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3-30 10:3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散文诗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散文诗的特点

篇1

[关键词] 散文诗意电影 电影语言 艺术价值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03

“中国散文诗意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诗电影,中国诗电影,散文化电影,散文诗式电影等一系列相关理论之上的。因为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这类影片进行权威性统一性的定义,故本文将我国具有某一种美学特性的影片定义为“散文诗意电影”,即:在叙事上采用开放性姿态,摒弃传统叙事手法,不追求因果关系结构,淡化情节,弱化冲突;在结构上不以严密的时间序列为线索,多采用松散、自由的框架结构;在情绪表达上化外在的叙事张力为内在的心理张力,强调节奏感在剧情推进中的作用及情感的表意作用;在艺术风格上着重意境的渲染,多呈现出自然含蓄的诗意风格。在这一界定中,“散文”强调此类影片的叙事和结构特点,而“诗意”则旨在突出影片对意境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此类影片在美学上一个最为显著的特性即为强调情绪而非情节对影片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电影史,从早期的《小城之春》、《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到八十年代的《城南旧事》、《边城》,再到九十年代的《那山 那人 那狗》、《我的父亲母亲》,直至近些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香巴拉信使》等,都是散文诗意电影的代表之作。由此可见散文诗意电影是我国电影的一脉重要分支,其优良的传统和在当前的发展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及综合艺术,拥有一套完整的符号表达系统,即电影语言。不同于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传统艺术,这种语言同时诉诸于观者的视觉和听觉,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观感经验。本文即从电影语言入手,探究散文诗意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风格化特点。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是用镜头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因此这里首先讨论的是散文诗意电影的画面特征。单就电影画面本身来说,它和我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歌和绘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诗和画并不是两门孤立的艺术,相反,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散文诗意电影也可以说是天然的诗与画的融合。这一点直接的体现在此类电影的构图方式上。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美的形式之积极的作用是组织、集合、配置。一言蔽之,是构图。使片景孤境能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的真实。”[1]正是以中国绘画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为美学根基,我们可以看到散文诗意电影多用镜头的摇移和长镜头来体现中国画长卷轴的构图方式,从而消解了蒙太奇式的主观切割,也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气韵生动的幽远意境。

在影片《小城之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长卷式画面的灵活运用。整部影片是在一个横移镜头和俯瞰画面展现的颓废的城墙中开始的。不同于绘画,电影是由一系列画面构成的流动的整体,因此我国古典绘画中的这种散点透视和长卷式的构图方式表现在现代电影中,就变成了这样一种摇移镜头和长镜头的运用。这样的镜头贯穿了影片的始终,甚至在人物对话中也采用了这种缓慢移动的镜头运动。如章志忱初到戴礼言家的那晚,随着镜头的摇移,我们依次看到了唱歌的戴秀,凝望周玉纹的章志忱,床上病怏怏的戴礼言,端药给戴礼言的周玉纹。这一个画面依次交待了全剧五个出场人物中主要的四个人物,并在镜头的移动中隐含了这四个人物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压抑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意境。

正是摇移镜头造成的这种类似古典长卷的绵延不绝的画面,精妙的传达出了散文诗意电影所追求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种叙事上的间断成就了情绪上的连贯,从而使影片张弛有度,气韵生动。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画面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景别的运用上,而这自然也成为了散文诗意电影诗化表现的一种体现手段。基于电影语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我们可以看到电影镜头中的全景(大全景)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山水画,而特写镜头则近似于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因此,我们就以全景和特写这两种景别来论述散文诗意电影画面中的意境感。

说到全景镜头对意境的展现,一个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由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在这部影片中,黄土地和黄河常常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之上,充当了叙事的主角。而黄土地与黄河丰满形象的塑造则是靠全景镜头来完成的。在这种全景镜头里,黄土地的形象是荒凉而沉重的。天空仅仅占据了很小的比例,而人物则以一种更为弱小的姿态出现。这样的画面其实是有语言的,人们从这一片静态中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古老的传统,是某种不可更改的力量和庄严。和黄土地凝重的静形成对比的就是黄河水波涛汹涌的动。虽然对黄河水的表现运用的也是全景镜头,但导演却有意回避了渲染黄河水的一泻千里,而是拍这条浩瀚大河的局部,这样就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加了一种温暖感与亲切感。于是,这片土地变得荒凉却不冷漠,沉重但不哀怨。可以说,这种静态镜头、凝固式的视觉感受成为了《黄土地》标志性的镜语方式。而从影片对黄土地和黄河的全景展现上,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气息、一种氛围,一种对古老土地、古老文化的关注与审视。

与《黄土地》中的全景镜头形成对比的是《城南旧事》写镜头的运用。因为这是一部以英子的视角表现童年记忆的影片,所以英子的“眼睛”成为了影片重要的表现意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本片描写英子眼睛的特写镜头中,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一双纯真的眼睛,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英子的内心,体验到的是英子真实的情感。例如英子在街上看到昔日的朋友小偷被抓走的时候,镜头里出现的始终是英子的一双眼睛。但这不是一双普通的眼睛,这其中包含了疑惑、懊悔、不舍、伤感等种种复杂的情感。这些感情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而这一双眼睛足以道出英子内心丰富且复杂的感情。正是这双眼睛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精妙的传递出了一种画外之音,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悠远意境。

除了画面本身的构图与景别,电影中的色彩也是一种很好的表意工具。正像中国古代绘画中用墨的浓淡重浅来传达意蕴一样,电影也可以用色彩来完成对诗意的追求。任何颜色都是有着特定的表意作用的,因此,每种颜色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而一部电影颜色基调的选择也势必是导演主观思想意识的一种外化与流露。在张艺谋担任导演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就成为了影片诗意的重要体现因素。本片对色彩独具匠心的应用体现在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处理上。在这部影片中,现实生活以黑白的影调呈现在银幕上,相反,回忆却是以一种饱满的彩色展现的。于是,现实的哀伤与回忆的温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现实中,父亲的去世令母亲的生活陷入了彻底的黑暗,相伴走过大半辈子的人就这样先走了,带走了母亲生活的一切色彩,生命只剩黑白。可在回忆中,一切都是那么鲜亮。各种色彩以极高的饱和度出现在银幕上,比如母亲的红棉袄。在这里,颜色也是写意而非写实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其实更适合用灰暗的色调表现,但当时的感情确是鲜活的,是纯真的,正如这些饱和度极高的颜色。正是这种色彩的应用,使影片弥漫着一种浪漫的诗意。

以上简要分析的是散文诗意电影如何利用画面造型元素体现独特的诗意,下面来看一下声音这一元素在影片追求意境上的作用。电影是一种影像——声音的综合性媒介手段,因此声音对于影片来说是一个同画面一样极其重要的因素。电影中的声音主要包括音乐、音响和人物语言这三个方面。音乐在电影中最主要的作用即情绪的渲染,而在有些电影中,音乐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电影叙述的角色。例如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音乐《骊歌》。在二十年代时,《骊歌》就是一首传唱度很高的学堂歌曲,而《城南旧事》中对此歌的重复性表现更是使这首歌再次获得了流行的生命。在影片中,这首歌以不同的变奏形式贯穿了整部影片。它是英子对于童年一份珍贵的记忆,同时也是英子内心世界的含蓄表现。在不同段落的歌声渲染下,观众的情感得到了有效的积累,从而也获得了逐次增强的情感冲击,直至与影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可以说,正是这种成功的音乐的使用,才使得本片在视觉、听觉的双重空间中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记忆中的童年,也才使影片有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境。

而在人物语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散文诗意电影多采用画外音的形式,如《小城之春》、《城南旧事》、《青春祭》、《那山 那人 那狗》、《我的父亲母亲》、《草房子》、《暖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画外音的形式是一种小说式的语言,而它之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散文诗意电影中,也是由这类影片的特点所决定的。散文诗意电影表现的多是细腻的情感,是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但这类影片的主人公常常是寡言的,语言不是他们宣泄情绪的主要工具,于是画外音就成为了他们与观众沟通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像海德格尔的论断:自然语言由于与人的亲近性而具有一种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活动的特殊表现力。因此,这种画外音形式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语言对于人的亲近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画外音这种形式也更利于表达影片意境。画外音带来的多是一种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而回忆本身就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过去的现实生活在人脑中的一种诗意化存在形式。因此,主人公通过画外音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夹杂着怀念和感慨的朦胧的诗意感。

综上所述,对电影语言风格化的运用形成了中国散文诗意电影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注释

[1]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20.

篇2

关键词 1920-1930s 美国文学 迷惘的一代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迷惘的一代,顾名思义,是应用于失望的知识分子和美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些背叛前理想和价值观但只有绝望或愤世嫉俗的享乐主义。总之,他们失去了信仰。这个名字来自格特鲁德・斯坦因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写在海明威的著作《太阳照样升起》。

人类最可怕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1918)。这场战争被定义为不公正,侵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只为了寻求自己的利润而不管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对美国人而言,在1915 - 1916年的长时间的僵局,越来越傲慢的德国,和它的不愿宣布其好战的地位,这些恰好违反了典型的美国人敢作敢为的一贯作风。那些年轻人亲眼目睹了很多大屠杀后,那些侵略国争取在外国插上国旗。他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回来后感到无比失望和幻灭。而此时美国突然变成了一个“现代”国家。战后美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有竞争力的工厂涌现,导致没有时间或空间等待人们去很好地适应或行动。当这些年轻人回来,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信仰,他们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变得不再理解或认同文化。20世纪初,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同时登上历史的舞台,在同一时间影响着人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年轻人创造了一个新的写作风格叫“迷惘的一代”。

1研究背景

关于迷惘的一代的研究历来就有很多,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以海明威为代表来谈论“迷惘的一代”。可以说只要谈到美国二三年代文学史就要谈到海明威和“迷惘的一代”文学,这些作家和评论家对海明威以及迷惘的一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表了富有代表性的论文,陈述了独到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许江媛的《究竟什么是迷惘?――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振莲的《浅谈“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历史成因及主流思想》,《广州师范学报》第十九卷第五期;陈丽的《迷惘的一代》讲座,《外国文学》2005年第六期。

国外比较著名的观点认为,“迷惘的一代”是美国文学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现象,它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文化子集,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从文学角度去分析。像马克・多兰在(《“迷惘的一代”的文化再解读》)中认为,“迷惘的一代”研究已经成了一种艺术,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中的美国特性以及一种美国人格特征。罗伯特・沃恩在《迷惘的一代》表明,禁酒令和黑社会是二十年代的主题,表面上此时美国社会似乎已经遗忘了战争和冲突,爵士乐却又给地下酒吧的那年轻人内心世界带来风流和颓废,它是通过对美国社会环境的变化来描述“迷惘的一代”形成的社会原因。

2迷惘的一代的主要特点

2.1对战争的迷惘

1914年,一战的爆发,千千万万的美国青年怀着某种狂热的神圣和正义的冲动,远赴欧洲战场,投入到了这场被美国总统美其名为“消灭一切战争的战争”,以考验自己的勇敢和意志。他们身经百战,不怕牺牲,几乎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消耗殆尽。但是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让他们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历史对他们的玩弄。他们在肉体遭受巨大的创伤同时也承受着精神上的困惑。虽然若干年后战争已经过去,但是战争的阴影让他们遭受严重创伤。于是,以海明威为首的美国青年一代作家借他们的笔,来宣泄他们的反战思想。

2.2对人生的迷惘

当战后的美国青年们带着身心的双重创伤返回战后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各种无法克服的社会危机,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失望和幻灭感。面对一个经济危机、百业凋零、市场萧条、失业成灾的社会,他们也想再度振奋,但是经过痛苦的奋斗,结果不是被碰得头破血流,就是心灵变得耿介枯萎,对人生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悲哀,对人生感到迷茫。

2.3对现实社会的迷惘

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呈现出混乱的状态,无数难以克服的矛盾在战后充分显露出来。美国青年的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们理想主义的破产不免引起了厌世主义的反应。

3结论

迷惘的一代在文学史上的时间短,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缺乏个人特色而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此悄无声息,其中一些如海明威和福克纳这些文学家形成自己的特点,他们在美国文学历史上有着一席之地。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这两位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们把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与艺术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不但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心路历程,也共同表达了一代人的困惑与绝望。他们都通过自己笔下的人物和作品充分展现了一战后美国人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和社会的浮华,是战争给这些人们的心灵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使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迷惘的一代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看着这些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作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可以摧毁人类的一切家园,和平是全世界人们的希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篇3

散文诗《捉迷藏》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班上学期的一节活动课。散文诗以其优美的字眼吸引着众多的人,它用短小精悍的篇章向我们阐述着文章的魅力所在。在幼儿园,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着熏陶与感染。

二、活动内容

附:散文诗

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颜色们赶紧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

绿色躲在草丛里,黄色躲在里,红色躲在枫叶里,蓝色躲在天空里,白色躲在云朵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找出来啦!

三、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四、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用诗中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仿编散文诗。

五、活动准备

1.配乐录音磁带,录音机。

2.根据内容制作的电脑动画。

3.红、黄、蓝、绿和白色标记多张。

六、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散文诗

1.师:小朋友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你们喜欢玩吗?今天,太阳公公也来到了我们教室里(出示太阳的图片),它也想玩这个游戏,它会和谁一起玩呢?

【评析: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期待。】

2.播放散文诗,幼儿完整地欣赏散文诗。

3.指导幼儿了解散文诗的名字和诗中的主要角色。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诗里面都讲到了谁?

4.师:小朋友听完这首散文诗,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美?

【评析: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幼儿有多种看法,不束缚孩子的思维与想法,也不强行灌输老师的观点与看法,幼儿只要愿意说,能基本上用诗中的句子来进行表达,就是一种进步,就给予表扬与赞同。】

(二)再次欣赏散文诗全文

1.再次播放散文诗,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这次可要仔细听好了,听完散文诗,老师这里还有许多问题想要请小朋友来帮解决呢!(配上电脑动画播放散文诗。)

师:谁把太阳公公的眼睛蒙起来了?用什么蒙的?太阳数数时,颜色们是怎么办的?哪几种颜色躲起来了?躲到了哪里?绿色为什么要躲在草丛里?黄色为什么要躲在里?红色为什么要躲在枫叶里?蓝色为什么要躲在天空里?白色为什么要躲在云朵里?太阳找到它们了吗?

【评析:此处重点让幼儿尽量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进行回答,以此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让其去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一边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孩子遇到困难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2.再次播放动画,幼儿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师:这么美的一首散文诗,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静静地倾听一遍。

(三)幼儿学念散文诗

播放动画,幼儿边看边念。(遇到困难时,师相机给予提示。)

【评析:让幼儿学念散文诗两遍,幼儿念散文诗时帮助他们配上优美的音乐,让他们在一定的意境中体会并表达出散文诗的“美”。】

(四)游戏:捉迷藏

1.师:刚才小朋友们一起念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老师听了以后,也想向颜色们一样来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2.分发颜色标记,请一组孩子上来玩游戏。(播放散文诗,指导幼儿根据散文诗的节奏来玩游戏。)

【评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玩耍中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在玩耍中日积月累地吸收消化着知识;在玩耍中迸发出各种叫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举动。游戏又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都吸引过来了。根据孩子的这一天性我设计了让幼儿玩“捉迷藏”这一环节。】

(1)幼儿根据散文诗内容躲藏好以后,“太阳”边找边说:“红(黄、绿、蓝、白)孩子,你在哪里?

(2)幼儿回答:“哎,我在这儿。”

(五)发散思维,仿编散文诗

1.颜色宝宝除了躲进了草丛、、枫叶、天空、云朵里,想一想它们还可能会躲到哪里?

2.指导幼儿创编。

【评析:最后的创编考查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孩子可以尝试将自己喜欢的事物编到诗中,教师适当地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孩子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由编诗的乐趣。】

(六)结束

篇4

冰心曾说自己的“诗的女神”是“满蕴着真情,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1]。这道出了她的诗歌、散文的特色。她的散文诗也是如此。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2]她以直白自己的思想见长。她兴之所至,“说我心中想说的话”[3]。冰心的散文诗感情纯真,像一支温暖柔美的歌谣,飘着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而母亲、儿童、自然是冰心散文诗的三个基本主题,通过对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写和歌颂,表现她对现实不满的情结,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

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篇5

例如,两个团队的老师们均采用了利用网络课前预习成果,可谓“以学定教”;课后又鼓励学生继续通过网络学习,与其他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可谓“以教拓学”。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时刻感觉自己在一个无形的学习团体中,开拓了学生的合作视野,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课堂学习设计中,两个团队均采用在线听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利用网络引据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两个团队设计的又一个相同设计。这样的设计抓住了散文诗学习的根本,极好地运用了“超文本”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极好的学情境。

于相同精彩的整合点之外,两个团队对文本又各有独特的解读与设计。南京扬子一中团队的设计更显语文味,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则更侧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这里仅举两个例子做具体点评。

南京扬子一中在“咬文嚼字,读出雪之力量”这个环节中,变换形式的朗读呈现可谓精妙。《雪》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温柔处句子长而柔绵,冷峻处句子短而有力。扬子一中团队的老师将散文诗的“散文形式”蜕变成诗歌的形式,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短句的韵味和力量,进而理解鲁迅于朔雪纷飞这一画面中暗示的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豪迈气势。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团队在“小小音乐家”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利用电子白板的录音功能录下来,与后面的“寻根”环节中学生的再朗读形成对比,进而引导学生感受用声音(朗读)表达阅读理解的艺术魅力。这个设计可谓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利于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更于无形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课程资源。

虽然这两份设计较高地体现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情境的整合的能力,但二者仍旧白璧微瑕,又各有其值得商榷的地方。

篇6

我把教学思路确定为:诵读进入鉴赏情境,整体感知表情达意内涵;往下品味优美意象,让学生想象、补充、叠加意象,进行再创造;最后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讲述母爱故事,悟出母爱平凡、无私、伟大的真谛。

第一步:朗读进入意境,整体感知美,就能把握表情达意层次。

散文诗最适合诵读。朗读进入意境。读好了,课堂气氛就上来了。这是因为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是统一的,而感知这两种美非诵读不可。我课前布置学生朗读,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通过诵读进入角色,既使诵读能力好的学生,也需要指导。于是我简练揣摩,如配上背景音乐――《荷塘月色》,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只作简短的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她的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文坛巨星冰心。母爱是什么?请听《荷叶.母亲》的配乐朗读。

诵读成功,学生听得很投入,喜欢上了这篇课文,有的甚至抓住当时触动心灵的画面,做些简单的记号,揣摩文中这儿该是亲切、娇昵,那儿该是深沉、烦闷、压抑、感动……学生对文中许多地方产生兴趣,如语言美、意象美、哲理含蓄美……可我暂时避开,让学生找那些过渡标志的句子,实际目标是要学生找出行文线索,让他们很快明确作者表情达意大致层次。从学生反馈来看,这样切入化难为易,豁然开朗。

附教学镜头:

师:听了朗读,我猜同学们有许多感知,如亲切诗化的语言,鲜明优美的意象,深沉含蓄的哲理等等,可能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情感变化,请找出相关的语句。生: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师:抓住作者表情达意的线索,整体感知作者表情达意大致层次。各层次大致讲什么?生1:作者因什么事烦闷?

生2:红莲的盛开,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但它仍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作者仍是不适意,为什么?

生3: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作者的担忧解除了吗?她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吗?

生4:作者本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高兴会成为感动?

师:这样说来,作者表情达意的构思是抓住作者感情的变化。

第二步:品优美意象,让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

散文诗除具有散文特点外,还具有诗的特征。鉴赏诗歌关键是抓意象,散文诗也是。艾略特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

让学生想象、模仿、创作一些意象。下面是模仿走向创作教学中的诱导:

师: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意象,它们是……生(齐答):荷叶、雨点、红莲。师:沿着这个思路,能否补充、调换意象?

生(补充的):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母亲是阳光,我是小树。母亲是大树,我是树苗。母亲是溪流,我是鱼虾。

母亲是夜空,我是繁星。母亲是泥土,我是花草。……

生(调换的):“树干”换成“大树”“泥泞”换成“泥土”……

第三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探讨蕴含的真谛。

散文诗鉴赏不仅需要培养整体感知,捕捉优美意象参与内化创作,还需要引导学生探讨,感悟蕴含深刻的哲理。同时,应该注意鉴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过程,需要结合自己的体验阅历。

随着教学的深入,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母爱的真谛。

我在学生齐读课文后由具体而抽象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师: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记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

师:引用资料(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故事)。

师:播放汶川打地震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生1:讲述小时候妈妈背我去读书的故事。生2:讲述妈妈在油灯下为织毛衣的故事。生3:讲述深夜,妈妈陪伴我学习的故事。……

学习者最终能够感悟没有描述且未曾教或无法教的东西,那真是我们教学中的大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中掌握的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的知识、兴趣的最重要的条件。”

散文诗中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就是先具体,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表可发,学生能够思考你设计的思维训练内容,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从而悟出抽象的东西,这样就把学生带活了。

篇7

[关键词]幼儿园 渗透 艺术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仅要关注领域,还要关注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领域与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是领域课程发展的趋势,也是领域课程发展的高级阶段。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如何正确地实施其与各领域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相渗透的幼儿园渗透式艺术教育是艺术这一领域无法回避的话题。

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渗透式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幼儿园其他活动之中的艺术教育。幼儿园渗透式艺术教育应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教育;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教育;三是渗透于游戏活动中的艺术教育;四是渗透于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某些特点使其在不同领域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所不能比拟的,这样的中介作用也使得艺术教育与其他各领域之间存在着更多的渗透。本文试结合幼儿园在实施渗透式艺术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来探讨我们应如何正确实施幼儿园渗透式艺术教育。

一、实现艺术领域与各领域之间自然、实质的融合

要实现艺术领域与各领域之间自然、实质的融合,首先是要理解渗透不是指无关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把相关联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一定关联的内容是不能实现渗透的。因此,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应与各领域活动的内容相关联。

其次,我们要理解相关联的内容的融合并不是指相关联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某些恰当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语言活动《春姑娘》(散文诗)中,我们可以融入画“春姑娘”、唱或欣赏春天的歌等艺术领域的内容。但如果在欣赏完散文诗后,先让幼儿画“春姑娘”,然后唱或欣赏春天的歌,这使活动看起来像个大拼盘,显得生硬、不自然,且由于内容过多,很容易导致目标变得不明确,无法很好地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教师朗诵散文诗《春姑娘》时以春天的歌作为背景音乐,在活动最后让幼儿演唱背景音乐中的春天的歌来结束活动;或是在欣赏完散文诗后,让幼儿在画“春姑娘”时以春天的歌作为背景音乐,都会使活动看起来显得流畅、自然且目标明确。

再次,是要避免艺术领域内容与其他领域内容表面融合、实质分离的现象存在。仍以上述语言活动《春姑娘》为例,欣赏散文诗《春姑娘》与画“春姑娘”在内容上是关联的,但如果教师在引导幼儿画“春姑娘”时没有对幼儿提出具体要求,即“绘画的内容应对散文诗的内容有一定的反映”,那么也许幼儿是在画与春天相关的内容,但与散文诗所描绘的“春姑娘”的内容几乎不相关联,这在一定意义上说不是可以把这个活动看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吗?在这个活动中的画“春姑娘”是为了能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意境,同时也是让幼儿通过绘画感受到“春姑娘”的美,在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得到审美的体验,如果绘画内容与散文诗不相关联,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因此,在实施渗透式艺术教育时,我们应重视教师的正确引导,应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与指导,努力使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实现实质上的渗透与融合。

二、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

渗透领域课程虽然强调领域间的相互渗透,但各领域仍然有相对独立的体系与目标,这是为了保障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保障幼儿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因此,在实施渗透式艺术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在艺术活动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时,首先要弄清楚活动的类型和目标。艺术活动内容的渗透能更好地实现其他领域活动目标,与此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某些日标,但这应以实现其他领域活动日标作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很容易把活动变成综合活动,仍不利于幼儿知识的系统学习,甚至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艺术活动上,而忽视了其他领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切不可“喧宾夺主”。以《神奇的电线》为例,这个活动可以渗透两个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作为科学活动,活动目标就应该强调幼儿的大胆探究,鼓励幼儿做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作品。当然在实现此目标的同时可以渗透艺术领域的目标与内容,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时,与幼儿共同探讨什么样的造型更具美感,但这应是在实现科学活动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分清主次,把握好渗透的“度”。

三、遵循艺术“审美”与“愉悦”两大原则

艺术能给人以审美与愉悦的感受,这是艺术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艺术教育应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思想,变革轻审美的艺术教育模式。幼儿园艺术教育应让幼儿在获得愉悦感受的同时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渗透式艺术教育同样应该遵循这一点。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渗透于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活动中,把艺术活动作为常规训练的手段在幼儿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有些教师似乎觉得音乐、歌曲、儿歌、童谣等艺术形式能成为有效训练常规的一种手段。如在要求幼儿保持安静的过渡环节教师经常念着儿歌(森林里,静悄悄,小动物,要睡觉。猫头鹰,去放哨,大灰狼,四处瞧)边训练幼儿安静下来不出声;或是在排队早操时用歌曲《学做解放军》来训练幼儿快速排好队等等。试想:音乐、儿歌、童谣等本来是能给幼儿带来愉悦和美的感受的,却被教师作为了常规训练的手段,在这样的情景下,这些还能带给幼儿愉悦与美的感受吗?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活动本应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审美与愉悦的感受,但在很多幼儿园,节日活动中的艺术活动却被很多功利性的目的(如:把节日活动中的艺术类节目的效果作为评价班级艺术教育好坏的标准;把艺术类节目作为向家长展示的成果等)所掩盖,失去了其应有的美与乐趣,这难道不发人深省吗?应该说,把艺术活动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以及节日活动中,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一种渗透式艺术教育,但如果忽视艺术活动“审美”与“愉悦”的原则,仅仅把其当作一种常规训练的手段或是附上功利的色彩,则是大大违背了艺术教育的真谛的。又如,有些教师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环节(如入园时、早操前、进餐前后、午睡前后等等)穿插一些艺术活动,如听音乐、唱歌、律动、念儿歌等,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如果教师仅仅把这些活动当作一种过渡,不作为艺术活动来看待,就不会关注幼儿是否有美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艺术活动渗透不仅对幼儿无益,还会导致幼儿对艺术产生不好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渗透式艺术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审美”与“愉悦”两大原则,绝不能忽视幼儿审美与愉悦的体验和感受。

篇8

[知识与能力]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欣赏散文诗。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3、感悟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1、2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雪景的诗文。(多媒体展示诗文片段)

2、简介鲁迅及作品。(多媒体展示)

二、朗读感知(多媒体欣赏南北方雪景图片)

课件朗读课文,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思考: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雪景。

三、研读探究

(一)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思考:南北不同情调的雪的特点。

(二)品味语言,理解寓意。(多媒体展示问题)(分小组探究)

1、江南雪景的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画出描写江南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2、作者是怎样描绘朔方的雪?它引起了你哪些联想?

画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三)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高声朗读,同时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交流)

欣赏南北两幅雪景图,想象南北方的雪相遇,写一段他们间的对话。

五、全班齐读课文。师小结:文中雪的形象难道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雪吗?作者更喜欢江南还是北方的雪?你更喜欢哪种雪,结合附录,领会作者的精神追求。

六、作业布置

1、阅读《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2、由“梅”、“兰”、“竹”、“菊”想到什么?根据它们的特点,任选一种,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

篇9

星星就像那迷途的少年

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却不知道为什么追不到

就在天空中睁大了眼睛观察

(二)天空

天空就像爱哭爱闹的小孩子

有时哭就流许多眼泪

有时高兴就射出耀眼的光芒

唉真搞不懂天空

或许它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

(三)雨点

刷拉拉拉刷拉拉拉

这是雨点在唱歌

瞧,小鸟也听得那么入迷

或许,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四)心灵

心灵是一片大海

我们是一片孤舟

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享受生活

当然也有风浪的时候

我们就在艰难中跋涉着

(四)平凡

或许是平凡没有特点

或许是简单而又平淡

但是你要告诉自己

平凡才是最美丽的!

(五)小巷

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

小巷也安静了下来

我冒着雨前进

小巷告诉我

勇敢向前吧

其实你只是人海中不起眼的小沙

(六)夜来香

夜晚娇柔的夜来香开放了

我问它你为什么不在白天展露自己

它说在黑夜中才是最芳香的

篇10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遵循教育原则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语言教育问题,依旧是现在和今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现就幼儿语言教学中应遵循的几条原则作了阐述和各位同仁作一下探讨。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二)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三)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四)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语言运用情境性原则。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

(二)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教育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在实际中,许多人却简单的将幼儿创造性地培养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这几年,许多教师上公开课都喜欢上艺术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比较容易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活动看起来新颖、好看。其实,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依然是由教师发起的提问很多。创造性地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活动环境。教师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纲要》也强调“幼儿的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四)整合性原则。《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五)主体活动性原则。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活动必须是主体的活动,剥夺了主体性,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主要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密不可分。儿童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着自己的世界。没有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