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雨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2:4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雨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坐在窗内听老师讲课,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我听的兴致勃勃,窗外的雨声,却浇灭了我的心情。那把伞,还遗忘在家中书柜的角落。窗上的水珠噼噼啪啪地响,水珠一连串地从玻璃窗上蔓延开来。老天,你下雨可真是会选时候。
踏出校园的门槛,一望无际,花花绿绿的雨伞充斥了我的整个眼球。惟独没有熟悉的水蓝色。我心里清楚,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哪有想到那把伞。
我挤在人群中,不时被雨伞的边际磕得生疼。忽然,感觉不到了雨滴。我一抬头,水蓝的伞。
妈妈撑着伞,我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灌进妈妈的脖颈里。“妈妈,伞歪了。”妈妈说,“没有啊,雨伞是正的啊。”可我分明看见妈妈在阴沉的天空下打了个寒颤。“妈妈,雨伞是真的歪了,你看你衣服都湿了。”妈妈撩了撩衣服,把伞重新撑正,可是没一会儿又把伞撑到了我的头上。那时,我真是弄不懂,明明伞是歪的,妈妈为什么还说是正的。
后来,我长大了,每逢下雨天,我都不再需要妈妈的接送。用的雨伞早就换成了简洁便携的那种。记忆里那把水蓝色的伞,在时间的消磨中一点一点地褪色。
今年冬天,我第一次整理那狼藉的衣柜。无意中,熟悉又陌生的水蓝色,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铁制的伞柄,如今亿起了厚厚的一层锈,可我似乎又闻到了当年的味道。
篇2
Remember once, my mother to sleep on the sofa, 3 years old I sit on the floor playing with blocks, three feet saliva down, and I am also helping to put on a pair of, silly smile. Suddenly, I saw a like rabbit ears two iron piece, and put on a small black ball. I take this black things, bare little feet "kipper, snapped," ran the sofa over there.
Then I "ride" on mom, picked up the iron went to mother in the nostrils, mother was I woke, see this stupid idea, I will understand. Mom smiled and took me, I gladly run. Mother catch up with me, a picked up said to me: "kid, don't always think of some way to deal with me!" I jumped out of his mother's arms and ran away.
This is my childhood story, remember now, I feel funny.
我的童年,是一首带着欢乐调子的歌曲,记录着我童年大大小小的趣事。
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沙发上睡觉,3岁的我自己坐在地上玩积木,口水垂下三尺,我也顾不上抹一把,傻呵呵地笑着。突然,我看到一个好似兔耳朵的两个铁皮儿片儿,插在一个黑色的小圆球上。我拿着这黑东西,光着小脚丫“吧嗒、吧嗒”地往沙发那边跑。
篇3
一次,又是一个下雨天。外公正要出去散步,我也跟去了。
我们撑着伞越走越远,而雨也越下越大。突然,外公问我:“你有没有淋到雨呀?“没有。”我回答道,外公顿时笑呵呵的。可是,我看到外公拿的伞斜了,剩下一片灰色的天空。我奇怪地问外公:“伞斜了,您不会淋到雨吗?”“不会”外公回答。“可是伞明明向我斜了呀。”我心里想。回到家了,外公用面巾纸擦干肩膀上的雨水。我十分气愤地说:“外公,您明明淋到雨了,为什么骗我?”外公笑着看着我,没有回答。
过了几年,我长大了,轮到我给外公撑伞了。
又是一个下雨天。我拿起伞,和外公一起去散步。走了好一会儿,我才发现:我拿的伞斜了,斜向外公那边。我突然感到心里一震:这跟几年前外公拿的那把伞的事情不是一样吗?不同的是,那时的伞是斜向我这边来的。“小张,伞斜了。”外公向我说。我微笑的看着外公,心里感觉无比幸福。
同样的一把伞,都有着不同样的爱。那把倾斜的雨伞,表达了我和外公之间的没有办法用语言言达的爱。
篇4
One time, I got acute disease, just the heavy rain that day, mom and dad are very worried, they take me to the hospital together, dad behind my back that day, mother behind his umbrella to us, because it was late, we only have to walk to the hospital, the mother to the hospital to register, with my dad, waiting for the doctor to see a doctor for me, that we always stay up till midnight, see I don't have anything, mom and dad with a smile, but my tears blurred my eyes. So I told mom and dad said: "I will study hard repay you later." They said: "as long as you are healthy and happy, good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for us in return." I nodded solemnly. From then on, I told myself I must good good study, don't let parents worry about, because I want to use results to repay their parents.
I am very grateful to my parents, I want to learn to be grateful. Have words to say well "who made the heart-inch grass, at a three chunhui".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pay hard raising my parents, I must study hard now, when I grow up, find a good job, let parents abetted. Parents paid for me, I will thank you ten times, one hundred times, return them, let them give valuable.
我们能生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第一,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走第一步,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说第一句话,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认第一个字……如果没有我们亲爱的父母,就没有我们。
篇5
If, like me to choose my first Thanksgiving to the parents. They let me come to this colorful world, and they spared no effort to support me grow up in their harvest success, I am pleased to join with me, and sow the tears of joy; they are in my frustration, I am encouraged by, I am inspired; loud voice exhort, and look forward to a report, the parent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flowing from time to time in my whole body.
If you only Thanksgiving parents may be too narrow. We would also like to live Thanksgiving. As long as grateful, then your life will be happier! Life is fair, she will not deceive you, as long as you pay, there will be a return. Despite the sometimes smooth, sometimes despite the numerous reefs; singing, even though at times laughing, even though at times sad depression. This is the life, gave us hot Suanku salt, gave us flowers and sunshine. No matter the kind of situation is that Thanksgiving should live, or where colorful? !
But also everyone around Thanksgiving. Grateful to those who encourage you, because he brought you to power; grateful for your help, because he told us what to give; spur thank you, because he removes your karma; grateful to those who have hurt you, because His temper your mind; to thank those who have deceived you, because he has enhanced your knowledge; to thank those who have abandoned you, because you have to teach him self-reliance; grateful for your trip, because he strengthens your ability to ... ...
Thanksgiving did not know how a person, not like a fish breathe, can not survive a moment;
Thanksgiving know a person, just like the flowers bees encounter, as encountered in the desert oasis, just like horses came face in the world so beautiful!
Let's hearts with gratitude, singing aloud in front of the world, "the heart of Thanksgiving, thank you, with my life ... ..."
每个人都应该对感情生活——感恩节,我们感恩生活,家庭的感恩节,感恩节感恩生活,社区……
如果像我一样选择我父母的第一个感恩节。他们让我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他们竭尽全力支持我成长在他们的收获成功,我很高兴和我一起,播下了喜悦的泪水;他们在我的挫折,我深受鼓舞,我启发,大声劝,和期待的一份报告,父母的心脏和血液流动不时在我的整个身体。
如果你只有感恩的父母可能太窄。我们还想活感恩节。只要心存感激,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更幸福!生活是公平的,她不会欺骗你,只要你付出,就会有回报。尽管有时顺利,有时尽管大量珊瑚礁;唱歌,虽然有时笑,有时即使悲伤抑郁。这是生命,给了我们热Suanku盐,给我们留下鲜花和阳光。无论什么样的情况是,感恩节应该活着,或者彩色的? !
而且周围的感恩节。感谢那些鼓励你的人,因为他把你带到权力;感谢你的帮助,因为他告诉我们给什么;刺激谢谢你,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力,感激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的脾气你的思想;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知识,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你必须教他自力更生,感激你的旅行,因为他强化你的能力……
感恩节不知道怎么一个人,不像鱼呼吸,不能生存的时刻;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写作
我们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人格指导、文化教育、艺术培养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是识字、朗读和组词,年纪逐渐升高就要学习写作,很多事实说明:写作要从娃娃抓起,因此上,《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面对今天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如何提高文化素质、如何指导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写作能够体现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程度。在我多年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的提高必须重视“三个方法”,即:多种渠道获得素材、多种渠道积累素材和多种形式运用素材。现在简单阐述于后,与广大同行交流,以求共同促进。
一、重视指导,多种渠道获得素材,达到信息获得的全面性
对于作文教学,指导是第一位的,要把学生引入社会、引导实践,绝对不能停留在课本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这个狭小的环境范围之中,要使学生获得知识面宽,必须要求做到获得生活信息面广。关于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有很多种,我认为:
首先是重视观察。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与景、言与行、形与影,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街头巷尾到自然景观、从天上明月到地上山水、从图画色彩到文章情境,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以后要用心思考、细心分析、准确判断以至达到熟练运用程度,随时做好记录。
其次是经历访问。小学生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和年纪的初步增高,具有好胜心和好奇心,但是阅历浅、经验少、知识薄,对于一些人和事物的了解把握不足,特别是与人和事相关的历史资料,还有了解过程中的真实与否及其丰富内容。教师要明确指导,适时提供可以参考的信息资料。当然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要求就是通过亲身经历亲自访问后及时记录,在此基础上同时能够练习写作,从最贴近、最简单入手,比如:《我的爷爷》、《家乡变化》、《学校今昔对比》等等题目。
再次是利用视听。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同时教育教学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要组织、引导、安排小学生通过电视、电脑获得文化知识,并且以学校阅览室、图书室、文化角的了解,以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等方面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写作素材。影视设备,特别是电视上的很多栏目如:《新闻联播》、《少儿频道》、《社会与法》等等,经常收看,也能获得大量信息,达到全面性。
最后是必要查询。电话的普及也是获取信息素材的另一途径,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110”、“120”、“119”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能够起到了解真实、激发感慨、记录写作的目的。
二、挖掘潜力,多种方法积累获得素材,储存信息获得的适应性
在积累了一定的信息以后,教师就应该挖掘学生的潜力,练习写作,储存更多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的积累就是为写作提供服务的,积累多了,就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任意挑选,挑选词语、警句、片段等等,这就是写作的适应性和财富。
日记与周记:写日记或者周记是锻炼写作最为长效和特效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把储存写作的素材和信息、锻炼思维的好方法。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可以让学生把日记或者周记分为:人物类、事件类、景物类、动物类、植物类等等类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把观察到的人、物、事、景分门别泪添加进去,以方便结集和查阅。
阅读与笔记:阅读除了记忆背诵以外有一种是阅读摘抄、还有一种是写心得体会记录故事梗概,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是积累写作素材、储存写作信息、实现写作适应的关键所在。
写作与修改:长期的素材积累在写作时就会涌现出来,可是素材积累的再多如果不经过亲自写作就会荒废;写作是文化知识的体现、写作是文化知识的积累、写作是文化知识的更新、写作是文化知识的升华,完成了写作以后就要进行修改,古人说:“文必三改。”。在教师的指导下,写作以前列好提纲,修改时“有章可寻”,看是否达到了写作目的,同时还要看看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语言结构的合理性、篇章层次的详略性等等。
三、结合课文,多种形式运用素材,实现信息获得的创新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作文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作文写作的要求从四个阶段开始:
首先是创设交流情境,组织学生交流写作信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小学生作文竞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交流写作信息、方法和技巧,并且向优秀学生学习,激发热爱写作的兴趣,在此之前,教师必须紧扣教材、密切联系每个教材后面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书本上找方法、在写作中练功力、在竞赛中比水平。
其次是改变写作方式,激发学生提高写作兴趣
写作难和作文难是小学生的头疼事,同时也是教师语文教学的棘手教学任务,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那就是改变写作方式;一位很有经验的作文教学教师说过:“导致中国孩子不爱写作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作文题目缺乏趣味性、广泛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只能在作文时行走在字里行间排列组合,而不是进行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排列组合。”。
再次是培养思想素质,强化学生升华写作能力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的,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于知识积累、于作文写作,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品质,培养思想素质,使学生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用浓浓的感情去写作。
篇7
[关键词]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15
做事总是有方法可循的,叙事性散文的写作也不例外,我想结合平时的训练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审清题目要求
现在的作文大都是命题型作文,在写作文之前,学生首先要审清题目的含义。
1.抓住关键词
抓关键词就是要学生抓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来审题。例 “又是一个新起点”,“又”“新起点”是两个关键词。“又”说明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新起点”是基于此次事件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来说的。
通过关键词,大概理出写作思路:首先,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其次,经过深入思考后,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经过此事件,自己的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精神上如何引领自己成长等等。
2.由表及里,抓引申义
许多作文不能简单看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往往要深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1)比喻类:比喻类作文,作者可以试着把题目还原成比喻的形式,例如“……像……”等,以此来判断是否为比喻类的作文。这类作文大都需要学生根据本体进行引申,然后进行构思写作。例如作文《酸酸的泡菜》,这当然不是让学生写“泡菜”,而是从“泡菜”这一事物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心理感受及追求等,只有把本体和喻体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文章的思维空间。
(2)象征类:此类文章,不仅要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所要阐释的深层含义。例如作文“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灿烂”,难道文章仅仅要写“乌云阳光”吗?看到“乌云阳光”,你会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乌云”象征自己经历的困难挫折等等,而“阳光”则象征经历过坎坷的生命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挖掘出文章的象征意义,文章读起来才会更有味道。
二、训练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想像力能使作文文采飞扬,学生的思维放飞驰骋,如何训练呢?
1.明确联想和想象的含义
何为“联想”?何为“想象”?只有在明确了它的含义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才能更好地启发思维。
2.基于词语的联想和想象
(1)基于词语的联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些词语进行相关、相近、对比等关系的联想。例如,看到“双休日”这个词,就会想到周末、作业、老师、兴趣班、游戏、公园等;提到“春天”,会想到河水解冻、春暖花开、柳树发芽、万物萌生等;体悟深刻的同学还会想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等。
(2)基于词语的想象
对于此类的训练,学生可由一个或几个词展开合理的想象,由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可以想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例如 “南瓜”一词,有的同学想到形状、颜色等词,还有的同学会想象自己能像灰姑娘一样,坐上南瓜车到自己向往的地方旅行。
3.基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
词语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1)比拟修辞:这类修辞在本体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把原有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使人读之兴趣盎然。例如:树枝晃动起来。采用拟人的手法,我们可以扩展为:树枝左右摇晃起来,他扭动着身子,挥舞着身上的绿色绸带,又像在不停地向行人挥手。
(2)比喻修辞: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可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可以扩展为:远望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像绿色的绸幕镶嵌在远处的天边。加入了联想和想象后,句子是不是变美些了呢?
(3)夸张修辞:恰当地运用夸张,既能使自己的语句非常生动,又可以暗示一定的心理。例如:这时狂风大作,乌云渐渐布满天空,只见天空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低,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扑向我们。这是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快,又伴有人们对此种天气的些许恐惧心理。
4.基于场景的联想和想象
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场景的训练。
云起云落、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面对不同的场景,孩子们会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就此,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训练。例如景物描写、劳动场景、学习生活、运动竞技场等。
三、开头和结尾训练
1.内容上首尾点题
我班的学生作文基础都不太好,我在训练作文时,让大部分学生尽量开头结尾都要点题,假如开头不适合点题的话,那么结尾一定要点题。
例如:“母爱,感动”一文,学生的作文开头是:“夜深了,我久久还未入眠,起身眺望窗外,树影婆娑,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照射到地上,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然后转入对事件的描写。我觉得可以对开头再作一下补充:“在这寂静的夜晚,母亲对我的关爱,幸福的、感动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景为情设”,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补上一笔抒情,既点了题,又能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意境更美了。
2.结构上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会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密、完整,布局合理。例如,在“就这样慢慢长大”一文中,一位学生的开头是“时光悄然而逝,如白驹过隙,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了”;结尾是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许多,就这样我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收获” ,而结尾中的“成长,收获”就是对开头的照应和对长大的回答。
3.语言上生动优美
通常在语言上的修饰,我们一般采用修辞手法,把一些平实的语言比喻化、拟人化等。例如“秋天到了,小麦黄了”,学生可以试着修改,如:“一块块麦田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麦浪掀起层层涟漪,像海面上的微波在不停地晃动。”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生动了许多?
学生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组内每人出一句,其余同学修改,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比一比谁修改得好,让学生互相取取其长而补其短。
四、提升细节刻画
细节描写会为文章增色,对此,我们可以多加练习训练。
1.景物描写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可小觑。
(1)景物描写要匹配人物心理。“景为情生”,环境的描写与文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物描写要符合作文的要求。如果作文的开头是:“天空越来越暗,乌云也越来越多,窗外的树木随着大风的袭击疯狂地摇动他的身躯,好像随时都可能被狂风吞噬。”这时的景物描写一般对应人物的心情应该是“焦急或焦灼不安”,而不应该是人物喜笑颜开或心情万分高兴。
(2)景物描写要细致生动。景物描写需要学生提升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走在田间小路上,我闻到泥土的气息,看到了草叶上有露珠。”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细腻生动,提升句子的美感以及可读性。可以修改成:“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路边田野里的泥土微微润湿,青草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偶尔会传来路边野花的香味。深秋的早晨,只见草叶上晃动着圆圆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粒粒小水晶。”
2.外貌描写
(1)外貌描写要匹配人物形象。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窥见人物的一些性格特点。描写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观察要仔细,要能为文章的主题服务。不能把“一双孔武有力的双手”用来形容颤巍巍的老人和天真可爱的孩童,只能用来形容健壮的中年人。
(2)升格外貌描写。可以采用扩写的手法升格外貌描写。例如,“父亲的双手很粗糙、长满厚厚的老茧,手指上还有裂口”,我们可以进行升格练习,通过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展示父亲的双手。可以升格为:“我看到了父亲的双手,黝黑、干裂、粗糙,在我接住包裹与父亲双手接触的刹那间,父亲手上的裂皮刮过我白皙的双手,让我感觉有些许疼痛,父亲那摊开的手掌上,长满厚厚的老茧。”让学生把对父亲双手的描写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会更有感染力。
3.动作描写
在一些文章中,为了表现主题,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一些细部刻画,细心观察,分解人物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例如校运会上,“只见运动员双脚用力蹬地,身子往前倾斜,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个个像离弦之箭,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往前奔跑”。这样的画面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刻画出来了。所以,在动作的刻画上,先引导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分解动作,然后再辅之以必要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完美。
4.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不在多或少,而在于使用得是否恰当,能否为文章的主题更好地服务。例如《背影》中:“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平淡无奇的语言彰显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语言虽然简短,却符合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出现要根据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作者需要考虑斟酌,不可任意而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描写,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对作文人物语言的写作水平。
5.心理描写
不少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不好,我为此设计了一些场景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例如:上课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老师拿着这次考试的试卷匆忙进来,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学生先自主填写人物的场景心理,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描写能力。然后再设计一些其他场景来进行心理描写训练,慢慢提高。
篇8
江苏省劳动厅:
你厅《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外国人携带第三国女佣来华问题的请示》(苏劳就〔1996〕30号)收悉。经商公安部、外交部、外经贸部,现答复如下:
外国人携带外籍女佣来华,是属于一般劳务人员来华就业,根据劳动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经贸部联合颁发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应从严掌握。确需来华的,须报请省级劳动、公安部门审批。审批机关应严格控制人员数量及就业范围。经省级劳动、公安部门批准后,携带女佣的外国人可代其申办就业许可,入境后办理就业证和居留证。该女佣的就业证与居留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携带其来华的外国人的居留证有效期。女佣在华就业期间,不得交换雇主,若被解雇,须办理就业与居留终止手续,并立即出境。
篇9
1.赏析课文,揣摩语言。
2.分析雨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
活动一:预习、除障(5分钟)
1.初读课文。(自读一遍,互读一遍)
2.圈画字词、查字典、积累。
(把易错字整理到黑板上)
活动二:赏析(有感情地朗读10分钟)。
活动三:探究:雨的形象(独立思考1分钟,对子交流2分钟,班级展示3分钟)
活动四:质疑(7分)。
小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五:仿写并展示(8分)。
活动六:收获。
二、导学
导入:雨的图片,写雨的佳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活动一:
1.朗读课文,试着揣摩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对子再尝试。
2.学生整理的易错字可以是生字、同音字、多音字。
活动二:学习散文诗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悟出诗中形象。(浪、雨)
结合背景,把握作者感情。
探究语言及写法。
活动三:雨的形象。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在作者的笔下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活动四:质疑主旨,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
活动五:仿写,要求见课后三。
活动六:围绕学散文诗,写散文诗谈收获。
三、备注
仿写做测试:
一粒沙,;
一棵树, ;
一株草,;
一片云, 。
四、反思
用第一人称和比喻、拟人、等修辞,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2)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
仿写句式:
我(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
五、板书设计(略)
篇10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可称之为“大家之作”,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其见者真,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不像绘画,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语言的描写确切,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达到“毫芥”毕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即见其形,由远及近,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四个字重叠摹声,使人觉得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由远及近,声音分外响,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素妆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充满了灵气与生机,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荷塘的绿色,染得雾也变成青色,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无色,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连明亮的灯光,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这里用“钻”字,而不用“长”或“冒”字,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树叶左遮右挡,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这一段文字,将静态的梅雨亭,化成动态的苍鹰,又以一个“浮”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似凌空而飞的气势,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准确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以准确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字字“立”,句句活,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立”起来,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