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生成器范文

时间:2023-04-08 23:0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生成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歌生成器

篇1

乐学歌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此歌认为,读书学习可以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智慧;可以消除忧愁,爽心顺气。要想保持乐观情绪,就要努力读书学习。虚度年华的人,不免有空虚苦闷之感,只有倾心爱学之人,才会在精神上感到充实和快乐。这种以学习为乐的情怀,堪称高尚的精神境界。

知足歌

“人知足,要常笑,笑笑就能开怀抱,笑笑疾病渐消除,笑笑衰老变年少。听我歌,当知窍,幸福生活莫丢掉。堪笑痴人梦未醒,多欲贪心未去掉。知足快活似神仙,嘻嘻哈哈只是笑。”

此歌很有现实意义,现在有的人爱攀比不知足,身在福中不知福,本来日子过得不错,却整天愁眉苦脸,牢骚满腹。说什么房子不如别人建得大,车子不如别人买得好,票子不如别人挣得多等等。人常说:“知足者常乐。”人若知足,虽贫如乞丐,亦安然自在;若不知足,虽富可敌国,还是苦恼忧愁。究其原因,就是攀比,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嗜欲无边。医学证明:“心情乐,疾病却,快活便是保健药。”情绪乐观,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心理健康,这是应该渴望追求的。

乐志歌

“世人各有志,唯我听自然。不思为王为官,不思成佛成仙,不思黄金白米,不思家舍田园。不思恩恩怨怨,不思与人攀比。但愿布衣能蔽体,但愿陋室夜能眠。但愿薄酒饮几杯,但愿好书看几篇。但愿散步明月下,但愿高歌好花前。如此足矣,更何望焉。”

此歌提倡顺其自然,简单生活。不要追名逐利,争官争权;不要计较得失,在意恩恩怨怨;不要贪图富贵,追求生活奢侈。欲望强,贪心多,就会活得累,不洒脱。有碍心情愉快,影响身体健康。此歌很适合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退休在家,衣食无忧,每天读读书,散散步,喝几杯小酒,唱几曲好歌。宁静自然,幸福快乐。

自在歌

“自在自在真自在,自在二字谁不爱,工农兵商本分人,各宜辛勤莫懈怠。若是游手只好闲,自然饥寒家业败。量留工夫享自在,这等自在才不碍。不巴高,不学坏,不欠官粮不欠债,外人钱财我不贪,他人妻女我不爱。他人骄傲我不较,他人奢华我不赛。贪痴嫉妒尽消除,落得心中常自在。”

此歌劝告各色人等,要自安本业,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恪尽职守。要辛勤劳动,生活俭朴,不攀比奢侈豪华,不追求贪图享受。不游手好闲,不吃喝赌。不骄傲自满,不心怀嫉妒。要有宽容之雅量,有忍让之大度。要互相帮助,和谐相处。这样心情坦荡舒畅,身体自然健康,生活才会幸福。

篇2

会所主题:红酒与美食。

人均消费:300元以上。

装盘特色:采用自己砸出的石板做盛器,成本低廉,且形状独一无二,比起红极一时的方方正正的火山石板,更有个性,不可复制。另外,盘饰中结合了简单的分子美食技法,将分子料理与川式美味完美结合。

“领地”的采购部门除了要采购原料,还要跟大厨一起去郊县的采石场购买整块的石材,买回后由厨房人员自己用锤子砸成形状各异的石板,而石板的边角料就用来做盘饰。

香薰猪肋骨

两种烟熏法 化个组合妆

亮点:结合分子厨艺,将传统的烟熏法与分子美食的烟熏技法完美结合,用烟熏枪喷出孜然和花椒味的烟雾,代替常见的玫瑰香型或者荣莉香型,保证了整道菜从味到形的和谐统一;将传统的烟熏腊肉在口味上加以改良和丰富,以前腌制时只放盐、花椒、酱油,现在放入多种酱料,香味更浓厚。

批量制作:猪精排80斤洗净,放入辣椒粉1250克、花椒粉250克、胡椒粉400克、白酒2瓶、生抽1瓶半、美极鲜1瓶、味精适量、甜面酱3瓶、芝麻酱半瓶、粗孜然粉300克拌匀,入保鲜冰箱腌48小时,取出放在烟熏炉上(炉中放入大量锯末和少许用水泡过的粗孜然粉)熏十几分钟,放在阴凉通风处吹约10天即可。将风干的烟熏腊排骨取下,洗一下表面的酱料,入蒸箱蒸约25分钟至熟,取出晾凉,改刀成麻将大小的块,按半斤一份分好,封保鲜膜冷藏保存。

走菜流程:将预制好的排骨取出,带保鲜膜入微波炉加热1分钟,注意加热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肉质收缩、骨头露出来,影响卖相。

装盘创意

烟熏枪内放入少许孜然粉和花椒粉混合而成的粉末,将喷出的烟雾用玻璃杯收集后罩在排骨上,一起端上桌后再将玻璃杯取走,排骨萦绕着带有孜然、花椒香味的烟雾,既有气息又有意境。

味道素拼

亮点:将蜜汁番茄+鲜椒长生果+姜汁菠菜三种小菜组合在一起,属于冬季养生系列。色泽红、绿、褐搭配,映衬着黑色小碟、原色石板,视觉效果很“跳”,味型为甜味+辣味+姜汁味的组合。

蜜汁番茄:小西红柿霓一下去皮,加蜂蜜、葡萄糖(质地更细,而且不像白糖那么甜)腌1.5小时,当餐做、当餐用。

鲜椒长生果:选用大巴山产的黑花生,这种花生皮呈紫红色,清水泡涨后为深红色,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将花生泡透后,加入红小米椒末、蚝油、盐、味精拌匀即成。

姜汁菠菜:菠菜烫熟后用调好味的姜汁拌匀。

装盘创意

在方盘的一角用澄面团固定几块石板下脚料,点缀鲜花、松枝和鹅卵石,盘中间放一小碟干冰,干冰上放一条木板,衬一支粽叶,顺叶子的方向整齐摆上牛肉片,上桌后由服务员将木板端起,在干冰上浇点水,再盖上木板,此时整个菜品便处于烟雾的环抱中。

领地滋味牛肉

亮点:1、调味时一点油也不放,主要突出青花椒和小米辣的鲜麻鲜辣。2、利用砸石板时剩下的石材边角料,做成山峰造型,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批量制作:选用牛腱子肉6斤,放入小米椒300克、芹菜段250克、大葱段50克(以上腌料用刀拍破)、青花椒300克、小葱50克、香菜50克、盐、味精、美极鲜、花雕酒腌制12小时,然后带所有腌汁一起上笼蒸45分钟,取出放凉后切薄片,入冰箱备用。

走菜流程:取牛肉片300克放入不锈钢盆内,下入拍碎的小米椒、拍碎的香粟梗、拍碎的芹菜段、小葱段、鲜青花椒、味精、盐、美极鲜,覆上保鲜膜用力晃匀,使辅料的汁水和滋味充分融入牛肉片中,将牛肉拣出,再放入少许切好的小米椒末、芹菜末、香菜末,稍拌一下装盘。

装盘创意

自己砸出来的石板上撒一层细盐,点缀少许黑芝麻和松枝,石板较宽的一端放几颗红毛丹皮,用鲜艳的红色反衬石板和盛器的素色调,石板上放三只黑色小碗,分别盛入三种原料,每只碗中插入一根香葱叶点缀。

红酒无花果银鳕鱼

亮点:银鳕鱼入菜多是煎制或者制,一般为咸鲜味型,这道菜配以香甜味浓的干无花果,再佐以特制的红酒汁,既切合了会所的主题,又带上了异域风味。这种配料和味型还适用于搭配鹅肝、虾仁、带子等口感比较清爽的主料。

原料:银鳕鱼约200克,干无花果约25个。

调料:红酒汁15克。

红酒汁调制:红酒半瓶,酸梅酱半瓶,烧汁50克,泰国鸡酱150克,蓝莓酱半瓶,山楂片78片(掰碎),一起入搅拌机内搅碎成汁,颜色为暗红色。

制作:1、银鳕鱼去皮切成小粒,加盐、味精、胡椒粉、姜葱水腌约5分钟,拍上干生粉,入六成热油中炸至外脆里嫩。2、干无花果用清水泡透,入热油中炸去部分水分。3、锅上小火,放少许底油,烹入红酒汁,下入两种炸好的原料快速翻一下,即可出锅。

味型:咸鲜微酸微甜,略带酒香。

装盘创意

蜜豆入油盐水中氽熟,掰开后摆成扇形垫底,将炒好的菜品盛放在上面。

法式小羊排

亮点:在腌制小羊排时,除了常见的蔬菜汁外,又加入金狮糖浆增色,用郫县豆瓣增加香辣,口味复合,香气浓郁。

制作流程:将法式小羊排500克改刀成片后冲净血水,将蔬菜汁100克、美极鲜10克、汁5克、味精5克、鸡粉5克、金狮糖浆15克(主要起上色作用,也可使原料更有回味)、保卫尔牛肉汁10克、黑胡椒碎少许、郫县豆瓣酱15克、生粉10克、澄面10克(使羊排炸好后有可塑性,比较“挺”,装盘时不会软塌塌)调匀成腌汁,放入小羊排腌制3-4小时,走菜时捞出用干毛巾吸去表面的水分,拍少许干生粉,入六成热油中炸约4分钟,控油装盘。

装盘创意

炸番茄“冒充”低温慢煮

用薯格、苦菊、小番茄做装饰,下面撒上七味椒盐(调入少许孜然粉)。小番茄入六成热油中炸至起皱,将皮剥开,有种“低温慢煮小番茄”的感觉。

黄金树下寻美味

亮点:用观赏植物“黄金树”与石板组合做盘饰,树下的“美味”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最好是搭配头盘“大菜”。

原料:高原牦牛肚250克,青笋条200克,魔芋丝结100克,青红椒圈各20克,自制鲜汤1千克。

制作:1、冰鲜牦牛肚用高压锅压制40分钟,这种牦牛肚压完后口感还是脆的。将煮好的毛肚切成梳子形按份分好,入冰箱冷藏保存。2、青笋加入盐腌一下后挤干水分备用(这样处理过的青笋干不论怎么加热都是脆的)。

走菜流程:盆底垫上汆过水的青笋条。将毛肚放入漏勺中,入热水烫一下,捞出摆在盆中司,旁边摆上芋结,浇上烧沸的自制红汤750克,撒上少许青红椒圈和一朵青花椒,淋上烧热的红油即可。

红汤调制:1、大蒜5斤、老姜10斤、芹菜、洋葱、胡萝卜、蒜苗适量,全部过油炸出香味,捞出。2、锅内放菜籽油6斤,下入郫县豆瓣、姜蒜末、八角、桂皮、香叶一起炒香,下入高汤10斤,放入步骤1中炸好的蔬香料,熬制半小时左右,加入香水鱼料1袋、烧鸡公料1袋、拍碎的鲜红小米椒半斤,大火冲开后关火,焖5分钟,过滤后留汤即可。

味型:香辣味浓。

装盘创意

1、黄金树是一种观赏植物,无叶,果实颜色金黄,在花草市场有售,25元一根,每根可以斩成三段,用完后浸泡在水中,可以用三个月,比花草便宜得多,而且很夺人眼球。

2、用自己敲出来的不规则石板,一端用澄面团固定上一个小陶罐,这里用的陶罐是将冬菜罐废物利用,零成本,而且很有“做旧”的古董感觉。

篇3

关键词:生物医学;测试技术;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O6-33;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31-02

一、引言

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测试技术与传感器》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和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集光、机、电于一体,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学科技术的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仪学院目前开设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程的课程目的为系统论述测试系统及其基本特性;介绍测试系统中传感器的结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以及传感器的发展趋势、选用原则等,它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仪器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自控原理、智能仪器课程设计、虚拟仪器课程设计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测试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课程,涉及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学科,对先修课要求较高,现有的教学内容,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侧重于原理的介绍及公式的推导,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缺乏感性认识,容易出现枯燥、难以学好的感觉,加上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态度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直接影响教学效果。(2)现行传感器教材比较繁多,有的以传感器原理为主线,有的以过程参数测量为主线,但是很多教材都没有涉及新型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不符合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3)目前传感器课程的实验环节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使用和标定方法,以及相应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设计。(4)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以考试为主,辅以作业、实验、考勤评价,这种考核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专业应用能力。

传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大多是自动化、精密仪器专业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结合本专业优势,本文提出通过使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临床实际教学、结合多媒体等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医学传感教学效果。这些方法对提高生物医学专业的传感教学提供了重要改进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和完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型教学,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流大学本科生的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改革目标

1.本文拟从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多样性模式、实验课教学模式等方面研究并探索出具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特色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在大学学习结束后,离开校园和教师,具有继续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以基本传感测试单元为框架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基于生理学与工程应用或医学临床现象结合的传感学科交叉内容,为编写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适用的生物传感教材、论文等提供教学资料并制定教材理论体系框架。

四、具体措施

(一)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教师课堂讲授重点为最核心的知识点,对具有迁移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进行阐述。讲授内容少而精,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而对事实性知识点,则少讲或不讲;讲授内容宽而新,以学科的发展为大背景,了解课程基本原理在大学科中的定位,以及与学科最新发展的联系。

教学内容较多,面面俱到的教学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并不佳。根据传感检测特点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培养需要,设计该课程的课程体系以各传感器基本功能为主,尤其是电感、电容、电压、应变片、磁电式传感等章节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各个章节的应用与心电、脑电、肌电内容相关联,引入生物医学工程重要的研究领域――脑机交互,作为重点讲解;而光敏、气敏、热敏等章节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不做重点讲解。因此,可据此分配授课时间,突出教学重点。

2.教师根据核心知识点,提出知识点总结分析归纳问题、实际应用相关问题等,由学生课程小组分别选择问题,课后参阅书本、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由课程小组代表发言,课堂展示并交流。

此外,在各个传感系统中识记结构部分内容琐碎难记,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并不高,不要求掌握详细结构,在理解传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日后工作或科研中用到这部分内容时能够通过查阅参考书获得信息即可,课堂讲解突出章节纲要,对其中涉及的工程应用现象补充材料介绍。

3.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基本格式及其具体实例,由学生自我提出学科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参阅相关资料和解决方法,模拟写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为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特点,在生物医学传感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整理、添加与工程应用和医疗仪器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压电传感基础上增加相关的医疗应用讲解,如人工瓣膜、血压监测计等器件的工作原理内容;在讲解电感基础上,增加当前无创呼吸电感检测的原理等介绍,这些内容对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这部分内容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良好的体系,此外,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的生物传感生理学教材。在讲解医疗方向的应用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系统化,不仅可以很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培养要求,还将对编写工科专业专用的生物医学传感教材提供课程资料和理论框架。

4.课程教材模式探索。课程教材采用开放性体系,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研读现行的先进教材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推荐至少2本以上国内外先进教材,包括英文原版教材,对应于不同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寻找、分析、归纳、比较,并利用各种国内外文献网络进行最新相关进展的补充和学习。引导学生尽可能或完全避免学一门课程只读一本书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使用多媒体和板书进行理论教学之外,还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公开课等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我校图书馆的视频资源中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利用这些强大的网络资源可以弥补课时少、课程任务重的矛盾。比如,在该课程教学中,原理介绍部分占课时较少,在对重点器件结构和系统课堂讲解的前提下,其中一些具体的设计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除了缓解课时不足的矛盾,网络课程资源还可补充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发展学习平台中的相关传感课程讲述,由经验丰富的名师授课,通过网络观看可加深对理论学习的印象,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示范了资料收集和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索

1.基础性实验:围绕测试技术与传感器的核心知识点,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信号检测,这类实验主要属于验证性实验。

2.综合性实验:模拟生产或生活实际中的某一具体项目开展,学生可根据被测对象的不同选择各自合适的传感器,实验室配备电压表、电流表、指示灯、蜂鸣器、计数器等设备,用于学生自行完成线路的连接,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拓展知识点,综合性实验可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贯穿起来,整个项目采用3~4人为一小组的团队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适时地进行引导,循序渐进地实施项目,完成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的学习。

3.提高性实验:对于提高阶段,我们将尝试结合虚拟仪器实验平台,虚拟仪器技术是仪器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增设实验内容要求学生采用软件LABVIEW或VB、VC等作为开发工具,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如有可能还可根据检测分析的结果产生相应的输出控制信号。

4.除了实验教学,在与医疗仪器相关的脑机交互研究方面还可成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小组,开展多种课外科技活动。其中申请者是该科研活动小组的指导教师之一。结合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拟吸收对生物医学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加入,主要以观摩实验和学习实验方法为主,在活动参与中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促进专业学习。

五、总结

本文针对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生物医学专业学科交叉特色,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目标和措施,使学生能自主使用各种通用传感和专用医疗仪器平台,灵活选择信号分析方法,加强对仪器平台分析的能力和对结果的理性认识,发挥该课程的实践性优势。通过施行开放式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验知识的延伸,完善考核制度等改革措施,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医工结合”型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及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Z].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2011.

篇4

厚重深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国有企业领域的改革始终伴随着激辩和争议,也难免会存留些许误解,正如书中所言:“如果国企做大了,舆论会说它是垄断;如果它做不大,舆论又会说它没有竞争力。一些人眼中,国有企业为中国经济奠定了基础;另一些人看来,他们是金饭碗和高福利的缩影。”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些误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国企还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对改革也缺少厚重深沉的思考。的确,国企改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存了许多弊病,然而动态的改革没有完成时,定型化的评论还略显片面孤立。诚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渐进式的改革需要有序展开,把“垄断”、“国进民退”等标签强贴在国企身上以质疑其合理性的过激言论,对当前全面深化的改革没有益处。《国企备忘录》并没有参与这场争论,也没有试图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国有企业这一特殊群体,对其历史和现实进行了详实的考察,力图通过厚重的历史、厚重的现实、厚重的数据和厚重的责任来回应某些轻浮、偏激的言论,还原国有企业的真实面目。可以说,《国企备忘录》将人们引入了冷静的思索轨道,为国企改革的建设性意见提供了充实的论据,为国企有序改革之“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生动鲜活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不得不承认的是,国有企业不仅数量庞大,类型也多种多样,其改革必然是一场世所罕见的大规模“企业革命”,远非一两部专著所能论述和形容的。因此,如何做到“一叶知秋”,全面把控这样一个横向和纵向跨度如此巨大的描述对象,是同类作品创作初期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与一般作品大而化之的回答方式不同,《国企备忘录》并没有进行编年体式的宏大叙事,而是选取了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以及代表性的企业,并运用这些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例折射规模宏大的时代风貌,把无限的遐想和评论留给读者,从而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可以说,这些丰满详实的材料是对国企改革之路的多角度留存。例如,中国交建有幸成为了书中的一面“历史之镜”,用来折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改革历程。书中提到,中国交建在2005年刚完成重组时净资产仅有80多亿元,而一年之后,集团便通过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募集到了24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国企,充足的资金为企业内部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交建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中国交建的经验仅是国有企业整体“浴火重生”的一个缩影,诚如书中所言:“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日益完善的治理结构,正在给国企注入新的活力。”

唯实求真

篇5

【关键词】美国教育;先进性;研究生英语;改革

0 前言

今年有幸获得了来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可以亲身近距离的接触到了美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大学的教育体制,使得本人对本校正在进行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有了很多全新的想法。当然,美国的教育体制并不是完美的,同样存在很多缺点,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中的优点为我所用,使我们的改革可以更好的进行。

1 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然,英语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是基本无用的,可是对于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语的好坏决定了未来个人工作和学术的高度。如果大学生想要到发达国家学习,首先就要面对英语考试,比如托福、雅思。没有好的英语成绩,是不可能迈出国门进修的。如果学生毕业想要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就不可能被重用担任关键岗位。如果学生想要在学术上更进一步,不能阅读英文文献,不能撰写英文论文,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因此,英语并不是学生的专业课,但却是学生们必不可少的成功技能。当我们面对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时,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对现行的英语课程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保留精华,添加新时代元素,使得英语课程更适合当前环境的需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使用英语。

2 中美教育体制的比较

2.1 义务教育阶段的影响

美国的大部分小学中学是没有外语课的,美国也没有统一的高考,外语更不是申请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因此,美国学生学习外语完全是兴趣。进入大学阶段,外语仍然是选修课,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只有学习的兴趣,因此美国的外语课程通常简单实用。

而在国内,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需要面对英语课程,从一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英语都是重中之重的必修课。(当然,现在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这样的弊端了,已经着手开始进行改革,这是让人欣喜欣慰的一件事。)进入大学,英语同样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更要面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验。所以,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是立身之本,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的英语课程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学生会读会写会做题,但却偏偏不会实际应用。

2.2 大学阶段的影响

美国的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是不分专业的,全校新生都是任意选课,完全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此,只有当美国的大学生决定学习需要外语的专业时,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课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热情的。国内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前已经选定专业,而无论任何专业,需不需要英语,都必须选择英语课程。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无奈的应付的。当学生们被动的学习了10多年英语后,进入研究生阶段,又面临再一次的英语必修课时,一方面,学生们是抵触的;另一方面,学生又渴望可以把多年的哑巴英语学活会用。我们应该了解学生们这样的矛盾心理,引导学生走上主动学习的成功之路。

2.3 研究生阶段的影响

美国的研究生几乎完全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很少再需要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上大课了。对学生的考核也绝不是什么闭卷考试,而是学术论文与实践报告。学生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往往事半功倍。美国的研究生最快一年即可毕业。而在国内,学生不但必须学习英语,而且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形式,题型也是一贯式的选择题,翻译题,写作题等等。学生学习不是为了使用实用,而是为了通过考试取得高分。这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仍然摆脱不了应试英语的学习模式,与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

3 对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启示

对比分析了中美教育体制的不同之处之后,我们应该认识到现行研究生英语教育的弊端,吸收美国的先进理念,对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学生英语的实际要求和学生在工作中对英语的实际需求。

我们要承认,多年的应试英语教育,使得学生们对英语学习完全是被动式的,但我们也要看到,现行的英语教学方法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给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尤其是单词、语法、阅读和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现有的英语知识,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们不但学会新知识,更要活用旧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哑巴英语为交际英语,变应试英语为实用英语。

3.1 变必修课为选修课

想要学生们带着兴趣来学习,带着渴望来学习,首先就要把英语课从人人都一定要上的必须课,变成根据自己兴趣,根据专业需要,根据个人为了规划来决定是否学习的选修课。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多数需要的是自己的领悟与研究,那么英语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学生完全应该有自决定选择专业课以外的任意课程,只要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有帮助就好。对于有的专业,比如中药制药,中文古文,对于有的类型的研究生,比如专业型研究生,英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即使对于经济金融之类需要时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也不是每一个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英语。因此,我们应该从源头把英语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们,让他们来决定。

天津大学今年已经从博士生英语课程开始了这样的改革尝试。英语彻底从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学生们如果不选修英语,可以选修其它课程,只要最后总学分达到毕业标准即可。这样来学习上课的学生,不再需要老师的督促,而是自觉自愿的按时上课,甚至要求老师多讲多传授,以满足自己对英语知识的渴求。今后,这样的尝试还需要在硕士生阶段进行试验。让我们相信,这些学生们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是否选修英语一定是他们慎重考虑的结果。这样才能在心理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2 变单一课程为多元课程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多门英语课,但无外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这实际上只是相当于把高中的一门英语课拆分为四部分来讲解。对学生而言,英语学习还是只学不用,还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实际应用。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已经没有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了,更多的是针对自己本专业的需求,对未来进行工作的需求。因此,英语课程的安排不应该再着重于应试,而应该摆脱考试的束缚,给学生更多更广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机会。天津大学已经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了学术研究英语,实用写作英语,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每年通过网上调查表的方式,来获取学生对每门课程的评价,要求,展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意见挑选教材,增加内容,甚至增开课型,来满足学生们对英语的实际需求。

3.3 改变上课模式

传统的上课模式已经沿用了几十年,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有其长处,效率高内容多授课连贯。但是,它的缺点更加显而易见,缺少交流缺少互动,学生不能参与其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更是缺乏。这样的上课模式的结果就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授课,学生不能吸收缺少积极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1]因此,教师应当对主题的背景、历史、发展等进行生动的介绍,应以语言为主并配以图片等。目的是要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分协作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并进行陈述,并对其它小组的陈述加以评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以适当的引导并指出、改正出现的错误,从而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的复杂局面逐渐一致起来。在共享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的上课模式,尤其适用于英语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变学英语为用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改变考试模式

影响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方式和目的的最关键因素还是考试方式,毕竟学生们很在意分数的高低,因为这会影响奖学金的评选,用人单位的考核等。因此,如果我们不对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前面所有的改革都会减效很多,最终学生们还是会走回应试英语的老路。

在这一方面,天津大学做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还没有完全放弃闭卷考试这一模式,但其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并不断引入新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有机会从多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如,英语项目展示考核模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自己创意,自己写稿件,并最终以口语的方式来展示成果。这一过程,学生们要阅读要思考要分析要写作要背诵要听力要口语,可以说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全方位考核,使学生们学有所用。这种考核方式也深得学生们的喜欢,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来主动学习英语,使自己的英语水平获得了很大进步。

4 结束语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仍有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只是就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教育区别来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改革做了一些设想,还需大家共同研究。因为要实现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既定目标,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就必须对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教学评判等方面进行变革,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篇6

关键词:惩罚教育;时代困境;矫正行为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46-04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惩罚就是在行为反应之后紧跟的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1]惩罚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性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2]惩罚教育能有效地维持、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且是评价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惩戒、惩罚、体罚三个概念,指出:惩戒是通过对不合规范行为的减少与符合规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过程。“惩戒”,“惩”是惩处、惩罚,是手段;“戒”是戒除、戒绝。在学校教育中,惩和戒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其根本出发点。惩戒权实际上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特殊身份决定的一种教育管理权,是教师基于职业地位而拥有的针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教育权力,惩戒目的是矫正学生的违规行为、维护教育教学正常秩序,是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3]但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方面存在着惩罚教育被误用、滥用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小心甚微、不敢使用的处境。因此,在师范生教育中理清惩罚教育的利弊,提出在使用惩罚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一、惩罚教育的作用

1.惩罚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的积极作用

惩罚教育作为约束儿童一种教育手段,国外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洛克、夸美纽斯等,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惩罚的有效性。马卡连柯表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人格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4]惩罚在我国也古已有之。在古代,教师用戒尺打手板对学生进行惩罚是很常见的。惩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惩罚是评价学生的有效方法。惩罚就是惩戒处罚,罚是手段,戒为目的,惩罚是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给予的一种否定评价。学生努力的动力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今,在很多课堂中充满了对学生的浅层赞赏,经常有教师在课堂上要求给回答了一个简单问题的学生以掌声,以此表达对他的激励。但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却指出:当一个人正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活动本身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单调的赞扬会让学生觉得表扬是那么容易获得。浅薄的赞扬不过是教师对学生的敷衍,会使赞赏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反之,教师在学生真正出错的时候,给予学生善意的处罚,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也会让其感觉到教师是一直在关注自己的,是愿意指导自己继续前进的。

(2)惩罚具有维持课堂纪律的权威性。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系列的规章与纪律为之作保障。涂尔干的《道德教育》中对惩罚作为维持课堂纪律的重要手段有精辟的表达。他认为,维持纪律就是惩罚的本质,惩罚能防止纪律权威的丧失,但却不能赋予它权威,违规行为对纪律权威的侵蚀,是违规行为不被惩罚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上刻意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进行适度的惩罚,从而让他们意识到何种行为是错误的、是应该避免的,也让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的秩序。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实施惩罚,既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了教育,也从侧面给予其他学生以提示,从而有效地维护了课堂纪律。

(3)惩罚是矫正学生错误行为的特殊方式。学生因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必定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差。当他们犯错误时,如果教师和家长不予理睬,就会使他们模糊是非观念。惩罚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教师矫正学生不当行为、帮助他们培养良好习惯,这些作用尤其体现在课堂这个作为教育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场所。教育的良好时机恰恰是学生犯错的时候,此时能够合理地运用惩罚,就会对其错误行为起到矫正作用。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在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备受关注的课堂上,合理的惩罚往往被教师所忽略,从而导致学生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矫正。应该明白:运用合理、恰当的惩罚,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是规范学生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培养良好习惯以及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2.惩罚不当的负面影响

惩罚作为课堂管理的有力手段,也是促进学习发生的有效方法。在课堂管理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将惩罚作为首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总是喜欢接受奖励,而害怕受到惩罚;总是力求避免失败,追求成功。教师不当的惩罚会给学生、教师及社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增加课堂问题行为。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于198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照管55个纪律散漫的儿童,要求教师对儿童的违纪行为紧追不放,处处抱怨,每每训斥,时时苛责。结果发现,8天后儿童的问题有增无减,每个儿童都有150次左右的攻击,而且很多行为是指向教师的,造成师生间的冲突。之后,他对一切攻击行为不予理会,而对每一次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奖励,结果发现,到了12天,儿童的攻击戏剧性地下降了,而师生间的合作上升了。[5]由此可见,过度的惩罚对课堂问题行为起到助长作用。

(2)影响良好课堂环境的建立。使用惩罚会影响快乐健康的课堂环境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惩罚很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安全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充满斥责和惩罚的课堂会使学生失去最基本的安全感,终日提心吊胆、胆战心惊,这必将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带来严重损害。②损失学生的自信心是惩罚不当的另一种影响。惩罚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挫折感和失败感,挫折教育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但必须把握一定的度,不及与过度都起不到积极作用,过度还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③惩罚容易使师生关系受到破坏。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往往伴随着教师的惩罚而出现,它使得学生不能理性、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的问题行为,而仅仅是简单地迁怒于对他们进行惩罚的人,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恶化,使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在这种课堂环境中,教师难以顺利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

(3)滋生学生的逃避行为。惩罚不能将正确合理的做法教给学生。因此,学生受到教师的惩罚之后,依然不知道如何解决有关问题行为的矛盾,如何遵守规则、惯例及处理失败,所以惩罚措施只能暂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长期来说,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作用。有时,还会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强化,甚至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逃避,因而并不能解决产生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由惩罚而滋生的逃避行为,不论是对鼓励学生集体参加课堂活动,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学生厌恶学习、学校,甚至厌恶社会和人生等不良行为,大多是因为过多的惩罚而引起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愿意接受教育,这既是教师所担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悲哀和最大失败。

二、惩罚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时间因素

惩罚的时间包括惩罚开始的时间和惩罚过程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要使惩罚收到较好的效果,及时的惩罚是重要的条件,对学生错误行为进行当即的惩罚,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形成条件反射,从而有利于学生错误行为的纠正。关于惩罚过程持续的时间,有研究者曾对10个受“处分”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惩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较长时间的惩罚会使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清;而延时的效果也明显弱于即时惩罚。[6]

2.教师的态度因素

惩罚的最终结果受到教师惩罚态度的直接影响。惩罚时,教师温和的态度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控制,从而有助于减少学生的防御心理,反之则容易激发他们的对抗情绪,而这种对抗情绪恰恰是阻碍学生的反思并导致师生关系对立的重要因素。所以,课堂管理中的惩罚,需要教师满怀情感和善意地进行。

3.方式因素

惩罚的方式是影响良好惩罚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惩罚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恰当的惩罚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剥夺型惩罚和代偿型惩罚是惩罚的两种类型。剥夺型惩罚是指在不良行为发生后,教育者为防止学生此种不良行为再发生而采取的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的行为。代偿型惩罚是指为了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而给予其新的劳动或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从表面看是很合理的,但频繁使用容易让学生产生条件反射,从而导致厌学的恶果。与代偿型惩罚相比,剥夺型惩罚一般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在中小学课堂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4.强度因素

重度惩罚对阻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有特别的效果,但是,它又是特别危险的。惩罚的效果受制于惩罚强度与不良行为的匹配,二者应该成正比,但要真正做到使两者等量匹配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教育者在实施惩罚时既要考虑不良行为本身,还要综合关注环境因素、学生行为的动机、学生的人格特点等诸方面的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

5.学生的不安程度

学生发生问题行为后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安心理。施班斯(T.Spence)曾就不安的程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制成量表(显性焦虑量表)。结果表明,不安者学习效率最高。因此,依此结论知道,对低度不安者给予惩罚不会有好的效果,对高度不安者进行惩罚会导致混乱。

三、合理实施惩罚教育的策略

1.严密性策略

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制度、实现权责分明,是惩罚严密性策略的要求。应统筹考虑影响惩罚的各种因素,才可能制定严密的惩罚制度。在管理学界有一个“热炉法则”,强调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完备而严密的惩罚制度的建立。严密的惩罚策略有助于避免教师惩罚的任意性,从而保证惩罚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集体力量,根据情景、动机、后果、处理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详细而具体的、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从而做到规则上的严密。另外,教师在平时应向学生讲明学校及班级的各项规定,以及违反的后果。当学生做出了不当的行为,教师应及时地按事前规定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惩罚的严密实施。

惩罚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合法权力。我国教育界对惩罚的相关规定描述不清,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给教师合理实施惩罚带来极大的困难,也使惩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其形式和程度常受个人爱好或心情好坏的影响,使得体罚事件在课堂管理中不时发生。因此,惩罚需要立法来作出明确、具体的规范。教育惩罚应严密限定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包括:“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内涵、外延、意义及其法律地位,教师惩戒权的性质、目的与法律许可或禁止的形式以及对惩戒权行使的合理范围限定、监督与救济途径的设定,等等”。

2.一致性策略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对学生的惩罚应当做到手段与目的的一致性。惩罚本身的目的在于其良好的教育性,而不是为惩罚而惩罚,惩罚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也在于使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课堂管理中,如果教师的惩罚手段与目的相背离,就会给学生制作反面样本,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惩罚失去意义。

惩罚的一致性还要求做到教师与学生家长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教育管理中不仅各位教师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也要相互沟通、统一认识、互相协作,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保持一致的惩罚态度。只有把学校和家庭的合理教育有力地结合,才能让惩罚的作用实现最优化。如果教育者之间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持不同意见,甚至当着学生的面相互指责。久而久之,自然会使学生变得不明是非、不讲道理。

3.适度性策略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尊重,而不是伤害学生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尽可能多底要求他。”[5]《颜氏家训》认为,教育惩罚应当“威严有慈”;《论语・述而》中,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因此,惩罚不是羞辱人格、恶意的报复,而是要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前提。

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教师的不当惩罚而削弱,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情绪和攻击,给学生和他人造成伤害。教师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惩罚,只能加重其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焦虑水平,而对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缜密考虑影响惩罚效果的诸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惩罚,最终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4.差异性策略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进行惩罚时,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差异,从而区别对待特点各异的学生。惩罚的差异性策略应兼顾心理差异和情境差两个方面。

所谓心理差异,是指“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从纵向上看,学生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惩罚。从横向上看,个体因为受到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等特征。教师要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根据其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另外,惩罚方式的选择与强度应充分考虑情境的差异。一种惩罚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惩罚方式。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有法但无定法,要注重其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学生需要教师的理解、宽容、接纳。教师因此要在正确认识惩罚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己在教育中的合法权力,科学地、有效地、合理地、有艺术地运用惩罚,满足学生的需求,努力培养他们勇于承担错误的勇气,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规范他们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惩罚教育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惩罚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智闲.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陈建华.基础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吴慧蕾.课堂惩罚的伦理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24).

篇7

论文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对策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公司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

1.2成本管理没形成制度、指标没有量化。成本核算不科学

成本核算指标没有量化,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是靠人工报表来完成,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指标不合理,定量不准确;项目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有些公司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1.3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有部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而另外一些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这些单位的管理人员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1.4责任意识不强、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有些公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较频繁,工作不连续,干多于少收人差不多,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有的管理人员由此没有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觉得与自己没多大切身利益关系,对材料管理不严,浪费严重。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返还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也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1.5管理环节松散。没有形成系统工程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成本管理是一项复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1.6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贵权利相统一

有些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即使有些公司虽然实行项目承包经营,有些项目经理由于重视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厉行节约,挖潜利润增长点,超额的完成承包任务,本该奖励,却因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或其他原因没有兑现,这大大的挫伤了为项目创利者的积极性。

2优化项目成本的对策

2.1加强项目部成本核算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现行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实行项目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同时,强化企业经营核算部门的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功能,对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时具有独立性,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利益分离,这样才能体现成本核算的公正性。并且对成本核算员进行定期轮岗,定期培训、考核、激励竞争上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

2.2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评价体系

具体做到:①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②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成本管理能否产生效益,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①建立内部价格体系。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②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工组织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2.3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管理主要是资源的配置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资源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过剩造成浪费。

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要有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伍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四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2.4加强材料集中控制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项目所需主要材料设备,采取以下采购方式:

一是主要材料采取集中采购,由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采购计划和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依采购计划和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二是物资设备采购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减少多余费用。三是辅助材料可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账,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2.5加强工程施工数量控制

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联系,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单价进行结算。

篇8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实施办法》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全省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电化教育机构、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的在职教师和教研人员。民办中小学校可参照《实施方案》,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

《实施办法》明确,在职称体系建立上,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与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职称等级设置上,改变原来中学教师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统一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为五个等级,资格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员级)、二级教师(助理级)、一级教师(中级)、高级教师(副高)和正高级教师(正高),与原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对应关系是:三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三级教师、二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一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对应原中学高级教师。也就是说,中学教师在原中学高级教师(副高级)的基础上,可申报评审正高级教师;小学教师在原小学高级教师(中级)的基础上,可申报评审高级教师(副高级)和正高级教师(正高级)。

此外,《实施办法》还包括按照突出师德素养、教育教学业绩的导向要求,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学历和论文的倾向;按照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业内评价机制两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将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首次评聘,初步实现制度入轨,具体步骤为:6月底前完成资格过渡,8月底前完成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的评审和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申报推荐工作,10月底前完成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2017年全省转入常态化评聘。

双江县多种措施抓实教育精准扶贫

《云南日报》消息 双江县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把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谋划,把群众素质提升工程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8个重点之一来抓,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子女入学难,实施贫困村、直过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

自2014年起,双江开始实行高中阶段免学费入学,统一由县财政拨款支付。去年全县财政收入达48 356万元,教育投入达到25 666万元。从2014年至今共免除高中学费416.72万元。“2017年要实现全县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达到90%以上,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确保无因贫辍学学生;继续实施高中免学费教育,农村贫困户幼儿入园每生每年补助300元,2018年起实施14年免费教育。”县委书记黄光富介绍。

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双江县全面落实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深入实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面向全县招收品学兼优的4种主体民族学生各15名,县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补助1 000元,并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培养。

篇9

【关键词】改革;机器人技术课程;创新能力

0 引言

让智能机器人教育走进学校,开发机器人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发掘智能机器人的教育价值,对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对创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的形成,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对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人才高地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21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最近10年,有关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将取得重大突破。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器人的制造与销售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是为了让中国今天的学生能够有准备地迎接属于他们的明天――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由于机器人技术课程是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所以,一些教师只局限于教材中给定的知识点,就一些问题进行讲解,或者进行一些简单枯燥的提问,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向、发散地去思维。在自主性学习上,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得还不够。合作性学习时,有时还留于形式,只是表面的热闹。因此,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把握课堂的方式,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帮助,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1 研究目标

探索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原则和策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和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创新、参与实践的习惯,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普遍提高,为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提高,并取得一定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

2 改革措施

2.1 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管理

硬件建设: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充实有关设备。准备购买新机器人器材的资金,为机器人活动添加硬件设备。以此来创设了良好的机器人学习环境,推动机器人教学。

软件开发管理: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要不断丰富图书资料,购置了机器人开发软件。积极开发机器人教学多媒体课件,加快建立多媒体资料库,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同时通过自主编制的校本机器人教材,使学校的机器人课外教学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使学校的机器人特色得以普及,更使广大学生能轻松的步入机器人的世界。

2.2 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着力通过培训、教研、讲座三个环节来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是学习。教师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决定着机器人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师是实验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价值,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时,课题研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要加强了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首先要抓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准备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文件。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提高对课题实验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教研。为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开展实验教师专题讨论;开展课外机器人活动的现场观摩,并进行案例分析,积累在实际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把机器人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能力;组织校内外机器人竞赛活动,使实验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

三是,讲座。学校领导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进一步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并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对涌现出的好作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面对面地进行指导帮助。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应包括科研开发、课外科技活动、产品创新、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与生产实习等,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理念与综合实践能力,这是学生就业与发展的基石;是学生从校门跨入社会的桥梁纽带;是学校培养出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保证。要紧紧围绕“以机器人为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思想,重点突出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科学新技术与工程实践应用相结合,探索出人才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的路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课程教学方面

以机械电子工程学生为试点,大力开展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学,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并汲取兄弟院校在此方面提供的宝贵经验,结合创新目的在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学计划中设置“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相关理论课程。在“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中添加专门章节介绍机器人相关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现场演示,从中穿插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机器人组装、调试等内容。

3.2 实验教学方面

废除陈旧的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在实验课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各种传感器、电路板的制作和焊接完全自己动手,机械传动机构尽可能熟练拆装。学生加深对机器人技术涉及的多学科门类的了解。

3.3 课程设计方面

将机器人开发平台引入课程设计中,让学生能够大胆提出设计思想,在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控制系统设计,单片机扩展、编程等项目,从而实现控制目的。

3.4 毕业设计方面

向毕业班学生开放此平台,鼓励他们在毕业设计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出一些有显著创新特色的项目。提出以智能机器人为开发平台的相关设计课题,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可分成机构设计组、功能扩展组、软件设计组,几个组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给予一定的资助,能把学生的设计成果以创新产品形式制造出来。

3.5 科技竞赛方面

根据机器人技术涉及学科门类多、知识领域广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更多的同学了解机器人科学,定期进行机器人课外活动,定期举办机器人讲座,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机器人大赛,开设机器人比赛论坛,为机器人爱好者开辟一个发表新见解、交流新思想的窗口。

3.6 科研方面

让大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机器人相关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平台,可以使学生较早进入科研状态,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极为有益。

4 预期成果

通过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学生掌握了机器人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编程,传感器应用等技术,提高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一切围绕学生发展”这个新的教学观。能够满足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机器人发展简史[J].世界科学,2007,03,10.

[2]张钹.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J].科学导报,1992,06:42-46.

[3]孟庆春,齐勇,张淑军,杜春侠,殷波,高云.智能机器人及其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09:831-838.

[4]朱力.目前各国机器人发展情况[J].China youth s&t.2003.11.38-39.

篇10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控制工程领域 实践教学 校企联合培养 教学改革

一、引言

控制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交叉、行业特征十分明显的学科,涉及国家经济建设的众多方面,[1]在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和社会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其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现代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对于不同行业的认知。在成功实践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基础上,[2]我国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近6年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培养直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行业特色鲜明的大中型企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主要手段。

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指明了方向。但受学生就业去向、校企职能分工、理论与技术差异等方面的影响,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3,4,5]特别是如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充实校企联合培养力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成为研究生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的不足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生源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专业理论基础较扎实,但工程实践技能相对缺乏。因此,在专业学位培养阶段,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4]

但是,目前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进入企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较长、不少工程技能需要从头学习培养的问题,未完全发挥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优势。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研究生培养阶段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工程素养缺乏

对于企业而言,往往需要的是能够快速熟练掌握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将技术理论过渡到实际工程中的“缓冲过程”,不少学生在专业实践甚至就业前都缺乏学科领域通识培训和基本工程素质培养;

(二)理论应用结合不足

现有大多数校内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均着眼于本职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在对方领域内不够擅长;兼备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和技能的教师数量较少,在教学中针对理论或应用的偏向性较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等授课方式较少,使得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结合存在障碍;

(三)专业实践方向过窄

本领域研究生的工程技能积累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实践经验,但为期0.5至1年的实践教学多固定在几所与学校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中,实践过程主要集中对具体应用对象的认知和了解上,而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所掌握技能与用工单位工程实际需求的不对称;

(四)实践教学时间偏短

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在本科学习期间缺乏具有针对性工程实践的机会,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不够。而目前通行规定的两年学习年限除理论教学学习、学位论文撰写、择业外,时间显得相当局促,[5]难以达到“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要求。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关注实践环节质量,除了已有的专业实验、实践过程、实习实践活动之外,更应该紧密结合控制工程相关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的现行状态和发展趋势,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能够紧扣专业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三、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校企联合培养改革探讨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最终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作为最终的服务对象,来自于用工单位的质量评价将是最终评价标准。[6]但是,学校对于用工行业和专业实践企业均是一对多的关系,在专业实践期间,受就业去向未定,受生源地、择业偏好、酬薪期望以及企业用工需求等因素影响,学生就业最终单位往往不是专业实践所在企业,而学生就业的企业又绝大多数并未参与到联合培养当中。一方面,由于研究生培养并非是企业的主业,在提供实践教学资源的同时,其用工资源收益却难以得到保证,导致现有基于若干定向企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制度相当不易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在培养阶段无法了解应聘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招聘流程来进行选拔。从而造成“学校―专业实践企业―用工单位”三者间供需的不对称。

因此,校企联合培养应该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跳出单纯的“学校对企业”模式:以产业导向为纲,按照行业特点、结合企业需求,强化学生职业训练。

必须注意到,学校才是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体,针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校企联合培养改革应由学校来主导推动;在将学生“送出去”的同时,更要关注如何将来自于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请进来”。[6]

(一)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多样化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业学位研究生在择业时,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工程背景经验、工程素养以及对目标企业的行业认知上。因此,学生在读期间,除强调本专业的工程技能培养外,还更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参与实践教学的企业范围,同时,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也不必限于专业实践,具体构想如下:

第一,对历年来学生就业趋势和分布进行分析,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和企业加强交流,交流方式包括带领学生访问、举办互动交流论坛、基于项目合作的学生驻场科研开展等;鼓励学生参加由企业承办的专业性公开会议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第二,随着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比例的调整,应该更加重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在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相结合方面的培训。适时设置学校教师赴企业进行“访问工程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赴学校进行“企业访问学者”的交流方式(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开展)。从而充实从事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师资的培养素质内涵、提升教师对理论和应用教学的适应程度,促进学生在培养阶段获取知识与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平滑连接。

第三,在校内建立联合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其联合参与方不拘泥于某个企业。在明确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实践课程可来自于企业的某个可重现的具体工程问题或流程)、指定校内负责教师的同时,设置灵活的实践教学方式,由来自于学校或企业的教师来实践实训;并在企业中遴选讲座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赴基地指导教学。最终考核偏重于是否遵循实际工程规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完成实际工程流程等,并以书面报告形式总结;

第四,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第三学期”,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联合专业实践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短期访问和培训。时间可设置在春季学期结束前两周至暑假开始后两周之间;同时考虑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间提前至7月上中旬进行入学前专业基础培训;

(二)试行优秀学生带薪实习计划

近年来控制工程就业形势相对较好,部分大企业对本领域生源的需求非常迫切,竞争白热化,不少企业可以直接接收被竞争对手录取的学生,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在择业上的盲目性。因此,可以考虑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合作关系,借鉴加拿大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Co-op program”计划,与优秀企业设立学生带薪实习机制,主要向优秀学生开放。该机制类似于专业实践与奖学金制度的结合,在向企业推送人才的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实际水平,还可以缓解学生毕业前赴签约单位实习而脱离了学校管理的矛盾。

(三)提升企业的学位论文参与度

当前的控制工程专业学位论文多集中于实际工程问题设计与实现方面,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难以体现实际工程的全面性。而“意见”中提出的“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所见较少。从工程角度来看,学位论文只要能够反映工程实际、符合工程规范、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满足“高层次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就可以认为其合格;可以考虑加大企业审稿人的比例,校内导师全面把控,企业审稿人关注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甚至可以考虑将学生签约就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审稿人,多方把关,综合评价。

四、结语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教育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通过开展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改革探讨,可以清晰地对本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进行定位。对提升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促进该领域专业学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可单位为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李攀艺单位为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33009)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潘泉,王雄,程咏梅,等.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的方法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3):17-22.

[2] 潘泉,王雄,杨根科,等.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57-60.

[3] 史敬灼.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23):49-51.

[4] 李萍,马乐,柴毅.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