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18 14:0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诗歌的比较赏析,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那么下面,我就选这两首诗歌为例,说一说,诗歌比较赏析的步骤。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一、明诗意
要做诗歌赏析题,首先得先理解它的内容,知道这首诗在讲些什么,不需要直译,能够意译就好。
《夜归鹿门歌》:
夕阳西下,我听见了山中古寺鸣古钟,渔梁渡头上喧闹的人们争相归来。
下了渔船,人们沿岸回村;
而坐着小船的我,也要回到鹿门。
那清皎的月光,照亮了鹿门被暮霭笼罩的树木,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庞公曾经归隐的地方。
寂寥的岩门对着的小路边长满了松树,(面对如此的美景)只有选择归隐的人才能够自由地享受了。
《归嵩山作》:
清清的流水倒映着岸边的草泽,
来往的车马是如此悠闲。
那潺潺的流水就好像有情意一样,
连傍晚归巢的飞鸟都陪在我身边。
眼前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
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充满着浓浓秋味的山林。
我想去到那远远的嵩山之下,
远离尘世,关门独居,自享清闲。
了解了大概的内容之后,我们知道,两首诗都是写作者的所见所闻。孟诗是写自己归鹿门途中的见闻;王诗是写自己在辞官归隐途中的所见所闻。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先判断出诗歌想表达的情感概况了,但是没有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还不能得出最终结论。
二、明诗境,懂诗情
两首诗的意境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其实还是有所差别:
孟诗说是去鹿门,从诗歌的后面两联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鹿门其实是归隐的地方,是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去到鹿门,其实是奔着归隐去的。首联分别写了“山寺鸣钟”和“渡头争渡喧”,一静一动;颔联紧承上一联写渔人回村,而“我”回归鹿门,好像世间的一切繁杂都与我无关了,我要去的地方,没有喧嚣,只是静静的;颈联的一个“忽”字,表现了作者沉醉于自然美景而不自知,而这种“不自知”恰恰是缘于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至此,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豁然展现在我们面前;尾联明确了作者舍弃人世的繁华与尘杂,来到这清幽的鹿门,独自寂寥地享受隐居生活的这种雅、静,这种情感扑面而来,让人不觉心头一凉,诗人归隐的闲适之意油然而生。
王诗首联和颔联写辞官归途中的流水、草泽、车马还有天上的飞鸟,这些似乎都因为“我”的归来而具有了灵性,好像是在赞同诗人的做法,人与自然之间自然而然地就这么和谐地产生了共鸣;颈联写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几个意象组合起来似乎给人一种无限苍凉之感,让人觉得怎么看到的是这种景象,难道是诗人在感慨自己壮志未酬吗?不是的。在尾联,作者回过一笔:即使是归隐生活以后都会这样,远离尘世,充满凄清,但“我”要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我以后还会关起门来,过这样的生活。这种归隐的决心以及闲适的心情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只要明白了诗境,那么诗意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三、剖技法
从技法上来看,这两首诗的技法都很简单,我们主要是去剖析他们写景和抒情的技法。
篇2
【关键词】诗歌赏析 想象 思维
诗歌赏析,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并净化其内心世界,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展开想象的翅膀,与学生一道放飞思维。
一、诗歌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它是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古人在集体生活中,依照劳动的节奏,因袭着劳动的呼声便产生了诗歌,劳动的呼声和着高低间歇的节奏便形成了诗歌的韵律。原始音乐、舞蹈、诗歌是三位一体的产物,都源于劳动。
二、诗歌的情感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他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何其芳同志的这个定义,在国内影响很大。
1 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叙事诗,往往在事情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寄寓作者的爱憎。如《木兰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纯朴、勤劳、勇敢、坚强的高尚品质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抒发了古代人民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抒情诗,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说理诗,即使用诗来讲道理,也要借助形象。刘征的寓言诗《山泉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山泉在入海途中由于贪取财物、追求打扮、迷恋美女和舒适的生活而最终变黑发霉终至干涸的过程,告诉人们:要到达目的地,一定要牢记既定的宗旨,排除一切偏离宗旨的欲念,矢志不渝地奋斗到底。
诗言志。谈诗词,就要先阅文辞而后沉浸于诗词特有的意境气氛之中,那情趣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有的像鲜花一样,香溢四方;有的像潮水一般,汹涌澎湃;有的像清泉,明澈清凉;有的像天地,高远辽阔,每首诗歌都有独特的情味。能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各具特色的情趣,是讲好一首诗歌的关键。
2 启发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例如骆宾王的《鹅》,语言形象,文字浅显易懂,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让学生读懂这首诗并不难,但如果要他们真正领略诗中的意境,却并不容易。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可结合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白毛”“绿水”“红掌”“清波”“曲项”“鸣叫”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教学时要使鹅那种怡然、清闲、优雅的姿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可采用诗配画的表现形式进行赏析。“千山”“万径”“飞鸟”“人踪”是何等壮阔的背景,“孤舟”“独钓”置于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又如何呢?他真的是在垂钓吗?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真正思索些什么呢?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引入这样的层面,那种赏析就更上了一个台阶。
想象是诗人把头脑中原有的各种印象、图景、经验、感觉等融合,调动、联系起来,渗入作者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和意境的心理过程。一般说来,诗歌更需要想象,因为诗歌的内容凝炼,感情丰富,篇幅短小,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将复杂的社会生活、深沉而抽象的情思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收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艺术效果。
3 语言精炼。诗歌,在语言上要求准确、生动,讲究“炼字”、“炼句”,要求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诗歌应该是字字珠玑,应该必求以一语之寡而状世间万态之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既写色彩鲜亮的静态,又写草木萌发的动态,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大地复苏的江南春色。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都有力地概括了诗的主旨,至今仍广为流传。
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再现诗歌的画面美
许多优秀的诗词,特别是古诗词,都是意味隽永,形神兼备的无形画。对此宋代诗人张舜民就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请看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飞细雨不须归。”诗中那翱翔自如的白鹭,红艳欲滴的桃花,碧绿流动的春天,往来翕动的游鱼,斜风细雨中忘我垂钓的鱼翁——构成一幅红白相间、青绿相映、动静相和、物我相称的秀丽、惬意的图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人生感悟,美术素养,借助线条、色彩,把诗词——语言的抽象符号,通过图画直观表现出来,绘成有形有色、有山有水、有情有趣、情景交融、妙趣横生的画像。此外古诗词中的佳词丽句,更是匠心独运,画意浓浓。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意盎然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落日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国雪景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牧歌图等等更是神来之笔,诗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给诗配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悟,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诗人如光灿群星,诗作似浩瀚海洋,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陶冶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操。教师可借助古诗的教学,诱导学生从中开智力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赏析;诗眼;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7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W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一个必考考点。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并不陌生,可是普遍对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通过找寻诗眼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一些试卷或作业上经常会有诗歌赏析类的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这类题目其实就是在暗示我们,这个字、这个词(有时候是一句诗)非常关键,这种字词我们常常称之为“诗眼”。那么如何通过寻找诗歌的诗眼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呢?
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句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
有些诗歌是通过一句诗来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这种真切的感受正是诗人杜甫当时的所感、所悟,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找寻诗眼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让学生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就要找寻意象。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例如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它通常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通常代表着凄凉失落。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外还有杨柳代表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通过意象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诗眼、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脑海里能够主动浮现诗眼、意象的概念时,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出来,将学生引向另外的一个概念,那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的学生在初一就已经学过描写秋天的名篇,被誉为写秋之鼻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当中,马致远以其高超的妙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游子等),为我们渲染了一种深秋寂寥、萧索的氛围。透过这些景物,就自然理解了那个游子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无限惆怅,唤起天涯倦客的无限感动。这里的“境”就是所选取的意象,“意”就是游子的情怀。
篇4
关键词:断章;意象;风景;朴素
作品原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作品赏析:
初读《断章》,被其中回环曲折的意境所吸引,一切似乎是相对而变幻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切换中,其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写意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层叠中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诗意世界。
诗人通过视角方向的转化和落点的改变,使诗歌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诗歌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写的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在“风景”。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是从第三人称视觉出发,“看风景人”的视觉落点本应该也是风景,但诗歌的视觉落点却变成了“你”。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你”和“风景”之间、“看风景人”和“你”之间既有视觉的转换,又有空间距离的拓展。在诗的第二节中,“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视觉出发点是无生命的“明月”,视觉落点是静止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又是以第二人称“你”为视觉的出发点,视觉落点转变为动态的“别人的梦”。“明月”和“窗子”之间、“你”和“别人的梦”之间的视觉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形成了令读者回味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第一节的视觉画面发生在白天,第二节的两个画面又转化成夜晚,白天和夜晚之间形成的时间跨度,更增添了诗歌的内在意韵。
“意象的繁复奇幻,理趣的深邃悠远,技法的精湛圆熟”,卞之琳自己说:“我写抒情诗,像我国多数旧诗一样,着重意境”,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意境”,而这种‘意境”就是“物各自然”它反对主体对客体的千扰,保持情状的某种客观性,中国诗强化了物象的演出,使其共存于万象、涌现自万象的存在和活动来解释他们自己,任其空间的延展及张力来反映情境和状态,不使其服役于一既定的人为概念。
在《断章》中,诗人设置了几组不定的意象画面,通过视觉转换与组合,通过时间的流动与时空的相对距离,诗歌便造就了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不同的哲理内涵诗人在第一节中创造的两个画面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通过“你”向空间辐射,与桥、风景、看风景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二诗人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速写。这幅画没有明丽的颜色,而是进行了留白,。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远远地看,静静地看,“风景”在你的眼中才变得美丽而富有情致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时间里,景物依旧,空间却进一步延伸而逐渐发生改变。“看风景人”和“你”之间又形成一段令人遐想的空间距离‘看风景人”只能在楼上带着神往和多思的心境看“你”,也许看得不真切,也许只能隐约而朦胧地看你。“你”只留恋于自然界的“风景”,而“看风景人”却把“你”看成了他心中的“美丽风景”。假如“你”走下桥去看“风景”,你能更清楚地看到“风景”中的花草树木,但却无法在你心间留下永恒的美丽;假如“看风景人”下楼走到桥上看“你”,他把“你”的容貌和举止看得更真切,但也许给“看风景人”留下的是失望和叹息。因为,当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距离时,美感也就无从体现。
篇5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的价值因时而异。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诗歌教学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持“社会本位”观,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实现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期,站在“民族本位”立场的有识之士推行校园诗歌教学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金华英,2005年)。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诗歌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诗性智慧和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2002年以来,现代诗歌成为轮考点,重点考查古典诗词,题型也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因此,现代诗歌的阅读和赏析常常为师生所忽视,而将精力放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如果是因为不考试而放弃或忽略对现代诗歌的学习,这显然是一种短见,一种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行为,是同“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目的背道而驰的。学生还处在如诗的年龄阶段,他们的青春年华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所以阅读赏析和创作现代诗歌,是高中生应掌握的一项技能。
二、现代诗歌的阅读与赏析策略
(一)体会情感(主题)
现代诗歌体现的情感是真挚而独特的。与古典诗词相比,其情感虽然要直白得多,但又时常带有隐性色彩,有时也颇为含蓄,甚至有人如此评价现代诗(特别是朦胧诗):“读不懂的诗才是好诗。”这诚然是对现代诗歌的一种误判。“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直白或含蓄都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段,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恬然,或抑郁……这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那么,该如何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成了鉴赏现代诗歌的关键。
首先,读懂一首诗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现代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如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那是闻一多留美归来的第二年。留美期间,诗人饱受民族歧视之苦,倍感离群孤雁的寂寞和酸楚,思乡思国之情油然而生,回国之后见到的却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于是他大呼:“啊,这不是我的中华……”爱之深,责之切,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情下写出《死水》这名篇的。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大有帮助。当然,对有些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得不那么细致到位,也不会影响对其内容的理解,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现代诗歌常借助诗中一系列物象的组合来凸显情感主题。因此,必须抓住诗中偶尔显现的表达文字这一蛛丝马迹,注重对诗中物象(景物)的分析理解,进而品味诗歌的独特意境,方可求证和准确判断诗的情感和主题,否则只会导致理解的片面化。(对于这一点,接下来我们会在“诗歌的意象”中再做探讨。)
此外,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托物言志。一些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也正是这一点,成了很多人“读不懂”的障碍。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联系时代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对形象把握的实指性。譬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狭窄寂寥的雨巷,孤独着、彷徨着、徘徊着的“我”,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又幽深的美感。假如我们没有深挖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而只取其实指性的话,就会很容易走向读诗的误区。
(二)把握意象
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样,也经常借助自然景物来传情达意。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自然界中的万物(包括人文景象)被诗人运用,赋予其特定意义而变成诗歌传情达意的载体时,物象便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这便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诗的“意象”。“鸡声茅店夜,人迹板桥霜”,寥寥数字,离开物象,一切都变得无从下手。
余光中的《乡愁》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就别具匠心。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在意象的组合上,《乡愁》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选取是简单却有张力的,层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不分析意象,哪来如此丰富深刻的内涵,丢开意象分析,此诗便失去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品味语言,剖析思维及表达特征
诗歌篇幅短小的特点决定诗的语言必须简洁,只言片语便要表达丰富的内涵,也正是这一因素造就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让诗的联想与想象超乎常理。阅读赏析现代诗歌,紧要之处是与诗人的思维合拍。如果缺乏对诗人这一特定思维方式的了解,或者是缺乏读诗应有的联想想象能力,那就无法理解作者的思路,这就好比诗人是腾云驾雾御风疾驰,而你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要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又何其难啊!因此,在低年级和平日进行大量的现代诗歌阅读(严格来说是朗读),有意识地进行长期的联想与想象思维能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特别是诗歌的阅读赏析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再说现代诗歌的表达特征,这里之所以用表达特征而不用修辞手法,是因为诗歌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既有修辞问题,也有表达手法问题,在此姑且称它为表达惯例。在修辞上较常见的有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双关、拟人、对比等。而在表达手法上,则多用象征。现代诗歌的含蓄性,最主要的还是由其表达特征决定。因而在赏析现代诗歌时,切忌丢开表达特征而单一地就事论事,离开表达特征,只能望文生义。
三、阅读赏析诗歌的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懂得阅读赏析、评价现代诗歌的原则性规律后,也应了解操作的过程和具体方法。
赏析的过程大抵分为读―画―思―评四个步骤。
读:也就是诵读,诵读是对诗歌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最有效的手段。读是读节奏,酿语感,悟感情。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死水》《再别康桥》《雨巷》《乡愁》等都是适合朗读的经典名篇。
画:就是画出诗中的名词即诗的物象,诗中的“情感暗示词或动作倾向词”,由此寻求诗的主题。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发现班上一个平时喜欢读诗,偶尔也写几首小诗的学生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一句中,他用红笔把“金柳”“新娘”“艳影”和“荡漾”圈点了起来,于是我知道,至少诗的这一节,他读懂了。
思:诗的写作时代背景,诗的物象与意境,作者的情感,诗的主题、修辞手法、表现方式、语言特点,都是思考点。而思考点的激发,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例如抓诗眼,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通常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还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评:就是赏析评价。运用恰当的语言,结合诗中的语词,从作品形象、主题、作者情感、语言形式特点诸方面分析其长处及不足,可取单一内容,也可面面俱到综合评述。
四、结语
现代诗歌的阅读欣赏和评价过程,是一个融合形象、抽象思维活动的综合过程。学生只有在平日多读多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读多了,读懂了,品味多了,而后掌握赏析的一般原则,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评价一首诗。懂得了诗“道”,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解读诗的“术”只能算是“雕虫小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华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篇6
关键词:玄学派;诗歌;邓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071-02
一、玄学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文体特点
17世纪玄学派诗人在英国的诗歌道路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当时的英国社会充满了动荡与不安,整个社会经历着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巨大变革。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各种社会现象应运而生,不同的矛盾相互交织。在意识形态领域,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加速了旧的价值观念的灭亡,人们的对于世界的认识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这一切的代价也是高昂的,就像是适应了母体温暖呵护的婴儿被突然抛出体外一样,人类经历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文化危机。新旧学说和信仰斗争激烈,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怀疑、幻灭的情绪。一些极其敏感的文化精英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情绪,并接触到了天文,地理,医学和生物学的前沿知识。他们将这些观念和知识糅合在一起来展露他们的学识,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困惑,逐渐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邓恩(John Donne),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 和亚伯拉罕考利(Abraham Cowley)等。
这些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他们在继承伊丽莎白时代诗歌精妙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摒弃了以往诗歌优雅柔弱,感情挚烈的文风,一般采用简洁的白描手法,为英国诗歌开辟了一条新路,使英国诗歌更为丰富和富有朝气,虽然这一诗歌流派在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玄学派诗人常常把看似不同的思想、意象、典故和奇思妙想等交揉在一起,新颖深刻,比喻奇特,令人拍案叫绝。阅读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们善于思辨的语言特色和惊人的类比才能,领略到诗人的奇思妙想和敏捷的才思。尤其突出的是那一个个令常人瞠目结舌的奇特比喻,咋一看似乎有悖常理,晦涩难懂,但细细思索就会觉得奥妙无穷。以下通过对几首玄学派诗歌的具体赏析,我们可以领略玄学诗歌的独特魅力。
二、邓恩诗作《跳蚤》和《圆规》赏析
这两篇作品是玄学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这些作品的赏析可以较为清晰得认识玄学诗歌并感受玄学诗歌的独特魅力。
(一)《跳蚤》一诗这样写到
看这个小跳蚤,你就明白你对我的否定是多么渺小;它先吮吸我的血液,然后是你;我们的血液在它体内融合在一起,你知道这不能向人提及,这种罪恶和耻辱足以令少女失掉首级;然而它在求爱前尽情享乐,身体因两种血液的混合而膨胀,这远比我们要做的勇敢无数。
请停手,赦免这个跳蚤中的三条性命,在它体内我们已有婚姻的约定;这个跳蚤就是你与我的代替,就是我们的婚床和举行婚礼的圣地;尽管父母相互仇恨,我们依然向遇;在这黑色的城墙内隐居,虽然世俗让你有杀死我的意图,别再增加自我谋杀和对神圣的亵渎及谋杀三条性命的三份罪数
突然而残忍得,你的指甲染上无辜的紫色血液,而你却对此毫无知觉;这个跳蚤究竟犯了什么罪孽,无非是从你那吸取的一滴血液,你我并没有因失血而有些虚弱;接受我的爱,你的名誉不会有丝毫损失,就像跳蚤之死不会让你的生命有所损失。
这首诗是邓恩被收录最多的诗篇之一,发表于邓恩去世后两年。诗歌以诗人向情人求爱的口语体写成,语气调侃,比喻出人意料,推理和结论也超乎想象,是邓恩情诗中的名篇。
在人们传统的审美观中,一般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爱情。像鲜艳欲滴的玫瑰,歌声动人的夜莺。这似乎已经成为文学描写中默认的规则。然而邓恩则在他的是中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幅图景,他把甜美的爱情和神圣的婚姻同令人厌恶的跳蚤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比喻确实另辟路径,与众不同,堪称奇喻。
在本诗的第一节里,诗人看见了那只先后叮过诗人和女友的跳蚤,便向女友阐明两人的血液已通过这只跳蚤溶为一体,由此两人的生命就已经结合在一起了,因为“它先吸了我的血液,然后是你,我们的血液在它体内融合在一起”(Me it sucked first, and now sucks thee, 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跳蚤的体内就成了恋人秘密举行婚礼的场所(wedding bed),跳蚤由于吮吸了两人的血液而使两人结合在了一起。最后,情人突然“残忍”地掐死了这只跳蚤,诗人说,你“用无辜者的鲜血把自己的指甲染成红紫”(purpled thy nail in blood of innocence)。而情人表示虽然我的血也在跳蚤体内,但我并没有因为它的死而有半分虚弱。诗人这时乘势而上,将全诗推向,既然如此,你答应我的求爱对你的名誉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失,那我们为什么还不及早享乐呢?
《跳蚤》可以说是一首让人印象深刻的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至美至真的人们来说, 跳蚤的意象确实很难让人喜欢, 相信在文艺复兴时期这样的奇喻意象也是有些另类的。而这种效果正是邓恩所希望的,这首诗中的跳蚤别有情趣,是诗人和情人两性结合的象征,是他们爱情的婚床和举办婚礼的殿堂,邓恩在传统比喻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诡辩之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让我们领略到作者的机敏和富有哲理的思想,对于他最后的结论一时无言以对:既然两人的血液已经通过跳蚤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并无甚大碍,那么接受我的爱也顺理成章。作者非常机智得抛出了自己的真正意图,原来这一番语言的巧妙策划都是为了让女友放弃无用的和自己大胆相爱。这也十分鲜明得体现了及时行乐这一当时相当流行也是其他玄学派诗人乐此不疲的主题,这种思想也是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糜烂的写照,和当时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二)《圆规》一诗这样写到
就算我们是分开的两个人,也要像一副圆规的两端;你的灵魂是我的定脚,分离注定与我们无缘。另一只腿一移动,他也一定就跟着转。虽然他是我们的中心,可是当另一个远离他乡,他就侧倾了身躯,梦魂绕牵,只有离别的人儿归来,他才能够当下心安。你就是我的另一半,侧倾了身躯随着我转,你的坚定不移使我一生美满,使我能将此生画一个满圆。
这首诗同邓恩的其他爱情诗一样,不写花容月貌和婉转柔情,而是说理辩论多于抒情,奇思怪想俯拾皆是。在这首诗中,多恩将恋爱着的人比做圆规中的两条腿,这种全新大胆的比喻跨越了传统的意象,给读者以鲜明的、出其不意的刺激,造成一种建立在惊讶之上的艺术效果――诗人将恋人中的女方比作圆规的圆心脚,“这只脚虽然在中心坐定”,将男方比作围绕圆心转动的圆周脚,后者始终倾斜着身子围绕前者持续“转圈”。“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这表明爱情的持久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的努力,女方对爱情坚贞不渝,男方也同样矢志不渝地爱着对方,即使他们将会分离,他们的爱情也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始终紧紧铆在一起,所以他们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让读者觉得“玄”,正是邓恩想要达到的目的,因为他厌恶当时流行的词语华而不实的浮躁诗风,而他的感情也不是能够用通常的华丽诗体所能表达出来的,所以他选择了走一条迥异于常人的创新之路,给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坛刮来一股清新的诗风。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以上两首诗歌的细细品味可以发现:玄学派诗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另类的,奇特的甚至是荒谬的,但同样也是新鲜的,奇妙的和耐人寻味的。无论毁之誉之,那种无与伦比的创造和想象的魅力让我们无法不为之折服。四百多年过去了,玄学诗歌不仅没有被历史淹没,反而越来越体现出她特有的魅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活跃于思维深处最为可贵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许玄学诗歌在这个层面上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民族曾经因为拥有无比光辉灿烂的科技和文化成果而傲立于世。可是到了近代,由于僵化专制的政治体制对于思想的野蛮钳制,中国的科技和文化一直落后于世界。现代以来,中国在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始赶超世界先进国家,这也是关乎到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在这场竞赛中,创新型的思维将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推动力量之一。在倡导创造今天,玄学诗歌受到重新认识和发掘是不难理解的,它们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正在于此,其巨大的价值也许就孕育于另辟佳径,不拘常理当中。
参考文献
[1]胡家峦.英语诗歌精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梁实秋.英国文学史(第一卷)[M].香港:协志工业丛书,1944.
[3]谭琼琳等.试论玄学比喻对现代派英诗的影响[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2).
[4]王佐良.英国诗史[M].北京:北京译林出版社,1997.
篇7
从广东高考的命题实践来看,诗眼赏析类题目应属颇受命题人偏爱的常规性设题,考查出现的次数较多,而在实际考查中该类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在备考时自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答题失误例析
【例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2014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注】赵秉文,金代学者、书法家。
(2)试分析下片“但教有酒身无事”中“但”字的意蕴。(4分)
【参考答案】
但,只要。(1分)只要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烦恼,有花无花都是好时节。(1分)表现了作者积极享受生命美好时光的豁达人生态度(或对生活的热爱)(2分)
【答题失误】
1. 作品解读不准,表达情感理解有误。
学生答题样例1:
“倜傥不羁,潇潇洒洒”这样的情感解读显然有偏差,必然影响评分。类似情况并不少见:无奈落寞,无法施展抱负,怀才不遇……备考时需引起足够重视。
2. 答题思路不清,区间确认泛化,表述不规范。
学生答题样例2:
很显然,这位考生未能掌握此类诗眼赏析题的答题基本思路,笼统表述词的下片如何如何已属不着边际,对关键字亦无实质性的解析,是典型的无效答题。失分成为必然。
三、规避失分策略
1. 把握主旨是基础。
其实,无论题目如何设置,读懂诗词内容,比较准确的把握诗词的主旨,始终是有效答题保证得分的基石。因此,在实际备考训练中,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用于解读作品。即使是在考场上,也要先集中精力花2、3分钟来解读作品。内容读通了,主旨抓到手,后续的读题答题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当然,相较于文言文,由于用语过于凝练,词句间跳跃性大,古典诗词的阅读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在考场上,时间极为有限,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备考时除了要注意加强古诗词赏读知识的积累外,习得一些基本的解读技巧也非常关键。
①用好提示信息――牢记题目,关注作者,不忘注释。
古典诗词的题目,往往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有效信息。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2006年广东卷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这首小诗,由题目我们就可以解读出非常多的助读信息:“粤秀峰”点出地点,“晚”点出时间,“望”道出这是一首写远眺之景的写景抒情诗,“同黄香石诸子”则点出是携友同赏。关注了这个诗题,再解读诗作自然是事半功倍。
关注作者,有助于我们调动知识积累,有助于我们较好的把握主旨,快速把握作品风格。像李白的清新飘逸、王维的含蓄生动、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颓糜伤感却又细腻感人、范仲淹的苍凉悲壮等等。也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内容。像陶潜的归隐闲适,王维的寄情山水,杜甫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即使是名气不大的作者,其所处的时代标注对解读作品亦是很有帮助的。
许多时候,为了适度降低诗作理解难度,命题人往往会在诗作之后附上少量的注释。对于这样的“好事”我们当然不能熟视无睹。仔细研读,往往会事半功倍。例如2013年广东卷所选的宋代张炎的《鹧鸪天》一词,就提供了四个注释: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解读作品时,适时代入注释相关信息,阅读理解难度必然大降。清明思乡的主题也很容易得出。
②学会抓大放小――扣题读句,列景悟情,难懂字词不纠缠。
由于考场上时间非常紧,我们不可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将一首作品解读得极为通透。对于一般的考卷所选古诗词,其实只抓二点即可,一是写了什么景,二是抒了什么情。读作品时要习惯于以句为单位,合理调整词序,疏理其内容,同时一定要关扣标题,才能真正明白其所写。对于个别难以理解的字词,可以跳过不计,其实也并不会影响对整首作品的主旨把握。比如2011年广东卷《减字花木兰》的上片:“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解读时将其调整为:“最是一年春好处:莺初解语,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更容易理解。
2. 吃准要求是前提。
总体来说,字词赏析类诗鉴题的审题难度并不大,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据题确认答题区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无特殊要求,字词赏析仅对本句本联有效,但有的题目则明确标示“结合全诗”,比如2007年的广东卷“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如此,答题区间则扩大到全诗。这是在审题时需要特别关注的。
3. 理清题路是关键。
诗眼赏析类题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解字释义(释字)――代入诗句还原诗意(译句)――手法识别――效果分析(表情达意)。
实际解答时应逐点落实,勿随意率性,泛泛而谈。
4. 表述简明是要诀。
答案用语要简明清晰,勿含混冗杂,拖泥带水。同时要善用数字序号、标点标记,以使答案更加清晰,利于阅卷评判。
比如解字释义,可在原字上加引号以作标示,亦可字后加冒号或破折号予以标示。两个答题点之间用分号分隔标示。以2010年广东卷“隔”字意蕴分析题为例,答案这样表述会更好:
隔――隔断、阻隔。 人在江西岸,目光为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人为江阻,无法回到江东; 一语双关,诗人对江东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诗鉴考查虽然整体难度偏大,但只要我们讲究策略,勤于动脑,精于实练,一定能取得实效,获得高分。
篇8
一、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境”与“意象”是一组同义词,其细微区别在于:“意境”可指作品的全部或局部所描绘的图景及所融合的思想感情;“意象”可以只指一个词语或~gL词语。“意象”与“意境”的共同点具体说来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是作者通过客观物体或外在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其内心世界及思想感情。分析意境就是分析文学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意象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阳光普照般的母爱。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表面上这首诗句旬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元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二、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
意象的特点之一。就是有象征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掌握每首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例如《沁园春・长沙》 ()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文字写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等景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烈火,红色象征革命,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比喻,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象征着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的特点之二,就是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这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授课中更应该讲深、讲透,让学生身临其境,和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此处诗人很自然地将“春水”和“闲愁”结合起来,做到了情与景的巧妙交融。
三、调动生活积累,展开联想想象去感受体验
篇9
一、赏析诗歌语言
(一)赏析语言
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中的金子,它含蓄、委婉,或激情奔放,或纯朴淡雅,令人回味无穷,只有品味好诗歌语言,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美的意蕴。
赏析诗歌语言,重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品味分析,领悟其中的韵味,古人写诗大多十分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时要认真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中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诗歌表现手法上的妙处。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它要比“浓”、“暖”、“多”等强的好多,通过联想,能感觉出红杏枝头,蝴蝶翻飞,蜜蜂嗡嗡叫的大好春色,也联想到整个春天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姜夔)
一个“仍”字,让人联想过去,“二十四桥明月夜”时,歌女在桥上吹箫,红男绿女,歌舞升平,扬州十分繁华。今昔对比,令人感慨万分。一个“冷”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烘托了人物心境的凄凉。
(二)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在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感情奔放,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各有其妙。
①直接抒情:
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这首诗表现了怀春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表白,可谓热情奔放,毫无矫饰之情。
②间接抒情,一般包括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如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借美景难留诗人,表现诗人思念家乡心切的感情,正如王国维说:“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
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了诗人登高所见,表现了诗人在晚年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但仍不忘忧国忧民的可敬又可悲的感情。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方法。
2.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起兴、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烘托、对比、白描等。
①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开头“君不见黄可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起兴手法,使文章雄浑奔放,气势不凡,同时引出下文所要抒写的不满之情。
②虚实结合,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等是送别的实景;下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晓风残月”等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这样实景重渲染作者悲凉的心境,而虚写着意写诗人的孤寂之感,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③烘托,烘托也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如苏轼的《赤壁怀古》开头“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用气势不凡的景象来反衬周瑜这个英雄人物。为英雄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还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正面衬托诗人与汪伦深厚的友谊,形象生动。
④对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中“赵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⑤用典,如姜夔的《杨州慢》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运用了王勃的“豆蔻稍头的月初”、“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诗,表现了扬州如今的衰败不堪。
⑥白描:绘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是艺术上不加渲染烘托的写法,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几句就写出农民的艰辛和官家的贪婪。
⑦动和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中“明月”是静景,“泉流”是动景。动静结合,风景优美。
表达技巧还包括修辞手法,而古代诗歌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对偶、拟人、对比、夸张等。
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
故人云:“诗言志”。古人在写诗时,一般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而发,也有直抒胸臆意,表达自己情感,所以把握诗歌情感时,一定要抓住意象来分析诗人情感,同时注意作者本人,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身世遭遇,进而推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通过意象把握情感
如“十里楼台依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崖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文中有“楼台”、“杜鹃啼”两个典型意象,这两个意象都是表现思念的,抒写主人公思念亲人和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
(二)借事抒怀
如杜甫的《咏怀五百字》作者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中表现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看着自己小儿子被饿死,自己也辗转漂泊,于是发出“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其中含有诗人多少激愤之情!
(三)知人论世推情感
篇10
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一直是考生应考的难点。其实,它只是一道题。既然是一道题,就有答题模式。纵观2009-2012年的诗歌鉴赏题答题,可以看出有如下几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析,2012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李益,题2、请从意境赏析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又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又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分析技巧型。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指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模式——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此种手法的体现;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析,2012浙江卷《未展芭蕉》钱珝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元好问,题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分析语言特色。这首诗语言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基准是,品味整首诗歌。
答题模式——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歌中的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炼字型。这一句(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这种题,一般选中的字词是动词或者形容词。
答题模式——解释该词在句中的意义;展开联想把该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析,2012四川卷《子规》曹伯启,题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然无奈、难以抑制的惆怅之情。
例析,2012安徽《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题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的“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以触觉写视觉,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柔和、细腻,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涌”运用比拟手法,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
一词领全诗型。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基准应该为全诗,或者结构,或者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的作用。
例析,2012山东《吴松道中二首》晁补之,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思乡、孤寂之情。六、情感主旨型。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模式——诗歌各句(相关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诗歌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诗歌抒写了什么思想感情。
例析,2012福建《望江南》李纲,题2、下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评价题型。这种题,一般都是诗论引入,一语点化巧引导,方向明确。
答题思路——认真审题,深入阅读理解,结合诗歌,评论答题。
答题模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分析:紧扣评论关键词,阐明理由。
比较评价题型。比较阅读两首诗,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思路——通读诗歌,把握两首诗歌的写法以及思想内容,包括作者,背景等。找出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或者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或者思想情感等。点面结合。答案表述要有条理。
分析形象型。诗中第几句(联)描绘了怎样的事物(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明确诗歌形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分析形象所寄寓的情感。
例析,2012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题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