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5 12:3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徐志摩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徐志摩诗歌

篇1

关键词: 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篇2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 开创精神 格律 意境 性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3-02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徐志摩的诗歌在白话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之功,首先是在诗歌格律方面,很多都是值得现代诗人去借鉴和学习的,在一些方面,让后辈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倡导诗歌的格律对于防止诗歌的散文化,寻求新诗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方面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他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唯美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美的遗产,他有才华,他的诗歌充满着性灵,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他只是尽情的去展示,并且有节制,放开但又不放纵。他就是这样创造着美的遗产,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这样如溪流般的不经意间已在你的胸膛里流成了河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的诗歌一定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成为近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时尚;成长;叙事语言;叙事手法;叙事功能

《时尚女魔头》,又译为《穿普拉达的女王》《穿Prada的恶魔》,是一部有关时尚与职场成长的电影。影片根据劳伦・魏丝伯格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由大卫・弗兰科尔导演。电影主角之一的安德里亚(昵称安迪)成功获得了顶级时尚杂志《天桥》主编米兰达助理这一“百万女孩梦想获得”的职位,从而进入时尚行业。在刚就职时,安迪对于时尚行业缺乏认识和认同,工作并不顺利。但随着她逐渐获得职业认同,并在着装上逐步由“实用”向“时尚”改变,安迪最终获得了同事和上司的认可,并取得了职业成功。

对于电影的时尚与成长主题,已经有较多学者做过研究。比如学者孟威妍曾在《从〈穿普拉达的女王〉浅析当今时尚文化》一文中分析了“当今的时尚形态、发展以及背后隐藏的真正动因”[1];而李岩、李莹两位学者则曾在《〈穿普拉达的女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启示》一文中分析了“女主人公安迪在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人际交往、挫折、人生原则等问题上坚强、自信的态度”[2]对现代大学生的成长启示。但此前对时尚与成长两者的关系以及时尚如何影响安迪的成长这两个方面,学者们并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以安迪为例,通过运用叙事学的研究视角,分析电影如何通过运用各种时尚符号描述安迪的改变与成长过程。

一、叙事语言:时尚符号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进入消费社会。因为生产过度和产品过剩,生产者面临刺激消费的迫切需求。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商家不得不通过赋予商品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比如“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3]),用以引导消费,同时增加顾客忠诚度。就时尚产业而言,商品的符号性更为明显,正如学者王列生所言:“时尚生产是符号生产,时尚产业是以符号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领域和产业链条。”[4]商品的文化符号意义,并非商家的一厢情愿,而是与消费者的“共谋”。对于消费者而言,“运用那些可以改变自我的产品或服务,即商品符号,消费者可以达到符合某一类别人群的面貌和行为模式的要求”[4]。

电影产业作为时尚的“发动机”,与时尚向来关系密切。作为一部以时尚为主题的电影,《时尚女魔头》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时尚符号。其中既包括众多知名的服饰品牌(主要是女装服饰品牌),比如普拉达(Prada)、迪奥(Dior)、香奈儿(Chanel)、爱马仕(Hermes)、范思哲(Versace)、古驰(Gucci)等,也包括诸多非服饰类时尚符号,比如引领时尚的《天桥》杂志、作为时尚化身的米兰达以及打扮入时的杂志社员工、不时出现的模特、巴黎时装周等时尚聚会,等等。这些时尚符号的大量出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影片中时尚的多样性,也时刻提示着影片的时尚主题,并成功营造出时尚化的时空环境。

在传统的文学样式中,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被极大地拓展。许多新的传媒和传播工具同样获得了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功能。作为一门新型的结合视觉和听觉的艺术表达手段,电影也具备了这种功能。在电影中,导演可以通过图像、声音、镜头、色彩等的选择,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意图,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意义表达系统。因而,图像、声音、镜头、色彩等元素也具备了类似于“语言”的功能,是一种广义的语言符号系统。

具体就《时尚女魔头》而言,影片中通过镜头、图像、声音传达的各种时尚符号,也起到了“语言”的作用,并“描述”了剧情的进展以及安迪的成长。在影片的开始阶段,尤其是安迪应聘米兰达助理这一职位时,安迪的穿着几乎不体现任何时尚要素。在镜头中展现的安迪是一个刚离开校园、服饰老土、对时尚缺乏体验和认同的形象,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是安迪工作的生疏感以及工作关系中的被动。而随着安迪渐渐改变对时尚的看法,并逐步穿上各类顶级时尚品牌的服饰,安迪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对应表达:安迪不仅改变了与第一助理艾米丽工作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而且获得了上司米兰达的认可,并被米兰达委派出席巴黎时装周等重要任务。总结而言,影片中安迪对时尚符号的占有程度,与安迪的工作能力有一种内在的对应表达关系,而导演正是通过运用这些时尚符号作为电影语言,恰当地表达了安迪职场转变的过程。

二、叙事手法:脱冕与加冕

如前所述,影片描述了安迪由职场新人向职场达人转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导演通过运用各种时尚符号表达出来的。但时尚符号的随意编排,既不能展示安迪的变化,也无法表达导演的意图。要想使得时尚发挥这种叙事功能,各种时尚符号必须以一种有力量的方式排列出来。在影片中,导演是通过首先剥夺、然后逐步赋予安迪时尚符号和时尚认同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这种先剥夺后给予、先抑后扬的叙事方式,与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加冕―脱冕理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本文将借用这一理论对影片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

“加冕―脱冕”(crowning - decrowning)这一概念最初出自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在此书中,巴赫金指出:“最主要的狂欢活动,是狂欢节丑角国王的加冕和随后的废黜。”[5](“脱冕”是“废黜”的另一种译法)“加冕―脱冕”这一论述特别强调状态的变化与转换。在巴赫金看来,“加冕―脱冕”是“两位一体的双重仪式,它表现了交替――复活的必然性以及同时的创造性……”[5]

在电影中,安迪最初是以一个被剥夺了时尚符号的脱冕“小丑”形象出现的。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一组安迪与模特在起床与着装方面的对比镜头,用以暗示安迪身上时尚脱冕的开始。在安迪从应聘到刚开始工作的这一阶段,这种脱冕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安迪不仅对时尚缺乏兴趣,对米兰达和《天桥》杂志缺乏了解,其“实用”与“老土”的着装风格也与杂志社的时尚工作环境格格不入。这些原因使得她从应聘到工作初期一直是杂志社同事眼中的“小丑”和嘲笑对象。她不仅因为着装被艾米丽多次取笑,也因为缺乏时尚认识而被同事集体“凝视”与“申错”。

在对安迪进行一番“脱冕”化的描述之后,导演开始用时尚“加冕”安迪。在遭受委屈并改变心态之后,安迪开始对时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认同。在同事奈杰尔的指导和帮助下,安迪在着装上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偏“实用”的风格改变成“时尚”风格。当安迪身着几乎全套香奈儿品牌的服装(包括香奈儿短裙、外套、高筒靴等)进入办公室时,艾米丽和其他同事都被她合身的名牌服饰所表达出来的热情洋溢、富有朝气的美感而震撼。不仅如此,安迪着装风格的重大变化也改变了包括上司米兰达在内的所有人对她的印象。艾米丽、米兰达等人看向安迪时震惊和赞许的眼光,不仅表明同事对安迪由“审丑”向“审美”的转变,同时也表明时尚对安迪加冕的成功。被“加冕”之后,占有了时尚符号的安迪,实现了由“小丑”向“国王”的转变,成了众人的焦点和时尚权力的中心。

综上而言,在影片的叙事手法上,正是通过运用时尚符号的剥夺―赋予(即脱冕―加冕)这一编排方式,导演才能充分地表达安迪在职业上由新人到达人的转变过程,从而充分地表达成长的主题。反观这一过程,也是时尚符号获得叙事功能与表达力量的过程。

三、叙事功能:矛盾、话语权、主题

在上述两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导演通过综合运用各类时尚符号,并采用“脱冕―加冕”的叙事方式,成功地让时尚具备了叙事功能。本部分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时尚具体的叙事功能。

(一)形成剧情矛盾的逻辑起点

在影片中,着装是否时尚、是否认同时尚理念,是剧情矛盾产生的根源。安迪与米兰达之间的矛盾是影片中最大的矛盾。米兰达是时尚的化身,扮演着时尚界“上帝”与时尚王国“国王”的角色,而刚入职的安迪却是一个被剥离时尚要素的“小丑”和时尚界的“他者”。因此,如何将安迪规训成一个符合杂志社需求的合格“产品”,是这对矛盾的核心,也是电影前半部分剧情冲突的根源。影片中另一对矛盾来源于艾米丽与安迪,她们的工作矛盾,因为两者时尚话语权的差异而产生,并随着两者时尚话语权的消长而变化。这两对重大矛盾都因为时尚而产生,因此,时尚矛盾成为剧情的逻辑起点,

(二)揭示话语权的转移

上述两对矛盾体中,安迪最初都处于弱势地位。在入职初期,安迪在米兰达面前完全处于“失声”状态,没有任何话语权。随着安迪逐步提高工作能力,并获得时尚的“加冕”,米兰达开始认可并欣赏安迪的转变。之后,米兰达不仅会使用更显尊重的“安德里亚”来称呼安迪,更在之后将去巴黎时装周的机会给了安迪。这不仅表明安迪在米兰达面前已经赢得独立的身份认可,也表明安迪话语权的建立与上升。而在艾米丽与安迪两者的关系中,从刚入职时被艾米丽指派各类“跑腿”工作到后来顶替艾米丽参加时装周,安迪与艾米丽的话语权关系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上述两次转变中,时尚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影片正是借助时尚对安迪“脱冕―加冕”这一过程,揭示了在上述两对矛盾体中话语权的转移。

(三)表达成长主题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时尚与安迪的成长之间存在一种对应表达关系。在刚开始工作时,安迪对时尚行业缺乏足够的兴趣,其着装风格无法融入杂志社的工作环境;此时的安迪表现出工作能力差、工作被动的特点。但在时尚“加冕”之后,安迪的着装开始变得时尚,工作能力也大幅提升,在与同事相处中建立并提升了自己的话语权。安迪的成长表明,时尚与人的成长息息相关,可以成为帮助个体成长、改变个体命运的力量。导演正是通过巧妙运用时尚符号,描述了安迪的成长过程,揭示了影片的成长主题。

四、结 语

综上而言,在影片《时尚女魔头》中,时尚,尤其是各类时尚符号,在该片中具备了类似于“语言”的功能。在安迪身上,通过使用“剥夺―赋予”的方式组织与编排各类时尚符号,导演成功地实现了时尚对安迪的“脱冕”与“加冕”。在影片中,剧情矛盾因为时尚而产生,角色权力因时尚而改变,主角安迪因时尚而成长。影片中时尚与成长的密切关系,使得人们对于各种时尚流行元素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深入地认识,或许正如学者袁楠所言,“浮华是最好的成长”[6]。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社科)特色创新类项目“网络文化传播、创意产业发展与国家安全建设”(项目编号:2015WTSCX12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孟威妍.从《穿普拉达的女王》浅析当今时尚文化[J].电影文学,2007(20).

[2] 李岩,李莹.《穿普拉达的女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启示[J].电影评介,2010(04).

[3] 汪新建,吕小康.时尚消费的文化心理机制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4] 王列生.时尚产业:符号生产与市场操控[J].艺术百家,2014(01).

[5] 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优化运输组织 铁路运输改革 铁路可持续发展

我国采用的是组织型运输组织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对运输的方便性、安全性、时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运输组织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铁路的发展,因此,改革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建立重量、速度、效率、密度兼顾,综合运输能力强,质量优、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使运输发展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它不断提高的要求的同时,综合考虑并保证其自身发展及社会复杂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以期达到一种运输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长期的动态协调的运输,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1 中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铁路运输以实现运输效率和运输总量最大化为核心,而非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日常运作主要通过部、局、站段三级调度及相关人员制定和执行日(班)计划来完成,而计划的制定缺少高效、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支持,科学性和准确性不高导致生产运输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计划的执行情况不可能实时掌握,无法根据现实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调整。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各业务部门、作业单位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有时造成作业过程存在扯皮、推托的现象。由于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存在差异,造成运输组织管理不够统一,生产过程不够严密。

1.1 中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现状铁路运输组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目前的运输组织仍然是粗放的计划模式,即组织型狭义的“按图行车”,运输生产以货物编组计划为基础、运输组织效率为核心,按日班计划组织运输工作,靠一系列的计划和制定来完成。将运输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列车运行区段,按编组计划规定的列车种类组织满轴编组,选择列车运行图相应的运行线组织列车运行、货物输送。尽管在日班计划中已经根据列车基本运行图确定了列车的出发时刻,由于在满轴集结方式中,列车重量或换长的要求是绝对的,时间的要求是相对的,常常会造成因某一去向的车流集结辆数到列车编组前达不到运行图所规定的长度或重量,从而导致列车不能正点出发,货车在不同列车运行区段的不同列车间车流接续不可避免地缺乏统一的安排。货车在发到站间输送全过程选择的编挂车次、在技术站的车流衔接都是随机的,亦即反映为铁路货物运输全过程组织的计划性差。这种计划性差将导致货主托运时无法具体掌握货物运到时限,也使得铁路企业没有条件向货主承诺货物运输时间,而且会进一步影响技术站的作业效率和列车在区间的运行秩序[1]。

1.2 中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存在问题在运输组织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没有统一的部门对运输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在运输过程中,铁路相关部门不能对某一批或某个货主的货物进行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监控和跟踪,各级部门只负责整个过程中的某个侧面或单个环节,协调联动能力欠缺,责任分工不突出,条块分割明显,从而制约了运输系统的合力的发挥。

1.2.2 运输需求和现实能力的矛盾。由于路网结构和干线能力之间的不平衡,运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大环境下,运输需求和现实能力之间产生了矛盾。表现为列车到发的不平衡程度加剧,检修、施工、维护作业的增多和现有设备的不足[2]。

2 中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如何改革

铁路运输组织模式改革的总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货运产品时效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的不同侧重,针对不同的地区、客户、品类等多样化运输需求,开发以重载运输、快捷运输、多式联运产品为核心的运输组织模式。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货源、货流的集中化管理。针对客货运站数量众多,货源分散,空车、重车来源去向分散,运量小的货运站大量存在,通过对货源、货流的结构和分布进行科学评估,对重点物资、时效性要求较强的货物及其他一般物资采取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全面掌握货流的流向,有效的提高货运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率,改进运输组织。“大站做强做大,小站逐步萎缩”,逐步关闭货运量小的小型货运站,大站根据地理位置、吸引地区的经济环境和已经形成的运输生产联系,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和运输作业组织的变革。通过这一改革实现铁路货运集中化,体现铁路货运组织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②建立完善铁路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货运首先要对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精确的评估,实时掌握车辆、机车、线路、设备状态、设备性能、作业人员的状态等信息;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再次,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面的跟踪,实时、准确的了解生产过程,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整,改进生产方式,创新生产方式,优化作业过程。③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同时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承诺。列车编组计划是运输计划和列车运行图之间的重要联系环节,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础。

因此,在列车编组计划和运行图编制过程中必须注意二者的合理匹配,加强流线结合,以提高编组计划和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实现运输生产过程组织管理的整体优

化[1]。

3 运输组织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运输组织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3]:①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首先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也应该是可持续运输发展的最基本目标。现代运输的发展不仅直接参与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活动,更是始终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②运输发展要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实现运输系统自身在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③可持续运输的目标在于使运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运输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实现长期的动态的协调。

3.1 可持续运输的基本内涵[3]可持续运输发展的焦

点就在于,如何按照可持续性的基本要求实现运输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运输组织模式自身的发展。由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可持续运输的基本内容:①运输的经济可持续性。它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运输与国民经济关系的角度,要求运输应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运输资源的需求,即运输体系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从运输系统内部角度,要求遵循运输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追求运输经济效益,实现运输资产的良性循环。②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即要求运输与环境、生态保持协调与相容的关系,运输发展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生活与健康的负面影响要满足最小化原则。③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即要充分运用运输对消除贫困以及对落后地区的拉动等功能,充分发挥运输对社会公平的调节与改善作用,同时,运输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应在社会的所有成员间公平分享。

3.2 可持续运输与运输组织的模式的关系可持续运输包括运输的经济可持续性、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而运输组织模式的变革要和可持续运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综合把握俩者的关系。其中,运输的经济可持续性在运输组织的模式的变革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它是运输体系得以持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运输组织变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长远看来,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又是实现运输组织变革的有力保证。可见,运输组织变革就是既要使运输体系在动态上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使运输体系自身满足可持续性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篇5

一、徐志摩与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文学因缘”

徐志摩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翻译家,他曾经翻译过众多英美诗人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他共翻译过两首:《歌》(“Song”)和《新婚与旧鬼》(“TheHourandtheGhost”)。徐志摩开始发表新诗时恰逢中国新诗从自由体向格律体转变时期。是时,自由体新诗把中国诗歌从古典诗词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的使命已经完成,用白话文写诗开始受到质疑。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更加关注艺术性问题的时期。如果说之前的中国新诗是“为人生而艺术”,那此时的中国新诗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就是中国新诗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代表。正是在“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徐志摩开始引介、翻译和模仿创作大量西方的诗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艺术流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Brotherhood)的成员。该流派不仅以纯艺术和反商业化的姿态自居,更是英国唯美主义的先声。其成员对维多利亚时期教条和机械化的艺术形式提出质疑,主张回归到文艺复兴初期充满真挚情感和质朴表现力的艺术风格中去,并渴望解放压抑已久的人性。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受到徐志摩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近似的艺术追求和理念,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不仅符合了当时国内流行的诗学理论标准,更符合新月派的文艺思想———纯美主义和人本主义:他们都追求艺术纯美,都倡导人性,都强调情感的真实流露。②徐志摩认为,诗歌应该是有节制的情感宣泄,所以他的诗歌总给人以“甜蜜的忧伤”感觉。无独有偶,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也以“含蓄”称著,且诗风清新,这在拉斐尔前派中也不多见。故而,徐志摩选择翻译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还是因为拉斐尔前派对纯文艺和人性的追求符合了新月知识分子的文学文化理念。

二、徐志摩的两首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

对于诗歌翻译,徐志摩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在《一个译诗问题》一文中说:“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照样写出,但这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重神情的,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那就不能叫译。”③由此可见,徐志摩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不仅如此,新月派倡导的“三美”诗歌创作原则也在他进行诗歌翻译时被其奉为圭臬。徐志摩译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基本上遵循了其诗歌翻译原则。首先,译文的结构十分工整,由两个整齐划一的段落组成,且句节之间都很均齐,具有“建筑美”。其次,徐志摩的译文能给人以视觉上的联想和感应。原诗第二节中没出现过“甜蜜”、“黑夜”和“歌喉”等词汇,但徐志摩的翻译可以让人联想一副对比强烈的画面:露珠滚落青荫,悄无声息却卓有生气;暗夜夜莺悲戚啼鸣,残音震心,死寂沉沉。甜蜜与悲啼的对比,生气与死寂的对比,会给读者在视觉和听觉上以震撼。此外,整首译诗还充满音韵上的和谐。最好的证据莫过于罗大佑在半个多世纪后把徐志摩的译诗谱了曲,成了流行歌。如果说《歌》的翻译做到了形神兼备,且遵循“三美”原则,那《新婚与旧鬼》的翻译则是一次练兵,没有完全遵守其诗歌翻译原则,却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新婚与旧鬼》原诗中有新娘、新郎和鬼(新娘的旧情人)三个人物,并以三人轮流吟诗的方式讲述了负心新娘在婚礼中摇摆于新旧情人间的故事。徐志摩曾强调过分专注于神情的翻译是写了另一首诗,但他也没能逃离这种命运。整首诗虽有贴切的直译,但读者能发现多处改写。例如“……Hebidsmyspiritdepart/Withhimintothecold:-/Ohbittervowsofold!”①徐志摩译为:“他指着那阴森的地狱,/我心怯他的恫吓-/呀,我摆不脱曾经的盟约!”②显然,第二行是添加的。这句可译为:“他邀我的魂灵/与之回到阴冷的地狱/哦,还有那旧时的盟约!”这种改写虽有悖于徐志摩的诗歌翻译原则,但却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他的诗歌创作,让其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充满创造性和互动性。

三、徐志摩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的模仿以及再创作

如前所述,徐志摩选择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进行翻译是因为他们对艺术美和人性美有相同追求。徐志摩不仅把新月诗人视为圭臬的“三美”创作原则加以改造,同时加入带有个人色彩的改写,从而将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融入了自己的新诗创作,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中国新诗和本土文学的发展。《偶然》就是基于译本再创作的最好例证。诗中:“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③一句,可谓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歌》的改写。在《歌》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主人公用超然含蓄的态度来表达对爱人的感情。临终时她不强求两人能记得对方,只说:“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我也许,我也许忘记”。④两首诗不论在结构抑或风格上都十分相像。徐志摩把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式的“含蓄”平添了几分徐志摩式的“甜蜜的忧伤”,才最终成了他的《偶然》。除此以外,《偶然》和《歌》一样,表达的是抒情主体经历美丽邂逅后对客体离别时的恳求。这种别离时的忧伤还可以在《再别康桥》和《云游》中窥见一斑。徐志摩的另一首译诗《新婚与旧鬼》则从形式和内容上催生了他的两首新诗。《人种由来》是徐志摩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新诗。诗中有夏娃、亚当和蛇三个角色,整首诗由三个角色各吟一段的形式写就。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新婚与旧鬼》。同是三个角色,同是通过三个角色轮流吟诵的方式来推动故事发展。虽然《人种由来》在形式上和《新婚与旧鬼》很契合,但它只是徐志摩初写新诗时的练笔,整首诗显得稚嫩和粗糙。所以,对形式的模仿不足以成就一首好诗。而《新催妆曲》就是徐志摩根据《新婚与旧鬼》的内容,借用中国古代催妆诗的题材创作的新诗。催妆是中国古代缔婚的前奏。催妆诗的内容多是赞美新娘的貌美如花,表达催促新娘出嫁的心情。徐志摩的《新催妆曲》一反催妆诗传统,对一个迟疑新娘的心理进行细致刻画,让其内心挣扎之痛和婚礼之喜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新娘的愁苦。这在古体催妆诗中是鲜见的,也因此让这首诗有别于传统催妆诗,成为徐志摩所创作的新诗代表。可见,徐志摩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不仅为其进行本土化创作提供了养料,而且更直接催生了他众多优秀的中国新诗。这种翻译文学和本土文学之间的互动不仅让异域文本在陌生国度能健康成长,更让该国的文学乃至文化体系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呈现出多元的形态。

篇6

【关键词】郭沫若;徐志摩;浪漫;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27-02

郭沫若是中国文坛上的彗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是绚烂卓著的。他开拓了诗歌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下新诗史中辉煌的一页。在郭沫若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创造社诗人浪漫主义的诗人特质。他的诗歌主观色彩浓烈,喜欢用神话题材,大胆地运用想象与夸张,风格豪放不羁,酣畅地表达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徐志摩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之一。徐志摩是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人,是一个带着一身浪漫情趣的诗人,在寻求单纯的自然美中体现了诗人洁美的灵性。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为中国诗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他的诗歌轻灵飘逸,同时注意对诗歌意象的经营与追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韵律之美。郭沫若与徐志摩,同为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朱自清先生就曾经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们的诗歌一样是对美的追求,一样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浪漫情怀,然而这种关于浪漫的诠释,这种诗歌美的形式,却又是这样地截然不同。本文将结合他们的思想与诗人具体作品的艺术特色来作一粗浅的探讨。

1 思想上不同的来源

郭沫若早年曾留学日本,1918年考入九洲帝国大学学医,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作受布鲁诺,斯宾诺莎泛神论思想影响。泛神论认为:“本体即自然,神即自然”,神是非人格的本源,但这个本源不在自然界以外,而是和自然界等同。“泛神论”是一种哲学学说,它在斯宾诺莎那里,实质上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封建和宗教的斗争中,泛神论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1]由于民主思想和进步文学的鼓舞和影响,郭沫若深深领悟到:在鼓舞人们的政治热情,在进行改革社会的斗争中,文学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巨大力量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一九一九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些伟大的革命运动,都进一步地激励了郭沫若的革命炽情。郭沫若是和我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一登上文坛,就显示了诗人和战士的勇猛姿态。1921年8月问世的《女神》中凝铸着的作者诅咒黑暗社会、反对传统制度的思想感情,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地;而对新社会的憧憬,对黎明的渴望和战斗的炽情,也达到了沸燃点。因此,郭沫若是带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倾向踏上文学道路的,他的《女神》是引发黎明的火炬,是呼唤暴风雨的海燕。《女神》充满着渴望光明、自由、民主的激情。

关于徐志摩的思想来源,很早以前就有人指出:徐志摩的思想之“杂”,几乎近于杂乱无章的地步。徐志摩自己对此也直言不讳,声称他的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如果从现象着眼,我们发现他的世界观确实很难纳入某个确切的思想体系,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罗素的基尔特主义、萧伯纳的费边主义、尼采的超人主义哲学、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观和“衣裳哲学”、泰戈尔的人道爱、哈代的悲观主义等等都在徐志摩那里占有各自的位置,他的世界观就想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杂烩。[2]然而我们发现,执着地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是徐志摩思想的核心。因而他的艺术追求是充满博爱性灵的艺术,充满具有人的灵性的艺术。在徐志摩的思想体系中,“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结构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像徐志摩一样赋予“爱”以万能的力量,对“爱”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虽然在徐志摩的笔端,“爱”常常表现为男女间的“恋爱”和“亲情”,但实际上,他的“爱心”有着相当宽泛的内容,这就是西方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徐志摩就是这样,企图用“爱”来扫荡侵占人们心灵的一切卑琐和庸俗,他以“爱”为基石,开始一砖一瓦地营造他的理想世界。正是因为郭徐两人在思想上的不同,才决定了他们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虽然同样是对美和自由的讴歌和赞颂,同样是对于浪漫和理想的追求,但两位诗人却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郭沫若情感的释放是那样的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他的浪漫,是一种狂飙式的革命主义精神。徐志摩的诗歌是精巧的,带着诗人优雅的气质。他的浪漫是温柔的,缓慢的,像是宁静的湖面,漂浮着淡淡的哀愁。

2 不同的艺术创作特色

篇7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

  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我是一个大人,身上穿着长袍,心里存着体面,怕招人笑,天生的灵活换来矜持的存心……"

  "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徐志摩的散文《海滩上种花》里读到的,在这些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美丽的文字中,徐志摩的多情和性灵无不让人动容。在文学的造诣上,徐志摩先生的散文丝毫不逊色于,他将哲理诗化,将情感音乐化,那种独特的韵味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这两天趁着绵绵的秋雨,我好有空暇,先后品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海滩上种花》《印度洋上的秋思》《雨后虹》等作品,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像品了一杯浓郁的香茶,暖和心灵,感受到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大概是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文友给我说——不能天天读这些(老旧)了,应该多读读现代人写的诗歌。这样的教导也好,劝说也罢,说实话,我是很不赞同的。

  这几天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和想法,我想现在的人或许也不能学出他那样有情感的文字。

  比如当我读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的时候,我就想——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那么现在好多人没有情感的冲击和"逼迫"而勉强为诗为文,那他的诗文又算啥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志摩先生在《雨后虹》中写道的那样:“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应建仁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多感悟、多思考、多做大自然的学生,来丰富我们的感情,来饱满我们的情思,而不单单是做到电脑前面"憋"文字,那样会很苍白,无论诗歌,还是散文。

  说实话,除了我们从前就很熟悉的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沙扬娜拉》之外,我倒觉得他的散文更加的吸引我,这大概跟自己的文学素养有关,毕竟诗才是作者最高境界的情感表达。

  诗歌的文字仿佛就是一群跳跃在纸上的灵魂,它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诗人心中不灭的灯。诗人正是用这些灵动的方块拼出了自己在岁月的笛声中飘扬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诗歌是记忆深处的偶然相遇,是茫茫空寂的必然碰撞。是思想激起的涟漪,是梦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记着一瞬间的感受,承载了千古岁月的绝唱。

  话又说回来,放眼望去,我们身边写诗的人很多,但诗人却很少;写散文的很多,但写出感情的很少。写诗的人和诗人的区别在于写诗的人用诗歌诉说了自己的感受,而诗人却是用诗歌描绘着自己生命。(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只是我觉得人家说的很对,借以表达我的想法)

  而徐志摩正是这样一位用诗句倾诉着生命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他的诗,看他的散文,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用他的一生所追求着的"美,与爱,与自由"。

  我一面将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现象,一面拿着纸笔,痴望着月彩,想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希冀她们在我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

  这是志摩先生在《印度洋上的秋思》里边的一段话,很美,在这秋的夜里。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篇8

关键词:生;爱;死;玄妙;永恒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06-02

大部分人认识徐志摩是通过他的诗歌,《志摩的诗》以清新飘逸洒脱不羁见长,但这只是徐志摩作品中的一部分,他的另一部分创作,尤其是25年以后的诗歌及散文作品向世人展现了另外一个徐志摩,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徐志摩一直在用他的躯体血肉来写作,他在诗集《猛虎集》序言中形象地比喻了他的创作过程,他说自己“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话染成大红他不住口(《序文》)。”并且他“想拼这一天,把我的血肉与灵魂,放进这现实的磨盘里去捱,锯齿下去拉,——我就要尝那味!只有这样,我想,才可以期望我主办的刊物多少是一个有生命气息的东西(《再剖》)”。徐志摩的作品就是他人生观的体现,反过来,要理解徐志摩的心灵世界,除了他的为人行事之外,他的文学作品也是很可靠的参考资料。徐志摩是一个热情执着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对生活及其敏感的人,他的“对于人世间的,其感受性的敏捷,也并不下于感受性最敏感的人们。”徐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追求者,“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对于人世的敏感及对信仰的追求,使徐志摩从没有停止过思考,而人生的种种事态,又离不开生、死、与爱。在人生的幻象中,“生与死,恋爱与痛苦,毕竟是陡起的奇峰,应激得我们彷徨者的注意(《我的祖母之死》)”。他思考,并且认为“生、爱、死——,三连环的迷谜,拉动一个,两个就跟着挤。”(《决断》)这三连环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就是在生、爱、死中你拉我扯地不断地挣扎。在徐志摩看来,生与死玄妙、伟大而神奇,他的生是为爱而存在,死又是爱的最高境界。

一、生与死的玄妙

死的意义可以丰富多彩,理解成终结、幻灭、解脱、永恒或新生等都有道理。徐志摩曾说他“不爱想死”(《欧游漫录》),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死亡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在徐志摩的作品中并没有回避死,而是经常会探讨到生和死。徐志摩“不爱想”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死的对象就是恼人不过的生(《欧游漫录》)”。死是你不爱想就可以暂时搁置一边,不必非用尽心思去想的事,可生这恼人的问题却时时存在着,因为没有死,你就是活着,就是生。徐志摩不只一次在诗歌中诉说生的烦恼,比如“可厌的人生”(《翡冷翠的一夜》),“人间有忧愁”(《语》),“这年头真不容易过”(《人变兽(战歌之二)》),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生活211》),等等,都是生之不易的写照,都是对生的思考。

篇9

【摘要】 目的 对152例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积血、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在手术、降颅压等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治疗,每日引流量100~250 ml,引流时间7~12 d。结果 无导管脱出、堵塞、无脑积水、脑梗死、颅内感染,疗效满意。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在治疗各种原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积血,减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缓解高颅压、预防脑积水疗效良好,创伤小,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腰大池;持续引流;中心静脉导管 作者单位:454650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在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积血、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治疗过程中,因血性脑脊液刺激脑组织水肿加重,颅压升高等因素,均会延缓脑功能的恢复,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早期最大限度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是减少并发症最有效的办法[1]。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对152例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或脑室积血,自发珠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患者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均获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52例,男79例,女73例。年龄17~71岁,平均496岁,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积血41例,高血压脑出血并蛛网下腔出血或脑室积血54例,严重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自发性脑室出血18例。12 方法 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72 h,骨窗张力不高,必要时行腰椎穿刺术,测脑脊液压力小于等于350 mmH2O,行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严重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单纯脑室出血组行侧脑室锥孔引流术。复查头颅CT:三、四脑室通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循环通路通畅,即可行脑脊液腰大池引流术。患者取侧卧位,取腰3~4或4~5椎间隙,2%利多卡因针穿刺点局麻,均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做引流管。用Tuohy针常规穿刺成功后,置入J形导管钢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导管在蛛网膜下腔4~6 cm,穿刺点用4号丝线缝合1针并固定引流管,无菌敷料包扎穿刺点,固定,接三通,接引流袋,无菌敷料包扎接口。据每日引流量多少进行调节引流袋高度。引流量以100~250 ml/d,引流时间7~10 d为宜,最长不超过14 d。引流速度不宜过快,应保持匀速引流,控制在2~6滴/min。每3 d抽取脑脊液检验。拔管前闭管24 h,复查头颅CT,了解有无脑积水。拔管后管头行细菌培养。穿刺点缝合1针,5~7 d拆线。13 拔管指征 腰大池引流出脑脊液呈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查脑脊液生化、常规、细菌培养无感染,即可拔管。2 结果

本组152例患者,无因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引起颅内出血、脑梗死、脑积水、颅内积气、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导管脱出及堵塞。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意识状态突然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立即予以20%甘露醇针250 ml快速静脉注射,09%氯化钠40 ml缓慢鞘内注入,约30 min患者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随后意识状态恢复穿刺前状态。分析原因为患者颅压较高,引流速度过快,引流量大所致。重型颅脑损伤组:植物状态生存2例,重残8例,具备部分生活能力12例,能生活自理19例;高血压脑出血组:重残5例,具备部分生活能力16例,能生活自理33例,单纯SAH组:重残3例,26例能生活自理,单纯脑室出血组:重残2例,能生活自理15例,1例因高龄,肺部感染并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3 讨论

①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2],并且操作简单易行,避免反复腰椎穿刺对患者的损害,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每次腰穿引流脑脊液量有限,降颅压、清除蛛网下腔血性脑脊液作用有限,另外反复腰穿易导致局部红肿、蛛网膜下腔粘连,使穿刺一次比一次困难。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因其管腔较硬膜外导管大,不易堵管,避免传统腰大池引流采用普通硬膜外麻醉导管,因管径细小、质硬、不抗折,经常堵管导致引流失败[3]。穿刺点丝线缝合1针,并固定引流管,可预防穿刺点出现脑脊液漏,而引起的逆行性颅内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较硬膜外导管粗,丝线固定容易且牢固,导管不易脱出。穿刺点勤换药、每次更换引流袋接口处都要用无菌敷料包扎,这样可以观察穿刺点是否有脑脊液漏,根据情况作出及时处理,减少感染机会。③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可根据患者颅压高低调节脑脊液的引流量及引流速度,能够平稳、持续、有效减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改善和促进脑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4]同时减少脱水药物的使用,特别是20%甘露醇应用的量及频率,减轻肾功能的损害,减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④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能使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尽早、尽快、充分引流,降低了血性脑脊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轻因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损害,同时可使有害物质对脑组织的刺激在较短时间内减轻,尽快缓解脑水肿。⑤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可促进脉络丛脑脊液的再生,起到冲洗置换作用,从而减少了血性脑脊液吸收引起蛛网膜下腔颗粒被堵塞和粘连的几率[5],预防脑积水的发生。总之,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作者认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该方法能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有效降低颅内压和缓解高颅压,减轻脑血管痉挛,减轻继发脑损害,降低急慢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对脑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腰大池引流术,是一个较硬膜外导管更理想的替代办法。

参 考 文 献[1] 戴永高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3536.[2] 金丹,王雪涛,李云辉,等早期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海南医学,2010,21(14):5759.[3] 陈得忠,郭予大,张卫华,等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05例临床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2002,5(8):752753.[4] 李传勇,赵坤,郭鹏,等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99100.[5] 赵晓波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分析.山东医学,2009,49(2):5354.

篇10

论文摘要:虚拟现实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应用于教学,能为学习者提供逼真的临场感和自然的交互,从而提高其思雏认知。分析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实验的需求,论述将桌面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卫生职教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阐述卫生职教虚拟教学模型的具体建模方案以及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拓展与升级。

1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

1.1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技术(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综合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 口技术、实时计算、工程仿真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前沿技术,它能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人工虚拟环境,用户能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l1。它具有 3个特征:逼真的临场感、自然的交互、提高学习者思维认知。vR突破了人类认识的时空限制,大大拓宽了人类对现实世界及未知世界的感觉和认识 ,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崭新的环境和手段。在军事、制造、医学、设计、艺术、娱乐等领域,vR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教育颔域应用现状及前墨

对教育领域而言,运用 VR能够通过计算机将三维空间或实物模型的意念清楚地表示出来,能使学习者直接 、自然地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进行交互,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而获得最大的控制、操作整个环境的自由度[21。这种呈现多维度信息的虚拟学习和培训环境,以最直观、最有意义的方式为学习者掌握一门新知识、新技能提供崭新途径。 普遍意义上讲,完整的 vR系统需要高级计算机、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洞穴式投影等昂贵的硬件支持设备 ,这对于大多数教育教学单位都是难以承受的,从而严重制约了VR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但在科技多样化发展的今天,VR系统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vR系统配置可以根据目标需求而定。设备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的复杂VR系统,一般应用于高校或航天军事等高端技术工作领域。而桌面型vR系统仅使用电脑单机,显示器是学习者观察虚拟环境的一个窗口,学习者可通过使用简单的外设(如鼠标、立体眼镜等)来驾驭虚拟环境和操纵虚拟物体,虽缺乏完全沉浸功能,但其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的特点非常适合在我国的普教、职教领域推广应用。

2 VR在职教个性化教学实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2.1 职教学情现状

在各类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在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但学生对于新颖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高的动手愿望 ,因此,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辅以演示、实验、实训 ,并使人人都能动手参与,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模型、设备、实验、实训条件有限,特别是一些价格昂贵的设备 ,不可能人人都能动手操作;盲 目操作会导致设备损坏,需要一定维修费用;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理论、实践教学并不现实。

2.2 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观,是伴随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针对传统教育大统一的弊端提出来的。它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征为基础 ,以学生内在需求为核心 。以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与个性的自由、充分、和谐发展为目标而实施的学习活动_l1。个性化学习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为教学资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而学生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和利用者。由此可见,最为简单、易行的个性化学习载体就是基于web的学习动手实践,B/S模式、互动操作,可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自定义完成学习、实践任务。

2.3虚拟教学模型在个性化教学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就教师而言,实现了从传统讲授一简单图文课件讲授一简单图文课件+虚拟教学模型讲授的转变。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形式。同时,虚拟教学模型是使用计算机模拟出的实物形态,其使用同课件一样方便,既能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也能使师生获得临场感,增强师生互动。

就学生而言,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到的是用vR技术数字化后的实物,只要有网络环境或在家登陆学校的模型web服务器,学生就可动手操作,同时有了直观模型的临场体验后,学生在面对实物操作时也易上手,杜绝了盲目操作。学生也可以通过协作探究解决问题。此外,卫生职业院校还承担着成人教育的培训任务 ,对于一些短训班或远程教学,在授课时演示或在web上一些虚拟教学模型,可帮助学员理解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

虚拟教学模型可以通过编程定制、更新内容 ,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利于职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虚拟教学模型还可虚拟出一些新型的装备用于教研活动,体现出教学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如虚拟科学实验室、虚拟校园、特殊教育、仿真实验、专业实训等。

3卫生职教虚拟平台建模方案

针对卫生职教的教学特点,可以开发 4类桌面型虚拟现实应用 :模型演示、过程仿真、场景展示、仪器操作。为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均采用B/S的模式。

3.1模型演示(人体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教学)

功能需求 :虚拟口腔模型、器官模型在屏幕中三维立体显示 ,可用鼠标进行任意角度的调整观察 ,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取最近乎于真实的感受。

可行性技术方案:Java Applet、Java 3D技术配合使用 3D模型辅助设计软件 (设计需导出 VRML2.0或 OBJ格式文件 ,如3D SMAX)。

论证:由需求可知,这种三维设计是基于图形建模的,可选用 VRML和 Java 3D技术在 web上 3D图像 。与传统VRML相比,Java 3D的功能和可编程性更强,具有 Java丰富类库的支持和良好的跨平台性,考虑构建 3D简单模型,并配合专业 3D模型设计软件构建复杂模型。客户端提供用户实验的环境主要采用 Java Applet来实现,使用 Java Applet编写图形用户界面,仿真计算任务由浏览器的 Java Applet完成 ,使用 Jav3D实现虚拟实验场景的3D显示,两者嵌入 HTML文件网页构成用户的前台操作界面,支持 web方式。

3.2 过程仿真(虚拟化学实验、虚拟口腔设备操作与维修)

功能需求:用户可直接操作 web中虚拟的化学实验装置和化学药品,完成实验。

可行性技术方案:同 3.1,但需考虑场景和复杂的操作交互 ,其程序编制较 3.1复杂。

3.3场舞展示(口腔诊所布局、ICU布局)

功能需求:真实再现室内环境格局、设备布局 ,可由鼠标控制,转动到任意视角浏览 ,用户有临场感。

可行性技术方案 :超广角镜头转台摄影+静态图象 360。全景拼合显示技术(QTVR或 Java编程)。

论证:由需求可知 ,最简便的方法是基于静态图象进行建模。QTVR运用相机拍摄的真实全景图像来构建虚拟现实空间与计算机图形设计或其他 VR技术相比,其制作相对简单、制作周期缩短、成本低廉、且由于照片清晰度高,细节不会被遗漏观察场景时有身临其境感觉。由于数据量小 ,观察起来也非常流畅。另有使用 Java编程来实现静态全景拼接的方式,需Jav虚拟机支持。

3.4仪器操作(心电监护仪操作、心电擞据教学)

功能需求:心电监护仪器功能与实物一致,但数据不是现场实测,而是调用专家库中的临床教学心电数据资料,学生能通过鼠标点击虚拟心电监护仪相应按钮,得到相应结果,从而熟悉仪器操作,掌握相关临床知识。

可行技术方案:Windows平台下的 Lab View 8.0虚拟仪器软件设计(无须数据采集卡)。 论证:美国 NI公司的 Lab View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G语言)是专门用于设计虚拟仪器的。它是用框图连线来替代传统的代码编写,而且内置 了丰富的仪器仪表控件(表盘、开关、旋钮、波形现实等),可在虚拟前面板上根据需要自由组合D1。另外,它的数学分析、信号处理函数库功能强大,能够轻松完成临床教学心电数据的分析、处理、显示,并可根据所需功能对仪器快速原型化 。Lab View 8.0的Remote Panel功能支持 web方式。

4拓展、开发和意义

4.1 拓展、开发

(1)建立和累积可定期更新的开放型医学数据专家库。如心电临床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口腔临床数据、设备维修数据等。依托网络通讯平台,实现教学素材的群体共享,为开展优质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2)建立和累积可定期更新的开放型教师评价专家库。广泛收集教师群体智慧、经验 ,将评价依据收纳到计算机教师评价专家库中,变教师个体评价为群体评判,这种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综合性,而且依托网络通信平台,将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共享,可提升教学质量 ,并为教学创新带来巨大益处。

(3)基于医学数据专家库、教师评价专家库 ,引入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生提交的实践作业 ,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一方面保证了评价的综合性、客观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成绩得到最快的反馈,进而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学习效果。

4.2 意义

(1)变经验重复型教研组织形式为经验研究型。这种基于智能专家库的架构大幅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取消了其重复劳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研时间,专注研究那些计算机无法得出结论的学生个性实例或计算机提取的学生共性、典型实例,从而不断更新、完善专家库内容,类似问题可在下次计算机评判中得以解决。

(2)为电子学档体系服务。电子学档(ELP)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有关学习的一种集合体,主要用于现代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和知识的管理、评价、讨论、设计等 。智能专家库评价体系是依托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的,能与电子学档建立数据交换接口,从而为教研评价分析积累充足的资料、为电子学档体系服务,对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电子学档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可进一步增强虚拟教学模型的网络协同实验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杨乐平,李海涛,杨磊.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