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2:2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州园林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苏州园林》 说明文 说明方法 顺序 语言特点
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教授知识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传授知识,阐明事理为主。它不同于其他文体: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动人,说明文在于传授知识。在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属于事理说明文,文章从多角度阐明花儿这样“红”的原因;《苏州园林》属于事物说明文,主要通过介绍表现苏州园林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角度,眼前展现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近年来徐州市及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看,首先徐州市每年都在现代文阅读中出现说明文的题型,从分值上看有加大的趋势。其他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很少没有考察说明文这种文体的。针对不同的文体,当然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说明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要掌握哪些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苏州园林》,谈谈如何开展说明文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在课堂中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由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消极表现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其实与说明文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搞清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掌握这些,学生在遇到说明文这种文体时就会知道从何处着手,在中考阅读中不会无从下手。
一、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而采取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和作诠释等。在《苏州园林》中为了介绍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列举了假山池沼的配合,“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绝不雷同”。通过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它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作比较的运用及作用,在《苏州园林》中,作比较比比皆是。如在文章第一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各地的园林作比较,突出强调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概括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又如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将苏州园林与我国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因为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的是自然之趣;分类别及其作用,在《苏州园林》中“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的四个讲究,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文章以下几段就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说明的。分类别就是让文章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就是作者要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组织文章内容的。这种时间顺序一般是为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观察的内容及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的内容而写的;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等进行说明。这种空间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包括建筑物方面的比较多;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安排的。逻辑顺序细化为由总到分、(例如《苏州园林》就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开展的)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部(例如《苏州园林》,作者首先从苏州园林的整体着眼,介绍了它的地位和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从大的方面介绍,再到花墙和廊子,细化到苏州园林的门窗及图案设计,这种结构是作者有心安排的)。逻辑顺序包括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近几年徐州中考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例如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黑匣子在,希望就在》,2013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此类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一般是运用逻辑顺序。
三、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般从两个角度谈,一是它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二是生动形象性。说明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要求准确严密,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其中绝大部分语言运用准确、科学、严密,说明我国古代的宫殿到现代的一般住房,基本上对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对称,也有少部分不讲究对称,如果去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用了“绝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是,也有一些小品文,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其实为了改变说明文语言比较平实的特点,让说明文阅读起来兴趣盎然,作者往往在语言上用心表达,尽量让语言生动一些。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其引用《汉乐府 江南》中的诗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说明文的文艺性。
总之,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关注这些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点,教给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授之以渔,一方面学会阅读说明文,知道有关的说明文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说明文的过程中,结合中考的考点、热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中考说明文的考点。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我国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其中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物质的消费,而更多的转向发展和享受的消费。于是,旅游便成为大众普遍的一种消费方式了,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们去旅游,更多的是为了融入自然,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感受异域文化。我们所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在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断加入适当的人文关怀,让大众“游有所乐”,满足他们的需求,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的第一部《旅游法》在2013年10月1日宣布正式实施,其中对旅游的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以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为主线,与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关键词:
人文关怀;旅游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越来越开始重视人的发展及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旅游业也成功实现了转型,由最初的纯粹观光旅游向个性体验观光旅游转变,游客也不再单纯的满足于拍照留念、购买旅游纪念品,而渴望进行全方位的参与,即通过个体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种种感觉投入其中,这种体验是相当奇特的。当然,这都得益于旅游景观的巧妙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了人文关怀精神,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成为旅游业的发展的基础。在旅游景观中不断的渗透人文关怀,不断创新旅游景观的设计,可以不断完善旅游业的相关服务,持续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逐步实现,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文关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文关怀概念的起源
人文关怀,是西方世界的一个概念,它起源于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实现人的个性解放,人要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还要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等。在西方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概念的发展
从西方世界的人文主义来看,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包括: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肯定人处于主体和核心地位,即在物质、精神生活中均处于主体地位,不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方面都占核心地位;追求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统一的目标;注重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注重人们物质层面的需要,而且注重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而且要致力于人的享受层面的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总之,人文关怀的内涵丰富,但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的个性,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
二、旅游景观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关怀,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关怀。物质方面的关怀是最基础的,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生存;精神层面的关怀是更高层次的,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发展和享受。旅游景观中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游客的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要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落实好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二是要重视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人文关怀,不能忽视对旅游景观的人文关怀,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更多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构建美好的、和谐的相处环境。
三、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休息和服务设施不完善
目前在好多旅游景观中,基本的休息和服务设施还不是很完善,设计也不是很合理。例如:洗手间数量比较少、座椅和座凳设计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且比较缺乏;对一些自然景观的描述不详尽,无法满足人们的知识;草坪上的警示语比较生硬,不能很好的深入人心等等。由于旅游景观中的人文关怀设计理念,要求关注人的需要,因而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游客游览观光累了的时候,很需要一些专门的提供休息和服务的场所及设施,比如停车场、凉亭走廊里配置的一些座椅座凳、洗手间、饮水器、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应尽可能人性化点。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本区域文化的传播,可以在旅游景观中尽量设置一些壁画、雕塑品,通过利用能形象展示旅游地区文化的方式,来传达一定的人文精神。
(二)缺乏无障碍设计理念
无障碍设计,指的是在旅游景观中应充分考虑到无障碍物和危险物。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尊重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所以,我们的旅游景观设计更要有所体现。然而在许多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这些弱势群体,比如一些旅游地只设有台阶,而没有残疾人通行道,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从而导致弱势群体无法参观相应的景观,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设计就缺乏无障碍的理念,相反却给他们造成了障碍。因此,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者必须要全面考虑,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为他们提供一个方便和安全的途径,努力营造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参与的环境。
(三)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
旅游景观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考虑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忽视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应加强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景观的设计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旅游景观。
四、人文关怀在的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成功案例
人文关怀是园林设计的灵魂,也就是说,园林是为人而设计的,为人而服务的,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地制宜,对景观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所和空间,满足人们的种种需求。要使园林在历史上长存,它的设计必须要有人文关怀。下面我们就以苏州园林为例,说明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中应用的成功典范----苏州园林,它是东方文明造园艺术的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骄傲,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旅游景观的设计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这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二者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观点都是重视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在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矛盾,人们只想着征服自然,却不主动承担责任,这样的发展会引起反面影响,大自然迟早会对人类进行“报复”。苏州园林的造园家贯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这个因素,采取了独特的造园手法。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它的总体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轩榭皆临水而建,突出水资源丰富的特性,独具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把水作为园林的灵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平桥、配置的建筑及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共同构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画面。拙政园的建造利用园地水资源的优势,实现自然与人相互融合,和谐相处。
(二)突出浓郁的家园情怀
浓郁的家园情怀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体现,苏州园林是古代富商、官宦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上,为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结果,家园不仅是人们日常的栖息地、住宅地,更是人们向往的精神世界的家园,因而,苏州园林也一向被人们称为“文人园林”。许多文人都致力于造园、改园,他们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苏州园林的建筑都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使得园林呈现出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在建筑中配置各种各样的点缀艺术品,比如匾额、楹联、书画、雕刻、家具陈设、摆件等等,这些都为园林的美贡献了一线生机与活力,使得苏州园林更具家园气息,为文人提供了抒感的理想家园和精神的寄托之地。
五、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叙述,我们得出文人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维护生态,把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景观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为人们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作者:程巍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蒋聚波.浅议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06).
[3]丁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城市建筑 传统元素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城市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交融,建筑师设计理念的提升。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增添中国传统元素。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触动着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灵魂。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景观
1.传统文化元素的兴起
中国城市建筑景观中,多的是林林总总的符号,符号的含义却不尽相同,一种符号给予的元素含义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筑中也在不断的被引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的借鉴。例如中国传统的剪纸,皮影,国画,水墨,中国结,京剧脸谱,青花瓷,扇子,兵马俑等。随着国际间文化的交融,国家关系的日益增进,传统文化元素又一次兴起。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中国符号也不断的重现历史舞台。
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包容性
城市建筑景观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园林建筑,城市环卫,城市标志等等。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吸收城市的文化蕴含。一个城市的兴起,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衬托,也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城市给予城市建筑景观创新与包容的魄力。就普通意义上讲,所谓的建筑就是托转盖瓦,钢筋水泥,修房补砖,遮风挡雨,抵御严寒。诚然,现代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不仅仅的托转盖瓦那么简单,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昨天与今天,地标建筑,古香气息等等,需要保留城市独有的味道,又要体会建筑设计美观,考虑到受众的视觉享受等等方面。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庭院里,天井,或翠竹数杆,灵石如磐,或花妍草茂,盆景韶秀。整个建筑中,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多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1]。
3.城市建筑景观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汇融。中国传统文化集成了儒,法,道,释等学说的优秀传统。传统中华元素的中国人文思想的载体,它质朴,和谐,安宁。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借用传统文化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例如栅栏,古塔,寺庙,牌坊,亭,檐等等。这些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保留了中国人特有的朴实含蓄的性格特点。蝙蝠,祥云,龙凤等等纹饰,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寓意。例如:在北京奥运上的火炬创意,就采用了寓意美满的祥云图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东方之冠”的构思吸引着世界各地人的眼球[2]。设计理念被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运用中国古代的小篆字体,印出中国历代朝代名称,象征中华民族的团结友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团结友善,这是传统文化的集汇,集成大家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处处可以体会到[3]。例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佛教。牡丹代表富贵荣华。秋季独开,代表隐士。太极图,一阴一阳之谓道,代表智慧。岁寒三友,松,竹,柏。兰花馨香,代表君子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被引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太极元素经常被应用到城市建筑景观建筑中,太极的一阴一阳,一真一实。刚好与城市的虚实特点相吻合。所以经常常被城市建筑景观采用。
2.城市景观设计师的传统文化设计理念
城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景观时,多会先了解城市的人文文化特点,抓住城市人文文化中心,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工作。所以对城市建筑设计师来说,不断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背景,吸取文化中心内涵,对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十分的必要。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中国古代钱币的样式。在中国古代铜钱中放入一个“中”字,既有创意,也有意蕴。现在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的标示,既是城市的一个风景,又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
3.城市建筑景观所呈现的传统文化意蕴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呈现的文化意蕴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与城市景观设计照相呼应。各种传统文化在这里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伸展与保留。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苏州园林。古典的园林风格,朴素的园林格局,现代的城市魅力。现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的宜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4]。城市里的园林作为人文环境的产物,或多或少都会被现代的建筑风格所左右,但是能做到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是非常有难度的。苏州园林中既保留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能够让苏州市依托苏州园林,增加城市影响力。由园林景观带动第三产业,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三、传统文化与城市建筑景观的融合发展
在现代城市建筑景观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相容相交。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景观添加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城市的发展也要求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倾向采用有传统元素的设计理念。中国结,大红灯笼,饺子,汉字等等。传统文化元素在不断的被采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去。在城市园林景观中,汉字是被运用最为频繁的一个中国传统元素。石刻,城市花卉设计摆设等等,各方面都会采用汉字来装点。其中“和”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成都宽窄巷,长安城中,上至庙堂殿宇,下至富家庭院,都彰显着儒家艺术的主流。门楼、门道、下房、街房、中门、偏厢、上房,上下尊卑,理性秩序,规则严格[5]。特别是中轴对称,等级规划,体现了儒家气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语:
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理念的更新、建筑元素的多元化,必将给予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高莉;谈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1(2)
[2]李菲;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安徽文学.2010(5)
[3]余庆康;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建设[J];建筑学报.2013(6)
[4]孙,朴永吉,朱文倩.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12)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基础文化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在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下革新教学模式,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有效备课,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一)有效备课
做好备课工作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和备学生,并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教师留的预习作业视而不见,这导致课堂听课时抓不住重点,听课效率低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提高其预习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听课时更具针对性,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整合资源
语文这门学科的涉猎范围十分广泛,教师要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拓展利用课外资源,使其为语文教学服务。首先,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典型、最标准的范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根据教材要求向学生传输一定的语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穿心能力。其次,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外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大学生视野。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人文、风景等资源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说真话,表真情。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导入激趣,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都知道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关系到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策略。导入语设计有讲究,要遵循简洁、有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太过平淡的导入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太过繁琐的导入又会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或者声、色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得到更好地提高。
(二)融洽师生关系,保持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主要关系,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尽可能多地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使活跃的课堂气氛得以保持。学生喜欢教师才会愿意在课堂学习中投入更大的积极性,表现自我,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多了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起来,并得以保持。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充分的肯定、赞赏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获得新的体悟和发现。试想,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中,学生身心放松,思维也更加活跃,学习效率也更高。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合作精神。情境教学法是被很多语文教师所运用,并且收效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将课文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剧本,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研究其性格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十足的兴趣进行预习,并且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一定了解。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更加胸有成竹,也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情境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之一。此外,活动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也是实现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重要方法策略。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中,微课就是其中的“新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围绕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集中进行释疑。微课具有科学性和形象性,对教材设计是一个较好的补充,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并配上文中相应的解说词。这样生动的苏州园林动态图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觉,帮助学生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并使学生产生接近真实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画意美,领略设计者和工匠的高超艺术。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及时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巧提问题,发人深思,并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启发。总之,在新课改形式下,初中语文教学要讲究策略,通过有效备课,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创造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引领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14)
[2]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4).
篇5
一 结构方面的特点
1.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结构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记叙文的顺序上,主要弄清文章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无插叙、补叙等。如:我在教初级中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时采用了记叙文顺序上的比较教学,让学生分析辨别这单元中的不同记叙顺序。通过比较教学,学生既明确了各篇文章所采用的不同记叙顺序:《这不是一颗流星》、《背影》用了倒叙,《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用了顺叙,《羚羊木雕》一文用了插叙,又理解了各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2.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
文学作品在结构上各有不同,因此,在阅读时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小说和戏剧主要体现在情节的结构上。因此,教学这类文章要根据情节来分析文章结构。如:在教《七根火柴》时,首先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阅读课文:小说是如何紧扣“七根火柴”的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按照情节发展,可把课文划分为几部分?通过阅读分析,学生明确了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与结局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环境恶劣,渴望有火(开端);第二部分写无名战士献出了火柴,精神伟大(发展、);第三部分写篝火燃烧,转交党证和火柴(结局)。这样,学生明确了这类文章的分段根据,同时也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散文和抒情诗主要表现在作者感情的脉络上。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就等于把握文章的主题。如:在学习《春》这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感情脉络,使他们懂得了本文是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感情脉络进行描绘的,从而为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本文可分为三部分;同时对归纳文章主题也有一定的启示:本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上述问题若能弄清楚,不但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还掌握了用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来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方法。
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说明的顺序和层次上。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按时间发展,按空间转移,按事物变化过程,按事物内容结构,按事物特性、功用,按操作程序等等。因为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有不同的说明顺序,所以在分析说明文结构的过程中,要根据其不同说明目的和对象,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来分析。如学习《故宫博物院》可指导学生按空间顺序来分析文章结构,而《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却按时间顺序来分析结构等。如此阅读分析训练,学生不但了解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也学会了说明结构分析的方法。
二 内容方面的特点
1.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内容特点
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以写人记事为主,对这类文章的理解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或对事件的解剖来进行的。如在学习《小桔灯》时,让学生带着“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哪些性格?”的问题阅读课文。同时老师做适当的提示:分析人物主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这样,学生不但明确了本文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类文体的阅读方法,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分析事件,主要是剖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以揭示事件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如:在学习《老山界》时,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制成表格。
2.说明文的内容特点
说明文内容上的特点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有的是只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个方面,有的是综合说明其全貌,但都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组织学生重点分析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
3.议论文的内容特点
议论文的内容是以说理为主,通过各种材料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观点,可分为论点和论据两部分。要把握议论文内容的特点就要从论点和论据两方面进行。
议论文的论点在文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生在阅读议论文归纳论点的过程中,要明确论点的不定位性。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的标题就是论点;《谈骨气》一文第一句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论点;《想和做》的论点放在文中;《哨子》根据作者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实例提出论点;有些论点在文章里,必须经过归纳得出。通过论点的分析归纳,把握了文章的灵魂,为进一步分析论据打下基础,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辨别、概括归纳的能力。
篇6
关键词:激活语文课堂;语文提问艺术;辩证施问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语文教师的提问无效、无序、无章的现象较普遍,教师的提问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活课堂气氛的效果,因而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就是说激疑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这就需要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这就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性。辩证施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艺术化的具体形式,它使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充满了情趣和艺术魅力,并使提问的效能发挥到极致。辩证施问的方式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顺逆相辅
“顺”是顺问,指教师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正面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教《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抓点睛之词“智”提问:
1.文章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为什么要“智”取?
2.文章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智”取?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可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领悟课文。
如在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课文把曹操写成多疑奸诈的形象,与《观沧海》中曹操的形象一样吗?怎样理解这两个不同的形象呢?学生在争论孰真孰假上激情倍增,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分析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曹操的区别。这样,学生不仅能记牢知识,而且分清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的不同,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开篇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师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直曲相成
“直”是直问,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一语中“的”,是提问中最常用的方式。教《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就提出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直奔中心,直插要害,问题不转弯抹角,经济快捷。教师教《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一句,若直问“危”字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并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可问:作者登上百尺的“危楼”,心里不感到胆怯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危”不是“危险”,而是“高”的意思。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曲问委婉含蓄,容量丰富,利于激趣砺智。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课堂辩证施问的实质是使问题更富启发性,令人食之甘腴,回味无穷。恰当运用,如水中投石,妙“问”连珠,将满堂生辉。教师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高效的课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章荣志.浅谈语文教学艺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7).
[2]方薇.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方法与技巧[J].科技信息,2010(12).
篇7
可是初中生课程多,要科科俱到,科科并重,潜心读文章的时间有限,加之人生阅历浅,活动范围狭窄,花较短的时间把教材中的文章读懂读透不是容易的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改善阅读方法。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拿起教材就一字一句抠起来,遇到字词障碍会主动查字典词典,句子意思不甚明了会求于助资料,结果半天还不能读一遍,而且所得的多是些零零碎碎的不完整不扼要的印象;也有同学一口气把文章反复读了两三遍,但是印象很笼统,甚至理不出头绪来。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对于如何教读现代文可谓“上下求索”,曾试过前人或当今行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总是收效甚微,后来看到了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的建议“这样读文章: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顿觉眼前一亮,或许张老先生的办法会有效果。于是我结合本班学困生多这一情况仔细琢磨,把张公的三步具体化细节化,灵活操作,几个月下来惊喜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减少了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加了积极主动性,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这三步如何进行?
1.第一步粗读
粗读目的在于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不管篇幅长短,尽可能一口气读完,中间有不明白的字词句暂时“不求甚解”。文体不同,概括大意的方法不同:议论性散文要找出文章的论点,像《敬业与乐业》这样的议论文要找出论点;记叙性散文和小说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如《蒲柳人家》读过后要知道前部分叙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和痛打无礼纤夫老的故事,第二部分叙述何大学问管教孙子的故事;说明性散文要明白说明的对象和特点,像《苏州园林》就要明确苏州园林的特点;抒情性散文要明白描写的对象和抒发的情感,如张晓峰的《行道树》就是要歌颂那些具有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精神的人们。
2.第二步静想
想作者的写作的目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想这篇文章为什么写的?怎样写的?不同的文体思考的具体内容不一样:阐述道理的文章就要想有哪些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论据证明论点的?叙述故事的文章,那么它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怎样?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如果是介绍实物或事理的文章,就要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诗歌散文就要想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用了一些什么写作技巧?初中教材中出现的表现手法有:象征、穿插对比、烘托、设置悬念、铺垫、伏笔、首尾照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旨、借物抒情、夹叙夹议、衬托……
可以闭上眼睛想,也可以边思考边寻读。养成这个习惯后,费时很少,印象清晰又深刻。
3.第三步细读
目的在于咀嚼消化求透求深。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后,再来细读,能够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合拍,才知道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当深入揣摩,验证第一遍读过所得的印象,对的就巩固,不清楚的要思考揣摩,要提出来小组或全班研讨。这一步的核心就是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组织、遣词造句。
先说思想感情,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会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文体不同就不同了,体悟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同了。或直接寻找文中阐明观点的句子和抒感的语句,仔细想作者对物的思想感情,如朱自清写春天蜜蜂和蝴蝶在花间追逐嬉戏的声音和情态用了“闹”,描写花香弥漫用了“酝酿”,老舍描写济南冬天河水的澄澈说是“蓝水晶”。
再说分析文章的思路。思路就是思想感情的道路,从哪儿出发,到哪儿去都要弄清楚。先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概括,如散文《春》这篇文章,作者先写迫切盼望春天来临,再总绘春临大地时山、水、太阳的景象,接着细描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人们的活动,最后赞美春天。在分段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划分层次简单多了,把意义相同和相近的内容划为以一个层次,文章的脉络就呈现出来了。小说就找出主要事件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说明文和议论文结构一般比较明显: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
篇8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艺术;软硬景
1引言
园林景观空间艺术,是以空间环境为载体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从园林的尺度空间比例、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等方面,展现景观的美学艺术,以此达到对景观空间的艺术追求。景观空间艺术不仅能突出景观空间层次,还能丰富园林空间,对于加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2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意义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具有以下意义:①提升了观赏游玩的娱乐性。这是景观园林的基本用处,巧妙的空间设计可以增添观赏者的趣味性,合理的空间布局能给人以舒适的空间感受。②给人立体化的感受。景观园林属于空间设计,通过色彩和图案,提升园林立体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③增添了园林景观类型。在注重空间艺术使用下,园林的景观类型更加丰富,植被、岩石、河流等自然景观,以及亭台楼阁等人为景观充分融合,提升了园林景致效果。
3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设计原则
3.1景观丰富原则
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主要体现在对景观与空间结构的统筹,在不同空间位置上融入最适合的原色,提升景观园林的丰富性和协调性,提升景观园林的观赏趣味。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主要包括水文景观、人性化道路、绿色植被等,这些元素具有不同特征,将其协调组合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景观园林设计中,不仅要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相融合,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视觉感,调整各元素空间顺序,提升景观园林丰富性和美感。
3.2绿色生态原则
绿化环保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绿色生态原则就是通过景观园林中的绿化工作,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周边城市的灰尘、噪声等污染,提升美化城市效果。因此,景观园林的空间艺术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景观园林的实用性,还要注重其绿色生态价值。在硬景设计中,要选择具有绿色标志的建筑材料,实现景观材料充分利用。软景设计部分选用生态效益较高的植被,将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小型的生态系统[1]。
3.3功能多样化原则
除了实现景观园林的观赏以外,还应当注重其实用性。一般的景观园林中会设置有座椅、解说牌、假山、园区灯等设施。在空间艺术设计中,必须以功能多样化为原理,合理安排这些设施,充分发挥设施功能,提升设施的利用率。比如,景观园林中的座椅,可以将其设置到景色密集且阴凉的地段,保证游客在休息的同时,同样能够舒服的观赏景观。
3.4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进行景观设计中,以人的需求为目标,使游客能够充分享受园林中的资源。首先,景观园林在规模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行走能力,避免游客感到疲惫。其次,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年龄。比如,对老年人来说,路标、解说牌的字迹不可太小,景观中路面要保持平整。在特定的距离之内,要设置厕所和休息区,以保证老年游客的基本需求。对儿童来说,园林中可以设置秋千等娱乐设施,增加趣味性。
4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1硬景部分设计
①空间设计。构筑物的空间构成与比例,是影响景观园林空间艺术的重要因素。在古代,我国对园林的艺术处理,就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西方的古典园林布局开敞、一览无余、景区呈几何形分割。而中国的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征是曲径通幽,看似无序,实则有序,扩展了有限的空间,更赋予诗性韵律,给人含蓄的审美感受。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讲究不同空间结构的交织组合,即理性的、曲线空间序列,空间的曲面结构,具有拓扑关系的复杂的空间建筑布局,虚实结合的空间结构等。而现代的园林设计也传承了这种空间排布特性,赋予多样节奏、虚实结合、又高度和谐,使观赏者不断产生审美期待[2]。②材质设计。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设计,必定会涉及到材质的选用,比如,假山、桌椅、油漆等。这些材料大部分具有化工成分,选择不恰当会对景观园林中的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在材质设计方面,要选择和使用具有低碳环保功能的材料,以此避免材料的污染。在设备选择上,也要选用具有节能功能的设施,如节能型路灯、太阳能型喷水设施等。这样的低碳材料和节能设备,可以实现材料的充分利用,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同时,为景观园林中的植株与观赏的游客提供安全健康的观赏环境。③地形设计。由于景观园林的规模有限,因此游客的游览以步行为主,这就对景观园林的地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地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应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首先,要在不影响景观园林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艺术设计。将游客活动的生活习性和审美意识考虑在内,保证园林建筑与地形的和谐。其次,要以园林原有地形地貌为基础,选取恰当的位置营造景观。比如,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资源和主流元素,实现因地制宜,提升游客对景观园林的亲切感受。另外,按照风水园林学的角度看,园林景观的地形设计应当满足整体系统、观形察势、地质检验、适中居中等原则。
4.2软景部分设计
①木本设计。木本是景观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软景。园林中最常见的木本为乔木,乔木根据其生长高度的不同又分为特大乔、大乔、中乔、小乔四个等级。具体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可根据园林的规模和空间排布,选择不同等级乔木。而且,要选择存活率高、生命力强的乔木种类,同时具有美观性和绿色功能。另外,苗木的选择要属地化,本土化,外来苗木必须得经过本土驯化后方可栽植。风水园林学中对木本的选择十分讲究,有“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之说。比如,苏州园林的造院者以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前竹后水,使人领略到江湖野趣,同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②篱笆设计。我国自古就有“曲径绕篱”的说法。可见,篱笆在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具有营造园林意境、支配园林空间的作用。景观园林中的篱笆设计,主要包括园林空间结构绿墙、绿篱迷宫、具象模纹绿篱等,篱笆一般以满铺、两侧、图案、自然等形态存在,是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点缀[3]。③地被设计。地被植物是指低矮、爬蔓的植物,高度不超过30cm。在类型上主要包括护坡地被、林隙地被、岩石地被等。而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地被的选择要适地适种、因地制宜。在种植地点上,要选择园林景观中来往行人较少,但视线能所及的地段。然后,根据园林空间排布,确定好地被植物的颜色和种植面积,使地被设计与景观园林相映衬,也可按照风水园林学,使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地被葱茏之间,组成独立的景观。
5结论
景观空间艺术,是景观环境打造实用性较强的艺术。本文对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和研究,从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入手,结合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景观丰富、绿色生态、功能多样化、以人为本等原则,对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论述。其中,硬景设计部分包括空间设计、材质设计、地形设计。软景部分包括木本设计、篱笆设计、地被设计。希望论文的研究能够提升我国景观园林设计水平,以此为人们创造出舒适和谐的生态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刘青,陈汉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苏州私家园林角落空间形态营造[J].创意设计源,2017,35(03):30-34.
【2】张玲.关于新中式景观应用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5,14(12):200.
篇9
景观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他的结构较为松散,是几种实物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围合的实与虚的对比。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思想上的变化,
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方向为“景观空间组织律”并且提出“景观空间格式塔”的概念。在景观空间组织律方面,将格式塔理论中的组织律转义为图底关系。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中式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完形心理学派所作的大量实验证明了一个人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也就是说,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这种整体的结构样式即为“完形”,追求这种完形的效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完形的过程中人类加深了对于空间的了解和认知。图底关系是笔者对完形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归纳。图形―背景相对大小定律――如果两个场部分彼此分离发生双重呈现,那么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形将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在图形的面积和背景的面积之间差别为最大时产生,即图形尽可能的小。
图形的特征简要归纳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图形――背景问题的新功能在于:图形背景问题及所提出的规律定律不仅存在于视觉领域范围,它适用于一切感觉如嗅觉听觉等。
空间连续不断的包围着我们,我们始终处于各种空间之中,封闭、开敞或半封闭,并且在不同形式的空间中进行相应的活动,观察形体、聆听声音、感受温度以及嗅到芳香等。空间是由石材木材金属等元素组成,它的视觉形式、量度和尺度组织关系等这些特点都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即我们对于形体要素所限定的空间界限的感知,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景观空间就形成了。
“空间”一直是景观中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景观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景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传统的西方景观空间从形态上来说强调对称性,相比之下,中国景观空间的限定比较模糊,往往以无形预示着有形,中国景观空间常被人称为“流动的空间”。中国人看待事物,习惯于将其简化并再现。这种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看待景物空间结构的视角,把中国人的世界观缩影于由人所构建的物质空间里。这种物质空间就是中国的景观空间。大部分中国园林体现的是“道家”的“大道无形”的理念,让人在景观空间中感受“有”与“无”的交替。也正因为如此,动态的行走成了体验中国景观空间的必要形式,在更替中体现围合的美感。
景观空间与其他空间是不一样的,景观空间结构更为松散,达到空间围合效果的元素更多样化,与建筑依靠大量五里围合不同,景观空间更多的是通过心理上的暗示让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景观设计的平面图不过是它所有元素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投影,无论平面的构图多么完美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景观空间的质量,纯粹的那些景观元素不能够代表景观空间,而纯粹的那些空白之处也不是完整的景观空间,它们两者其实是一个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把人知觉世界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对于整体性的感知和对于环境关系的把握。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景观空间设计领域,就是把空间视为一个视觉动力常,从人的生物角度出发,寻求人类对于景观空间的共性认识,挖掘人对于空间感受的基本立场关系,从而掌握人对景观空间的理解方式,便于设计师从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的景观中寻找到一些不变的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设计工作。
格式塔心理学曾提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的元素容易成为图,扩展到景观空间中来讲,阿基米德集合体空间比不规则空间更容易成为图,而同一个空间内体量、密度越大的元素越容易成为图形,比如建筑就比植物容易成为图形。然而在景观空间中并不是越清晰的图底关系的,有的时候反而让人似是而非的图底关系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图底关系在景观空间中体现为“景深”关系,图底关系越明确,景深也就越强烈。
(一)景观空间中形象要素的图底关系
景观空间的设计首先由一个平面布局的问题,由于中国景观空间设计一般采取内向布局的形式,比如苏州的半园、畅园、鹤园,无锡的寄畅园等均属此类。它的特点是建筑物如回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并由此形中式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园的中央设置水池,更增强其内聚和向心的感觉。这种内聚和向心力使园中心得水池密度(或质感)相应增加,呈现出“图形”的特征。
除了水以外,在平面上,建筑、山石、花木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其它三个要素。江南古典园林的平面设计遵循主从分明、小中见大这些美学原则,巧于因借。每个院都设有主要景区,主要景区一般以水池为中心,不仅面积相对较大,且景观内容丰富有趣,并安排主要厅堂。建筑、山石、花木的布置因紧凑丰富而呈现“图形”的特征,全园相对疏散平淡的布置形成了“底”。园区的主要景区相对于全园为“图”的特征,而单就其自身而言,花木、山石结构相对疏松,轮廓模糊,形状非规则或非对称形;园林建筑或构筑物和水池则有相对清晰的轮廓线,结构相对紧密,且建筑具有对称和规则的形状。因此,主要景区的“图――底”关系是以建筑和水池为“图”,景区总体为“底”。
(二)中式景观空间立面图底关系
古典园林设计平面上的主从、疏密关系反映到立面上,必然呈现出一种或张或弛、忽开忽合、具有起伏变化的节奏感。起伏是借高低错落的外轮廓来表现的,由于园林建筑屋顶形式各不相同,其变化及其丰富。且这种起伏变化往往还不止一个层次。例如常见的苏州园林,多依附于住宅的侧墙建屋,侧墙本身的外轮廓线就充满了起伏和变化,成为特设的背景,对园内建筑起到很好的烘托和陪衬,即“底”的作用。而园林建筑本身轮廓线的变化,以及某些临空建筑形成的轮廓线则作为“图”呈现于背景之上均可看出这种清晰的图底关系。(见图)江南古典园林大部以因借于山林野趣的自然山水林石、日月天光作为底或图,形成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丰富的景观变化,把单一、固定的图底关系处理成多元变化的、动态转换的图底关系。
对于建筑个体,也有其单独的“图”与“底”。江南园林建筑外墙面一般为白色,而其中的木门窗则为栗色,且都有雕镂精细的花纹。园中单独的隔墙则用青色砖砌的漏窗装饰,有丰富的精美图案。简与繁、大面积与小面积、白色与栗色,数种因素的综合形成建筑单体立面上的图底关系。
除了园林建筑外,园林中精心布置的山石、花木有时也会与其背景(常常是一面粉墙)配合形成一种图与底的关系,增强了观赏的价值。如扬州个园中的春石、苏州拙政园听雨轩庭前的芭蕉,都是以粉墙作为背景的图底关系。
苏州博物馆的景石与其后面的白墙也形成极清晰的图底关系
(三)景观空间图底关系
中国古典建筑与其周围的庭院园林空间所共同组成群式空间,在空间构成上讲求的是整体空间的整体性以及单体空间之间的穿插、呼应、交流。建筑和景观空间本身不太讲究界定的明晰性,从而形成具有模糊的空间特质,即所谓的“处处临虚,方方侧景”。每一个单体空间的布置都要服从于建筑与景观构成的整体空间。
江南古典园林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所以为求得传统美学追求的幽雅深邃的意境,使用了很多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空间的渗透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从而极大的加强景的深远感。例如某一对象直接看和隔着一重层次看其距离感是不尽相同的。倘若透过许多重层次去看它,尽管实际距离不变,但给人感觉上的距离似乎要远得多。而这一重重层次,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层层的图底关系。苏州留园鹤所,临五峰仙馆前院一侧开窗洞,从室内课透过巨大的窗口看到整个庭院,内外空间既有分隔又相连通,互为渗透。这面带有打的窗口的墙在此起到了“底”的作用,而透过窗口看到的庭院的景色是“底”上的“图”。但这一“图”又非单一的,由于庭院围墙上的长方形、圆形、六边形门洞和漏窗,此“图”又可再划分出图底关系,即庭院围墙为“底”,而透过围墙上的门洞看到的景色为“图”。
江南园林中常用的“对景”、“框景”、“借景”,都含有这种空间上的图底关系。所谓框景,就是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窗口去看某一景物,从而使景物好像一幅画嵌于框中。框与其中的图画,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图底关系。
景观空间组织律是根据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理特点总结出来的规律,本文重在探讨如何利用人所独有的特点来问景观空间设计所应用,来提升景观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图底关系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把握的空间关系,图底分明的景观空间让观赏者一目了然,而图底关系模糊的景观空间能够让不同的观赏者欣赏到不同的观赏效果,并从中体味乐趣。
总的来说空间组织律是对于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的补充,设计师如果能够妥善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但能够克服景观空间中某些客观不足,还能够创造景观空间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刘滨谊著.《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丹・凯利著.《Dan kiley:In His own Words》.1998.
篇10
关键词:明代,商品经济,吴门画派
Abstract: Appro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u Zhou city since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nd to illustrate that economy holds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 by demonstrating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ntributes much to the flourishing of the market of art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Wumen Me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
Key Words: Ming dynasty commercial economy Wumen school of Chinese painting
元朝后期大批画家南迁,苏州开始成为绘画的中心之地。至明代中期,商品经济较前代更加活跃,当统治者疲于宫廷内部斗争时,在中国城市出现了史学家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江南市镇经济发展,工商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当时的苏州和与之毗邻的松、嘉、湖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丝织业、棉布业、造纸业、冶铁业、珠宝业等相当兴盛,商品琳琅满目,商贾云集,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有商业往来,苏州已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经济重镇和东南一大都会[1]。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苏州的市民阶层和有钱有闲阶层剧增,他们挣了钱要消费、要休闲,于是有一帮文化人在唐宋传奇的基础上、在话本的基础上,开始大量写作小说和剧本,既反映社会现实,亦满足市民阶层和有钱户的“业余”消遣之需。但这还不够,小说的阅读是个人行为,观赏戏剧是看表演,还不能突现个人的身价和品位,于是他们需要大批的绘画装点门面,需要大批的画家从事绘画工作,这是吴门画派大盛的经济原因。吴门画派自沈周发迹,至文征明大振,继明前期宫廷院画和浙派的兴盛之后,一跃而成为画坛的盟主。吴门画派最鼎盛的时期在明成化至嘉靖这近百年间,但其影响极为深远。
这时期,社会的意识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商人的形象有了不小的改观,尤其在“高雅”的士大夫中间。儒生、官员不惜易儒弃官经商的例子俯拾皆是。出现了文人、仕官商人化,商人文人化的社会现象。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也带来了绘画艺术的繁荣,文人画家公开开列润格,出卖自己的诗文字画。明“四大家”(即“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及其他文人画家概莫能外[2]。沈周因家训未仕,唐寅是仕途失意,仇英终生为画工,只有文征明在五十四岁时被授于“翰林院待诏”之职,但四年后稍不如意即辞官退隐。他们为了生计,也需要卖画。“吴门四家”之首沈周曾遇“贩夫牧竖”来索,也“不见难色”,刘邦彦戏曰:“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无处避红尘。东旧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有时沈周就叫他的众弟子,所以,有人伪造他的画,他也不计较[2]。据史料记载,仇英当时卖画价位在“五十金”到“百金”之间,而出身于商贾之家,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也是“闲来写幅丹青卖”。文征明直接参与书画经济的消息,在《文征明集》许多小简中明显地传递出来,他给学生朱郎的书简写道:“扇骨八把,每把装面银三分,共该二钱四分。又空面十个,烦装骨,该银四分,共奉银三钱,烦就与干当干当。征明奉白子郎足下” [3]。在凌濛初著的《二拍》中也有此类描写,苏州人文实听说北京扇子好卖,“他便合了一个伙计,置办起扇子来。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将礼物求了名人字画,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画了几笔,便直上数两银子。中等的,自有一样乔人,一只手学写了这几家字画,也就哄得人过,将假当真的买了。他自家,也兀自做得来的。下等的,无金无字画,将就卖几十钱,也有对合利钱,是看得见的。拣个日子,装了箱儿,到了北京” [4]。由此可见,一个能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书画艺术市场在明代的苏州已十分繁荣了。
其实,不仅绘画作为商品,沈周、文征明等人直至陈继儒、董其昌等大文人,为人写序、写祭文、写祝寿词、写墓志铭之类的文章,也是为了卖钱。为了迎合一些人的趣味,仇英甚至还画过春宫图。在吴门四家中,特别是在唐寅和仇英身上,出现了文人画家职业化和职业画家文人化的特点。艺术家身上有了商人味,对待世事和处理问题也都不乏商人气,文化艺术与商品经济在此处得以互动和整合。到了吴派后期,正如明范允临《输蓼馆集》所说:“今吴人目不识一字,不见一古人真迹,而辄师心自创,惟涂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即悬之市中,以易斗米,画那得佳耶?” 清人方吉偶题杜琼《山水》卷又有云:“有明一代,高手出吴门,末流亦在吴门。”讲得颇符合实际[2]。明代画家本身也更加市民化了,他们作画虽有高情雅致,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卖钱。某些画家已是制作商、艺术家和商人身兼几任了。但明画家并非完全市民化,例如沈周对穷人十分关心,虽然卖画得很多钱,却家无余财[2]。文征明的画“生平三不答应,宗藩、中贵、外国也” [2],一脉相承地继承着我国历代正直文人的清高和怜悯之心。
转贴于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大批文人、仕官投入商业界,改变了商人队伍的素质,加强了商业经济的力量,扩大了商品发展的范畴。经济的繁荣使吴门出现了不少豪富之家,而商人文化素养的提高,使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在文化事业上,这是促进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苏州的富商富甲天下,仅丝绸商的财产就以千万计、数百万计,其巨富和惊人的消耗,各种文献不乏记载。明人张瀚曾说:“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丝,而三吴为最” [2]。明中后期商业气氛浓厚,江浙收藏家中多有沾染商业者,至后期,豪富巨商介入文化市场更是普遍。由于手工作坊的兴起,商品生产进入市场,绘画作品也被作为商品交易。明万历前后,各地设作坊,主要是在苏州,专门摹制古画,以民间画师为主,主要绘制乔迁、祝寿一类的主题画,供应各方的求索[5]。大批画师伪造沈周、文征明等人的画,沈、文等人也不斤斤计较打“侵权官司”,甚至自己开清单叫他人代画。当然,这些画皆是为了出售,不但供应本地市场,还通过以徽商为主的商人远销各地。徽商盲目购买,吴人跟着起哄,使当时的收藏之风陡变,画价高涨。明王世贞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瓒以逮沈周,价骤增十倍。……大致吴人滥觞而徽人导之,俱可怪也。”[3]这都是苏州当时经济繁荣的结果,市场的大量需求,是吴门画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吴门画派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商人信奉“朝里有人好发财”,为了保住和扩大经商的利益,通过捐输、接驾等获得某种特殊地位来寻求官府的庇护,甚至有的商人兼做商官,或叫子孙做官;而官僚权贵们也绝非廉洁等闲之辈,他们从中获益得利,珍宝古玩、名人字画就兼做了“高雅”的使者。
明代官僚不乏巧取豪夺、贪婪暴敛之徒。奸相严嵩“初仕而贫”,然而在身居高位的二三十年间,便一跃而富甲全国。严嵩被抄家后,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历代名家书画共约有3558件。仅吴门名家的字画就有40余幅,计有沈周《万松图》、《吴中佳胜十景》、《溪山雪霁图》等15幅;文征明《赤壁前后赋》、《水墨云山图》等画8幅,《千字文》、《离骚九歌》等书法8幅;仇英《汉宫春晓图》等2幅;唐寅《兰亭图》1幅;祝允明《秋兴八首》、《文赋》等书法4幅等[6]。宦官在明代也是有权有势的人物,经常受朝廷的委派到地方来办事,贪婪之心比官僚有过之而无不及。宦官干预经济领域,始于洪武年间,兴于正统以后,特别是对江南地区的敲诈勒索,无孔不入。成化年间太监王敬和奸徒王臣勾结,“采药江南,横索货宝,……吴越大被其害” [7]。万历时期,不仅在南京、苏州、杭州都有宦官督造,而且人数大增,以苏州织造局为例,永乐至天启年间,就有阮礼、刘景、罗玉等近30人[7]。这么多的名家墨迹遁入豪门,既有权贵的勒索,也不乏阿谀奉承之徒花重金购买后作为人情。这在客观上也刺激了绘画艺术市场的繁荣。
另一方面,明代大量出现收藏家,他们不但藏书,还收藏字画,这也促进了绘画市场的繁荣。江浙地区的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地域分布呈现出相当一致的现象,徐沁《明画录》收录画家约800人,江苏约占370人,其中苏州约有150人,南京约有70人,松江约有50人,常熟、太仓约各有30人[8]。明代苏州收藏家最多,画家也最多。收藏家与书画家结缘,不但能以出售自己的作品养藏,用售画的收入来丰富自己的藏品,还因为书画家有着较丰富的书画鉴别能力,往往能成为收藏家中富有识见、藏品卓著者。仅据张应文《清秘藏》、孙从添《藏书纪要》、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这三份明代收藏家名录所统计,除去重复者,共有107人,吴门一带就有52人,其中苏州46人、常熟13人、太仓6人、昆山1人、吴江1人。而江浙一带共有87人,占了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这些收藏家中有功名者有王鏊、董其昌、王世贞、文震孟、吴宽、陈鉴、陆完等大官僚。自身为书画家的也占了绝大多数,如董其昌、沈周、文征明父子、祝允明、唐寅、徐有贞等人[8]。不少人是一身几任。经济的繁荣是促进艺术收藏的基础。苏州一带的收藏家最为集中,互相间有着许多师徒、世谊、姻娅、眷属等密切关系,形成了明代最大的地域性收藏家群体。象文征明的文氏家族这样的收藏世家在当时也有不少,成为苏南、浙江地区突出的人文景观[8]。
中国文人士大夫隐逸文化的影响之一,就是私家园林的大兴,所谓“大隐隐于市”也。明代文人与魏晋文人的隐逸,其心态、情绪是极不相同的。他们在精神上追求宁静恬淡、闲云野鹤般的闲适自由,在生活上则体现着世俗的欲望、世俗的幸福、世俗的欢乐,拥着偌大的园子,焚香茗茶,品诗论画,充满着精致高雅的艺术情调和物质享受,折射出明代都市经济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对文人产生的影响[3]。明中叶以后,已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说。不少商贾、富豪、文人士大夫以及一般的文人居士,皆热衷于园林的构筑,过起大隐于市的日子。苏州园林外观极其朴素,但高墙之内布置极为考究,于随意中见精巧,显示出一种恬淡雅致。园的主人大都是退隐的官宦或豪富,有了这么好的园林,当然少不了名家书画的装点,且一年四季都要更换。明代的巨幅字画为前几代所罕见,例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祝允明《草书七律诗》纵363.5厘米、横111.2厘米;《草书杜诗》纵363.9厘米、横111.1厘米;陈淳(字道复)《草书王维诗》纵351.1厘米、横98.5厘米;藏于常州博物馆的文征明《行书七言诗》纵348厘米、横91厘米。这些为布置厅堂的大幅字画一下子多了起来,使得“送现银则心中喜乐”的书画家们忙了许多。文征明就为御史王献臣规模其园,还绘有《拙政园卅一景》,著《王氏拙政园记》等[3]。
以上因素都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绘画艺术市场的繁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些巨商,养活了吴门四家和其他大大小小的文人画家,就好象扬州的盐商养活了扬州八怪等一大批画家一样。苏州的商人需要这么多的画家,对画家需求更多的,乃是因丝织业为基础的苏州繁荣市场。商人们需要画家为他们装点门面,落得个斯文好士之名,正因如此,有了经济基础和文化素养,苏州各阶层的有钱人愿意花费金钱在文化事业和艺术收藏上,从官方到民间形成爱好和欣赏书画艺术的时尚,并借此装点门庭或永久收藏,从而形成了大量需求书画艺术的市场,毫无疑问,经济是艺术市场繁荣的基础,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任何个人或团体绝无能力重金收藏众多的艺术品。这些皆是吴门画坛兴盛的原因,也是“明四家”皆出自吴门的原因。但是,物极必反,至“吴派”后期,宗派之间互相攻击,为争夺卖画市场褒己贬人,加之大量仿制的拙劣的“商品画”的泛滥,导致了艺术风格自身的没落,陷入固步自封的泥潭而走向一蹶不振的命运。吴门画派的兴衰,不但揭示了经济发展与文化艺术的关系,留下了诸多文坛佳话,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发展也不无启迪。
参考文献:
[1]洪焕椿. 明清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初步考察. 见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教研室编.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00.
[2]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 585,611,586,597,602.
[3]张继馨,戴云良. 吴门画派的绘画艺术.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52,199,47,65.
[4](明)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1. 4.
[5]陈传席. 论扬州盐商和扬州画派及其他. 见李伟铭,李公明,王跃生编. 中国美术研究.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4. 343~346,354.
[6]张显清. 严嵩传. 合肥:黄山书社. 1992. 380,390.
[7]王春瑜. 明清史散论.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6.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