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

时间:2023-03-23 18:2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招生推荐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主招生推荐信

篇1

推荐信01(这封是应孩子要求以校长名义写的)

尊敬的XX大学招生办老师:

您好。

我校_____同学是一位为人真诚、学习刻苦、多才多艺的学生。

___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有极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上能发挥班级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学习方面,她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刻苦,在学习过程中,她富有钻研精神,每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讨论,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她能保持努力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学习成绩理想时,她也能不骄不躁,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_____同学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学生,她爱好音乐,有乐器特长,获得古筝八级证书,多次在学校活动中展示才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总之, 同学是一位知书达理、好学上进、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学校愿意推荐她参加贵校体育新闻系方面的考试,并希望贵校能给她继续深造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推荐人:

2013年1月15日

推荐信02(申请国外大学,其中括号由孩子及家长补充)

尊敬的 老师:

您好!

我很荣幸地向您推荐我校学生-- ,这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____是一名自信的学生。她兴趣广泛,擅长指挥、主持、演奏,爱好演唱、绘画、动画制作(根据孩子情况补充) ,在高中阶段,她参与了图书馆义务帮工、中欧艺术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积累使她在学习和活动中充满自信,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校和班级各项活动,在学生干部竞职演讲、全校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她优异的表现既展示了她乐观自信的性格,也展示了她全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校的大型演出活动更少不了她的身影,她精湛的演奏、激情的指挥、优美的歌声总能赢得台下师生的阵阵掌声。

____是一名自律的学生。她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班级里,作为班级的信息委员,她长期负责班级投影设备的管理工作,这是一项需要毅力和耐心的工作,每节课,她总是第一时间帮老师们连上电脑,每节下课按时切断电源,在她负责管理期间,从未出现过一次疏漏现象,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是十分难得的,是强烈责任心的反映;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高一学军活动中烈日炎炎下认真训练,被评为军训标兵,在高二学农实践中带病下乡参加劳动,由于在活动中表现出色,她被评为班级“劳动标兵”、“文明标兵”等。

____是一名自强的学生。在学习上她不甘落后,在历次考试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此处根据校办能提供的成绩单填写形容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情况下坚持上课,坚持参加各项活动,在治疗过程中她仍然不放松学习,保持了优秀的学业成绩

____是一名懂得感恩的学生,尊师敬长、乐于助人的她总是对他人充满感激,她总是力图给身边的老师、同学和家人带来快乐,她善解人意,谦和有礼,博得了与之相识的所有人的喜爱。

总之, ____同学是一名可爱可信的学生,是一位能令师长和学校为之自豪的学生。

学校教育就象接力棒,我衷心地感谢贵校给高畅这个坚强勇敢、多才多艺的孩子以深造的机会,也希望她能在贵校得到她应得的赏识,她以往的突出表现让我相信,她不会让贵校失望的。

此致诚挚的敬意和谢意。

推荐人:XXX

2012年12月5日

推 荐 信03

尊敬的 招生办老师:

您好!

我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向您推荐我校的学生 。该生初中毕业于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成绩优秀,曾获得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该生在高一时曾担任班级的组织委员,积极为班组服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高二时,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努力学习,关心班级,热爱集体,参与班级管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踊跃参加学校活动。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强,曾在学校组织的两次手工大赛上与组员共同努力获得特等奖。在升入高三后,更加侧重于学习,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就进步了很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老师和爱长倍感欣慰。现在仍然一如既往的为高考而努力奋斗。该生口才好,交际能力强,曾在班组织的小组辩论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该生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深受同学的欢迎和老师的喜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希望考入贵校的体育新闻系,性格外向的她十分喜欢体育类活动和节目,时常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和体育活动。表达能力强,口才好,擅交际也为她未来的人生增添了不少优势。她经常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才华,相信以后加入贵校,也能为贵校争光添彩。三年来,近千个日子里,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希望她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寻找更适合的未来,更开放的学习氛围,更多优秀老师的指导。而贵校无疑是她最好的选择。

在这里,我保证我向贵校推荐的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一个杰出的人才,她不会让贵校失望。我衷心的祝愿她能够通过贵校的选择,也希望贵校能给她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相信她会用自己的实力带给贵校更多的惊喜。

此致

敬礼

篇2

您好!

我是XX。我希望能够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实现在XX政法大学学习的梦想。

我出生在一个小城市,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的父母都没有实现他们的大学梦,因此特别重视对我的培养。我从幼儿园时就开始学习声乐,XX岁时获得了电子琴九级证书。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看书,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后专心于文学和历史,经常关心政治。高二时我选择了文科,始终坚持把培养综合素质放在第一位,力求做一个严谨、认真、稳健、高素质的学生。我坚持每天看XX等报刊杂志,关心国计民生,关注国际政治和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努力完成校内和校外的各项工作。

我对学习一直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慎重对待学习的每个环节。我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但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人自考大专学历。从很小开始,父亲就在辛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刻苦学习。在父母的陪伴和影响下,我在求知路上更加刻苦,更加认真,也越来越有动力。

我是一个纪律性和原则性很强的人,然而“规矩”的背后是一些习惯,一些准则或原则,更是对自己行为的克制和个人信念的坚守。我习惯于用严肃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理性批判的思维对事物进行深入认识。“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些德行的真正基础。”对待一些违反规则或有悖于道德的事,我总是保持着一种自发的反感。文人的心灵通常比较纯洁,对这种纯洁也有一种偏执的狂热,而我一直希望能通过规则来解决一些尚未纯粹的事情,并非一种妥协的秩序。我对法律一直怀有一种崇敬的心情,我希望法律可以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百年以来,XX政法大学一直秉承着“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信念,严谨治校、规范”办学,为我国输送了大批政法专业人才,为我国法律事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XX的精神也深入到了XX的每一位学子心中。我倾心于贵校的校风和政法专业,希望贵校可以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让XX的明天更辉煌!让祖国的明天更辉煌!!

恳请贵校领导能够慎重考虑,接受我的申请,帮助实现我的理想,也使未来的我因XX而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明天!

篇3

论文摘要:研究了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现状,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实施自主招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科学定位,多校联考,引入文艺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招生,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质量评估机制和质量跟踪评估机制,完善监督机制。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高招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为了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选拔优秀创新人才,2001年批准东南大学等三所高校作为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院校,2003年再次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尝试自主招生的申请。随后几年,试点高校逐年增加,至2010年试点高校增加到80所,其中教育部属院校76所,地方院校4所。可见,自主招生试点已经在全国重点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在地方高校还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笔者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高招改革的继续,地方高校自主招生会长足发展,将走出一条有着自身的特点且不同于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道路。

一、地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是高校招生改革的必然趋势

地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是扩大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也是深化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招生数量已达到招生总数的70%以上。自主招生政策给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排队录取考生,改变了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如果地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招生地域、招生考试途径及方式,提高了招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选拔出更多适合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招生制度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二、地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现状

目前教育部批准的试行自主招生地方高校有四所:上海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和云南大学。这些学校自主招生的指导思想是选拔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招生计划一般占总计划2%左右,招生区域仅限定于本省市。选拔方式方面,上海大学实行完全中学校长推荐,其他三所高校是学生本人申请再由所在中学推荐。考核方式方面,广西大学实行笔试,其他三所高校采取面试。录取给予一定的优惠,高考成绩达到省划定的一本同科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或直接进志愿专业或给予加分进专业。可见,虽然目前试行自主招生的地方高校为数不多,但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地方高校正在积极准备,已经把试行自主招生作为学校招生工作改革发展的工作计划,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势必得到长足发展。

三、地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精神,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应该反映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于地方高校办学层次和规格的自主选拔人才的招生制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质量跟踪机制。

1.科学定位,办出特色

近几年,各高校生源争夺战越演越烈,自主招生更是争夺优秀生源的新战场,2011年,已形成以北大为代表的“北约”、以清华为代表的“华约”、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院校“卓约”和以北科大为代表的“五校联考”四大自主招生联盟,在这种形势下,地方高校如果想在自主招生中有比较好的收获,必须定位清晰,办出特色。

如何科学定位、办出特色?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试行自主招生,首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优势,调整专业结构,选拔那些适合地方高校培养的、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选才的标准可以呈现多样化,在一定共性的基础上应该更强调地方高校办学个性化特点和学科特点,不宜一味追求成绩拔尖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可以重点考虑选拔那些向往地方高校的,适合地方高校,有一技之长,有发展潜质,适合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特点的、愿意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学生。再者,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必须挖掘地方高校的办学优势,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例如,上海大学自主招生的指导思想就彰显出一定个性。上海大学坚持中学校长推荐,不再另行举行测试。“上海大学希望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减轻目前大学招生录取中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给基础教育造成的压力;希望与中学校长,特别是那些有教育思想的校长们一起,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远大理想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希望能突破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单一模式,切实为中学的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提供空间,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对形成系统的、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链发挥积极作用。”

2.多校联考、完全自主

自主招生给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高校可以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排队录取考生,改变了以往一张考卷定终身的现象。但通过何种技术、手段、程序和环节才能准确地测量和检验学生的各种能力、特点和潜能,以选拔出真正需要的人才,这是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的最大挑战。

目前实施自主招生的地方高校中广西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实施办法比较有代表性。广西大学自主选拔录取实施办法中,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网报提出申请;所在中学推荐表或校长推荐信或两名任课老师(含班主任)联合推荐信;加盖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及负责人签名的高中阶段各学期成绩以及年级排名汇总情况表;加盖所在中学教务处公章负责人签名的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其他证明自己特长、优势的材料;含个人特长的自主选拔申请陈述,须由本人手写,字数在1200字以内;身份证(无身份证的,使用户口簿)复印件。选拔程序有:(1)初审,即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2)报到,领取准考证。(3)测试,初试加复试。初试: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一项特长项目(可选语文、英语、小语种),初试科目为语文(特长项目选择语文)、英语(特长项目为英语或小语种),初试形式为闭卷。复试:初试合格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复试。(4)确定入选考生,学校将根据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的总和进行评定,并以此为依据认定考生的“自主选拔资格”。(5)入选名单公示。(6)入选名单上报。 转贴于  目前,各地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实施办法大多数与广西大学类似,测试环节主要是通过本校组织的笔试和专家面试,这种自主选拔录取实施办法虽然比较严谨、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很难保证考试的信度、效度,另一方面,自主招生成本越来越高,而收效不高。因为,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地方高校每年自主招生的人数占招生计划的2%,人数很有限,但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统一高考的规模效应相比,成本高出很多。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疲于奔波,耗费很大人力物力。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学习国家重点大学采用多校“联考”的方式,建立如“北约”、“华约”那样的联盟,多所地方高校联合组织自主招生,同一时间组织测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多校联考方式优点很多。首先,对于高校而言,增加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可以降低自主招生成本。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减少应试负担,减少奔波劳顿。

就录取原则方面来说,目前地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招生原则与教育部属国家重点大学的类似。要求入围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成绩达到省划定的一本同科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上,并填报该所大学自主选拔志愿,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如贵州大学规定“获得我校自主选拔认定资格的考生,高考总分达到(或高于)贵州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者,可在我校同科类专业中任选专业(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别专业除外)”。

基于在吸引优秀生源的竞争力上,地方高校较国家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地方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线较国家重点大学也有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自主招生适合采取“完全自主录取”政策。“完全自主录取”政策是指已经被自主录取的学生,虽然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这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的精神。只有在淡化高考成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才能凸显优势,有利于吸引有潜质的生源。

3.文艺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纳入自主招生范畴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文艺特长生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办法”与“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办法”有很多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如招生对象都需要有一定特长,都需要在高考基础上学校再单独组织测试等条件。地方高校在试行自主招生时,可以把文艺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这些特殊类型招生项目纳入,这样一方面扩大了自主招生范围,有利于高校更好地行使办学自主权,充分利用资源,结合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广纳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走规模效益。

4.地方高校是否建立了与自主招生相接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和质量评估机制

目前国内对自主招生的兴趣点还都在具体的招生政策和措施上,纠结于怎么招的问题,而招进来怎么教、怎么评估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思考,也就是说很少有人关注入学后的人才培养和培养质量评估问题。研究自主招生必须把自主招生与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估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生源类型的多元化、选拔学生标准的多元化、学生发展方向选择的多样化,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逐渐打破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对于自主招生选的“偏才”、“怪才”,因材施教,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模式。

5.地方高校是否建立了对自主选拔录取学生入校后的质量跟踪评估机制

目前,实行自主招生高校中大多数都没有建立质量跟踪评估机制,只有少数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建立的自主招生后期评估政策很值得借鉴。上海大学对通过自主招生进校的学生,进一步细化跟踪指标,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总结这些推荐生对学校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同时,将自主招生学生的跟踪情况及时反馈至各中学,逐步建立和加强学校与相关中学之间的诚信机制,以良好的诚信机制来提高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建立质量跟踪评估机制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它可以为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提供有说服力的研究论据;其次,对自主招生工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展有促进作用;再者,若将有关研究数据信息及时反馈至生源地中学,也会对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6.开展阳光招生,完善监督机制

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是一项改革工作,为了体现其自主性和公正性的统一,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开展“阳光招生”。

篇4

关键词: 自主招生 高校联盟 高考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因此,高考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然而近期出现的高校自主招生抱团现象愈演愈烈,各联盟高校联考有转向“小高考”的趋势。我们应意识到,目前我国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仍不完善,如何完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合理引导各大高校做好自主招生工作,是目前高考改革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联盟的产生、发展及成因

我国自2003年开始在部分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试点。其后基本上延续了“自主笔试+自主面试”的“自主招生”模式,始终发展平稳。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大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近几年高考自主招生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2003年开始,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在内的22所大学开始实行5%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但这段时期各高校几乎都是单兵作战。直到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四所高校尝试采取联考的方式进行自主招生录取,拉开了自主招生联考的序幕。到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结成“五校联考”,并在2010年1月16日进行了自主招生选拔的联合笔试,形成了最早的“华约”五校。2010年10月23日和11月20日,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加入了“华约“。2010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六所高校同时在招生网上公告,宣称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华约”与“北约”的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当年11月25日,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宣布加入“北约”,“北约”联盟扩充至13所高校。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宣布将合作自主招生,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同盟”(或称“卓越”)的诞生。之后随着重庆大学的加入,“同盟”扩至9校。目前国内80所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30多所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联考,几乎囊括了中国顶尖的高校,形成了“华约”、“北约”和“卓越”三足鼎立的局面。[1]

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以来,近几年规模不断扩大,考生人数也急剧增加,然而随着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报名考生的急剧增加,高校的招生工作者也感到苦恼日益增加,招考工作的经济成本日渐成为高校的一笔重负,而各地考生前往不同高校笔试、面试成本增加也逐渐成为争议话题。首先,联盟的出现减轻了考生负担,避免考生来回奔波,降低考试成本。其次,联盟也给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多元组合,选择机会大为增加。

同时,在“华约”、“北约”、“卓越”形成后,不少入盟高校间接或直接地承认了结盟动机,即响应联考号召力,争取优质生源。对名牌高校而言,自主招生已经成为他们招揽尖子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联盟测试的方式更是扩大了名校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在高考自主招生以前,只有在考生得知高考成绩后,各高校才加入优质生源争抢大赛,而如今具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利用这个机会提前锁定优质资源,将生源争夺战的关口前移,意图垄断优质生源。

二、高校联盟内部矛盾及存在问题

在高校自主招生从“各自为政”到“三足鼎立”,这样的发展变化曾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尝试。然而,随着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中的争议不断。2011年“华约”、“北约”、“卓越”三个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形成过后不久,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宣布退出“北约”,并在不久前公布了2012年自主招生方案。这引发了我们对于高考自主招生抱团现象的重新思索。

各个高校就自主招生结成“联盟”,本身是一个自发的行为,联盟的组成与结构也相对比较松散,所以结盟或者退出结盟都是一个自主的选择。南开和复旦退出“北约”联盟,主要原因可能还是两所高校觉得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联盟的意义不大,并没有带来招生方面明显的变化,甚至可能浪费不少“优惠”名额,因此选择了退出。从本质上来看,招生联盟无非是一场集体掐尖大战,高校的自主意识没有真正体现,也没有体现自主招生的真正意义。从初衷来看,自主招生应是一种社会化考试,体现各校的特色,不应绑定在几所学校上。如今有高校退出“联考”,正是回归自主招生的本质。

从目前高校联盟的具体形势看来,其内部矛盾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组团模式过于随意。所谓“联盟”是各高校自行组织形成的,几所高校结盟的原因可能是学校历史、专业学科背景、地域等因素,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这种随意的组团模式很可能给考生带来志愿填报方面的麻烦,并带来以联盟对抗为表现形式的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2.“联考”操作流程缺乏机制保障。考试缺少透明度,高校与中学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考和评分没有明确的机构保障实施,一旦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很容易滋生混乱。

3.联盟内部规则不统一且步调不一致。各个高校在考试、评分及录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样就很难集体发力,统一招生。同时各个高校在招生上的步调不一致,例如发放申请表、考试时间的冲突,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两难境地。

4.高校抱团最终目的实为吸引优秀生源。这种集体掐尖儿的做法,给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但对其他考生实则不公,且违背了自主招生选拔偏才怪才的理念。

5.“联考”演变为”小高考”,分散了学生专心应对全国统考的精力,变相增加了考生的负担和压力。[2]

三、高校联盟的发展方向

高校自招联盟的未来路径尚不明晰,但从教育专家、高中校长,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反馈来看,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改革却是势在必行。

作为对未来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高考联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促进“联考”社会化。自主招生需要真正社会化的考试,考试的举办权应该由学校交给中介,推进考试社会化。比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来组织和监管,同时允许几家有资质和威信的社会机构来组织考试,各高校根据自己的需要,承认其中一种或多种考试成绩,考生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参加哪一种考试,这样可避免多次重复考试,结果也会更加客观。

2.改变“联考”的考试内容。高校自主招生的联考不能再局限于考查对学科的掌握程度,而是要考查学生的学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SAT考试或ACT考试,让这种考试成为各大高校自主认可的考试,比如说我们可以统一设置三个联考,任何一个拥有自主招生权利的学校都可以认可,这其中没有绑定关系。中学组织所有中学生毕业时都参加其中一种考试,然后用其成绩汇总上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加上老师的评价和推荐信,向各个大学推荐自己,大学再根据适合自己的标准来录取学生,不另外组织考试。这两种考试可以一年多考,考生可以根据其多次考试的成绩,取其最高分。

3.改革现行的制度设定。要站在扩大和维护学生对高校自主选择的权利立场上,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设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比如,把自主招生的联考放在高考之后,允许每位学生选择3―4所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增加学生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禁止高校之间进行排他性的招生考试,比如禁止高校联盟把自主招生考试日期定在同一天等。

自主招生作为对高考制度的完善和补充,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考联盟的出现,也预示着自主招生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教育部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抱团现象还未出台具体意见,但无法否认的是,这场每年至少10万人报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家庭,这场出现在高考自主招生中的“抱团大战”,或许隐含着中国高考改革未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5

欧美国家过去一直强调高校自主招考,近年来则逐步加强了政府对高考的控制力度和统一管理。美国虽然没有政府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却有着社会服务机构组织,并组织绝大多数高校认可的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主要有学术评估测验(sAT)和美国高校测验(ACT)两种,SAT就是人们常讲的美国“高考”。

英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通过GCSE考试的学生还必须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GCE A-level)考试或普通教育证书补充水平(GCE AS-level)考试。

法国高中生要想进入大学,必须通过全国性的高中会考(BAC),也称“业士考试”。俄罗斯为了克服因沿袭高校自主招考制度所造成的教育质量下滑、腐败现象丛生、高考成本过高、文凭得不到国际承认等问题,自2001年以来也走上了由“放”到“收”的改革之路,将高校自主考试改为国家统―考试。

日本是一个学历主义社会,二战后也经历了统一考试和高校自主考试交替反复的过程。当今日本的高考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全国统_入学考试,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由于日本儿童出生率长期下降,适合升入大学的青年也在逐年减少,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趋于激烈,推荐入学和一般选拔制度日益受到重视,但它们仍然不能替代统一入学考试的中心地位。

重视高校自与综合素质评价

很多国家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同时,十分重视高校的招生自,通过允许高校组织单独考试、细化考试专业类型、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样化路径,克服和避免统一高考带来的“一考定终生”的弊端。

在加拿大,高校可以组织单独考试,学生不用参加统一高考,没有考分的“硬杠杠”,但各高校也有择优录取的“软杠杠”,要求学生学习至少6门大学预科或大学学院预备课程。

澳大利亚首都区取消了高中会考制度,改为学生高中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

法国的业士考试分为很多专业类型,与中学的学业结构相联系,总体上分为普通、技术、职业三种,每类考试还细分为多种序列,包括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和自选科目。印度高考类型也很丰富,医学、理工、工程技术院校都开设单独的考试项目,类似于同类型大学的联考。

实际上,自主招生的高校都有自己的选拔制度和入学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校作出录取决定的主要依据。当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无不重视素质教育,普遍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和参考。

英、法、德、日等国的考试科目除了统一的必考科目外,还有很多自选考试科目;除了笔试外,增加了小论文、面试、口试、实验等方式,考试内容则是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相结合。

美国的SAT是一种典型的以能力考试为中心的测验,题目可谓千奇百怪,这无疑有利于打破死记硬背的弊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美国学生高中阶段学业成绩综合指标(GPA)甚至要比SAT或ACT更被大学所看重。此外,推荐信、课外活动、特殊技能和获奖证明等也都属于美国大学入学申请的审查内容。韩国高校也增加了志愿者活动、读书量、竞赛成绩等平时成绩在录取标准中所占的比例,还有一些特长学生通过“特别选考”进入大学。

关注和保障考生权利与自由

为了减轻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让学生从容应对,不少国家给予学生参加多次高考的机会。美国的SAT每年考七次,ACT每年也可以考6次。美国在全国和世界各地设立数百个SAT考试点,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参加考试。另外,学生从高二就可以参加,录取时以最好的成绩为依据。

篇6

一、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将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作为初中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手段。初中学生学业成绩,一是用来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并依据成绩对学科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二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考试,未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三是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依据。实行初中学业考试后,不再组织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初中学业考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市教育局要建立学业考试工作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考试组织、成绩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学业考试成绩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采用等级和实际分数进行记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考试成绩对学校、学生排队或排名。

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建立和完善命题工作机制,落实命题人员资格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试题征集制度、命题与审题分离制度、阅卷质量过程监测制度、试题评价反馈制度等,确保试题质量。

学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由学生在校期间各年度成绩和毕业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成绩组成,其他学科考试形式均为闭卷考试。“六三”学制学校生物、地理学科在学生初二学业完成后进行学业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学科在学生初三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五四”学制学校地理学科在学生初二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生物、历史学科在学生初三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学科在学生初四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

学业考试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由县(市、区)教育局指导学校组织实施。

(二)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制度。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精神,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能力、学生特长等8个基础性发展目标,作为评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的主要内容。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两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一个学期为一个评定时段,在初中最后一个学期依据学生每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结果客观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综合评语由班主任在征求其他任课教师意见并汇总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将作为学生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评为D级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不得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报指标生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必须达到B级以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学校对初中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于每年5月初完成。各初中学校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德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各地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向社会公示、公布,评价结果根据需要向学生公示。公示时间应在5天以上,公示无异议方可记录。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力求评价结果科学和公正。

(三)建立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长档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初中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综合评语以及初中阶段发展的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要严格限定学生发展标志性成果的种类,可能加重学生负担和大量占用学生校外活动时间的项目(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结果等),不作为标志性成果和认定特长生的依据,不与升学挂钩。

(四)实施初中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初中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制止学生辍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既能横向分析学校现实的工作情况,又能纵向分析工作进展。要加大重点指标的评估权重,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初中学校素质教育水平评估成绩,作为分配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一)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后,取消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中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高中录取新生的限定条件。

(二)将普通高中半数以上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从2010年起,将普通高别是优质高中或省级规范化高中招生指标的60%(不含指标生)以上分配到高中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指标生的分配数额,根据该学校初中毕业生人数和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得分各占50%权重确定。

为充分发挥招生指标分配对初中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提倡对指标生录取不设限制性条件。对录取指标生设限的,应以不同批次最低录取标准条件为设限标准。初中学校要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多于招生指标的一定比例向普通高中推荐。招收指标生的高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初中选送指标生的质量做出评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将评价结果作为初中素质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增加或削减初中学校的分配指标。

对在素质教育工作评价过程中或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严重违背教育规律、违反办学行为规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和引起严重后果的学校,要调减其指标生分配名额,直至完全取消其按照素质教育评价情况分配指标的资格,同时给予学校负责人以必要处分。

(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招生录取。除采用指标生审核录取外,也可采取以下形式进行招生录取。一是统一招生录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内,由高中学校根据初中毕业生报名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集中录取。二是推荐录取。初中学校可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推荐,至少两名教师写出推荐信,由高中学校通过调查、面试、综合能力测试等方式考核后,予以录取。三是特长录取。特长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综合素质评价加特长考核。对有特殊才能或潜能但无实证性材料的学生,高中学校应提供考生展示特殊才能的条件,并建立相应的组织对考生的特殊才能进行评定。四是划片招生录取。鼓励高中教育资源和普职比例相对均衡、高中段教育普及率高的地方,在认真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区域内划片招生办法,合理划分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服务片区,促进生源平衡,搭建竞争平台,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五是注册录取。部分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可采取注册招生的方式,由初中毕业学生持成长档案,在规定时间内到校报名,由学校根据学生成长档案决定是否录取。

(四)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自。对办学水平高、有特色、在当地能起示范作用的优质高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扩大其招生自,在学校招生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由学校自主招生。取得招生自的学校,要制定自主招生工作方案,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优质高中自主招生的比例,应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不高于招生计划的30%。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和完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本地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工作。要建立完善公示、诚信、监督监控、复查复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公平竞争。

(二)严肃招生纪律。对在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等级评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过程中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涉及学校的,在评先评优、年终考核、考点设置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是“规范化学校”的取消其称号,是初中学校的减少或取消其指标生分配数额,并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涉及教师的,取消其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和参与学生评价工作资格,不得作为推荐生的推荐教师。

篇7

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近日,本刊记者就高考引发的废存争论、现存利弊、改革的现实困难及探索等专访了国内高考改革问题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

争鸣篇

高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存在十全十美或两全其美的招考办法。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去观察,可能所见都是事实,所言也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只能在各种选拔方式中,众利相权取其重者,众害相权取其轻者。

高考应改革而非革命

记者:近年来国内对高考制度的抨击此起彼伏,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刘海峰:高考是一个高利害、高风险的考试,长期受到高度关注很正常,更何况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但我始终认为,不研究高考的人往往是高考改革的激进派,研究高考的人往往是高考改革的稳健派。抓住高考的弊端,对高考大加批判,号召废除高考,出发点虽很好,但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一些言论过于情绪化。

记者:一些学者认为,高考是阻碍素质教育的罪魁祸首,也有论者说,高考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最后一个堡垒,还有的提出以水平考试代替选拔性考试。这些说法也不无合理之处吧?

刘海峰: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去观察,可能所见都是事实,所言也都有一定道理。责备高考阻碍素质教育如今已成了流行语言,但这种“单边论证”很少顾及意见的可行性,较少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把高考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更是荒谬。国外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早都采用统一考试,只是统考分数在录取时权重不同而已。而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从未统考,倒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俄国,最近几年也走上了统考道路。

提出以水平考试代替高考也是一厢情愿的善良愿望。社会永远是分层的,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类的,如今社会已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记者: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指出,高考需要改革而非革命。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刘海峰:废除高考,所有的矛盾和问题照样存在,或更甚。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世上没有灵丹妙药,若不以考试这种具有刚性标准的办法来竞争,就很可能用权力、金钱或关系来竞争,如果那样,弱势群体、社会资本较少的农村家庭的孩子想上大学就难于上青天了。

最终,应试的弊端解决了,其他恶性竞争的问题却浮现了。即使“将高考送进坟墓”,不久后还得将它重新请出来。

千古难题的历史轮回

记者: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千年,在清末被废前很长时间有“废科举、兴学堂”的争论,许多人把废除高考与之相较,您如何看?

刘海峰: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发挥巨大作用,是隋唐以来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需要在人事制度上的反映。其实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发生过科举存废之争,甚至曾采用直接从学校取士以代替科举的办法,结果出现免试入学者多为当官子弟的现象。为此,苏轼力主坚持以考试取士的办法,认为尽管科举有不少局限和弊端,但“立法取士,不过如是”。

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

记者:历史往往有惊人之处。说近点,时下的一些看法与1966年人们对高考的看法也很相似?

刘海峰:是的。废除高考后,许多高中生最先也觉得相当喜悦轻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就来了。竞争性考试就是这么奇怪,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应试的弊端,当你身处其中时,会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巴不得解脱出来。可是当你挣脱考试的枷锁以后,往往会发现连同公平竞争的机会一同失去了。当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环境之后,你可能变得很怀念过去那么痛恨的考试制度了,前后“老三届”中学生对高考的看法转变便是这样。

利兮弊兮皆高考

记者:无可否认的是,高考制度确实存在许多弊病,您认为在教育层面有哪些较为突出?

刘海峰: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中小学教育的确出现很多不良现状: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学校办不出特色、教改不易推行等,片面应试的消极影响造成智育一枝独秀,形成知识偏狭的弊病和学业成绩至上的功利心态,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与理想。而以“升学主义挂帅”向下延伸甚至延伸到幼儿园,有人曾说,中国的中学生成了世界上压力最大、最不快乐的群体之一。

记者: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高考导致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所以国人在本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对这一说法您怎么看?

刘海峰:与其说当今中国创新性人才的缺乏是高考的影响,不如说这是教学制度、学术管理以及其他非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日本接二连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在日式“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的。没有公平合理的升学考试制度将优秀人才选,中国人离诺贝尔奖也许还更遥远。

记者:30年来回头看,您认为高考最大的功能是什么?

刘海峰:实际上,高考除了具有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还有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包括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不单单有教育功能,还有政治功能,包括社会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等。总的来看,我觉得对中国教育和社会而言,高考制度是利大于弊。

记者:您认为高考与素质教育是一对矛盾体么?

刘海峰:关系是双重的。高考至少能够“逼迫”广大学子刻苦学习,能够提高考生的学习能力,经过高考历练的学生比以前成熟,今后再遇到什么艰难复杂的考试或其他需要统筹安排时间的活动,也较能应对,为顺境中长大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真枪实弹检验和磨练自己心理素质的机会,还是一次考生品德教育的契机。

困扰篇

高考改革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需兼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全局的视野来探讨,如果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没有改变,如果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氛围没有改变,如果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那么高考改革必将伴随着文化传统缓慢的变迁速度,举步维艰。

困扰之一:人情网络难以突破

记者:有人认为,即使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其背后也交织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您赞同这个观点吗?

刘海峰:中国向来是一个人情社会,凡是竞争激烈的地方肯定是人情与关系最希望介入的地方。而大学招生是教育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如何防止人情与关系的干扰是高考改革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子女考大学如今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只要有托关系的可能,很少有人会不加以利用的,许多家庭往往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自己子女升学问题奔走联系。

记者:如果连刚性的公平竞争都难以避免人情网的纠结,那么用非刚性指标衡量考生又将如何抗拒人情的干扰?

刘海峰:公平选才与全面考核之间往往难以兼顾,在以分取人与舞弊不公这对矛盾之间,人们往往宁愿公平竞争而接受艰苦的考试,而不愿接受理论上全面考核实际上容易为特权把持的推荐。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在主体高考机制之外,实际上也开辟了其它一些选拔渠道,比如保送生制度、艺术体育类的招生,还有些特殊专业的单招、特长生等。但这些渠道在推行中问题较多,也有些就退了回去或有所收缩。例如保送途径,就存在有的中学送良不送优(优的留着要为学校考状元),还有的送“官”不送“民”。考生的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都不是刚性指标,标准也不一致,更难避免人情干扰。

困扰之二:诚信缺失防不胜防

记者:如今很多持高考反对论的人以美国招生模式为佐证,认为我国的高考改革可发扬“拿来主义”,是这样吗?

刘海峰:我认为行不通,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障碍,即诚信缺失问题。中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实行申请入学或其他参考中学成绩、表现、老师或校长的推荐信作为录取依据的方式,有一个基本的条件是需要较高的道德水平作为依托,否则好经可能让歪嘴和尚念歪了,再好的设想都会出现走样和异化。如中学历年在校成绩多是由科任老师评定,随意性较大;当考试成绩与升学挂钩而竞争对象却不是本校学生时,这种考试便失真了;若规定必须以同校或同班学生中的排名作为录取依据时,权力、关系、金钱等就很容易介入其中。

另外,中学生的在校表现因为没有可操作的刚性评价指标而失真,推荐信普遍夸大。在美国人们很重视一个人的信誉,中学成绩和表现较少弄虚作假现象,但在中国,家长替孩子捉刀做作业、假的竞赛作品和成绩等现象普遍存在,难辨真伪。

记者:在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如何防止花样百出的舞弊是否为高考改革难题?

刘海峰:即使是防止极少数人作弊,也不得不将所有的人一体看待,采取可以排除作假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在公平选拔同时存在刻板的竞争与全面考核却同时存在舞弊不公之间,几乎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关系。高考要改革,必须突破此关。

困扰之三: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记者:与高考改革一脉相承的学生“减负”问题提了多年,中央三令五申发了许多红头文件,却越减越重,为何总不见成效?

刘海峰: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说是某种规律在起作用,强大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在起作用。高考竞争是必然的,中国人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短期内很难改变,追求升学率在今后几年还可能愈演愈烈。

记者:独生子女政策是否也是竞争加剧的原因之一?

刘海峰:有影响。过去一个家庭通常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当一个孩子没考上大学,还可以有另一个孩子努力,可能对一个孩子的升学希望只有百分之五十。但独生子女不同,考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没考上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因此对孩子的期望和压力比过去更大。

记者:如今高等教育有大众化趋势,但为何依然存在激烈的竞争?

刘海峰:这种竞争有其社会性,参照具有高度重视教育的传统的日韩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普及化阶段,名牌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仍然相当激烈。所以说,无论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高考改革,也无法避免激烈竞争。

探索篇

高考改革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矛盾: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的矛盾、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的矛盾。但在未来的改革探索中,高考必然会改变完全凭一张试卷检测所有层次、所有地区、所有类别的考试的大一统状况,走上兼顾统一与多元的道路。

先求稳,再求进

记者:您认为高考改革的决策者们应该如何面对当前改革进退两难的困局?

刘海峰: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高考改革相当敏感且影响重大,一方面,决策者应有“因时制宜”的强烈的改革意识,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循序渐进的平稳心态。不能翻来覆去,看到问题就想改,改了以后问题更大又倒退回去。特别是当前有的省的科目改革,在没有充分调研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贸然进行改革,改得太快太频繁,令中学教学无所适从。所谓稳中求进,并非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指改革高考这样重要的制度,应该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案。

既统一,又多样

记者:您认为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刘海峰: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是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统一高考制度的最大优点和最根本问题均出在“统”字上。统一招考,尽管存在偏重共性测量等不足之处,但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为各校提供衡量考生文化水准和能力的标准尺度,具有可比性;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提高入学选拔的效率与可信度,减少因经济因素和招生舞弊所衍生的考试不公平现象。

我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招考方式是既有统一考试成绩,又有各校单考成绩的复合式两次考试录取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对象的集中性也被打破,考生将来自各种年龄段和各行各业。高考若不与时俱进,“统一”的优点则可能逆转为其生命力的扼杀者。

篇8

从普林斯顿打道回府

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籍贯云南大姚。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给他取名施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自出生到上大学之前,他都在河南驻马店度过。施一公称 “不仅是地道的河南人,更准确点说,我是驻马店人。”

18岁那年,施一公从河南实验中学毕业,获得中国数学会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在清华园学习时,施一公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地完成生物系所修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学士学位。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7年之后,在他还没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时,被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此后,普林斯顿大学为他提供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在9年的时间内,他成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癌症,研究的课题为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

施一公有他的学术梦,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梦。在美国生活了18年之后,施一公于2008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放弃了美国国籍。在回国时,他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写到:“我回到清华,对普林斯顿大学的贡献会比身在普林斯顿大得多。我希望将来能进行更多的学生交流活动,使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清华来,到中国来。因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我希望美国的这些优秀人才在年轻的时候能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真正了解中国。”

选择专业就像选择人生

施一公没有参加高考,因为数学成绩优秀,直接保送到清华。对于高考,很多人诟病其“一考定终身”。“高考需要持续下去。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考是保证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途径之一,高考存在缺憾,现在不是自主招生了吗?将来会有更多的改革尝试。”谈起高考,施一公说道。

就在两年前的3月,位于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学,迎接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南科大自主招生仿佛一声春雷,惊起中国各界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土壤的热烈讨论。

考试,由古至今都是中国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到了现代,这种考试就成为了现在的高考。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手段,考试在中国的意义比起其他国家意义更大。高考通过一次考试挑选人才,注重考试结果这个数字。高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排除了很多可能性,在努力获取高分的情况下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受到发展限制,产生的结果便是学生都会学习缺少个体差异。在国外,高等教育体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以美国为例,整个高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学生不同方面的爱好、才艺都可能为入学加分;互助或者参与社区劳动也可能计入入学考试分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一般美国学生会参加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化测试SAT ,一年可参加多次,成绩不满意可以重新考试。另外,来自任职教师的推荐信也会对学生的入学起到作用。

到了大学,国外高校大多“宽进严出”,要求学生提高实用能力,大都定位精准,各司其职,能够培养出很多专才。国内的高校注重“全面”,要照顾到各个学科,追求有用性,而忽略自身办学能力和最初定位。

事实上,高中毕业后,不少学生选择了出国。作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施一公则不支持低龄学童出国,因为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如果这时出去,很难适应国外的生活,丧失成才的机会。

随着中国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中国的专业也出现了像动漫、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等所谓的红黄牌专业。虽然头衔、荣誉众多,施一公从不认为自己聪明,但他“从不放弃”。只要心中有目标,再苦也不觉得。在专业选择上,他认为“兴趣占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就业。不少家长和考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可能毕业时该领域人才过剩,就业难。”

落选与当选

5月20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在两年前落榜之后再次登上院士候选名单。就在此前一个月,施一公当选2013年度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于是,此事如坠河之石在中国教育、学术界激起波澜一片。

落选国内院士却当选美国双院士,施一公的经历引起了公众对于中美两国之间院士制度的思考。

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中国,这成了媒体炒作的固定戏码。施一公能否当选,这个谜团还要年底才能揭晓。

养活学术的制度

一位从事院士制度研究十多年的专家看来,无论是施一公还是其他人当选,都宣布了该人将获得“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将因此得到提高。在中国,院士评选的标准一方面应该是学界精英,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若是成功获选院士,各种福利待遇也就随其而至。首先,各级津贴将增加,医疗条件可提高至“副部级”,同时还可以轻松获得十个各类头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求才若渴的单位和地方送上门的车子、房子和上百万的票子。

有人把美国的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翻译成美国国家科学院,但真正对其熟悉和了解的人会倾向于称为“美国国家科学学会”。这不只是名字上的差异,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与中国的两院和院士相比,成功入列美国国家科学学会的会员群体,既不代表实现了最高学术成就,也不意味着拥有了终身的荣誉头衔。由此就决定了他们的会员不仅没有各种各样的津贴,反而还要定期交纳会费,更没有参与科研投入决策、项目分配以及科技成果评定等大权,所以也就没有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问题。世界上除了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外,就没有中国意义上的院士。

其实,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早不是什么新闻。2003年,曾任卫生部长的陈竺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而他早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样,也确有早已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却至今与中国院士失之交臂的中国籍科学家——李爱珍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本土人才从1999年起数次申请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未入选;于2007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其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记者,“我和施一公也是多年好友,其实对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没必要太过解读,在我看来,中国科学院除了考虑学术水平之外,还会考虑对国家贡献等非学术因素,这与某个个人没关系,问题症结还是要回到院士评选的标准上来。”

他还告诉记者,与他们这些美籍华人都不一样的是,在参与中国的院士评选时,他们是“外籍院士”,而对施一公这样的科学家来说,就是本国的院士,他说,“中国要吸引更多一心扑在学术上的人才,针对院士评选的标准就要考虑予以修改。”

今年恰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年”,作为又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时未当选中国院士的中国大陆科学家,施一公会否成为第二个李爱珍?其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如何,我们不希望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为制度而受到抑制,因为只有人才兴,国家也才能兴。

历程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