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1:4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龙应台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编 者)
作家档案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和梅西大学英文系教美国小说和现代戏剧。1983年回台湾,此后几年曾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辞职。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徐贤修讲座教授。著有《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孩子你慢慢来》《我的不安》《百年思索》《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多种。在欧洲、中国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作品选读
历史课
龙应台
香港大学的国际招生愈做愈好,来自欧美的学生愈来愈多。有一天,和一群德国学生聊天,刚好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政府试图在教科书里进行所谓“去中国化”,反对者则抗议纷纷。我问这些德国学生:“你们高中的历史课是怎么上的?”
德国的教育权下放到各州自治,因此不同的州会有些差异。但是在七嘴八舌的争相发言里,我发现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教科书并不重要,二是开放式。
如果这一课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那么老师会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读很多第一手资料,譬如俾斯麦首相的演讲原文,要学生从演讲稿中探讨当时普鲁士的外交策略,从而分析普法战争的真正原因。除了了解德国观点,学生还必须知道法国观点,老师可能用电脑放映图片,反映当时法文报纸上的时事讽刺漫画、评论或者画家笔下的巴黎街头。分析战争本身,老师可能出示一张1870年普鲁士的经济发展指标图,用来解释当时的“新科技”──譬如铁路的广泛使用和新制大炮的威力,如何使普鲁士在战场上占了上风。
也就是说,在整个讲课的过程里,教科书非但不是唯一的教材,而且不是核心的教材,甚至可能根本没用到。
第二个特征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这一堂课的主题是纳粹,学生可能必须去读当时的报纸、希特勒的演讲、工会的会议记录、专栏作家的评论、纪录片等等,然后在课堂里辩论──纳粹的兴起,究竟是日耳曼的民族性所致,还是《凡尔赛和约》结下的恶果?或者是经济不景气的必然?各种因素都被提出来讨论。至于结论,学生要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课堂的论辩自己来下。
满头卷发的卢卡斯说:“我们那时就读了托马斯・曼的哥哥亨利希・曼的《臣仆》,因为他就认为德国人有惯性的服从性格。我们在课堂上就此辩论了很久。”
如果主题是1848年的欧洲革命,学生必须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同层面分析革命的起因,然后还要试图去评价这场革命的后果──这究竟是一个失败的革命,如法国的Alesis de Tocqueville所说,“社会顿时撕裂成两半:羡妒的无产阶级和恐惧的有产阶级”;或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因为20年后,德国和意大利都统一了,而法国扩大了选举权,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事情的是与非,人物的忠与奸,往往没有定论。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数据的阅读里学习梳理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还常常要作报告,”刚刚来到香港的汉娜说,“一个人讲45分钟,等于教一堂课。”
“你记得讲过什么题目?”
“当然记得,”她说,“因为要做很多准备。我讲过英国的殖民主义。”
在这样的历史教学方式里,教科书的地位,只不过是一个基本的参考数据而已。在众多一手和二手的资料里,包括演讲、漫画、照片、统计图表、新闻报道、学者评论、人物日记和法庭记录等等,教科书只是一个指引,不具任何一锤定音的权威。
开放式的历史教学,着重在训练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面对纷杂的史实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教科书充其量只是路边一个小小指路牌,不是烫了金的《圣经》。
至于考试,他们解释,也不会以教科书为本,而是开放式的题目,都是要你写文章回答的。譬如,“试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或者“试分析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测验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见解,教科书根本没有答案,也不可依赖。
如果教科书根本不被看作一锤定音的权威,如果课堂中的历史老师有独立见解,又有旁征博引的学问,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不强迫老师和学生把教科书当《圣经》,我们需要那么担心教科书的问题吗?历史教学的真正问题所在恐怕不在教科书,而在教育的心态、制度和方法本身吧。
“可是美国的历史教育比较跟着教科书走,”来自奥地利的约翰在美国读过一年高中,他来,“而且他们的历史课教得很细,不像我们在欧洲,着重在大事件、大历史。”
克里斯说,“那没办法,他们只有两百五十年历史可以谈,所以连什么‘30年代流行时尚’都可以在历史课里讨论一整节。”克里斯也去美国交换过一年。
话题转到美国去了。克里斯接着,“我发现美国人跟欧洲人真的很不一样。譬如说,有一次老师出题,要大家挑选20世纪本国某一重要人物来作报告,结果,你知道吗?有五个人,选的是蝙蝠侠!不可思议,是高三呢!”
大家哄一下笑开了。我忍住笑,说,“如果是你们德国班上做这个题目,大家可能选什么样的人物呢?”
克里斯回答:“阿登瑙尔、希特勒、布莱希特、托马斯・曼或者舒马赫、贝肯・鲍尔什么的,都可能。可绝对不会是米老鼠、蝙蝠侠或超人吧!”
超级链接
五问龙应台
1.请问散文创作对你这位痴迷的文化说梦者,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带着梦想前进时,它是我披荆斩棘的剑、照亮夜路的灯,使我不知畏惧到近乎愚笨地往前走。当我想后退时──现实的尘埃滚滚又常使我想后退想躲藏,它是我留着缝的逃生门、“仿佛若有光”的桃花源,使我宁静,使我从容。写作是一个内在大宇宙,使我可以温润地看待本质上悲苦无常的人生。
2.早年杨牧曾将中国近代散文分为小品、记述、寓言、抒情、议论、说理、杂文七类。如果请你为散文分类,你会如何分?如何看你自己的散文风格?
分类确实很困难,因为被界定为“抒情”体的往往蕴有“说理”,而被认为是“说理”的文章又可以“笔锋常带感情”。以古典散文来说,譬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抒”的是神鬼哭泣的大痛,但是“说”的又是深刻入骨的道理。它究竟是抒情还是说理呢?庄子的“寓言”貌似“抒情”其实在“议论”。在中国的散文传统中,纯粹抒情的──以美文表达意境,属于少数,因为这种表达往往用诗歌更有效;多数,不论是“抒情”体还是“说理”体,其实还是在“说理”,有的选择气势磅薄,有的选择绵密细致。
我自己的散文,可能受今人影响少,得古人影响多。虽然用的是白话文,在风格上其实和古典散文是一脉相传的。在写作的逻辑感和修辞“策略”上,譬如说,我自觉和韩非、和苏轼是心灵相通的。
3.中文文学有十分壮丽的散文传统,西方如英国以培根为代表也发展出一个平易而不平淡的散文传统。散文体裁多样、笔锋各异,请问能否举出几位你欣赏的散文大家?
在中文作家里我欣赏韩非的冷峻,庄子的放肆,柳宗元的内敛,苏轼的舒展,张岱的清澈。外文作家里我觉得柏拉图才气纵横,尼采的文字有性格魅力,写《湖滨散记》的梭罗用文字创意境的本事很高。活着的作家里我欣赏德国的Enzensberger(恩岑斯伯格),可惜中文读者不太认识他。
4.请谈谈你的散文创作观,有何古典理念?有何现代精神?
我写批评文章的时候,有几个“坚持”,第一是事实的掌握尽量完备,批评绝不超过事实范围,也就是以事实论断,但不做动机揣测。第二是对自己存疑,保留一个空间:会不会有一个我看不见的死角呢?第三是我自己必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所高举的道德标准,必须是我自己做得到的,也就是言行的一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都是高标准。一个人往往要被测试了,被诱惑了,才知道自己的品格真正是什么。
这些原则我当然不见得做得到,但它至少是我在暗示中检验自己的标准。我常觉得,写虚构文类(譬如小说)的作者,是可以言行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是个委琐不堪的人,但是写杂文的作者不可以。
至于比较广义的散文,我觉得人们有两个误解,一个是以为说理的文章把道理说出来就好,另一个是以为抒情的文章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前者忽视了散文对文字这门艺术的要求,后者忽视了散文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
议论文章要成为散文,不能只有精辟的论点,见人之所未见,它一定要有文学的标准:逻辑的缜密、字句的精准通畅、结构的呼应关系、气势的拿捏、典故或意象的运用等等,也就是说整体文字的魅力,才是灵魂所在。再好的思想如果没有精炼的文字载体,亦即文采,也进不了散文的领域。
至于抒情文章,我没见过好的抒情文章是没有“洞见”的──让读者看见他之前看不见的东西:一阵美的悸动,一个瞬间的顿悟,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一个刹那间的发现。好的抒情散文绝不只是浮面的美文,它以作者感情或思想的深刻为读者带来“发现”,《赤壁赋》如此,《春夜宴桃李园序》也如此。
5.请谈谈你的生活美学,什么是你心中永恒的意象,什么是你渴望的探索?
40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懂历史;不懂得历史,怎么可能懂得现在?于是我开始探索历史,想从历史那个巨大的坐标里找到自己渺小的位置,张大了眼睛想看清楚。
51岁的时候,父亲过世,第一次经验至亲的人的死亡。我发现自己不懂死亡;不懂得死亡,怎么可能懂得生命?我才发现,面对深不可测的死亡,连一万年的历史也不过是一粒星尘。
篇2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独特的封面所吸引了,一个只有5岁左右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徒步在金色树叶铺成的小路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安静。封面上还有这么一段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话慢慢的,似乎还有很多的话,很多的言语,但是全部已经不重要了,作者龙应台已经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来欣赏……
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着称,但这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两岸风景无有突兀,但美如画卷。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看到封面我没有认为封面及插图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现在有些家长,很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成功,一下子就望子成龙,于是就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一个周末就只有半天的时间做回家作业,时间紧张极了。我认为,这样不但让孩子学不好学校里的课,更使孩子外面上的课给没有学进、学透,这样,又花钱,又花时间,还在弄个体力透支,这样又有什么用?
这些家长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好好反省自己。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给我们自己的尊严,却不是每一个家长所能办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平等的人。这些家长应该学学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
篇3
在雨天,我常常独自一人漫步。撑一把伞,沿着一条笔直的马路走啊走啊,多么清幽自在!
今天又是雨天,懒懒的呆坐着,窗外的雨,细细的密密的斜织着,一片迷茫……
我顺手拿本书浏览,蓦地,想起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别浪费了这雨天的恩赐,赶紧坐在电脑旁,于这绵绵的雨中,欣赏美丽的文章,听着那舒缓的朗诵,静静地读着她那充满至情至性,温暖而感动的文字。哦,雨天真好!能遇见——琦君,和她一起品味《水是故乡甜》,共同感受《母亲的手艺》,深深怀恋《异国的仙桃》.在雨天,遇见你,让我的心宁静而平和!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雅致的林徽因,携着你那消瘦而柔美的身影,浪漫而诗意的情怀,悄悄地走进了我的心,我感受着你的孤独,你的俏丽,你的灵动,你的凄婉,以及你病弱的身体和顽强的毅力!你用毕生的心血书写诗文,设计建筑!
你是难得的才女,罕见的建筑学家。你的美丽,逾越时空,飘落在徐志摩的诗句里;你的聪慧,跨越空间,描绘在梁思成的图纸上。你的诗歌,你的散文,你的容颜,你的故事,温润而荒凉,沉静而幽思,却带给我无限的温暖和希望!在雨天里,遇见你,使我明白柔弱可以和坚韧并举!( : )
雨一直在下,我的心在文字的海洋里漂着,看看龙应台怎样和安德烈交流;瞧瞧张晓风如何让孩子洗手;体味一下刘继荣的《中等生》里23号!龙应台文笔犀利而坦率;张晓风散文温和委婉;刘继荣字里行间透着平静与朴素。其实大多数人家的孩子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像23号女生一样,成绩平平,为人和善,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
雨依然飘落,下班了,我撑把伞回家,熙熙攘攘的人们在雨中奔波着。在路边的人行道上,一环卫工人,头顶一块儿塑料布,静静地站着。这时,一男的,四十岁左右,跑过来笑眯眯地说,“下雨天,我陪你!”他俩钻在同一块儿塑料布下避雨,紧紧的依偎着,边说边笑!我想大概是等行人少了,清扫街道的吧!
呵呵,在雨中,在傍晚,我看到了最普通的陪伴与等待!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
篇4
七十三篇散文随笔,龙应台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独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一同娓娓道来。有人说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而我感受到的是她字里行间的温柔细腻和万般深情。
龙应台总通过一些细微渺小的事物向我们诉说着背后隐藏的深沉含意。她说,最高境界的爱情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是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她说,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而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她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她说了那么多,在这些“她说”里,最令我触动的,亦是这本书的主角,是她笔下的亲情。
“爸爸,是我。今天怎么样?做了什么?”“在写字。礼拜天回不回来吃饭?”“不行呢,我要开会。”
“爸爸,是我。喂――今天好吗?”“……”“今天好吗?你听见吗?你听见吗?说话呀――”
“喂――今天做了什么?”“你是谁?”“我是谁?妈妈,你听不出我是谁?”
看到这里,突然一股心酸难过涌上心头,竞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在对话里,我似乎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亲人的老去、怎么抓也抓不住的恐慌,以及现下的惆怅和无奈。原来,我们是如此卑微渺小;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原来,时间改变了这么多,连目送都要来不及,只能拼尽全力抱紧,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多听听那个人的声音,多看看那个人的容颜,贪恋那些短暂的幸福。
而如今,独自一人坐在木摇椅上、看着日复一日的日升日落的空巢老人数不胜数,他们守着家,守着回忆,守着孤寂。当他们望向远方,看见的会是什么?是牵挂的子女?还是生命的尽头?他们更需要的、更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一个温暖切实的怀抱,一顿欢聚一堂的团圆饭。也仅仅只是如此,普通得让人心疼。
人生无常,趁着年华还在,趁着人儿依旧,多陪陪那些你爱的、爱你的人,只有陪伴是最美的长情,让我们能在最后的目送里少些悔恨。
这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佳作点评
篇5
美国:语文课就是读书会
美国中学实行宽松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写作能力。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的教材。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程度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必须读六七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要完整地啃下10本左右名著。
小说、传记类国读材料在美国中学语文课上所占比例很大。从古希腊故事《特洛伊》《奥德赛》,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记》《罪与罚》《蝇王》等,都是学生经常被布置阅读的著作。与中国语文课本主要收录选段不同,美国中学生要完整阅读本著作,并按进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读一部作品,并且进度也相当,是美国人熟悉的“读书会”式语文教育。美国一些学区还大胆地引进了“工作坊”式的语文课,这意味着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想读的书,并跟同学们分享。曾主张学生应该读“精华读物”的文学教授MarkBauerlein就表示,学生读《哈利・波特》还是狄更斯都无所谓,关键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
法国:诗歌、电影,哲学、名著都是教材
与美国类似,法国中学的文学课程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学校根据教育部订立的大纲自主选择课本。受多年的精英主义教育观念影响,法国的语文教育曾长期被等同于文学教育,16世纪至20世纪的经典纯文学作品,尤其是法语区的经典小说、诗歌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拉封丹到拉伯雷,几乎每一个法国文学分支都可能涉猎,文科的学生还要完整阅读如兰佩杜萨(意大利作家)的《豹》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译作。
为了应对中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上文学课的现象,法国教育部2010年5月宣布把电影引入文学课程,将学生感兴趣的性、浪漫和反叛精神引入日常课堂。法国教育部官员认为,他们选择的电影能帮助正经历青春期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在已公布的200部经典电影中,中学生将能在老师的陪同下观看法国电影《轻蔑》中的男女主角“调情”,以及《赤胆威龙》中的枪战,并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法国,有个流行的说法“每个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哲学这一关。”虽然法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将分科(主修文科、经济社会或理科),但中学毕业会考时都需要考哲学作文(类似高考语文作文)。
因此,法国中学生的“语文课阅读材料”涉猎面非常广,除了经典法国文学作品,还有萨特和加缪等的看上去对中学生而言过于艰深的哲学作品。而这很可能还不够,2010年,法国中学会考的作文要求考生解释霍布斯的《利维坦》 (英国政治哲学巨著)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节录。
德国:“惊心动魄”的公民教育
20世纪90年代,德国曾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目的是让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包括语文在内的一些科目选取教材时还专门加入了展现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释社会现象。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次谈到教育的访谈中,曾举儿子安德烈上德文课的一个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德国作家)的剧本《伽利略传》。该剧本讲述的是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的原理,但原理不被教会所接受。与多数学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论不同,布菜希特的剧本表现了伽利略面临选择时的两难:硬碰硬然后被教会迫害而死,或暂时屈服以保存自己。剧本的结尾是:伽利略选择了后者。
允许不一样的东西存在,仅仅展现了德国中学语文课的一面。在“不在吃饭就在思考”的德国,中学生的德文课的讨论更是与众不同。据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回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远不止“映射法西斯”,课堂上的讨论甚至涉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机器间的关系,可以说己脱离了纯粹的语文教育。身为大学教授的龙应台称,这样的语文课让人听着“惊心动魄”,因为它实际上已触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畴。
中国台湾:最重视古文的语文课
篇6
作者:龙应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2、《傲慢与偏见》
作者:[英]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也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达西富有骄傲,代表傲慢;伊丽沙白聪明任性,代表偏见。最后,真爱终于打破了这种傲慢和偏见,小说在结婚典礼中结束。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饶有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情风俗和世态人情,给人以艺术的想象,是一部社会风俗喜剧佳作。
3、《边城》
作者:沈从文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4、《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霍达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篇7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也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篇8
龙应台《目送》、琦君《髻》
【语言特色研究】
《目送》抒发了浓浓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的人生滋味的理解;《髻》则凝聚了作者对旧时代女性命运的真切体悟和悲悯情感。两篇文章都感人至深,文章的情感美是通过叙事体现出来的。
【语言特色阐说】
寄予深情的叙事,是指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叙述事件,使所叙之事真实动人,使所抒之情真切自然的一种表达方式。
寄予深情的叙事,能使叙事和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感情自然流露在不事雕琢的叙述中,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获得美好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情思感悟。
写作时,怎样才能使叙事呈现情感美呢?
一、 藏情于叙,使叙事具有情感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缺乏真情实感的文字自然无法打动读者。但也不可为了表达情感而满纸情语,那样会给人以空洞之感。如果能曲折含蓄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能使文章耐人寻味,收到“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藏情于叙”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即寓情于事,使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从而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将思想感情表达得深沉细腻,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真诚可亲。
高中教材中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作者睹物怀人,悼亡念存,笔意极清淡,而感情至深。文章写母亲听到孩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平常的叙述,生动地传达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叙述祖母来到项脊轩中看望“我”一事,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以祖母对“我”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我” 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
比如:
例1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龙应台《目送》)
这段叙述父亲用小货车送身为大学教授的“我”去大学报到一事,看似平淡却潜藏感情暗流,越是写父亲的小心翼翼和歉疚自责,越是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挚珍爱之情。而“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的叙述,则将“我”目送父亲离开时的感动、依恋、心酸交织的情感深藏其间,惨恻动人。
例2 我悄悄地问她:“妈,你为什么不也梳个横爱司髻,戴上姨娘送你的翡翠耳环呢?”母亲沉着脸说:“你妈是乡下人,那儿配梳那种摩登的头,戴那讲究的耳环呢?” ……姨娘递给我一瓶三花牌发油,叫我拿给母亲,母亲却把它高高搁在橱背上,说:“这种新式的头油,我闻了就泛胃。”(琦君《髻》)
这段藏情于叙,寥寥数语就将母亲面对父亲的移情别恋和姨娘的千娇百媚而引起的内心波澜展现得一览无遗,生动地传达出母亲此时无奈、悲凉、悲愤交织的复杂情感。
二、提炼素材、蕴意深刻,使叙事具有情感美
比如:
例3 我怔怔地望着她,想起她美丽的横爱司髻,我说:“让我来替你梳个新的式样吧。”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
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
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琦君《髻》)
琦君的作品《髻》中的素材无一不着眼于“髻”这一细微之物进行提炼,传递出旧社会女子痛失爱情的真切之殇,读来凄怆悲凉,潸然泪下。同时以洞达世情的眼光叙述着生命的沧桑和无奈,以她一贯仁慈与宽厚的胸怀,悲悯着在爱、恨、贪、痴中执迷的芸芸众生,蕴意深刻。
例4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巴金《怀念萧珊》)
巴金在《怀念萧珊》中的选材秉持了一个原则——凸显妻子萧珊的善良,以善良人的悲剧和作家真诚的自我“责备”,对毁灭文化、毁灭人才、毁灭一切美的“”进行了最有力的血泪控诉,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又令人痛彻心扉,使叙事具有震撼人心灵的情感美。
例5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龙应台《目送》)
文学大家的作品通常文字平淡、叙事平实,却能寓深沉于平淡,注炽热于静穆,倾真情于笔端,看似“无技巧”却有摄人心魄动人心魂的艺术魅力,这源于作家们对“记真事,抒真情,写心声”的坚持,源于他们对人生世事的洞达,以此为基础提炼素材,使之传达真情触发感动,使作品能够站在人性的高度带给读者深刻的思索。
《目送》中抒发的对于亲情隐隐的悔恨和哀伤之情之所以感动千万读者,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对素材的提炼和对人间爱恨别离深入别样的思考。文章只写了“目送”,与儿子告别三次,起初缠绵中间沉重终于无奈,与父亲告别三次,同样起初缠绵中间沉重终于无奈,每一次都撼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运用表达技巧,使叙事具有情感美
⒈对比
例6 (上小学的第一天)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目送》)
这节先叙述华安在上小学第一天不断回头和“我”的目光交会,后写华安在出国留学即将与“我”分别时一次都未回头一瞥,用强烈的对比刻画了华安成长前后的情感变化,表达了“我”对孩子的牵挂不舍和在面对孩子渴望独立,渴望脱离父母时的落寞心境。
例7 母亲才过三十岁,却要打扮成老太太,姨娘看了只是抿嘴儿笑,父亲就直皱眉头。……姨娘洗头从不拣七月初七。一个月里都洗好多次头。洗完后,一个丫头在旁边用一把粉红色大羽毛扇轻轻地扇着,轻柔的发丝飘散开来,飘得人起一股软绵绵的感觉。父亲坐在紫檀木棍床上,端着水烟筒噗噗地抽着,不时偏过头来看她,眼神里全是笑。(《髻》)
母亲乡下人的发髻总是让父亲皱着眉头,而姨娘的秀发与风韵总是让父亲笑里含情。这里的对比如此震人心魄,得宠的姨娘享受着爱情的滋润,失去爱情的母亲忍受的却是地狱般的痛苦与煎熬,对比手法巧妙的融汇在叙事中,传达出母亲内心深重的悲苦之情。
⒉反复
例8 她(萧珊)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默默地望着萧珊那对很大、很美、很亮的眼睛,我想起这段话,稍微得到一点安慰。(巴金《怀念萧珊》)
此处反复手法体现在“很大,很美,很亮”上,文段以此表达了“我”对妻子深深的爱恋之情和对妻子即将不久于人间的无限感伤悲愤,笔墨从容克制,给人以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当然,在叙事中用到的表达技巧不止以上讲到的几种,还有很多,比如白描、衬托、排比、比喻等。适当地运用一些表达技巧,有助于在叙述中抒发强烈的感情,使叙述充满情感美。
四、叙写场景,使叙事具有情感美
例9 有时刘嫂与陈嫂一起来了,母亲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对着背同时梳头。只听姨娘和刘嫂有说有笑,这边母亲只是闭目养神。陈嫂越梳越没劲儿,不久就辞工不来了,我还清清楚楚地听见她对刘嫂说:“这么老古董的乡下太太,梳什么包梳头呢?”我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 (琦君《髻》)
文段叙写母亲与姨娘坐在廊沿下,背对背彼此不交一语的梳头情景,写出了母亲郁郁寡欢的落寞,深深地触动着“我”作为女性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同情与怜悯的情怀。
例10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席慕容《燕子》)
文段叙写“我”在父亲面前唱《长亭外》,父亲发现歌词不对时惊诧的场景,通过父亲一连串的发问,表现出了父亲心中懊丧失落的复杂感情。
做到寄予深情的叙事使情感美,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一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其实都是思维意识和情感的产物,唯有致力于锤炼思维,培养真性真情,才能够驾驭外在的语言表达技巧,使之自然真切地表情达意,具有美感。同时,情感的表达应该扬弃浮躁,沉淀深邃,留下最真实最深沉的部分,正如巴金所说:“我掏出自己的心,让自己看,也让别人看,我好像把心放在清水池里不断地冲洗。”
篇9
这是方所创始人毛继鸿的理解,却仿若有人将你私藏内心的感受拎了出来。
怀着“如果你走在一个城市,一拐角就遇到文化,多温暖啊!”的温情,毛继鸿将方所呈现在广州太古汇,与爱马仕做起了邻居。
轻柔的音乐,咖啡的味道,极具创意的设计,人心落在文字上的沉静……2000平米的方所满足了爱书人的所有想象,这里是邂逅无数情人的地方,这里是阅读奇妙的旅程。在深深的感动中,突然想和大家谈谈“阅读”。
阅读是件非常私密的事情,遇书如遇人,看一个人的书单,便可勾勒出一个人的轮廓,猜出这个人的思想与趣味,同时也可寻得此人成长轨迹最隐性的线索。
在我看来,阅读必定要遇到四种人――导师让你认识世界,爱人让你珍惜当下,情人带给你惊喜,而知己是一面镜子,照见另一个自我。
我的导师从《全球通史》开始,纵览人类发展与全球各文明从生到衰的过程,有了这个坐标,以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为起点,沿着每一个文明找寻推进此文明发展的大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开启了东方文明的心智,西方文明从希腊、罗马精神开始,正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文明的走向,他们让我明白了人类的过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令我明白西方文明如何走到现在的样子,而梁启超、、陈寅格、梁漱冥等一批融汇中西文化的大师,令我明白中国尴尬的现在与可期盼的未来,而康德、尼采、叔本华让我开始思考存在的价值……正是通过这一群灿若繁星的导师的指引,让我认识世界,建立系统的知识坐标。
邂逅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让我相见恨晚,作为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让我深信真善美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追求的永恒品质,与他们的对话令我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提升自己对艺术与历史的认识,学会如何面对社会与生活。他们是我阅读上的爱人,亦师亦友,让我在《西方美学史》严谨的理论中认识美学的价值,从《美的历程》里体悟中国文化之美,在《美学散步》、《天光云影》的闲读中学会感悟生活,他们令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个人的体验。
爱人把握阅读的方向,而情人则是趣味的来源。极度认同“书店应该是最具温度的城市地标”,因为在不同的城市遇见不同的情人,这种神秘令我的出差变得令人神往。书架上的每个情人都有独特的故事,温州读张爱玲可沿着她寻夫胡兰成的足迹漫步街头,上海邂逅木心、陈丹青、顾城的惊喜,郑州偶遇《瓦尔登湖》后,差点带着女儿到农村种地去了,鼓浪屿遇见原研哉、竹久梦二的意外,香港撞见亦舒、北岛、董桥……能遇见情人的城市总是令我倍加怀念。而每一个情人又有着他不同的趣味,木心的文字,黄仁宇独特的历史视角,顾城细若游丝的情绪,龙应台的犀利,还有王小波的痞,张小娴的柔……另外,从文体上,小说、散文、诗歌也都属情人之列,她们都是可以提高修养、培养情趣的佳人。
的曾孙蒋友柏在《悬崖下的小道》中说:“快乐是稀释了的痛苦。”足见对任何人而言,人生总是苦的,阅读除了可以营造一个纯粹出世的心灵空间,也是自我认识,升华自己的心灵旅程。因而,还有一类是知已,周国平的思考,蒙田的感悟,罗兰的絮语都是抚慰心灵的鸡汤,在与他们的对话中,获得令自我更坚强的能量。
篇10
诗歌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余光中由于独特的经历和历史境遇,使得他对“乡愁”的理解是有独特性的,而这种独特性反过来成为他观照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并最终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学生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古人主张吟诗品诗,要反复吟咏品味,这样才能感受诗的妙处;朱自清认为“文艺的欣赏和了解是分不开的,了解几分,也就欣赏几分,或不欣赏几分,而了解得从分析意义下手。”[1]所以,笔者认为,要读得认真,品得仔细,读品结合,方能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引导。
一、把握基调,了解独特的内容
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营造氛围,激发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情景时曾动情地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与其引入大量的“乡愁诗”,不如还原诗歌创设的真实情境,如“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年已经四十四岁的余光中感到回乡无望,于是仅仅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他的笔端缓缓流出……”教师边播放《思乡曲》,边深情朗诵《乡愁》。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直接将学生带入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氛围中,学生先是静静地听,继而自然进入美美地读。
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问“从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这一问题指向《乡愁》四个小节表现的四个不同情感内容,即思念母亲,想念妻子,怀念母亲,思恋祖国,从整体上真正把握了诗歌独特的内容。
二、关注意象,体会独特的距离
在学生了解诗歌独特的内容之后,要真正引领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关键在于品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简单说来即有意之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重要镜子,由于人格的独特性,诗人的诗歌意象也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同样的物象形成异于他人的意象。”[2]可见,细细地品读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开启余光中独特“乡愁”的金钥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问“乡愁本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诗中仿佛触手可及。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不具体给出意象这一陌生的概念,却让学生自然关注到了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重要意象。
(一)涵咏音韵
诗的言说方式首先以音乐性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余光中在《缪斯未亡》一文中明确指出“一首诗的生命至少有一半在其声调,如果不读出声来,其生命便尚未完成,不算完整。”对于诗坛现状,他认为“缪斯未亡”,但“缪斯哑了”。为了治愈此疾,余光中十分注重诗中每一个的音质、音声以及在诗中产生的音响效果。例如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诗人就饶有意味地点缀上了四个相应的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教师可以设置两次对比朗读,第一次“去掉这些叠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次“是不是有了这个特点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愁绪呢?将叠词换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通过两次对比朗读,学生能感受到意象前的叠词将诗人的愁绪拉长了,从而更能表达出诗人愁绪的绵长、深重,而这正是余光中在独特“乡愁”言说时特有的审美创造。
(二)想象补白
品读意象时,除了遵从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从读者的角度对意象进行想象补白,从而架构起通往余光中心灵世界的桥梁。
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关注四个意象前都相应缀有四个叠词的基础上追问“大家再想一想,这四种具体的形象还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深入比较思考后能关注到这四个意象都代表着空间的隔绝,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距离。此时,再配乐介入教师想象补白的例子,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补白,如“有人说,乡愁永远是一种距离。距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愁的存在。端详邮票,诗人也许会这样想:那错落有致的齿纹,在千山万水的穿越中已经被掀起了几个弯弯的角落,它是飘过了多么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么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不知邮票那头的母亲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又会承载着母亲的思念来到我的手里……万水千山,只能端详邮票怀念曾经的团聚,回味母亲的味道啊。昏黄的桐油灯映着已经湿润的眼,我怅然了……当诗人手执船票、跪在坟前、遥望海峡,会怎么想呢?请从二、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写一写。”
学生想象补白时,也正是学生真正面对距离,感悟诗人心声时。想象补白后,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字,再回到诗作,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小节,此时诗中对童年的追忆,对妻子的思念,对母亲的悼念,对中华家园同构文化深切认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咀嚼形式
有人说,“诗语符码组合也是余光中‘有意味的形式’,它将诗人的情感轨迹以外化形态最表层地呈现出来。”[3]《乡愁》一诗中,四个意象的排列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值得学生咀嚼玩味。当学生能体验到每小节中诗人所倾注的情感时,教师适时地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具体形象的背后都有分离造成的空间距离,每一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能调换吗?”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意象排列的形式是以时间为序,四个时间牵起了余光中的少年、青年、中年,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囊括了一生的沧桑;在情感浓度上,由淡及浓,即从生离到死别,从家愁到国愁。学生惊喜地发现,四个意象排列形式的背后,交织着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说“《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当学生体悟到四个意象排列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后,可以展开自由朗读,学生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越聚越重、越酿越浓的乡愁。
三、品味沧桑,理解独特的乡愁
聚焦意象,从意象的审美创造、意象的想象补白,意象的表达形式三个维度读品结合,关注并嚼咀玩味了余光中意象背后的“距离”,是否就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了呢?“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余光中自己如是说。可见,要真正理解余光中独特的“乡愁”还要品味诗中的“沧桑”。
观照《乡愁》的创作情境,可以发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不仅指涉着思家、思国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的漂泊之苦。尽管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尽管台湾人也是炎黄子孙,但无可置疑,当几百万大陆人漂泊至台湾时,从一开始,他们却被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视为外来的闯入者加以看待。他们在狭小、封闭的孤岛环境中充满着失落和无奈,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无法认同一个与大陆的“泥土以及日渐消失的农业社会”阻隔的台湾现实空间。他们焦虑、痛苦,因为“他们不仅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也不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4],这种情感体验是何等“沧桑”!
当然这种“沧桑”并没有直观地呈现在诗歌中。在课堂实施时,需要教师先缓缓播放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认知“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岛――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就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无论心中留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成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成为‘无根的一代’……”再出示同为漂泊者的心声,如龙应台坦言无根者的沧桑:“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可是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如于右任无根生涯中始终萦绕的中国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时,学生在悠悠的曲调中,在殷殷的言语中已经真正开始触摸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情绪,最后出示余光中的尴尬身份――“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在‘台湾’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学生在双重角色的冲突中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的乡愁中果然不只有距离,还有沧桑,深深凝聚着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
注释: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黄秀英.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意象分析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1,(07)
[3]吕进,刘静.余光中的诗体美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7)
[4]赵小琪.身份冲突中家的构建与功能[J].江汉论坛,2009,(06)
参考文献:
[1]阙银杏.继承传统 读品结合――《乡愁》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