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范文

时间:2023-04-03 02: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

篇1

您好!

作为一名校长,能够看到自己心爱的学生走进世界知名大学去深造,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愿望,我想,也许没有再比这更让人快乐的事了。正是出于这种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为了能让一个十分优秀的、将来真正能够有所作为的学生获得一个发展自己、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机会,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向您推荐我校优秀学生XX同学。

XX在我校读高二和高三,是我校几年来为数不多的优秀的学生之一。我如是评价XX同学,一点也不夸张,她所具备的多元化的素质和能力、超群不凡的学业成绩和所获得的众多奖项,令人敬佩和赞赏,这正是我向您推荐她的最直接的理由。

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在学校新年晚会上,当时她担任主持人,她洒脱的主持风格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在老师们和学生的口中,提起她名字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使我能够关注她、认识她、了解她、培养她,临近毕业时,她已经成了校园里的“名人”了。

作为转校生,XX同学与众不同,她能以自己善于理解、善于包容和乐于助人的独特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先与大家打成一片,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

XX同学是一个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生,参与校广播站的工作,她标准的普通话和清新的嗓音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加入校钢琴社,校园里回落着她悠扬的琴声;主持多种文艺晚会,美好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发起和组织艺术节演讲和合唱比赛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参与英语辩论赛,彰显了她坚实的英语功底和出色的论辩口才。

尽管XX同学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业成绩,她勤奋好学,勇于拼搏,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均衡稳定,成绩在班里稳居第一名,她在年级也遥遥领先。她以其特有的英语天赋,参加了XX市英语大赛,荣获二等奖。

这就是XX同学,一个极具才华和无限发展前途的女孩儿。

此时此刻,我谨以一个中学校长的身份和一颗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之心,向您郑重推荐我校学生XX,倘能如愿,相信她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谢谢!

篇2

【关键词】高考制度;高考;改革

一、国外高考制度改革的三大趋势

(一)统一考试和该校自主招生相结合

综观整个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基本上都是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模式。

美国的教育由各州和地方负责,虽然没有由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但还是有被美国绝大多数大学认可并要求学生参加的、相对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只是它们是由社会上的考试服务机构负责编制试题和组织。这类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主要有以下两种:(1)学术评估测验(SAT)。SAT 是一种学术适应性测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人们常讲的美国高考主要指SAT。(2)美国高校测验(ACT)。此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测验的地位与学术评估测验的地位差不多。美国没有统一的招生机构,高校招生享有高度自,招生的标准、规模及运作完全是由各校招生委员会自主制定,录取工作由大学自己做主。

日本的高考模式为两次考试:第一次为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韩国的高考主要指引进美国SAT 而设立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和各大学的单独考试。

英国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2年。1984年英国政府规定,中学生初中毕业后要参加GCSE 考试,即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从而在英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国统一的中学会考标准。通过GCSE 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而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简称A-LEVEL。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只有在A-LEVEL 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但录取标准的确定等权力仍掌握在高校手中,高校充分享有录取新生的自。

(二)考试内容、方法综合化和考查过程化

在实践中,人们对考试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总结,任何一次和单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都无法完整科学的评价一个学生,因此人们综合多方面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全面考查。如英、法、德、日等国的考试科目除了统一的必考科目外,考生和大学的自选考试科目也很多;考试形式除笔试外,也增加了小论文、面试、口试、实验等方式;考试内容也是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都结合起来。

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对学生的考查表现出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许多国家把中学学习成绩和毕业会考成绩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如韩国1980年以后,高校录取就要参照中学成绩,并规定高中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不能低于20%;德国大学入学考查中,高中学习成绩占了总成绩的三分之二。

(三)录取标准科学化

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再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中学平时成绩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考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德国大学入学资格的获得,高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3,而高考成绩只占1/3。在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依据是综合考评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服务活动表现以及学校推荐信等。就像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SAT 或ACT 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录取委员会会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澳大利亚首都区大学录取标准是以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

各国高考都力避“分数至上主义”的弊端,通过改革,采取多种方式选拔学生。如韩国目前大学新生录取的途径有:通过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和各大学举行的自主测试录取,占60%多;通过“特别选考”进入大学的特长生,占35%左右;被大学提前录取的学生,占5%左右。

二、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限,允许考生自主申请高校

国外的经验表明,大多数的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都进行自主招生,以此来选择适合教育培养的学生,保证培养质量和特色;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申请就读适合的高校。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也有助于高校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高校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对自身的声誉也更加珍惜,因此,高校自主招生不会带来不公正,相反,更加透明、公开、民主的自主招生将促进高校自律,有助于遏制腐败。

(二)改革传统高考制度下的人才评价模式

变革评价形式。应在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试、面试、实验测试等评价形式,以利于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学生充分发挥;同时,改革僵化的总分评价模式,对在某个科目、某项能力上有特长的学生实施客观的评价;还要在一年中举办多次考试,让学生选择其中最为满意的一次成绩,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

增加评价内容。除了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还要选择恰当形式对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思想道德素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录取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论文、作品、实践报告、学校评语等多项内容纳入考查内容。

延伸评价过程。不仅要对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进行评价,还要对考生整个或较长阶段学习生涯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把握,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会考的成绩、高中历年的成绩单等应纳入考查范围,以此保证评价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杨光富.美国高考制度的三大特色[J].中小学管理,2003,(5):55,56.

[2]刘学伟.法国高考制度改革简介[J].教育与职业,2003,(11):56,60.

篇3

2009这一年,来自民间的、官方的、高校的,大大小小的涉及高考的改革方案络绎不绝,各方都在为高考改革建言献策。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方案,改革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一点: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年,尽管高考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来自不同方面的政策与声音不断涌现,但是依然延续过去的路数,并缺少亮点。

民间方案:

有理念,可操作性不强

民间对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不满意者,把现行的高考制度批得体无完肤,甚至强烈呼吁取消高考,取消教育部;也有不满意却认可现实者,认为按照中国现阶段国情,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各方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多,却无整体方案。

2009年6月,继2007年给出一个初步的高考改革方案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了一个更详尽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这个民间方案有两个宗旨,一要“以学生为本”,二要促进教育公平。

与其他民间高考改革建议不同,这套方案的设计者希望突出可操作性,但实际上,方案依然过于理想化:它希望打破现有的高考利益集团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却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可以决定的。

比如,民间方案明确提出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提高对母语的要求。但它的执行难度相当大。一位曾经参加过某省自主命题的老师说,有一年,教育考试部门曾经有过降低英语权重的想法,并拿出方案讨论,最后因反对声音太大,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靠英语吃饭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丢掉这个大饭碗呢?

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是这套方案的重心。方案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方案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人往高处走。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进最好的学校学习,他们不会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说,把自己定位为工程技术类就不考理科或者生物医学方向。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按照这个方案,学生的考试成本会大大增加。

方案也提出院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这个主意不算新。在2008年年底,浙江省提出自己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中,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对报考一本、二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在三门主科相同的背景下,设置不同的附加科目的选择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着一个团队,从宪法的角度去考虑大学招生制度。他认为,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广义上国家的任何公权力机构不得对公民给予没有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但是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违反了宪法平等的原则。最简单的事实是,各个高校在决定各省的生源比例时,都在为照顾本地考生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站得住的理由。

“中国各地的高校招生都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张千帆说。他认为,在普遍歧视、人人自危的现实环境下,任何放弃自我保护、实行地域平等的省市显然都是“傻瓜”。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部属院校,除了没有太多人关心的民办大学之外,每一所高校的招生方案都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翻本。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曾经试图改变这一状况,并在2006年提出“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这样响亮的口号,建议根据各地人口的多少来配置高校在各地的生源数量,但是当年,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数量也只是略有减少。

在张千帆看来,招生体制改革需要中央出手。这听起来有些不“与时俱进”:就高考而言,中央逐渐放权给地方,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高校自己确定每年的招生人数。中央所做的,主要是确定当年全国的招生人数并进行总量控制。

依然是民间高考方案的理想状态:让更有力的部门来打破已经形成的高考利益平衡。当高考已经集中了太多的关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年终总结时,都把高考当作自己的一项政绩的时候,一旦这种平衡要被打破,被损害的利益群体,比如说,减少北京、上海这些高教资源集中的城市的招生名额,当地如何安抚利益受损的本地考生?

官方方案:保守地前行

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始高考新课改实验。2007年,四省区执行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2009年底,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也相继公布自己的方案,至此,全国有15个省市区公布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

纵观这些实行新课改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宗旨与民间改革方案基本一致:改变一考定终身,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2007年,广东、海南等4个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以后改革方案的基础。在这一年,从科目设计而言,宁夏的科目设置是“3+小综合”,山东是“3+X+1”,海南是“3+3+基础会考”;宁夏、广东和海南都把综合素质评价列入参考行列。海南则规定,基础会考的成绩有10%计入总分。

这个基础会考,在以后各省市区的方案中基本都被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在2008年江苏的方案中,学业水平测试均按等级划分,分ABCD 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

这套方案在江苏引起轩然大波。据媒体报道,从江苏省来说,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50.8万人,一本招生人数4.1万名,二本6万多人。全省达到二本要求的2B资格考生共有183594人,占总考生人数的36%,也就是说,64%的考生因为在选测科目中失利,直接被拦在了二本之外。

在进入录取阶段,新方案就遇到了麻烦。录取进行到一半时,江苏省教育厅紧急修改录取方案,规定1A、1C的考生只要进入投档线就可以投档,只要总分达到了学校最低录取线,学校必须无条件录取。为了解决一部分A、C型考生,教育部紧急追加了近5000个录取名额,才解决了改革带来的问题。

随后,实行新课改的各地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时,都吸取了江苏的教训,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进行不同的规定,一般都是分级以后,达到一定级别就可以报考相应的高校,而不是像江苏那样复杂的计算。

各地在小心翼翼地进行着高考改革的创新:2008年,福建在提出下一年的改革方案时,把省属“211高校”也纳入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高职高专则也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招生。这一年浙江的方案则把一本、二本和专科的录取标准进行区分,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主课及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一样的之外,一本和二本都要求考文综或理综,专科则是技术类,一本还增加了一个自选科目。

纵观2009年五省市新公布的方案,基本是前三年10省市区方案经验的累积和延续,并无创新之处――所有的科目设置都是一种类型:“3+文综或理综+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而最能体现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各省基本都采用了相同的做法:不记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黑龙江省对重点高校有放权,允许他们在高考基础上,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的自主考试做参考,自主招生的学校可自行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陕西的做法是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自己的要求,但是在招生中必须说明。黑龙江、北京和湖南则都对高职招生进行改革。湖南效仿福建的做法,把自主招生的范围,从部属高校扩展到省属“211高校”。此外,湖南今年实行平行志愿。

有人评价,高考改革并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上述改革的所谓“三位一体”录取,仍是将原来的高考科目拆分与重组,但集中录取制并没有变,学生与高中仍以分数为最高奋斗目标。

高校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

高校能在高考改革中有作为的余地不大。实际上,现在对高考改革有发言权的,主要还是76所拥有自主招生特权的一本院校。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80所,教育部又新增了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4所大学的特权。

这个“特权”涉及的群体不大,按照规定,自主招生的比例不应该超过高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数的5%。这个改革如同官方和民间的改革方案一样,也是在给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探路。

2009年年底,这个探索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各出奇招延揽人才,名校对尖子学生的争夺提前开始了。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每到一个阶段,都会引来舆论的关注,公众要看看这个实名推荐到底推荐了什么人?名单结果出来后,引来一声叹息:中学校长们小心翼翼,学习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衡量标杆,最后仍然以推优为主。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6年间翻了6番。

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自主招生所占的名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制度从执行之初,倾向性就很明显:这个政策基本与农村学校无缘,与农村考生无缘。

从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开始,各个高校谨慎地选择参与自主招生的中学。最保险的,当然莫过于直接选择那些一直是生源大户的高中,而这些中学在各地基本都是城市的重点中学。当年,中国政法大学要求,选拔对象必须出自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把范围缩得更小,指定了若干所中学。实际上,为了慎重起见,当年几乎所有的试点高校在生源上都是一种选择――由指定的重点高中推荐。

2006年这种推荐到达“极致”:复旦大学的举动被称为创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符合条件的上海学生可以自行报名,只要通过专家组的面试,就可以成为复旦的学生,尽管他们必须参加高考,但是成绩对他们的录取没有影响。

这一年的结果是,复旦大学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各重点高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同样进行自主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重点高中学生。

为了彰显公平,很多学校都纷纷表示,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我推荐或者老师推荐的途径。问题是,这个看似公平的政策对农村学生却毫无意义:这套在城市里尚显时髦的推荐制,农村地区如何学得来呢?就算老师推荐,重点高校会认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没有名气的老师的推荐信吗?自主招生也是要算经济成本的。在推荐信之外,入选的学生还要到各地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要准备路费、食宿费。对农村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位资深教育记者感慨: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

几位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表示:2009年高考方案这么多,却让人失望,大家不过是在重复过去的老话题。他们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能从国家层面给高考改革更多的制度支持,早日让有才者通过各种渠道彰显才能,让高考不再成为百姓的负担。

评论

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

新年前夕,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工作结束。尽管还未举行,但这次高考注定要在高考史上留下一笔:2010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实行了11年的X科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广东的师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变化,更无从知晓这意味着什么。但只要翻翻32年来的改革历程,就会明白,广东这次调整高考科目,实质上是宣告了被教育界寄予厚望的“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终结,高考基本上又回到了文理科各考6门的“大文大理”时代。

当然,教育部门不会作出这样的宣告,甚至还会否认这一结论,称现在的高考还是“3+X”模式。现在各地普遍实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的确还挂着“3+X”的外衣,但其实质早已背离了“3+X”科目设置改革的宗旨。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三项原则而推进的这项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X”科目。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这样解释“X”科目:“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据媒体当时的报道说,虽然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认为“大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生偏科,但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9门课程都要考,各科老师都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时间。

此后,改革先锋广东一直孤独地扛着“3+X”的大旗,但2007年,该省也最终放弃了“大综合”,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在一片批评声中,被认为最能突出个性的“X”科走到了终点。

现在35岁以上参加过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科目,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除了文理科都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和政治外,文科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理科要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一模式从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沿用到1992年。如今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这一模式貌似不同,但对于考生而言并无太大区别,文科综合是历史、地理和政治共用一份试卷,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份试卷。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科目改来改去,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32年来,高考改革没少走这样的回头路。2007年,在纪念30周年的时候,众多媒体和一些研究者曾经对此做过梳理。

比如,肩负着“打破一考定终身”使命的春季高考,2000年开始在北京和安徽试点时,曾经备受关注和期待,可走过10个年头之后,春季高考已经无声无息。当年参与试点的省份,只有上海还在坚守。前不久,上海媒体报道说,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计划数为580名,比2009年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再创新低。而2009年春季高考,考生实际报到率只有 22.22%。

标准分制度,也是在广东率先实行。在当时的国家教委极力推广下,全国有不少省份也逐渐采用了这一制度。但由于换算复杂,家长和考生意见较大,这些省份又陆续改回了原始分。2007年,先行者广东也走了回头路,改回原始分。目前,全国只有海南一省还在使用标准分制度。

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也是1999年发起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广东也是最先试点,2003年在全国普及,但因为听力测试实施过程中事故频出,所以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

这种从终点又绕回原点的改革还有保送生制度、广西的二次高考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回顾后的改革进程时曾总结道:和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走的是比较曲折的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时不时要射出回头箭,难免伤及自身。

江苏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从该省考出来的江江和刘璐都戏称自己是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并认为高考套路的变化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处于高考这座独木桥两端的中学和大学对于高考改革也是怨声载道。譬如,在“3+X”改革前,有段时间高考科目设置是“3+2”模式,文科不再考地理,理科不再考生物。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自然把地理生物打入冷宫,这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只能赋闲。“3+X”实施后,很多中学一时间难觅教师,又急慌慌去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找人。而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以至于1996年8月,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

高考改革为何如此曲折反复?2007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中青特刊曾经刊文分析说: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和由民间呼声构成的大众力量都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试验,但“‘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

2009年,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各种版本的民间改革方案也纷纷出笼,据说,正在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看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又将启程,在此,有必要提醒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好好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不要反复折腾。比如,现在全社会都在讨论“高中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事实上,在推行“3+大综合+1”高考模式的时候,广东和河南都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最终没能成功。个中原因,社会大众可以不探寻,但改革者必须深究。

篇4

一、综合选拔制

美国是综合选拔制的典型代表国家。

(一)美国的综合选拔制

美国高等教育选拔标准是综合性的,不单以统一入学考试的成绩作为选择标准,而是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群体性来确定是否录取该学生。综合选拔考察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大学统一入学考试成绩。美国大学招生所参考的量化成绩分为“学术性向测验”和“美国大学测验”。绝大多数高校都要求考生提交SAT或ACT成绩单。学生要想考入名牌研究大学,必须具有很好的SAT或ACT成绩,但这只是选拔时的一项参考指标。

2、中学成绩。对美国学生来说,要想考入大学,必须注重整个中学的成绩,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大学对中学成绩看重的是成绩的走势和年级或班级排名。

3、课外活动、社会志愿活动情况及其特殊才能。美国高校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特殊才能等。

4、个人陈述材料及论文(或文章)。高校一般是通过学生的陈述材料、论文来考察其表达能力、思想水平和创造能力等,全面、客观地了解考生的优缺点,为录取提供参考依据。

5、推荐信。一流的大学都要求申请者提供至少两封推荐信,由比较熟悉考生的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内容主要涉及思想道德、学习行为、实践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

6、面试。大多高校一般都提供面试的机会,高校通过面试来更加全面地了解、考察考生。

美国高校选拔学生既要求有较好的学习成绩等智力因素,也要求具备较强的非智力素质;既考虑个人条件,也考虑班级乃至年级甚至学校整个集体的互补性。因此,就像很多著名高校所说:依靠一整套综合选拔的制度,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录取标准。

(二)特点

1、招生标准综合化。美国高校入学考试本身已具有很强的综合考察性,测验的分数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参考。高校将学生中学成绩、教师的评价和校长推荐信、学生个人申请和面试表现、课外活动与社会活动、特殊才能,以及其他因素如地区性、国际性、种族、文化背景、家庭情况等加以综合考虑,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侧重。

2、招生方式多样化。美国高校选拔是完全自主的,不同层次的高校有不同的招生方式,社区学院实行的是开放式入学方式,普通教学型大学是选择性招生方式,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行的是竞争性的招生方式。

3、招生对象国际化。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美国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吸引国外留学生,竞争国际生源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题。

4、招生考试科学化。美国统一考试是由非官方社会团体建立的非营利性机构承担,他们注重教育测验科学的研究,使考试更科学、更全面的反映考生实际。

二、证书制

实行证书制选拔方式的代表国家非英国莫属。

(一)英国的证书制

英国是证书制典型的代表。英国没有专门的全国性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入学主要依据中学阶段的各种证书考试成绩。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还要参考中学介绍学生全面情况的推荐书或鉴定书。有些名牌大学除要求考生参加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外,学校还要单独举行入学考试,进行严格的挑选。

1、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英国的中学生在接受5年的中学教育后,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然后,学生可以选择工作或者上技术学校等,而那些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进行两年的免费学习。在这两年中,学校提供给学生报考院校及报考专业所要求的相应课程。

2、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A-level)。该考试有近30个考试科目,采用单科结业的方式,学生可自愿选择,一年举行两次。各校对学生所应达到的成绩要求不尽相同,一般要求学生在高级水平的考试中有三门主科在及格以上水平。由于考生报考的科目不同,学校比较注重其已通过的考试课程与大学的专业是否对口。

3、考试机构。英国的考试是由校外考试机构承办的,全国有8个考试委员会,这些机构是经政府批准的非盈利机构,它们所颁发的合格证书全国通用,成绩也是等值的。

4、个人简历及推荐信。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除考生提供个人简历外,学校负责人也会给学生写一封保密的推荐信,考生不允许看,以便大学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等。

(二)特点

1、中等教育实行双轨分流制。英国的中学毕业考试分为两次, 第一次在义务教育后进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合格者可继续学习,不合格者授予中等教育证书,离校就业。第二次考试在第六年级结束后,进行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考试合格者获此证书,可申请进入高校学习。

2、高校招生进行严格筛选。中学毕业证书上记载有毕业考试分数、平时学业成绩以及毕业时排名,持有证书只是具有入学资格,并不能保证有上大学的机会,尤其是名牌高校。还要进一步审查和考核,以面试等手段了解申请者对所报专业的学习能力和学生中学时各方面的表现。越是名牌大学,对学生的录取标准就越高, 对证书上的成绩要求也越高。

三、高考制

日本是高考制选拔制度体现突出的代表国家。

(一)日本的高考制

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国立和公立大学的选拔制度采用高考制度,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统考的目的是考核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命题委员会命题,并组织国立、公立大学第一次统考的全部工作。考试过关后,还将进行第二次考试。

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拟题,方式可任意选择,主要考查考生对所报考学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所应具备的能力。全国考试成绩公布后,大学各自设定有资格参加本校第二次考试的最低分数线,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决定报考哪几个学校和哪几个学科。学校组织的第二次考试还包括面试,面试在日本非常重要。各大学根据这两次考试的成绩,参考学生鉴定书、身体检查表等择优录取。

日本的部分国立大学的某些专业,在招生名额中留出一定数量的推荐名额。收不收推荐学生是根据大学某些专业同高中之间的协议来确定的,有的大学特别欢迎对口高中的毕业生入学。

日本全国统一考试只限于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有的私立大学以全国统一考试办法选拔自己的新生,有些私立大学采用单独考试、单独招生的办法招收新生。

(二)特点

1、入学考试中心网络组织健全。国家设有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地方、国立和公立大学都设有相应的大学入学考试机构,在全国形成了考试组织网络。

2、考试程序规范。每年大学入学考试都分两个阶段进行,各阶段都有明确的目的和日程安排,一年两次高考,减少了一考定终身可能产生的一些偶然性。。

3、考核内容注重综合性。第一阶段的全国统一考试侧重于对考生高级中学基础学历的考核,第二阶段侧重考查必要的综合能力,为对考生的录取和入学后的培养提供综合的考察。

篇5

最要感谢的自然是xx中学。学校对我,就像父母一样。给了我很多机会,给了我在校团委和学生会工作的机会,给了我做校广播站播音员的机会,给了我做经典诵读活动和元旦文艺晚会的主持人的机会,给了我参加演讲比赛的机会,也给了我去上海参观世博会的机会。

感谢校长,记得在自主招生期间您在我的各种推荐材料上签的字,记得在每一次月考和诊断性考试后您帮我认真的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也记得您特地跑到双桂堂帮我烧了一炷香祈求我高考好运,还记得您在填志愿时不厌其烦的为我分析和指导,各种铭记,各种感动。您是教育专家,这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过固执的我仍然坚持自己对中国高考和应试教育的看法,虽然我无法抵抗和改变。

郭老师,感谢您三年来对我的各种照顾,信任的把各种重要的事情交给我去做,锻炼了我的能力;感谢您在杨校长的办公室不厌其烦的听我阐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各种事情的理解感悟与困惑,整整两节课。

李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教育,表面严苛,却透着慈父般的淡然。少抽点烟,少上点课,把清中的中流砥柱累垮了,王校情何以堪嘛。顺便,老师还有多余的草稿纸吗?要不然再发我点儿,清中牌儿草稿纸,确实好用,呵呵。

林老师,您不知道,您在我们眼中就是一特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自由和民主,您深切理解,高声宣扬,碰壁而不悔;面对南海的局势,您痛心疾首,慷慨陈词;面对难题,您眉头紧锁,咦,这个问题很有走斩性的这个,这个不好整啊,这个

张老师,在我们刚接触高中物理的时候,您在我们心里,跟神的形象没有两样的,遇见什么难题一概秒杀,我们集体表示,压力很大。对象、过程、模型、规律,等效的观点加微元的思想。物理学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不知道以后当我面对各种纠结的物理难题的时候,这些东西还是否适用。还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及,那就是我在申请圆梦行动的资助时,您给我的无私帮助。

廖老师,您是我在高中见到的性格最为平和的老师,可能是因为家有高三孩子的缘故吧,您就特能理解高三学生的困苦和无助,说话也十分小心地不伤害到任何同学。感谢您对我的教育,您每一次都会万分用心的批改我的作业,有时连我都不好意思不认真做,责任感之重,莫过于此。有时我会想,您是哪儿来的那么好的记忆力,记得一两个月前的某一套试卷上出过同一类型的题,记得谁犯过相同的错误。直到现在,我仍觉得,理综里的化学是我最有底气的学科,题目多难都如此。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谢谢。

易老师,一件短袖,一条短裤,一双拖鞋,镜片厚如酒瓶底,开口皆是故事,张嘴都成文章,人生常笑,万事随缘,平平淡淡,有滋有味地生活,勒个不叫潇洒,撒子才叫潇洒?易老师,最喜欢你吹牛皮了。教书教得不错,但毫无疑问,吹牛皮的水平比教书的级别高得多。你说,高考是人生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你说,记得同学的去向,以后好翻院墙。你吹牛时,总是带着一种曾今沧海的成熟和大气,带着一种登高远眺的超然和豁达,听你吹牛,就会觉得生活充满光明,生命一片绚烂,感觉就是好。不过麻烦您老也注意一下,不要老记错数据好不好,这样很削弱吹牛的说服力的,我都找到十几处了,淡定,淡定。

当然,还要感谢各位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陪我走过了人生中最充实、最劳累、最迷茫、最黑暗、最快乐、最刻骨铭心的时光。还记得我们在元旦文艺晚会上表演的那个节目,当我站在一旁,看着你们在舞台上,

歌唱着我们的青春,舞动着我们的青春,评说着我们的青春,尽情的挥洒着我们的青春,心中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欣喜和激动。你们说,我们的青春和花儿相比,谁更灿烂?

感 谢的人还有很多。那些假期里舍弃一部分休息时间,给我们补课的老师;自主招生期间帮我写了一封长长地推荐信并打电话帮我联系的老师,在考试期间帮我安排照应的杨兴国校长、张青琼老师、周毅老师;在主持方面给予我诸多指导的文传江老师,带我去参加演讲比赛的张珊老师;在团委工作中给予我指导的王庆老师。还有那些未提及的但默默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这里我一并谢过了,麻烦你们了。

篇6

十二寒暑忙做题,

只为名次往前移。

素质教育没少喊,

独木桥上行何急。

每一个高考季结束,家有考生的人们都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考生本人更不必说,参加一次高考,等于被扒掉几层皮。过去曾说,中国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多人瞄着这一条成才之道,路上不挤才怪。

所以,中国高考出现了许多怪现象:考试那几天,车辆限行,工地晚间不得施工,考场周边警备森严。大人们大气不敢出,孩子们如惊弓之鸟。

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有一年到中国来正赶上6月7号高考开始,看到学校门口从一大早就人头攒动,行为异常,他不明白出了什么事。搞清楚中国正在高考后,才恍然大悟说,全中国集中一个时间干一件事儿,他已经见惯不怪了。

这个美国朋友说,中国高考和他们的上大学之路真的很不一样。这一考定终生的背后,中国考生背负的心理压力确实太大了。

西方高考,GPA很重要

每年高考,都会冒出一些黑马。这些黑马,平时学习成绩一般,但由于高考那几天发挥好,一下子跃上头几名,有可能就被名牌学校录取。相反,也有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高考那几天突然生了病,或者自己状态处于低潮,甚至家庭遇到变故。这些原因也会让好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落千丈。在别人唏嘘声中,这些学生只能与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有一年北大录取线揭晓,我兴冲冲地打电话到一个朋友家里,她女儿参加当年高考,平时学习非常好,料想考上心仪的北大没有什么问题。谁知道,电话接通的时候,母女俩正哭得一塌糊涂。母亲边哭边说,就一分啊,一分之差,孩子就可能要掉到二本去了。二本是什么概念?二本是二流学生才上的学校,但她女儿,一直是北京最好学校的尖子生啊。

那个孩子后来倒是没上二本,而是进了北京一所排在末流的一本学校。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考试状态不好,或者志愿没有报好,孩子的成长之路真的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但在美国,这样的现象就不大容易出现。这是因为,美国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一项指标:GPA。GPA的英文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分。GPA很清楚地表明了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成绩会成为学生申请学校的重要依据。

每年高考录取季,美国的大学差不多都会在招生简章上明确告知学生,他们要求学生的GPA达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学生的GPA是硬性标准。比如加州大学,明确告知申请学生的GPA要达到3.7以上。而更好一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的GPA要超过4.0才可以,如果满分是4的话,GPA要达到3以上。一些名校的GPA一般都要求要达到3.5以上。

一般来说,美国学生一进入高中,一轮一轮的高考就算正式开始了。你每门课的考试成绩都决定着你的GPA。美国高中的学制是4年,从9年至12年级。在这4年里,学生要修4年的英语课程、3年的数学课程、1年的社会学课程(美国政府、美国历史)、一年的科学课程(物理、化学及试验课)、2年的外语课程、一年的艺术课程(音乐、舞蹈、戏剧和器乐演奏) 。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基本上一样,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异在于选修课的难度。这些选修课课业难度不同,得到的GPA点数也不同。 如每个学生必修的英文课,就有三种不同的难度,难度越高,成绩也越高。最低一档课的最高成绩A是4分,大学预修英文课的最高成绩A则是5分。

最后,学生是否能够进入最好的大学,你平时的成绩会起重要作用。这样一来,想进入一流大学的学生,在4年高中时期就会非常努力。相比中国考生一考定终生,这样的录取制度显得公平了许多。

考SAT,也是考水平

根据美国法律,教育是各州自己的事务,联邦政府不能干涉。各个高校招生都有自己的自。最早的时候,各个学校都是自己出题,自主招生。后来发现,这样做也有缺陷,就是缺少一个可比较的统一标准,考生质量无法控制。于是,一种事实上的全国统考便出现了,这就是现在被称为“美国的高考”的SAT考试。

SAT的英文全称是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and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意思是学术能力测试和学术水平测试。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种考试,考试的重点是对于考生能力和潜力的考察,而非中国的纯知识性考试。SAT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学和语文,是综合部分,另一部分是单科考试,如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每科800分。综合部分是必考科目。SAT考试每年考7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状态来安排参加考试的时间。考试历时大约4小时。SAT考试中,很重要的是小论文,从学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面、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理论上,考生上高中就可以参加SAT考试,这次考的分数不高,下次再考,直到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为止。申请学校时,把你的SAT最高分提交给学校就OK了。

但是,不要觉得美国允许你多次参加考试就不停地考。SAT考试是要花钱的。在中国,高考培训班,高考复习资料,一对一辅导等等早就形成了产业一条龙。但在美国,想在书店里找一本SAT考试指南也不容易,倒是各学校有高考辅导老师,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建议学生应该报考哪所学校,剩下的事情,比如寄送资料、找人写推荐信、报名表、成绩单等等,都由学生自己寄送给所申报的学校。有的学校只是临近SAT考试时,在学校网站上发一条告知提醒就算了。压根儿不会像中国这样,大张旗鼓地举办各种辅导,进行各种模拟考试以及充斥大大小小的家长会。

近年来,有许多在美国上中学的学生到中国参加新东方的SAT培训,这样可以保证他们获得一个好的分数。新东方的应试教育培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名气,这一点美国人自叹弗如。这是后话。

英国的情况大同小异。申请上大学的学生,必须要通过英国的A-level考试,考过才可以申请。学生一样可以选择自己考得最好的一次分数提交学校。

作家池莉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书里,用大笔墨写过女儿参加英国高考的情况。她写道:“从进入高二下学期开始,高考一波一波地来。重大考试一场接一场地考。高考考卷由全英高考委员会出卷子、阅卷和判分。分数出来以后,委员会会同时向学生本人、学生所在中学以及该学生所选择的5所大学一共7个地方,发出成绩通知。然后有意录取该生的大学,向学生发出面试通知,并预约面试日期。最后的决定权,在考生自己手里。学生可以在有意录取自己的几所大学里,最后决定一所大学。”

独立,综合能力更重要

英美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你曾经在学校参加或组织过什么社会活动,你在这些社会组织里的角色等都决定着学生申请学校是否能成功。

进入学校前的面试也非常重要。一个学生如果各科成绩都很棒,推荐信及SAT或水平考试都还不错,但面试老师如果发现你有致命缺陷,你也一样得不到录取通知。

池莉提到过女儿申请牛津大学失利的例子。她女儿亦池去牛津面试时,应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后面还有好几所顶级学校等着她,所以,亦池的笔试特别顺利,而且第一个交卷。但到了面试时,其中一个面试教授叽哩咕噜说了一串话,这串话把亦池搞得彻底乱了方寸。接下来教授问她,“你会中文吗?”原来教授说的是中文。乱了方寸的亦池这时说了一句最不应该说的话:“您的中文说得实在太差了,完全不像中国话!”

面试糟糕极了,亦池最后没有被牛津大学录取。

英美的高考面试,孩子们都是自己去面对,没有家长陪同,孩子们自己坐飞机、坐火车到学校去参加面试和笔试,有的学校还为前去面试的孩子提供住宿。由于孩子们都申请了几所学校,而且此前的成绩基本符合所申请学校的要求,大部分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有的孩子干脆把高考面试当作了一次重要旅行,趁此机会游历博物馆、听音乐会以及参加辩论会。所以,英美高考看起来更像是一次高中生大旅行。

中国高考那几天,警察倾城出动,家长集体放假等在考场外。如果孩子考不好,家长们会如丧考妣。如果孩子那几天不巧身体出了状况,家长们也会情绪一落千丈。因为中国的高考实在太重要了,十二年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换了谁,也不可能淡然处之。他们不知道,就在中国家长顶着烈日,焦灼地等在考场外面的时候,大洋彼岸的考生们正轻松地在面试官面前展现着自我。而他们的家长,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是晚上看一看孩子的邮件,欣赏孩子轻松拍到的面试学校的照片。

像池莉女儿那样直率地回答面试教授的问题,而且不留情面的事情毕竟太少了,美国孩子很小就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一定的谈判技巧,而说话沟通也是必修课程之一。这些综合能力英美学校会十分看重,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热的商科,如果不具备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学校是不会为你敞开大门的。这正是:

闲言碎语不需讲,

GPA里看端详。

篇7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问题

1.研究生招生的集权化管理,高校缺乏自

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选拔制度是一种统一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化运行管理模式。教育部及各省(市、区)设专管部门负责全国或地方招生考试的政策制定、试题编制、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等,行政命令贯穿始终。

它虽然有利于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但不可避免地会管得紧、统得死,招生单位这一办学实体成了管理部门的附庸。从而带来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招生环节与培养环节的脱节等诸多弊端。同时,统一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对环境变化反应迟缓,不利于招生单位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改革调整;禁锢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思维,不利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创新;招生单位自受到限制,难以真正实现二级管理;各招生单位间缺乏健康的竞争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动力不足;国家统一下达年度招生计划,统一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2003年部分学校已开始自行划定录取分数线),研究生招生院校再依据自身的生源情况及学校的招生规模划定不低于国家最低分数线的复试线,由于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学科专业的不平衡以及考生中普遍存在的考试成绩好就应当被录取的心态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录取方式几乎等同于高考录取,使得选拔性的研究生录取趋于形式化,导师不能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的特点选拔适合的学生,不利于高素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以及招生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考试科目及内容的不合理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全国统一组织集中考试,包括4门考试科目:外语、政治、学科综合和专业基础课,对有些学科又规定了必须使用统考数学试卷。统考的外语、数学难度偏大,而专业基础课为非统考科目,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对考试科目命题的难度、题量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要求。2006年自命题试卷有2.2万种,如何适度拓宽业务科目考试范围,减少应试几率;如何通过优化科目,精选内容和合理设计试题,使初试尽可能反映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等都是高等学校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招生单位初试命题水平不一,质量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创新人才选拔,需下大气力提高命题质量,提高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厚专业基础与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专门化人才,是专业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才培养层次。因此,在硕士研究生选拔过程中,外语考核固然重要,但更应关注考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潜能,而现今的考试内容正是缺乏对这方面的考察。在业务课上投入精力相对较少,致使专业基础课考试失去应有的意义,一部分有专长的考生被“挡”在门外。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招生质量的一项必要措施,是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初试的辅助手段。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复试应包括专业面试、专业笔试、外语口试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几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复试很难全面了解考生的综合能力。复试组织人员在面试时仅问考生几个简单的专业和外语问题,放松了对考生的“智力潜能”或独立承担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考察,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的考生,不一定都能考得高分。复试工作随意性大,无法真正从中遴选出优秀考生。因而这种录取方式不利于尖端人才的培养,也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造成人才浪费。因此丧失了复试作为第二次遴选的意义。

3.录取标准重分数轻能力

由于近年来本科生的扩招,使得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为了回避就业的压力,大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以期用未来取得的高学历获得理想的工作。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招生制度下,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考生的录取与否,考生本科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个人取得的成就以及所具有的科研能力等方面往往被忽视了,这样就形成了“考研分数决定命运”的局面,这样的招生方式就把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变成了应试教育,一些学生为了复习考研,完全忽视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该进行的学术研究,从而造成“考研分数高,科研能力差”的现象,使一部分真正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因为分数而被淘汰掉。

4.招考过程过长,学生本科教育受冲击

对招生单位来讲,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从招生简章到录取完毕调档,不但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各个步骤的过程也相当复杂,这样必然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对考生来讲,硕士研究生考试一年只考一次,大都在大四上学期才允许报考,且从准备阶段、报考专业、初试、复试,直到被录取,每一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样必然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过早的准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势必造成忽略对本科课业系统的、完整的学习,使研究生群体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以分数论成败的考试体制,忽略了对专业素质及科研能力的考核,势必造成师范专业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的误区,从而影响整个师范专业研究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5.缺乏诚信机制,管理力度不够

从2004年开始,为简化报考手续、提高效率,研究生考试报名实行网上报名,报考条件逐渐放宽,加之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目前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快速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部分考生缺乏诚信,在研究生考试中作弊和提供作弊就成了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而且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当然高科技信息技术及设备的使用也为作弊提供了可能。 然而目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没有建立相应的诚信机制,惩罚力度也不够。对作弊者而言,当年凭自身实力考不上和作弊被发现,也不过就是当年不被录取,相比结果都是一样,相当于没有任何惩罚,反正不诚信也没有损失,若不被发现则获益巨大,被录取为研究生,何不铤而走险以求蒙混过关。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借鉴美国GRE体系,从管理体制、考试内容与方式、录取标准及完善考试制度等视角提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

1.简政放权,逐步扩大招生单位的办学自

建议教育部做好宏观指导和调控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改变过去管得过紧、统得过死的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扩大各招生单位的主管部委、地方主管部门的权限和招生单位的办学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合理下放招生权到地方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还要根据本部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审核招生单位每年的招生专业、人数,并以培养更多的适合本地区需要的高级人才为目标,调整部分招生政策;另一方面招生单位和地方主管部门则能够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本地区的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和方案,合理招收研究生,以培养出更多的适合本地区需要的高级人才。

2.调整考试科目,建立灵活的录取机制

调整考试科目,降低统考科目难度。作为选拔高级人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应放在对考生专业知识的考察上,应当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对于统考科目试题的难易程度,也应当有一个恰当的认识。为了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必须降低统考科目的试题难度,并进一步扩大专业课按一级学科分类进行全国联考的门类,委托有实力的高校出题、阅卷,以保证相同学科的专业试题与统考试题难易程度的一致性,达到真正测验考生基础科目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2007年,国家开始在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三个学科门类启动初试科目改革,2008年增加了农学门类。这四个门类设外国语、政治理论和专业基础综合三个统考科目(个别专业单独命题)。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要涵盖4门以上本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改革,使初试科目功能定位更加明确,更加侧重考生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今后,要遵循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规律,进一步整合、精简、优化、规范考试科目,完善、规范考试内容,逐步按照门类或一级学科(群)设置考试科目,并且实现统一命题和高校联合命题,提高命题质量,进一步提高初试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

扩大初试上线学生数量,增加复试难度。在目前研究生考试无法实现考试两段制或其他方式的前提下,建议国家适当划定初试分数线,扩大初试上线考生的比例,使各招生单位能有足够的上线生源可供选择。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源可供选择,复试只能是流于形式,差额复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为数量是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可能有很高的质量,只有有了充足的数量,才有可能选拔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这样,就可打破研究生招生中只重初试不重复试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讲,实际上也就是降低了初试的权重,而增加了导师在差额复试中的力度。

3.实行录取多标准

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与复试成绩作为选拔硕士研究生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全面考查考生本科学习综合成绩,尤其要注重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学习规划能力、独立学习或探索的精神及能力、学习的兴趣及专业发展潜能等;深入考查考生参与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的状况,并结合所在学校及其教师的综合评价与推荐信,借以衡量其思想品质;考生个人要作入学申请,包括自我学习评价、品德评价、胜任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证据以及拟进行的研究生学习生活规划等。在多标准录取观的指导下全面考查考生综合素质、研究能力与写作能力等。

4.改革考试模式,完善考试内容

借鉴美国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体系,建议将现行的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资格考试阶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知识。由国家制订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并由教育部统一阅卷并根据专业不同给出各科最低分数线。对于综合知识的考查可在现行的政治考试基础上加以变化,加入逻辑学,加大知识面的涉及范围,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只有通过第一阶段考试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个阶段,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命题且自定考试时间和频率,并由省、市两级教育部门对考试的过程进行监督。本阶段考试也分为两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自定考试时间和频率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对考生来讲也避免了在“一试定生死”的巨大心理压力下而导致的发挥失常,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5.加强管理,完善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