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01 09:3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16-05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党的十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以来,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试图对此做出探索性的解释。
一、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1.如何理解“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党的十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论述中,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提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如何理解“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学习党的十精神的一个难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在目前人们的认识中,存在着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党的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这样的表述方式,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现在的这种表述,既将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但是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性和定论式的表述”。[3]
应该说,在这两种理解中,后一种理解更准确地传达了党的十报告的本来内容,“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这个观点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同,但是“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为什么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没有在理论界引起更多注意,这种状况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研究的。本文认为,之所以不能把“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因为“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在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概括,它远远地超出了对“社会主义”这种特定的社会形态的价值追求,扩展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应做出的努力,例如“富强、民主、法治”;扩展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应有的行为规范,例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虽然“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但是它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是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的认识,是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新的重大进步。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的这段重要论述从三个层面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1)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规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特定的社会形态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最核心的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的培育和践行,是需要全社会的自觉努力的。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到人民群众的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最终的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15-02
党的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一在个人层面的要求也是当今国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的道德素质。面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的现状,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个人层面对国民素质的引导。
一、国民道德素质的内涵、现状
1.国民道德素质内涵的界定。最早具有历史依据的对道德的界定是苏联和中国的伦理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出发,“认为道德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1]27-53随着伦理学的不断发展,专家学者对道德内涵的界定也日益丰富、明确起来。其中卢宝祥认为:“道德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也是个人修养的原则。”人们提到“道德”时,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作为规范的道德”,指在一定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或行为准则;其二是“作为个体品质的道德”,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在被个体接受、认同后,内化为个体的一种品质并体现为一定的行为倾向或特征,这一“道德”通常又被称为“道德素质”“道德品质”“品德”“美德”或“德行”[2]。韩东屏则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品质规范之总和。”[3]
道德与道德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卢宝祥认为“道德”又被称为“道德素质”。而罗嵘认为道德素质是人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经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方式而形成的内在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有机总和。道德素质是人的道德心理活动与道德行为发生的准备状态[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2.国民道德素质的现状。道德素质作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一个人在社会上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质。从“又红又专”“四有新人”“八荣八耻”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看到,党高度重视公民的道德素质建设。近年来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不断涌现,公共场合秩序明显好转,灾难中的互帮互助、舍己为人等等,都体现出了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国民道德素质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商业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扭曲,公德意识淡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这些道德问题严重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扰乱社会治安,损害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必须认真解决。
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国民道德素质之间的内在关联
国民道德素质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国民道德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x国民道德素质在当今时代的具体要求。
1.“国家乃人民之事业,而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西塞罗《论共和国》)国家是我们的集体,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理应“爱国”。“爱国”,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古代,“爱国”表现为“忠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国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忠君和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忠君必然爱国,爱国一定忠君。这种爱国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统治,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属于君王。在今天,“爱国”有了质的变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捍卫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
2.工作即指劳动,劳动造就人脑,使得人之为人。工作在本质上是为了生存,是人生存的手段、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使得我们生活得更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体会到成就感,更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并得到社会的认可。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位社会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各类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敬业”是对工作的一种负责的态度,要求每位工作者认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敬业使得工作者能够对所从事的职业高度负责,敢于负责,愿意负责,进而热爱自己的职业以至做出一番成就。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综上,敬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道德素质的要求。
篇3
摘要:当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优秀人才的培养,而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师资力量,师资良好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取决于教师的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的教师,理应在道德上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而高校更应该注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积极探索能够切实解决教师思想道德问题、提高教师道德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的教师,往往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楷模,引领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践行者。
一、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和专业的水平获得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不过近年来,高校师德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存在于高校教师队伍中,并继续腐蚀着原本师德良好的高校教师队伍,一些教师变得急功近利,理想和情操在不断上升的实利物欲面前一点点耗尽,道德良知在不尽的诱惑面前逐渐丧失。在从教过程中,少数教师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与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背道而驰,造成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受到打击,社会的道德建设陷入僵局。
教师的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政治理论修养。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观念,不注重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学习,不了解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内容,政治思想境界不高,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缺失。二是道德品质修养较差。一些教师不能做到为人师表,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有违教师的身份。授课不尽责,考试评分没原则,学术研究弄虚作假,甚至有些教师还沉迷于赌博等消极娱乐生活。三是缺乏敬业精神,不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部分教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纯粹是为了享乐图利,而并非出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或者是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在学术研究上,部分教师逐渐趋于功利化,学术重心由研究向谋利转移,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选择一些与学术水平提升无关的工作,造成无心于本职工作。四是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育人理念。大多数教师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有的教师仅仅通过课堂来开展教学工作,不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个性发展等知识传授以外的教育,认为这些都是其他部门的分内之事,不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事情,只顾教书,忽略育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师德建设的途径
1、以尊重高校教师思想意识差异为基础,形成教师的思想共识
作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的高校教师,有着先进、多样的思想意识,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见解,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时常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是一股积极向上、思想先进的社会力量。教师中多样化的思想,在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基本思想相对立、相冲突的前提下,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即使具体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有所冲突也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使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不应排斥、摒弃。因为教师的思想意识是当今社会中最为先进、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意识,因此如果排斥这种思想意识会导致大学教师队伍整体的思想意识僵化、保守。
2、建立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注重教师自我养成教育
教师师德的基本规范应该包含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含义,应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专业性和操作性。其中,师德规则包括对待学术在内的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对待自己的学生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些规则具有可操作性,是以现代师德的内涵为根据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优质的人品,存在一定的内在精神感召力和较强的人格魅力,能够从内在引起学生的尊重与敬仰,使学生开始不自觉地激励自己,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直接受到教师的行为修养的影响,而教师要取得威信,也应首先提升自己的行为修养。所以,教师应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教学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典型人物
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下,可以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影响力。从情感到观念的提升过程是高尚的职业道德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标准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认识形成的基础,教师顺利通过这一提升过程之后,才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谴责或认可的社会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长起来的一批新一代教师,如今成为了目前高校的教师,这些教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迅速接受不断新生的事物。正是由于正面教育、宣传、引导的缺乏才造成了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因此,应该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加大正面教育与宣传力度。
4、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正确对待教师客观差异
对待教师存在的客观差异可以按照“褒扬、应当尊重、加以引导”三种不同情况处理。对于先进教师应进行褒扬,树立良好典型;对于普通教师,可以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结合先进性和广泛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与建设而探索、前行。高等学校的未来发展寄依赖于高校教师。因此,教师的师德建设关系着高校自身的成长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5、拓宽建设路径,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水平,应该采取科学化、现代化和艺术化的方式方法,不断拓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在新形势下,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迎来了新的任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应当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基础来创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为了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应该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努力达到目标定量科学化、教育体系网络化、管理工作程序化、师德教育社会化的工作水平。
6、 建立和完善大学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师德监督体系,一方面为了促进教师严格自律,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道德等各方面工作应当受到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舆论各界力量的监督;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师德建设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了解教师在学术、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引导纠正,建立领导听课、督导检查、教学信息反馈、信息通报制度和学术道德管理规范等制度并及时加以完善,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监督作用,以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良好发展;建立师德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度,对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树立师德高尚的典范,使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他律变成自律,再由自律转变成教师的内在精神需要。
三、结语
随着社会在经济、科技方面发展的巨大变迁,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受日渐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也逐渐多样化,这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职业道德的考验。作为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才能使高校教师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最终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实践者。(作者单位:1.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南昌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2014年度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4ZT0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专项研究2014年度项目《认同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编号:SZZX14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31-03
党的十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媒体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针对新媒体与新时代学生特点,深入研究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对不断增强广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寻找大学生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为了解在新媒体环境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程度,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并辅之访谈的方法,对山东省驻济五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45份。调查问卷共涉及40个题目,共有552名男生、393名女生接受了调查,包括低年级学生562名、高年级学生383名、工科学生304名、文科学生310名、理科学生241名、其他90名。
(一)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根据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中国学生网民群体为25.1%,占比依然最高,便携易用的智能手机等新媒体设备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使用比例较2015年有明显提升。而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使用率较2015年均有所下降。
调查发现,大学生中99.7%的使用网络,85.2%在大学以前上过网,8.1%在大学以后开始上网,每天上网4个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10.3%,每天上网2~4小时的大学生占77.1%,每天上网2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12.9%;54.1%的大学生开设了自己的微博;61.3%的大学生注册了微信号;98.9%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QQ号;大学生有手机普及率几乎为百分之百,其中80.1%的大学生用手机发短信,95.7%的大学生用手机上网;78.5%的大学生了解桌面视窗、数字电视、电子纸等新媒体,并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与知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查结果表明,91%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方面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86.5%的学生都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追求;90.2%的学生愿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7%的学生认同将诚信作为立人之本;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将爱国情怀、诚信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作为自我评价最高的三个方面。这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分析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的积极因素
1.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大量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如广播、报纸、电视、教育主体等实体的传播媒体。由于信息的自身限制并不能打破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实现充分的共享与交流。而互联网的全面开放性与全民参与性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新媒体成为了一个大型的综合互式的多媒体。新媒体实现了最大容量、最高速度的信息与数据的传输与融通,使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如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浏览、关注大量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方式获取海量资源。新媒体的这些特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育内容与素材,极大的丰富了教育资源。
2.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
课堂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主阵地,老师单方讲述,容易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敞开心扉。利用新媒体在网络上交流没有权威,又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造了张扬个性、自由言论的契机。网络的匿名性特点缩小了彼此之间交流的距离感,减少了交流过程中的心里防范,更容易拉近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内心距离。新媒体的平等交互、开放共享等特点提供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为自由、更为宽松的交流平台,为大学生主动参与行为的形成,个人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融、碰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往的思政教育以授课、讲座、开会、个别谈心等为主要形式,以讲道理、摆事实为主要方法。由于学生的思想境界、认知程度、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实际效果与质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充分利用新媒体,以视觉化的冲击应对枯燥的化的灌输,以精细化的挖掘应对理论化的叙述,以图形化展示应对传统化呈现,以扁平化的沟通应对层级化管理,充分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同时,也提高了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的真实性、直接性,极大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1.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
在社会主义现实和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与价值体系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核,它不仅是国家的灵魂,更具有现实主导性,它的成熟和定型必将潜藏于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境界,主导人们在现实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由于新媒体具有平等性和对等性等特征,每一个人身份、地位、权威都是对等主体,每个主体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那些踊跃涉足新媒体的大学生往往受此特征影响,否认核心、拒绝权威、摒弃主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抵触心理,形成以个人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系。大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理性判断能力较弱,新媒体中消极和偏激的思想严重干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动摇。
2.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感
伴随着社会改革大潮风起云涌,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再加上新媒体“碎片化”“袖珍化”甚至“片面化”的传播方式,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并一度成为不同阶层争夺社会话语权的重要武器,导致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方面出现质疑。
另外,当新媒体应用深入到大众生活,网络话语成为了一种新的沟通媒介,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交流工具,也成为了当前青年的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些网络话语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热烈追逐与广泛的传播,并成为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多边性、创造性、追求个性的网络话语与注重规范性、稳定性、严肃性的主流价值观表述具有鲜明的差异。由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话语的过分追逐,使得他们对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大大降低,甚至出现变异现象。
3.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西方敌对国家在利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不断炮制新议题、提出新理念、构建新规,在意识形态方面逐步构建霸权主义,使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的不确定性增加。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和隐匿性等特点又为这些负面信息的传播与扩散的提供了温床。在这种微环境下,新媒体平台虽然无法决定让公众思考什么,但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左右公众应该关心什么,并告知什么样的议题最重要。这种传播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多元化、多样化的价值观与社会思潮鱼龙混杂,通过网络新媒体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精神的形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三、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育路径
面对新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应该根据新媒体特征规律和发展态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特点,积极规避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更加优化、教育理念更加创新、教育手段更加多样、教育机制更加灵活,进一步构建起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唱响主流价值观,发挥主流思想引导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面对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前提,要从先进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出发,寻找大学生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做实,充分发挥其的主导作用,就一定要掌握话语主动权、唱响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一是,学会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方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振,不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思想中“生根”,在行动上“发芽”,使学生从认识走向认可,由共鸣中转化为共识,保证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二是,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既能够阐述基本原理,又能够深入浅出的分析典型事例;既能够说清楚现在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又能够结合事实背景讲明白来龙去脉,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辩证、理性方式的思考与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理念与内容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与永恒主题。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的可靠、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新媒体虽然有效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其不足的地方。其一,学生的自控能力甄别能力比较差,在新媒体的应用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事物表象背后的理性认识。其二,长期以来重“堵”轻“导”的网络教育模式严重忽视了对大学生独立人格、感性体验等方面的培养。
面对复杂的环境,首先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根据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个性、思考方式、生活方式与接受特点等因素,科学的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另外,要着力做好新媒体话语转换,用平实的语言、准确的表述和明确的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要求实在化、通俗化、具体化,充分利新媒体服务性、快捷性、个体性等特点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丰富性和鲜活性。第三,要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落实到服务学生的过程之中,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解决,做到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三)依托有效载体,拓展手段与方式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媒体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得媒体信息,并进行双向的互动传播与交流,如“两微一端”等新的传播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手段与载体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学习过程之中,个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做好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与渠道,充分将新鲜的新媒体元素融入到教育过程当中,使教育内容与形式更加丰满、充实。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和特点,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实际问题,学会灵活运用新媒体提供的新途径、新方法,抓好教育重要节点与契机,通过开辟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新平台,尽可能的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直接直观与生动形象。
篇5
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是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青年一代的最佳时机。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是健康的,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忠诚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时代交流渠道的多元化,社会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混杂,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受到错误诱导,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积极探索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各大利益经济体之间竞争激烈,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等方面的对抗,而深入竞争核心,可以发现,国家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当前我国开展的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政策,就是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要构建民族凝聚力,要从个人做起,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思考国家富强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知识修养。
二、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国情和自身使命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体现于生活、学习中。然而,随着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多样,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错误意识的引导,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一)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蔓延
环境塑造人。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其生活阅历较少,可塑性非常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网络环境中信息交流的便利性,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大背景。目前,网络为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舞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在大学校园大肆蔓延开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找到了土壤。物质基础的不断改善,使得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之风节节攀高,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注重走过场。在权衡事件时,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尺,注重享乐,不愿贡献。
(二)忽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市场中不断提高用人要求,造成愈发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为了毕业能找份好工作,在校学习期间过于注重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价值观培养不予重视。当然,学好专业课是对大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为大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然而,在课程学习上,大学生重专业课知识学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予应有关注。在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浅显的将企业录用标准作为自身能力发展的“指导方针”,不重视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培育。此外,部分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可以肯定的是,职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但两者仍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大学生应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和培育,努力提高将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三)对网络内容鉴别能力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动摇
篇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传承,是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司法行政人民警察道德体系的科学内涵,着力构建司法行政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体系,对于提升民警队伍政治素质,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厘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性作用的价值观,它在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表现出一定的精神文化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句话24字。它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和合”发展理念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借鉴了西方现代文明中追求自由平等、个人价值思想,包容了保障人权、强调法制、追求民主、注重人的价值等合理性成分。
(二)司法行政民警职业道德体系
1.道德。道德(morality)一词,由来已久。在西方文化中指一定区域的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性格、品行等。当代意指,一定社会或国家基于人性完善和社会发展秩序的要求,而认可和倡导的思想内容。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下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在职业生活中和职业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是某种职业范围内思想层面的要求。
3.司法行政民警职业道德体系。司法行政民警职业道德体系是指司法行政民警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司法行政民警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司法行政民警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
二、司法行政民警职业道德体系内涵解析
司法行政民警职业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责任、忠诚、公正、奉献、廉洁、开拓为主体内容,从根本上反映着司法行政民警的职业特性、光荣使命和价值追求,是司法行政系统的优良传统、时展要求和民警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司法行政民警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职业行为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
责任是第一要义,是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推进的载体,是唯独存在于上帝和邻舍的约束中的人的自由,责任文化是警营文化的亮丽风景线。责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工作任务的正向布置,如岗位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工作的否定评价,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任务,如追究责任。责任可从三方面解析:一是要珍惜工作,爱岗敬业,立志岗位成才;二是要勇于担当,锐意创新,提升工作境界;三是要居安思危,抓好末端,保障场所稳定。
忠诚是立警之本,是人民警察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标准。司法行政民警作为人民警察,忠诚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法律、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人民;作为社会公民,忠诚就是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社会公德;作为家庭成员,忠诚就是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完善提升个人“私德”。
公正是法治灵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司法行政民警对抗阴暗面的精神动力,从事教育矫治正义之举的内驱力。坚持公正、法治、人权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生命线。公正要求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最大限度地维护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制度的严肃性,把保障安全与保护人权、提升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执法公信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
奉献是精彩成就,经营司法行政事业不是靠新奇的激情而是靠锲而不舍的坚守和累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是奉献精神代表,是指将责任外的实物、劳动、智力成果等真诚、自愿、无偿地送给尊敬的人或集体的行为。奉献精神包含着不同层次的高尚情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先人后己,先公后私;二是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三是甘于平凡,勤耕不辍。
廉洁是免疫保障,是法律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承载了民众对法治事业的深切关注和殷切期待,是司法行政向社会延伸、争取社会支持的必然要求,是司法行政系统对自我角色品格作风和道德形象塑造的必备版图。廉洁就是要增强自省、自律、自治能力,时刻牢记身份,抵制各种消极思潮的侵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制度,将自身成长与事业发展相统一,有的放矢地解决自身问题,在程序制度框架内面对个人利益得失。
开拓是动力源泉,是司法行政工作“防范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精神支柱。开拓就是倡导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深入分析掌握问题本质,积极开拓视野和思路,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三、结语
当前,司法行政民警队伍的思想政治、知识构成、人文素养、作风状况等方面情况都有了明显进步,不过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民警职业道德体系仍存在很多不适应情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司法行政人民警察道德体系体系建设,有利于凝聚形成价值共识,有利于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推进民警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最美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近期,“最美现象”频繁涌现,“最美”成为网络及其它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最美人物以其善良、质朴、仁爱、无私的品质确证了道德主体的真实鲜活的存在,遂成为大众热议、追捧、崇敬和效仿的“英雄”。他们身上闪耀出的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也正契合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众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是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范例,它以其时代性、先进性、形象性、可学性等鲜明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为国家未来中流砥柱的青年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群体,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成为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使当代大学生树立高度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形成价值共识,完成价值整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顺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我国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外来文化和网络信息充斥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导致多种价值观并存,在这样开放、个性、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不断淡化、理想信念更加弱化,实用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广泛,出现了价值理论偏重务实、价值取向趋于理性、价值追求突出个体、价值实现围绕自我的现象。金向华和方年根在基于浙江省15所高校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知其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没有表现出高度统一性,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陈娟在对广东高校学生调查后也指出,“总体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主导价值观相一致,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性和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以正面说教灌输等规训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已大打折扣,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主导的价值观念要被学生接受和认同,势必存在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一般而言,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还是在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的,保守、呆板以及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与现实社会严重脱钩,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现实效能感不断削弱,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有学者调查发现甚至有超过45%的学生不欢迎、不接受在高校进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他们认为只有合适的教育渠道和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才是核心价值体系被认同的关键。
二、“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逻辑关联
“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二者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正确把握和系统回答这个问题是科学认识“最美现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前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美现象”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主义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灵魂,在本质上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方向和性质,集中体现了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价值导向、思想基础和道德规范,理应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最美”人物正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指引下,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识别善恶、权衡利弊,正确认识个人的责任担当,自觉抵制各种非的干扰和侵蚀,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检验标准。
2.“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体现和实践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要实现自身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从而为广大社会成员认知、认同和践行,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来实现自身的大众化、具体化和生动化。最美人物作为先进分子的代表、时代的先锋和社会的楷模,以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体现和实践形态。“最美现象”承载和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促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人格化和具象化,成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生动范例和实践形态。最美人物以自身的感人事迹、良好形象和优良品质,生动体现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括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3.“最美现象”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有效榜样示范载体
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指出,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在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进行学习。因此,所有的教育中都要注重树立良好的示范榜样的作用。榜样是时代先锋和社会楷模,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运用榜样进行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激励作用,生动形象,说服力强,容易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榜样事迹中获得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认同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美人物”是新时期的时代英模,更是引领人心向善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以他们的“最美”行为,引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取向,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时代英模的榜样示范作用,用形象直观、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最美现象”展示出其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之,让人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接受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
总之,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二者统一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选择、树立、宣传和推广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最美人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在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二者双向互动,共同发展。
三、利用“最美现象”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能否达成预定的教育目标, 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的认可程度。最美人物以其时代性、先进性、形象性、感染性、可亲性、可仿效性,可以弥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同构建中的功能缺憾。“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内涵的高度统一,又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和自觉追求。
1.正确认知:夯实认同基础
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科学内涵,则很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他们自觉的思想认识和外化为积极的行为方式。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制约和意识的偏见,对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在此背景下,利用最美人物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进行价值引导, 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可以为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一条有效的认知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认核心价值。“最美现象”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鲜活的缩影,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它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感人事迹、先进思想对学习者产生影响,激励和引导大学生了解、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经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形式,在对价值观、价值体系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理性认同,从而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较为稳定且正面的印象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的理论概括,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传播与普及,让大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使其“知其所以然”,这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2.榜样示范:促进自主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还取决于教育的方式、载体和话语。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师主体性的存在,大学生的主体性容易受到抑制,单一的观念灌输和空洞的道德说教也容易让大学生感到厌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刘良模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认为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话语存在空、大、全的现象,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显性教育较多,而隐性教育较少。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评价、判断、选择都受到个人偏好的影响,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感彩,具体表现为人们总是根据事物的价值和个人的喜好,接受自我感觉有价值的东西,排斥自我感觉无价值的或有害的东西。榜样具有鲜活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激励大学生不断学习先进,追求真、善、美,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性、先进性和真理性的认同。利用“最美现象”可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大学生在无人说教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进入,可以淡化大学生的被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有效避免课堂显性教育对大学生造成的逆反和排斥心理,而且教育效果比较持久,对课堂显性教育起到很好的辅助与补充作用。以活生生的事迹和通俗的语言诠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大家能听懂并有兴趣去接受,比单纯的理论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只能用人来建树”。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孔繁森、张海迪等英雄模范,以高尚的品德和先进事迹鼓舞和鞭策了一代又一代人, 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最美妈妈”的“惊世一举”、“最美司机”的“完美一刹”、“最美教师”的“惊险一推”,“最美爸爸”的“惊人一跃”等榜样的示范作用也必将对当代大学生起到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毋庸置疑,尽管没有明确要求大学生必须牢记理论,也没有创设严格的教育情境感悟精神,但是在良知、归属感、舆论和从众机制的作用下,大学生们内心必然产生潜在的动力,积极置身其中并向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看齐,自觉协调、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固化自己的意识与行为。
3.润物无声:情感陶冶中认同
人们认可一种价值体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们自身的情感水平和被触动的程度。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动力,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无法进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更不可能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事实上,“一种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意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主体的认知因素,而‘愿不愿意’则主要受制于主体的情绪因素,也就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可以说,‘愿不愿意’的问题始终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实现的关键和难点。”“最美现象”既有在“危急、危险、危难”特殊境遇中瞬间迸发的震撼人心、温暖社会的“见义勇为”现象,也有让人感动的“行为平凡而出人意料,动机单纯而德性醇厚”的道德行为。不管是“惊世一举”、“完美一刹”那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灾难的关键时刻考验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道德智慧和道德勇气,还是在平凡岁月中攻艰克难、默默坚守善良德行的“择善固执”现象中展现出的长期坚守、执着奉献的朴实梦想、坚定信念和坚韧毅力都是真善美的统一,足以感天动地,令广大青年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甚至给他们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在分享和体验最美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中被感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紧抓“最美现象”这一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其自身榜样示范的最佳优势,确保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宣传者、模范践行者和坚决维护者,始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参考文献:
[1]左晓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认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0)
[2]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构建与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金向华,方年根.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浙江省15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4]陈昌兴,陈奇娟.从民间“ 最美现象”评价活动的显著成效看核心价值体系工程实施的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3(4)
[5]胡菊华.最美人物与青少年品德教育[D].思想理论教育2012(12)
[6]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张未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9]汪荣有.“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道德与文明,2013(1)
[10]邹宏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实践模式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对高中学生有着积极的教化作用,因而,高中学校加强培养和提升学生友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现阶段,高中学校培养学生友善价值观存在诸多不足,且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中学校有必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友善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以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一、高中学校培养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中学校培养学生友善价值观存在诸多不足,使得学生友善价值观意识较为淡薄。虽然许多学生认为,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值得弘扬和继承,但多数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未能有效落实。尤其对于90后高中生而言,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其过于溺爱,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逐渐降低。因此,学校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培养和提升学生友善价值观念很有必要。
二、影响高中生友善价值观的因素
现阶段,多数学生的友善价值观意识较弱,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足,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究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高中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过强,弱化了集体意识。许多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该思想观念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校培养学生友善价值观念增加了难度。其次,社会环境过于复杂,对高中生思想观念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进而为学校开展友善教育实践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最后,贯彻和落实新教育思想理念经常流于形式,对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对学生友善教育较少落到实处。
三、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高中生友善价值观的对策
1.增强学校领导对友善价值观的重视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要更好地开展友善教育实践,必须增强领导及教师对友善价值观的认识和重视,深入开展教育工作。首先,有关部门鼓励高中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转变传统德育教育思想。其次,通过微信、腾讯QQ等网络社交工具建立群组,要求领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友善的互动,加强学校管理。最后,鼓励全体教师人员利用网络查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资料,并进行科研探究。
2.利用新媒体加强友善价值观的宣传
新媒体的发展,为教师对学生加强友善价值观宣传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首先,班主任要更好开展友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使学生了解友善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因而,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关于友善价值观的资料信息,并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传授,为深入开展友善教学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培养学生友善价值观,应充分利用好班会课。班主任可以在主题班会上引人德育微课,学生亲自拍摄、制作、观看宣传友善待人的微课,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友善价值观的熏陶。最后,培养学生友善价值观,应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中。例如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可积极渗透友善价值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该文章表达自由、平等、正义等思想情感,因而可深入挖掘,渗透友善价值观。
3.利用新媒体深化友善价值观的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中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深入友善价值观教育。首先,学校可以利用LED显示屏加强友善价值观的宣传,促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友善思想观。其次,学校在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同时,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内容为背景,设置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主界面,推进友善教育,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目前,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加强德育教育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有效教材,友善是该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中学校培养高中生友善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新媒体为高中学校学生友善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以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而且能有力推动中国梦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