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范文

时间:2023-03-19 00:3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意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歌意象

篇1

什么是意象?一言以蔽之,意象就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首先,它跟客观物象构成了一对反义词,也就是说,凡是被诗人所思、所触、所观、所感的才是意象,否则就是客观物象。比如说一朵花,开得很美,但它没有被诗人所感知,它就只能是客观物象,而不能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其次,意象必须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其实就是意象在诗歌中作用的一种体现。意象是主观的、唯心的,它也只能是诗人思想情感的产物。再次,体现为意象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人物(既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其他人物),也可以是其他物象(比如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风云雷电等)。

我们阅读古代诗歌时,首先要做到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是我们解读诗歌的突破口。

解题金钥匙

对古代诗歌意象的鉴赏,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主要有识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义和体会诗人情感等。

一、识辨意象

题型: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2.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解读:这是对诗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题型,其考查点主要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义,答题时应细心读诗,不放过一字一词,因为古代诗歌中基本都是单音节词,基本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的意思。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诗,就写出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充分体现出秋思的意境。

答题要点:先用文句对译的形式把握意象内涵,再梳理、归纳意象内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题型:1.这首诗中的意象体现了哪个季节的特征?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歌题目的特点?3.本诗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诗相比有何异同?4.诗中描绘出怎样的一个诗人的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5.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彰显主题,其景物描写往往体现在诗人的身世感怀上,或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从“白头”和“簪”中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境。

答题要点:如果诗歌中意象较多,就要对意象中的人、事、物、景进行归类,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总结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对景物描写从远近、虚实、动静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归纳出意象特点;思考该意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情感

题型:1.这首诗的某一意象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倾向?2.古诗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请就这首诗中的某个意象具体谈谈它象征了什么?3.同样是写秋天,有的诗人悲秋,有的诗人赞秋,如果是悲秋,请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说说悲的具体情感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赞秋,请找出其中赞秋的意象,并说出赞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读:本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直观了解诗歌意象特征的基础上,进入到对意象内涵的领悟。我们首先要留心识记一些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离别相思之情,杜鹃、寒蝉、鹧鸪等代表离愁别绪与悲凉情感。然后根据诗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调,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等。此外,有些诗歌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因此,还要注意对诗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整体感知,确定诗歌情感基调;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感知其象征意义;挖掘字词,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出了夏夜的哪些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星”和“雨”的?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对“巴山夜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词。

C.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谊,构成了诗歌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

D.诗中两处“巴山夜雨”都是实指。

3.试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下面两首诗中“风雨”的异同。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篇2

关键词: 诗歌借景抒情言志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下面,笔者就对几种常见意象的寓意进行剖析。

1.万木丛中最爱柳

柳是情感的化身,柳是友谊的象征。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折柳借柳寄情之诗词在唐宋诗词中不胜其数,常被诗人借柳折柳寄托恋恋不舍之情和美好的祝愿,同时,远在异乡的人或在家乡的亲人看到柳,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从此,柳就与亲朋好友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文学家罗隐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题曰“柳”,即是咏柳,句句赋柳,而句句拟人,比喻贴切,用意清晰,笔到情到,浑然融合,发人兴味,独具一格。“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春条就是柳条,“系春情短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把情写进柳的景色之中;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是古时送别之所。赋予春风生命、感情拟人手法,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朋友的离愁和深情厚谊。春风仿佛也深谙离别之苦,想留住游子漂泊的脚步,于是迟迟不让柳树发芽,以免被折去送别。这首诗后两句最为精妙。一个“知”,一个“遣”道尽人间离别的痛苦。李商隐对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如“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以饱满的激情深切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叹息春风不要吝啬那细长柳条,让人尽情地攀折。

2.诗中酒,诗中愁

作为消愁之物,几乎在每位诗人词客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句子。酒可以说“愁”的代名词。谈到酒,就不能不说谪仙人的李太白,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见一斑。但李白嗜酒如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他在朝庭得不到重用,郁郁而不得志。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愁”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之“愁”在花阴下,一壶酒自斟自饮,无亲无友,没有谁来陪伴我,独自一人在喝闷酒;举起手中的酒杯,热情地把明月邀请来,连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人,共饮美酒,共赏鲜花。似乎可以看到诗人寂寞孤独的愁容。又如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李白这两句诗是希望自己能如张翰一样,任性自适。看透了世路坎坷之后,胸襟旷达洒脱,连追求千秋万古声名,也不再放在心头。诗句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志不得伸、才不能用的苦闷而无可奈何的愁情。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梁园吟》)这两句是说,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抱旷达和蔑视的态度,就可以免除烦恼和愁闷,只有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才是乐事。诗人以“达命”者自居,高视一切。语带狂放豪纵,却由苦闷而生,愈狂放,愈显出愁苦之深。

3.月光照人人思乡

正如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思乡是唐诗中重要的主题。李白《静夜思》则是最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思乡的情绪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又如“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那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梨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江汉》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皎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句,写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4.百花烂漫最爱梅

梅寓意傲岸,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又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古典诗歌殊意象很多,了解这些特殊意象,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鉴赏诗歌。

篇3

关键词:古代诗歌 意象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的欣赏活动,就是体验诗歌的本体—情兴,所谓情兴,既有对客观的反映意义,又有丰富的心理内容,是物与我相互触发而又融为一体的那一种感受。情兴是通过诗歌艺术形象(即意象)传达的。因此,准确把握意象就成为诗歌欣赏的关键。本文结合古代诗歌作品,谈谈如何从意象分析入手来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一.并置叠加式意象

并置叠加式意象,是将几个单一的意象组合起来,创造出超出它们简单相加所产生的效果,这是某种感觉的浓缩与强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枯藤、昏鸦、瘦马等意象,十分生动地渲染出天涯游子萧瑟愁苦的心境。

并置叠加式意象跳跃性大,在时空上呈快速更迭的特点,但并非散漫,而是为明确的主题所牵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草屋、榆柳、桃李、深巷、树颠。一个个意象迭出,于质朴恬淡之中,传达出一种内心深处的激动,归隐田园后的欣喜与舒畅,而这种感情与整首诗的主调是和谐一致的。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以明月、青松、清泉、石、竹、浣女、莲和渔舟等意象,组成一幅洁净无暇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心灵的纯净和高洁,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心灵颂歌。

意象的这种并置叠加方式,符合诗歌的本质规律,诗人运用直觉采集意象,目的就是在读者面前展现物质事物,利用意象的并置叠加,造成诗歌的活动视点,扩大了诗歌的空间延展和语言的张力。

二.具有象征意蕴的意象

意象的象征意蕴,是中国古代诗歌在意象运用方面的重要特色。有人认为:中国古诗语言是由整个象征意象所组成的富于隐喻的语言,这种种的形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想象和希望。分析诗人如何创造自己的象征意象,就可破译蕴含在其中的人类心灵里的信息,揭示诗歌的深层结构。象征是中国古诗的生命,而诗歌中的象征形象的深刻寓意往往超越文学本身,蕴含于丰富的文化、思想乃至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之中。可以这样说,不懂象征,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深层蕴含。象征意象,是诗人对客观物象的心灵表述。由于直觉活动中强烈的主观因素的作用,诗歌作品呈现出更多的主体改造的痕迹,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投射,是诗人把自己的人格和感情投射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

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在诗人笔下,蜀道的一系列意象,极具人的性格、人的情绪。太白鸟道是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山中景物,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枯松“倚绝壁”,飞湍“争喧豗”,远行者“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一切,都是诗人仕途的象征。它来自诗人积郁在内心深处的怀才不遇的愤懑感和思虑国事的忧患感对直觉对象的外射,从而使意象带有象征意蕴。

三.对情感和思辨作总体透视的意象

对情感思维作总体透视的意象,是直觉到了最高层次的产物,其中包含着浓情、领悟和顿悟。“悟”的过程,是观察、感受、经验、记忆、理智在一瞬间总的爆发,是从内到外的透视,由表及里的深化。因此,对情感和思维作总体透视的意象,具有超重的内涵。

意象的超重内涵指向宇宙人生、客观物理的彻悟,诗人面对滔滔长江感慨人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登临古迹,探索世间沧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些诗的意绪,并非都是消极悲观,宣扬超脱尘世的,而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追思、彻悟,有一种催人昂扬奋发的力量。

篇4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以意象为“抓手”,由局部而全部,进而理解由一组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揣摩诗人的独特心理感受,从而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读者由艺术再现糅合自身的个性化解读,进而升华至艺术再创造,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与熏染,即谓读书养心,斯为重要。否则,建立在牵强附会的基础上,缺乏对意象的准确深入的理解,把握诗歌的旨趣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其审美情感也是肤浅模糊的。

对于意象的把握与鉴赏,笔者作如下解析。

一、意象的象征性

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使用的意象,如雁、梧桐等,皆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李清照的《一剪梅》有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同样用到了“雁”。再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及《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可见,“雁”这一意象的寓指性很明确。

大雁,秋天南飞,被迫离开故地,栖居他乡;春暖北归,回归故里,适得其所。北方才是大雁的故乡。因此,北雁南飞,意谓离开故里,沦落他乡,这就不由得引人生发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结合诗人遭遇,如写《声声慢》时期的李清照自北方逃难至南方,国破家亡,国家惨遭蹂躏,她与深爱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阴阳两隔,新愁兼之旧恨,大雁飞过,怎不生天涯沦落之感?

再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回,意味着回归、团聚,可是词人眼见大雁北归,却不能与丈夫团聚,分离之苦、思亲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情诗,真实反映了前期李清照“幸福的烦恼”般的爱情生活。《一剪梅》与《声声慢》正是李清照人生经历前后期的写实,两首诗在情感变化上的鲜明对比,一个“雁”字写尽人世沧桑。

又如王维句“归雁入胡天”,大雁北归胡地,是回归家园,可是诗人所去的不是故里,是胡地,他是受朝廷同僚排挤,不得不去他乡。这样联系起来分析,诗人抑郁、落寞的形象跃然而出。

再看《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句,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张君瑞即将离别崔莺莺,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却偏偏棒打鸳鸯,不得不分,怎不肝肠寸断?此景,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此情,多情且柔情的崔莺莺不得不离别爱郎张君瑞。幽怨与忧愁集于一身,愁由雁起,雁伴愁行,情景交融。

由是观之,“雁”已经成为离愁别恨的象征了。

再如“梧桐”,风吹落叶,雨滴梧桐,景象凄清,梧桐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代名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李煜――这位亡国之君幽居深院,软禁于斯,孤苦寂寞,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落下来,凄凉无限!曾经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沦落为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休?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雨打梧桐,孤独更兼离愁,声声敲在心坎,难耐!难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已够愁苦,这还没完,滴滴细雨,还要无休无止地侵蚀那颗柔软且孱弱的心,怀念亡夫,忧思国事,孤独无助,“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番哀痛欲绝,怎不催人泪下?

“梧桐”,孤苦无寄的象征。

把握住意象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了。

二、意象的比喻性

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引人无限遐想。以丁香喻人,别致委婉。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杜甫《江头四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可见,丁香的确是一种婉约的美丽植物。丁香色泽淡雅,幽香袭人,这本身足以动人心魄,加之有着如丝如缕的忧愁、哀怨、彷徨,不由人不生怜香惜玉之情,不由人不缠绵悱恻。这种美,是忧郁之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贵之美。用来喻指姑娘,则联想到黛玉的千娇百媚,多愁善感,就不难理解姑娘的超凡脱俗与冰清玉洁了。诗人又或者以之隐喻自己,那么诗人的忧郁气质、超拔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有人解读为爱情诗,又或者为咏怀诗,艺术的想象不断深化着诗歌的内在魅力。

再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李),丁香,已经令人联想到忧愁,但不算完,还要是雨中愁,忧愁淋湿是什么感受?愁得缠绵,愁得悠远,愁得“剪不断,理还乱”。完结了吗?不,还要“空”愁,这就愁得令人绝望了。谁能愁到如此境地?诗人不明言女子,但已令人联想到用情至深的女子了。诗歌就是这样通过物化的丁香喻指在绝望中等待亲人音讯的女子。以丁香使诗歌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外化,看来并非始于戴望舒。

又如“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李商隐),这哪里是指花草,分明就是指愁肠百结的女子了。

可见,丁香在文学意象中具有比喻忧郁女子的专指性。

其他,如香草美人之喻,就不胜枚举了。

把握住诗歌中这类意象的延展性,对于领悟作者的情感取向极具价值。

三、意象的完整性

马致远《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藤、树、鸦,分别饰以“枯”“老”“昏”,这就使得指向模糊的物象顿时有了灵韵与生机,干枯的藤、垂老的树、黄昏的乌鸦,一组灰色调的意象,给人压抑之感,组合在一起,苍凉、落寞、凝重之境自然形成。反观小桥、流水、人家,这分明是秀丽江南才有的独特风韵,一组色调明丽的意象,给人心旷神怡之感,组合在一起,构成娟秀灵动之境。两组意象相比较,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游子的羁旅之思也就跃然纸上了。试想,如果没有“枯”“老”“昏”这几个修饰语,也就形不成强烈的情感对比,主题也就难以得到如此鲜明的彰显。可见,保持意象的完整理解,是不能剥离修饰语的。

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同样需要进行完整的意象解读,方能深刻体悟诗人的情感。诗人选取的意象,微雨、暮钟、重帆、迟鸟、海门深、浦树滋,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恋恋离愁。“微”,饰雨,细雨缠绵,已有迷离怅惘之感。“暮”,饰钟,晚钟响起,令人怅然若失。“重”,饰帆,帆重犹不能进,是分别的心情太凝重吗?“迟”,饰鸟,是迟迟不起飞离去,这分明又是恋恋不舍。“深”,饰海门,是江水深?是离情深?抑或情深似水?浦树,即水边的树,饰以“滋”,即带着水汽,水汽缭绕,如梦如幻,惹人愁绪。没有这些修饰语,诗人的感情肯定是难以表达得如此细腻的。

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蝉、雨的前面分别着一“寒”“骤”字,“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月的前面分别着一“晓”“残”字,则将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刻画得形神毕现。

在感知意象的情感指向的基础上,反复、深入品味相关修饰语,有助于更为透彻、清晰地理解诗人,理解题旨,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四、意象的个性化特色

这里所指的个性化特色,是说在把握意象的一般寓指性的基础上,必须清楚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创作主体的微妙心理,从而领悟作者极富个性化的演绎。如,同样写到花,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其乐融融,此时的“花”完全是他喜悦之情的写照。他的另一首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是在诗人遭逢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怀有满腔的家国之恨,此时的“花”是他感叹物是人非的载体。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是因为丈夫仕官在外,夫妻不能日日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以致李清照独守空房,相思成愁。她笔下的“花”成了韶光虚度、红颜易老的象征。

篇5

关键词:叶芝 希腊神话 天鹅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97-01

威廉姆・勃特勒・叶芝 (1865-1939),爱尔兰诗人,戏剧家以及散文写作家,是20世纪用英语写作的重要诗人中一员。叶芝,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为以后的诗人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富有韵律感的诗歌语言以及新的诗歌题材。他的作品在爱尔兰文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世界文化,特别是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叶芝1865年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家的家庭,童年深受爱尔兰民间文学的熏陶,青年时喜欢研究神秘现象。他的象征主义与法国象征主义不同,诗歌中的意象较鲜明活泼而不朦胧,语言较口语化且有几分幽默感,从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玄妙的智性,而在表现激情是又不失冷静的客观。叶芝可以说是一个致力于神话写作的诗人,他的神话和象征体系可以说是一种从爱尔兰特有的文化传统、精神气氛和他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发展形成的信仰。叶芝本人曾将他的全部艺术理论归结为“将神话植根于大地”。代表作《丽达与天鹅》、《驶向拜占庭》、《基督重临》具有显著的象征意味。

一、叶芝的神话情结

从1865年到1939年,希腊语、拉丁语及与这两种语言相关的课程风靡英国及爱尔兰。叶芝自然也接受了大量的古典课程的教育。为了弥补宗教的缺失,叶芝一直对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感兴趣。叶芝在诗歌中使用大量取自爱尔兰本土神话、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中的意象,并且通过置换变形成为新的象征意象,用来抒发自己入神的想法。

二、天鹅的意象

叶芝有一套自己的纪年系统,他认为历史每一循环是两千年,每一循环都由一位姑娘和一只鸟儿的结合开始:我们公元后的两千年是由玛丽和白鸽(即圣灵怀孕说)引出,而纪元前的那一次循环则是丽达和天鹅产生的,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写了一首叫《丽达和天鹅》的诗。也正是这首诗,打破了天鹅在文学中是纯洁、高贵象征的传统。

这首诗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丽达与天鹅的故事:众神之父宙斯变形为天鹅,使人间女子丽达怀孕产蛋,蛋中抚育出的海伦后来导致了特洛伊战争,而丽达的另一个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则在特洛伊战争后谋杀了亲夫希腊统帅阿迦门农。

天鹅,作为自然的鸟类常常被用于象征。它们的翅膀是足够强壮有力,就像神话中描写的,能够伤害人类的身体。化身天鹅的宙斯在希腊神话中是创造力和创造意志的化身,他对丽达的“欺凌”易其所产生的结果――海伦,象征着宇宙把其创造力与意志注入了人类,也意味着一种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他们诞生了人类,并使人类从一开始就带上了难以愈合的双重性:创造与破坏、与愤恨,海伦施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而战争则是破坏与创造、与愤恨的交织混合。

与《丽达与天鹅》相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也使用了天鹅这一意象。但是不同的是,后一诗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没有那么明显,只是作者借天鹅等意象抒发自身对于人生的感慨。

自从我最初为他们计数,

这是个第十九个秋天,

我发现,计数还不曾结束,

猛一下飞上了天边,

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

勾画出大而碎的圆圈。

我见过这群光辉的天鹅,

如今却叫我真痛心,

全变了,自从第一次在池边,

也是个黄昏的时分,

我听见头上翅膀拍打声,

我那时脚步还轻盈。

……….

一直以来,在叶芝身上总有一种深深的缺失感。他认为,人生、时间就是一个监狱。因此,叶芝一直醉心与灵魂的再生、轮回,象神明般的复活。但是对凡俗的人来说,就象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般,人生从开始就是不完美的,即使他们有可能再生。

54岁的叶芝,又一次回到柯尔庄园,看到与19年前相同的景观,怀着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写了这首诗。诗中充满了叶芝隐隐的担忧,对诗人来说,天鹅的美是永恒的、神秘的,但是现实是如此令诗人失望。

诗中第一节,描写的是自然景色,秋天、大地、湖水、石头。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些许不完美因素。“树林里一片秋天的美景\…………五十九只天鹅浮游”秋天,在万物萧瑟的冬天之前,是一年中最后一个美丽的季节。这里,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秋天,美丽、丰收,但是面临消逝。在第二节中,19,也是个不完美的非整数。诗中天鹅的飞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优雅而美丽的,它们的翅膀也不是洁白而宁静的,而是“猛一下飞上了天边,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打破的湖水的平静。诗中第三节和第四节,诗人把自己与天鹅作对比,诗人已不想从前那样年轻、有活力,而天鹅依旧是美丽、富有激情的,似乎时间对它们来说是停止的。诗人感觉到时间、生命、力量正慢慢离他远去。我认为,诗人认为天鹅和生命同样是美丽、神秘和不朽的,但是对诗人来说,虽然他曾努力想掌控时间和生命,但是生命依旧悄悄离他远去。

三、结语

叶芝关于天鹅的描写,决不止这两首诗,之所以选择这两首,我认为它们分别体现了叶芝两个不同的方面。《丽达与天鹅》是叶芝神秘主义诗歌的最佳代表,也体现了他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则体现了叶芝晚年对时间和生命的惋惜和探索。叶芝,这个致力与神话写作的诗人,用他的诗歌带领我们走进他独特、美丽、神秘的神话世界。

参考文献

[1]C.K Stead, Pound, Yeats, Eliot and The Modernist Movement,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6

篇6

那么,诗人是如何使“所感”“微妙”起来的呢?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分好几种,有直抒胸臆式的,也有描述式的,但是更高层次的方式是转化式的,即把感情转化为画面。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这种转化的方法被一些诗人运用得非常自如,如秦观之“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谢灵运之“池塘生春草”,薛道衡之“空梁落燕泥”等等,为后人创造出了一幅幅有意蕴的画面,浑然天成。这些画面,染上了诗人的主观感彩,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显现形态,即所谓意象。意象既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会人事,但一样都融合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欣赏者唯有通过感知意象,才能自如地走进诗歌美的王国。

在审美领域,作为个体的学生,其实人人都具有审美感知能力,但长期的科学认知教学和逻辑思维训练压抑了学生的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需要的不是大量的外界告知,而是心灵深处的自我发现,而读诗,感知意象的过程就是一个美的发现过程。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鉴于诗歌意象本身的特点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可在实践中运用以下方法来加以引导:

一、追本溯源法

一个诗歌意象往往有着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甚至可以这样说,一部诗词意象发展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常见意象如“山、水、松、竹、梅”等,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云”为例,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多次,如“英英白云,露彼菅茅”“齐子归止,其从如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上天同云,雨雪”“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等,其中如“鬓发如云”“从者如云”“美女如云”等属意象的范畴。到了汉代,“云”多与游子、思妇有关,出现了“浮云”的意象,如:“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等,多用云在空中的随风飘移来形容人的行踪漂泊无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有“白云”“闲云”意象,因当时社会动荡,使人常怀人生苦短、生命无常之感,而生弃俗出世之想。如陶潜诗句“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端”等。到了唐宋,又有“黑云压城城欲摧”“薄雾浓云愁永昼”之句,“云”的意象内涵更为丰富了。通过这种追溯,学生对“云”的意象的感受不再是孤立单薄的。此种追本溯源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意象的发展史,而且通过在不同诗句不同语境中对意象的感知,进一步了解意象的深层意蕴。对一些在中学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柳”“月”等,都可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追溯。有了这样的积累,在对诗歌的解读中才不会流于表面。如学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有老师请同学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情景,并示范为“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了衣服正嬉闹着回家来了。原本紧挨的莲叶晃动着,那是勤劳的渔人下河捕鱼去了”。情景是再现出来了,但诗味却淡了。因为诗歌重在表现心像,而不是再现形象,王维在诗中对意象的使用是经过选择的,也许他的选择是出于无心,但读者必须明白王维当时眼前的景物绝不可能只是明月、清泉、松、竹、莲,而他只选择了这些,若追溯这些意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都和人品的高洁、愿望的纯洁美好有关联。这样一来,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中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就极自然地流露出来了。单纯将诗句化为叙景,无疑是将富有内涵的意象简单化了。

二、联想再现法

意象在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审美时,需要读者的历史文化积淀去呼应。而中国古诗又特别强调“以不尽尽之”,特别重视“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表现,于是,从自身经验出发,以联想来填补和创造诗人特意留下的“空白点”,就成了一门读诗的学问。如李清照《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中“雁”的意象,就有多种可供联想的潜在方向。“雁南飞”,乃是秋天特有的景象,李清照当时因战火而避于南方,大雁来处正是故乡,“旧时旧识”的雁不自觉地唤醒了对故乡景物人事的回忆,由此,往昔美好生活的景象,包括昔日夫妻恩爱的场景都涌上心头;而现在物是人非,面对的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听到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感到的是战乱南逃的狼狈,中年丧偶的悲凉,晚年孤苦无依的凄楚。一时,旧时的欢乐景象和眼前的悲哀景象出现了瞬间的交错。这些景象即为“象外之象”,都潜伏在暗处,诗人只写了“雁过也”,空白需要读者调动动联想去补充。此类例子在诗中常见,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只问了“知多少”,并未展开回忆。对于此种诗句,教学中可请同学就“春花秋月”展开联想:一国之君已经成了阶下之囚,昔日花月正春风,名花美酒佳人,何等得意的人生,今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明叹“春花秋月”无尽,暗叹富贵荣华有时,解读时唯有进一步联想到作者昔日的风光无限,才更能理解其今日的落魄失意。故联想法是抓住意象进行诗词审美教学时一种惯常而有效的方法。

三、逐层深入法

一首诗往往不可能只具有单个的意象,作为整体,诗的意象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并由此而生发出几层意思。这时就需将诗的意象归类,并分析各自内在的意蕴,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把握诗的整体意蕴。如杜甫《登高》一诗,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突出的是秋天的景,由此而体现出内在情绪,这是季节之悲。“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其中“悲秋”“常做客”“多病”“独登台”的意象由秋景的悲凉转而进入个人命运的喟叹,“常做客”“独登台”,一“常”字,一“独”字,不由得让人感到作者平生遭遇的坎坷。但这并非诗的抒情顶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独酒杯”,世事艰难,白发频添,不能再为国尽力,此处多的是家国之悲。由此,在意象分类解读的前提下,将“悲”字进一步生发,明确了作者的情感是季节之悲、个人之悲、家国之悲三个层面的递进,而且三种愁绪互相融会,每一个意象中都有着三种愁绪的叠加,这样才算明白了杜甫“自忧也忧时,自悲也悲民”的博大情怀,才算读懂了杜甫的心。同样的例子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自然――“月有阴晴圆缺”,社会――“高处不胜寒”,由社会再到人生――“人有悲欢离合”,三个层面的抒怀,逐层递进,而中心意象都是“月”,由月的不圆满而起,生发到了社会、人生的不圆满。教学中,培养逐层深入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不囿于对单个意象的理解,方能对诗歌作整体而深入的把握。

篇7

关键词:车延高 意象 眼睛 当代性

车延高2005年开始诗歌、散文创作,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500多首,2007年获《十月》杂志“三年度文学奖”,2008年获《诗歌月刊》“全国十佳诗人奖”,《诗刊》“年度十大优秀诗人奖”,2009年获《诗选刊》“全国十佳诗人奖”,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先后出版诗集《日子就是江山》、《向往温暖》、《把黎明惊醒》等。车延高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车延高自选集》共收录诗人诗歌417首,其中出现眼睛意象的多达131首,有的甚至出现在诗歌题目之中,由此可见诗人对眼睛这一意象的偏爱。诗人对每一双眼睛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一双眼睛都包含诗人的想象力和情思。

一.情人的眼睛

在车延高的诗歌中,童年时期的情人眼睛是清澈、干净的。笔者以《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这首诗为代表。就这个标题来看,“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眼睛里面伸出一只手,从“捉”字看眼睛已经动词化,描写的是一种动态,你的眼睛捉我的眼睛,实际上是你的眼睛伸出一双手捉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也伸出一双手捉你的眼睛,这就是一种想象力,在诗人的想象当中,你的眼睛里伸出一双手,我的眼睛里伸出一双手,这只有童年时期的童话心理才能想到这一点。诗人写到“一张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一对摆动的牛角辫”,这都是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这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又传递给自己的记忆,这时诗人描写的眼睛就是录像机,它记载了那么一段童年的情景。后面“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这是诗人用眼睛来作的比喻,那时你的眼睛没有井水深,实际是写在童年时代孩子具有的一种天真、单纯,诗人用眼睛把一个女孩子的天真、单纯、心底的清澈描写出来了。“眼睛是灿烂的”,这都属于童年时代人的心灵的干净,导致了她的微笑,她眼睛里传出的眼神都是灿烂的,眼睛是灿烂的另一种含义就是每一个微笑都是灿烂的。“眼睛是灿烂的,可以把水照亮”,就是说在诗人笔下当一双眼睛非常干净时,他不仅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他眼睛本身的干净就是一种美好。当眼睛传出的眼神是一种美好,它就可以把水照亮。“喜欢让眼睛跟在你的身后”,把对这个小女孩所有的关注全部集中到一双眼睛上去,这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捕捉具有打动人的地方,喜欢让眼睛跟在你的身后就把他所有的情感,所有对这个女孩美好的向往全部集中在眼睛上,我们说眼睛是聚神的地方,写到这儿诗人就把女孩的美交呈现给了读者。

如果说诗人笔下童年时期的眼睛是清澈和干净,那青少年时期的情人眼睛则是深情、专注、温柔,甚至让人窒息的美人的眼睛。在诗歌《这张脸》中,“这张脸,和上帝恩赐。离灵魂近,离现实远”,诗人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情人的美貌,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那是一张怎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脸,把情人超凡脱俗的美表达得酣畅淋漓,从而引出下文中,“正遇回眸,温柔的眼神发号施令,明知是致命的一击,可痴心太痴”。眼睛可以发号施令,这是诗人的想象力。这时的眼睛是温柔的、致命的,明知致命也让人奋勇直前,可还是痴心不改只为博得美人的欢心。在《早熟的青涩》中,诗句“来自一双情感如潮的眼睛”,这时的情人的眼睛是充满感情、深情、专注的。

二.底层人的眼睛

车延高在诗歌中除了描写情人的眼睛,他还写了许多底层人的眼睛。在诗歌《怕乡亲盲目羡慕的眼神》中,二强子怕乡亲羡慕的眼光,是怕乡亲对他的误解,好像进了城的人,就自然会成为有钱的人,成为有地位的人。在村里待着的人并不知道打工的人在城市里面,并没有自己的根,他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所赚的钱都是一种血汗钱。这种情况就决定了他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回乡时自己作为一个从城里回来的人,又要给自己一种虚荣的面子,所以说每次回来给三亲六眷都带点东西,用去自己不少的花费,但别人不知道,看到这点东西还以为你小气,其实就是这点东西也是在城里省下的。诗人在写怕乡亲羡慕的眼神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这时候的眼睛是一双深入社会底层去观察发现的眼睛。诗人的眼睛只有深入社会底层,具有对底层人的深切体察和同情,才能发现这种社会现象。这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名公务员,希望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让自己虽居庙堂之高,但并不处江湖之远。

在这类描写底层劳动人名的眼睛的诗歌中,诗人通过眼睛要表达对底层劳动人名勤劳善良的品质的赞美。例如在《勤快女人的享受》中写道,“到黎明,用第一抹亮色揉醒眼睛”,“第一抹亮色”表明女人在天刚刚亮就起床,此时男人还在酣睡,也和后面女人在河水中洗衣物相呼应,突出了村庄里女人的勤劳。在《祈祷黎明的露珠中》,“我代表泥土,跟着早起的农民。给崇拜劳动的眼睛介绍汗水”,这里的眼睛是农民勤劳善良的眼睛。在这类诗中,诗人要表达的不是对底层劳动人名的同情,相反作者是对底层劳动人名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过上丰衣足食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人名勤劳、善良、质朴品质的赞美。

三.诗人的眼睛

在车延高诗歌中,诗人还多次写到自身的眼睛。在《想用眼睛和你的眼睛摔跤》中,诗人的眼睛代表一种力量,代表一种征服力。这种征服不是一种强权,不是我要打败你,而是一种美好和另一种美好通过主观努力的一种走近。“我”眼睛里包含的是一种向往和深情,这种向往和深情要和你实现一种交融。这种交融是靠一种品质对另一种品质的征服,一种人性的善对另一种人性的善的征服,一种美对另一种美的征服,这种征服实际上就是一种交融,是两颗心灵的碰撞和结合。这时的眼睛是深情的、渴望交融的眼睛。

在诗人诗作《一双眼睛给我留下》中,“一双眼睛给我留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诗人希望通过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把发现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的权力留下;另一方面是在诗人的眼里他看世界的一切,眼睛看到普通的东西都可以看到一种美,蚂蚁是美的,野花也是美的。那么首先诗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有人说悲愤出诗人,其实不一定是悲愤出诗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可以写出唯美的诗。诗人甚至可以把疮疤看成鲜花,疮疤的结成就预示着伤口已经愈合,这种愈合的结果对人生而言,就是走过了最痛苦的时期,紧接着疮疤掉落以后,一切又将复原,回到一个本原,这就是一种美好,所以在诗人眼里疮疤也是鲜花,关键在于你的眼睛怎么看,你的眼睛怎样教育你的心灵。诗人在多首同类型诗中通过眼睛表达对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爱。

四.眼睛意象的当代性

中国古文学中也有很多对眼睛意象的描写,中国传统标准以杏仁眼、丹凤眼,灵动有神韵的眼睛为美,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眼科周继红古人写眼睛是直接对眼睛进行描写,概括起来无非是形容一个人的美,把眼睛具体到一个物象上,所以没有对意象进行放大和延伸。而车延高诗歌不是局限对眼睛进行具体描写,而是用眼睛来形象地,用带有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怀,借眼睛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李白一生写得最多的是月亮,月亮是天的眼睛,而读车延高的诗,他用得最多的是眼睛,眼睛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动物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人每一次写到眼睛,它所产生的情境、画面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每一双眼睛背后都有诗人的一种灵感和想象力在支撑。

篇8

[关键词]诗歌意境 “景”象 “人”象 “事”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8

一直以来,古诗词的创作都以境界的高低为评判标准。因此,古典诗词之根就在于其意境。而诗歌的意境是借助意象凸显出来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唯有紧扣诗词的意象,才能引领学生真正体悟诗歌内在的意境。

一、紧扣“景”象体悟意境

古典诗词描写景色是十分常见的,但诗歌中的景象往往不会简单地指向于自然景观,而更多的是借助景物表露诗人自身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体现在诗歌中的景和物,就是意象的一种表现形式――“景”象。

例如,在《枫桥夜泊》这首经典的古诗中,就先后出现了“月落、乌啼、霜、枫树、渔火、客船”等极具鲜明特色的意象。这些意象之间彼此联系、对应组合,构建了一幅落寞悲戚的秋季之景,营造的是一种悲凉抑郁的意境,烘托的是一种羁旅客乡的愁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将这些意象具体化、生动化、情感化:在这样一个寒瑟的秋季之夜,诗人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月亮?聆听到了怎样的乌鸦啼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这样的追问中,学生的思绪就不仅仅停留在这些“景”象的表层,而是在深入想象中不断逼向诗歌景象的深处,不仅对其中单独的景物有了深入了解,更对众多景物进行了体系化、对应化的整体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意境磁场,真正走进了诗歌内核,走进了诗人内心。

景与物的意蕴在这一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在学生想象中跃然于眼前,在景和物的相互交融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诗歌鲜活的意境。

二、紧扣“人”象丰盈意境

俗话说:“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内在情感志向的一种寄托。因此,在古诗词中并不缺乏人的存在。在这里,人就成了诗歌意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人”象。因此,教师除了关注诗歌中的景物之外,更要紧扣诗词中的人,从其身处的情境、自身的行为状态等方面感受这个独立自主的意象,这也就复合了诗歌的整体意境。

如《清平乐・村居》就以灵动鲜活的笔触展现了一家五口和谐幸福的生活场景,词作对五口人的描绘可谓各不相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词中一共写了几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通过自主想象将原本静止的画面生动化、形象化,从而去感受他们生活的情趣和家庭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补充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和这首词创作的背景。一心想驰骋沙场却报国无门的辛弃疾看到这一家人时一定会想些什么,是向往和希冀,还是无奈和惆怅。

在这样的描写中,词中人物的悠闲与辛弃疾内心的挣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反差,让我们在“人”象中窥探到了完整的诗歌意境,感受到了诗词内在的生命,尤其是诗人意欲表达的内在情韵。人的对比联系,交融对应,构成了鲜明可感的意境。

三、紧扣“事”象生成意境

古典诗歌虽然简练精悍,但寥寥数语背后并不缺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古诗对于事件的描写由于受到表达特点的限制,往往不能凸显其细节,而是作为诗人表达情志的一种载体,即“事”象。借助于此,深入事情的内部,感受其发展的来龙去脉,体悟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态度,就能深入、全面地感受作者蕴藏其间的意境。

就拿王崧舟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为例,执教者紧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里包含的“事”象,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词人在坎坷的路途中究竟都做了哪些事?教师借助词人之身经过了哪里、身在何处等一连串问题的追索,让学生在资料收集、揣测联想中补充词作的未尽之言,感受与词作内容息息相关的“事”象。在交流汇报中,教师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再现诗歌中的情境,让几个学生代表着词人曾经走过的地方:崇山峻岭的险峭、各种河流的湍急、大漠山关的贫瘠……每一个学生就是纳兰性德走过的每一段旅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一段与众不同的故事。词人遭遇的每一件事情,就成了走进这首词意境的“事”象。最后,教师发自肺腑地追问:“词人的心情是什么?心愿在哪里?心结在何方?”顺势揭示出词人内心承载的源头,即自己的故乡。

教学至此,词作中满载的那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已悠悠飘出,在教室的上空回荡,叩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门,其意境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9

一、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是解读诗歌的密码。诗人往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一提到,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塑造的往往是隐士的形象;一提到“月亮”,往往指“思乡”之情,塑造的往往是游子的形象。其组合方式有两种:意象的串联和并联。

1.意象的串联。意象的串联:先有一个中心线索,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线索展开想象,生发意象,并使之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许多诗的创作过程,往往是诗人凭借灵感,先捕捉住一个独特的意象,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意象衍化成篇,如:“蛙声在故乡的水田里/长势良好/让我在遥远的他乡/也能望见/心怀宽广的蛙声/是家园的祖辈们/用勤劳的汗水/种出来的绿意/不用明月牵引/这蛙声便会唤出归路。”诗的中心意象是“蛙声”,这一意象是从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点化而来的。全诗围绕这一中心意象,生发出“故乡”、“他乡”、“汗水”“、绿意”“、明月”“、归路”等意象,表达了相思的主题。

2.意象的并联。意象并联的结构是将几组处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意象并举在一起,省略意象之间的语法联系,形成一种高度凝练而且富有张力的特殊结构,通过意象的相互映衬或对比强化,拓宽和深化诗的意韵。这种诗歌结构具有静态的绘画美、雕塑美,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性。如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湖南大雪》:“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雪落无声。”在这首诗中,“街衢”、“路灯”等二十个意象,时空并举,虚实结合,一种静谧中的理性思考震撼人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意蕴深厚,意境深远。

二、意境意境,指的是文艺作品中自然、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灵动的情思高度统一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即情思、情感、情理。境,即意象融入诗人情感理念的画面般的境界。意境美,就是诗中的生活场景表现为或崇高、或悲壮、或优美、或凄清、或悲伤、或喜悦、或幽静、或恬淡的美妙境界。构成意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情景交融构成意境。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如,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首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满纸皆情的优美诗作。一二句为全景镜头,总写了浣花溪一带春日迟迟、江山明丽、东风轻拂、花草飘香的美好景象。三四句转为特写镜头,以燕子、鸳鸯的闲适情态写出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四个写景诗句以平行并列的关系剪辑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初春景物图,创造出了明丽悠远的意境。

2.物我交融构成意境。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多以托物寓意、借物明志的写法来创造意境,这类诗常有物我交融而意境浑成的审美效果。如,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的前四句物我分写,后四句亦物亦我。首二句点明“咏蝉”,三四句上句说蝉,下句说己,把物、我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五六句纯用喻体,以蝉的处境,比喻自己的处境。露重风多,隐喻谤深路阻;蝉欲飞难进,声响易沉,隐喻自己身不由己,冤无可诉。末二句仍以蝉自喻,并以问句作结,点明借物喻己之意。全诗将蝉的境况与人的遭遇联系起来,寄兴深微,含蓄不尽。浅谈诗歌鉴赏中的“意象”与“意境”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叶袁梅关键词:物理重点难点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

篇10

西方来自亚里士多德临摹仿说的影响,而过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包括英美人在内的西方人的诗歌意象常常注重个体精神,个体创新,他们的诗歌意象不稳定,个性化比较强。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注重个体的创新,冒险,打破传统,言前人所未言,这才有了20世纪的英美诗歌的崛起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代表人物庞德是这场意象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和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庞德借用东西文化,通晓古今中外,使用翻译的手法再创造中国古典,最终成为意象派诗歌的大师,写出了《在地铁里》这首意象诗歌的经典诗作:忽明忽暗熙攘人群里的面庞/阴湿的树枝上面的几片花瓣。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他创办的《诗刊》成了意象诗歌开始的标志,他的《诗章》也同样被视为意象派纲领。主张诗应该描绘“意象”,“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情的集合体”。发轫于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在60年代的美国发展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新超现实主义或称“深度意象派”或者后现代派,渐渐成为一场大规模的诗歌运动。他们的意象已经远远超出了意象派的误区,从表层事物的关联,转向了深层次的意象。

詹姆斯,莱特的《春之意象》是深层意象的典型代表作:两个运动员/正跳舞在风的教堂里/一只蝴蝶/飞落在你绿色话声的枝条上//几匹羚羊熟睡在月亮的灰烬。正如布莱曾说的,“深层意象诗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开掘,使得想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成为可能,使意象从心灵深处跃起。”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意象:两个运动员,一只蝴蝶和几匹小羚羊从深层潜意识中跳出来。与诗人的主观感觉密不可分,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感受。读者惟有透过表面荒谬或不相干的联系,才能把握深层意象诗的精髓。诗人张振民出生于60年代末期,在诗的田地里已辛勤耕耘20多年。他的诗歌里有第三代诗人呼吁的个体意识,又有英美诗歌的渗透,还有民族本土精神。因此读他的现代诗可以领略不同于传统表达形式的意象,无不含着外国诗歌的影响。诗人张振民在《新诗集的黑夜比你长》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突破了传统诗歌不重视“象”的局域,突出了“象”的作用。用诗人特有的联想和独特的情感填满了意和象的沟壑,在他的诗作里“意”和“象”浑然一体。

从《一粒芝麻》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卓越的才华和驾驭深层意识的能力:一粒芝麻从田间穿过/途经我身旁/多香啊/小南风突然卧倒/鸽子与麻雀的欢跃/眼睛的光亮与麻雀的嘈闹/搅在一起/把秋天闪在了山崖/太阳的光线披散开来/我低低的喘息/像芝麻就要起飞/瓦蓝天空的窗口向西/此时我与二两秋波的距离/仅仅相隔一层香气/这香气在穹窿之下/多像一粒芝麻溢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

诗人透过一粒芝麻感悟人生的意义,春华秋实的价值。把一系列意象罗列在一起,对深层意识的挖掘诗人用一粒芝麻和香气让人联想到收获和秋天,小南风和鸽子与麻雀给人收获的时动态的喜悦。第三节里太阳的光线告诉我们已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和就要被加工的芝麻。最后两节里蕴含着自然界规律的秋天描写成了二两秋波,散发着田园生活的收获浓缩成了一层香气,和一粒小小芝麻所蕴含的生命的意义巧妙地凝结在一起。

90年代的诗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风格比较轻快,没有逼真的描绘,从主观意识出发,运用象征、暗示、类比等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地概括。《汜住那座山》是一首咏秋诗,诗人使用形象的语言,再现客观景物和浮现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的真情。中国诗歌的传统就是重情,触景生情,主张情的抒发。在这首诗里,诗人先渲染秋天的气氛:那座山上的秋天/该红的果实红了/到山上看看吧/山上的空气香得浓缩成一团/有几颗青果躲在树叶后面/闪着春天的媚眼/。通过视觉意象效果渲染果实红了,之后是嗅觉意象效果描绘秋天香得浓重。接着诗人近观,用秋天的漫山红色的果实中几粒别致的青果意象营造了一个秋天的美丽的图画。红果、青果、春天的眉眼、一团香气等崭新的现代意象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眉眼似乎还有一些纠缠/不肯离开/殊不知/果树对叶子的眷恋已层林尽染。诗人接着用红色表达果树对绿叶的一往情深,而相比之下青果、春天的眉眼比不起红色之恋的沉重。诗人并未停留于此,不满足于实景再现和不止步在青果、红果等的类比,而是充满西方诗歌批评理论中的预见性和哲理性,深化诗人对秋之迷恋:记住那座山/在树前/我的心已漫山红遍。詹姆斯・莱特璇于《开始》,月亮把一两根羽毛掉落到田野里。/黑麦在倾听。/别动。/现在。/它们在那里,月亮的孩子,在尝试/它们的翅膀。/在树木之间,一个纤细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面庞的影子,现在她步入空中,现在她彻底/消失,在空气中。/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下,我不敢呼吸/不敢移动。/我倾听。/麦子斜靠着它的黑暗,/我斜靠着我自己的。意象月亮、羽毛、黑麦、月亮的孩子、翅膀、纤细的女子、麦子和黑暗等相继出现,叠加,思维在跳跃,比喻在转换营造了一幅浪漫的夜景图画。

意象的形成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诗人都肩负着社会的责任,时代的责任,“社会责任是诗人的自然属性”。意象的形成也是诗人自我情感表达的结果。任何诗人都是时代的记录者,社会责任的肩负者,文化的承传者。现代诗歌突破困境和提升思想的捷径就是根基于和传统文化之中发扬光大民族精神。诗歌不是语言的框架,不是词语的游戏,是时代的脉搏,文化的凝结,社会的缩影。诗人一反朦胧诗的浪漫主义诗风传统和浮夸的气氛渲染,用朴素简单的风格搏动读者的心弦。诗歌是诗人激情的进发,诗人对时代脉搏的轻叩,对朴素的捧抚,充满了对自然的倾心,用敏锐的灵角触及被忙碌的现代生活所尘封的世界之心。诗人对面有个植物园,成了诗人忙中偷闲必去的消遣圣地。这里可以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生活的繁琐,都市熙熙攘攘中的一块平静的港湾,而这种平静是心灵的平静,是灵魂的净化。而现代人却对此熟视无睹,美丽的风景没有让人们带回到平静的田园风光之中,自然和往昔似乎成了现代人的盲点。遍地杂草竹子与树/丁香花的夜语/池塘的露宿/千万双眼睛居然捕捉不到/一缕来自民间的风俗。

作者从独特的视角观察现代新生的美丽是拔地而起的楼台,类比为一株株的植物,笼罩住了块块的田地。固内有建筑/草木苍生落地为户/拍一拍胸膛敢问八

面来风/这众多生长的搂舍/算不算植物/又有几块闲田被美丽罩住/。抛开现代人实用主义的观点,人工楼合与所取代的自然田园谁更美丽。这种美丽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现代生活的价值,这也是诗人不同于朦胧诗和其他抒情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