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5:0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母亲的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短小 真诚 具体而微 意境
散文,是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也就是那些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具体包括杂文、随笔等,古人文集中的记、序、传、书、墓志等门类也都是散文。孙犁先生以小说饮誉文坛,其实他的散文老到、雅正,也颇具功力。在散文方面的创作和对中国古代优秀散文作品的评价中都彰显出他鲜明的散文观。
一、从形体上看散文短小精悍
孙犁认为,“古代散文,多是有内容的,有时代形象和时代感觉的,文章也都很短小”[1]。散文这一文体的内在要求是,内容要实,文字要简,故而在形体上表现为短小精悍。针对“散文篇幅都很长,欲求古代一千字上下的散文几不可得”[2]的状况,孙犁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源,“一是对所记事物,缺乏真实深刻感受,有时反故弄玄虚;二是情感迎合时尚,夸张虚伪;三是所用词藻,外表华丽,实多相互抄袭,已成陈词滥调”[3]。
在形体上散文要求短小精悍,还要消除散文结构松散、不讲究布局谋篇的误解。“散文如无具体约束,无真情实感,就会枝蔓无边。”[4]同时,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孙犁认为,“作者如确有深刻感触,不言不快,直抒胸臆即可,是不用过多的构思设想的”[5]。这与苏轼所说的“大略与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6]是一脉相承的。孙犁认为,“中国散文的特点,是组织要求严密,形体要求短小,思想要求集中”[7]。如果能做到这三点,散文自然紧凑结实,短小精悍了。对于情之所至,一蹴而就的作品,加上修改润色自然也可去掉粗糙的痕迹。
二、从文风上看散文真诚朴实
孙犁在《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中,称赞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和欧阳修的《泷岗阡表》都是“感情真实,文字朴实之作”。孙犁认为,散文的创作态度必须真诚,表达的情感必须真挚,描述的事物必须真实,行文还要朴实无华。这样“文章能取信于当世,方能取信于于后代”[8]。
无论何种艺术,都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散文这种文艺式样也不例外。既然创作者都懂得这一艺术规律,为什么在现实当中会出现文风浮夸、华而不实、无病、空洞无物的所谓“散文作品”呢?孙犁认为:
所谓感情真实,就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身份、处境、思想、心情,以及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写出这些,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触及文字,很多人就做不到。这就无怪自古以来,名篇范作如凤毛麟角了。
文字是很敏感的东西,其涉及个人利害、他人利害,远远超过语言。作者执笔,不只考虑当前,而且考虑今后,不只考虑自己,而且考虑周围,困惑重重,叫他写出真实情感是很难的。只有忘掉这些顾虑的人,才能写出真诚的散文。[9](《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
小说以客观的零度描述见长,散文却以直抒胸意取胜。孙犁说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说了许多真心话,才成为千古绝唱。如果创作者瞻前顾后,行文云遮雾罩,跟读者玩“障眼法”,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这样便不能表达真实的情感,又怎么能感动别人?无怪乎孙犁感叹,“我们习惯于听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在揭示现实生活方面,其能力和胆量确是有逊于古人了”[10]。这一方面,孙犁谈了自己的作品《黄鹂》,放了二十年才发表,切实说出了创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困难。
优秀的散文作品,其文字还是朴实的,如前面提到的“三表”以及老舍的《我的母亲》、《想北平》和沈从文的《时间》等。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人生如此,表现在文风上也是如此。孙犁的散文文字朴实、清新,有诗的韵味。如《亡人逸事》这样描述到:
几个孩子,也都是在战争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长大的。农村少医药,我们十二岁的长子,竟以盲肠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的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对孩子们说:“我对你们,没负什么责任。母亲把你们弄大,可不容易,你们应该记着。”[11]
这都是朴实的文字、平白话,言简而意丰,色淡而音低,表达了对亡妻的无限缅怀,情意缱绻,韵味悠长。
三、从内容上看散文具体而微
在《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一文中,孙犁说,散文应是“所见者大,而取材者微,微并非微不足道,而是具体而微的事物”。他的散文《回忆沙可夫同志》、《伙伴的回忆》、《相片》、《黄敏儿》和《黄鹂》等,都是于细微之处显神理的。在《读〈旧唐书〉记》一文中,孙犁谈到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时,为表现功高盖主的郭子仪,巧妙剪裁了《旧唐书》中记载郭子仪三个具体而微的细节:
其一为:郭子仪平日见客,姬妾环侍,从不避讳。“及闻杞(卢杞)至,悉令屏去,独隐几以待之。杞去,家人问其故。仪曰:‘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若此人得权,即吾族无类矣。’”其二是:“盗发子仪父墓,捕盗未获,人以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子仪心知其故。及自泾阳将入,议者虑其构变,公卿忧之。及子仪入见,帝言之。子仪号泣奏曰:‘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士残人之墓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朝廷乃安。’”其三是:“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12]
孙犁说道,“他(司马光)像司马迁一样,知道要把一个历史人物写活,缺少这种具体事件,即细节,是做不到的;这种具体事件,联系着当时的社会、政治;联系着所写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心理,以及他周围的人事”[13]。这样三件小事,司马光却当作大事来叙述,这能表现出一代名将的风范吗?征战疆场,栉风沐雨,九死一生;功成名就,谤亦随至,虽被皇帝猜忌还能寿终正寝的名将古来罕见。郭子仪能够安享晚年,与从这三个细节上表现出的谨慎、从容、朴拙是分不开的。难怪孙犁赞叹司马光目光如炬,长于以细节表现人物。常人求至,至者求常,这一散文创作规律孙犁以“具体而微”概括了出来。
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散文传统方面,孙犁说,“欧阳修的文章,常常是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14]。他特别敬重欧阳修在《泷岗阡表》中的表现手法。欧阳修选择先父好客、为官清廉、“至孝能养”和为死囚求生的具体细节,来表现其父的做事为人。一个血肉丰满、平易近人的先父形象便跃然纸上,比起空洞浮泛的说教来要高明得多,也鲜活得多。孙犁的《母亲的记忆》就是对欧阳修文艺表现方法的继承:
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母亲对人说:“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为他是我烧香还愿,从庙里求来的。”[15](《母亲的记忆》)
母亲做过的事、说过的话看似琐碎拉杂,却是一个农村妇女在恰当的时候做或说得最为恰当的。细微之处显神理,母性的光芒就在这具体而微的一言一行中彰显出来了,胜过浓墨重彩的描绘。
四、从美学上看散文意境优美
孙犁先生的散文语言简洁,文风清新,然而无干枯之感,这与他孜孜追求散文意境优美的抱负是分不开的。孙犁在散文《黄鹂》中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对散文的创作他也追求美的极致。在《关于散文》一文中,他写道:
艺术创造上的真、善、美,如果这样解释:这三个字要求,作家站在无产级的和人民的立场,抱着对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抒发真实感情,反映工农兵真实的情况;在语言艺术上严肃认真,达到优美的境界;作家的思想,代表新生的进步的力量和思潮,又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按照这些要求认真做去,那么,我们的作品虽然不能传世,也可以使当时当地的读者,得到有益的参考。[16](《关于散文》)
孙犁说,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美学上追求真善美的经典作品,而风靡于明清时代的应试的八股文则是十足的“敲门砖”,毫无真情实感,更无美学上的追求,都是些朝生暮死的东西——难怪蒲松龄说八股文是“金盆玉碗贮狗矢”[17]。
注释:
[1][4][7][14]孙犁,傅光明编:《孙犁散文·欧阳修的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3][5][8][9]孙犁,傅光明编:《孙犁散文·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6]苏轼等著,陈霞村,李国锋注析:《古代书信精选·答谢民师书》,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0]孙犁,傅光明编:《孙犁散文·谈柳宗元》,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1]孙犁,傅光明编:《孙犁散文·亡人逸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2][13]孙犁,谢大光编:《孙犁集·记》,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5]孙犁,谢大光编:《孙犁集·母亲的记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6]孙犁,傅光明编:《孙犁散文·关于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篇2
“散文”与“散文诗”,两者仅一字之差,看起来就像同卵双胞胎,而实际上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某些方面两者甚至背道而驰。所以,当一本集合了散文和散文诗的作品,比如吴长忠先生的《知了》,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好自信的冒险。
但是,读完《知了》,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世事无绝对,能写好散文同时也能写好散文诗的人,毕竟还是有的。《知了》便是明证。
《知了》中的散文,最动人的当是那些“忆旧”之作,如《母亲的眼泪》《拉煤记》《穷家之乐》《三位大嫂》《给爷爷祝寿》等。作为一种紧贴生活和情感的写作,忆旧散文似乎更能通过文心昭示人心,因而最能体现散文排斥虚假、反对矫饰的文体特征,也最能显现散文自身所达到的境界。吴长忠先生的这一组忆旧散文,不仅写得淳朴生动、真诚感人,也写出了自然大方的风度和自在清澈的心境,读起来贴心入肺,令人难忘。它们的动人首先来自于作者独特的笔调。吴长忠先生是以一种质朴、宽厚的话语方式,从日常的细节入手,回顾生活里的真实事件、抒发人生中的独特感受,在娓娓道来之时暗藏淡定从容,又尽显平实亲切。而这些散文更为深入也更为持久的力量,则来自于文字所呈现的心性和情怀。作者不仅是在用心观察世界、用情体悟人生,还是在以内心的省察和精神的升华,将经验与感受加以反刍和提炼,在表达真心真情、呈现真意真我的基础之上,构建、衍生出自身的意境与气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不管苦难还是欢欣、亲情抑或“人情”,在他写来都是温情而不泛滥、乐观而不虚夸、通达而不矫饰。从这些看起来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我们读到了一种豁达本真的胸怀,以及一颗淳厚的赤子之心。。
《知了》中的散文诗则呈现了另一种面貌,更确切地说是另一种风采。作者用优雅的语言和悠深的意象,辅以深切的情感,来赞美故乡、雪原、月光和炊烟,来咏叹布谷鸟、石头、河流和湖泊,来叙写向日葵、蒲公英、樱花与荷。而在所有这些诗意而深情的美好之上,是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终极追问,对那些关于永恒与无限、实在和虚无、个体和偶在,关于价值和意义、自由与孤独、美和爱的问题的索问与思考。因此,这些散文诗,不单是诗意盎然的描写、情思绵长的表达,也是生命哲理的探求与思辨。作者把抽象的精神性的思索和感悟,自然地具象于有灵且美的万物之中,深情地完成了对思想的诗性表达,由此成就了这些融诗意、情感、哲思于一体的散文诗。如果说散文最能体现写作者的胸襟与心性,那么,散文诗在彰显写作者的才思和文采之时,更能清晰标示出他的思想刻度和心灵深度,所以,一个敏锐深刻的灵魂就从《知了》的散文诗中显影而出。
也由此,我想,一旦完成对《知了》的阅读,我们可能会更加相信,文字通向的是人的心灵。(任瑜,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
篇3
金锦散文集《亲情絮语》日前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散文集《苦语》、诗集《田园诗画》出版之后的又一部散文集。出生在鲁西南农村的金锦对乡风乡情有着深挚的眷恋,对父老乡亲有着真诚的关爱,对父母亲人有着浓重的感情。特别是自幼失怙后,母亲不仅是惟一的依靠,而且母亲善良的人格对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故在他笔下,对母亲善良、淳朴品格的歌颂,对传统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察与思辨,读来使人情动于衷,理明于心。在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金锦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独到的领悟,对文学事业热爱、执著,他的写作真心实意,呈现给读者的是真情实感。
(曾 经)
王世春中篇小说集《白玛》出版
作家王世春的中篇小说集《白玛》,近日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中篇小说集大多取材于农村,站在社会发展与历史进程的前沿,关注和反映社会变革与风俗乡土人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生活视觉,作品中的人物大到省委书记,小到村民,特别是对乡镇干部和当代农村、农民有较深刻的了解和思考,将笔触大胆地渗透和触及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与灵魂世界,以颇见功力独到感人的细节刻画见长,在起伏跌宕、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挖掘出一个个独特的生活层面,揭示了社会深层思想与文化内涵,具有浓烈的终极关怀情结和文化关怀意识。作者的生活与创作视野宽广,不局限于农村题材,在他的高原题材的小说中,将神奇的山川河流峡谷、神秘的人文风情与生命故事,演绎得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荡气回肠、如痴如醉。民族之魂、高原之魂、军民之魂始终流淌在富于美感的字里行间,清新、质朴、震撼而又耐人寻味、令人难以忘怀。本集收录作者的创作体会文章,与小说作品相辅而行,相得益彰。读者不难看出作者对生活、对生命深入骨髓的体验与拷问,其中描写高原人文风情生命故事的《白玛》已改编为同名电影即将投拍。 (曾炼冰)
《幼儿画报》举行“寻找三代读者”活动
以学龄前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幼儿画报》日前开展 “寻找三代读者”的活动。明年是《幼儿画报》的25岁生日。往昔的童心稚子或已为人父母,或初为少年。为答谢三代读者朋友的支持与厚爱,该刊特举行此次活动。27至32岁、17至22岁及7至12岁的读者,只要将对应年份的该刊任意一期杂志寄出即可获得一份礼品。 (李 强)
梅洁散文集《一只苹果的忧伤》出版
此为国内文学奖获奖女作家散文卷之一种,辑作者多年创作的重要篇章,由“回忆与默想”“爱情及其泪水”“楼兰的忧郁及其他”“子夜阅读”“关于创作的随笔”五部分构成,集中展示作者的成长路途,描摹生活、思想、创作,无不激情涌动,开阔、细致、深入,历经磨砺而魅力犹存。 (小 黑)
《枣庄运河文化丛书》问世
借助日益高涨的京杭大运河开发热潮,一套荟萃山东省枣庄市运河文化研究成果的大型出版物――《枣庄运河文化丛书》(八卷本),日前已编纂完毕出版发行。《枣庄运河文化丛书》共分八卷,198万字,包括《枣庄运河》《枣庄文物》《枣庄胜景》《枣庄名人》《枣庄民俗》《枣庄煤史》《枣庄诗选》《枣庄战事》。《枣庄运河》卷分七个专题,分别叙述了枣庄段运河的形成与变迁、水系与水利、航道与船闸、船舶与漕运、港口与渡口、司运机构与航运管理、沿运经济带开发与建设。是全面认识和了解枣庄运河历史变迁的窗口。 (李沈曹)
篇4
第一课时,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我与地坛部分的教学,初步感知了作者的人生遭遇和对生命的思索。第二课时,我准备让学生以小组研讨的方式来赏析,且通过品味语言来深入领悟散文的主题。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推选一个代表站起来发言,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赏析目光主要放在母爱的伟大上,学生沉浸在对母爱的感动中,学生认为这就是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文中大量笔墨叙写的对生命重要启示的话语,几乎没有心思体味,当我问到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紧密联系吗,学生似乎很迷茫,我趁热打铁,赶快出示幻灯片即我预设的关于文中生命思考的一系列问题,并要求他们再次细读课文画出对生命有启示的话语,。于是这堂课又掀起了第二次,下面就是我们师生围绕生命话题而进行的讨论:
教师:文中我与母亲和第一部分有必然的联系吗?如果没有,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我与母亲并把它和第一部分一同放在我与地坛的课题之下呢?
学生甲:作者是在地坛里思念自己的母亲的。
学生乙:文中所记述的事都发生在地坛里啊。
学生丙:我交给母亲的一个难题是去不去地坛公园。
教师:母亲是如何对待这个难题的呢?作者理解母亲的做法吗?
学生甲:是有变化的,应该算理解了吧,作者先是叛逆不顾母亲的感受,到后来痛悔自责。
学生乙:作者整日在地坛公园揣摩母亲的心理感受,在无数个黑夜后的白天,白天后的黑夜,……
教师:大家的讨论好极了,在本文后面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心路变化的过程,是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了作者。
教师:母亲面对苦难的态度和本文的主题有紧密联系吗?
学生:通过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作者明白了怎样活的问题,像母亲一样坚毅勇敢的面对命运交给我的难题。
教师:所以两部分是统一的整体对吗?
学生:第一部分解决了关于死的问题。第二部分解决了为什么要出生的问题。
教师: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她们用无言的方式启示了作者。所以学习本文我们要从母爱的感动中走出来,站在理性的高度上,去领悟作者对于生命的深沉思考。
教学反思:
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课,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把课上的精彩,必须要注重课堂讨论这一活动,应该把讨论引向深入,从而真正的读懂文章的主旨。那么如何将讨论引向深入呢?
(一)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搭建平台
如对本文中的命运的讨论,为了使学生讨论更深入,教师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可利用的平台。提问时更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和思维的发散点。
(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和生成又是相互统一的,所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科学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这种预设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预设,同时又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预设。教师预设时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
篇5
关键词:鲁迅;朝花夕拾;情感艺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主要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2月21日到11月18日之间的所作。《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回忆性散文,十篇散文色调相对明快、清亮,夹藏着先生童年的印记。
一、《朝花夕拾》情感流露的表现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那拳拳的乡土情结。
“叶落归根”、“故土难离”、“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少小离家老大回”等,都是人之常见的“故乡”情,也是人性化色彩的一种具体体现。故乡人们对“无常”的喜爱也是特有的,鲁迅不能忘怀,都记在《无常》中。《无常》打破了旧时迷信传说的拘囿,把人性、人情赋予迷信传说中的鬼魅。无常,本来是迷信传说中的“勾摄生魂的使者”,人之死,都是由“无常”勾摄魂魄而进入冥界。但是,这里的“无常”,没有迷信传说中的恐怖、狰狞,而是迎神赛会“由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真正主持公理的“公正的裁判”。他是“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对皇亲国戚也不放过,对受苦人则冒着受惩罚也要放他“还阳半刻”。所以,鲁迅写道:“一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较的相亲近”[1]。家乡的这些淳朴的、与“礼教”有妨的民俗,自然受到鲁迅的喜爱。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起码的“人”的愿望和要求:平等、公平和公正。这里的鬼魅都是人性化的。
其次,鲁迅情感的真实流露,还在于对师长的挚爱亲情的宣泄。
他的散文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的作品,如《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五猖会》、《藤野先生》等。在这里,我们似乎感觉到鲁迅身上深深的“孝”道,――其实,“孝”也并非完全的封建伦理,它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只有“愚忠愚孝”才是应该否定的,就像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所讽刺与批判的。父亲对于鲁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在《五猖会》以及小说《社戏》里都写到过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情节:当孩子兴致勃勃要去看社戏时,父亲却要他背诵《鉴略》,背完才许走。这无异于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专制行为。使少年鲁迅的兴致顿时荡然无存。然而,这并不等于他就因此而失去了父子之情。《父亲的病》里,鲁迅怀着对父亲的尊敬与爱,写了父亲在病中的状况:“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他对父亲的气喘,很是焦虑,“吃力”二字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忙则令他干着急。但本着“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的主张,“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坦率的直接表白对父亲的爱,细腻的内心思想活动的描述,正体现了鲁迅丰富而真实的情感。尤其是篇尾,写自己受衍太太的唆使,在父亲临终时的叫魂,让父亲死得非常痛苦的经历,他万分痛苦地写道:“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就是“人”和“人性”的表现,是“人”的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散文里他写母亲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深含着对母亲的爱。另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我的第一个师父》等都属于此类。[2]
再者,充满“人性”的人情味,表现在对挚朋的纯真友谊中。
我们且不说鲁迅小说里和农民朋友润土、双喜、阿发,散文里所涉及的友人也很多。《范爱农》里的范爱农;《为了忘却的记念》里的柔石、白莽(殷夫);《记念刘和珍君》里的刘和珍;《忆刘半农君》里的刘半农;《忆韦素园君》里的韦素园;《〈呐喊〉自序》里的金心异。他不仅记下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而且更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面对敌人灭绝人性的屠杀,他沉痛地写道:“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3]和刘和珍的从容辗转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相比,鲁迅深感自愧――是“苟活到现在”,他自觉不配称刘和珍的老师。这是一个真正有人性、有良心的人,才发出的由衷的肺腑之言。对左联五烈士的被杀害,他悲愤地写道:“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二、《朝花夕拾》情感抒写的方式
1.鲁迅采用选取典型事例的方式,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4]在《长妈妈与》里,长妈妈告诉“我”正月初一吃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她讲惊悚恐怖的美女蛇和老和尚的故事,她说将女人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抵挡大炮的说法,她将绘画《山海经》买来送“我”。这些关于长妈妈生活事例的描写,将长妈妈性格的善良和保守凸现出来。《藤野先生》鲁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三件事:细致纠正鲁迅笔记上的错误;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离别前送照片给鲁迅。通过典型的事例,展示了他对中国青年的深切关怀和诲人不倦,也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鲁迅从回忆的角度,善于择取过去岁月里典型的事例,在忆写亲情、友情、师长情中,截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如在发黄的老照片中,凸显人物的神态与个性,抒发了鲁迅对于往事、对于故乡的牵念。
2.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常常采用欲抑先扬的笔法叙事抒情。
《长妈妈与》中,开头说“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因为“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怀疑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似乎长妈妈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物,她睡觉摆成“大”字,挤得鲁迅没有翻身的余地;她封建思想浓重并遵守愚昧的封建礼教,这些都让迅
哥儿反感。长妈妈出人意料地把绘画《山海经》送给“我”,鲁迅激动得“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觉得“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鲁迅对长妈妈有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希望她永安地母的怀抱。整篇文章的感情跌宕起伏,在欲扬先抑中呈现出鲁迅对于下层人们的同情与关爱。
3.《朝花夕拾》在题材上表现出漫无边际以及行文结构上的心之所至的随意性。
鲁迅在《门外文谈》里由夏天纳凉聊天说到做文章,晚上“有些认识,却不常见面”的邻人们在门口乘凉闲谈,“闲天的范围也并不小:谈旱灾,谈求雨,谈吊膀子,谈三寸怪人干,谈洋米,谈裸腿,也谈古文,谈白话,谈大众语”。这是一种任心闲谈的自由,“不仅在题材上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心之所至的随意性”。面对大海,心里空洞洞的鲁迅回忆往事,采取门外文谈似的娓娓而谈的闲话风,谈天说地轻松随意。在某种程度上,《朝花夕拾》正是这种闲谈风的实践,在轻松随意的往事忆写中,表达其所思所想,在对亲情、友情、师长情的叙写中,寄寓其对于故乡故人的怀念。[5]
鲁迅的《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闲暇之作,那种在大海边内心空洞洞而回忆往事的创作心态,使鲁迅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回眸过往岁月,从记忆中寻觅亲人、友朋、师长的身影,,从而寄寓其深深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鲁迅“长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蕴涵着鲁迅对于这个动荡社会中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鲁迅.呐喊[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散文 气韵 古朴 和谐 悟 苦 恋
贾平凹从80年代初期开始写作发表散文,每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他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创作展现出他的既细腻又粗犷、既童心又通透的特点,作品中充盈着一种空灵静虚之美。内在的悲悯之心使他目光触及之家乡的人、物、事多呈现出一种古朴的和谐,多描写粗犷荒芜的西北生活,浸润的却有南方的温润灵巧。从这个时期他的散文的内在气韵上体察,大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悟、苦和恋。
一.悟
贾平凹的散文中常见“悟”,且是“顿悟”,于常物常理中见出不同,如《丑石》末尾感受到的丑石的伟大,继而“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1]《静虚村记》中对“静”之悟,《观沙砾记》记中对小小的沙粒之悟,“世上什么东西生存,只有到了它生存的自然职工中,才见其活力,见其本色,见其生命,见其价值。”[2]
贾平凹尤喜月亮,认为月亮“是佛性的圆满,是了悟的透彻”,以《月迹》为题的散文集三十余篇散文中月亮成为主角。他把佛禅的理趣融化到对自然物象的觉悟之中,角度精准细微,异于常人,在顿悟中发现自然万象的禅趣,显示出特殊的格调。
二.苦
贾平凹出身于“深谷野凹”中的贫寒家庭,贫穷始终伴随着他的成长,一直到他工作多年后才慢慢发生改变。贾平凹在散文中不止一次地谈到父母在抚养自己和操持家庭时所受的苦,这种苦味弥散于他的心绪中,浓得化不开,如《读书示小妹生日书》中无钱读书之苦、《喝酒》中父亲担心儿子被流言所累之苦、《祭父》和《我不是个好儿子》中细数父母亲一辈子的劳苦和人生连绵的苦难境地,让人读之动容。
他的苦还来自于自己身体所患之肝病,《人病》中对那种因患病而被无辜歧视之苦和因患病不得亲近家人,自设障碍之苦写得极为细琐。
三.恋
从写对童年的回忆到写所寻访的关中乡镇,贾平凹显示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如在《秦腔》《入川小记》和“商州三录”中显示的天人合一的和谐人间,古朴木讷的商山人甘于“洋芋糁子疙瘩火“的生活,并自诩这种生活“除了神仙就是我”,他们喝“包谷糊汤”,吃“搅团土豆“却自得其乐,优哉游哉。《通渭人家》中写连“火车都在说”――“穷,穷,穷,穷……”的甘肃通渭人家,吃水困难,无畜饮之水,不能用净水洗衣擦澡,但他们却一点不嫌弃自己的家乡,于待人接物中显示出他们“精神的高贵”,这一切使作者在离开通渭时已暗下再次来访的决心。
贾平凹所恋的是一种原初古朴的桃源式的乡村生活,他尽力追寻这种田园生活,《静虚村记》中避闹市而至“风止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的“静虚村”,他可以“静静地坐地,静静地思想,静静地作文”。即使是写城市,也常写有保持了乡村特点的城市的小街小巷,如《五味巷》、《河南巷小识》等。
小说和散文构成了贾平凹文学创作的两翼,互为影响。199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废都》也给他的个人生活和处世态度都带来了非常大的甚至“灾难”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开始反映在他的散文中,并使他的散文逐渐从前期散文的追求空灵虚静的审美境界,以禅宗妙悟安抚内心转向了后期的灵魂焦躁,心灵的驳杂矛盾。这时期他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城市生活的散文,如《说房子》《说女人》《说美容》《说打扮》《说花钱》《说奉承》《说孩子》《闲人》《忙人》《人病》《名人》等等。他写出了城市生活的种种怪诞病态,表达了对城市的疏离甚至厌恶。这些文章有精锐的感觉,能观常人所障,言常人所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国民劣根性的内容,但常顾影自怜地纠结于琐屑的事情,絮叨中显油滑,缺乏厚重感和透彻性,让人读来只感受到现代人生活和生存的逼仄和压抑。这类作品缺乏前期作品中宽容和仁厚,有时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个体的尊重。
对于前后风格的转变,贾平凹自己做了这样的解释:“生命个体在每个时间段里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如草木在四季的变化。早期的散文写得清丽,有冲动,现在我写不了了,也不再想那样写了。五十岁的人经世已多,心态要紧是从容平和,所写虽混沌,但都是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能贯通世事的就是智慧,智慧在家常中、口语中。”[3]
90年代中后期的贾平凹在创作中显示了与城市和现代人的隔阂,城市和现代性本来可以成为他创作的一个生长点,可是他却摈弃了这个生长点,带来创作的局限与狭隘。
注 释:
[1]贾平凹著 《贾平凹散文选》第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贾平凹著 《贾平凹散文选》第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25页
篇7
一、做一个真正的朗读者,要先学会“打假”
一个真正的朗读者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假情假意。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现如今初中语文课堂上存在一些“假、大、空”的现象,虚情假意永远无法俘获人心,更别说是情感共鸣了。因此,一个真正的朗读者,要先从朗读打假做起。《朗读者》节目中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让一大批观众纷纷落下了眼泪。连作者贾平凹本人也直言说“我说那个陕西话,没人能听懂,也没有那个感觉。” 斯琴高娃朗读时,并没有在情感上造假,反而读得自然,读得真实,让人觉得“母亲”就在眼前。所以,朗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地运用,强调朗读得“真实”。
老师的朗读体验不能代替学生。朗读是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过程,是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个情感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余光中《乡愁》时,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自主选择配乐来朗读。配乐多种多样,让学生选择一种曲子,并说明选择的原因,接着用自己所选的配乐来朗读作品。这个选择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老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而非主导者。
二、一个真正的朗读者,要先学会用情
“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正确”由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即可做到。“流利”是靠多读几遍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把课文读得流利就需要花时间预习,预习不是做什么导学案,而是做一个真正的朗读者。把课文读得流利,形成语感,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南宋朱熹对朗读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朗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要读得字响亮”不是大声喊叫,歇斯底里不是“响亮”。用假声来朗读,读得阴阳怪气,这也不是真正的朗读。
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有感情”才能有共鸣。如何朗读才“有感情”呢?首先,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作品中之中。正如《朗读者》这档节目所采用的形式一样,朗读者先讲述故事,接著再朗读作品。讲述故事就是创设一个朗读的情景,培养朗读者的感情。有了这个感情的铺垫,朗读时就能进入作品之中。斯琴高娃回忆母亲的经历,进而进入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作品之中,读到“现实告诉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时,“霸气”的斯琴高娃哽咽着,董卿流着泪,观众哭着。能让所有人甚至自己感极而泣的是“有感情”的朗读。其次,要在对作品有自己的解读之后,才能“有感情”。新课标指出,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所以,朗读宜“逐句玩味”“反复精详”,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作品的情感,再联系自己的一些相似的生活经历,让作品与学生有情感上的交流,交流就能达到共鸣。
篇8
收集在《村庄梦魇》的散文显得比较庞杂,有的作品也显得粗糙和急促,既有童年记忆,也有对人生的深彻感悟,同时也有三言两语的“微评论”,体现着作者对社会和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洞悉和把握——这些散文中,具有独特个性和特征的是一组“乡村杂记”,共二十二篇,是其散文中的精华部分——这二十二篇“乡村杂记”,也是其长篇小说《母亲的村庄》(即《村庄梦魇》)创作的素材来源和故事基础,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小说中的故事原型和人物缩影。这些故事原型和人物缩影都是来自金少庚的少年的心灵创伤和中年后对乡村的想象,是其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乡村的“自我表达”。金少庚以其出生地南蛇湾为背景,将童年的乡村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心灵创伤和所见、所闻、所想的乡村记忆统一起来,扩展发挥和想象虚构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乡村风味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在金少庚的“乡村杂记”中,有两个意象反复出现,构成了记忆的影像和乡村的投射物,这就是作品中呈现的“梦”和“蛇”。“梦”是少年记忆中心灵被伤害之后的“恶魔”,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梦魇,也是其人生遭遇中最为残酷、残忍的一部分;如在《秋夜梦魇》中,童年的伙伴长大成人之后,成为村里的电工,在维修电线时,被电击烧焦而死,他目睹了这一恐怖的的情景,伤害和恐怖就缠绕着他,“梦魇”的到来在扼制着他的心灵,他在文中写道:
就在这时,我忽然又闻到了下午的那股焦糊味,突然,惊惧的感觉到有人在快速无声地向楼上行走。脑子里雷鸣电闪地般地出来三个字:“他来了!”旋即想坐起来,但旋即又感到那个无形的人影扑面而来,有一双有力的大手扼住了我的脑袋,全身拼命挣扎,却一动也动不了,我睁不开眼睛,但我能感受到那个无形的影子和那张又白又胖乎乎的脸型在晃动。
这种状态的“梦魇”,成为其潜意识的构成部分,渗透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在《桃林深处》,表现为梦到一个“穿红肚巾的小女孩”,这个女孩居然是多年前邻居家被淹死的孩子,被埋在桃林深处;在《河水深深》中,作者写道独自一人游过河去偷西瓜,居然在瓜棚里看到“两个穿着白衣服的女孩”,她们同样是多年前被河水淹死合葬在一起的女孩,而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是《驼背姥姥》中的“姥姥”,“姥姥”已经死了几十年了,居然能够化为鬼魂来照顾全家,每一次在作者“饿”了的时候,都能够取馍给他吃,还能够坐在家里纺花。这些描写充满着奇异而神秘的色彩,成为童年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他对乡村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是整个散文充满着新奇性——最富有神秘性的是《桥头鲤影》,“二叔”在桥头为两个女孩照相,冲洗之后竟然是“两条睁着大眼睛的鲤鱼”,同样是被河水淹死的两个女孩;在《病床魅影》中,又写到自己在看到大蛇之后的“昏睡”状态下的“梦魇”:
后来总觉得有个影子在窗前晃悠,睁大双眼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勉强坐起来靠在床头上,看一看窗外那阴沉沉的天空和无边的乌云,又觉得那个影子轻飘飘地坐在了床上,我大声咳嗽了一声,那影子却不见了,刚躺下,又觉得那个无形的影子在窗前晃动。
这种恍恍惚惚的梦境在《昏暗灯光》中,是作者在医院的病床上,梦到因难产而死去的女人和婴儿,等等。金少庚在散文中反反复复地描绘这种梦境,究竟是为什么?何以如此多的梦魇都在缠绕着他?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在这种童年记忆中,作者的心灵创伤得以体现,是压抑之后在作品中的投射,既使他心灵深处伤害的一种宣泄,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呈现和控诉,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死去的孩子,孩子又为什么会化为梦魇出现在作者的梦境中?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金少庚记忆中的乡村没有或者说很少有美好的东西,所能够呈现给我们的都是阴森恐怖的乡村景观和奇异性的生活经历,这种表达的另一个元素就是“蛇”的意象的出现。
“蛇”是金少庚文学创作中贯穿始终的且有多重含义的“意象”,蛇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中都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更有它的文化与价值,蛇象征着智慧、诱惑和冷静、阴森,甚至是先民的图腾,从上古的《山海经》到唐宋的传奇,都能够找到蛇的形象,从古希腊神话到《圣经》,蛇一直是智慧与诱惑的象征。金少庚散文中的蛇,是概括描写,是作为童年记忆中恐怖的群体形象呈现的,不是作为一个个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的。所以,在金少庚的散文中的蛇,不是有意去刻画捕捉的形象,而是童年生活的遭遇,是烙印在记忆中梦魇,这种神灵之物就是恐怖之相——在长篇小说《母亲的村庄》中却不同,蛇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作者精心塑造了一个灵蛇的形象,成为拯救母亲的神圣之物,既有神性也有灵性。作者在无意中描写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蛇,有池塘里的蛇、河湾里的蛇、芦苇丛中的蛇,房前屋檐下的蛇,缠绕在一起的坟墓里的蛇,等等。各种蛇缠绕在一起,构成金少庚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其散文创作独有的题材和心理创伤。
从金少庚的散文创作中,我们无从判断这种蛇的意象的描写有多少是虚构的成分,也就是说,这种蛇的意象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是来自于其真实的生活经历,那么,这种缠绕在童年记忆中的“蛇”是否就是其幼小心灵遭遇创伤的对象;这种创伤有多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记忆和心灵?从而影响到他的精神层面上。我们知道,精神分析学认为,没有创伤的艺术家是没有的,不对创作发挥动力作用的创伤也是没有的。这种创伤会是作者产生创作的欲望起点。在《桃林深处》,作者写道:“我害怕被长虫咬着,更害怕草丛中那快速滑行的花红的影子和吐着薪资的蛇头……”;在《群蛇游走》中,写到作者在十岁的时候,同几个童年伙伴“坟地烧蛇”的情景,于是:“我怀疑,那股味道也渗透到我的脑海,这么多年挥之不去,到现在,晚上常常做梦有成群的蛇队出现,在我身边缠绕、游走”;“多年来噩梦不断,几乎夜夜惊魂,群蛇不停地在我身边游走”。作者不停地被蛇缠绕,成为梦中的景象,构成了他的心灵空间,作者把这种元素转化为文学形象,成为一种经验型的体验,也从一个少年的心理经验中折射出乡村生活的一个侧面。
篇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大地的耳朵
①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②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这么好的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③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着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④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⑤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⑥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⑦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马上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⑧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在我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了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⑨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⑩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又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地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13)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着问:“看,这像什么?”
(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15)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1.文章开头几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我”和弟弟对冬菇的讨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聪明”和“慧黠”来形容母亲,你认为它们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菇如此味美,作者为什么又在第段中说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散文温馨感人,请你联系全文回答下列两题。
(1)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处(句)?请找出来并做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两次运用了“刻意”一词。母亲的“刻意”夹冬菇和“我”的“刻意”夹冬菇,其起因是完全一致的。
B.第⑩段中“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一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冬菇焖鸡”不仅鲜美爽口,而且口味独特。
C.第(11)段中“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一句,说明吃冬菇确实能使人听觉敏锐,从而印证了母亲的话。
D.全文以冬菇为线索,自始至终记叙了“我”童年时吃冬菇的事,情节完整,语言华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选自2005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本文所设的5道题,紧扣文体特点,主要考查理解、感受、赏析等能力,难易适中,能较好地检测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符合新课程理念。
第1题,着重考查考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信息类考题的解答关键是准确捕捉信息点,按照题干的要求在题目设定的句段范围内寻找。第一问,可抓住题目设定的范围“开头几段”,来筛选出作者讨厌冬菇的描写语句。这中间共有三处写出了“讨厌”,有比喻,有动作,有语言,可分别找出来,然后从内容上进行概括、分类。参考答案:一是嫌冬菇的样子“丑”(或:把它比做“鬼”、“老鼠屎”、“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等),二是不喜欢吃(或:“筷子总绕道而逃”、“一见便皱眉”)。第二问,看似考查写作手法,实则也是在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考生答题时,首先,要搞清楚这是何种写作技法。从全文由“不喜欢”到“喜欢”的思路来看,当属欲扬先抑、设置悬念一类。其次,再结合全文的主旨来思考它的具体表达作用。参考答案:或采用欲扬先抑手法,与下文形成对比;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或为下文写“我们”喜欢吃冬菇作铺垫;或为刻画善良聪明的母亲形象服务等。
第2题,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关键词语的能力。理解分析关键词语,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如本题,要回答母亲的“聪明”和“慧黠”具体表现在哪里,首先要理解题目中这两个词的含义是什么,这里主要是“慧黠”的含义,“黠”原有“狡猾”的意思,和“慧”组合在一起,就变成聪明机敏的意思,不再具有贬义。搞清楚了这一点,找与“表现”相关的内容也就不成问题了。参考答案:母亲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喜欢吃冬菇。
第3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本题,先要找到作者说这句话的语言环境,探知其感情所在,从而分析出作者这样说的原因。阅读第(11)段可知,作者是因为听到了一些不想听的话才那样说的,这样答案就出来了:因为“我”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叫人恶心的言谈。
第4题,主要考查考生把握文章思想情感和鉴赏语言的能力。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可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意思,然后从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语句着手分析、提炼。如第(1)小题,我们可以结合全文的主旨,同时找出具有“点睛”作用的议论、抒情语句进行分析,如(12)段,从而提炼出符合答题要求的语句。这就是: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赞美,对温馨的伦常亲情的怀念,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恋。第(2)小题为开放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对散文语言的品析,要仔细推敲,尤其是含义深刻的词句。本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赏析,但不能漫无边际,还是要针对文中生动、贴切、深刻的词,或特色鲜明的段等,就其精妙之处分析。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就行。示例:“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一句,比喻形象,对比鲜明,生动地表达了“我”原先对冬菇的厌恶之情;“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此句中“无尘”这一比喻,写出了童年生活的纯洁美好。
篇10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然而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因此学校将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尽全力营造“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
二、活动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学校大队部制订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2、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3、积极营造“感恩文化”,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二)实施阶段
1、“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一次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学会感恩、爱心永恒”主题,按照学生特点,组织关于亲情、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具体内容可自行安排。或讨论或演讲或讲述,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尤其是对父母、对亲人、对老师、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提示:用比较大的美术字在黑板写上活动主题。
2、寻恩、感恩、报恩实践活动。
寻恩,要让学生每天学会观察,不断寻找身边人的恩德,用文字记录这些恩德,即是寻恩。感恩,是感受到恩德,感动于恩德,用心体味,用行动回报。报恩,报答恩情。用多种方式去报答身边人的恩情,可以是送去一句感谢的话语,可以是长期坚持为班级、为同学、为家人做一些事情等等,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献给母亲的爱”征文活动
活动目的:
让我们凝聚对母亲点点滴滴的回忆,在这个充满阳光的五月里,在这个亲情融融的日子里,留下对母亲的祝福、对母亲的思念和深深的感激。把我们最真挚的情感,用最优美,最朴实的文字献给我们慈爱的母亲。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学生感恩母亲、知荣明耻、不断进取,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作品要求:
①体裁不限,围绕中心,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诗歌和通讯报道等。
②作品必须是自我原创,不得抄袭、套改。
③字数在600字以内。
④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子文稿、信纸手写板,请注明作者姓名、班级。
⑤评选办法:学校组织教师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