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17:0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继承者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继承者计划

篇1

继承者计划开车的是第16集。

《继承者们》是韩国SBS电视台于2013年10月9日起播出的青春喜剧。

由姜信孝执导,金恩淑编剧,李敏镐、朴信惠、金宇彬、金智媛、崔振赫、姜敏赫、郑秀晶、姜河那、朴炯植等联合演。该剧讲述了韩国上流社会1%的继承者与极其平凡现实的贫穷女展开的甜蜜且让人心动却又充满冲突的罗曼史。

该剧于2014年5月获得美国“第二届DramaFeverAwards”最佳电视剧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和前面的许多折纸教程是一样的,使用一张纸就可以制作完成。不过在纸张的色彩方面有一些变化,一面用白色的,来制作蛋壳,另外一面则是使用黄色的,这样可以表示出小鸡的绒毛来。将纸张的顶角和底角进行对折。

2.在将此时三角形的右角向左角进行对折。

3.根据白色粗箭头所示,将上表面的三角形展开,可以根据黑色细箭头和折痕的指示来进行操作。

4.压展平整。

5.将折纸模型进行翻转。

6.根据白色的粗箭头,再将此时在上部的三角形展开,压展平整。

7.旋转折纸模型。

8.将折纸模型的左角、右角与底角分别根据图示的折痕所示,向中间进行折叠,然后还原,在内部形成一个组合成三角形的折痕。

9.然后根据白色粗箭头所示,将折纸模型从上部打开。

10.然后再将折纸模型下部的三角形向上翻折。

11.翻转折纸模型。

12.然后将折纸模型的上表面顶角向下翻折。

13.将此时折纸模型上对在一起的两个顶角根据折痕位置和黑色的细箭头向左右两边进行折叠。

14.接着将折纸模型左右两个角向后翻折。

15.然后再将此时折纸模型的顶角向下翻折。

16.将前一步操作的角进行一个连续的折叠。

17.再将顶部的突起的平角部分向后翻折。

篇3

“经济升级与创新驱动”系列报道

1998年正月初三,沈阳大雪纷飞。亿达集团董事长孙荫环驱车从大连赶来,专程登门拜访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亿达想要开发软件园,但对软件行业并不熟悉,孙荫环希望说服他与亿达联手兴建大连软件园。

大连人孙荫环有着东北人的爽快和真诚,说明来意后,他直言道:“刘总,软件我不懂,但我们看准了这是件好事,怎么办你说了算,我们只管为你盖房子!”刘积仁被孙荫环的真诚所打动,加上他早有进军大连的打算,于是很快就答应下来。同年4月,东软集团与亿达集团确定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此东软集团成为大连软件园第一家入驻企业。

对亿达集团而言,孙荫环与刘积仁的“君子协定”是个转折性的历史事件。“孙刘”的强强联手也标志着“中国发展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软件园区”——大连软件园正式拉开了建设大幕。作为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商的亿达集团在经历了15年的努力探索之后,就此走上了一条非公经济城镇化践行的先驱之路。

产业腾飞从软件园开始

创建于1984年的亿达集团,从大连红旗镇一个乡镇建筑装修队起家,通过大打质量牌迅速成长为当地一家知名的乡镇企业,随后趁势进军房地产开发行业,成为大连首个高品质房地产开发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亿达已经发展成当地的龙头民营企业。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孙荫环开始考虑如何将企业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与一个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政府大力支持、对城市能够做出贡献的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的问题。为此,亿达曾经尝试做传统工业园区,可是并不成功。但是孙荫环没有放弃,始终在寻找机会。

1997年底,大连市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决心大力发展软件产业,这让孙荫环看到了希望,他立刻动身前往美国硅谷进行考察,继而得到启发,决心要建设一个能够带动高端城市化的软件产业园区。

当时,等待孙荫环和他的团队去开发的还是一片荒芜的棚户区。大连软件园总经理高炜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道:“15年前这里还是个城乡接合部,全都是泥土路,破烂房子,到处是鸡舍、猪舍。”

就这样,孙荫环凭着一种“迈步从头越”的气魄和决心,带领亿达破釜沉舟,就此踏上了“雄关漫道”。提起园区最初的建设,高炜很是自豪,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董事长带着我们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自己摸索着做了一件对的事儿。”这“对的事儿”被他解释为:超前15年走上了一条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践行之路。

大连软件园的发展犹如一支离弦之箭:以最初的3平方公里作为第一粒“细胞”,不断扩大、深入和蔓延,如今,在大连风景秀丽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上,以大连软件园为起点,已经伫立起腾飞软件园、东软软件园、亿达信息谷、天地软件园、华信软件园等多家软件园。15年间,大连市软件从业人员从当初的只有几百人,发展到现在已达12万多人;通过ITO/BPO(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的运营模式以及定制办公楼服务模式筑巢引凤,大连软件园已经容纳了包括GE、IBM、惠普、甲骨文等46家世界500强在内的600多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在大连软件园的强力拉动下,大连软件产业收入由1998年前不到1亿元增长到现在过千亿,软件出口由几百万美元增长到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3.32%;大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15年增长近百倍,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连也从东北重工业基地华丽转身为全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领军城市。

2006年,全球第一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落户大连软件园。作为园区成长的见证者,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总经理王文辉有着深刻的感触,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连软件园不断发展进步,运营模式从最初简单的业务流程外包升级到现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服务外包及企业客户技术服务。就如同一个小孩子在不断成长和成熟,能力也是越来越强。”在王文辉看来,孙荫环充当的是大连软件产业的使者角色,他和他的亿达集团为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了解,大连软件园区域是大连每万平方米土地创造GDP、税收额最高的区域,也是产业能耗最低的区域。在大连软件园,1万平方米产业楼内可容纳800到1000名软件工程师,1年能产生2亿元的产值,贡献2000万元的纳税额,而每年所消耗的能源只是其他制造业的1/6。

孙荫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城镇化主导产业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就业人员素质高、低碳环保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建园区的前提是建社区

开发软件园取得成功之后,亿达集团积极响应大连市政府的号召,在2009年又肩负起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15.26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的重任。从发展高端新兴产业到打造绿色宜居城市,亿达的中国梦已日渐清晰。

生态科技创新城的运营公司大连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问宏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生态城在规划上将2平方公里视作一个细胞,就业、教育、商务、医疗完整整合,我们坚持‘一半做产业,一半做配套’的运营模式,这也是我们对产城一体化的一个探索。”

从平整土地、修路、种树开始,生态科技城的建设就是高品质的“精耕细作”。据了解,目前核心区除产业主体建设外,已建成8万平方米商业配套设施,80万平方米产业区生活配套设施,3万平方米五星级酒店及1所国际化标准的中小学及幼儿园。

问宏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勾勒了这样一幅景象:在这里,人们的工作、居住、学习、休闲等一切生活所需,都能在最合理的活动范围内实现。在居住方面,我们的想法是让生活在这里的绝大多数人下班之后都可以步行回家;在消费方面,让产业人只需花费10多分钟的路程就可以享受到周边各种服务;而在休闲方面,公园般的城市环境,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到怡然自得。

这种构想正在变成现实。不久前,记者来到大连生态科技城大东沟村社区,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令人震惊:一排排欧式小楼整齐有序,道路平直整洁;此时的大连已快入冬,但在这里看不出一点萧条的景象——如果不是随行人员介绍,记者不会相信眼前这座充满现代化、国际化气息的高档社区竟然是村民回迁区,就连村委会都建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记者参观之时,迎面走来一个居民大叔,他看到记者竟主动上来搭话。他说:“大连市我走了很多地方,包括金州、普兰店、庄河、金石滩、开发区、旅顺等等,这个小区能进前三名。”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涉及城镇化的质量,也是保证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基础。”孙荫环表示,“在新型城镇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不仅要加大力度,还要适度超前,切实把满足人的需求突出出来,全面做好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给排水、园林绿化以及教育、医疗、商业、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并力争一步到位,尽最大可能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二次破坏。”

不建回迁区,

而是为农民再建一座新城

和大连软件园开发前那片不毛之地不同,生态科技创新城所处的西北郊区坐落着大东沟村、由家村、牧城驿村、三寰集团、辛寨子街道、营城子等,开发商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安置回迁原住民。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利益的损失是最大的。所以城镇化首先要涉及的就是土地转化,如果得不到土地原住民的支持,就会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城镇化也会遇到阻碍。”孙荫环董事长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说道。因此亿达在解决原住民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

“在农民住房问题上,一般房地产商的思维有二:一是要让建楼成本最低化,二是只要是楼房农民就乐意搬。”问宏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亿达坚持一个理念:不是在给村民建回迁区,而是为农民再建一座新城。新城和老城最大的区别就是立意新,绝不能把原住民当农民,要让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我们从居住环境做起。”

“这里每一户原住民都是‘股东’。土地依然是他们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资产。”问宏宇说。为了解决原住农民的住房问题,亿达在本土最佳位置为原住民规划建设了回迁楼,建设标准与市内的商品房一样。同时,每户原住民可以获得更多面积、更多套的商品房,以解决子女的住房问题。

此外,当地政府和街道还为原住民上了养老保险,解决了养老和医疗问题。没有了土地,这些原住民的未来生活来源从哪里来?对此,亿达也做了周到的安排。每村都有一定量的公寓和商业房产,它们是全村人的资产,未来可以通过出租和运营获得经济来源。

在大东沟社区里,记者看到一队绿化工人正在路边进行草坪维护。其中一位叫于兴洲,正是大东沟的回迁村民。

“我家三口人,以前挤在一所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回迁后有了两套房子,一套76平方米,一套54.06平方米。房子装修政府也给补贴,而且房子里都给装宽带。这里挺好,亿达给建的,可好了。”该村民说,“我今年64岁,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找点活干,干这个活儿也不怎么累。我在这里一个月1700元工资,老伴儿一个月能领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家里还有地。平时花费就是买点儿粮菜什么的,小豆、花生、小米什么的都不用自己买,村里每个月都发。现在的生活水平比以前种地的时候能提高一大截。”

“城镇化必须将原住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孙荫环坚信现在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他认为农民问题和城镇化建设是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他说:“把原住民安置好了,让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拥护者,城镇化才能可持续。”

大连的“市长和市场”

“官助民办”的发展模式是大连软件园一大创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在复制这种模式。

《大连日报》对这种新体制做了解释:“民办”,指的就是从1998年大连软件园建园之初,亿达作为主体开发企业,负责软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招商引资、产业服务和园区综合管理;而“官助”就是大连市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则在宏观指导、制定政策、招商引资及软件园服务体系建设上,发挥巨大作用,其中,软件园的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引进企业、引进人才、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国际招商引资等,政府都派出专门的人参与。实质上,政府的“官助”主要是着力为软件园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官助民办”既是一种产权明晰的体制,又是一种明确政府与企业责任,保证软件园健康运行的机制。

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就是生产力。“官助民办”不仅让大连软件园和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取得了成功,也催生了一条“产城一体”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每每提及“官助民办”的创新体制,孙荫环总不忘感恩:在“官”和“民”的合作中,没有大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决策和细致入微的扶持,就不会有大连软件园的今天,也不会有大连软件产业的今天。

孙荫环表示:“政府在产业规划、国际招商、品牌塑造、政策实施等方面积极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开发企业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开发企业的专业能力。‘官助’与‘民办’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运营管理园区的企业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促使企业在深入了解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同时,制定出完全适合这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从而为客户创造出更好的发展平台。”

作为大连市创新体制模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孙荫环尝到了甜头。他把大连市今天的政企关系归纳为“市长和市场”。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民和官是有机结合的。市场能做的就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就交给社会;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支持作用和监管作用,来助推市场快速成长。两者有机结合,就没有办不好的事。”

篇4

由于受传统中国哲学观、宗教观的影响,再加上中国传统绘画的以写意、传神为主的美学观念的影响;传统山水画家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观察自然搜集创作素材的方式,不同于西方以写实为主的风景画家,在自然科学、透视学的指导下,采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光线,真实的描绘三维空间,再现物体的真实面貌的写生观念。对于传统山水画家来说,不仅要画出山水的形貌,更在于抓住山水的“神”,即道家哲学意义上的宇宙本原“道”。并且在“天人合一”式的终极宇宙观念影响下,去体悟物我合一的最高审美境界。即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在获得创作素材来源的同时,更注重在游历中去体验感悟自然山川蕴含的绝对美和无限美。即游历山川――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建立在“天人合一”、“澄怀味象”、“物我同化”、“体道味道”、等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思想观念上的对自然山水的主体观照,我们称这种主体观照为“游历观”。

“游历观”释义

游历:既游览远历。是作为本体的人对自然自觉能动的情感注入,愉悦身心,获取自身精神所需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审美实践行为。“游历观”则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建立在“天人合一”、“澄怀味象”、“物我同化”、“体道味道”等思想观念上的对自然山水的主体观照。受到以人为本,重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把合乎天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精神上追求超拔世俗、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受崇尚山林、自然之乐的道家文化的影响;传统山水画家在搜寻创作素材

“游历观”的形成的哲学基础

由于中国先民主要生活在内陆,他们的心智发展及生活阅历主要围绕着山川大地;由于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很自然的便对自然产生膜拜。甚至神化。一开始,中国先民认为自然与人的生存应是协调的互存的。中国所有的宗教、文化艺术、哲学都产生于此。因此中国文化总体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它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无论是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还是老庄的“道法自然、逍遥游。”禅家追求的淡远心境和瞬间永恒。无不充满对自然的崇拜和亲切态度。在与自然的“同情同构”、“物我和一”中追寻一种虚幻而绚美的终极审美体验。

因此历代文人墨客,毕其一生,在自然中游历;苦苦追寻此种感受。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感悟的最高境界。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家问道参禅,比比皆是;在这种文化哲学的大背景下,山水画家走进自然,游历山川亦是一种定势。综合上述“游历观”形成的主要传统哲学思想如下。

1.易、儒文化

儒家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上,其印痕无处不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干。向来以积极入世,以仁爱、森严礼教著称的儒学,也将个体的人格修养与体现宇宙法则的自然之“道”紧密结合在一起。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君子要遵从刚健的天道,周而复始,永不止息。而坤卦里的“旨在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得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牡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即浑厚的大地柔顺的遵守着天道法则,又孕育了万物,大地的美德广大无垠。因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君子要效法大地,

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这种效法天道地德的儒家君子哲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文人的自然观――即将个体的主体修养、道德提升与自然的宇宙法则紧密结合起来。而传统山水画家多为儒学熏染的文人,这种哲学观念自然影响着山水画家的对自然山川的“游历观”。

而“和为贵”的思想,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地同流。更是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看作一个完整的和谐有机体;人的一切活动就要自觉与自然协调一致。汉朝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如“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 强调了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以及身体与精神必须和谐统一的儒家哲学价值取向;将人和天的关系推向极致。这种“和”为美的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围传统山水画家的“游历观”。

而且孔子在“道”与“艺”的关系论述中,更是提出一个优秀的士人要“游与艺”即对于“艺”要抱着不经意的态度,不要执着与物,否则便陷入丧志,忽视了“志于道”这最根本的儒学原则。“艺”要从属于“道”,并且要体现“道”的原则。这种重道轻艺的思想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学艺术家对待艺术态度;促进了中国绘画以写意、传神美学观的形成。进而影响了传统山水画家的轻视写生、重主体观照的“游历观”。

宋学崇尚的“格物致知”思想更是深深影响了宋代山水画家艺术价值取向,众多山水画家在自然山川游历中探知明理,体味道的内蕴;成就了宋代山水画的一代高峰。山水画的大部分皴法都是在这一时期通过画家自然游历中创造完成程式化的,如范宽所创的雨点皴、李唐的斧劈皴等。都是在游历中探求物理变化基础所创造的。

2.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特别是其恢宏意境,山水情怀,真朴风格,寓言表达,对中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更是传统山水画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传统山水画家“游历观”的思想基础。崇尚“道法自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相对于儒家的重人伦、轻自然的人本思想:更注重自然的雄伟壮阔不可违背逾越得力量和自然带给人的身心愉悦和亲切感。山林和游于太虚是道家文化亲近自然,顺应天道,强调精神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最佳载体。由于道家崇虚尚静,而山林被认为是虚静修性地最佳境地。如“故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且认为人为天地所养育与承载,所以应当以天地为法则,效法天地自然。

道家追求超脱世俗,不受任何约束;回归自然之中,最终进入”物我和一“的自由境界;并对山水画家的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而山水画正是这一以自然为本的哲学思想的完美载体;道家的山林之乐、山林文化都进而深深地影响了传统山水画家的游历观。山水如此之美,怎能不去游历?去感受、品味天地之间的超凡脱俗的大美。正因为此,中国一代一代的山水画家在道家文化及教义的影响下,走进自然,去和自然山川交流体验;拓展个体的精神空间,创作出无数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如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便为全真教教徒。可以说传统山水画家“游历观”的思想内涵主要是道家文化思想。

3. 佛教文化

佛教对自然的价值取向对传统文学艺术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融合了儒道佛玄诸家思想的中国化的佛学禅宗;更是崇尚在自然中顿悟禅理、禅趣。自唐宋以来便对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创作影响巨大。佛教的心性论,亦即禅宗的“我心即佛、”“见性成佛”。以及身处尘世灵魂超脱的玄妙境界深深吸引了传统山水画家。如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明代的董其昌等都深悟禅宗并终身修习之。“而禅宗非常喜欢大自然追求那种但远心境和瞬间永恒,经常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即要求个体与自然合为一体,摆脱人世羁绊;在自然游历中获取灵感、顿悟人生妙谛的思想;左右着山水画家的面对自然的情感价值取向。山水画家在禅宗的影响下,在自然山川游历中顿悟万物皆空的佛性,“明心见性”净化身心污垢,体会万事超然、意境高远的神秘过程;提升作品的境界。并且许多山水画大家本身既是僧人,如清四僧等。

4.魏晋的玄学及南北朝的山水诗

魏晋的玄学虽是儒释道掺揉的时代哲学,但其尊崇“越名教而任自然”,在山林中谈玄尚无,强调抒发心性哲学及美学观念却是山水画大兴的关键前提。促使众多山水画家走进山川,摆脱尘劳,愉悦身心,比德品行。把山水形象作为表述玄理的工具。”

魏晋南北朝玄学的清谈及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涤荡尘垢,主动地修习心性,对当时艺术追求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当时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在玄学影响下所创作的山水诗,都是其嗜

篇5

[关键词] 程序缺陷 司法审查 工伤认定 重构

一、问题的提出――工伤救济程序的缺陷

2004年6月14日,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芦浦村的农民工舒伦存在某建筑工地上施工时,一脚踏空,从高高的脚手架上坠落,当场左肾破裂,失血性休克。

舒伦存的家人向承包该工地工程的建设公司提出了赔偿要求,而建设公司却玩起了“太极”。无奈之下,舒伦存向劳动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请求,走上了法律之路。

2005年5月31日,宁波市劳动保障局认定舒伦存为工伤,当地司法鉴定所鉴定其为二级伤残。8月,用人单位不服,向宁波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9月,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工伤认定。

2006年2月,建设公司以宁波市劳动保障局的工伤认定“事实与法律依据不足”为由,将该局告到了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同时要求法院认定舒伦存为非工伤,且对伤残鉴定结果提出异议,要求劳动部门重新鉴定。就在法院尚未对该行政案件进行判决时,劳动部门对舒伦存的伤残鉴定等级,从原来的二级伤残改成了三级伤残。无奈,舒伦存再次向省劳动保障厅申请伤残鉴定。

2006年3月24日,舒伦存的伤残鉴定被恢复为二级伤残。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鉴定结果下来的前一天,舒伦存因尿毒症恶化离开了人世!

从整个法律程序来看,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只是后面进行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的一个必要前提。而且如果法院依据这个鉴定结果进行判决,用人单位不服的话还可以上诉,如果上诉被驳回,这场纠纷才可以真正进入劳动仲裁阶段。如果劳动仲裁裁决被双方接受,舒伦存可以很快获得赔偿,如果有一方不服,案件将进入民事诉讼阶段,接下来的将是一审、二审,最后才是执行。如果将所有的这些法律程序都走完需要多少时间?仅计算申请、与受理裁判等期限,就达3年!

整个繁琐程序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的性质和效力如何界定?

二、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纬度下――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标准

在工伤赔偿诉讼中如何界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性质及效力,直接涉及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问题,换言之也就是在工伤赔偿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工伤认定的行政行为的审查的界限和标准在哪里。

1.司法权对行政权审查的界限

(1)司法权的审查应该限定于“法律上的争讼”

基于权力分工及权力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司法权不宜对所有争议进行审查,除了法律上特别承认的情况外,应该将其审查范围限定于“法律上的争讼”。进行司法审查,一般必须具备如下两个基本前提:①法主体之间的具体争诉必须是有关“法律利益”而非其它利益;②此类争诉必须是能通过法律的判断得以解决。因此,不具有具体内容的抽象的、假设的争论,以及非法律性质不适合于法院判断的学术性、知识能力方面的、宗教上的教义对立等,由于其欠缺“法律上的争讼”之要件,应当排除在司法审查的领域之外。

(2)司法权的审查应当尊重行政权的自由裁量行为

在现代法治社会,根据“依据法律的行政”、“行政的法律执行性”的原则,所有行政权力都必须被置于法的规制之下。但是,在行政国家的理念下,无论是为了适应各个国民的具体生活状况进行权利保障,还是为了全体国民的利益,都不能够避免的是,在以法律规定基准的同时,承认行政机关有广泛的裁量权。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制约作用被限定为对其行为的违法或者合法进行判断上。所以,行政机关完全从合乎目的的、政策性的视角作出的行政裁量行为,原则上不能允许法院进行审查。

2.司法权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标准

在宏观上对司法权界限的定位,仍无法确实的划定对行政行为审查的具体标准,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将显得尤为实际和重要。

(1)英美法系――法律的归法院,事实的归行政

在英美法系的司法审查中,法院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法律与事实问题采用不同的审查态度。一般而言,法院对法律问题进行严格、全面审查,法院可以自己的判断代替行政机关的判断,对事实问题则进行较为宽松的审查,往往对行政机关的事实认定采取尊重态度。

(2)大陆法系――法院全面审查的原则

与英美法系国家将法律和事实进行区分并采用不同的审查态度相反,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并不对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审查程度进行严格区分,而采用全面审查态度。大陆法系许多国家的行政诉讼不像英美法系司法审查那样有明确的证据标准,没有像英美法系那样建立一套完整的证据规则体系;甚至法院可以依职权对事实问题进行调查,主动收集证据,直接查明案件情况。

(3)它山之石――司法权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区别审查的原则

比较分析两种制度,我们觉得二者各有利弊,而我们进行制度建设时,就应当兼采所长。具体说来,即应建立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二元化的审查标准。在对事实认定上,人民法院既不能全面否定行政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也不应不加审查的承认行政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而是根据对行政机关不同的要求和对公民权利保护的需要而对事实问题采用不同的审查标准,体现为不同层次的监督力度。对于专业性或技术性强的行政管理事项,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因为在此方面,行政官员的认识能力更强。对于重大的行政行为,或对当事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行为,可以进行全面审查。”

三、工伤赔偿诉讼中工伤认定的证据学意义分析

探讨了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以及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标准,在更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的层面上将面临如何理解和界定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证据在工伤案件中的审查和采信问题。

1.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几种处理模式

综合我国司法实践及专家的观点,对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处理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推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并直接采信为定案证据的方法

在民事诉讼中发现作为证据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论是否经行政审判庭审理裁决(除判决撤销或宣告违法除外)均认定其效力,迳行采信,直接作为定案之事实证据。

(2)全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后决定是否作为定案证据的方法

民事诉讼在审查当事人主张的权利或实施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同时,应当对作为证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合法的判定。

(3)中止民事诉讼,待有新的结论后再行认定的方法

在民事诉讼中,对涉及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的问题,先不忙下结论,而是中止民事诉讼,建议行政机关自行复查作出结论或指导另一方当事人另案提起行政诉讼,待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有结论后,再恢复民事诉讼。

(4)合并诉讼程序,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一并解决的方法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的同时,因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就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民事争议或就具体行政行为包含裁决的民事纠纷一并审理的诉讼制度。

正如本文案例所明示,在工伤救济程序中,法院(仲裁机构)对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审查采取的就是第三种模式,当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后,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事故是否属于工伤产生争议,需要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至于损害责任的承担则须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而且工伤的定性又直接决定着后者责任的分担。这种纠纷解决的模式会产生两个弊端:第一,容易造成伤亡劳动者权利救济的迟延。既然民事责任的承担以工伤认定为前提,则用人单位为了拖延时日往往会滥用行政诉权。第二,容易造成行政裁判与民事裁判的不协调。当行政审判人员与民事审判人员对于工伤的定性产生认识上的分歧时,就难免会出现在不同诉讼中作出相互矛盾的定性的尴尬情况,影响司法统一。

2.工伤认定在工伤救济程序中的证据审查规则

笔者认为,以上几种处理方式以及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民事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应当遵循民事证据审查的一般规则,这样不仅能协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还有助于平衡民事诉讼中公平、效率及司法成本达到最优。

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制度的日趋成熟。《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自认、免证事实、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证据交换、证人出庭作证、质证、非法证据的排除等内容设置了相应的规则。具体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行为,但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在民事案件中出现,它的性质只能是民事证据,对它的审查也只能按照民事证据的规则进行。

四、基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对工伤认定程序的重构

工伤认定程序就目前的体制及存在的问题而言,说到底是工伤认定权的分配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伤认定的程序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的工伤认定权应按职工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为标准,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已参加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负责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的工伤认定,并且这种工伤认定只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附带进行审理,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对待,其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将更强。

在仲裁或诉讼环节,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对工伤认定的审查,建议参照我国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做法,直接由民事审判(劳动仲裁)人员在(劳动仲裁)民事诉讼中将工伤认定作为一种证据进行审查,认为其真实、合法、有效时,予以采信,否则不予采信,而直接按照法院查证的事实进行责任判定。这样既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缩短伤亡职工获得权利救济的时间,又可避免行政裁判与民事裁判的矛盾和冲突。

对未参保的劳动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附带作出确认,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处理。这种程序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优化仲裁或诉讼程序,节约劳动者工伤救济成本

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所受伤害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法院(仲裁委员会)当然有权审查。通过这种程序设计,劳动者就可以不用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和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劳动关系确认程序,直接申请仲裁(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仲裁委员会(法院)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就可对劳动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职工的受伤是否是工伤同时进行审理,在认定工伤后直接判决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劳动者的受伤不是工伤,但按《民法通则》规定符合人身损害赔偿或其他赔偿请求权要件的,可行使释明权,要求职工变更诉讼请求,改按人身损害或其他民事请求权主张权利,职工变更诉讼请求的,法院即可直接判决被告赔偿。

2.实现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现行的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先看劳动者的申请材料,再向用人单位做一份笔录,了解相关的事实,然后作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决定,没有听取双方的意见,更没有给双方辩论的机会,使人们对其公正性产生怀疑,也难以保证结果准确。而在仲裁和诉讼中,审判人员要当面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由双方进行辩论,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裁决,并且还有仲裁和一审、二审程序,相对来说准确性较高;同时,这种裁决是在双方当事人直接参与下,充分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与现行的工伤认定程序相比更具有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李刚殷曹鸿涛:这场诉讼“马拉松”告诉了我们什么?工人日报,2006,9,2

[2]杨建顺:公共选择理论与司法权的界限.法学论坛,2003,3

[3]肖波李俊:论法院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的审查.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3

[4]李晓斌:民事诉讼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之我见.行政法学研究,1997,3

篇6

我试图在跨入十七岁之前记录下一季的心情,和一年的成长。

在一次次的擦肩而过之后我懂得了际遇的奇妙,在一次次的抬头仰望之时我明白了尘世的无常。

于是我很小心很谨慎的过着每一天的生活。生怕一步走错就步入了错误的轨道,踏上了永无尽头的旅程。

最近一直记着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戏,我们每个人都在精心演绎着已经注定了的结局。有时候我总想知道结局怎样,但转念一想就算知道了又怎样,如果是已经注定的,那么知道了只会提前预支了一生的烦恼与忧愁。

于是就顺其自然吧。有些事注定了,就再也无法逃避。

在这个温暖的午后,我一个人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窗外飘过漫天的柳絮,突然发现春天是真的来了。

都说春天是短暂的。可是就是这短暂的温暖都能让我感受到无尽的美好。

因为会迎来一轮的重生。以及渐渐模糊了童年的成长。

成长这个在彼时看来曾经让人憧憬的温暖的字眼,如今却令我感到一丝的残酷。

曾经以为长大了就可以自由飞翔,现在发现飞得再远也还是那一片天空。与其说我像那挣脱了线的风筝,倒不如做一个追风筝的人。仰望着蓝天飘扬着遥远的梦想,踏过一片片草地淌过一条条小溪,去追寻。

徘徊。回头。转身。离开。

一季又一季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白驹过隙。落叶归根,然后重获新生。于是我看到成长的足迹渐行渐远,在一站又一站的转角,蜕去苟延残喘的灵魂的外壳,披上新得发亮的羽衣,继续上路。

于是我们在成长中一次次地得到洗礼。因了这美妙的借口,我们的天真逐渐被成熟取代,变得有些大人们口中长大了的样子。

每过一年就会告诉自己,长大了要坚强。而内心却依然会有时脆弱的不堪一击。在回忆那些往事的时候,在欣赏那些青春年岁逝去的时候,在想象未来某天自己会不会还是不孤单但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都会感到无能为力,却还是告诉自己要无所畏惧。

站在十六岁的终点,凝望十七岁的大门,却不知门后蕴藏着怎样的希望抑或悲哀。这样的转角,再怎么感叹时间的流逝也都是徒然。该来的总是会来,不定在某个看不到的角落里,让你惊喜。就像成长。

成长于我,或许就是渐渐学会独立,渐渐喜欢挂着耳机让大脑充满旋律,渐渐开始看淡一切尘事,渐渐写着说着一些深沉的哲思,渐渐懂得忧郁并不只是一些人的专利,渐渐止不住回忆的汹涌,渐渐模糊了人间的情感。

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在一次次的刺激之下,我欣慰的重拾旧时的梦想。畅想着漫步于太平洋的沿岸,吹过热带气候的季风,耳边充斥着晦涩难懂但并不陌生的话语,还有可能随处可见的漂亮的英文圆体字。这是个让我觉得不难实现的梦想,并且执意将它归为成长的重要一部分。

换个环境生活,人会很快变得成熟么。只是我不喜欢很快成熟,并不是因为很难适应新的环境,而是不想丢掉伴了我十几个年月的旧境。

但是梦想依然要去追寻,成长依旧要去面对。

篇7

成绩: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比较平稳。GDP质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和2012年生产总值增速分别是9%和8%,这两年的年均增速有8.5%,人均生产总值两年年均增长了7.4%,达到了规划的年均增长目标,也高于实现“四翻番”目标的年均增速。

问题:中小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生存发展困难加大。金融领域方面,部分地区和行业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风险继续累积,这会导致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传导的压力增大。

对策: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各类资金进入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消费新增点。

居民收入增速快 差距拉大须警惕

成绩:2011—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3%和9.1%,高于实现“四翻番”目标的年均增速,达到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

问题:从“十二五”前期情况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还没有达到8.5%的规划年均目标。

居民收入差距大,特别是部分垄断行业薪酬高而且增长快。2012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是平均工资最低行业的4.6倍。

对策: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

机动车数量全国第六 大城市病仍然存在

成绩: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八项机制”,2012年全省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6个百分点。

问题:大城市病不同程度地存在。我省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第六位,城市道路改、扩建程度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

新城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高,旧城改造更新滞后,城市防灾抗灾能力还不够强,暴雨时期内涝问题频发,城市管理滞后问题比较突出。

对策:优化道路布局,优先发展公交,加快中心城市快速路以及轨道交通网建设,提高公交分担率,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和停车场建设。研究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等措施。

节能进展良好 灰霾天常态化令人忧

成绩: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保持在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要求,2012年全省水系、运河、主要湖库省控以上断面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80.1%。

问题:平原河网污染严重,部分湖泊有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

篇8

查询网站

2018年6月浙江金华学考成绩查询网站:浙江教育考试院(zjzs.net/)、信息管理系统(cx.zjzs.net/exam/xyks201802/)

查询方式

2018年6月浙江金华学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考生可以通过浙江教育考试院学考成绩查询系统(cx.zjzs.net/exam/xyks201802/)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即可查询2018年6月浙江学考成绩信息。

查询入口

提示:如果查询不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信息,可能由于所在学校尚未公布成绩,建议您向学校及老师进行咨询,获持续关注我们网站进行查询。

2018年6月浙江金华学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关于做好2018年下半年学考选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报名对象

1.学考报名对象:本省2016级普通高中在校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2.选考报名对象:参加本省普通高考招生的2016级高中在校生和符合高考报考条件的相关社会人员。

报名时间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9月4日-11日。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时间要求登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zjzs.net)“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系统”,认真阅读报名要求,网上签订《诚信承诺书》,如实录入报名信息,并选择报名信息现场确认点。2.现场确认时间:2018年9月13日-15日。已按规定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身份证到所选择的现场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办理报名资格审查、缴费、摄像、采集指纹和信息复核、确认等手续。逾期(时)将不予办理,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未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不能参加考试。残疾考生在学考选考报名时申请提供考试便利的认定标准按《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学〔2017〕4号)执行。

报考科目

(一)学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二)选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科目,学考、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确定后不得更改。选考科目每生限报3门。

考试时间

日期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学考

选考

11月1日

星期四

上午

历史

8:00-9:00

8:00-9:30

物理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技术

13:30-14:30

13:30-15:00

11月2日

星期五

上午

化学

8:00-9:00

8:00-9:30

思想政治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数学

13:30-14:50

语文

15:50-17:10

11月3日

星期六

上午

地理

8:00-9:00

8:00-9:30

生物

10:30-11:30

10:30-12:00

下午

外语

14:00-16:00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总结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站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从中抽选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入站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别为一般组(36例)与实验组(36例)。一般组中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46岁,平均年龄为(34.56±2.41)岁;小学文化水平患者有3例,初中文化水平患者有9例,高中文化水平患者有12例,大专及以上水平患者有12例;其中,有3例患者为中期妊娠引产,18例患者为安放(取出)宫内节育器,15例患者为人工流产术。实验组中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46岁,平均年龄为34.36±2.26岁;小学文化水平患者有4例,初中文化水平患者有10例,高中文化水平患者有11例,大专及以上水平患者有11例;其中,有3例患者为中期妊娠引产,19例患者为安放(取出)宫内节育器,14例患者为人工流产术。比较分析两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1.2护理方法。一般组:告知患者减压方法,以释放患者的压抑情绪;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帮助,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交代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实验组: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分析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大多数患者对手术具有抵触心理,常出现情绪失落、悲愤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知识、性健康知识等告知患者,让患者认识到计划生育手术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解除患者的疑惑,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美化病房以及周边环境,可以在病房内放置鲜花、绿色植物等,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注意通风,定期对病房消毒,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2)术中护理: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全程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谈话,以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可为患者讲解打趣的故事,或向患者介绍手术操作的仪器、方法、流程等,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手术进行时,护理人员严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安抚患者,给予患者身体上的温暖,如握住患者双手,向患者传递情感上的关怀,并采用温柔的言语安慰患者,给予患者最大的人文关怀。(3)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如血压、意识状态、情绪变化等,并为患者更衣保暖,尤其是腹部,以防着凉;调整患者的卧床,以减轻手术部位的压力,缓解患者得伤口疼痛;护理人员详细为患者讲解疼痛形成的原因,以防患者由于不明疼痛来源而胡思乱想,若患者疼痛较为严重,可给予患者相应的止疼药物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给予患者手术部位的护理指导意见,叮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告知患者手术后的禁忌,给予患者饮食上以及避孕上的指导意见。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状况。焦虑状况评定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项目包括十四个,采用五级评分方法(0至4分)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情绪越焦虑[3]。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状况。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状况优于一般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计划生育手术是一种非机体疾病,它不是由于女性患者生病引发,因而,对患者进行计划生育手术容易给患者带来困扰。据调查研究表明,多数计划生育手术女性患者均会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情绪[4]。由于女性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因此,在手术围术期中,应该对其进行适度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手术的有效性,促使患者身体早日恢复[5-7]。本文研究中,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理评估,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之下,采用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三者相结合,可以全面地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整,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由于大部分女性患者对计划生育手术缺乏了解,对手术的认知水平不足,容易产生怀疑和排斥,护理人员于术前为患者讲解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水平。由于传统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对性健康知识比较缺乏,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性健康知识,可以提高患者对生殖健康的重视度,继而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对患者进行情感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理念,术中安抚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使其配合手术工作。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可以从整体上给予患者最好的护理体验,进而将患者的焦虑情绪降到最低[8-10]。

篇10

本刊讯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应对新形势下引进国外智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天津市教委从2011年起在高等院校实施“天津市高校聘请外专特色项目”(以下简称“特色项目”)。该项目旨在鼓励高校结合自身整体发展战略,提出具有鲜明特征的引智举措,通过外国专家的引领作用,促进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等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同时,进一步促进高校开展来华留学工作,建设国际化、有特色的品牌国际课程,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自特色项目实施以来,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整体规划、办学特色及优势学科,坚持拟聘专家标准要求,着重核实拟聘专家的学术声誉及影响力,精心制定并严格执行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特色项目聘请的高水平外国专家带动了一批教学、技术骨干的成长,同时也搭建了对外深层次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知名度。

作为天津市首批获准立项实施的特色引智项目,天津农学院通过“中日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引进了包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香川大学、新潟大学、高知大学和北海道中央农业试验场、福冈农业综合试验场在内的日本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团队,这些专家都是日本著名的“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专家,特色项目为中日专家合作开展“水稻品质.食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在天津市和东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中日双方专家共同努力,创新合作模式,以专家之间的课题合作研究为基础,在天津农学院联合建立了“中日水稻品质.食味合作研究中心”,这为双方合作开展“水稻品质.食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

中日两国专家以提高中国“水稻品质·食味”水平,促进两国水稻产业共同发展为目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第一,学术交流。双方首先在天津市共同举办了“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讨会”和“中国粳稻发展论坛”,共同参加了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北方稻作协会年会等重要学术活动;其次,双方专家每年一次在东京大学举办合作工作会议,共同参加日本作物学会和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年会等重要活动。日本专家每年至少有10人次来华作学术报告和开展学术交流。第二,合作研究。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日水稻食味特性研究、中国品种资源食味评价研究、水稻食味育种选拔标准及方法研究、栽培技术对水稻食味影响研究等。第三,成果转化。合作选育出一批优质食味品种和品系,推广面积5万多亩,覆盖东北、华北、江苏和新疆等地。第四,人才培养。通过合作课题研究,联合培养博士3人、硕士7人。培养了一支水稻食味学术科技团队,培训青年科研人员100人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

这一特色引智项目的实施,引进了日本水稻食味理念、人才和技术,推动和引领了中国水稻食味研究的开展,为中国水稻食味研究和食味米产业化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水稻食味专著《水稻食味学》,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报专利3项;创立了中国稻米市场第一个食味米品牌,建立了世界第一个专门开展水稻食味研究的平台“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并创建了世界第一个水稻食味米研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