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稿范文

时间:2023-03-14 09:4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新闻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新闻稿

篇1

法律体制的健全,为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提供了可靠地保证,并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加强学校法制建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学生,并能健康成长,2019年3月1日下午,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塘小学邀请辖区内的明秀派出所法制副校长来校给全体师生做法制教育专题报告。

报告中,法制副校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列举一个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了哪些行为是违法,那些行为是犯罪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恶劣后果,同时就如何防止校园意外伤害,抵制不良风气侵袭,如何提高自我保护防范意识等方面进行了一一阐述,报告通俗易懂,感染力强,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校园美好时光,远离罪恶,远离危害,好好学习,做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的小学生,健康地成长。

撰稿人:卢艳荣

摄影:卢艳荣

审核领导:胡秋平

篇2

 

关键词:新校区 校园文化 文化交流 

 

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纷纷建起了新校区,以满足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扩大办学规模的需求。但是新校区在传承和弘扬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交流的障碍 

首先,师生之间近乎陌生,没有充分的条件进行学术交流,更难说在生活和情感方面得到老师的关怀。到新校区上课的教师常常下了课便赶校车回本部或是回家,因为很少有教师会住在郊区,这样学生就很难在课后与老师有深入的交流。特别是那些资深的教授一般很难在授课之余出现在新校区的校园里。其次,高、低年级的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一般新校区都是住着大一大二的学生,而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住在老校区,这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很不利,因为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方法、大学规划、社团工作以及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方面都对低年级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与帮助作用。最后,不同学科之间缺乏知识与文化的充分交流。新老校区常常只容纳了部分学院,例如有些大学的新校区以文科学院为主,而老校区以理工科学院为主,而在新老校区之间联系文理学院的校园活动也不多,这就使得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互相交流与熏陶的障碍。 

(二)人文景观的缺失 

大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聚集地,大学校园的景观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大多数的新校区里很难看到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在一个广大的新大学城里,穿行于不同高校之间大概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常常新校区里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都是四四方方,每栋近乎一样,这种现象很难让学生体味大学校园应有的文化特质与学府氛围,这样的建设景观让大学何以区别其他的一般单位。没有了这种文化氛围,老校区的校园文化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大学的特色精神也就很难得到发扬。 

(三)新校区特色文化创造的忽视 

一些新校区虽然努力的在校园建筑、校园活动、知识资源等方面向老校区看齐,但是,一味的追求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新校区就失去了文化创造的重要功能。文化应该是在新陈代谢中发展进步,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新校区就应该承担这样的重任,而不能只拘泥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而忽视了创造更具特色的适应新校区的新文化,这样才能保证大学在时代的不断前行中与时俱进。 

二?完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要想成为一流的出色大学,新校区必须要在校园文化上给予高度的重视,避免校园因为“新”而缺乏文化氛围,因为“新”而忽视老校区大学精神的传承。对此,高校可以试图在如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增加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师生交流方面,新校区可以适当的提供一些教职工流动宿舍或者给教师在新校区安排一定的办公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与老师有进行学术交流并获得生活情感方面的适当指导。不同学科之间,高校需要合理的安排新老校区的学院分布。新老校区之间联合举办一些学术讲座、文化节、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浓厚的“普遍知识”的文化氛围。高、低年级之间可以通过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增加交流,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指导,低年级的学生为高年级增加活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师生在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体制、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在新校区的制度文化建设中,除了选择性的传承老校区的一些制度,新校区必须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对那些不符合时代需要、不符合办学宗旨、不适应新校区实际情况的制度文化加以修改和完善,在老校区的制度文化基础上有所创新,体现与时俱进的前沿性,建立起与新校区发展相适应的校园制度文化。 

(三)赋予校园建筑丰富的文化信息 

新校区的校园建筑不能只是简单的四四方方,每栋教学楼与学生宿舍都同一设计,不同学院的教学楼可以增加一些学科特色,在建筑命名上可以多些文化底蕴。例如浙江工业大学的屏峰校区,将所有的校园小路按照西湖的“老十景”和“新十景”来命名,并把这些景点的典故刻在路碑上,当师生在校

[1] [2] 

园散步的时候,在饱览“西湖十景”的同时也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和典故。 

建设新校区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它在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高校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在建设实践中改善现状。 

篇3

当前,我国学术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高校不仅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更要推动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创新。长春师范大学作为“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教师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不仅承担着为省内输送合格师资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继承发扬吉林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此,学校依托吉林省优秀文化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论坛和讲座,组织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为师生营造了良好、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如承办了“东亚视野下的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东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等学术研讨会,召开了“吉林省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等专题讲座。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探讨,让师生更多地了解吉林省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为一进步弘扬吉林优秀文化、强化文化教育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利用并发扬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学校也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思想文化理念,积极创设自由的大学学术环境,提倡学术民主,为激发师生创新性思想提供适宜的土壤。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校园文化活动以其灵活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强化师生的文明意识,规范其文明行为。长春师范大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学校现有学术类社团8个、文艺类社团10个、体育类社团7个、服务类社团4个、非官方兴趣小组2个、创业基地8个。这些组织机构的设立,为校园活动的丰富、完善和实践提供了便利。如举办“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通过民族舞蹈、歌曲、乐器表演等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和认识两国的国情、文化及风俗习惯,增进了中俄大学生的国际友谊。在吉林省“中国梦•国防情”征文比赛中,校团委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大学生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展现了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学校还开展了“校园文明行”系列活动,大学生亲身示范需要注意的文明行为,并拍摄广告宣传图片,在图书馆、食堂、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展示。这些图片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地向全校师生强调了校园文明行为的重要性。此外,自2012年5月学校启动“百优青马工程”以来,学校遵照“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通过“六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生力军。这部分青年力量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影响,为大学生树立了模范和典型。该工程不仅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三、注重师德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高师院校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就必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高超、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为教育事业服务;同时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自己的学生。高校教育教学中,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其思想、行为和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长春师范大学非常注重发扬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如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大赛,除了比拼教学基本功以外,更注重教师形象、个人魅力的体现和影响。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征求意见,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候选教师的优秀事迹,以其高尚品质影响全校师生,注重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四、构建信息文化环境,搭建网络文化建设平台

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新媒体

新世纪以来,新兴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博客、微博、飞信、米聊、微信、易信、手机报、移动电视等,依托于新兴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数字技术的支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许多高校纷纷利用博客、微博、飞信、米聊、微信、易信、手机报、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以西南交大为例,分析当前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对策与策略。

一、新媒体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跨越时空、整合媒介、传播广泛、互动性强,越来越受到用户追捧。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3.97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4520万,半年增长率高达12.8%。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85.7%,较2012年底提升了1.8个百分点。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增长率和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均超过即时通信整体水平。”“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0亿”,“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9.5%。”“我国在手机上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网民数为1.6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2536万。”①

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使用新媒体资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的运用。对此,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00年底,西南交大校园网开通使用,同年年底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开通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专门网站――前沿网;2009年底,学校将校园网和前沿网部分功能进行整合,开通西南交大新闻网,成功实现新闻网与校园网主页的同步对接,大大提高了主页信息的时效性。2010年,《交大手机报》瞄准全校师生开始定期发送;2011年,西南交大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开通,学校每年开始推出毕业季微电影《如未相见》。

通过新媒体,西南交大巧妙地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具体体现在:

1、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空间

新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信息流通更充分,人际沟通更容易、更随心所欲,其实质就是打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技术壁垒,使传播者和接收者努力实现对等交流。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与师生们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体验、共同感受、共同成长,相一致。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是要了解师生们的心声、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宣传校园文化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西南交大敏锐地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开始建立起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舞台。

(1)新媒体不只是单纯的运用工具,更是提升校园文化凝聚力的大平台。新媒体融入了交流沟通、信息获取、网络娱乐等各类互联网服务,敏锐地将触角延伸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综合平台,这个平台为高校校园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新舞台。西南交大推出新闻网、手机报、微博后,不仅快速反映出校园动态,更是对外推出校歌、校训、校史等独特的文化信息,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地凝聚起师生们的向心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0年以来,学校传统媒体纷纷快速开通新媒体平台,报纸、电视台、广播台都有了微博帐户,它们合力策划、实施“中国梦、交大梦”、明诚大讲堂、创先争优、“喜迎十”等系列宣传报道活动。这使校园文化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而是开放性地放射出去。学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了解师生们的关注热点、政治诉求等等,进而据此设定主题、调整策略,有效地采取相应宣传措施,传播校园文化信息,对外传达出学校的正能量,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1年,学校首次推出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如未相见》,在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位仪式上进行播放,立即引起轰动,许多毕业生看得眼眶红了又红。该片上传至网络后,一炮而红,受到网友们的肯定,许多网友由此阐发出对大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培养的感恩。

(2)新媒体生成了新的校园文化形态。网络论坛、博客、微博、飞信、微信、手机报、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在以新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加剧了传播形态的变化,形成了新的高校校园文化形态。譬如西南交大的《交大手机报》,因其所依托的通讯技术的限制,决定了手机报的制作、发送、接收、反馈,必须遵循其特有的规律。《交大手机报》采取的是彩信手机模式,即报纸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这决定了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所发送的新闻,不仅仅是文字新闻,也是一个包括图片甚至视频的多媒体数据包,但其信息量不能过大。三年来,《交大手机报》已经成功发送近百期,传递出及时、全面、权威的校园资讯,传播对象也从全校教职员工拓展到广大校友,反馈效果良好。《交大手机报》开设有交大要闻、专题聚焦、媒体交大、扬华校园、校史回眸、交大人物等栏目,每周发送一期。同时,根据学校重大活动以及校内各单位的需求,它开始推出定制专题。通过手机报,校园文化进一步发挥出引领、带动作用,这无疑丰富了校园文化传播手段、同时生成了新的校园文化形态。

2、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新媒体方便、快捷、无距离限制,它能反映出用户的价值取向,近期关注热点、工作生活状况、思想变化,这对高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有益处。

当前,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和改革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盘根错节;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潮盛行,迫切需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新媒体,高校可以用摆事实、讲道理,以更加柔性的方式使师生们接受学校所倡导的理念,不轻信谣言、不跟风随风;通过新媒体来分析师生们的思想动态变化,高校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其思想脉络,进而为他们排疑解惑,帮助他们更理性地疏导情绪,引导他们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的良好习惯。

新媒体为高校正面宣传开辟了新空间。长期以来,西南交大始终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校园活动,通过新媒体开展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扬华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精神,激发师生们继承发扬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交通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贡献力量。

2012年,西南交大新闻中心微博转发《西南交大报》第612期第3版专版,“交大校园的雷锋们”,吸引师生反思“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倡导师生多做好人好事,践行雷锋精神。不久,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分别以《雷锋公司 公而无私》、《不寻常的雷锋公司》为题,对学校学生社团、好事做了13年的雷锋公司进行了报道,大力倡导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这为学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雷锋氛围,同时也向社会传递出交大学子的正能量。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运用新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新媒体拓宽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但也产生出一些矛盾和困惑,具体体现在:

1、快和慢

新媒体方便、快捷,这注定了师生接收新媒体信息时,往往通过互动来实现信息融合和再生。即时性的互动沟通,要求高校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解决问题。而事实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按照既定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一种策略,它通过文化的积淀来潜移默化地宣传文化软实力、增强高校育人功能,其时效性要求不高。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以一快一慢形成反差。

实际操作中,师生们通过新媒体了解到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企盼更多的活动能够参与其中,这与本身就有限定的校园文化活动,产生了矛盾。不仅如此,师生们被校园文化所吸引,有的急切渴望了解更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及产品,深化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归属感,这对高校工作人员来讲,也是不可完成的使命。文化积淀非一日之功,不是转瞬即可获取的。

2、局部和全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必须体现出学校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反映出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新媒体往往专注于校园文化某一活动、人物或事件,通常是就事论事,其思考性、综合性、概括性的深度报道少,不一定体现出高校鲜明的大学文化特色。譬如微电影,它折射出高校校园文化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贯穿学校各个领域,但它绝不可能完整而全面地展现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好和坏

高校文化建设要提升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就必须加大正面宣传,以高质量的大学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来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这决定了它所宣传的内容必须是正面的、良好的。对新媒体而言,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却不见得一定是正面的、良好的,它具有不可控制性。高校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之一。2011年清华大学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引发网民热议。2012年华中农大百万打造樱花大道,被质疑效仿武大。2013年某高校宣传部副部长通过微博发送了该校新规定“上课前先交手机”,引起网友热议。新媒体将高校置于大众视角之下,其任何信息评价往往不会以高校个人意志为转移,而完全交由网络大众来定夺。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对新媒体的对策

高校文化建设如何与新媒体相得益彰,关键在以下几点:

1、适应信息时代要求,转变工作思路,尽最大可能减少宣传痕迹。新媒体之快,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几乎变得很被动;在信息化时代,要适应新媒体的变化,就必须进一步转化工作思路,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以往的单向宣传完全转换到双向的、一对一、一对多服务中去,让校园文化氛围从灌输转变为引导,宣传内容渐渐去宣传化。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者兼顾。充分掌握新旧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努力实现媒体平台最大化,以便在最短时间、最有效地传递出校园文化信息,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实行变革,针对不同的媒体提供不同的文化信息,根据师生需求、反馈,时时调整相应的策略,努力增强校园文化影响力。

3、辩证地看待校园文化。以更宽容、更理性、更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新媒体上的不同意见;在继续弘扬优秀的校园文化的同时,注重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有鉴别地、汲取其中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观点。更快、更多、更好地向社会宣传高校文化,让社会充分了解高校,消除可能产生“误解”的盲区,同时反对以偏概全、走极端,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注释:

①http:// /special/cnnic32/

篇5

网络信息多元化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则加剧了这一过程。新媒体提升了信息传递的节奏,让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人人等成了一个又一个更新型,更快捷直观的宣传板。这种环境下,发传单,印条幅等传统文化活动宣传形式发挥的作用变得越发有限,真正愿意到现场参加文化讲座,观看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少。部分形式内容相对单调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甚至难以吸引更多观众前去参加,因为他们更愿意在空闲时间利用新媒体去搜索观看相关文化活动的视频。其次,信息的随意性及互动性使得新媒体中充斥着大量重复、无效甚至不健康的信息,也使得高校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类似内容,从而对他们的思维观念产生不良诱导。新媒体视野下,校园文化很容易受到源自网络的消极情绪,错误舆论,非主流价值观念,不良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它在学生不断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断累积,进而导致传统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也是现下校园文化传播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归根结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增进群体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学习为目的的。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让学生们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向网络,让面对面的交谈变成了互动平台上的聊天。不少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次数少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少了,泡在网上的时间却多了。部分学生开始在闲暇,吃饭甚至课堂上使用新媒体,而忽视了正常的交际。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将获取信息的渠道局限于互联网络,对新媒体产生极强的依赖,从而成为手机依赖症或电脑依赖者“患者”。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使校园文化成了平台上的文化———即只在移动终端商观看录像、图片,而不去参加现场活动的文化,导致交流环节的缺失。

2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新媒体

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新媒体可以分为新媒体环境与新媒体应用两个方面。新媒体环境的形成得益于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实现和网络通讯工具的广泛普及。因为大众传播媒介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是以,传播速度快捷的网络成了校方消息的最佳选择。不难发现,在新媒体的作用下信息传递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变得越来越小,信息的更新、传递与保存也变得越发容易。这样的大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构设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如查询各类通知的教务信息公开系统;查找各类文献书籍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反映问题的信箱;校园电视台等等。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以互联网为依托,凭借互联网时效性强,共享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大大节约了原本只能通过口头转达、信函通知等方式所需的时间。校园文化中的新媒体应用建立在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之上。近几年,我们可以在人人网、新浪微博、豆瓣读书等平台上看到各大社团的公共主页,并从上面及时获取相关活动的最近通知。这类平台改观了传统宣传方式覆盖面窄,关注人数少的缺点,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交换意见,分享经历的互动空间。微信大概是手机平台上应用最广的新媒体之一,不少文化社团都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来完成活动信息的。手机的高使用频率实现了接收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了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的高效及时。

3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

3.1构建信息化平台,信息传播更迅速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为各类信息的征集与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的平台。各高校开始在继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文化特色的同时,借助新媒体实现校内、校际、社团、学生组织之间的文化交流。利用互联网跟新媒体实现不同地域的校园文化的相互学习,以此积极促进不同思维文化间的借鉴与融合。通过构建微信、微博、豆瓣上的公共平台,校园文化不仅实现了更为快捷直观的宣传,也通过平台的转发分享功能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信息传播。随着相关信息在新媒体上的,关注人数不断提升,可以明显看出,信息的传递将呈现出更快的速度。相较于印刷传单、张贴海报等方式,这种辐射式传播在提高实效性的同时还能通过活动参与人数的增加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平台,使信息的来源范围、反馈速度、更新速率等得到保证。

3.2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正确引导学风舆论

校园文化活动对丰富课余生活,充实课余时间起到很大的作用。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校园文化信息传播,既能让学生更及时全面地了解校园文化活动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起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涵的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将学生的关注重心引入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当中,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课余生活都与新媒体息息相关,而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接触也大多源于相关网站上的图像、音乐、视频以及文字。BBS的建立让校园文化得以通过浏览新闻,分享经历,自由论坛的形式得以被更多学生分享。部分社团则在网络平台上开辟了吐槽、找茬、反馈意见的板块,这使校园文化活动不再止步于活动本身,还延伸到了活动参与者在事后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新媒体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集前期筹备宣传,中期追踪报道,后期回顾反思于一体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新媒体还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紧贴时代,更富创新色彩。通过引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各类综艺节目中的真人互动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贴近大学生的文化兴趣,实现文化活动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还通过定期举行对时下热门话题的讨论,邀请文化名人,创建兴趣小组等形式的活动让舆论学风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进行校园文化宣传,让学生们意识到如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再是传统形式的讲座与报告,从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3.3培养校内新媒体人才,推进校园文化向外传播

篇6

在长期的办学历史进程中,行业特色高校积淀了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传统。石油文化、地质文化、林业文化、电力文化、交通文化、化工文化等等,既蕴涵着科学精神,又蕴涵着人文理性。一所高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是校园文化的主体部分,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的个性不同,形成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也不同,这种风气及其影响的师生思想言行也不同。因此,不同高校的学生品质也不同。行业特色高校由于其自身的传统和历史的厚重性,校园文化的个性更接近于行业的特点,除了学校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与其行业接近外,学校在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上都与行业接近。行业特色高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其专业适合行业外,其特色品质和精神与行业大致相同,为学生在行业内就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的新校区与老校区相比,基础设施等的办学硬件条件有所改善和提高,但与老校区相比,在一段时期内,会显得缺乏文化底蕴。在新校区办学,存在着教师在校时间短、流动性大等问题,学生存在的对新校区及其周边环境不适应等问题,与老校区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及生活环境存在的差异,会导致新校区中师生情绪的波动,进而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此阶段的新校区,会出现与老校区主流的校园文化相偏离的亚主流文化,从而影响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生特色品质的养成。另一个方面,新校区的物质文化建设会相对落后于老校区,老校区的制度文化在新校区还需要磨合和适度调整。也就是说,新老校区的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导致其教育教学的运行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磨合和调整。高校应及时认识这些问题,加快新校区色物质文化的建设,缩小新老校区的物质文化差异,解决教师的流动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鼓励和帮助新校区传承和创新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总结提高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行业特色品质的影响力,使学生的品质更符合行业需求,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建校背景和发展历史,她们不仅代表着学校的过去,也铺垫着学校的未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高校建设新校区的初衷都是谋求学校有着更好地发展,新校区的建设既是学校新的发展的起点,也是前一段发展历程的总结。学校的特色、优势、发展目标等都需要重新规划和定位,其中,较难总结和定位的就是精神文化,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精神文化影响着学校中的一代又一代人,是一所行业特色大学最不能缺失的东西,因此,在新校区里,同样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文化。在精神文化的感召下,才能解决新校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才能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校新校区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的措施

1、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基础。在学校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物质设施凝聚了学习的特色和功能,这些物质设施的底蕴能够产生重要的教育和激励功能,是一些新建物质设施所难以达到的。因此,要把反映老校区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物质设施在新校区里重塑,使其继续影响学生特色品质的养成。此外,在新校区的其他物质实施中,要围绕行业特色主题,赋予其具有行业特色的命名及内涵,加强研究和宣传,充分发挥其价值,让物质设施影响学生养成行业特色品质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

2、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大学校园文化赖以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校园文化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也是精神文化在制度层面的体现。新校区的制度文化建设理念要与老校区保持一致,尽量使用已有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同时,也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声音,根据新校区自身的特点和现状,适时适度的进行调整,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对调整的制度进行充分的论证,要与学校的总体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保持一致。传承创新制度文化的建设,是为培养学生的行业特色品质提供保障。

3、行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可见,实践活动是行为文化转化成文化行为的载体。在新校区的行为文化建设中,要总结、凝炼老校区的特色性、传统性的品牌活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行业特色品质的活动,要在新校区继续深入的开展,营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在新校区开展以“融入新校区,热爱新校区”的主题活动,增强师生对新校区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入驻新校区的师生认同新校区、喜欢新校区、建设新校区。这样一来,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即保有了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主旨,又体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朝气。

4、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根源创新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凭借其结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和实施等行动,积极发挥管理功能,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所有的资源,有效完成学校以教学为主中心的各项任务,实现其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目标。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运行的保证,因此,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一、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不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高职行政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缺陷。

1.1行政效率低下。

现有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改建而来的,机构臃肿、管理理念落后和制度建设不健全是常见的弊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拖拖拉拉、办事程序复杂、管理职能交叉。这种局面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管理决策不科学,管理组织执行力欠缺,行政效率低下。

1.2行政权力泛化。

行政权利泛化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而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缩减,进而形成了学术权利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官本位”而不是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一线教师的业务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是学术专家的合理意见无法有效地被采纳。行政权力泛化成为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障碍。

1.3行政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化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机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两个方面,其中关键是后者。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欠缺突出表现为行政人员通常是管理和教学双肩挑、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转换频繁和行政人员进入门槛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通常有两个极端,或者转为专职教师,或者充满“官本位”

的思维,缺乏服务意识。

1.4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大都沿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治理结构,其特点是由高层到底层层层节制,呈金字塔状分布,权力集中向塔尖的高层,学校通过行政命令,利用行政组织实施管理职能。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是容易滋生权力崇拜,结构呆板,阻碍组织成员的创新能力。我国高职院校除了上述问题外,长期学术权力附属于行政权力的现状与现行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2.1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职院校通常沿用中专的管理模式或借用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模糊,具体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基础教学设备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或者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或者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与实习的需要。

2.2行政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教育体制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所属高职院校之间是领导与服从关系,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管理特征。学校活动大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形成了按行政机构规则办事的运行机制,这种局面自然地延伸到学校内部管理之中,从而形成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官僚化,形成体制创新的障碍。

2.3行政人员绩效考核方式陈旧。

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组织的创新功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传统的绩效考核标准,该标准用于政府机关公务员考核,按照“德、能、勤、纪”进行考核。显然,该评价体系存在指标粗放,没有体现高职院工作的特点等问题。

三、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3.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理念。

3.1.1服务型行政管理理念。

“服务行政”一词最早由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于1938年提出,国内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学者陈新民对“服务行政”概念进行的介绍。此后,大陆的一些学者意识到建立服务行政的必要性,作了一些列研究,大致总结如下:(1)在市场经济中,最好的政府应是以行政权力为人民权利服务的政府;(2)要不断创新行政体制,增强其适应性,使之适应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不断增多的对政府行政服务功能的需要;(3)要使公共行政由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4)人类社会行政模式经历了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演进过程,建构“服务行政模式”是人类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高校自下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健全与完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主题而展开。其中,加强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3.1.2“扁平化”组织结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风起云涌,很多学者认为官僚体制模式不能解决后工业化时代政府面临的效率和责任两大核心问题,于是提出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要求打破现行的部门界限,绕过中间管理层次,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和组织目标。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现实意义是:

减少中间层次,管理中心下移,节省管理成本,促进信息有效沟通,等等。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层级多、等级森严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学校的运营成本,而且束缚了学校行政组织的创新能力。实施“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组织结构带来的诸多弊病。

3.1.3知识管理理论。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服务、资产、产权、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知识开发、分类、加工、共享等环节。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继承了人本思想的精髓,又通过知识经济形态进行了创新。知识管理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重视人才和管理知识、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型。我国高职院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更为滞后,国外的高校已经开展得很好,它们主要强调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技术手段在学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学校,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3.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措施。

3.2.1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要按照服务型管理理念的要求,杜绝“官本位”思想,摒弃教育管理官僚化的作风,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主动服务教学,服务师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管理中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要总结管理经验,从实际出发,探究高职院校运行规律,完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

3.2.2正确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形成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服务的学术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为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种服务。通过完善办学制度,改变目前高职院校评价制度过于功利、用人制度价值错位的现状,净化校园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促进学术活动为科研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生产服务。现实的做法就是通过切实推行专家或教授治校等措施来推进进政管理体制改革。

3.2.3改革现行的行政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行政人员人事管理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保障,绩效考核体系是行政人员人事管理的基本标准,因此,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是高职院校行政人员人事管理的关键。改革现行的行政人员绩效考核体系首先是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变,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细致的考核标准,合理体现考核结果的差异,结合有区别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高校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3.2.4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管理创新。

随着高中毕业生规模的减少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的方式是学校管理创新,即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信息化的实施使管理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都有所改变,为学校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直接构成了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3.2.5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应当借鉴和学习现代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增强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在“质量工程”推进过程中逐渐提炼并形成有各自高校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建立适宜的质量文化。

当务之急是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的需求上,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有人提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学校管理,我认为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四、结语

我国大规模开展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仅十余年。从高职院校产生来看,有的是中专合并升格而来,有的是普通高校开办的高职学院,以及民办新设改制院校。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时间短、来源复杂和规模庞大决定了其行政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本文只是对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作了一般的探讨,具体到每一所高职院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须作具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小芬。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46-47.

[2]张秋霞。论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J]。航海教育研究,2009,(4):111-113.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也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同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作为校园文化主流的体育文化也出现了革新、变异和转化,但如何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崭新的体育文化,则一直是理论界谈论的话题。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时代性特点

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特征,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进而不断地演化自己的形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经济体制、教育制度以及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因素的制约。例如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的全国健身热。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的“”,以政治代替体育,军事代替体育,劳动代替体育,体育几乎处于瘫痪状态。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阔别奥运会30年之后,重返奥运会并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女排“五连冠”,更是极大地鼓舞着每一个莘莘学子。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又是足球热,1992年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1995年6月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男足冲出亚洲,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见,每一次活动都深深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甚至成为那个特定时代校园体育文化的主旋律。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性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社会属性,并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而社会属性主要体现社会的要求。通过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频繁而广泛的以体育为内容的交流与接触,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积极吸取社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同时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动态性特点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所钟情的是既能调剂学习生活,又能获得各种知识才能的充满动感的校园体育文化,在紧张学习的闲暇,在复习迎考的间隙,观赏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或参与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项目,在与对手的拼搏中,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中,得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快慰和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既能调节学生生活,和谐心境,陶冶情操,又能使大学生得到积极的休息。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文化缺乏人文性

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而当前大学体育文化通常将其目的降低到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兴趣,增强才干的层次,于是大学的体育文化建设也只是停留在校园内举办开展各类体育比赛上,其实这是校园体育文化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从大学文化的教育功能而言,大学文化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化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使其成为对人类、国家、社会、文化均有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和真正具有道义感的好公民。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大学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强化人文性和人文环境的营建。然而遗憾的是当今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旧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改善和营建层次上,在具有文化深度和文化底蕴的体育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缺乏研究和有效的探索。

(二)大学体育文化缺乏创造性

这与目前我国大学体育长期运行在以强调政府行为为基础的制度环境有关。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大学体育的经费来源、教育教学活动、体育科学研究等都必须遵循政府的指令,大学体育制度由政府界定,在具体的操作中必然极大的限定和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大学体育职能的发挥、功能的实现还在于领会上级意图、吃透文件精神、遵守规章制度的程度,在这种制度下只能是千人一面,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只有被放弃,最终大学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也必定受到限制。

(三)大学体育文化存在庸俗之风,缺乏责任感

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继而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公共影响力、推动力的学术组织。然而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术腐败等社会庸俗之风已经全面侵入大学的机体,侵蚀着大学原有的高尚和儒雅。这种状况影响下的体育教师的体育价值观必将影响其职业态度甚至是学术进取心,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直接决定其对体育的参与和需求,体育管理者的价值观又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体育文化面临如此危机的侵蚀,何谈教育的责任感,又何谈文化的责任感。

三、高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 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1.重视组织发动工作

重视校园体育组织建设, 实现校园体育管理网络化。学校领导应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经费和创造条件, 制定各种体育规章制度, 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2.活动内容与形式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⑴内容要迎合学生的趣向。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可参与性, 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发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如男生对球类 ( 篮球、足球、乒乓球) 、武术等一些对抗性较强的项目比较感兴趣, 我们可多安排一些, 满足学生要求; 女生对形体、啦啦操、舞蹈、羽毛球等项目感兴趣,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场地布置、教师的配备上满足她们。这样,学生就有选择余地, 使自己的兴趣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⑵多搞专题性活动。除了各种运动会、有趣的体育比赛外, 我们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 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⑶注重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我们在选择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学习、锻炼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运动能力为指导思想, 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 更要增加趣味性, 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

(二)学生应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人

1.充分发挥团组织与学生会的作用

⑴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学生体育组织。除了相应的职能部门以外,为了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落实,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需求, 成立相应的学生体育组织, 如各种球类俱乐部、健身俱乐部、艺术体操队等, 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人。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 也应该是一定程度上的组织者, 让学生自己去组织, 教师适当指导,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⑵广泛开辟体育宣传阵地。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校广播站、电视及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体育比赛中公平竞争、公开竞争、求真求实、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来感化教育学生, 培养他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

⑶使课余体育工作成为学生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协助学生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使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等得到巩固, 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又促进了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与巩固。

2. 让所有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运动场

⑴制定相应的课外活动制度, 保证出勤率。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为了让学生获得课外时间上的保证,除了加强平时的考核之外, 还必须制定一些课外活动的制度, 让学生能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将班级出勤情况与先进班级的评选、先进个人的评选相结合。

⑵使其成为体育成绩评价的一部分。为督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我们可以把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作为体育成绩评价的内容之一。这样, 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⑶充分挖掘学校的体育资源。为保证学生人人都能动起来, 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除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之外,我们还可以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大力开发新兴的运动项目, 如街舞、啦啦操、攀岩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大力开发课外与校外体育资源, 如社会体育活动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等,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 又培养了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重视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快乐

1.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基础自定目标。在目标的选择制定上,每位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要切合自我实际。目标一旦确立以后,就要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2.重活动过程, 重能力提高。我们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体验到体育的乐趣, 身心得到发展。同时,通过活动, 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育观赏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篇9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何谓校园文化?顾名思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即是在学校的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通过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也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确保校园工作有序运行。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标识。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这也是一种外显性文化,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在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是由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采取的教学措施、设置的活动场所以及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构成的文化环境。

2.校园制度文化。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一切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

3.校园行为文化。指的是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是学校树立形象、开拓校园文化的信誉保障。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4.校园精神文化。这是大学的内隐文化,也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难以用文字、符号标志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等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等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感染性、导向性、激励性和防御性等特点。

(1)情境性。学生总是要学习、生活在一定的校园物质、精神环境中,其所处环境的优劣必然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渗透性。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的规章制度、优秀的校园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感染性。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是无声的行动命令。它能使学校成员自觉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方式。

(4)导向性。校园文化能产生导向功效,使全体师生的行为朝着校园文化提倡的方向去发展。

(5)激励性。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催人奋进,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强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6)防御性。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能防御外在不良因素的侵袭干扰,使师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的侵蚀。

二、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生存中最主要的五种由低到高的心理需要,他们包括:(1)生理需要。指人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各种非习得性的原始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2)安全需要。指人要求保障自身安全和职业安全、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避免失业和丧失财产等威胁的需要。(3)归属需要。指人对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与人交往、获得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如感情、友谊、爱情和认同等。(4)尊重需要。指受人尊重以及自重的需要,如地位、名誉、独立、自由、自主、自信等。(5)自我实现需要。指人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同于社会上的年轻人,主要表现在:在政治上他们积极敏感;在经济上他们大部分没有自立;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大多数远离家乡,缺乏家庭的温暖。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与社会接触甚少,集体生活往往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书本知识比较丰富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思维活跃但行动能力不足。因此,大学生除了可能产生一般青年人群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入一个群体,而且还需要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和承认,并在其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在大学阶段“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学生最迫切想得到满足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集中的影响就反映在对这两种需要的满足上。

(1)结交朋友、扩大交际的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欲望,希望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寻找认同感,这些都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得到满足。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来增进沟通。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任务在于营造出积极民主、自由和谐和鼓励协作的气氛。

(2)追求爱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成年的个体,由于生理与环境的原因,会自然地萌生出对爱情的向往。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谈恋爱的事情既不提倡也不反对,大体表明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是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同学因沉溺于爱河当中而荒废了学业。但学校的任务在于对整个大环境的控制和引导,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私人生活。反映到校园文化建设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讲座,倡导学生以健康、负责的态度对待爱情。

(3)参加工作并获得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充满朝气,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工作和社会实践来取得成绩是证明自己能力和锤炼自我的绝好方式,并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尊重的需要。从青春期开始,学生们就有争取独立的意识和成长的渴望。这也正是追求尊重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要积极与人互动,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自尊的满足能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并付诸行动。这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会不断提高,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和理性。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等因素而导致休学、退学的比例明显上升。加上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高校学生自伤或他伤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对心理问题还存在着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成长阶段甚至是童年时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篇10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校园 文化建设 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 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尽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总体来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很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对于可见的物质文化建设比较重视,而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人文文化建设太虚、太假,没有进行建设的必要。第二,文化建设形式主义严重。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很多高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随便拉几个横幅或者标语走过场,文化建设形同虚设。第三,文化建设仅仅局限在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学生管理上。高校进行文化建设,往往将文化建设视为学生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并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深层育人功能,更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导致实际的文化建设问题出现。

2 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析

2.1 以学生为本,促进和谐教育,健全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学生贯穿到校园和教育的各个角落,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为了解决学生教育的问题。然而学生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感受,追求管理过程的和谐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和谐管理的大环境下安心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教育和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教师是国家教育的关键,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环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健全各种保障机制,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水平与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真正让老师做到为人师表,起到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在健全各种保障机制的同时,对老师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增强教师为人师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2.2 加强校园特色物质文化打造

首先,校园建筑的建设。可以在运动场、围墙、楼梯、墙壁及走廊上布置一些精致的文化装饰,使人感受到校园的文明典雅、和谐悦目,在充分发挥校园育人功能的同时,将校园文化与人的思想理念及现代科技文明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其次,学校标识的建设。学校可以设计自己独特的学校标识。比如:制作可以展示其整体形象的校徽、校旗、校牌等标识,强化师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再次,校容校貌的建设。校容校貌的建设应将学校洁净作为第一要求,其次还要重视各个部门教室的布置及装饰。校舍的装设和布置在富含教育意义、具备较高文化品位的同时,还要使其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相符合。最后,校园绿化的建设。在绿化校园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及适当搭配优良的品种,在将藤、草、花、乔、灌错落布置的同时,实现校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绿化目标。

2.3 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择业就业提供帮助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以及条件,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于人生的观念,对于学生的一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场所,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场所,这个场所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对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是非的判断标准以及能力都有些失衡,甚至有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功利主义、商业主义思想的出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2.4 加强学生道德情感以及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深受外国思想观念的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以及个人英雄主义对于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的大学生对于多元化的社会感到不知所措。为此,高校充分对待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进行相应的教育,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思想观念。首先,高校老师应该加强道德教育课设置,包括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实践课以及高校各学科之间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会明辨是非,抵制腐朽思想。其次,利用学生的质疑心理,进行学习情境创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情境创设,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大胆质疑,通过各种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逐步澄清学生内心的迷茫,从而对教材陈述的观点和理论有一个合理的、客观的认识。

2.5 打造校园特色精神文化

首先,学风、教风及校风的建设。通过特定形式的活动将中华文明的优良成果展现出来,体现自己优良的精神面貌与传统。比如:可以举办校庆活动、校史展览等,还可以开设荣誉室、校史陈列室等强化师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多开展有趣健康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类的活动,比如:勤工俭学、参加社区服务、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同时,可以组织引导学生举办文化学术型的校园活动,比如:英语俱乐部、文学书社、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各种科技文化兴趣小组等。

3 总结

总之,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教育品牌的象征和核心。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了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基地的学校,我们应该更好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向高层次发展。我国高校应该深入研究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策略,为我国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元玉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1).

[2] 罗薇.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7).

[3] 朱敏.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究[J].唯实(现代管理),2012(6).

[4] 李炳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