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投稿范文

时间:2023-03-25 00:1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投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歌投稿

篇1

对于论文来说要知道自己是研究的什么专业,比如:建筑、农业、医学、经济、教育、环境、电力、科技、政治等等,不同的专业方面对于论文格式要求上有一定的局限要求,大家要按照自己的专业和所选择的刊物进行论文格式的注意等。

一般来说对于文件格式的要求主要为以下这些方面:

纸型:A4(宽21厘米,高29.7厘米)。页边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厘米,右2厘米。分栏:分两栏,栏宽均为8.2厘米,间距0.6厘米。

篇2

在广告个性化这个领域上,很多公司都在努力攻破整个行业的瓶颈。大约在4年前,美国主要的有线电视服务商联合起开了一个叫Project Canoe的项目,主要是想解决个性化广告问题。不过这个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相应的员工也被裁掉。

在即将来临的CES大会,媒体数据提供商Gracenote将会演示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把广告交换(ad-swapping)引进到电视机里面。Gracenote将会利用自家的视频识别技术来确定广告植入时间,其广告内容是基于用户所收看的节目,或者基于用户的收看历史数据。比如说用户正在收看一个汽车节目的时候,如果有一辆宝马X6出现在屏幕上,右下角就会出现一些植入性广告。

Gracenote打算在2013年的时候开始做一些局部测试,并希望那些嵌入自家技术的电视机能够走向市场。由于这家公司在2008年的时候被索尼以2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所以索尼的电视机有可能会率先引进这个技术。

总裁Stephen White认为改变电视的广告形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技术上的难关外,还需要顾及其他公司的利益。如果把这些关键技术交给电视机制造商后,也许会引起广播公司和内容服务提供商的不满,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

篇3

提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目前高校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对学生来说,通过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及积极探索者,实现对知识由“学会”转变成“会学”、进而“会用”。对教师来说,是检查教学效果、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由于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都是闭卷考试的模式,考试内容书本化,创新实践能力考核不足等,造成一些学生平时不看书,课后也没有复习的习惯,还存在着课程结束由教师圈定重点,学生背思考题,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对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必须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参加考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现行考试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半开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注重笔试,理论考核内容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少,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即使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考试成绩一般也占总成绩的70%以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以下,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可能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作风。同时,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很难涵盖全部教学内容,考试知识覆盖面窄,考察点代表性差。因此,以这样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也很难据此评价教学效果。

(二)考试内容片面,疏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考试的内容上,当前高等教育考试大多侧重于学生识记方面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而素质教育要求考试内容应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整体素质,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现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现行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普遍存在的“划范围、圈重点”。考试题型中,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的考试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

(三)考试管理落后,考试中充斥着许多不公平现象。目前,虽然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加强考试管理,但考试管理的受重视程度仍不够,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比如,很多课程任课教师从出题、阅卷到登录分数包干,或者是虽推行了教考分离,但制度落实不到位,这就严重降低了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另外,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补考、缓考制度的管理也不够严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的的完全实现,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一)要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在考试形式上,要摒弃过去一刀切的考试模式,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多样性的考试形式。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小论文、小设计、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避免学生的单纯记忆,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兴趣。这样既能引导师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门课程的具体考试形式,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公共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采取以闭卷为主的考核方式,因为这些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习要求的重点在于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专业基础课,往往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理工科类可以采用实验、研究报告等考试形式,文科类的课程可以采取撰写论文、口试等形式。总之,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来确定,绝对不能采取统一形式。

(二)要坚持考试内容的灵活性。考试内容要突出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与发展趋势。不应只考一些有着标准答案的题目,还应有一些“活”题,即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鼓励学生动脑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本课程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本课程目前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予以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或局限在老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在考试试卷的评阅上,也应该考虑学生对试卷解答的理解。对于客观题的批阅,试题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称之为标准答案。而对于主观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不局限于抄笔记和背笔记。因此,主观题的答案至多也只能称之为参考答案,相反,对学生所做解答新颖独到的还应给以高分。

主要参考文献:

[1]祝遵宏.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J].经济师,2005.10.

篇4

【关键词】证券投资实务

教学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39-01

随着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理财观念建立,证券投资成为了金融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有着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鲜明特色。目前,对高职院校而言,这门课的教学总逃不脱本科教育的影子,这跟未来的实际工作岗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相去甚远,究其原因跟《证券投资实务》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不无关系。

1 高职《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外国各种投资理论的翻版集,合,有些理论和我国发展快、变化大的证券市场表现出来的状态似乎“水土不符”。教材也多采用本科教育体系下的章节编排形式,严重缺乏实践环节,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

1.2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受资金欠缺、教学资源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多在普通教室进行,没有可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采用过去“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但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需要大量的图表、各种图表之间的不断转换、实时交易的证券价格变化状态等,而这些是单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根本无法完成的,结果造成一方面教师不仅讲课过程痛苦而且还达不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听课效率低的尴尬局面。

1.3实践环节薄弱

我国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门的证券投资实验室,即使有,也往往存在设备条件不够、网络速度跟不上等原因使得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再加之能适用于高职层面学生的实践教材少之又少,导致了证券投资课程的实际操作、模拟交易等实践教学环节或流于形式、或放任自流。

1.4评价方式单一

我们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证券投资课程均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试评价方式,对于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而言,用一两张考卷就决定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未免过于单一、简化,无法判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谈不上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高职《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编写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

高职层面的《证券投资实务》教学应当对实践部分给予更多的关注,把理论和实践部分有机地整合,同时可以针对项目教学法或任务教学法进行教材编排。首先,在教材理论编写方面,不仅收录国际上已成熟的证券投资理论,也可结合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性加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理论,同时融入案例解析。其次,在每部分理论之后直接插入对应的实践练习。

2.2提高教学手段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技术应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并结合网络技术让学生能看到实时的证券市场行情,理解技术分析中的理论方法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的运用,然后再辅以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特性来看,单靠传统的“老师讲台上讲,学生座位上听”,“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是达不到让学生真正学会投资的,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突破传统,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炒股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实践环节

目前市场上有各类证券投资类软件,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采购,并建立证券类模拟实验室,将实践环节真正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其课时量可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建立一套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将课堂搬到实验室进行,让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发现式、探索式学习方式。在课程结束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证券投资的模拟交易。通过模拟交易软件给每个学生分配一定金额的虚拟资金,进行模拟交易。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篇5

投资小利润高的小生意

1.便利店

走在街道上,尤其是居住区的街道上,除了餐馆之外,最常见的便是各种便利店。可见,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是永远不缺客源的。便利店不需要多大铺面,对于装修也没有太高要求,无需特别专业的营销技巧,在批发市场即可购得货源,所以入行门槛还是比较低的。

如果你想要了解便利店究竟赚钱与否,其实仔细观察一下你家楼下的便利店便可以知道。如果店铺坚持开了许久、老板开的车不错,就可以确定是利润丰厚了。

2.小吃店

中国人喜欢吃,成都人尤盛,所以开一家小吃店也是不错的选择。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得年轻人得天下,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一代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呢?一是奶茶,再有就是各种美味小吃了。

开小吃店也不像开一家高档餐馆那样需要在房租、设备、人力、营销、食材等方面投入巨额资金。一个二十平的简装小店,甚至一个小推车,便可以开张了。

3.早餐店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大多数上班族为了早上多睡半个小时,一般都不会自己起床做早餐。而一日之计在于晨,不吃早餐,一天都没有心思工作或学习,所以早餐店越来越受到大家青睐。

那么开早餐店能够赚到钱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选址正确、品种齐全、价格公道,早餐店是不愁客源的,开店时间久了,更会积累许多老客户。客户多了,就不愁赚不到钱,因为早餐店一般是走薄利多销的销售思路。

适合穷人的18个创业项目投资小

1、早餐店。民以食为天,无论是白领还是学生,每天对早餐的需求都是非常旺盛的。而且早餐店投入小,回报高,只要辛勤努力,创业致富并不是梦。

2、烧烤店。不都说一顿烧烤解百愁呢,这也说明烧烤在百姓中的受欢迎程度。开一家烧烤店,前期投入少,客源多,非常适合小投资者创业。

3、臭豆腐店。很多开在学校附近的臭豆腐店都非常受欢迎,经常是人头攒动排队等着买臭豆腐。而且开一家臭豆腐店需要的启动资金很少,客源又多,挣钱不是难事。

4、奶茶店。说到最受大众欢迎的饮品,一定要数奶茶了。开一家奶茶店不光有扎实的客源,而且利润也高,是非常适合穷人投资的小项目。

5、麻辣烫。无论是白领还是学生,对于麻辣烫都是没什么抵抗力的。下班放学途中,吃一碗麻辣烫都是很幸福的事情。而且麻辣烫投资小,盈利高,很适合穷人创业。

6、煎饼摊子。煎饼是最受学生喜爱的食物了,庞大客源让煎饼摊子每日的盈利都非常可观。投入少回报高,很适合穷人投资。

7、串串香。串串香是最近很火热的创业项目,门槛低,回报高,每天盈利个小几千都是可能的。

8、冒菜店。四川冒菜口感出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冒菜店投入少,单天保证能有七八百的收入,非常适合穷人创业。

9、冷饮店。冷饮店无论是卖沙冰还是卖雪糕,都能吸引很多顾客。前期投资少,每天能保证四五百的利润,非常适合穷人投资。

10、自助小火锅。自助小火锅吃起来方便,而且口感好。对于设备要求也低,每日能挣一千多,很适合穷人创业开店。

11、烧饼店。烧饼是老少都喜欢的一种食物,作为早点非常畅销。单天的稳定收入也有三四百,很适合穷人投资创业。

12、海鲜摊。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海鲜,而且海鲜摊盈利高,每天都可以有一千左右的利润。是创业的好项目。

13、炸鸡店。炸鸡是最老少咸宜的食品了,完全不用担心客源问题,单天几千的利润非常可观。

14、米线店。和煎饼果子一样,米线也非常受大众喜爱,开一家米线店投资少,回报高,是穷人创业的不二选择。

15、蛋糕店。蛋糕深受白领学生的喜爱,开一家蛋糕店每日可以赚好几千,是创业的好项目。

16、兔头店。兔头的味道让很多人迷恋,开一兔头店每日也能保证几百的利润,非常适合穷人投资。

17、炸串店。炸串店前期投资少,回报率很高,是穷人开店的选择。

篇6

“中国的钢铁企业,特别是那些签订长期合同的钢铁企业,目前只有采取各种办法来消化成本的大幅度增长。”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的分析师周晓明说。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国际钢铁市场的巨大需求是铁矿石协议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为此,此次价格的上涨似乎并不是出人意料。

“除了长期协议价格上涨以外,国外矿业巨头也谋求新的定价机制,但中国钢铁企业应该积极地面对成本的上涨,采取各种办法消化掉成本。”周晓明说。

协议圈套

2月18日,为期3个多月的国际铁矿石公开价格谈判终有结果。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与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达成铁矿石涨价65%的协议。此次谈判由日本钢铁企业首定价格,2008年度粉矿价格上涨65%。按照铁矿石谈判的惯例,无论哪家钢铁企业谈下铁矿石协议价,全球钢企都将按照这个价格执行。

19日,淡水河谷又分别与日本日新制钢、住友金属、神户钢铁公司和JFE钢铁公司四家钢铁企业及德国的蒂森克虏伯签订涨幅相同的2008年度铁矿价格协议。

显然,与2007年9.5的涨幅相比,此次65的涨幅有些惊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年的情况基本上是2005年的翻版。2004年中国加入铁矿石谈判,在2005年谈判中,正是日本钢厂率先与铁矿石生产商达成了71.5%的涨价协议,中国企业最终只能被动接受这个事实。甚至有人用“暗算”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日方在今年铁矿石谈判中的表现。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的铁矿石100%依赖进口,因此很早就布局海外,参股世界各地的矿山企业,中铝收购力拓12%的股权对日本也是一大刺激,种种因素导致日本“先下手为强”。还有人认为,日本钢厂定价,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今年谈判的难点基本集中在中方,由日本钢厂联合韩国浦项定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涨价背后

首先,在近4年来,进口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分别每年上涨18.62%、71.5%、19%和9.5%,上涨趋势是客观存在。

周晓明表示,巨大的需求是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占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近50%,且每年消化其净增量80%以上的中国的市场需求则是供应商大幅度提高价格的最重要依据。

除了需求因素之外,长期以来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也是协议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去年开始海运费的大幅上涨也是促使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1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已经涨到112.78美元/吨。这一价格创造了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新纪录。而去年1~10月份我国进口矿综合平均到岸价也才81.3美元/吨。

“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澳大利亚力拓三大矿山控制着全球资源量的75%,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调节供需关系来形成较高的市场价格。”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平表示。

消化成本

据记者了解,目前宝钢等国内钢铁企业尚未对这一长期协议价格的“敲定”表态。中国与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的谈判还在进行中。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对媒体表示,中国与三大国际铁矿石巨头进行2008年铁矿石价格谈判2月底将出结果。

成本大幅上涨的事实,成为了摆在中国钢铁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最可能的办法,就是通过上调钢价格,把成本转移到下游产业。但是这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周晓明表示。

据国金证券测算的数据显示,如果仅仅考虑矿石协议价格上涨,那65%的上涨幅度对应的原料成本增加为374.4元。而钢材的价格,如果是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全国平均价格数据为计算依据,那么热轧冷轧等产品价格还必须在当前价格基础上上涨300~350元才能完全覆盖成本。如果是以各地区的平均价格为基础来计算钢材价格上涨幅度,部分区域部分品种价格需要上涨100~200元才能完全覆盖成本。

但钢铁行业的整体走势似乎依然被看好。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2007年10月份也曾表示:只要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9.5%以上,钢铁行业的发展都将快于GDP 的增速;反之,将慢于GDP的增速。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我国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11.4%回落到2008年的10.8%。但201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速都将快于10%。

王平分析,国际钢铁市场近来表现出的强劲走势,促使我国钢铁行业应该能够消化铁矿石涨价的成本压力。

事实上,国内钢铁企业必须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谈判实力。一方面,通过参股海外矿山寻求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应扎实练好内功。包括建立钢铁业上游大宗资源的稳定供应战略,尽快打破全球矿业过于集中的垄断趋向。同时利用目前钢铁业的高成本状态,化害为利不断推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重组整合,优化包括铁矿石在内的资源需求结构。

■链接

各方就新定价表态

・日韩定价:日本钢厂新日铁新闻发言人宣布,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韩国浦项制铁已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就2008财年两种铁矿石基准价格分别上涨65%和71%达成协议。

・铁矿石厂商:65%涨幅可能会成为最终结果。巴西淡水河谷表示,2008财年价格表明全球市场对铁矿石继续保持旺盛需求。

篇7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作,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更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专业文化素养,善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决策、管理和运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 技成果的输入和高智力的有力支持,而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更是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 竞争,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将左右我国新历史使命的实现。目前 我国的高教事业则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种类、规格等方面,还是在科技 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方面,都还无法满足需要,高教事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发展就 要有投入,就要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高教 经费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所 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 “瓶颈”。因此,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教经费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体制再也无法维持下 去了;同时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体制,包括学生的培养费在内所有高教经费全由政府包下来也不合理,因此, 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使多渠道筹措经费 成为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也具备与其他社会部门进行劳动交换的法人地位,高校为国家、社会 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就是提供了劳动,接受其劳动的部门以及个人会因此而增加收入和得到其 他利益。它们之间可用社会必要劳动的确定为准绳进行等价交换,学校通过提供各种劳动成果与社会不同的部 门、单位以及人员进行交换获取经费,这就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 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这个新体 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是可行的。

二、“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投资体制的性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1)政府拨款为主--主渠道。“为主”的含意,应该是指政府的拨款投资在整个国家高教经费的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主要部份。它反映在办学体制上则体现为高校是公办为主,非分办为辅;反映在公办大学的经 费投入中,应该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投入为主,当然在这个为主的投资中除政府直接拨款外也应包括国家政府通 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的部分。

由于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因此政府不仅通过政策的手段而且以投资的主体地位来调控影响高等教育的行为以保证办学方向、教育方针贯彻等的实现,最终就是确保教育的行为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主渠道之外,辅之以其他多种渠道,它们是:

(2)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在明确主渠道--国家担负一定的培养费用的条件下,可以实行“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进行收费,这是因为受教育者--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增加了知识,获得了本领,提高了能力 ,从而可以使自己增值,他将在未来的工作劳动实践中可获得高的报酬,因而他在学校中消耗的教育培养劳动 不能无偿占有,应给予一定的补偿,所以就应缴纳相应的费用。由于学生交了费,相应学生应具有有关的自主 权,如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自主权,毕业后选择职业、工作岗位的自主权等;另外也可由用人单位以设立奖 学金,或直接支付培养费等形式来支持所培养的学生,用人部门有权要求他们首先到该单位服务工作。

关于收费标准,原则上应根据学校为学生所创造的“经济性价值”的部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但 具体操作上则应随着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逐步到位,目前只能按照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当前社会实际承受能 力来决定,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其收费标准可以不同。

(3)社会服务的收入。社会服务的收入主要指,在学校和地方、企业之间进行不同功能的优势互补的经济活动中的收入,主要包括:为地方或地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培训所需的各类专业、各种层次的人才和 支援地方、企业办学;承担地方、企业科技研究项目;合办联营生产企业,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地方高新 技术开发以及参与地方、企业的咨询决策等。这些活动是以学校一方为服务主体与以地方、企业一方为投资主 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各自所追求的最优发展的目标作为合作基础。在过去高 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服务一般是无偿的服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有偿服务。学校以服务成果的数量 和质量通过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由此学校可以获取相应的经费收入 。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目标下,本着“服务”与“依靠”的精神,应该是相待以诚,相处以信,公平对等 ,互惠互利,决不能损害联系对方的利益。 转贴于

(4)承接国家、地方政府或部门的科研课题任务的收入。这就是学校承接纵向课题所得的经费,这方面的课题任务一般都是国家政府部门有关国计民生较为重要的项目,对社会主义建设影响重大的任务。这里的经 费投入,其投资主体是国家政府部门,当然这些课题任务的得到,是依靠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成就,通过竞争而 争取到的。但这里的利益分配,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虽然课题经费要考虑成果的价值,但更多的是 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成本消耗的需要来考虑经费的拨款,这不仅因为在主渠道拨款中有拨给学校的科研事业经 费,更因为这是国家任务,它将影响国家的全局利益,学校也有义务承担这方面的任务。

(5)校办产业的收入。从直观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投资主体是校办产业,校办产业作为教育经费投资者 ,它所要的权则是要求学校给予有关学校的资产的租赁权,要求学校给予学校的科技成果的转让权和校办产业 的自主经营权。而最终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将按股份制的原则,学校作为校产、技术等入股的股额分取利润和 国家给予校办产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所得的经费收入。校办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则与社会上一般企业一样,完全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从本质上看,校办产业渠道的经费收入是学校的自我投 资。

(6)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和量力的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及国外的资助和捐赠。

这一渠道的投资主体,当然就是捐资或集资的单位和个人。从现实来说,学校将无偿地接受他们的投入, 他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选择权,或用于校园建设,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发展基金,或捐赠设备等。他们这 么做或是出于慈善的愿望,要扩大他们的影响“扬其名”;或则出于对母校报答养育之恩;或则是因为学校为 他们作了贡献给予进一步的报答和鼓励等等。但这方面的经费收入,对学校来说是随机的,很不稳定的,是无 法预计的,所以是一种机遇性收入,当然它与学校的历史声望影响有很大关系。

(7)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开办教育储蓄和贷学金来支持教育经费。这是国家政府给予教育的一种优惠政策,教育系统可举办金融机构,以融通资金。对学校来说,可以举办校内银行,开展集资、贷 款等金融活动为教学、科研、基建、产业等融通资金。这将有助于教育资金的筹措。该渠道的经费来源可以理 解为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政策性投入。

从以上对筹措教育经费的各个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就是投资主体的变革和改变对投资客体--学校的无偿为有偿,即从由国家政府--元化投资主体改变为多元化投资主体,它包括政府(含地方 政府)、受教育者(受益者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包括海外人士)以及学校自身。不同的 投资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通过不同渠道,对投资客体--学校进行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他们的投入力度是 很不一样的。

2.各个投资渠道之间的关系

在各个投资主体之间有主有从,在主渠道之外其他各个投资渠道之间,他们的投入也不是一样的,但应该有个合适的比例,而目前的情况则尚无较为规范性的界定。以我校1993年度经费收入为例,全年收入经费 共14922.3万元,其中国家政府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事业费、基建费)4671.03万元, 占总经费的31%,学生收费835万元,占总经费的6%,社会服务收入2396万元,占总经费的16% ,纵向课题费收入4236万元,占总经费的28%,校办产业经费收入580万元,占总经费的4%,捐资 收入180万元,占总经费的1.3%,信贷收入413万元,占总经费的2.8%。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 主渠道只占了31%,而纵向课题费和社会服务费收入所占比重较高,达44%;其次是学生收费、校办产业 收入、信贷收入及捐赠,但他们的比重都较低。这表明目前政府拨款并不占主要份额,其它各渠道的比例较悬 殊,而1993年我校累计财政赤字达5000万。为此,作为国家政府主渠道的投入要有较大增加才能真正 成为“为主”的地位,其他有关渠道的经费投入也需要提高比例,适当调整关系,才能弥补学校财政赤字。而 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的经费收入情况如何呢?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89-1990年获 得联邦、州及地方政府的资助占其总经费的69.3%,英国牛津大学1989-1990年度获政府资助占 其总经费的50%以上,而公立大学一般获政府资助平均在40%以上;学费的收入有高有低,如伯克利大学 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11.7%,耶鲁大学学费收入占总经费的24%;服务收入一般占总经费的22%;校 产收入占总经费的3%-10%;捐赠收入占公立学校经常性收入的7%。上述国外学校经费收入的比例与我 国情况相差甚远,由于国情不同不能盲目类比,但可参考。

三、关键在于落实到位

新的高教投资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反映了我国高教事业发展的规律,它为增加高教经费的投入,保证高教经费有着稳定可靠的来源,带来了希望,开辟了良好的前景,令人鼓舞。但环顾目前的现实情况则仍然令人忧 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而实际上只是处于“略战”地位的境地,只顾上经济项目,建楼堂 馆所,搞开发区等,却舍不得投资教育,甚至出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状况,而学校 教育经费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办学经费连续几年负增长;教师待遇偏低长期未获解决,近年来教师流失量不断 增加,师资队伍不稳;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和老化及实践环节经费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办 学难以为继;某些政策性措施出台,事实上限制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资水平不仅不能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甚而也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的基本需要,如此等等的现实情况 和问题仍然困扰着高等教育。因此,现在的问题在于真正贯彻落实新的高教投资体制,使其切实到位、兑现。 为此,针对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加速新投资体制的实现。

1.首先要思想到位,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必须从思想深层次上解决重物质资源投入 、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应充分认识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将取决于国民素质和大批高水平专门人才,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 展,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是一种高度智力密集和高度科技密集型的事业,其成就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人员的素质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这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教育投资已为世界各国历史 所证明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才 能真正落实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 好”这一重要指示。

2.切实保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当前就是要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中,尤其在国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必须确保教育经费按不变价格计算有必要的、稳定的和不断增长的来 源,从而落实《纲要》规定的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和“八五” 期间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全国平均不低于15%的目标。

篇8

第二章上市交易公告书

第一节重要声明与提示

第二节基金概览

第三节基金的募集与上市交易

第四节持有人户数、持有人结构及前十名持有人

第五节基金主要当事人简介

第六节基金合同摘要

第七节基金财务状况

第八节基金投资组合

第九节重大事件揭示

第十节基金管理人承诺

第十一节基金托管人承诺

第十二节基金上市推荐人意见

第十三节备查文件目录

第三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上市交易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及《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订本准则。

第二条

凡根据《基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并申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规定编制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

第三条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其董事应当保证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诺其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就其保证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基金托管人应当保证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中基金财务会计资料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诺其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四条

本准则的规定是对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凡在基金招募说明书披露日至本上市交易公告书刊登日期间所发生的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不论本准则是否有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均应披露。

第五条

若本准则某些具体要求对基金确不适用的,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披露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做出适当修改,同时予以说明。基金管理人未披露本准则规定内容的,应以书面形式报告基金上市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同意,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备案。

第六条

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封面应载明基金名称、“上市交易公告书”字样和公告日期等。

第七条

基金份额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后,基金管理人应在基金上市交易日前三个工作日,将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至少登载在一种由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及基金管理人的互联网网站上。在指定报纸上刊登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最小字号为标准五号字。

第八条

在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前,任何当事人不得泄露与其有关的信息,或利用这些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九条

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方式履行置备义务。

第十条

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公开披露后第二个工作日,基金管理人应将上市交易公告书报送中国证监会,报送时应采用电子文本及书面报告两种方式,书面报告不得少于二份。

第二章上市交易公告书

第一节重要声明与提示

第十一条

在上市交易公告书显要位置作重要声明与提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本基金上市交易公告书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上市交易公告书的内容与格式>》和《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上市交易规则》的规定编制,本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基金托管人保证本报告书中基金财务会计资料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诺其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对本基金上市交易及有关事项的意见,均不表明对本基金的任何保证。凡本上市交易公告书未涉及的有关内容,请投资者详细查阅×年×月×日登载于××报刊和××网站的本基金招募说明书。

第二节基金概览

第十二条

列示以下内容:基金简称、交易代码、截至公告日前两个工作日的基金份额总额和基金份额净值、本次上市交易份额、上市交易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日期、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上市推荐人等。

第三节基金的募集与上市交易

第十三条

披露本次上市前基金募集情况,至少包括:基金募集申请的核准机构和核准文号、基金运作方式、基金合同期限、发售日期、发售价格、发售期限、发售方式、发售机构、验资机构名称、募集资金总额及入账情况、基金备案情况、基金合同生效日及该日的基金份额总额等。

第十四条

披露基金上市交易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基金上市交易的核准机构和核准文号、上市交易日期、上市交易的证券交易所、基金简称、基金交易代码、本次上市交易份额、未上市交易份额的流通规定等。

第四节持有人户数、持有人结构及前十名持有人

第十五条

分别列示截至公告日前两个工作日基金的下列信息: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平均每户持有的基金份额;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及占总份额的比例;基金前十名持有人的名称、持有份额及占总份额的比例等。

第五节基金主要当事人简介

第十六条

列示基金管理人的下列信息:管理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注册资本、注册地址、设立批准文号、工商登记注册的法人营业执照文号、经营范围、股东、内部组织结构及职能、人员情况、信息披露负责人及咨询电话、基金管理业务情况简介、管理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成员)的姓名及主要经(学)历等。

第十七条

列示基金托管人的下列信息:托管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注册地址、专门基金托管部门的负责人、人员情况、信息披露负责人及咨询电话、托管业务情况简介等。

第十八条

列示基金上市推荐人的下列信息:推荐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第十九条

列示基金验资机构的下列信息:验资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经办注册会计师及联系电话等。

第六节基金合同摘要

第二十条

摘录基金合同的部分内容,至少应包括:

(一)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权利、义务;

(二)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召集、议事及表决的程序和规则;

(三)基金收益分配原则、执行方式;

(四)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报酬的管理费、托管费的提取、支付方式;

(五)与基金财产管理、运用有关的其他费用的提取、支付方式与比例;

(六)基金财产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限制;

(七)基金资产净值的计算方法和公告方式;

(八)基金合同解除和终止的事由、程序以及基金财产清算方式;

(九)争议解决方式;

(十)基金合同存放地和投资者取得基金合同的方式。

第七节基金财务状况

第二十一条

简要列示在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已披露的财务会计资料(若有);列示基金募集期间相关费用明细及节余;简要披露基金发售后至上市交易公告书公告前的重要财务事项。

第二十二条

披露截至公告日前两个工作日当日的基金资产负债表。

第八节基金投资组合

第二十三条

按《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基金投资组合报告的编制及披露>》等相关规定披露截至公告日前两个工作日当日的基金投资组合情况,包括:

(一)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二)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若有股票投资)。

(三)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明细(若有股票投资);指数基金若兼具积极投资和指数投资的,应分别按积极投资和指数投资列示前五名股票明细。

(四)按券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五)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明细。

(六)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第九节重大事件揭示

第二十四条

列示基金发售后至上市交易公告书公告前已发生的对基金份额持有人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第十节基金管理人承诺

第二十五条

基金管理人应就基金上市交易之后履行管理人职责做出承诺,至少应包括:

(一)严格遵守《基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的规定,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

(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地披露定期报告等有关信息披露文件,披露所有对基金份额持有人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接受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的监督管理。

(三)在知悉可能对基金价格产生误导性影响或引起较大波动的任何公共传播媒介中出现的或者在市场上流传的消息后,将及时予以公开澄清。

第十一节基金托管人承诺

第二十六条

基金托管人就基金上市交易之后履行托管人职责作出承诺。

第十二节基金上市推荐人意见

第二十七条

披露上市推荐人的推荐意见。

第十三节备查文件目录

第二十八条

列示备查文件的存放地点及查阅方式。

第三章附则

篇9

    王吉和与姜凤友都是方正县粮库的职工。2002年8月24日下午16时许,二人在工作中因琐事争执起来。借着酒劲儿,姜凤友一拳打在王吉和头上,王吉和的头立刻肿了起来,接着姜凤友又用车摇把子将王吉和的头部、腰部多处打伤。其后王被送进了方正县人民医院住院医疗。经检查,王吉和只是受了一些外伤和腰背软组织挫伤和擦皮伤。住院期间,白天由王吉和家人护理,晚上则由姜凤友护理。

    8月26日下午,姜凤友请王吉和吃了顿饭,还要给王7000元钱私了此事。王吉和同意,但表示要与其姐姐商量。谁知,王吉和的姐姐在电话里表示不同意,并称还得拍片子并再住几天。姜凤友表面应允,心理却越想越气,他认为王家是有意在讹自己,遂产生了杀王吉和之念。

    姜凤友离开医院后,在商店买了一把锤子,回到家中找出杀猪刀。当晚10时许,姜凤友回到医院,趁王吉和不备,用锤子锰击王头部,将他杀死,又用杀猪刀将王的头颅割下,装入塑料袋中。因姜凤友怀疑是王吉和的姐夫为王吉和出的主意,为吓唬王吉和的姐夫,姜将装有王吉和头颅的塑料袋扔到了王姐姐家附近。

    案发后不久,姜凤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其亲属主动赔偿被害人家属部分经济损失。姜凤友被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事发后,王吉和的兄弟姐妹四人越想越气,他们认为,患者在医院就医是消费者,作为提供服务的医院,有义务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安全。王吉和被姜凤友打伤住院治疗,并被杀死在病床上,是由于方正县人民医院疏于管理造成的,医院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2002年9月12日,四人将方正县人民医院告上了方正县法院,要求方正县医院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金以及精神抚慰金总计2.86万余元。

    而医院则认为,王吉和入院后,有关科室治疗方案得当,医护程序合理,操作符合常规,并无管理上的疏忽。王吉和的死亡是医院无法防范的非正常暴力致死,且系陪护人员行为,医院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因此不同意赔偿。

    审理期间,法院查明王吉和父母已去世,现有一婚生女儿于1986年出生,王吉和与其前妻离婚多年,其女儿由母亲抚养,现王吉和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其女儿。

    此案经两次开庭审理后,因刑事部分尚未审结,2002年11月22日中止了民事诉讼。2004年上半年,该案的刑事部分全部审结后,经原告申请,方正县法院恢复了审理。

    2004年12月份,方正县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方正县医院在医疗服务合同履行中没有过错,原告也未提交相应证据,证明被告在履行医疗服务合同中有违反规定或行业标准的事实,而主张死亡赔偿金的请求又不具备诉权,因此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后,原告王吉和的兄弟姐妹四人不服,向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法院认为,四原告系死者王吉和的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王吉和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应是其女儿,在没有证据证明其女儿放弃权利时,四原告是无权主张死亡赔偿金的。

篇10

就我看来,此一时彼一时,农夫山泉推行大客户制的举措是暂时性的,它一定还会走回头路。

农夫山泉推行大客户制的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在大家都在强调通路精耕、区域深耕的时候,农夫山泉推行大客户制的消息让不少人愕然。但是,大客户制真的就做不到市场的精耕细作并与其背道而驰吗?

这显然是种偏向印象流的误解。

事实上,大客户制本身也是具备不少益处的,比如通过减少劣质经销商的数量,有利于减少管理难度和点对点的物流配送成本;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秩序控制冲货;有利于减少助销人员等资源的调剂难度并提高单位人效及产出;有利于通过扶持优质经销商做强提升渠道质量等。

但是,当一家长期至于多渠道密集型分销的企业,抛弃之前长期施行的渠道策略,转而推行大客户制的时候,也是需要满足一些相应的条件的。

一、即使大幅度减少经销商数量,也能做到终端渠道的可控与达标。

可以想见的是,在农夫山泉本次的渠道变革中,那些黑名单中的经销商,将难免接受两种出路:一是接受合并,由一级经销商转变为另一家受扶持的一级经销商的分销商;二是退出。前者还好说,以前运作的现代通路、传统渠道,A、B、C、D店照做,只不过在渠道层级中的地位及相应权益降低了;对后者而言,现有终端失控和流失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要想做到少流失,重点取决于这么几点:

其一,在农夫山泉的分销系统中,建立了相对完整与更新及时的终端数据库,有案可查。

其二,农夫山泉的区域助销人员在分销、铺货、陈列、促销等方面干了许多事,区域市场的现状是经销商仅承担资金商、仓储配送商及结算等功能,实际上做事干活的是农夫山泉自己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终端实际上就在农夫山泉自己的手里,不用担心流失。

其三,受扶持的大客户有能力并愿意配合农夫山泉扩大仓储能力、新增不足的配送车辆,增加业务人员及促销员数量的要求。

因为与经销商数量削减相对应的是,受扶持的大客户任务量会加重,对资金能力、仓储配送能力、路线访销及车销等日常任务也会随之加大。而在过去的模式之下,农夫山泉不可能仅仅凭借自己的销售人员就能拜访到、维护好所有的终端,在农夫山泉自身不增加人员投入的情况下,就需要经销商加人了。

在农夫山泉不作出利益让渡和回报承诺的情况下,要想让经销商加人、加车、加仓库、加资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或许就是农夫山泉承诺裸价出厂并同时负责所有运作费用的原因。

但是,对一些极为强调关系的特通渠道等,仍然存在较高的流失风险。

二、做好了减免市场震荡的准备。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我们将一个经销商的一个区域市场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强调小区域深耕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见不到销量的下跌,而是换来销售的增长;但是如果反过来将一个区域内的多个经销商变为一个的时候,出现市场萎缩的风险就要大得多。

未了减免这种风险,我们通常需要做如下准备:

其一,首先是心理上要做好未来3-6个月出货量可能下跌的准备。在推行大客户制的时候会存在一个市场的交接及过渡期,一方面是面临出局的经销商可能不作为,另一方面是接手的经销商在资源和能力上没有准备好,难免存在一个震荡周期。

其二,预防“不爽”的经销商的可能性报复。面临出局的经销商不作为实际上是一个并不算差的局面,更为让人焦虑上火的是,这部分经销商在低价甩货等方面的恶意报复。为此,我们在开展类似的渠道变革之前摸排经销商库存、冻结发货,以及做出风险经销商的评估及其预案就有其必要性。

其三,为扶持的大客户做好生意规划并保障执行。以前一个经销商年任务250万现在500万,或者说以前500万现在1000万,受扶持大客户任务的明显增加需要找到宣泄的出路。在这些出路当中,扩大的市场区域与可能增加的渠道类型及数量固然非常重要,要落到实处,却需要厂家协助经销商做出更细的能够落地的生意规划。

比如首先将经销商辖区划分成若干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增量多少是合理与可达的;每种类型的网点单店产出多少,老区域、老网点通过资源投入等可以增量多少,拟开发或新增多少的网点又可以达到多少的量;要开发并做好这些网点又需要多少的人员投入和配送车辆……这些生意规划就是完成预定销量目标的计划,越扎实执行就越落地,就更有完成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需要注意的是,有太大的生意占比过多的依赖于批发流通渠道的问题,否则本为推行大客户制初心之一的“稳定市场秩序与价格体系”就难以做到,与此同时的是不变的“掌控终端”的追求也会做不到。

农夫山泉还会吃“回头草”

天下分久不合、合久必分。对厂家而言,也在区域总经销商、市场切分为多个经销商运作,市场搞乱、价格砸穿之后回过来重塑大客户的轮回中,沉沉浮浮。

就李政权看来,农夫山泉在推行大客户制后,回过来头切分市场区域,重拾小区域经销商精耕是必然的。个中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将市场维系在少数量的大客户身上,相对于将市场交给更多的经销商来做,被绑架的风险更高。

店大欺客、商大欺厂!当一个市场一个经销商的生意在这个市场的占比达到40%、60%、80%的时候,销售人员对待这个经销商的态度就需要好好拿捏了,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区域市场销售指标的达成影响太大;持宠而骄,这些经销商本身在配合度和执行力上也同样会出现心态的变化。

而当一个市场由多个经销商运作转变为只有一个经销商的时候,经销商本身的资源与能力,又会对市场各个应销区域及适销渠道的覆盖及精耕产生掣肘。

二、承担过大的销售区域和渠道类型,能真正掌控终端并做到终端精耕的优质经销商并不多。

如果说一个经销商吃饭的家伙就是做渠道,但他们的短板也往往出在区域市场的渠道运作上。导致这个问题频现的因素有很多:

其一,现在尽管来到了一个新、老经销商交替或“接班人”上位的阶段,但仍存在大量起步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销商,他们市场操作意识及模式定型,很难改变。李政权曾帮助快消品领域的一些标杆企业如恒安国际集团等推进销售管理变革,在这些过程中经常发现不管经销商是新还是老,经销商中事实上存在大量“小富即安”的群体,他们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市场做得差不多、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就可以了。这些经销商群体的存在,是妨碍掌控终端、精耕终端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因素。反过来讲,农夫山泉在本次的渠道变革中,有无明确、系统的评判标准,到底选择保留和扶持什么样的经销商类型就很重要了。

其二,投入产出预期是经销商做出是否配合与执行区域深耕、终端精耕以及投入的重要评判标准,如果厂家支持不达预期,如果市场价格秩序没恢复到自己的“安全线”,如果对加人、增车的投入在产出上信心不足,经销商就会缺乏动力及意愿去深耕市场。比如对C、D类小店的开发、对乡镇市场的深度覆盖等。

如果,现在的大客户制,在全国市场推行的话,农户山泉原本有三个、四个经销商运作的一个区域市场现在就只有一个经销商负责,这个经销商刚好在投入产出预期上就是前面所讲的情况,那么农夫山泉的大客户制在实现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上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其三,经销商本身是有资源及能力的半径的。他们所涉足的市场小区域及其范围,所擅长和拥有的渠道类型及渠道资源,他们的投入评判标准,往往决定着他们只会局限在某个“框框”中运作市场。

经销商不足,农夫山泉来补?农夫山泉裸价出厂并承担所有运作费用的变革政策,以及其一线的销售人员配置及其运作模式,是有利于打破经销商资源及能力半径的限制的,但是这同样会受到经销商们意识及积极性的影响,况且农夫山泉自身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三、经销商数量少了,并不代表市场秩序就一定好了。

市场价格秩序的好坏与经销商数量的多寡之间,关系虽然直接,但并非必然。在现实的环境之下,销售任务的合理程度、经销商完成销售指标的路径依赖、投入与回报的算法及各自心里面的“小算盘”、对高砸价窜货环节——批发流通渠道的依赖度……都在对市场价格秩序的好坏产生重大的影响。

既然,现在开始推行的大客户制,做不到区域深耕与终端的精耕,根治不了市场紊乱、而且还存在被经销商绑架的风险,此一时彼一时,农夫山泉为什么非要在大客户制上一条道走到黑呢?

事实上,农夫山泉一级经销商下面的分销商,以及在本次推行大客户制过程中将原来的一级经销商转为受扶持经销商下的分销商,也是农夫山泉未来废除大客户制扭头发展小区域精耕型经销商的一个很好的储备与后手。

渠道反复,重在逆失顺势

任何剧情的反转都有其必然性。对农夫山泉也好,其他企业也罢,无论是区域多经销商制还是大客户制,无论怎样反复轮回,要有个比较好的结果,都重在逆失顺势。

所谓逆失,就是把正在违背基本市场成功规律的,正在让我们失去合理的增长及利润、 市场秩序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终端可控及达标等的事情扳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所谓顺势就是要顺应可察的基本趋势而为。这两者都是我们开展渠道变革、发生渠道反复的基本点。

说道顺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尤其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渠道事务价值链的重新设计与调整势成必然。

经销商环节的渠道事务链是可以一个个环节的分解的,比如仓储、分销、铺货、配送、陈列、助销、促销、价格管理、结算回款等,我们更合理的做法是,经销商在这条渠道事务链中做了多少个环节的事,做得怎么样,然后我给你对应的多少回报。

但在过去,长期以来的是,有的经销商在大多数环节甚至是每一个环节都在涉及,而有的经销商只做了仓储、配送的事,大家却拿着同样的回报;或者说对一些实力型厂家而言,,他们的业务人员做了许多在别的厂家看来应该是经销商就该搞定的事,而经销商的收益却一点不减,这是不合理的。

在越来越强调精细化管理和环节性收益背景之下,重设渠道事务价值链越来越有其必要性。这实际上也是重塑厂商关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经销商群体将出现更多类型的分化,我们也将会需要更多类型的经销商,而非过去那套固定的标准。

每家企业在经销商的选择与评判上都有一套固定的标准,但是就我看来,那套标准越来越趋于过时。

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消费行为及商业大变局的新形势之下,越来越多新的经销商业态或者是能够参与到并肩负起我们渠道事务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商业势力在不断的涌现,而经销商群体本身也在分化、转型与变革。比如出现直接将我们的产品分销给消费用户并送到他们手里的经销商,帮我们负责陈列、促销等执行服务的经销商,O2O类型的经销商,基于互联网平台直接分销、配送到终端门店的经销商。这般分化之后,经销商的能力与其所作的事越来越聚焦,在相应环节上越来越专业。

也就是说,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区域市场的几个经销商不仅是如现在般相互竞争或者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而是更多的在职能上相互配合与互补的。

三、渠道推力的作用在淡化,但终端精耕仍然是快消品行业的主旋律。

就像李政权在《从趋势到行动:未来十年商业新生态+企业转型与变革之路》一书中所判断的一样,在移动互联网及更远的智能物联网时代,随着相关技术、平台及商业配套力量的涌现与成熟,散布在各个点上的消费用户与出品某个商品的厂家及品牌商已经有了趋于零距离接触的可能性及条件,这将造成营销渠道链中的中间势力——经销商、二批商等群体出现一定程度坍塌的局面。与此同时的是,正因为始、终两端可以更多的直接发生沟通及买卖关系,以及线上、线下更多消费渠道的涌现,从厂家达到消费用户端的消费者营销行为的重要性在提高,这同时会让经销商群体推力的重要性开始降低。

尽管如此,对类似农夫山泉这般低值、随机、冲动性快速消费品,我们仍然需要遵循出现到即刺激需求到、需求到即想到、想到即见到、见到即买到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对区域市场的终端精耕仍然会是我们运作市场的主旋律。

关联阅读:如果渠道要反复,怎样吃“回头草”

曾经有一家企业考虑到自己的渠道环节过多,对每一个环节的渠道成员都缺乏利差竞争力;经销商辖区过大,难以对市场形成聚焦投入和在每一个空白市场难以形成精耕等问题,遂将以前的大区总经销模式,费尽心力改为了小区域总经销模式。

但后来的事实,却跟该企业的预期相差很远:区域划小了,经销商大大的增多了,张口要政策提难题的商家多了;互相投诉窜货的问题多了;经销商们也并没有就自己的产品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而是等着广告、促销、助销支持……旧有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自己的物流成本、助销成本、市场维护成本却在激增。

这让该企业的几个头头颇为恼火。痛定思痛一反思,发现以前的大区总经销模式更适合自己,于是谋划渠道模式的回归。可是又应该怎样回归呢?

照般以前的渠道模式?可是以前的渠道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就仍然得不到解决。这又该怎样解决呢?寻找有理念认同度、有销售队伍、有配送工具、有能力直接做终端的经销商来接盘更合适。如此,经销商分销体系的环节可得到减少,其利益可得到一定的保障。

对经销商投入能力薄弱的空白市场怎么办?我们可以在这些市场搞助销,督导与配合经销商一起拓展,在完成了一定的铺货上架指标后,再交给经销商;或者通过设置一些“空白市场开拓奖”、“薄弱市场提升奖”之类的奖项来开展销售竞赛,激励经销商开垦空白与薄弱市场。

将现有的经销商全部砍掉,另行甑选?不,现有的经销商中还是有一些做得不错,我们应该保持优质经销商,用优质经销商兼并劣质经销商的地盘;甚至还可以考虑将另一些较好的商家转变为接盘经销商分销体系里的成员。

如果现在就掀起渠道反复的运动是否可行?不,这个事情得未雨绸缪先做准备:一要先摸清经销商的库存,以防止甩货报复;二要找到接盘的总经销,以免市场出现青黄不接;三要给现有的经销商们做定级区分,以好区别对待。

如果你也在谋划渠道的反复,也必定会经历一些类似的问题。不过,以上的案例带有个案的特征,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开展渠道反复运动的企业。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些基本的规则。

一、任何认为渠道反复就是一成不变的照搬以前的渠道模式,都是不对的。

因为,这里面存在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以前的渠道模式之所以会经历变革,是因为其本身是存在问题的;二是重归渠道旧途,现在的渠道环境则可能存在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因素。

比如,主要竞争对手的衰落或崛起,自己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的增强或弱化,市场支持政策强弱的变化等等,都在发生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的渠道反复运动,应该是有所变化的、更适应局势的反复。

二、反复,不是反复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反复。

将要回归原位的渠道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反复之前就做好解决它们的准备;这次的渠道反复又将会动到一些人的利益,要防止他们的阻碍和报复,减少市场的非正常动荡,就有必要摸清他们的低,做好预防及疏导的工作。

三、不论是在反复之前,还是在确定反复之后,都牵涉到“坚持”。

尽管“计划没有变化快”,但渠道的变化太快,却是所有企业的大忌,并应坚决规避的。这是在告戒我们,尽管我们在做出渠道变革决定的时候或许可以迟疑不决,但在做了决定之后,却应该坚持。

而对坚持的最好注解就是:投入与行动,而不是抱着随便一试的态度,在行动上畏首畏脚,当投入与解决的也不投入与解决。

当然,应对这个问题与其间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小范围试点。

四、反复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不是为了应付短期内的问题。

缺乏城信、企业战略及资源规划能力缺失,都不应该成为渠道反复背后的主旋律。真正左右渠道反复的,应该是企业的战略目标。

比如,我们要加强市场的控制力,强化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及占有率,渠道自营、贴身助销、整合企业内外及渠道资源的深度分销等等,都可能再次成为我们的反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