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4-05 22: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模拟法庭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篇1

我们以张丽医疗事故案为案例,具体制定了法庭实施计划,做好了庭审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的人员分工和会场的布置,整个模拟法庭的程序合法、执法严谨,是一次成功的法律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我们增强了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思想上提高了创新意识,在本案的审理中,我的身份是合议庭笔录员,被害人死亡的原因是本案的焦点,在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倒置中,作为被告,应当就其行为的科学性、及时性、没有过错的事实承担举证的责任,本人就举证责任倒置这一问题谈一下心得体会

一、在举证责任倒置中,反对的一方应当就某种事由的存在或不存在负担举证责任。

民事责任特别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这些要件事实的存在也构成了决定原告是否胜诉的关键。但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原告不必要就这些因素的存在与否都负担举证责任,而应当由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与否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不仅仅是指证明责任依据法律的规定发生特定分配的现象,同时还意味着反对一方所证明的事由在法律上作出严格的限定,即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反对的一方究竟应该反证证明什么,必须要由法律规定。通常,由被告方证明的事实是由实体未能加以明确限定的,其证明人后由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对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明;二是对不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明。在某些情况下,对这两个事实的证明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被告证明损害是由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则不仅表明被告没有过错,而且同时也表明损害的发生与被告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两个问题有可能也是相互分离的。例如,被告证明损害是因为不可抗力造成的,应可以表明其主观上没有过错,从而应当被免除责任。

二、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由被告承担证明某种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如果其无法就此加以证明,则承担败诉的后果。

举证责任倒置表面上是提供证据责任的倒置,实际上是就某种事实负有证明其存在或不存在的责任的倒置,是证明责任在当事人间如何分配的问题。然而,举证责任倒置不仅仅是对事实证明责任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对这种举证责任的分配常常直接影响到诉讼结果,即“举证责任分配之所在,乃胜诉之所在”。因为一旦倒置以后,举证责任被倒置的一方负担了较重的证明义务,如果其不能够就法定事由进行举证,便推定提出主张的一方就该事实的主张成立,这就会从整体上影响到诉讼的结果。

败诉后果的承担表明了举证责任倒置实质上是一种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是一种结果责任,解决的是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败诉风险的承担问题。在实体法上,对被告方对此要举证证明也有相当的难度。例如,在高度危险责任的情况下,被告必须证明危险是由原告的故意造成的才能免责,倘被告无法就此举证则可能要败诉。这样,举证责任倒置通常是和严格责任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举证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转换的区别。举证责任的转换与严格责任问题没有必然联系,任何类型的案件在诉讼中都可能出现举证责任转换的现象,它不涉及抽象的实体法规范,只是当事人在具体诉讼过程中相互活动。

三、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案件中,发动诉讼的原告一方,也应当对部分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的责任。

篇2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近年来,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课程开设。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其教学效果无疑值得关注。有学者对湖北、河南等地7所高校600名参加过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效果好的仅占11.2%,较好的占47.7%,一般的占36.5%,不合格的占4.5%[1]。近四成的学生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效果一般或者不合格,说明实验课程能否受到学生欢迎,关键不在于课程的实验性质,而是取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本身。近年来,笔者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开设的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历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评教中均名列前茅。综观国内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笔者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笔者认为,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亟待变革。

一、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早期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之中,近年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课程。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时,一般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巩固诉讼法学知识、熟悉诉讼流程,如有模拟法庭实验教科书在阐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时指出:“通过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进行演练,使学生熟悉开庭、法庭调查程序;法庭调查中7种法定证据的各种举证和质证方法。”[2]随着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课程的开设,模拟法庭实验应当成为一门培养法科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实践型课程。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亟待从定位于服务诉讼法学教学的一元目标走向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多元目标,即应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培养学生运用实体法分析案件的能力。审判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体纠纷,而实体纠纷的解决依赖于实体法的规定。在实体纠纷发生后,如何选择相应的实体法规定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或判断当事人的责任并非易事。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应该抛弃以往模拟法庭只涉及程序法问题的传统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根据案情分析实体法律关系,判断实体责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实体法分析案件的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和程序操作能力。讲究程序、注重程序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律职业人应有的思维方式。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诉讼法规定的环节和步骤进行模拟审判,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程序的价值,感悟程序的真谛,并掌握庭审操作规范,培养程序意识和程序操作的能力。

三是培养证据意识和证据运用能力。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法院赖以裁判的依据。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从而培养强烈的证据意识。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让学生在案件事实复杂的情况下,能迅速地抓住案件的主要矛盾,明确双方的争论点和共识点,并体会到如何围绕争论点向法庭举证,如何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在扑朔迷离之中如何认证,等等。

四是培养学生庭审语言表达能力。法庭语言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除了一般语言表达所要求的准确、流畅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譬如法官的庭审语言必须保持中立,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公诉人、律师对当事人、证人的庭审询问也有特别的要求,如不能采用诱导性的提问方式,等等。这些庭审语言的技巧和规律,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的训练才能逐渐地掌握。指导教师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根据庭审语言的要求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五是培养学生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撰写法律文书是法科学生的基本功,也是法律职业人必备的技能。就法律文书的写作而言,从理论上讲并不是很难;然而让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书并非易事。在模拟法庭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案卷材料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撰写相关司法文书,这为培养学生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实战机会。指导教师应该抓住此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写作、指导教师批改、点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六是培育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正义是法律的天然属性,诉讼是输送正义的基本方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绝非教师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应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悟,诚如学者所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不同角色交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情感场,才能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其道德认知的内化,即法律职业情感和态度的养成[3]。而模拟法庭实验正好为此提供了环境。

二、教学形式:从表演走向实战

篇3

分层递进教学是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即: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维果茨基把现有发展水平与最高潜在水平间的发展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这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他认为教学必须从学生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即: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的差异出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递进教学正是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有益的尝试,是一种在教学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能动性相适应的、着眼于学生分层提高的教学策略。

二、在实训课中运用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必要性

1.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训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其“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难度应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推动学生的发展。在实训教学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确定与之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才利于教师把实训教学难度确定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才能较好地解决实训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矛盾,使学生不断形成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提高实训效率的需要。由于现行实训对象间存在学科基础的差异,统一层次的训练的教学方法,有其较高的规模效率,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由于学生获取实践技能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个学生获取同样实践技能所需时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相同时间、空间内按统一的实训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这些学生的实训效率,而部分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该实训的目标。因此,实训中应把获得某种实践技能所需时间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施教,也即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

三、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实训课中的具体应用

在实训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全体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确定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协调的分层实训教学目标,使实训难度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递进,以求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并较好地促进学生的素质的提升。

1.学生分层。首先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后,将学生分为不同水平的层次。如:最高层可设定为能独立操作并能有效完成实训任务的同学;第二层次可设定为在老师的讲授下即可完成实训任务的同学;最低层次可设定为需要老师的个别指导才能完成实训任务的同学。

2.目标分层。根据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的目标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把不同层次的实训目标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最佳发展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并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3.分层递进。当最低一层的学生达到了本层的实训目标后,即:可将该层的目标递进到高一层的目标并鼓励学生努力去完成,以达到递进之目的。

以法律实训课为例,希望能抛砖引玉。首先,在实训开始,召开被训学生动员大会,使学生明确该实训的意义、基本程序和要求,公布实训小组负责人和成员的名单,并介绍各自指导教师。其次,要求最低层次的学生必须到实训中心进行认知观摩实训,观摩的内容是从“中国法庭”、“经济与法”等栏目收集的案例和高层次同学的模拟庭审和辩论谈判活动。再次,我们根据现有案例的具体情况设定不同层次的实训小组,并依据学生现有程度,指定实训中审判、原告或被告组中的骨干成员。各个活动小组推选出代表来担任模拟法庭中的各种“角色”。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模仿现有的案卷完成模拟开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如:证据材料的调查、整理;书、答辩状、词等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法庭辩论训练等。并按照法院审判庭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模拟审判。最后,当模拟庭审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模拟法官、检察官、律师及原、被告在模拟法庭审判活动中的表现、被训同学在参加法律实训的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全体被训成员整体协调情况、小组法律文书的质量以及被训学生个人的心得体会分别进行评议打分,最后确定该被训学生法律实训成绩,以及是否能升层递进。

参考文献:

[1]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中国民商法律网,2006.12。

篇4

关键词:民法 教学工作 现状研究

民法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核心课,同时也是众多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法内容丰富,理论博大精深,要将民法知识全面准确地介绍给学生,实非易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多年从事民法课程教学工作,其中既包括法学本科专业民法教学,也包括非法学专业民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其加以分析,为今后民法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民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民法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积极性不高,抱着应试的心态来学习,学习效率不高,不愿意主动思考、探讨。这是基于一些同学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了公共课程的心态导致的,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停留在表面,甚至有些同学平时上课从未认真听讲,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几天法条,做几天练习,只求考试能过关,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家学习民法课程的热情,完全无法掌握民法的精髓。殊不知,民法课程的学习对于今后大家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民法规则的掌握对于今后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的解决,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很多院校对于民法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课时的设置不够合理,对课程的定性不够准确。有些学校将民法周课时设置为2课时,对于民法课程教学工作而已,2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民法课程包括民法总论、民法分论两个部分,其中民法分论中涵盖债权、物权、婚姻、继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只涉及到民法总论部分,必然不利于同学掌握整个民法知识体系,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掌握民法具体规则,不利于今后实践中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也就无法发挥民法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笔者曾在任教班级就学生对民法学习的兴趣点做过一个调查,85.6%的学生认为民法学习的重点应该在民法分论而非民法总论,现行课时安排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民法知识学习的要求。

3.教学手段有限。由于民法课程相对于其他法学课程而言,理论性较强,除了课堂教学以为,很难引入其他教学手段,如模拟法庭等。这就导致民法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加强课堂互动,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解决民法教学工作中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根据对上述民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要求,笔者对如何加强民法课程学习,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民法学对于整个法律体系而言,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现行的《民法通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单行法之一。掌握好民法的相关法律规则,可以为学习其他法律打好基础。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每位公民都应当掌握必要的一些法律知识,对于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奠定良好的法律知识体系基础,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只有同学能认识到民法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转变心态,加强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2.适当增加民法课程的课时,彰显民法课程的重要性。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增加民法的课时量,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安排每周六课时,共开设两学期,才能完成民法总论和民法分论的课程讲授;非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安排每周四课时,开设一学期,在讲授民法总论的同时,适当讲授民法分论的重要知识点,虽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民法知识体系。充足的课时安排,能保证教师有充分的课时来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梳理相关知识点,最大限度地扩充知识结构。

3、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可以尝试教学形式多元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民法院旁听民事案件的审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灵活性。组织学生旁听之后,要求学生提交心得体会,并适时地利用课堂实训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樱将所学知识与司法审判实践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力度,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最新的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必能在民法教学工作中取得突破和创新。通过向学生介绍民事法律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民事纠纷或民商事法律事务中当事人的目标,并切实感受当事人在实现目标过程的优势和劣势,达到融会贯通理论知识点.解决未来职业实践中难点问题的目的。

民法学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基础教学活动,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以期未来能实现规范教学,发挥民法学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语湘.公安院校民法课程的改革和建设[J]福建警察学学报.2016年第1期

篇5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我校大学生立人教育工程,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团委、素质教育中心、学工部等联合举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重阳杯系列活动。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吉首大学委员会

吉首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吉首大学学工部

吉首大学素质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

(三)活动主题: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活动对象:吉首大学全体全日制本科生

(五)活动时间:2012年*月*日——*月*日

(六)活动内容:

一、 征文比赛:

(1)、征文主题: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投稿要求:

1、标题自拟,文体不限(小说、剧本除外),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2、文章要求:标题,小三,黑体,具中;正文,小四,行距20磅,宋体

3、请用电子邮件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字样,文尾注明作者基本情况(如院系、班级、姓名、联系方式)。参赛选手投稿时统一以标题(宋体小二号)、署名(楷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的电子排版格式,于10月30日前发往邮箱:******。

(3)、征文评比:

1、评稿人:

2、评比要求:本次活动将本着“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定。

3、评定程序及标准如下:

初审:有评审机构选出所有符合征稿要求的优秀入围稿件;

复审:在入围稿件中评选出最中的获奖征文。

4、初审评分标准:

项目要求 内容是否符合主题 思想积极健康 语言通顺、表达流畅 合计

分值 50 25 25 100

注:征文评分达到60分及以上的稿件进行复审。

5、复审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独到的观

点及视角 普遍广泛积极意义 条理清晰

表达流畅 语言优美

文字洗练 内容切题

详实丰满 合计

分值 30 20 20 20 10 100

(4)、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200元(现金)及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100元(现金)及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50元(现金)及证书;

优胜奖(5名)精美礼品一份(总计100元)及证书;

征文结束后,获奖作品将择优推荐到校新闻网、校报及其他校外媒体发表。

二、 演讲比赛:

(1)、演讲主题:我心中最美的

(2)、时间安排:

1、初赛:10月中旬结束。各学院自行组织初赛,挑选出1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

2、决赛报名方式:10月21日前将参赛选手基本情况(姓名、学院、班级、联系方式)、演讲稿件报送学生会学习部(校学生会办公室立人食堂五楼,电话:0743-*******,电子邮箱:*********, 联系人:***)。

3、决赛抽签时间及地点:10月28日上午11:00在吉首大学学生会办公室。

4、决赛时间及地点:10月28日下午2:30在砂子坳校区模拟法庭举行决赛。

(3)、评分标准:

项目类别 要求 分值

演讲内容 主题鲜明、思想性强、内容真实、积极向上,有说服力。 5分

演讲技巧 演讲选手须用普通话进行脱稿演讲;语言标准,口齿清晰,能根据内容抑扬顿挫;有姿态语言的表达,演讲有感召力。 3分

气质形象 演讲者衣着整洁、仪表大方;演讲时表情自然,举止得体。 2分

演讲时间 演讲时间控制在5-8分钟。演讲时间不够或超过时间该项得分取消。 1分

(4)、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等奖2名(150元),二等奖3名(100元);三等奖5名(50元),其他进入决赛的选手为优秀奖。所有获奖选手将颁发证书和奖品。

三、 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1)、主题: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讲座安排

吉首大学2012年“重阳杯”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安排

场次 主题 主讲人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第一场 重阳节的由来及内涵

第二场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赏析

第三场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

第四场 忠、孝——现代美德的内涵

(注:讲座主题暂定)

四、 读经典,乐分享

(1)、活动主题:读经典,共分享,心快乐

(2)、活动内容:

推荐1、推荐自己阅读好书、好文章、好句子、好漫画、好笑话、好图片等,附上自己的读后感或推荐理由(字数不限),内容简介。

推荐2. 推荐自己看过的有教育意义或是让你内心感触很大的好电影、好视频,并附上推荐理由及内容简介。

分享1、交流:在看完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写新感受、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对这部作品的评

价,组建交流小组并互相交流分享,以获得更深的领悟。

分享2、共享:可以将读后感、推荐理由的材料发往******,将在共享平台上。

(3)、活动要求:

1、建立“吉首大学读经典乐分享”的新浪博客和微博,并开通同名的腾讯微博;及时在新浪博客上读后感、推荐资料等乐享资料。

2、各学院每个月必须要推荐10篇真实且优秀的读后感等乐享资料。

3、同学们都可以再活动主办方开通的微博及博客上留言,及时推荐乐享,乐享资料,微博注意的格式是#吉首大学读经典乐分享+乐享资料#。

4、优秀的阅读分享者,将有小礼物派送。

五、 敬老活动:(养老院慰问演出活动,可以联合多个部门或者社团,具体方案待商榷)

(七)工作安排(待方案定了后,再具体分工安排)

一、前期的策划准备,宣传赞助

二、中期的活动开展,评奖颁奖

三、后期的活动总结,成果展示

(八)经费预算:

吉首大学2012年“重阳杯”系列主题活动经费预算

服务开支 开支

项目 开支明细 此项开

支预计

水 演讲比赛:评委10*1.5 90元

征文比赛:评委10*1.5

颁奖晚会:工作人员及老师40*1.5

奖金 征文比赛:650元 1700元

演讲比赛:850元

读经典乐分享:200元

购买证书 征文比赛:11*3元 132元

演讲比赛:13*3元

优秀工作者:20*3元

讲座费 300元*4场 1200元

横黄 征文比赛:2*50元 400元

演讲比赛:2*50元

读经典乐分享:4*50元

展板 4*50元 200元

其他(车费、打印费等) 200元 200元

篇6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德育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形式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开拓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形式,将德育课程推广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课教学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然而,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德育课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厌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

1 修订教学大纲,适合学生实际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素质不高、学习习惯较差的现实,却肩负着三年后为企业及社会输送合格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的重任。因此,如何教育以及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则摆在了德育课堂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使德育课真正远离说教而富有内涵,必须修订教学大纲,使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

1.1制定新的课程目标

德育课往往重视理论说教,结果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学生实际,考虑未来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育人规格。为此,笔者认为德育课程应以培养做人为基点,以爱国教育为基础,以努力学习为主线,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质量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

1.2调整德育课程内容

为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需在以德育课程目标为导向,结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在保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方针一致性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如对于政治常识删除概念眭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接触到的现实性内容。《法律基础知识》中则略讲《行政法》和《诉讼法》,增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哲学基础知识》,在保留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其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淡化对原理概念的枯燥记忆,强调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重在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其从中受到启发感悟,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开拓教学模式,倡导真情互动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为了彻底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僵硬死板的说教模式,我们应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因此,我们提倡开拓新的德育教学模式,如活动教学模式、环境教学模式等,倡导师生、生生真情互动,达到德育教学要回归生活,使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的目的。

2.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灵,让书本中理论和学生的心灵相沟通,和学生的思想相碰撞,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如许多中职生往往认为自己是中考的“失败者”、“淘汰者”,瞧不起自己,有自卑感,我们可在哲学中通过人与社会关系、人生价直观的实现等内容的教学,列举我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平等的对话、诚恳的点拨,使学生由茫然到释然,解决心头的困惑。

2.2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师生互动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必须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台,要让演讲、小品、辩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走进德育课堂,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如在法律知识教学中,组织学生收看央视的《今日说法》和省台《举案说法》,并让学生自己课后搜集、整理身边的案例。学生举例,学生评述,对于一些典型案例则组织学生表演,进行案例再现,组建模拟法庭,在双方辩论中分析法律条文。通过以上环节,彻底改变了德育课堂教学传统的“一言堂”模式,课堂教学一下活了起来,枯燥的理论被赋予了生命力。

2.3针对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内化

德育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思想转化及行为改变,因此,应在德育教学中推行感悟教学,让学生在学完相关理论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心得体会。这样的感悟,既可直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知识的内化,又可真正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窥一斑而知全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完善考核机制,贯彻考核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心灵的净化,掌握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井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掌握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正确方法,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形成高尚人格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完善德育课程的考核机制,即在德育课程改革中,把课程考核与学生接受教育的态度、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同时,在考核中还要努力贯彻以下原则:

3.1学生主体性原则

新的考核机制中要偏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突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解决,避免枯燥的记忆、机械的重复。同时在考试形式上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可将试卷成绩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上课的积极性等挂钩。

3.2行为动态性原则

在考核学生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动态。既看到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不能是笔下一套,行为另一套。

3.3知行统一性原则

篇7

【关键词】高校;法学人才;实践

前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轨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法学人才。目前,高校法学教育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法学教育在经历了迅速、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也不可回避地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存在着困扰其自身发展的许多问题。在当前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正视法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高校法学教育的良性发展,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本科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法学教育要为推进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实践服务,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当是致力于培养构成中国法治基础并能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律共同体的力量。那么在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上,诚如徐显明教授所言,是一种三维度法律人才培养的定位。具言之,就是“思想有深度、知识有广度、实践有力度”的法律人才的培养。

首先,学生专业思想要有深度。就是说法律是理性化思维的产物,法学教育所要培养的法律人才不仅仅是掌握法律知识与法律技术的人,法学教育要致力于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从总体上来看,就是要训练出能够对现存制度的一种批判性思维,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具有建设性作用。实现这一维度的目标,需要加强理论法学的教育与训练。

其次,专业知识要有广度。知识有广度就是说法科学生在掌握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基础上,能够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法律科学在面向社会生活的时候,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因此,除了全面系统的学习法学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当涉猎与掌握其他学科,特别是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只有在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或者说知识有广度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既能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又能从事立法、司法、律师等法律实践工作的素质全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第三,实践有力度。法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有效结合,“这就要求我国法学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实务型)人才为目标”。要达成这一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核心就是着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体现在法学教育与法学教学上,将主要表现为法学教学的方法应当多样化,应当活泼与务实,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案例、诊所式、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增强法律共同体的认同与职业伦理意识。这就需要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改变许多法科学生毕业后仍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无法把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现象,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造“实践教学‘硬’环境不佳,‘软’环境也不理想的状态。

二、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上来看,我国法学实践教学从整体情况来说,由于开展时间、投入经费、实践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各高校的实践教学状况是不平衡的,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定位不清,实践环节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在平时的学习中,学校向学生灌输的更多是条文化的、抽象的法律规则。这使学生老师严重脱离实践,“侨居”于“宝塔”而很少投入真正的法律案件中。实践环节基本因循过去的做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对法律实践的基本感知。其次,实践环节单一,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各法学院校在其教学计划中都安排毕业实习。但多数高校实习没有计划组织性,教师投入不足,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动手和动脑。同时,法学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急待提高。第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有些法学院校结合相关课程,搞一些实践活动,如观摩法庭审判或者组织学生模拟法庭,但并未有意识地、系统地将这些活动形式纳入教育计划,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因此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三、以实践为龙头,课程设置为基础构建和培养法学完整的法学人才

第一,要明确法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进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现代法学人才应当是除具备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了解熟悉社会各个领域,从中吸取必要的营养。作为法律应用型人才既具备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以及逻辑学方面的知识的必备性。因此培养应用型职业化开放式法律人才应当是既掌握法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拥有处理各种法律实务专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法院书记员、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助理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助理等司法第一线的法律实务工作。其次,围绕着培养职业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我们开展具体工作。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法律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重视对司法实践部门的市场调研,注重做好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以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部门及立法部门法官、检察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法学、经济法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相应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工作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和反复的修改,最终合理制定出突出开放式职业化特色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计划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等。

第二,要严格学生假期实习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法学院对实习的监管不力是引起当前实习形式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实习期间的监督和科学的考评是确保实习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首先,学生在实习开始前应将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和联系电话报给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将赴各实习点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实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到岗情况、实习内容、实习态度等。其次,采取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合作的方式,对实习的过程进行监督。再次,开通网上教学平台,建立网上实习小组,实现双向、多向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请教指导教师,也可以同学间互相讨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指导实习进程,答疑释惑。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实习成绩。由指导老师结合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意见、实习报告、实习日记、检查情况等综合评分。学生在修业年限内要认真参加实习,实习时间累计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实习日记记录认真,内容具体充实,时间连续;实习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书写清楚,论点明确,言之有据;有实习单位的鉴定,鉴定意见为合格以上。

第三,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的法律人才,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使学生接触实际业务,学到实际本领,而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是很难做到的,必须依赖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如在德国见习服务的实施由法院和政府等部门共同配合完成,大学阶段的实习是由政府机构提供各实习部门,如在巴伐利亚州,由州司法部的司法考试局和内政部负责安排实习部门。同时,法学教育不能脱离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的社会现实,而必须植根于本国社会的深厚土壤。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不至于流于空谈,使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结语

法律是一门独特的学问,有自己独特的行业语言和思维方式。要在一个法律空间里形成有效的交流,参与其中的人必须具备基本相同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必须承认一些先验的理念和原则,遵守一定的思维规则,否则这种交流就不能正常进行。中国属于法典式国家,其法律的历史渊源更倾向于大陆法系。因此,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模式也基本比照了大陆法国家的模式。大陆法国家的法律规则比较抽象,教育内容也比较注重对抽象概念和原理加以阐释。基于这种情况,法学的理论教育在中国的法学教育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自2002年始,我国开始推行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的目的在于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职业建立了统一的入门标准,将有助于独立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我国现行的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我国法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干利民,牟逍嫒.诊所法律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人学出版社,2004.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状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欣欣.法学教育与诊所使教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改革;思路;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58-02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个考核模式:口语表达沟通能力与参与课堂表演能力50%箑书面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30%箑课堂提问10%箑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10%。这种考核模式从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内化过程的完成,有一定的好处和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老师已确定的知识。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新的考试方案是建立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考评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在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在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方法上以“项目作业”为主,在方式上以“小组自评为参考”、“教师评定为主导”;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参与课堂应用知识的过程表现、结果讲解、PPT展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书面表达能力考核。这部分成绩的核定设定为策划书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完成,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由于该课程在理论内容学习上表现为:理论知识较浅,通俗易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怎样把道德规范应用于生活实践并有效有机结合,难度较大。本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知行合一。而要突破这一点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主要是对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没有达到思想教育应该达到的教育目的。笔者一改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在教中采取由学生自由分组组合、自由选题、自己评分,自评方法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第一阶段,老师根据课本学习任务出辩论和讨论题目两组,10~15个题目,由小组自己选择辩题或讨论题目。小组也可以自己根据课本知识模块拟题,但必须上报老师审核。第二阶段,由学生自由分组,5~8人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自选题目(从老师给出的题目选或自拟题),在3~4周内,课余时间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学习委员要到场检查。组长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讨论内容,对小组成员预先考核打分,交学习委员检查,全班集中后交老师。同时小组根据发言讨论的表现,选出本小组的代表人到课堂讨论发言立论。第三阶段,课堂发言讨论,老师、同学根据发言的观点可以提问,老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成员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2.自主研发性学习。第一阶段,在开课后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解说,分章节和模块进行总结性讲解。第二阶段,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分组名单交由老师。第三阶段,依据课本选题制作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角色分配、人员分工等都由小组成员自定。先做出节目策划书(包括选题依据的章节内容,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剧本,组织活动的意义,制作PPT对表演的讲解总结),交由老师审定,定稿后,确定表演时间,小组成员课余排练。第四阶段,学生课堂表演,PPT解说,每组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老师点评,根据小组节目的立意、表演等情况,给小组总体评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个人表现再给个人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本次改革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书面表达能力占总成绩的1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过程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考核实践任务本身占80分,课堂讨论表现占10分。讨论的10分由教师评阅掌握,该部分成绩的高低要以讨论记录为依据。该考核方式的基本要求:按照课本内容将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题目设定在思想教育部分、道德教育部分、法律基础常识教育部分三个模块。知识点的展示和理解应用可以以辩论、演讲、朗诵、小品、PPT、快板、情景剧、案例、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在课堂表演。整体的流程根据本班教学计划确定。学生应在充分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学生应体现人人参与,共同学习。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意义

过程考核的考试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也带来动力。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陌生感。学生普遍感到,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有时即使不懂,只要会背,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方法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和节目,自己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要调动多种手段将他们的设计展现给同学和老师。从考试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认真参与,并结合PPT、视频、自演小品等形式完成考试内容,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核目的。把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能力”的考试,形成新的教学导向。由原来理论知识考核转变为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合作研讨式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评价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研究报告撰写情况,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增强了对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管理和督促,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立军,张艳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湖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李征,金林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