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7:5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张小娴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时 间:现代
地 点:壮乡覃贤秀家中厅
人 物:覃贤秀——31岁 壮族 廉清妻
韦廉清——35岁 壮族 新任县长
[贤秀家中厅座落在舞台中央,正上方挂着一幅《风帆竞发》的版画,下面摆着一台25寸的彩色电视机,电视机两旁各放着一束花,靠右放着一台容声牌冰箱。厅中间摆着一张矮脚茶桌。
幕启,在轻快的壮族民乐声中,贤秀身穿壮族红色竹简裙,面带几分笑容,右手捧着一个用红笔“×”的“贪”字,左手捧着用红笔“√”的“俭”字,边念台词边到台前。
覃贤秀 (念白)音乐起,戏开场
唱出《三难升官郎》,
[接之,把手中的字装进利市袋并放至茶桌上
问我怎样把郎难?
难题三道如三关,
看我贤秀把戏唱。
[贤秀念完,先是拍打几下衣裙,轻抹几下头发,然后收拾打扫厅堂
[韦廉清身穿壮族服装上,见贤秀打扫厅堂,迈着稳健的脚步走向台前
韦廉清: (念白)今日廉清任县长,
带头守纪不能忘,
先从小事来做起,
赶紧上班不误时,
勤政为民做好样。
[廉清念完,回头见贤秀在抹版画,轻步走到贤秀背后
(白)老婆你早,今天我上任当县长,赏我放心
吻?还是抱你放心转?
[贤秀以诙谐风趣的动作绕廉清一圈,接着以甜 美的声调
覃贤秀::我的韦县长,今天给你放心吻,得在“你老婆面前”过三关,过一关吻一个,三关过好还有大礼包。
韦廉清: 那就请报第一关!
覃贤秀:问你怎样去当好官?
韦廉清: 立党为公,做官要为民着想,权为民所用;执政为民,为官一任,要造福瑶寨壮乡,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好公仆,兢兢业业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
覃贤秀: 答得好,请闭上眼睛,给你放心吻——
[廉清故意睁着双眼等吻,贤秀调皮地给飞吻
韦廉清: 好,放过你一次,请报第二关!
覃贤秀: 问你什么叫县长?
韦廉清: 这道题,小孩也知道。(加重语音)县长是管全县人民的人!
覃贤秀: 你错了,错得好比竹竿勾月亮——差天远!
[贤秀上前捏廉清耳朵,廉清侧身边绕贤秀转,边用调情动作挨贤秀
韦廉清: 错在哪?比如说——
覃贤秀: 我们的胡总书记、省委书记张德江都向全国、全省人民说,欢迎大家来监督。你说,什么叫县长?
韦廉清: (用力把贤秀捏耳的手挣开,高兴地抱住贤秀转了一圈,然后有板有眼地)老婆,我知道了,(加重语音)县长是给全县人民管的人。看不出你竟在我额头上架桥——高我一筹了!
覃贤秀: 你现在才知道?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你当县长,不是荣誉花环,是责任。记住老婆有唠叨,官才当得好。
韦廉清: 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话,是良药,十句讲来九句着。(学唱)“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廉清说完,上前猛吻了贤秀一下
覃贤秀: 这叫什么吻?
韦廉清: 这是感谢老婆的指点吻!日后我定要常修做人之德,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接受全县人民的监管。
覃贤秀: 哪你怎样接受全县人民来监管?
韦廉清: 办事公开和民主!
覃贤秀: 这句口号,小孩也会说。
韦廉清: 问你我该怎样做?
[廉清说完,再次把身子挨了一下贤秀
覃贤秀: 公开家里的财产和存款。
韦廉清: 对,正人先正已,常说家看家,户看户,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领导。
覃秀贤: 知道还不快向乡亲父老说。
韦廉清: 好,我说!我叫韦廉清,家中人口共五个。爹娘住壮乡,女儿是学生,老婆在党校。我俩工资加起来,刚好是两千。其中六百养爹娘,四百银行存,还有一千作伙食,细帐老婆管。家里只有彩电和冰箱,存款六万块,是个齐头数,还有老婆……
覃贤养: 老婆我怎么样?
韦廉清: 样子生得不丑也不靓,可以出厅堂,也能入厨房,(学喝)还有两只眼睛真漂亮!
覃贤秀: 不是漂亮,是雪亮!
韦廉清: 是雪亮。什么事,你都了如指掌。
覃贤秀: 比如说——
韦廉清: 我家外没有家,生活作风顶呱呱!
覃贤秀: 又比如说——
韦廉清: 我落班就回家,四等男人老婆夸!
覃贤秀: 四等男人就是好,老婆我放心你去当领导。
韦廉清: 哪就给个放心吻?
[廉清说完,笑嘻嘻地上前挨贤秀,贤秀快步到茶桌上拿礼包并把廉清拉到台前
覃贤秀: 放心吻可没有!今天只送你个大礼包!
韦廉清: 什么大礼包?
覃贤秀: 请你打开看!
[廉 清打开礼包,从里面掏出打×的“贪”字和打√的“俭”字
韦廉清: 是一个打了×的“贪”字和一个打了√的“俭”字。
覃秀贤: 用意是什么?请你对我说。
韦廉清: 一是叫我见钱不要仲手拿,见色不要迷了魂,认为有权不用过期就作废;二是叫我端正官德,不要认为做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要我堂堂正正去做人,清清白白去做官。
覃贤秀: 对!身有“俭”字才生廉,廉则吏才不敢怠,民才不敢欺!心无“贪”学才天地宽。
韦廉清: 多谢老婆的提醒,这是给我人生最好的礼品。
覃贤秀: 提醒是你老婆的责任。你从今天起,在外,你是县长,由党和全县人民监督你;在家,得由我这个家庭“纪检书记”监督你。还有——。
韦廉清: 书记你好,请往下说!
覃贤秀: 愿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要一心去信钱。认为钱这东西摸得着,看得见,存到银行,放在家里,转到国外,传给子女,实在又实用。但一不留神便会出问题。望你把有“×”的“贪”字看好,把有“钩”的“俭”字养住。
韦廉清: 我定会把它作为座右铭,留在心里作神明。
覃贤秀: 是真的?
韦廉清: 男人讲话将军箭,出去不回头。
覃贤秀: 不嫌我唠叨?
韦廉清: 唠叨是提醒,是警示。
覃贤秀: 不怕人说你患气(妻)管炎?
韦廉清: 怕什么,患上气管炎,我廉清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有新起点。
覃贤秀: 真是这样好?
韦廉清: 湿水棉花无得弹(谈)。
覃贤秀: (学唱)对面的老公你过来,你过来……
韦廉清: (学唱)对面的老婆你过来,你过来……
覃贤秀: 你过来,给你放心吻!
韦廉清: 你过来,抱你放心转!
覃贤秀: 好!我过去给你一个放心吻!
韦廉清: 好,我也过去抱你一圈放心转!
篇2
张小娴,香港当今著名女作家,时尚流行杂志《AMY》的总编辑,同时还兼任全球华人女性网站主持人。
在全球华语文坛,张小娴因为身兼多个情感专栏主持,同时出版了多部见解精辟的关于爱情、婚姻、男女两性方面的作品,而被称为“爱情专家”。可是,这位女作家本人的情感故事却始终是一个谜,许多人都想知道:是怎样特殊的经历,才使这位被视为港台文学天后的才女写出了那么多让人铭刻于心的经典爱情语录的呢?
纯真的初恋遭遇寒流
张小娴祖籍广东省开平县,1967年7月出生在香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喜欢读书写作。
1985年,张小娴考入香港社会学院传理系,主修媒体学。入学半个月后的一天,一个架着黑边眼镜的男生闯入教室。他叫王孜,中等身材,脸庞很白净。张小娴当时不以为意地想:这么晚才到,肯定是个“候补生”。于是,她对他便有了几分轻视。
之后的一天晚上,张小娴听到电台播的一首新歌《金背斑鸠》,她顿时被那凄婉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冬日的风/吹不散心中的愁/夏天的雨/冲不掉脸上的羞/自从那一日分道扬镳/只觉得我一天一天地瘦/噢……噢……/我望着树上的金背斑鸠……”主持人的介绍让张小娴知道了歌的词曲作者叫王子。此后,她常常哼唱着这首歌。几个星期后的一天,张小娴去商场买东西。返途中突然下起大雨,她等了20多分钟也没有出租车过来,被雨水浇成了落汤鸡。正当她连连叫苦的时候,一辆小轿车“嘎”地一声停在面前。车门打开了,司机竟是班里的那个“候补生”王孜。既然是同学驾车,张小娴自然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见张小娴打了一个寒战,王孜忙把自己的上衣给她披上,张小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车子很快到学校了。张小娴还上衣给王孜时,从衣服口袋里掉出了一封信,她捡起来一看竟是电台寄给王子的。“啊,王子?这个王子是不是《金背斑鸠》的词曲作者?”王孜点头。“那么,他是你的什么人?”王孜说,“王子”就是他本人,他想用这个艺名在音乐事业上有一番作为。张小娴听了顿时对他肃然起敬,不禁为自己以前戴着有色眼镜看轻了他而感到惭愧。从此,情窦初开的张小娴对王孜多了一份仰慕之情,而王孜则被她的才女气质所吸引。
爱情,就这样来到两个年轻的生命里。
在他们恋爱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孜先后发表了几首歌曲,其中有3首在电台播放,他因此被誉为“校园情歌王子”,一时间声名鹊起。很多女同学觉得张小娴能攀上这位才子真是天上掉馅饼,纷纷艳羡不已。
这天,张小娴患病,王孜带她去医院诊治。给张小娴看病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内科医生,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芮恩特。他知道王孜就是电台里的“情歌王子”后非常惊喜,执意将一个精致的音乐盒送给了王孜。王孜又将它转送给了张小娴。这个音乐盒上有一个栩栩如生的瓷像老人。张小娴将音乐盒带回家里,一按开关,瓷像老人竟演奏起艾尔加那首悠远的歌曲《爱情万岁》,那100年前的山盟海誓,每一个音符都使人沉醉。因为这个音乐盒,张小娴和芮恩特结下了一面之缘。
然而后来,张小娴和王孜的恋情却遭遇了寒流。原来,王孜与一个大他5岁的知名女画家打得火热,因为那个女人拥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能使他走上事业成功的捷径。
“女爱情专家”初尝“幸福饼”
经过痛苦的挣扎和反思后,张小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日久天长,我们渐渐明白,爱情也是一种修行,我们在追逐爱的岁月里终于发现,爱情,是自身的圆满。”
不久,张小娴结束了她的大学生涯,开始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担任编剧,5年之后进了亚洲电视台。1993年,她开始在《明报》以“娴言娴语”为名开专栏。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她的作品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从此,写作成了张小娴的梦和事业。
写作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可是张小娴却在孤独和寂寞中用勤奋练成了一支生花妙笔。几年后,她成为香港流行杂志《AMY》的总编,并兼任全球华人女性网站的主持人。她的情感小品文通透中流露着聪慧,却决不矫情。1994年,她的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后一炮走红。有人说任何一个男人看了她的书都会出汗。
1995年10月的一个晚上,张小娴的母亲因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老人的病情非常严重,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张小娴急得直哭。这时,她猛然想起了当年那个送音乐盒的芮恩特医生正是在这家医院,就抱着一丝希望去找他。
芮恩特祖籍浙江杭州,1964年5月生于英国,在那里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回香港工作,此时已是医院的副院长和医学权威。当他得知面前这个相貌清秀,留着柔顺的垂肩直发,穿着淡绿色毛衣的小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感专家”张小娴时,芮恩特大吃一惊,不过他并不记得自己当年曾给她看过病,更不知道自己有一个音乐盒一直被她收藏着。在芮恩特的连夜抢救下,张小娴的母亲终于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几天后,张小娴在一家法国餐馆请母亲的救命恩人芮恩特吃饭。席间,芮恩特终于知道自己和张小娴其实是旧相识了。得知她和王孜早就分道扬镳后,芮恩特唏嘘不已。张小娴把自己的新作《面包树上的女人》送给芮恩特,他如获至宝。因为王孜,张小娴当年认识了芮恩特,还把他的音乐盒收藏了近8年。她没有想到,一段失败的初恋却早就埋下了新的爱情种子,或许是冥冥中早有安排吧。
自从和张小娴熟识后,张小娴身上那种特殊的气质,一下子就打动了芮恩特。芮恩特对张小娴一见倾心。
芮恩特是一个非常细心的男人,平时对张小娴呵护有加。渐渐地,张小娴越来越迷恋他身上散发出的医院特有的消毒药水的味道,那种味道使她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原来,真正的爱情能给人以内心的宁静。
千回百转的爱情成就了一个懂爱的女人
尽管张小娴身处潮流与文化的最前沿,号称“爱情专家”,她与芮恩特的恋情也比较稳定,可天蝎座、B型血的她内心深处却是敏感的。不知为什么,她会像别的恋爱中的女子一样,常常患得患失,心里总是隐隐担心会失去这份爱。
一天,张小娴无意中在芮恩特那里发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美丽而时尚的女子。一种不祥的感觉顿时袭上她的心头,她疑惑地问男友:“这是谁?”面对她的质问,芮恩特竟不由得红了脸,支吾道:“其实也没什么,这是我以前的女朋友……”张小娴觉得自己的脑子“嗡”地一下,多年前曾有过的那种绝望的感觉似乎再一次侵袭了她的整个身体。芮恩特见她脸色惨白,赶紧解释道:“她去美国已经5年了。在这5年中,她没回来过,我也没去找过她,我们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们并没有明确提出断绝关系,对吗?”“我从没想过脚踩两只船。我一直联系不上她,又怕失去你,所以不敢告诉你。”可是,张小娴觉得自己的心被伤透了,她当即取下戒指还给芮恩特,并提出分手。
此后的日子里,芮恩特仍像从前一样,每天给张小娴打电话。张小娴很不耐烦,甚至非常坚决地说:“我警告你,今后不要再用电话骚扰我,你这个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可是芮恩特不为所动,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张小娴。他情真意切地说:“张小娴,请你原谅,我爱你!请给我一段时间,我要彻底了结以前的事情,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张小娴的心软了,她也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
就在这时,当年弃张小娴而去的王孜又找上门来,想与她重修旧好。原来,10年前他与张小娴分手后马上与那个女画家结了婚,但从此江郎才尽,再没有创作出优秀的歌曲。后来,女画家叫他弃歌学画,先是油画,后是国画,五六年过去了,他也没画出什么名堂。最后,女画家干脆和他离了婚。看着这个当年背弃爱情的男人,张小娴冷冷地说:“难道现在你就不怕我们走不到一起了?”王孜语塞,脸色很不好看,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2001年圣诞节前夕,芮恩特像个孩子一样欢天喜地地来找张小娴,见面后二话没说,将一封从美国来的信件交给她。张小娴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几年来,你写给我许多信,不久前你又亲自来了一趟,我想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要尽快了断我们的事。其实,我们的关系早该结束了,但没想到拖到现在。我同意你的要求,把你我的事情画上句号,尽管它属于并不圆满的那一种。”
至此,再也没有什么阻碍芮恩特和他的“爱情专家”相爱了。
2003年春天,张小娴在写给芮恩特的信中对他们一波三折的爱情进行了回顾。她深情地说:“爱上了你,我才领略到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占有欲。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身厮守?”芮恩特读后热泪盈眶,他暗暗发誓要呵护这个痴情而脆弱的女子一生一世。
现在,张小娴无愧于“爱情专家”的称号了,她的写作事业更是获得了大丰收,10多年来,她出版了40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各种语言版本的作品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一股“张小娴风”正在席卷全球华文网络和出版市场。
篇3
不知道最近大家看没看过这两部电影。一个是冯大导演拍摄的《1942》,一个是徐小导演拍摄的《泰囧》,我是都看过的,不过后者我是携妻在电影院看的,而前者我是自己呆在家里看的。网传,冯导因为票房原因,向徐导开骂,其实我感觉大无必要,对于暴米花和苦口良药,想来广大人民还是需要前者,毕竟花钱买个乐总是个开心活,谁愿意掏了腰包还要凄凄惨惨戚戚?于我,还不是照顾了妻子的情绪,用160大元,换了个龇牙咧嘴,笑的我肚子都痛了,不过,此痛非彼痛,自己在家看过1942,也痛了,痛的是心,人体器官比较奇妙,肚子,滋生温饱,心,给养灵魂,两者作用不同,但到底有没有可比性,我是不敢再说的。我只想给冯导说一句:您该继续拍,站直了,别趴下,虽然我没有在您票房上添砖加瓦,但若干年后,我仍能记住的,必然是1942,也许那时候,泰囧,我只能恍惚记住徐导的光头了吧。
我认为拍电影应该是个技术活,就像写文章,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他的文章,只写给固定的读者群看,而自己的书能卖多少,他不会关心,先生的文于我,初时读,晦涩难懂,还记的我刚读《文化苦旅》之时,曾疑问,这就是大家风范么?而后,年岁见长,我的旅行脚步逐渐和先生达到了一致,就连到了四川,我也是先去的都江堰,后去的青城山,现在,我早已成为了先生的忠实读者,并且自己身上不算太多的担当,也是继他而来的,想来,应该谢谢余大师,没有他的严峻理性,回归历史的冷漠,我该是怎么样?这也许就是大家风范的魅力和作用所在吧。
其实现在,我们每个文友都有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获得大家的认可,这个可以理解,但我看来,好的文章,应该有种力量和深度,而不是通过文字游戏吸引读者眼球,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多读一些巴金,矛盾,余光中,少读一些张小娴,安尼宝贝,叶倾城呢?多解剖一些大家文章,汲取精华,探求思想,而少去迷恋一些婉转字句呢?事实是,台湾现在最具实力的散文家,简桢也曾经在他的散文集《梦游书》中说过,沉浸于他人的精句,你就会成为他人修辞技巧里的奴隶,如果你愿意花时间观察自己的影子在阳光下如何变形,或者阅读一下榕树与风的对话,那么你已经是个作家,简桢简单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的道理,任何文章,寄托与他人是无用的,应该自己善于思考,脱离文字的堆砌,如此当离成功不远。
个人认为,对于这段话,简老师是尽了自己一个作家该尽的责任的。这就是文责,最基本的责任。
篇4
关键词:拥抱;现象学;身体
张小娴在她的散文集《拥抱》里这样说:“把我第二本散文精选定名为《拥抱》,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运动’。我希望自己是个好抱的人,不会太胖,也不至于瘦骨嶙峋,抱起来的时候有一种重量,实在而温暖。我也希望当你抱着这本书的时候,同我一样,思念也回味情人的拥抱。我们在苍茫人世上寻找所爱,不过是在寻觅一个永无止尽的拥抱,有时得到有时得不到,有时得到过又失去。在这具肉身枯朽之前,曾经有人带着微笑把我抱起来,那就证明我享受过世上的关爱,那么,即使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我也不该再抱怨什么。”
张小娴将拥抱描述成实在而温暖,拥于怀抱中的人真实地存在,彼此感受到的是温情与暖和。寻找一个永无止尽的拥抱,事实上是在寻找一个人,那个人在拥抱中给予关爱,在拥抱中与你在一起。
拥抱的时间性
在拥抱中,人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爱的联结。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动作,它整合了紧握、环绕、安慰、支持等种种亲密关系。拥抱,是一种自发性的动作,是一种原始的状态,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具有支持作用的、得以维持的身体的结合。Julia Kristera指出,拥抱是一种对生命早期状态的模仿,胚胎在母亲的子宫内部被羊水温暖的环绕,正如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拥抱。对于婴儿来说,他们永远被别人抱着或是躺在摇篮里摇着,与他人之间的空间几乎是紧缩的;对于幼儿来说,任何距离都能被一个拥抱打破,拥抱能抚平跌倒的痛楚,减轻黑暗的恐惧,缓解一天的疲惫;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比如说青少年,似乎他们对这种安慰和支持的需求较少,一个背部的轻拍、一次脚碰脚、一路肩并肩的行走、或是轻轻搭在肩膀上的手臂,对他们而言,都是早年拥抱的简化或是遗留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抱的形式在不断改变,从母亲子宫里羊水的环绕,到童年期父母亲的亲抚,到青少年期朋友间的勾肩搭背,直到情人之间的缱绻缠绵。
拥抱的空间性
身体是能够自主运动的主体,而绝不仅仅是被移动的物体。这是人类拥抱运动的存在前提。只有通过身体运动,人类主体才能获取全局的空间感觉,而各种各样的对象就是在这种空间感觉中得到定位的。无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还是情侣之间,在拥抱的时候,手臂都会和身体一起形成一个环形空间,把拥抱的对象纳入这个空间之中。于个体而言,这是一种完全的接纳,让对方进入自己最私密最不可控制的空间,最终两个人处于同一空间之中。此时,双臂环绕,创造了一个空间,也是对外界的一种防御。通过身体的运动,人类主体突破了休谟所假设的经验方式,不再作为镜子来消极地认知对象,而是让对象向主体来显现。拥抱在这里是两个人通过身体的相遇而拥抱在一起。当一个人伸出双臂抱住另一个人,他通过他的身体呈现给对方,表示“我”在这里,“我”与你在一起。
拥抱的双重性
身体作为心灵与躯体的最本源的结合,“在世界中存在”。按照梅洛-庞蒂的说法:“身体是客体―主体,……是能进行观看和能感受痛苦的存在。它不是真正地在我面前,我不能在我的注视下展现它,它留在我的所有知觉的边缘,它和我在一起。”当梅洛―庞蒂为我们揭示出这一点之后,我们会看到,我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以及世界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对我来说,他人的身体并不是冰冷而陌生的他者,世界也不是孤立于我之外的客体的存在,而是,彼此之间发生了可以逆转、可以互相凝视和互相触摸的关系。梅洛-庞蒂曾经引用一位画家的话,“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我在那里倾听着……我认为,画家应该被宇宙看透,而不要指望看透宇宙……”当画家在作画的时候,他会觉得那些被看见的东西都是从事物本身流溢出来的,就如同群星自然出现在天上一样。因此,在画家与可见物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作用的颠倒。梅洛―庞蒂认为,这种凝视与被凝视、触摸与被触摸的可逆性关系,存在于我的身体、他人乃至世界之中。
当我拥抱着对方,当我的身体与对方的身体相遇,当我触摸到对方,我也被触摸。我感受到对方在我的怀里,我也感受到我被对方拥抱在怀里,拥抱所带来的是彼此真实的存在感。拥抱时,身体的“双重感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身体被触摸的时候能够触摸,并试图去触摸。无论是我瑟瑟发抖的身体在对方的怀抱中渐渐平静,还是我的双手碰触到对方的后背时感受到忽然突起的那一阵鸡皮疙瘩,身体所具有的“双重感觉”都让我和对方真实地交互呈现,抱与被抱此时不分彼此,两个人在拥抱中融为一体。
拥抱中的世界
拥抱的时候,会发现整个世界离“我”很近,甚至体会到与世界融为一体。这里的世界从来就不是孤立于作为主体的我以外的冷冰冰的客体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和我的经验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生机勃勃的世界。“我”并不是所有时刻都能感觉到世界近在眼前,因为身体此时又成了一个重要的媒介,在两个人拥抱的时候,身体成为“我”与拥抱的对象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桥梁。通过身体,“我”与对方能够在一起,通过身体,“我”与整个世界氤氲聚合地交织在一起。这个时候,当我们发现了我的身体,也在同时发现了他人的身体,甚至,我的身体就是我所特有的进入世界的入口。身体在世界面前笔直地站着,世界在我的身体前面笔直地站着,两者之间存在着的也是一种拥抱关系。在这两个垂直性的存在之间有的不是边界,而是接触面。
背后的拥抱
身体前后的不对称性,即身体是由后面指向前面的,而且身体向前运动比向后运动要容易得多。这就是“backhug”对女生来说难度较大的原因。与两个人正面拥抱所体现的积极参与不同,背后的拥抱需要的是一个人的支撑和另一个人的交付。若是女生从背后抱住男生,往往是女生身体向前,依附在男生的后背,这时身体仍然是向前运动的。人类主体总是喜欢让客体在前方呈现,相应地,向后的运动与知觉活动就十分缺乏效率。这也就不难解释当男生从后面抱住女生,女生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依偎在男生怀里,因为这时她们必须克服身体的惯性,同时放开自己,充分将自己交给他人。
拥抱中的手
当一个人张开双臂伸出双手,面对你,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大约都能理解其意思,这是拥抱的信号,“给我一个拥抱”。手与手臂在此种境况下是“我”的一种延伸,是在向对方展示“我”。海德格尔说过“手之谋划与标记,大概起因于人就是一种符号。”他通过分析手势来解决手对于“我”的重要性,而所谓手势实际上也就是指手的活动方式。通过手的活动,人们完成了一种沉默的言说:“手的姿势遍及语言,而就其最完美的纯粹性而言,人们此时恰恰是通过保持沉默而言说的。”进而,海德格尔区分了手的两种活动方式。拥抱当中手的运用是第二种,也就是轻柔细心的触摸。这是一种带着某种敬畏的探寻,事物那个常常是隐而不露的本质性的层面才向我们敞开。张开的双手,是拥抱的邀请。拥抱的时候,只有当双手触摸到对方的身体,对于“我”来说,才真正完成了这次拥抱。正如Catherine David所说,在无意触碰和带着爱意的拥抱之间的距离,就像正常人有意识的日常动作和帕金森病人无法自控的颤抖之间一样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Stephen J. Smith. (2006). Gesture, Landscape and Embrace: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Elemental Motions. Indo-Pacific Journal of Phenomenology. 6(1): 1-10.
[2]李婉莉. (2006).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5): 42-44.
[3]徐献军. (2012). 论托兹对身体现象学的贡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 33-37.
篇5
时代周报:我们现在回顾香港的文化,1949年后南来文人的影响到底该怎么评价?
陈冠中:1949年后南来文人的水平是很高的。香港本土也有自己的文人,两边同时存在,往往也不太有交集。本土文人比如说三苏,他写的东西跟南来文人写的东西不一样,这个光谱是很宽的。
南来文人本身就很复杂,在我成长的父母辈的圈子里,有时候会碰到他们。我有个阿姨,她最后的一个小房间租给了一个上海非常有名的导演,叫卜万苍。他竟然住在这样一个小房间里。他在香港也做导演,但早就没有当年的风光了,晚年还住在这个地方。演员白光住在我家对面,很多时候我都看着她没有化妆走出来,知道原来她是明星,也觉得不怎么样。后来才知道她的历史。
我自己的根并不是从南来文人那里来的,是从《中国学生周报》里来的。《中国学生周报》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他们介绍欧洲为主的另类电影,法国电影、瑞典电影、意大利的写实主义电影,打开了我们品位的整个取向。我们以前在香港喜欢看好莱坞跟香港的电影,香港有国语片、粤语片。因为家里是上海人,所以我会去看国语片,虽然我们不说国语。也去看粤语片,因为我的佣人是广东番禺人,她喜欢看粤语片。所以几种东西都存在,我们成长的欲望冲动就发生在看欧洲电影上,虽然大部分都看不懂,到了现在可能都看不懂,不要说当时了。但是我们一部一部地看,文青就会做这种事,看的时候都很受苦,不会特别爽。
我的启蒙是西洋的东西。《中国学生周报》也介绍美国的小说、美国的嬉皮运动、美国的所谓反文化运动,比如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或存在主义的东西。都是很遥远的,但是把我们的想象力带出来了。当时香港有电影会,有法国文化协会,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会去那里看电影,这是年轻人觉得最洋气的时候,自己作为文青,觉得很了不起。同时《明报月刊》介绍台湾,比如雷震、殷海光,还有一些中国内地的东西。
时代周报:香港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明报月刊》?
陈冠中:应该要有人研究的吧,因为这太重要了。另外一个课题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论杂志,在《明报月刊》之前。但后来《明报月刊》的光芒超过所有知识分子刊物,胡菊人主编的时代,关注的是主流知识分子关注的东西,从台湾的东西到大陆的东西,再到海外的。可能也是我青春期,所以特别看得进去胡菊人主编的那几年。董桥从英国回来有点文人雅士的感觉。《明报月刊》非常值得研究,研究头十年就已经很好了,那时香港的方方面面都掺杂进去杂志里,有点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杂志。《明报月刊》在海内外像是明灯,是很重要的,材料也都容易找到,人都在,还来得及。我上世纪70年代在《明报月刊》登过两篇文章,但胡菊人帮我改了一段特别土的结语,真是气死我了。
时代周报:你到北京后,从新的视角来看,香港在回归前后的变化大吗?
陈冠中:1984年之后香港有一个很大的心理状态的改变,中产阶级都开始考虑移民。基本法没定,但回归已经定了,很多人还不相信。差不多所有我认识的中产都考虑过移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人就真的移民了,几十万人走掉了,1/10的香港人,那是很大的事情。
到了1997年前后,很多人又回来了,因为那时香港的经济很好,他们移民不是因为那边的经济比香港好,而是为了买政治保险给下一代。1997年回归前后觉得没什么事就又回来了。所以我觉得关键点不在1997年,1997年是重要的时刻,但是过渡得很顺利,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大恐慌,恐慌是之前,后来安定下来了。再有变化是2003年金融风暴,再就是2008年这几个关口,然后就是这几年。所以1998年我写的小说叫《什么都没有发生》,其实真的有这种感觉。有一个几年的蜜月期,如果不是碰到金融风暴,蜜月期会更长。但是金融风暴根本不是中国的错,香港自己处理得不好,现在那么多的怨气都跟这个有关。香港人其实都挺乐观的,都觉得一定会有机会,明天会比今天好的。相信了20多年,突然觉得明天可能会更糟糕,可能工作都没有了。整个心态就不一样了,因为比较乐观的时候,会好好地做事,会想点长远的东西。如果你觉得这个饼明天会更小一点,就会急了。
台北风格已经写好,香港故事还没出来
时代周报:你在《我这一代香港人》里面提到台北是你最喜欢的华人城市?
陈冠中:对。我现在还认为台北是最宜居的华人大城市,综合分数应该说是最高,比香港说不定还高一点,它的民众很亲切,街头小店很有趣。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房价压力,古今中西文化都还在。但我写过一个人不是因为宜居而定居在哪里,我们往往因为别的原因而去了别的地方。而且现在我以台北作参照,来想香港下一步怎么样,因为我们是看着台北怎样成正果的。我觉得它已经修成正果了,台湾风格、小清新风格等发挥很大的魅力,连香港的年轻人都说喜欢台北人。我很惊讶,大陆不少人喜欢台北,香港年轻人都喜欢台北,香港人应该会觉得他们不够潮才对,现在都喜欢台北。
我在台北的时候,1998年说服了台湾的观光局,组织了一个香港副刊编辑和作家团去台北。我陪着他们,介绍台北有多少好玩的东西。当时很多香港作家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没想法,就知道“立法院”打架而已。我就告诉他们很多小清新、好玩的东西。现在我这一代人的孩子都说特别喜欢去台湾,我就觉得台湾风格终于出来了。而香港却是在1997年前有个很迷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完了,周期完结了,新的故事到今天还没出来。如今的内地人想起香港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包括流行文化。我觉得香港的故事完全变了,不是以前那样的。故事快要出来了,但是还没有确定要怎样去论述它。
时代周报:是因为台北的房价没有香港那么高,生活节奏没有香港那么快?
陈冠中:没错,这太关键了。所以你看到大家都比较从容,老年人都不会很生气,脾气非常好,随便走在街上的人都很客气。台北比较悠游自得,但他们做得非常细腻,有点气派不够。也不一定要有大气派的,他们吸引人的就是这种小东西。很多人就找个自行车环岛,住在民宿里面,很过瘾。这种风格现在吸引了很多人,听说很多内地的年轻人也很喜欢。连台湾人都有点尴尬:怎么整天都说我们这么好。
北京之外的文化产业大城市
时代周报:你为什么喜欢北京?
陈冠中:虽然北京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如果现在让我挑的话还是北京。北京整个城市没有让人觉得方便,但我是不上班的人,觉得还挺好的,有一种自在。在北京不上班,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如果我在香港,每天都会不胜其烦。每个人都会问你:为什么不上班,你在想什么,基本上不可能不上班不做事。
我在香港也算是做文化的,在台北也是,到了北京才知道有这么多人在做文化。真的是太大的圈子。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人?这让我觉得挺兴奋的,会碰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很多想法都很奇怪。跟我以前碰到的很不一样,当然他们都很优秀,也是有意思的人,到底是全国来的。
北京特别喜欢无缘无故地碰面,本来是没事的,但大家随便聊聊天就可以碰面。在香港或者上海我想是不行的,无缘无故找人碰面,大家都不太行。还有外地来北京的朋友特别认真,每次到北京都要召集饭局来见面,都在谈重要的事情,比如国家大事。那也是广州、上海不会做的事情。这种辩论对我来说有意思,对别人来说不见得有意思。
时代周报:你前一阵子接受北京媒体的访问说:北京之外第二大的文化城市是香港?
陈冠中:我必须补充的是,我指的“文化”是文化产业。北京的文化、上海的文化、香港的文化是很难比较的。但文化产业是可以比较的,我觉得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的就是北京,因为它是13亿人的文化首都,第二名都差很远。第二名是香港还是台北就可以争论。
我的定义里面可能说得不够周全,主要不是文化消费城市,要成为文化生产城市,才对文化有真的贡献。所以文化产业还不只是指份额有多大,是指它有多少生产力,多少有意思的生产。这方面来说,香港和台北都做得相当好。我也要强调他们的文化产业可能比上海做得更好。
我觉得很难有人说不对,上海现在还是以文化消费为主,这是他们的大问题,他们必须要转变成文化生产城市。他们不能整天觉得自己很有品位,引进很多东西,成为消费的大城市。如果要恢复当年的光辉,或做出跟现在的经济实力匹配的文化产业,必须要有自己生产的东西,上海在这方面其实做得不够好。
英美小说不用华丽辞藻
时代周报:你认为香港文化里有没有产生比较特别的东西?
陈冠中:我觉得都是很个别的例子。比如从写作来说,大概现在写言情小说的没有比张小娴更红的。她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各有三千多万粉丝,香港的人口也只有七百多万。不管有多少僵尸粉,也是很厉害了。但就是她这么一个,她两年前才经营微博,每天放一条男女爱情的心灵鸡汤上去,现在到上海、北京签售,从早签到晚。张小娴基本上就是以港男港女作样板写东西。
再比如说写饮食的蔡澜、欧阳应霁,武侠小说还有黄易,温瑞安也算,他是半个香港人。但是不可能有上世纪80年代金庸的热潮,那个时候盗版、正版,人手一本。比如梁文道,在政论界、时评界也挺受欢迎,他针对内地写的东西,内地朋友有时都忘了他是香港人。他在香港写东西给香港人看,又是另外一套,但都写得很好。董桥也有很多粉丝,但有些人完全不看,有些人就很爱。
时代周报:你远距离的观看会不会有新的角度?
陈冠中:我觉得每次都不一样,没有一个通例。只要用中文写,基本上整个华语地区都能看得懂。比如说莫言,海外的接受度也挺高的,香港跟台湾都挺爱看他,但是他的东西非常有本土色彩。当年阿城有明清白话小说感觉的,大家也很爱看,没有规律可言。反而王朔太北京化,这边就很少人看得明白,港台地区就只知道这个人。他对内地的巨大影响,都是我到了内地以后慢慢补习回来的。
时代周报:你做过杂志、电影、文化产业,也写散文、文化评论、小说,现在觉得自己做得最擅长的是什么?
陈冠中:我一直在想,好像没找对我要做的事情,所以才会试这么多不同的事情。直到最近几年觉得小说可能是对的,但说不定过几年又改了。恰恰因为小说可以把我脑筋里很多零碎的、放不了一起的东西整合成一个文本。令我比较有满足感的就是,本来难以好好说清楚的东西,终于以一个相对有条理的方法放进一个文本,大家看完还有不同的体验,这个是我现在能做的事情。不是说有多好,但很多人都能看完我的小说,有各种想法,还记得内容,让我觉得这已经不错了。
时代周报:之前复杂的生活经验对你写小说有什么帮助?
陈冠中:比如说新闻的训练。当时在波士顿大学教我们写新闻的老师特别严格,他不准我们在文章里面用形容词,要形容什么东西就要用具体的感觉来形容。比如说你不能说一个房间很大,你要说它有半个篮球场的体积。那个令我很震惊,本来没想过要这样写文章,多余的字又要删掉,一删就1/3,当时觉得很莫名其妙。
原来他们就是这样的训练,写的东西很自律。我用中文写的时候觉得中文是形容词特别丰富的文字,而英文是动词特别丰富的文字。所以英文整天强调要用对的动词,每一个动词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要找到对的动词来用,所以英文的动词很能带动文章。但是中文还不见得,有的时候真的要用形容词,我们的形容词也有很美丽的、很有感觉的。有时候很极端的老师会帮你不少忙。
英美的小说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就是不想用很华丽的辞藻。有的时候不准太煽情,这也是新闻训练里面的。我们因为当年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都是很冷的东西。梁文道有一次总结说,香港的写作是比较冷的,台湾比较温馨,大陆就比较情感丰富和投入,但是香港要把情感包在里面,不能露出来。这可能跟我们当时看的小说的潮流有关,比如加缪的《瘟疫》,这些书都是很冷的、很枯燥的,一点都没有把情感放出来,这对我们有影响,就是装酷。
实习生蔡倩愉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这一代香港人》
篇6
蒋春玲,1981年出生在广西北部一个小镇上,父母均为工人。学生时代的蒋春玲并没有早早显示其独特的写作才华。她的青春期是伴随着大量的书籍度过的,言情、武侠、科幻、名著……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囫囵吞枣读了多少书。跟许多同龄人一样,她也深受琼瑶小说、张小娴散文、席慕蓉诗歌的影响。
2004年,蒋春玲从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后供职于一家电力国企。在办公室当秘书不仅工作轻松,薪水和福利待遇都不错,这曾让她的很多大学同学羡慕不已。那时,她和一些时尚女孩一样,业余时间喜欢逛街,买漂亮衣服、化妆品和包包,穿高跟鞋。对街拍感兴趣的她还鼓捣起了照相机,而这些都与当作家八竿子打不着。
许多人问蒋春玲,你什么时候有的文学梦想?她努力能想到的是,小学时作文写得还算不错,偶尔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其实,我并没有什么作家梦。”她说。上班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跟许多网络一样,她写作的初衷也是因为“闲”。
“2006年,我有一段特别空闲的时间。一个星期六中午,我正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床上看小说,忽然想,要不我也试着写点儿什么?因一时冲动我就开始写了,没想到越写越兴奋、越写越顺畅。到黄昏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写了近1万字。”说这话时,蒋春玲眉宇间散发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兴奋之余,蒋春玲打算把这段写下的文字放到网上,她想到了给自己取一个笔名。头一天,她刚读了王维的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于是,她就把这首诗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这1万字就是她的第一部小说《原来》的开头。她说:“当时,既没想过有多少人看,更没想过什么成名,纯粹就是自娱自乐。”
那时,很多网络都在苦苦纠结于如何吸引读者、博取点击率赚钱,或者寻求出版渠道达到一举成名的目的。但在蒋春玲看来,写作是她本职工作之外的一种爱好,她热爱笔下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随他们的悲喜去尝试另一种人生。即使没有一分钱稿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没想到她写的东西在网上非常受宠,很快就有了大批铁杆读者和粉丝。不到一年,“辛夷坞”这个名字在网络江湖上可谓大名鼎鼎。就这样,蒋春玲非常低调地写着,以至于几年后都鲜有同事知道她在写小说。
到2007年年底,蒋春玲已是出了《原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晨昏》三部畅销小说的美女作家。那时,她还没有想过要辞掉工作。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同事们知道自己在工作之余写小说。有一次,她帮单位领导签收的邮件是领导在网上给妻子买的书,其中就有《致青春》,但领导并不知道作者辛夷坞就在他的眼前。
有段时间,蒋春玲身体不好。同时应付工作和写小说,让她时常感觉有些吃力,有时坐在办公室里也会陷入迷茫状态。看着办公室里50多岁的阿姨,想象着自己30年后的模样,蒋春玲渐渐地开始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她决定走出去,在旅行中寻找答案。
在杭州的最后一天,蒋春玲和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在西湖边上走来走去,突然就特别不想回去上班。她说:“我当时想着这份工作能够带给我的是什么?我能学到什么?最后发现什么都给不了我。”在那一瞬间,她坚定了辞职的念头。
蒋春玲将想法说给男朋友听,没想到男朋友竟马上同意了。回去之后,她辞掉了工作。单位的领导感到非常惊讶,她几乎是这家电力国企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人。
那年,蒋春玲27岁。她说:“27岁,这是一个自己还能改变的年纪,所以,很想去试一试。想过会后悔,但是,总好过一成不变。”
辞职的事她一直没有告诉爸妈。直到两年后,蒋春玲的父母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从国企职员变成了畅销女作家。
“现在的人,如果是搞金融什么的,很乐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但如果说自己是作家,大家几乎会觉得这个人很不靠谱。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还好点儿。”蒋春玲说。尽管如此,她还是庆幸选择了写作成为自己最喜爱的职业。
机缘巧合,作品被赵薇赏识
辞职之后,蒋春玲有了更多的时间支配生活,她成为起点中文网的专栏作家。对于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开始,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由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她的写作渐入佳境。她说:“其实,一年里,我真正用在写作上的时间也就4个多月。我会用七八个月的时间构思和写提纲。”
《致青春》是蒋春玲的第二部小说。爱情很浪漫,现实很骨感,它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残酷青春的故事。“爱情和面包的抉择,理想和现实的拉锯,成长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些都是我试图在这部小说中与读者分享和探讨的。”蒋春玲说,“如果青春是暖伤的,它最大的意义在于‘错得起’;如果青春是美好的,一辈子都值得回味;如果青春是残酷的,那也一切都还来得及。”
蒋春玲在写这部作品时跟网友聊天,想着给它取个什么名字。讨论的结果是“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一家出版公司慧眼识珠,主动和蒋春玲签了约。小说将要出版时,正值党的十七大召开。蒋春玲觉得“腐朽”一类的词不合时宜,就将书名改成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上去有些冗长的名字,却对这本书的流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一个吸引人的短语,能勾起人对青春的许多回忆。
伴随着人生第一份合约而来的是人生的第一笔稿费——4万元。曾经做秘书工作的蒋春玲年收入不过五六万元。“我当时根本没去想这本书会卖得怎么样。”蒋春玲说。当出版商告诉她要加印的时候,她大为惊讶。其实,相对于这本书此后庞大的销量,这只是开始。到2009年,随着4本书的热销,蒋春玲的版税收入很快超过了曾经年工资的10倍以上。
2010年,蒋春玲与原来的出版公司分手,换成了现在的出版公司——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出版公司有影视背景,正是现在的经纪人将她的书推荐给了编剧李樯。
李樯之前编的《孔雀》、《立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剧本,都是文艺气息浓厚的作品,他觉得小说《致青春》里有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他说:“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尽管经历不同、命运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追求一种自在、充实的生活,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在意外界的纷扰,他们珍视的是生命过程的圆满与完整。”李樯把这部小说推荐给了赵薇。
当时,赵薇正为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毕业作品而发愁。最初,她对这个题材并不太感兴趣。但看完这部小说后,她马上就爱不释手了。她说,“辛夷坞”的小说人物关系网错综复杂,表现了高超的驾驭文字和小说艺术的能力,让人能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地追求一种静逸空灵的优美意境。最关键的是,小说的上半部分反讽而激情,下半部分沉淀而悲情。作品紧贴地气,没有无聊的多愁善感,没有漂浮的生活想象,真实而又宁静、感人。
就这样,这部小说很快被李樯改编成了剧本,赵薇决定亲自执导将此拍成电影。得到消息,蒋春玲非常吃惊。她说,自己是赵薇的忠实粉丝,让赵薇来拍这部电影,确实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1998年,大型电视剧《还珠格格》在国内首播,可谓收视大热。蒋春玲家乡那座小镇上的人们和中国所有的地方的人一样,每天都被“小燕子”逗得如痴如醉。蒋春玲对“小燕子”崇拜得不得了。当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多年后,“小燕子”这个远在天边的“格格”会跟自己这个普通人联系到一起。两人甚至投缘到可以随时通电话、无拘无束聊天的地步。
蒋春玲说,曾经有人问过她最希望由谁来演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电影《致青春》)中的女主角,她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名字就是赵薇。没想到,最后,赵薇真的成了电影《致青春》的导演。
2013年4月26日,赵薇的导演处女作电影《致青春》在国内公映,首映日票房4620万元,破了《泰囧》的首日票房纪录;同时,刷新了2D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接着,电影《致青春》势如破竹,一口气拿下7亿元票房收入,不但为国内类型片的探索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以其坚挺的排片和惊人的上座率创华语电影多项奇迹。
令蒋春玲遗憾的是,因为怀孕,她错过了电影拍摄时去片场探班的机会;又因孩子刚出生几个月需要照顾,没能参加电影首映式。
跟任何一部改编自热门小说的影视剧一样,电影《致青春》也遭到了“原著粉”的质疑。他们认为电影改编太大,没有小说原有的味道,特别是结尾和小说有着很大出入。对于这些质疑,蒋春玲力挺赵薇。她说,赵薇导演在这部剧作上下了很大工夫,也投入很多情感。自己当初写这部书的时候,女主人公郑微身上就有着“小燕子”的影子,洒脱、执著、敢爱敢恨,浑身上下透出的那种灵气像极了10年前的赵薇。郑微和赵薇的契合度不仅是外在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有着同样的单纯、勇敢、重感情、愿意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不顾一切往前冲的特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作为导演的赵薇,会比演员赵薇更能淋漓尽致地在电影里表现郑微和她的青春。
低调做人,对金钱没什么概念
从2007年开始至今,蒋春玲创作发表了《致青春》、《晨昏》、《应许之日》等13部小说,成为“80后”女作家青春文学的新领军人物,并独创了“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
2013年3月,蒋春玲各种版本《致青春》的销量已经超过250万册,在电影上映后的两个月内至少又卖了50多万册。按照如今中国出版界的行情,一本书能卖5万册就是畅销书。像《致青春》这样能卖300万册的书,是书商们梦寐以求的超级畅销货。
虽然赚了大把的银子,但蒋春玲对钱并没有什么概念。在她看来,靠写作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自己就非常满足了。平时,除写小说之外,她最喜欢的事就是做公益。与一些影视明星的作秀不同,蒋春玲做公益是发自内心的。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时,蒋春玲率先捐出10万元稿费,但她不愿让媒体报道这件事。“我捐10万元钱,并不是为自己做营销,纯粹是从做母亲的角度去做这件事的。”蒋春玲说,当时,她看到地震后的电视报道,一位妈妈抱着从废墟里被挖出来的孩子,其实孩子已经去世了。看了这个画面,她心里觉得很刺痛,因为她的孩子才刚刚5个月。作为妈妈,她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
现在,蒋春玲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她平时很低调,极少接受采访。这也是“辛夷坞”在网上红得发紫而生活中的蒋春玲却很少为外界所知的原因。“我挺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想被更多的事情打扰。”一次,当蒋春玲带儿子在小区游泳池里游泳被人认出来时,她竟感到了某种隐忧。她不想因为自己成名而打搅家人和朋友的正常生活。她说:“我以前从没想过成为作家,也没想成名,我就是一个以写字谋生的人。”
2013年7月上旬,蒋春玲新出版的小说《蚀心者》的影视改编权卖了出去,价钱达到惊人的7位数,是电影《致青春》的改编权价钱的两倍还多。看来,电影《致青春》带来的效果非同凡响。
蒋春玲的小说《致青春》还将被拍成电视剧。前不久,韩红已买下草根歌手冷碗碗创作的歌曲《青春》,作为该剧的主题曲。
如今,许多写得不错的作者都转行做编剧了,写得稍微好点儿的能拿到两三万元1集,写30集的话就能拿60万元。这是一个吸引人的数字。但蒋春玲觉得编剧太累,她曾参加过电视剧的编写,由于受不了各种修改,中途退出。她说:“现在写小说足够维持我的开支,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