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3 08:0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轻声问:
可曾记得我?
亲爱的孩子们
我来了
用你的小手
抚摸我
我飞到你们的头上
让你神采飞扬
我飞到无边的麦田
剥下爱的种子
我飞到宽阔的马路
铺上白色的绿毯
我飞到你们的身边
带来春节的喜悦
篇2
关键词:语文; 诗歌教学; 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22-001`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诗歌,更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涵义,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和赏析诗歌,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能够快速的把握诗歌中关键字、词、句
古代诗歌都是经过诗人的反复凝练而成的,在诗歌的字词之间可以说凝结了诗人大量的心血和考虑。学生如果能够快速的找出诗歌中的关键点,通过这些关键点来赏析诗歌,更容易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以诗解诗”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提高学生在用字、词以及句方面的能力。
例如:《诗经》里面诗人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的关键字词为“苍苍”和“霜”,只要找出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更快速的融入到白露苍苍这样凄美秋天的景致当中,还可以体会到当时诗人的心境也同样是凄凉的。将诗人当时的思念之情和寒霜浓重的凄凉景象更加形象的融合起来。换句话说,诗人这种困在相思当中不能自己的心境,是借着这样凄美的秋天景致烘托出来的。再例如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来自著名的诗人杜甫,整首诗当中“潜”和“润”两个字就将整个春天幽静的雨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除此之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自于著名的诗人马致远,虽然字数很少,但是将九个名词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足以让我们联想到深秋的傍晚那种淡雅的景致,虽然诗歌当中没有用到一个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美好的景象,但是将这九种景物巧妙的联系起来真的叫人连连称赞。
二、将自身融入到诗歌营造的图画情境当中
虽然有些诗歌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它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却是经久不衰。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当中,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的目的。可以说诗人的情感是极为丰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设置一些情境模式,学生更能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历程,例如图画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当时的自然风光,音乐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诗人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爱情这个主题虽然一直备受欢迎,但是以学生目前的年龄还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例如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德写过一首名为《我愿意是急流》的爱情诗,在这首诗当中诗人重新定义了爱情,那就是爱情是朴素的,是自然的。在讲授这首诗之前,我先为学生们介绍了诗人在创作这首诗之前所处的历史背景。23岁的裴多菲·山陀尔德在参加一次舞会的时候,邂逅了一个伯爵的女儿,名叫森德莱·尤丽娅,尤丽娅非常的漂亮,有着美丽的大眼睛,身材更是好的没话说,而且个性方面非常的率直天真,裴多菲在第一眼看到这个美丽的姑娘时就爱上了她,可是富有的伯爵却无法接受一个没钱没势的穷诗人,想让他把女儿嫁给裴多菲是完全不可能的。裴多菲在现实的压迫下觉得非常的痛苦,于是经过了半年之后,写下了很多的关于爱情的美好诗歌,而《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在讲解诗歌之前先介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感情经历,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诗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更多的内容,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写景的诗歌,教师可以真实的将诗人所要展现的情境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然后再把美好的情境跟诗歌所要营造的意象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在诗歌方面的阅读能力
比较鉴赏法通常是将一些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品存在很大不同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还能够将更多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更多,学到更多。学生可以在同中求异再到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歌所营造的情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还要利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其他事务方面进行正确的比较,通过概括的手段、抽象的思维来逐渐提高学生各项综合水平。比如说,《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教师可以将《沁园春·雪》引入进来通过两首诗之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其他的技能。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沁园春·雪》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进行回忆和讲述,让学生在对比之后说出自己更加喜欢的一首诗,讲出喜欢的原因,加强学生之间的探讨。教师还可以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词句、意境等找出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分析这些美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即使学生目前在创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稚嫩的,不过这种比较鉴赏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理清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在创作方面的兴趣和自信。
总而言之,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再现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将学到的诗歌知识真正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卢翠兰.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中国农村教育,2005,(05)
篇3
20世纪末期呈现出诗歌的叙事性其实是诗歌发展的必然现象,如同1940年代的诗歌背景,对西方诗歌的介绍、对传统的反思、对诗歌功能的重新思考、写作视域的调整……让人们寻找新的写作方式。杨秀武,作为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正式涉足诗坛的恩施苗族诗人,虽然身居大山之中,但还是受到了这股强劲春风的影响,在中国当代诗歌与传统文化割裂而更多依附于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引入西方叙事诗的思维特征与艺术技巧,同时注重中国古典叙事艺术传统母体与文类秩序演进的吸取,从而构成了杨秀武诗歌独特而多元的叙事艺术。这既体现了艺术形式在少数民族诗歌领域演进的文类自觉,又充满了杨秀武本人对诗歌本体美学技艺寻求的现代意识。杨秀武的诗歌依凭着这种的叙事书写,获得了成功:杨秀武诗歌是恩施文学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研究湖北民族文学、中国苗族诗歌不可绕开的一环。尤其是他的诗集《巴国俪歌》2008年获得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他成了湖北省第一位获国家级文学大奖的少数民族诗人。
在文章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还要做个特别说明,那就是:我在这里论述的“叙事”,不仅仅是普通诗学意义上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坛浪漫主义和布尔乔亚抒情诗风的反驳与纠偏,以修正诗歌与现实的既定关系;更是现代诗学上的叙事,是表达内容的一种手段,隐藏或在场的叙事者直接参与叙事。
一、绘画性叙事
在杨秀武那里,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抒情艺术,更是一种视觉艺术,因为他在诗歌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借助话语本身来达到审美创造,而是更多调染着情感的色块,将自己的感情隐藏或寄寓客观的描绘中,借助画家的视角和语言的表述功能,注重以画入诗,追求着“超以象外”的艺术境界,所以他的许多诗歌作品都渗透着形象化的艺术成分,甚至有不少诗歌的标题都透着浓烈的画面感,比如《眺望石马》、《柳浪含烟》、《密密的相思林》、《歌声飘过森林》、《我撞响虎钮錞于》、《大水井的姿势》……都像极了一幅幅色彩明丽而又不失朦胧美的静物画。其实,在中外艺术史上,诗歌与绘画之间水融的关系一直有着很长的渊源。古罗马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曾经提出的“诗如画”的观点影响了西方诗歌艺术上千年,诗与画被并提为姊妹艺术。17世纪德国学者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在《拉奥孔》中对这两类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做过比较与论述,他认为诗歌与绘画是艺术的两种形式,前者是语言艺术,体现着所表现事物的时间性,读者主要通过瞬间的记忆来把握它的内容;后者是视觉艺术,体现所表现事物的空间性,观者可以细致地观赏画面的细部特征。[3]在我国,自唐宋以来就有“诗画异名同体”的说法,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4]对于诗与画之间的互通性,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更是斩钉截铁地说:“世界上也许存在一种最基本的美学,诗与画是它的不同表现方式”,[5]杨秀武一直生活在风光迤逦的恩施,独特的恩施寸土皆风景,被认为是祖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杨秀武长期从事的文化与旅游工作,给了他与大自然身心交融的机会,并发展了他审美自觉的捕捉能力。正是因为在他的眼里,世界都是色彩斑斓的,很直接就导致了他在诗歌书写中对绘画特征的鲜明表现与独特追求,这既是一种情感的牵引,更是一种审美的超越。
诗人直接得益于画家的我以为主要是一种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或者说从纷乱繁冗现实世界直击事物本来面目和深刻内涵的“眼力”。而艺术洞察力无疑能强化诗歌的表现力和内在张力。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说诗人通过眼睛来思考。[6]在他看来,通过眼睛来思考即意味着借助记忆和想象来把握外部世界;并直接将两者与诗人的艺术洞察力联系了起来。杨秀武诗歌中有不少语言就有着这种独特的视觉效应。比如同样表示“观看”意思的动作却使用了几个颇有深意的词:“回望”、“看到”、“眺望”、“遥望”……。“我在清江等你/沿着诗意的河流遥望香溪/昭君走出这条溪流的回望/目光深邃这方水土的灵气/多像我们心中所渴望的热爱/我在昭君母亲的故乡等你……” [7](《我在清江等你》),“我作为巴人的后裔/终于在这里/看到了天上最亮的星辰/听到了大地最洪的声音” [8](《我撞响虎钮錞于》),“其实是两匹战马/一匹马的前蹄与基座的伤口/长成了此刻的一只眼睛/仅用一只眼睛眺望一匹战马/战马就在抽象的嘶鸣” [9](《眺望土司王城石马》)。“回望”、“看到”、“眺望”、“遥望”分别代表了几种不同的观看方式。“回望”,含有向后看的意思,表示反观或回望,即在回忆中观看;“看到”,含有一种发现的意思,大多情况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去观看;“眺望”含有向前看的意思,是一种站在高处而又耽于想象或思考的远观;“遥望”也含有向前看的意思,就是向远方观看……其实,不论是在记忆中的回望,还是在想象中的发现,还是向远方的展望,诗人要展现的都不是现实世界/生活的简单摹本,而是对它们的深刻领悟和独特理解。另外,诗歌对土司王城石马的描写采用剪影式的叙事方法,让图景之间通过跳跃性的结构把作者的诗情发挥出来,以达到诗情与画意的统一。
同时,杨秀武还喜欢使用颜色词来展现他说讴吟与展现的世界,不同的颜色常常具有着不同的意义。“云龙河独特的色彩/诠释土生土长的艺术魅力/赤色,伤感的哭嫁/橙色,激昂的摆手/黄色,惬意的毛古斯/绿色,青春的木叶/青色,浪漫的扬花柳/蓝色,惊奇的上刀梯/紫色,铿锵的肉连响/黑色,喜庆的跳丧舞” [10](《云龙河》)。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充满深情的描绘,这是一个画家的视角,将自己的感情隐藏、寄寓于客观的描绘之中,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感觉印象,并将之清新而明晰地再现为视觉形象与单纯的绘画不尽相同的就是诗歌更善于去表现那些或立体、或重叠、或流动……更为丰富的意象。色彩,作为表现视觉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介质,被杨秀武充分而巧妙地融合到了诗歌创作中。在这里,各种色彩都被诗人高度典型化了。特别是利用排比的句式将不同的色彩推出,形成一种流动的质感;因为这些色彩不仅仅是作为诗歌形象的修饰成分而存在,而在它本身就负载有一定的意义。杨秀武在诗歌中常常用这种鲜明、丰富的意象群来构建繁复广阔的抒情画面,让感觉、形状、声音和思想的高度融合,以形成一种感受力的统一,从而制造出了他诗歌艺术的独特情境。
在诗歌创作中,杨秀武还将现代绘画艺术对外部世界的解构与重建过程移植到了他的诗歌语言中。自十九世纪晚期以来,人们就渐次不再把绘画艺术看看做是对现实世界“一对一”式的逼真临摹,现代派画家将绘画的过程视为包含解构和建构的分解和变形的过程。艺术家利用直觉和想象打破日常事物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将现实世界分割成无数个小块,只从中撷取能为自己所用的部分,然后再有意识地将头脑中的素材给以重新加工整理,来组合成某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以此来重构外部世界。现代绘画已不再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临摹,种种离奇夸张的表现形式带着画家强烈的主体意识,给人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栱桐林里飞出的鸽子/落在土家人的手里/艺术的放飞之后/栖息在土司城的眉尖/是一群赶不走的灵气/一阵风吹来/是否经过一个哲人的思想/翅膀总是和雪色联系在一起/被风吹引到我的窗前/永久的注视/说不清楚是她们在窥视我/还是我在解读他们” [11](《皂角》)杨秀武在这首诗中采用了解构主义式的结构形式,意象与意象之间似乎关联不大,特别其中的“栱桐林”、“鸽子”、“哲人”、“翅膀”、“雪”……等意象似乎与诗歌的主题“皂角”也并无多大关联,整首诗就像一幅立体主义画派的画,打破连贯性,分解整体性。整首诗用分散的诗歌结构来解构现实表象,以此进行重构新的艺术审美世界,打破人们对世界的惯常认知。从“鸽子”在“土家人的手里”“放飞之后”到“眉尖”的发现,“一阵风吹来”到“我的窗前/永久的注视”,到最后的疑惑,除了作者抒发对“皂角”礼赞与沉思外,诗人还通过诗歌的书写与思想历程很巧妙表现出了事物发生变化的真实性,也就是结构主义者们所说的“形成”(becoming)的过程,从而也断定世界万事万物都不会具有永恒不变的“本真”(being)。连一颗“皂角”都如此,何况其他的物什呢?
杨秀武的诗歌在结构和叙事上还呈现出了特别的空间结构意识——通过彼此对立的意象来表现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空间结构最初源起于西方现代美术家塞尚,他用分析的眼光将所看到的事物化为几何图形,并将看似杂乱无章的景物置放在有几何构造的画面中。这种抽象的视觉艺术手段在塞尚之后不断发展,马尔蒂斯、毕加索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自20世纪开始,西方文学创作就对这种新兴的视觉创作手法大加采用。杨秀武在诗歌书写中,自觉不自觉的吸取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表现手法,将彼此对立的意象或主题放置到不同的意境板块,从而形成对立的画面空间结构。比如《放排的蒙古姑娘》就有着较为显著的对立结构。“站在木排上/扳起棹”“就像在草原上挥舞着套马杆”,一个是在急湍的水流,一个是在辽阔的草原,对立的画面设置叙说着放排蒙古姑娘的坚强、勤劳、勇敢与粗犷。诗歌接下来再写到“在一个平静的黄昏”的“晚霞”、“杜鹃”、“月亮”、“吊锅”、“酒碗”,直到最后“千仞绝壁上的青藤/固执地解释着姑娘的缠绵/宽阔的江面/映着姑娘的心胸如草原辽阔”。[12]这整首诗里,多重对立构图和虚实映衬带给我们视觉的冲激,有着独具特色的纯粹。特别是他诗歌中冷色与暖色等的色彩对比以及不同的呈现质感、线条的组合甚至光影的变化,在展示诗人异彩诗歌智慧的同时,更是扩大了诗歌画面空间结构的表现内涵,制造了诗歌独特的视觉效应;同时也对少数民族特色物什的诗歌表现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二、小说化叙事
谈论杨秀武的诗歌艺术,小说化手法我以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13]许多的诗歌评论将诗歌的小说化视之为“戏剧性情境”或“戏剧性对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诗歌的小说化其实就是一种表达方法,它所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意境,其基本特点就是“非个人化的设境构象”。[14]“非个人化”就是指诗歌创作中的客观性与间接性,将作者“我”的体验和情感视为外在的客体加以审视,这样的书写姿态可以达到对情感、经验等多个层面的认识,从而丰富诗歌的个人内心。杨秀武的诗歌中,意象与意象之间有很大跳跃,而且时时有奇喻、典故出现,有部分读者觉得杨秀武的诗歌有点不是怎么好读,意象嫁接之间有显生硬,或许就是这种“非个人化”背后强烈的个性根源所在。“设境构象”则是一种多层次开放性的艺术表现方式,是对传统旧体诗中意境的营造和西方现代诗歌中戏剧性处境的设置的综合借用。就像诗歌《柳州城头的夕阳》[15],诗中大量使用了“夕阳”、“余辉”、“旭日”、“城头”等古典意象,但总体语言却相当清新,并且全文将作者“我”的体验和情感隐藏在了文字的背面。我为什么说这不是一种戏剧化而是一种小说化?那是因为作者在整个书写中更倾向于一种意境的营造,更多是为了作者情感的丰富,而并不必然是矛盾的冲突与张力。
在《言语与小说》中,巴赫金指出,仅凭语言形象还不足以体现小说化特点,作家们还必须为这些形象谱上管弦乐,把它们从单一的重述“他人讲话”的角色转化为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口技表演”;同时,他认为作者通过一种三角形模式将自己的观点注入小说化的语言形象中,三角形的每一条腿都离文学作品的语义核心有一段距离,而三角形的中心则是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16]杨秀武在诗歌创作中,吸纳多种文体风格,巧妙地使用小说艺术让诗歌语言的向心和离心作用达到最佳地平衡状态:一方面采用多重叙述,形象的展示事物的发展经过,体现语言的离心力;同时在另一方面,他又巧妙地将它们串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陶渊明笔下的那个地方/走出了一个女研究生/那年暑假/正逢桃花源村换届/村民坐在原始的土地之上/把神圣地一票,不约而同地/投给了22岁的芳龄”[17](《村主任》)。在这里,杨秀武为诗中的语言形象谱上了巴赫金所说的“管弦乐”:“陶渊明笔下的那个地方”,散文化的语言;“走出了一个女研究生”和“那年暑假/正逢桃花源村换届”,报纸专栏文章的风格;“村民坐在原始的土地之上”,俨然如戏剧的舞美设计;“神圣地一票”,是政治性术语;“不约而同”,普通叙述性话语;“投给了22岁的芳龄”,洋溢着叙事的风标。我们可以看出,杨秀武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小说化叙事手法有效地平衡了语言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同时,模仿小说手法,在诗歌中尝试展示各种文体;并还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和充分利用语言的“杂语性”,模糊语言形象,让诗歌离心的倾向渐次向作者的抒情主题主题靠拢。
莱辛说:“诗歌是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18]当然,这不同于一般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而是在诗意化、情绪化、风格化的诗学审美艺术。杨秀武是诗歌书写中常常比较模糊地交代叙事时间和人物,有时甚至还不作交代,通过铺叙和白描直接进入了叙事情境。“玄武的面颊/被阳光之手/在唐崖河洗净风尘/心安理得躺在古老的战车上/出征的眼睛/有太阳盘旋天空/……/我看见在响亮的鞭声之外/一位苗族诗人/正用乐章叩开未来之门”[19](《唐崖土司寻踪》)。作者不做任何交代,直接白描手法和场景呈现勾勒出历史的起伏,故事随之展开。其中,时间随着叙事人称的转换而不间断的变化,从最初的“他者”到“我”再到“他者”而从历史语境回到现实情境——“一位苗族诗人/正用乐章叩开未来之门”;然而,对“唐崖土司”的寻踪却一直还在隐约重叠。在这里,杨秀武通过幻化的时间,将不能共时的历史与现世时间形态叠加,用模糊的情境叙事和朦胧的时间界限,将现代的思绪寓意于推远虚拟的故事之中,从而造成时间的非时序性与非连续性的共存。同时,让抽象的思维与具象的意象紧密融合,移情入境,尝试着意象化小说叙事。
我们知道,诗歌的创作常常是一种想象力的创作,因而诗歌的结构也就常常表现为一种想象力结构,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一种叙述结构。由于杨秀武诗歌“小说化”叙事因素的介入,因而也就表现为一种叙事结构。根据结构的简易与复杂程度,我以为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层面:一是单线式叙事结构,这主要是依凭着时间顺序、情节发展顺序来推动抒情/叙事的发展。比如《跳丧舞》、《土家汉子》、《小平说的那棵树》、《游四洞峡》、《木林子之春》等,大都围绕一件具体的事、一处具体的景、一个(类)具体的人、一件具体的物来展开想像与叙述,结构线索简单而清晰;这类结构的诗歌在杨秀武的整个诗歌书写生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二是并列平行式叙事结构。比如《村主任》,前半部分写对“主任”的选举,后半部分写新主任上任后对桃花村的发展景况;比如《朝东岩》中两群不同的“猴”;再比如《父子书》中“父”与“子”两个不同的叙事视角,都是两条既独立平行又内在统一的独特叙事结构,这样一种独特的时间和情绪表达方式,无疑是现代诗学意识在想像力结构方面的一种尝试。三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多声部、多层次结构。比如《土家人的母亲河》,看似一种对“清江”礼赞的单线式叙事结构或者对恩施风情礼赞的平行结构一类,实际上,它更倾向于一种“复调”的叙述,“我”流连于清江流域的民俗风情,可“风情”又与“我”交融,并且又“我”因为“求索”而又成为清江新的风情,清江——一条静止的河,因为风情,又与“人”有了联系……这从而使得对整个诗歌文本的解读产生了多种可能性。当然,这还包括对诗歌叙述视角变化的尝试。比如在《观音坐莲石》[20]中,杨秀武尝试将直接抒情转换为一种客观叙事,第一节叙写石头的传说,第二节的叙述主角就直接变成了“我的主动参与”,叙述由暗含传说的历史时空一下子就转换到了作者体验的现实时空。再比如《柳浪含烟》:“乳雾来临前的夜晚/爷爷总要骑在三条腿的板凳上/必须搓好一根赶马的鞭子/必须为奶奶劈一堆柴禾/挑一缸清亮亮的纯净水/磨一簸箕细细的包谷面/然后坐在椅子上抽旱烟/等乳雾的升起”[21]。
杨秀武的许多诗歌都有着类似的叙写风格:在展示地方风俗的基础上,叙述了一个故事的发生与发展,作者抓住生活的细节描绘人物心理,把故事情节一层层推进,写风俗写故事其实真正的是为了写故事之外的人和情;独特的地域性风尚习俗中往往蕴含着人类共通性的命题。我们知道,优秀民间文化根据口传的方式具体到文学理论阐释的文学体裁上主要是两类:“散文化”和“诗歌化”,与此相对的口传方式为“讲述”与“吟唱”。而苗族就是一个有着特殊小说叙述艺术才能的民族。比如它的歌唱艺术,不论是苗家最美丽的歌《仰阿莎》还是苗家最悲壮的歌《哈迈》,还是《阿娇与金丹》、《阿荣和略刚》、《久宜与欧金》……都是以叙事为主体的。作为苗族后裔的杨秀武,也就很自然地承接了这一优秀的民族叙说传统:小说化叙事,并且还在诗歌创作中不断试验着自己的多元艺术个性。比如通过极力打开想象视野来尝试叙事的跳跃。如此一来,在让叙事结构更具有张力的同时,可能也造成了部分读者或者批评家所指责的“晦涩”,因为要顺利对其诗歌的解读可能更需要主观的努力。例如诗歌《皂角》中就有两个层次的跳跃,这不仅的意象的跳跃,更是叙事的跳跃。我在这里想借机特别说明的是,诗歌结构上的困难不应该成为想象的过错,诗歌所需要的正是极大限度地跳动诗人的想象力,诗歌真正的生命力我认为也正是在于对它无限解读的可能性。再比如说杨秀武在诗歌中还尝试用一种客观的方式去弥补主观化方式,让作者的“情绪由实情向诗情转换”,[22]从而让诗歌所传达的经验和内容更让人接受与信任。例如《晴田洞的雾》,[23]除了开头暗示性的有两句“流动的是轻纱/凝固的是乳”外,全诗只字未提“雾”,然而却在“腐蚀的岁月”、“失眠的体温”、“变成禾苗滑翔着绿翅”、“歌谣的回响”……等客观叙述中反复抒情,在强烈的诗歌表现力上给人以全新的阅读感受和经验——更真实、更现代。因为,叙述既是作者与对象关系的对话性调整,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经验的转换。
三、戏剧化叙事
诗歌和戏剧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学载体,然而诗人和剧作家在他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往往互相借鉴对方的某些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故而有了剧诗和诗剧。比如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和但丁的《神曲》。美国著名学者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和罗伯特·潘·华伦(Robert Penn Warren)宣称,所有的诗歌都具有戏剧性特色:“一切诗歌的表现方式最终都是戏剧性的。事实上,我们说在所有的诗中——即使是在最简单、最浓缩的抒情诗中——我们也会发现某人对某人讲述,而讲述者的言语出自一个具体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诗都是一部小小的戏剧。”[24]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甚至还认为,即使是史诗“情节也应像悲剧的情节那样,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25]
前面已经论说到杨秀武的诗歌有着小说化叙事的特性,因为他的诗往往叙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除了这种叙事模式之外,杨秀武在诗歌书写中,也尝试着诗歌戏剧化的效应、叙事主体的“复合的声部”所带来的独特诗美追求。杨秀武诗歌中的戏剧性特色主要包括戏剧性对话、戏剧性独白、戏剧性场景(戏剧性时间、地点、人物)、戏剧冲突等。他诗歌的戏剧化结构尝试还有意识的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平面化的戏剧性叙事,而营构成一种错落、跌宕的张力结构,这又主要表现在一种多重叙事策略和形式技巧,这既包括由戏剧化叙事场景、戏剧性冲突等因素构成的多重性叙事效果,还表现在话语独白对白、环境渲染、人物工笔白描等叙事策略,甚至还尝试了景物渲染、心理刻画、人物描写等戏剧化手法,极大地拓展了诗歌叙事的张力结构。
杨秀武在其诗歌中借助戏剧对话和戏剧独白形式叙事。人物对话和独白被叙事学家称为直接引语,“直接引语主要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而直接引语被认为是人物说出来的话的本来面目,一般用引号将其与叙述者的话语分开。”[26]由于人物对话和独白有助于更真实地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内心世界,因此常常被诗人采用。“父:我坐在爷爷的木排上/……/子:你坐在爷爷的豌豆角上/沿着木排的履痕/……/父:你深情地望一眼船尾的浪花/子:我看到了渺渺巴人远去的背影/走向大地的深处/归来便是声声的牛角号”[27]。整首《父子书》就是采用“父亲”传统的视角和“儿子”现代的视角来对恩施民族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现在,进行一种近乎于史诗般的书写,这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更是一场生动的人物对话。整个诗歌的书写和抒情的表达,就是一出舞台演出,鲜活、具体的形象呈现,给人一种很强的氛围感染和听觉共振。对恩施民族历史的诗歌书写,恩施的许多诗人都有过尝试,但杨秀武这首却独具美感,我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对戏剧性对话方式的引入,而有了一种极强的审美效果。然而,杨秀武在诗歌书写中常用的却不是那种两者之间鲜明的对话叙事模式,而是注重对一种对话式叙事方式的运用。比如《穿越木林子》:“……我看见一个身着白衬衣的男人/……/从很远的地方向木林子走来/我告诉那个男人/你同样是在你前世的骨头上/盖起现代化的高楼/同样在自己的骨灰上栽种生活”。[28]
与对话相对的就是独白或旁白。杨秀武诗歌也非常注重对戏剧性独白或旁白的运用。有时,甚至还大胆尝试多种戏剧声音的混合、穿插。《村主任》写到的一个叫“桃花园”的村庄,村民们在选举时都把票投给了一个只有二十来岁的女研究生,女村官于是就决定将这里建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好地方,“城里有的,我们要有/城里没有的,我们要有”,女村官的铮铮誓言是她的独白;而这之前刚刚被选举上的女村官,想着“全村的目光挤在这双丹凤眼里/拥挤的痛苦使她连续失眠”,[29]这是旁白。直接听众是“桃花园”的村民,间接听众是读者。诗人通过女村官的内心独白讲述和旁白的叙述,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桃花园”、女村主任的距离。
戏剧和诗歌作为两种不同的文体,虽然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但当戏剧遭遇诗歌时,抒情主人公的作用常常被降低,这时诗歌的连贯一般主要依赖于场景与场景之间那种可以意识到的联系。所以,戏剧化场景,也是诗歌戏剧化叙事的特点之一。而诗歌戏剧化叙事的场景又主要集中在诗歌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场景、叙事人物这样四个方面。杨秀武在诗歌也不例外,也非常注重对戏剧化场景的营造与书写。《茶歌为我引路》写到:“晨露在茶叶上淌着泪水/我站在这里仰望/海一样蓝的天空/在土地滴翠的夹缝里/变成一条条绿色长龙/接近黄昏的阳光/所有的茶叶都找回自己的香浓/只有茶歌的绵缠和锵锵/向我逼近/一抬头就是采茶女/楚楚动人的季节/向我表达歌中的安慰”[30]。很明显,诗歌的叙事场景发生“茶园”里,时间分别是“晨”和“黄昏”,人物是“我”、“采茶女”。其实,很多时候,诗歌戏剧化场景的描写也是一种很独特的事件叙述方式。“事件是叙述的客体,但这一客体并不是纯粹客观的,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原生事件、子虚乌有的虚构事件、被人感知和意识的事件、储存在记忆中的事件、形诸文字的事件以及被读者阅读阐释的事件不是一回事”。[31]在前面谈论杨秀武诗歌的绘画性叙事时我们已经发现,他的诗歌常常有着对立的画面空间结构。这种对立的结构在这里也就是一种很独特的对比手法在多个层面上展开:“茶园”与“海一样蓝的天空”的空间对比,“晨”与“黄昏”的时间对比,茶叶的“香浓”与“茶歌的绵缠和锵锵”的形态对比……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一个历史事件是否被解释为一个开端,一个过渡,或者一个结局性事件取决于其在被讲述的那组事件中的时间位置,也取决于历史学家选择那一段历史记录来处理。在小说中,也正如在历史事件的陈述中,对叙述事件因果关系的解释,受到叙述的一组事件中该事件所处的时间位置的影响。”[32]特别是诗歌的叙述从“晨露”开始,然而情感的叙事却是戏剧化的一天,这除了展现前面所说的戏剧化叙事美学的同时,还从哲学上对“永恒”进行了消解。
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物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生活的常态本就是“近乎无事的悲剧”。比如《火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火塘是恩施农家一个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塘用土砖砌在伙房的一角,成不规则正方形,里面盛满草木灰,生火烧水、做饭、取暖、熏肉,作用很多。甚至是冬月夜长接人待客的好地方,主家热不热情,主妇贤不贤惠,不看脸色看火色。“城里人羡慕土家生活/把大山里的火塘/用现代的手法/移到豪华的餐桌/虽然有一阵阵火红的咳嗽/但总是吐不出生活原汁原味的纯粹……火塘以农家乐的名义/鬼使神差地/包围了一座座城市”,[33]诗歌用戏剧冲突,即代表乡村文化的“火塘”与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有效找寻方法:虽然不能被强行围猎,但稍微换一种方式——“农家乐”,却很容易唤起疲惫的“城里人”对家园乡村意识的精神与体验皈依式的亲近,从而有效的突出诗歌主题。同时,杨秀武在诗歌中还尝试了对戏剧性情境的营造,这包括对戏剧氛围的营造和对戏剧情节的构建。比如“城里人”对“火塘”的喜好,直接搬到“餐桌”,但“总是吐不出生活原汁原味的纯粹”,到最后的终于以“农家乐”的名义获得“乡村享受”,曲折的戏剧情节制造了强烈的戏剧效果。“火塘”、“农家乐”……与时代、人生等宏大的思想主题建成了异质同构关系,从而透露了另一种思考的风向。诗人的作用是准确捕捉,“准确”成了最重要的诗学标准。
人们常说,“戏场小天地;世上有,戏上有”。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中国的文学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思考的时候常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这种思维偏见。杨秀武在诗歌书写中对戏剧化叙事方法的尝试,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艺术手段。然而,他所使用的一系列戏剧手法,有效地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效果,拉近了读者与诗写内容间的距离,读者便很容易深入到诗歌的氛围之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很好的传达了诗人的艺术情感。
(杜李,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
参考文献:
[1]布赖恩 麦克黑尔:《关于建构诗歌叙事学的设想》,尚必武、汪筱玲译,《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32]戴维 赫尔曼:《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01页。
[3]、[4]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253、187—222页。
[5]高琛:《内省的探索者——试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与立体主义画派的联系》,《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第2期。
[6] Macleod, Glen. Stevens and Surrealism: the Genesis of “The Man with a Blue Guitar”. American Literature, 1987(3)。
[7]、[8]、[9]、[11]、[20]、[23]、[27]杨秀武:《杨秀武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54、40、21、43、80、34、8、页。
[10]、[17]、[21]、[28]、[29]、[30]、[33]杨秀武:《亲吻清江》,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5、121、45、17、121、90、76页。
[12]、[15]、[19]杨秀武:《巴国俪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33、29页。
[13]关于小说化手法,其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小说化”就是张曼仪在《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所说的那样:“利用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制造某一个程度上的艺术距离,以看似客观的物象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而广义的“小说化”,就是下面所谈到的“非个人化的设境构象”。
[14]王文彬:《卞之琳的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16]Reynolds , David S. Emily Dickinson and Popular Culture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mily Dickinson , Ed, Wendy Martin , New York:Cambridge U P , 2002, P288—289。
[18]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22]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24]Brooks, Cleanth. Warren, Robert Penn. Understanding Fi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P48。
[25]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 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语文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工具。不同的是,它既具有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又具有净化心灵,塑造美德的教化性作用,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有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艺术宝库中的一块奇异的瑰宝。好的诗歌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她们争奇斗艳,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她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感人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有丰富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有动听的声韵,有深刻的内容。学习情美、言美、声美、义美的诗歌,对培育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意义深刻。读诗歌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而且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毋庸置疑,利用诗歌教学实施德育,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的确是切实可行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通过诗歌丰富多彩的意象,让学生品味自然之美,养成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国幅员辽阔,山光水色或雄奇,或秀美,或宁静幽雅,或气势磅礴。北国的林海雪原,南国的小桥流水,东部的平原沃野,西部的大漠戈壁,无论是巍峨的高山,奔腾的长河,缥缈的云烟,纤弱的花草,在诗人的笔下,无不精彩纷呈。山水自然风物与诗人心灵的遇合成就了绚丽的诗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让你领略泰山的秀美与雄奇。“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让你感受到洞庭湖的汹涌与壮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西北边塞神奇壮丽的画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则是杏花烟雨江南的清秀隽永。无论你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西湖边漫步,还是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黄土高原上登临远眺,你都会感受到“江山如此多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对祖国山河的一片赤子之情流淌在诗句中。
现在的中学生课业压力大,他们对山河的印象只是一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他们不是在题海中挣扎,就是在书山中跋涉。他们的精神世界里真的需要一些情感的滋养。这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诗歌就起到了积极作用。诗歌以语言文字的方式勾画了一个祖国形象。这个祖国更生动、更形象、更美丽、更可爱。在阅读这些诗歌时,会受到潜移默化,自然也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愫。
二、通过对诗歌哲理美的赏析,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好诗总是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流传下来的诗歌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或寓情于景,或寓理于物,于磅礴壮丽或委婉缠绵中闪耀着哲理的灵光。诗人对大千世界的是非曲直,纷繁社会的真善美丑,自有睿智的判断。这些深刻的认识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参照。诗人崇高的思想自然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魏武帝曹操统一中国的胸怀浩如大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是浩然正气充塞天地的文天祥那颗赤胆忠心。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带给我们的是乐观自信。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启发我们迎难而上,志存高远。
读诗让我们的心灵朴素宁静;读诗让我们的灵魂纯洁高尚。诗中的哲理也成为我们生活的箴言、求索的启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只要坚持穿过黑暗,前面就是黎明。一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就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说明了,看问题从不同角度,结论就会大相径庭。一点点的灵光,一滴滴的智慧,在这些精美的诗句中闪烁着。我们的心智会因而豁然开朗。这些深刻的哲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诗句中,易于理解接受。学生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又陶冶了情操,启迪了心智。
三、通过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与感受,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人情美、人性美
中国的诗歌题材内容丰富。有驰骋沙场的豪迈,有静居田园的闲适,有荡舟江湖的自在,有游历山川的热情;有游子漂泊的孤独,有离人远去的黯然;有乡情的亲切,有友情的真挚,有亲情的浓郁,有爱情的缠绵。“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让我们体会的是乡野田园的闲适,抚慰的是我们浮躁的心灵。孤独的李白“举杯邀明月”,在浪漫与大胆的想象中尽遣一腔失意。王维夜坐春山深涧看桂花的静静飘落,寻求的是远离尘嚣的宁静。读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感悟出的是王勃送别友人的真挚与旷达。而欣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品出的是友情的牵挂与芳醇。“断肠人在天涯”是写不完的浓浓乡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是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誓言。
篇5
汉语的声韵母、四声调,都是构成语言的旋律、节奏的主要依据,也是从语言到音乐韵律美的枢纽。对诗歌进行语言的感情、节奏和字句中重音等处理,而不是生硬地按音乐中的强弱拍规律来表达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可以说,诗歌浸透着音乐,音乐也融合着诗歌,诗歌语言与音乐之间结合得越完美和谐,韵律美的表现力就越强。
一 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言语美
诗歌有很强的韵律感,其篇幅短小精悍,词句优美。而语感是人们受到语言文字刺激的时候,进行综合后的感受,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正确的语感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字水平。因此,让学生在吟咏的过程中感受其言语美,培养语感,并在诵读记忆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言语美
反复的诵读是读好诗歌的第一步。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或高声吟诵,或浅唱低吟,不仅能读出诗歌的韵律,同时能逐步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由入境而达情,由达情而晓理。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言语美。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的“黄”、“翠”、“青”这三种色彩的描绘笔力简练,一字一景,全诗如一幅浑然一体的春色图景,绚丽多彩,令人赏心悦目。
2.想象诵读,领悟诗情
诗歌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一字一词包含着极其深刻、丰富的内容。同时,不同类型的诗歌也呈现出不同风格之美。如杜甫的诗风较现实、李白的诗风较豪放、陶渊明的诗风较田园、白居易的诗风较通俗、辛弃疾的诗风则悲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意思展开想象,感受诗情画意,并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江上渔者》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象:从诗中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在诵读中你知道浪到底有多大,风有多狂吗?风浪这么大,小渔船撑得住吗?请说说老渔夫在船上会想些什么?他会怎么做?……这样引导能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敢想敢说、能想能说、会想会说,并合情合理地对诗歌进行丰富和补充,填实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感受了诗的言语美,做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二 深入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美
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平仄的交错和对立,基础在于四声。四声加平仄是诗歌语言节奏的最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饱含情感地诵读是让他们进入诗歌意境的桥梁,是感知诗歌内容的主要形式,更是让学生获得诗歌内容和感悟诗歌节奏美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诗歌的自身特点来确定诵读方法,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节奏、音调、平仄升降等,指导他们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诵读中划分节奏,理清韵律
所谓节奏,是诗歌中音步和声音的长短、强弱组成匀称间歇或停顿,是构成诗歌抑扬顿挫、音调铿锵的音乐美。诗歌鲜明的节奏及和谐的韵律,犹如音乐的节拍和旋律,令人动心悦耳、心往神驰。朗读诗歌时,要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出逻辑重音,把握韵尾,读出感情。就必须要划分诗歌朗读的节奏,根据汉字一字一音的特点,每两个字作一停顿较适宜,通常来讲,五言诗作三个停顿,即“二、二、一或二、一、二”(三节读法),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前两句是12/34/5节奏,后两句是12/3/45节奏。七言诗一般有四个停顿(四节读法),即“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不是所有五言诗、七言诗都一律按照这种节奏来划分,个别诗歌要根据不同的风格来划分,让诗歌语言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因此,只有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才能理清诗歌的韵律,读出节奏美。
2.配乐朗读,烘托诗情,感受诗意
诗即是歌,它能唱出诗人或悲或喜的复杂心情,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风格的诗歌选择一些适宜的、符合诗歌立意的音乐作背景,让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入境、入诗,体验诗歌或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或鸟语花香或悲愤不满的意境氛围,领悟其迥异的节奏美,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用古筝曲《高山流水》作背景音乐,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和着动人的乐曲,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伟壮丽,体验诗人所描绘的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的神奇瀑布。又如在学习杜牧的《山行》时,可选用琵琶曲《彩云追月》作配乐,让学生在别致幽雅的旋律中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深秋山林美景,清新的节奏,明快跌宕,仿佛将学生引入诗中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情境中。这样极大地帮助了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蕴含的美。
三 寄意含情,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1.通过教师的范读,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不可忽视,它能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范读时,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魅力,运用一定的态势语和准确、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并注意重音的处理及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
关键字,把诗歌范读做到:声情并茂、气韵神和、情牵动心。那就要自我完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丰富的词汇,把握学生的朗读特点,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让他们细细品味诗的深刻含义,那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所教的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静夜思》,教师先简单介绍诗歌的大意,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在这基础上聆听教师的范读——轻声跟读——与教师一起朗读——指名试读——有感情地自己朗读。在几次的朗读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关键字“光、霜、乡”,知道均押“a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了一缕回环声,不仅思乡之情跃于笔端,同时也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2.有效诵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篇6
关键词:唐诗 体育诗歌 文学 文化
引言
题材诗歌的基础,只有确定好了题材,才能有发挥的方向,才能为诗歌增添更多的美感和魅力。比如有的诗歌以爱情为题材,有的诗歌以山水为题材,有的诗歌以离别为题材,有的诗歌以战争为题材等。不同的题材奠定了诗歌的不同基调,因此诗人在语言的选择上也有一些侧重点。在唐诗中,除了对山水、人文等景观进行描绘之外,体育题材的诗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由于唐代的富足,人们的生活比较充实,加上体育运动的萌芽,因此很多诗歌作品都以体育为题材,这些唐代的体育题材的诗歌,也是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唐代体育题材的诗歌分析
体育题材的诗歌,最先出现在先秦文学中,但是真正繁荣发展起来,却是在唐代。先秦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作品,更多的是反映人们的生活,比如《诗经》中所描绘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典型。在唐朝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使得人们对体育生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唐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自然也成了记载体育运动的方式。唐朝的体育题材诗歌的发展与唐朝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唐朝时,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比如人们经常外出踏青,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踏青更是人们必选的运动项目,而唐朝的文人也比较多,所以便开始以诗歌作为载体进行创作。通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可知,唐朝的体育活动中,球类和围棋都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比如“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分别描述了球类运动和围棋运动的场景。可以说,将体育运动当做题材进行创作,最繁荣的时期就是在唐朝。唐朝之后,对体育运动的描绘就相对较少,一方面,与社会状态有很大关系,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体育事业。另外,在唐代,我国的开放程度是比较高的,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也比较多,因此有很多外来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唐代体育题材诗歌中的体育活动
(一)球类运动
唐代的球类运动发展呈现繁荣的趋势,球类运动是贵族以及平常百姓都很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而且即使是女性也十分喜欢这种运动。唐代的球类运动有蹴鞠、马球、步打球,正是由于球类运动的兴盛,很多体育诗歌作品中也以球类运动为主要题材。
催修水殿宴沂公,与别诸侯总不同。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无人敢夺在先筹,天子门边送与球。遥索彩箱新样锦,内人舁出马前头。
――王建《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唐代的皇帝就十分喜欢马球运动,从《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中就可以看出有很多对马球运动进行描绘的作品,从这些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球运动的规则,对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体育运动有更多的了解。韦应物的《寒食后北楼作》中写道“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描写的是寒食节军营里士兵们蹴鞠庆祝的画面。
(二)棋类运动
下棋是很多文人雅士喜欢的一项业余活动,我国的很多书画作品也会以下棋对弈作为主要内容。在唐代,下棋对弈也被当作一种重要的运动,在社会中广泛推广,很多文人雅士对棋类运动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
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
――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诗歌中写道“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表明在当时社会中,围棋是文人十分钟爱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围棋是一种讲究策略的运动,也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智力游戏,对于一些清高的隐士而言,很多都会选择围棋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还可以磨砺心性。在唐代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有围棋的影子,再比如《春日闲居三首》《过终南柳处士》等作品,也对围棋运动进行了相应的描绘,一般说来,围棋对弈的诗歌中都会有优雅的环境相配,所以在描写人物对弈的时候,往往会有幽静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当然,围棋对弈并不只是文人雅士的爱好,很多僧侣也喜欢围棋,比如《咏棋子赠弈僧》《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池上二绝》等诗歌作品,描写的就是僧侣在下棋时候的那种淡然的心境以及专注的神态。
(三)水上运动
除了球类运动和棋类运动,水上运动也是唐代诗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内容,在唐代,最受欢迎的水上运动是竞渡,这种运动主要在宫廷的体育类别中比较流行,因此唐代有很多诗歌描绘的就是宫廷中的女性划船比赛的场景。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眩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张说《岳州观竞渡》
《岳州观竞渡》这首诗歌将岳阳的划船竞赛描绘得十分生动,在江边唱歌助威的歌女给参与比赛的人带来了极大的鼓励。这些诗歌的描绘,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如身临其境,仿佛眼前就是旗帜舞动的龙舟,选手们个个跃跃欲试,鼓声雷动,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比赛。当然,在一些比较大型的水上运动中,女性的影子就比较少,这是出于社会礼制的原因,在很多描写水上运动的诗歌作品里,几乎都是男性角色。
三、唐代体育题材诗歌中所折射的唐代体育
(一)体育项目丰富多彩
体育事业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可以说是一种全民体育的态势,而且体育运动的种类也比较丰富,有比较激烈的运动,也有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比如蹴鞠、马球、步打球等就属于一些比较激烈的球类运动;荡秋千、踏青、划船、放纸鸢等就属于比较休闲的运动,尤其适合女性参加;射猎、武术、围棋等则属于技术性比较强的运动。不同类型的运动在唐代社会中都有出现,给不同的人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正是由于体育运动本身丰富多彩,体育类题材的诗歌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张建封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护军对引相向去,风呼月旋朋先开。俯身仰击复傍击, 难于古人左右射。齐观百步透短门,谁羡养由遥破的。 儒生疑我新发狂,武夫爱我生雄光。杖移鬃底拂尾后, 星从月下流中场。人不约,心自一。马不鞭,蹄自疾。”描写了军中将士打马球娱乐的场面,而且还将自己的作战策略也运用在球类运动中,一场运动将每个人的才智都发挥了出来。马戴的作品《射雕骑》“蕃面将军著鼠裘,酣歌冲雪在边州。猎过黑山犹走马,寒雕射落不回头。”则赞叹了少数民族射手的高超技艺,对射手在射箭时的细节描绘十分到位。王建的《秋千词》“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斗自起。”描绘少女们在荡秋千时的那种快乐、活泼的神情,让人一下子就被拉回到青春年少时期。元稹的《有鸟二十章》,描绘的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场景,孩子们追逐着漫天的风筝跑,那种欢愉的氛围不自觉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由此可见,在唐朝,我国的体育运动形式十分丰富。
(二)体育运动参与群体的广泛性
纵观唐代的体育运动可以发现,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十分广泛,不仅是一些年轻的男士,一些女性、老人、小孩等都会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上到贵族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在体育场上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运动中有的是锻炼身体的,有的是有竞争性质的,有的是休闲娱乐的,因此多样化的选择使得体育运动的群体也变得多样化。
(三)女子体育蓬勃发展
在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很多时候可以与男性平等相处,在体育运动中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唐代的体育运动中也有女性的身影,唐代的妇女不用受到太多的限制,可以自由出入社会,即使是男性较多的运动,女性也可以参加,社会并没有对女性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唐代的体育运动呈现出女性体育的发展也十分快速的特点。所以在唐代的诗歌中,有很多描绘女子进行运动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女子打马球的、射箭的、荡秋千的、划船的,见证了唐代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
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唐诗的题材十分丰富,不仅有各种对山水、人文的描绘,也有很多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作品,这与唐代的体育运动快速发展有关,唐诗只是对这种繁荣的娱乐方式进行了记录。在对这些运动进行描绘的时候,不仅体现了诗歌的文学特性,也体现了社会百态,所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松枫,刘宇,李亚龙.唐朝休闲体育的文学管窥[J].芒种,2013(07).
[2]王奕全.略论唐代统治者对体育活动的影响[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3]朱同祥.对唐诗中女子球类活动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2(02).
篇7
要想带领学生入境,作为执教者首先应该做到让所教的诗歌了然于心,要逐字逐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知道,诗歌写作时运用的手法,诗中包含的典故,作者写诗时的情境,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每一句诗朗读的感情基调,同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相同题材的诗作对比等……都要用心体悟,用心与诗歌的作者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充分体验诗歌的灵魂所在,让师心与诗情相融合,再一遍遍大声朗读,直到自己能读出诗歌的独特韵味为止。只有执教者先对诗歌有感觉,进而爱上这首诗,情动之后,才能就这首诗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感情的对话。一切诗语皆情语,师先入诗情,才能感染学生、带领他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二、 了解诗人入境
诗歌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介绍诗作者,特别是作者写诗时的身世际遇,运用得当不但能化解教学难点,甚至会成为课堂上的亮点。例如,在执教《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寒”与“孤”,许多学生都提出这个问题,怎么办呢?这时候如果插入介绍当时作者的遭际,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可以映示如下资料:“王昌龄怀才不遇,因事被贬谪荒僻的岭南,次年北返长安时任江宁丞,丞为县令之“辅佐”,无法施展抱负,王昌龄极为沮丧,但心中的郁闷、不满、苦楚又无人可诉,无处倾诉,因为,独在异乡的诗人正处于众口铄金的恶劣环境中。”那么觉得“雨寒、山孤”自然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泊船瓜洲》中的王安石为何吟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枫桥夜泊》中的张继如何写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诗句的背后,都有故事。只有走进诗人的故事,了解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想,进入诗歌的情境就不难了。
三、 “画与乐”中入境
自古诗、画、乐便不分家,古代诗歌多能配乐歌唱,而一首诗中也往往蕴含形象可感的画面,如果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让形象可感的画面出现在学生们面前,自然效果更佳。如在教学《》一诗时,当教到“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为何用“寒”,许多学生不理解,这时运用“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让他们目睹“铁索桥”,当时怎么冒着枪林弹雨抓着铁链一步步攀行,当视频定格在“一个战士攀行时不幸中弹,失手掉入滚滚大渡河中,只有铁索飞架”的画面时,何为“惊险”,何为“悲壮”自是不用言表,同学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时,如果让他们说“寒”的理解,他们会告诉你“苦”“难”“悲”“壮”“惊”……,这样多元的理解之后,再去读这句诗,当然能够入情入境,激越悲壮。音乐的运用,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为许多教师所喜爱,如在教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时,用上《阳关三叠》,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走进朋友依依惜别的情境;在执教《游子吟》时用上《烛光里的妈妈》,让同学们在泪光中体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感人画面。
四、 在对比中入境
有的时候,相同的字眼,在对比中更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如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雨寒”,可以告诉他们:大自然的雨本身没有情感,它不会因为你的喜或忧而选择下或不下;同样的雨,因心境不同,看到的雨也不同。杜甫听到夜雨“因心喜而觉雨润”,而徜徉在西子湖畔的苏轼,陶醉于山水间,自然“因心醉而觉雨奇”,而王昌龄在当时孤独、烦闷、怀才不遇的痛苦中,所以“因心苦而觉雨寒”,如此再去读这句诗,当然能与诗人的情合二为一。不仅不同诗人的同题材诗句可以进行对比,同一个诗人的同题材诗句也可以进行对比。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时,就可以与杜甫的《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进行对比,同样是写“泪”,但感觉却完全不同,一个是“因国破而悲戚落泪”,一个是“收复失地喜极而泣”,如此一对比,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便展现在孩子面前,再去读“剑外初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其中的情自然通过朗读喷薄而出。
五、 在想象中入境
篇8
关键词: 杜甫 诗歌教学 生命教育
一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生命教育是德育范畴的内容,殊不知各学科教学或多或少都渗透生命教育,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语文教材蕴藏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因此,“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应当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与人文意识,加深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同于政治思想教育,不能采用灌输说教的方法传授人生观、生命观,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字词,抓住蕴含生命态度的词,引导学生品读,在品读中体味情感,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
二
杜甫诗歌教学是高二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重点,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但在他的每一行诗句里,我们都能读到他对人民、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杜甫的诗句,感知个体生命的丰富性,体验人世的艰辛,从而更深层次地思考人生的目的及意义。
杜甫一直是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形象定格在世人眼中,然而,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诗人,在他的诗篇中,我们不难找到历史的痕迹及诗人自身深切的生命体验。特别是诗人的晚年,社会动荡,流离失所。他“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的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正如他在诗句中写的那样:“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通过品读这些饱含个体苦难生命体验的诗句,让学生体会世道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感悟“人世的苍茫,生命的促迫”。
然而,衰朽残年的杜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旅夜书怀》中,诗人写道:“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自己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形单影孤的一只沙鸥,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诗人满怀希望,换来的却是一连串的失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悲愤正是诗人对自己、对国家存在意义的坚守,正是他人格生命的真实显示。这里,学生从杜甫的生活态度悟出如何认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准确把握“渴望建功立业”的内涵中,获得了一次关于生命价值的真切体验和自我教育。
杜甫的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然而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关心朋友,热爱妻儿。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富有人情味。写妻子、朋友的诗不但多,而且很感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洒扫庭除,迎接好友,粗茶淡饭,幸福无比。“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梁上燕子,飞来飞去,自由自在;水中白鸥,远近嬉戏,相亲相近。幽美的夏景已让诗人陶醉了,恬静的家庭生活更使诗人舒心、惬意:憨态可掬的老妻“画纸为棋局”,天真无邪的稚子“敲针作钓钩”。这些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诗人晚年过着的诗意般的生活,这里,诗人告诉我们,他没有被苦难吓到,相反,这些悠闲清贫的生活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美好。生命是苦难的,苦难是每个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但在这苦海中,“以一种精神应对苦难”,继续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原进发,生命由此变得恒远而绵长,美丽又动人。诗人把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直观地反映在生活的态度上,诗人又以诗的形式传达了生命的自由与美好,并表达了人类共有的生命特质和深层存在的哲学方式,诗人对生命本质的诠释和思考,启发我们不断关注生命的艰辛和苦痛,不断探索生命的真谛和价值,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拥抱生活,体验生命。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的自我体现,更体现在此过程中给予他人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杜甫在《兵车行》里展现给读者的是诗人对战乱征兵的客观史实的描写,表现了战争带给百姓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苦痛。然而止步于此是不够的,这些分析只是让我们看到个体生命的苦难及面对苦难的绝望。想要做到生命教育的深化,还应该让学生看到,杜甫作为一个儒家士人形象的典型代表,儒家思想是他的终极信仰,儒家文化对他的诗歌具有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便能进一步体会到《兵车行》显现的深切的情感――仁爱。无论是对生灵涂炭的哀叹还是对制度黑暗的愤慨,都能让人感受到那颗无止境的恻隐之心,都能让人感受到杜甫对儒家理想的坚守。
可以说杜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做了苦难人生的代言人,而且以有血有泪的歌吟,呈现出对天下的终极关怀和自身的生命价值。
正因为诗人心中有爱,杜甫看到天地万物,看到他人的生命乃至小动物小植物的生命都能产生浓情惬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风和煦,百花绽放,飞燕衔泥,鸳鸯静睡,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陶醉于春暖花开、莺歌蝶舞、生意盎然、恬静宜人的意境,其乐融融。字里行间闪现出诗意的光辉,表现出一种万物和融的境界。一个有爱的人,他的生命就总是会得到爱的滋润,透过杜甫的诗作,教育学生随时留意身边的花红柳绿,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意趣,善待世间万物。当你生活在一种和融万物的境界之中,学会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时,你就会感受到生命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这个美好的世界。
三
就像冰心在《谈生命》中所说:“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总之,语文教育应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以至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发挥作用,教育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19-03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既是诗之邦,也是乐之邦。《尚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可知诗歌与音乐几乎是分不开的,正所谓“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历史上,古典诗词原本都是可歌可唱的,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缘故我们现在只能够看到文字形式的诗词,诗歌原有的曲谱大部分都没有记录和流传下来。
到了近代,我国的音乐家们纷纷开始为古诗词谱曲,并陆续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黄自的《花非花》(唐代白居易词)、青主的《大江东去》(宋代苏轼词)、黎英海的《枫桥夜泊》(唐代张继词),石夫的《长相知》(汉代乐府)等等。
为古典诗词谱曲,作曲家既要有深厚的音乐创作功底,又要有对古典诗词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才能对古典诗词文化内涵作出准确的诠释。已故昆曲大师、作曲家傅雪漪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代表。
傅雪漪一生钟情并致力于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演唱及教学,是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创作很具权威的专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歌曲。近年来,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熟知和演唱。
傅雪漪一生创作了50多首古典诗词歌曲,同时他又根据古谱整理、改编了一些古曲作品,有的基本保持原作风格,有些则加入新的元素。如部分古典诗词歌曲加入了许多戏曲元素,使作品富有韵味,可歌可演。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旋律多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节奏变化丰富多彩,曲式结构的选择上与诗词的内容相得益彰。
一、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歌词特色
古典诗词歌曲是歌词和旋律高度艺术性的统一。就歌词而言,古诗词本身就蕴藏了无尽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无论唐诗中的律诗、七言绝句或者宋词的长短句,语言中都包涵着大量的音乐元素,如词句的节奏韵律性和语言的旋律起伏性。我国著名声乐美学家范晓锋曾指出:“我国古典诗词的语音具有旋律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形式特征的旋律意义,更倾向于音乐,这恐怕也是我国传统音乐形式美的重要基础之一。[1]”
(一)选材广泛
傅雪漪在歌词的选择上非常广泛,上至远古时期的诗歌下到明清时期的作品均有所涉猎,如下表:
傅雪漪在歌词的选择上不仅跨越了各个历史时期,而且在题材上丰富多彩,有的作品描绘了山川美景,秀丽风光,如《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西江月》(宋・辛弃疾);有的作品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依依不舍情怀,如《别董大》(唐・高适)、《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有的作品叙述了封建社会生活中下层民众的疾苦,如《卖炭翁》(唐・白居易);有的作品则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深深思乡之情,如《忆江南》(唐・白居易);有的作品书写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如《行路难》(唐・李白);有的作品表达了一些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如《登高》(唐・杜甫)。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或雄奇或文雅,或深刻或质朴,反映了作曲家极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泛的艺术情趣。同时,也说明一位作曲家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二)合辙押韵
诗词音乐性,简单讲就是朗朗上口,唱起来流利、自然、有节奏,它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押韵。《韵辙常识》一书中讲到:“押韵能造成和谐的韵律,使语言具有铿锵动人的音乐美。押韵合辙加强了诗歌、戏曲、曲艺唱词的节奏感,犹如鼓点,可以使一首歌或一段戏曲、曲艺唱词音调更加谐调响亮,增加听觉上的美感。[2]”傅雪漪在歌词的选择上也十分注重诗词的合辙押韵。如: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fēi),
桃花流水鳜鱼肥(féi)。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gui)。
这首诗合的韵脚是“灰堆辙”
再如: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hán)。
稻花香里说丰年(nián),听取蛙声一片(piàn)。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qián),
旧时茅店社林边(biān),路转溪桥忽见(xiàn)。
这首词合的韵脚是“言前辙”。
其他如《芙蓉送辛渐》(姑苏辙)、《次北固山下》(言前辙)、《秋浦歌》(江阳辙)、《关山月》(言前辙)、《鸟鸣涧》(中东辙)《长相思》(言前辙)、《江畔独步寻花》(一七辙)、《行路难》(言前辙)、《登高》(怀来辙)、《钱塘湖春行》(一七辙)、《泊秦淮》(发花辙)、《江南春》(中东辙)、《钗头凤》(由求辙)、《南乡子》(江阳辙)、《过垂虹》(摇条辙)、《十二月尧民歌・别情》(人辰辙)、《山坡羊・潼关怀古》(姑苏辙)、《乌夜啼・石榴》(中东辙)、《感怀》(江阳辙)、《消夏湾》(中东辙)、《朝天子・咏喇叭》(发花辙)、《阮郎归》(言前辙)、《菩萨蛮》(也斜辙)、《醉桃源》(摇条辙)、《梧桐树・一舸》(姑苏辙)等等不胜枚举。
二、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音乐本体分析
(一)词腔完美结合的旋律
汉族语言中的每一个字,都存在着高低升降倾向的字调,当将这些字连接为唱句时,便可以显示出字调的旋律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作曲家在创作时为了准确的表情达意,首先就必须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词腔如果配合的不恰当,就会出现“倒字”、“破句”甚至词意颠倒等现象。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曲之不入调者,字句不准、阴阳不分、平仄失调也。”
现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四种,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归为“平声字”,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归为“仄声字”,诗词中的格律就是这样的平仄规律。旋律创作与声乐演唱上历来讲究“字正腔圆”的传统。“字正”就是词腔结合时,要求保证字调四声调值的准确性。“腔圆”则是不仅要求旋律的流畅、顺达,而且要体现独特的风格并完整的表现作品内容。“字正”和“腔圆”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字与腔在结合中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傅雪漪在旋律写作中就十分重视语言中的平仄与四声的处理。笔者从以下作品中单字的音调处理予以举例说明。
1.阴平字。“阴平字在旋律安排上,通常是在同一旋律音调上进行保持”[3]。例如《南风歌》中的“兮”,根据阴平的特点,处理成强拍上稳定的长音。
【谱例1】《南风歌》(倒数第2、3小节)
再如《七月流火》中的“庚”同样也是在强拍上构成了稳定的长音。
【谱例2】《七月流火》(第15、16小节)
2.阳平字。“阳平字在旋律的走向上,一般采用级进上行或者是跳进上行的音调。[4]”如《陌上桑》中有一句“采桑城南隅”中的“隅”字根据上述特点级进了一个大二度。
【谱例3】《陌上桑》(第22、23小节)
而《江畔独步寻花》中“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时”字则是跳进上行了一个小六度。
【谱例4】《江畔独步寻花》(第42、43小节)
3.上声字。“上声字在旋律的安排上,通常采用一字多音,且第一个音在音高上略低于第二个音的形式。[5]”如《江南逢李龟年》的第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里”字。在音高上为#f1,其前后的音高都为a1,这样使“里”字在音调上与上声的声调保持了一致。
【谱例5】《江南逢李龟年》(第3、4小节)
再如《惠崇春江晓景》中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中的“短”也遵循了上声字的声调规律。
【谱例6】《惠崇春江晓景》(第14、15、16小节)
4.去声字。“去声字在旋律的安排上,通常采用一字多音,且第一个音在音高上略低于第二个音。[6]”如《江南春》中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寺”字的旋律写法便运用了上述手法。
【谱例7】《江南春》(第17、18、19小节)
同样的例子还有《渔家傲》中“殷勤问我归何处”中的“处”字。
【谱例8】《渔家傲》(9、10、11小节)
(二)词曲节奏的合理对接
“节奏的广义理解,可以看作是乐曲各个部分之间平衡、对称、再现、交替、大小比例的组合关系及乐曲发展中音乐材料变换或持续长短,速度快慢的各种组合。[7]”在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中,诗词内在的节奏对歌曲旋律的节奏安排有很大的影响。傅雪漪在创作中就十分注重旋律节奏与诗词节奏的合理对接。作品《别董大》(唐・高适)的音乐节奏安排就基本按照诗歌本身的惯用节奏来划分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同时,为了刻画塑造各种音乐形象,表达不同的情绪需要,傅雪漪在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节奏类型。既有庄重平稳规整性的节奏,又有洒脱舒展自由性的节奏。《别董大》的写作基本运用的就是规整性的节奏,作品秩序井然、一气呵成。而另外一首作品《南风歌》中则是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自由性的节奏。这首作品分三个音乐段落对同一段歌词进行变换节奏陈述,使作品的情绪变得更加奔放舒展。
(三)五声性的调式运用
“调式是音乐思维的重要部分。在调性音乐中,任何旋律或和声都要受到调式的约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基础上的。它是一条纽带,一条把所有乐音串联起来、并赋予情感生命的纽带。[8]”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调式种类极其繁多。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大都使用五声音阶作为旋律的调式基础。五声调式旋律一般以五声骨干音构成,有时也用到六声、七声,或四声,但仍然可以表现出统一的旋律素质:即符合我国传统民族习惯的、特有的五声性(没有或不强调半音倾向)的旋律手法。
不同于其他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中,全部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如《南风歌》便运用了F宫调式,而《别董大》则使用了b羽调式。其他作品如《关山月》g徵调式转c宫调式;《观猎》f宫调式;《鸟鸣涧》c徵调式转f宫调式;《江南逢李龟年》a徵调式;《江畔独步寻花》d宫调式;《登高》c宫调式等等,不胜枚举。
(四)与内容相得益彰的曲式结构
一首音乐作品之所以是完整的,归根到底,是由于它用恰当的形式表现了生动而且深刻的内容。在曲式结构的安排上,傅雪漪通常根据古诗词内容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曲式结构形式。
比如,傅雪漪的一部分歌曲根据古诗词的原有结构构思而成,乐曲短小而精悍。运用了中国音乐传统的起、承、转、合的发展原则:第一句为主要乐思和主题材料的原始陈述;第二句对原始乐思作继承式发展;第三句则为原始乐思新的对比的音乐内容的呈示;第四句则是原始乐思再现或在更高水平上的强调,是对前面乐思的总结。这种音乐陈述方式不仅逻辑清晰,乐思表达也比较圆满从容。比如作品《别董大》就是典型的运用了“起承转合”原则贯穿创作而成的。它的曲式结构如下:
一部曲式
调性:b羽调式
作品从第9小节到11小节开始对原始乐思进行陈述;接下来的12到17小节在基本乐思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展开;18到22小节则非常明显的出现了转折,相比前两部分在音区的选择上要低一些,音乐情绪上变得内在、深沉了一些;23到25小节则是对a部分的变化再现。总之,这部作品完全遵循了“起承转合”的原则创作完成,与诗歌的内容表达完美的结合起来。
三、结语
傅雪漪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传统音乐作曲手法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歌曲,他的创作与所选诗词的意境、风格基本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同时,在歌词题材上的选择非常广泛,体现了傅雪漪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和深刻理解。
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在旋律的写法上通常根据诗词作品韵律的需要进行行腔走调,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在节奏的安排上更是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而在调式调性的选择上傅雪漪创作的所有古典诗词歌曲都运用传统的五声、七声等调式;在曲式结构安排上则结合诗词作品结构进行恰当的组织。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为后代作曲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财富。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31.
〔2〕鲁允中.韵辙常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03.
〔3〕〔4〕〔5〕〔6〕黄承箱.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创作手法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4).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文化
G633.3
教育培养人就要构筑影响人一生的文化根基,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是在生命的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从积淀的文化当中获取能量、正确地面对。中学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传统文化作为非常丰富的宝藏,不仅不能丢掉还应该好好挖掘。尤其诗歌是最精华的艺术,以极其富有张力、简洁的文字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呢。
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可以说诵读是开启诗歌大门的关键钥匙,是诗歌教学的重点所在。认真的诵读能够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诗歌那浪漫的意境中去。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不断的感悟诗歌的意境,穿越千年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如在教学《将敬酒》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既有悲伤愁绪,也有自信洒脱。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读出其中的复杂情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要读出时光易逝之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要读得铿锵有力,读出乐观豪放。“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此为劝酒之句,唤人姓名要读出亲切之感。“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大笔疏财只为买酒销愁,此时已颇有醉意,既要读出此时的狂放任诞,又要读出此时的悲伤。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W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即使是要学生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介绍艺术手法的相关知识点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是教师以其中一小节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自主赏析,交流展示。
三、品位诗歌离不开想象
诗歌离不开想象,想象是诗歌的全部元素,是诗歌的灵魂和躯干,可见想象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介入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词句变成唯美的画面,生动的场景。可以说如果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是无法赏析诗歌的。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如在教学周邦彦《苏幕遮》时,我们就要借助联想和想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把此等诗境还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诗意的图画:在晴朗的早晨,鸟雀停留在屋檐边歌唱,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荷花在微风中摇摆。
四、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一般而言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常的教学模式都是通过预习、学习、复习这个过程来实现的,而常见的学习过程就是课前学生预习扫除基本阅读障碍,如生字、读音等问题,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上课时教师在检查一下学生们对于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然后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各段落内容和文章主旨并布置课后复习任务和习题任务。如果诗歌的教学也采取这种方式的话,我认为虽然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却失去了诗歌本身的颜色,让审美变成机械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在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带入一些作家的生平介绍,创作风格以及当时社会的大背景环境介绍,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有代入感,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学习诗歌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古诗文,更多的是品位古代中华的文化精华、陶冶自己的情操。
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诗歌教学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艺术,为了能让这瑰宝在艺术的天地里耀眼夺目,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优化思想观念,探索新颖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诗歌教学实效,让诗意的课堂充满生机,让诗意的文字焕发活力。
关键词:
[1]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研究[D].严鹏.海南师范大学 2014
[2]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背景资料的整合与利用研究[D].张涛.东北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