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对联范文

时间:2023-04-10 03: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杜甫草堂对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杜甫草堂对联

篇1

妈妈告诉西西:正门“草堂”二字,是清代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隶书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道出了草堂的地理方位。

进入草堂,只见溪流环绕,竹木葱茏,亭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古朴而又静谧,昨夜一场小雨,处处泛着绿意。看着这迷人的景色,西西不禁吟起诗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她们来到“诗史堂”,这是后人为纪念杜甫修建的建筑。诗史堂中央安放着杜甫半身铜像,铜像两侧是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出诗史堂,沿着走廊,西西欣赏到了从古到今无数名人墨士留下的诗词书法:有草书、隶书、行书,或雄厚圆润,或清秀健拔,或气势如虹,或清雅玲珑……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

过“柴门”,就到了“工部祠”,这里是奉祀杜甫的祠堂。“工部祠”三字遒劲妩媚,西西发现,这居然是叶圣陶爷爷题写的。

工部祠东侧的荷池边,有座茅草覆顶的碑亭,亭内一座黑色大石碑上镌刻着“少陵草堂”四个苍劲大字。

接着,就来到了“茅屋故居”—— 一座简陋的草屋,看到这里,西西不禁感慨万千:“这就是杜甫的故居啊!”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至今仍是天下平民百姓追求的理想。

篇2

浙江永嘉东山张园池楼对联:

上联:面壁拓幽居,一角永嘉好山水;

下联:筑楼存古意,千秋康乐旧池塘。

杭州西湖灵隐山对联: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杭州西湖天下对联:

上联: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杭州九曲十八涧路亭对联:

上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泰州光孝寺对联:

上联: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下联: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无锡蠡园景宜楼对联:

上联:烟水老渔情,任凭人事沦桑,且消受物外田园,眼前风景;

下联:湖山故乡好,占得天然图画,更近傍旧卢门巷,黉舍弦歌。

武汉黄鹤楼:

上联: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下联: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成都杜甫草堂:

上联:草堂留后世;

下联:诗圣着千秋。

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戚继光故里对联两则:

上联:三十年平倭御虏,百战未尝遭一劫;

下联:九万里将略功勋,千秋孰与并双肩。

上联:如裹骇电激风,拔剑漫惊倭胆破;

下联:尝携江花边月,登坛笑看海波平。

蓬莱阁对联:

上联:无非沧海虚空,过不去又何须过去?

下联:虽是丹崖高阁,上得来便自管上来。

上联:仙槎去不回,偏又偶挂云头,摇来蜃景;

下联:杰阁飞还住,如何荡开沧海,悟到蓬山。

上联:我踏丹崖仙境而来,逐妙谛凌空,万里清传意飞动;

下联:谁携霞友云朋而去,剩奇情满槛,一时只见海深蓝。

上联:沧海当前,看槛外云生云灭、潮涨潮消,抽身了却名和利;

下联:蓬山在即,笑世间人是人非、功成功败,回首知夫月与风。

上联:事来如梦,事去如风,事来事去两无凭,便惯看了沤生大海、影灭长空,抽身不问世间事;

下联:心淡若云,心清若水,心淡心清都是我,且任由他命里浮沉、人前笑骂,闭目自观尘外心。

四川泸州白塔街对联:

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九江烟水亭对联:

上联: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下联: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篇3

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高考题所选文体大多为散文。本题分值较大,主观性强,答题及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新课标实行后,散文更成为高考大阅读的首选文体。因此,学生有必要依据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确定阅读方法,采取有效的解题策略,把握规律,掌握技巧,从而越过这道高考生的“伤心岭”。

一、近年高考散文命题的特点

1 选材特点。选文多为文化散文,进一步突出人文性,大多选用课外有关历史人物的、名胜古迹的、文化传说的材料,且与课内文章的特点相关联,内容上更强调其价值取向,时代感强,人文内涵丰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人生,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深刻的印象,语言上注重生动活泼,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表达技法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2 命题重点。散文着重考查的是考生评价鉴赏的能力,重点测试的是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来说有如下三点: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这里主要指的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前者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2)分析归纳思路和结构。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和行文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好文章两者应该相互联系协调一致。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衬托、反衬等。高考对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考查,一般不考辩证,而是考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4)考查考生的探究和运用能力。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又要求学生展开联想,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一定程度的社会生活。这些题往往与开放性题合为一体,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命题原则。

(1)尽量使考生能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语言材料。

(2)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考生只要对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上述命题特点有了清晰的理解、理性的认识。就会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在考前建立起一种亲近感,做到心中有数。

二、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那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写景、抒情、哲理等四类。我们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确定其阅读的一般方法。

1 叙事散文。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丰子恺的《送考》。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叙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其解读途径:第一,明了人物形象的内涵。明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以及人物的形象意义。第二,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种描写,对比、映照、衬托等。第三,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

2 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的描绘。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便是写景散文中佳作。

写景散文解读途径: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声、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画形象的表达技巧。

3 抒情散文。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者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是抒情散文的名篇。

抒情散文的阅读步骤为:第一,明确抒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第二,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第三,联系文章主旨。

4 哲理散文。指通过刻画某种具体的形象,将作者要表达的哲理寓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来启发读者,让他们明白其中包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种散文。一般采用象征手法。钱钟书的《论快乐》和史铁生的《想念地坛》可谓哲理散文的佳作。从近年来高考的选材看,哲理散文比较常见,所以应当引起考生的关注。阅读时要细细品读、细细琢磨,准确把握,既能找到切人点,又能挖掘得恰到好处。

哲理散文解读途径:第一,把握全文主旨。第二,把握贯穿全文的象征物的整体形象。第三,整理分析作品刻画形象揭示哲理的思路。第四,分析具体描写的形象特征,理解阐发的哲理。

总之,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注意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才能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经典引路]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 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到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粱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

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粱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起伏,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 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这道题可以筛选并整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作答。第二段中有这样的信息“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而后我们要对这些信息优化组合,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语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围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在上文寻找,是过渡句则在上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第四,分析句子所反映的情感。(1)要理解“绿色的海洋”的借喻意;(2)要理解“凄冷”“暖意”的具体内涵以及对比的作用;(3)要明确“哲学家与诗人”这一词语在文中的临时语境意。

答案:(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16 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

解析: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苍凉美”,在文中分层寻找。答案要包含这样几层:路途所见。阳关古城所见,哲学家与诗人的感慨。寻找关键词“荒凉”“凄冷”“清冷”“凄凉悲惋”即可。

答案:(1)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2)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3)古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 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需要抓住全文内容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解答第二问时,要抓住结尾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郭小川的诗句虽然出现在最后。但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则需要联系前文。只要能扣住阳关在古今人们心中的“变化”,就能回答出该题。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D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些上的月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年四月十号,是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

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一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江淮晨报》)

1 文章标题“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有什么含义?

2 本文用词准确生动,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1)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2)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

3 作者在第6段写到“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是给文章加上批语和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文中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作批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5 通过阅读,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作者融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感悟。试结合文章第⑦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草堂守望者

①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到成都杜甫草堂瞻仰“诗圣”。17年前来过这里。对浣花溪畔的这座因子留有很深的印象。如今这里还是那般恬静么?

②进入南大门,便赶往草堂旧址。最先来到大廨。为何名之为“廨”呢?杜甫一生胸怀大志,抱负不凡,却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他依旧“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其爱国忧民之心至死不渝,后人为此深受感动。清代重修草堂时。大概考虑到纪念建筑应当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既然杜甫做过几天官,那么就应有其办公之处,便将这座建筑命名为“大廨”。此中也明显寄托人们对这位生前不得志诗人的良好祝愿。

③大廨为象征性的名称,里面当然没有桌椅几案、文房四宝之类陈设,厅中央惟有一尊杜甫铜像。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姿,概括地表现出杜甫一生饱经忧惠、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那低首捋须,深思苦吟的神态,把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④草堂久负盛名的是清人顾复初的一副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我刚拿出小本抄写,从身后飞来一句话语:“你抄这副对联。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我回首一看,一位身材高大、穿白衬衣的老伯站在我身后。

⑤我回答他:“这副对联很有名,我当然了解它的含义。”

⑥老伯说:“看来你理解还不够深,还是由我来给你讲讲。你了解作者顾复初的身世吗?他是苏州人,曾应四川学政使何绍基之邀入川,在游宦蜀中写了这副对联。为什么不说龙腾虎跃,而说龙蜷虎卧,可知指不得志的龙虎。上联有两层含意,一是称美杜甫亦暗指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济世之才,二是叹息未遇明君,无法施展才能只好居于草野。下联同样是指自己也指杜甫都不是蜀地人但都羁旅蜀中,杜甫因诗垂名,总还留下一美好草堂受后世凭吊,自己纵有满腹经纶也难展抱负。他是把一腔怀才不遇的幽怨之情,借咏赞杜甫委婉地倾吐了出来。”

⑦我承认老先生博学多识,但在这样儒雅的厅堂,我很想一个人默默地看、细细地品,很不习惯有个人在身后絮絮叨叨。于是,我很有礼貌地谢别老先生,紧走几步,穿过庭院,来到第二进建筑――诗史堂,欣赏挂在这里的另一副名联:“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者旧,几人相忆在江楼。”刚抄了上半联,老先生又追到诗史堂,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欣赏这副联,一定要注意‘襄阳耆旧’这几字,深妙的意思都包含在这里。”这一句我确不甚明白,索性洗耳恭听。老先生来了劲儿,底气十足地告诉我:“‘襄阳耆旧’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含义。诸葛亮当年在襄阳有很多交谊很深的好友,大多为助诸葛亮治蜀的有功之士。但到他开创成蜀汉大业,故旧大多做古,即使回到襄阳,又能见到几位老友!作者同样以这个典故来比喻杜甫晚年客居成都欲寻祖籍故旧的心情,可谓语语双关,贴切自然。”

⑧我对老先生的讲解很是叹服,好奇地问他尊姓大名,是何方人氏。是不是经常来此闲游?老先生告诉我,他叫胡世俊。是攀枝花市的退休干部。过去就对杜甫怀有崇高的敬意,觉得他具有伟大的人格,在饱经患难的流寓中他始终执著地关注时政、战局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无论是忧伤还是欢乐,都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他的诗歌就是“诗史”。胡世俊退休后经常来这里瞻仰。杜甫草堂文化气息很浓,园内悬挂着很多历代名人撰写的楹联匾额,可是有的游客根本不注意,随便转转照几张相就走了,有人认真看对联,但未必能看得懂,他就走过去给人家讲解。听过他讲解的游客早已多不胜数了。临别他把讲解内容的复印件送给我。希望我回去细细品味。

⑨成都的名人遗迹誉满天下。除草堂外,最著名者当属武侯祠和薛涛故居望江楼,三人皆与陕西有缘,薛涛还是长安乡党。三位名士撑起半壁成都,不知成都人历经战乱怎样将三位名士呵护到今天。反观西安,唐朝诗人多如繁星,惟留下几间杜公祠和辋川一棵银杏树,全都烟消云散了。

⑩草堂有忠实的守望者,灿烂的蜀文化才更加源远流长。假如长安也多一些民族文化的守望者,我们瞻仰到的名人遗迹一定会更多。

(选自《西安晚报》)

1 “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两句概括了杜甫哪些方面的思想?

2 老伯是从什么角度来解释顾复初题写在草堂上的楹联的?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3 文章为什么要详写老先生讲解草堂的两副对联?

4 文章第9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 结合你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与认识,拟写一副赞颂杜甫的对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感悟大山

杨立谦

①这里是山的世界,山的海洋。影影绰绰的群山像万千睡意未醒的仙女,凝眸不语,含情脉脉。

②山里人爱山。山秀丽丰饶、静谧迷人,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大山有巍峨的山丘、翠绿的山林、叮咚的山泉、深邃的山谷、高峻的山峰、起伏的山脉、葱郁的山峦,全是山里人崇尚的风景。山里人爱山,爱山伟岸的身躯、宽大的胸怀,爱山无私的奉献和默默无闻的付出。

③山里人恋山。育山、钻山、劈山,汗水浇山、心血付山,一生与山为伴。在大山的怀抱里,一个个山里的孩子竞也长得聪明伶俐,虎头虎脑、结结实实。山给了他们一切。山富有他们也富有。山里人从小受山的熏陶,有山的性格、山的豪爽、山的质朴、山的真挚、山的憨厚。山给予了山里人灵气与聪慧,山塑造了山里人的执著、奋进、坚韧的精神,山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创大业、干大事的大山之子。

④山里盛产山歌,山里人喜唱山歌。成人唱、孩童唱、老人唱……只要有山民的地方就有山歌回荡。有一首山歌这么唱道:“前山高来后山高,前山后山两把刀。一把刺进云雾里,一把我的腰。”最后一句“一把我的腰”,原先我不明白它的含义,后来亲眼看到山里人出门肩挑背负弓腰爬山的艰难身姿,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切内涵。

⑤山给山里人留下无穷的乐趣。山泉如细细的玉带飘下来,口渴了就用手捧着喝上几口。沁人心脾。落差大的山泉便成了飞瀑,飞瀑下积成一个深潭,犹如天然泳池,清澈见底。在巍峨青山的掩护下,潭水碧绿,绿得静谧,绿得出奇,绿得神秘。由于大山的阻隔,这里很少有狂风吹过,水面上常常平静得如一块碧玉。偶尔有微风吹来。吹起几鳞水波,又很快恢复了平静,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再繁琐的世事也搅不动他内心的亘古宁静。

⑥山,面对春夏秋冬,默默无语。站在山的脊背上,聆听风与树林交谈的声音,倾听酣畅淋漓的乐符,悠扬悦耳的旋律,纯洁质朴的情感,仰望蔚蓝的天空,思绪随着白云飘向远方……

⑦山用鲜活的绿色滴翠了山野平川,用浩瀚的林海酿造出玉液琼浆:用漫山的红叶浸染着峰峰峦峦,用金秋的收获告慰着炎黄祖先;用博大的胸怀孕育生命的沃土,用甘醇的乳汁哺育生命的颂歌。

⑧山是一部凝固的音乐,旋律是乡情。山是父母辛勤劳作的丰碑,父母功盖青山,山里的孩子个个敬山。沉默无语的大山哺育了一代代山里人,一代代山里人依偎着大山。一座山就是一个神奇的摇篮,山孕育了人,人改造了山。

⑨如今,山那边频频传来喜人的消息:山里村村铺上了水泥路,运输不需肩挑背驮了,孩子们也不用上山砍柴了。山里人用上了煤气,通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山里的孩子们上学也不用交学费啦,一项项惠农政策的出台,更让山里人欣喜万分!

⑩走出大山是一代代山里人的梦想。聪明睿智的山里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山门,走出大山,在阡陌的土地上耸立起了一座座新城,在宽阔的原野中矗立起鳞次栉比的厂房;在悬崖陡壁里凿出了一条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在江河大川上崛起了一座座进发希望的水力发电厂

⑨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总爱把生活的感叹与大山联系起来。从亲近大山中获得排忧解难的良方;在与山的对话和交流中,仁慈的大山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无声地向人们传递着美丽的语言,教会人们欣赏大山:从热爱大自然中陶冶自己的性灵,让生命如山脉之坚强。如山花之绚丽,如山风之坦荡,如山泉之清纯,如山林之生机盎然!

(选自《人民日报》)

1 第二、三两段都是描写“大山”,但表现的重点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 第四段引用山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描写了“山给山里人留下”的哪些“乐趣”?

3 第六至第十段作者是怎样“感悟大山”的?请结合有关内容作赏析。

4 从全文看。作者“感悟大山”有几个角度和层次?这样描写有些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1 一是概括全文的写作内容;二是点出文章的主旨。

2 (1)运用比喻的写法,写出月光照射在雪地上的各种图案。(2)“栖息”是拟人化的写法,本是动物夜晚休息,这里形象地写出人睡在床上看月亮,好像月亮挂在树林中,静止一般。

3 这句话富含人生哲理,也带有辩证色彩。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两个方面,正如月亮有亏有盈,万物都有生死一样,要乐观地看待,正确对待这些现象。

4 如:“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段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而形象地写出月亮由于云层和树木等的遮挡,月光照进屋里时的情态,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

5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不同情景下赏月的感受,从而悟出人生的道理:世间的美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

《草堂守望者》

1 概括了杜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

2 第一问:知人论世。第二问示例:对对联,诗歌、文章的理解,要从作者的人生际遇或写作背景人手,这样才可能理解得全面、准确。

3 赞扬老先生博学多识;说明草堂文化的深厚;突出老先生守望民族文化的执著,巧妙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4 对比。通过将成都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与西安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渴望出现更多的文化守望者的愿望。

5 示例:少陵野老多病忧黎民;盛唐诗圣穷年哀国运。

《感悟大山》

1 第二段侧重于表现“大山”的形状与品质,揭示了“山里人爱山”的原因;第三段着眼于表现“大山”给予山里人一切,点明了“山里人恋山”的理由。

2 第四段引用山歌主要是为了表现出以前“山里人”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难;第五段具体描写了“山给山里人留下了”山泉、飞瀑、深潭、绿水、平静和宁静等“乐趣”。

篇4

西望关中 百战十年空鸟兔

北邻绵上 千秋一例感龙蛇

——山西介休韩信庙

门辟九霄 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 俯临千障奇观

——泰山南天门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淄博薄松龄故居

九洲积气峰前合

万里浮云杖底来

——泰山晴光阁

峰从西竺来 云根无住

泉自上方出 月印常圆

——杭州灵隐寺山门

高阁逼云霄 举头红日近

远山收入画 回首白云低

——黄山文殊院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福州林则徐故居

国士难逢 一代云龙留胜迹

美人已去 千秋海燕识芳名

——南京莫愁湖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岳麓山云麓宫

遵道而行 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 欲登绝顶莫辞难

——衡山半山亭

五岭北来 珠海最宜明月夜

层楼晚望 白云仍是汉时秋

——广州镇海楼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悰薄斗牛

——成都杜甫草堂

近岭遥山铺鹤氅

千条万树尽梨花

——哈尔滨松花江赏雪亭

沥胆披肝 六经以来二丧

托孤寄命 三代而下一人

——成都武侯祠

长与流芳 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 千秋此处妙高峰

——长沙妙高峰

舟系洞庭 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 人间改换已无诗

——岳阳岳阳楼

四面云山皆到眼

篇5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青少年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的借鉴启迪作用。

知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推荐的“榜样的力量”名人传记读本中,有一组包括《屈原》《李白》《杜甫》《鲁迅》《托尔斯泰》等小学生比较熟悉的12位中外文学家的传记读本。丛书以人物的标志性年代为切入点叙述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且富有文采,是适合六年级孩子阅读的优秀人物传记。

本设计旨在以《杜甫》为例,教给学生:阅读文学家传记时应关注人物的经历、作品等方面的内容;要善于把人物的作品跟经历联系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物。

【活动目标】

1.了解杜甫坎坷的一生及其创作成就,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初步学习文学家传记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系列作品的欲望。

【活动准备】

1.阅读前――阅读课上简单导读,重在激趣,明确阅读时重点关注的内容。

2.阅读中――阅读课上与课外时间自由阅读全书;阅读课上读读杜甫的诗,挑选最喜欢的一首,写写读《传记》之后新的了解(写在贴纸上,贴在书中相应位置)。

3.卡纸、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 “草堂”图片,引读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明确本次活动内容:聊杜甫,吟杜诗,感受千秋诗圣的风采。

二、画一画,写一写

1.出示李白和杜甫的画像,说说哪一位比较符合你心目中的杜甫形象。

2. 回顾:本书的编者把诗人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分为哪四个时期?

3.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

(1)一个小组带着作品上台展示,并派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

5.小结阅读方法:阅读文学家传记,要关注文学家的经历和他的创作。

(设计意图: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是阅读传记最基本的要求。画经历图、写人生大事这项小组活动内容,不但可以让杜甫一生的经历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立体、丰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把握整本书内容的能力、思考辨析的能力。)

三、吟一吟,聊一聊

1. 做游戏:“杜诗”对对碰。

(1)学生自定游戏规则。

(2)师生互动对诗,并把诗题贴到相对的创作时期上去。(板书附后)

2.体会杜诗“穷而后工”。

(1)观察黑板上共同完成的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图,说说发现了什么。

(2)小结:人生的最低谷,却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经典诗作层出不穷。感谢苦难磨砺了杜甫,给人间送来了好诗。

3.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回应,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交流氛围。

(设计意图:学生原本就有所接触的杜诗,在杜甫的传记里又重新读到了。学生在备觉亲切的同时,也读到了诗歌背后的故事,品到了诗句蕴含的情感,自然就会产生与人分享的需求。这种分享必定是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的。)

5.总结提升。

(1)说说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此书编者对诗人的评价。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6. 小结阅读方法。

把人物的作品和经历结合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对作品会有更深的了解,对人物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杜甫》这本书在叙述上的显著特点就是用讲述诗歌创作的一个个故事来铺陈人物的经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学生有所接触的诗歌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将作品和经历结合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在“吟”和“聊”中了解诗人的经历同诗风的关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阅读传记作品的意义。)

四、延伸拓展

1.聊题外话。

可是,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报国之志。我很遗憾,你们遗憾吗?那就让我们聊个题外话,假如杜甫穿越到了现在,你会建议他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

(设计意图:基于书本阅读,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杜甫,丰富学生对杜甫的认知,体会到班级读书会的魅力。)

2.推荐阅读。

(1)出示古今中外文学家传记读本:《屈原》《李白》《苏轼》《冰心》《鲁迅》《老舍》《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海伦・凯勒》。

(2)说说最想读哪本,想了解些什么,打算怎么读。

(设计意图:实现读法迁移,引发学生对阅读文学家传记的兴趣。)

板书:

【整体思考】

一、制订“共读一本书”的整体阅读计划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共读一本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合理安排、耐心引导的过程。因此,师生共同制订了《杜甫》的整体阅读计划:导读课――粗略浏览读本,发现人物传记的文本特点,谈谈最想关注的内容;自读课――自由阅读,挑选一首最喜欢的杜诗,在贴纸上写写自己阅读之后新的了解。通过谈话了解学生阅读时存在的疑惑;班级读书会――围绕几个话题组织全班性的交流讨论,感受千秋诗圣的风采。逐步推进的阅读计划,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变“浅阅读”为“深阅读”“慢阅读”,更加有力地保证了班级读书会的活动效果。

二、设计开放式的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辨

一本厚厚的书读完,可供交流的话题有很多,必须从众多的内容中筛选出最具价值的内容来实施,聊书时才能聚焦重点,以少胜多。“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你对诗歌的新了解”“假如杜甫穿越到了现在,你建议他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这些话题基于传记的文本特点,立足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背景知识,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展开了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聊书的过程就成了发展思辨能力、历练心智的过程。

三、鼓励小组开展协同分享的交流活动

小组分享是贴合阅读交互理论的、深受学生欢迎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拥有平时跟伙伴聊天一样放松的心情,能给予每个孩子均等的与同学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活动的内容简洁明确,便于操作;活动后有展示有交流。组际间的竞争与共赢,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我惊喜地发现,在讨论“杜甫人生经历曲线图”的画法时,小组的每个成员边用手比画边说明理由,为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而努力着。在自由的分享过程中,观点不断融合、碰撞,使思想走向深刻,走向发散,不同的小组所画的杜甫人生阶段线条走向大体一致,但对于各个时期的画法,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的想法。尊重而不偏执,共识与个性同在,人性中这些高雅美好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悄然萌芽。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篇6

图景・图画

成都位于四川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和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古为蜀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堂――石室学堂(今石室中学)。在唐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都曾流寓成都,创作了大量吟诵成都风物的诗词歌赋,并留下众多文化遗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文殊院等。

解说・解读

斜插芙蓉醉梦中

车快到成都时,雨愈发大了起来,窗上尽是一片片湿痕。八月的这座西部城市,恰似梅雨季节的江南一隅,闷闷的,湿度很大。从东部穿越群山来到这个盆地仿佛回到了初始点一般。

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特别是其蜀锦织造业,是汉朝重要的国库收入来源。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文中写道: “市虞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物阜民丰、欣欣向荣的交易市场画卷!到了唐代,成都还有“扬一益二”之誉,意思是它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

站在这片土地上,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亲切的感觉,是因为空气中弥漫的湿气,还是因为那熟悉的历史、诗词、美文,或是那入云的高楼大厦?岁月流转,应该是学生时代那一本《三国演义》和一首首文人的诗词,使我产生了这样的亲近吧。

其实,入川以来,我的嘴唇边、脑海中,早已不自觉地吟诵着杜甫悼念诸葛亮的那首诗: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到了成都,放下行囊,便迫不及待地去了武侯祠。从住处步行约六里左右,便来到武侯祠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昭烈庙”的四字匾额,心里不禁寻思,为何不是“武侯祠”呢?入内方知端倪,此祠不只是诸葛亮一人的香火供奉之处,尚有蜀汉先、后二主以及大小臣子合祭之灵位。大家熟悉的三国蜀汉文臣武将大多在内。

向前直行仅十步,右有唐碑,左有明碑。乃时人念蜀汉之业,遂感而撰之、书之、刻之。尤其是唐碑,乃唐代名相裴度所撰,名书法家柳公权之弟手书,名工匠所篆刻。所以,唐碑亦称“三绝碑”,谓文、书、刻三绝。明碑乃张时彻所撰。

直入小殿,出得殿来,在两侧回廊上,分别有塑立于清康熙年间文臣武将之像。左为武将,右为文臣。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相同的是,许多武将都是死于对先主刘备的尽忠。文臣更是让观者内生敬佩,他们多勤政爱民,不置私产,怀有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自刘备及关、张殿出,又见回廊。回廊尽头就是武侯祠了。在解说员的提醒之下,方知回廊匾额上“武侯祠”三字乃是郭沫若先生墨宝。其“武”字纵横铺张,很有一番忠烈、威武之意。回廊立柱上亦有众多对联,除去著名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外,民国时的一联更让我感喟。上书“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谨慎小心,却又为国鞠躬尽瘁,诚良臣也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如今,经过易中天先生的一番讲演,“三国”故事中的演义成分更是褪去了一些浮华。

但在诸葛亮身后的千年时光里,我们不能否认,他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完美人格。历史中的诸葛亮和文学作品中的他,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已不能截然分开。我们谈论诸葛亮,讲起“三国”故事,其实已和历史无关,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审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无论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还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共鸣,都是后代人们对他的最高礼赞。他的盖世才华,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著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汲取的无比丰富的古典文化精粹。

徜徉在绿树成阴的小径上,正是夏浓之时,美景恍若梦境。陶醉在盛夏的武侯祠中,饱览了如画美景,便怀想起那金戈铁马的征战年代,心中暗暗许愿,盼人世间不再有纷争、战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安享太平。

名迹・名篇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赠花卿

唐・杜 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梅花绝句

宋・柳 永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登楼

唐・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竹 枝

唐・刘禹锡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住在成都万里桥。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节选)

唐・李 白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成都行

宋・陆游

篇7

关键词:阴阳哲学 园林 造园手法 道

源自道家的阴阳哲学,在世界上诸多领域都有其运用,在园林的设计中也不例外。本文所讨论的阴阳哲学,是我国自古流传的经典道家名作《易经》和《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精华中的一个缩影,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与阳最初的概念是很朴素的,是根据阳光的向背来定,所谓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衍生出凡是剧烈运动的、干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均为阳,而相反,相对静止的、湿冷的、黑暗的、下降的,均为阴。道本身所包含的阴阳二气,也是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万物均在此状态中应运而生,造园之术也与此相同,在小环境中,设计营造出"阴"和"阳",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坏境,能够与周围万物共生共存。下面就来列举阴阳哲学在园林艺术中的运用。

一、 有无相生,虚实结合。"有"的尽头就是"无",而"实"之存在,是因有"虚".就像我们种植一棵树,"有"与"实"的是树,"无"与"虚"的是树下形成的绿茵空间,有了绿茵空间,其他动植物甚至于微生物可在其空间内自由生长与活动,这棵树的价值才是发挥到了最优值。在有无和虚实中,我们需要做到把握好度,"有"过了头,便无"无","虚错了地方,"实"便无法存在。计成在《园冶》中提到:"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这就是虚实比例的处理关系。神龙见首不见尾可以,但是若只有龙身上一部分龙鳞,我们可能会判断错,误认为是其他相似之物。在做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恰当地安排"有",巧妙地布置"无",使得二者恰到好处地配合起来,从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或艺术性。

二、 开合呼应。开敞与闭合的设计与运用是使得空间变得更加丰富的一个重要手法,中国古典园林中时常需要借景,将远处之美景借入园内,就需要有视野打开的空间;另一方面,园林中需要大的休息与活动区域,这时也需要开场的空间来满足需求,但若处处开敞,无私密闭合空间进行补充,则会使人不愿长期呆在这样暴露的空间下,没有了空间开合的丰富变换与节奏,也就使得该空间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

三、 隔连相随,注重空间的流动连续性,隔中有连,连中有隔。一堵实墙,若毫无变化,横在两个空间中,会使得两个空间完全被阻隔,变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倘若在这堵墙上设计开设一扇窗户,那么空间的隔断与连续性就被加强,并且成为一体。这种手法在中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中尤为凸显,游廊的设置,一方面分割了游人人行路线与风景,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合二为一,成为一幅完成的画面。

四、 藏露互补,在设计中,往往会遇到场地内的一些不美或者有消极影响的事物,作为设计师,要做的是变换不好的事物成为美的事物,或者对其进行遮挡,露出美好的景致以呈现给游人。另一方面,就与虚实结合同理,不完全展现在观众的眼前,露一部分,藏一部分,留有一定空白,给予游者观者一定的自我想象空间,也如同文学上所讲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适宜的藏与露,可以充分的发挥观者的想象力,为没有看到的景色增添多彩的一笔。

五、 动静两相宜。动与静具体可表现为视觉的移动与静止,以及听觉的喧闹与安静。在园林与景观的设计中,流水是动,植物是静,而流水也有多种形态与表现形式,快速流动的跌水瀑布是动,而平静的水池是静,在听觉上的,单单只看水,就有多种声音的展现,平静的水面,潺潺的溪流,欢快的跌水,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瀑布。我国许多优秀的造园家景观设计师发现其中的奥秘,设计建造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案例,例如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屋内聆听屋前池水中雨滴落入的声音,还有西安的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在对水景的处理上表现出了对动静手法运用的高水平,从白石滩的一汪清水,到潺潺的溪流,使人想起大自然中的山涧溪流,再到飞瀑亭的叠水瀑布,最终在水尾处形成一大片的水池,犹如江河湖最终都将涌入大海一般。营造出了丰富的视觉与听觉的变化。在园林设计中,熟练的运用动与静的处理手法,可以营造出大自然丰富的视听盛宴。

六、 情景相融,中国的古典园林,由于历史原因,有一大部分是文人雅士自己设计建造的私家园林等,也有无法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有志之士归隐的园子,但是这些园林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它是园子主人寄托情感与思想的地方,这也是使得我国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园林,集绘画诗文书法等于一身。逛一个园子,就如同浏览阅读了园子主人的思想一般,而园子也是因为有了情感的寄托而变得不仅仅是景色,更多的富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变得更加生动,使人观之亦可思之。例如园林中许许多多的亭台楼阁的匾额、对联等,植物的选择与种植等,像王维的辋川别业,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像杜甫草堂的花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自然之物本无情,但有无形的情感的融入,使得万物皆有请,使得园林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世界上的任何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阴阳哲学是我国本土衍生的哲学观念,近些年在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学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在当今时挥它经久不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远,道家思想与建筑文化100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5

[2] 关传友,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 (春秋)老子、译,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