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3-19 04:3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诗歌的形式特征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朱光潜先生认为:“诗的实质是语言所表现的情思,形式是情思所流露的语言。”语言是表现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形式实际上也是诗人思想性格的外化,是诗人的一种生命形式。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性格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诗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1.“风”“骚”并称
中国文学史上以“风”、“骚”二体并称,源自《诗经》之“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年间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本只称《诗》,因举成数,又称《诗三百》,又因列为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据《史记》等书记载,《诗经》系孔子编纂。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产生于西周各国,有不同地方风味的的民歌;雅,是有关政事的诗歌;颂,是统治者通过祭祀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诗歌。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朱熹的《诗集传》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静女》通篇用赋;《硕鼠》通篇作比;《关雎》中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兴起,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禽之思偶鸣叫引出男子对美女的思慕。《诗经》的主要特点是: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章法上多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至少隔句押韵,有时换韵,句末若有虚词,在虚词的前一个字上押韵,有时押入声韵;大多诗篇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楚辞,亦称“骚体”,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的诗体。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这类作品篇幅、旬式较长,形式自由,富有浪漫气息,多用“兮”字助语势,抒情气氛浓,有南方地域色彩。汉成帝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编为一集,定名为《楚辞》。
2.赋、乐府与歌行
赋,原本为《诗经》“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直言的文学表现手法,后来人们又把用这种手法写成的文章称作赋,沿用其名至今,成为一种文体名称。用华丽的辞藻进行铺陈描述,是赋的表现形式;刻画客观事物,抒写作者情怀,是赋的内容。赋是诗歌的一种变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铺陈其事,讲究文采,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隔三夹五押韵。赋在汉代时最为兴盛,故汉赋也称古赋,与唐诗、宋词并称。其特点是篇幅长、多问答,韵散夹杂。喜用生僻字。六朝时称俳赋,也称骈赋,其特点是篇幅较短,讲求骈偶和用典。唐宋时用于科考,称律赋,讲究格式、对仗、平仄、押韵等,不超过四百字。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的影响,成为文赋,其特点是句式参差,多以散代骈,押韵较随便,行文流畅,与散文接近,越来越离诗歌远了。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赋分四类:骚体、骈体、文赋、杂赋。
歌行又称“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歌词音节较长的称“长歌”,如汉乐府中的《长歌行》,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妇孺皆知。歌词音节较短的称“短歌”,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诗慷慨悲凉,堪称千古绝唱。又如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3.格律诗和律诗绝句
格律诗,是按照固定的格式和严密的韵律写成的诗歌。所谓“篇有定数,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就是说在字数、句数、节数、平仄、对仗、押韵、变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格、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曲,日本的俳句以及西方的十四行诗等都是格律诗。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每句是几个字(言)就叫做几律,如五律、七律;每首超过八句,就叫排律(长律):每首是六句的话,叫做三韵小律;每首截八句的一半(四句)就叫绝句,如五绝、七绝。唐以前已有绝句,称古绝:唐以后的绝句称律绝。律诗和绝旬内在的结构形式是起承转合。
4.词
词,亦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约起源于隋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曲子词的“曲子”是“燕乐”(宴乐)曲调的意思;“词”是与这些曲调相谐和的唱词。依乐谱声律节拍写新词,叫做“填词”(依声):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写,与音乐分离,就成为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词有词调,每种词调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不同的词调,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等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5.曲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曲词。狭义的曲,单指与诗、词并列的曲。即宋代及其以后的南曲、北曲,盛行于元代・分戏曲(杂剧、传奇)、散曲(小令、套数)。曲和词都是依声而作,体式相近,但曲比词更为灵活。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还可以加衬字,较自由,且多口语、俗语、俚语等。
二、诗歌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类: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对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作一些具体的介绍。
1.抒情诗
抒情诗是以作者的口吻抒发主观情绪、情感的诗体。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使有某些片断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作品的内容,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咏物诗等。抒情诗是最富有个性、最能体现诗歌抒情特点的诗。例如李清照的《武林春》,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2.叙事诗
叙事诗是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生活的诗体。它与抒情诗相比,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能采用各种手法描写套物,但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比较单纯,跳跃性强,人物性格比较单一,细节较少,叙述语言比较概括并充满激情。如白易的《长恨歌》就是上乘的叙事诗。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篇2
关键词:个税;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F 810.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08—02
一、个税改革的状况
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提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11年3月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
个税综合制改革从“九五”计划提出,至 “十五”未能顺利推行, “搬家”至“十一五”,仍未能顺利推进改革。但在政策层面,我国个税改革的基本方向已明确,即要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十二五”时期是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的关键时期,应借鉴国外个税的经验,结合我国现状推进个税改革。
二、个税改革设计思路
近年来,我国虽未推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但也始终在积极调整与完善,例如全员全额申报制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等措施,为推行个税改革奠定了基础。
我国个税改革的设计思路为:以我国当前税收征管条件和未来发展为前提,以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个税改革趋势为参考,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在保持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稳定的基础上,以较小的征管成本引入综合制因素,尽快建立初始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三、个税改革基本内容
(一)方案基础为现行分类所得税制
个税改革方案应保持现行分类所得税制框架的稳定,11类所得项目仍按现行税制进行分类征收,以源泉扣缴为主,以自行申报纳税为辅。现行分类税制框架下各分类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适用税率等规定尽可能保持不变。
(二)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高收入群体实行自行申报并综合计征
以现行年所得超过12万元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为基础,选择部分所得项目进行年终综合,采用累进税率和综合费用扣除标准计算年度应纳税额,已代扣代缴的税款视为预缴税款,年度汇算清缴后实行多退少补。由于在初始阶段,考虑到征管条件等因素,暂不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申报。
年所得未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不适用综合计征,也无须申报年度所得,继续按现行分类所得税制计征税款。在设计综合税率表和综合费用扣除标准时,应使年所得未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分类计征的应纳税额不大于综合计征的税负。
由于仅规定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高收入人群使用综合计征,减少了需自行申报并汇算清缴的人数。2007年我国自行纳税申报人数为213万,2008年为240万,2009年为269万,因此,初始方案实施最初几年只需处理几百万份纳税申报材料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征管成本。
(三)综合计征的具体所得项目
以现行11类所得为基础,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纳税人适用综合计征的所得项目有如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1.综合范围最小
为了降低征管成本,可以仅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两项纳入综合计征范围。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按年度综合计征,有利于解决分类税制下按月按次计征产生的收入均衡性问题。对劳务报酬而言,如再配合综合费用扣除上限的规定,可以有效解决累计多次费用扣除导致的税负不公平问题。
2.综合范围中等
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等项目劳动所得纳入综合计征范围为中等范围的综合方案。现行税制下,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具有较大共性。一是这三项所得都具有明确的支付方,可以较好地实施代扣代缴;二是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对此三项所得的扣除标准相同。中等范围综合方案将资本所得排除在综合计征范围之外,仅包括劳动所得项目,比现行分类所得税制有很大改善,总体权衡公平与效率中,更多地考虑了效率因素。
3.综合范围较大
较大范围的综合方案是将方案2中的四项劳动所得和部分资本所得项目纳入综合计征范围。纳入综合计征范围的资本所得主要有财产租赁所得和利息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与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具有相同的费用扣除标准,但实行代扣代缴难度较大。税务机关获得信息的难度大,将增加税收征管成本,但对调节收入分配具有重大的长远意义。利息所得具有类似的性质。
4.大范围的综合
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也纳入综合计征的范围称为大范围的综合。这两项所得的共性在于均属于非法人的经营所得,将此两项所得纳入综合计征范围,首先应将分类计征阶段分别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及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两套累进税率表进行合并,在综合计征阶段再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5.综合范围最大
篇3
关键词:经济状况 聚类分析 经济区域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87-02
一、引言
按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不考虑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余下的31个省区市结合地理位置因素大体可以分成东、中、西部三个大的区域,并习惯上认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一直以来,我国各省之间由于历史累积、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策倾斜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对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层次的分析显得犹为重要,以便准确识别区域经济的现状、变化,从而因地制宜,制订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的数据, 本文以农林渔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年均总值为对象,利用聚类分析功能进行经济区划分。
二、聚类分析
1.原理。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某种性质的对象归于同一类,而不同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首先需要刻画各个变量之间或者各个样本点之间的相似性。
聚类分析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有系统聚类法、K均值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分裂法、最优分割法、模糊聚类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系统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品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品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它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的样品或指标合并为一类。衡量亲疏程度的指标有两种:距离和相似系数。定义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采用欧氏距离、明考夫斯基距离、马氏距离、兰氏距离等侧度,定义个变量之间的相似系数则多采用样本相关系数、夹角余弦等侧度。
2.指标体系。进行经济区域划分,应考虑的指标因素是很多的。既要以经济因素为主,又要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既要有影响经济发展的指标,又要有经济现象引起的指标;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现状,又要考虑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参考有关资料,给出了31个省市进行经济区划分的指标。各省市的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本文基于离差平方和法主要介绍分层聚类分析,就是通过对变量的测量,将比较接近的个案找出来归为一类,进一步再将比较接近的类合并成新的类,逐层合并直到最后合并成一类。分层聚类产生的结果不在聚类的开始,也不在聚类的最终,而是在其过程中。研究者将根据聚类过程适当截取聚类结论。聚类过程用树状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图1清晰地表示了聚类的全过程。它将实际距离按比例调整到(上接第87页)0-25的范围内,用逐级连线的方式连结性质相近的个案或新类,直至并为一类。在该图上部的距离标尺上根据需要粗分或细分选定一个划分类的距离值,然后垂直标尺划线,该垂线将与水平连线相交,则相交的交点数即为分类的类别数,相交水平连线所对应的个案聚成一类。例如,选标尺值为5,则所有个案分为4类;若选标尺值为10或15,则聚为两类。实际的聚类情况如图1中所示。
三、结论
据前所述,可以把这些省市分为以下四类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2008年地区经济状况的分析,利用聚类功能进行经济区域划分,将这31个样本数据分作四类,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对该分类结果作如下总结:
经济发达地区(1类):这类地区毫无疑问包括京、津、沪。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直辖市,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北京和上海是全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天津经济虽然发展较慢一些,但是由于濒海,进出口贸易和工业相当发达,且人口相较其余两个城市少,因此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很高的。
经济较发达地区(3类):这类地区包括江、浙、粤、鲁。江、浙、粤三省历来就是经济强省,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山东省靠海的城市多港口多,属于工、农业大省,尽管人口多,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可以和其余三省归为一类。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2类):包括东北三省(黑、吉、辽)、中部大部分地区(冀、豫、晋、内蒙古、鄂)以及一个沿海省市(闽)。福建省本来属于东部省市,但由于福建山区多,工业和农业都不发达,尽管厦门、福州这类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但就全省经济发展状况而言与上面二类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东北三省属于老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较平均。因此可以和几个中部省市归为一类。
经济欠发达地区(4类):包括西部所有省市(渝、川、黔、滇、藏、陕、甘、宁、青、新)和中部部分省市(皖、赣、湘、桂、琼)。这部分地区基本都是工业欠发达地区,且多为高山、丘陵地貌,农业经济水平也较低,因此可以归为一类。尽管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已经实施多年,这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要想赶上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中、东部地区仍然是很困难的。国家的农业政策对该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有一定帮助,但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收效明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传统意义上将我国按区域(东、中、西)的方式划分为三大经济区的分法不能完全体现各地实际的经济状况,且不能反映各地实际的发展水平,也不能有助于国家制定倾向性的相关政策。本文根据2008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经济收入水平,依托数理统计工具,将我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四个区。各区经济形势和实际经济水平区分明显,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同时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韩喜汶.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商业环境,2008(8)
2.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应用数理统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篇4
一、信用卡主要犯罪类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信用卡主要犯罪类型有:一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四款规定,伪造信用卡的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二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规定,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定罪处罚。三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以及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四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另外,与信用卡相关的犯罪还有:根据我国《刑法》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明知是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以“洗钱罪”定罪处罚。
二、信用卡主要风险点
通过对信用卡犯罪案例的分析与研究,需关注的信用卡业务主要风险点有:
(一)信用卡申领环节的风险点
一是申请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骗取银行信用卡并使用。
二是通过收买、窃取等方式大量取得他人身份证件,然后由与身份证年龄、相貌特征相似的人员到银行网点办理信用卡申请业务,取得信用卡后自己或转给他人用于非法资金的转移。
三是以招聘等名义骗取大量身份证复印件及个人信息,然后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欺诈申请信用卡。
四是通过中介公司注册多家建材批发部、农副产品经销部、贸易公司等无实体经营业务的空壳公司,利用这些空壳公司的资料在银行申请信用卡。
(二)POS机套现风险点
一是特约商户犯罪风险。一种情形是犯罪团伙通过借用他人身份证、盗用他人商户名称、私刻公章、制作虚假证件等欺诈手段,骗取银行POS机,从事非法套现活动。甚至有银行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作案。另一种情形是不法分子通过中介公司注册建材批发部、农副产品经销部、贸易公司等无实体业务经营的空壳公司,以商户名义向银行机构骗取POS机具,从事信用卡套现活动。
二是利用虚假网上交易透支刷卡套现。通过开立网上店铺,以自买自卖等虚假交易,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套取信用额度并获得现金。
三是利用特约商户POS机套现。犯罪分子与商户勾结,采用虚假交易方式,利用伪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使用虚假资料申请的信用卡套现。
四是通过替熟人或亲朋透支刷卡消费套取现金。
五是通过取消消费活动套取现金。有的犯罪分子利用信用卡进行商品交易、服务消费、购买机票等消费活动,然后通过某种理由取消业务,将信用卡消费的资金退到其他账户或提取现金等方式达到犯罪目的。
(三)信用卡洗钱风险点
一是利用信用卡转账结算功能。犯罪分子利用自己及亲属身份证件、借用他人身份证件或假身份证件开立多个信用卡账户,将犯罪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分别存入各个信用卡账户之中。然后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机等自助设备在多个信用卡或其结算账户之间进行多次跨行的资金转账或取现,使反洗钱部门难以追查资金的来龙去脉。
二是利用信用[提供的服务,欢迎光临LUNWEN.1kejian.com]卡消费支付功能。犯罪分子将非法资金存入信用卡后,通过信用卡消费将资金购买房地产、汽车、金银珠宝等贵重商品,还可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厂房进行再生产,改变其资产形式。
三是利用信用卡信用贷款功能。犯罪分子通过申请透支较高额度的信用卡,先在信用卡上进行正常的业务经营货款及费用的开支,然后用犯罪所得的现金归还信用卡透支款,隐瞒收入来源。
(四)网上、ATM机交易的风险点
一是通过安装读卡器、摄像机探头等各种技术手段窃取客户信用卡磁条信息,或通过偷窥信用卡签购单商户联、互联网在线登记资料,勾结发卡行内部人员或信用卡特约商户内部员工等方式窃取客户信息后,利用磁条信息批量制成伪卡。
二是犯罪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及测录设备并利用网络、电子商务等平台窃取信用卡信息实施犯罪。
三、信用卡风险防范难点及问题
信用卡犯罪风险防范难点及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其业务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又有金融机构及持卡人等多方面因素。
(一)信用卡业务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一是信用卡申办过程中,客户来源复杂、相关证明文件种类繁多,银行缺乏手段验证客户资料是否真实准确。二是由于后续交易多为非面对面交易,在日后的网络交易中难以辨别实际控制人的真实身份。三是目前收单行对特约商户的信息仅限于留存商户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而缺少对实际控制人的了解,难以综合判断是否涉嫌犯罪。四是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一般由独立的信用卡中心负责,与相关条线部门联系较少,导致一方面信用卡中心发现了有价值的可疑交易记录后,也难以获得对应POS商户的交易记录,难以追踪该笔可疑交易。
(二)金融机构信用卡风险管理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受利润分成制度驱动,对特约商户放松了风险防范意识。我国POS机分为直连POS和间连POS,分别由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提供。持卡人在特约商户交易刷卡后,特约商户将付0%-2%的手续费,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进行利润分成,其中信用卡发卡行、POS机提供者和中国银联的分成分别为70%、20%和10%。银联和各大银行在利润驱动下,为了扩大自有POS机的覆盖范围,降低了POS机安装的门槛,放松了对相关资料的审核力度。二是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利用POS机套现犯罪的风险认识及处理存在偏差。认为目前信贷资金短缺是利用POS机非法套现的主因,而非法套现不会对银行造成直接损失,对于这种现象未加以重视和管理。
四、金融机构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强化落实。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信用卡犯罪内控制度,分析和识别信用卡高风险环节,对非面对面客户的犯罪措施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第一,严格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进一步落实“三亲见(亲见本人、亲见身份证原件、亲见签名)”制度。同时,针对信用卡交易涉及面广、流动性大、客户来源较复杂的情况,银行在受理信用卡业务时应提高警惕,认真核对其资料及其来源的真实性、有效性,充分利[提供的服务,欢迎光临LUNWEN.1kejian.com]用相关系统资源验证客户资料是否真实准确。第二,淡化对业务数量指标的盲目追求,确立以质量为考核依据的发展思路,严格信用卡的发放标准、程序,认真审查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主动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实施区别管理;主动开展信用卡可疑交易动态监测工作。第三,应根据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发现其交易频率、金额及其交易对手情况与其身份基本信息不符,应立即采取包括回访客户、实地查访等措施进行重新识别,尤其对于存在异常行为的个体工商户可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多方核对其相关信息。
三是加强对POS机管理。金融机构应贯彻“风险为本”理念,梳理现有内控制度,强化风险控制,采取必要的实地查看、调查等方式,落实客户身份的真实性,严格新型支付工具的审批准入和使用,从源头上防范非法套现行为。对特约商户、POS机商户回访,加大对商户交易行为的抽查,特别关注刷卡交易额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明显不符的商家,同时,对享受低费率的行业和经营者应认真审查;对特约商户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进行连续而规范的监控,包括交易金额、交易频率、交易对象、跨境交易等,并对同类型的特约商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可疑交易。
四是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可疑交易分析排查效果。银行要采用安全性更高的识别技术和系统,同时针对信用卡卡支付交易隐蔽性、无纸化、集中化等特点,开发出集异常交易预警、监测与提示,以及交易行为智能分析、交易数据自动提取、客户身份资料及历史交易记录搜索、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信用卡交易犯罪监测系统,提高信用卡套现犯罪风险防范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莉.“信用卡欺诈风险的类别”.《财政金融》,2011年1月.
[2]游宇.“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行为类型和防范措施”.《法制与经济》,2011年2月.
篇5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课税模式;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总共可以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模式、综合所得税模式、分类综合所得税模式。
分类所得税的课税模式在税收征管方面,采用源泉课征,代扣代缴的方式,虽提高了税收征管效率,但是该模式将个人所得过细分类、分类课税,不能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不仅有失公平,更不利于我国当今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解决。
综合所得税模式最能体现纳税人实际负担水平,符合支付能力原则或量能课税原则,并可以充分发挥个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可有效实现收入再分配,进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但由于在综合所得税模式下纳税手续较为复杂并且该模式所运用的收入申报制对居民的纳税意识、税收申报诚信度以及税务部门的征管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各国在实行综合课税模式时,很少国家实行纯粹的综合税制。
分类综合所得税模式兼具分类所得税课税模式和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的优点,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满足税收负担分配方面的公平原则。不仅权衡了纳税人实际支付能力,还简化了个税的征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也设定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基本目标。迄今为止,已经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
出于对税收的构建、完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需要,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锁定并始终坚守“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这一目标,。根据税收功能的多重性,现代税收体系应兼具取得财政收入、调节分配和稳定经济三重功能――直接税相对于间接税而言应更大地发挥调节分配和稳定经济的功能;与之相对应,间接税更应侧重于发挥收入手段职能。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的代表,应积极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间差距。但个人所得税的分类课征模式削弱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税收公平原则,不利于缩小我国贫富差距,进而对我国的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方式应积极向分类综合方向进行改革。而在分类综合课征方式改革的道路上,将所得进行合理分类是分类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实现并能有效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的基石。
一、有效区分各类所得
1.区分资本性所得、劳务性所得和生产经营所得,并适用不同税率
(1)区分资本性所得、劳务所得和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从自然人角度来讲,我国应将自然人的所得进行资本性和劳务性区分。我国富人和穷人的收入来源存在差异。对于富人来讲,根据《中国富裕人士财富报告》2011年提供的有关数据,工资和奖金对中国富人收入的贡献不到一半。在其总收入中,50%至70%的部分来源于资本以及资本经营所得;而与之相反,构成中国穷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是工资薪金收入。基于富人与穷人收入来源存在的差异,在分类综合所得税模式下,将纳税人的所得进行资本性和劳务性的区分有助于推进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进程。从法人角度来讲,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法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事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企事业单位,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为合理区分法人所得和自然人所得,应将这类法人机构的所得单独划分为生产经营性所得。
(2)不同类别的所得适用不同种类的税率
劳务所得和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累进税率,资本性所得应适用比例税率。首先从公平角度出发,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自然人的所得主要来自劳动所得,对这类所得按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并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实现税负分配中不同所得不同税负的纵向公平;而生产经营所得在性质上虽然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一样是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的混合,但由于属于个人所得,出于收入分配的调节考虑,不宜适用比例税率而宜适用累进税率。另一方面,为实现税收的效率原则,应对资本所得适用较低的单一比例税率。虽然比例税率具有一定程度的累退性,但可以通过调整税基或调整免征额等方式达到不同类别所得之间税负的相对公平。例如,对于资本性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实施较低的税前扣除或者不考虑税前扣除;而对于劳务所得的税前扣除则应考虑到家庭因素。
其次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出发,从税收的行政效率角度来看,因为比例税率的征收手续较为简易,对征管水平要求较低,资本性所得按照比例税率征税可以减少税务机关的税务行政费用,提高税收的管理效率;纳税人只需根据税务机关计算的应纳税额进行纳税,避免了繁杂的手续,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
2.从优惠政策方面进行分类
基于甄别个人所得税对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差异对待,政府可进一步应用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所得进行有效的区分。这里可以借鉴法国相关的税收政策。包括4个方面:第一,将本国产业进行分类。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产业资本所得征轻税,对强势产业的资本所得征相对重税;第二,对各项劳动所得进行区分。分为艰苦劳动、体面劳动等。其中,对艰苦劳动、特殊劳动所得予以轻税,对体面劳动所得相对重税;第三,鼓励经营与劳动相结合。经营所得与劳务所得混合时,适用低税率或存在减免,鼓励资本和劳动结合,从而推进劳动市场向充分就业水平靠拢;第四,对于加入稀缺行业和参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与劳动所得,进行税收减免优惠。但对与资本性所得。例如所有权收益、资本利得激励等从严课税。对资本、劳务所得区别对待,增强了区分资本所得和劳务所得的有效性,有利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发挥。
3.年末对部分所得项目综合征缴累进税,扣除分类所缴税额
(1)对部分所得项目综合征缴累进税
在各月分类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上,针对部分所得项目实施年末综合征税。其中综合征税项目应为富人的主要所得项目,并按照累进税率征缴税额。将综合征税项目确定为富人的主要所得项目,呼应了对个人所得进行资本性、劳务性、生产经营性的分类方法,为个人所得税发挥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提供一定基础。其次,年末综合征税的所得应适用累进税率。通过引入累进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达到“高所得,多纳税,低所得,少纳税”的目的,缩小贫富间差距。
(2)征纳年末综合所得税前扣除已缴纳的分类所得税
避免重复征税作为我国税收改革的重要方向,应贯彻于整个征纳税过程中,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也要基于此项原则进行改革。在分类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年末综合征税环节中,税务部门应扣除各月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避免个人所得税的重复征收。
二、落实分类综合课税模式改革所需的物质基础
虽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在我国早晚要走,但若想使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税模式可以有效地兼顾效率与公平,税收体系就须在改革前为这种课税模式提供其发挥作用的土壤支持。
1.消除“分类计税”与“综合申报”双轨制的局面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需要完善的纳税申报体系。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绝大多数是以代扣代缴的方式征收上来的,适用自行申报模式的仅只有五种情形。这种在分类所得税制的基础上“嫁接”综合申报,从而实行“分类计税”加“综合申报”的双轨制表面看起来是我国纳税模式向自行申报方向的突破,但实际上这种模式造成了计税、缴税和自行报税之间的脱节。在我国纳税人自行申报的模式下,除非有无扣缴义务人或扣缴不实的收入项目,纳税人需按综合口径自行归集并申报收入和纳税信息,但是其申报的纳税信息并不作为重新核定税款并实行汇算清缴的依据,该缴多少税,还缴多少税。这种申报制度不但不会调动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积极性,而且会给纳税人附加额外、无效的负担,不利于申报制度的推进。因此,要使纳税申报制度更好地普及,需立即改变这种“分类计税”和“综合申报”双轨制的局面。
2.提高居民的纳税遵从度
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下,纳税申报的思想是重中之重。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纳税体系需要依赖于纳税人的诚信申报。因此,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有利于纳税申报的普及,进而为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创造条件。
(1)采用说教的方式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定期向纳税人宣传税法知识,加强对“纳税人”、“税款”等概念的宣传,宣传过程中不应仅简单地将税收定义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层面,更应向纳税人普及纳税在经济和政治中的体现及作用,根本性地改善居民的纳税意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2)完善税收立法,加强监管
在税收立法方面、制定税收政策时,政府机关应征求纳税人的意见,赋予纳税人应有的权利,落实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进而使纳税人主观地提高自身纳税遵从度。其次,在税收监管方面,应加大对偷逃税者的惩罚力度。我国税务检查面较小;对偷逃税现象的处罚力度偏轻;社会舆论约束力偏弱,这无疑会诱使纳税人产生一种“查到了是你的,查不到是我的”的侥幸心理,进而千方百计地偷逃税款。在全面自行申报纳税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模式下,立法机关和监管部门需要强化税收的立法和扩大对纳税人的监管范围,加大对偷逃税现象的惩治力度,向纳税人施以法律的压力,进而提高纳税人的诚信申报意识,为申报纳税制度实行的有效性提供基础。
3.提高税务部门的专业技能
税务部门作为上级政策的接受者和传递政策的下达机关,在整个税收征缴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要使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有效地展开和实施,税务部门应提供相关培训,增强税务部门人员分析政策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减少政策文件下达过程中的扭曲,保证政策的真实性、完整性。减少纳税人申报纳税过程中的障碍,提高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信心,进而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确保课税模式改革的成功实现。
三、结语
个人所得税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课征模式可兼顾税收的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因此加快实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转轨也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锁定与坚守的目标。但若要使该模式有效地发挥作用,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就并非一蹴而就,而应采用渐进的方式。在居民的纳税遵从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强化税务部门的专业技能。当二者达到一定高度时,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纳税制度,进而消除“分类计税”与“综合申报”双轨制的局面,全面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税模式改革。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将所得进行分类、综合,使个人所得税在该课税模式下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伯颖编著 外国税制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1-52.
[2]高培勇 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脚步[J]}《中国财政》2011,(18)期:40-41.
[3]高培勇 个税改革:还是要加快向综合[J] 《税务研究》2008,(1):30-33.
[4]李林木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半二元模式的选择与征管[J] 《财贸经济》2012,(7):13-20.
[5]刘 锋 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J] 《税务研究》2005(11):77-79.
[6]何代欣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研究:以法国为例[J]《法国研究》2013,(1):1-7.
篇6
关键词:西安市 房价 合理性 房价收入比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16-02
一、引言
近年来,西安市房价一直处于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据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统计:2000年西安商品房均价2680元/平方米;而2010年1月西安商品房成交均价5991元/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5896元/平方米。据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调查,西安1月份房价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4.3%。面对如此飙升的房价,购买者是否能够承担,目前的房价是否合理。而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指标本身的弊端使之不能包含现今社会存在的各个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房价收入比指标计算式进行改进,通过运用改进后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计算式分析出西安市目前的各个阶层的房价合理与否。
二、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指标
房价收入比指标是衡量房价合理性的评价指标,对分析市场房屋结构运行状况,及住房政策都有重要的意义。
1.房价收入比定义。目前对于房价收入比有两种不完全相同的定义。国际上的房价收入比的定义是根据联合国人类住区(生境)中心所《城市指标指南》,房价收入比是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其中中等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该地区市场正常环境下的房屋价格的中值;而中等家庭收入比是指该地区的家庭年收入的中值。与此不同的是现阶段国内学者对房价收入比定义为住宅平均价格与居民平均年收入的比值。
2.房价收入比的弊端。房价收入比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住宅供给价格与居民购房能力之间的关系。但是,房价收入比本身具有一定的弊端。
首先,房价收入比并没有包含住房的各种结构体系。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住房结构体系,即一手房与二手房住房体系。而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指标仅仅考虑了一手房的住房体系,因此存在不合理性。
其次,房价收入比不能完全作为居民购买力的评价指标。因为房价收入比仅仅依据社会收入的中位数货平均值作为分析,并没有反映社会各个收入阶层的房屋购买能力。
最后,房价收入比没有考虑市场因素,即住房金融因素。
因此,传统的房屋收入比已经不能完全反应现今的房价合理性,所以对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改进。
三、改进的房价收入比指标
传统的房价收入比(PIR)住宅平均价格(AHP)与居民平均年收入(AFI)的比值,如计算式(1)所示。在此对房价收入比计算式进行改进,增加了一手房与二手房的双重房屋结构,因此评价更加合理化。故改进的房价收入比的推导计算式为式(1):
式(5)中:PIR为房价收入比指标;AHP为住宅平均价格;AFI为居民平均年收入;K1为一手房住宅购买所占的比例系数;K2为二手房住宅购买所占的比例系数;AP表示住宅的平均单价,AF表示每套住宅的平均面积;PIRi,n为考虑市场金融因素下的房价收入比指标。QAHP1为一手房取得平均房屋价格的年贷款所得;QAHP2为二手房取得平均房屋价格的年贷款所得;m为月均收入;ai为首付额,i=1为一手房的首付额,i=2为二手房的首付额;P(A/P,i,n)为月还款额;PIR总为改进的房价收入比;α为全付款的比例;β为贷款付款的比例。
评价标准:根据我国国情,PIR∈(4~9)就属于房价合理的。否则,超过9的话就是房价过高,购买力下降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一手房的指标比例系数为0.65,二手房的指标比例系数0.35。α比例系数为0.3,β比例系数为0.7。
四、西安市房价合理性的分析
近期西安市房价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上述指标试图分析西安市房价的合理性,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将所有调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均等比例(即各占20%)分为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等五组类型。则其各个收入阶层的收入与支出一览表如表1所示。
2.指标计算。将表1的数据带入相应的房价比计算式中,得出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计算表,同时在考虑住房贷款的时候将住房贷款年限定为30年,首付款为30%,月利率为0.41%。
具体计算如表2所示。
3.指标计算结论。根据表2的房价收入比数据可以看出: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说房价收入比大约在9属于合理范围之内;可见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说,购买房屋大致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换言之,高收入阶层普遍可以接受目前的房价,其购买力也处于均衡状态,目前的房价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说属于合理的。对于中等偏上户收入来说房价收入比为14,超过了合理性的范围。这样就形成了房价收入比较高,导致购买商品房的能力较低,倘若要购买商品房的话就有可能会倾其所有,因此目前的房价对于中等偏上户来说不太合理,即房价较高。对于中等偏下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来说,购买商品房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其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远超出合理范围之内,是完全不可能有能力购买的,因此目前的房价对于中等偏下和低收入阶层来说处于极不合理的状态,也就是房价过高。
由此得出结论:西安市房价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高收入阶层可以普遍接受目前的房价,而房价对于其他收入阶层来说偏高。因此,需要政府对目前的房价进行一定的控制。
五、结束语
目前西安市的房价的不合理现象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西安市的房屋供给能力赶不上需求能力,形成供求关系的紧张,从而造成房价的上涨。长此以往,过高的房价会产生泡沫经济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面对目前的状况,政府或职能部门在依照国家政策的同时,应针对不同收入阶层提供不同的住房供给体系,加大市场廉价房与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同时要鼓励市民购买二手房,缓解一手房的压力。对于过高的商品房的数量采取限制或者抑制,从而保证各个阶层的人均住房率,逐步调整市场住房结构,引导房价的合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会敏,赵君彦.房价收入比实证分析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 改革与发展,2009(2)
2.杨文武.房价收入比指标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3(1)
3.吴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基于2000―2008我国10城市的经验数据[J].城市发展研究,2009(9)
4.虞晓芬.基于居民住宅负担能力的房价合理性评价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
篇7
一、支出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改革对水利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影响及对策 具体而言:
1、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方法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主要表现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混乱,科目设置重复交叉,并且按照基建、行政费、事业费等多头管理,还包括预算外收支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2001)》的数据,我国政府的一般支出仅行政管理支出和社会治安支出两项就达到了12.8%,加上预算外中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这一比重接近17%,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比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也要高出2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用于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的支出过低,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水利和环保方面的支出等。从一些统计数据看,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过高,公共服务部分投入不足,但由于统计数据来源复杂,支出内容重叠交叉,无法准确反映国家财政的收支内容,其分析比对价值不大。因此,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按照新的收支分类范围分析统计数据,便于国际交流和绩效考评。
对于水利事业单位而言,随着国家对功能支出分类划分逐步明细,国家财政对公共支出部分的投资方向和比率必将得到优化和控制,原有的支出将会得到重新评价和定位。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为例。长江委现有行政支出、执行行政管理支出、行业管理支出、科学支出、社会保障机构支出、后勤服务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工程管理支出、综合服务支出、其他水利支出等等。即长江委的支出包含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非水利行业支出,而水利基建支出又在水利支出统计口径以外,因此,按照预算管理原则,国家财政反映长江委的支出要从水利基建和水利支出两个口径合并反映,同时还要剔除其中的教育、医疗、文化与传媒支出等,统计方式复杂。按照2007年的改革,以上原水利支出分别划入农林水事务类的水利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对于长江委而言,接受投资的方向和比率将有变化。虽说这次收支分类改革不改变原拨款口径,但是改革以后长江委内原有的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与传媒支出等划入相关的功能支出大类,这些改革对水利事业单位均有极大的影响。
按照新的项级科目设置,水利支出款下设置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机关服务、水利行业业务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长江黄河等流域管理机构、水利前期工作、水利执法监督、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质检测、水文测报、防汛、抗旱等。由此可见,水利支出的行政运行、行政管理事务支出、机关服务支出等将成为今后政府支出统计与考核的重要部分。
2、应对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对策。水利事业单位而言,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目标清晰,就是要解决行政支出过大的难题和优化功能支出结构,对目前事业单位的现状进行调整,包括资金投入调整和事业单位调整。目前,水利事业单位属于大一统的格局,这次改革将水利系统中的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与传媒支出等划入相关的功能支出大类,再按照新的款项区别支出内容,这已经影响到了水利事业单位资金投入的布局。布局的变化会直接导致部门预算的变化,也会导致财政补助的变化。
比对旧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新的分类明确了行业的支出功能分类,也改变了原有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模式,使得零基预算模式成为可能。近几年,预算部门组织了几次针对在职职工、离退休工资、基本支出的测算,水利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初步清晰,藉此良机,水利事业单位可以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重新定位,按照实际需求制定发展规划,摆脱受支出总量规模控制的现状,从而使水利事业单位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划出水利事业单位的单位,也应定自己的规划。
(二)支出经济分类改革的影响及对策 具体而言:
其一,支出经济分类改革的影响。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由于政府资金的流出导致最终的经济影响并不同,有的资金购买劳务和商品,而有的资金用于转移支付,并没有得到报酬,因此支出的经济分类主要是为了了解财政资金的付出是支付了工资还是购买了商品或者是无偿转移等。
长期以来,受旧的功能分类体系影响,经济支出的分类及统计也受到影响。旧的经济支出分类只设置了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3部分。支出种类较少造成统计数据模糊,难以比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职工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但统计显示职工工资增幅远远低于gdp的增幅,这与当前的经济支出大类的划分有一定关系,部分福利及补贴计入了公用支出等。虽然说近年来有一定的改变,如将公积金支出从经济分类中剔除作为功能分类统计,但对于大多数经济支出的内容及统计不甚明了。
在新的分类体系中,设置了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家庭和补助支出、对企事业单位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大类。如此以来,区分了对个人的补贴和对单位的补贴,规范了资本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有利于国家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数据比对分析。在剔除资本性支出后,便于服务性支出的定额测算,也有利于目前预算准备实行定额管理。由此可见,支出经济大类的划分意义在于统一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人员工资性支出,并且着重控制商品和服务支出类的定额管理。
近年来,有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声音越来越多,水利资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受到重点关注。作为首批政府收支改革试点的水利事业单位,按照新的经济分类细致划分以后,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近年内实现预算经费的定额拨付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比对,如果同行业间部门收支预算中的人员工资性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中出现不相符的数据,马上就能发现。这样,预算经费的定额拨付会促使事业单位通过争取财政项目的方式获得拨款,从而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虽然说水利资金用于公共用途,其使用效益难以估计,但仍可以通过对比各种支出得出结论,可以促使水利事业单位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由于各单位职能分工不同,能够获取财政项目拨款的数目也不一样,因此,新的经济分类对水利事业单位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应对支出经济分类改革的对策。支出经济分类对支出类别作出了细致的划分,统一了标准,便于相同条件下不同行业的比较,有助于实现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近年来,行政事业类财政拨款项目、农业等科技投入资金项目等均引入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虽然说各体系考核指标不尽相同,但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致的。有数据表明,财政拨款在2007年度中重点有所突出,主要表现在基本支出维持不变,项目支出等专项支出增加,这些变化表明了国家对事业单位养事重于养人的态度,2006年度下半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实施也传达了类似信息。新的经济分类侧重支出的具体用途,通过测算分析得出定额,这为财政直接支付创造了条件。差旅费报销制度将出差补贴由18元/天提高到80元/天,因此,对于部分创收无门的水利事业单位来说,申请财政项目不失为一种增加个人收入的办法。水利事业单位申请财政性项目时应注意人员支出和公务支出的合理比率,同时要兼顾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差别。
二、水利行业功能分类划分比较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不足
根据支出功能项级科目的划分,这次政府收支改革的支出功能项级科目并没有完全按照政府职能分类划分,而是根据预算细化和财政统计分析的需要,按照职能、活动、分行业和资金用途设置。即按职能设置,如学校教育投入的事业费、基建等要计入教育类支出,可同时反映单个学校教育、基建投入和教育类教育总投入;按活动设置,每一款项支出均设置“行政运行”项级科目,有利于反映各行业的行政运行支出和行业支出;分行业设置,在类款下按行业设置项级科目,可以反映同一类款下的不同行业支出;按资金用途,主要是按照各种专项资金和政府性基金支出设计项级科目,便于专项资金和基金支出的统计。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功能分类,水利支出属于经济事务类,科学技术和气象支出作为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是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的投入,属于公共服务类。同imf的收支分类体系比较,这次改革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功能支出大类,从imf的“经济事务”分解出“农林水事务”大类,而“气象支出”纳入“一般公共服务”类,可见这次改革对于水利支出、气象支出和科学技术的功能是分类区别对待的。其中“科学技术”类的设置是为了适应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和科技经费管理的特殊需要。而水利支出由原来的“水利气象支出”中分离出来纳入“农林水事务”;“气象支出”作为“一般公共服务”类中的一款是兼顾行业和功能的划分。
目前的功能划分并不能完全达到收支分类改革的目的。如长江委所属的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影响的保护及方案设计的事业单位,由原科研系统的科学事业单位转变为水利事业单位。研究方向也由基础研究转为生态应用研究,是一个面向水利等人工工程施工对水体生态及生物造成影响的新的研究学科,目前在新的收支分类体系中没有相关对应的支出科目,只能列入其他水利支出。在水利支出的项级科目中,只有水土保持方面的生态保护科目,没有相关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等项级科目;在“环境保护”类的款项科目也只有“自然生态保护”和“天然林保护”,没有相关的人工工程生态保护科目;在“科学技术”类中只有“社会公益研究”中的环境科学可以纳入研究范围,但受到单位性质限制,也难以使用该类功能科目。水工程生态研究及应用同时涉及环境保护设计、水利工程设计、水生生物研究等学科,作为新兴的学科,应当从科学技术口径加大投入,如水利环保工程设计基础,水利工程生物保护设计基础等,目前的管理方法,科技技术类支出集中反映,其投入方向和效果难以把握,不利于跨行业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和交流。对水利单位而言,不利于以后水利支出的基础研究投入,很容易走进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篇8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02-01
四川已形成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北、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从总体规模看,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最大,攀西经济区增长最快;从产业结构看,川南经济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最优;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成都经济区投资规模最大,川西北经济区增幅最高。四川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究竟如何,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类型,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获得跨越式发展,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有三种。(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国民财富的增长归结为分工的发展与资本的积累,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并要更有效地发挥资本的作用,以更多地增加社会财富;(2)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3)新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认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机制的关键。综上,可归纳得出劳动、资本积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与源泉,我们将在此几个方面遴选相关指标。
二、因子分析
由于成都市处于大幅领先地位,为减少异常干扰,本文选取了其余20个市(州)的部分经济发展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X1)、第二产业增加值(X2)、第三产业增加值(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进出口总额(X5)、外商固定资产投资额(X6)、工业企业单位数量(X7)、R&D研究人员(X8)、R&D经常费支出(X9)和全社会从业人员数(X10)共十个。
要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要利用KMO值和Bartlett检验来判断。KMO值是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比值,其值在0与1之间。KMO值愈大,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KMO检验值大于0.6就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不相关,若总体相关矩阵是单位矩阵,表明这些变量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对上述10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初始因子求解,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进行正交旋转,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两个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80.669%,具有代表性。主因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见表1。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在一、二、三产业(X1、X2、X3)、固定投资(X4)、社会劳动力(X10)这5个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因此,第一主因子可定义为投资和劳动因子Fac1。第二主因子在进出口总额(X5)、外商固定资产投资额(X6)、工业企业数量(X7)、R&D研究人员(X8)、R&D经常费支出(X9)这5个指标上的载荷较大,因此,第二因子可定义为外资外贸科技因子Fac2。
从上述因子分析看,外资、外贸规模、产业结构、资本投入、社会劳动力和研发投入及规模成为各市州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解释成分,从统计意义上看,它们解释了这种差异的80.669%。此外,因子中的外资外贸是各市州参与国际分工的体现,符合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反映研发规模和投入的指标可以理解为技术的作用,符合新经济增长理论。表2是根据加权的最后因子得分表达式计算出的各省区的综合得分:
由表2我们得到20个市州的综合排名,与实际相符。同时也得到两个主因子得分矩阵,就可以利用主因子Fac1和主因子Fac2对其进行聚类分析。
三、聚类分析
选用Q型聚类根据2个主因子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法,取阀值5,样品可分成4类(阿坝、甘孜、雅安、广元、巴中、攀枝花为一类,内江、眉山、广安、乐山、遂宁、自贡为一类,南充、凉山、泸州、资阳、达州、宜宾为一类,德阳、绵阳为一类)(见图1)。
四、对策建议
德阳和绵阳作为紧随成都的经济城市,要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在全省经济中的骨干带动作用。作为成都经济区的另外一部分,资阳、眉山经济实力偏弱,应该借助区位优势,承接成都相关产业的转移。
泸州、宜宾和内江、乐山、自贡共属于川南经济区,该区应该按照“产业整合、快速崛起”的思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比较优势,以建设能源和重化工基地为主要方向,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攀西经济区,凉山州经济实力较强,雅安,攀枝花的经济实力接近,应充分发挥独特的水能、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9
关键词:需求分析;英语能力;目标的需求;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需求分析是课程开发的一部分,通常需要在语言教学大纲制定之前进行(理查兹,2005,p.457)。需求分析研究对中国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束定芳(2004,第19页)把需求分析对中国外语研究的重要作用总结为以下四点:①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建立和外语课程设置提供基础数据;②为外语课程内容和实施提供依据;③为外语教学目标和外语教学方法的确立提供依据;④为现有外语课程考试和评价提供参考。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一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学资源,学生的入学水平不同,高校应该根据其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和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这一要求的核心是进行需求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才有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汪志嚅,2003)。外语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一直受到外语界普遍关注,也迫切的需要回答和解决。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并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这才能确保大学英语教学真正的个性化。
需求分析研究在国外已经经历了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确给外语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直到目前,国内外在外语需求方面的调查研究方面要么是“强势”要么是“弱势”,没有将二者进行结合研究。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关于研究维度。目前,许多外语需求分析使用一维测量。少数使用二维的,很少有三维测量研究。该研究将结合弱势和强势需求分析,从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三个方面探讨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为高校艺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需求分析的定义及分类
需求分析(也称需求评估)是(在语言教学和语言项目设计)了解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外语需求分析方法的通用分类:(1)根据教学过程的时间顺序分类:前瞻性需求分析,PSA:现状分析和评价需求分析。(2)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分类: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3)根据信息提供者分类(利益相关者):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师需求分析、管理者需求分析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需求分析;(4)根据分析的方法分类:定性需求分析和定量需求分析。定性分析一般是用于确定需求的性质,定量分析用于确定需求的程度和范围。目前,它们通常被结合在一起使用。结构化访谈、相关人员语言调查、问卷调查、测试通常适用于定量需求分析,非结构式访谈、课堂观察、从公众频道和政府文件等获得数据等属于定性分析。(5)根据需求分析的内容分类:“强式”需求分析、“弱式”需求分析和 “综合式”需求分析。“强式”的需求分析涉及需求分析的核心部分,如:目标情形、目标水平、学习难度;“弱式”需求分析是指偏离需求分析核心的研究内容,与某个领域有交叉,不是完全脱离。“综合”需求分析是“强式”和“弱式”需求分析的结合。
(一)目标需求
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今后的目标情形下将使用英语的客观需要。它包括以下三个类型:必需、缺失和希望。必需主要是指学习者未来使用语言的客观需要。换句话说,为了在目标情况下有效地使用语言,目标需求即是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接待员需要接待外宾,就要培养他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学会一些表达问候和帮助的方法 以及有关旅游、酒店及接待的英语词汇。比如:你好吗?旅途愉快吗?你想要单人间还是双人间呢?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不是很清楚他们使用英语的特定情境和使用英语的具体目的。但是大学生对这些比较清楚。缺失指学习者需要使用语言之间的客观需求和现有的语言水平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学习者需要学习的东西。希望与学习者希望学习的东西有关。事实上,它就是学习者的自身需求。
(二)学习需求
学习者为了达到客观目标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学习需求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拥有的资格和他们需要做的事情。
三、研究设计
为了调查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真实状况,本研究随机抽取西部某高校两个班级的80名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李克特5级量表,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深入了解学生目前的英语学习状况。
四、结果与讨论
本次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8份,问卷有效率97.5%。
收集数据被输入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一)目标需求
1. 用人单位对员工英语水平要求
40条招聘信息的40家企业的属性如表1所示。表2列出了企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
表1 单位属性
Property Number
State-owned 20
private 20
2013和2014年招聘广告的40家企业中,有8家性明确要求所招艺术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必须通过CET - 3,其余的单位对所招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要求很高,但没有对员工的英语水平没做要求。
表2 用人单位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
Number/percentage Requirements
Requirements to the English ability of enterprises 8/ 20 CET-3
32/ 80 No requirements
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版)(教育部,2004年),大学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一方面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另一方面,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西部某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设置了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比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低得多。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设置为三个水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其一般要求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较高要求是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前都应该达到的;更高要求推荐给那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它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最高水平要求,推荐研究生参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余杰,2010)。此外,在该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如果通过CET - 3,或者英语分数达到该校教务处划定的分数线,都可以顺利毕业。
3. 教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和期望
为了获取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真实信息,本研究访谈了为他们授课的7位大学英语教师。其中,有四名女教师和三名男教师。他们的平均大学英语教学年限为4年,其中最长的 教学10年,最短的教学1年。这说明他们大部分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与他们面对面的访谈,他们大多都愿意继续自己的教学,其中有一半以上认为他们只要搞好英语教学就行,没有必要在艺术专业领域钻研。6名教师(85%)认为在教学中最缺的就是恰当的教材,只有一个教师(14.3 %)认为他在教学中最需要的是好学生。教师们一致认为,对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口语在英语语言5项能力中最难。所以艺术专业的学生有在口语上遇到的困难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大得多。在听力方面,近一半的老师认为学生在理解英文教学上有困难,另一半认为学生很难理解较长的英文描述。一般来说,教师认为学生口语的主要问题是表达难,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因为其词汇量有限以及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差。在阅读方面,一些老师坚持认为学生在精读方面困难多。42.9 %教师认为学生在写作上的主要问题是难以构建整个句子。在翻译领域,教师认为学生因为词汇量缺乏,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短语和习惯用语的含义,对句子的结构和词句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好。
(二)学习需求和技能
附录3所示,艺术专业本科生高考英语分数比其它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要低的多。因此,他们一定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具体的英语能力需求。虽然他们的英语基础不好,但仍有22.7 %的学生愿意学好英语。在听力方面,学生经常不能理解较长的英语描述,这导致他们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英文讲授。原因是他们的基础还不是很扎实;在口语方面,学生认为它是最难的技能。学生经常发现当他们想说或被提问时,因为他们的词汇量有限而无话可说,或者说不出来。很多学生面对这种情况会产生焦虑情绪;在阅读中最难的是精读获取细节信息,泛读不算很难,寻读最简单。很多学生认为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很难;在写作中,最困难的是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句子的整体构建是艺术专业学生面临的另一难题。在翻译领域,意译比较复杂,比直译难的多。由于词汇量限制,68.0 %的学生经常难以理解常见的英语单词、短语和习惯用语。
(三)艺术类本科生的英语教学现状
多年以来,如何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一般来说,艺术专业学生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在英语基础和学习积极性方面,艺术专业和非艺术专业学生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设立英语课程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符合他们对英语课程的认知特点。
五、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大学英语教学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的特殊性、认知倾向、个人特点、兴趣、学习策略等方面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已在许多方面引起错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英语的进程。首先,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错位: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都达到了大学水平,但他们的英语水平远远落后。其次,兴趣需要和语言材料的错位:艺术专业学生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兴趣。但是,这种兴趣需求在目前以讲授普通英语知识的大学英语课堂里得不到满足。第三,学习策略的错位: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性格活泼不好静。他们的学习策略倾向亲自体验和参与,普通大学英语教材难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与创新过程的体验。
几千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这一教学理念对当今英语教学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都使用相同的教材,这是很不科学的,尽管学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英语水平要求。另一个问题是,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无关,学生缺乏具有艺术专业特色的英语校本教材,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从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结合其专业特点,编制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材料,以更好地满足艺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技术壁垒;关税壁垒;价格梯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5―0105―08
技术壁垒是技术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的简称,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壁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壁垒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技术壁垒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SPS)及其它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如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1]
目前,技术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影响市场准入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国际贸易实践看,技术壁垒已成为取代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新贸易壁垒。在WTO新一轮谈判中,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等议题都将涉及TBT问题。TBT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影响市场准入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国际贸易实践看,技术壁垒已成为取代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新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
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环境技术、安全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二是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间接影响则表现在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一是技术环保、安全等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国内缺乏先进的测试设备,进口大量设备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三是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2]
一、技术壁垒对进口产品的控制机制
贸易壁垒对本国市场的保护,从根本上讲,主要是从关税上形成了对进口产品价格和进口产品数量的控制机制。[3]因此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是两种最基本的机制。对技术壁垒的分析,也应从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着手,以确定技术壁垒的作用机制。
关税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征收关税提高销售成本,降低利润阻碍产品进口,即关税的施加不影响出口商的成本、售价,但提高进口商的购入成本,关税通过价格控制来阻碍产品进口。配额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非关税壁垒,通过改变配额指标来调整产品的进口数量。配额指标一旦确定,则进口数量确定。即配额指标和进口数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配额是一种完全的数量控制机制。
技术壁垒表现为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但是单从法规或条文本身,无法考察阻碍机制、难于判定是价格控制机制还是数量控制机制。因此需从实施过程加以分析,在运用技术壁垒这一措施时,首先是制定法规或标准,其次是依据法规或标准对进口产品进行检查,产品符合规定,则允许进口,否则禁止进口。如果法规或标准的制定使得进口产品不符合要求,被禁止进口,其壁垒作用是显然的。此时,可将技术壁垒看成配额的特例,即零配额。如果依据法规或标准检查进口产品,产品符合规定则其壁垒作用失效。因此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在技术壁垒设立之初,其相当于零配额,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并且实施,壁垒对进口产品就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即它既具有配额的数量控制作用,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价格调节作用,其作用类似于关税但有其特殊性,是一种复合机制。技术壁垒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涵性的,它从客观上要求各进入方必须为满足壁垒要求而付出一定的改造产品的代价。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条件下,各进入方存在着利益驱动,它们不得不努力尽快跨越壁垒,否则会丧失市场机会和市场空间,这有别于关税的作用。二是外在性的,进口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为通过技术壁垒的审查支付检查费用及与此相关的或派生的费用,从而增加进口品价格,这与关税作用相一致。[3]技术壁垒这种双重机制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关税加配额的复合性壁垒作用。这也说明了技术壁垒是伴随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壁垒综合化与复杂化的一个典型形态。
从动态角度考察,技术壁垒的设置和对技术壁垒的跨越是无止境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新的技术壁垒出现和进口产品对壁垒的跨越。但是这种跨越不是无代价的,进口产品要跨越壁垒,就必须依据技术壁垒的规定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而产品的改进,往往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新的投资,从而使改进后的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成本,进而削弱了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跨越技术是以进口品成本提高作为代价的,在一段时间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并使其销售利润下降。即使进口品已满足了壁垒的技术要求并交纳进口的检验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之后,也不可能无限制的输入。这时东道国可以通过对检验过程的控制相应地调节进口品的数量和进口速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不断出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之中,也就对进口产品形成新一轮的控制机制,从而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的数量和价格的双重复合调控机制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对进口品发生作用,同时在进口品进入的不同时期,这种机制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可变的。呈现出由数量控制――价格控制――数量控制……这一双重控制机制及其主要职能交替循环变化的过程。[4]当产品技术壁垒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后,就会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双重控制机制发生作用,从而对进口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进口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也会产生递进影响。在此,本文仅对技术壁垒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机理作一探讨。
二、 技术壁垒引致进口产品价格变化的空间梯度场模型分析
设外汇汇率为1/E,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某种商品可交易的均衡价格(含为跨越自然壁垒而支付的运输成本、保险费等)为P,货物进口关税税率为t,技术壁垒折合成等价的关税税率为t*,完税后的产品国内价格为Pt。
(1)只有关税壁垒,没有技术壁垒时,有如下价格标量场关系式:
(6)由式(2)和式(4)可知,当汇率、均衡价格不变时,各种贸易壁垒形成的价格梯度场产生的梯度值的大小,将取决于其贸易壁垒本身量值的大小,在双重贸易壁垒下,只要有一个贸易壁垒的量值上升,则形成的价格梯度值就增大,其产生的控制力度就大,反之亦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虽然关税壁垒有逐步降低的趋势,但技术贸易壁垒的量值则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由此产生的价格梯度场对污染物品的控制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从(5)、(6)式的结果表明,贸易壁垒价格的梯度状态取决于完税后的因素为:本币价格Pt、汇率E、进口物品的外币价格P、关税税率t、技术壁垒壳层形成的等价关税税率t1、t2、t3的种类与数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如果汇率E、进口物品的外币价格P、关税税率t等保持稳定,即没有变化,则出口产品价格变化率即价格梯度就取决于技术壁垒壳层结构所形成的等价关税税率t1、t2、t3的种类与数量。处于不同层次上的技术壁垒折合成的等价关税的税率是不同的,其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率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必须研究各个层次的技术壁垒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率的不同影响。
在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
(1)当商品的国际价格P和技术壁垒的等量关税税率t*不变,关税税率t提高时,Pt将增大,那么|?荦Pt|会随之提高,贸易壁垒的价格梯度变大,即该进口品的价格最大增加率变大,使其价格增加的幅度变大,商品的竞争力减弱,含有污染、有害物质的商品通过贸易输入的难度增大,其贸易通量将减少。
(2)当关税税率t和国际商品价格P不变,而技术壁垒的等量关税税率的t*增加时,即进口物品将因环境标准、绿色检验与检疫制度的实施而使国外出口企业增加相应的时间和费用,从而也导致|?荦Pt|的提高,贸易壁垒的价格梯度值增大,特定的含有污染、有毒、有害商品将难以进口,其进口的通量也将减少。
三、模型的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结果
现在以我国关税水平的变化情况对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并进行结果分析。根据式(2)可以计算出关税的价格梯度的变化情况。
按照表二,①从横向看,在技术壁垒形成的等价关税不变时,虽然关税壁垒逐渐下降,但它们共同形成的价格梯度值仍然比没有技术壁垒时的要高。②从纵向看,当关税壁垒保持不变,技术壁垒提高时,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在逐步增加,而且一旦技术壁垒为无穷大,则其价格梯度也为无穷大,满足了最大限度的控制污染物品进入的作用。③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看,虽然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使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值减小,但是技术壁垒在逐渐提高,使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值增加,只要技术壁垒提高的幅度适当,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的增加幅度将超过关税壁垒降低而减小的价格梯度幅度,真正起到控制与污染相关物品进入的作用,如图一所示,这也是我国最近几年工农业产品出口屡屡遭遇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一旦技术壁垒达到无穷大,则其梯度也为无穷大,污染物品被完全控制在国门之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8)式和表二中的t*都是技术壁垒所形成的等价关税的总体水平,即平均关税率,它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调整,而不是单独的一种技术壁垒。
四、结 论
在关税税率普遍降低的国际背景下,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必然会寻求关税的替代技术,而技术壁垒既符合他们的期望,也顺应保护生态的时代潮流。[6]
从我国加入WTO后的近段时间看,由于发达国家关税税率普遍较低,因此其只能通过变换相应的技术壁垒,才能限制我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保护其国内产品和产业。例如,为了限制纺织服装进口,欧盟有关国家的OKO-Tex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服装的偶氮游离甲醛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了限制;德国法律规定,对用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等日用消费品,一旦检出含有致癌芳香胺,全部就地销毁,并向厂家索赔;日、美、欧盟对进口羽绒制品则要求残脂率在0.3―0.5%以内,日本还明确要求对我国出口服装的缝针、大头针等进行检验;近几年我国的农产品从茶叶到大蒜进而延伸到各类蔬菜等农作物、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出口遭遇的环境技术壁垒不胜枚举。
面对技术壁垒,我国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既有体制上的原因,如对商品双重管理、缺少非政府机构和专业组织、合格评定程序工作不规范等;也有部分企业技术基础工作薄弱,忽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效手段、质量认证工作不力、产品质量差档次、低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等原因;[7]同时,信息渠道不畅通,预警机制不健全,缺乏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资料信息,对于世贸组织各成员的新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多数情况下我国的标准化组织反映不及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因而谈不上发动国内各专业组织的技术力量,对新的技术标准、法规加以研究,并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向全国广大企业发出预警。
必须根据国际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相应的网络系统和风险评估、预警体系,逐步形成以民间和官方有机统一的对外、对内相协调的风险应急处理与控制体系,并进行总体上的制度设计,确立相应的政策框架。创建市场与政府有效干预、有机结合、并鼓励公众参与的技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首先,树立起危机意识。健全技术壁垒的对外技术情报收集、处理与传递渠道,完善内部数据指标监测报告网络系统构建和公共信息处理、风险评估、预警通报与共享系统,建立与健全对外协调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起相应的生产、加工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1]其次,建立起危机预防体系。根据国际、区域和国别技术壁垒的各级结构特点,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应对危机的预案;对于国际性环境壁垒,建立起预警谈判方案或WTO机制解决渠道;对于区域性贸易环境措施,确定出不同区域的能够合作、沟通、交流的各种渠道;对于国别环境壁垒,在对方准备确立时就尽量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沟通和相互认可的机制。最后,实施危机管理。一旦出现突发性的技术壁垒,针对不同的壁垒结构和事先确定的预警方案,实施危机管理,从而突破技术壁垒,提高我国基于环境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既遭遇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损害,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又深受其转移污染物品、生产技术设备的影响。为了消除、减轻这两种不利影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提高工农业产品生产、管理的环境技术标准,加强绿色检验、检疫制度体系的建设,既提高自己基于环境的产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跨越发达国家等为此专门设置的技术壁垒,又形成相应的价格梯度场空间控制机制,限制与污染相关的产品、技术设备的输入,实现技术壁垒对关税的替代效应。促进我国产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东.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国兴.技术壁垒的作用机理与我国对外贸易[J].经济经纬,2004,(4).
[3]RAVI BATRA,HAMID BELADI.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orld trad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7).
[4]ULPH,A.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hen governments and produces act strategicall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
[5]曾凡银.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03,(6).
[6]曾凡银等.基于环境的我国国际竞争力[J].经济学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