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感言范文
时间:2023-04-10 03:5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受助感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爱心无限,真诚永远。在众多的贫困学生中,很多人都和我有着相同的经历。在逆境中,坚信理想而不随意抛弃、心中有梦而不轻言屏弃,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言,供大家参考借鉴。
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言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是***中学高一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今天,我很荣幸的站在这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代表所有受资助的学生发言。此时此刻面对着这么多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关心、关注我们的人,我真的不知该怎样表达内心的激动,只能发自内心的说一声:谢谢您们!
我们是一群偏远山村的孩子。由于家乡经济的落后,我们的家境比较贫困。我们从小生活在山村,没有经历丰富多彩的童年,也没有欣赏过外面美丽的世界,但我们一直葆有着一颗梦想飞翔的心,于是我们不懈的奋斗。
可是,我们的读书求学对于我们身为农民的父母却有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们面临着很多困境。
就在这个时候,香港半岛青年商会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了我们希望与动力。带着这份希望与动力,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叔叔阿姨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的援助,更多的是给予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前进的力量。它凝结了千万人民的爱和力量,向我们,向大家传递着爱和希望,温暖流过每颗稚嫩的心。
今天,在这片蓝天下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份爱的传递。您们把爱和希望给了我们,也就是把搏击风云的翅膀给了我们。它是力量的源泉,带着它,我们将乘风破浪。我们要把这份爱和希望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让世界因爱而美丽。
在这里,我代表***中学全体香港半岛青年商会资助的同学真诚感谢您们的关爱,感谢香港半岛青年商会的资助,感谢校长,班主任老师及其他老师以及同学对我们的帮助和真切关爱。
最后,祝叔叔阿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大家生活愉快。
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言2
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地向关心支持我们学习、生活的领导、老师、朋友说一声:谢谢你们!(鞠躬)
我有机会站在这里,作为贫困生的代表,我将用自己的经历倾诉我们的心声和感受!多年来,从上级领导到社会各界,对我们贫困生伸出了无数次援助的双手,为我们营造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我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均是农民。再加上父母身体欠佳,经济收入很是微薄,每年的学费对我家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数字。父母辛苦的劳动,头发白了,脊背弯了,母亲更是落了一身的病。学校的领导知道后,不仅免除了我的学费,而且还免除了我的学杂费,学校老师对我们贫困生更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您们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也深深地慰藉了我的心灵,使我走出自卑的个人世界,融入了集体的温暖之中。我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打闹了,也愿意帮助同学了,我感到很快乐,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
我深知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一直努力学习着。回顾几年来您们对我的关怀,真是一言难尽!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千言万语我只有一句话:你们的帮助如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困难;你们的关心更似春风化雨涤除了我们心头的灰暗;你们的抚慰像大海中的航标,指引着我们在生活的海洋里远航!
最后,我代表贫困生,向学校,向上级领导,向社会各界关心我们的叔叔阿姨们由衷地道声:“谢谢你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鼓起生活的勇气,扬起生命的风帆,自强不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报答各位领导、叔叔阿姨们,报效社会,报效祖国。
谢谢!
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言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首先我要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对我们学业上的支持。此时此刻,除了“感恩”,我想,没有其他词汇能诠释我的感受,我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因为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感谢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奴颜婢膝,而是剥除所有包装掩饰后留下的真挚情感。人可以不够优秀,不够聪明,不够坚强,但是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会有颗善良柔软的心。
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同龄人相比,在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尚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我们好学上进的心是一样的。尽管我们之中的有些同学家庭贫困,但面对困难,我们没有灰心。在学习上,我们勤于思考,认真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上,我们勤俭节约,不乱花钱,我们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润。今天,瓜乡广友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叔叔阿姨们带着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向我们走来。你们是真正的爱的使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感受到集体的伟大。社会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而变的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么富有暖意。
助学金的给予是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给予我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我有勇气给我的父母买衣服了,不用担心他们说是用自己的钱来给自己买东西了,同时我更有
自信,我减少对生活费的忧愁。我可以安心地在教室里看书,我更有勇气去和老师谈谈我关心的问题。同时我更有信心,我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我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这段差距。
可是,我明白人生的道路上不能只喊口号,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我们并不富有,但我们却很优秀”。做最真实的自己 ,做最完美的自己 。
我们或许并不美丽 ,我们或许并不是花朵,但有爱的呵护,有你们的浇灌,我们甘当绿叶也情愿。今天我们被爱呵护,明天我们愿化为泥土,去把来年的新芽守护。贡献自己回报社会,让国家、学校、领导、老师对我们的选择不是一个错误 ,我们会顽强的拼搏,跨过每道坎坷,超越每一次挫折,我们会很顽强,很勇敢。在爱的路上,我们风雨无阻,永不服输。
昨天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今天太阳已经升起。在暖暖的阳光下,我们不畏家境的贫困,我们不惧生活的压力 ,我们会依然顽强坚毅,我们会仍旧拼搏努力,我们会继续好好学习,有你们与我们同在,明天我们一定会让爱之虹绽放更加灿烂多彩虹。
我知道,其实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是你们的慷慨捐助再一次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们绝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珍惜生活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来回报社会。
在这里,我代表学校被资助的全体同学,再次感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
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言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能够代表全院所有的受助学生站在这个台上发言,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首先,我觉得这次发言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沉重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在座的全体同学的心声,虽然我们人生的遭遇不尽偶同,但我相信我们都是贫困中的坚强孩子,我们的心中都有一轮永不沉沦的明月。
是的,我们贫困,但贫困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你不能坚强的去面对,可怕的是你更加的去挥霍与浪费。或许,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曾面对过燃烧的苦难,贫困的青春。甚至,有时我们也同样反叛过,颓靡过。我们也有些怨天尤人,感叹世界的不公平。
但事实上,世界上的贫困是有很多种的,有物质上的贫困,有精神上的贫困,还有美与丑,高与矮的贫困,而你又算什么呢!你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条而已。你又有什么理由去自卑,你又有什么理由去逃避。
说起来,今天在座的比我的家庭际遇更贫困的可能也是屈指可数吧!我母亲在我高中时不幸得了白内障,虽经住院手术治疗,但效果不甚明显,几乎失明。我还有一个在中学念书的小妹。而她,又怎能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呢! 其实,在高三的时候我就决定放弃学业的,因为那时选择文理的失误,我的成绩下滑的很厉害。也许大家不会相信,我中学曾经是年级的前几名,门门功课都拿过第一。高一也曾是班级第三名。后来许多在我后面的同学都上了重点,而我还是沦落到这里。但我同样感到高兴,因为我坚强的熬到了高三。
当我拿到这所学校的通知书时,我同样感到老天的不公,感叹他给我的结果不能和我付出的成正比,我也同样感到很自卑,同样伤痛过,直到现在我的伤口还没有完全的愈合,还时不时隐隐作痛。
那时,我是决定不上大学的。
于是,暑假我到一个亲戚的医药公司打工,那段日子是不堪回首的。他开始叫我管理在他那里的员工档案,可我念的是普高,学校一心只抓学习,哪有闲心教电脑呢!所以我对电脑不熟,甚至严重点说是一窍不通,也就只能作罢。于是,他也就只好叫我像其他跑腿推销员一样跑推销。而那种环境你们是不可以想象的。每天都要很早就出门,迟到了就双倍的扣钱。而且,工资是按你推销产品的数量来计算,多就多得,少就没有。一个月下来他看在亲戚的份上,才勉强给了我四百元钱。我倒也还感激不尽。
那一刻,我在为自己知识贫乏痛心的同时,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好想好想扑在妈妈的怀里大哭一场,真的好想好想哭。
我真的就这样完蛋了吗?我真的就甘愿和打工族为伍,我真的就甘心在垃圾堆中觅食.而这些问题都是那些富有的孩子不曾想的,他们只知一天的玩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安静地做着他们的小皇帝。他们从来不会去为生计发愁,他们从来不需懂得什么是物竟天择。他们想的只是明天他们将到哪个名胜古迹,风景园林.他们想的只是明天他们将去哪个酒楼,哪个迪吧和歌舞厅。
贫寒子弟早当家,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是的,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我们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生活是残酷的,也是现实的。贫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我们不能在他的面前低头,永远贫困。我们不必去羡慕别人的富有,我们应该学会自己坚强的活,我们要学会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我们应该去寻找自己的那一缕阳光中的快乐。
可以这样说,从我读书之日记,就没有人能够从我身上看到一点自卑,看到一点颓靡。我虽算不上一个全才,但我从全方位发展着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素质,无论是人格还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我都默默地完善着自己。在我眼里,那些只会读死书的人我坦然地说是不怎么崇拜的,我们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我在努力的向它靠近,向它拼搏奋斗。在这之前,我用我自己的努力换得的是同学们的崇敬和羡慕的目光,而不是怜悯。因为一个真正贫困的人需要的不是可怜和同情。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他们也懂得怎样去赢得众人的尊敬。
是的,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大把大把的钞票。我们不配拥有吗?我们不会心动吗?不是,记得我在全国"一汽。小作家选刊杯作文大奖赛"的获奖作品中说过,我也希望自己很富有,拥有大量的金币,拥有别墅和青草地。
但我有吗?没有,那么,我能放弃生活的勇气吗!不,我们需要的是坚强,需要的是更加的努力。在我青春的词典里永远找不到放弃或是后悔这两个字。在我受伤滴血的时候,我从不需要别人去为我檫干血迹。
在我心里,只要青春的舞步还在继续,青春的激-情还在亮起,我就要坦然的面对,我会涅诚地相信,明天的明天会更美好。
我知道,贫困造成的结局有两个必然的结果,一部分必然坚强的崛起,而一部分却必然颓废的倒下去。坚强的人总是在贫困的痛苦中像蜗牛一样慢慢的向上爬,他们从不会在别人面前轻易的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因为他们相信终究有一天,他们一定会爬上那高高的金字塔。而懦弱的人总是在原地唉声叹气,对人卑躬屈膝,见了人就对他们诉苦说自己多么多么的不幸,以求依赖别人的施舍而存活.这样的人将永远贫困,结果只是街头又多了一个类似乞丐的孔已己。
在这里,我想说,我们非常感谢国家给我们如此的重视,给我们如此大的经济帮助,帮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苦.但我们也应该懂得这笔金钱的真正含义,它承载着国家和人民对我们大学生的无限希冀,这说明我们在他们的眼里还是一些可树之才,对国家的建设还有用武之地。而我们呢!难道就用得心安理得,觉得这是我们贫困生应该享受的待遇。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国还有多少的失学儿童,还有多少和你我一样的贫困大学生不能上学。在我们的那个县里,像你我一样的高中生月生活费用也不过一两百左右。其实,在我进入大学的那一天就在想,为什么到了大学,大家都摇身一变,变得懒散,变得平庸了。怎么就没有了高三那份勤奋的劲头。我们真的变了。
前些日子,和学友从<<重庆晚报>>看到有关两会的问题,讨论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书页的纸张是用黑白还是彩色。当时看了觉得很心酸。眼前就出现了家乡邻里戴着一个日本皇军似瓜皮帽的小强.他今年才六岁,可因家乡的村小没有老师愿意在那里执教,垮了台,学生们也就只好到几十公里外的中心校求学。寒冬腊月,霜风刺骨,可他们每天还得天不亮就打着昏黄的手电去上学,有时到了学校天还没有放亮。连老师也不得不被他们的举动而感慨。有一天,他在我面前用一截短的可怜铅笔头写下他们学校的名字时,我竟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望着他一双不谙世事的眼睛,我还能说写什么呢!我们的大学生已很少有人用笔写字了,他们讨论的话题是今天我们该怎样玩。他们挂在嘴边的话语是今天真无聊,生活真平淡。
而他们呢!那些不能用彩色纸张的贫困中小学生呢!也许是因为自己是来至农村吧!我对他们总有一丝说不清的情愫。我想他们就是因为贫困啊!他们就是因为出生在农村啊!于是,他们从小就享受着低等的待遇,他们从小就不知道足球场地还是绿色的,他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电脑了东西。他们从小起步就在城市孩子的背后,可他们同样拥有奋斗的希望和决心,他们同样会干出比他们富有的孩子更出色的东西来,他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而我们呢!我们这些同样贫困的大学生呢!你们能否扪心自问。
在我们同样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刘翔大声喝彩的同时,我们有谁还会记起同样感动着国人的年轻大学生徐本禹。要知道,从他眼中流下的同样是滚烫的感人泪水。也许你会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傻瓜。在他那所学校连厕所也没有那是笑话,那只是媒体的炒作罢了。他是傻瓜,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可那是贫困的人在人生路上表现出的多么伟大的坚强啊!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张一所村小的照片,你们在这里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贫困.你们瞧,那斑驳脱落的墙壁,自制的敲钟用具。还有那墙上村里老师们用手一笔一笔绘出的字迹。他们是贫苦的,他们是伟大的.他们一样为学生安排好了各色齐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全的课程。他们一样能歌善舞,他们的脸上同样放射出熠熠的光芒。
他们的学生每天还是起早摸黑的照常上学,他们没有好看的书包,没有漂亮的课本,甚至连书本的颜色都只能是黑白的。他们不是妈妈的好儿子吗?他们不是和你们流着同样鲜红的血液吗?多么可悲,多么可怜。
但他们同样从不会轻易放弃学习的信念。他们会坚强的活下去,他们还要走出家门前的那座大山。他们还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到这里来,他们不能让家乡永远贫困,让这里的孩子永远饱受饥寒的困惑。是的,他们在贫困中走了,一披一披地走了,但在他们走的时候他们往往带着比城里人更纯洁的爱。带着一颗更加坚强的心。他们懂得贫困的真义,他们不会向别人说家乡是多么的贫穷,他们只会笑着向别人说自己的家乡是多么的美好。
他们从不需要别人的可怜,他们在照顾自己的同时,更懂得去照顾父母。更懂得去对别人施加自己微弱的爱。他们一样的念书,他们一样的读着白居易的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且念得有些其乐融融,津津有味。
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坚强。这也是一抹贫苦中的阳光.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无穷力量.
在这之前,我一直都对校党委书记张萌老师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她说,我贫困,我坚强。是的,我贫困,我坚强。我还很年轻,我还不能很好的解释青春,但我会以可人的成绩,惊人的成果去尽力的诠释青春。我会用我的爱去拂平所有的伤所有的痛,我会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或许,这世间有太多的痛,也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或许,在痛苦贫困的边缘,我们会书写出更加绚丽的明天。
或许,在将来的将来,我们不在贫困,或许,在将来的将来,我们的那朵生命之花会比别人的花儿开的更艳丽些.
或许,将来的将来,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他们不再饱受饥饿和贫困。
或许,将来的将来,我们的世界不再有黑暗,我们的身边到处都充满光明,我们的每一个分子里都流淌着爱。
谢谢!
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言5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XXX。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全体受助学生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受助的同学们向关心我们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时刻关注我们的成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向资助我们圆梦大学的叔叔阿姨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在我们人生旅途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让我们圆了憧憬了十二年的大学梦。谢谢你们。
在座的每一个学生可能都有着不同的境遇。幸福的人生总是相似的,不幸的磨难却又种种。但是生活的艰辛没有压碎我们的渴望。我们渴望有一个光明的前程,渴望和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渴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成长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生活的苦和难。“知识改变命运”,我想,我们刻苦学习的动力正是来源于此。
我的母亲多年前因为癌症病逝;父亲有心脏病,做过手术之后,需要常年服用昂贵的药物。人说“穷人孩子早当家”,我立志在学校做一名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在家中做一个尊敬长辈,自立自强的好孩子。
今年,我收到了X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全家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我考上重点大学了!忧的是那高额的学费远远超过了我家能承受的能力。平常日子就很紧张,这么一大笔钱该从哪里来呀。我想过放弃,不上大学了。可每每提出,都会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为了筹措学费,假期里,在照顾家里同时,我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打工。虽然十分辛苦,但是让我亲身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理解了父亲的辛苦。
正在这个时候,是您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真的很感激,感激社会这个大家庭,感激这么多有爱心的人。能得到社会的关心,受到爱心资助。无疑,我是幸运的。可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学生,正面对那一纸通知书而犯愁。所以,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大学里会更加刻苦学习,严于律己,争取早日回报社会!
篇2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统计过程;正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图例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培养学生读图以及独立作图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能对发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描绘出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受数据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统计”,看到这两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师:是啊!小到家里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的人口与经济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统计。(课件展示)请看,这是国家对全国的城市与农村人口进行普查第一到第五次的统计结果,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1952年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77,260,000人 农村人口50,530,000人
1964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127,100,000人 农村人口567,480,000人
1982年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210,820,000人 农村人口797,360,000人
1990年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299,710,000人 农村人口833,970,000人
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458,440,000人 农村人口807,390,000人
学生从人口变化,城镇农村人口等方面进行对比。
师:是啊!用统计表的形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在综合比较分析的时候,就显得比较麻烦、不够直观。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形式,可以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能清晰地观察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本课伊始,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注重体验,全程经历
现场选择大家平时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男女生的数据统计收集。其中运动项目有跳绳、跑步、球类三项。
1.现场数据收集。
四(4)班“我最喜爱的运动”情况统计表
2.学生在网格纸上分男女生情况绘制自己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选择几位学生绘制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展示,学生担任小评委点评,共同回忆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利用统计班级里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活动,从数据的收集到整理、绘制,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形成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探究数据,解决矛盾
1.展示点评。
师:观察这些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师: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遇到什么困难吗?(两张图不方便比较)
师:那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两张图移到一张图中呢?先自己思考一下,再和前后的同学讨论一下,以4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你们的想法。
2.学生自主体验实践(分析、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
讨论评价中围绕着几个问题,利用课堂生成展开:
(1)学生各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
(2)如何表现男生、女生的数据(靠拢的条形)。
(3)如何区分男生、女生的不同(颜色)。
(4)各种方式的对比与选择……
在学生自评与互评中,自然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与图例的表示,绘制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3.师:这种类型的条形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统计数据时有什么特点吗?(不但可以表现数量的多少,而且清楚直观,便于比较)
4.看到现在完成的统计图,你对于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想对我们学校的校长提什么建议吗?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把学生推上学习的前台,让他们互帮互助,学生自己教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走进生活、感受统计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像这样的复式统计图?
课件展示:书屋商店等销售情况、历届世博会参观人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气候、人口、降水等统计图。
师:我们选取其中大家感兴趣的统计图来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的信息?
如:从“星星书屋第一、二季度各类图书销售情况”中分析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的变化,并根据销售情况制订第三季度订购新书的策略……
……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统计知识发展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统计现象,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分析数据信息相关的问题,并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同时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回顾总结,分享收获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35-02
所谓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好的音乐可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人的心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才能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浅见。
1.创设情境,引感体验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不仅能使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享受审美带来的愉悦。创设情境,有几种途径:
1.1 教室创设情境。一个优美典雅的艺术氛围会给师生带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影响,让学生进入课堂就象进入音乐殿堂,教室环境的美化显得尤为重要。布置教室时除了在适当的位置放置钢琴和音响外,还可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各类音乐图片或各种音符卡片,教室四周放置一些教学使用的头饰、打击乐器等。甚至有时还可利用黑板装扮情境。如,教学《春》为主题的音乐课时,我会让一部分学生律动,另一部分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用小花、小草、小鸟、绿树……装扮美丽的春天,画出潺潺的溪水……学生好像真的听到了春天悦耳的声响,看到了春天美丽的画面。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达到完美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语言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过一定的积累、沉淀,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当教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语言的美与音乐的美巧妙结合起来,更能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纯真的感情,从而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如,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描绘在宁静的夜晚,妈妈入睡时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的歌。曲调优美、抒情,歌词寓意深刻。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会这首歌曲并不难,但要让学生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美景画面配音。学生可以用朗诵、唱歌等形式,把自己对画面意境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实践途径表现出来。
(2)师生合作创设情境。师声情并茂地解说,我们的妈妈也许是一个农民,烈日暴晒,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的妈妈也许是一个小商贩,忙于生计,穿梭于大街小巷;我们的妈妈也许是一位职业女性,工作的压力,繁忙的家务,把他们累得直不起腰来;不管我们的妈妈是干什么的,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最爱我们的妈妈!面对着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根据画面提示,结合自己实际,一时间,课堂里充满了温馨、和谧、柔美的情景。
(3)集体朗读歌词。月儿当空照,夜深了,妈妈屋里静悄悄,亲爱的妈妈呀……学生沉浸在歌曲意境中,我还看到了部分学生泪光闪闪。不言而喻,孩子们已经为情所动,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4)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氛围里,学会了歌曲,并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感恩之情。
1.3 音效创设情境。音效是指现代音乐教学中,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而选用的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比如:利用废旧矿泉水瓶装上豆子、沙子、小石头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利用揉搓报纸模拟的风雨声、敲击盆桶发出的雷电声等等。如,在教学《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围成一朵美丽的花,每一组为一朵花瓣。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把体验到的情感外化,我在上课前悄悄地在他们坐的凳子里藏了各种乐器。(响板、竹筷、自制沙筒、鼓、塑料手掌、铃鼓等)当孩子们声情并茂的学会歌曲后,我引导学生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春风、春雷、春雨、春水的声响?我让他们拿出打击乐器,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学生们总能给我们惊喜,有些同学甚至想到了用坐着的小凳子模拟春雷,真是形象极了。最后,我告诉他们音乐会已经到了,所有的演奏手都在愉快地演奏,让我们也加入到让人兴奋的场面中去吧!整个课堂歌里歌外都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学生在陶醉中忘掉自我,享受到了音乐审美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2.聆听音乐,丰富情感体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唱歌课还是欣赏课,都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注重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中心,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知。听觉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因此,老师要让学生大量倾听音乐,丰富学生的情感。聆听音乐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全神贯注地去聆听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音乐让学生聆听。当快乐时,用高亢明快,节奏活泼跳跃的声音来表现愉快的情绪;当忧伤时,低沉阴暗,节奏缓慢的声音表达我们伤感的情绪。通过聆听音乐,使学生对音乐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只有当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获得音乐审美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
3.挖掘教材,注重情感体验
最近,笔者有幸应邀参加青年教师音乐优质课评选,听了十几节年轻老师的课,她们靓丽的形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着实让不少外行老师拍手叫好。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总让人感觉作秀的成分多些,很多课为活动而进行活动,学生又拍又敲又舞,一直手脚不停,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像个优秀的演员,忙碌、频繁的活动中却忘记了带领学生深入到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美,因此,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没有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没有享受到音乐审美带来的愉悦。如,一位老师在上《顽皮的杜鹃》一课时,先是让学生布置教室,接着让学生模仿杜鹃鸟叫,学生漫无目的,重复的叫着"布谷"。然后歌曲教学,老师弹琴学生唱"布谷",还分发了杜鹃鸟的头饰,大概是课前有所铺垫,而且歌曲简单,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老师让学生又是拍手又是画图形谱的,还一遍一遍地分男女生唱、小组唱、个人唱、表演唱……整节课热热闹闹,但却让人感受不到音乐的美。看不到《顽皮的杜鹃》歌曲中要表现的杜鹃的顽皮。这首歌之所以取名为顽皮的杜鹃就是因为杜鹃的顽皮,歌中七次出现"布谷",每次杜鹃的叫声是不一样的。当我走在草地上时,听见的是可爱的布谷鸟叫声。当我想去寻找时,杜鹃鸟却躲藏起来和我捉迷藏,声音可轻些。当我不理它时它又来到我的身旁,顽皮的形象不言而喻。当我走过去时,它又飞远了,声音可作渐弱处理……如果我们在学习这首歌时挖掘歌曲所表现的情趣,学生入情入景,表演就自然而然,掌握歌曲也就水到渠成了。
4.分析要素,参与情感体验
篇4
一、研究缘起
美术的功能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的。写生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写生教学对美术功能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写生教学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以再现代替表现,二是以风格代替表现。前者注重了结果的再现,采用“千入一面”的唯一评价标准,后者是为了结果的多样而采用了“填鸭式”的表现手法灌输。以上两种方式都注重结果,忽视了写生教学主体——学生——感受和理解的过程。而缺失过程的写生只会让学生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与个性。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主观感受式的写生过程人手,让学生自觉地去关注、感受、分析物象,在对物象的主观感受中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表现方式。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
1.两个概念的界定
(1)主观感受:主观,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与“客观”相对;感受,是指人在接触事物后所受到的影响及产生的体会。本研究中的主观感受,是指不同的学生在观察、感受、分析物象之后的带有自我价值取向的信息输出,呈现在画面上的形象并非眼前的客观物象,而具有强烈的表现主观意识的特征。
(2)主观写生: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儿童带着主观的感受,去观察生活中的客观实物,感知物体的形体、材质等,强化儿童的内心体验,以主观的取舍和概括,加上特有的情感和用笔、用线方式,表达对物体的感受。在主观写生教学中,写生就是创作,两者不是递进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然是创作,就应该根据形式美的规律自由构图、自由处理画面、自由添加删减,形成个性化的表现结果。
2.研究假设
从浩瀚的美术史册中翻看艺术家的成名历程,特别是现代艺术家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世界级的艺术家,比如大家熟悉的毕加索、达利、康定斯基等人,他们的早期作品往往是一般人“看得懂”的。而当他们在洞悉了美术造型元素的奥秘之后,不甘心于故步自封,才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如果再将时间往前推,是否能够想象得出他们幼儿时代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的?或许,应该还是“看不懂”的儿童画吧!如果将这三个阶段用图表呈现,如表1:
因此可以假设:如果在小学生中套用艺术家的主观知觉表现方法来建构美术元素,那么,将对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对美术对象的个性化再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下面结合《苦瓜写生》一课的教学,介绍一下基于主观感受的小学线描写生策略。
三、研究案例
(一)静物预设,为主观感受创设条件
在具体的写生教学中,教师往往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在静物选择上有很强的随意性,顺手拿到什么就画什么,缺乏系统性,更没有认真思考所选静物对学生观察、体验、表现是否合适。而以线条为最主要造型手段的线描写生,则需要事先预设有“线”可“寻”的静物。在此前提下,主观感受性的比较、分析和表现才能渐次展开。
1.寻找“线感”静物
自然界物体具有体面关系和纹理变化,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线”。静物摆在学生面前,需要提供内容让他们可以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静物时考虑“线感”,避免“光溜溜”。
何谓“线感”?就是表面上有线条纹理或因结构复杂而形成具有疏密、明暗变化等具有形式美感的组合。比如毛线团就比乒乓球有线感,老人就比少女好画,等等。
作为刚入门的学生,选择苦瓜作为主观感受的线描写生对象是最适合的,因为苦瓜表面有各种起伏的颗粒状纹理,便于学生寻找和发现线条的所在,重复出现的纹理线有利于他们整体分析、概括、梳理对明暗、疏密、节奏、韵律的感受。
在其他写生静物的预设时,线感也可以人为地通过组合物体来营造,如在各类光面罐子静物后面放一块条纹布,整体上形成黑白灰变化的节奏和韵律感。
2.创设“形式”静物
在分析了开展研究之前的苦瓜写生作品之后,笔者发现存在如下几个共性的问题:一是苦瓜在画面中位置“跑偏”,造成构图不均衡;二是苦瓜摆放过于水平或垂直,造成画面呆板;三是苦瓜画得要么偏小造成画面空旷,要么偏大造成拥挤闭塞感。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学生未能理解画面的“边界”与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导致的。而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讲授这些知识是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因此,如何利用一些辅的手段,将形式构图方面的知识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是很值得教师好好研究的。为此,笔者在苦瓜下面垫铺一张白纸,一是为了强化明暗关系,二是衬托苦瓜与“边界”之间的大小关系。又根据形式构成的需要,在摆放苦瓜时,将其与纸张的边沿形成一定角度,以避免画面中的苦瓜出现垂直或水平的问题,使构图更具变化,从而增强形式美感(图1、图2)。通过这些手段,无需语言的介入,学生在观察表现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苦瓜与纸张“边界”之间的关系。
除了苦瓜的写生教学外,针对不同的静物会有相应的“形式”摆放,比如毛芋(图3、图4),可待其在潮湿的地方先出芽带根后再画,这会使本来黑乎乎的毛芋更容易使学生发现黑白灰关系;再如枇杷(图5、图6),将其上多余的枝条修剪后,人为地造成它结构形式上的疏密得当,使学生明白,多叶植物的叶片须经观者主观处理方可入画;有时,可将螃蟹翻过来(图7、图8),以非常规角度观察入画,能获得另类感受和效果。通过这些手段的介入,在学生观察表现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美感渗透。而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静物的预设,相当于教师设计了一个具有足够空间的“场”,而非一种点对点的、线性的知识技能的说教。学生在教师预设的这个“场”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发现、感受和探究,因整个过程无需解释、说明,学生依旧是学习的主人。
(二)多图分析,为主观感受提供途径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各地菜场的苦瓜形态都不尽相同。而大多数教师在选择苦瓜作为写生静物时,一般都是从本地市场上购买的,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每个地方的学生对苦瓜的认识带有地域性,这就无法让他们对苦瓜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样的静物摆放,就不能满足学生对单个苦瓜外形及纹理的分析和概括、并形成对苦瓜的整体认识的需要,反而会让学生认为所有的苦瓜都和眼前的苦瓜是一样的。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各种形态与品种的苦瓜中进行主观感受,并形成共性认知。
1.对比观察发现共性
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出示一根苦瓜,提问:谁认识它,并能描述一下它的外形及纹理特征?所有学生都回答是苦瓜,70%的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可见苦瓜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为大家所熟悉的。教师继续提问:谁自己种过或见家人种过苦瓜?这时课堂上就应声寥寥了。可见,绝大部分学生未见过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苦瓜,更谈不上了解苦瓜有不同的品种和形态特点了,这时,让学生欣赏各种苦瓜的图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出示图片(图9至图12),只告诉学生这是另外几种瓜,而不说都是苦瓜。虽然照片中瓜的外形、纹理、形态、色泽都不相同,但学生还是能根据基本的共性特征准确地指认出这些都是苦瓜。问其原因,学生说,因为它们都有起伏的“颗粒”状纹理、细长的柄部、起伏的边缘等;而这些正是苦瓜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看一眼、画一笔”“看到什么画什么”之类的教学引导,缺乏观察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通过多图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外形及纹理特点,归纳出共性特征后,其差异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特别在表现一些复杂的物体时,这种分析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2.图像解构发现共性
常态写生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观看几幅苦瓜的摄影图片,学生的知觉达不到相应的感受度,自然会影响他们在尝试性表现环节时的学习。笔者采取的做法是:将苦瓜的摄影图片进行视觉元素的图像解构转译分析,把物象与图式或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加以变换,从而使学生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主观感受。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苦瓜外形的轮廓变化,笔者利用PS技术将其剪影化(图13、图14)。在剪影化的苦瓜面前,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分解式观察。学生表示,虽然苦瓜的外形轮廓线走向可以转折弯曲,但都是呈起伏“行走”状,起伏的特征便是共性特征。还有的学生说苦瓜的外形虽然粗细、长短、曲直不同,但总体都是长条状。在纹理、颗粒起伏的感受环节,我们首先将苦瓜的几个局部放大并PS成黑白色(图15);这样做既能避免色彩的干扰,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局部对比。学生通过局部对比后发现,苦瓜的纹理是由许多类似圆形或椭圆形的“水珠”构成的,有的“水珠”小而密,有的“水珠”大小错落分布,有的“水珠”与“水珠”连成条状……而“颗粒”是它们的共性。在作画指导部分,笔者对苦瓜图片的黑、白两个值进行处理(图16),让其“凹凸”得更加明显,让学生明白黑白疏密关系。学生对彩色图片及处理后的黑白图片进行对比后发现,黑的地方恰恰是凹下去的地方,这是因为光线照射不到;而它与“颗粒”凸出受光处就形成了黑白对比关系;而且图片经过处理后,“水珠”之间因排列组合形成的黑白关系就更明显了。
对苦瓜进行图像解构式的分解观察后,笔者提问:你们觉得是否还有一些苦瓜的形态样式老师没有提供?抓住了共性特征后,是否可以自己创作出一件苦瓜作品?在写生表现时是否需要一板一眼地观察和表现它呢?针对这几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其实写生就是创造的过程,只要抓住了规律性,完全可以对面前的苦瓜进行局部甚至完全的再创造。利用图像解构技术,还可以突破写生物象选择时的时空限制,比如一些动物主题的写生内容;还能够帮助解决很难用语言引导到位的问题,有利于某些共性问题的解决,便于检验学生的理解接受及掌握程度。
3.谈及感受表达个性
建立在“共性”规律基础上的主观感受可以保证学生对差异性的理解,便于后期表现时的流畅性,还因为自我价值取向的信息介入等因素,有利于作品的个性与风格的形成。
《苦瓜写生》教学中,笔者设计让学生通过看看、摸摸等多感官介入的活动,以形成对苦瓜的全方位了解。通过尝试,学生很新奇,感受也各不相同。因为对苦瓜的感受都带有主观选择性,所以学生在用语言表述时是有情感选择的。有的学生说“观察和触摸后,感觉边缘凹凸,一上一下的,很有节奏感”;有的学生说“触摸后虽然感觉有凹凸,但它们起伏连绵不断,像一条长线”;也有的学生说“触摸后,感觉像尖尖的刺,有点扎手,不是很舒服,会起鸡皮疙瘩”;还有的学生说“近处观看和触摸,觉得表面颗粒像圆润的水珠,非常舒服,又好像玻璃上的雨珠一样,太好看了”……
认识苦瓜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苦瓜能使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尝试,学生的感受都带有主观选择性,所以多有不同。这些带有情感倾向的回答,反映了苦瓜带给每个个体不同的关注点,这样一来,每个个体的理解也就不同了。如果能将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感受带入自己的画面,那么学生会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选择重点关注某个方面,比如强烈的黑白关系、重复的图案、粗糙的齿状感……而情感性选择是个性与风格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关注形式表达个性
有情感介入的感受虽能表现出个性与风格,但其结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写生作品个性化、风格化的形成,除了要将个人情感带入作品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学会关注线条造型元素,要将先前对物体的具象性情感体验与对线条的抽象性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掌握个性表达的方法。
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在其《艺术的去人性化》一书中提出,现代艺术已经远离功利性和服务性,而关注美术视觉造型元素本身。在苦瓜的写生过程中,只有摒弃苦瓜在语言文字上的抽象概念,而将视线转移到线条本身,才能体会到康定斯基的线条运动性的涵义。
因此,笔者这样提示学生,想办法把眼前苦瓜的颜色、肉质、美容之功效等都抛到脑后,就将它看成是由一堆线条组成的陌生物体,可以先从某一条线开始尝试,眼睛跟着线条的运动方向走,手指跟着眼睛运动的方向书空,线条拐弯,眼睛也拐弯,手指也要跟上。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经常停下,似乎是想知道自己画到苦瓜的哪一部分了;有的学生手指根本就没和眼睛同步,甚至处于“默写”状态,乱画一气;也有的学生,从他的手势可以看出他全部都是用曲线在做画圈式书空。只有个别学生体会到了以关注线条的方式在书空。从这个尝试我们发现,要让学生抛弃概念,纯粹地用视觉进行观察思考的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或是借助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才能见成效。
于是,笔者再次出示图13、图14,让大家跟着图中的轮廓线做分解式书空。因为画面单纯,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轮廓上,所以60%的学生均达到要求。当问及他们用线表现轮廓线的感觉时,有的说“我觉得好像之前没注意到边缘线的起伏原来是这样的,如果没做这个尝试,我可能会一口气把它画成长曲线”;有的说“感觉这是根长线,却没有画那种长而直的线来得洒脱,但起伏的感觉好像过山车,有一上一下时心提起又放下的感觉”;还有的说“我觉得它虽然是一根长线,但这根长线还是可以在几个大豁口的地方停下来歇歇的,所以我在画这几个地方时,手指头还是顿了一顿”;等等。学生在照着图14描绘时,笔者重点关注学生在表现“水珠”时的用笔情况,发现只有30%的学生不是把所有的“水珠”都画成圆形。经过引导,比例达到了50%,可见日后如能坚持练习,还会更有进步。
只有关注了构成苦瓜线条的形式特征后,才能与线条不是对外在物象简单再现的观点相吻合。因为眼睛在追寻苦瓜上线条的轨迹时,视线或迅速向前,或徘徊游移,或跳跃腾挪,或反复搜寻….-这会给观者带来情感的微妙变化。这些体验体现在作品上就是一种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解读的反映。学生作品中的这种个性风格还与个体的性格、喜好、理解能力、手眼协调程度、观察的完整程度等因素有关。(图17至图20)
图17,因为感受到阴影的边缘变化,杨佳玥同学利用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并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因为年龄偏小,图18的作者赖洋同学只是关注到某个细节上的结构规律,便“以偏概全”地将这种形式构成铺满苦瓜表面,也具有一种装饰性风格;在图19中,因为汪鹭吟同学是从侧光角度观察物象的,所以表现苦瓜突起的高光异常明显,这种视觉感受直接导致了其中一根苦瓜的“黑白分明”;图20的作者戚元吴是个好动的男生,性格使得他在观察时有眼睛游走的偏好,所以作品线条的流畅与连贯,也体现了一种行走的洒脱。
(三)自由构图,为主观感受提供空间
主观性的自由构图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将苦瓜自由摆放,学生根据高低、疏密及前后关系的要求,经过思考与分析形成合理的组合后,开始创作表现;二是在作画的过程中,如果苦瓜画得太小或出现布局上的偏差,就需要及时调整,用另一根苦瓜的补充来平衡,或是根据需要,任意添加和进行位置移动及大小的改变。
笔者在总结了之前的环节后告诉学生,只要抓住了规律,加上自己对苦瓜的主观感受和形式感受,完全可以对面前的苦瓜进行局部甚至完全的再创造。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笔者进一步提问:“针对面前这根苦瓜,你能不能创作一幅苦瓜组合作品呢?”在学生表示“只要抓住了规律,创作苦瓜组合不是问题”后,笔者追问:“你能否根据面前这根苦瓜的摆法来解释一下,在组合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的回答是:“我看这根苦瓜在纸上是根据一定的角度摆放的,我想组合的苦瓜也应该是都有角度变化的。”这时笔者顺势告诉学生,苦瓜的组合不仅需要角度的变化,更要注意苦瓜之间的空间大小变化。当有学生完成作业后,笔者将他们的作品拍摄成照片,并利用PS技术进行分图层摆放,提示学生摆放的窍门。当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构图不均衡的情况时,笔者让学生停下来,并给予提示;当构图出现偏差时,笔者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增加苦瓜的数量来达到构图的平衡。如果问题比较普遍,就在全班学生中进行分析讨论,寻求最佳方案。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理解了写生是对物象的再造而非再现,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张成功同学开始绘画时,笔者只发给他一根苦瓜,但提出了几点要求。他就在画面上预设了一个构图,然后从中间一根开始画起,变换摆放角度后依次在画面上添加了另两根,形成三根一组的画面(图21、图22)。胡步遥和李胤儒同学的问题都出在表现时苦瓜“跑偏”,为了使画面均衡,他们都添加了一到两根苦瓜,使画面形成均衡(图23、图24)。
四、研究成效
(一)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基于主观感受的写生是从物象中选择最能代表本质的特点,经过分析进行简化、抽象,再用线组织成形;通过比较后,用有变化的线进行疏密排列,以便使物象的各部分区别开来,这一系列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也能运用在日后任何美术创作活动中,使学生终身受益。主观写生的目标之一是从事物的多样性中分析得出其共性,并在个体感性体验中形成个性的理解。跳出美术教育的范畴来思考,这种能力的养成将使他们将来在繁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够坚持自主观察、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个性(感性表达)与共性(理性分析)共存就是学科性的能力。
在教学拓展环节的荔枝写生过程中,学生先对实物和图片进行分析处理,认为荔枝表面的“颗粒”及枝干上因许多断口形成的转折变化是所有荔枝的共性特点;而各个品种的荔枝,无论是表现其纹理还是形状,都是有差异的。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观察面前的实物荔枝,学生的感受就会开始出现自主性的选择,形成极具个性的写生作品。(图25至图28)
(二)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观察感受技巧
篇5
【关键词】输液泵;静脉滴注;20%甘露醇;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13-01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好发,近年来新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比例较大,且EV71感染患儿神经系统并发症脑干脑炎的发生比例特别高[1]。当颅内高压过高脑干受压可引起患儿突然死亡,早期给予积极的降颅内压对预防患儿向重症转化、减少患儿死亡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降颅内压药物20%甘露醇要求在30分钟内静滴或推注完,才能达到脑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为了保证20%甘露醇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少副作用,我科采用了两种用药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输液泵组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推注20%甘露醇的应用中时间准确、起效快,并且对血管损伤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和有脑干脑炎早期征象需20%甘露醇治疗的的患儿共193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101例,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7岁,平均年龄3岁1个月。住院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为9天,平均住院天数为6.5天。随机分为A组97例,输液泵推注组;B组96例,静脉滴注组,并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1.2 操作方法:A组97例为微量注射泵注入法,用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按30分钟推注完的要求,设置注射泵每小时的毫升数注入。B组96例为快速静滴,注射前给病人取舒适,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同时做好宣教,让病人及家属真正理解甘露醇在30分钟内静滴完的意义,以取得配合,滴速慢时往甘露醇瓶内注入空气加压滴注。
1.3 观察方法:将同期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和有脑干脑炎早期征象需20%甘露醇治疗的患儿分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其用药时间, 20~35分钟之内完成给药的为用法准确,<20分钟,>35分钟为用法不准确, 输液中不改变滴速完成给药的为均匀完成给药,同时观察药液渗漏情况,病人疼痛程度 (语言表达差的患儿通过观察其躁动程度和痛苦表情来主观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准确完成给药情况:A组97例均用30分钟完成给药,用法准确率100%,B组96例20~35分钟之内完成给药62例,<20分钟完成给药16例,>35分钟完成给药18例,用法准确率64.6%。两组用法准确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均匀完成给药情况:A组97例30分钟均匀完成给药, B组96例均匀静滴完成给药64例,因前一段时间药液进入多,后一段时间速度减慢完成给药11例,前一段时间药液进入较少,后一段时间加快速度完成给药21例,往甘露醇瓶内注入空气加压完成给药28例,两组均匀完成给药例数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对血管损伤程度:A组血管渗漏8例,B组血管渗漏14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4 疼痛程度程度:A组9例出现输液部位疼痛,B组17例出现输液部位疼痛,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和有脑干脑炎早期征象的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凶险,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20%甘露醇是防止和治疗颅内压增高发展到失代偿段的第一线脱水药物,及时有效应用是预防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20%甘露醇目前尚未见有明显的禁忌证,但注射过快或者剂量过大可有一过性的头痛,畏寒,眩晕,视力模糊[2]等并发症,注射过慢血浆渗透压达不到脱水的目的。从本文观察统计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各项监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的用法优于B组。而从临床经验中可观察到,B组的用药时间可以人为的控制,如果前一段时间药液进入多,后一段时间速度就减慢,反之前一段时间药液进入较少,后一段时间就加快速度,以保证药液大约在30分钟滴完。这样就造成药液进入血管的速度时快时慢,导致血管局部的压强时高时低,药液容易在血管内形成涡流[3]。特别是在往甘露醇瓶内注入空气加压时,瓶内的压力从低到高,速度由慢变快,再逐渐变慢,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由执行护士自己决定)再往瓶内加压,速度则由慢变快,如此反复。加压时针头与注射器反复分离增加了污染的机会,用时注入了大量未通过过虑网的空气,药液更容易被污染。而加压时要有人专护,同时增加了材料消耗。因此A组与B组比较均有明显的优势:①用药时间准确、利尿较果好、渗漏少、血管损伤相对较轻、疼痛较轻;②没有增加材料消耗;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④可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因此输液泵推注20%甘露醇的方法是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2]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91
篇6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基槽验收, 基础验收, 工程质量问题, 处理方法
Abstract: the country in a short time, concentrat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a enormous quantity of supportability project how wid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face of th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pressure, must from the survey,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to each tache strictly, ensure security li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affordable housing, and slot acceptance, basic acceptance,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the treat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当年的72亿元到2011年的1522亿元,仅仅5年的时间,我国就初步形成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经实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今年还将建设700万套以上的保障房,人们“住有所居”的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房的质量更是关乎百姓生命安危。笔者现在省级甲级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有幸参与了某地区较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的结构设计工作,并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会同建设、勘察、监理、施工等责任主体部门,在地方建筑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基槽、基础及主体结构的验收工作。就基础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若干问题,笔者想从设计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及处理方法。
首先,笔者从结构设计角度谈一谈基槽(或基坑)开挖后的验收工作,也就是我们行业里简称的验槽。
结构工程师参与验槽工作目的是为了探明基槽(或基坑)的土质情况,据此判断是否存在地基持力层土层异常需局部处理;原勘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并对自己所接受的地质勘察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地基土层是否达到设计基础所需要的持力层承载力要求,这点一般由勘察部门负责人勘察确认。结构工程师所需确认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深度是否达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槽(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扰动及有无其他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基坑放坡是否合适,有无塌方等)。尤其对于砖混结构的房屋,由于砖砌体材料的脆性特质所决定,建筑物对温度应力及地基变形表现得非常敏感。前者使建筑物产生裂缝多出现在温差影响较大的顶层部位,而后者引起的裂缝则出现在建筑物下部的墙体,严重者乃至整个墙体。究其原因,多属地基没有处理好而导致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
验槽是不可忽视的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
1.地基土局部松软:这种现象在验槽中经常遇到,地勘报告中并没有反映,挖槽钎探后发现,必须处理。一般软土层较薄,经常采取换素土或2:8灰土夯填的做法,尽量做到与邻近土层均匀一致。如果局部软土较深,采用换填法受条件限制且不经济,可采用灰砂挤密桩局部挤密,通过调整桩间距达到要求土层的承载力要求。这种方法须配合试验,切忌局部处理得过硬,造成新的土层软硬不一,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2.基槽(或基坑)范围内遇枯井、墓穴等:这种情况在大规模的拆迁安置小区建设中偶有遇到。对于这类空洞,一般的处理方法有(1)夯填法。对于枯井、墓穴等无保留价值的,可将其顶部挖开,用素土或灰土夯填,填至基础底1~1.5m范围内,可用与周围土质相同的土夯填。处理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外缘以外3~5m。
(2)梁、板跨越法。一般洞穴埋置较深,现场开挖条件受限,可根据现场情况,设计托墙梁或增大基础底板面积跨越井口范围,承担基础上部荷载的传递工作。
(3)基础加深法。若墓穴底部土层与基础持力层标高相差不大且承载力相近,可直接将基础加深处理。
以上发现的问题,只是基槽(或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或许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因此,结构工程师即使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在施工图中明确对地基的处理方法,但在基槽开挖后,现场进行工程验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基础验收工作,是按照《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从混凝土构件的成型,基础梁、柱截面尺寸及轴线定位等几个方面评定基础工程是否合格。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力量良莠不齐,加之基础工程的隐蔽性,基础验收也成为我们整个验收过程中的重中之中,务必在基础回填隐蔽之前,严格控制好基础施工质量,为整个工程的顺利竣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们对部分保障性住房基础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的归纳总结及处理方法:
1.基础承台的尺寸及堆坡问题。现在大部分柱下独立基础在设计之初,为了减少混凝土用量而达到控制建设成本的目的,而设计成锥形承台。施工过程中,因为成品商混的塌落度较大,很难一次性成型,需后期人工堆坡。我们在验收时发现,很多锥形基础的堆坡高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我们是根据承台高度计算基础配筋的,堆坡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就可能造成原设计配筋偏小,留下安全隐患。对于严重者,我们要求进行停工整改,进行加固处理,下面分别给出砖混结构中墙下条基截面尺寸不足时的处理方法和框架结构中柱下独立基础截面尺寸不足时的处理方法:
(1).条形基础加宽。对于砖混结构的素混凝土垫层的加固,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马鞍式,即在基础顶墙体上凿洞,适当距离加小梁,再在基础两侧浇筑混凝土侧板,与基础成为整体,为使新增侧板混凝土与原基础更好的连接,宜将侧板深入基础底一部分,见图1。
篇7
>> 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基于“中国梦”的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研究 浅谈基于“中国梦”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研究 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基于实践观点探索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调查研究 基于责任三角模型的高校教师责任感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述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路径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综述 高职高专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 黄淮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载体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 高校低碳生活模式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1-22.
[3] 孙沛.实习就业初期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1,8:43-44.
[4] 十报告[EB/OL].http://.cn/politics/2012-11/20/content_27165856.htm.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任务中心模式
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它不仅决定人们对当前自己生活状态的评价,同时还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追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这不仅对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主观幸福感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探索也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有效尝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走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本土化则是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而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缺乏问题的解决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案例背景资料
张某,女,14岁,是一名留守儿童,家住安徽省桐城市,现就读于青草镇三星中学。服务对象的父亲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长期在外打工而忽视了对张某的责任与关爱,从而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悲观,缺乏交流的主动性,同时根据家长和在校老师的评价,张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她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有很强的自卑感,呈现主观幸福感严重缺失的状态。
二、服务对象问题评估
根据张某填写的量表,我们分析得出张某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均偏低,并且自我认知有偏差。显然案主的几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得张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社会交往困难,出现友谊满意度低的情况,也正由于不敢与人打交道,父母又长期不在家,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和家人来倾诉,使张某对家庭方面缺乏正确的定位。根据分析,我们再次找到张某,听到其分析结果,张某表示很赞同,并有意尝试我们为之设计的服务计划,以此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三、服务介入分析
(一)服务模式
任务中心理论主张在诊断及服务过程中,首先案主要承认出现的问题并表达求助的意愿,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案主明确问题的范围,找到核心问题,订制明确的计划与时限,这样才可能达成治疗的目标。它认为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个人通过专业服务的过程,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可以运用这些能力、方法和技巧面对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或新的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介入时间有限;二是介入目标清晰;三是介入服务简要;四是介入过程精密;五是服务效果明显。
(二)服务介入
初次与张某接触时,社工发现服务对象存在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社会工作者提出的问题要么是三言两语作答,要么是闭口不答,让家长帮其作答。就此,社工决定采用间接介入,简单地聊一些张某易于接受的话题,并鼓励张某大胆地把真实想法讲出来。接着,社工向张某提出了边采访边录影像的建议,这种有意思的方式,张某欣然接受了。在录影像过程中,张某认真对待社工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当被问到“觉得自己学习成绩怎么样”时,张某不假思索的说道,“我认为不怎么样,但是同学们好像还挺羡慕我的,父母觉得也不错。”当被问到“与外公外婆相处有什么不信管的地方吗”,张某的回答是,“不习惯倒是没有,只是感觉跟父母在一起不太一样,跟父母可以讲一些学校的事,讲一些心里话,热别是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可以跟父母讲,但是跟外公外婆就没有。访问快结束时,社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会选择跟父母还是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当然是跟父母了,没有一个人是不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张某有些啜泣地说道,这显然是她真情的流露。录像结束时,张某主动告诉社工在学校时,总感觉同学有意地疏远自己,这让她很困惑。而且没有人可以倾诉,不知道该做什么。
社工发现,张某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自我认知有偏差,主要表现有:沟通不畅、家庭角色认知不清、强烈的自卑感,所幸的是,张某很清楚自身问题,并愿意接受社工的帮助。针对于此,社工制定了以下服务计划。
服务目标
总目标: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提高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
分目标:第一,鼓励服务对象树立信心,提高自我形象,克服自卑感;第二,充分发挥和挖掘其潜能,使其积极地融入团体当中;第三,使服务对象改变对家庭和友谊的看法,提高主观幸福感。
四、活动过程
社工围绕认知与沟通交流这两个焦点,分别展开了知心信活动,同学一家人活动。通过让张某了解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爱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期望这种形式,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张某的家庭满意度;通过张某同学对其评价以及对他们之间的美好回忆,让张某从新对自己定位,克服自卑感,表现出自信的一面,从而实现友谊满意度的提升。
(一)介入方法
开展“知心信”活动和“同学一家人”活动
(二)介入步骤
第一步,在初次接触的基础上,尝试与服务对象做进一步的沟通,以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我们如约来到张某家中,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制,我们从网络、电视、游戏爱好等几个方面开始交谈,随着谈话的进行,我们逐渐了解到张某虽然性格腼腆,但是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鼓励她多与家长交流。
第二步,邀请服务对象和她的外公、外婆参加“知心信”的活动,寻找交流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让张某的家长写下自己想对张某的讲的话以及在平时交流中的心情。在收回信封并检查完毕后,并让他们暂时回避,再将外公、外婆的信件交给张某,当看到“心情无奈,抑郁”这样的字眼时,张某有些愧疚,她认为自己与外公外婆有很大的年龄差距,没有共同话题,即使有话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就此,我们为他们制定了一个小游戏,为时一周,让张某白天在笔记本上记下一天的心情和想说的话,到晚上将笔记本交给外公、外婆,让他们写下对于张某一天的表现的看法和建议。
第三步,运用家庭治疗模式进一步引导服务对象进行自我认知,改善服务对象与其家长相处的氛围,提升家庭满意度。在一个星期的体验之后,我们再次来到张某家中,张某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拘束感,并且表明,通过“知心信”游戏,与外公外婆间很多东西都说得明白了,聊天时的话题也多了,心情很舒畅。我们建议他们再做一段时间的“知心信”互动,并授予张某家长与孩子相处的一些技巧,以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四步,采用人本治疗模式提供服务,使其克服自卑感,积极融入到集体中。我们组织了“同学一家人”活动,让张某比较熟悉的几个同学参与,让他们写下张某的优点以及想对她说的话,然后读给她听,当听到“张某是个很勤奋的人,学习成绩很棒,有机会一定向她请教,只是每次看到她皱着眉头就不敢和她说话了,真希望她能够以微笑迎接每一天,”时,张某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后才说,感觉同学玩的时候故意冷落自己,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随后,我们让张某回忆了与朋友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并建议她参加我们后期的小组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服务对象答应了。
第五步,提高服务对象的交际能力,在游戏中提高友谊满意度。张某如约参加了我们的小组活动,我们鼓励张某主动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与这些留守孩子一起做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询问了张某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张某说受益颇多,很感谢我们给她这次机会,希望能够与他们保持联系。
第六步,邀请服务对象来到社会工作点,对她的近况进行回访。张某告诉我们,她与家长、同学的关系都有了改善,而且同上次小组活动认识的孩子仍有联系,也会在学习上互助。张某的外公、外婆也说道,张某确实比以前懂事很多,能够主动与他们聊聊,表现不错。最后,我们将第二份主观幸福感量表发给服务对象,测试结果相比上次有了一些改善。基于服务对象的良好表现,我们准备结案。
五、 结案与效果评估
由于时间较短,本案的预期结果只是大致完成,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如何与家长交流,虽然是偶尔谈谈自己的心事,但这已经是不错的改变。能够做到克服自卑心理,也实属不易。同时,服务对象有意愿继续改变自己,提升主观幸福感。此案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服务对象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
篇9
【关键词】肝素钠针;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结核渗出性胸痛膜炎是结核杆菌通过淋巴道、血行播散或直接蔓延至胸膜,机体对结构菌蛋白成分处于高过敏状态时发生的胸膜炎症状,其早期表现为胸膜充血,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继而发生浆液渗出,有胸腔积液症状。肝素可中和致炎因子、灭活毒素及病毒,具有抗炎、抗过敏机制,可刺激内皮细胞释放,使胸水纤维蛋白溶解,吸收。我院通过采用肝素钠针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9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7±8.7)岁;全部患者均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胸部CT检查及结构菌素实验等确诊断结构性渗出性胸膜炎。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诊断均采用《内科学》第6版中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经闭式胸膜活检确诊后,均给予相同的检查,及2HR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经B超定位后,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取100ml胸腔积液,对照组给予胸腔内注入50ml生理盐水,治疗组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入加50m生理盐水稀释的12500UL肝素钠。注入后转动使药物及生理盐水在胸腔内均匀分布。24h后抽取500ml胸腔积液,72h后再次抽取500ml胸腔积液留作标本,采用导管引流至胸腔积液消失。两组患者根据病情情况,每周抽取积液1~2次,注入次数2~5次,平均次数(3.1±1.2)次。给予B超检查,确认无胸腔积液或积液厚度小于0.5cm后拔出导管,记录胸腔积液的引流量及吸收时间。
分别于胸腔注药前与治疗2个月后给予患者胸部CT检查,对胸膜最厚部位行高分辨薄层扫描,局部放大,测量胸膜厚度及粘连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胸腔引流量及吸收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下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厚度及粘连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主要的肺部疾病,也是我国肺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构性渗出性胸膜炎导致的胸腔积液易形成脓胸、胸膜肥厚、支气管扩张等问题,引起患者肺功能减退,还可能出现感染、咯血等并发症,是较为严重的症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如得不到及时治疗,2年内有25%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从病理上来看,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胸膜充血、水肿,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胸膜内皮细胞发生脱落,且表面可渗出纤维蛋白,随后渗出浆液,形成胸腔积液,引起胸膜肥厚、粘连等问题,致胸廓变形、下陷,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肝素可中和致炎因子,灭活毒素及病毒,具有抗炎及抗过敏的作用,它还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纤深酶原活化物,达到促进胸水纤维蛋白溶解及胸水吸收等作用,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常用药物。黄炎明在临床实验中指出,采用胸腔注射肝素钠针后,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均较注入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明显提高,表明肝素可通过抗凝作用最终减少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且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明显增加。除尿素治疗外,临床还有采用注入尿激酶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与注入肝素基本一致,本组未做探讨。
本组研究根据文献针对肝素可抗炎、抗过敏及促进胸水吸收等作用,采用基于胸腔注入治疗手段的肝素钠针治疗结构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研究发现,在给予相同的胸腔积液引流的情况下,与单纯采用注入生理盐水的患者比较,注入肝素钠后,患者胸腔积液量明显增多,其抽液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胸腔积液的吸收时间基本相同;而治疗后2个月我们对患者发生胸腔粘连及胸膜厚度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发生胸腔粘连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胸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表明采用基于胸腔注入治疗手段的肝素钠针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方面,可减少胸膜肥厚、粘连,使肺部更好地复张。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较高,患者耐药性较好,并发症少,是有效的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万军,邓虹,王文耕等. 肝素胸膜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1(49):141-143.
篇10
坐落在海拔2450米的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福和希望小学的师生们,已经告别了过去破烂的教室。崭新的教学楼、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新建的学生食堂整洁干净。行走在校园,随时都能看到师生们快活的身影,以及坐拥在师生脸庞上惬意的微笑。“教学楼及食堂都是近年来通过希望工程捐建的,他们每年还定期来学校慰问教师。”学校教师李建新讲述起学校的变化时从内心深处充满了感激,并不时向记者展示了相关照片。
“红烛基金将一份沉甸甸的爱心送达我们乡村代课教师的手中,感激之余,我们倍感肩头担子的沉重,因为我们不能辜负红烛基金以及社会寄予的重托。同时,我们被红烛基金捧着一颗热心来而不带走半根草去的义举深深感动了。面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家长们对孩子的希望,以及社会寄予我们的厚望,我们要更加勤奋踏实地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红烛基金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2014年1月28日,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革命老区四川省通江县文峰村小学代课老师吴光辉,在接到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红烛基金的志愿者们第二次的资助金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庄重的承诺。
“这已经是第二次来通江捐赠了。”通江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董洪卫告诉记者,“本次共向全县12名贫困代课教师每人资助1000元人民币和一件价值999元的防寒服,我们将化关怀为动力,进一步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内涵发展。”
同样,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协议,向灾区提供高职学历教育援助和务工青年培训援助。其中学制三年的高职学历教育,企业为每位学生支付2.3万余元学费和生活费。“在前期捐助450万元建希望小学的基础上,再为灾区‘捐培训’,培训费公司买单,培训期间吃住免费,并发放生活用品。完成学业后,学生能被优先安排就业。”公司负责人贺贤汉透露了一直以来的善举。
由捐助贫困学生到捐助贫困学校的教师,由捐钱、捐物到“捐培训”,由单一的捐钱到捐助学生心灵的成长,点燃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资助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一封来自受助教师的感谢信
今年上班后第一天,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大附中朱子平校长收到了来自陕西省宁强县民办教师的一封感谢信,读着受助教师的感谢信,朱子平眼睛内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尊敬的朱校长:
您好!
来信打扰了,见谅!我们是陕西省宁强县受到“燃烛行动”资助的民办教师,自2011年起,连续3年我们都得到了“燃烛行动”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倍感温暖,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得知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是贵校的一名退休教师郑千一老师时,更是对她老人家的善举感恩不尽,也对你们学校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听说郑千一老师已85岁高龄且行动不便,仍然在为这件事奔波,先后已募捐168万余元,更让我们感动,很想对她老人家表达一下谢意,因不知详细地址,故特意将此信寄给您,拜托您转交她老人家,衷心祝愿她好人一生平安,谢谢您!谢谢郑千一老师!谢谢天下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好心人!
衷心祝福您及您的家人新年快乐!
衷心祝福郑千一老师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教育资助更多的应该关注教师,一个乡村教师至少要教育一个地方的三代人,只有提高他们的职业生命质量,才能改变一个地方的教育现状,甚至整个国家的教育生态。”看着150位全体受助人员的感谢信,朱子平解释到,“我们的目的是要唤起整个社会对乡村教师的关注,哪怕是一点点希望。”
一直以来,教育资助的惯性做法就是给贫困学生捐钱、捐物,“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让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已成为现实。然而,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却很少得到关注,很多教师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的业务技能了。”宁强县教体局负责人感慨地说,“其实,通过捐助教师这一方式,可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其重大意义也远远超过一般的捐资助学。”
“教育资助更重要的应该是将捐赠资金用于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使教师的思想不再贫瘠,业务技能有所提升。”从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新翠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她说:“成就一名乡村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成就一所乡村学校,改变一批乡村孩子的命运。”
“没有好的教师队伍,所有教育目标都是空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尖锐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于教师,应当为教师提供体面的工作条件,以保障他们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培养年轻一代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稳定乡村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师的素质,吸引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学校,国家已经启动了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和国培项目。今年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地方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管理工作,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
由捐钱捐物到“捐就业岗位”
“我不想要什么东西,只想要一个实习岗位,早日自立。”在采访电子科技大学今年即将毕业的贫困大学生李新宇时,他向记者袒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为困难学生捐钱、捐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我国教育资助的做法。然而,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能够在今年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是我的最大心愿。”李新宇说。
对于贫困学生来讲,或许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在毕业后能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使贫困不再代代相传。
捐岗位,必须找企业。被称为“天使基金”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从2005年3月至今,已经“孵育”了16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32家完成注册,其中30余家能做到收支平衡或略有盈利,为近千名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也是贫寒出身,出手相助义不容辞。”每一年都要为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提供贫困学生就业岗位的上海炫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路绪海感触颇深。
路绪海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的玉泉镇,考上华师大没多久,父母便下岗,第二年就靠助学贷款交学费,每月做两份家教,再到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打打工。
“如果没有这些打工的机会,我在大学里可能就没法生活下去了。”路绪海讲述着他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的动人故事。爱心资助让路绪海铭记在心,“特别是每年回家,我们这些路远的学生,回去一次要30多个小时,学校每次都给报销火车票钱,单程半价139元,虽然钱不多,但对我们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也是帮了大忙啊。”
路绪海毕业后便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大学毕业后,创业基金会提供了30万元创业基金,让白手起家的我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路绪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都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且不计回报,现在我有能力了,不说感恩图报,至少也要传递这一信念。”所以尽管公司规模很小,并不缺人手,路绪海还是决定每年腾出一些岗位,帮助那些贫寒学子圆就业梦。
“捐钱、捐物解决的是贫困孩子的燃眉之急,而为贫困大学生捐就业岗位,创业立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更重要。”国家教育资助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甚至有个别爱心企业还为贫困学生的父母进行免费就业培训,指导就业、创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资助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让爱心浸润心灵
宽大醒目的会标、高高的主席台下,站着一排手捧资助金的学生。此时,在台下等候多时的记者一拥而上,摄像机开始“”运转,照相机则“咔嚓、咔嚓”响个不停……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受助学生中,有几个却始终低着头。
以上这种在各地举办的困难学生资助仪式上的情景并不鲜见。媒体对受助者的困难状况“原生态”的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细节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人们面前。然而,这种报道让学生在得到关注和资助的同时,也背负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些甚至对捐赠者和媒体产生对抗心理。当问及受助学生的感受时,他们表示:“很反感这样的捐助形式,因为镜头让我们的窘境‘一览无余’。”
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干部胡乐彪指出:对困难学生的救助或资助,原本是好事,但如果方式欠妥,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认为,很多家庭困难学生心理十分脆弱,生怕别人看不起。因此,当我们献出爱心资助学生时,一定要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到受助者的感受,采取灵活的资助形式,尊重他们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如何将爱心资助变成孩子心灵的关怀?真正让教育资助的过程成为春风化雨般的育人过程?考量着捐助者捐资助学的价值取向和育人智慧。
“进入大学后,我一定会刻苦学习,增长本领,感恩社会,自觉把爱心火炬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回报爱心人士对我的无私资助。”于201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来自四川省通江县沙坪乡余家河村的刘长青在承诺书上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父亲残疾、母亲多病、兄妹二人读书,刘长青的家庭十分贫困。正当家人因大学学费一筹莫展时,他幸运地得到了四川省栋梁工程助学项目的资助。在去年9月入学前,刘长青在认真阅读承诺书的各项内容后,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将教育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把接受爱心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作为重点,明确要求贫困大学生在接受资助前签订《承诺书》,是四川省巴中市贫困资助中心的一项创新举措。记者看到,《承诺书》内容包括:常怀感恩之心,在捐赠方同意的前提下,保持与捐赠方的沟通联系,至少每学年向捐赠方书面汇报一次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等情况;坚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确保助学资金用于学习和必要的生活支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爱心火炬永远传递下去;遵纪守法,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如有严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自愿放弃受助资格。
“学生签订《承诺书》时一式三份,分别由捐助方、受助方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保存,《承诺书》下方设置了以上三方的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以方便相互联系。《承诺书》的背面还印有感恩故事和相关名人名言。市资助管理中心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电话提醒受助学生遵守受助承诺,保持与资助方的长期联系,并从资助方了解受助学生履行承诺情况,督促感恩教育落实。”巴中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爱心资助让我不仅获得了一次宝贵的上大学的机会,还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乐于助人,回报社会,主动参与爱心接力,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得到教育资助的现就读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农村贫困大学生何荣华,在前不久给巴中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来信中深情写道。
让教育资助爱心不再成为伤害学生的高调作秀之举,让感动荡涤心灵,使教育资助成为激发学生追求梦想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或许,教育“智”助的路将不再遥远!
Tips
外国学生助学方式对比
美国
据统计,美国40%的大学生接受各种形式的经济资助,每年来自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学校自身和企事业团体个人的经济援助有几百亿美元,其中政府和学校的援助占70%。联邦政府资助的主要项目:
1.助学金(PellGrand)是美国教育援助资金问世以来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目的是给贫困生深造的机会,由教育部审核批准;
2.辅助金(SEOG)由政府出资、学校管理,针对贫困本科生;
3.半工半读(WorkStudy)同样是政府出资、学校管理。受助学生经证明被安排在校内外公共事业机构或非盈利的私人机构里工作,工资标准不低于国家最低标准;
4.贷学金的其中一种是帕金斯贷款,国家提供、学校管理,偿还后资金用于循环发放新的贷款。另外的多种由银行、基金会和公司发放的贷款,有由政府贴息的,也有不贴的,其中不贴息的无条件限制。贷款偿还的几种形式之一 ――常规方式,按自己收入量力而行,直到还清为止。每月偿还最低限度是50美元,偿还期可延长到12―30年。
大学资助项目:为优秀生提供奖学金,聘请其为助教或实验员;提供低息贷款,假期开设的课程收半价;与公司签协议,公司资助学生,学生毕业后到该公司工作;缩短学制,提前毕业;减免学费。此外还有来自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奖学金和贷款。
德国
早在1971年德国就颁布了《联邦教育资助法》,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联邦教育资助法》最后一次修订是在2001年。根据该法,家长无供养能力、家庭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不满31岁的德国籍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德国有固定住房的欧盟国家学生、父母一方是德国籍的非欧盟国家学生、获准政治避难或无国籍的学生和学业开始前已在德国工作5年以上的外国学生,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德国各大学的学生工作管理委员会受理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贷款的最长期限通常是所学专业所需的年限,金额则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确定,目前最高为每月585欧元。
国家助学贷款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管理。大学生工作管理委员会把符合条件的申请资料寄给这家银行,银行每月往学生账户里汇入相应的资金。
国家助学贷款一半是送给学生的福利,不用偿还,另一半是无息贷款。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