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31 00:4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余秀华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村里扩建公路,路基都毁了
连同一直挂在天上的月亮也毁了
一场雨,把刚刚踩出的一条小经毁了
一个年老的女人拉着一个走路不稳的女人
一双沾满泥巴的脚拖着另一双陷在泥巴里的脚
一个声音说走错了,另一个声音说没有错
40岁的生日在不远的一个深夜里等着
妈妈说40岁的生日不给我过了
妈妈说我离婚了,40岁的生日过得没意思
妈妈拉着我的手回家
拉得那么紧,不允许我颤抖
妈妈说的那些话铿锵有力,不像一个病人
回家以后,妈妈房间的灯很快就熄灭了
我一夜没有熄灯
以为这样,就能早一点触碰到黎明
2、《猫》
猫在屋檐下的椅子上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而下一次,它还会在槐树下追它
它把自己旋转成一个漩涡
我们都是在假设里兀自沉迷的人
月季花。它咬下一朵
另一朵它要留到月亮升起来
月光混淆的事物,它从不试图辩清楚
比如另外一只走在屋脊上的猫
许多年,我们终于养出了一只不怕人的猫
给它挠痒的时候,下手重一点,它就咬你一口
这样的故意
让我们身上的阳光动荡
3、《春天又一次按时到来》
才孵出的喜鹊忘了前世歇过的屋檐,当然淋过它的一场雨
也得忘记自己汇集过的河流
把春天交给左右为难的诗人。抒情如鲠在喉
她想给几个人发短信,约一约去桃花岛的事情
这明目张胆偷情的嫌疑
一下子败给了身体里不停上涨的潮浪
如果我70岁,我就有70个春天
一个春天10块钱,刚好够一个中级宾馆睡一夜
想想寂寞太长,一夜不够
也就罢了
4、《可疑的身份》
无法供证呈堂。我的左口袋有雪,右口袋有火
能够燎原的火,能够城墙着火殃及池鱼的火
能够覆盖路,覆盖罪恶的雪
我有月光,我从来不明亮。我有桃花
我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却让它吹不到我
我盗走了一个城市的化工厂,写字楼,博物馆
我盗走了它的来龙去脉
但是我一贫如洗
我是我的罪人,放我潜逃
我是我的法官,判我禁于自己的灵
我穿过午夜的郢中城
没有蛛丝马迹
5、《身体里的子弹》
我的身体里有一颗子弹,对准我的绝望
被命运通缉了40年的危险份子,她不去异乡
她不隐姓埋名
只有我的拳头一次次在春天落空,撕不开夜色
我身体里的子弹,也对准我的欲望
我不敢要你的回报。我和每一个遇见的人拥抱
也拥抱每一朵花:这天生的仇敌
这掩饰了身份的流民,这想放火烧天下的女人
我对你说的话从来不完整
下一句我说给一百个人听,他们如果当真
就要承担我的罪行
6、《别离》
到处都是蝴蝶坠落的声音
它们的叫喊堆积成一个个小坟墓
在这阴暗的房间里
大雨南移。飞机在夜色里起飞
灯光映照窗外闭合的花朵。它们比沉默更衰败
我想把这墙壁抠出一个洞!
这幼稚的事情,我还是忍住了
像忍住灯光在一对瓷鹤身上投下的几个影子
我将原路返回,隔着大雾看你
如同这别离
如同我还没有来就怀抱的心意
7、《今夜》
如一个弃妇,她在喝酒
她在酒杯里加了小剂量的毒
为了死去的明天,她将活过今夜
噢,今夜!今夜有依旧到来的星河。
有星河之下在爱里放纵的人群,有,有花朵
今夜有丢失的马匹重新丢失
今夜有愈合的疾病重新溃烂
今夜她孤苦伶仃
8、《月光破碎》
我不知所措
明月已经被我吞下喉头,再吐出来
也是破碎的月光
大雾围绕,摸索不到一双手
我想让人间重新发热如同让海水返回天空
断了来时路,断了去向
我在我的村庄独坐到天亮
我是掉落的露水重新回到草叶上
我不洁。
命运不会给我一颗糖
如果我真敢在人群里行窃
那个人
一定会得到我的报偿
如今我甘愿坐在一个人的影子里
她已经死去
我替她爬行
9、《被一个院子囚禁着》
有时候我想被一块小地方囚禁
而且不断囚禁下去,直到消失了求救的愿望
我对什么都没有了想法
包括性,包括新鲜的咖喱
国际战争和国家兴亡早就是遥远的事情了
时间对我来说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院子从来不设镜子
什么东西都看不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对立面
美也取消了相对论
那时候我允许旧星宿砸下来
这如果也不能让我获得最后的意义
10、《玲儿》
玲儿是一个瘫子
20岁时喝农药自杀
玲儿爱着一个男人:她的明哥
现在是我的明哥
我们的明哥在城里
我和玲儿在乡下
玲儿死的时候喊明哥的名字
现在我和她一起喊
她在坟里,我在阳世
风吹过坐在她坟头的我
风再吹不到她
风吹着清白如玉的她
吹不动浑浊如泥的我
风把玲儿坟头的草吹青了又吹黄
风把我的眼泪吹干了又吹来
阴阳两隔的两个女人
11、《石磨》
横店的石磨上,谁栓住了我前世今生
谁蒙住了我的眼睛
磨眼里喂进三月,桃花,一页风流
磨眼里喂稗草,苍耳,水花生
假如风能养活我,谁就不小心犯了错
我转动的上磨大于横店,横店是静止的下磨
大于横店的部分有我的情,我的罪,我的梦和绝望
掉进世俗,压住悲哀
这样的转动仅仅是转动
12、《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
这人间情事,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13、《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当我注意到我身体的时候,它已经老了,无力回天了
许多部位交换着疼:胃,胳膊,腿,手指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14、《捂不紧,内心的风声》
风声四起,一个人的模样出现得蹩脚
房子几十年不变一下,柴禾背风向阳
向阳的还有,斑驳而落的泥灰
向早年的梦要一点华丽的虚构
人生得意,或不得意
尽欢成为道德的审美
这个地带积累着长年累月的风声
忧伤因为廉价而扔得到处都是
我们不靠词语言说日子,生活是一种修饰
一直低于风声
多年后,一个埋我的人被指定
这些年,我偶尔想一想死亡的事情
把活着
当成了一种习惯
15、《离婚证》
一叠新翠,生命里难得一次绿色环保
和我的残疾证放在一起
合成一扇等待开启的门
36岁,我平安落地
至少一段时间里,我不再是走钢丝的人
比身份证显眼呢
仿佛没有根据
只是,身份证我总是用到
比如生病住院,邮局取东西
残疾证我偶尔用到
比如申请低保
但是离婚证有什么用呢
我不再结婚,从此独身
16、《一打谷场的麦子》
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
做了许久的梦坠下云端
落在生存的金黄里
父亲又翻了一遍麦子
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
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
翻完以后,他掐起一粒麦子
用心一咬
便流出了一地月光
如果在这一打谷场的麦子里游一次泳
一定会洗掉身上的细枝末节
和抒情里所有的形容词
怕只怕我并不坚硬的骨头
承受不起这样的金黄色
17、《一颗玉米籽在奔跑》
快过一场秋风,快过一列火车
快过玉米棒子的追赶
不能阻隔于河流、和鱼的汛期
不能耽误于山坡,和一场红枫的事故
不能在一阵雁鸣里徘徊
是啊,这么小
世界多么大
要赶在天黑前跑到生命的另一头
要经过秋风的墓穴,经过雪,经过春天的疼
一刻不能停,一刻不能停
经过城市,经过霓虹和海水一样的失眠
经过古堡,和玫瑰的死亡
它时刻高举内心的雷霆,最朴素的一粒金黄
18、《雪灾》
纵火犯已隐藏于陌生的语音。他的烟头七日后走火
根源来不及查询
首先要救出来的本能,然后是埋没的
房子,烟雾,水(需要忽略,生几层,死就几层)
不能就此罢休。不能让血迹掩埋于如此大的虚无
罪证这样无力么?
乌鸦歇在谁的脖子上,控制不住语音的颜色
看看,盲人都知道这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我的身体里没有你要的白,依旧没有
而且不冷
我挪动文字的时候试图挪动身体
原野空旷,没有兔子的蛛丝马迹
然后这个连接词小心翼翼,徒留风声
19、《你在钟祥,我在横店》
在地理上,我从属于你,如一片叶
卷曲在你的袖口上
你醉酒的时候,我就有跌坠的危险
更多的时候,两种方言以汉水为界
冷暖自知
想象你走过的路线,一定有些出入
以莫愁湖为中心,你一反一正就绕过冬天
没有水源的莫愁湖如果干枯
湖底会有横店的地图,如一只蝴蝶
而淤泥里的女子,是多么容易叫人忽略
20、《我的身体是一座矿场》
隐藏着夜色,毒蛇,盗窃犯和一个经年的案件
暴露着早晨,野花,太阳和一个个可以上版面的好消息
五脏六腑,哪一处的瓦斯超标
总会有一些小道消息
怎么处理完全凭一个绑架者给出的条件
他住在村子里,不停地吸烟
这是一座设备陈旧煤矿,黑在无限延伸
光明要经过几次改造,而且颜色不一
我会在某个塌方前发出尖锐的警告,摇晃着蛇信子
那些在我心脏上掏煤的人仓皇逃出
水就涌进来
黑就成为白
袒露着虫鸣,月光,狐狸的哀嚎和一个经年的案件
隐藏着火焰,爱情,和一土之隔的金黄
总有人半途而退
一个人往里面丢了一块石头
十年以后
篇2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改革;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它融机、电、液、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是就业领域最宽专业之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而《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正是这样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针对如何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核心能力,我们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
2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是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矿山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内容涵盖了PLC技术、电机与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机械拆装技术、触摸屏与组态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旨在培养学生从事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的基本职业技能。
3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3.1 课程设计理念
对照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深入企业调研,与行业专家通过合作论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生产线设备维修维护的应用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从事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的基本职业技能,同时将职业道德和素养的训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贯彻工学结合课程理念,针对企业中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检测维护的需求,按照自动化设备安装员、设备调试员的行业标准,融入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以岗位需求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将职业素养、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以简易组装件生产自动线的零配件安装、元器件检测、运行调试到正常运转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THJDAL-3型自动生产线拆装与调试实训装置为载体实施教学过程;以职业标准为参考,实现考核评价多元化。
4 教学组织与实施
4.1 教学内容选择方案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技术,学生必须了解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产品被加工的方式,认识生产线的结构、运动、驱动、传感、控制方式,能够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安装、编程、调试、故障诊断和排除,是机械、电器、电子、气动、机械手和PLC控制等技术的综合。
4.2 教学内容
本课程根据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模块,对照课程目标要求,归纳总结了6个学习项目,分别为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装配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搬运单元的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整机调试。每个阶段完成一定的模块,由于有些模块包含很多工序,所以得一步一步来。随着每道工序的进行,学生会学到很多技术和技能。
4.3 教学手段与方法
根据我们职院学生心理、身体、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现状和需求本课程主要采取了如下教学法。
讲授法:讲解项目任务,传授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针对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知识点的补充。
现场教学法:在符合生产要求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和维修电工应用能力实践,提高职业氛围,以就业为导向,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
项目任务驱动法:将教学过程融入项目任务中,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实施,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每三或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讨论分析,讨论解决,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4.4 考核评价
该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是前五个项目的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权重进行累计,每个项目的考核都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方式共同组成,每个项目都从专业知识、方法能力、职业技能和学习态度四个方面考核。
终结考核是安排在学期末的一个综合性考核,因为本门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多门学科技术,尤其是最后的项目涉及到工业网络通信和组态技术,所以终结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综合掌握能力。
5 课程教学实施中应重视的问题
5.1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课程在实施时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模式,学生对每个项目要亲自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真正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5.2 创新教材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教材应体现机电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反映当前的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使教材富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5.3 将职业资格考试和企业标准纳入课程标准
围绕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根据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将企业考核标准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为学生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6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检修》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应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导向,并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因此,就必须要深化地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课程只有贴近企业需求,体现高职特色,才能使高职教育得到更快、更好、更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海波,张君薇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l(2):22―25
篇3
关键词:北齐;徐显秀墓;壁画;民族融合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齐的墓室已发掘二三十座,大部分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区。在大型墓葬娄睿墓发掘之后,又于2000年发掘了太原市王家峰村的徐显秀墓。该墓室以清楚的脉络、严谨的规制、和谐的布局引起世人的注目,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丰富奢华的生活场景,对研究和解析中国绘画史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即是从徐显秀墓室邺城化的规制、胡化的题材、汉化的风格等方面入手,对该壁画的图像进行研究,以探求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对该时期墓室壁画的影响。
1 邺城化的规制
徐显秀墓的壁画与邺城墓葬相比虽有逊色,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多达330平方米。其仪仗队位于墓室的两壁,墓道两侧与墓室内壁上面的壁画内容纷繁,人物关系较为复杂,是现有的北齐时期出土的完整墓室壁画。这些北齐壁画上承后魏、下启隋唐,除了绘画技法精湛与题材独特之外,也因对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描绘与记录而更显辉煌。壁画上的人物皆依序排开,有严阵以待之势。这也正符合郑岩先生所言的“邺城规制”。此规制是指北齐墓葬以邺城为中心,向周边城市级别由高到低逐渐弱化的现象。
《北齐书・帝记・神武上》就有“神武亲临厚葬之”的记载。上行下效,皇帝的做法也影响着民间。由于徐显秀所在的北齐政权的鲜卑化因素,所以其墓室壁画呈现出其更多的鲜卑化文化倾向,鲜卑族这一北方古老民族的文化传统得以充分展现。北齐直接继承了东魏、北魏的传统,同时受以南朝为主的周边各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卑化特点的墓葬制度。邺城是北齐的首都,这一地区的壁画墓属于皇室和贵族。由于墓主身份较高,所以墓葬形制和壁画内容都受到制度的约束,形成了一定的规制。这对其他社会阶层和地区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也对其后的隋唐墓葬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壁画墓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依照这种规制,帝王的墓葬处在皇都所在的邺城,地位越低离此越远。由于北齐与汉朝一样,亦崇尚厚葬,其奢侈程度超乎想象。这些墓室主人的形象描绘于墓室下壁,男女侍从立于两旁,这些陪衬的人物多面朝墓主人作侍奉状。这种规制在北齐高氏政权的统治下向并州、青、齐、冀州等地传播,但其规格也越来越低。
2 胡化的内容
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提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往往以文化来划分,而非以血统来划分”。北齐最高统治者――皇室高氏为汉人而鲜卑化者。高欢的祖父高谧为北魏的治书侍御史,深得献文帝的信任。后因事坐法徙怀朔镇。高欢为高湖之后,籍贯为渤海县,为汉人。说他是汉人,是就血统而言。高欢在血统上虽是汉人,在“化”上因为累世北边,已经是鲜卑化的人了。“‘化’比血统重要,鲜卑化人也就是鲜卑人。‘化’指文化习俗而言。”[1]从徐显秀墓室来看,情况更是如此。他们多着鲜卑化的服装。这也验证了沈括《梦溪笔谈》中“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的说法。[2]有的墓室壁画还出现了嵌镶饰物的指环,另有变幻多样的联珠纹、卷草纹、莲花纹、生命树纹、对兽对禽纹、有光环、绶带的鸟纹等图案。这些鲜卑文化中常见元素,体现了更多的民族色彩。
徐显秀墓壁画,彩绘着各类车马、人物、神兽、兵器、乐器、生活什物和诸多仪仗、装饰图案。画面人物大小与现实相当,栩栩如生,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晰。无论是壁画人物、装饰图案还是出土器物,无不体现出浓郁的异域文化气息。造型准确,车马人物整体轮廓与结构动态概括简洁。其人物多穿着鲜卑化的服装,头饰发型体现显著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其略微拉长、鹅卵形的脸庞,圆润丰腴的面孔,孔武有力的体格,无不彰显着其胡化的风格。同时,画工们利用丰富的轮廓线勾勒衣纹、面部形态及塑造形体,虽然有程序化的倾向,但五官的细微差异中依旧彰显着人物风采。从人物造型上看,所画形象体现出胡人与鲜卑人的种族特点。他们的脸型长而圆,鼻梁高直,眉目细长且眼窝深陷,发际较高,透露出北方游牧民族豪放而粗犷的特征。
3 汉化的风格
我国历史长河中第二次民族融合的南北朝时期,与早期的春秋战国相比,显示出更高级别的融合与同化的倾向。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鲜卑、匈奴、羌族等内迁者,与汉民族长期错杂居住,在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同时,差异及隔阂逐步减少,乃至与汉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时期所倡导的鲜卑族汉化政策更是为此推波助澜。在此背景下,北齐的徐显秀墓室壁画依照汉族传统题材来进行描绘,显示出更多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徐显秀墓室壁画构图采用了“单栏式”的结构方式,从墓室至墓道同一水平坐标上横向延伸开来。墓主夫妇像在北壁,马车牛人、仪卫等画于两壁。此种“单栏式”的绘画方式,使壁画的内容相互贯通,成为一体。其以重重叠叠的阵势塑造出宴乐出行的场面,展现了一个场面宏大的现世生活场景。其“单栏式”的结构给观者呈现的是横向展开观照幅式,由墓室到墓道多位一体,其情景好似一幅人物出行宴乐的卷轴画缓缓展现于观者面前。该墓室壁的题材丰富,北壁就画有墓主夫妇宴饮,雨道绘有门吏、鞍马仪仗出行,东西两壁绘牛车,墓道部分绘出行仪仗。另外,还有大量的高士图、乐舞百戏、庖厨酿造、狩猎图、宴乐出行、力士门吏、侍从仪卫、镇墓辟邪、天象图、升仙祥瑞等,体现出当时汉化的生活场景。
就技法而言,徐显秀墓室壁画的创作者们显然对汉族地区常用的佛画样式进行了借鉴,并根据民族特色进行了部分改造。这里亦流露出他们从顾恺之的“游丝描”,曹仲达的“铁线描”、“曹衣出水”中汲取营养,并借鉴汉族地区石窟壁画中的晕染凹凸法,从而体现出北朝地区在技法上融合汉族文化的倾向。徐显秀墓室壁画上继魏晋传统,下开北朝新风,其严谨的构图、生动的造型、粗放的用笔,写实又写意,笔墨较淡,风格朴实自然。其吸收了中原绘画传统风格的路子,同时也昭示着该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在各民族地域间相互影响与交融的趋势。
综上所述,徐显秀墓以高级别的规制、丰富庞杂的胡化内容、汉族地区的绘画风格,体现出对丧葬礼仪氛围的精确表现和对现实生活的暗示。与同时掘的墓室壁画相比,它所采用的“单栏式”构图方式及因构图方式的改变而呈现的贯然一体的故事叙事状态,以及所绘图像所体现出的文化倾向亦具特色。其鲜明的西域色彩个性张扬,生动的牛马、神兽、实物与人物等各种形象的塑造,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当时北齐生活的实录画卷,成为探求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内容不可多得的实物参照。
参考文献:
篇4
《晚间新闻令人胆寒》是美国作家蒂姆・高特罗的一个短篇小说,讲一位嗜酒的火车司机,在火车发生事故后害怕背上酒驾的罪名而逃逸的故事。作为一个多年来驾驶着同一列车走着同一条线路的火车司机杰西,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这辆载满易爆丙烷气体的火车失事了。也许是因为他喝酒,也许是“某个车轮的轮缘爆裂”或“某段路轨发生断裂”。杰西在受惊害怕下,下意识地选择了逃跑。他原本是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消消酒气,然后再回去说明情况。但这一跑,推倒了他人生的多米诺骨牌。经过晚间新闻的层层播报,他上了头条,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大家对他失踪的推测版本越来越多,他的罪名也一步步地升级。最后连他的家庭背景,婚姻危机及他小时候的照片都翻了出来。恐怖的晚间新闻将他逐步塑造成了一个危险的犯罪分子,甚至惊动了SWAT(美国特种武器战略部队)。杰西躲在汽车旅馆,每天看着新闻里的自己,晚间新闻塑造出的那个“杰西”让他大惊失措,也将他逼入了绝望。在戴上手铐的那一刻,他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像是两个不同的人。”
是的,一位是常年跑同一条线路的经验老到的火车司机杰西,一位是媒体塑造的嗜酒如命的“危险犯罪分子”杰西。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短短的几天时间,他的形象发生了如此大的颠覆。两者的形象,反差又何其之大?比起火车事故带给他的害怕,晚间新闻制造出来的威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你把一块石头投入池塘的时候,你就制造了涟漪。”这是神父在杰西决定自首前对他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玩味的一句话。在这个资讯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到底是谁在向池塘投入石头,谁又在制造涟漪?
这些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陆续被“姚贝娜”、“庞麦郎”“余秀华”三个名字刷爆,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谈论他们。尤其是引爆网络的余秀华,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已经成为了2014年最为疯狂的公共事件。不仅大学教授在转发她的诗歌,连清洁工阿姨、农民工也加入了进来。余秀华是谁?脑瘫、湖北农村妇女、女诗人、中国的迪金森……这些如此不谐和的标签杂糅在一起,并画上等号,足以让网络疯狂。他们不仅仅是在关注她的诗歌,更关注她作为诗人的身份――农妇、脑瘫、婚姻不幸者和她的私生活以及那首著名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些和诗歌不相干的才是媒体的兴奋点。他们一次次地围绕着这些东西去发酵新的兴奋点。恐怕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余秀华自己的想象。她相继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上了中央电视台,去了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诗歌朗诵,出版社纷纷争着出版她的诗集……这已经不是她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事实很多人是通过“脑瘫女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知道她。作为一个优秀女诗人与生俱来的异质,则被遮蔽掉了。他们关注的已经不是诗歌,而是带着诗歌的噱头制造出来的娱乐八卦。即使是在诗歌朋友圈里,余秀华也变成了一种很具攻击性的武器。他们动辄将余秀华挂在嘴边,“你写的还不如余秀华的”“人家脑瘫也比你写得好”。
平心而论,比起之前在网络上爆红的“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余秀华的诗歌有着良好的语言和艺术天分,甚至有人将她誉为中国的女诗人“迪金森”。在余秀华在微信朋友圈走红之前,我从湖北作家陈应松的朋友圈分享了余秀华的诗歌。那是我第一次阅读这位陌生人的诗歌。她的诗歌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新鲜感。那是她尚未走红,关注度仅限于文学圈内。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一个月后,全中国的媒体都在围绕着这位女诗人展开疯狂的报道。蜂拥而至的记者每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她,以至于她不得不向记者自嘲,“一来记者就死兔子”。这个时候的余秀华恐怕和高特罗笔下的杰西有的一拼了。
篇5
大年二十九,记者在余秀华的湖北石牌老家再次见到她时,她蹒跚走出大门,动作略显夸张,却感觉自然得多。不过她一身蓝色毛衣着装,与周边或粗布罩衣或沾灰旧外套,同样有几许疏离。她说,“想要一点疏离才感觉安心”。
这一天,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各家各户都闲下来了,为除夕的团年以及接下来的“走亲戚”积蓄精力。
这是她少有与周边步调一致的地方。经历了刚好一个月的网络暴红、舆论热炒、领导慰问以及出席各种活动后,她数次提到“这些活动还是蛮累的”,需要积蓄精力,“年后还有几个活动要参加”。
“写个鬼哦,写诗是需要静下来的”
这不是一个富裕的家庭,摆放在客厅比较现代的电器是一台老电视与饮水机。“四五年前,这里开始时兴用饮水机。农忙时那有时间烧水喝哦”。用了多年的水泥地面,有些地方磨出了下面的泥土。
余秀华的父亲余文海刚从不远的小店买了些年货回来,又与儿子、女婿牵电线。她的母亲与媳妇则一道准备明天的团年饭。
这些,她帮不上多少忙,几乎整个上午,都与记者坐在天井中晒太阳、聊天――聊诗、聊暴红、聊过年、聊天气。
这是一个朴实的地方。记者此前问路时,获得的第一个回答总是“你找她做什么”,天然地在外人面前呈保护姿态。余秀华也许不知不觉中继承了这个习惯,聊天中时常以自嘲、玩笑将自己保护起来。
同行者恭维说,“有人向我推荐,说这是余老师的诗”。她立马接过话说,“他不会这么说的。他会说这是余秀华的诗,不会说余老师”。由于身体原因,她几乎不下地干农活。“我只有农忙时节做做屋子里的活儿,其余时间段很少干家务。妈妈天天给我做饭。”
更多的时候,她泡在网上。大年二十八,她去了趟市区,与一些网友见面顺道给自己办了件年货――一部大屏的华为4G手机。“就是耗电耗得很快,很恼火。”
她惟妙惟肖的讲述当选钟祥市作协副主席的经过:“他们打电话来说,‘喂,余秀华,选你做作协副主席,你有意见吗?’我说‘没意见’。就这么当选了。”
这也许正是她的本色。对话题不感兴趣时,她会毫无顾忌地打哈欠。她曾将所有问题都撞了回去,让一名记者“绝望”而归;也曾用诗歌的形式对一名编辑狂轰滥骂。
周边村民只会觉得她怪,其余不愿多说。在这个聚族而居的地方,少有人背后议人是非。
对于现在的状态,余秀华有点纠结,认为自己写的诗大不如前。“最近刚写的一首《深夜的街头》,不满意,最近老是接受采访参加活动,这种状态哪能写诗?”
一方面她埋怨已经很久没有写诗了。“写个鬼哦,写不了什么诗。写诗是需要安静下来的,需要沉淀好长一段时间才可以。”
“环境变了,真的可能就写不出来了。”她含糊说。
另一方面,她认为“现在火了,对我写诗的环境影响还好。写不出来就写不出来呗,无所谓。”
“管它的,等这个潮过去了,有的是时间沉静。沉静了几十年了怕什么。人生难得一浮躁。顺其自然,不能强迫自己要浮躁,也不能强迫自己要沉静。”
牵完电线后,从四川入赘她家的丈夫站在客厅里,听到我们聊起四川与湖北过年风俗不同时,磨蹭出来,欲言又止地插了几句话,又姗姗转身离开。余秀华的母亲曾告诫他,有媒体采访时,不要多说话。
“这个年,我老公(打工)回来后我们没有吵架,其实,我和他一直把对方当亲人看,虽然爱情不能强求。”在以往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写的都是她对丈夫的冷漠与不满;过年的亲情氛围,让余秀华似乎有所改变。
“我的手不行,打不了麻将”
除夕中午十一点半,余文海在家门口放了一挂鞭炮,团年饭正式开席。他称,“秀华的两部诗集都正式出版了,还挣了9万多元版权费。”
这让这顿团年饭吃得特别高兴,也比往年多加了三个菜。事后,有村民听了,笑道,“这家人真是高兴疯了,连规矩都不懂了。”按照习俗,当地过年、请客菜都必须是双数。
当得知自己的诗集在很多书店卖断货时,余秀华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她说,“妈,我一下成了畅销书作家了。”
吃了一个小时,全家人拿起鞭炮、纸钱等祭祀品,去村里的墓地祭祖。“往年都是大年初一去,承蒙祖上保佑,让秀华苦尽甘来,所以我决定今年提前一天祭祖。”余文海说。
接下来的“走亲戚”对余秀华来说,仍不轻松。周围亲戚仍然认她是“余万海的闺女”,不是畅销书作家。她母亲说,女儿有点认生,她已经答应余秀华这一年会尽量陪着女儿一起奔走各地,春节得让余秀华多走几家亲戚。
当地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打麻将。“我的手不行,打不了麻将,就是玩手机。”这让她显得很另类。
好在不时有“粉丝”、文艺青年慕名而来。与他们的交流中,余秀华更自在,谈笑风生,没有太多“脑瘫”病人的痕迹;就连她的中学英语老师也说,“与上次见面时很不一样。”
篇6
王小波曾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确实,此生若只有单调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厌烦,多了些诗意的生活,才会让人顿觉有了依靠,有了兴奋点,有了颜色。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女诗人特别火,她就是来自农村的余秀华。在农村生活,又行动不便的她,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她曾问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情画意对一些人而言不过是画饼充饥,一种虚无的精神寄托。我一直过着这样的日子,它让我产生更深的怀疑:一个人,为什么活着。潦草的一生,草木般枯黄,死去,没有别人知道,又为什么活着。在这最直接的叩问里,可以说:人活着要快乐。但是为什么要快乐?你不知道,你说不出来。”
现在,她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每天割草,喂兔子,为一个兔子的死而悲伤。这就是一个农民在活着。在农村,人与人隔得也非常远,他们除了打麻将几乎没有别的娱乐,这不是堕落,而是真正的可怜。我不知道如果我会打麻将,是不是一定就是他们的一份子,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厌倦,这么多年,除了诗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被我厌倦。”写诗歌就是她最大的快乐,让她拥有了自己所喜爱的诗意生活。
当然,诗意的生活,不一定要去写诗,它还有很多表达形式,养养花,遛遛狗,修剪草坪,哼哼小调,赏赏美景,这些都是闲适安逸的诗意生活。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活得太枯燥,而是我们自己不愿意诗意般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压力减少一点,硬是要把所有的压在心上,才算是在认真生活。
去追求诗意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我们都可以去拥有,那不是堕落,而是一种更高境界追求,考验你的修养,磨砺你的心性,让你的生活越来越精彩,相信会有更多的余秀华出现的。
篇7
据我的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号称“归来”的不只是这一群这一次,而且从文学史上约定俗成地被命名为“归来者”的就有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那一群“半老头子”们,他们的班底是1940年代的“七月”、“九叶”诗人和1950年代后期的“”们。这伙人有的是1949年前成名的资深诗人,有的是1949年后初登文坛的新锐新秀,他们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差不多都成了政治风云中的倒霉蛋。就是这帮人在他们倒霉的那些岁月也从来没有安分,他们不停止自己思考,不和现实媾合,他们在黑暗中写作,写了就塞进抽屉,而一旦四海承平政治清明,他们纷纷拾掇起抽屉的诗稿,俨然“王者归来”,史称“归来者”诗人。于是,他们此前偷偷摸摸的写作也被命名为“抽屉写作”、“潜在写作”等等。类似的情况不只在诗歌,小说里有“重放的鲜花”,有汪曾祺的《受戒》,散文里有巴金的《随想录》,他们也算“归来者”。这些“归来者”是注定会成为文学不屈服于专制的代表。
任何文学命名的行为首先都应该追问其何以成为可能?我倒不认为,因为前面有个“归来者”诗人群,其他的后来者就不可以以“归来者”来命名。前面的“归来者”诗人联系着的是当代政治的专制暴力和拨乱反正,而我们现在谈论的“归来者”并没有政治对抗写作的前史。如果我们看看他们的履历,邱华栋、汤松波、周瑟瑟、吴茂盛、洪烛、马萧萧等这些“归来者”都有1980年代中学生、大学生诗人的前生,这是他们作为一个诗人的前史。应该说,除了“打工诗人”、“作协主席诗人”,我们现在很少用“中学生诗人”“大学生诗人”这种有着特定身份印记的方式来命名写作者了,至多我们只会说“80后”“90后”这样的代际概念。1980年代中学生、大学生而能诗能文是一桩很荣耀,值得奔走相告的事情,而且诗歌在给他们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现实中有一个好的出路,比如保送大学就读。这就使得1980年代的中学生诗歌写作有一点像现在年轻人的“创业梦”。1980年代诗人很早就有一种成名欲望,他们写诗办刊办报出版诗集,他们在“网络时代”前通讯极不发达的时代通过写信和大地上的行走漫游,通过不断地“自我命名”来强调自己的身份意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诗歌群落,当然这种命名和《中学生文学》、《春笋报》、《语文报》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青年亚文化的特征是可以作为我们研究1980年代青年的状况一个重要样本的。问题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不只是青年亚文化,而是一个失踪的诗歌群落的重新归来。文学最后是要靠作品说话的。这是一条残酷的定律。虽然任何人都有把玩青的权利,但具体到文学,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1980年代的中学生诗歌,甚至大学生诗歌,我们留下了几首堪称经典的作品。再严苛一点,我们少年时代的那些文学活动,那些粗糙的油印诗歌报刊,除了是我们青春史的一部分,真正的能够在文学史上挤进一席之地吗?
所以,我说,从哪里出发?就是追问邱华栋、汤松波、周瑟瑟、吴茂盛、洪烛、马萧萧等这些“归来者”写作的起点。事实上,如果没有他们少年诗人的起点,也就谈不上什么“归来”。因此,我希望即便出于一种命名的策略,也不要做成一个大箩筐,把什么人都往里面装。必须对“归来者”予以甄选。甄选的一个尺度,是确实在少年时代深度介入过诗歌活动,并且写过说得过去的作品。重温邱华栋、汤松波、周瑟瑟、吴茂盛、洪烛、马萧萧等少年诗人的往事,他们都是1980年代中学生、大学生诗歌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而且我认为今天既然把他们作为诗人来谈论,不是作为事业有成的中产阶级男人,就应该在文学苛严的尺子下丈量,即使对于他们的少作,也撇去他们少年时代的浮名,重新在清洗、追认。我有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将我们少年时代的写作经过清洗和追认出版一本诗集,来向世人证明我们的少年写作不只是浪得虚名。这样的工作好像同样是前中学生诗人的姜红伟一直在做,几年前他做类似选民登记的前中学生诗人回访,现在好像又在做一个纪念馆。应该说,这都是有益的事,但我不想这样的事最后变中老年男人青春的私人会所。回到我们刚才说的,在文学的尺度下甄选出来的诗人,他们所谓“归来”之后的写作和少年时代的写作构成一种想象中的张力。弗罗姆曾经对人的精神分层作过深入的研究,从结构上说,人的意识具有特定的内在“辩证法”。哪些经验构成最重要的最初印象(即“童年经验”),哪些经验继而构成第二、第三及其它“层次”,这对意识的形成相当重要。反之,在评价某一特定经验在一个人的一生的意义时,重要的是了解它是个人的决定性的童年经验呢?还是以后生活中叠加在其它早期基础印象上的经验。早期的各个印象往往综合成为一种自然的世界观。所有以后的经验则往往在这一原始的自然的世界观之上具有其本身的意义,这些经验或证实、应验了自然的世界观,或者否定、反对自然的世界观。诗歌记忆构成邱华栋、汤松波、周瑟瑟、吴茂盛、洪烛、马萧萧等这些“归来者”“少年经验”的一部分,他们“归来”之后的诗歌写作当然可以在对少年时代诗歌记忆“或证实、应验”“或者否定、反对”而生发出意义。是的,他们都是写作的早慧者,都写过在同龄人中广为流传,也超出同龄人文学水平许多的“代表作”,但这些“代表作”就算放到同时代的中国文学呢?我这样说,完全没有否定一个作家少作的意义。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苏童、余华、贾平凹、莫言、王安忆等当今文坛的大佬身上。问题上,人家并没有拿他们的少作说事,神话自己的写作前史。所以,我认为如果邱华栋、汤松波、周瑟瑟、吴茂盛、洪烛、马萧萧等的“归来者”诗群能够成立,他们应该是有一种面对自己少年写作的“自我清洗”的苛刻态度。令人欣慰的是,我的这几个“诗歌兄长”都没有动用现在自己的文学资源来为自己的写作前世“封圣”。这是一种切实、诚恳的态度。也正是在这种态度下,我去观察一个写作者,在中断数年写作后,重新“归来”,他的写作中出现的新转机新动向。“归来”不是简单的回返,而是带着一二十年离开的所获得的更辽阔深婉的新经验,在“中年”彻底地清算“少年”的孟浪和无知,重新出发,开始写诗,而不是将“归来”之后的文学作为中产阶级一件优雅的装饰,在怀旧的甜腻腻地气氛下,以诗酬唱。
篇8
迷茫与经济下行的岁月,我们都在探索转型之路,到处看到一窝蜂现象,创客平台比比皆是,一些产业园区为了卖房子也成立自己的创客空间,路演也越来越不严肃,随便找几个人就是评委,没有专业度更谈不上严谨。一些项目负责人也分辨不清机构的优劣,疲于应付,搭上时间以及金钱。
想起现在商会、同学会满天飞,但真正运营好的并不多,没有自己的文化、清晰的定位、共同的价值观,求大求全跟风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病。
社群经济、众创时代,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尤其重要,别人可以做好的事,你不一定可以做好,这和钱没有关系。在个人商业模式中,核心资源是你自己,包括你的兴趣、技能和个性等,当每个人都发挥自己优势的时候,能把优势展现出来的时候,这时候最轻松、也最容易成功。
阿五的招牌从阿五美食换成了阿五黄河大鲤鱼,由豫菜创新走向单品引爆,菜谱也开始瘦身,减掉很多菜,对于一个有一定知名度、创业12年的企业,的确很冒风险。不论阿五此次变脸是否成功,他至少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他已经放弃大而全,重新寻找他的战略定位,期待从豫菜细分市场上找到更精确的自己。
上班路上,会选择听樊登讲一部书,对于缺少读书时间而有一小时上班路的我,是一个绝好的选择。对于一个特爱读书、有口才还是领导力讲师的樊登来说,做“樊登读书会”真是找到了他人生的高点。
篇9
钟嵘《诗品》是一部专门批评五言诗的著作,充满着对齐梁诗风的不满。《诗品序》认为当时的诗歌创作存在三个弊端:一,“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庸音杂体,人各为容”,导致“今之世俗,斯风炽矣”;二,“词不贵奇,竞须新事”,“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致使写诗用典“尔来作者,寝以成俗”;三,“襞积细微,专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形成“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过于重视声律的诗风。《诗品》正是要肃清流弊,提出正确的诗歌创作主张。《诗品》同时对诗歌批评也不满,针对过往批评“就谈文体”的缺点,提出了“致流别”、“显优劣”的主张。
《国风》系诗人比较论
《国风》系诗人包括古诗在内一共有十四家,其中下品的谢超宗、丘灵鞠等七人为合评。相对于《楚辞》系的诗人而言,《国风》系列诗人源流还是比较明晰的。
比较高下方面,有刘桢、曹植两条。
魏文学刘桢
刘桢条叙述直接,“然自陈思已下,桢称独步”,比较同时代的曹刘二人的优劣,这与《诗品序》所言“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斡、仲宣为辅”相映照。
魏陈思王植
曹植条云:“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斡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此段既与刘桢条相印证,同时指出曹植不仅比源于他的陆机为优,而且比《楚辞》系列的潘岳、张协要好。如果更深一步的话,潘岳、张协源自于王粲,而王粲与曹植、刘桢同时,王粲条云“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可见钟嵘《诗品》构建了一个完备的体系,认为曹植优于刘桢,刘桢优于王粲。
比较诗歌风格方面,一共有如下诸条:
晋记室左思
左思条云左思“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陆机源于曹植,且陆诗“才高词赡,举体华美”,而左思源于气重于文的刘桢,故评为左思“野于陆机”;潘岳条云潘岳“犹浅于陆机”,且诗风华靡,而左思“野于陆机”,且“文典以怨”,故左思“深于潘岳”。
晋平原相陆机
陆机“气少于公斡,文劣于仲宣”,刘桢“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而陆机“才高词赡,举体华美”,故陆机“气少于公斡”;王粲则为楚辞诗派诗人,也是文辞华美的代表,但王粲为曹植同代人,虽“方陈思不足”,但依循钟嵘的诗学观念,陆机为后生,祖袭前代,必逊于前,故陆机“文劣于仲宣”。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颜延之条谓:“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看似没有出现《诗品序》“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关于颜谢高下的比较,而是着眼于他们风格的异同,但“颜终身病之”,汤惠休的观点无疑是谢灵运为高。那么汤惠休诗歌倾向于什么风格呢?《诗品》把汤惠休列为下品:
惠休条惠休,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羊曜瑶云:“是颜公忌照之文,故立休、鲍之论。”
世人把汤与鲍照相匹配,钟嵘只认为汤成就不如鲍,但诗风还是类似的。据《南史·颜延之传》记载,“延之每薄汤惠休诗,谓人曰:‘惠休制作,委巷中歌谣耳’”,颜延之对鲍照诗歌的态度同样如此,这很大程度上与鲍照出身低微与其诗歌“险俗”、“险急”有关。
齐黄门谢超宗 齐浔阳太守丘灵鞠 齐给事中郎刘祥
齐司徒长史檀超 齐正员郎锺宪 齐诸暨令颜则
齐秀才顾则心
源自颜延之的下品诗人谢超宗、丘灵鞠等七人,和《楚辞》系列的谢瞻、谢混等五人源自张华一样比较特殊,钟嵘祖先钟宪曾称:“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已动俗。惟此诸人,传颜、陆体。用固执不移,颜诸暨最荷家声。”这与《诗品序》所言“颜延、谢庄,颇为繁密。故大名、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相符。
《楚辞》系诗人比较论
出于《楚辞》系列的诗人一共有二十一人。与《国风》系诗人直接源于《国风》不同,《楚辞》系列诗人是李陵一人统摄,而其余诸人均源自于李陵。
就比较高下而言,一共有如下诸条:
魏侍中王粲
王粲条云:“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可以看出,虽然同源于李陵,但王粲和曹丕还是有高下的。
晋黄门郎潘岳
谢混、李充、钟嵘三人都对潘岳诗歌表示了自己的意见。李充《翰林论》认为虽然潘诗“其翩翩然如翔禽之有羽毛,衣服之有绡榖”,但“犹浅于陆机”。这在《世说新语》和《文心雕龙》中得到印证。《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都体现了类似的观点。但谢混认为:“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论断潘强于陆。钟嵘对潘岳的观点都有所批判,认为谢混与潘岳同出于王粲,潘岳“犹浅于陆机”,谢混“务其清浅”,二人都有“浅”的特点。
晋弘农太守郭璞
郭璞条云“《翰林》以为诗首”,钟嵘也称它为“中兴第一”。李充《翰林论》是一部辨析文体的著作,今已亡佚。在《诗品》中一共出现四次,应璩条也有征引。虽然钟嵘在序中批评“李充《翰林》疏而不切”,“观斯数家,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但在郭璞条中又称“《翰林》以为诗首”,这似乎是诗品序与正文矛盾的地方,或许是由于《翰林论》“显优劣”的地方很少。
晋司空张华
谢灵运喜欢评诗,《诗品》虽然没有提到“才高八斗”的典故,但却有两处引用到谢灵运对别人的评价,一次在左思条,他认为“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另一次便在张华条提到谢康乐云:“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这说明张华诗歌的风格比较单一,且没有变化。
宋豫章太守谢瞻 宋仆射谢混宋 太尉袁淑
宋徵君王微 宋征虏将军王僧达
此五人均源出于张华。《诗品》对他们的评价是:“课其实录,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徵君、太尉,可讬乘后车。征虏卓卓,殆欲度骅骝前”,可见王僧达最为突出,谢瞻、谢混其次,王微、袁淑最后。
齐吏部谢朓
谢朓源自于谢混,虽然《诗品序》在论述汉魏晋南朝诗史时说:“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可见谢混的诗史地位,但钟嵘又言谢朓:“足使叔源失步,明远变色”,认为谢朓成就高于谢混,这与整个《诗品》的评价体系似乎不合,也是《诗品》中唯一“流”超越“源”的。从《诗品》的品第可以看出,汉、魏、晋在上品占了十一人,宋只有谢灵运一人,而齐梁无人,中品三十九人,齐两人,梁四人。无论《国风》系列还是《楚辞》系列,时代越往后,往往品第和评价就越低,“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即是明证。谢混和谢朓同列中品,且混先于胱,那就只能是谢朓诗歌成就的确比谢混高的缘故。
周勋初先生在《梁代文论三派述要》一文中指出梁代文论的三派:守旧派、趋新派和折衷派。而这三派的代表人物恰恰都对谢朓非常赞赏。守旧派的萧衍认为谢诗“三日不读,即觉口臭”;趋新派的沈约赞赏谢诗“二百年来无此诗”,二百年大概可以从梁初追溯到东晋初年,可能认为谢胱为谢灵运后第一,而谢混显然不是;折衷派的刘孝绰“常以谢诗置几案内,动静则讽味”。谢朓作为永明体最有成就的诗人,被同为“竟陵八友”的萧衍、沈约所推崇,当时人认为“谢朓今古独步”,“至为后进士子之所嗟慕”。钟嵘虽然对永明体颇有微词,“王元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谢胱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少作用,但对谢朓的诗评为“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评价颇高。
晋太尉刘琨 晋中郎卢谌
刘琨、卢谌二人与潘岳、张华、张协一样,同出于王粲。潘岳、张华、张协都继承了王粲“文秀”的一面,而独刘琨和卢谌继承了王粲“发愀怆之词”的一面,二人都“善为凄戾之词”。《诗品》云:“中郎仰之,微不逮者矣”,《晋书·刘琨传》亦云:“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殊乖琨心”,故卢谌不如刘琨。
比较诗歌风格的诸条如下:
晋黄门郎张协
《诗品》张协条把张协和潘岳、左思诗歌风格做了比较,认为张协“雄于潘岳,靡于太冲”。潘岳、张华、左思为同时代人,且同列于上品。《诗品序》提到:“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曹植条提到:“景阳、潘、陆,自可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可以看出,钟嵘认为潘岳、张华成就还略高于左思。陆机、潘岳、张协、左思的比较示意图如下:
张协源于王粲,这一派诗歌带有“华”的味道,张协“词采葱菁,音韵铿锵”。反观左思,源于刘桢,刘桢“气过其文,雕润恨少”,左思条虽然没有明证说左思诗风相对质朴,但左思“野于”陆机,即左思比陆机质朴,而陆机“文劣于”王粲,张协源于王粲,构成了一个循环,故张协“靡于”左思。
张协、潘岳同源于王粲,都具有文采华靡的特点。左思“深于”潘岳,同时“野于”陆机,故与潘岳“浅于”陆机相符,可见,潘岳的诗风还具有浅显的特点。
宋参军鲍照
鲍照源于张华、张协二人,这在诗品中较为特殊。鲍照条把鲍照和张协、张华、谢混、颜延之这四个作家做了比较,谓之“得景阳之俶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俶诡”即鲍照得张协诗歌锤炼词句、奇异精警的特点;“靡嫚”是张华的特点,鲍照也有这方面的特点;谢混源于张华,务其清浅,“骨节”自然弱于鲍照;颜延之是国风派的诗人,“是经纶文雅才”,而鲍照“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可见两人的诗风是有很大不同的,颜延之“喜用古事”,但又“弥见拘束”,故鲍照“驱迈疾于颜延”。
梁左光禄沈约
沈约源于鲍照,“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见重闾里,诵咏成音”是沈、鲍二人共同的特点。沈约条提到王融、谢朓、江淹、范云这几个齐梁诗坛的代表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齐梁诗风的变迁。沈约虽然年纪最大,但从诗歌流变来看江淹无疑是古体诗歌的代表,沈约却是新体诗最初的代表,沈约、王融、谢朓、范云诸人则开辟了新体诗,又称“永明体”。在钟嵘的年代,江淹就被目为“才尽”,这与当时的诗风不无关系。而在永明体发展过程中,沈约在“谢朓未遒”、“范云名级故微”之时,独步于诗坛,这说明沈约是齐梁新派最早的代表人物。
《小雅》系诗人比较论
篇10
读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像人年少的时候读不懂哲学,没有足够的心情和经历,也绝对看不进去一首诗歌。作为小说家的池莉,写诗还真不是一件新鲜事。自从去年余秀华火了以后,好像诗歌也重新焕发了光彩,得到了一些人的重视。读者读起来轻巧速度的诗歌,其实,每一字每一句的写成,完全是一种呕心沥血。如果你读得进诗歌,你就会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在这个世界的体验,而这些,输出的时候,却用的是最少的字,炼的是最短的句。
素席说:
就像洪晃在序言中形容编号223的文字那样,“裸的情感,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我们生活在,性冷淡的社会里,情仍然在我们身边。”在摄影师身份中,他用镜头拍下这个时代的各种情绪,尤其是与他同时代的青年们的不同身份不同面貌。而在作家的另一面下,文字写出的,更多的是自我的感受,对世界的认知。
紫霞山子:
可以说,这本书里基本每一页都是干货了。从猫的面部表情、姿态、尾巴、睡姿、叫声、动作等各个方面解释了猫的动作的含义。有些动作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会让你觉得习以为常并且容易忽视。比如最近经常能看到的“老节坐”,即后腿完全张开,瘫坐。一般来说这种坐姿容易在家猫也就是宠物猫身上发生,因为代表着一种放松状态,或者是因为理毛时发现这种姿势比较舒服,久而久之就找到了这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
杨昌溢:
早晨,对我来说就是午餐之前的时段,允许自己可以不修边幅的时段。它是一天的开始,还很有力量。比如昨夜也许你正在思考一些终极问题,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对一些人或事处于悲观态度,觉得过不去了。但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进房间时,你还是会有新生的感觉,发现,原来明天还是会到来。
宇宙少女:
人和人藉由创造出来的身份相识,但这个身份并不是真实的你,而是自认为最适合那个氛围,最能舒适游走的形象。在网络的世界中,我们以为自己仍是有血有肉的有机体,但其实只不过是由一个个ID所组成的无机体。我们认识的是片段的文字、图片或账号而不是真正的人。不过,就算是与人相处,你了解的某人和我了解的某人也通常是不一样的。
Q&A:跟三个天秤座朋友参加一次无脑旅行,是不是很后悔?
成都-香港-洛杉矶。
历经了几十个小时的飞行,我们一行人东倒西歪地站在美国的国土上发呆。
这趟旅程,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去年四月,我的插画师朋友卡卡桑给我打来电话,她说,瓜啊!9月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美国玩耍?有地陪哦!不用说英文,不用做计划,无脑出行哦!
当时我刚从新西兰旅行回国不久,血槽已空,实在没有财力再随性地来一场出国旅行。后来,我和卡卡桑共同的插画师朋友扫把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你又不是没有在工作,半年时间赚笔旅行费完全没问题!钱可以再赚,机会错过了就没了哦!我在你这个年纪比你还穷都没像你这么发愁……”
扫把洗脑成功,我一咬牙答应了,然后我了解到一个令我感到非常担忧的情况:旅行小组全是天秤座,就连地陪小哥也是天秤座。果然,在香港转机的时候,我们四个好不容易x了一家餐馆,又集体败给了菜单。四个选择困难症一路上真的收获了许多嫌弃的目光。
但我庆幸自己做出了―个正确的决定,赶上了这次美好的旅行。
我们在树林里偶遇小熊,好担心会被吃掉,结果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有―只小鹿从我们车前帅气地飞过去,坐在车上的四个小傻瓜全都惊叹了;原本以为海里是―块礁石,后来被告知那是一条途经此地的鲸鱼;当然还有在海边玩滑板的,穿着紧身冲浪衣的,身材巨好的,颜值巨高的小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