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征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4:2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洗钱征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反洗钱征文

篇1

一、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和隐敝性增加了发现可疑支付交易的难度。客户只需要拥有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和一部电话,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随心所欲地完成转账、支付交易。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的方便、快捷、可靠、无空间时间限制、客户资料隐蔽、远程操作的特点,从事洗钱活动。而各大银行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却只是意力放在可疑的传统业务上,只关注大额存取款、转账等日常柜面业务,而对电子银行的流水账和分户账缺乏甄别分析,从而漏报或迟报可疑交易行为。

(二)电子银行交易信息无纸化的保存方式增加了对可疑交易监测和核查的难度。电子银行是客户通过网络或电话终端异地远程操作,故客户开户所在银行不能像传统业务受理一样,审查资金用途、金额,客户不能提供签名,也没有柜面录入。客户通过电子银行进行多笔大额资金汇划转账也不容易被察觉,且不用向银行说明资金用途。没有了原始单据,就只能通过流水账和分户账进行分析判断,加大了监测和核查的难度。

(四)电子银行的交易特点使得银行了解客户难。了解自己的客户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而电子银行恰恰增加了此项工作的难度。客户不用和银行相关人员见面就可以完成操作,虽然在开设电子银行账户时有提供一些客户资料,签订过一些协议,但资料过于简单,银行也没有定期对电子银行账户客户资料进行核实审查,对于客户的资料变更也无从得知。银行系统内部对于电子银行客户交易情况的记录保存方法也不统一,保存数量不明确,造成目前交易流水记录覆盖以往交易流水记录,增加了基层监管部门对历史交易数据核查的难度,形成了资金监测的“死角”,给洗钱案件的侦破带来巨大的困难。

如2019年沈阳分行协助破获的“5?22专案”,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网上银行在1个月内疯狂转账16万笔,金额达186亿之巨。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不严在一定程度上为洗钱者提供了方便之门,容易诱发洗钱风险。

同时,客户只有在网络银行开户时才与银行发生接触,以后交易都在网上进行,客户几乎完全离开了银行的视线。就算最初开立账户时可辨别客户真实身份,但在以后的网络交易中,使用该账户的交易人可能不是开户人,不法分子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利用他人或虚假账户交易逃避银行监控。

并且,金融业务的自助交易可匿名操作,客户只需借助电话、互联网和自助银行等渠道便可完成划款转账,支付交易过程完全避开了金融机构的监督,给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五)电子银行业务因其隐蔽性特点备受犯罪分子青睐

与传统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采用的是账号(或者ID)验证及证书验证方式,只要客户提供正确的账户信息、客户证书和密码,甚至只需输入手机号,银行系统则认可交易操作的有效性。并且,只要在账户余额不透支的情况下,客户便可通过互联网随意地汇划资金,无须注明用途。银行很难对其资金进行事中的监控和事后的分析。

电子银行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通过互联网络或电话完成各种支付交易,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操作,使洗钱者进行资金转移更加便捷,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资金快速转移的极大风险。

二、电子银行反洗钱的对策和建议

(一) 增强银行内部合力,提高对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重视

金融机构首先要对电子银行洗钱的资金汇划的快捷性、身份运作的隐蔽性、操作地点的任意性给予高度重视。充实反洗钱力量,设立专职人员,确保反洗钱工作尤其是可疑交易信息核查落到实处。同时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新业务进行一次重点排查,重点防范电子银行渠道洗钱风险。其次,各银行要加强反洗钱的内部组织协调工作。由于网上银行的反洗钱工作涉及银行内部诸多部门,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杜绝工作中互相推诿现象发生,使银行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反洗钱工作。

(二)严把客户的审核关,切实履行“了解客户”义务

银行应按照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客户调查工作,从源头防范洗钱风险。

首先,在银行开立账户必须通过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验证,并严格审查申请人的身份证件及开户材料。各级银行要建立统一系统的客户资料库,从了解客户做起,将客户的真实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工作地点、收入等涵盖在客户资料库中,并规定更新年限,对到期的客户资料进行更新。

第二,对电子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入条件。经严格审核和筛选,符合条件、信誉度好的客户,才能为其提供电子银行服务,并签订规范、严密的服务协议,以明确责任。

第三,金融机构对开通电子银行业务的账户应适当提高风险等级,并对客户基本信息至少每半年审核1次,经审查认为使用网银业务理由不合理的,应拒绝受理其申请。

第四,在客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后,银行发现客户的交易行为违反协议、交易情况存在疑点,应暂停或中止其电子银行业务,从源头缩小洗钱活动的生存空间。

(三)建立、健全电子银行支付规范,完善内控机制

应建立电子银行风险评估机制,明确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电子银行业务内部审计、合规和后续评价机制,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且,应针对电子银行的业务特点建立系统化的电子银行反洗钱内部工作机制,细化标准,以利于执行过程中把握政策尺度,保障反洗钱全过程有效涵盖电子银行业务。

篇2

“学习计划书”的行文风格和文章结构与个人陈述有很大不同,不需要太多个性化和感性的描述,要结构清晰、简单,逻辑严密,阐述的事实明确,相关论据有力可信。学成回国的打算表述要准确充分,不能和其他材料发生矛盾。

加拿大签证“学习计划书”的重点部分要放在未来规划,即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留学后回国理由。考生要通过这部分内容告诉大使馆,到该国留学确实能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良好帮助。要求有“学习计划书”的国家多是移民国家,而留学生申请签证的原因是留学,因此通过学习计划书一定要消除移民倾向。

回国理由要结合个人背景经历和家庭情况给出合理解释,如果一位拥有多年商业经历的经理获得去加拿大读商业管理硕士课程的机会,他可阐明的职业目标是回国成为一名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在国内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社交圈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这就是非常有力且合理的回国理由。

此外,“学习计划书”中关于回国理由等涉及事实论据的地方,不能任意编造。

总的来说,加拿大签证学习计划书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简单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及工作经历;

2、 说明自己进一步求学的动机及为什么选择该国、该大学与该专业;

3、 详细的留学时间安排;

4、介绍留学所需资金及来源;

5、 对未来职业目标的阐述,留学后回国的理由。

篇3

关键词:贩卖;特点;证据认定

2011年8月某日,陈某驾车载杨某到广东省某县购买海洛因准备回漳浦县某镇贩卖,当天13时许,杨某、陈某到广东省某县一个镇上,杨某下车找一林姓男子购得7小包海洛因共629.4克,价值65000元,后杨某、陈某驾车返回漳浦县。当天15时许,杨某、陈某在高速公路某服务区被抓获,现场缴获海洛因629.4克。该案在审查阶段,陈某、杨某均全盘否认了之前在侦查阶段、审查逮捕阶段的供述,陈某辩称只是载杨某到广东,至于杨某下车后具体进行了什么活动均不知情,林姓男子目前尚未到案。从本案可以看出,认定贩卖犯罪案件证据上具有单一性,即往往只有买家与卖家言词方面的证据,且具有推定主观上“明知”难的特点,笔者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情况,浅析贩卖犯罪的特点,以及在证据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发现证据、固定证据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证据线索发现难。贩毒案件尤其是零星贩毒案件,贩毒与吸毒人员之间通常采取使用交易暗号、运用电话手机等单线联系,双方都是贩毒活动的“受益者”,而不想暴露;无一般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事主的报案,几乎无犯罪现场和痕迹留下,交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间短,不易发现;家庭化、同乡化、集团化的贩毒情况日渐增多,吸贩交织以贩养吸,有的已形成较为固定的供需网络。

(二)提取直接证据难。近年来跨地区、跨省的异地贩毒的现象突出,流动性大,贩毒人员常居无定所,多以出租屋为落脚点,利用假身份,查获证据难。作为贩毒案件核心的不能缴获,除当场人赃俱获缴获的贩毒事实易于取证外,其他贩毒事实特别是正在寻找买方,准备交易之时被抓获,身上未缴获的案件证据难以收集。

(三)固定贩毒嫌疑人供述难。贩毒嫌疑人对其贩毒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数量等最为清楚,可以提供确切的证据线索,是贩毒案件的重要证据。但其对贩毒事实往往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存在着较大的虚假性;多数嫌疑人作案次数多,时间长,易有反复性,甚至出现前后供述自相矛盾的现象,致证据不稳定;嫌疑人为逃避罪责,在庭审中翻供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供述真伪难辩,难以固定。

(四)形成证据锁链难。有不少贩毒案件是在交易尚未终了时被破获,涉及嫌疑人上线的证据,交易对方的证人证言、、毒资等物证不易全面收集;有时交易对方素不相识,贩卖成功即分道扬镳,相关人的证据无从获得;贩毒尤其零贩毒次数频繁、时间跨度大,交易双方的语言在时间、地点、数量、具体情节上难以吻合;本身是消耗品,不易缴获,形成证据锁链难。

(五)查清全部犯罪事实难。贩毒案件因“中间环节”多,贩毒分子交易时频繁使用假名、假身分,利用知情不多的“马仔”及毫不知情少数贪利之人,许多案件、毒资灭失,难以深入查清全案。目前贩毒分子将大宗化整为零、零星贩卖的情况十分普遍,除当场查获的数量外,对以前贩卖的数量查证难。

二、认定持有人“主观上明知”的证据问题

(一)运用证据认定持有人“主观上明知”

鉴于犯罪是故意犯罪,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犯罪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必须是主观上明知其行为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的禁止,才能构成相关的犯罪。然而,我国法律对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明知没有具体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主观上明知”的把握尺度不一致,给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明知留下了较大的争议空间,也给一些贩毒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宜采用事实推定制度,即持毒人即使不知纯度是多少,也不知是海洛因还是冰毒,但只要有证据证明以下事实的存在,结合查获的基本事实再加上一些环境因素可推定其明知:(1)行为人采用体内携毒,或隐匿于衣服鞋子的夹层、水果及各种器皿等别人不易发现的地方的高度隐蔽的持毒方式;(2)行为人以高度诡秘的交、接“货”方式将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确能证实系其所放;(3)行为人虽称系他人所有,不知是而代其保管,但领取了高额的报酬;(4)行为人明显逃避检查,检查时逃跑或在检查中将其所携带的物品丢弃或故意用特殊伪装方式或不讲真实姓名;行为人有犯罪前科,对的认识能力都较常人有着更直接的感受或经验,在其身边、住处被查获时,可推定其主观上的明知。

(二)运用证据证明的归属问题

贩毒分子为逃避打击采取“人货分离”的方式藏匿。即使侦查人员查获了,因其矢口否认归其所有,也很难认定其归属,侦查人员必须运用证据证明是其所藏。可以收集以下证据综合认定是其所有:(1)对嫌疑人的可疑物品交专门的鉴定机构对是否为作出定性鉴定。(2)在行为人身边或身上特殊部位查获,在行为人的实际占有和支配下却不能作出合理解释。(3)在其住所或租用的房屋、旅店中查获,同时有证据证明:房间钥匙由其独有;有住宿登记或租房协议,房主的证言证明其有使用权。(4)在其住处搜出天秤、手机、携带的工具等。(5)从或的包装物上检出该人的指纹。由此可见,行为人若辩称不属自己所有,就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做出合理解释,否则凡能证明在行为人的实际占有和支配下就可以推定为其所有,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足以这一推定。

三、运用证据区分贩卖与持有的问题

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非法持有达到数额标准,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了贩毒行为的以非法持有罪定罪。吸毒者在购买过程中被抓获的,如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的,不应定罪处罚,但查获的数量大的,应当以非法持有罪定罪。可见究竟定何罪,关键取决于收集的证据。为防止忽视对认定贩毒证据的查找,草率地以非法持有罪定罪而造成轻纵罪犯。应收集运用以下证据予以区分:

(一)数量证据。不是一般货物,既不能吃又不能用,也不能合法转让,行为人一次购买或藏匿、持有大量,绝不可能仅用于吸食,通常只有贩毒分子为牟取暴利,才会大批量购进。无论行为人是否吸毒,但持有的数量明显超过个人吸食所需,行为人非法持有的行为应视为贩卖所作的准备,是贩毒行为的组成部分。

(二)吸毒者的证言。吸毒人员对交易的整个过程耳闻目睹,可以证实交易的时间、地点、贩毒人的体貌、衣着等,因吸毒不为罪,其证言的可信度高。吸毒人员可证明曾向其购买过,说明持有人有贩毒史。还可收集吸贩双方就价格和数量已协商一致,因意外原因而未交易成功。当多个吸毒人员指向同一目标,的价格标准一致,数量吻合,即便个别证言有相异之处,但有相关证据佐证,也能形成证据锁链认定其贩毒。

(三)特情证言。利用特情侦查手段破获贩毒案件即诱惑侦查,是对贩毒这类侦缉和证据的收集极为困难的案件施行的必不可少的侦查措施。但施行中有个别特情急功近利,为了立功、受奖故意夸大其词,个别侦查人员为了追求政绩滥用诱惑侦查。司法实践中应慎用此证并区别情况作不同认定:(1)行为人携有正在寻找买主,有贩毒意图,而运用特情侦查手段故意与其交易将其抓获,此特情证言可作贩卖的证据;(2)行为人持有,但未发现其有贩卖的事实证据,仅因特情约购而贩卖,此乃犯意引诱,鉴于特情引诱使行为人产生犯意,进而实施贩卖行为,仅以该证不能作为认定贩毒的证据,仍应以非法持有罪定罪;(3)“控制下交付”的对象为,即在侦查机关控制下行为人出售,特情出资购买,其证言可证明行为人贩毒;特情将侦查人员提供的库存出售给行为人,由于控制下交付的实际是“毒资”而非“”,违反了国际公约,特情证言不能作为认定行为人贩毒的证据。

(四)实物证据。鉴于人的思维最为复杂,因而言词证据极不稳定,指控贩毒尤其需要客观性、稳定性较强的物证加以检验,这也是区分贩卖与持有的有力证据。贩毒者购进出卖时必然把过称分装后出售,为卖出多向吸毒者通过手机、电话联系,利用提包等物携带,通过收集藏匿的提包、箱子,联系出售的手机、电话号码,分装的秤量用具及包装物品等一系列证据,并以此为线索查出通信记录和相关人员以及嫌疑人遗留在及其包装物上指纹等,便于进一步查找证据,证明行为人持有目的是为贩卖。

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语文;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各行各业已完全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利用方便、快捷、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使学习内容更直观地进行传递,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自主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1]。所以,信息技术深入教学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其为新型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举例说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反思。

1.教学案例

用课文《济南的冬天》作为例子,“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c,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三个重点:①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济南的冬之美;②理清课文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的;③体会作者对景物及济南独特的情感。课前教师可按座位进行分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将课文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在多媒体设备上,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查找到济南的冬天的图片或者下雪的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能更为直观地体会作者所描述的雪景。最后将小组的讨论结果汇集到一个Word文档上,教师进行简单的编辑后,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2]。只有将学生体会到的情感逐一展示,才能将这篇课文学习透彻,一切学习以学生为基础。课堂探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以便使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独立思考。

2.教学反思

(1)教师要先进行备课。在语文整合学习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从旁指导,但教师依旧需要从学情、教材、信息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充分全面的备课,上课时才能指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去探索。教师要事先将每课内容进行查阅,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拖慢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应提前备课,预防课堂“事故”的发生,让学生顺利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各类信息都能快速地知晓,所以教师更应该丰富自己,使自己的知识面更为宽广。因为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学生会遇到更多的问题,问题并不会只局限于课本上,学生可能会在课本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知识延伸至课外,所以教师需要更全面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2)教师要进行良性引导。网络中包含各种信息,有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有的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创建高度自由的课堂时,应该做到良性引导,避免学生在课堂时间利用网络去搜索与课文无关的知识。学生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搜索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时,会出现较多的“作品赏析”等网页,因关联信息较多,学生浏览起来较为困难,由于课堂时间不充裕,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搜索关键词,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节约了时间,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教师要进行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整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评价,其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其能及时地反馈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教师能及时采取改进的措施。过程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在学生查阅资料时进行巡回指导,其能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价值的判断、分析、归纳资料、重视反馈、关注探究过程。效果评价就是指学生整合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并展示于多媒体上,教师在给予效果评价时,要注重表达的方式,要对学生先肯定后指导,并且态度要温和,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总之,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对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影.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6(18).

篇5

积极推进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面对新经济的挑战,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以改革统揽全局,在省联社改革精神指导下,对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改革和创新,为业务发展注入了生机,增添了活力。

改革法人统一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至2007年3月末,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工作。实行人员统一调配,财产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调度和税金统一交纳的核算的机制。

积极推行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德令哈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把确保专项票据兑付作为统筹推进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加强与人民银行、监管及政府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了兑付准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央行票据正在兑付过程中。

潜心经营,硕果累累

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以支持“三农”、服务地方为经营理念,全面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持续和和谐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历史包袱逐年减轻。截至2008年9底,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1049万元,较2007年9月底增加493万元,增长46%。

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股本结构得到改善。

立足三农,支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加快发展是农信社的首要任务,德令哈农信社始终把增强“三农”服务水平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向社会做出了七项“支农、惠农、助农”的承诺。德令哈农村信用社累计评定信用农牧户7273户,信用村3个。信用社在发放春耕贷款过程中采取“一次核定,随到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灵活信贷方式,尽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并突出重点,选准投向,将贷款重点放在了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至2008年9月末,德令哈农村信用社共累计发放支农贷款8535万元,资金入户率达到了100%。

突出信贷重点,推动产业调整

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以信贷扶持为杠杆,着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支持基础农业生产。及时解决农民春耕及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全力支持养殖业、牧户育肥羊、塑料大棚建设、牧业暖棚建设,如洋嘉生态农业、雪旺署业、泉水农业蔬菜养殖基地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全市农信社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净投入达到4836万元。三是支持了几十家中小企业发展。如青海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德令哈市防沙治沙有限责任公司、青海京柯盐化公司、海西州兴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及辉煌实业有限公司等。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适时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四是支持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陆续推出专项产品和服务,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帮助他们打工或自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协调服务,搭建合作桥梁

找准市场定位,谋求更大发展。加强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银政关系进一步密切,形成了地方政府关心信用社、信用社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的良好局面。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功争取到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及其他农民综合补贴资金的发放业务。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地方发展。建立以地方财政为主的担保基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农牧户“担保难”问题。有效地发挥了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融入到全州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为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强化管理,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三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不断修订完善稽核保卫、人事、信贷、财务、案防、科技、结算等各项制度办法,并积极推行全员考核、竞争上岗等用工制度;同时改革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及正向激励机制,并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管理制度。

信贷管理得到提升,财务管理得到加强。加强贷款的动态管理,信贷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认真加强财务管理。

内控管理切实加强。积极加强稽核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稽核审计职能,建立健全案责防机制,强化责任追究。三年来,深入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反商业贿赂,借、冒、假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类经济案件和违纪违规行为,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认真做好"三防一保"工作,积极推进网点安全达标工作。

优化电子网络建设,提高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改革发展三年来,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紧跟现代金融发展趋势,加大电子化网络建设,提高金融服务,中间业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提高,较好地实现了与同行业齐步发展。2006年,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的通存通兑,实现了一折在手、通行全省;2008年5月又实现了跨省通存通兑业务。全面开通了大小额支付系统,辖内资金的实时汇划和行际间资金的实时汇划得以解决。可办理银行汇票业务,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结算渠道的同步发展。此外,还开办了个人结算帐户、工资、代收电信电话费、保险业务、银行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品种。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突出重点,着力培育企业文化氛围

广泛吸纳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德令哈市农村信用社积极面向社会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并通过参加全省统一考试和用人单位面试的程序,严把进人关。共招收新员工6人,有效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加强业务培训,鼓励参加各项职称考试。在全辖进行了会计报表、贷款五级分类、反洗钱、人民币汇算账户、非信贷资产等进行培训,并强化岗位管理,积极推行重要岗位上岗资格考核制度。鼓励职工参加经济、会计系列职称考试,积极促进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宣传动员职工参与银行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

文明服务,塑造良好公众形象。我们在优质服务中坚持“服务兴社,文明兴业”的发展方针,在全社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在服务工作中摸索出“以情感人、以智动人、以贷助人”的服务理念。并通过开展“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提高全社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技能。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