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朗诵范文
时间:2023-03-29 14:2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诗歌朗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文教学;应用
北师大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它脍炙人口,对中学生来说,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学好诗歌,懂些诗歌尤为重要。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一、诗歌朗诵的意义
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诵,正如鱼虾离不开江河,虎豹离不开山林,花木离不开土地一样。分而述之,诗歌朗诵有如下意义:
1.启悟人性美
朗诵诗歌,既为人类,也为个人。首先,人类需要诗歌为生命找一个理由。该如荷尔德林所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 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说,青少年是诗歌。于朗诵中青年人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于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
2.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3.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4.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
5.感受语言美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二、朗诵的技巧与策略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要求师生用有声语言表现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从而使听众领悟作品内容,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1.恰当选材,陶情养性利其诵
“凡事预则立”,这必要求选好朗诵材料。对高中生来说,好的朗诵材料应该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内核,以积极进取、乐观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依托,以无穷的诗意为动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适于口诵的简约质美的语言为外观,以节奏、韵律、音乐的美感为引线。
2.正确理解,把握内容悟其义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应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其次,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理解主题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朗读要求再现作品原貌,要准确传达作品思想,表达作品感情,阐明作品观点,说明作品道理。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对中学生来说,基本了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并不困难,同时也很有必要。如《诗经》是现实主义之源,《楚辞》是浪漫主义之头。汉魏古诗悲怆凄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等。
3.朗诵以法,激情激趣融其境
朗诵有法多矣,但教无定法。对于高中生来说,领导读、抽签读、对话读、高低音读大可弃之不顾,而伴读法、接读法、交互读、齐读法等不宜多用。以下略举几例常用的诗歌朗诵法:范读法、分组轮读法、自由读、指名读、表情读、引读法。
4.技巧为辅,吐纳珠玉悦其声
(1)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的断和连。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也是朗诵者的生理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意、传达感情的需要,还是给听者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的需要。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2)重音
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而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3)语调与语速
语调千变万化,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基本类型。惊疑召唤用升调,肯定赞扬是降调,严思冷淡悲为平,曲是强调夸和讽。语调在朗读艺术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朗读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其语调起伏变化明显,语意表达在抑扬顿挫中更加顺畅、明晰、突出。
朗诵的速度则依托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一般来讲,急剧变化宜快,平静严肃宜慢;紧急欢乱宜快,悲沉缅悼宜慢;抨斥控辩宜快,叙说追忆宜慢;年轻泼辣宜快,年老迟钝宜慢。朗读者要根据作者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快时吐字清晰不含混不清,慢时声音明朗实在不疲沓松垮。总之,要做到“快而不乱”和“慢而不拖”。
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可见,听、说也是一种“行为”,也“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中国曾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教育改革迭起,语文教育正在逐渐回归诗性和人性,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花季雨季的中学生们,让我们一起来爱诗、读诗吧,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厚壤上放飞心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志湘.再谈课文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教资料,2006(9).
[3]王群峰.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研交流,2009(12).
篇2
在班里,老师很器重我,给我很多舞台,让我表现自己。老师说,我就像一匹黑马,自己跳出来,让伯乐看中了我。在中队里,队员眼中,我一向很严肃,但却不是整天绷着脸。当上自修课,有哪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时,我就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大喊几声“安静”!如若不行,我就会把继续说话的同学拉到办公室,让老师处罚他(她)。
2010上海世博会快到了,只有一年倒记时了。在这段时间里,学校举办了很多活动。有英语周、诗歌朗诵比赛等。
诗歌朗诵比赛下周二开始,我班准备了一首《青春中国》。我是4个领诵之一。最近几天,孙老师总是会陪我们一起练习。在这几天,我感冒了,嗓子一直不舒服,还有点嘶哑,说起话来没以前那么好听,声音听起来总是很厚。但我还是坚持练习,不放弃。嗓子痛马上吃西瓜霜,润一下,只要不疼了,又马上开始练习了。在我们中队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我们朗诵起来,声音很响亮,而且又很有感情,配上音乐之后,跟好听了,孙老师也夸我们朗诵得好呢!。当然,迎世博不会只有那么一项工作的。为了迎接世博会,我们出了好几期黑板报,我也参加出了好几期呢。还有学校里安排我们赛一场世博知识竞赛。在赛前,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报纸,报纸上全部都是关于世博的知识。我日夜准备,一有空就拿着报纸看。竞赛那天早上,我特意五点钟就起床,背相关的内容,竞赛时,我做得很快,很顺利,自我感觉良好,在竞完后,我看报纸,错得不多,心里很高兴。
篇3
男:尊敬的、亲爱的同学们:
女:敬爱的教官们:
合:大家晚上好!
女:浪漫而又温馨的仲夏之夜,让放松心情,抹去伤痛。
男:美好时刻,激情满怀,心情舒畅。
男:几天的,一生,只是短短的一瞬。
女:几天日的汗水,经历风雨,也只是个短短的开始。
男:今晚,让敞开心扉,不受思想的羁绊。
女:今晚,让插上翅膀,在快乐的海洋里翱翔!
男:让手牵着手。
女:让肩并着肩。
合:让一同放声欢唱!**中学2010级新生军训文艺晚会现在开始!
中间串词:
1、女:人生是个大舞台,人人主角,怎么演好的角色?请欣赏歌曲《我的舞台》,表演者:**
2、男:走进红外,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奋斗,娱乐的要让给学业。在这群优秀的学子当中,人多才多艺。**,下面请她为大家演奏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3、女:同学们,我想问大家问题,你们当中人是次离开家住进学校,你们喜欢住校吗?面对陌生的同学,你们相处的怎么样?请欣赏小品《宿舍趣事》,表演者:**
4、男:同学们,刚才的小品精彩吗?下面一群女孩,巾帼不让须眉哦,请欣赏舞蹈《supergirl》,表演者:**
*
5、女:请欣赏诗歌朗诵《的灵魂》表演者:**
6、男:童话让想起了的童年,童年里有许多梦想,也曾种过太阳,请欣赏歌曲《种太阳》表演者:**
7、女:青春是?青春是一首歌。青春是?青春是一支舞。**、**两位同学的青春要的是?请欣赏歌曲《我要的飞翔》
8、男:同学们,最近谁与你们接触最多?谁最你们?对,是教官。教官个个是好汉,个个有绝活,你们想看表演吗?下面有请高一(2)教官**为大家表演《太极和武术》,大家欢迎。
9、女:学校名有外国语三个字,下面就见证同学的英语:英语互动
10、男:军训是磨砺,苦不苦想想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吃点苦算?请欣赏《一起喜洋洋》表演者:**
11、女:当我懵懂的女孩,遇到爱,不懂爱,从,到现在,直到他也离开,留我在云海徘徊,明白没人能取代,他曾给我的信赖。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歌曲吗?请欣赏歌曲《挥动翅膀的女孩》表演者:**
12、男:绿色的风景能让人感受到空气的清新,绿色的风景能让人陶醉。请欣赏诗歌朗诵《绿色的风景》表演者:**
13、女:提到法西斯,你对词强烈的反感,甚至恶吐,教你的老师有点儿法西斯,那会怎样呢?请欣赏相声《法西斯老师》表演者:**
14、男:晚风轻轻吹,心情格外好,让我对你说一声《Goodnight》,请欣赏歌曲《Goodnight》,表演者:**
15、女:有一首乐曲,热情歌颂了钢铁工人的豪迈气概和冲天干劲,形象地描绘了炉前出钢时激动人心的场面。请欣赏古筝独奏《钢水奔流》表演者:**
16、男:年轻,快乐!请欣赏街舞,表演者:**
17、女: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带去我深情的祝福,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请欣赏小合唱《歌声与微笑》,表演者:**:
结束词
男:请记住你身边的脸吧,是你真正的朋友!
女:请记住这段时光吧,这是值得你珍藏的记忆!
男:记住今晚的欢声笑语。
篇4
本文就英语节奏学习过程中困难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对如何练习和提高英语语音节奏方面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一、英语语言节奏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语言节奏,一方面是因为母语节奏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英语语言节奏自身的特点,而英语学习者缺乏正确的节奏知识所造成的。
1.汉语语言节奏的影响
根据Abercrombie(1967:97)的观点,语言节奏可分为两大类:重音计时节奏(stress-timed rhythm)和音节计时节奏(syllable-timed rhythm),前者重读音节间的时间相等,后者所有音节都以相同的间隔出现。英语的节奏属于前者,为重音计时节奏,而中文的节奏属于后者为音节计时节奏。
英语的节奏规律以重音为主干,轻音为陪衬,重轻音交替。
例1.I like to sit down with a good cigarette.
例2.He says that he wants us to take it away.(句中斜粗体部分表示重读音节。下同)
例1和例2相比,例1为9个单词组成的一句话,例2为10个单词组成的一句话。就重音节奏而言,两句的重音节奏如下:aAaaAaaAaaA。我们以重音节开始,可以看到Aaa模式最多,并且具有相同的长度和分量。那么,在同一句子里,从第一个重读音节开始到下一个重读音节结束,时间间隔是一样的。因此,对于重音计时节奏的英语,例1和例2读完的时长是一样的。
而汉语则不同。汉语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的时间所占的时间大致相同。
例3.我想坐下来抽根香烟。
例4.他说他想让我们把这个东西带走。
显然,例4比例3所用的时间要长。例4为14个音节,而例3为9个音节。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意思的两句话,用汉语说出来的时间不一样,而用英语说出来所用的时间长度大致相同。因此,英语中决定句子所用时间的是句子中重读音节的数量以及重轻音节的搭配结构,而汉语句子所用时间的长短由音节数量决定。
中国英语学习者大都是汉语语言熟练使用者。汉英语音节奏方面的不同导致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即学习者将汉语语言节奏模式用于英语语言。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大多数英语语言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语言节奏。
2.缺乏正确的语音节奏知识
在英语语音的学习过程中,许多英语学习者往往忽视了英语语言节奏的训练。同时,英语学习资料缺乏对英语节奏的介绍和教师对英语语言节奏的不甚了解和不够重视,也导致了英语语音节奏知识的普及缓慢。此外,英语语言节奏不单单是音节数量的问题,还存在如何判断重音位置和重轻音间的搭配问题。这也是英语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语言节奏的障碍之一。
例5.Where’s your hat?
例6.I think so.
例5和例6两个句子都是3个音节,然而重音却截然相反,例5是AaA,而例6是aAa。两个句子的读法也不相同。又如:
例7.It’s not the one I want.
例8.I wanted you to know.
例7和例8两个句子都是6个音节,重音节奏却不相同,例7是aAaAaA,例8是aAaaaA。因此,面对相同的音节,如何判断重音位置令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
再者,对句子较长的句子,不仅要求英语学习者能够找到重音,还要求能够合理地对句子进行节奏停顿。仔细分析语句节奏停顿,可以发现节奏停顿间的意思都为独立的意思片段,加上合理的节奏读法,英语就会意思清晰易懂,而不采用合理的语句停顿和节奏读法,则会造成听者不知所云,意思不清。可以看出,语音节奏又与句意理解和语法结构不可分割。因此,掌握好语音节奏,这不仅需要英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语法基础,还需要英语学习者的长期练习和经验积累。这也就是英语语音节奏难以掌握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进行英语语言节奏的训练
在英语语言节奏的训练中,英语学习者应该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克服汉语语言节奏的干扰,在训练过程中,运用语法知识,体会英语语言节奏。这里就几种具体可操作性的节奏训练法做一个介绍。
1.词组扩展法
英语语言属于重音计时节奏,要求我们掌握重音和重音间的时长。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重音和改善句子节奏感觉非常重要。词组扩展法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屠蓓,2005:133),例如:
A book
A good book
A very good book
A very good text-book
A very good school text-book
This is a very good school text-book
通过最开始A book两个音节的词组,AA结构开始扩展,扩展到三个音节AaA的A good book再到6个音节AaaaaA的a very good text-book。在朗读过程中,注意A book重读,同时尽量保持读出他们时长相等。最后扩展到九个音节的This is a very good school,感受重轻音的错落。
在练习扩展的时候,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注意克服汉语语言节奏习惯的干扰,不能把音节时间等同,而应是长短错落。运用同样的方法,英语学习者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词组扩展。
2.诗歌朗诵法
诗歌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它适合用于训练英语节奏。英文诗歌一般语句短小精悍,虽然没有平仄之分,但有重音轻音之分,其节奏通过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表现出来。同时,诗歌的押运也使诗歌在朗读过程中比普通的语言材料更容易练习节奏。以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节选为例,进行重读和节奏处理后变为(||表示可适当停顿处):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节选)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how I wonder ||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like a diamond || in the sky.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how I wonder || what you are.
When the blazing sun is set,and the grass with dew is wet.
Then you show your little light,twinkle,twinkle || all the night.
可以发现在长句中,aAaA的结构非常多。诗歌按照一定节奏感读出来就非常悦耳动听。长期进行诗歌朗诵练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语言节奏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情感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节奏的学习和训练对于掌握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而了解节奏训练过程中困难产生的原因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找到捷径,掌握好英语。在这个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语音训练,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对良好语音能力的掌握,进而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信心,促使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Abercrombie,D. Elements of General Phone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7: 97.
[2]李延福.国外语言学通观(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802.
篇5
摘 要: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英语诗歌的存在。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英语诗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诗歌 诗歌鉴赏
引言
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让诗歌具有别样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诗歌的永恒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诸多文人骚客为之着迷和惊叹。英语诗歌作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化的今天,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学英语的时候,竟然忽略了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方面,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大学英语教师大多从教学实际出发,为了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务任务,只注重教材上主体课文的分析和讲解,忽略诗歌的存在。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为例,尽管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收录部分经典的诗歌,但大学数英语教师上课的时候几乎很少涉猎这方面的内容。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更注重英语技能方面的训练,他们宁愿多花费时间准备和参加各种类型的英语考试或竞赛,而很少注重个人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
无论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英语诗歌这个宝贵的资源都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然而英语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意义
《论语・阳货》记载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意思是说:“学生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启发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使人合群,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1]言下之意,诗歌可以涵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修养。英语诗歌,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英语诗歌充满了人生哲理。
生命之河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尤其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而言,英语中那些优美简洁且又充满人生哲理的诗歌会给予学生深刻的人生启迪、思想感悟和正能量,让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例如美国诗人朗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s)的诗歌《梦想》(“Dreams”):
Dreams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某些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对于学业、情感或未来的迷茫。这首关于梦想的诗歌,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有助于学生走出困境,用一颗勇敢坚强的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
2.英语诗歌可以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美的诗歌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个人修养,有助于培养高雅脱俗的气质和高尚的情操。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构思、意境、选词等各方面也都自成体系。英语诗歌以其独特的方式把对美的感悟传递给读诗的人。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诗歌《水仙花》(“The Daffodils”)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The Daffodils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
英Z诗歌作为人类文华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熏陶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着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英语诗歌可以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养育了诗歌,诗歌铭刻着文化”[2]。诗歌中深藏着文化的密码,诗歌不仅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蕴含着人类全部的文化心理原型。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英语诗歌作为英美国家文化的镜子,深刻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例如英国叙事长诗《贝奥武夫》中记叙了民族英雄贝奥武夫屠杀喷火巨龙的英勇故事。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利和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贝奥武夫》中英雄与龙的搏斗被认为是善与恶的较量。由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和不同的文化内涵,龙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同。由此可见,英语诗歌佳作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很好地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有效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的具体措施
1.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角色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兴起,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诗歌教学中。还是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为例,该套教材共有四册,供非英语专业学生大一和大二使用。该教材第一册共收录诗歌七首,第二册收录诗歌九首,第三册收录诗歌五首,第四册收录诗歌五首。这二十六首诗歌短小精悍、风格各异,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教师而言,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把任务分配下去。由于大学英语教师人数众多,每个人负责一首诗歌,这样可以确保备课的质量。接下来就是查找、整合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和录制微课视频的过程。最后将录制完成的整套视频资料上传至学习空间,学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利用课下时间去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并进行自主学习。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轮流上讲台做展示。每次课可以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每一组的代表上讲台做汇报,阐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于英语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积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拓展英语诗歌学习空间。
除了正常课堂的教学之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英文诗歌的学习功效。由于科技的发展,4G网络的普及及智能手机的兴起使网络交流平台成为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QQ、微信、微博等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填补了他们学习生活之余的时间。据某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QQ和微信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4小时”[3]。面对网络信息化时代促成的新局面,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社交工具让网络不仅成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还可以让网络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让QQ、微信、微博等成为一个移动的学习平台。
大学英语老师可以创建一个学习群,在群中定期上传一些优美的英文诗歌。师生可以利用网络移动平台畅谈诗歌与人生,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锻炼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美妙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情怀,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进一步的了解。例如泰戈尔的著名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这首诗歌以其精致的文字和动人的主题深受学生喜爱,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怀。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优美的诗歌总是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纯净和共鸣。对于处于青春年少阶段的大学生而言,这首关于爱情的诗歌走进了他们的心田,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3.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培养校园英语学习氛围。
近年来,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建更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很多高校都举办了外语文化节活动,涉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配音比赛等。笔者认为,除了以上活动之外,外语学院还可以举办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歌的含义,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英语诗歌形式各异,魅力无穷。加强英语诗歌的学习既可以给予学生深刻的人生启迪,又可以提升W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将英语诗歌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网络交流平台及英文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与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英文诗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孔丘,著. 刘崎,译评.论语[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58.
[2]叶潮 .文化视野中的诗歌[M]. 成都:巴蜀书社,1997:1.
篇6
英语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多,使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少,有些口语能力差的学生更是不敢开口,怕说错受到同学的嘲笑,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不愿意开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积极参与口语练习的欲望,并且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40分钟,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外的努力。英语教学毫无疑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第二课堂活动在时间和空间(操场树荫下、观摩室、多媒体语言教室等)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能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加强理解并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巩固和补充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另外,通过这种虚拟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开展 听、说方面的专项训练,让学生自己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并积累一些简单的中英文差异的文化知识,消除课堂教学的强迫性、枯燥性。
1. 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他们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置身于一种良好的英语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口号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英语教学中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就得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演变成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发挥。反之,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英语第二课堂无疑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兴趣和特长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活动方式来进行,因此,他们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遇到困难时,自己能够想办法去克服或解决,因此,学生就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了,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耐挫能力,他们就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会形成一种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第二课堂中来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则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使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地内容: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大致包括英语角、英语游戏、英语歌曲、英语绕口令、英语励志短片欣赏、诗歌、故事、话剧、墙报、手抄报、书法、英语广播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进行不同的英语比赛,比如书法比赛、英语绕口令比赛、唱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各班的英语墙报比赛、讲英语故事比赛等,开展这些活动既可帮住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卡通原版影片《Kung Fu Panda Ⅰ/Ⅱ》、《The rise of planet of the Apes》、《Despicable me》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1)英语角。邀请外籍教师和英语教师参加,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进行自由的交流,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说英语的氛围,给学生一个仿真的口语交际与应用环境。学生也可以在英语角大声背诵课文、绕口令、诗歌朗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给的题目进行口语练习、辩论;还可以以比赛形式组织一些有趣的英语游戏,让不同班里的陌生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认识,并建立团结协作可以共同完成任务的小组,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为今后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奠定更好的基础。英语角的活动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
(2)英语广播和墙报。英语广播可以采取各班征稿,专人负责编辑的形式,招聘口语好的学生进行播音,每周一到两次;也可以选教材,教师播音,让学生感受到迎面而来的英语之风。英语墙报根据各班不同的主题可以分班进行,再分年级评比。这种活动形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英语水平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英语表演。英语表演可以是学生根据剧本编排,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创剧本,学生在这项活动中自己设计台词、表情、动作、道具、服装、灯光、舞台背景等,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能得到了锻炼。可以让学生编排《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使学生各方面的才华都能地到充分的展示。
(4)收集并设计英语广告语。教师先收集各类食品、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等的英语广告。向学生展示这些广告,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语言的用语和句子特点,利用中英文翻译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幽默笑点,激发学生自主收集的兴趣和爱好。学生课后收集印象最深刻的英语广告,将它们设计制作成英语卡片或剪贴装订成图文相映的英语画册,师生定期举办英语广告集萃展。学生通过收集并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广告,从而扩充自己的词汇量,也能掌握很多书本外的句型,学生在写作上就会有很多的好词、好句可以用。
(5)网上英语阅读。如今因特网是获取信息最快、最便捷也是获取信息最大的来源,学生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增加阅读量,拓展视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网上查询小组合作完成小任务。比如找些流行的英文歌曲下载下来,当然也包括歌词;还可以下载一些他们看过的励志或有意义的英文原声电影、卡通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说说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是需要学生把大量的词汇组合在一起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显得非常紧张怕说错,而第二课堂上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口说英语,如果有想不起来,其他的同学会站起来帮忙接着说,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掌握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语感、开拓视野。
此外,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采取唱英语歌、英语诗歌朗诵、英语辩论赛等形式的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3. 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性格 英语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要体现学生在课堂80﹪,教师占20﹪的教学理念。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这些活动中,有时做游戏,有时自由发言,有时竞赛,有时讨论,有时唱歌,学生敢于参加这些活动,在无形之中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合作意识增强了,也养成了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1)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英语第二课堂是建立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上的,这种友好的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的表演欲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自信心无形中就增强了。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英语的第二课堂有别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并参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篇7
[关键词] 读 感情 形象 思想 语感 口头表达技能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里所说的“读”,即诵读,又称朗读、朗诵。古人学语文(过去不叫语文),把“读”书看得非常重要。
现代语文教育也重视阅读教学,它有三种重要手段:读、思、议。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可是,目前的语文学习,好多人将古人的经验之谈抛到了九霄云外。试想,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时间在“读”书,又“读”了多少书。课堂上难听到读书声,即使是晨读课,也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这样的结果便直接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差,进入社会后与对方沟通时有所欠缺,不能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言文字。
因此,我以为明确“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又有现时意义。下面就谈点个人的浅见:
“读”,可以体会文章的感情。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学生朗读时能与作者的感情沟通,进而产生共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悲愤之情,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淡雅闲情,学生们都只能好好地“读”,才能品出味来。当然,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时更需留心,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悲凉,莫泊桑《项链》同情中喻讽刺,陆游《书愤》豪壮中流露愤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朗读时更需细心揣摩。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的第四部分“天气愈冷了……”一节。当得知时刻怀念、牵挂的战友忽然被枪毙了,柔石“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悲愤与仇恨之情,思念和痛悼之意是何等的强烈而复杂,但鲁迅只写了“原来如此!……”四个字。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才能读得到位。笔者以为:“原来”之前宜停足够时间,“原来”之后应稍作停顿:“如此”要深沉,缓慢,“如”字拖长音;读完后停足时间再往下读。
“读”,可以再现文章的形象。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再现了这些情景,朗读者才会不自觉地把这些“意会”的形象,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这也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读”,可以理解作者的思想。“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古人读书当是诵读。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诵读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例如《阿Q正传》中“土谷祠畅想曲”一节,初读觉得好玩;联系背景及前后文方觉阿Q可笑;后来才明白鲁迅先生的用意:阿Q之所以有这样可笑的想法,是因为革命者并没有发动下层愚昧的劳动人民;再读是时便觉阿Q可怜、可悲;涵泳再三,又读时阿Q的心态已了然于心,尚未张口已觉阿Q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仿佛不是自己在读,而是阿Q在倾吐“革命心声”。无论朗读者还是听众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都受益非浅。
“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的抒情性,议论文的逻辑性,记叙文的叙述性,这些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无需举例,借两句古语为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技能。目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学生“不敢说”和“不善说”的现象十分严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读”书入手,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洪亮、清晰、流畅、自然地读现成的书面文字。这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语气、语调的变化;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读,没有心理压力,能自由自在地读。此外,读书能使人口齿伶俐,讲话滔滔不绝,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技能和信心,使学生从“不敢说”和“不善说”变成“大胆说”和“善于说”。
综上所述,“读”,是沟通书面语与口头语,实现语文学习目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对课文最好的预习。有经验的老师一听学生诵读的水平就立刻可以判断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诵读还有其他作用,比如有利于推广普通话,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实施素质教育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见,提倡诵读教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进行诵读教学呢?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教师要加强范读。好的范读不仅可以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还能给学生一种美的精神享受,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威信。笔者音质不佳,普通话也不很标准,但我用心动情的范读,常常博得学生们的满堂喝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当然,在范读的同时应辅助必要的教学设备。如:根据课文内容选定适当的音乐,配套的教学音像,各种晚会的诗歌朗诵节目等等均可以不定期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2008年我们湖南省遭遇了罕见的冰雪灾害,为纪念先进,激励斗志,发扬互助精神,湖南卫视举办了一个特别的赈灾晚会,其中最能打动人的一个节目就是诗歌朗诵。根据这一情况,我立即从网上把这个节目下载下来,然后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授课,首先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结合自己亲身体验,再让学生自己上台朗诵。这次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朗诵时便充满了真情,大部分同学在朗诵时眼眶中都饱含泪水。由此,我引导学生:在朗诵时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投入真情实感,方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善于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单个指导。应针对学生朗读中音量偏小,速度过快,破句多,缺乏感情的缺点,进行个别的针对性的辅导。笔者对学生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特点,不要怕人笑,要大声地大胆地忘情地旁若无人地甚至“肆无忌惮”地朗读。比如著名的李阳“疯狂英语”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这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有效地调动了朗读的积极性。
篇8
关键词: 诗歌选材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1.引言
“英语诗歌选读”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知识选修课,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英语专业也都开设有这门课程,但很多学生却对英语诗歌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诗歌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与人们对文学课的偏见有关。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盛行,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学生,他们选课、学习的唯一准则是是否实用,他们重语言、重文化,然而却轻视作为语言文化主要载体的文学,当然诗歌这种纯文学课程就更不例外了。其二,与教师处理这门课的方式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逐首分析诗歌,将诗的意思告诉学生即可,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形成了讲座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理想的英语诗歌教学是要让学生自己进入到诗所创造的想像的世界中去,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次从‘内部’去赏析和体验一首诗歌,享受诗歌带来的美感和乐趣”(闫建华,2004,(3):64)。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拓展英语诗歌教学的思路,比如可以寻求诗歌与文化的契合点,使学生看到英语诗歌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lecturer),更应该是学生的助手(helpe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的咨询者(consular)(Richards & Rodgers, 1986: 77-78)。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诗歌选材、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诗歌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专业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2.诗歌选材
目前出版的英语诗歌选读教材或读物多达数种,按选材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按照年代顺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的诗作,这是最普遍的一种;二是按诗歌主题分类取材,如刘守兰教授编著的《英美名诗解读》(2004);三是按英诗要素取材,如陆如钢教授编著的《英语诗歌欣赏》(2007),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4年引进出版的Cleanth Brooks和Robert Penn Warren合著的Understanding Poetry(《理解诗歌》)。这些教材各有各的优点,为我们教授英诗选读课的教师带来了很大方便。然而,笔者认为英语诗歌选读课的取材还可以拓展思路:除了英语诗歌外,还可以加入汉语诗歌的内容,让学生们在比较中学习,体会中西方诗歌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因为英语诗歌选读课作为一门专业知识选修课,除了让学生们了解英语诗歌的要素和基本的欣赏技巧外,还应当起到陶冶性情、了解文化的作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原则,即:“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鉴于此,笔者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在选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按照诗歌主题选材,如爱情诗、友情诗、自然诗、政治诗、哲理及其他诗等。教师选编,同时也让学生们自己搜集同一主题的代表性诗作,既有英美诗歌,又有中国诗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中西方诗歌的相似与不同,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差异。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们都有阅读和欣赏汉语诗歌的基本经验和能力,如先调动他们欣赏汉语诗歌的体验,再使之自然过渡到英诗欣赏中去,会大大减少他们在阅读英诗时的畏难情绪。第二,学生在学习了如何欣赏英语诗歌的同时,还通过中英诗歌的比较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一举两得。
当然,按这种方法取材也有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所选诗歌特别是英语诗歌要具有代表性,既要体现英语诗歌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还要体现英诗有的语言特质:如格律、意象创造、辞格使用、语音特点等,要在按主题讲授诗歌的同时,能将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诗,英诗的特点,英诗形式的发展,英诗的分类等)和欣赏技巧(格律分析、意象创造、辞格使用、语音特点等)渗透进去。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是: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和欣赏英文诗歌,进而探讨诗歌背后特定的人文情怀;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比较,发现中西方诗歌的异同,进而体验文化的异同。为此,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活动和问题,处理好示范讲解与讨论引导的关系,并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1 示范讲解。
虽然汉语诗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兴趣,但在过渡到英语诗歌欣赏时学生仍感到很困难。这是由于英语诗歌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文化背景上都明显不同于汉语诗歌,学生们阅读经验有限,对英语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技巧都不太了解。因此,在初始阶段,教师对英诗知识的介绍和具体诗歌的示范讲解是十分必要的。
在诗歌课上,教师最好先把英语诗歌语言上的特点介绍给学生,比如语法上的不规范现象,如:倒装、省略、跨行等,引导学生渐渐适应这些特点。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诗的示范讲解,从语法、意象、音韵、修辞、主题等不同层面入手,将自己欣赏诗歌的步骤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
下面笔者将以丁尼生的“Break, Break, Break”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 ′| ′
Break, break,break
ˇˇ′|′ ′ |ˇ′
On thy cold grey stones, O Sea!
ˇ ˇˉ | ˇ ˇ ′| ˇ′ˇ
And I would that my tongue could utter
ˇ ′| ˇ ˇ ′ |ˇ′
The thoughts that arisein me.
′ ′|ˇˇ ′|ˇˇ′
O wellfor the fisherman’s boy,
ˇˇ′| ˇ ˇ ′|ˇ ′
That he shouts with his sisterat play!
′′| ˇˇ ′|ˇ ′
O wellfor the sailor lad,
ˇˇ′ | ˇˇ ′ |ˇ ˇ ′
That he sings in his boaton the bay!
ˇˇ′ |ˇ′|ˇˇ
And the stately shipsgo on
ˇˇ ′ | ˇ′ |ˇˇ ′
To theirhavenunder the hill;
ˇ′ |ˇˇ ′|ˇ ˇ′ |ˇ ′
But Ofor the touch of a vanished hand,
ˇˇ′| ˇˇ′ |ˇˇ ′
And the sound of a voice that is still!
′| ′| ′
Break, break, break
ˇˇ′|ˇˇ ′|ˇ ′
At the foot of thy crags, O Sea!
ˇ ˇ ′|ˇ ′ |ˇˇ′ |ˇˇ ′
But the tender grace of a daythat is dead
ˇ′ |ˇ′| ˇ ˇ′
Will never come back to me.
在讲这首诗时,我先将阅读诗歌的几个基本步骤告诉学生,然后一步步引导、一步步分析该诗的意蕴。
第一步,通读全诗,扫除生词障碍,体会全诗的基调。
第二步,找出一些关键的词或诗行,领会诗歌所传达的基本观点或感情。
第三步,逐一分析诗中的意象、韵律、修辞等,进而印证这种感觉。
第四步,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参考资料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他人评论等。
第五步,运用想象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玩味诗歌的神韵,并熟读甚至背诵该诗。
对于前两个步骤的要求,学生们读几遍诗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全诗的基调是比较哀伤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提示下也能找出使自己产生这种感觉的关键词和诗行,比如“a vanished hand”,“a voice that is still”,“the tender grace of a day that is dead”。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诗中出现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里面出现的各种意象,然后请学生描绘一下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诗人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听到巨浪“拍击灰暗阴冷的岩石”发出的巨响,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思绪”;“渔家兄妹”在“嬉戏”,“年轻的水手在歌唱”,海上的“船只在平稳地驶向港湾”,可是诗人置身这样欢快的情景并不快乐,他在深切怀念那“业已沉寂了的嗓音”,想再次触摸到“那只消逝了的手”,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可是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再来看诗歌在用词和韵律上的特点(我们仅以第一、二诗节为例),整首诗除了第三、四诗节的第三行是四音步诗行外,其他均是三音步诗行,主要节奏形式为抑抑扬格和抑扬格。
诗的第一行以三个重读单音节词“break, break, break”开始,形容波浪撞击岩石碎裂并且发出巨响,同时也暗示诗人由于对亡友的思念,心都碎了。第二行以轻快的抑抑扬格起步,紧跟一个重重的扬扬格,似乎在形容迅疾翻滚的波浪突然撞到了灰暗冰冷的岩石上。而且这两行大部分音节都是双元音和长元音: /ei/,/ai/,/?藜u/,/i?蘼/,暗示出诗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沉痛,恰似一声声发自心底的叹息。后面两个诗行是一个意群,中间没有停顿,使得节奏再次加快,仿佛诗人沉痛的思念之情像波浪一样在翻腾,难以自制。
第二诗节以抑抑扬格为主,节奏轻快,正好与渔家兄妹和年轻水手的快乐轻松相吻合,但本节的第一、三行的两个重读词“O well”又不得不使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沉痛,渔家兄妹和年轻水手的欢乐与诗人的沉痛形成强烈的对比。
实际上,这首诗发表于1842年,是悼念亡友亚瑟・哈勒姆(Arthur Hallam)的。哈勒姆是丁尼生在剑桥大学的同学,是他的挚友,也是他妹妹的未婚夫,对丁尼生的创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可是很不幸,他于1831年在去维也纳的旅途中亡故。丁尼生万分悲痛,永远地怀念他,还于1850年发表了悼念他的长诗《悼念集》(In Memorial)。
学生们了解了诗的创作背景后,对该诗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接下来就是玩味、欣赏阶段了,给学生们时间让他们静静地去展开联想,尽情体味诗歌带给他们的美好享受;另外,朗诵也是欣赏诗歌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们可以借助于英诗音韵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朗诵诗歌,朗诵其实也是再创作的过程,学生们会在朗诵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大大地激发出学习诗歌的热情。
3.2 适当引导。
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了一定的英语诗歌阅读体验后,教师讲解所占的比重就应该减少了,这时教师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引导上,只讲解一些必要的背景和典故。实践证明,在教师适当的指引下,学生们是完全有能力理解和欣赏英语诗歌的,教师要动脑筋设计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并且提出难易适度、循循善诱的问题让大家思考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这样,学生会逐渐学会欣赏英文诗歌的基本技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通过中西诗歌对比的学习来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此,可以将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引入进来,“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平行研究不仅注意到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和相同,也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异,它的重点是发现和辨析这些相同和相异,通过异同比较来发掘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及它们各自的民族特性”(陈, 1997: 67)。
在这方面,笔者也做了一点尝试。首先,笔者比较注重作品的时代背景,在讨论诗歌时,经常将作品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让学生了解作品与历史的关系,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其次,对同一主题的诗歌,笔者经常引导学生从中西诗歌的内容、思想和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之体会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比如在爱情诗部分,笔者选择了中英情诗中的一些名篇,分别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如相思,求爱,约会,赞美爱人,婚姻受阻,离别,负心,悼亡等。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总结出了中西方在表达爱情上的不同,比如:从内容上看,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而中国古代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妻子(恋人)的相思离别,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爱情表达方式上看,西方爱情诗大多直率、热烈、奔放,而中国爱情诗则比较含蓄、委婉,注重借景抒情;另外,西方诗大多体现出一定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对来世的信念,所以即使是悼亡诗(学生们比较了苏轼的《江城子》,弥尔顿的“梦亡妻”-“On His Diseased Wife”,以及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To Annabel Lee”),也蕴含着向往天堂生活的乐观情绪,而中国的爱情诗则缺乏这样的宗教成分,表现出非常现实和现世的特点,所以悼亡诗多是彻痛彻悲的。虽然有些观点已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里得到了比较明确的论述,算不得新颖,但这是学生们自己的总结,就显得十分可贵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探讨其中的原因,然后安排一些学生给班上同学做讲座。比如有的学生做了关于中国儒、道、佛学的讲座,还有的学生做了关于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对西方人文思想影响的讲座,虽然很简短,且涉及的方面有限,但十分精彩,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3.3 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诗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它兼有音乐和图画的特点,这两方面的美感特质单纯靠语言的讲解有时难以尽言,多媒体的音、视频手段则可以对此形成有益的补充。教师应充分挖掘多媒体在英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比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诗歌的朗诵录音,比如英美等国的朗诵专家的录音,以及诗人本人的朗诵录音,英国著名诗人Wystan Hugh Auden和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Frost等都曾亲自朗诵过自己的诗歌。
另外,网上还可以找到很多演唱出来的经典诗歌,比如William Butler Yeats的“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和“When You Are Old”, Robert Burns的“Auld Lang Syne”和“A Red, Red Rose”等诗歌曲目旋律都很优美,且融入了歌唱家倾心的演绎。在学完一首英文诗歌后,再来听一下美妙的歌曲,那将是何等美妙的享受啊!
除了播放诗歌朗诵和诗歌歌唱曲目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中的意象图片,比如在讲华兹华斯的“Daffodils”一诗时,就可以展示一下水仙花的几组图片,学生们会马上对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很快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当然,在诗歌教学中,还是应以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为主导,多媒体只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辅助手段,万不可喧宾夺主。
4.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又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把握也应该加以重视。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沿用比较传统的两种方式:试卷形式和论文形式。
这两种考核方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学生针对这两种考核方式渐渐形成了两种消极的应对措施,即:考前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上网搜索东拼西凑以应付论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考核失去应有的意义。
鉴于此,笔者认为,考核方式可以不拘泥于以上两种,完全可以多样化;比如:诗歌背诵,写读后感,写诗歌评论,进行诗歌翻译(中西诗歌互译),诗歌创作,等等。
另外,还可以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和力度,甚至平时的考核成绩可以作为这门课的结业成绩,但要保证平时考核的数量和质量。这样,考核就可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随时检验,时刻督促学生学习,而且学生也能很快得到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同时这也有利于形成教研结合型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让学生经常翻译一些诗歌,既可以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又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些学生的译作确实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长年教授“英语诗歌选读”课的教师可以将历年优秀的学生译作汇编成册,予以出版,这将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同样,诗歌评论和诗歌创作均可以采用类似的做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做些汉诗英译的练习,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使者。
5.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授“英语诗歌选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做的几点尝试和探索,总的目标是希望学生既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技巧,又能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为此,无论是在诗歌选材、教学,还是在考核形式的选择上,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时刻注意鼓舞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鼓励研究型的学习,使他们看到学习诗歌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培养起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ack C & Rodgers, Theodore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陈,孙景尧,谢天振等主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篇9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练习普通话
尽量标准,但不要成为负担。听央视新闻、广播、诗歌朗诵、念报纸,平时看见好文章可以读一遍。日常说话中朋友指出错误处立即修正,有意识地多练习几遍。从看、听到说,你紧张的话,可以选择在空旷的地方大声朗读。像英语,不也是靠大声读出来的?!
想讲的话,一句一句地讲清楚,语速慢点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要先让别人听清你讲的是什么。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去掉口头语
去掉口头语,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等.....想说的话用书面语言表达。措辞尽量精确,用简单的语句表达清楚就好。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专业术语要少用
动不动专业术语的做法尽量避免,特别是生僻的专业名词,需要让听者可以清晰理会。隔行如隔山,专业里的术语,别人可能听不懂,直接就给你扣一个口才不好的帽子。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注意坐姿、站姿
坐着时挺直腰,不要晃腿;站着时挺直腰,不要动来动去。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注意语调
说话时语言应有抑扬顿挫,该停顿时停顿,不要一个声调讲到尾;眼神、表情、手势配合到位。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可以看演讲大师的视频,先从模仿开始。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尽量参与培训
如果有培训师培训的机会,尽量参与。没有,就自费报名学习也很好。培训课程中多参与互动,积极发言,跟着老师的步伐。
练出好口才的方法:录音
录自己的声音,听自己的声音。适当地调整一下语调、语速。并且认真听听内容,看看有没有失言的地方。
篇10
关键词:青岛市图书馆 阅读推广活动 志愿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068-01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人类知识文化积累的宝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土壤”。青岛市图书馆在面向市民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了市民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并且积极为广大市民创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把加强未成年人阅读工作渗透到读者工作中,把志愿服务与未成年阅读推广活动相结合,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图书馆,在文化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一、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根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个人成长和他对社会的贡献。“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可以开发智力,开阔视野,提高人的自信心,同样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青岛市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举措
1.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宝库的优势,组织阅读主题活动
以2014年为例,青岛市图书馆举办了“名家荐书 共品书香”阅读推广活动,并且和青岛市报业集团在阅读季里重点打造了“好书大家谈 ―文化青岛从阅读开始”活动。少儿部主办的“小贝壳亲子读吧”活动定期为广大市民组织亲子读书活动,小贝壳“四季阅读夜”活动,引导孩子们交流读书心得和阅读方法;“激情学外语 快乐求发展公益”外语沙龙活动在2014年也连连推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读书活动,少儿板块中的“Happy Reading Corner”定期举办原版绘本阅读活动, 2014年5月份举办的“品西方儿童经典 荐文学优秀之作”活动,带领孩子们阅读英文原版图书的同时向孩子们推荐了青岛市图书馆馆藏的优秀的原版绘本;成人版块中的“我爱读书,书香青图” ―赠书助读活动,“情系你我,精彩共享” ―我喜欢的图书推荐活动,也让读者更多地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
2.发挥阵地作用,举办大型活动,吸引市民走进图书馆
以2014年为例,青岛市图书馆外文部举办的大型活动“走马观灯”新春英语灯谜喜乐会,邀请市民到图书馆参与灯谜答题活动;为给广大岛城人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平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青岛市图书馆外文部为广大市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The Holiday of Labors’ Day―英文诗歌朗诵会”大型广场活动,活动以“领略诗歌魅力,感受诗歌韵味美,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为宗旨,分为少儿组和成人组,最终由图书馆颁发奖品和证书;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更大限度的发挥青岛市图书馆社会第二课堂功能,为市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在2014年上半年青岛市图书馆外文部还筹办了第一届英语才艺大赛,大赛分为预赛、决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经过紧张的预赛和决赛环节青岛市图书馆第一届英语才艺大赛“贝诺杯”少儿口语大PK总决赛暨颁奖典礼;纪念党的生日特别活动:大型公益讲座:《写好规范汉字 传承中华文明》在清明节期间,为在缅怀与敬意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丰富清明节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同时为配合“第九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我馆在清明节期间举办的“清明忆前辈,经典颂深情”清明诗文朗诵大赛”暨“第九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青岛地区选拔赛”活动,邀请青岛市十区市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大赛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活动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精美奖品和证书,通过选拔赛最终确立3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全省总决赛。
三、青岛市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服务的举措
1.协助馆员完成日常工作以及特殊读者群服务工作
近些年,我馆引进志愿者服务协助馆员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例如:我馆少儿部招收的小贝壳志愿者,招募条件为:年满11至16周岁,身体健康,自愿参加“小贝壳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志愿服务岗位必备的综合素质;能够遵守青岛市图书馆规章制度,并能够保证出勤时间,能够保证自身安全,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些小志愿者主要在寒暑假期间到到少儿部帮助完成日常工作,例如:书籍的整理与排架以及卫生的清洁等工作,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另外,我馆还面对一些包括盲人、智障人士、老年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读者服务工作,招募一些懂得特殊群体教育的志愿者,例如懂得哑语和盲文的志愿者参与到为特殊读者服务的工作中去,对书籍以及资料有实际需要的老人和残疾人,由青年志愿者主动送书上门等。
2.参与图书馆的公益性活动
图书馆都会举办一些公益性的活动, 以青岛市图书馆为例,目前我馆有阅读推广服务品牌,如:“青岛文化大讲堂”、“驿动书香”、“小贝壳快乐营”、“青图外语沙龙”、“小小莫扎特故事音乐会”,这些活动品牌展现了图书馆的多彩神韵,同样也为我馆深化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外延探索了新路,在活动日益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形下,引进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益于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其中以外文部举办的“激情学外语 快乐求发展”公益外语沙龙活动为例,自2006年便开始招募志愿者参与活动,招募条件为:年龄在18岁至50周岁,身体健康;外语水平在专业四级以上,或者英语水平六级以上,热爱外语,志愿参与志愿者服务;能够遵守青岛市图书馆规章制度,并且能够保证服务时间。这些外语志愿者或参与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或在活动中做外教的助教,或自己开展某一主题的讲座,在活动中兴致勃勃、不断发挥作用,
总之,我馆引进志愿者参与日常工作或是活动组织, 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我馆人手方面的压力, 又让志愿者对图书馆工作有更深刻的体验,加深市民与图书馆的联系,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