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03-21 20:2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冰心散文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冰心散文诗

篇1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篇2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稳律散

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稳律散对稳定心律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律散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48例,占60.0%女32例,占40.0%,男女之比为1.5:1,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4.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66岁,平均年龄54.6岁,左心衰29例,右心衰1例,心功能分级:2级-3级27例,4级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左心衰29例,右心衰1例,心功能分级2级-3级26例,4级4例,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5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心衰部位等无统计学差异。

1.2给药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首次负荷量为150mg于15min内滴注完毕,维持量为前6h速度1mg/min然后改为0.5mg/min,如果效果不甚理想可给予150mg重复应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律散:其方药组成:延胡索10g,甘松15g,当归15g,黄芪20g,苦参10g,寒湿者加海风藤15g,气虚者加党参15g。水煎服,日服一剂,连续治疗2周。

3讨论

胺碘酮是一个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延缓缺血心肌传导,缩小了缺血与非缺血心肌的动作电位差,从而减少折返激动及触发活动,有助于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2]。但其对心脏传导系统中各个部位及房室旁路、心房和心室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理是通过阻断钾离子通道,延长心肌复极时间,因而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同时延长QT间期[3],从而可能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此外,它还有皮肤损害,肺纤维化、甲状腺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等,使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4]。利多卡因是长期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具有广为熟知的更少的副作用。因此,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选用利多卡因可快速转复心律失常,且不良反应少;而对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频发需要药物维持一段时间治疗时,选用既能口服又能静脉应用的胺碘酮可能更好,但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稳律散主要由延胡索、甘松、当归、黄芪、苦参组成,具有补血活血、理气的作用,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类似于2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二药合用,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ECC Committee,Subcommittees and Task Forces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J].Circulation,2011,112(24 Suppl):IV1-203.

[2]Pal GK,Pal P,Nanda N,et al.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may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Med Hypotheses,2009,72(2):183-185.

篇3

关键词比较文学 语文教材 教学策略

2016年9月,我国启用了新修订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其不仅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优势,在课文编排上更是求精而不是求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的编订不仅要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智慧,还同时提出了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的时代性和世界性的要求[1]。面对新一轮的教材改革和教育需求,新版语文教材不仅承担着延续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还应当面向国际,走向世界。通过对新版语文教材内容、结构的梳理和探讨,笔者发现新版语文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国家的特色,用比较文学的眼光看待中学语文教材和课程有利于扩大研究的视野,促进治学方法的改进。故笔者采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新一版的语文教材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材的评析和使用提供新的视角和借鉴。

一、新版语文教材与比较文学的内在联系

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理念与比较文学兼容并包的世界文学视野相契合,教材的编订逐步显示出国际化的眼光和世界文学的经典意识。严格来说,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它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不断被完善,W科的界定还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2]。但是它所提倡的“世界性眼光和胸怀”以及研究方法,与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一致,体现了宽广的学科视野和面向未来的人文素养。在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作为主要支柱和研究方法,其研究手段和视角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作为担任传播知识媒介作用的语文教材在多次的修改编订中也逐步体现出包容、创新、整合的学科意识,这一点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轨迹。比较文学不仅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新版的语文教材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特征,比较文学也作为研究方法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比较文学理论下新版语文教材的剖析

以2016年推行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上册为例,新版教材中,课文数量为22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一共6篇,与2015年人教版语文教材30篇课文,5篇外国文学作品相比,其结构编排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外国文学作品所占比幅虽然不大,但是很好地穿插在课文篇目中,不仅选文经典而且在编排方式上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主题、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1.从影响研究的方法看语文课文的选材

影响研究是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作为比较文学领域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3]。影响研究是一种可靠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影响研究的方法,可以做到知人论世方便教学。以新版教材第二单元为例,新版教材选取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作为散文诗二首并列,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影响研究”的范式。比较文学的“影响”强调“外来性”,冰心作为文学的“接受者”深受文学“放送者”泰戈尔的影响。“五四”时期,泰戈尔的小诗格式给冰心创作带来了灵感启发,在深度模仿的同时,泰戈尔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也对冰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冰心“爱的哲学”思想将泰戈尔的“爱的实现”理念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新版语文教材中的两首散文诗便是最好的见证。首先泰戈尔的《金色花》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将孩子变身为一朵金色花,在母亲身旁嬉戏玩耍。冰心的《荷叶・母亲》以第三者的视角描写荷叶庇护红莲,联想母亲庇佑着孩童,感情真实,细腻动人。在内容上,泰戈尔写出了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眷恋与回报之情,冰心则借荷叶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两首散文诗内容主题相近,呼应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反映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恩,也都是两位作家对爱的哲学的推崇。在课后的阅读提示中,新版教材着重介绍了散文诗的特点并对比了两篇散文诗的不同之处,也特地提出冰心的创作风格深受泰戈尔影响。在旧版的教材中,入选的文章是冰心的《纸船》,相比较于新版的《荷叶・母亲》,《纸船》篇幅较小,在文体上也属于诗歌而不是散文诗,此次的改编使得影响研究的目的更加明显。

2.从平行研究方法看课文单元结构的编排

平行研究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强调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3]。新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思路,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对象通常都包含具有相同主题的作品。例如,第一单元都是以主题为四季景色的散文为主,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第五单元分别选取了中国现代作品《猫》、《鸟》,外国作品《动物笑谈》以及中国古代作品《狼》,虽然都是动物为主题,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作者对于动物的描写却体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不一样的生活感悟。不同国家的作者对于相同文体类别的作品表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的寓言四则为例,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文化背景、习俗等的差异,在寓言的结构、叙述方式上存在着差别。新版教材分别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前两篇节选自《伊索寓言》,和之前人教版中的课文相同,后两篇分别节选自中国的《吕氏春秋》和《列子》。两则伊索寓言都是先讲述了一个小故事,然后在结尾点明寓意。而中国的寓言则将哲理蕴含在故事的叙述当中,具体的深意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从写作对象来看,伊索寓言以描写动物故事为主,幻想成分较多。中国古代寓言以表现人物见长,历史传说色彩较浓。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主题概念,后两篇课文替换了先前教材版本中的《塞翁失马》和《智子疑邻》。新版语文教材既延续了人教版传统的“以体裁为主”的编排方式,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主题编排”很好地融合进来。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文化背景。教师有意识地借鉴平行研究法进行比较教学,容易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世界性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发现文学的异同与美妙。

3.从跨学科研究方法思考入选课文

跨学科研究又称“科际整合”,专指对于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人类知识的其他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与思考,提高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而工具性要求则需要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字基础与沟通技能,提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是所有学科知识呈现的载体,从而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就搭建了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平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天净沙・秋思》和《次北固山下》为例,其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进行结合,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在意境中融合,较好地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特征。客观对象即指个体意象,多个个体意象联合便组成了整体意象,其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这首小令九个意象看似随意地排列组合,但都紧扣“秋思”,用枯败的滕树、黄昏的乌鸦、落寞的小道、独行的瘦马等将秋的意味渲染出来,形成整体意象,作者将自己置于这幅秋景之中,情景交融,突出漂泊的主题思想。再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以优美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巧妙的是,编者在这首诗的下面安插了一幅图画,形象生动地将诗中的情景再现。将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对诗歌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更能身临其境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乡愁,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和情境美。新教材的编订进一步将文学与心理、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念。科际整合将有效地使语文教材的编排达到多元化,然而@也对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新版教材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6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紧扣教学大纲要求,从教材的角度上说,教材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知识理论,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无论是编排结构还是选材,此次改革都做了很好的优化。将比较文学视作一种方法和理念,可以给课堂注入开阔、创新和思辨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用比较文学的学科眼光来看中学语文的选材和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新颖的视角,走出思维框架的牢笼,不局限于局部的学习范围,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前沿性。在教学策略上,比较文学的普及和应用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1.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

将比较文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让学生的眼光不局限于当下中国文学,而是有一个世界文学的总体概念,并且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写作方法互相借鉴,才会形成文化大繁荣的盛景。语文教材选编中选取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代表着对它们的认同与接收。例如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泰戈尔对冰心的写作理念和创作方式影响巨大,教师有意识地将它们放在一起横向比较,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借鉴的意识,辨别异同。在学习鲁迅作品,介绍鲁迅的时候,提及鲁迅深受外国文化影响,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在创作上深受果戈里的影响,并创作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对比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到许多借鉴的影子。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也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文学视野,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2.扩展比较主体的范围和维度

新版语文教材无论是体裁编排还是主题编排,都达到了比较的初步要求。例如将第一单元的三篇写景散文进行对比,比较每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总结精华要素,彻底抓住散文写作的核心要义。在纵向比较上,同样是写冬景,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冬天之美》做一个比较,看中国和外国作家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将共同之处进行分类总结,将异处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在多方面的平行比较中,会加强比较的意识,强化多方面思考的思维模式,培养语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3.实现跨越式、融合式教学

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理念,为构建更开放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多样互补的视野。突破语文学习的单一思维理念,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并熟练运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学科,它还可以将德育和美育深度结合,在文学作品里达到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以及提高鉴赏审美能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说作品或者诗歌作品时,可以通过视频电影的播放还原作品的情节,情景再现作品中人物台词和背景的设置,让影视与文学紧密联合,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实现学科的跨越式交流。鉴赏诗歌作品时不再单一强调理论知识,让诗画融为一体,在语言文字的渲染下构建诗中的画面感,使学生用心体会真正的情景合一,触景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中,文学与艺术、科学、宗教、心理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这样的理念通过教学手段传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联系、交叉、汇通,实现学科整体的多维互动。

采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范式来思考新版语文教材,不仅有利于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同时也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提升空间。学生在中学阶段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要从源头开始培养他们的创新、比较、整体的意识,将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将语文大纲贯彻到底。这不仅实现了文学教育的目标,也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应用发展。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从理念上实现了与比较文学学科的紧密融合,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应用上将理念转化为手段,把比较文学的理念、方法、精神以及相关的知识、原理运用于教学实际中,配合教材的改革发展,为培养真正有眼界、有想法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 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In the dreams of the Impotent2)," comes the answer.

“可能”问“不可能”:“你在哪里居住?”

“在无能者的梦里。”对方回答道。

赏析

篇5

——题记

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去书店,也许是因为受一些荷友的影响吧,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一个爱好。喜欢穿梭在书架之中,拿起一本书,细细品读,那淡淡的油墨味道把我引向了知识的海洋,从中受益匪浅。

最初很迷恋郑渊洁。觉得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真的很神奇,那一个个动人有趣的故事,让我回味无穷。刚开始,我很天真的认为,郑渊洁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可以写出这么好的童话。慢慢地,慢慢地,接触了不少的人,这个想法也在逐渐地改变。

我看书,提不上博览群书,但阅读面却很广。

从最初的童话,寓言故事到儿童文学在到现在的外国小说,说到儿童文学,不得不想到曹文轩,他的文字很纯真,毫无污染,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推荐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去读读。最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很不错,让我很痴迷,这些名著一直是我炫耀的资本,在学校里总的来说我比别人看得多,这让我感到很骄傲。偶尔也会随手去翻翻一些散文诗词,虽说不怎么看得懂,可还是坚持看了下去。很多人常说,古诗词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呢,古诗词的魅力让人折服。好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真好。我很喜欢背背一些有名的诗句,在书上看到诗句,如果一时起兴,会摘抄下来,放在口袋里,有时间就拿出来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让人似乎驻足于诗中,似南柯一梦。恍恍惚惚,也会品味一二。

记得冰心奶奶说过一句话: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如今,各类的书籍是越来越多了,选书,要像选朋友一样谨慎;读书,要像品尝橄榄那样细细品味;读书,要像蜜蜂那样酿造蜜糖。那些充满真实感情的文章,哪怕只有几千几百字,也同样让我心神向往。秦文君阿姨的小说不知你们是否看过,《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中贾里那男子汉的气概,贾梅那爱慕虚荣的心理多被她描写得栩栩如生,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永远都看不厌。书籍犹如一块磨刀石,可以摸掉愚昧之锈,又像那肥沃的土地,可以育出智慧之苗。我也曾看过一些虚假的文章,他们从书上抄来那些华丽的词语,我一看几没兴趣。还有一些现代的文艺作品,写得朦朦胧胧,无病,一点儿也没劲。

篇6

今天的现代诗教学呈现理性化、知识化的现状特点。所谓理性化就是排除诗歌中的情感,一味用理性的方法肢解诗句;知识化就是为了应试,不惜让学生死记可能会考的题目。怎样来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教师要具备诗化的力量

1. 教师要有丰富的现代诗知识储备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解现代诗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大潮中产生并发展的,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诗歌的营养,出现了精彩纷呈的流派。只有熟知了作家流派、作品风格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源头活水”。

2. 教师要有整体驾驭教材的能力

新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打破了体裁的界限,按照选文的内容,进行划分,在每一单元中安排了一课现代诗;从新教材所选现代诗内容来看,基本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从思想内容上看,大致分人生哲理、自然、科学知识,亲情和生活情感五类,这些内容切合中学生的实际,有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教师只有整体驾驭教材,充分把握教材,才能有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

3. 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易中天品“三国”,诙谐幽默,神采飞扬;刘心武论“红楼”,妙语连珠,通俗易懂。当然,这些都是名家大家,我们暂不可能有这样高深的造诣,但作为一名教现代诗的教师,至少也应该有点“现代”,来点“浪漫”,多点“抒情”,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发现,才能吸引学生。

二、教学要创设诗意的课堂

1. 课堂要重情感领悟,轻理性分析

鲁迅曾说过:“冷冰冰的哲学家不懂诗歌。”诗歌需要感悟,不需要那种条分缕析的思维解剖。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想象,欣赏其优美灵动的语言;把握其深厚的思想感情;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不能单从字面上进行机械的理解,把一首首情文并茂的现代诗分析成索然无味的文字积木。

2. 课堂要重审美陶冶,轻理论说教

诗是用最少的字句、最简炼的结构表达思想感情,所以,教师不能以说教为主,再加上一两遍朗读,几个象征性的提问,便构成了诗歌教学的全部方法,接着教师又主要分析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把已经准备好的结论全部强加给学生,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分析,剥夺了学生体验诗歌的自由,先入为主的见解束缚了学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3. 课堂要重独特体验,轻单一结论

诗歌教学应从诗歌本身的特性出发,在阅读中把握诗的韵味和意趣,使学生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步,也就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境界。所以,要多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观照生活,去体验独特的东西,挖掘其闪光的地方。

三、教学要达到诗教的目的

1. 塑造美好心灵,丰富精神世界

诗歌在创造学生美好心灵、丰富精神世界时,有着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深情地喊出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情深,感受到了母子之爱,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从而激发自己对母爱的一种更新的、更深厚的认知和感受。

2. 陶冶高尚情操,升华完美人格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情动人,唤取学生的情感共鸣、心灵升华,要引导他们从诗歌中的获得纳入到自己的情感体验之中。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却不拘泥于传说,大胆想象。作者写他们在浅浅的天河中,骑着牛儿自由自在地来往,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手提灯笼,悠闲地在美丽的街市上闲逛,多么自由、多么舒畅!这里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传说,进而探究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执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篇7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热情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动力。”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兴趣问题。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兴趣具有非常巨大的内驱力,只有抓住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地让学生对对阅读感兴趣,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⒓拥窖习中去。这样一来,“阅读”这道菜才能散发也香味。那又如何去做呢?

1.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引领者可以向学生讲讲古今中外伟人们的成才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如:革命导师列宁在被捕的日子里,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不读书,而是在有限的监狱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我们伟大的总理也给我们留下了“为中华之倔起而读书”的名言信条等。通过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无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进行好书推荐

作为一名乡村的语文教师,面对苛刻的现实条件,我们深知乡村的学生生活经历是有限的,能接触到好的文学作品也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们作为学生的引领者,要充分地抓住这有利的时机,及时向学生推荐好作品。比如:在我们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冰心的作品《荷叶 母亲》后,就要及时地向学生推荐冰心奶奶的散文诗《繁星》、《春水》;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在教学延伸这环节上,及时地向学生推荐莫泊桑大师相应的作品《项链》、《羊脂球》等:在向学生进行前程理想教育时,我会向学生介绍我自己喜欢的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通过我们的好书推荐,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便会抓住机会有目的去进行阅读。

3.多形式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首先,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在教室里开僻一定的阵地,设置为班级读书角,让负责任并热爱阅读的学生进行协助管理。其次,可以进行定期举行“阅读知识竞赛”、“成语接龙”、“作文竞赛”、“好词好句”活动。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让学生逐渐地把读书作为充实精神生活的必要手段。

二、有效地教授学生现代文的基本常识

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我觉得作为教师,要及时教授现代文基本常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让学生有依可寻,让他们能学会阅读打下基础。比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记人写事记叙文时,首先,我会让学生先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就是理清楚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从而方便进行解读。其次,要学生理清记叙文的写作顺序,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记叙文有那此写作顺序(顺序、倒序、插序),从而了解课文的结构,把握整个故事的情节。再次,就是对文章的赏析性的阅读,这就要讲到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了,其中包含(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在分析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文章进行针对性地学习。比如:在写人的文章里,我们就要告诉学生,要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品格,而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务必从文中找出对人物的各方面描写,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老王》、九年级第五单元中《范进中举》这些篇目就可以用这方法去阅读;如果是学习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景物的特征,总体把握作者在写景中的情感流露,同时抓住作者的抒情方式体会文章主旨。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三、有效培养学生养成正的确阅读习惯

对于当代的初中生而言,要扎实地学好语文,就要反复的阅读。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说的就是这道理。因此,指导学生多读,是提高他们阅读水平的关键。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还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才能有效地预防学生只注重故事情节,却忽略相关的文学语言,并懒于思考。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的可以进行略读,有的则要进行精读。略读,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展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

篇8

一、打破传统将“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等等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注重作业多样性.拓展学生知识广度

由于小学生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教师要保护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独立的实践活动,受到语言的训练,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设计读写结合作业,让学生能将外在的语言进行内化,让他们主动地将已学过并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在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不少名家名篇。教学后,我通过作业指导让学生阅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接触不同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设计仿写作业,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如:学习巴金的《繁星》后,我要求学生阅读欣赏《鸟的天堂》、《海上日出》两篇散文,并与冰心的散文诗《繁星》进行比较。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学生有了真情实感。接着鼓励学生仿写,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写下来。学生中有的模仿课文写了抒情散文;有的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写成了介绍宇宙星体的说明文;还有的用第一人称,写成了科幻类的小品文,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注重分层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作业设计也要注重分层,使得全体同学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得到有效的训练。教师设计难易度不同的作业,可以使得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实际完成作业,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教学《古文二则》后,我布置了以下的分层作业:选择a,b,c,d中的任意两项作为作业(也欢迎尝试三种)。

a.背诵《菊》、《莲》,并将它们翻译成白话文。(隔天交)

b.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则,在古文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成状物作文。(隔天交)

c.阅读课外读物中的古文《爱莲说》,古诗《梅花)、《青松》,写读后感。(三天后交)

这样的一些设计,给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也能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

四、创新作业评价方式,尊重学生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创新活动。 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困惑,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

篇9

模板一: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很快结束了,回想起这其间的点点滴滴,我不禁又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法洒脱的现代诗,这些好诗都让我们禁不住拍手叫绝。我们在学习古诗与现代诗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与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诗更新奇、更富创意。哈哈,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短小的古诗寻么难读懂了,现在,我还真佩服大诗人们能写出这样简练精彩的诗句!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

另外,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我写了一首《小乌龟》,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当然其他的同学写得也不错,李辛夷的小诗《星星》写得十分童趣,活泼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小星星的调皮与可爱;陈颖莹的诗作《蛋糕》写出了她妈妈对她的关怀与她对妈妈诚挚的感激与深切的爱,写得十分感人,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还将自己的诗歌写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一张张精致的卡片代表着我们的天真与梦想,五颜六色的小卡片上的儿童诗,首首都那么精彩,我们静坐着,听着他人深情的朗诵,一起遨游在诗海里,感受着一首一首的小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余,我们还展示着自己收集的诗歌知识,并互相提问,这让我们的课间充满了乐趣,有许多兴趣浓厚的同学开始制作诗集,有的同学还别出心裁,与绘画好的同学合作,一同配上优美的插图,一下课,我们便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交流着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本次活动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及同学们原创的充满乐趣的小诗,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使我们时不时地回想这充满魅力的诗歌,回想起诗歌带给我们的影响。啊!诗歌,你是多么美妙,我为你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

模板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欣赏诗歌,学习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诗,并且自己动手尝试写诗,从中体会到了诗歌文化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别收集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了现代诗和古诗。我尽情的欣赏这些诗人千古传颂的作品,我新认识了一些诗人,如柳永、高适,还有唐宋四大家关汉卿、郑关祖、白朴、马致远。我又认识了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桂文亚、雨果、狄金森等。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凝集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还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题材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这次活动让我感觉在诗的海洋里徜徉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是比作沙漠,我觉得我只得到了一粒小沙子;如果把诗比作细雨,我只得到了一滴小雨滴;如果把诗比作天空中的星星,我只得到了群星中最小的一颗。我要继续在诗的海洋中遨游,尽情感受诗歌的无限乐趣

模板三: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诗歌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知道了诗歌的特点: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纵向排列.

2. 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形成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诗行.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要懂得现代诗的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现代诗要精炼,不要拖泥带水,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为了很好地进行本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老师特地带领我们去图书阅览室借阅了有关诗歌的书回来,让我们用心品读。老师告诉我们:诗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甚至一个世界文学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务必要认真读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多收集诗歌,还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 3.想象画面 4.各种诗歌做对比。所以说,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有了放飞想象的方法,那就是写诗歌。 这是一个让我们难忘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它可以影响我们一生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秉承中华诗歌优秀文化,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同学们的审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诗歌总集《诗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写的古诗让我们过目难忘:冰心、金波、艾青、郭沫若他们的现代诗使我们难以忘怀。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我们组织小组收集、分类诗歌,学习、创作诗歌,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进入了诗歌的店堂,感受诗歌的无限魅力。我们在收集分类诗歌中感受了合作的快乐。在诗歌朗诵会中,我的诗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伟大,诗歌的艺术魅力,我为自己身在一个拥有悠久诗歌历史的过度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活动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古诗对仗工整、韵律严格:现代诗语言自由,形式洒脱:儿童诗充满童趣,富有想象。还明白了诗歌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读懂古诗的方法。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活动依然在我记忆深处。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自由徜徉,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轻叩诗歌大门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一次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中,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小组的四名同学制定了活动计划,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诗、宋词、元曲与现代诗,并将搜集来的资料聚集在一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与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内涵丰富;现代诗的写法则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诗人的情感;我们还了解到了诗歌的分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总之,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这次活动,使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的同时,也大开了眼界。 当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技巧。例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知道了去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暂,但轻叩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成长!

3.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辉。本学期我们展开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进了诗歌的国度,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领略诗歌独有的魅力。

首先,我们自发地分了组,制定活动计划,确定了每个人应该干的活,如:我们这组就由马昕宇等人收集现代诗,柯霁虹等人收集古诗,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就开始行动了,大家将收集来的资料按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在网上将有关诗歌简介和诗歌背景的资料整理成文,这些对我们理解和欣赏诗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御儿舟中别朗公》我们就是通过收集来的资料,品出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思念融入了钟声与鸡的鸣叫声中,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收获了许多了知识,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去欣赏诗歌,尝试了自己写诗,在这当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欣赏诗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龄的《出塞》来说,这首诗我是通过收集诗歌背景资料来理解欣赏的。在资料的帮助下,我体会到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耐人寻味,有历史变迁,征战未断的感叹,第二句写的是出征的人还未回来,多少个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第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心愿,希望有龙城飞将的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当然,欣赏诗歌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欣赏诗歌时总结出来。尝试自己写诗也让我明白了写诗不一定要用多么华丽的词语,而是要写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我进一步感受了中国诗歌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让我明白了读一首诗,并不仅仅限于把这首诗背熟,而是要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赏诗歌的方法,这样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诗。诗歌还有一大妙处,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当你觉得很疲倦时,不妨试试,闭上眼睛,跟着诗走进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那种感觉是你死读书读不来的。

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诗歌的热情还没有消逝,我们要多读诗,品味其中美好的乐趣,将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4.上个星期,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学会给诗歌分类,欣赏诗歌,还学写了儿童诗呢!。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我一打开google输入宋词,马上进入了词的世界,屏幕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轻快地点击着,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

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从上个星期三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开展了这个活动。我们分好了小组,计划好每个人都干些什么,要怎样做之后,便开始匆匆忙忙地去准备。

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去,打开了我的百宝箱书柜。我就拿起了一本《古诗70首》来看。里面蕴含许多精彩、与众不同的诗。打开这本百宝书,可以闻到一阵又一阵古时诗人作诗的诗味。李白的《赠汪伦》表现出了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描绘了江上渔民冒风波危险、辛苦捕鱼的生活画面。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写出了宋代家夏天农忙的情景......

我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创作了几首小诗,每一首小诗中都感受到天真活泼的感受。

在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诗歌是很优美很有旋律的。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生动。我还知道了许多学习方法:了解诗的深刻含义,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有丰富想象力地去写诗歌......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的珍宝。让我们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在是个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

第六单元一共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诗海拾贝》,另一个是《与诗同行》。在《诗海拾贝》这一部分主要写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和外国诗。《与诗同行》这一部分主要写儿童诗、诗歌故事等内容。在诗歌故事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都是以前我不知道的好知识。

在这次综合性的学习当中,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如:举行诗歌知识竞赛、每六个人分为一小组制作一个小诗集。

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而且还学会怎么把诗歌分类;这样会更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的诗歌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应为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活跃起来,我们的想象力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带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

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3.想象画面.

篇10

【关键词】习作;童性;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27-03

【作者简介】陈髦瘢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2),一级教师,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

习作是孕育童年幸福感的绝佳“母体”,提升儿童习作的幸福感应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坚守和行为自觉。教师应“平视”儿童,用心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童声”,顺其“天性”,匠心独运地引导其主动投入习作实践,逐步建立“自我”“自信”“自尊”,稳步提升习作的幸福感,在生命的绽放中涵养母语情怀,丰盈精神世界。

一、基于“有意思的场景体验”,引导儿童内化行知,于前期运作中发觉“有我”的语用情感

1.激发“镜头语言”,用本真的感性体验为习作储蓄素材因子。

儿童每天经历的生活场景充满着变数,这些自然演变的生活场景本身就是写作的“富矿”,教师应启发学生从中捕捉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用“随记”的形式及时“留影”,使之成为习作中最精彩的“特写”。

一次大风天气下的跑操使学生深有感触,为之谈论不休。笔者及时利用放学前的十分钟,让学生记录下刚才的“镜头语言”,内容尽管有些零散,但很精彩:“伴随着节奏感十足的哨声,大伙儿在风中一片凌乱!”“我们的队伍被瞬间经过的一阵狂风冲散了,大家三五成群,相互搀扶,就像是一批刚过完草地的小。”……由于这些应运而生的现实“镜头”是童眼所见、童耳所闻、童心所想的原创素材,所以,它们源源不断地奔腾而来,待其聚沙成塔之后,便会以喷薄之势驱动儿童一吐为快,从而获取最初的习作乐趣,这正是儿童习作表情达意最主要的动力。

2.掘发“经典语言”,用美妙的知性体验为习作培育文学因子。

儿童时常被表达时的词不达意所困扰,其原因在于语言内存的匮乏,这就需要他们从大量有益的阅读中获取知识,其中,书面的阅读尤其重要。面对海量的阅读文本,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选择、学会阅读、学会提取、学会运用。

苏教版三下《庐山的云雾》一文遍布精彩词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采撷自己最喜爱的文字,编辑成短小精悍的散文诗:“那笼罩山谷的M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M那缠绕半山的M是系在山腰间的条条玉带M那弥漫山谷的M是茫茫的大海M那遮挡山峰的M是巨大的天幕……千种姿态M万般风情M是大自然的又一部杰作……”富于变化的事物极易引起儿童的注意,进而使他们自发地趋近和模仿。学生就地取材,任“性”捕捉经典语言中令他们印象最深的文字,在调词遣句的游戏中获得审美体验,使其对文本语言的审美能力实现突破与增值。这样情趣共振的言语实践是儿童习作积聚“颜值”最重要的助力。

3.引发“链梢语言”,用生态的理性体验为习作滋润文路因子。

儿童占有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借助言语表达自我,这种“表达”应是连贯而非断点式的,应是整体而非局部化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其理化存储,建立主题化的“思维链”,在聚零为整的过程中,提升对表现认知及表达情感的整体观照能力。

趣味化和挑战性是令儿童萌生幸福感的核心要素。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原生素材、印象文字、瞬时灵感等以类似于思维导图的形式,按“归整梳理串联丰富管理”的程序建立个性化资源库。有的学生以“成长树”的形式建立了以“爱”为主题的资源库,“树”上四根粗壮的“枝”分别代表:朋友之爱、师长之爱、亲人之爱、社会之爱,生活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它们各自分生出的“叉”,再不断繁殖出典型事件的“梢”、生出细节之“叶”……这种自由调配、图文并茂的链式追逐既可用于分类积累、索引素材,也可用于疏通思路、谋篇布局,集聚主题性、序列性、层级性、生长性和趣味性,是儿童习作选材布局最需要的推力。

二、基于“有意识的自由表达”,辅助儿童活化意趣,于中期创作中启动“本我”的读写实践

1.引导自主“仿生”,在迁移摹创中创生属于“我”的表达图式。

“仿生”意即基于仿作之上的创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向往自由表达的同时,依然希望多一份适时出现的辅助力量,尤其是诗歌、游记之类的习作。教师可以借助经典作品的阅读,在儿童与之相遇时,开辟时空,催发言语的创生。

教学苏教版四下《只拣儿童多处行》时,笔者尝试采集文中语言,以诗歌的形式出示:“儿童是小天使M成千盈百地从大魔术匣子里飞涌而出M儿童是春光M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M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再设问:“在你心中,儿童是什么样的?”由此引发了学生意趣勃发的创想:“儿童是一颗小小的种子M从埋进土壤的那一刻M便开始为生根、发芽做准备”“儿童是一捧清澈的水M以纯洁的心M折射出多彩的情”……在言语活动中,儿童“先天的言语潜能得以实现,这是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联结过程”[1]。笔者以冰心溢于字里行间的对儿童的喜爱触发了每一个儿童“爱的哲学”,用童诗开启了学生“爱的历程”,引导其在“仿生”中实现创作范式的自主转化。

2.鼓励自在“变式”,在创意表达中酿造属于“我”的新鲜语言。

“变式”意即变通语用形式。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亦常采用“变式”增强表达效果,如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所写的“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孙友田在《月光启蒙》中所描绘的“飘满了芳香的音韵”等。教师应鼓励儿童大胆尝试,绽放言语个性。

一位学生这样描写她的“活宝”妹妹:“妹妹盯着我手中的阿尔卑斯棒棒糖,咽了一下口水,糯糯地说:‘姐姐,我舔一下就还给你,保证不骗人!’”妹妹“糯糯”的娃娃音令人自然联想到甜软细腻,还带着些许黏性的味道,这种感觉性语言生动至极。另一位学生在描写父母表情变化时尝试了形象化的移植:“听着录音机里放出的争执声,爸爸的面容渐渐‘阴转多云’,妈妈的眉毛也从‘八点二十’变成了‘九点一刻’。”令人叫绝!儿童的思维空间广袤得令人吃惊,甚至拥有成人无法获知的言语异能,他们不拘一格的表达最纯净、最新鲜、最弥足珍贵。习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2],在“变式”中促成创作个性的自在变化。

3.支持自由“织梦”,在虚实相间中飞舞属于“我”的律动思维。

“织梦”意即用文字编织梦想中的景象。弗洛伊德认为,从每一个人的梦中,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且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初目的是表达自我,因而想象类作文是他们的最爱,所以师者应适时抛设“支点”,助其生长梦境。

在一次古文经典诵读活动中,笔者以一首五言:“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引渡出一个个炫彩的童梦:“一个华丽的踮脚起步,雨珠轻盈地从高空跌落。旋转,左右,并脚,踏步,换位……”这是童趣触发的梦;“远处,天如水,水映山,山似画,画成花,阵阵春风拂面,细腻如母亲的双手,耳边回荡着唱晚的渔歌……”这是童韵生发的梦……一旦顺应儿童想象力的自由发展,谛听童梦的心律和足音,便可聆听到石破天惊的童真宣言,领略到儿童文化别样的风情。“梦”是儿童独特的生长方式,习作教学应给予儿童放飞梦想的舞台,令其在“织梦”中获得心智的成长。

三、基于“有意义的开放评价”,协同儿童外化情志,于后期制作中发展“知我”的交流场域

1.开启“第一读者”的能动空间,在“回看”和“取舍”间体验习作的悦纳感。

管建刚老师说,学生的“写作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3]。儿童习作的第一读者应是作者本人,教师要发动其“首读者”的身份回看文本,在忠于“本真之我”的叩问、修缮中产生最初的审美认同。

儿童自主修改作文的热情来源于对作品开放的期待。当学生得知作文不再只是“填格、交差、下发、订正”这几个循环进行的规定动作,而是可以公开、推介、评鉴,甚而可以晋级、追评、建档时,他们会自觉主动地以“作者”的身份投入创作中,并在“作品”问世之前,反复斟酌,对比取舍,揣摩修缮,以求尽善尽美,管建刚老师谓之“作品意识”。开放作品更利于作者以读者的身份,于方寸之外进行理性审视,在“自我”和“前我”的博弈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因而,儿童的“创作返读自改”是一个不断发现“本真之我”的过程。

2.开发“显性读者”的互动空间,在“点赞”和“捉虫”间生发习作的振奋感。

“语言是一个媒介,一个载体,‘理解’是发生在文本之内的语言事件,它完全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4]教师要顺应儿童喜欢游戏式交往的天性,借助富于变化的互动形式,助其精神振奋地投入到言语认知活动中去。

笔者曾尝试在教室墙面上开辟出一块习作交流区,并在每篇交流的习作旁设置“点赞区”和“捉虫区”,以供学生进行分类批注并署名。周末,作者参考同伴批注,自主进行二次习作,再次展示。由此,评比出“星级评价师”和“星级作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应关注儿童已有水平及所具潜能,引导其更进一步”[5]。同龄人更了解习作者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水平,这种“伙伴协同、异质交流”的互动,生成的是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最近理解”,而成人的习作评价则应后置进行。因而,儿童的“开放吸纳复创”是一个不断理解“本真之我”的过程。

3.开放“隐性读者”的联动空间,在“发表”和“比较”间延展习作的成就感。

儿童热爱幻想,一切神秘的事物都会引发他们的关注和探究。如何延续他们在习作中产生的愉悦和振奋感,并逐步放大,形成恒久的习作幸福感呢?笔者以为,最佳路径是将其精心修改的作品即时“发表”,尤其是面向未知的读者群。

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笔者曾尝试借助三类媒介予以发表:各级相关报刊、校园网专栏、个人博客。其中,博客平台因用稿率高、互动性强而最受学生关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当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时,那份激动、满足和成就感会铭刻在心,成为永恒的记忆。未知的世界最为高深莫测,隐性的读者群和不断生长的交互信息加速了儿童潜能的内驱式喷发,写作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建立自信的一方乐土。此外,儿童在横向群比和纵向自比中,深化了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因而,儿童的“关注化用”是一个不断丰盈“本真之我”的过程。

马克思・范梅南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可能性。”理解儿童的可能性,理解儿童心中的需要、眼中的生活、笔下的世界,追随儿童的本真性情,这便是顺应“童性”的真义。教师的姿态是一种自然的融入和自觉的守望,以帮助儿童成为“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在习作中释放发现,在交往中拓展发现,在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中发觉自我、发动自我、发展自我,过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2.

[4]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