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范文

时间:2023-03-23 22:2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的表现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歌的表现手法

篇1

如果说《诗经》有浓郁、淳朴、粗犷剽悍北方民族的特点,象征着黄河的醇厚、绵长、隽永、历经沧桑不改其荡气回肠本色的话,那么有着温柔、多情、幽静、九曲回肠、风景宜人的长江则是江南民族特色的写照,而《离骚》则体现了这一特色。

《诗经》、《楚辞》这两部作品集是中华民族文学作品的最早形式――诗歌的源头,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从中汲取了它丰富的精华,特别是它的表现手法

《诗经》“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后人把前三者概括为其内容,后三者概括为表现手法。这一说法是由宋代大文学家、哲学家朱熹提出来的。因其概括精辟、准确,因而沿用至今。后来《离骚》及楚国其他文人的作品也使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朱熹说:赋者,乃直言铺陈其事也。

比者,乃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这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不好理解,而今人概括先秦诗歌及唐宋诗词在写作方法及表达技巧上运用时将其演化、分解为以下:

一、渲染、铺垫、铺陈、烘托、衬托、对比、照应、白描;

二、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三、夸张、比喻、比拟、借代、反复、对偶、互文、象征、寄寓、寄托等。

那么朱氏所说的“赋、比、兴”与今人所概括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我以为今人所概括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的进一步细化。

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而写景叙事抒情说理是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除宋词重在说理外,其他古典诗词都采用这四种表达方式。《诗经》、《楚辞》中的表现手法也是这四种语言的体现。今人所概括的一、二种表现手法就是“赋”的具体体现。第一种是从描写景物方面来说的。中国古代的诗歌是诗画合为一起的,苏轼在评价王摩的诗画时就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渲染、衬托、烘托、白描、工笔、铺陈、铺垫等本是绘画术语,而将其用在诗歌表现手法上说明这与绘画是相通的。当然,中国的诗歌是以形象化的思维为主,讲究以物象来体会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我们在写诗或读诗时,脑中会出现作者所描绘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形象,会被头脑中的思维牵着走。因此,写诗是文字连缀的画,而绘画则是色彩涂抹的诗。今人对古代诗歌的内容配以插图,也正是这个道理。不过,画面的内容需要眼睛的鉴赏,反映到大脑,进行再创造、加工、思考,才能品味出诗歌的审美情趣、价值所在,而诗歌则需要通过字词的连缀,发挥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美,是一个更复杂的艺术加工过程。所以,有文学素养,特别是有诗歌素养的人,应懂一点绘画知识,而有绘画技巧的人也应有一点文学才华,这就如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文章千古一绝,绘画更是堪称一流。

写诗的目的重在抒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但文贵在含蓄,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情感的含蓄、内敛,个性不张扬,它不同于西方诗歌那充沛洋溢的激情,因此常把自己复杂的喜怒哀乐情感浓缩为一句简短的诗句或蕴含寄托在所描的景物当中。这样今人所概括的第一种表现手法就派上用场了。凡是描写景物的句子都可以用这些词语去分析。不过,有种比较复杂的景和情不一致的表现,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昔我去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这样的句子就是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综上所述,第一二种表现手法可以概括为“赋”和“兴”的表现,不过“兴”重在写景,在叙事的过程中适当加以景物描写,一般在《诗经》文章的开头,所以也叫起兴。现代流行歌词也用此法。而赋不仅仅为抒情,还为写景叙事,不过朱熹把叙事和抒情归为赋,而把写景归为兴。

至于第三种表现手法,今人把它说成修辞手法也是由“比”派生出来的。这种表现手法只能用来分析某一两个句子,而“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在现代散文中则被大量使用。如,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茶花赋》等文章中就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歌中一般则作为借代来讲,如杜甫《兵车行》的“武皇”借指唐代皇帝,“汉家”则借指唐朝廷,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这里要说一下,象征与寄托、寄寓的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如,火炬象征光明,江水象征历史长河的浩浩荡荡,象征时光的流逝等。而寄托,是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寄寓,也就是寄托。从以上对两个词的解释上可看出,他们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说法有不同呢?关键是象征是把某种特殊意义直接说出,而寄托则不直接说出;象征是大的意义,而寄托则是个人感受。如蜡烛象征奉献精神,而景物则蕴含个人的感情。

这里还要说一下文学作品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使用:

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但是诗歌是不用说明的。纵观中国诗歌,很少或没有用说明表达方式的。诗歌所用表达方式的顺序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分析,那么诗歌的表现手法就很容易分析出来了。一般叙述语句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为写景打基础,可以用对偶、对比的表现手法,当然也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写景的句子也可看作是间接抒情,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哀愁怨恨的感情。当然,在写景过程中,作者讲究动景与静景、实景与虚景相结合,这是文字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抒情句一般是直抒胸臆,议论句是诗歌中点明主旨或揭示意义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是诗歌的诗眼,也是中心所在,而前面的叙事写景是为其揭示主题做铺垫或铺陈。

篇2

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中又有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绘声绘色等多种手法。

描法中,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前者如烘托、衬托,后者如对比、反衬;此外还有实写与虚写、动景描写与静景描写、联想与想象等。

诗歌的修辞手法中,比较常见的是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谐音等。

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古诗词鉴赏题最常见的考查形式,提问方式有:

诗歌(或某一诗句、某一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写作手法)?

简析诗歌(或某一联)表现情感的手法。

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感主题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请从某一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

以201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为例,题目中的第2小题要求简要分析题目所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

(唐) 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参考答案是:第一首诗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的芭蕉比做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诗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分析上面的参考答案,我们可以整理出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几大要点:

(1) 明确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中明确指出第一首诗运用比喻,第二首诗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

(2) 结合诗句解释这种表现手法在诗中是怎样运用的。参考答案中详细分析了第一首诗的表现手法:将未展的芭蕉比做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第二首诗的表现手法参考答案中未作详细解读,我们不妨根据要点试着解读:“新绿”与“数点红”相互映衬,“芳心莫轻吐”则运用比拟,又将“未开海棠”与“闹春风的桃李”进行对比。

(3) 结合表现手法的特点指出其艺术效果。参考答案指出,第一首诗的效果是“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诗的效果是“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这道题共5分,考场上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得到满分,得1分甚至不得分的也不在少数。总结阅卷情况,同学们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

(1) 遗漏表现手法

如:第一首诗中“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表现出诗人有心事,却无人倾诉;两首诗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尚未开放的植物的爱怜之情。这个答案的前半句是对诗句的解说,但没有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解说也不是围绕表现手法展开的,只能得1分。

(2) 混淆表现手法

如:借景抒情,通过未展芭蕉和海棠来表达作者对芭蕉、海棠的怜惜之情和对春天带来的寒冷的痛心切责之情。这两首诗都没有使用“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这个答案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偏差,这样的答案不能得分。

(3) 只讲套话,不作具体解说

如:这两首诗通过对即将吐芽生长的植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的爱怜之情;同时,写出了对小生命的安危的担忧之情,使诗句更加优美。这个答案没有指出写作手法,也没有结合诗句进行具体解说,“使诗句更加优美”这样的分析是套话,只能得1分。

(4)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过于肤浅或主观臆断

如:《未展芭蕉》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恶劣的环境,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但不放弃的精神。这首诗并不是表达“诗人身处逆境但不放弃的精神”,这种回答完全曲解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分。

当然,也有比较完美的答案,比如:钱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芭蕉和东风以人的灵性,“怯”和“拆”字,生动地表现了“未展芭蕉”的可爱情状,表现了诗人对芭蕉的爱怜之情。元诗也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轻吐”和“闹”字十分生动,颇具情趣;此外还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枝间新绿”来衬托“数点红”,突出了未开海棠之美,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又比如:《未展芭蕉》一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赋予芭蕉和东风人格,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芭蕉欲开未开、叶子微卷的形象;而“东风暗拆看”将东风写得十分灵动和富有情趣。《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枝间的重重“绿”和“数点红”相互映衬,显得清新爽目;又将“海棠轻吐芳心”与桃李的肆意绽放形成对比,表现诗人对海棠花的由衷喜爱怜惜之情。

这两个答案,虽然答题角度有所不同,但文字表达都通顺合理,都涵盖了“手法”“具体分析”和“作用效果”三大要点,得分自然就比较高了。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 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这首诗的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颔联主要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颔联运用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效果。

篇3

教学重难点:1.明确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内涵;2.如何规范作答。

教学设想:先粗线条勾勒,教给学生关于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较为系统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然后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对症下药”,力求突破重难点,各个击破,化难为易。在教学方法上可引导学生找准失分点,然后采用启发式、探讨式、合作式教学,让师生双方都动起来,以寻求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的表达技巧其实是和诗歌语言相关的问题,我们把它和语言分开来探讨,是为了从另一个侧面突出塑造诗歌形象的手段的多种形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也有结合形象或思想感情来考查。

二、学生现状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类题目失分主要原因:1.不明白“表达技巧”的内涵;2.不知道如何抓得分点组织语言作答。

三、破解策略

(一)明确诗歌表达技巧的内涵,建立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较为系统的知识储备库。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行文结构的技巧。

1.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比喻、通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双关、设问、反问、顶真、对偶、排比等。

2.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1)描写技巧,常见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2)抒情方式: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包括:触景生情、借号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叙事抒情、借古讽今。

3.表现手法的技巧: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赋、比兴。

4.行丈结构的技巧:卒章显志、景语作洁、先抑后扬、抬高跌重。

(二)熟悉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常用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技巧,或手法)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的?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某某景物的某种特点的。试从“静”与“动”或“虚”与“实”或修辞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诗中某个形象或某个意境很美很可爱,这种艺术效果是怎样取得的?试作简要分析。分析诗中某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三)审清题干要求,抓住题干中的提示定向思考。做题前,仔细阅读题干,抓住提示性词句,判断命题者是就表达技巧的哪一方面出题,得分点应在哪一点上,从而明确自己的思考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正确作答。例如《送杜十四之江南》,问:与前三句相比,末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前三句叙事写景,饱含感情,但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明志,直抒胸臆,将惜别之意上升到顶点,点明别情。

(四)规范答题步骤,严密组织语言作答。答题时,我们要做到“三步到位”,遵循如下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技巧。(2)结合诗句分析该技巧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3)该技巧写景抒情方面的表达效果。例《旱行》,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旱,流露出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

四、拓展迁移练习

例1:春行即兴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做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试题分析: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明确:①写了何景,要求回答具体的景,可引用诗中的原词。②过渡语,一般是套话(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③写了何情。

答案:①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②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号中含情,情景交融。③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例2:雨后池上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试题分析: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明确:①诗中写了什么样的静号,要引用诗中的原词。②诗中写了什么样的动景,要引用诗中的动词。③总结,一般是套话: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

答:①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②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③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教学反思: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其表达技巧更是臻于完美。我们评价一首诗歌的优劣,也常常从表达技巧上进行分析,所以“表达技巧”自然成为高考古代诗歌命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先认真地“备学生”,找出使学生困惑的地方,失分的地方,然后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而事实上,经过我这一折腾,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而学生在这一方面失分的也明显少了,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篇4

(1)对比与反衬。对比是比较中的一种,反衬则是衬托中的一种,两者均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比较,达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以突显某种形象,意思和情感之目的的表现手法。它们的不同在于用于对比的两个材料在文中地位相当,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共同服务于作者写作目的;而用于反衬的两个材料在文中地位不等,有主次之分,一个材料衬托另一个材料。例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夜依旧。不是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元夕》欧阳修)。诗人为了表达爱情遭遇的伤感与苦痛,将“今年”与“去年”元夜时情景作比较,以突出去年元夜的幸福和今年之夜的孤独伤感。两种现象性质相反,但同样重要,无主次之次。

再如“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采桑子》冯延已)。词中写的“我”“独自寻芳”,“悲凉”“亦断肠”,抒发“我”失去伴侣后的悲伤之情,为主要写作对象;同时又写了“各自双双”的蝶与燕,为“我”之反面的次要材料,以蝶与燕之形象衬托“我”之形象,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为反衬。

(2)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这两种手法都是写景(或环境描写)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所写对象(环境景色)必须既有动景也有静景。它们的不同在于:动静结合手法中的动景与静景均为作者所要展现的意象,进而共同表现环境的生机、和谐或优美;而以动衬静则是“静”是诗歌表现目的,动景是陪衬,只为加强“静”的程度。例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材,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节选)。陶渊明为了表现田园生活的自然,朴实,和谐,写了动景“狗吠”“鸡鸣”,又写了静景“榆柳”“桃李”,共同表现田园生活安新与温暖,因此这种表现手法为动静结合。

篇5

一、存异求同,链接知识

诗词的表达技巧指的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运用的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对于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种类,归类方式很不统一。对各种教材、资料进行盘点后,我们可采用“存异求同”的原则,归纳出如下的知识清单。

1.在表达方式方面,古典诗歌中比较常见的是描写和抒情。描写:点与面,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工笔与白描,细节等。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典抒情等)。

2.情景关系,乐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3.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对偶、顶针、互文等,在实际运用中,一首诗往往是多种修辞手法兼用。

4.表现方法,包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5.行文结构,主要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承上启下等。

以上知识清单主要是从种属概念的角度进行合理地区分。表达技巧是一个属概念,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行文结构是种概念,都是从属于表达技巧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所以我们要准确地审题、精确地进行知识链接。否则,解题方向的错误会导致所拟写答案的“南辕北辙”。在读懂诗歌和准确审题后,我们考生就要进行知识链接,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合理地进行猜想,小心地答题。

二、点面结合,左右逢源

由于许多试题的题干指向性不明,把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甚至修辞手法混为一谈。我们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微观的突破。作为考生,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而不能生搬硬套平时的知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先明确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技巧运用是为了凸显主旨,因此,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先对诗歌的内容整体把握,需要结合诗歌主旨以及诗作情感。一般情况下,命题者会采用以下提问方式:着眼于诗作中的某个句子,如“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2011安徽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某某句进行赏析”(2011福建卷)也有着眼于整首诗歌,如“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2011全国新课标卷)“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2011湖南卷)无论是着眼某个句子(点)还是全篇(面),我们都要点面结合,和命题者“小切口、大联系”,“大切口、小突破”的思路相契合。这样才能左右逢源,轻松答题。

例.(2011湖南卷):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属于“大切口、小突破”的命题思路。我们可以“大题小做”,选择最有“抓手”的表达技巧角度来回答。

(1)表现手法: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

(2)行文结构:分析承接的特点。

(3)描写特色: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三、据分答题,详略相宜

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的分值有增加的趋势,最多的分值为17分(北京卷),最少的为6分(福建卷、重庆卷)。考生答题文字的“质”和“量”就决定了此题的的得分。一般情况下,1个词语对应着1分题(上海卷第14题);1个短语对应着2分题(湖北卷14题第1问);一句话对应着2~3分题(安徽卷);一段话对应着4分以上的题(北京卷第13题)。考生的答案要详略相宜、言简意赅。技巧类答题步骤一般为:第一步,准确指出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此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句式为: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手法,……(该手法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篇6

一、巧分类

诗歌表达技巧的术语积累和储备是答题的根本与重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一切方法技巧都是纸上谈兵。可是对于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种类,归类方式很不统一。对大量的教材、资料、试题进行盘点后,我们采用了“”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如下的知识清单:

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在古典诗歌中,比较常见的是描写和抒情,偶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2.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双关、借代、互文、顶真(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大致相同。

3.表现方法:最常见的是描法(点与面,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工笔与白描,细节描写等)和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典抒情、寓情于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此外还包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其中乐景衬哀情是考点)、欲扬先抑等。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如果从广义上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应当包括在其中。

4.行文结构:主要指开门见山、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承上启下等。

表达技巧是一个最大的属概念,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行文结构是种概念,都是从属于表达技巧的。我们要在读懂诗歌和准确地审题后,进行知识链接,充分地调动上面的知识储备,合理地进行运用,小心地答题,做到找对,找准,找全。

二、看清实质巧析题

有关表达技巧的考题从提问种类上说,形式有很多,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或暗,或曲或直,我们要在审题上明察秋毫,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多变的题目下不变的考查实质。表达技巧题设置的角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小角度”设置题型,另一方面是从“大角度”设置题型。

1.“小角度”设题

这一类问题在设切入点时,往往表现在题干设置上明确指出考查表达技巧的某几个或者某一个方面内容,如“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012年浙江卷);“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2012年北京卷)。这类试题将表达技巧的考查范围缩小,要求比较具体,有鲜明的针对性,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答案的立足点,但“小切口”也要有“大联系”,要能够联系诗歌的内容具体分析此种表达技巧的体现内容以及效果。例2012年上海卷: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解析:本题是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考查。根据题干知道是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来说,那么我们首先要点出它们的关系(在分析结束时总结亦可),结合注释理解前两联都是写景句,那无非是情景交融的关系,下一步要能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人笔下的景以及景中传达的情感即可。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大角度”设题

这一类问题在设置的时候,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往往表现出不确定性,要么在题干中笼统地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么通过考查诗歌形象、诗歌语言、情感主旨等间接地考查表达技巧。后者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在2012年的高考试题当中集中爆发,尤其表现在诗歌语言赏析类题型的考查上。

如“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2012年天津卷);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2012年江苏卷);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2012年安徽卷);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2012年湖北卷);“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2012年福建卷)。等等。

为什么说这些题目的考查本质仍然是要立足于表达技巧呢?这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极为凝练,意韵极为丰富,可谓字句之间包容天地。为达到言简义丰、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之功效,诗人都很讲究表达技巧的运用,或对比凸现,或修辞穿插,或情景交融,或卒章显志等等,以突出诗歌内容,彰显诗歌主旨。所以从运用表达技巧的角度人手,对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探寻诗歌主旨有很大作用。

这种大角度的题目常见的答题思路是“三步走”:一是“点面结合”,联系全诗内容的“面”,理解题干中设置的“点”;二是明确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以及这种技巧的在诗句中的体现;三是分析其在内容与情感上的作用及效果。有必要强调的是,鉴赏技法时,如果范围广,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技巧切入,也就是“大切口,小突破”的思路。采取此种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另外,手法鉴赏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千万不能泛泛而谈。

例(2012年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3分)

解析: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三、据分答题巧详略

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值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分值最高的是17分(北京卷),最少的是6分(福建卷、重庆卷)。考生答题文字的“质”和“量”就决定了此题的得分。一般情况下,一个词语对应着1分题(上海卷第14题);一个短语对应着2分题(江苏卷第9题第1问);一句话对应着2-3分题(重庆卷第2题);一个选项对应着3分题(北京卷第10题第1问);一段话对应着4分及4分以上题(浙江卷第22题)。根据分值,大概详略程度也就心中有数了,不会存在不合理的“惜墨”和“泼墨”。

例(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眷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解析:该题如果是一个2~3分题,一般只要写出具体的表现手法,分析该手法在诗中的具体体现即可。而这里设置的是5分的分值,“量”上就要与其分值相称,在前两方面的内容基础上还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手法的作用及所传达的情感。

篇7

诗歌通常以情感取胜,主题是诗歌的核心,以歌颂的主题为辅,诗歌通常以爱情、自由、死亡和志向等等为主题。一切情感的展开和运动都要时不时地围绕着它,就像太阳系行星必须围绕着太阳的运动一般。很难想象一首诗歌没有主题,但主题仅仅是诗歌的第一动力,诗歌的主题好似骨架,诗歌的情感则是灵魂。那么现在问题的核心是情感如何表达才能为人所理解?对情感而言所谓的“理解”就是让他人体验到艺术家所体验过的某种或某一系列的情感。我们在现实中常常喜欢对他人抱怨说“很痛苦、很孤独”,这时作,为聆听者来说他并不能理解你的痛苦和孤独,他只是从自身已有过的痛苦、孤独的情感体验来理解,这时他理解的不是你独特的痛苦和孤独,而是他自己的,那么如何让别人来理解你的独特的体验呢?这时我们常常又会更进一步、更具体地对他人描叙“我几个星期以来都是单独一个人在家,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手又受了伤,又没有人关心”如此等等,其实人们在做这些解释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感受的一个论述过程。作为旁听者,他只有把自身置于论述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论述者所体验到的那种独特的情感状态。这时候他的情感才能为人们所同情、所理解,这就好比数学上的那些定理一般,我们在接受某一定理之前常常要考察其论证过程,否则我们就不会对它产生真正的信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诗歌的本质或者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家以某种材料为载体并运用这些材料最大限度地把自身体验过的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全面、客观地表达出来,并能让他人能同样限度地理解和感受到它。那么要如何表达呢?于是我们就必须研究和熟习从古到今、古今中外那些最伟大诗人的表达手法。只有向这些伟大的诗人学习,我们才能把人类的整体文明推得更向前去,我们才不至于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的错误。荀子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伟大的集科学和哲学于一身的牛顿说过同样喻意的话,“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常常疑惑于中国的诗歌和西方诗歌之间的巨大差异,并苦苦思索不得答案。在茫茫迷雾中长期寻找答案的我突然发现了一把钥匙,打开迷宫的钥匙,通过它,我才得以打开东西方之间这道厚厚的、从没有打开过的差距之门。那么这把钥匙到底打开了什么呢?回答是:对生与死的不同思维和态度决定着中国和西方的诗歌乃至艺术的区别。中国哲学主流的源头大致可追溯到老庄思想,而其中又以庄子哲学最为系统和宏大。在我看来,他的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生与死这一根本矛盾的独特解决,这一解决方法是人类历史上对生死问题作出回答的最为伟大的尝试之一。在他看来道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生于道,最后又必将归于大道。于是就有了“道――万物――道”这么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在《齐物论》中,无与伦比的庄子对这一哲思有着极为生动、有力又充满诗意的论述。这样生与死这一矛盾被巧妙地解决了。宇宙是一大熔炉,万物在其中沸腾、翻滚最后以某种形态被铸造出来,而人只是其中无数类别中的一种,是整体的一部分,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决定和影响着中国人。综观中国文人,还有那些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们很少把目光投向那被西方人认为是虚无、空洞的死之彼岸,而是把焦点放在了现实的此岸。这一点在中国的山水画中最能得到体现,中国的山水画往往强调和谐,以山水为主,人仅仅是一种点缀,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西方的哲学思想自柏拉图以来就认为在人的理智之上有一个更高的存在,人类位于万物的最高层,人类是宇宙的目的和意义。基督教文明更是如此,基督教强调的是天国与末日的审判,它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同时灵魂是永恒存在的,这类主体的文化不是建立在思维之上而是建立在思维之外,它们不可能被理解只能被信仰。但人性又是多么依赖于自身的理性啊!以至19世纪的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说道:“人类最大的悖论是试图用思维去论证不能被思维到的存在。”一语道出了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我们还可以很好地从文艺复兴运动中发现这一矛盾是怎样进一步演化成最为激烈的现实斗争的,这一矛盾的斗争不可避免地影响和表现在诗歌创作中,我们几乎很容易就可以在西方的任何诗人的著作中发现对死亡的思考和恐惧!由此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之间主题的差异,那就是:中国诗歌习惯表达的是现世的志向、爱情,还有一些社会的运动,再就是一些由现实的得意和失意所勾起的情绪和感情。我们可以举一些为人所熟知并有典型性的诗例,如曹操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驾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有着深沉死亡意识的诗歌最后矛盾的化解依然停留在了现世,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反抗可怕的死亡所带走的一切;还有李白的《将进酒》开题的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此寥寥两句即把生命的实质表露无遗并由此所激起的情感反应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撒尽还复来”,这类有着痛苦消亡意识的诗歌依然是通过现世的消极或者积极方式进行解脱的,更不用说其他诗歌了。如杜甫、白居易、李清照和苏轼等等这一长长的名单上的人物,他们大都只停留在一个时代、一时的失意和相对来说比较狭隘情感的表达,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进入,中国人才打破那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局限,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对死亡的拷问、对孤独个体存在的感受等等,如二三十年代的冯至的《十四行诗》到当代的海子就是这一改变的具体表现。而西方诗歌则习惯于表达人类对死亡的思考和恐惧并由此歌颂、追寻某种不为死亡所带走的永恒存在,他们表达的主题因此往往带有某种普遍性和永恒性,死亡、爱情、自由和英雄是他们最喜欢也是最擅长表现的。我们常常能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发现不绝于眼的死和存在之主题,如《麦克白》节选中的:“入土的道路/熄了吧,熄了吧/短蜡烛!人生只是个走影,可怜的演员/在台上摇摆了,暴跳了一阵子以后就没有下落了/这是篇荒唐故事,是讲的。充满了喧嚣和骚动,没有任何意义。”再如其戏剧中普洛佩斯罗台词:“热闹场结束了。我们的这些演员/我有话在先,原都是一些精灵。现在都隐去了/变空无所有,正像这一场幻象的虚无飘渺/高耸入云的楼台、辉煌的宫阙/庄严的庙宇、浩茫的大地本身/地面的一切。也就会云散烟消/也会像这个空洞的洋洋大观/不留一丝的痕迹。我们就是,梦幻所用的材料,一场睡梦/环抱了短促的人生。”更不用说以后的如索德格兰、爱伦坡、布莱克等等长长的一串名单了。同样上述的那对根本矛盾也决定和影响着中西方表现手法不同和区别。我在这里把中国诗歌的表现手法称为“偏重被动的表达”,而称西方的表现手法为“偏向主动的表达”。主动和被动这一矛盾两个方面的性质差别对中西方表现手法的对诗歌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让我们先从中国诗

歌方面进行考察吧。中国诗歌常常喜欢写意地刻画某种情景,并由此情景烘托某种情感。如柳宗元的那首《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刻画的是一种孤独而不寂寞,人与自然相容,悠远而深沉的情感。但全篇不带一点感性的描写,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种情感和哲学思想要是让西方人来写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场景。这首诗很好的显示了中西方表现手法上的根本区别,即中国人常常喜欢用材料来烘托、渲染情感,这时候由情境决定了的情感相对来说比较温驯、含蓄和安静。这些是只要对中国诗歌有所熟知的人都能发现,以至于像奥古斯都《忏悔录》那类个体的内省、忏悔、矛盾和追寻的精神运动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而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常常是由情感的不安的运动所决定,他们的情感是激烈运动的、是不安的、是追问的、是探求的,所以他们的表现手法总体上说比较多样和丰富,或夸张,或拟人,或比喻,或直白等等的统一运用和穿插,他们是情感出于自身运动的需要而主动去寻取载体的。如莱蒙托夫的《帆》,诗人让自身情感内化为一只帆船,于是情感的运动有了载体,情感在运动,帆在追寻,追寻一种最高的存在,而随着帆对已有存在的不断否定,最后在不断否定中肯定了一种“仿佛只有在风暴中才能得到安宁”。还有被称为俄罗斯太阳的普希金在《致大海》中,诗人要表达的是由于对已有平庸存在的不满和压抑,于是痛苦地追寻和歌颂英雄人物。但最后又在失落中结束了全诗,这首诗表现手法不管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堪称典范。很难想象这样的诗中国人能用惯用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唯一的例外就是天才的、神一般的李白了,他的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致大海》不管是主题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着惊人的神似,可以说这种相似性是由于一种例外,个性的例外。他的个性几乎独立和例外于中国的民族个性,甚至是背道而驰。这正好印证了赫拉克利特的那句箴言:“性格即命运”。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越是伟大,他就越能超出整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甚至超出整个时空,游离于流失之外。可以说伟大的诗歌永远是自然运转的高贵精神,他们不去刻意寻找表达手法,而是让表达手法主动找上门来,就像蜜蜂无法抵挡花儿对它的吸引一般,在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眼里,世界如此生动、深刻而灵动。以至于无一物不具生命和个性,他们的创造好比女子的生育,十月怀胎好比情感的酝酿和积蓄,一朝分娩就好比作品的诞生,而她们是不会知道自己是怎么生育的。据说柯勒律治在《忽必烈汗》写成时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而对于那些庸俗的所谓的诗人来说,世界是如此单调,既没有生机也没有韵味,甚至谈不上痛苦,更不用说具有生命的灵动。他们写诗不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而是出于人世的单调、无聊和可怜的虚荣,他们往往事先想好一个观念,然后在自己那乏味的、纷乱和骚动的生活体验中寻找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生硬的合接,在他们的诗中我们发现不了生动的精神,他们只是让各种观念和情景不断地刺激自己的和感受,对一个有洞察力的人来说。一瞥之下就能发现隐藏在那些奇怪、怪异、华丽的辞藻之下那些渺小、可怜而又狭隘的灵魂。向最伟大的人物学习吧!诗歌的本质既不是语言、也不是方法,而是伟大的、不为时间所磨耗的精神。

篇8

关键词: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变迁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将我国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出来,并且与其他的文化一起组成了我国的民族特色文化。国画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对培养人们的艺术情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幅完美的国画不仅仅要构图精妙,更要表现出不同的意境。本文对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进行了分析。

1 国画艺术重视意境表现的原因

国画之所以被称作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且还带有自身的艺术特点,是因为其对意境表现非常重视。国画对意境表现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

意境是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主要讲的是内外兼修和中庸之道,注重天人合一,要求必须要用心对待自然、感受自然,一定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甚至是人与自然要融为一体。也就是说,画家要融进大自然当中,从特有的角度观察自然,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佛家的思想是那种超越生死的状态,它更注重心灵的感悟,佛家认为,一切万物都是有佛性的,一定要站在某种高度,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的道理,去看透世界中的一切。绘画被这三种思想深深的影响,渐渐的用抽象的形式表达深层次的事物,对意境的手法渐渐重视起来。所以,国画艺术对意境的重视,是将哲学理念和思想行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领悟和表达抽象事物的形式。[1]

1.2 诗歌重视意境的影响

诗歌的影响也是国画艺术重视意境表现的原因。古代的诗歌都是在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诗人会通过回忆,或者是构想来表达自身的感受,从而完成诗歌的创作。诗歌创作特别重视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要求诗人要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达到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因此,绘画也受到影响,十分注重画中有意的表达,通过绘画的形式给观看者一种抽象的意境,使观看者在感官上和思想上都能得到享受。

2 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

2.1 线条与国画的古朴之境

线条是绘画的根本,也是表现意境的重要手段,这一说法在传统的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早期的绘画创作都是在岩壁、陶器钟鼎以及帛画上进行的,这些作品体现了线条是绘画的主要手段。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仅是器物,更是一件件工艺美术品。在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有龙纹、虎纹以及云雷纹等,看上去特别美观。

2.2 浓墨重彩,飘逸之境

绘画还有一种形式是水墨画,水墨画始于唐朝,但是却被誉为中国的国画代表。最基本的水墨画只有水和墨、黑色和白色,但是发展之后也会有工笔花鸟画,色彩非常鲜艳,后人也称之为彩墨画。在国画当中,墨是其特有的材料之一,以墨为主要原料,以加入清水的多少分别被称作浓墨、淡墨、干墨、湿墨以及焦墨等,能够画出不同的浓淡层次,看上去会有不一样的韵味,所以,又被称为墨韵。[2]

例如,所谓的水墨写意画,就是利用浓墨重彩来达到写意的目的。虽然画家要根据客观的世界来进行创作,但是也不能完全被动地去模拟对象。画中的事物是经过画家精心的创作,并且融入自己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趣味和情感。比如著名山水画作家张铁石的《黄金河畔秋意浓》,朦胧的高山和鲜红的枫叶相互交融在一起,飘荡在江上的渔船为整幅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一幅秋意浓浓的作品呈现在了观看者的眼前,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在国画艺术中,水墨和线条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并列存在的。而且,在绘画过程中,线条和水墨都是最基础的。

3 国画艺术中意境的表现技巧

3.1 虚实结合的意境表现技巧

对于我国国画的意境表现技巧来说,虚实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在创作国画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用感官感受到的就被称为实,而透过实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就是虚,国画艺术中的这种意境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触动。画家在进行国画作品的创作时,所应用的虚实结合手法也不尽相同,因为两种表现技巧的目标有所不同,虚指的是国画中的文化内容,只有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而实指的是人体感官能够感受到的,是一N真实的意境表现技巧,能够将国画的意诗意充分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虚与实是密不可分、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在国画作品的创作中,不能将两者分开。具体来讲,就是国画艺术一定要将实作为基础,之后在虚的衬托下充分体现出其中的诗意和意境。

3.2 动静结合的意境表现技巧

我国的国画艺术比较注重意境的表现,而动静结合是表现国画意境的一种根本技巧。国画主张用静止的图像来表现动态的意境,虽然看上去朴实无华,但是实质却不是这样,画家通过静止的事物进行了动态情感的表达,从而更加突出了画家的真实情感。另外,欣赏者在欣赏国画作品时,也不再单单欣赏其中的山水、房屋等,会更加注重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意境,这是一种心随画动的意境表现技巧。

3.3 线形结合的意境表现技巧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线条的应用能够生动形象的勾画出相应的画面,我国古代画家在一开始就将线条作为了表现意境的主要技巧。随着国画的不断发展,国画创作形式已经将线条变成了重要的应用技巧,虽然这些线条看上去朴实无华,但是实际上都经过了画家的精心修。也就是说,现代画家利用了一种随心所欲的手法,将国画艺术的诗意和意境完全表达了出来,可见线条在国画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3.4 墨彩结合的意境表现技巧

其实,我国国画在最初阶段是以水墨画为主的,随着国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其中加入了更多的色彩,也就变成了彩墨画。彩墨画主要以花鸟画为主要代表,在表现国画意境的过程中,墨彩的结合变成了表现意境的主要手法。在国画意境表现时,墨彩结合不仅能够实现色彩的广泛使用,还能将画家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对国画艺术具有特殊的含义。

4 结语

在中国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对意境的表现一直非常重视,并且也一直强调要对绘画的方法进行创新。所以,近几年,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这些因素的发展对国画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一定会使国画实现更加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郝励.浅析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中国校外教育,2012(15):154.

篇9

一、主旨情感型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例:(2011山东滨州卷)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思念故乡。

二、表现手法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例:(2011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答: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 (“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三、想象描述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例:(2011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问:“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答: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四、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

例:(2011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意思对即可)

五、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常见提问方式: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你从这句名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这句话在现在被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例:(2011江苏盐城卷)阅读古诗《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问:“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篇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提高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阅读与鉴赏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多年来语文高考也基于这些要求,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重要考查内容。

这样一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赏析古典诗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要点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赏析常常因人而异,在这方面诗歌较小说戏剧尤为突出。这其中的原因有因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的不同而形成的鉴赏趣味和鉴赏力的差异,有对诗作了解不够或误会而引起的差异。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鉴赏趣味的广狭与鉴赏力的高低往往是成正比的。

同样,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诗歌赏析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它需要相当多的历史知识、专门的诗学知识和相对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按照作品的审美结构层次,古诗赏析可划分为:文字声音表象层,主要是对诗句描绘的景物、诗歌韵律的把握;历史内容层,主要是对诗人生平事迹、诗作风格、诗中涉及具体的认识关系、诗歌反映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等的把握;意蕴理解品味层,主要是指读者从作品的文字、声音开始,最终感受作者的激情,看到一段生活,这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多年来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设置,命题者往往也是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来安排的。这种题目的命定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优秀传统,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鉴赏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赏析思路、技巧

针对诗歌表现出的上述要点,笔者简单地谈几条赏析的思路和技巧。

第一,正确理解字句的意思,品味其精炼传神的妙处

古代诗歌以凝炼含蓄为其一大特色,这其中的诗歌语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涵义,若连其基本含义、特定含义都搞不清的话,那就无从谈其他内容的赏析了。

因此,鉴赏古诗,首先,必须弄清字句的涵义,不可放过每一字、每一句话。同时,碰上典故还应大致知道其出处、原意及在文中的特定意义。如被誉为唐人七绝第一的《凉州词》中“孤城”“杨柳”只从字面意义理解的话,则未免牵强。“孤城”作为一个诗歌语汇,有特定含义,它往往与征夫之离绪有关;“杨柳”作为一个诗歌语汇,常常积淀有惜别的感情内容。再诸如“明月”“鸿雁”透出羁旅思乡伤感之情,“杜鹃”“梧桐”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等。

其次,应特别留意“诗眼”。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便是该诗之眼了,有了诗眼,诗歌的形象会更鲜明,韵味会更浓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便境界全出,“闹”便是诗眼。寻找和断定诗眼,要注意词语或语句的以下特征:一是统摄全篇的情调,二是深化诗句的意境,三是集中体现作者感情。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愁”字点醒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愁”即是该诗的诗眼。

第二,体味意境,把握情感意蕴

“意”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诗中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画面。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静明亮,或沉郁孤愁,或苍凉高远。透过画面,我们应体会诗作的味外味,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诗作的主旨。

体味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可由表及里分为三步: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写出的部分通过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如:李清照《如梦令》描写了一个雨下个不停,风刮得很紧,主人公带着没有消掉的酒意睡得很深的画面,但倘若不是有无端的空虚和恼人的寂寞缠绕她的胸怀,封建社会的妇女绝不会轻易与“杜康”为伍的,因而足见主人公悲伤之感与烦闷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把握诗中的情感意蕴,必须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诗的意境。

第三,熟悉诗歌的表达技巧,感知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为了增强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诗歌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心境。如李清照词中“应是绿肥红瘦”一句里,用“绿”代海棠树叶,用“红”代海棠花,比起直接说“叶肥花瘦”来,形象要鲜明得多。王之涣的《凉州词》以苍茫的边塞为背景,一个“怨”字,赋予羌笛以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戍卒征战之苦、思乡之情的深切同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

古典诗歌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是为了增强诗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从微观角度来表现诗歌;运用表现手法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从宏观角度来表现诗歌。因此,赏析古典诗歌就需把握诗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顶真、回环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去鉴赏诗词,往往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