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对联范文

时间:2023-04-04 08:4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弥勒佛对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弥勒佛对联

篇1

我的写字台摆着一组弥勒佛的精美木雕,这是爸爸出差给我带回来的,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身背布袋,有的手擎元宝,有的肩扛锡杖,有的手握重拳,有的手摇蒲扇,有的手拿雨伞。它们无一例外,一律都是圆头大耳、袒胸开怀、笑容满面的,有对联为证: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因为弥勒佛慈眉善目,笑口常开,代表了慈悲为怀,有对联为证: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能。

当我心情不愉快时,我仿佛看见弥勒佛摆摆手说:“这点小事何足挂齿。”想想也是,我的烦心情立刻烟消云散;当我学习不顺畅时,我好像看它冲我挥挥重拳鼓励说:“休息一下,一会儿再做,加油,努力,你一定能行。”当饭菜不可口,浪费粮食时,妈妈会拿背着布袋的木雕说事:“布袋和尚很珍惜粮食,一见五谷落地,他就拾进布袋,好施舍穷人。”过年的时候,我会把手擎元宝的弥勒佛,放在前面,寓意新的一年里有个好彩头。

常言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教人们的是宽容和乐观,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必不可少的,是正直向上的奠基石。

篇2

笑佛对联的主题:宽容与笑

祖国山河,名胜古迹、佛寺中佛像颇多。其中弥勒佛(俗称笑佛)塑像前左右的对联,和衬着笑佛袒胸露腹、大腹便便、咧嘴嬉笑的容貌,既令慕拜者十分喜爱,又给人养心保健方面不少感悟和启示。举如:北京潭拓寺、扬州平山堂的笑佛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峨眉山灵严寺的笑佛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无所不容”;济南南郊千佛山的笑佛对联“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成都新都宝光寺的笑佛对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乐天凌云寺的笑佛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往,笑自己原本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宽容,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养心之道。何谓“宽容”?《现代汉语词典》释:“宽大有气量,不计较和追究。”宽容他人小是小非的过错,善待自己的身心健康,是保持心理平衡不容忽略的一条养心之道。一个人学会从大处着眼,从共建和谐社会着想,心胸豁达,宽以待人,气度大量,对误解多加宽容,是一种高素质的思想境界,也是一种高智商的养心之术。当然,像弥勒佛那般心胸坦荡,能“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且能“无日不开怀”、“包罗万物”、谅解人间“总是有高有低的乐观态度,则是一种超凡脱俗、至高无上境界的宽容。凡人学之,必对修心养性、健身延年大有裨益。

唐代药王、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养生铭》里告诫人们:“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各人。”意思是说,养生切忌“怒甚”、“思多”,以免伤气、损神,劳心惹病。笑与宽容有利于安神、惜气。人寿之长短不在于命运,而在于“修行”。“修行”即修心养性,相当于现代医学倡导的保持心态良好、心理平衡,中医倡导的养心,佛教推崇的修炼达到“觉行圆满”。

学会用豁达的心胸,宽容的眼光,看待人世间的一切事物。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以德感人,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理服人,以和为贵,人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出一份力量;学会忍耐、退让、制怒。俗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待鸡毛蒜皮、小是小非的矛盾、纠纷,多一点严于律己,多一点宽容和理解。能忍一忍,烦恼自减少;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如此,才不会气大伤身,反而会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反而展示出自己的博怀;学会待人温和、幽默,处事沉着、大度。不但赢得友谊、显露理智,而且夺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赚取笑与宽容为身心健康铺好的坦途。

篇3

下午5点30分,经过一段难熬的广告时间之后,伴着一阵悦耳的乐曲声,《好运智多星》开始了。

第一场竞赛是“开心记者会”。每个选手轮流接受“记者”提问,回答3个问题。前两名选手成绩平平,轮到肖一凡答题了,我们家几位观众的心情骤然紧张起来,身旁的老伴两眼瞪得圆圆的,生怕她的外孙出现半点差错。

“记者”问:“‘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写的是如来佛还是弥勒佛?”肖一凡似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弥勒佛。”“恭喜你,答对了。”随着主持人的一声道喜,肖一凡脸上绽开笑容,旗开得胜使他信心倍增。我们一家人个个笑咧了嘴,连两岁的小孙女也哇哇地叫起来,可能是向哥哥祝贺吧。

“记者”开始念第二题,我们立即安静下来。“香港著名导演周星驰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喜剧之王》还是《少林足球》?”听了这个题目,我和老伴互相对视了一下,连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因而不由得为小外孙着起急来。可屏幕上的他并无半点惧色,轻松地回答说:“《喜剧之王》。”又答对了,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接下来的第三题也对了,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们一家人更是为之欢呼雀跃。

后来经过“校园挑战赛”和“头脑陷阱”两场比赛,肖一凡顺利地进入了最后的比赛。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参赛的是前3名选手,每个选手还配了两名搭档,共同进行抢答题的角逐。其结果是:肖一凡和一位名叫余思聪的女孩以5分和6分的成绩进入最后一轮的对决赛。

决赛的序幕一拉开,我们一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电视里小外孙的表情也严肃起来。前四轮抢答中,小外孙的比分忽前忽后,我们的心也随之此起彼伏。在肖一凡的总分已经超过对手2分,而且又抢到了第五轮的答题权时,我们觉得胜利在望了。可想不到小外孙这次没答对,结果使对方总分反超过3分。看到这儿,我们几个人的心都被揪紧了,似乎呼吸都处于暂时停止的状态。除小孙女心不在焉外,8只眼睛紧盯着荧屏,期待着肖一凡能在最后一搏中反败为胜。

篇4

大佛寺: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我的笔,实在无法写出大佛寺的神韵,因为大佛寺有太深的文化内涵。当我踏进大佛寺的时候,我就踏进了1400多年前。“新昌名迹寺,登览景偏幽”是李白歌咏浙江新昌大佛寺的诗句。“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是孟浩然对大佛寺石弥勒像的赞誉。走进白云湖,便想起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句子。行不多久,便见一石林。高大的化石,共有30多棵,最高一棵高达14米。这些形姿各异的木化石,初看似落尽枝叶的林木,粗犷雄壮,亭亭玉立,和四周的奇崖怪石、山塘水泉、花卉草坪,错落有致地组合成天然奇景。木化石色泽黑褐,纹理清晰,似木非木,似石非石,却重于常石,坚不可摧。论其年龄均在1亿年以上,与恐龙同时代,是新昌的珍贵特产。

我不知道我此次来大佛寺是为了寻景呢还是为了访先贤的足迹的。因为从有关的史料中我知道大佛寺自然景色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梵音禅说更为这一方胜地增添着神秘和玄妙。寺院四周峻崖穿云,峭壁如削;寺内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秀树名木,触目皆是;山间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新篁拂翠,绿柳扶疏;入夏,清风习习,泉韵淙淙;及秋,丹枫如火,水净山明;寒冬,腊梅吐芳,松柏凝翠。

穿过佛心广场,拾级而上,看到了放生池。云堤垂柳,把放生池一分为二;云堤尽头,一道粉墙把空间隔断。有人说,新昌大佛寺的布局蕴含着园林建筑的精妙之处,又有东方文化的审美意识。所以有诗曰:“僧过不知山隐寺,客来方见洞开天”。虽境断但意不断。墙里,天王殿的飞檐在修竹婆娑中忽隐忽现,大佛似已在望。快步进入粉墙右侧的石牌坊,一条笔直的石板甬道呈现眼前,似可直抵翠竹簇拥的大殿了。不料甬道尽头,又是一道粉墙挡住去路。大佛若即若离,似露还“藏”。沿粉墙而至佛殿,抬头却见“共来点”摩崖石刻,大书法家米芾“面壁”二字迎面而来。前行数步,穿过檐廊,方见大雄宝殿。顿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欣喜之感。

大佛静坐石穴,宝相庄严,气势非凡。佛像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超然洒脱。据说大佛的雕刻成功,在当时是一件极轰动的事,并引来四方善男信女虔诚的膜拜和由衷的赞叹。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为它写了长达2000多字的碑记,誉之为大梁王朝的“不世之宝,无等之业”,“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极尽赞美之词。

大佛原来端坐在一个石窟内!根据唐诗之路研究专家竺岳兵先生的研究,自公元200余年我国产生第一座石窟寺克孜尔千佛洞,至公元366年莫高窟开凿之间,被“中断”了一个半世纪的石窟历史是由大佛寺来衔接的。难怪竺先生的理论是“大佛寺是中国佛教走向繁荣的发源地”。大佛寺自然景色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梵音禅说更为这一方胜地增添着神秘和玄妙。沿着大雄宝殿西侧峭壁的古栈道,有三个依凭天然石窟建成的殿屋:隐岳洞是大佛寺开山祖师昙光的栖身之所,佛缘悠远;朱子亭,亭旁有摩崖石刻“天柱屹然”四字,相传为宋学家朱熹所题。亭中悬张着朱熹自书的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世圣贤心”,极富哲理。朱熹在洞中讲学著书,相传《四书集注》即成稿于此。洞前有朱熹种植的腊梅一株,人们称之为“朱梅”,仿佛得道也似的,至今仍抽枝开花,生机不绝。濯缨亭,原为海岛观音岛,小憩其中,冬暖夏凉,清心爽意。洞前原有白鹇坞,相传为东晋高僧支遁放养白鹇之处。后人羡其飘逸,作诗赞曰:“朝看白鹇从坞出,暮看白鹇据坞归。森森绿树西峰下,片片白云迎日飞。固知野性恋山谷,咫尺之间还见稀”。在大雄宝殿斜对面,有一棵宋银杏,银杏树上寄生着女贞、榆、桂花与香樟等四棵不同品种的树,五树同茂,相亲相依,故称佛寺一奇。

山门前的放生池,原名“隔溪塘”,传说即是仙妪磨杵的地方。放生池分内、外二池,中有长堤相隔。堤上绿柳成行,虬枝逸出,映入涟漪碧波,粼粼曳曳,妩媚动人。绿荫丛中,“越中胜景”的亭阁更添诗意。放生池畔,圆形重叠式的智者大师塔耸立半山腰。这座石塔是佛教天台宗国清寺开山祖师智的衣钵塔。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智法师应诏进京,行至大佛寺,他再也不肯前行,兀坐在弥勒像前,不进食,不吃药,只唱着“般若观音”的歌。40多天后,大师圆寂了!后人建“智者大师法塔”纪念之,印光大师为其作碑记。原塔在通往隐岳洞的栈道下,“智者大师法塔”的摩崖石刻至今犹存。

近年来,新昌大佛寺扩展成大佛寺景区,其中又增添了众多新的景观。在景区的正门前,新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佛心广场。峭壁上镌刻着高达20米的弘一大师“佛”字手迹,山足则刻了巨大的“心”字。佛入心中,心底有佛,原是一种虔诚,又是一种教诲。“佛”字前建了一个直径10米的莲花喷水池,瓣瓣莲花都用汉白玉雕成,直径4米,晶莹的泉水从莲心喷出,洒下一片宁静和清新。誉称“江南敦煌”的般若谷是近期建成的一个新景致,位于大佛寺山门南侧的山谷中,由湖、桥、溪涧、经幢、7级悬瀑、石雕、砖雕、洞穴、石门坎等景观组成,通过石窟浮雕、深雕、线雕、圆雕等艺术造型,折射出石文化的奇光异彩。

盘虎岩对面,华严庵右侧,一座30米高的露天弥勒高耸在峡谷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原本高20米的小山成了大佛的身躯,两膝端坐,袒胸露腹;山巅高达10米的弥勒佛头像虽然是后来所加,但却似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弥勒慈眉善目,笑口常开,憨态可掬,蓝天白云下更见妙态庄严。

篇5

关键词:旅游;佛教;建筑;审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宗教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与旅游接下了不解之缘,其中佛教建筑的庄严肃穆、雄伟大气更是给旅游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审美享受。

佛教建筑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当它们成为古迹为我们所欣赏时,其人文内涵亦融进山水风景之内,成为山水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建筑以其特有的形式美给山水增添了特异的声色和韵致。在我国,五台山、峨眉山等佛教四大名山、莫高窟、龙门窟等四大石窟名扬天下,陕西宝鸡法门寺等佛教圣地都是旅游文化精品,都放射着历史文化灿烂的光芒,展示出佛教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一、什么是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我国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西藏的佛寺建筑,一般有庞大的建筑群,体现出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

我国现存的佛塔建筑,可分二类,一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印度式;二是采取中国楼阁形式的,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为七至九层。结构有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铜塔、铁塔和琉璃砖塔等。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分布在中国从北到南广大地区的佛教石窟寺,不仅记录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这些石窟里大量的壁画、雕塑以及其他文物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

二、佛教寺院怎么布局

寺院主要殿堂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室等。东侧有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房、茶堂、延寿堂等。西侧多为接待云游僧人的禅堂等。一些大寺院,门前还有放生池。许多寺院都在深山密林中,所以第一道门便称“山门”,而三、山音近,故此一般山门又由三道门组成,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

天王殿内,两旁四大天王,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潭柘寺一副对联写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身后为韦驮将军。韦驮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是佛教护法神。韦驮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大雄殿供奉主尊释迦牟尼像。材嵯瘛p,或释迦佛或毗卢佛或接引佛,有的供三尊佛,或三世佛(中释迦佛、左东方药师琉璃光佛、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或三身佛(法身、报身、化身)。主尊两侧,常有左右胁侍,即老“迦叶”、少“阿难”,或塑文殊、普贤两菩萨。殿内东西两侧面,多塑十八罗汉像或二十诸天。

寺中常供奉的还有菩萨。菩萨中,属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最为著名,其道场分别在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这四山并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河南洛阳白马寺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是寺中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最后是藏经楼,珍藏佛经的地方。大雄宝殿两旁的东西配殿,其他尚有库房、客房、厨房、浴室等等,分布四周。

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也较普遍。以寺为主,或包以园林,或附缀园林,或穿插园林。与寺庙均衡、对称、封闭相反,园林的配置则追慕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水涧溪流,似源头无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这两种相反的艺术格局构成了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有自然情趣、意境层深的欣赏。如苏州的灵岩寺、杭州的灵隐寺、夫台山国清寺、广东曲江南华寺、湖南衡山祝圣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成都文殊院等等,都属于此类格局。

三、佛教建筑之美学特征

中国的寺院建筑样式融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屋顶的形状和装饰占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呈现着向上、向外的张力。配以宽厚的正身、廓大的台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加上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

基座,分为普通基座与高级基座,以显示建筑寺庙的等级和风格。普通基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随着院落的进深,基座逐渐升高。大雄宝殿的基座,人们常称为须弥座,须弥是佛教中“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之山”,把大雄宝殿置于须弥座上,借助于台基高隆的地势,周围建筑群体的烘托,以显示佛殿的宏伟庄严。

开间,平面组合中的佛寺院落大多数开间都是单数,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以单数为吉祥。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如大雄宝殿用九、五开间,以象征“帝王之尊”。其余大殿一般为三间。间的纵深为进深,开间与进深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整体建筑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屋顶,寺院建筑的体身部分,体型都显得庞大笨拙,但在屋顶上却利用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曲面形。寺院屋顶造型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庑殿、歇山屋顶又有单檐和重檐两种。

琉璃瓦饰,建筑屋顶的正脊、垂脊、檐角上置有多种琉璃瓦饰,如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大吻,因它有张牙舞爪欲将正脊吞下之势,故又称“吞脊兽”。檐角上常排列一队有趣的小兽,小兽的大小多少视寺庙宫殿的等级而定,最高等级共有十个。它们或象征吉祥安定,能灭火消灾,或是正义公道的化身,能剪除邪恶。这些造型精美,神态各异的小兽,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斗拱,是在屋顶与屋身交接部分设置一种木构件,也是古寺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用短木枋组成的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屋顶出檐和减少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唐宋时期的斗拱硕大雄健,与梁、枋结合为一体。明清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蜕化,成了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由于斗拱构造精巧,造型变化复杂多变,具有很高的装饰效果。

彩画,原是为了木结构防腐,宋元以后,彩画已成为寺院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特别是梁枋上的旋子彩画,几乎成了明清寺庙建筑彩绘的主要形式。那些用琢墨;大点金、和雅五墨(指青、绿、丹、黑、白,因不用金饰,故称雅五墨)绘成的龙锦图案、旋花、翎毛花卉与寺庙黑黄色的瓦面、朱色的檐柱、白色的台基相配,色彩浓重而有鲜明的对比感,把整体建筑装点得更加绚丽灿烂。

四、佛教建筑之审美感受

我们游历大江南北,纵观这些巍峨壮观、千姿百态的宏伟建筑,我们会有一些感悟:

第一是自然风光之美。佛教寺庙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使大自然的动静在这儿和谐共存。在这里能领略到大自然之美,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二是人文景观之美。名山胜景之中的寺庙,是人们思想智慧、劳动创造的人文经典。佛教建筑特有的线条和色彩极富形式美,比如掩映于山林之中的寺院以及塔刹,在线条上,往往打破了山峦起伏与绿波伸延的节奏,远远望去,一片寺院往往成为线条延伸的一个暂停点,高耸的塔刹又突兀打破蓝天与绿山的分界线,使画面产生了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色彩上,寺院屋顶、屋檐往往镶以暖色的琉璃瓦,再配以土红色的门栏窗棂,塔刹或以青砖,或以红砖,或是木构而涂以红色,与整个山林和谐共荣,相得益彰,真是:“动人春色无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无论是精心布局,还是巧妙构思;无论是建楼修阁,还是造佛塑像;无论是晨钟暮鼓,还是经文书画,一切都把人文的关怀、人文的元素自然流畅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美感。加上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给人以天上人间的快乐感受。

第三是精神享受之美。佛教宣扬转世轮回的善恶因果之说,其目的是“神道设教,戒恶扬善”,以人们的顿悟和修行唤起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良知。在精神上有着博大之美。例如它超出尘世,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人间万象,虽有些玄虚,但其胸怀是博大的。再如它认为最高精神境界是“四大皆空”,没有自我、私欲、争名夺利之苦,虽有远离现实之弊,但其精神是高尚的。佛教更多的是人生哲学、道德、情感等泛神论的东西,开悟灵性、净化人心、修养道德、乐行善施,与现实比较贴近,突出的表现为宽容、仁厚、理智、通达、和平、信义。这种传统的精神之美,对人们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有积极意义。

总之,人们拥有宗教式情感, 宗教旅游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越来越受青睐。我国佛教建筑大多与美丽山水相结合,很多佛寺庙宇都是3A级以上旅游景区,自然风景秀美,建筑风格多样,文化底蕴深厚,这正是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我们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宗教及宗教文化场所,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心态来领略宗教建筑和人物的神韵与风采。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欣赏佛教建筑,通过旅游引导宗教文化在社会和群众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6

摘要:汪曾祺在小说中对建筑着墨甚多:世俗气息浓厚的寺庙、别具典雅气氛的民居等等,给以往小说中单调的建筑注入了色彩和活力,呈现出一种雅俗互补的状态。

关键词 :汪曾祺 寺庙 民居

20世纪80年代后汪曾祺重提旧笔,写出了一系列带有浓郁自我特色的小说,在小说中,他对苏北的建筑可谓不惜笔墨,无论是寺庙还是民居,都进行了别致地书写。一方面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建筑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小说中的建筑,是故事的发生地,是情节的延伸点,是至关重要的存在。本文即围绕汪曾祺小说中的这两类建筑,阐述其本身的特色以及其所涵容的文化意蕴。

一、寺庙——世俗化

以寺庙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是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场所,是心灵的栖息地,一般建筑规模都较为宏大,风格大多肃穆庄重,以体现内在的佛教精神。但汪曾祺笔下的寺庙却与普通寺庙大相径庭,庄严神秘的宗教氛围大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世俗气息。他以《受戒》中荸荠庵、善因寺两所寺庙为例,刻画了一个具有浓厚世俗味的佛家世界。

荸荠庵是明海出家的寺庙,可是作者虽然许以其寺庙的身份,它却几乎没有寺院的样子。首先是荸荠庵这个名字,一座全是僧人的寺庙却以“庵”命名,这一看似漫不经心而随意的名字,作者竟也给了充分的理由:“大者为庙,小者为庵”,这却也荒唐得合情合理。其次是荸荠庵的外在空间:“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势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佛门清净,佛寺也一般依山傍水,幽居深山,荸荠庵也算是符合幽静条件的,但是门外的打谷场以及猪圈这些不合时宜的俗世景物的点缀,让这座寺院弥散起生活气息。最后是荸荠庵的内在空间:“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写了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天井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走过天井,便是大殿,供着三世佛。佛像连龛才四尺来高。大殿东边是方丈,西边是库房。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副对联:‘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小房。”这一段中规中矩的布局描写,空间感很强,清晰地展示了荸荠庵的内在结构,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座规模较小但景致独特的寺庙中,可作者又笔锋猛转,写起了和尚们日常世俗生活,甚至写到了大殿上的牌桌:“这是个打牌的好地方。把大殿上吃饭的方桌往门口一搭,斜放着,就是牌桌。桌子一放好,仁山就从他的方丈里把筹码拿出来,哗啦一声倒在桌上。斗纸牌的时候多,搓麻将的时候少。”让人愈发疑惑寺庙的身份,大殿里不念经拜佛,而是打牌、搓麻将,这哪里像是寺庙,更像是一处彻彻底底的民居。

明海受戒时,善因寺也随之浮现出来:“善因寺是全县第一大庙,在东门外,面临一条水很深的护城河,三面都是大树,寺在树林子里,远处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点金碧辉煌的屋顶,不知道有多大。”作者仿照荸荠庵的外在布局安排了善因寺,同样是门前的河和三面的树,但是从小巧玲珑的小河与柳树换成了规模较大的护城河和大树。这清晰地昭示了善因寺的金碧辉煌、宏伟规模,但是我们同样能隐约感觉到善因寺也会和荸荠庵一样,是一座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寺院。果不其然,接着作者便借用小英子的眼睛再次详细地描写了善因寺:“好大一座庙!庙门的门坎比小英子的肐膝都高……到处都是金光耀眼。释迦牟尼佛坐在一个莲花座上,单是莲座,就比小英子还高。抬起头来也看不全他的脸,只看到一个微微闭着的嘴唇和胖敦敦的下巴。两边的两根大红蜡烛,一搂多粗。佛像前的大供桌上供着鲜花、绒花、绢花,还有珊瑚树、玉如意、整根的大象牙,香炉里烧着檀香。小英子出了庙,闻着自己的衣服都是香的。挂了好些幡。这些幡不知是什么缎子的,那么厚重,绣的花真细。这么大一口磬,里头能装五担水!这么大一个木鱼,有一头牛大,漆得通红的。她又去转了转罗汉堂,爬到千佛楼上看了看。真有一千个小佛!她还跟着一些人去看了看藏经楼。藏经楼没有什么看头,都是经书!”作者以小英子为叙述人描写善因寺,将善因寺中固有的恢弘气势大多弱化为童稚的风俗景观,像带有浓厚宗教气息的佛像、幡、磬、罗汉堂、藏经楼等宗教摆设,在小英子眼中不过是崭新稀奇的玩物。当然这种描写是以小英子为贴合点,为了符合小英子的心理和身份,故意下笔为之,但是汪曾祺利用这种视点巧妙地隐匿了自己的话语,更加全面地展露善因寺的世俗全貌。

汪曾祺在刻画寺庙时,打破常规,不再是把寺庙当作以往求神拜佛的场所,而是侧重发掘寺庙中的人文审美价值。正如徐霞客所说:“三教终不外五伦耶”,汪曾祺在保留寺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楔入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与人间烟火,将寺庙世俗化,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人文感染力。

二、民居——典雅化

汪曾祺是一位有着浓厚平民情怀的作家,他尊重并真心喜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也经常在笔下展示他们积极生活、热情劳动的故事与场景。这些人生活上虽然卑微清贫,但不失质朴善良,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欢欣。这类作品的整体风格大多恬淡真挚,充满诗意,故而主人公们所居住的房屋,也多是与这种诗意的整体风格互彰互显,呈现一种典雅化的趋向。

《受戒》中小英子家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依寺傍水,还有一些美不胜收的植物点缀其间,很像人间仙境:“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院子里一边是牛屋、碓棚;一边是猪圈、鸡窠,还有个关鸭子的栅栏。露天地放着一具石磨。正北面是住房,也是砖基土筑,上面盖的一半是瓦,一半是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还露着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萨的画像上贴的金还没有发黑。两边是卧房,扇窗上各嵌了一块一尺见方的玻璃,明亮亮的——这在乡下是不多见的。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这是汪曾祺笔下美的典型,倘若说寺庙中作者故意加了点“俗”,那么普通人民的住宅里,作者又故意地纳入“雅”,当然民居的“雅”不同于古代建筑中依靠书画古董堆砌而来的雅,而是一种简单清新的雅,省略了建筑中过多局促而压抑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清新自然的植物、花卉,拉近了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带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典雅气质。

《异禀》中的王二家则是十分整洁干净的,虽说有些破旧,但不失体面:“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一共三间。正中是堂屋,在‘天地君亲师’的下面便是一具石磨。一边是厨房,也就是作坊。一边是卧房,住着王二的一家。”房屋的布局中规中矩,以堂屋为中心,两边的卧房和作坊辐散开来,是较为传统普通的民居形式。较之小英子家算不上人间仙境,但是作者为了增加王二家的雅丽趣味,在讲述石磨位置时,特意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具放在“天地君亲师”的横批之下,同《受戒》中将一个枯寂的老和尚放在“一花一世界”的横批之下一样,这种对古典文字的刻意关注与特意描写,不仅展露了汪曾祺别致的文人情趣,还为故事增添了一些诗情画意。

汪曾祺笔下的苏北民居,可谓是作者抒情气质的外化牵引,呈现出一种整洁、清新的整体风格,再加上美丽风景和文化气息的点缀,诗情画意呼之欲出,愈显典雅。

建筑和文学是休戚相关的,尤其是当建筑走进文学作品之后,这种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密且不能分割了。文学作品中的建筑是作者对世界的叙事与再创造,是作者审美与意志的结晶,“任何艺术创作都并非在真空中进行,它们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影响,甚至干扰。建筑自然也不例外,它的创作情形,当然也和其他门类艺术有着相似的境遇。甚至,它受到的制约还比其他艺术更多。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的设计决定了该建筑的主人(含有权决定其命运者)的意志。”汪曾祺用自我独特的审美与意绪打破了传统建筑模式,将自己对世俗平民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所特有的典雅文艺的文人情怀融入到建筑中,营造了一个崭新别致的建筑世界,如世俗化的寺庙和典雅化的民居。这些别致新颖的建筑景观并不是分离孤立的,而是相依相傍,共荣共退,完美地实践了汪曾祺所说的“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等原则,雕铸了一个俗雅互补、和谐美好的高邮水乡。

篇7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这两句中,“茶”是最后一字,缓缓道来,正是前面九字精、气、神的最终结晶。在这里,茶是杯底那抹香,解谜的关键还在于山水人文之中。

天心

永乐禅寺

万语与千言

不外吃茶去

大红袍是武夷山古往今来最负盛名的茶叶,历史之久远让它身上的传奇故事愈加扑朔迷离。在前往武夷山大红袍景区入口的途中,经过弥勒佛岩雕,一条山路蜿蜒而上,通向比大红袍历史更悠久的天心永乐禅寺,它是大红袍传奇的制造者。

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公元790年)年间,因坐落在武夷山方圆120里的景区范围中心,初名“山心永乐庵”。坐拥“千叶莲心”、“五象朝圣”美景,是武夷山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明永乐十七年(1419),明成祖朱棣赐封寺院禅茶为“大红袍”,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寺庙的名称从此沿传至今。

寺院不仅地处“千叶莲心”之处,这里也是武夷岩茶产区(俗称“三坑两涧”)的核心地带,旧殿的山脚下可以看到著名茶学家张天福题写的“大红袍祖庭”五字。据说,从唐朝贞元年间邑僧结草为庵起,此处的僧人就开始培植茶叶。建国初期,因为历史原因,寺院一度为周围山民所占,不过茶叶的制作并未中断。宗教政策恢复后,山民向外迁移,便有了天心岩茶村。

在全国,如天心永乐禅寺这般,集禅茶之闻名,又兼具历史、规模的寺院,说得上来的只有寥寥几处,大红袍更加让天心禅寺脱颖而出。天心禅茶从茶树生长到茶叶的加工制作均由寺内的茶僧专门负责,并有寺院的居士一同参与成品的外观设计,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禅茶品牌。

在天心禅寺,茶的历史,就是寺院的历史,同历史上的各位高僧,寺院的兴衰起落,乃至武夷山理学的形成、发展,都脱离不开。名山、名寺、名僧、名流、名茶交相辉映,正好印证了刘禹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心禅茶的大红袍共有袈裟大红袍、一合相、扣冰、无我、香云盖五个品种。其中的扣冰就是专为纪念寺中的唐代名僧扣冰古佛。相传,扣冰古佛于此望月而豁然启悟,留下诗句:“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这便是后来“天心寺”一名的由来。

南宋绍兴年间,朱熹常来此问禅,并以一首《天心问禅》道明禅学对自己的影响。

寺内至今还可以看到不少鼎盛时留下的碑石崖刻。康熙大帝御书“佛”字赐予铁华上人,今刻在大弥勒佛雕像后的岩壁上。在铁华上人修行期间,天心禅寺接近鼎盛,武夷山跻身佛教“华胄八名山”之列。

天心永乐禅寺在近现代的几十年中一度衰败,所幸,今日的天心禅寺重振宗风,扩建新殿,旧殿亦在修缮当中。在天心主殿附近的天心禅寺茶堂,游客可了解到天心禅茶,尤其是大红袍的历史典故,幸运的话,还可以一睹 “天心禅茶十二道”的风采,漫享禅茶滋味。

慧苑寺

山居偏隅茶为邻

在武夷山水帘洞和大红袍两点之间,有一处古刹“闹中取静”,每日唯有清泉、素斋相伴,在这里生活便是悟道,吃茶去。

慧苑寺,又名法华寺,始建于宋,位于武夷山“三坑两涧”的慧苑坑。同时,这里也是景区管委会今年推出的“岩骨花香”慢游路线的途中一点。通常有两条路线可以到达,一条从水帘洞景区入口进来,沿途可欣赏天车架、鹰嘴岩,路程相对较短;另一条由大红袍景区方向,走流香涧、清凉峡进入。慧苑寺处在岩骨花香路线的中间,恰是景区中心的中心,其大殿外的一幅对联“涧绕流香心洗涤,峰擎玉柱佛庄严”写的便是寺院周边的美景。

慧苑寺是一处禅寺,面积很小,只有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一般大,却是领略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一处宝地。寺院的外墙画有道教的八卦图。在慧苑寺旁边的岩壁上有一处山洞,朱熹曾经在此闭关。寺院的内部亦别有精巧,民居院落布局门厅是儒家风格,正殿弥漫的是佛家氛围,经阁则含道家韵味。

踱至寺中,殿内抱柱的一幅楹联“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出自朱熹笔下。游人至此大多会把它当成对古寺清幽、广结茶缘的描写。其实,此联另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朱熹在慧苑寺静修,夜闻茶香,循香找到隔壁,遇到月夜煮茶的郑氏茶人郑灵竹,两人十分投缘,结为至交,遂题此联,而“竹”所指即是郑灵竹。郑灵竹曾是慧苑制茶第一人,朱熹在寺中读书,品郑公煮茶,题匾“静我神”,一度悬挂南庑门额。相传朱熹病逝后,郑公大哀,于慧苑寺内写一匾“静我灵”以寄托对逝友的哀思。

以茶结缘的传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时隔千年,慧苑寺的人情味仍是游客来此最深的印象。慧苑寺与天心禅寺渊源很深,寺中天喜师傅十分随和,常笑说,寺里有一老一小两和尚,小和尚就是自己。他们都来自天心禅寺。

慧苑寺相对偏僻,规模又远不及天心禅寺,香客自然少很多。时下人气颇旺的慧苑寺是天喜师傅苦苦经营后的结果。寺中设施目前已臻齐全,老和尚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种的蔬菜做起斋饭来比武夷山当地的菜肴更加爽口,后院的斋堂每天因此坐满了人。

斋堂的热闹分减了世人对寺庙的距离感,寺庙的禅味却未消减半分。来过斋堂的人一定都注意到了这幅对联:“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万偈不如吃茶去”,横批“吃茶去”,这是当代佛学家赵朴初《茶禅》一诗的诗句,写出了茶与出家人的关系,茶能助禅。在慧苑寺的斋堂,少不了的就是吃茶。

慧苑寺是个结缘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有朱熹和郑灵竹的佳话,每天还来来往往许多老面孔、新面孔。如果来到慧苑寺,就请坐下喝杯茶,在泡茶、喝茶的过程中,很可能就和武夷山、慧苑寺结下不解之缘。

白云禅寺

白云深处

小结茅庐

描写白云的诗句大多很美,“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在武夷山景区北端,一座寺庙巧借山岩筑寺,取“白云”为名,恰似一团云雾悬绕于山腰之际,比之诗句更多几分意境。

寺庙座落于白云岩—双乳峰景区。在寺中凭栏南眺,可一览武夷九曲平川、群峰秀色。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登此写道:“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歭,溪自西来,分而环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至尽。”视野极为开阔。从星村大桥过来,顺山路往东北行五里后抵白云岩脚下,过半山亭,续登即到。

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宋代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之一的学者吕祖谦曾在白云岩结庐修学,留有“东莱先生讲学处”遗迹。白云寺沿一条狭长岩罅修建,尽头为山门,倒序连接大殿和膳房。各殿的后半身藏于岩洞中,前一半则利用山势以杉木支架,远远望去有如空中楼阁。寺内有弥勒殿、三宝殿、观音阁、祖师坛,相传观音阁每天早晚都有白云从中涌出,胜似仙境。

寺庙的闻名还得益于一种名叫“金佛茶”的禅茶,是寺中的供佛茶。《武夷大观》中有首《金佛茶》诗云:“金佛俨如在,殿前响金钟;晨昏诵功课,千古茶一盅。”后世认为讲的就是白云庵禅师慈觉和尚以茶礼佛、幽居灵岩的寺院生活。昔时,有位悟禅者,到武夷山悟禅拜访慈觉和尚,一杯供佛茶入口,含笑悟禅。相传,朱熹还曾将此茶赠与陆游。

从白云禅寺的后门可望见三教峰、猫耳石等名胜,寺院大殿佛龛的后壁上,有清代名僧捧日大和尚在白云岩上摩刻的“大观”两字。白云岩上还有一处白云洞,传说《封神演义》一书中提及的夜游神乔坤,曾在此修养,从此自称为武夷山白云洞“散人”。

在寺院北面的尽头有一处岩洞稍为宽敞,这里也被称为“极乐国”。洞临崖而存,崖下即是深渊,无栏杆可倚,路径之险,可谓武夷第一险境。胆大者伏身蛇行,手脚并用,方能爬入洞中。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首次入闽武夷山时,曾半历其境,并动笔记下这段惊险历程:“余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上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洞内现存有清康熙二十八年建立的“漳梁山洞玄师祖舍利塔”一座,可容纳多人,端坐于洞中,可静心悟惮,也可俯看星村烟火,一览美景。据说寺中主持白云师太年届八十,还常于山洞中打坐,往来动作轻捷,闲庭信步。

白云寺至今人迹罕至,寺内生活朴素到近乎清苦,四下时常一片寂静,身到此处似跳脱俗世藩篱,故同许多香火旺盛、信众不绝的圣地相比,更适合出世冥想、修身养性。来到白云寺,宜静坐闲看山头云雾空蒙如雪,宜听闻风自卷舒触石明灭,品毕清茶过后,为所求而来,得所求而去。

桃源洞

曲水山色有洞天

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内,有一个绝胜处,可登山、观云、玩水,春天里,漫山遍野花香四溢、姹紫嫣红。这个地方有一个美丽而又熟悉的名字:桃源洞。

桃源洞临九曲溪六曲北岸,苍屏峰与北廊岩之间。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光尤其烂漫。

到桃源洞有上下两条路可走。从九曲溪方向进入,沿六曲溪北的山径沿松鼠涧蜿蜒上行。或登天游峰下来,再向南沿西侧小径向上。路上小洞、石桥接连不断,待到几块大石当道,几欲山穷水尽之处,一个洞口悠然出现,这就是桃源洞。桃源洞口实际是两峰之间裂开的巨罅,一条桃花涧流经双峰峙立的峡谷隘口,潺潺汇入沙溪。穿过洞口,景色豁然开朗。只见深山之中藏有一片谷地,如茵绿草上无数桃花点缀其间,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几乎如出一辙,该地由此得名“桃源洞”。

谷地中间,青山脚下,是重修后面积约为六千多平方米的桃源道观。这里目前是武夷山道教活动的中心,规模较为完整。最初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名为石堂寺。曾有许多高士听闻武夷山仙灵之说来此隐居修炼,白玉蟾真人也在其中。经过元朝的扩建,待到明朝道观已是远近闻名,修建有三清殿、三皇元君殿、三官殿、真武殿等殿堂,占地达两千多平方米。桃源道观后世曾经衰微一时,最严重时空余一座主殿。1991年,大殿内部进行整修,并用闽北珍贵木杉红豆杉雕刻了一尊高二米一五的三清道祖圣像。现在的道观修葺一新,主殿由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山门组成,左右两边是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配殿。

桃源洞的西边有一尊全世界目前最大的老君岩雕。像高十六米,宽十一米,厚十米,庄严之中透出道家的逍遥自在,由福建惠安工匠历时6个月雕凿而成,堪称“老子天下第一”。1996年3月4日举行开光大典时,海内外信众有三千多人前来参加。

桃源庵和开源堂两处旧址,位于桃源洞的北面。旁边一块苍石于乱石中斜插出来,名为金砖石。金砖石与附近的问津石与寿桃石、老君岩雕散排在绿茵之上,极具道家仙韵。

其实在景区周边的碧霄洞、三隐台、象峰当中,明清之际均有道人筑观修道,经过历代兴衰辗转,现在已难觅踪迹,唯桃源道观经过数次扩建修复,人气愈盛。道观中的赵道长极少下山,是位世外高人,与之品茗论道,乃人生一大乐事。

桃源道观自古是文人雅士、云游道士修炼访道之地,明代吴拭曾写《小桃源洞访道人》描写“桃源村人”悠然自得的世外生活,诗云∶“……穷源有古村,二三避世客;避世非避秦,栖心炼精魄;春田自耕割,衣食无需索;风动棕花落,雨过药苗摘。”笔下的桃源景象,历经数百载风雨岁月,依旧安然静好,不改容颜。

止止庵

青山白云

无非止止

都说止止庵的风水极好,许多来武夷山的人却未必走过。欲洞悉武夷山儒释道文化中的道教精华,止止庵是不可错过的神仙殿堂。

止止庵最初的修建时间已无法考证,常见的说法是始于晋代。在史料记载中,止止庵起初只是“小结茅庐”。而初具规模是在距今七百八十多年前的南宋年间,当时由一位名叫詹美中的武夷山人出资,与修练在此的著名道人白玉蟾一起进行重建。此后,又经过明朝景泰年间和清朝顺治年间两次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后来的“紫府琼楼”。

临水一曲溪畔、大王峰脚下,便是止止庵的所在。坐景区观光车到武夷宫下,进来经过万春苑,不过二十分钟,就可漫步至此。

道家讲三十六洞天,止止庵是其中的“第十六洞天”。

来之前没做功课的话,很可能就把现在看到的止止庵误以为是它历史上的模样。其实,止止庵早在1954年被毁,如今的道观是从2003年开始动土重建的。不过,会产生这种错觉也正说明了当地人士的煞费苦心。单说这砖木结构的山门,便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老古董了,原建在建阳彭墩村,后来濒危,经过多方努力,才挪至此地进行易地保护,同时,又还原了止止庵古朴肃穆的模样。

止止庵内有三重大殿,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汉寿亭侯祠。祠为纯木结构,供奉关武圣帝,这里最初是白真人祠的遗址。汉寿亭侯祠建筑小巧复杂,分为三进,集官方与民间、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全国惟一一橦融合人字水屋顶、和尚顶屋顶与歇山式宫殿式的大坡屋顶于一体的建筑。

易经楼(玉皇阁)在汉寿亭侯祠的后面,采用石木结构。楼高17.9米,低层采用石材,34根石柱中14根长6米,直径52公分,每根净重1.5万斤。楼的正立面一层还有一组石雕和两根金丝楠木的龙柱。

篇8

“清明茶香,到高峰山品尝。山僧佛德合十。”

高峰山僧人佛德的短信邀约,使我禁不住诱惑,奔那茶香而去。

高峰山的紫霞烟气,单单是玄奥山川的云遮雾罩,便使这运起于风、命生于水的心灵秘境缥渺着禅与茶的沁香。不是吗,山道弯弯,白云飘飘,禅茶神韵已在五蕴之中奔逸了。

据《高峰山志》载,高峰者,黔中胜景,距平坝卫三十余里。在万山重叠之中,一峰崒然。果然,车行崎岖山道,的确十分的险峻。盘蜒而上,将至山顶,庙门一开,一拐弯,眼前豁然开朗。在山凹之中,一座古刹背依高峰,在左岭右嶂的环护之下,端坐正中。庙前凹处,森森林木,芊芊碧草,披拂掩映。我看云烟升绕,有环气护顶。一般来说,依山傍水乃常规的风水宝地。而此地依山不傍水,但眼前凹处飘动着的云水烟霞与耳畔响动着的泉水淙淙,却有着山水相依的圆融无碍与别样的风水景象。辨质乘气之后,感到这里有聚气的智慧。昔人盛赞的“高峰八景”之中,“平地烟霞”最先映入游客眼帘 。

透过烟霞雾帐,万华禅院的山门隐然显现。进入禅院,端坐假山巉石之上的弥勒佛立即送来一脸可掬的笑容。欣喜之中,看到岩脚的石砌禅台上有“建文皇帝禅坐”几个大字。据说建文皇帝逊国为僧,频涉山水,道经高峰,爱此山景清幽,遂挂锡于此。高峰山万华禅院是江西抚州秀峰和尚斩棘而建,属禅宗法脉。1944年,毕业于重庆佛学院的慧海法师受太虚大师之嘱,在此创办高峰佛学院。“”期间,梵宇古刹化为断垣残壁。近年复兴,高峰道场已香火燎绕、香客云集了。

顺着禅院石阶拾级而上,行脚匆匆,不一会,便看见骨感通灵的佛德在后院茶室门前的石阶上迎风伫立。

双手合十,迎进茶室。

一架古琴、一幅字画、一席茶具,端的是情性相通、静心所悟的禅景!

“佛德师,请上茶吧!”

这边厢,年轻的佛德果然灵巧,正有条不紊地摆弄着他那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

屏住呼吸,且看佛德献茶献艺。

佛德此刻正襟端坐,烧水候汤,正所谓“法海听潮。”只见他一双灵巧的手正忙不停地转动杯子,他在烫杯,一切是那样井然有序。我想,当杯子在手上转动时,心中涌动的不正是初转的!

佛德对都匀毛尖情有所钟,他所献之茶应为上品。属清明前数天内生长的一芽一叶,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因佛德所穿僧衣宽袍长袖,便一手掩袖,一手投茶入壶,壶水似转动,缓缓流入杯中,只见“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依次显现。鉴赏品评,甘味鲜醇、香气馨脾。真是禅茶一味,圆通妙觉,回味无穷。

饮茶上性,趣味盎然,佛德又端出精品,是贵州湄潭雀舌。兴头之上,乃用玻璃茶具。只见佛德冲茶如漫天法雨,那雀舌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尔后徐徐下沉,似金枪林立,煞是好看。品尝雀舌,且鲜且嫩,更胜毛尖。但醇香厚度稍逊一筹。看来,都匀毛尖与湄潭雀舌各有千秋。

禅茶入腹,沁人心脾。禅宗茶之“四谛”,乃“和”、“静”、“怡”、“真”。“和”是茶道的灵魂,而“静”则是茶道的境界与氛围。此时,我们已从“和”“静”之中向“怡”“真”过渡。欢“怡”之下,不讲形式,不拘一格。一旦论道,便执著较“真”。真是以茶代酒,兴致更高,竟天马行空谈到情僧苏曼殊。我以为,禅宗史上品学俱优、学贯中西的曼殊,是百年难遇的才艺大师。高峰山上佛德的茶室若在壁上悬挂一幅曼殊的《参拜衡山图》,胜过《富春山居图》。

“何故此说?”

“因为衡山乃青原与南岳两大法系的交汇之处,禅宗一花五叶中影响最大的临济与曹洞二宗均渊源于此。而曼殊此画的空灵奇险堪称旷世之作。因此,由和尚所画的《参拜衡山图》悬挂于临济法脉的高峰山万华禅院意义非凡!”

禅茶与诗画之间的关系,确乎异常。高僧大德与儒士名流时常品茶鉴水,谈诗酬文,纵论天下。宋代大文豪东坡居士有诗云:“茶笋心禅味,松杉真法音。”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桥桥兴致更高,他在品尝禅茶后留下一副对联妙趣横生,他说:“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我问佛德,是否斗茶?

佛德笑了笑,又献一茶,此乃武夷山大红袍。

在名茶之中,贵州绿茶因土壤、区域、纬度、海拔、气候、温度的多种因素,其品质甚佳。因而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黔中道列为我国茶叶产区之一。陆羽认为,黔中道(贵州)之茶皆为上品。

莫非佛德端出武夷山大红袍要与贵州茶相斗?

这武夷山大红袍,是岩茶之中的佼佼者。生长在山岗岩缝和沟壕之中,蕴涵着的山水灵气,使其叶质厚润,形成品质坚忍、醇厚馨香的特色,九道冲泡之后,仍不失桂花芬芳。大红袍的干茶条形完整,冲泡之后,汤色呈棕红色泽,茶汤滋味格外甘醇厚润。佛德泡茶,驾轻就熟,他将水烧至沸腾,用茶匙将适量的大红袍拨入茶荷之中,在壶中倒入沸腾开水后,迅速将茶汤转动倒入公道杯内。众人品尝,甚感醇味特别持久。佛德在九泡之后,不无得意地再次亲吻杯中余香。足见大红袍“岩骨花香”,内涵丰富。

依我所见,斗茶之乐,不一定非此即彼,定要比试高低。其实鉴别之义,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鉴于禅与茶之间的密切关系,一些寺院还专设“茶堂”,供寺僧坐而论道,辩说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参妙用。

禅宗史上,不少名僧嗜好竹茶无以复加。

当徒弟问道:“如何是和尚家风?”

禅师答曰:“饭后三碗茶!”

从“饭后三碗茶”的典故可看出,一些僧人已经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有诗云:“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至于赵州和尚“吃茶去”的典故,可以说名满天下。赵州从谂和尚是唐代禅宗大师,时常有人前来请教。然而,无论是数次往复,还是初次参访,均被赵州和尚大喝一声:“吃茶去!”因此,“吃茶去”成为禅林与茶文化的一大典故,被称为“赵州茶”。这意思是,参禅与吃茶,别人怎样说都不如自己去品味,所以千言万语不如“吃茶去”。对此,赵朴初会长体悟很深,他写有一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可见茶韵能通禅!而此刻的禅茶神韵正伴随着万千的思绪,在高峰山上化为烟霞紫气。贵州绿茶也好,福建铁观音也罢,因缘聚集,风流云散,天下哪有不散之席!这高山峡谷的黄昏,造化着的深谷悲风,推衍出层层叠加的青幽静寂,端的是满眼的茶绿意象!

罢了,罢了。不愿借宿挂单,只恐心性如一,执迷不悟,一旦茶气通玄后,竟跳入这清绿怀中乎!

品读茶艺,理解山水,一别如雨。在佛德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琴萧瑟声中抱拳离去。

篇9

少林寺重点导游词【一】

各位团友,大家都一定听说过“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确,在许多人看来,少林寺就是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它也因此成为海内外人士心目中的武术圣地。但是,大家知道吗?由北魏孝文帝元宏始建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的少林寺,因为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在此首传禅宗的缘故,而被尊为“禅宗祖庭”。已有1600余年历史的少林寺以其精湛的少林功夫和古老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近距离的体验这一神秘的东方古刹!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少林寺的常住院。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遵循我国传统的寺庙建筑布局。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依佛经言,应作“三门”。,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入道之义。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

过了山门,我们看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块。它们共同记载着千年古刹的兴衰状况,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内容。俗话说: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像不像,三分样,大家可以比照这些塑像姿势,练习练习。

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

天王殿后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也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大家看,在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上面有麒麟雕像,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它们预示禅宗已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晨钟暮鼓”是形容寺院中僧人生活的常用词汇,大家看,这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

大家眼前的这一建筑可是鼎鼎大名,少林寺藏经阁!在小说家笔下,这里曾是风云际会之处。但小说毕竟是小说,现在的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殿外悬赵朴初所书竖匾“藏经阁”。此匾额中“藏”字少了几笔,乃赵朴初警示后来者以史为鉴,保护好经书宝藏。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说起达摩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诵。同时,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少林寺最高的大殿,当然也是最珍贵的殿堂,千佛殿。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整个少林寺院建筑群落中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卢阁,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的最大佛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毗卢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龛上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是清乾隆皇帝御书,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画,出自明代无名画家之手画意精美,设计大胆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我们往地上看,殿内砖铺底面上有4排48个站桩坑,他们是历年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从这些脚坑我们可见少林功夫非同一般。为何在室内习武,难道是密练盖世神功。真正原因是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各位朋友,请大家按原路返回,我们下面参观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塔林。少林寺塔林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坟茔,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群,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层级、形制是根据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学造诣、佛徒数量、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历史条件而定的。

古迹林立阅尽华夏三千年历史 ,

名山纵横览遍中州八百里风光。

好了,各位游客,少林寺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有机会再到少林寺参观旅游,修身养性,学拳习武,谢谢大家。

少林寺重点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李师傅了,此次少林之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俗话说:“相聚既是缘分!”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谊,在相聚的日子里,能够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接下来,我把咱们的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已踏上旅途,行驶在郑少高速,途径新密、登封大约90分钟,就到达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少林寺。

少林寺初建于北魏太和19年,也就是公元495年,由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依山辟建的,因其坐落在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32年后,也就是北魏孝昌3年,释迦牟尼的第28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3年来到少林,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佛教界统称为“禅宗祖庭”,特别是唐初“13棍僧救唐王”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而神秘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实用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1983年,电影《少林寺》的公映,更使少林寺名满天下,响誉海内外。正所谓“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说话间,车已经到达了新密境内。新密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汉高祖刘邦始置密县,直到1994年撤县置市,始称新密,境内有黄帝练兵演武八阵兵法的轩辕黄帝宫,全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打虎亭汉墓,密县古县衙等。新密市煤炭储量丰富,素有“乌金之乡”的美誉。新密的金银花,密玉也很有名,曾被作为贡品献入宫中。

车过新密我们就进入了登封境内。登封是千年古县,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为登封,沿用至今。登封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背依中岳嵩山,有人文景观150多处,自然景观30多处。 “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都坐落在嵩山之上,使嵩山成为五岳之中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

嵩山由两大山群组成,共有72峰。大致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米;西为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是嵩山的最高峰。嵩山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使嵩山分别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形成了“五世同堂“的独特地质现象,在嵩山旅游,一步就可以跨越亿万年。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少林寺景区停车场,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在进入少林寺之后呢,我希望大家跟紧团队,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扰了佛门的清净;也不要抽烟,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好了,朋友们,我们在寺内的活动时间是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后在寺院的大门口集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参观游览吧。

大家看,这就是少林寺的第一进建筑————山门,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山门原称“三门”,寓示佛教的“三解脱”,佛教认为人有“三毒”,那就是“贪”、“嗔”、“痴”。贪,就是贪心。;嗔,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太放不开。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大家看山门上的禅武二字正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释,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进入山门殿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地欢迎大家的到来,一副对联叫:“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说的就是此佛,我们再看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陀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持金刚宝杵,职责是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少林寺的第二进建筑————天王殿。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为佛教护法神“金刚力士”,受封神演义的影响,群众称之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服人间,他们手持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封建农业经济下人们的最朴实的愿望。

现在大家看到的两个对称的高大建筑,就是少林寺院的钟鼓二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僧人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少林寺天下闻名,吸引了不少名人来此驻足,也留下许多著名的碑刻,请大家随我来看这通《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它俗称《李世民碑》,是李世民为表彰十三棍僧救驾而作的,也是电影《少林寺》拍摄的依据,其中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的亲笔签名“世民”二字,碑额“太宗文皇帝御书”为唐玄宗李隆基御书,也正是因此事此碑,少林寺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少林寺也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篇10

天游峰海拔409.6米。最为精彩的是从茶洞起步沿陡峭山崖爬越828级石阶。登天游览胜,如登天云游、有惊无险,九曲奇观,尽收眼底。可观日出云海,可赏晴空月色。徐霞客曾评价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看水之一:大峡谷漂流

武夷大峡谷长14公里,相对落差150米。桐木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为九曲溪的源头之一。大峡谷漂流即在桐木溪河段,全长6公里,漂流时间约1.5小时。所用橡皮艇可乘坐游客6人,由2位训练有素的水手划舟。桐木溪漂流是一种有惊无险、野趣横生的体验。两岸高山峭壁,森林铺盖,猿啼鸟鸣,溪水怪石嶙峋,水质剔透,鱼石相趣。舟行其间,水路弯弯,下险滩,浪花扑面,惊心动魄。过深潭,波澜不惊,悠然自得。在险滩与深潭、激跃与平凡之间,充分体验和品味人生的内涵。

看水之二:龙川大峡谷

位于景区通往保护区的途中,距度假区22公里。龙川东侧为来龙岗,西侧为狮子山,终年飞瀑流泉,川流不息。春和景明,万木葱笼,雨后初睛,山泉鼓足了劲奔腾而下,飞花溅玉、气势雄浑,尤如大自然的交响曲章,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丹桂飘香,山泉细致而柔情万种,沿山崖变化着姿态,展示着少女般的柔情,耐人品味。山泉流淌的红岩上生长着大量的珍稀植物,如竹柏,其叶形似竹叶但更厚,与水杉、银杏等被称为植物的活化石。还有一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蛛网萼,属虎耳草科,因其形密集如蜘蛛网状而得名。这种植物只能在毫无污染的环境里生长。峡谷内有几处落差百米的瀑布,坠落击石飞花间,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龙川大峡谷内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万个/立方厘米,是绝佳的天然氧吧。

武夷品香茗

武夷岩茶种植区的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砂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渤《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工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讲究品质。品赏武夷岩茶是一种极富诗意雅兴的赏心乐事,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非常崇尚这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品赏武夷岩茶讲究环境、心境、茶具、水质、冲泡技巧、品赏艺术。

环境:品茶的环境、场所,要清雅、明)争。厅室布置可悬以国画、诗文,摆以兰花。古乐低回,古色古香。品茗不宜人数过多。明代张源《茶录》说:”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曰施”。五六人就嫌多,七八人则是喝茶解渴。这当然指品赏而言,否则平常难以做到。

心境:品茶先品人,品茶讲人品。品茶者心境要平和、矜持、不躁,这样才能体现传统茶德:即信奉人与人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静。这是茶之精神、茶之风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茶具:武夷山品茶茶具有茶盏、白瓷壶杯、紫沙壶杯等等。但较为通用的是宜兴紫砂壶,配以白瓷杯或外紫沙内白瓷杯,茶海(可漏水、盛水的托盘)。茶壶大小如拳头,杯小如核桃。紫砂壶有良好的保味功能,它质地细密,不易散热,宜于保温,又不炙手。紫砂壶使用越久,器身越加光泽油亮,光滑古雅,冲泡出的茶味更加醇郁芳馨。使用白瓷杯主要是便于观看茶之汤色。

水质:泡茶与水质关系极大。陆羽《茶经》云:“山溪泉水为上,河上之水为中,井中之水为下。”若用自来水最好放上半天时间,待氯气挥发。煮水最好用砂壶或铜壶,并用炉子、硬木炭。如此煮出之水无杂味、无油腻。所谓“活火煮活水”,即用有焰无烟之炭火煮流动之山泉。冲泡岩茶宜用刚开的开水,煮至“水面若孔珠,其声若松涛,此正汤也。”汤未熟则茶浮于上,香不能出;过熟则茶沉于下,而味则多滞。科学而言水煮过老则缺氧,于身体也无益。

冲泡技巧:泡茶前要洗净茶壶、茶杯,然后用开水烫过。

加放茶叶因人而异。嗜浓者多加,喜淡者则少放。将沸水冲入,满壶为止,然后用壶盖刮去泡沫,再用开水冲净盖上泡沫。盖好后,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提高壶温,又能洗净壶的外表。约过1―2分钟,即可斟品。现今流行的是不喝第一道,而是用第一道茶水烫洗茶杯后注入茶海,第二次冲泡的茶才开始斟品,有“头泡汤,二泡茶,三泡五泡是精华”的说法。斟茶有讲究,各杯先斟少许,然后均匀巡回而斟,喻为“关公巡城”,茶水剩少许后,则各杯点斟,喻为“韩信点兵”,以免淡浓不一。冲水要高,让壶中茶叶滚动促进出味,斟茶要低,防止茶香散发,避免产生不雅之泡沫,这叫“高冲低斟”。献茶讲究礼节,朋辈对品时,应先敬长者;以茶待客时,则先宾后主。接受敬茶时,不必起身迎接,只要以食、中二指轻轻敲桌,如下跪状即表谢意。据说是,清乾隆皇帝化装为仆人,微服私访,当众给随员斟茶时,臣慌惶不安,急中生智,用双指点桌,以示下跪。后人沿袭成为礼仪,很是方便。这样免于杯小不使双手递接,防止起坐纷纷,干扰静寂秩序。端茶杯时,宜用拇指和食指扶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如此端法,既稳妥,又高雅,喻为“三龙护鼎”。

品尝艺术:武夷岩茶首重岩韵,味以”香、清、甘、活”者为上,十分讲究“山骨”“岩韵”“杯底香”等。品茶时,应先闻其香,再看其色,三品其味,后观叶色。品茶是精神感应、高层次文化享受,因而要慢助细吸,徐徐入口。古人云:小杯曰品,大杯饮驴。牛饮只可解渴,小杯方能品出真味、领略情趣。初品者体会是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味无穷;嗜茶客更有“两腋清风起,飘然欲成仙”之感。品茶时,如将所泡过的茶叶放入清水中,观看叶色,为“绿叶红镶边”,这是武夷岩茶之特征。品尝岩茶时,也可备些茶点,一般以咸味为佳,如瓜子、菜干、咸花生之类,也可用咸味糕饼。因为咸食不会掩盖茶昧、“喧宾夺主”,不会影响品茶的效果。品茶不仅是一种享受,而且是交友联谊、沟通情感的好形式。以茶会友,和敬谈心、说古论今、吟咏诗词、欣赏茶歌、探究茶道、切磋茶艺、熏陶茶德。武夷山人不但擅长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

九龙窠“大红袍”

九龙窠是“茶中之王”――“大红袍”的生长地。

一个幽奇深邃的峡谷,从峡口高处往下看,两侧长条状单面山,左五右四, 九座石骨嶙峋的岩峰漆黑如铁,仿佛九条将要腾飞的巨龙。峡谷里岩石错落,岩缝中渗出细细山泉,汇成小涧清流,曲折东流。沿峡谷往里,一路上有一片片、一层层的茶园,映衬着竹木花草。有些武夷岩茶的名丛就生长在这峡谷的岩壁上,小涧边,像盆景一样争奇斗巧、充满生机。因此,人们把九龙案称为“茶树王国”。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最后一窠的岩壁上,环境得天独厚:一是峭壁的岩缝,终年不断供应富含有机物质的泉水,且以点滴方式浇灌,不急不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二是土壤湿润肥沃,是包含有机物质的砂岩碎屑土;三是四周崖壁耸立,阳光照射时间适度,空气湿润,气温稳定;四是茶农精心呵护、栽培管理;五是制茶名师的精湛制茶技艺等使得“大红袍”品质优异,具浓郁的桂花香味,可冲泡九次仍有余香,饮后口齿留香,舌下生津,缓缓回甘。

1997年,“大红袍”在香港拍卖,以每公斤136万港元之高价出售25克。2002年,在广州茶叶博览会上“大红袍”20克拍卖价达18万元。“大红袍”每年仅产2000克左右,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武夷山茶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培育,现已将“大红袍”进行无性繁植成功,并有了批量产品上市,普通百姓也能喝上“大红袍”了。

武夷访古

访古之一:柳永纪念馆

柳永纪念馆位于武夷宫,为纪念宋代著名词人柳永而设立的。柳永(987-1053年)武夷山市上梅乡白水村人,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因在柳姓同辈中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少有俊才,为人风雅,少年时曾有“金鹅峰下一枝笔”之称。他生于北宋前期的太平盛世,受家乡武夷洞天仙人灵气的影响,意气豪放,倜傥不羁,柳永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如意,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参加贡院考试时,因一首《鹤冲天》词铸大错,给之后连续5次科场考试留下祸根,第五次虽得到贡院之榜,却被仁宗批为“且去浅酌低唱,何用浮名”,未被录用。到了宋景佑元年(1034-年),才被赐为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由于一生历进坎坷,身处逆境,因而把自己人生的无奈,当作茶余笑料,酒后戏言,并以写词的方式尽情地表达出来。他的词多反映下层社会生活,不仅“市井之人悦之”,而且被称为“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笑在青楼,醉在街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正是对一代词人柳永的生动写照。

访古之二:武夷书院(古称武夷精舍、紫阳书院)

武夷书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年)建造的书院,世称“武夷之巨构”。朱熹在此广收门徒,著书讲学,培养了大批学生,理学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闽学。

朱熹,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从师、讲学、著述长达50年。在他的一生中著作有《四书集注》等70余部460多卷,创办书院27所,门生数子人。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又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文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为纪念朱熹,同时也为了便于学者和游客研究、了解朱熹和理学,内有朱熹塑像、楹联、匾额,生平介绍图像照片及文字介绍,还有一部分朱熹手迹和著作。

复旦大学蔡尚忠教授有诗赞道: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访古之三:桃源洞

桃源洞因“风光近武陵”而得名。游桃源洞之前,先回忆一下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颇能增添游兴,其开头写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沿着松鼠涧往峡谷有石阶可行,一路上听山泉叮咚,看山岩俊秀,落叶流花,意境无穷。至“疑无路”、“问津处”,似乎山穷水尽,却见有一小岩洞,仅通一人,洞内迂回曲折,走十余步即出洞口。有石门,上刻“桃源洞”,门边是一幅对联:喜无樵子复观弈,怕有渔郎来问津。进入石门,豁然开朗,果然是“洞天绝境”。四周岩峰耸立,遮天蔽日,中间是平旷幽深之谷地,方圆20亩,几间屋舍,有桃园、竹林、石池和流泉。山泉注入醌间,青藤攀附寿桃石,苍松翠竹挺拔于山坡岩崖。端坐的老子岩雕高16米,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坐像,戏称“老子天下第一”。开元堂道观的门联写的是:到此已非尘世客,进来便是桃源人。点明了“世外桃源”之意境。

访古之四:天心永乐禅寺

“子万峰中梵室开”,这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武夷山人)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诗句。而最有气派,香火最旺的要数天心永乐禅寺了。它是武夷山最大的寺庙,位于天心岩边上。初建时称“山心永乐庵”,是因其位置处于武夷山景区中心而得名。明朝嘉靖七年(1528),道土韩洞虚重建时,改名“天心庵”,是道教的宫观。

进入天心景区,映人眼帘的是一座弥勒佛岩雕,地处风水宝地,就地取材,依崖打造,堪称天成杰作。正如俗话所说:后面有靠,两边有抱,前面有水,水中有泡。像高19米,宽13米,像后的巨型“佛”字是康熙皇帝的亲笔字,字高11米,宽9米,计99平方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访古之五:闽越壬城

闽越王城景区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距离度假区28公里,游览时间为半天。

闽越王城遗址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于1958年,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块绚丽的瑰宝。闽越王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高祖刘邦时营造的王城,总面积48万平方米,干栏式宫殿建筑,封闭式的宫殿组群,极富闽越文化色彩。在西汉初年的近一个世纪内,使福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陶器、铁器、罐、盆、钵、壶蛊、铁矛、铁剑、铜镞、弩机等,现建有大量博物馆来展示这些文物。保存最完整的代表明代皇权的木构楼坊,面阔7.9米,进深5米,高8米。

访古之六:五夫朱子文化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距离度假区51公里。游览时间为1天。汽车站每天有定期班车前往。

五夫镇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美称,古代名人辈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时期,名人学者云集,工商仕农极为繁荣,抗金名将刘子羽、吴介、吴遴在五夫降生;词圣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五夫孕育胡安国家族的胡氏五贤出自五夫;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可谓“群英荟萃”。五夫镇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省产白莲、板栗、杨梅、香菇、田螺等。

主要景观有二处:一是朱子故居一一紫阳楼;二是兴贤古街,包括兴贤书 院、朱子卷、朱子社仓等景点。

兴贤书院位于五夫镇兴贤古街,建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而构筑,朱熹学有所成后,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书院门牌高耸,构筑精巧,造型古朴,全部建筑共分三进,前进为正堂、分下廊与上厅,下廊设两厢房;二进为书院,分左右两院,正进为文昌阁。兴贤书院曾是朱熹弘讲理学,以文论道之所,现今在书院内可欣常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

朱子巷,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14岁时家里突发不幸,父亲朱松病逝,去世前将儿子托给原武夷山籍的挚友教养。于是,朱嘉随母移居到武夷山五夫里,从此定居五夫里近50年。在这些年中,他无论是幼时上学,还是成年后,探友寻幽问道,每次外出都要路经。这条巷子是五夫中和坊与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线,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长300米,现仅存138米,巷子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其中,耳边仿佛回荡起朱熹求学的足音。

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住了近50年。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紫阳楼构筑风格庄重典雅,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老,以父号取名,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为“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山之意。

访古之七:下梅古民居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面,距离度假区约10公里。游览时间半天。

下梅村保存了以邹氏祠堂为代表的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典型清代民居特色建筑群。900多米的人工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有凉亭美人靠,造就了一个江南水乡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