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12 07:1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学习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抓好鉴赏的切入点:
1.从标题入手。
2.从作者的生平情况及艺术风格入手。
3.从注释及题目的相关提示入手。
4.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象入手。
5.从作品中的重点词语入手。
三.常见题型及套路。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的描写中,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这首诗歌是怎样动静结合的。等等。
解题套路:(1)指出运用的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要结合诗歌具体分析。(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形象意境类:
A.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形象的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套路:(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鸟出笼后自由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的写照。
B.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套路:(1)描写的景象。(2)意境的特点。(3)作者的思想。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诗歌中哪句话或哪个词或哪个字比较妙,妙在哪里?
解题套路:(1)总述语言特色。(2)结合作品具体分析。(3)这样的语言的好处。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内涵。概括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和内涵。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解题套路:(1)塑造的形象。(2)作者的感情。(3)作品的思想意义。
笼统地说:从艺术节手法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具体题目。
四.诗歌之比较鉴赏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
古典诗词比较鉴赏题测试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对象的形象。解答此类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
2.比较情感基调。
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
例: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送柴侍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里要求比较赏析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扣住《送》诗“不觉”“一道”“何曾”等词细心品味,就会把握诗中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扣住《黄》诗“烟花”“孤帆”“尽”“唯见”等词反复品味,就能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
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
古典诗词讲究遣词炼句,甚至有人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遣词炼句其实就是作者力求选择最能准确传达自己情感的词句。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语含义、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表达技巧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倚”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数学;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4-02
《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未来十年,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小学教育站在国家系统教育体制的最前沿,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原动力。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的本质与内在价值,必须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年来,为了改变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保证教学效果,各级专家和名师就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笔者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提出教学实践化的具体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数学知识和生活、生产的联系和运用。导致学生仅仅是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没有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时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和运用出现严重脱节。这几有悖于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中,高效设计教学过程,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层次。
一、基于实践化的技能训练方式,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学习和训练紧密联系生活,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自觉形成利用数学眼光去认识生活、利用数学语言去面熟生活的习惯。例如,在引入分数概念的时候,可以设置几个问题:问题一,如果有两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丽,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学生都能准确得出答案。问题二,能用一种数来表示“半个”这个概念吗?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激发出来。这种基于实践化的技能训练方式,也可以在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中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实践化的思维训练方式,构建学生创新意识
思维训练实践化,即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内容要贴近生活实践,营造一种自由轻松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觉将数学和生活问题结合起来的习惯。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讲授“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这一知识点时,在计算“163-95=?”时,可以这样考虑“163-95=163-100+5”,但学生往往对“减100加5”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场景:爸爸去超市买大米,一袋大米价格95元,爸爸身上有163元;他付了一张百元钞票(应为“163-100”),营业员找回5元,(应“+5”),应将多减去的5加上。这样的教学设计,结合了生活实践,将抽象的运算具体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实践化的应用题训练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学习最能体现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的联系。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从和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问题出发,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利用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去解读日常面临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既是学习,又是游戏。如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简单的超市,标上“方便面3袋9元,饼干4盒16元,牛奶5盒25元”,问:小明身上有30元钱,这三类食品小明都想买,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买食品的方案。生活场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精神愉悦、心情轻松。每个学生都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想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基于数学化的日常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从生活中发展而来的自然科学,教师除了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外,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并正确认识“数”和“量”之间的关系,让数学中的数字、图形、概念等,不再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成为生活的具体构成部分。比如,500克到底是多少?几个馒头有500克?多少大米有500克?……引导学生观察在自己家里经常遇到的图形有哪些?地板砖是什么形状?电视屏幕是什么形状?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眼观察周围事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设计教学、组织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思考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努力践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让数学学习不再是抽象的思考和枯燥的习题,而是不但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将学习和解决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实现探究性学习和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3):51-53.
[2]王敏红.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5(6):131-132.
篇3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双重特征.从本质上看数学概念具有复杂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基本结构;重视概念的形成、发展、深华的过程和基本逻辑关系;重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把握;重视概念的层次性和其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些都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诸要素的合理使用,往往都离不开基本的数学概念.故此,形象地称“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思维,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都是认知的一种深化,思维处在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地位.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与概念形成判断,判断与判断形成推理,推理与推理形成逻辑,概念、判断、推理组成思维的三大要素.学数学只有概念明确了,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运动和判断推理.苦于没有解题思路的学生,要善于从数学概念中寻找答案.所谓“概念是入门的先导,理论是数学的精华”,这两句名言是学好数学的法宝。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概念呢?下面,我不揣浅陋,浅谈十个要点:
1.复杂概念要突出“关键词语”.如“映射”这个重要概念要抓住方向性:“从集合A到集合B”,同时还要抓住“任一”对应“唯一”。
2.相关概念容易混淆,要注意类比.如排列与组合的差异是“序”;“截距”与“距离”的区别是向;二面角是图形,二面角的平面是一个角。
3.正反结合揭示概念的本质.如函数、反函数的概念,曲线和方称的概念,只有做到两面思考,才能深入体会.再如反三角函数概念,实际上就是在指定单调区间上的三角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
4.要注意概念的引入过程.如立体几何的任何一个概念的引入都有丰富的直观背景;排列组合问题用“对号入座法”或画树形图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思考,规律是如何找到的.等差、等比数列前ń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告诉我们“倒序相加法”和“错位相减法”。
5.掌握新概念要注意温故知新.如充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只有在理解掌握四种命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顺理成章把知识升华,树立起等价思想,才能学会用充要条件分析、认识、处理数学问题.简易逻辑关系是数学基础的一个“魂”。
6.巩固和运用数学概念,特别是在运算、推理、选择、证明中,要注意自觉地让概念发生作用.如证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比)数列,用的方法都是“定义法”;解数学选择题经常通过“概念判断”否掉一些选项;学习好立体几何的标志是空间概念的行成.同学们一定要走出“学数学就是解题”的误区,掌握好“四基”: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基本应用,才是扎扎实实打基础。
7.概念的抽象性是逐步加深、连续发展的,要抓住这一特点,不断深化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如平面几何中用两点间距离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进而得到立体几何中的一大难点——异面直线的距离,对距离的认识一般化了.若把复数的模及解析几何和距离有关的轨迹问题也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则距离就“活”起来了.再如函数概念从具体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入手,逐步上升到一般的数值函数概念,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到两个集合间的“映射”,函数概念有层次地一次有一次地抽象,开始接近现代函数概念(只是开始接近,我们掌握的函数三要素并没有完全反映函数的本质特征).同学们学习了概率和微积分后,会感到随处定义和单值对应更能反映函数的本质特征。
8.较难概念要逐层剖析,力求抽象问题具体化.如画树形图,从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容易理解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全集;简易逻辑“或”、“且”、“非”也容易从中找到答案.认识变量、掌握函数特点、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数形结合,立即化难为易。
9.要注意发挥概念体系的整体功能.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纲,对函数的理解应用水平是学习高中数学成败的关键;对“曲线与方程”五个字的双向理解则抓住了全部解析几何的精髓.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驾驭数学知识的灵魂,充分发挥这些概念体系的整体功能,就真正做到了大处着眼,学习效果会倍增。
10.在概念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如下思维品质:
篇4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研究过程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课堂表现评价
首先,在引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习小组的激励评价,再辅以教师的综合鼓励评价。其次,注重基础能力的分层评价,注重课堂内外的奖惩评价,注重不同学生的个性评价。最后,引导同学之间的鼓励性评价,整合家校之间的差异性评价,交流各学科教师的赏识评价。
二、数学日记评价
1.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有数学,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2.数学日记是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的手段。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记中有目的地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重新对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整理。学生在写数学日记之前总是会把今天所学知识重新思考一遍,并通过自己的见解,总结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加以巩固,加深印象。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
篇5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公共关系是营销“4P”中的促销手段之一,是一个运用越来越广泛的促销工具。因此,公共关系学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这一现代营销手段,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职业素质和能力。
1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点
公共关系学是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同时又应用性很强,讲究策划的创造性和实施的灵活性,是一门艺术。
(1)综合性。公共关系学横跨许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广泛运用管理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广告、交际、传播等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2)边缘性。公共关系学科的本体知识内涵并不多,但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却非常之多,外延很广,基础理论相互渗透。实际进行公共关系操作时,需要交叉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手段。
(3)应用性。在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外交等领域都产生了对公共关系的广泛迫切需要。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在扩大,工作领域在拓展,地位也因社会需要的增加而得到强化和提升。
(4)艺术性。公共关系活动在策划时要讲究策划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实施时要讲究实施的技巧性和灵活性,是一种技巧性、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2 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
2.1 我校的教育理念
我校一直提倡有目的、有兴趣、有计划的主动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愉快学习,自主成长。为此,学校不断搭建和营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平台、机制、环境和氛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思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体会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体系,自主成长。
2.2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
我校作为一所新建的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还有一些明显的个体特征,如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生涩深奥的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投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较少,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较强,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3 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应使学生的公关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建立形象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公众意识和互惠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组织、表达、社交等能力和综合素养。
3.1 观念培养
从多学科知识的视角,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怀,培养他们的沟通观念、合作观念和利他观念。以服务公众、公众至上等原则来引导他们,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他人与自身的依存关系,培养他们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形成利他观念。“沟通传播”是公共关系实践的核心,通过公关实践训练把学生无意识的沟通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沟通行为,提高主动沟通的意识。利用公共关系所倡导的合作意识与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的观念,重视合作,善于合作。
3.2 能力培养
通过公共关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交表达能力、执行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策划创新能力等,促进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更高层面上联通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活动需要与各种类型的公众接触,借此培养学生的社交表达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场合的礼仪和礼节,善于待人接物和处理各类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赢得好感和支持。
3.3 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公共关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把知识、能力与人格、感性与理性、事业与责任担当、工作学习与生活有机统一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
4 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4.1 重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板块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五个组成部分:基础知识篇、基本要素篇、活动过程篇、实务应用篇和发展趋势篇。课程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公共关系的三要素,掌握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四个步骤,掌握公共关系的各种实务应用技巧,了解公共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其中,基础知识篇和基本要素篇着重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可多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活动过程篇、实务应用篇和发展趋势篇属于实际应用部分,需要课程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着重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实战训练来组织教学。着重安排组织形象调研、公关策划、危机公关、网络公关等实践训练内容。
4.2 项目专题实训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利用项目教学法和小组专题研究,通过设计实训项目,把能力培养渗透到项目操作之中,加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这对完善学生个人能力,优化个人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实施项目教学法,关键在于项目的设计与选取。我把整个课程实训内容按照公关活动流程的四个步骤,分为四个项目模块(表1):调查、策划、实施、评估。每个项目要求各组学生完成相关的报告、策划书和相关材料,并向全班同学演示交流项目情况和结果。
项目的实施是按小组进行,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激发团队精神。各班学生8人左右一个小组,分组采用自愿组合,先是学生自荐组长,愿意和有能力担当组长的同学先自荐,然后由组长自己招募组员。组长在招募组员时考虑自己团队在性格、性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上的互补。
4.3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在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训方面,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大赛。各种比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和学习平台,展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大赛的专业性要求和标准,也能快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笔者高度关注和重视各种相关比赛,及时给学生提供和共享相关信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相关活动。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公关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各种时机和实际需要,策划并实施各种小型的公关活动。
4.4 案例互动教学
案例教学把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典型问题浓缩为案例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从公共关系角度提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意见和见解,并在其他同学提出解决同一问题方案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使他们互相学习,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有两个关键,一是选择什么样的案例。二是谁来选择案例。在案例选择上,一类是选取学生熟悉的、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鲜问题,另一类是一些经典故事和材料。谁来选择案例?传统教学方式都是由老师来选择。笔者的做法是一部分案例由我挑选然后编制成案例库。在课堂上用引例,小案例,综合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另外,还要求学生自己依托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与公共关系学课程相关的信息材料,编成与公共关系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具体做法如下:新学期开学时,告诉同学们有搜集案例的任务,让他们提早准备,遇到相关案例要主动收集。每次课下课前预告下次课的授课内容,让学生先去预习了解,并搜集相关的案例材料。在上课前提交给老师,由老师选择其中的1~2个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并对发言进行讲评。
总之,公共关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中学教师 职业倦怠 大五人格 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Job Burnout and Personality Traits
――Take Big Five Personality Perspective
LIU Yong, TAN Huiye
(College of Psycholog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Questionnaire method for Shaanxi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burnout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relationship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teacher burnout is not high, but the relatively high emotional exhaustion, followed by a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dehumanization lightest ; 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and low achievement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burnout overall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rigor and dehumanization and burnout overall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ig five personality has predictive effect on burnout, but predictability is not so good.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teachers; job burnout; big five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 analysis
0 引言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压力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①调查显示: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因素影响,个人因素方面,人格特质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③④⑤⑥但从大五人格角度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陕西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大五人格特质的关系,以期为缓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支持。
1 方法
1.1 被试
随机选取陕西省两个城市中的4所中学,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2份,回收率为91.8%。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4.1%。样本分布如下:性别上,男94人,占49.5%,女96人,占50.5%;年龄上,27岁以下31人,占16.3%,28~37岁114人,占60%,38~45岁28人,占14.7%,45~55岁15人,占7.9%,56岁以上2人,占1.1%;职称上,高级教师2人,1.1%,一级教师68人,占35.8%,二级及以下120人,占63.2%;教龄上,3年以内22人,占11.6%,4~9年51人,占26.8%,10~15年68人,占35.8%,16~20年29人,占15.3%,21年以上20人,占10.5%。
1.2 工具
1.2.1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由伍新春等人基于Maslach倦怠问卷结合我国教师修编。⑦共22题,3个维度,情绪衰竭8题、非人性化6题、低成就感8题。七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分计0-6分,维度单独计分并加总分。中数为3,得分在2.5以下,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2.5以上表示存在职业倦怠问题,3以上表明问题比较严重。问卷系数为0.8,低成就感分半信度为0.78,其他两个分问卷分半信度在0.83以上;再测信度在0.75~0.76之间。
1.2.2 大五人格问卷简化版(NEO-FFI)
由Costa和Mecrae依据大五人格模型编制而成。⑧共25题,分别测查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随和性)、严谨性。分“最重要一最不重要”五个等级,分别计5-1分,标准化后的中数为50。据Costa & McCrae(1985)报告,5个分量表信度为:外倾性0.891、神经质0.923、开放性0.875、宜人性0.862、严谨性0.904。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及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
结果显示: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582,未达到中度水平;其中,情绪衰竭最高,达3.140,超过中度水平;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分别为1.701和2.079,低于中度水平。这表明目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度不高,但情绪衰竭相对较高,其次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最轻。
2.2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的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外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低成就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 206,-0.272,-0.271,P
2.3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对大五人格的回归分析
以职业倦怠为因变量大五人格特质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Backward法),结果发现:神经质进入情感衰竭回归模型,对情感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F = 5.298,P
3 讨论
3.1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本研究表明,目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高,但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其次低成就感,非人性化程度最轻。这与伍新春等人(2003)基本吻合。⑨洪映君(2009)也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不严重,但不同倦怠程度教师人格差异显著。导致这一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高倦怠教师可能已离开教师岗位另谋他职;第二,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缓解倦怠发生;第三,相对于中东部发达地区,陕西省地处西部,教师收入不高但比该地区其他从业者要稳定,社会比较下,心理安全感较高;第四,传统“考试难”局面仍未得到缓解,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增加了教师成就感,因而倦怠度不高。
3.2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外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情绪衰竭和职业倦怠总体呈显著正相关;严谨性与非人性化和职业倦怠总体呈显著负相关。这与甘雄等人(2009)一致。他们指出,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与开放性(外倾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可从两方面对这一结果进行解释:第一,人格具有稳定性,高外倾、宜人性和严谨性体现个体对工作生活的积极态度,相反,高神经质则反映冲动、极端情绪化等消极态度。⑩因此,外倾、宜人和严谨与低成就感、严谨与职业倦怠和非人性化呈负相关,神经质与情绪衰竭和职业倦怠总体呈正相关;另一方面,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得教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表现出高宜人性和严谨性,为人师表心理也使教师能克制自己表现出高情绪稳定性,而这有助于缓解倦怠。
回归分析表明,大五人格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但预测力不大。本研究认为原因有二:第一,倦怠源于教师的职业压力,人格作为中介变量起作用,面临职业压力不论何种人格教师都会体验不同程度倦怠感,因此,大五人格对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但预测力不大;第二,取样过少导致变量相关度低,进而方程预测力降低。
4 结论与展望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大五人格特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高,但情绪衰竭相对较高,其次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最轻;外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情绪衰竭和职业倦怠总体呈显著正相关;严谨性与非人性化和职业倦怠总体呈显著负相关;大五人格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但预测力度不大。由于时间、人力等条件限制,本研究也有局限:第一,样本较少限制研究结论对其他群体的解释;第二,还有其他分析方法(如中介或调解效应)可用于本研究。因此,未来研究可从样本量和新方法的角度进一步对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进行探讨。
注释
①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② 李超平.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教师生存状况分析[Z].2005.
③ 甘雄,金鑫.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3-45.
④ 洪映君.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研究――以温州为例[J].教育评论,2009(3):128-131.
⑤ 宋婧杰,李元薇,黄海量.济南市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8):26-38.
⑥ 王莉,王俊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完美主义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26-28.
⑦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2-86.
⑧ D.赫尔雷格尔,JW斯洛克姆,RW伍德曼著.组织行为学(第9版)[M].俞永钊,丁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1 体育教师教学习惯的形成
习惯通常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受环境氛围和某种行为倾向、心理定势的影响而养成,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而难以被觉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最后形成稳定行为的过程。习惯存在于体育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它是体育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带有自觉性和潜意识特征的教学行为,是体育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文化人格和群体的教学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凝结与渗透的结果,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教学适应和教学感悟的结晶。体育教师教学习惯的形成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1 体育教师个体的教学心理定势和稳态教学环境的影响
心理定势是一种心理惯性,是个体心理的一种定向准备状态,这种准备可以使个体的心理能量发挥到极致,它是人们快速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同样存在一些教学心理定势,因为体育教师总是带着一定的教学期望、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走进教学生活的,这些教学期望与预设有助于体育教师预先明确哪些是必做的、应做的,哪些做法是应该避免的,从而可以把精力和智慧投向更有价值的教学行为中去。心理定势如果受到不断的强化,就会转变为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同样,如果体育教师的某种教学行为暂时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心中就会对它形成稳定的信任感,就会有一种不愿意去改变它的心理倾向,以至于即使有一天这些教学行为不再合理,体育教师们也会表现出“敝帚自珍”的态度。
与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心理定势相比,稳态的外部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更为特殊的作用。与其他职业的工作环境相比,教学环境可以说是超稳态的。在这种稳定的、缺少变化的环境里,促进行为改变的压力就非常小,体育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得以长期延续并坚持,教学习惯和教学定势的形成也成为教学环境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1. 2 体育教师个体教学经验和群体教学文化的影响
当体育教师融入教学生活后,他会从中获得一些体验和认识。由于这些认识是源于体育教师自己的亲身体验,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灌注了自己的情感期待和价值寄托,所以体育教师会从获得这些经验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因而也能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他们还要受到来自体育教师群体的教学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学群体文化是存在于体育教师群体中,由多数体育教师拥有的、具有传统意味和传承色彩的教学认识和观念。例如:怎样了解学生,如何进行课堂管理等,它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一套可以模仿的程序与步骤。生活在体育教师群体中的体育教师个体,常常会不自觉地接受这种群体共同遵循的教学文化,并在教学生活中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既有个体经历认同又有群体文化支持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
1. 3 外显的教学认识与内隐的教学知识的协同作用
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观
一、引言
高校教育是社会化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成人教育模式的一种,其所面对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但成人后的学生又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中,学生不仅仅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他们同时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科学人学观主张人的发展,认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是统一的,不可分割,不可厚此薄彼。首先,本文阐述了人本主义人学观,并言明科学人学观的先进性。其次,略述了新时期高校的教育现状,以及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坚持以科学人学观来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求为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略尽绵薄。
二、区别于人本主义的科学人学观
(一)人本主义人学观概述
人本主义人学观是马克思曾经秉持的观点,马克思这种人学观的形成受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赫斯的经济异化学说的影响。费尔巴哈主张感性的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本质神秘化和虚无化,试图对人的本质作唯物主义的理解。马克思甚至认为,费尔巴哈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1]赫斯的在其《论货币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很多重要思想,比如人的价值在于交换劳动,如果无法交换,则一文不值[2]。同时,赫斯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违反人性的。赫斯的理论为马克思批判私有化提供了指引。总的来说,人本主义的人学观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为广大人民认清资本主义真面目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在后期,这种理论建构中逐渐暴露了资本主义因素,内部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为马克思所抛弃。马克思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下,转而建立了科学人学观。
(二)人学观是科学的而非人本的
不可否认,人学一直以来都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学,首先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存在,实践使人由动物转变成为人,借助实践,人的文明产生,实践还使得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统一。由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要点,人既不是“个”,也不是“类”,而是“社会”,思考人学,必须以社会这个大的框架为基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学的魅力在于它并不是向数学那样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无限的变化性。马克思抛弃了赫斯的对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略显狭隘的论断,并没有囿于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使得对人的理解超出了特定时空的限制,而是被置于长远的历史中,以统一的眼光去把握人的本质。
(三)人的发展是科学人学观的根本追求
科学人学观所讲的“人的发展”,并不是局限于某个个体的自我发展,而是着眼于教学双方的协调、全面、同时发展。仅仅只有学生单方面的发展,则又回到人本主义的老路,是错误的。在学生一方面获得理论知识的积淀和思想境界的提高的同时,教师也得到教学经验的增长和交互技能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同时,这种提升应当是螺旋式的上升,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而非直线式的增长。盲目的冒进是所排斥的,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并找到方法利用规律,才能实现长期的、扎实的发展。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重知识魇诙轻思政教育
(一)课程繁重,杂而不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竞争力,纷纷增设科目,在有限的三到五年高校学习期内,繁重的课程任务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将本专业学精学透,囫囵吞枣,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偏重专业课,轻视政治课
虽然目前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老师监管也不到位,使得原本为学生所设计的精品课程,最后流于形式,令人遗憾。高校为了学生更好的就业,勤于灌输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类的课程被认为是没有用处的课程而不被重视。没有经过认真的思想政治学习,很难想象学生会形成正确的三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算工作再怎么体面,也是潜藏在社会中的一粒危险的不安定因素,随时可能爆发。而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犯罪更为可怕,对社会的破坏力也更加巨大。
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发挥高校这块前沿阵地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01年至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为8086万人。8086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的大事,虽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这八千多万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则更加严峻。一个学生,或许职业收入上有高有低,但只要能够生存和追逐梦想,奉公守法,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但是若其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存在违法的念头并付诸实施,将会使其父母和国家对其进行的教育投资付之东流。
(三)过分强调活跃气氛,忽视了基本理论的教学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大家似乎都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花了很多精力去创新教学方式。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虽然已经形成潮流,但并不值得赞同。思想政治本就是严肃的和枯燥的,对基础理论的牢牢把握是这项教学工作的核心,只有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他们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理解教学的内容。学生大吐苦水所说的枯燥和无聊,恰恰是教学中并未使学生理解这门学科的精要,从而产生了陌生感。这就好比没有学习过外语的人,听到外语无异于对牛弹琴,现在妄图改变说话的方式,可学生听不懂的话,再怎么改革也无济于事。
四、坚持以科学人学观来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优先性不容置疑。人本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个人的需要凌驾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之上。事实上,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科学人学观的应有之义。不同于人本主义,科学人学观正确认识到了社会发展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同样会促进个体的发展。比如,师资力量的增强和教学设施的更新,都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只强调个体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个体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发展起来的。
(二)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此处的实践,一方面是指授课和学习,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实践。首先,课堂教学是实践的表现形式之一,课堂并不只是老师教授理论知识的地方,它同样也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换思想,实现教学相长的场所。双方通过讲授和学习的实践,实F对自我的提升,同时也促进对方的发展。这种提升,具体来说,老师可以改进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接受信息;学生能够增进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从长远来看,这种发展又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把握好学生的精神需求,以换位思考为良法
我们必须承认,思想政治的内容是抽象的、枯燥的,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在世界愈加丰富、选择更加广泛的当下,强制性的教学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会有适得其反之嫌。但枯燥并不代表低俗,相反,思想政治是高深的、科学的,是的真正的科学。我们要完善的是教学的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换位思考,投入精力去把握学生的精神需求,选择适合当代高校学生的教学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把握需求不代表投其所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必须坚持的核心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
(四)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树“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听课,老师授课,这种单向的模式不利于知识的有效传播。为此,我们在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本身就是实践的主体,老师是参与其实践的主体之一,二者没有严格的主次之分。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任何外在灌输都无法替代的,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其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到学习思想政治不是由外界强加于其身的痛苦,而是自身求索问道的思想利器,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参与实践的动力也会大大提高。
(五)培育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之所以可以而且必须居于当代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地位,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张澍军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思想文化或主流意识形态“传导”、“承续”的基本载体和实现形式之一。”[4]据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载体和实现方式。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掌握着我国的高端人才领地,如何捍卫好这块阵地不被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所侵蚀,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时刻注意和警惕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0.
[2]赫斯.论货币的本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6-14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篇9
【关键词】 全球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演变;社会学分析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及演变,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推动了社会学的发展。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二者的关系随着社会现实和理论建构而相应改变,逐渐从传统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走向实践的思维方式,要用历史的辩证统一的眼光去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古典社会学时期,形成了以迪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两种研究视角。首先,迪尔凯姆采用整体主义的方法,开创了实证社会学的传统。他将社会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约束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1]他认为个体和心理现象不能作为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典型体现在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期自杀率及变化规律的比较,进而找出影响自杀行为的社会、环境、气候等因素。从迪尔凯姆的实证研究中,我们看到,个体在时空范围内都存在于社会中,个体的行为脱离不了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个体在一套有序的社会规范中发展自身,也使得社会秩序、社会团结得以可能。与迪尔凯姆站在不同研究立场的是,从个人及其行动出发的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韦伯将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由行动的个人组成,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主观意义。从韦伯的思想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中重要的能动作用,以及主体间的联系构成了整个社会行动。
二、全球化背景下个人与社会在动态中双向建构
全球化给当代带来新的社会转型,在此背景下,社会高度分化,异质性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由、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社会对人的规范与控制也不断增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1、个人独立性增强
自由作为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也就是行为自主性。全球化体系下,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它是从个人间的自然性习俗经济行为中产生的。“人们为了满足个人本能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相互交换,这一过程逐渐形成了市场”。[2]这使得市场经济下充分尊重个人的欲求,以个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指向,在自由竞争中,促进了个人的独立发展。它允许个人差异性的存在,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更加注重自由并受到关注,个人意识增强,是行动的主体,有自己的思想、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全球化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个性,这种多元正是来自于个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社会实践中,个人保持高度自主性,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
2、社会控制渗透,联系更加紧密
全球化体系下的社会联系性增强,不仅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也体现在社会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保证社会的秩序,并保护个人正当的自主行动。正如迪尔凯姆所言:“自由(我指的是一种合理的自由,是社会应该得到尊重的自由)是一系列规范的产物。如果我们要保证个人的独立经济地位,一系列繁琐复杂的规范总归是必需的,否则,自由只不过是一种虚名”。[3]从中可以理解,社会规范对保证个人独立性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全球化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在市场中进行资源的交换,以满足其社会需求。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使得人与人之间加强协作与联系,形成一种有机的社会团结。另一方面,需要保证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系,它能对存在于其中的组织、群体及个人进行法律、道德或其他方式的控制,没有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不能有序运行,个人也就无法自由地发挥个性、自主性。社会控制体系是十分严密的,包括政治和法律体制、道德风俗礼节、职业系统以及家人朋友在内的初级群体和社团协会等非正式群体,个人的独立行为离不开社会规范的制约。
3、个人与社会互构嵌入,双向增强
社会角色的扮演使得个人与社会连接,人类学家林顿最先使用角色概念。“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在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4]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社会文化,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遵循社会规范,适应社会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同时通过继承前人的思想、技能和经验,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改造社会,这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中,形成不同的角色,角色的扮演表现了其相对应的一系列文化、规范、义务、行为模式,代表了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形成个体间差异性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新的发展与建构。个人是社会性的人,基于一个人们自主生活其中的世界,个人保持独立性的发展,并且离不开一个稳定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也只有依赖个人的能动性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三、对网络时代下个人与社会发展信任危机的思考
全球化将我们带入信息高速传播的空间,在一个无限扩大的网格化世界里,由从前的“熟人社会”间的沟通联系扩展到“无熟人社会”也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利用,实现一个跨界的生活,这是全球化带给人们的显著生活特征。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更多的“不熟悉”以及“虚拟化”引发了信任的危机,屏幕以外的信息世界是我们应当加以辨别的。在社会联系愈加紧密下,如何建立起一个信任的桥梁,化解人们内心的疑虑,更值得我们思考。
网络时代的文化环境,为个体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平等和自由的条件,每个个体拥有自身的自主性及行为选择,形成了社会大系统中多样化的个性。保持文化的个性,要从内心的真正思考出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为个人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而面对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时代,要想和圈子以外的个体或群体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就需要人们逐渐消除不同地域、背景的文化隔阂,形成多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感。这就涉及到一个普遍信任的网络环境的建立,使人们在全球化交往合作中利益得到实现。首先,道德规范的弱化与缺失是网络环境中信任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在这个“人人皆话语”的文化氛围里,一方面个体自身可以表达自主的意愿,体会包容开放的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对信息传播的真实性缺乏必要的辨别,甚至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对他人造成攻击和伤害,忽视了对事件本身的观察思考。因此,我们要保有“拒绝意识”和理性批判思维,不被信息化蒙蔽双眼,牵引着向前。其次,需要建立更严格具体的法律监管制度,使个体行为在网络环境中得到有效的规范与管理,依法惩治带有网络暴力的言语及行为,重新建立起个体在互动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对于正处在发展阶段的我国社会,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使得复杂多变、突发性强的社会问题爆发性的侵入人们的生活,因此,有序、信任的网络环境尤为必要。
四、小结
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世界历史进程,它对于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起到强烈的催化剂作用,促进人的个体化发展,实现自我。人的个体化与社会化联系在一起,一个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化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全球化历史背景下,最终个体都将被纳入社会的层面。但全球化并不是一元化,它是多样性的存在,必然为人的个体化、独立性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我们更应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全的信任体系的维护。
【注 释】
[1]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4.
[2] 郑杭生,杨敏.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视角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42(3).
[3] [法]埃米尔・涂尔干.何兆武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5.
[4] [英]迈克尔・曼.袁亚愚等译.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1]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1.
[3] 管云波.“个人――社会”二元关系的当代解读[D].山西大学,2010.
[4]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篇10
写文章本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根据,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写人都要“以我手写我心”。但是,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非常讨厌写作文,下笔写作十分的艰难。经过长久的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太过单调、生活空间有限、阅读习惯较差、知识面太过狭窄、可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也是少得可怜,导致没有话可写。
二、小学自主性习作教学改革实验的内容和过程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
1.学习成语故事,激起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教师示范性的讲述和学生自觉性的模仿,小学生们会逐渐养成自己去主动讲述成语故事的好习惯,不仅丰富了文化知识、练习了表达能力还能促进自主阅读的实现。
2.诵读经典诗词作品。为了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开展古诗诵读比赛、讲诗词故事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即学到了知识还愉悦了心情。
3.诵读各种经典的寓言故事、儿童文学或者其他美文等。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到多种多样的写作素材。笔者曾经在班内开展过“读书交流”活动,学生把自己读过的最喜欢的书介绍给其他同学,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悟告诉大家。通过这一类的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了,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悟经验
1.组织郊游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体会不一样的生活。一年四季中,有很多利于出行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做好周密计划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去公园、动植物园、郊区农村感悟大自然的生命力。
2.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劳动。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所以导致写作时十分困难。因此,家长和学校必须要配合起来,引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在掌握一些生活常识的同时,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
(三)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写作,自由抒发
小学生的作文必须要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因此在经过自主阅读和自主实践的培养和训练之后,就要开始对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训练,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写日记。写日记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随心而谈,没有任何的压力和负担,利于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三、小学自主性习作教学改革实验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