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联范文
时间:2023-04-09 19: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秋对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篇2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注: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二)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注: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注: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注: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中秋诗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篇3
【中秋节搞笑的对联】
上联: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下联:十五驱鬼,大人怕,小人乐。
上联:占得清秋一半好;
下联:包子馒头吃个饱 。
上联:玉蟾清冷乡思起;
下联:多整几杯搞基去。
上联:今夜羁人独向隅;
下联:除去炒饭不盖浇。
上联:楼高百尺思摘月;
下联:我诱红杏出墙来。
上联:独立寒秋,望断天涯寻雁影;
下联:光景太慢,歇斯底里等包裹。
上联:榕江两岸无边风月催人醉;
下联:滨江路上好多交警抓酒驾。
酒如钱,因斟乃见;
下联:饼似月,遇食则亏。
上联:皓月一盘耳;
下联:红星二锅头。
上联:踏梯望月;
下联:坐井观天。
上联:时逢佳节玉盘转;
下联:人遇故知琼汁流。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独家小酌待基友。
上联:一江一月一思念;
下联:两山两人两相知。
上联:无钱无粮中秋一到便可饮风吃月;
下联:有情有意年关一过就可娶妻纳妾。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上联: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赏好月,赏月好;
下联:小屋活动时,日日欢,作美文,作文美。
上联:佳节美酒佳,酒酒香,把欢酒,把酒欢;
下联: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篇4
【中秋节赏月的对联】
月夕;
霜容。
献镜;
饮羹。
巫山丝竹;
翰苑金莲。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楼。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
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
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
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一曲霓裳传玉笛;
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
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
银汉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
月临天宇玉乾坤。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
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
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
神州春*画图新。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笙歌曲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
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篇5
【经典的中秋节对联汇总】
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仪含皎洁;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
一曲霓裳传玉笛;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银汉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月临天宇玉乾坤。
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算来明月十分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神州春*画图新。
笙歌曲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轮影渐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巫山丝竹;翰苑金莲。
明月映天;甘露被宇。
篇6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上联: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下联: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上联:楼高但任云飞过
下联:池小能将月送来
注: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上联:满地花阴风弄影
下联:一亭山色月窥人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上联:水凭冷暖 溪间休寻何处来源 咏曲驻斜晖 湖边风景随人可
下联:月自圆缺 亭畔莫问当年初照 举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认我不
上联: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
下联: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上联: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宵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上联: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下联: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上联: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亮
下联: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上联:巫山丝竹
下联:翰苑金莲
上联:明月映天
下联:甘露被宇
上联:袁宏法渚
下联:庾亮登楼
上联:一天秋似水
下联:满地月如霜
上联:二仪含皎洁
下联:四海尽澄清
上联:天上一轮满
下联:人间万家明
上联:天上一轮月
下联:人间万里明
上联:中天一轮满
下联:秋野万里香
上联:白人随鹤舞
下联:明月逐人归
上联:半夜二更半
下联:中秋八月中
上联:尘中人自老
下联:天际月常明
上联:冰壶含雪魄
下联:银汉漾金辉
上联:亭空千霜月
下联:水续万古流
上联:春秋多佳日
下联:山水有清音
上联:绿窗明月在
下联:青史古人无
上联:薄帷鉴明月
下联:高情属云天
上联:明月本无价
下联:高山皆有情
上联:皓月无幽意
下联:清风有激情
上联:泛渚怀袁子
下联:登楼学庾公
上联:清光同会合
下联:秋色正平分
上联:露从今夜白
下联:月是故乡明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上联:一曲霓裳传玉笛
下联:四围云锦拥金徽
上联:一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光辉增
上联:人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玉镜明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上联:寂寞空守寡
下联:泪海汇湘江
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
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 谜谜皆有因
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 对对颇用心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红梅白兰绿竹黄菊,满庭芬芳,样样可作画题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篇7
【经典的中秋节趣味对联】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称为三秋之半。上联据此“望文生义”,以为所谓“中秋”者,即是说此日拥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联“明月十分圆”前贯“算来”二字,将人仰头仔细察看月亮的行为,还有颇为奥妙的心绪,全写了出来。富于才情,于此可见。此联颇为流行。与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也都写得清新可读。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桂树齐香。
落者自落,开者自开,物有常则,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宋代诗人石延年(曼卿)对以下联,可谓天衣无缝。释道皆以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为其有“情”,至如无情之物,自不会衰老,是以李贺所撰之句,深于理义,欲对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对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为“月”乃有情之物,若无情必无或圆或缺之态。对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此联蕴含哲理:“楼”虽“高”,犹有飞过之物;“池”虽“小”,却能送来美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这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风”“月”之对,“满地”与“一亭”之对,“花阴”与“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稳。 “弄”与“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韵味无穷。宋人张先,人称“张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显得原本无情之物活泼不已。下联“窥”字,将月色形容成羞涩少女,分外可爱。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此联暗用比喻,译释如下:湖映远山,鱼戏其中,似在山中穿梭; 秋至雁飞,鸣声入耳,举头观之,雁群排序屡变,似作书于长天之上。语词优美,设喻巧妙,视野开阔,皆此联之长处。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上联意境凄迷,几近残厉,正与秦少游名句“杜鹃声里夕阳暮”同。下联着色稍变,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对工稳,用辞美赡,然而意境终究显得幽冷,令人心魂怅然。
轮影渐移花树下;
篇8
【中秋节经典对联】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楼。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
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
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
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上联:一天秋似水
下联:满地月如霜
上联:二仪含皎洁
下联:四海尽澄清
上联:天上一轮满
下联:人间万家明
上联:天上一轮月
下联:人间万里明
上联:中天一轮满
下联:秋野万里香
上联:白人随鹤舞
下联:明月逐人归
上联:半夜二更半
下联:中秋八月中
上联:尘中人自老
下联:天际月常明
上联:天际月常圆
下联:冰壶含雪魄
上联:银汉漾金辉
下联:银汉漾金波
上联:亭空千霜月
下联:水续万古流
上联:春秋多佳日
下联:山水有清音
上联:绿窗明月在
下联:青史古人无
上联:薄帷鉴明月
下联:高情属云天
上联:明月本无价
下联:高山皆有情
上联:皓月无幽意
下联:清风有激情
上联:泛渚怀袁子
下联:登楼学庾公
上联:清光同会合
下联:秋色正平分
篇9
关键词:足球比赛;对抗特征;对抗训练
足球比赛是两组队员之间的对抗,因此足球比赛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抗激烈。只有准确掌握比赛技能,才有可能在双方进行激烈对抗的情况下,发挥出较高的水平并最终取得整场比赛的胜利。国内足球运动员由于实践力不强导致在比赛中的对抗能力低,难以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如何通过实际的对抗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对抗力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足球比赛中的对抗特征
1.对抗具有综合性
足球比赛是通过运动员的脚控制球,头、胸等部位触球(守门员可以在门框内以手触球)的两个队伍在同一个场地里进行的攻守型的体育运动项目。这需要多名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还要求成员具有最佳的身体、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发挥,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因此,在安排队员的对抗训练时也要从各个方面全面考虑,要分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还要把握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互相协调。
2.对抗具有协同性
足球比赛是在固定的场地范围内,以单个人为基础的群体对抗运动,随着现代足球理念的发展,足球比赛中对于团队合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全队人员具有极高的协同性。所以,在足球对抗训练中,不仅要对个人进行训练,还要安排组合训练、整体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全局意识,在比赛过程中与队友密切合作以提高整体对抗能力。
3.对抗具有激烈性
足球比赛以争夺控球权开局,在比赛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身体接触和对抗,而且会为了夺球、进球产生身体和战术上的对抗,当出现罚球情况时,对抗更为激烈,这都决定了足球比赛中的对抗具有激烈性。因此在对抗训练中要逐渐加大强度,让运动员适应比赛中的对抗强度。
4.对抗具有随机性
足球比赛时随时会发生不同的情况,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对技巧和战术灵活运用。因此,在对抗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对技巧战术的合理运用,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足球比赛中的对抗形式
1.强对抗与次强对抗
从攻守双方干扰的程度和抗干扰的程度来看,强对抗是指在两米以内的攻守双方之间,防守者对控球者造成直接威胁,可以抢夺进攻者的球或者打断其进攻。次强对抗则指在两米以外的攻守双方之间,防守者对于进攻者的威胁要通过步伐调整和正确选位才能实现。足球比赛之间对抗的激烈主要来自于强对抗,作为进攻者要直接面对进攻性强的防守威胁,而防守者要努力抢球或者打断对方进攻,双方之间的对抗性非常强。
2.有球对抗与无球对抗
从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方式来看,场上双方的对抗形式分为有球对抗和无球对抗。有球对抗是比赛双方胜败的关键,运动员之间盯球、抢球、控球以及射门、守门等,都属于有球对抗。无球对抗既包括没有控球的队员为控球队员创造进攻环境,也包括防守控球队员并破坏其进攻。
三、对抗训练的关键点
1.针对性强,注意培养观察判断能力
运动员要正确实施战术就必须要对场上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对抗训练中,要具有针对性,训练要结合运动员本身的能力和特点,进行专项的对抗练习,要循序渐进,针对要求选择适宜的练习形式。例如,守门员要着重进行防守接球的训练。
2.模拟对抗,注意培养技术的合理运用
足球比赛中没有规定的方式,这要求运动员依据场上的情况做出最佳判断,准确运用自身的技术,攻守之间技术动作要切换灵活,因此,在进行对抗训练时要对足球比赛进行模拟,对于比赛中攻守之间的角色切换和技术动作切换进行培训。例如,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攻守双方对抗,或者分组进行对抗。
3.注意输赢,加强心理素质培训
足球比赛激烈对抗是因为双方都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在对抗训练中,不仅要注意对运动员个人能力以及整体协同性的培训,还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训,避免运动员在对抗训练中对胜负不关注、没有心理压力,在正式比赛中因为输赢导致紧张,难以发挥出正常的技术水平。例如,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反复强调每次训练都是真正的比赛,强调集体荣誉,对分组对抗设定奖励制度。
足球的对抗性训练对于足球运动员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选择技术、战术并准确运用,提高运动员在场上的时空感以加强整体对抗能力。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对抗性训练,让运动员大幅提升自身能力以及团队整体能力,在比赛中对抗性强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协调合作,准确运用技术、战术,最终取得整场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梁立滨.关于足球运动员在对抗中作战能力的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01).
[2]吴伟.论足球比赛中的防守与进攻战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
篇10
一、根据中学生篮球的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训练
1. 做好准备练习
中学生富有朝气,活泼好动,模仿性较强,特别是篮球队的学生对篮球有极大的兴趣,容易忽视训练前的准备练习,以致投入到动作的模仿或练习中造成意外的伤害。所以每次训练之前,应有十五分钟左右的篮球的基本练习,主要是使队员进入训练的动态,并使一切运动器官和肌肉都协调灵活起来。基本练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绝不可为了练习而练习。在练习时教练与队员的双方的精神和注意力应当非常集中力求练习达到目的。如果某些战术组合,也能达到基本练习的要求,那么也可以用这些技术组合来代替基本练习。
2. 做好基础训练
篮球基本功是学生篮球水平发展的前提。篮球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各个队员担负同等重要的作用。每个位置要有联系,要有协调,要有攻防的侧重点,对队员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在集体中,团体的配合方面,在默契的要求上极为突出。而这些配合要求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获得。默契配合的前提是要训练各成员的基本功的敏捷性、准确性、灵活性和集体适应能力。各队员在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后,才是一支顽强、配合默契、执行力极强的球队。抓好篮球队员基本技术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动作技术,并知道学习方法、动作要领并通过训练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3. 训练要有计划
篮球的训练工作是一种变化多端而又复杂细致的工作,对篮球认识的深浅,技术能力的强弱,所接触客观条件的好坏,人力组织的平衡等情况。教练训练时必须对不同的人、时、地、对象、条件、要求等,并给以不同的对待。队员个人的能力可能很强,其水平与力量也可能非常强,但对一个篮球集体来说,这可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因此,训练工作必须针对客观情况、具体对象来制订合理的计划。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进行。除了有计划地选才和深入熟悉队员技术外,教练也必须对训练的内容和步骤事先拟出每次训练的计划,明确每次训练的内容和完成的任务。考虑得越具体越仔细就越好。例如,训练哪些新动作,温习哪些已经练过的技术,对每个技术达到的要求,熟练程度如何,对每个要训练技术的时间安排;在每个技术之间的衔接部分,必须先练习简单的再到复杂的技术;对动作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临场尽量能够得到修正,就像上一堂课的设计那么完整。当队员技术有了一个完整的基本概念后,就应将技术中的速度、准度、配合等融合到训练的要求中。对复杂的技术应当分段进行,在每段、每个区域练习好以后,应当与前面的部分衔接起来练习,然后再继续练习下面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区域防守的时候,必须明确每个区域的位置、任务以及其他位置的联系。
4. 把握比赛的节奏
在中学生的篮球比赛中,通常由于实力、比分过于接近,一些队员在把握节奏上过快,导致场面比较混乱。所以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速度的变化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好节奏就占居比赛的主动。但是追求速度不能过于盲目,应该控制在不影响动作的前提下,在关键球中,战术比较执行模糊的时候,要有意思地减慢速度,让队员有比较好的视野来组织、调整队友的跑位,同时队员之间要有更好地交流,确定攻防的重点。在正常的情况下,随着不同风格的对手,在速度的选择程度上就不同,一般个子小的队伍碰到个子高大的队伍就采用加速,但是情绪上得适当放松,操之过急,就会打乱整队的战术的完整性。所以提高队员的运用技术的临场组织能力,在训练中突出训练队员场上的观察力准确地判断能力及运用技术组合的应变能力,把握速度和战术的完美结合。例如,在前场形成多打少的情况下,运球队员主动贴近防守人员吸引防守后再传球,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 提高学生的篮球配合意识
在中学的篮球比赛中,如何做好组合技术的训练,配合在默契的要求上极为突出。组合训练有个人、两人和多人的配合练习,同时注重学生运用技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配合要求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获得。各队员只有在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术后,队员的实力与教练的战术意图才能够相互结合。同时战术的要求也必须根据各种对手来决定,所以不管哪一种训练配合战术,更加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实力对手体现出有针对、有层次的战术配合。队员对战术的理解源于平时的训练、比赛的感受和积累。在攻防转换中的对抗训练,在随着球队的成熟,这时队员对比赛有一定的理解。根据各自的位置,队员对战术的理解表现在比赛中双方在集体、个人智力、心理、战术、身体素质等在攻防转换中体现出来的技术、战术素养。例如,成熟的组织后卫在比赛的时候,不用经过大多时间就能够形成战术配合的意识。这是因为他具有成熟的战术体系,但在形成成熟的技战术体系前,必须对队伍的战术训练进行千百遍地练习和比赛,或者对动作技术、视频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建立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团队
1. 关注能力比较差得队员
在中学的篮球比赛中,教练员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就是过分地关注主要得分的学生,所有的战术都围绕着某个队员来展开,较少顾及角色队员,在主攻队员受到限制的情况造成战术上得被动。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到:(1)要求角色球员摆正自我定位并端正他们的训练的态度,教练要强调在比赛中每个队员的作用都是均等的,每个队员都是不可或缺的。(2)多关注他们的训练情况,多关注他们理解动作技术、战术的情况,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给予相应的训练要求和压力。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训练多了,掌握了一定的经验,自信地完成战术就能很好地融入到球队中。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