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5 12:2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诗歌

篇1

第一次当代诗歌浪潮

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此后,中国当代诗歌经典涌现,大家辈出。这一时期诗歌流派层出不穷,主要有:尝试派、人生派、 创造社、湖畔诗人、新月派、象征诗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诗派等。

代表人物:、朱自清、郭沫若、汪静之、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艾青、穆旦等

20世纪50~60年代

特殊年代的诗歌发展

由于政治生活环境影响,当代诗歌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低潮,仅台湾地区取得了一定发展。这一时期诗歌流派有: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蓝星诗社等

代表人物:李、郭小川、纪弦、郑愁予、余光中等

20世纪70~80年代初

朦胧派

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民刊《今天》,并推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因为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称为朦胧诗人。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芒克、顾城等

新现派

“新现实主义”诗派的主要创作原则是,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社会和自然忠诚的写作精神等。

代表人物: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20世纪80年代

整体主义

整体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存在与整体的联系和生成,只有包括人在内的整体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存在。

代表人物:石光华、宋渠、宋炜、杨远宏等

撒娇派

1985年2月,京不特和默默发起的“撒娇”诗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随后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

代表人物:京不特、默默、孟浪

莽汉主义

1984年初春,“莽汉”的诗歌流派由李亚伟等人创立。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

代表人物: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他们诗群

1985年春,酝酿了一年的《他们》出版,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

代表人物:于坚、韩东、丁当、小海等

丑石诗群

大批诗人以创办于1985年5月的《丑石》民间诗歌刊物为阵地,形成了丑石诗群。

代表人物: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康城等

非非主义

非主义倡导“想入非非”的写作意境,其写作倾向是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

代表人物:周伦佑、杨黎、蓝马等

神性写作

在从事诗歌创作时,诗人将灵魂或者说绝对精神放在首位,内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

代表人物:海子、骆一禾、戈麦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87年,诗刊社举办“青春诗会”时提出 “知识分子写作”,由此中国新诗在9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

代表人物: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臧棣等

民间写作

在20世纪90年代里,“民间写作”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成为与“知识分子写作”相伴相克的对抗力量。

代表人物:伊沙、徐江、阿坚、中岛、余怒等

第三道路

第三道路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多元化也在第三道路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日益呈现。

代表人物:谯达摩、莫非、树才、林童等

中间代

“中间代” 诗人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与观念写作。

代表人物:安琪、赵丽华、马策、格式、森子等

21世纪至今

下半身诗派

2000年7月,沈浩波等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引起诗界争议。

代表人物:沈浩波、尹丽川、李红旗等

荒诞主义

荒诞主义诗人认为,荒诞诗歌就是表现存在之荒诞的诗歌。

代表人物:祁国、飞沙、远村、牧野等

第三极

篇2

关键词:反懂;不解;能指;所指;当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27-03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朦胧诗兴起,其独特的“朦胧”的审美追求就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与阅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以“读懂”为基础的现代文学审美范式从此遭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到了九十年代,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先锋诗的出现,则几乎颠覆了传统的诗歌形态和审美范式,甚至出现了“反懂”的诗歌写作,更出现了以余怒为首的“不解”诗人群体。本文旨在从诗歌语言文本出发,以语言学和文学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概念为手段,解读中国当代诗歌的反懂性,并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作个人的分析。

一、先锋诗歌“不解”的原因探究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一个语符的组成包括其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其中能指是语言符号系统,代表语符的音响形象,而所指是语义系统,代表的是概念。按照索绪尔的这一观点,诗歌文本就是一系列语符的排列组合,那么同为汉语诗歌,中国当代诗歌与以往的诗歌使用的是基本一致的语符,如何导致当代诗歌之“不解”呢?

(一)新语符(新能指)的加入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也更加丰富和完善,为新能指的加入提供了选择对象,但真正促使汉语中的新能指加入诗歌语言的是诗人思维方式与言说对象的转变,其中最明显的是经过式的政治的狂欢后,诗人们逐渐将切入点从宏大的、崇高的政治主题转向琐碎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事物的言说中蕴含诗歌的意旨,日常用语于是也随之加入了诗歌语言之中,如余怒的《剧情》:

你在干什么

我在守卫疯人院

你在干什么

我在守卫疯人院

你在干什么

我在守卫疯人院

我写诗,拔草,焚尸

数星星,化装,流泪

这首诗使人费解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往诗歌中未曾出现过的新能指的加入,如“疯人院”“焚尸”“化装”等,这些词语在以往诗歌中极少出现,超出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如将“疯人院”换成旧能指,如“祖国”“家乡”“心灵”“阁楼”等语符,都能大大减少其“不解”,作者应用的新能指,单靠其本意对应的客观所指无法进行有效的解读,读者们的阅读经验中也没有类似的文本相参照以寻找能指背后的象征含义,不知道“疯人院”象征的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是作者的疯狂生活,还是一个真实的地方。这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语符,对诗歌语言来说是崭新的能指,新的能指的出现,超出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使得诗歌与读者的距离拉远,谜面变得复杂。

(二)对语符旧能指的解放

当代诗歌虽然不断将新能指加入诗歌语言,但语言的进步与完善毕竟是缓慢的,要使诗歌获得新意,消灭旧的“所指”,以解放旧的“能指”,赋予旧词以新意就显得迫在眉睫。在这一点上最明显是先锋派诗人,他们所提倡的“让诗到语言为止”实际上就是以语符的客观所指为终点,拒绝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关系,也由此消解了旧的能指所对应的象征意义。

著名诗人于坚在《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中说到“诗是一种消灭隐喻的语言游戏。对隐喻破坏得越彻底,诗越显出自身”,他举例说“一个声音,它指一棵树。这个声音就是这棵树。Shu!(树)这个声音说的是,这棵树在。这个声音并没有‘高大、雄伟、成长、茂盛、笔直……’之类的隐喻。”于坚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能指与所指已经分裂”,于是他们努力要说出的是语符真实的所指,而非语符背后的相关隐喻。

这种看似“返璞归真”的努力实际上背离了一般大众的阅读模式,在我国以往的诗歌语言中,一个语符因为常年累月的使用,其背后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隐喻场,暗示着与词语相关的象征意义,如“菊”,我们不仅明确知道“菊”所代表的花朵,还能想到几乎所有菊的相关含义,如重阳、隐士、高洁,君子……甚至我们还能回想起曾经读到过的有关“菊”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人比黄花瘦”等,因此,作者在创作时选用这种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的语符时,会更容易传达自己的思想,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

因此,当“树”不再具有“高大、雄伟……”这一系列隐喻的时候,读者无法按照曾经的默契去解读看似熟悉的文本。先锋诗固执地脱离了传统文化的千年积淀,当“树”只是指示一种木本植物的时候,诗变得看似简单却令人费解。如果说朦胧诗人杨炼的《大雁塔》使“大雁塔”这一语符在除去其一历史建筑的客观所指的之外,还建立了关于崇高、雄伟或民族气节等相关所指的话,那么韩东的诗歌《有关大雁塔》则完全消解了杨炼的“大雁塔”建立的旧所指,正因为其诗对语符本意“所指”的回归,对“大雁塔”客观所指(本体)的尊重,才使得诗歌获得了崭新的价值。先锋派的这种解放旧能指的努力实际上也是在诗歌千年文化重负下一种釜底抽薪式的尝试,新诗要寻求大发展,但语言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文学形式的革新速度,既然不能任意改变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的联系,就选择其中最被人忽视的联系方式加以言说,以此获得新意。

(三)革新的语符组合方式

为了使诗歌更精妙有新意,新诗人们致力于寻求词语组合方式上的创新,将所指距离较远的不同能指拼在一起,背离一般用法而造成蒙太奇式的冲击式效果。如陈东东的诗《生活》:

春天度送燕子,低飞于银行的另一重天

宽大半球的金色穹窿

盗火受难的喜剧形象又被勾勒

巨型玻璃灯沾染着石灰,斜挂

或直泻,比白书更亮的光焰把身影

放大到青铜的长窗之上

翅膀,剪刀

被裁开的日子里办事员专注于数字和电脑

并没有觉察燕尾服左胸一滴鸟粪

毁坏了仪容。在春风下

妄想的前程维持着生活

而一次飞翔就要结束

在这首诗中,诗人使用了基本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句子,但却进行了多种“反懂”的尝试。

首先就是“新能指”的使用,如“度送”“电脑”“鸟粪”等,“度送”可能来自于作者的自创,读者只能从“度”与“送”两个字中去揣摩“度送”的含义;第二个词“电脑”是随着现代化生活出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名词,第三个词“鸟粪”是古已有之却未能入诗的俗词,诗人大胆使用了各种新的能指入诗,这些诗因其“新”而未带有任何文学象征意义,没有给读者以任何阅读经验,以此加深了诗歌的“不解性”,其次,作者也使用了一些旧有的能指,如“春天”和“燕子”,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旧有的文本,对这两个常见意象加以经验性的解读,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然而作者在使用旧能指时也作了略显“暴力”的处理方式,如在这首诗中的“春天”和“燕子”未被作者赋予“温暖、愉悦、和睦……”等任何一种隐喻,在以往诗歌中象征着祥和与希望的燕子,“低飞于银行的另一重天”,“银行”与“另一重天”的新奇组合方式加大了诗歌的张力,也挑战了读者的阅读能力,使读者只能在诗末办事员燕尾服上的鸟粪确认诗中的“燕子”没有携带任何隐喻,而只是一种鸟类。

(四)文本所指的改变

废名先生在谈新诗时认为“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诗的价值正因为它是散文的。新诗的内容则要是诗的,若同旧诗一样是散文的内容,徒徒用白话来写,名之曰新诗,反不成其诗。”从这段话中可见,新诗文本与旧诗的不同,重要原因还在于其“诗的内容”。如果我们将新诗文本看作谜面,那么新诗的意旨就是诗的谜底,如果我们将新诗文本看作一个符号,那么这个符号的所指就是一首新诗的意旨所在。

反观我们从前的旧诗,其主题意蕴几乎都能明确被归类,“闺怨诗”“边塞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情诗”等等,鉴于古代儒家文化的专制统治、社会生活的相对贫乏,诗人们身份地位相对简单,人们对个体感情的关注远没有今天这么细腻充分。在当代诗歌中,许多诗歌根本不是描写感情,而仅仅抒发某一刹那诗人的诗绪,如同印象派的绘画,把握瞬间的主观感受而不求对言说对象的肖似,正是这种个人的独特诗绪成为废名先生最为欣赏的新诗的特色。

也许,至此我们能对当代诗歌的“反懂性”给予一个宽容的理解,因为其个人化和独特性,其文本的所指才愈发丰富多样,带给读者最鲜活的感受,也许诗歌之“不解”,正如“人之不解”,既然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都不能说完全和充分,从不同的人心中写出的诗,又如何能奢求被理解呢?

二、当代诗歌“反懂性”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一)对读者的拒绝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我们不清楚先锋诗人创作时是否受到了“陌生化”理论的指导,但从其文本的“反懂性”而言,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联系。但,如果说俄国形式主义论者只是认为艺术形式难度的增加是为了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的话,先锋诗歌的刻意“反懂”则几乎以极端的手法拒绝了读者审美目的的达成,诗歌由感性的“美”的艺术,变成了对智性的考验,仅有少部分读者能战胜阅读过程中的挫败感而达到审美的目的,或曰完成一种求得共鸣的阅读期待。

(二)诗歌传播的困境

在诗歌传播学中,诗歌创作过程被看作是作者对信息的编码过程,而读者的解码过程也是诗歌传播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先锋诗歌的“反懂性”加大了解码的难度,也就直接造成了传播障碍,诗歌逐渐成为小众的,边缘化的文学体裁。这一问题高玉在其论文《当代诗歌写作及阅读中的“反懂”性》一文中多有论述,本文使用了这篇论文中相同的两首诗《剧情》和《生活》为例证,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也在此加以说明。

当然,如果我们直接将这种不利传播的处境定义为“困境”似乎还略有不妥,因为究竟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本身应居于艺术殿堂的哪个位置我们不得而知,究竟是诗歌想要传播而不得,或是诗歌一定发展后客观上没有被理解的要求,还是诗人本身不屑于诗歌的流传,我们无从考证。

(三)诗歌自身艺术价值的难以确立

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第四十》篇中写道“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大意是指好文章必然有“秀”有“隐”,“秀”就是篇章中的秀拔警策之句,“隐”可解释为含蓄隽永,但更准确的是“言外之意”,是文字之外的更深一层含义,来自“旧章之懿绩”即前人文章已有的美好含义。

诗学家叶维廉将刘勰文中之“隐”,解释为文中词句在文外的呼应与派生,如我们读到“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句子时,自然而然地想到阅读经验中已有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或“落花人独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句子,在刘勰的《隐秀篇》中,他更多将“隐”作为一种创作技巧,而经诗学家叶维廉发展为一种“秘响旁通”式的阅读与创作经验,即任一文本都与历史时空中其他文本相互阐释,交叉呼应,派生出新的含义,文本也因此获得了不朽的价值。

然而,当代的先锋诗歌,如前面所分析的,首先加入了新的能指,客观上无法与前有的文本相呼应,同时又消解了旧有所指,被人为斩断语符与旧有所指间的关系,最后还打破语符一般组合规则,以天马行空的方式任意搭配主谓、动宾,诗人努力地使每一个词都回到自身,每一个文本的价值都由其自我独特性得到确认,却加大了文本在时空中互相阐释的难度,得不到传统语义与读者的确认,间接造成了先锋诗歌无经典或少经典的现象(我认为目前我们认可“经典”的先锋诗歌多是具有开创与探索意义而非审美意义上的经典,然而尽管当前的先锋诗歌无法与历史文本呼应,或许可以得到未来文本的确认也未可知)。

三、结语

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反懂性”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本文只试图从语符本身出发去解释其“不解”之处,不足与局限在所难免,诗歌究竟是“懂”好还是“反懂”好也许并不是研究者与诗人所能左右的,我们对经典诗歌的向往终究是“人”的期待,而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时代亦有一时代之文学,诗歌也许因其“不解”而“边缘化”,同时可能因其“不解”,而固有自己的世界,反而免遭世俗的侵袭。

参考文献:

〔1〕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雪潇 诗意特点 诗歌

雪潇是甘肃诗人,也是当代优秀诗人,他的诗歌“看上去很日常,很平易,但追求的却是‘奉献真诚’‘走进神灵’‘与神对话’以及‘真、善、美’这些后现代信奉者看来几近‘古典’的价值”,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语言机智,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经历经他点化,让人顿觉眼前一亮。纵观全书,他的情感或爱或憎或调侃,正是对生活酸甜苦辣感受得深,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嚼得细、悟得深,才使他的诗歌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笔者认为他的诗歌的诗意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诗意命名和阐释

他的这种类型的作品很多,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我们从这些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事物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木椅子》、《煤气灶》、《书柜》、《上海表》、《破了罩子的台灯》、《鹰》、《鞋子》、《一张旧照片》、《隐形眼镜》、《见到一个人》、《鱼》等等,在这些诗篇中,诗人是事物的命名者和解释者,赋予事物一种新的内涵,正如诗人所说,“诗歌艺术的表现过程就是为事物进行诗意命名的过程,诗歌就是对事物做出诗学意义上命名解释和言说”。一个寻常的物品,经诗人点化,就让人眼前一亮,“鱼肚白的一九八八年/向我瞪着死鱼的眼睛”,“一张傻乎乎的笑/像是时间的浪花/被一片雪冻结”(《一张旧照片》),“隐形眼镜是没有人知道的眼镜/是眼睛里的沙子/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疼”(《隐形眼镜》),“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脚伸进鞋子/像两个渔夫走进自己的渔船”(《鞋》)。

对事物的瞬间印象感受得深,咀嚼得细,通过“一看、二想、三悟”的过程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重建一个诗意的世界,能唤起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新奇感。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一样,诗人的诗歌也能带给读者这样的新鲜感受。除了这些对瞬间印象的把握外,诗人还有一些“悟得深”的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禅意。例如《煤气灶》:

一日三次/开三朵幽兰的花/开三朵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一年四季/散发着生活动人的/醋香/米香/豆香/能把一肚子的火气/在黑锅之下/在乌云之下/开成三朵幽幽蓝花的/这个世上除了佛/只有它

一个煤气灶被赋予了佛的形象,“能把一肚子的火气,在黑锅之下,在乌云之下,开成三朵幽幽蓝花的,这个世上除了佛,只有它”。

《放风筝》:

多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垂钓/放了那么长的线/风波那么深远/不知道要钓什么/倒是放风筝的人/昂着头/在大地上活蹦乱跳/像是一只又一只/已经上钩的鱼

人放风筝,人钓天空的鱼,而换另一个视角,却是人的活蹦乱跳,反而像被钓起的鱼。这些诗歌无不充满着禅意和辩证思想的光芒。在以上这类作品中,作者是作为生活的观察者、命名者、发现者、感受者而存在的,在《鹰》、《鱼》等作品中,诗人却是事物的解释者:

鹰盘踞在石头上/鹰在大山的肩膀上偷听大山的思想/鹰微闭双目/鹰就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黑色事物/鹰盘踞在石头上/鹰的沉默涵养着鹰的利喙/像武士涵养着自己的剑/鹰微闭双目/在出击之前/鹰要看清自己的软弱/鹰终于望远天而长唳/鹰的豁然开朗就是鹰在天上飞出的一条流线/鹰带着自己的身体在天上展开一面旗/然后鹰又蹲踞在石头上/双目微闭/鹰结束了内心的一场风暴

诗人用比拟手法解释了王者之“鹰”,描述了他理解中的“鹰”的神态和动作:“偷听大山的思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微闭双目”,“沉默”,“涵养”,“结束了内心的风暴”,这里鹰的精神,同时也是诗人的一种理想的鹰的精神,在描述时也在被描述,在表现时也在被表现,在解释时也在被解释。

不管作为是事物的命名者还是解释者,诗人都能打破语言和事物之间的惯常联系,重新给事物赋予一种崭新的意义,“好比一面镜子来照我们迟钝了的想象,使枯竭的神经兴奋起来”。

二、对乡土生活的歌咏

“他的诗一点也不‘知识分子’,其作品从头到尾甚至都透着一股乡土气息。”他的乡土气息尤其体现在这部分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他是大地的歌者,他热爱故乡,对农民的生活他了如指掌,对农作物、动物充满喜爱之情。例如《玉米》:

父亲的三亩玉米地/全是玉米/没有稗草/如同一个国家里全是好人没有坏人……我的父亲笑了/露出满口的玉米牙/他的父亲也笑了/也露出满口的玉米牙……你的娃娃都长这么大了啊/长得真攒劲啊/你的姑娘也长大了啊/长得真心疼啊

又如《回乡》:

车后/一溜烟尘/一溜烟尘是我回乡的快乐/我看到了家乡/山坡上/出现了六七棵老树/围着一座靑坟/像六七个老祖先/正在阳光下/扎堆闲聊/镇子上/村长一闪而过/像一条红脊白腹的大鱼儿游过水草/其他人则模样悠闲/像日子水流中/一些小小的土鳖和泥鳅/啊/我有看到了那个小学音乐女教师/秋水之上/一支独放的清荷/我回来了/我的目光慢慢打开/像一个就是书生哗啦一声/打开的纸扇

《小河湾的白菜》:

到了深秋/那些白菜/那些嫩白嫩白的白菜/就被运到附近的煤矿/最白的菜就去找最黑的嘴/另一些白菜/就被拦腰绑起来/像农村的老人在北风里扎紧了腰里的绳子……收完了白菜/我们就在大门洞里榨酸菜/竹筐上压着沟盖/锅盖上压着石头/石头上还跪着红手的母亲/一根青枫椽/一头伸在下水口/另一头高高翘起着/上头垂着我和唱歌的妹妹/酸菜水东流去。

诗人在这里强烈地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永远是诗人创作不竭的动力。

三、对自我生活苦涩的诗意调侃

“读他的诗,可以感觉到,有一种由来已久的东西,一种从陶潜、杜甫、孟郊、贾岛以来就存在于中国诗歌传统里的东西,在以新的形式悄悄延续”,一种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就是对于苦涩生活的调侃,所不同的是,诗人以一个平民,甚至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去感受城市带给自己的紧张感和不适应感,并且能敏锐地把握自己的感受;或以一个清贫的教书匠的身份品味生活里的苦涩,对生活作出调侃。

《1990年误入西安某宾馆》:

好大的一个厅堂/好静的一个厅子/一清二楚的足音/分明是一群城市的薄嘴/在窃笑两只农村的厚鞋/电梯里的人都不说话/像一颗上升的气球不敢随便漏气/一条红色的地毯守在门外/一条柔软的红舌头迅速地将我们的幸福吞没/急忙点一支烟先把心思稳住/再把那一口不争气的痰悄悄咽回嘴里

《一片雪》:

那么平凡/那么安静/那么卑微,一片雪/遇到正在回家的教书先生/……从城西的一所新大学/到城东的一所旧房子/一片雪静静的落在我的肩上/一路上/一片雪/和其他更多的雪/擦肩而过/互相打着冷冷的招呼/到家了一片雪跳下肩头/融化在妻子和女儿的笑声里/像一笔意外的薪水存入银行

《教师》:

白日里为他人磨破双唇/入夜后尚需在肝胆腹肠之间往来安抚/三省其身/数只几根清瘦的肋骨/对自己晓之于情/动之于理

《吃请》:

吃请是平民日子的一个奇葩/是好多个平常日子才能淡出的一只鸟/是两袖清风与黄焖排骨一次意外的邂逅/那一天西装革履出得家来/神情欢愉的像个公费的客/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当是红颜/家里的洋芋酸菜揪面片就是黄脸老妻……可以想象吃的过程是菜与菜的互相残杀肉与肉的互相吞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诗人无论是以一位平民的身份还是教书匠的身份,都在用心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这里我们确实能感到陶渊明和杜甫的风格。

四、对生活丑恶现象的讽刺

“读他的诗,欣赏之余我有一种憾息,憾息从这些倾注着生命诗行间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谦抑与执拗,而缺少一种神足气旺的生命张扬和冲动。然而过度谦卑的另一面,或许是内心的孤独与骄傲……一个对生活、对自己寄望太高的诗人,总不免有否定平凡自我的倾向,甚而从根本上否定现世生活意义。”诗人在这里主要批判的是暴发户的耀武扬威,铜臭气,人性的虚伪,现代社会的欲望,没有真才实学的假教授等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诗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不客气的讽刺:“广告的横幅形成一道道市民的凯旋门/横的竖的/不是谎言利诱就是恶语威逼/下车了/这就是城市:所有的目光盯着隐蔽的钱包和公开的酥胸/谁能打开别人的钱包/谁能解开别人的裤带/谁就是当代英雄”(《甘肃天水七里墩》),“黑裙的女人不动声色/比中世纪还正经比修女还庄严/她的眼睛好像暗夜里的方向灯/科长像迷失了航向的老渔船/很快老渔船就勾搭上指路的明灯/大巴车的第八排/成了幸福的港湾”,“忽然门响/来了个红衣老太太/自称饲料厂的工程师/眼片上闪烁着九十年代的迷茫/她说侬是上海人……侬推销商品赚点外快/你们化肥厂效益好不好/年轻人你身高170CM还是有点低了”(《温泉疗养院》)。诗人是孤傲的,是爱憎分明的,这里有种极端鄙视和厌恶的心情。

总之,在雪潇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诗意命名和阐释,对乡土生活的歌咏,对自我生活苦涩的调侃,对生活丑恶现象的讥讽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诗意特点,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出发点。

(本文为四川民族学院学校自办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XYZB014。)

参考文献:

[1]雪潇.带肩的头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2]薛世昌.现代诗歌创作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7.

篇4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兴趣;激发;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41-02

【作者简介】郭兵,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江苏睢宁,221233)教师,一级教师。

现当代诗歌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一般指20世纪创作的、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的诗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有关诗歌部分强调:学生“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多年来国内现当代诗歌教学论文已有诸多的研究,但是作为高一起始课程如何突破现当代诗歌教学被陌生化、边缘化的困境,切合时代、因地制宜地激发学生对现当代诗歌兴趣,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为此,我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兴趣问题,进行了多元的尝试。

一、创造读诗条件,激发读诗兴趣

1.自主选学,丰富资源。

高一新生,由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学生阅读面窄,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机会少,再加上缺少生活阅历以及文化底蕴,因而对现当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内容或情感不能很好地理解,从而对学习现当代诗歌失去兴趣或表现淡漠。

诗歌教学的目标不可能只靠教材中有限的几首诗来完成,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躬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在开始诗歌专题教学前,我以引导学生自编诗集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鼓励学生每人选择几首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全班汇集,编一本诗歌选集。学生兴致很高,从书刊、网上搜集了大量现当代诗歌作品,最后形成的选集囊括了15位著名现当代诗人的代表诗歌30余首,与教材相应阶段的教学内容和风格正好衔接,比如《忆秦娥・娄山关》()、《再别康桥》(徐志摩)、《我是一条小河》(冯至)、《雨说》(郑愁予)等。通过学生自编诗集,既解决了教学资源问题,又让学生乐于参与,在选诗结集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款”的感兴趣的诗歌,接下来进行诗歌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2.以流行歌曲增趣。

从语言艺术角度看,流行歌曲也是一种现当代诗歌。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而诗歌也是服务于诗人情感表达的艺术。如何能让学生像喜欢流行歌曲那样喜欢诗歌呢?在诗歌教学中,我利用中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学情,让流行歌曲与现当代诗歌同台亮相,比较鉴赏,设计了以下内容。

第一组:歌曲《南山南》与诗歌《错误》的故事、情感比较鉴赏。

第二组:歌曲《台》与诗歌《雨巷》的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通过两组诗歌与流行歌曲的比较鉴赏,学生发现虽然诗歌与流行歌曲的展示方式不同,但它们所传达出的中国传统美学是一样的,收获的美感是一样的。这项教学设计很明显地激发了学生欣赏教材中诗歌的热情。

二、挖掘诗歌趣味,营造诗意课堂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本是趣味性情中事,谈到究竟,只能凭灵心妙悟,别人和我不统一时,我只能说是趣味的不同,很难以口舌争。”每个人的“诗趣”是不同的,诗趣也许在远方的梦想里,也许在无限的意蕴里,也许在唯美的故事里,抑或在优美的歌声里。引领学生走进诗歌、自主探究,就是一次“美的历程”。

1.追寻诗歌梦想之美。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诗歌是吟诵青春最好的文学样式,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志走进诗歌,去追寻梦想之美。如《沁园春・长沙》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的壮志豪情;《六月,我们看海去》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愿景更是学生的最爱。这些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的诗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以追寻梦想为切入点,学生还是很有共鸣感的。

2.品味诗歌意蕴之美。

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是诗歌学习的魅力所在。基于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和意境,感悟诗歌中蕴含的“美”和“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方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是外在的情境,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暗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本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意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的情感深处,仿佛自己置身凄婉朦胧的意境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学生才能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才能触发学生的“诗趣”。

3.体验诗歌故事之美。

诗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留给了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这种再创造不仅仅是披文入情、缘情体物,还需要通^联想和想象融入自我情感与认知的观照,以形成“象外之象”的构成。所以诗歌教学中不仅应凸显语言韵味,还可以凸显“故事”情味。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故事之美,我尝试分两步进行:

(1)搭建诗歌故事与学生经验的桥梁。诗歌故事的独特之美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一个情境,离不开人、景、事、情。学生体验主要是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情境体验。通过联想诵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联系生活经历、阅读经历等走进诗歌情境中,体验另一个世界,激发学生发现诗歌故事之美。

(2)引导学生创新形式,呈现故事之美。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画面呈现等方式激活学生体验,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比如:有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肢体再现独立寒秋时的精神风貌;有学生用简笔画呈现《雨巷》的情境;更有学生把《错误》改编成了微小说;等等,不一而足。

三、活读活用,让诗歌融入生活

江苏省特级教师董旭午说过:“学生自觉自主、富有情趣和智慧地活学活悟语文,学活学会语文,活练活用语文,进而悟透和会用语文,同时学生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真正获得精神、品格和境界等方面的无痕发育与提升。”我们在专题诗歌教学中侧重于鼓励学生写诗用诗,以写促读,活读活用,让诗歌走入生活。为此,在诗歌教学后期,我布置了学生诗歌仿写与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经过两周的诗歌熏陶,情绪高涨,创作了风格各异的新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篇5

遍地荞花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行政管理05研究生班 陈晓军

二叔与狗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新闻 刘志礼

二等奖(4名)

诗四首贵州民族学院05民语 钟 理

老 屋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04新闻学 王远白

如果爱下去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中文 张琳浚

唤 魂贵州师范大学兴义学院(黔西南民族师专)06中文本科班 潘 靖

三等奖(8名)

小 德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新闻 史 睿

女人哭了贵阳学院机电系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班 马玉涛

饮 月(散文诗组)贵阳医学院06临床B班 韩小阙

雨意草海(二章)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07本(4)班 杨 海

情 伤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06工业系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班 蔡厘刊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毕节学院05中文(1)班 何正飞

秋(四章) 安顺学院06中文(2)班 冶能增

毒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05电会(2)班 陈茵吉

佳作奖(50名)

我要去流浪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法律大队06法二中队十区刘朝阳

九月登高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公安大队06刑侦禁毒区队滚立忠

生命如猫,时间如伤 贵阳学院文秘班韦孟弛

城市化贵州教育学院05普高中文(1)班 王 耀

波、涛、海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05文秘(1)班 洪云琦

从容的留忆遵义师范学院06中文(3)班 马 果

可以失忆吗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05工业系中职煤化(2)班 李 霞

无法抹去的记忆(组诗)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05汉语言文学(2)班 夏 鹤

冷贵阳医学院05临床C6班 邓小玲

马背上的草原贵阳医学院05医学英语专业石大方

吻别秋 贵阳医学院神经精神系06临床C班 谭 佩沧桑的背面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06对外汉语 杜维娜

琥珀殇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05商法 范 丽

母 亲 安顺学院05化学本科班 潘明月

淡淡的感觉,淡淡的诗意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3计科系小教(2)班 何建国

雁过留痕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6中文(1)班 郑安云养 隆安顺学院05中文(本) 梁华春

愁 绪 安顺学院07生化班 王师琼

鲜花盛开(外二首)安顺学院06中文专科班 周亚松

那些划破生命的痛(二章) 安顺学院06中文本科班 王俊岭

离别不说“再见”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05会计(8)班 杨清清清水塘边贵州民族学院物电学院07电子班 向文迪

两人旅 贵州民族学院公共管理系06公共事业管理 赵梦雅

逸 平贵州民族学院旅游学院06旅游管理 岑昌平雨 夜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05汉语言文学 晏彦敏

思念盛宴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05汉语言文学(1)班 朱盈盈他的眼睛发炎了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05汉语言文学(2)班 彭基伟殇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06法学(1)班 詹光胤把她放在离心最近的地方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06新闻 李鹃蔓那些日子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6计科(1)班 任丽娜大海在深秋哭泣(外一章)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06土木工程建工(2)班 张成君永恒的丰碑贵州大学经济学院05金融 吴礼瑾

希 望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6生物科学专业 杨正婷守望花开 贵州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胡兴龙心灵的回声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06雕塑(1)班 孟 亲爱的,我已陷入你的泥潭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4环境科学班 李恒龙朝花夕逝 贵州大学林学院0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班 刘 杰我想喜欢你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06矿物加工工程(1)班 熊建辉旅行的意义(散文诗组)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05给水排水(1)班 杨爱青暗 恋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05经济学 姚登宇散文五章贵州大学经济学院05国际经济与贸易 李恩恒我渴望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中文班 周学奎流星下的愿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中文班 苏利荣念 君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中文班 郝 敏混 乱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5国贸(2)班 刘 妍你是我心中的那片云 贵州大学05工商管理物流(1)班 王 涛给海子――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06人力资源管理(1)班 董文波流 星(外一首) 贵州大学法学院06法律研究生班 胡西武摸不着北贵州大学马列部05研究生班 徐再高

篇6

关键词:环境;设计风格;流派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那些仅仅具备居住功能的住房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各种有特色、有风格的住宅,一个温暖、有品味的家既能满足住户自身居住的需要,又能彰显主人的审美与格调。与此同时,室内设计这一领域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许多不同流派的设计风格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文章针对当前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现状进行探究,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品质为目的,浅析当代的室内设计风格。

一、当代室内设计的研究现状

17世纪,因室内设计风格与建筑主体分离,室内装饰风格、样式逐渐发展起来。19世纪以后,室内设计开始强调功能性、追求造型单纯化,并考虑经济、实用、耐久。至20世纪初,室内装饰强调使用功能以合理形态表现。随着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在20世纪后期室内设计出现了多元化的设计格局,各种观念、各种手法与新型的装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风格界限也不再模式化,开始逐渐融合。就中国而言,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外装饰行业也像其他行业一样,大举抢滩中国最后一块沃土。我国室内设计风格在外来经济和文化的冲击下展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趋势,很多有见地的业界人士都开始思考起国内装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

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将当前的室内设计风格概括为五种: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

1.传统风格: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我国一些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常常借鉴传统建筑室内的藻井、挂落、雀替等木构件和装饰,汲取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传统风格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突出了民族化、地域化的形象特征。这种风格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人们,既融合了庄重与优雅的双重气质,又表达出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2.现代风格: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学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该学派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现代风格是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强调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3.后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创造一种融合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由于设计风格个性独树一帜,跳跃感强,加上装修需要的成本较高,所以不被普遍的大众接受。一般适合的消费人群是思想前卫,个性张扬的业内人士。

4.自然风格: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推崇自然、结合自然。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自然风格能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空间内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这种风格的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凸显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自然风格风给人们带来了一缕清风,让人们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质朴情怀,一种随意舒适的生活状态。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设计认识的深化,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同时,绿色生态设计所倡导的适度消费理念及节约型生活方式也为简洁设计奠定了基础。

5.混合型风格:混合型风格在设计中不拘一格,它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混搭并不是乱搭,而是通过反差和对比以达到协调。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在装潢与陈设中融古今中西于一体。混合型风格既实用又能很好的体现个性,装潢上既可以气派奢华,又可以简单大气,也可以低调古朴。不管是收入高的群体还是中低收入的群体,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选择适合的装修方案。

三、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创新

近几十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行业水平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却很少有真正的自主创新设计。在国内这一行业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模仿”现象,不能够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各种设计风格的内涵,做出真正有自己特色的设计。

好的室内设计风格创新点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入手,能够以点及面,从更高层次挖掘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色。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的地域性差异,才能为各种室内风格提供更加充足的设计依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去把握各种室内设计风格的精髓所在。

室内设计风格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既考虑好精神层面的需要,又要有独特的艺术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艺术设计能够充分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室内设计的艺术风格,同时在设计的意识上也要能从多元化向个性化发展。设计师要运用别具一格的设计手法,造就一种新的室内设计风格来适应人们对室内设计新潮流的追求,同时又塑造出既合乎潮流又具有文化品质、生态科技含量的生活环境。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创新的前提应当是:设计的东西首先是现代的,同时又是中国的,如果是在某一个地区,还应体现那里的地域特点,这才是扎根于时代和充满本土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新型室内设计风格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材料和加工方法上都已经在不断的更新,如果在设计上随时加以考虑,就可掌握更多的创新主动权。

四、研究室内设计风格对我们的启示

自然简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趋势,也是室内设计风格创造的精神目标。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设计认知的逐渐深化,回归自然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与此同时,绿色生态设计所倡导的适度消费理念及节约型生活方式也为简洁设计奠定了基础。在考虑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追求设计思想的精炼及构图的完美,形成自然、简洁的设计风格,减少多余的装饰。因此,如何以最少的装饰材料且自然环保达到最完美的装饰效果是我们今后研究的目标。

只有了解了各种室内设计风格所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汲取其中的创作精髓,才能设计出一个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环境。希望今后的室内设计多从文化背景着手,在设计时做到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不管是从居住、审美上,还是从设计上,或是从感性还是理性上来讲,都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提升。

未来的室内设计应该能够真正走上民族化绝非复古化的道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继承那些有生命力的传统设计元素,做到既尊重传统,又尊重现实,发展出有中国自己文化特色的室内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张绮曼.中国室内装饰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陈莉娜.浅析室内设计中的几个重要要素. 安徽建筑出

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当代工笔;工笔花鸟;都市题材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88-01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在新石器时期的陶片纹样上可以追寻到它的雏形。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题材大多选取古人身处的“自然”环境,以常见的花木、山石、禽鸟、畜兽等大自然的动植物为描绘对象来抒感;而现代工笔花鸟画内容表现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以都市化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元素与花鸟相结合,从而反映作者内心、映射都市生活和文化等现状的一种新题材称之为“都市工笔花鸟画”,是现当代的一些史论家和画家按照画面传递的内容而特指的一片新领域。这一类的画家有何曦、高茜、雷苗、徐累、韦少东、李水歌等人。作为新一代的创作群体,都市的生活经历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灵感顿悟,即便是些小情小景,也能从细微处打动人心。

生活是艺术的本源,不同的生活境遇让人产生不同的生活理念。古人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彼时的审美与思想,和现代人有着天壤之别。经过千百年来的努力,画家们终于将原本属于统治阶层与贵族小众的审美意趣渐渐转向了流行于普通百姓中大众的通俗审美,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质的飞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画家们还把视角转向社会道德、生存环境、战争和平等国内、国际严峻的问题上,他们借当代都市生活中丰富的表现资源和手法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笔者分析了当代几位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工笔花鸟画家,如何曦、徐累、高茜、韦少东等人,尝试总结其都市题材作品的美学风格和个性特征:

一、托物言志和象征寓意

当代都市工笔花鸟画的一些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讽刺意义,其最大的特点即隐喻性。画家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隐晦地转化为花鸟形象并结合都市元素,将自己丰富的情感与思辨寓意于作品中,适时地反映时代的思想和作者的心声。如画家何曦,他善于将自己耳闻目睹的都市小细节幻化成作品中看似不相关却又紧密相连的艺术形象,给人强烈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引发深思和启迪。其系列作品《二手植物》描绘的是一些树木被粗陋的麻绳所缠绕,像是正要被强行移植到某个新的“家”,这些画隐喻了每天忙碌于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现代人的身不由己和万般无奈,画面简单明了却寓意深刻。他的作品具有巧妙的弦外之音,一眼即明,无需多释,能从内心深处抓住人们的渴望与诉求,继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当代的一些画家在造型上吸取了西方的绘画观念,强调光影和写实、注重造型和透视,运用超现实、超理智的手法塑造背离现实却又反衬现实的作品。如徐累的作品《茫》,他摒弃传统,打破逻辑和理智,将潜意识和梦幻场景揉和在形式感很强的画面中,给人神秘、梦幻、怪诞的色彩和超自然的理念。具有现代主义构成意味和超现实主义的组合使得平淡的画面中透漏着诡秘的气息,暗示着欲言又止的画外音:都市人的生活充满阴谋和凶险,多元的世界、离奇的幻想、膨胀的欲望、矛盾的焦灼和不断加剧的心理负担让人透不过气……

三、都市时尚元素的点缀

当代都市工笔花鸟作品中,很多点缀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易见的物品,或是当下流行的符号元素。如高茜作品《若屐若梨》中的高跟鞋,画面审美仍然沿袭传统的趣味,但表现手法明显带着西方构成主义的观念。她的创作中除了华丽的高跟鞋,还有咖啡杯、吊带裙、蕾丝等这些西式的且极具当代都市意味的物品,体现了都市女性画家独有的敏感与视窗。作品名称“若屐若梨”与“若即若离”谐音,暗示着都市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都市男女情感的游离与彷徨。

四、装饰性语言的探索

篇8

【关键词】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当代启示

马克思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形成了科学的唯物史观。然而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上述主张一度遭到误解。1890年9月,针对柏林大学数学系学生约瑟夫・布洛赫的疑问,恩格斯在回信中全面阐述了历史合力理论。历史合力理论的提出不仅弥补历史唯物主义的不足,而且沿循辩证思维澄清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一、对历史合力论的正确理解

第一,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从根本上说历史合力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各种历史动力的辩证综合。从合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包括历史主体合力、历史客体合力、主客体合力;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前提层次上,可以包括自然力与社会力;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外动力层次上,又可以包括外部力和内部力;从合力对历史过程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正合力、负合力;从历史合力的作用结果来看,存在偶然和必然两种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把历史发展看成是一切因素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第二,关于历史合力论的性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实际上是广义上的合力论。广义的合力是指包含意志合力在内的总合力”。i历史主体与客体是分不开的,它不只强调历史过程中不同意志之间的相互作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哲学、法律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们起着不同的作用,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历史合力理论也适合分析社会发展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因素,可以用合力理论分析意志力,也可以分析经济力,同样适用于政治和文化力。它既适合于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也能单独用于分析单一动力因素,是一种适用广泛、灵活多变的方法论理论。

第三,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在历史合力中各种相互作用着的历史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不均衡,其中经济因素是最原始的、最根本的,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也是历史合力中诸因素相互作用的恒定基础,它构成了社会存在的主体和核心,决定着整个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但生产力的发展只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的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至于历史具体选择哪种发展方式和道路则由历史主体即人民群众自己决定。不能把经济对历史发展的这种决定作用理解为必然的、绝对的和直接的。

第四,在历史合力诸因素中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可变的。具体的历史发展道路曲折迂回、变化万千,只有从具体历史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找到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正如恩格斯在1890 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这里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ii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合力论的特质,具有绝对性、稳定性,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它具有相对性、可变性,但主导作用的可变性最终还是建立在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因素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历史合力论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五,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恩格斯说:历史这个结果“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对整个人类和整个社会历史有一份责任。

二、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当代启示

从个人层面来看,我们每个人要确立参与意识,甘当历史合力的奉献者。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表明,从事创造历史的人们,不可能完全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而是汇入总的历史的合力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种参与和创造,尽管有些时候会造成某些局部利益的栖牲或是个人意愿的落空,但它是总的历史合力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顾炎武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下来说,这句话更应该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所要求更多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有行动才有改变,社会才能朝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从国内层面来看,历史合力论”,它承认主体合力是创造历史合力的一部分。这既张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摆正个人的位置的重要性,又尊重了客观规律性。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应充分注意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想方设法调动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这要求必须尊重差异,,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其次,“历史合力论”启示我们要遵循合力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样,统筹兼顾的发展方法从根本上符合了历史合力是各种历史动力辩证综合而不是机械排列组合的结果的思想。此外,“历史合力论”告诉我们整个历史就是必然和偶然的对立统一。经济基础导致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因此,在历史进程中必将看到诸多的偶然性,从而导致解析其内部联系及必然规律也就愈加困难。但是,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在当前我国在社会发展不是很和谐的前提下,仍需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从国际层面来看,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历史合力论告诉我们,历史的合力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在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并存的格局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与任何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及其变化相联系,并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总的“合力”的一个方面;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及其变化也成为影响其他国家发展的因素,并融合到推动这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合力”中去。因此,在推进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各种消极因素,以增加自己的总合力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要从世界范围内认真分析和把握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相互作用,准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出发,自觉地把我国社会的发展纳入到世界文明的发展轨道,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注释:

i侯衍柱.关于恩格斯社会发展的合力思想及其启示[J].烟台大学学报,2001(1).

ii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周泽之.历史合力论与科学发展观[J].与现实,2008(2).

[5]石林.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3).

篇9

关键词:艺术特色;民族声乐;声乐教学

一、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歌曲

“从军伍,少小离家乡; 念双亲,重返空凄凉……”这首歌曲《寻兄词》出自1930年由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摄制、导演的故事片电影《闲花野草》,是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这首歌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歌曲的诞生,也开启了中国影视歌曲新的发展道路。

自此,整个20世纪30年代,电影歌曲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蓬勃发展起来,几乎达到了每部电影都会有一首甚至几首歌曲。电影歌曲也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传播。首先,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政治复杂黑暗、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电影歌曲鲜明的时代性适应了当时各阶层人们的情感诉求;其次,电影与歌曲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使得电影歌曲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别具一格;最后,电影明星歌星以及当时著名歌唱家们的演唱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电影歌曲的传唱和传播。

二、早期电影歌曲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1、 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影响

(1)丰富和充实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宝库

大批经典的电影歌曲作品丰富和充实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宝库,也为我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中国民族声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族声乐素材也是应有尽有、璀璨夺目,从民族民间歌曲到春秋歌诗,从汉唐乐府到宋元戏曲,从明清小调到新音乐、艺术歌曲等等,中华五千年的民族音乐发展史显得熠熠生辉。在现今的艺术资料库中,无论是按电影分类的搜索,还是按声乐的查询,我们都能搜索到大量的电影歌曲,所以说电影歌曲对现今声乐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无论是是对民族声乐还有流行音乐),早期电影歌曲以其自身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和新颖的艺术式样为中国民族声乐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光芒。

(2)标志着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的产生

电影歌曲以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声乐歌曲品种出现,标志着声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的产生。同时也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平台。30年代的早期的电影歌曲就其声乐分类和演唱分类上要给出一个严格固定的界定的话,是不能单一的一概而论的,当时大多的电影歌曲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所有的电影歌曲,都是由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们作曲创作的,它们大多都有留洋的经历,受过西方音乐文化思想的教育和影响,回国后同时也都创作力很多著名的艺术歌曲,也就是中国早期的民族艺术歌曲,所以,很多电影歌曲究其创作手法和作品本身来说都是符合艺术歌曲定义的题材类型的,歌曲的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并符合汉语言的韵律感和诗歌的性质,还有一些是白话新体诗等等,旋律遵循了中西方传统和声曲式,采用了专业的作曲技法和手法,由专业的作曲家配写,它们不仅是优秀的电影歌曲同时也是经典的艺术歌曲。

(3)开启并推动了中国影视歌曲的持续蓬勃发展

电影歌曲的产生开启并推动了中国电影歌曲的持续向前的发展历史,为后来影视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拓了电影声乐艺术蓬勃发展的道路。30年代的电影和电影歌曲捧热了也唱热了那个时代,也把这些歌曲唱到了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批批一代代的新的电影歌曲层出不穷,接着时代的接力棒把电影歌曲继续发扬创新和传唱,从40年代开始直至之后,电影歌曲的革命性始终伴随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步伐与历史一起前行,大批反映革命胜利和希望的电影歌曲作品层出不穷。

2、对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1)为现代民族声乐教学提供了丰富优秀的声乐作品

电影歌曲作为经典优秀的艺术歌曲,也被作为声乐课堂中常用的声乐训练曲目,它们为现代民族声乐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民族声乐作品。现代民族声乐教学的作品尽管门类题材丰富,但早期的电影艺术歌曲作为一批优秀的最经典的艺术歌曲其本身的民族艺术价值是不可代替的,这些歌曲不仅运用了符合中国人自己习惯的民族语言,即新体诗白话还有中国古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学及民族文学价值,同时采用了民族化的作曲手法和曲调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可以称得上是民族声乐作品中的精品,也更适合中国学生演唱,符合了本民族的审美观念。

(2)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表演功底,更深入的表现作品内涵

电影歌曲依附于电影这种写实性的艺术载体上,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演唱时就能更贴切的表现作品的内容。电影歌曲与普通的一般艺术歌曲不一样,他有其独有的艺术载体—电影,电影这种直观的艺术形式本身就给人以震撼的艺术体验,再加上音乐的完美辅助,深化了电影情节的同时,也深化了电影歌曲本身,这种有血有肉的生动的艺术形式会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和把握歌曲的情感,了解歌曲的类容,对电影的热爱也可以带动对歌曲的喜爱。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侧面的信息来了解作品,也可以通过对电影的了解来理解声乐作品,一起能到到对作品更好的表演效果。

(3)加强学生声乐训练及文化修养并增强其民族爱国意识

早期电影歌曲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助于我们透过作品了解历史、了解民族艺术,在加强声乐技术训练、艺术修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当时的电影歌曲不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让学生在得到艺术教育的同时还能得到文化美育熏陶的效果,让我们细细的去感悟历史,真爱生活。每一天都笑对生活热情歌唱。

参考文献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于电影歌曲的时代 文 吴跃农

《中国电影音乐寻踪》 王文和著 1995年08

《中国早期电影歌曲精选》 陈一萍著 中国早期电影出版社 2000

电影歌曲欣赏说要 张春阳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526061

篇10

关键词

公共服务社会化层级制行政模式 后层级制行政模式

行政改革在西方从未停止过。所谓“当代”,指的是从70年代后期至今。这一时界划分主要基于两条理由:第一,70年代后期的客观环境使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西方行政改革的普遍性、广泛性、全面性可谓前所未有。第二,这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在行政改革的总方向上趋于一致,且这种趋同似乎超越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其结果是当代行政改革与过去的改革在总方向上有不同特征。

本文拟对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历史背景、指导理论、主要内容和改革中正在形成的新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作一概括讨论。

一、政府困境与改革的动因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源于四大动力:①政府面临的困境;②公众对政府期望的增高;③私人企业革新成就对政府的压力和示范效应;④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和日益增长的监督作用。其中政府面临的困境无疑是改革的主动因。

政府面临的困境可归结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这些危机被认为是政府职能扩张和规模膨胀的结果。

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到本世纪30年代初期,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但就政府管理而言,基本上是一个放任时期。“政府是必要的祸害”,“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是这一时期的主导哲学。

政府职能的大规模扩张始于30年代中期。扩张主要体现在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1]两个方面。经济职能的扩张表现为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其主要标志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盛行和随后的微观经济管理活动(如市场管制、保护产业的规制等)。社会职能扩张在美国经历了30年代和60年代两次高峰,在欧洲表现为40年代后期开始的建立“人民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努力。伴随着职能扩张的是政府规模的急剧膨胀。

进入70年代中期,客观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亚洲特别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欧美国家形成巨大压力;60年代后期出现的滞胀局面由于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达到新的高峰,西方经济发展很不稳定;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

上述变化首先意味着政府的职能还要继续扩张。这种扩张既表现在新的管理领域(如环保、有组织的科技开发等),又表现在新的服务职能上(如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建立经济和市场信息高速通道、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经济不稳定一方面使政府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保障开支大幅上升,政府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第三,由于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靠增加税收解决财政危机的传统方法在政治上已日益不可取。简言之,政府职能和责任增加,财力资源有限又无获取新资源的良策,从而陷入财政危机之中。

伴随着财政危机的是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规模过于庞大导致管理中的失调、失控、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其结果是政府形象受损和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

政府面临困境无疑是当代行政改革的内在动力,上述其他三条则是促使改革的外部压力。两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全面深入的行政改革在70年代后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公共选择和管理主义——改革的主导理论

改革呼唤着新的理论。适应改革的需求,西方行政学中出现了公共选择、新联邦主义、新合作主义、管理主义等新的思潮和流派。就实践中的影响而言,公共选择和管理主义无疑是当代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被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作为行政学中的一个思潮或学派,公共选择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此它又被称为“官僚经济学”。在用种种经济学理论、模型、方法对政府行政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之后,公共选择对政府困境及其原因做出如下诊断:转贴于

1.政府机构的关键性特征之一是其产出的非市场性质。允许一个机构对一特定服务的提供进行垄断的通常理由是为了避免浪费性的重复生产,但其结果是使这些机构免除了竞争压力而变得没有效率。

2.政府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量度,因而公众和民意机关难以对它们的工作效率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3.公共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严格而又死板,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从而在公务员内部形成了逃避风险、不事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普遍心态,使公共机构失去追求效率的内在动力。

4.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上的困难,政府预算未能和效率联系起来,于是产生了预算的误导作用:机构负责人视工作绩效为维持扩大本部门预算的能力,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只能导致下一年度预算额的削减。其净效应只能是政府规模的巨大扩张。

5.理想的官僚已不复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追求公共效用时至少部分地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已成了公务人员的普遍特征。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运用一套经济学的方法得出上述结论外,公共选择对政府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并无独到之处。其独到之处在于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出路。与传统行政学致力于改革完善政府本身不同,公共选择关注的中心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它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既然政府内部问题重重且历次改革收效甚微,那么最好的出路是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公众得到自由选择的机会。具体来说,公共选择主张:

1.组织类型的理性选择。私人企业,非赢利性公共机构,半独立性公共公司,政府官僚机构等各种类型的组织,都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对特定的服务来说,某一类组织会比其他组织干得更好,由此产生了组织类型的理性选择问题。过去的错误在于对官僚组织的过分依赖,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它在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比其他类型组织更胜一筹。

2.市场机制与个人选择。市场机制主要是竞争机制——公私组织之间,公共组织之间的充分竞争。这种竞争给公众提供了“用脚投票”(即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公民由此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市场权力:就像顾客通过对产品的选择决定企业命运一样,公民对服务机构的选择可以决定单个公共机构的存亡。这必然迫使公共机构竭力改善服务以赢得更多的“顾客”。

3.分权化。分权化并非公共选择学派首创,但公共选择的分权主张有其特色:分权可以达到“权威分割”(Fragmentation of Authority)的程度,而且应允许不同组织之间在职能和管辖区域上的重叠交叉。这样公众才有自由选择的可能。

4.公共服务组织小规模化。规模小,数量才能多。数量多,选择才会更为便利。小到何种程度?公共选择提出了四条标准:便于控制,有利提高效率;政治代表性;体现地方自治。

5.自由化,其主要表现是放松管制——包括放松市场管制和社会管制。

公共选择的核心是所谓的“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

“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又称公共管理学派,它关注的中心是政府自身及其管理活动。遗憾的是,管理主义虽贵为“主义”,却没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它仅被定义为“公共行政的传统规范与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管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在管理上并无本质差别;私营企业的管理比政府部门优越得多;借用私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理论、原则、方法、技术来“重塑政府”,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捷径。

三、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优化

西方政府面临的困境是职能扩张的结果。因此,改革的第一要务是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即首先解决应该管什么不应管什么的问题。职能调整理当有增有减,但在现时的客观环境下,改革的侧重点是政府职能的减少。具体来说,改革有以下主要内容:

1.非国有化(De-nationalization)。非国有化即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或私有化。[2]它是西方盛行的全面私有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国有企业具有国有国营、国有独立经营、政府控股和公共公司等不同性质,非国有化相应采取了不同形式,私有化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当然这种形式的私有化并非新创造,但当代私有化不仅范围广、规模大、形式灵活多样,而且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特征。[3]非国有化的原因很多,但从政府角度看,这样做至少有如下益处:①减少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和责任。②减少了政府雇员人数并缓解了由此产生的管理困难。③私有化后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改善生产条件,改变了过去对政府投资的依赖。④出售企业增加财政收入,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2.自由化(Liberalization)。自由化主要表现为缓和规制(deregulation),包括社会规制,市场管制,保护产业的规制等等。改革的重点是放松对市场的管制。

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始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急剧增长。管制机构所制定的规定、标准汗牛充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管制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有关机构之间职能重叠而又缺乏协调,所制定的规则、标准等不尽一致;管制机构虽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关,但易受管制对象压力集团的影响,有的甚至为其所左右;管制加剧通货膨胀,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其结果是限制了竞争,如此等等。然而,政府管制能力不足,疲于应付,吃力不讨好,也是放松管制的重要原因。

放松管制酝酿于70年代初期,70年代后期付诸实施,80年代形成高峰——放松管制扩大到越来越多的领域,盛行于西方各主要国家。“市场和竞争就是最好的管制”成了流行的口号。显然,改革无异于原始信条和放任政策的回归,虽然客观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

3.压缩式管理(Cutback Management)。压缩式管理是为了应付财政困难而采取的新的管理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其具体措施包括:公共项目系统排序(systematic priority setting),分清主次,拨款时区别对待;中止效率和效益不佳的社会项目,解散相应机构,遣散有关人员;有选择地降低社会服务的总体水平[4];逐步实行公共服务使用者付费制度(usercharge),节约公共开支。

可以看出,政府职能优化的核心是放手政策。只有对那些不该管的事放手不管,才能集中财力和精力把该管的事管好。

四、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

政府职能优化解决的是政府该管什么,不应管什么的问题,下一个问题是政府该管的事如何管。西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归结为两条:一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二是改革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共服务社会化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Contracting-out)。合同出租即把政府的一些工作任务推向市场。私营企业的竞争获胜者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前者完成任务并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后者支付合同约定的报酬。政府工作合同出租并非始自70年代,但70年代以来的合同出租无疑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出租浪潮席卷西方各国,其内容也由过去的机关后勤事务扩大到政府的业务工作。据初步观察,这一时期相继走向市场的政府业务工作包括环境保护,公用设施维护,消防和救护服务,讨还债务,选民登记,公共管理人员录用,犯人的监护管理,决策咨询与政策设计,公共项目的论证与规划,政策效力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等领域和方面。

2.以私补公,打破政府垄断。即用说服、宣传表彰、政策优惠等手段鼓励和吸引私人资本投入到原来由政府包揽的事业中,如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险、退休保障、廉价住宅建设、医疗服务等领域,弥补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

3.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固定且正式的伙伴如美国的通讯卫星公司,联邦房地产协会等。这些公司履行政府所要求的特定的管理职能,政府合作部门则在土地征用等方面给其“伙伴”以某种形式的优惠。非固定的伙伴关系与合作则采取核发许可证时提出一些附加条件等形式,要求私营公司提供特定的社会服务。

4.公共服务社区化。具体措施如鼓励各社区建立公益事业如养老院、残疾人福利中心等;政府机构如社会工作部门、警察局出面组织邻里互助、街道联防等以改进社会服务或控制犯罪活动。

公共服务社会化无疑提出了一个在维持一定职能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政府机构和人员削减的有效途径。此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财政支出,利用市场对公共机构形成竞争压力,也是西方政府热衷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原因。

五、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包括组织机构改革,权责关系的调整,人事制度的改革,管理方法和技术改革等方面,其目的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效益和服务质量。当代改革的最显著特征是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倾向,即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理论、原则、方法、技术来“重塑”政府。具体来说,改革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1.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前者如各国政府诸部门建立的多样化的决策信息系统和政策方案分析选择系统,后者则以英国的部长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for Ministers)最为著名。

2.分权与权力下放。分权与权力下放既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涉及到中央政府部门内部上下级关系。后一方面是当代行政改革的热点,其中最激进的当属英国的“下一部行动方案”(The Next Steps)和新西兰的公司化改革。两者的共同之处是把部内的中下层组织转变为具有独立性质的单位[5],实行经理负责制——经理被赋予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极大自主权。这一改革实现了上下级关系由直接隶属到合同关系的转变,上级对下级控制由着眼于工作过程到着眼于工作结果的转变,体现了决策与执行分离和分权制度化的趋势。

3.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改革。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所形成的规范化的直接的沟通渠道无疑降低了中间管理层次的中转作用。因此,伴随着种种分权化努力,政府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变革:不同部门的层级结构趋于多样化;中间管理层次减少;幕僚机构的权力受到限制并被削弱;上下级权责关系及控制方式相应改变。

4.公共人事制度改革。70年代初,美国全国公务员联合会主席宣称:公务员制度是作为恩赐制、分肥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平。然而“当今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生产率和效率,……在这些方面,公务员制度显然失败了”。这一看法预示着公务员制度的重大变革。20年来,西方公务员制度确实在经历一场“静静的革命”,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正在被动摇:①由于合同用人制的推行和独立核算中心(或公司)不受现有文官法规限制的用人制度,公务员的永业原则已名存实亡;②政治中立原则受到严重挑战。撒切尔政府以提高文官的政治敏感性和响应性(political se-nsitivity and responsiveness)为名,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政治控制,导致高级文官政治化。美国国会两院则以政治中立使公务员成为政治上的二等公民为由,两次通过了公务员政治权力法案。[6]③独立管理原则被动摇。公务员选拔录用晋升方面的权力逐渐转移到政务官或行政部门手中,独立文官管理机构的权力被削弱,有的甚至被解散。随着上述重大变化,人们的注意力转到了人力资源开发、公共部门劳工关系、代表性官僚制(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公务员激励机制等方面。

5.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机构形象。指导思想上强调顾客取向(cust-omer orientation)和服务对象为中心,具体措施如:①公共服务提供小规模化,打破传统划片服务的办法,从而给公民提供“用脚投票”即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②在公共服务机构之间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期望“顾客主权”能形成对公共机构的压力;③推行公民参与管理,并借用“市场检验”方法,定期广泛征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保守党政府的“公民”(Citizen's Charter)运动,它体现了明确的服务标准、公开性与透明度、礼貌服务、公民自由选择、完善的投拆受理机制、“金钱的价值”(Value for Money)[7]等六个特点,被认为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6.公共行政传统规范与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一方面,通过各种方法,吸引私营部门管理人才到政府部门任职或兼职。另一方面,大力引进私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如绩效评估、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以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六、当代改革与行政管理模式的转换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是对前期行政管理实践的检讨和反思过程,同时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适应过程。打破层级制,建立适应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后层级制行政模式”,既是当代行政改革的自觉目标,又体现了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

迄今为止的行政管理实践中,以韦伯为代表的层级制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层级制模式以政府垄断为基础,权力高度集中,严格的规章制度,过程取向的控制机制,官吏非人格化等是其主要特征。层级制之所以过时,主要在于它不能解决当代政府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责任(Accountability)和效率。过分集权和死板的规章制度压抑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导致效率低下,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共知。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责任保障机制已经失灵。传统的责任保障机制以间接性为其特征——公众通过投票选举等手段来控制政务官,政务官再利用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控制公务员。从理论上说,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责任保障机制动作失灵。而现实是两个环节都出了问题。首先,由于现代影响、操纵民意的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公众很难再用投票实施对政治家的控制。同时,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极端复杂性,行政组织的巨大规模,管理技术的高度专门化和分工,使政务官失去对公务员的有效控制。结果是公共组织失去对公众的责任感。其表现如自我中心,自我服务,曲解民意,漠视公共需求等等。因此,完善公共组织责任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成了后层级制行政模式的两大主题和主要目标。

后层级制行政模式仅是行政管理诸种新模式的统称。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共归结出下述四个具体的行政管理新模式:

1.市场模式(Market Model)。市场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相信市场和社会的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完善能力,减少政府干预,实现政府职能优化;淡化传统公私之间的界限,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在公共组织内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引进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理论、原则、技术方法等等。市场模式的着眼点是建立公众对公共机构的直接控制机制,即通过给公众提供充分的自由选择机会,建立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买方市场或“顾客主权”。据认为,这种市场式的控制机制比传统的间接控制机制要有效得多。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市场模式是当代行政改革实践中的主导模式。

2.非管制政府模式(Deregulating Government Model)。与市场模式相同,非管制政府模式也主张减少对社会和市场的干预,放松政府对外管制。但它的侧重点是把放松管制观念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其主要特点是:①简化内部规章制度,取消过程取向的控制机制,相信公务员个人的责任心和能力;②强调道德驱动原则(Ethics-driven),即通过强化对公务人员的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公务人员公共责任感的内在化,靠个人觉悟而非外部控制来促进和保证公共利益。③分权与权力下放,给下层组织和公务员个人以自主权,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3.参与模式(participation Model)。其主要特点是:①组织结构上压平层级制,减少中间管理层次,实现分权制度化,从组织上保证下层自主权;②组织内部的参与管理,如强调自下而上的观念,全方位信息沟通,推行参与管理新技术如全面质量管理、质量周期等;③参与决策,特别是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

4.灵活政府模式(Flexible Government Model)。灵活性表现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随客观要求和环境变化而具权变特征。如组织结构上,多用临时机构如特别委员会、项目小组等解决非经常性问题。同时,常设机构的规模也随需求变化而及时扩张收缩。在决策上,对不同的政策问题采用不同的决策方式,跨部门决策时建立临时协调组织等。

传统模式与后层级制模式之间的区别可归结为:传统模式以政府垄断为基础,新模式则以公私融合、公私之间的竞争为特征:传统模式以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和判断政府工作的标准,新模式则更注重顾客服务(Customer Servi-ce)和质量;传统模式的着眼点是行政活动的投入和过程,新模式则着眼于行政活动的输出及其结果,即它关注的是做了什么,有什么效果,而不是去告诉人们如何去做。后层级制模式还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综上所述,西方公共行政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变革,其广度和深度可谓前所未有。改革是对前期行政管理实践的检讨和反思过程,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适应过程。致力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新的“后层级制行政模式”的转换,使当代西方行政改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因此,深入研究3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行政的历史,当前改革的动因、进程、主要措施及其客观效果,对于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1]本文所用“社会职能”一词,不是与政府的阶级统治职能相对而言的,而是指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之外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职能。

[2]“私有化”一词的涵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私有化仅指国有企业的产权转移。广义私有化还包括自由化(Liberalization),合同出租(Co-ntracting-out),财源替代(Substitution)等各种形式。

[3]超越意识形态即不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甚至“社会主义”政党执政的政府,都在推行私有化,尽管私有化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

[4]中止在营社会项目是降低社会服务总水平的主要形式。在遇到项目受益者强烈反对的情况下,西方政府往往采取其他变通办法,如资源限制(即维持在营项目但大幅度减少对它们的拨款)、附加受惠条件(如要求失业者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才能领取失业救济)等等。

[5]这些独立单位英国称为执行局(Executive Agency),开支中心(CostCentre),责任中心(Responsibility Centre)等,新西兰则统称为公司(Corporation)。

[6]公务员政治权力法案1976年通过后被总统否决。1993年由克林顿签署,已生效。

[7]通俗地讲,“金钱的价值”就是政府每笔钱都花得值。它既表现在每一笔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又表现为每一笔投入都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丹尼斯·缪勒著,王诚译《公共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Adrian Leftwich(ed.),New Developments in political Science:An InternationalReviewof Achievements andProspects(Hants:EdwardElgar,1990).

3.John Greenwood and David Wilson,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Brit-ain Today(2nd edition)(London:Unwin Hyman Ltd;,1989).

4.Norman Flynn,PublicSector Management(HemelHempstead,Harve-ster,1990).

5.Anton Cooray,"Toward More Efficient Administration:Citizen'sCharter in the UK and Hong Kong's Performance Pledge Programme",inHong kong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2, No.2 (September,1993).转贴于

6.George J.Gordon,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merica (2nd edition)(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