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4:2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新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清新散文

篇1

初识作者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30岁前,林清玄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写作三十年,成书百余部。他坚持自然、厚味、有机的文学,因为他深信“有真感情,就有好文章”。他以慈悲为经,智慧为纬,编织文学的锦衣,因为他深信“有大思想,才有真文学”。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林清玄的创作之路

对林清玄来说,走上写作之路,其实并非最初的愿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当画家,甚至还跟着林崇汉画了一阵子。不过,走上写作的路,他倒没有一丝后悔,写作要自由得多,更能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见、所思、所感。

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奖,10岁就开始读小说,在初中时,他便坚定当作家和畅游世界的愿望。林清玄17岁在高中开始发表作品。

1972年,林清玄考取世界新专电影技术科,他在学校非常活跃,开始认真写稿,忙于创作。1973年,20岁的林清玄出版了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春火》《大地勇士》等小有名气的几十部剧本,只是后来在其散文的巨大光环下反而鲜为人知了。在大学时创办过《电影学报》,担任《奔流杂志》编辑,在《新闻人》周报任总主笔。在那段时候,他在文坛渐露头角,开始受到了瞩目。

从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林清玄开始在新闻行业工作。林清玄曾任台湾最大的报纸之一《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位。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林清玄继续自己的写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地区的文学奖。30岁前,林清玄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31岁,林清玄已是很成功的报人,在即将升为报社社长、发行人这一令人羡慕的职位时,为了不被报社事务牵连而继续少年时的作家梦,他辞职成为自由作家。

这以后,林清玄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创作3000字以上,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的新书。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三十多年,他出版作品114部。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他的散文集曾创一年中重印20多次的纪录。

林清玄的佛禅散文

32岁时,林清玄闭关修行,隐居山林。面对严酷的生存现实,很难设想精神的丰沃。面对纷纭的世界,受佛教影响的林清玄想通过佛禅去寻求现代人心灵疲惫痛苦的解脱,去感化人们内心的郁结,于是他之后写的不少文章就带有了佛禅色彩。

由于林清玄的散文劝人为善,他赢得了“精神导师”的美誉。有读者说读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为自己的心灵照一面镜子,更像是为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洗礼”。

林清玄在台湾还经常举办公益演讲,有300万人次听过林清玄的演讲,林清玄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导师”。此外,他还创办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旨在帮助世人更好地生活。

林清玄的自我评价

林清玄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自己的30多年写作生涯:“第一个十年我才华横溢,‘贼光闪现’,令周边黯然失色;第二个十年,我终于‘宝光现形’,不再去抢风头,反而与身边的美丽相得益彰;进入第三个十年,繁华落尽见真醇,我进入了‘醇光初现’的阶段,真正体味到了境界之美。”

作品荟萃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书中收录《生命的化妆》《迷路的云》《温一壶月光下酒》《黄昏菩提》《正向时刻》《求好》《有情十二贴》《不是茶》《柔软心》等48篇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

《白雪少年》

本书旨在教会读者为文时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寻找最佳切入点,如本书便是以“从母亲多年珍藏的我儿时的国语字典里,发现了一张泡泡糖纸”为切入点;要善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或挖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泡泡糖纸中看到了童年中的“白雪少年”及伟大的母爱一样。

《在云上》

有一些鸟,总在雨中歌唱;有些花,总在月光下开放;有一些鱼,总在优雅中遨游;有一种心境,总在繁忙中逍遥。绝境中还要飞行,逆风中还要穿云。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金翅鸟。有无边的想象,不凡的心象,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淡中,创造高峰。

《境明,千里皆明》

绘制细笔插画,配上清明有味的佛学散文,林清玄自选“菩提十书”精华。忙碌、茫然的现代人,随手翻阅,随时领悟。

经典书摘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境明,千里皆明》

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

――《境明,千里皆明》

每一个中国孩子都是一面清明纯净的镜子,是一粒掉落在土地上的麦子,是一支在旷野里飞行的箭,是一棵等待春天发芽的树――每一个少年都是一个世界。

――《白雪少年》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在云上》

当我知道每一个我,每一个自己都是稍纵即逝,下一个自己是全新的。这想法使我充满了启示,总使我有更深沉的感激、更非凡的勇气,去建造未来的自己。改变是可能的!开悟是可能的!从此时此地,走向康庄大道是可能的!

――《在云上》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篇2

笑,

像向阳花开的灿烂

一但升起,便跟随着

留下一片整齐的花海

在风中播撒

哭,

像海水决堤的汹涌

一但开始,便止不住

留下一片模糊的帆影

在风中摇曳

怒,

想线团打结的烦恼

一但乱起,便难舍分

留下一条无果的线条

篇3

一颗小苗的成长需要土壤、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经历磨难,历尽沧桑。你们默默的耕耘,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为广大的文学爱好着供应精神食粮,在这里真心的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他老人家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你们这么长久的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业余文学爱好着,爱戴你们也关心支持你们。

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心田,才是草根文学爱好着在中国这片文学天地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假如我能傲翔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们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我们的兼职审核,就是我们的春蚕,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您们更具有蜡烛的精神,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您们为中国的辉煌,为更多业余文学爱好者的成长贡献您们的力量。在这里再一次说一声谢谢您们!

篇4

只因可以把生命里所有的喜怒悲哀,都沉浸于飘香的墨海。

文字与灵魂共舞,奏出生命的音符,飘荡在岁月的海滩。

让心随着我的诗行,飞向那遥远的星河,点缀出一片生命的湛蓝。

-

文字,承载着我曾经的梦想和幸福的港湾。

一段忧伤的岁月,一行行真情的道白。

敲击闲叙,总会释放出一丝淡淡的伤感。

时光的花瓣,轻轻地拨动着我相思的心弦。

让我在深情的文字中,香吻着梦想的彼岸。

-

春天,文字就是那天空中飘飘洒洒的细雨,润湿在百花争艳的江南。

夏季,文字就是那呤唱夜曲的蟋蟀,守望着露水的黎明,发出了声声真情的呐喊。

深秋,文字就是那叶似火的红枫,用炙热的情怀,收获着生命里最精彩的片段。

寒冬,文字就是那漫天飞舞的雪花,舞动圣洁的翅膀,用希望覆盖了岁月无边的清寒。

-

行走在文字的世界里,犹如打开了人间最美的画卷。

用尘封的记忆,酿一壶往昔,与时光对饮。

闯入了文字的世界,踏入了一片希望的草原。

岁月的醇香,在流年里定会绽放出淡雅的光彩。

文字如心,浅笔静开,相约于文字,编织出生命最美的花环。

-

岁月的风雨中,品味着劈波斩浪的艰难。

人生,犹如渡过一重无边的大海。

尝尽了无数的苦辣甜酸,心却仍然没有抵达那花开的彼岸,

是我苛求的太多,还是苍天早已注定了悲哀。

也许命运,从来就不妥协于伤感。

我要怀着坚定的信念,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光彩。

文字,终于就成了我今生最美的情缘。

-

也许,你也在文字里徘徊。

就让我们一起相约与文字吧。

用心灵之光,共同点亮我们希望的未来。

文字就是红尘中那片最美的海滩。

漫步于文字的海岸,我们分享着潮起潮落的情怀。

-

文字,是我心中最美的情缘。

无论前方还有多少风雨,你都定格在我深情的视线里。

无论前方还有多少清愁,我都会把你珍藏在我永恒的记忆里。

我要在文字里,演绎出一场千古绝恋的传奇,让文字成为了我心中梦想的高原。

-

文字,是我心中最美的情缘。

无论前方还有多少坎坷磨难,你都流淌在我生命的长河里。

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霜雪雨,你都永远篆刻在我的生命里。

让我们用文字,演绎一段天地的真情,永远绽放在星河的彼岸。

-

舞动心灵的文字,书写永恒的湛蓝。

来吧,让我们一起荡起心灵的桨橹,扬起希望的风帆。

在广阔的蓝天下,共同驶向花开的彼岸,去采撷人生最美的精彩。

相约文字,与墨共舞,让我们一起缔造出人间最美的花园。

-

篇5

回首,然后等待记忆慢慢铺满脑海。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风光明媚,左边心里装着那些记忆,右边心里装着些纯真,看不到时光穿过手指溅起的水光潋滟,波光粼粼;仰望太阳,用手遮住刺眼的阳光,却能看到破碎的阳光从指间流沙般的滑落——那天,阳光很明媚。

若即若离真的是一种哀伤吗?没有了阳光,寂寞只是一股寒流,刺透心扉的冷,瞬间变得苍白无力,无力左右时光的去留。十二月的寒风呼啸,散开了我一地的忧伤。残花落叶是写不尽的诗意,驻守观望,那一片片空旷的稻田还有谁在默默守望?如果我是稻草人,我会一直等待,等待着哪天出现在某一个人的回忆中。

一个人走在陌生的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散漫在霓虹的灯火阑珊处。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是一道风景,划过一双双单纯的眼眸。原来的那个十字路口上,放开当初的依赖,坚强的走过,我知道我还在假装勇敢。在我与青春逐渐拉远的距离中,写满了怀念。

今天早上,很早就醒了,躺在床上,用手机一边放歌,一边望着天花板回忆往事。反反复复的听着陈楚生的《一个人的冬天》,很难过,听着听着竟然流下了眼泪。说实在的,我并不想哭,只是不知何时,心灵上的闸门被疼痛碾得支离破碎。如今,流泪已不再是我所能控制的了。我想,这都是流年的功劳吧。流年,流光般的年华。年华如流光般的飞逝,但该发生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少。如此年华,就像泼墨山水画一样,狼毫染墨,弹指间,笔尖颤动,墨珠飞射,瞬间便铺满了白纸般的记忆。一片山水,但是,记忆呢?是谁偷走了我的记忆?

喜欢沉醉在夜里的某个角落深处,白天留给人们的是唯美的一面。唯美的也只能算是幼稚。有过乘风追赶蒲公英的经历,仅能在那聚散的纷飞中找回一丝属于自己的安慰。蒲公英是不会为了自己开放的。因此,在城市枯燥乏味且孤单的日子里,我喜欢到“二十八楼”放纸飞机。那些放飞的纸飞机总是载着我满满的梦和期望往下坠落。

篇6

第一部:除了期待还是期待。

心情指数:★★★★☆

一想起公元2006年1月某某日--某某日(夏令营那几天),我到现在都像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心里怦怦的跳。别怀疑,我可没有心脏病,只是我想起那天就……就激动!那几天我们第一次尝试到了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几天,没有他们唠叨的几天,没有……总之什么都是第一次。你说这么有趣的日子我们能不期待吗?

第二部:心情升级,激动!

心情指数:★★★★★。。。(无数个)

某节英语课,我们学校除了校长以外的大哥大??钱老师要教我们几个新单词,同学们纷纷表示没劲。可是没办法,可总是要上的啊,同学们还是无奈的学起了单词。当学到havingapicnic(举行野餐)这个单词的时候,负责夏令营的钱老师说:“嘿嘿,我们夏令营也要野餐,烤鱼哦!”同学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真的吗?”钱老师欠扁的说:“说说而已。”虽然钱老师是这么说,可是我们还是很期待??不应该是激动!接下来的半截课,同学们的心情只能用八个字形容:激动!激动!还是激动!

第三部:心情直线下降,唉!失望。

心情指数:☆☆☆☆☆

篇7

面对新媒体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和对广告市场的侵吞,传统电视已被推到了向新媒体变革的风口浪尖。对诸如央视、上海文广、湖南广电这样的传统媒体劲旅来说,新媒体将是一道分水岭。它们的命运会因为这场不得不打的转型之战而改变。

箭已在弦,面对转型期和数字化生存,传统电视即将举出自己的大旗,打一场攻守兼备的“转型”之战。笔者认为,这场大战来临之际首先应该统一思想、指明方向,即传统电视向新媒体转型前亟待认清三个问题。

一、新旧媒体之间 “取代性”远远大于“互补性”

新媒介是否会取代旧媒介主要是由媒介承载的信息形态的取代能力决定的,其中又受到性能与效益因素的影响。电脑网络由于其多媒体信息的承载能力,必将取代所有传统媒介,但是由于性能与效益的限制(包括技术的不够完善、网络带宽的限制、经济成本偏高、使用不便等因素),这种取代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

最近中视网络将和新浪共建网上频道,把新浪网几千万的网民用户和央视几十万小时的节目结合起来。合作谈判中,中视网络期望用“中视网络和新浪”的名头,而新浪则明言要用“央视与新浪”的名头,否则,只能是“中视网络和新浪视频”。新浪俨然已经把自己置于与央视对等的位置。

在业界,新浪被称为“网络界的央视”,差别在于,央视基于视频和音频,辐射全国数亿电视用户;新浪基于数字和图片,辐射1亿网民。而当宽带普及、网络电视来临,新浪就在功能上进入了央视的地盘。两厢比较,央视的垄断正在被瓦解,而新浪作为北美上市公司的企业制度显然更有优势。

在传统电视产业中,央视的垄断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一旦迈入新媒体领域,央视不再有特殊地位。

但面对新媒体的巨大诱惑,2005年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还是成立了网络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并即将成立新公司进军包括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在内的新媒体领域。笔者从中能够看到央视对新媒体的极度渴望同时也不乏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不安。毕竟在新媒体转型中,央视比上海文广晚了一年,尤其是第一张IPTV牌照颁给上海文广后更加大了它的局促。

而与此同时,搜狐、盛大都开始招兵买马,要自己做节目。陈天桥已联合微软、英特尔、长虹、中电信,做了一个叫“盛大网络电视接驳器”的机顶盒,这个盒子一经上海文广等牌照拥有者点头,把电信网连接到电视上,就把电视观众一口气变成了网民。盛大的游戏、腾讯的QQ、新浪的资讯、还有网上唾手可得的美国大片、天天在线和互联星空集成的海量影视节目,一股脑儿都能搬进中国人的客厅。

这种跨越了传统广电范畴综合运营的新式媒体被业界称为IPTV, 其实不论是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传统家电制造商还是网络终端提供商,以及内容提供商,他们不在乎什么是IPTV,他们关注的是互动性电视新媒体的概念定位能否确立,如果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同意,彼此都要重新考虑自己在整个链条上的角色。说穿了新媒体链条背后是巨大的利润市场。全球市场的新媒体发展态势也异常迅猛,估计到2010年将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这为以上提到的中国市场革新者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大好商机。

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厂商和机构也捕捉到这一巨大商机,纷纷利用各自的固有优势,开始介入新媒体市场。如天盛传媒通过高价购得2007~2010赛季英超全部380场比赛,包括手机、互联网、电视的全媒体转播权,以数字付费电视为主,手机媒体、互联网为辅的模式,为新开办的欧洲足球频道尝试体育赛事转播的全新运营模式 。

此类事件为传统的电视传媒敲响了警钟,目前电视传媒凭借政策优势,依靠牌照保护,垄断了新媒体的进入权限。但业外资本可以采取边缘突破的方法与传统媒体展开竞争,这将对传统媒体,乃至整个传媒产业造成冲击。

新旧媒体之间的“取代性”远远大于“互补性”。要想不被“狼”吞掉,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成“狼”。

二、战略上不可简移,必须自我突破

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电视传媒与其等待业外资本进入新媒体产业,发起挑战,不如重新定位自己,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从而掌握主动权。

具体讲,实现电视传媒的自我突破的根本不在于是否开通了网站和手机版或公交汽车版的电视节目,而在于如何通过新的技术平台了解和满足受众的愿望和需求,触摸并打动受众的视觉与内心。不要做简单的新媒体平移,而是立体的跨媒体营销。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应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安排,应该有一定比例的量身定做的原创节目。如果一种新媒体只是将部分电视频道“平移”到自身的播出平台,所提供的节目内容与传统电视没有本质区别,将缺少足够的盈利增长点。

作为老牌电视媒体凤凰卫视迈出了值得借鉴的一步,今年6月末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上,凤凰卫视旗下的凤凰新媒体被评为“十大最具投资价值视频新媒体”。凤凰新媒体包括三大业务线:凤凰网面向主流人群以新闻资讯及互动应用为核心产品;凤凰无线以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为驱动,面向2.5G/2.75G/3G提供内容及增值服务;凤凰宽频以凤凰卫视的独家视频向产业链提供差异化的高品质内容并积极探索网动和网络原创视频。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从传统媒体延伸出来的数字化新媒体公司。

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创新之路”主题,凤凰新媒体首席运营官兼执行董事李亚在论坛上谈到凤凰卫视发展新媒体的探索体验,其中介绍了一档该新媒体的网络原创的视频节目《性情解码》,恰巧笔者也看过其中一期主题为《同性相连》的视频节目,对片中呈现出来的非主流人群情感私存状态的关照和接纳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档反映同性恋人群生态的网络视频节目。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独特视角和精良制作是从任何一家内地传统电视媒体上看不到的。

在浏览凤凰新媒体时,笔者注意到这个节目有着广泛的用户互动参与,包括论坛、投票、博客、线下活动等打破了视频节目传播的单一时间和单一频道的力量。

凤凰新媒体实际上直接得益于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是这个项目催生出来的一个产物。它的定位是嫁接凤凰卫视与中国移动与所有运营商、设备厂商、软件运营商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也是传统媒体内容在无线平台上的产品化的催化剂。现在不少年轻人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在电视屏幕前获取资讯与娱乐,专业机构制作的电视内容,如何在类似凤凰新媒体这样的平台上拓展,并利用互动性、参与性吸引受众,来挽回失去的用户和广告收益,这将成为新旧媒体转型期间战略上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 执行上“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从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和IGN到维亚康姆收购Midway,从迪斯尼与iPod的牵手到NBC环球与DirectTV的合作,无不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传统传媒巨头已经从“想”新媒体、“说”新媒体和“看”新媒体的阶段,进入了实实在在“做”新媒体的阶段。“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现在,对中国的传统电视来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不是在新旧媒体的“优势与劣势”、“替代还是交叉”、“未来与趋势”上争论不休,而是“行动”起来,立即制定并即刻实施向新媒体“转身”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对于以PC为接收终端的网络电视来说,依靠的传播渠道是互联网――各类内容并行不悖的互动分发平台。这一特性决定了传统电视节目的“我播你看”模式已经行不通,换句话说,电视台拥有的海量视频资源,包括在电视台播出的成品节目,仅仅有可能构成新媒体内容的素材,而不是新媒体的内容本身。

从制作内容上看,笔者认为专业机构所制作的高品质的节目仍将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内容来源。这对传统媒体也是一种新的机遇,传统电视媒体对此有很多优势。首先,传统媒体有真正的原创的内容资源和人力资源,这是很多新媒体公司所不具备的。发扬用户参与性、受众互动性、草根原创性的同时,如何打造新媒体的经典品牌视频栏目,是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时最应好好思索的地方。

必要时可以运作一些独有性、垄断性的资源类内容,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并不是新媒体电视所有播出内容都必须要全新制作,传统电视中有很多内容经过改编、后期处理等精加工后都很适合新媒体电视播放。

另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地丰富服务内容,开发更多的增值点。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办各类专业性频道,如财经、科技、购物频道等,这也是传统电视媒体熟悉的小众化窄播理论的“翻版”,这样的专业频道能够直接针对目标受众,以付费方式实现盈利,避免了同类频道在传统电视中低收视的尴尬境地,转而依靠收视费支撑频道,解除广告压力,有效地到达目标群,用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取代单一盈利方式。

篇8

黄巧的妈妈半信半疑地问:“真的?”

王怡宁看黄巧的妈妈相信了,便赶紧说:“真的,真的!既然阿姨您来了,那您就先把这些东西带给黄巧吧!”

黄巧的妈妈没有推辞,接过东西准备走了。

“阿姨再见。”王怡宁满面笑容地对黄巧妈妈说。

“再见。”黄巧妈妈忽然不生气了。

黄巧妈妈刚走,蓝媛媛就过来问:“你真的准备去看黄巧吗?你怎么知道她在哪里?”

“我肯定有办法知道,这你就别管了。”

“切,不愿意说就算了!”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3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三课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教材编排上,是继氧气、单质碳等物质学习之后,进入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启蒙课。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本课题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的铺垫。本堂课的重点是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实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学会从化学视角来认识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二氧化碳的知识,如碳酸饮料,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鉴于此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本节课的内容。而实验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很想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但是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不熟悉。因此,在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并总结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对展示的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何种气体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并且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和推断。通过实验,验证和归纳得出CO2的一系列性质。再通过回忆基本的概念,区分得出CO2的性质。

四、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演示并分析实验来学氧化碳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实验的剖析和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安排部分简单且安全的实验来让学生设计并完成,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的演示实验应着重引导,将分析实验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实验学习的结果,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瓶气体,让学生猜想可能是何种气体,思考验证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验证。

一位学生上讲台,演示验证该气体。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介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前面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描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过渡:那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演示,在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四分之一体积的水,振荡,观察塑料瓶变瘪。思考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塑料瓶中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瓶子变瘪。那么根据此性质,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制汽水。

教师:你能如何证明汽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动手实验,在汽水瓶上连接一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过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么在溶解的同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也就是说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呢?

教师:演示实验:取一些塑料瓶中的溶液,滴几滴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提出问题,谁使得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猜想,二氧化碳?水?

教师:验证:(1)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喷水

(2)将紫色的石蕊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两张试纸均不变红。

结论:说明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

大家的猜想不成立,再想想?

学生:思考,回答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能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教师:演示,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反应,那么生成物是什么呢?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稀醋酸中,石蕊均变红。所以二氧化碳与水也反应生成酸。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方程式:CO2+H2O■H2CO3

教师:演示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分析(板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教师:讲解:下面请大家把黑板上的性质分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记载在化学书上。阅读书本116页内容,小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影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小结:(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3)温室效应的危害

(4)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本节课从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出发,通过实验一步步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保持较高的思维活跃度,通过三十分钟的新课学习,学生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实验,亲身体验

本节课采用了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其中既有验证型实验,也有研究型实验和拓展型实验,呈逐步深入递进的关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对比最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亲手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掌握的不只是枯燥、干瘪的“化学方程式”,而是“眼见为实”的实验现象,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3.激活旧知,建构新知

教学总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新知是在旧知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有关知识掌握情况,注意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获得知识的桥梁,激活缩短新旧知识的距离,以旧引新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对二氧化碳收集方法的回忆来得出CO2的物理性质;通过学生熟悉的用澄清的石灰水的回忆来验证CO2的化学性质,进而学习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关键词:意境美;语言明丽清纯;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111-01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是诗意盎然的浪漫文学,也是天机活泼的快乐文学;不仅如此,幼儿文学也是具有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和荒诞美的文学。幼儿文学塑造幼儿形象,反映幼儿生活,表现幼儿情趣和幼儿心灵纯真之美。尤其是幼儿散文,它在幼儿文学各种文体样式中是非常讲究“唯美”的一种样式。幼儿散文的语言活泼流畅,简洁明丽;幼儿散文的意境优美;幼儿散文表现的是天真、诚挚、纯洁的童趣童心和至善至纯的真情。下面,我们通过几篇作品谈谈幼儿散文的美。

首先,我们谈谈幼儿散文的意境美。

幼儿散文和幼儿诗有很多相同之处。幼儿诗的意境以优美为主,同样,幼儿散文的意境也以优美为主。请看胡木仁先生的《圆圆的春天》:

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

小蜻蜓,做什么?

我给春天灌唱片!

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

灌呀灌,灌好了: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

这篇散文,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蜻蜓、青蛙、雨点、鱼娃娃,把它们写得逼真鲜活,使抽象的春天变得触手可及,鲜明生动。春天是美好的,万象更新,生机勃勃,花红柳绿,灿烂绚丽,清新明媚,让人陶醉。不必说,它的意境优美清新。

其次,幼儿散文的语言活泼流畅,简洁明丽。

幼儿天真烂漫,纯洁无暇,他们的情思犹如山涧的小溪潺潺流淌,自然,幼儿散文的语言也是活泼流畅。幼儿散文的语言像雪山上的雪莲明净美丽,像西湖六月的荷叶荷花清新脱俗。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散文较之于其他文体样式,显得“唯美”。请看郭风先生的《花的沐浴》:

草地上有百里香、铺地锦、野菊和蒲公英。

有一天,天下雨了。小雨点敲打着野外的树木,在繁密的树叶上敲出声音来了,好像我们学校里的摇铃一样:丁当!丁当!

于是,一群小野花走出来了,百里香、野菊、铺地锦和蒲公英们,一听见这雨声,都走出来了。她们好像在幼儿园做唱游一样,排成小队,走出树林,到这草地上,站在雨中……

她们要在那里沐浴——

小雨点为她们从头淋下,她们口里轻轻地唱歌。有时抖抖身子,让水点落下去;

小雨点为她们从头淋下,她们口里轻轻地唱歌。她们摇摆着身子,用绿色的浴巾洗擦自己的头发和身子……

接着雨停止了。她们的沐浴也停止了。这时,阳光照在草地上,草地上一片光明,那些小野花们显得多么美丽!她们沐浴过了,全身发出香味儿。

这篇幼儿写景散文语言清丽,简洁明净,不杂丝毫尘滓,语言风格浅近朴素,似行云流水,自然清新,飘逸;当然,它的意境也是优美的。作品用拟人手法,以充满幼儿情趣的想像,为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绚烂清新的野花世界:各种小野花像一群孩子,听到丁当的雨点声,来到草地上,唱着歌游玩;然后站在雨中,怡然自得地沐浴,用绿色浴巾擦洗头发和身子。雨停了,天晴了,沐浴也停止了。阳光照耀着大地,草地一片光明。小野花五彩缤纷,鲜亮夺目,散发出阵阵的醉人的清香。多么美丽的大自然!

最后,幼儿散文所表现的内容是天真、诚挚、纯洁的童真童趣和至善至美的真情。例如,夏辇生先生的幼儿叙事散文《抬轿子》,描述了乡村孩子过家家“娶媳妇”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特有的天真烂漫。那一颠一颠出村子的“轿子”,戴着野花环的“新娘子”,大嗓门儿的抬轿子的男孩子,都是那么生动形象,童心童趣跃然纸上。滕毓旭先生的《一朵会说会笑的山》更是写出了至善至美的真情。

孩子和妈妈在树林里捉迷藏。

两只粉红色的蝴蝶从妈妈身边飞走,追着扑棱棱的小辫儿,飘进花丛里不见了。

“妈妈,你找呀,看我藏在哪里?”

妈妈故意不往花丛那边看,却向一棵大树走去。树儿轻轻摇,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一簇簇小蘑菇,擎着伞儿站树下。

“妈妈,别到大树后面找,那里有小鸟,别吓飞了它!”

妈妈停住了,还是不往花丛那边望,却故意用手拨开草丛。一只大肚蝈蝈被惊动了,一个高儿蹦到草尖上,悠悠打起了秋千。

“妈妈,别到草丛里找,那里有小兔,别吓跑了它!”

这时,妈妈踮起脚尖儿,一步步向花丛走去。孩子闭着眼,格格笑着。突然,妈妈一下把孩子抱住了。

孩子仰着脸儿,不明白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我藏在花丛里呀?”

妈妈甜甜地说:“我的小妞妞,是朵会说会笑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