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技巧范文
时间:2023-04-05 17:4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朗诵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诗歌 教学 朗诵 音乐美 韵律美 情感美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批评朝政触怒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并序)》正是此时所作。《琵琶行(并序)》是一首叙事长诗,在当时就流传很广,后来又流传到日本。诗中叙述了一位琵琶女晚年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内心悲苦相映衬,势如江潮涌雪,奇境迭出,曲尽长篇歌行之妙。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视学生为客体,教育理念是知识重于探究过程,教学模式主要是注入、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而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普遍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教与学的矛盾及脱节显得愈来愈突出。以往我对这首长诗的课堂教学也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的方法,费尽心机的将以上内容讲完后发现诗歌本身的韵味被分解式的讲授破坏殆尽,因为生硬的课堂讲解,学生对诗歌的情韵之美和诗中描写的音乐之美难以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如何谋求一种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环境,如何摆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创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课堂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几经考虑后我进行了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尝试,较为详尽的记录下来,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通过自学与合作,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 ,基本把握诗歌内容,即了解诗歌所叙之事
在布置提前预习的前提下,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读全诗,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解决诗歌中读音、字、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问题。白居易的诗向来以语言朴实、通俗晓畅而著称,因此把握诗歌内容不会成为学生自学的障碍。在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交代作者的情况,让学生了解诗中所言的“迁谪意”,然后较系统地总结诗歌所叙之事:送客偶闻琵琶声――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和《六幺》――琵琶女自叙昔盛今衰的沦落身世――作者自叙“迁谪”遭遇。同时初步了解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传达的无尽悲苦和绵延意韵。
二、通过聆听名家朗诵和示范性朗诵,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进一步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传达的“迁谪”之悲苦,同时了解一些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这一次教学尝试中,我准备了三位名家的朗诵录音和教师、学生的示范性朗诵。
名家朗诵方面分别准备了孙道临,瞿弦和和雅坤的朗诵录音。孙道临老师的朗诵沉郁顿挫,有一种识尽人间百味后的沧桑和内在的深沉感,音色本身的岁月感是技巧无法赋予的;瞿弦和老师的朗诵声情并貌,永远贯穿着“三情”,即热情、真情、激情,不禁令人随其吟诵;雅坤老师清脆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带给人一种空灵感,引导听者用情去关照诗歌中的人物。
听完名家朗诵之后由教师现场示范朗诵,尽管不能与名家相媲美,但力求读出诗歌的韵律之美、音乐之美和悲苦情感,为学生的朗诵起到示范作用。学生示范朗诵由我班曾经参加校园艺术节诗歌朗诵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的十位同学来完成。他们以齐声朗诵、男女声单独朗诵、二重朗诵等多种编排方式将诗歌中的音乐美、韵律美以及琵琶女和作者内心的沦落之悲表现的淋漓尽致,颇受大家好评。
听完名家朗诵和示范性朗诵后,让学生谈一谈各自的感受,在师生交流中了解一点关于朗诵的基本要求,调动起大家的朗诵热情。
三、安排课外作业,准备下一阶段的课堂诗歌朗诵比赛
在基本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的排练。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以班级的自然小组为单位或让学生自由组合,可以让那些擅长朗诵和喜欢朗诵的学生作各小组的负责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我的班级中,我安排上面提到的那十位学生分别负责各小组的排练,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明确分工之后,也要明确排练的基本要求,比如:
1.按普通话的要求读准字词读音;
2.朗诵要传达出诗歌本身的韵律之美;
3.朗诵要体现出诗歌中的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
4.根据诗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5.根据需要选择多彩而恰当的朗诵方式和小组内部的分工配合方式等。
四、全员参与课堂朗诵表演,全方位感受诗情之美
学生在一两天的准备后,可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琵琶行》诗歌朗诵比赛和评价活动。在班委的协调运作下,由各小组分别为全班同学朗诵诗歌,同时要求全体学生作好评价准备,作出详尽的朗诵感受和作为听众的欣赏感受记录。
篇2
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处理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他们忽视了诵读最为重要的品质――再创作的艺术。
诵读,不仅是“读”,不仅仅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诵读是一种传情艺术,是诵读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表达的艺术活动。诗歌诵读就是诵读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等,把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借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
而要确定采取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什么样的动作和体态来表现情感的变化,就需要诵读者对诗歌情感进行深度解读,通过认真阅读,领会诗人的感情。诗人是用意象来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表达内心情感的,诵读者在心中见其形、悟其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破译一个个意象。要用心灵感受形象,对诗人的情感形成正确的理解,领悟艺术之美。对这些文字符号产生相应的感受,形成诵读的感觉之后,再通过外部技巧处理,采取相应的表达方式,努力使这些文字活起来,引起听者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沟通作者、朗诵者、听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朗诵的目的。
这样一个从解读到表达的过程,是诵读者再现创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诗歌作品。事实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于文本的阐释及对于情感的解读,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通常也是这样进行的。因为应试的需要,教师需要使学生理解诗歌文本的含义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问题在于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教师没有把分析的成果与诵读联系起来,致使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不能很好地培植学生的内心视像,形成诵读感觉。也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诵读与文本的分析并没有紧密的关系。
此外,中小学诗歌教学过于依赖朗诵带。朗诵带虽说都是名家的声音、名家的处理,还有各种配乐,但是也存在问题,在选择与使用时要慎重,要反复地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过于依靠朗诵带,依靠名家示范,会误导学生以为诵读只可以是一种语调、一种声音、一种模式,而忘记了诵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品质――再表达、再创作。诵读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而作出不同的演绎。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诗歌讲析时,应做到分析与诵读并重,并去创造性地工作,自己做诵读的典范,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这对应试也是有益的。
问题二:学生诵读的字音不准。一是方音的影响,二是误读。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较为普遍,我们认为,原因是许多学生忽视了诵读的最基础的问题――读音标准。
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基础,必须给以高度重视。方音问题,主要是受社会语音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普通话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但是,这仍旧是在诵读课上要强调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在课上给学生放了几位主持人用方音诵读的诗歌,虽然问题被放大了,不过意在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问题:诵读诗歌,要注意使用普通话。误读问题,一方面是由主观上不认真造成的,就如同学生写字,错字经常出现,很少有学生会在弄不清楚宇音的时候查一下字典。另一方面,也与外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目前制作的诗歌朗诵的音像制品对于字音问题越来越不严肃,只在乎感情的抒发、气氛的渲染、音乐的配合,而不注重朗诵的必备要求。李默然、田华等老一辈朗诵艺术家,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因此他们的朗诵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我曾经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专挑他们的毛病,可是很难找到。但是现在我们在网上听诵读作品,很容易就会发现读音问题。所以教师在运用音频作品的时候要慎重,讲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出有利的东西,排除不利的因素。
问题三:在诵读课上,我请学生诵读前一次课分析过的作品,并且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名篇,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踊跃诵读的学生中只有一位是脱稿诵读的,而且是为参加学院举办的诵读比赛而背下来的。我在教学中也发现,能背诵几句诗歌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反映了目前人们对于诗歌作品的漠视。
诗歌诵读是对诗歌作品的再创作,这个过程的前提是必须喜欢它、热爱它。但是,目前的诗歌爱好者是极小的一部分,诗歌的生存空间相对狭小o 1986年,《星星》诗刊评出中国十佳诗人,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齐聚成都,人们寻求一切机会与诗人接触,情况比2005年的超女还火。而现在,《星星》诗刊主编梁平这样说:“你不能去问一个诗歌期刊的主编,他的杂志发行有多少册,这就像问一个女人她的年龄一样,那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纵观诗歌发展的历史,辉煌的成绩都是在创作与传诵的交相辉映中造就的。《诗经》既产生于贵族,也产生于民间。唐诗的辉煌,也与其广为传诵水融。曾有这样的传说,白居易写诗,喜欢先给不识字的老妇人读,老妇人听懂了,这首诗歌才算通过。从此可以看出,在那样的时代,不识字的人都喜欢听诗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诗歌也曾席卷全国。电影《相思树》中主人公的几段《致橡树》朗诵反映了人们对于诗歌的热情。而如今诗歌却备受冷落,正如《相思树》中主人公在最后一次朗诵前说过的话:“现在不是诗歌的年代了。”
诗歌的发展如何遭遇瓶颈,可谓众说纷纭。但无论怎么说,优秀作品的不断产生,是激发人们热爱诗歌的原动力。不是“诗歌创作的年代”,也很难是“诗歌朗诵的年代”,没有创作的不竭的生命力作为依托,诵读也很难顺利进行。
篇3
就在这时,我在学校的一次培训中接触到“行动研究”,我感觉它离我很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觉得做语文老师已经不容易,再搞“理论研究”太难。 而2007年开始,学校计划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我做一个计划,其间遇到很多困难。张彤校长指导我用“行动研究”,我边学习边使用,这一个计划在张彤校长的指导下修改了5次得以实行,成文两万多字。后来学校又给了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并引导我将计划分解为多个小课题,进行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在全校教师小课题培训中,给我机会主讲。
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很多教学困惑,很多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用“小课题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它还真帮我度过了职场的“七年之痒”。我的学生不论普班还是实验班,都很喜欢上语文课,并且高考成绩也很喜人。现在,我校每学期都会进行此类的培训和总结,有请专家名师培训,有校内老师介绍自己的研究经验。我只是其中起步较早的一位,没有动人的故事,只是通过自己对小课题研究的具体看法和做法来和大家交流思想。
我在教了三届学生之后,总结发现:语文原本是一门可以让人非常喜欢的学科,可现在的高中生,很少有对语文课说“喜欢”的,我校高一学生也是如此。与此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待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使我校高一新生不讨厌语文课,喜欢语文,这是摆在我校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许永远只能是事倍功半。
这个课题的发现,就是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来的。
发现了问题,有了困惑,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呢?确定课题,也就是找能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决问题的总方法。课题确定本着“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的原则。
于是,我的研究课题《用“现当代诗歌”激发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这样形成的:
针对我校高一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缺乏的现象,首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大小环境因素的影响”。大环境因素,主要是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和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小环境因素,主要是语文教师的影响和其他学科的影响。接下来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才能使我校高一新生不讨厌语文课,喜欢语文,提高学习兴趣”。于是,在开学之际,采用问卷调查与口头交流的相结合的形式,做了一项“高中新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并对高一必修一的教材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尝试利用“现当代诗歌”单元在高一年级的教学,来引领学生通过诗性阅读、整体感悟,让学生喜欢诗歌,喜欢语文。
朱光潜先生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现当代诗歌在“必修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我知道高中语文教学中现当代诗歌教学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据我所知,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有的教师只讲4课时,就急于讲第二单元“文言文”,而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索然,由此,很大一部分同学仅仅在高中学了不到一个月的语文,就对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现当代诗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到底有怎样的优势呢?我想到了现当代诗歌的“激趣”优势,即它更易设兴趣情境,更易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更易学习技巧并激发创作兴趣,更易感受意象,为古典诗歌打基础,更易让语文教学美起来。
经过思考,我确定这一课题,也就是坚定尝试用这一方法解决我所发现的问题,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有无作用。
我发现如何提高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多老师都在探索,但如何发挥现当代诗歌的作用还很少有人思考。而现当代诗歌在高中阶段如何教学更有效,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也还未被重视。
在查阅中我也极力寻找可借鉴的经验,但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书刊中,对此课题探讨和研究都非常少,查找到的(PPT)大都是对现当代诗歌的教学研究,而未涉及“现当代诗歌”与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关系,更没有提及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或策略。
我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现当代诗歌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发利用教材,并制定计划策略,在讲授的同时,更好地用现当代诗歌激发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体会语言之美,享受学习语文的自然与快乐。
课题确定后,就该进入下一环节——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我首先确定了研究时间为每届高一的上学期,第一批研究对象为本届高一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研究目标为用“现当代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了解当下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后,在现有研究背景下,初步拟定自己的研究过程。我确定的研究过程主要是三个方面,即课堂教学,拓展阅读,活动设计,“如何用教材激趣—课堂教学策略,如何用拓展激趣—拓展阅读策略,如何用教学活动激趣—教学活动策略”。
有了比较完备的计划后,便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推进研究。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即如何用教材激发兴趣。本项策略下,我设计了多项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操作办法,有“三分诗,七分读”的朗诵策略,“析意象,抓根本”“品意境,悟感情”“知人论世,升华融情”的三种解读方法。
篇4
一.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个体条件准备稿件
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朗读,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欣赏声情并茂的朗读录音,使学生们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并体味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另外,我还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赛诗会”等活动,评选出“最佳演讲”和“朗诵之星”等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朗诵的积极性,并发现和挖掘了一些学生在这方面的天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熟悉的诗文作品。教师之前可适当指导建议,如材料稿件长短应以3―5分钟为宜。原因是对于一个作品来说,要想完整地表达它的意境,感情,思想等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太短,朗读者自身的感情都来不及表达,意犹未尽之时已经结束,而对于听众来说,也只是浅尝到辄止,来不及品味;相反,如时间太长,激情难以保持,对于观众来说也会审美疲劳,产生反感。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相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都是渐渐增强,对作品能有一定的理解,加上音色相对成熟,所以应选择一些能体现主旋律,比较昂扬大气,句式有长有短,情感起伏较大的作品。就男女生性别来说,应根据学生各自声音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文本。男生音质雄浑低沉,适合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将进酒》;女生音质尖细清脆,适合朗诵李清照的《声声慢》,舒婷的《致橡树》。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自身情感表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本,如害羞内向的同学对于表演激情的文本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满江红》在情感把握上就不容易抓住文本神韵。
二.挖掘学生潜质――围绕“内三外四”具体指导
一旦稿件定了下来,接下来围绕朗诵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指导。主要包括“内三外四”。“内三”主要指情景再现,内在语和对象感;“外四”侧重于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在学生总体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帮助他们综合感知,进行情景再现,可以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时间觉,空间觉,运动觉等角度进行细化指导,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确定的文本,让学生熟悉作品,查阅艾青的资料,诗人的经历以及写诗的背景,明确:当时28岁的诗人在爆发,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借一只小鸟对土地的眷恋,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深情。确定诗歌朗诵的感情基调:深沉的爱。接下来,具体细化指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理解,感知到全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到“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和黎明---”第二层从“然后我死了”开始到最后,划分的标准是由生到死。进一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安排停连,重音,节奏等。如“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指导学生模拟嘶哑的音乐,缓慢低沉的语调;接下来三个以“这”开头的句子应快速连读;最后一句“因为”开头二字要包含感情,一字一顿读。总之,整首诗要让学生明确的基调是:深深的爱――这一大方向不变。
三.调动学生感情――选择合适音乐,锦上添花
诵读,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真挚的感情是诵读的生命。语速的快慢,重音与强调,停顿与连接,语调的抑扬等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选择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借助选定的音乐,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深入领会诗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会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营造这种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指导学生选择音乐背景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与内容相和谐,二是要注意音乐出现的时机,要么在朗诵开始出现,以营造气氛,引领朗诵者和欣赏者入情入境;要么在朗读进行当中,感情渐渐饱满趋于爆发之时音乐出现,以烘托与渲染,将朗读者与欣赏者的感情推向。当然,配乐所需要的音乐一般选取没有歌词的纯音乐、中国古典乐,要避免对朗诵本身造成干扰,音乐的选择相当重要且必须慎重,应该把握好一个原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否则不如不用。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朗读的工具,一旦选定了,就要保证它的音响效果。根据室内外场地的大小来调整好音量,一般低于40dB,会让部分观众无法感受音乐所营造的情境氛围;如果高于70dB,就会干扰朗读者本人的朗读效果。总之,对于配乐朗诵的每个细节都必须经过再三的推敲以求精益求精,真正做到锦上添花。
四.配合学生表达――辅佐肢体语言,心有灵犀
在朗诵中还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编排一些适当的动作。很多时候,得体的动作往往是内在感情有效的外显和延伸。即朗诵的形体语言。它是艺术化的生活动作,动作幅度相对于动作真实的既有夸张又有收敛,主要以描述和情感动作为主。如陆游的《钗头凤》,可设计表情性动作,抓头,攥拳,发抖以表现陆游的自责,悔恨和痛苦。如李白的《将进酒》,可设计示意性动作来表达选定性的内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表现李白的豪情与洒脱。提醒学生动作要少但要精,不要为了动作而加动作;动作要协调眼神,手势表情神态;动作要大方舒展有力度,不能只动小臂,要大臂带动小臂。最后要禁止学生出现习惯性的动作,如背手,插兜,袖手等动作。有时还要观看合作者的表演,做到搭配得恰到好处。
五.根据学生条件――多次反复辅导,潜移默化
据相关人员研究发现,人的记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遵循一定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刺激,强调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准备诵读时,之前的多次辅导十分重要。这里说的多次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高强度地训练,而是一次指导后学生在自身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在相隔一些时间后(一般为二到三天)再次进行检查,再次强调或重新安排新的重点,如反复强化,学生的潜意识不断受到刺激,尤其对于一些忙于学习,考试时间紧迫参加诵读比赛的学生效果更好,与此同时,安排聆听名家朗诵,教师范读,再与自身朗读的对比,通过不同方式的练读,促进朗读技术的内化,使学生的感受力进一步增强,激发他们对朗诵技巧的重视。
篇5
【关键词】语文实践教学;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王洪才《论教育学的三重视界》,指出实践的视界是教育学的第三重视界,是“教育学的归宿”。实践教学这一独特的教学形态,以突出学生主体参与,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实践能力为特征。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主要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的总称,不仅包括专业课程,也包括文化基础课。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堪称百科教学的基石,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的探索意义重大。
一、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种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并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随着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探索的深入,一些卓有成效的模式也应运而生。
1.模式一:案例探究研讨式
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探究研讨式,即借鉴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切入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一模式中的案例,既可以来源课文,也可以根据生活的热点选定。如《胡同文化》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北京胡同文化与地域的关系”这一问题后,可先让学生寻找阅读校图书馆及网络中“胡同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阅读后分析思考形成小论文,先在小组范围研讨修改,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理论的探究研讨,的主要环节有:设计研讨案例——搜集相关资料——形成初步结论—组织课堂讨论——形成创新观点。
2.模式二:参观考察交流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日新月异的今天,职业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也必须走出课堂,甚而走出校门。参观考察交流模式主要在课外进行。教师在明确实践教学的主题范围后,组织学生个人或分组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最终形成成果。基本流程为:确定参观考察选题—制订参观考察计划——开展参观考察活动——归纳总结形成成果——组织成果交流汇报。
如组织学生聆听学校周末大讲堂讲座《走近孔子》,通过聆听讲座、撰写感悟、交流分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模式三:仿真项目训练式
借鉴职业学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尝试经验,语文实践教学也可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学素材,在课内营造仿真的场景,进而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环境当中进行,即采用仿真项目训练模式。
这一模式一般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或在专门的实训室展开。如口语交际的教学,即可在教室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情境进行训练。而应用文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方式。如一位老师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讲授“调查报告”时,就结合实际设置了一个情境: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学校打算购买100台电脑用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每台电脑单价控制在4000元以内。要求学生对当前的计算机市场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提出购买建议,两周后提交报告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调查成果。
4.模式四:综合表达评议式
加德纳在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每个人智力至少有语言智能、空间职能、音乐职能、身体运动智能等七项智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多元化职能的发展。语文实践教学中的综合表达评议模式为学生多项智能的展示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综合表达评议式,指教师根据语文实践教学的目标,开展调查研究、采访、朗诵、表演、主持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基础上由教师或学生组织,在课内进行共同分享和评议。经由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获得丰富多元的感受并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
如戏剧单元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本剧的编演。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内或课外选定剧本,并进行修改,确定角色分工,进行练习,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交流并由学生评委打分。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对戏剧知识的了解,也锻炼了想象、创造、口语表达和表演等能力。
这种这一模式的主要环节有:确定活动内容与形式——调查搜集研究资料——明确分工练习准备——开展综合表达活动——进行活动效果的评议。
5.模式五:专题竞赛提高式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为充分实现自身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处于竞赛之中对胜利的渴望是最强烈的,所做的投入是全身心的。以竞赛方式进行语文实践教学,既可以有效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能使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得到强化。
运用这一模式,确立竞赛主题时要注意由点到面,有一定代表性,同时选题要使学生乐于参与。如讲到古代诗歌单元时,在学生学习背诵《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的基础上,可适时在班级、年级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形式可相对灵活,个人单独参加或小组协作参赛都可,在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通过比赛,以赛促学,展示学习的成绩,巩固诗歌朗诵技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这一模式的主要环节有:确定竞赛主题——制定竞赛方案——选手训练准备——教师指导点拨——组织开展竞赛——总结汇报经验。
二、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的注意点
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职业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中,作为参与者、合作者的教师应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层次性、有效性等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语文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诱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力求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情境中对知识的建构过程。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要重视与学生“先前经验”的联系,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课文《芙蕖》引导学生以文章为案例研讨时,可以播放荷花各个时期各种情态的图片,通过一幅幅生动靓丽的荷之影,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相关的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我们也可以通过巧妙设问等方式创建良好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采用新型的评价方式
职业学校的语文实践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方式多维度、结果多鼓励等特点。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和评价的情境有关,可以是任课教师、同学,也可以是班主任老师、相关教学参与人员,并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内容则应联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一起纳入评价视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包括口试、笔试、观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结果旨在激发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融入专业的知识元素
“专业课要以文化课为基础,文化课又要在专业课中得到深化。”语文实践教学不能忽略语文学科与专业的联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从这个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挖掘并整合语文教材中与职业素养有关的内容。语文实践教学的成果也可鼓励学生采用专业技术手段表现。如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文字处理与Powerpoint技术进行主题演讲等等。
4.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
对于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去磨合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语文实践教学同样如此。首先必须保证语文实践教学的课时,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才能获得实际保障,才可能取得质变效果。在保证课时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校内外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出路研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
[2]张巍.关于高职五年制语文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3](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沈致隆译,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