这就要求教学语言描述要条理清楚,论证语言应具有逻辑性。评价语言要温和一点,把握好分寸,必须坚持原则。论据要充分,层层深入,思路明晰。要尽量避免运用“这个”“那个”之类的口头禅。力求使教学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描述时要做到绘声绘色。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这样,会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无声的汉字通过生活的语言描述,变得有声有色。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对老师的分析与点评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果教师能始终保持课堂语言的简洁性,那么,他的教学质量肯定能在同行中出类拔萃。2.语言富有感情。情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把钥匙。在教学上有了感情,才能更容易感染学生,振奋学生。有了感情,教学语言才会更富有生命力。富有生命力的语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论述的:“只有痴呆和道德上的堕落才能堵塞语言通向心灵的道路。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话语怎样。有的话语像枯草的影子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努力能使你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星吧。”3.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应该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使学生愿意听,很想听。否则,学生就会无精打采。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打瞌睡。出现这种状况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如教“旦”字时,老师说:“这‘旦’字,就像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学生听了印象就特别深刻。可能会形成永久的记忆。还要注意轻重缓急,要使自己的语调和谐、优美。要注意调节、控制音量。还要注意说话时的抑扬顿挫,讲到重要之处教师应提高语调,讲到关键之处教师还可以重复几句。着重处理好变调、停顿、节奏等语言环节。倘若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单一平板,则很容易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呆滞状态,感觉疲劳。反之,铿锵有力、自然悦耳的语调,定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课学习。如果这样,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也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