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2: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秋节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随笔篇【1】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随笔篇【2】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关于中秋节的散文随笔篇【3】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篇2
询问技巧一: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
据说,有很多人是因为在面试结束时勇敢地问了这个问题或是诸如此类的问题,最终得到了那份工作。也许是这样的勇敢打动了老板;也许是这份执着热切让老板不好意思再拒绝。也许根本就是运气但不管如何,在听完了面试官对那份工作的描述后,你可以张口说出这句话,你将得到的最坏答复就是不行或是我们需要时间对所有的面试者进行综合评估。
询问技巧二:我最晚什么时候能得到回音?
面试完后,面对你的勇敢,面试官也许会说,我们需要时间考虑或是我们会打电话给你约第二次面试时间。为了掌握主动,你可继续你的问题,因为你想知道最坏的结果。也许,面试官会说:不会有什么回音了。你或许会心痛或许会落荒而逃,但你不得不承认,至少这位面试官是认真而诚实的,你也可以重开炉灶全力以赴地准备下一次面试。
询问技巧三: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你没有在最后期限通知我,我可以联系你吗?
篇3
【摘 要】“懂而不会”是高中各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的现象尤为突出。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尽最大可能消除“懂而不会”的现象?在教学中可注重概念变式,使学生“会说”;注重问题变式,使学生“会辨”; 注重习题变式,使学生“会用”。
关键词 变式;会说;会辨;会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72-02
“懂而不会”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后却不会灵活运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王光明教授曾针对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探讨剖析,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一文中指出:“懂而不会”中的“懂”是一种错误的个人体验,而“不会”是不真正“懂”(理解数学知识)的必然表现。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就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消除“懂而不会”现象谈谈认识。
一、注重概念变式,促使学生“会说”
学生“会”的最基本标志是“会说”,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比重较大,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内涵需要让学生熟记,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需要让学生理清,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说概念。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变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概念,历经抽象、概括、具体化形成过程,以使获得的概念更加准确、稳定。
如在教学“指数函数”概念时,可这样进行变式教学:
1.提出问题:我有一张白纸,把它撕成两半,将它们重叠后再撕一次,重叠后再撕一次,那么,撕扯3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少层?5次呢?15次呢?
2.若一张纸厚0.1毫米,那么撕纸15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高?
3.若一张纸厚0.1毫米,那么撕纸多少次达到你本人的身高?
4.你能建立起“纸的张数y与撕纸的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引入指数函数定义后,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再提出问题:y=2ax与y=a2x 是不是指数函数?
又如,在教学“向量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题目:甲以4千米/小时、乙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行走,3小时后,他们相距3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米/小时、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向东,乙向西,3小时后,他们相距27千米。他们的行走速度一样,为什么3小时后的距离相差这么大?”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引出学习内容就水到渠成了。接着,笔者再引用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
问题2:生活中有没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请举例。
问题1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轻松地举出物理中学过的如重力、浮力、作用力等量;问题2突出了向量与数量的本质不同,学生所举的例子有体重、视力、周长等,因为让学生通过举出一些典型、丰富的实例,可以观察到他们对概念属性的领悟,从而初步认识概念,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准备。
这样,通过在概念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中学习概念,而这些知识或具体经验蕴涵着新概念的一些特征,但不是本质特征,反而会干扰学生形成某个数学概念,而通过上述一组变式题,让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抽象概念和感性经验之间的联系,从而调动其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使之对概念真正达到“懂而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描述新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内涵,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学习内容作出自己的合理建构,从而“会说”概念。
二、注重问题变式,促使学生“会辨”
在“会说”的基础上,“会”的进一步标志是“会辨”,在学习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有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变式中的不变,明确并突出概念、公式及定理的条件、结论和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等关键的地方,使学生对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本质实现透彻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改变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定势思维而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如在教学“双曲线定义”时,采用以下变式:
1.定义中“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2.定义中“小于|F1F2|”改为“大于|F1F2|”,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3.将绝对值去掉,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4.令常数为0,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5.把条件“小于|F1F2|”去掉,其余不变,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上述变式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多角度辨识,对概念的本质产生深刻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又如,在学习“两角和正切公式”后,可让学生做如下一组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辨别了两角和正切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使学生对公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注重习题变式,促使学生“会用”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衡量学生“会”的最重要标志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习题的变式设计,让学生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如在学习了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变式习题:
变式1:求函数f(x)=x3-3x+2的单调区间。
变式2:求函数f(x)=x3-3ax+2的单调增区间。
变式3:已知函数f(x)=x3-3ax+2在R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4:若函数f(x)=x3-3ax+2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5:若函数f(x)=x3-3ax+2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最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归纳、总结解题规律:①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方法、步骤有哪些?②函数单调与导函数的关系是什么?③已知单调区间或在某个区间上单调时如何计算参数的值或范围?
这样,通过这一组变式习题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解题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亲历解题全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问题,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完《圆锥曲线》这章节的知识点后,进行章节综合应用前,先让学生完成下题:
已知F是双曲线=1的左焦点,A(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
以此题为引,就圆锥曲线的定义的应用、最值的解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1:已知F是双曲线=1的右焦点,
A(3,2),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
变式2: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
变式3:已知椭圆C的方程:过上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l,在直线l上求一点M,使得以椭圆C的焦点为焦点,且过点M的双曲线E的实轴最长,求此双曲线E的方程。
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迁移规律,由变式1的直接应用,到变式2的抛物线应用,再到变式3的椭圆、双曲线与直线的综合应用,这种变式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层层展示与巧妙应用,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体会,诱导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他们“会用”解题方法。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变式,敢于创设问题陷阱,设计变式练习,最大限度地克服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的现象,力求使学生逐步达到“会说(融会贯通的会)、会辨(深刻理解的会)、会用(能够应对多种问题情境的会)”,使学生真正“懂而会”。
参考文献:
[1]王光明.“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0).
[2]梁县辉.“概念性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师版),2011,(16).
篇4
中秋晚会开场主持词
男主持:中秋,这是人间的一次盛景,饱满,给予残缺的笙歌;祝福,给予别离的温馨;用一颗滚热的红心,浑圆心底的爱,映照那天穹的月。用无数双相执相亲的手,用无数双喜悦欢欣的眼睛,对着天上的明月,共颂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主持:中秋,请你,捧着自己火热的红心,去与心中难忘的恋人,去与慈发白首的亲人,去与人世间每一个期望获得爱意的孤客,甚于那月下的柳梢、含笑的灯光;把爱播洒开来,把笑弥漫于桌前、杯间,把平和祝福的话语渡给每一颗活着的、突突跳动的红心。
男主持:懂得放心的人才能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才能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才能找到朋友。在中秋的美妙时刻,衷心的祝愿每一位朋友,生活开心,事事顺心。
篇5
已经不记得曾经在家过了多少个中秋节,只记得儿时吃过的月饼是那么的甜香。
东北的月饼是大不同于广东的。广东的月饼无论是什么馅儿的,都是烤成酥酥软软的外皮。除了五仁月以外,大多的馅儿也是很单一的,比如红莲白莲月,豆沙月,水果月,最多在红白莲茸中加一个或者两个咸蛋黄,谓之为单黄月或双黄月。而东北传统的月饼,是烤制的略微坚实些,以包裹内里那丰富的内容。记得那馅儿里,有花生,杏仁,青红丝等。小时候吃那月饼时,往往都会一小口一小口的看着那馅儿里的果仁什么的细细的品味,似乎只有这样吃出每一种果仁的味道才不辜负了那红红绿绿的有些缤纷的内涵。
爸爸妈妈的性格都是外向而又明快的,都特别爱笑。那时的中秋节,就是一个吃着月饼,一家人开开心心笑声朗朗的日子。
每年看着甜腻的广东月饼食不下咽时,我都很怀念小时的月饼,发誓要是回家过中秋,一定要大口大口的第一时间吃掉一只月饼。
然而,儿时的岁月,就像那吃来满口甜香的月饼,悠然而逝,让我来不及有一回囫囵吃掉中秋月饼的回味,然后便是没有归期的离别。
走了走了,便是走了。不管你的心事是多么的沉重,离情别绪却依然不能挂在脸上,哪怕转身之瞬就泪雨横飞,但是转身之前,也一样是要微笑着道再见。
再见?再相见时,父亲走了,母亲老了。别人的欢声笑语再多也灌不满我空旷的家。从此,中秋月不再,中秋的月饼不再,中秋的甜香不再。
又到月圆时节了,又是断肠时分。柠檬月色弥漫着清香的安慰照亮离人的满怀愁绪,让我的泪滑过脸颊时也感知一点微微的热度。月亮比我更孤单,但是依然把笑意盈盈的撒满人间。高出不胜寒的,是那孤零零的月,而不是我。
我双手合什,虔诚的祈祷,期许月夜下做一个团圆的梦,让儿时欢乐的场景重现。
思乡的梦很远,远到朦胧不见路;回家的路很长,长到没有尽头。故乡的月再明,那也不是属于我的了,我只能在想家的时候却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篇6
乙:这位可是大喘气啊!吓我一跳。
甲:古人李自云
乙:(等等)那个李自?
甲:李,就是桃李满天下的李,就是桃李芬芳的李,就是桃李满园的李,就是…
乙:知道了,知道了,那“自”呢?
甲:自就是第三人称的“他”,不对,是第二人称的“你”,也不对,是第一人称的“我”字,基本上同一意义。
乙:那他怎么说呢?
甲:他写了五言绝句。
乙:怎么写?
甲: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乙:(哭)这是李自写的?这是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
甲:对,反正差不多。
乙:这还差不多啊!
甲:他的意思就是说:“每逢佳节陪思亲”。
乙:倍思亲。
甲:对,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花好月圆,特别想家。
乙:没错。
甲:就拿我们家小王来说吧!
乙:小王是谁啊?
甲:他是湖南人,来我们家工作三年多了还没有回过一次家。小伙子,帅呆了。一米七二的个头,即苗条又健壮,不肥不瘦,芳龄二十二,至今未婚,在座的那个小女孩原意,请跟我联系。
乙:停停停……你做媒来了,是吧?
甲:不,昨天晚上,他写了一首自由抒情的散文诗,他还对着月亮大声的朗诵。
乙:他怎么朗诵啊!
甲:我给你学学:啊!甜甜的汤圆就象新鲜的桂圆。
乙:不象荔枝。
甲:圆圆的月饼就象水中的月影。
啊!你在故乡是否别来无恙,我却每晚12点半把你想念。
乙:等等,等等,你每晚12点半才把别人想念?
乙:实在,实在。
甲:虽然隔海、隔江、隔湖、隔浦、隔溪,却隔不断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乙:好嘛!
甲:我愿月圆无月缺,带我们在梦里相约。虽然特别想念爹妈,但是更想回去与你成家。然后就生一群小娃娃。叫你爹来,叫我妈。
乙:啊!叫她爹,叫你妈!
甲:不是,叫我爹来。叫她妈。
乙:这就对了。
甲:我给他起名叫“娃哈哈”。
乙:还不如叫“哈蜜瓜”。
甲:隔壁小美一听,就更加想念她的家了,眼泪就象淙淙溪水哗哗哗。
乙:太夸张了吧!
甲:于是拿起心爱的吉它,唱一曲思乡之歌给远方的妈妈!
乙:那他怎么唱?
甲:(唱调用(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与(真的好想你)。
中秋的月儿圆又圆,我在他乡把家想念,
拿起我心爱的吉它,唱起那思乡的歌谣啊…
真的好想你,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天上的月亮哟也知道我的心,我心里只想你,家有温暖,家有快乐,家有平安,
家有真爱,家有自由,家有安全,真的好想你,我的心里只有你,
时时想念你,却不能见到你
月亮代表我的心。啊!…
乙:(哭……)
甲:最有意义的是我的堂弟昨天从牢房里寄了一封信回来。
乙:他在牢房工作?
甲:前年因犯罪进班房啦!
乙:进去了。
甲:他爸妈不认识字,拿来请我把它念一念。
乙:怎么写啊!
甲: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今晚月儿特别圆,我在牢房把家想,
以前我没能听你话,我却把那轿车抢,今天进入了班房,实实在在真可怜,
唱:调用(月有圆缺)
月光挂在高天上,照在铁窗,人生没有家,最可怜。
爸妈呀!我已经完全悔改!待明年月圆时,咱们共团圆。
甲:你知道人为什么会想家吗?
乙:不知道。
甲:因为家是人藏身之处,归宿之地,家是人安息之所,温暖之室。
家中有父母爱的呵护,家中有温暖,家中有快乐。
最重要的是,神造人时预先给人一个家的概念。
篇7
夜凉,我倚窗而望。月明风清,碧空如洗,薄云淡淡,这正是赏月的大好时节!人世间的万物瞬间仿佛都被银辉覆盖了,无不透出静谧和安祥。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夜晚,可遇而不可求,我有点醉了,不经意间却勾起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极想用文字写点什么了。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月色,我走进书屋,打开了电脑,思绪如长了翅膀,不知不觉已诵成《中秋-思儿》,发表在散文网,不一会儿,竟有一条信息提示,仔细一看,原来是被“荷塘月色”编辑审核通过;半小时后,又被“晓晓”编辑审核通过。审核这样快,着实让我意外,甚而惊喜了!想,今天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文章能在第一时间被审核通过,只有一种可能,即当事人一直守在电脑旁坚持审核!就这么想着,就这么看着,就这么感动着,恍惚间,“荷塘月色”、“晓晓”静静的头像刹那间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对我款款而笑,渐渐绽放成花的模样。
“荷塘月色”和“晓晓”编辑我是熟悉的,这不仅因为他(她)们境界高,文章写得好,更在于每天总能在见到他(她)们忙碌的身影,有时还要工作到深夜。网海茫茫,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需要他(她)们审核、推荐,工作一定很辛苦,如果再遭遇一些不知所云或长篇大论的文章,更会教他(她)们头昏睡脑胀。作为编辑,不图名不图利,却用操守,尽心尽责当担起一方的角色,这不得不教人感动!尤其是今夜,朗月当空,他(她)们舍弃休息,默默坚守,作出奉献,这该是多么的崇高和伟大!
编辑也是人,有家有孩子,在天圆家圆的夜晚,谁不想守住亲人唠唠家常?谁不想花前月下说着浪漫?谁不想对月儿说出思念?……可他(她)们为了我们,选择了留守,在中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圆圆、明亮的天!
篇8
曾经在看望一线教育工作者时说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上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德育的核心内容在传统文化中都得以全面的体现。教师在小学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将其与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将传统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丰富多元化趣味化德育方式
范围较之语文数学等学科更为广泛是德育最主要的特点。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将德育的价值观融入到体育、音乐等课程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二)积极利用相关社会资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走出课堂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其德育素养的提高。比如可以邀请公安或者交警等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安全进校园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和法制观念。(三)德育与传统节日紧密结合。由于小学阶段的德育主要以课本为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在开展德育时可以将其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
三、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
篇9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贯注文化精神。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1.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是维系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精神纽带。语文教材中收集大量爱国的篇章,传递着对祖国忠诚、挚爱的民族精神,学生能够从《黄河颂》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从《木兰诗》中感受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从《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热情。
2.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一位位民族英雄以英雄气概谱写华夏儿女壮丽的诗篇。语文教材中蕴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民族关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等民族精神,它们如春风化雨一样在学习中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节。
3.利用传统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由于现在的学生受网络、社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内心浮躁,我们要用传统文化如春风般吹进学生脑海里,用优秀文化来武装青少年头脑,使民族文化作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
三、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
1.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接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阅历等主观体验,激发学生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在讲授《散步》时,先设置“请结合文中例句分析句子所传达的人物情感”这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在深化文章主题的环节中,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年青一代啃老现象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德育渗透还是要回归到个人,笔者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感悟到的道德思想去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最后笔者布置一题作业:请你描写一个体现你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的情景,字数200字。本活动把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孝道”的践行情况,书写自己孝亲的故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感受。这种思想文化或许将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2.大力挖掘作品文化内蕴,解读作品所反映的深刻思想
语文教材书中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讲授知识、阅读技能外,还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文化滋养。老师在备课时适当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语文教学自身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关注作者;关注写作背景;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发散;注重揣摩推敲以及学科沟通。例如,《秋天的怀念》中,“我”与母亲的母子深情固然真挚动人,作者细刻画抒真情的写法固然值得学生学习,同样老师不能忽略作者在这篇文章传达了一种文化精神,那就是古代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笔者给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简历:“作者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永久坐上轮椅,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他所创作的《我与地坛》被公?J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用辉煌的人生给“自强不息”做了很好的注脚,而文末那句“好好儿活”这种顿悟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文化的传神表达。史铁生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或许因为这一课而植入学生的心田。
3.积极开展诵读活动,更好地体味民族精神
在开展诵读活动时要注意整体推进,系统布局。诵读什么,如何诵读,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系统安排,逐步拓宽、提高和深入。在对文化经典的选择上,围绕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列出学生成长中最具基础性意义的“立人”之本的一些篇目。分阶段确定诵读内容,循序渐进,灵活多样。要注意古今中外的比较,让学生既诵读传统经典,又诵读现当代经典;使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融入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环节和阶段。
古诗文聚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量精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文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落实古诗文赏析的能力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文化精髓。老师可以给小组一个诗歌的主题,让学生找出初中阶段能体现该主题的诗篇,例如:爱国篇、隐逸篇、思亲篇、友情篇、抑郁篇、闲适篇、田园篇等,学生在整理古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能力,也感受了古诗文的魅力。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提取出一个体现深厚文化的主题,然后筛选相应主题的几篇古诗文,中间设置简洁凝练的串讲词,最终形成诵读稿。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朗读的技巧有所提升,并从有感情的诵读中更好地体味民族精神。
4.结合中国传统日子,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传统节日文化
篇10
好像昨天才知道木心,将读未读,所知尚少。那天上网,迎头看到新浪微博上一条消息:“木心20日在乌镇去世。”看虽看到,却不敢信,来得太突然,将这条消息复制下来,发到“99网上书城•小众菜园”论坛去求证,怕误传,还斟酌了一下,标题为《刚从新浪微博知道,木心先生去世了》,然而很快得到确切消息,木心先生真的去世了。
和许多人一样,我不知道中国文学还有一个叫木心的人。不知道他192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不知道“”时候他身陷缧绁,连多年所积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文论、剧作等20多部手稿也被抄没焚毁。不知道1982年他自费留学去了纽约,那年他已55岁。可是就在我知道他不久的2011年12月20日,他却去世了。直到他去世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不知道,不知道2006年他在79岁的时候又回到了故乡乌镇,隐居写作。而这时我却连他的一本纸版书也还没有看到。
之所以向“小众菜园”去求证,因为我是从“小众菜园”知道木心的,是在这里头一回读到木心的文字,也看到了众家的盛赞和好评。“小众菜园”版主、作家陈村初读木心便惊叹“如遭雷击”、“惊为天人”。作家孙甘露说:“陈村兄曾赏我木心文字,读后,心悦诚服”。亦画亦文的陈丹青说得更狠,他说:“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还有孙郁、陈子善、何立伟等,对木心都有好评。
这些人是现在的名家,能得其中一个的盛赞已属不易,文章一展便全得赞叹,可见文字了得。木心赢在个体,用字是个体,遣词是个体,修辞立意、长篇短制、情思哲理全是个体。他不属于现在,甚至也不属于过去,他就是他自己。在许多人无可奈何泯然众人,已不敢奢望有奇妙文字出现的时候,他的出现让人眼亮。至于见仁见智自有众说,木心的文章却纯属个人。这就让人想到,文学艺术过上若干时间就需要有人出来提醒,提醒人们文章还可以这么写或那么写,文字世界仍可以别有洞天。仅就刺激人有所兴奋来说,木心是有意义的。他具有提醒意义,提醒写作者不可泯然众人,文学无止境,总会有新的景观。当然,提醒也并非人人能够做到,有心无力也是枉然。木心虽是个体,却有坚持,也有来路,陈丹青说了,木心是有文化传承的,“中国这一块,木心先生的书写背景始终伴随这样一份名单:《诗经》、先秦诸子、屈原、司马迁、陶潜、嵇康、《世说新语》、唐人、宋人,当然还有曹侯同志。西方这一块,大致有《圣经》、但丁、莎士比亚、孟德斯鸠、蒙田、巴斯卡、尼采、爱默生、纪德、瓦莱里、兰姆……”
从时下的中国来说,木心属于夭折,刚被人们知道,还没等和这个世界好好唠唠,就走了。2006年第5期《南方文坛》载李静《“你是含苞欲放的哲学家”――木心散论》,其中一段话,今天读来还是让人慨叹:“迄今为止,木心在内地还只是出版现象,而非文学现象。内地文坛尚未做好准备来接纳这位80岁的‘新作家’。或者说,木心的文学不符合内地文坛长期形成的精神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