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29 20:4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祠堂对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祠堂对联

篇1

江夏世泽

淮阳名家

教化第一

孝友无双

徽流江夏

景焕阳春

光前已振家声久

裕后还留世泽长

朝夕莫忘亲命语

晨昏当荐祖宗香

绵绵世泽留孙子

赫赫家声继汉唐

名开子舆当日里

孝传司马鰄朝人

谷风淳淳喻后辈留芳百世

英迹绵绵嘱子孙彪炳千秋

光耀门庭铭记璀璨继后人百年树德楷模

祖辈泽恩传写辉煌助子孙兴建家业宏图

千秋万代人才辈出气贯长虹万里腾

顷亩良田泽被后世水土养育一方人

分姓氏族联

许氏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吴氏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何氏

肇迹庐江以来,派远流长,都是渊源一脉;

宗祠在狮岛之上,敦宗睦族,还看继述千秋。

曹氏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宏开富有接云光。

啰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宏开帝书两句扬。

周氏

濂深涵雅量,溪广裕宏谋。 ——新国乞力律周家祠

兴周八百年历代国祚最长允称西伯;

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 ——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林氏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

云氏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

唐氏

晋水发祥源流远,阳春得气棣萼辉。

赵氏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黄氏

篇2

下联:丕振家声

上联:衣冠百世

下联:俎豆千秋

上联:春秋匪懈

下联:继序不忘

上联:昭假烈祖

下联:佑启后人

上联:绳其祖武

下联:贻厥孙谋

上联:慎终追远

下联:积厚流光

上联:千枝归一本

下联:万派总同源

上联:世代源流远

下联:孙枝奕祀长

上联:礼乐家声远

下联:诗书世泽长

上联:典祀千年重

下联:绵延百世昌

上联:春秋享祀来格

下联:祖宗明命如闻

上联:昭穆明其礼教

下联:俎豆荐以馨香

上联:祖灵穆平不远

下联:旧德焕若其新

上联:祖宗凭依在德

下联:子孙对越惟诚

上联:丁兰刻木思亲孝

下联:孟母断机教子贤

上联:千百年祖宗如在

下联:亿万世子孙同荐

上联:不忘孝友为家政

下联:还冀诗书著祖鞭

上联:以燕以翼宏堂构

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上联:水源木本承先泽

下联:春露秋霜展孝思

上联:百代孝慈山仰泰

下联:万年支派水流东

上联:祖德流芳思木本

下联:宗功浩大想水源

上联:树发千枝根共本

下联:江水源同流万派

上联:祖德振千秋大业

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

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篇3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择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19例,并筛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予以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的阴性患者53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18例,Ⅲ期20例,年龄37~67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化疗)24例,年龄39~67岁,平均54岁。治疗组(化疗加中药组)29例,年龄37~65岁,平均52岁。所有患者经Karnofsky评分在70分以上,且不伴有严重的心、肝、肺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无严重或未控制的感染,无化疗禁忌证,患者均为首次发病,近期未曾接受任何化疗及放疗,也未使用过免疫制品。

免疫组化方法:将肿瘤组织用4%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所有石蜡包埋组织均4μm连续切片,脱蜡,水化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R、PR,免疫组化染色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AB显色,苏木素复染,封片观察。

治疗方法:119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筛选雌孕激素受体阴性患者53例,分设两组,即疏肝益肾汤加化疗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化疗组(对照组),术后待伤口全部拆线后开始化疗。治疗组29例:进行TAC联合化疗,起始剂量分别为ADM 35mg/m2、TXL 120mg/m2和CBDCA AUC4,各药物的剂量逐渐增加,计划至少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在化疗同时给予中药疏肝益肾方随症加减,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白术、山药、三棱、莪术、海藻、女贞子、枸杞子、炮穿山甲、花粉、全蝎、甘草等,日1剂,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至化疗结束;对照组24例,单用化疗药治疗。两组化疗期间均可对症、支持治疗,均无采取其他抗肿瘤治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停用其他药物。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行X2检验。

结果

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症状较少,程度较轻,而对照组大多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1467,P<005。见表1。

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白细胞减少不明显,而对照组伴明显的白细胞减少。见表2。

两组完成化疗率比较:两组完成化疗率(部分完成+全部完成)比较,P<005;治疗组完成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29958,P<005。见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随访资料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以下分别死亡1例、4例,存活27例、18例,失访1例、2例;1~3年分别死亡3例、5例,存活22例、15例,失访4例、4例。治疗组Ⅰ、Ⅱ、Ⅲ期3年生存期分别为857%、818%、636%,对照组Ⅰ、Ⅱ、Ⅲ期3年生存期分别为750%、714%、444%,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讨论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 of the corpus uteri),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2]。雌孕激素(ER、PR)受体的测定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受体阳性者激素治疗的有效率高,受体阴性者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低。目前国内外报道ER和PR与内膜癌预后的关系看法不一。国内文献报道[3],ER和PR的阳性率与预后的关系呈正相关,提示ER,PR相对高表达是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的指标。雌激素通过与ER结合,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孕激素可对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超常增生及癌变。ER,PR高表达,则组织学分化低,肿瘤分化好,预后好。

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复发机率已得到临床资料证实,但其不能明显改善生存时间[4]。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癌在联合化疗时不良反应增加,而且对生存期的延长并不明显[5]。子宫内膜癌在中医古代医籍中与“崩漏”、“五色带”、“症积”的描述相似,主要因痰浊湿热瘀毒,蕴结胞宫,阻塞经脉,损伤冲任,日久成积,暗耗气血,败损脏腑造成[6]。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扶正与祛邪并用,早期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兼以扶正固本调理脾肝肾三脏,固护冲任;晚期宜扶正为主,兼祛邪抑瘤,改变患者的虚弱状态。疏肝益肾方黄芪为君,臣以全蝎、三棱、莪术、海藻,佐用白术、天花粉、山药、枸杞子、女贞子,使药为甘草,本方攻补兼施,以补为主,以攻为辅,该方既对肿瘤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亦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因此,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根治标本119例予以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并对其中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的53例肝郁肾虚性患者用疏肝益肾汤加减联合化疗进行了治疗研究,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6例,统计结果,中药加化疗组放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症状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减少不明显,完成放疗率966%。单用化疗组由于白细胞减少明显或消化道不良症状反应严重,部分患者中止放疗,能完成放疗者只占75%。通过对两组随访资料分析和生存率对比,发现治疗组Ⅰ、Ⅱ、Ⅲ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18%、636%,对照组Ⅰ、Ⅱ、Ⅲ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75%、714%、444%,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本研究表明,疏肝益肾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病例,能明显改善化疗过程中胃肠道不良症状、骨髓抑制等不良作用,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以后的深入探讨提供了的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沈铿,郎景和,主编.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66.

2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19-477.

3马爱平,肖芝兰.139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2):380-382.

4Horowitz NS,Peters WA,Smith MR,et al.Adjuvant high dose rate vaginal brachytherapy as treatment of stage Ⅰ and Ⅱ endometrial carcinoma[J].Obstet Gynecol,2002,99:235-240.

篇4

平和县的赏花地有许多,除了“小西天”生态观光园,锦溪、溪蜜柚庄园等,还有一处地方颇为特别,那就是位于霞寨西部的钟腾村(原名铜陵村)。在或浓烈或淡雅,缓缓流动的花香里,古建和土楼让人惊喜。

故事要从公元1781年说起,那年黄氏后裔黄国梁进京参考,高中榜眼。钦封“御前侍卫郎”,竭尽忠诚,功德昭彰。乾隆帝为表其功,于庚戌年(1790年)拨银一万三千三百两,在其故里营建了榜眼府第。府地占地广大,座东朝西,背靠溪平山,北面远眺是平和第二高山双峰山,四周环境优美,气势雄伟,乾隆皇帝亲笔题字“榜眼及第”金匾高悬正中,而两侧悬挂十多面金匾。左右石柱题写对联: “一门诗礼流长泽,千载香烟锁白云”。府内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精美彩画,金碧辉煌;门楼景观、意蕴深远。

其实,这“榜眼府”不是府第,而是祠堂,是榜眼黄国梁死后为供奉他的神位而建的。黄国梁死后,灵柩奉旨返乡厚葬。黄氏族人建了这座祠堂,供奉榜眼神位。这座祠堂,民间称为榜眼府,约定俗成,就这样叫了下来。而真正的榜眼府在距离祠堂约100米远的“朝阳楼”。

朝阳楼为一座双重圆土楼,内楼3层、12间,楼门有石匾,刻有“朝阳楼”三个字。外楼前有石旗杆3座,高3米许。内楼和外楼的外墙,均用青砖镶嵌,建筑风俗与榜眼祠堂保留一致,肃穆庄严,古韵犹存。

篇5

据谢氏大宗祠的《崇恩堂序》记载,南社村里大姓谢氏宗族源于南京乌衣巷的东晋名士谢安,为避战乱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再迁至东莞南社开村。崇恩堂两侧的对联描述了家族的历史:“随父宦以至南雄想当年冠服翩翩玉树家声崇追两晋,避宋难而迁东莞迨四传孙曾勃勃乌鸡神梦兆报五雏。”另《南社谢氏族谱》载有,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在广东南雄州为官,其子谢尚仁因躲避元兵南侵,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乙亥元年(1275年)定居南社。

谢尚仁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继承了良好家风,以勤俭仁厚教育子孙后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谢姓逐步兴旺,从明朝中期开始,谢氏先后出了11位进士、举人。现存的祠堂、家庙、府第、旗杆石、墓碑等文物就是古村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实证。

古村处于东江与寒溪河的冲积埔田地区,周围荔枝林茂盛,每到夏至时节,蝉鸣荔熟,鲜果诱人。全村以长条带形的水塘为中心,有16座祠堂分布于两岸,构成南社村公共空间中心,过去这里是村里的宗族核心、祭祀核心。水塘被三座横跨其上的石桥分成四部分,分别称为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和肚蔗塘。水塘两边的祠堂,占村落现在保留祠堂数的70%以上。

当年水塘为低洼地,两侧是樟岗岭和马头山。南社村古建筑群根据村落的地势条件和水塘分布,因地制宜,形成一种以水塘为中心的船形状的村落空间形态。村东北祖坟高地为船头,高高翘起,四座水塘的地势微微下沉为船身,水塘上三座桥――庆丰桥、四通桥和丰收桥犹如船的分隔仓,桥旁植有高大的榕树,其中以四通桥旁的古榕树为最,是船的风帆,取其“一帆风顺”之意。

沿水塘两岸主街巷布置的建筑是祠堂,与水塘相垂直的若干条巷道向村内辐射,这些巷道随水塘两边的地势逐渐升高,民居建筑沿地势逐级而上,错落有致,层次丰富,与环境相得益彰。这种以长形水塘为核心、沿两侧逐级而上的古村落布局模式,对村落的局部人居环境也起到调节的作用。水塘边古榕广场,成为村民活动的空间场所。民居布局既利于排水,也有“众水归塘”的风水含义,同时也寓意“百支同宗”的宗族意识。

南社村外河道纵横,交通便利,也是东莞的重要墟市,经济非常繁荣,加之返乡华侨带来很多财产,因此南社村对安全防御十分重视。为确保全村的安全,南社村修建了围墙,全长968 m,环古村落周边封闭一周,墙高约5 m,宽近0.5 m,用红砂岩或夯土做墙基,墙体为青砖或红砂岩砌筑。围墙有东、西、南、北城门4座,小门2座,谯楼17座,现仅存村东门的一段城墙。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十七年正月至八月,山寇多次劫掠南社,杀人放火。在族人谢曜龄的倡议和族长的主持下,建造围墙,并制定相应的守卫和管理制度,其《谕乡人守围及巷战法》《守城歌》等规章,成为守村抗击者的行动指南,先后多次成功地抵御外敌围攻。

南社村古建筑群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有明清祠堂达30间,古民居250多间,庙宇旧址和遗址5座,古井40多口,古水塘7口,古墓葬30多座,还有古围墙及其遗址、门楼、谯楼多座。

祠堂主要分布在古村中心的长形水塘南北两岸,在西门塘北岸有任天公祠、百岁祠、简斋公祠。在百岁塘北岸有樵谷公祠、百岁坊祠、照南公祠,南岸有谢氏宗祠、孟俦公祠。在祠堂塘北岸有念庵公祠、谢氏大宗祠、云野公祠,南岸有社田公祠。在肚蔗塘北岸有东园公祠、应洛公祠、晚节公祠,南岸有少简公祠、晚翠公祠。构成了独特的宗法文化祠堂景观。

祠堂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二进四合院落形式,民居布局以三间两廊为主。

百岁坊祠是一座坊与祠相连的建筑,前面是牌坊,后面连着祠堂。百岁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

百岁坊祠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为三间三楼牌坊,即四柱三间,中间高两边低,三座屋顶中间为四面坡的庑殿顶,两侧为歇山式屋顶,檐下施如意斗拱,梁枋石、木各有雕花,枋子两端下面有雀替与柱子相联,影壁须弥座为红砂岩,二进梁架木雕工艺精巧。

旁边还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临终遗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的。百岁翁祠为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硬山屋顶,始建于明朝,现存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祠内现存神台基座及碑座红砂岩石雕具有明代风格。

南社村明清祠堂数量多且颇具特色,特别是单一姓氏祠堂的数量之多,在广东乃至全国均十分罕见,成为南社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了解在宗法制度下农耕文化以及研究明清时期广府祠堂建筑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谢氏大祠堂位于村中心,坐北向南,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有池塘,后靠马头山。背山面水的“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格局,寓意着村民子孙后代能够“风生水起”。建筑是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从门厅、前厅、祀厅到两侧廊屋都采用抬梁式木构架,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联结。宗祠装饰十分讲究,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板木雕工艺精美。建筑采用歇山屋顶,为广府地区祠堂少见。

民居沿巷道而建,朝向水塘。布局紧凑,砖木结构,户型多为三间两廊型,如清光绪六年(1880年)武进士谢汝的宅居。建筑依地形和巷道的相对关系而灵活多变。村落北部的民居建筑年代较早,土坯房较多;南部的民居建筑年代较晚,墙体为红砂岩条石与青砖砌筑,建筑用材讲究,木雕、石雕、灰塑、彩绘精美,施工工艺精湛,建筑质量较好。整个古村传统建筑的形制、结构、体量、用料、工艺、色调以及装饰等仍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广府农耕聚落的建筑风貌。

篇6

又如:“林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分公叔;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别宗支。”据说这是林召棠有名的对联。林召棠是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人,是清朝时粤西地区唯一一个状元。其中了状元后,有一林姓村庄便前来请他为祠堂题写一副对联。林召棠想,我们虽然是同姓,却不是近亲,这不是欲借此来沾沾我状元的光吗?然而,推却又不好意思。想了一想,便写下了上面这副对联。这对联通过巧妙的拆字方式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十分明显的:我们虽然同姓一个林字,但已经“分公叔”“别宗支”了,并不是近亲关系,你们不正确的想法是多余的,应该放弃。

如果说林召棠通过巧妙的拆字方式申述了不满封建门阀观念的立场,表达其正确思想的一面;那么,下面说的清政府的一位代表所对的下联却是痛斥侵略者、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那是19世纪末,美、英、法、俄、德、意、奥、日八国联军相互勾结,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毫无抵抗能力,却又不依靠民众,一味屈膝求和。

有一次,清政府与八国代表议和,会议开始前,有个外使挑唆:“听说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称为对联,现在我出一上联,看你们是否能对出下联?”霎时间,得到了几个联军代表的捧场。那家伙所出上联为:

琵琶琴瑟王,王王在上。

“琵琶琴瑟”四字上半部分分开即为八个王字,隐喻八国联军;“王王在上”是炫耀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目中无人!

面对挑衅,清政府代表身后的一位书记员,掷笔而起,铿锵答道:“外国人能想出上联,中国人就一定能对出下联。”说罢,响亮地念道: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篇7

公元759年东,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眷入蜀,寄居在古草堂寺中。次年初,在浣花溪畔建造了茅屋即草堂。杜甫在此居住了三年又九个月,创作诗篇近250首,很多都是我们现今信手拈来的熟悉诗篇。草堂在杜甫离开蜀地之后曾一度荒废。直至五代时期,韦庄寻得草堂旧址,由此建成了第一座由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发展而来的纪念性建筑。后又经过宋、元、名、清多次修复扩建,最终演变成集纪念性质和诗人故居为一体的园林建筑。同时也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其文学价值由此确立。杜甫草堂是建筑诗性与文学诗性的合璧,草堂承载着文学,文学传扬着草堂。

一、杜甫草堂建筑的文学诗性

杜甫草堂从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将传统园林和诗歌、书法、绘画完美结合的纪念性建筑,传承着我国古典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筑的命名大部分取自于杜诗,草堂的匾额和题对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匾额两侧的楹联有些也是后人根据杜诗而写。整个园林笼罩在杜诗的精气神之中。同时茅屋以杜诗为依据而建造,重现了诗人故居的原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诗香。

1. 正门

在进入草堂正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照壁,白墙黑边由砖而砌,将草堂建筑群与郊野隔开,形成一道屏障,增加了景观的纵深感,如同文学创作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正门两侧的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取自于杜诗《怀锦水居止》。杜甫所建的茅屋,正好位于万里桥的西边、百花潭的北边,这两句诗暗指了草堂的地理位置,与今天的草堂位置吻合。进入草堂的正门,庭院根据杜诗营建,小桥林立,碧水萦回,古木参天,葱葱郁郁,营造出了杜诗中“浣花溪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的诗意意境。置身其中,模糊了时间的边界,仿佛昨日重现。

2. 大廨

大廨是草堂轴线的第二重建筑,为敞厅式,以左右月洞门与东西两侧的回廊连接,形成一个相对均衡有序的空间。“廨”,即宫蜀,是古代官吏办公之所。虽是此意,里面没有却布置任何办公的用品,取而代之地放置了一尊诗圣的雕像。雕像身姿单薄,神态沉思苦吟,向天长跪,仿佛在悲诉着黎民百姓的辛苦沧桑,杜甫郁郁不得志却心怀苍生忧国忧民的一生霎时再现眼前。其大爱情怀在空旷的敞厅中回响,感人至深。大廨内的几幅对联与雕像呼应,“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高度评价了杜甫的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操,是后人的崇敬与俯首。

3. 诗史堂

诗史堂是草堂轴线的第三重建筑。“诗史”出自于唐人孟棨《本事诗》,“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被誉为“唐朝微缩的历史书”的杜诗,展现了唐朝的衰荣更迭,披露了民间的辛酸疾苦。因而在清朝重建时,便将这座建筑命名为“诗史堂”,以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及其他的诗作。堂内有很多对联极具历史文学价值。“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题,上联说草堂永存后世,受人瞻拜,下联指诗圣流传千古,受人敬仰。“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由沈寿容和彭毓崧合撰。其中,“南来寻丞相祠堂”出自杜诗《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祠堂即指位于成都的武侯祠。“一样大名”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之五中的“诸葛大名垂宇宙”。下联中的“襄阳耆旧”语出杜诗《遣兴》五首之一中的“昔日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联中末句则出自于晚唐诗人罗邺的《雁》“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这两联将杜甫与诸葛亮并说,借杜甫对诸葛亮的赞美高度颂扬杜甫,同时慨叹了杜甫壮志未酬难会故友的愤懑。

诗史堂也是过厅式建筑,中部设置杜甫铜像,除中部留为进出口外,其余部分均以砖砌成半桩台,其上安装花窗做装饰性封闭,形成框景效果,意境甚美。杜甫的铜像背对天空,因明暗对比而愈发清晰,远远望去,诗人在那里自顾自吟,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开场的空间是他的听众。建筑的虚实空间对比成为这幅美妙的剪影画的烘托,诗情画意氤氲而来。

4. 柴门

柴门是草堂轴线的第四重建筑,原是指杜甫应在草堂时的木薪院门,其取名于杜诗“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江涨柴门外,儿童抱急流”等。门前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是明人何宇度所撰,改自于杜诗“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上联将“岂”改为“信”,下联将“漫”改为“犹”,将诗人的自谦转为不朽的赞美,十分巧妙。

现如今柴门是一座过厅式建筑,体量在草堂中是最小的,可谓简朴,似瘦如柴,与其名字相吻合,却带给诗人无限的快乐,落于诗词之中,流传后世。。现在的它一直敞开静候,迎接世人们来瞻仰这位伟大的诗圣。

5. 工部祠

工部祠是草堂轴线的最后一重建筑,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故命为此。这是正月初七后人祭祀杜甫的飨殿,建筑的体量并不宏大,四角檐柱平直,简洁朴素,既符合诗人的平民形象,同时又不失纪念性建筑的工整宏伟式样。两侧楹柱上的对联是源自杜甫和高适人日唱和的典故,由清代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撰:“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飘逸潇洒,遒劲有力。君子之交如这工部祠,低调而又温婉,淡如水,又荡起浓浓的香韵。

“水竹居”位于工部祠右前侧,其名出自杜诗“拾遗曾走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恰受航轩”位于工部祠的左前侧,建筑体量小巧,形状狭长如舟,其名出自于杜诗“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工部祠、水竹居和恰受航轩构成“品”字形院落布局,相辉相映,气韵回环。

6. 茅屋

最为世人耳详的草堂茅屋是依据杜诗所建。茅屋为三字开间,西端突出凉亭,东端为厨房,由“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可看出。故居内古楠参天,青竹缀影,四周竹篱柴扉,清溪环抱,再现了“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抱村流”的景象。茅屋西侧是在土山基础上堆砌而成的“西岭”,根据杜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营造,以小中见大的象征手法,将西岭微缩于庭院之中,意境深远,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驻足观望,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仍回响于耳。

二、草堂园林景观的文学诗性

草堂内不仅建筑体现了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植物景观配置也是如此。草堂一直都是以杜甫的诗歌意境作为造景的依据,尽力营造杜诗的意境,以真实再现诗人的生活场景。园内的植物配景以楠书和竹为主,伴植榕树、柏树、杉等树木,并点缀梅桃桂玉兰海棠石榴等配饰。整个园内葱葱郁郁又零零星星地点缀几抹他色。

梅兰竹菊是“花中的四君子”,代表着傲、幽、坚、淡。其表现着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这正是诗人杜甫的写照。同时也是杜甫的所爱。在园内到处种植着竹,绵竹、苦竹、慈竹、琴丝竹等交错登场,挺拔劲节,青翠欲滴。遍布最广的则属绵竹,它是园内最高的。杜甫有“风含翠筱娟娟净”、“笼竹和烟滴露梢”、“竹日净晖晖”、“白沙翠竹江村暮”等赞竹的诗句。同时“竹诬寻幽”、“结茅竹里”、“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等竹类造景手法遍布园内。

提到梅花,世人不免想到那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以其坚强高雅、不同流不屈服的品性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圣杜甫也是偏爱梅之人,草堂内种有腊梅,分布在诗史堂庭院和梅园之中,其初冬绽放,冬尽结实。杜甫咏梅之诗有三十多首。其中《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被明代诗人王世贞评为“古今咏梅第一”,“梅动诗兴”、“对雪(梅)”忆人、梅“伤岁暮”、梅“乱乡愁”,借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诉说了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无奈。还有“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的春回大地,“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的闲适愉悦,“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的妙趣横生。一梅载千情,以梅表初心。可见诗人对于梅花的情有独钟。

此外,茅屋的周边还种有楠树,它是常绿大乔木,这是诗人杜甫十分喜爱的树种,诗人有许多描写草堂楠树之诗:“倚江楠树草堂钱,古老相传二百年”、“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等。后来,诗人所钟爱的楠树被吹风雨吹倒,他痛心咏叹“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今园内随处可见楠树,亭亭如盖,繁密葱郁,为草堂营造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杜甫之诗魂之惊魂,也在这挺拔俏丽之中,长存世间。

三、结语

杜甫草堂作为诗圣故居的纪念性祠堂,它不仅是一座建筑、一处园林,更是一本文学诗书,向世人传播着诗圣杜甫的诗篇和他那风霜傲骨。杜甫千古流传的诗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朝拜。人们在此地重游,感受着诗人千年以前的生活故地,品味着诗人创作的诗歌,体会着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在建筑前,欣赏绝妙的楹联、回味诗人的美妙诗篇、与诗人隔空交谈;在庭院中游历如诗的环境,那宛转悠扬的小道,那浓密葱郁的竹丛、冷艳幽芳的梅花、深沉苍劲的楠树,无不是草堂的文学诗性的提炼升华。一座诗人仅仅居住三年的故居,千百年来被重建、修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杜甫的文学诗篇将会继续被世人传颂,带给世人醍醐灌顶的觉醒。草堂也会继续以文学圣地的形象存在,像是吟唱一首绵绵无尽的,关于杜甫的诗。

参考文献

【1】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2】张志烈.杜诗全集今注本【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

【3】计成.园冶【M】.北京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

篇8

清代嘉庆年间,湖南有个才子,叫陶澍,年幼时是个神童。他家乡有个“阔佬”,开了一座榨油坊,开张那天,请来方圆十多里的十几位秀才,求他们撰写一副对联,以作庆典。他们每人作了一副,“阔佬”看了,都不满意。后来,陶澍自告奋勇,作了一联,“阔佬”看了,连声叫好,把它贴在大门上。对联写的是: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清末文学家钟祖,号耘舫,自称铁汉,人称“江津才子”。

7岁这年除夕,江津城内一李氏人家的祠堂落成,张灯结彩,不少人前去祝贺。耘舫也去了。厨房里飘出阵阵肉香,炉火熊熊,沙罐里肉汤滚滚,主人以此出一联曰:

“汤开罐滚,红火炉中三尺浪。”

钟耘舫听窗外传来了阵阵鞭炮声,便吟道:

“炮响烟飞,青云路上二声雷。”

清朝初年,安徽桐城县的张英、张廷玉父子都官至相当于宰相的要职,有“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之称。张廷玉8岁时,那年除夕夜,父亲张英出一联考他:

“高烧红烛照长天,亮,光铺满地。”

张廷玉正在抱头苦想,忽听门外花炮“轰”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跳,他便吟出一联:

“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

有雷就有电,下面一联,是吟闪电的。

白坼,明代神童。7岁那年的一个夏日傍晚,他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外游玩,忽然,雷电交加,下起了大雨。塾师吟出一联:

“电掣云端,火焰拽开金络索。”

白坼对曰:

“月沉海底,碧波涌出水晶球。”

张居正,明代政治家、改革家。湖广巡抚顾应麟曾出一联考他: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对曰: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闵鹗元,今浙江吴兴人,字少仪,别字峙庭,官至江苏巡抚。9岁那年,其外舅毛尚书于元宵节(又称“灯节”)宴客,出一联,闵鹗元对出下联。全联是:

篇9

正是秋高气爽旅游旺季,在旅游胜地扬州,几乎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游人如织,但离人声鼎沸的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仅一箭之遥的梅花岭史公祠却冷冷清清,园子里静谧肃穆,整个上午,除了我们这个上海老年旅游小组几个人来拜谒史可法祠堂和衣冠冢外,未见其他游客。

而要了解江淮名城扬州的历史,是绕不开史可法和“扬州十日”这一页的啊,这里有民族英魂和浩然正气!

史公祠与墓均南向,东墓西祠,并列相通。院正中是飨堂,堂前两边悬挂着一副著名的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衣冠冢前的墓碑上镌刻着“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墓”。我们一行在墓前深深地三鞠躬,以一炷心香表示崇敬之情。

史可法是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1),就义时年仅四十四岁。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大举南下。时南明朝廷腐败不堪,大局糜烂,权臣当道。清军大敌当前,而朝廷内部却正在进行激烈的党争和内战。兵部尚书史可法受权臣马士英、阮大铖排挤,离开南京,督师扬州,与军民一起固守这座孤城。扬州城防兵力十分薄弱,孤立无援,江北四镇根本不听史可法指挥,又处处受到朝廷牵制。马士英甚至命史可法分兵抵御由武汉顺江而下的左良玉部,而对于应重兵防守淮、扬的正确主张,马士英在朝廷上指斥曰:“此皆左良玉死党为游说,我君臣宁死于清,不可死左良玉手。”接着目大呼:“有议守淮者斩!”此时清廷调集十万铁骑,由豫亲王多铎率领,重兵包围扬州。多铎先后五次手书,敦促史可法降清,史可法都不拆封,坚决拒绝。他给母亲、夫人、兄弟等一一写下遗书,在给夫人的遗书中写道:“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祠堂前的两侧碑廊里就有一方史公此信的手迹碑刻供人赏阅。)清军调来红夷大炮轰击城墙,“铅弹大者如,堞堕不能修,以大袋沉泥填之”,扬州军民拼死抵抗,清军仍未能破城。于是,“豫王多铎命降将李遇春持檄抵城下招可法,可法数其罪,遇春曰:‘公忠义闻华夏,而不见信于朝,死何益也!’可法取矢射之。复令乡民持书至,守者引之见,可法挞守者,人与书俱投于水。”(见《小腆纪年附考》)清军用巨炮轰塌了城墙西北隅,崩声如雷,大批清军涌入,城遂陷落,时为清顺治二年(1645)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军民仍不屈服,与清军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史可法自杀未果,被清兵掳至城楼上见豫王多铎,多铎再次劝其投降,史可法厉声曰:“吾意早决,城亡与亡!”遂被杀害。和史可法一起坚持守城的二百多名武将、文官相继慷慨就义,没有贪生怕死、卑躬屈膝的软骨头。

我们进入史公祠堂瞻仰。祠堂正中红袍乌纱的史公塑像凛然端坐,两边是其部下的牌位,一边是武将,一边是文官,牌位一层层、一排排,数量之多令人心头猛地一惊。每个牌位上写着主人的姓名和所任官职。两边墙上用图画与文字记载了那页浴血奋战的历史。笔者摘录下其中的一段文字:“扬州城在攻破后,守城将士与清兵逐条街巷展开激战,使清兵付出惨重的代价。左都督刘肇基,率所部敢死士四百人,杀敌一千多人,全部巷战死;总兵官庄子固,带领部下七百人,以‘赤心报国’为旗号,全部战死;副将马应魁,书‘精忠报国’于背,披白袍杀敌,巷战死;原兵部右侍郎张伯鲸,夺敌兵佩刀自刎而死;扬州知府任民育,衣官服,握官印,端坐堂上,面迎刀刃,家人全部投井自杀……二百多名文武官吏壮烈殉难。”笔者感觉,与其说这里是缅怀史可法个人的祠堂,不如说是以史公为首的扬州抗清英烈集体的纪念堂!

清军攻占扬州后,对居民不论男女老幼进行了疯狂杀戮,百姓死者无数,达数十万之多(一说为八十万),史称“扬州十日”。扬州是清军进攻江南时遭到顽强抵抗的第一座城池,也是清军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之前,清军南下途中,一批又一批文武官吏要么望风而降,要么弃城逃窜。扬州虽被清军攻占,但这座城池表现了军民团结一致、不畏强敌、保卫社稷家园的民族傲骨和浩然正气!

扬州城破前,史可法召见副将史德威嘱咐曰:“我无子,汝为我嗣,以奉吾母;我不负国,汝毋负我。我死,当葬我于高皇帝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史可法被清军杀害后抛于乱尸堆中,时天气开始炎热,不数日即腐烂变形,无法辩认。后来,义子史德威找不到史公遗体,只得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直到乾隆年间,清廷在全国的统治早已稳固,进入鼎盛时期,皇帝要求臣子也尽忠于一主,不做“贰臣”,乃于史公墓西侧建祠,并追谥“忠正”。咸丰年间祠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又重建。几百年来,史公墓和史公祠一直受到后人敬仰和祭拜。

然而,近年来有人在网上撰文,竟然将“扬州十日”的惨剧嫁祸于史可法,认为史可法应当投降清军才对,或者弃城逃跑也可以,正是由于他坚守扬州,造成了清军不小的伤亡,才使清军残酷报复,数十万百姓死于非命,史可法是不惜用扬州几十万百姓的生命来成就自己流芳百世的“气节”。这种奇谈怪论貌似标新立异,实则老调重弹,丢失了历史良知。不过这些年诸如此类怪论已有不少,也就见怪不怪了。试问,倘若一伙强盗明火执仗杀过来,要侵占你家园,奴役你家人,你被迫抵抗,自己和家人因此死伤,你是谴责强盗的野蛮行径,还是责怪自己惹怒了强盗?史可法在就义前对多铎说过这样的话:“与扬州城共存亡,是我早已决定好的事,哪怕碎尸万段,我也心甘情愿。但是扬州百万生灵,你们不能杀戮。”可是多铎根本不听取,下令“十日不封刀”,你又有什么办法!难道只能屈膝投降,拱手相让,摇尾乞怜,博取欢心不成?清军是制造“扬州十日”惨剧的刽子手,史可法则是保卫社稷家园的民族英雄,这个案是翻不了的。有人又说清军南下是统一中国之举,和明军的战争属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因此史可法只是“忠君”而非民族英雄,并不值得肯定。这种说法绝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完全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不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与元朝蒙古贵族一样,清初满洲贵族在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接连出现即是例证,因此反抗民族压迫、表现崇高气节的史可法和文天祥一样,是那个时代暗夜中的亮色,理所当然成为后人敬佩的英雄。气节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如果无原则地贬低乃至诋毁气节,提倡乌七八糟的投降哲学、逃跑哲学,忠奸不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夫复何言!那样只会引起思想混乱,与真正的史学研究谬以千里。

篇10

【关键词】孝义文化;江南第一家;建筑;形制;

在我国汉族传统的民居中,广受主流文化即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的“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社会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以孝义著称于世。江南第一家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其耕读乐业、崇尚孝义的家规和家风成为社会的典范。

一、孝义文化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的宽容度和森严的体制影响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忠孝义文化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统领,作为古代道德规范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巩固。儒家鼻祖孔子认为忠表现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和坦诚,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忠更多意义上代表了对国家和最高统治者君主的忠心耿耿。而对于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广义上的孝不仅局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的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如: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的本意中包含了公正、合理和应当去做,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义,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为前提,并且把它放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忠孝义是对儒家思想简要的表达和概括,一言蔽之即是忠心、孝道和仁义,其对象分别针对了国家、父母和朋友。

二、浦江江南第一家

我国历朝历代对家族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世界罕见,一家一社会,家族文化受到历代当时主流文化的浸染,同时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家族个体文化的体现。治家与治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通之处,道德规范和人际相处、等级制度和治理原则都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有力体现。在我国浙江金华,有一座以“郑氏宗祠”为中心的古民居建筑群,它被称之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儒学治家的典范”。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家庭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郑义门”的忠、孝、节、义被统治者所推崇,其治家经验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借鉴用以治理天下。故而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其所推行和崇尚的孝顺父母、尊师重教、兄弟友爱、邻里和睦、勤劳朴素等治家持家原则,是长久以来我国优秀家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充分体现。以郑氏治家的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和所体现的儒学治家的原则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大学者的关注。浦江江南第一家以其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组合为独特,将儒家文化和民俗传统融为一体,是江南难得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风景名胜。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它以孝、义治家,郑氏家族同居共炊三百六十余年,因其忠、孝、节、义而屡屡受到历朝皇帝的表彰。明开国文臣宋濂在此居住32年,郑氏《家规》、《家仪》就是经宋审订,至今典籍尚存。浦江江南第一家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30余年,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数百年间173人为官无一贪渎,168条家规经宋濂整理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

三、建筑形制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九座牌坊矗立在古镇入口。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郑氏家族从南宋开始同居,到明初已经几百年没有分家,几千人同财共食,和睦相处。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郑宅原叫仁义里,后来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又经常被朝廷表彰,就改成了孝义门,后来连村名也叫作孝义门了。第三座牌坊叫“三朝旌表”。郑氏义门从南宋开始始终如一,家族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没有序肯定要乱的。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教育子孙。“有序”牌坊后,依次叫“恩德”牌坊、“麟凤”牌坊、“取义成仁”牌坊、“礼部尚书”牌坊和“九世同居”牌坊。令人称奇的是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

郑氏古建筑前,主建筑物高约四米,宽约两米,长约十米,房屋上有匾额书写着“江南第一家”几个大字。这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所赐,匾额下有对联:“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和“文章空冀北,孝义贯江南”。迈过“江南第一家”的十大牌坊,矗立在眼前的是“郑义门”的治家规范――“郑氏规范”。这是世界上最齐、最全的家庭管理规范,共168条。而在新修郑氏规范石碑图和郑氏规范木刻碑图上,可以看出郑氏祠堂能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理由。郑氏家族168条家规,森严而极具道德规范。郑义门白麟溪南岸有口“孝感泉”井,相传为南宋初期郑义门九世同居第一世郑绮双膝跪地三日三夜为其病重的母亲求泉,孝心最终感动上天而得。郑氏后人将这井挖大,砌了石|,在井上建了亭子,供村人饮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

郑氏义门的古建筑群体同样有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的布局是孝义文化观念的体现。整个民居以郑氏宗祠为建筑主体,以白麟溪为主线,以孝感泉、东明书院、老佛社、维仁斋以及青萝故址、宋文宪公祠等为基点。分布有公共建筑,布局上平等于集聚的民居建筑,民居以“台门里”、“房头”等为单位。一个大的家族群体集居是义门的一大特色,号称“九世同门”,这种独特家族文化的形成与孝义同居的传统习俗文化分不开。至今在社会所流行的养老和敬老都是我国古代社会孝义文化的遗留,多世同堂、人丁兴旺、子孙绕膝的家庭被认为美满。,郑义门一年有大小祭祀、礼仪一百零八种,主要的有祭祠、祭祀、春祭和初献礼、亚献礼、冠献礼、终献礼以及劝食礼、荐苟礼、受福礼等,另有迎灯试水龙等民俗活动,融合与建筑环境之中。

四、结语

“江南第一家”以其饱含的家族文化特色,体现在了古民居的建筑形制上,实现了儒家所推崇的忠孝仁义、和睦相处、乐善人生等观念,符合了“肥水不流”的建筑特征。“江南第一家”正是反映了儒家所传承的“耕读”传家朴素为本的观念,建制规范而极富整体性,朴实大方而艺术性强。古建筑不以华丽取胜,平直而规整,将建筑环境与文化传统紧密结合。浦江郑氏建筑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家族文化的展览馆,不负其“江南第一家”的美名。

参考文献:

[1]傅瑾启.江南第一家联匾辉天下[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7,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