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31 05: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能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在家里养花的时候,要根据空间的大小养殖花卉,空间大的话可以多养几盆,没有严格的说养多少盆好。
2、在养殖时需要注意,每个花盆间不能太紧密,要有一定的空间植物生长。要是其中的一盆花卉感染了病害,就要及时将其搬离,以免感染给更多健康的花卉,还应保证养护环境的通风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人造花有着悠久而庞大的市场,其生产工艺也不断发展变化,纸、布、绢、纱、塑料等不断地应用在假花制作上,更真、更像可以说是仿真花的目标所在。现在,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这一现状正在被新工艺新材料所替代。能净化空气的新型超级仿真鲜花问世,它不仅香飘四溢、造型与颜色上跟真花无异,花的纹理丰富细腻、连细小的叶脉、花纹都清晰显现,手触具有极强鲜花肉质感,产品已通过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二、产品特点:
能净化空气的超级仿真花是现代仿真花领域的一项全新技术,该产品采用欧美公认的环保材料制作而成。不仅栩栩如生鲜活逼真,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消除甲醛、去除异味、吸收房屋中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功能。全新工艺制作出的多种高仿真花单枝、插花、与盆景都可与从大自然采摘的新鲜花朵媲美。从鲜艳自然到质感可见的脉纹都极度仿真,用手触摸它能让您感觉到花瓣的肥厚质感,近距离观看能闻到鲜花的醉人清香。无与伦比的高仿真效果,无论从手感还是外观都难以辨认它竟是仿真产品。目前国内外市场仍没有产品可比新型超级仿真花更近似鲜花般的逼真。新型高级仿真花的确是当今人造植物制品中的一项科技新成果,是现代科技一项杰出的极品创作。
三、市场前景分析:
具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花卉市场消费额达540个亿以上,并且消费逐年呈上升趋势。说明仿真花卉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与商机,随着室内装饰业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仿真花产品一年的市场需求也在数百亿元以上。不要说全国,即使是一个地区、一个市、一个县来计算每年需求量也是惊人的,而恰恰这种即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的环保产品,必然存在极大的市场商机。
众所周知,养花种草是现代家庭及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的产物,况且越是名贵花木越难成活,一般家庭每年都要买上几盆,大多都因不懂技术半年或几个月而扔掉。能净化空气的超级仿真花产品问世彻底解决了购买名贵鲜花投资大、花期短、不易成活的难题。让你在繁忙之中能领略大自然的野趣,在严冬能感受春天的气息。生产该产品无疑会给家庭、工厂或中小型企业带来广阔市场和巨大效益空间。
四、投资少 见效快:
对中小企业和家庭办厂来说,都以风险小为原则,投资少为上策。因本产品生产无需三相电和水管安装,只需5000―1万元左右的流动资金即可生产出多种高级仿真花产品,然后根据市需求来组织生产。因此决不会造成产品和资金积压,并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您善于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短期内就能发展壮大。例如:一枝高60―80公分的高仿真大马蹄莲,生产成本1元左右,市场售价5―10元,一枝株高60―80公分大百合花,生产成本不足2元左右,市场售价10元以上,一盆仿真蝴蝶兰盆景,生产成本10元左右,市场销售价50―80元,并且很受欢迎,极为畅销。
五、市场大 销路广:
该产品因仿真度极高手摸有肉质感,生产成本又低,很容易打入各地销售市场,并且产品还具有净化空气、杀灭空气中的浮游细菌、分解室内甲醛、苯、甲苯等有害气体,还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入天然香料,让产品常年散发出花香。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仿真花正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装饰佳品,况且天天有那么多家开业庆典、结婚庆典,乔迁新居、宾馆饭店、办公美化、家庭装饰、娱乐场所等需求。只以一个县、一个地区来计算,其需求量也是很惊人的。全国还有那么多的仿真花批发市场、鲜花市场、家具商场、工艺品店、鲜花店、礼品店、百货、商场、超市、装饰公司、美容机构,旅游纪念品店等都是推销本品的理想地方。还可采取货到付款、加盟连锁,产品代销,定点专卖等方式搞活销售渠道。
六、建厂易 利润高:
该产品使用新型环保材料经常温注模而成,不需三相电源、不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一)、办一个3―5人的小厂,需厂房50―100平方米,流动资金5000元左右即可批量生产。按日生产成品花200―300枝,每枝赢利5元计算,日获利1000―1500元。(二)、若办一个10―20人生产厂,需厂房100―200平方米,流动资金1万元左右即可批量生产,日生产成品花可达1000―3000枝。每年创造几百万元的利润,是很有把握的。
七、加盟培训方式:
现向全国诚招生产加盟商,全套技术转让费1.68万元(含生产设备及模具各一套),地区独家买断技术转让费2.9万元(含生产设备及模具各一套),加盟商需派1―2名人员到厂现场培训各种仿真花卉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及模具的生产制作技术。与该厂工人一起现场生产制作各种仿真花生产方法。一般 7天左右就能学会全套生产制作技术,并能生产合格产品,直到完全满意为止(安排食宿),确保加盟一家成功一家。
篇3
这位娇小可人的女孩儿在赛场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爆发力,从绵阳市平武县的农村到莱比锡的舞台,几个关键词记录了她的成长道路。
高考――失利的人仍然有未来
胡已雪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前峰村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和许多留守在乡村的孩子一样,胡已雪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2010年夏天高考成绩下来,乐观的胡已雪这才发现,人生中也有自己难以跨越的门槛。看着身边的同学欢天喜地进入理想的大学,她不知道,高考失利的人是否还有未来?
令胡已雪没有想到的是,一切在她进入高职后发生了变化。当她走进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看到世界大牌设计师的美发作品,她被震撼了,被感动了,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成为那样的美发“达人”。于是,她走出高考失利的阴霾,迈入了一把剪刀开启的新的人生,坚信一技在身同样可以成才。
勤学苦练――学技能没有捷径
在学校里,胡已雪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上课时,她认真听讲,下课后,又返回自己的工位,对着头模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经常要熬到凌晨一两点。弯腰时间长了,她累到只能用双手支撑着腰部走回宿舍。很快,她就练就了裁剪“秀丝”的好手艺。
2012年,胡已雪意外接到通知――参加澳大利亚发型公开赛。首次出征澳洲,胡已雪就击败了多国强手,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在这项顶级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载誉归来,她又接到了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战帖,严苛和残酷的封闭集训开始了。
早上6:30分起床,7:30分跑步,8点吃早饭,8:30分培训,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1点培训,晚上6点吃晚饭,7点学英语,9点回酒店,12点睡觉……
“5圈,2000米。”美发项目教练组组长何先泽告诉记者,包括胡已雪在内的备选选手都要跑完才能吃饭。“整个项目比赛历时4天,共20个小时,做一个发型往往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因此,充沛的体力和体能是确保比赛的基本要求。”上一届参赛的男选手就是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体力严重透支,出现了失误。
在比赛中,每位选手都要做8个模块的发型,每个模块都要用一个公仔头(供理发师剪、染、烫的模型),集训期间,仅仅是公仔头,胡已雪和其他备赛选手就用掉了几千个。
名师――技艺更上层楼
名师出高徒,大赛考验的是选手,也是选手背后的教练团队,说到底就是对一个国家在这一行业领域技能水平的展示。此次为大赛美发项目配备的中国国家队专家、教练组可谓阵容强大。
专家组的首席专家吉正龙是教练队伍中唯一一位拥有世赛参赛经验的专家。同样,教练中还有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著名教练何先泽。何先泽、何满满、徐勇三位教练将与全国各地美发专家共同探讨和改进的意见,通过夜以继日的反复试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将动态、时尚、独特创意、视觉冲击等元素充分融入到“女士技术创意发型及色彩设计”“女士技术晚宴发型”“女士时尚盘发及色彩设计”“男士时尚修剪及色彩设计”“男士前卫发型修剪及颜色造型”5个参赛作品中,最终作为胡已雪参赛发型设计的定稿。
创意――有创新才有实力
胡已雪是以四川省第二名的身份进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起初,队领导并不十分看好她,“比小雪成熟、有世界大赛经验的选手有好几位,估计这个孩子参赛的希望不大。”但她的恩师,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系发型教研室主任曾丽却信心十足:“小雪虽然没有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但她胜在领悟力高,发展潜力大。国际大赛要比基本功,更要比拼设计能力。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只有能创新的学生才能在这个行业站住脚,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
在集训的日子里,胡已雪凭借设计悟性和能吃苦的干劲,成绩一步一步往上走。她还会随身装一个小笔记本,及时总结、归纳自己的不足。
4天比赛,8个项目,胡已雪越到后程表现越出彩,最终以87.64的总分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而世界高手之间的顶级对决,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法国、韩国选手的作品充满想象力,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这次比赛为我推开了另一扇艺术之窗,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回顾来时路,胡已雪在日志里写下的感悟道出了技能锤炼的真谛:“如果成功,就注定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我想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孤独一点,再孤独一点……”
王东东:不服输的印刷新生代
刚从莱比锡捧回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铜牌,王东东就接到了所就读的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聘书,毕业后,他将留校担任实训教师。而在他的技能人生中,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经历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拼的是综合实力
本届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比赛在莱比锡展览馆5号馆进行,历时4天,来自13个国家的优秀年轻选手,按照抽签定顺序的方式参加比赛。
比赛内容包括胶印四色印刷、专色印刷、印后裁切、数码印刷和Shots软件等,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综合实力。而从设备到任务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技能大赛与真实职业的联系。选手们的比赛印刷作品正是下一届2015年巴西圣保罗世界技能大赛的宣传海报和12页宣传手册,非常实用。
中国是世界印刷术的故乡,这是中国印刷业首次参加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角逐。压力不可避免,但王东东说:“因为赛前训练十分充分,因此去了考场后并无陌生感,心里十分有底。”他的底气也来自于之前通过的层层选拔。学校的辅导老师于璇这样评价他:“这个孩子很倔强,遇到困难反而不会屈服,越挫越勇,满脸都写着一定要熬过去、征服它。”
不过让王东东记忆犹新的是比赛中在四色印刷中的失误,而四色印刷本是他的强项。正是这微小的差距,让他与冠亚军失之交臂。所幸这一环节的失误并没有影响接下来的数码印刷环节,虽然数码印刷环节是个崭新环节,但是他的成绩却超出了预期。赛后王东东总结说:“有时候只是百分之一的差距就有可能影响名次,考验的就是选手的细心和耐力,每一步都要做到精、做到准。”
此次海德堡印刷媒体技术中心经理赵蕊代表我国担当该项目的裁判员。她认为,客观地讲,我国选手的实际技能水平和前两名金银牌选手的差距并不大,但仍需看到自己的不足,“选手、专家团队、翻译、教练员对于规则并不十分熟悉,因此未来仍需在参赛经验和比赛时的心理素质方面进行提升,从而冲击金牌。”
为90后“定制”培养模式
而在每一个选手的成长经历中,培养模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巨大的。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这所频频在各类印刷大赛中夺金的职业院校。记者发现,夺金首先得益于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不断探索。学校形成了由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始终保持与产业发展同步。其次,得益于学校善于将大赛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广大学生投身大赛的积极性。
谈及未来印刷类专业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学校表示,必须根据行业发展及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目前我国印刷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急切需要印刷专业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随着大批“90后”新生代员工走出校门进入企业,这个更年轻、更自我、更自信的群体,在表现出视野开阔、敢于质疑、乐于分享、适应性强等特点的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教育方式和社会价值观。职业学校必须大力推进有内涵的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基础,印刷企业也应积极引导和培育90后新生代印刷力量,共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谢海波:六年磨砺出英才
手捧制冷与空调项目的铜牌,20岁的冼星文站上了第42届技能大赛的领奖台。如今的他正值青春年华,却在比赛中磨砺出了沉稳与成熟,懂得享受比赛。
与高手过招,遇强愈强
从广东省选拔赛、全国选拔赛两连冠,到中国集训第一、二、三阶段晋级赛三连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英选手热身赛第一名、澳大利亚全国技能挑战赛第一名,冼星文一路实现七连冠。
冼星文告诉记者,他喜欢与高手过招的感觉――从与国内选手的横向比较中,加强专业技能点的训练;从与国外老牌劲旅英国及澳大利亚选手的纵向对比中,培养“高标准”的模块化解决问题能力;从淘汰赛与热身赛中修复理论短板,到观察国外选手的淡定学会心理构建。
通过比赛的磨砺,冼星文更懂得如何系统性地稳扎稳打。
“技艺的高超取决于精度和质量,我要做的就是打磨每一个技艺点。这种打磨没有捷径可走,小聪明也无法达成,唯有艰辛地付出和不断地学人之长,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他是综合型的技术人才,无论是技术素养还是心理素质,在同龄人中均脱颖而出。”教练李川评价冼星文为不可多得的技能高手。技术专家高华增也见识了冼星文的领悟能力:“冼星文不仅有过硬的功底,还有灵活变通能力。”
而对冼星文来说,训练与比赛让他对技能有了特别的感悟,他说学技术也得讲“境界”。他崇尚德国人精益求精的那份执着,喜欢那种纯粹做事,会让人享受更多的惊喜和意想不到的快乐――这是冼星文从恩师李川身上学到的不急功近利的智慧。在他看来,这就是学技术的另一番魅力所在――潜心每一步,都是一种修炼。
职业目标――拥有世界眼光的青年教师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谢幕了,冼星文也顺利完成了多个角色的切换。从世界技能大赛国手到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教师,在这两个身份中间,冼星文借力打力,在利用世界技能大赛的平台和资源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更好地推进工作。
备战莱比锡阶段,冼星文以世界技能人才培养的视角,带领学生进行新制冷一体化的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改革。“世界技能大赛的过程和平台,让我大开眼界,我愿意把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与学生分享。”
“拥有高端的平台”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打造品牌的战略之一,高端的平台相对应的就是培养出高端的人才和师资。冼星文依仗平台优势,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为学院设计、制造出第一台“GM-ZNLK(智能冷库)”,该设备环保无污染,能耗低,能实现热能回收等一系列科技指标。
2013年,冼星文完成了“技能奥林匹克”选手的竞技使命,接下来,他指挥学生又将剑指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那又会是一段更加精彩的旅程。
今年21岁的谢海波是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6年前他还是这所学校的一名新生。如今,这个不爱说话、做事认真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在世界技能舞台上竞技的高手,捧回了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铜牌。
三面钢质零件是比赛最后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加工的是一个十分精巧的零件,面积不大,稍有不慎零件就会出现变形,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经过谢海波半个小时的仔细研究和小心翼翼的操作,零件终于装卡完毕。最终经过6个小时的精心编程和加工,一件精美的钢质三面加工零件呈现在了裁判面前。“能加工这么精美的工件,中国选手真了不起!”德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在比赛中,谢海波分别通过了单面加工铝件、双面加工钢件和三面加工钢件三大模块的编程和加工操作。作为世界型大赛,大赛对选手素质,加工零件的外观、质量和精度要求非常高,尤其在第二模块中的镗孔、螺纹孔和内螺纹等繁琐的加工步骤是每个选手最棘手的问题。参加比赛的都是世界一流选手,谁心态稳定、对细节的把握更好,谁就能赢得比赛。最终,经过了22小时的精心编程和加工,谢海波最终以94分的成绩在数控铣项目的2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仅次于来自制造业强国德国和日本的选手,获得了铜牌。
篇4
看过曾海华一张工作照,半个身子伏在工作台上的女生戴眼镜、素颜、穿雪纺上衣,表情严肃而专注。她看上去那么平常,平常到你不敢想象,这纤瘦的小身体里竟汇聚着如此跳脱的脉搏。
她从来不标榜自己是顺风顺水、受命运眷顾的幸运儿,否则,她不会刚念完高中就出来“闯荡江湖”。
为了生存,亦是为了兴趣,曾海华尝试过很多种工作:安利销售、导游、电影字幕翻译员、视频剪辑师……厉害吧?一个没念过正规大学的女孩子,竟然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胜任英文翻译以及视频制作。
她从不为自己的“原始学历”自卑,在曾海华眼里,青春才是最宝贵无价的,它提供给我们太多学习的机会。只有勇敢抓住每一次机遇的人,才配享有跳脱而精彩的人生。
曾海华之所以此后与“石”结缘,还要从她的导游生涯说起:因为导游的职业特征,曾海华经常要带游客去游山玩水,偶尔还会在游客的要求下“不走寻常路”。
有一次,她在已踏足多次的云浮惊喜地“邂逅”了一块孔雀石。她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回家,越看越觉得漂亮。恰好,她有个朋友是做人造水晶的,对于天然矿石也有触类旁通的“略懂”,便给她讲述了关于孔雀石的形成与特性。
让曾海华最意外的是,向来很唯物主义的朋友特意提到了天然矿石的“能量场”问题。
她不解地问:“难道这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调调吗?”
朋友很严肃地打断她:“不,就拿我最熟悉的水晶来说吧,你觉得人们肯花钱购买这种贵重的天然矿石只是为了得到装饰效果么?NO。除了可以美化装饰,水晶还能为人体带来独特的力量。比如白水晶的能量,相应人体头顶正中位置的“顶轮”,可将体内之病气、黑气,从脚底排出,使人头脑清晰、精神爽利,对事业与健康非常有帮助。若是放在办公桌或书台上,就要摆放较大的白水晶柱,它可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及有利升职。而女孩子最心仪的玫瑰晶,常常佩戴能增强个人魅力,受到异性关注,有伴侣的,感情也可升温。
朋友的话让曾海华听得入了迷,她一下子就爱上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矿石。
于是,再当导游带团时,她便开始格外留心,看能不能再捡到宝贝。这并不代表曾海华贪心,她只不过又犯了“好奇宝宝”的毛病:对某事有兴趣,就一定会死磕到底。
除了“外出寻宝”,曾海华还找来很多资料恶补,只要一有时间就跑去书店、图书馆查阅关于天然矿石的书籍,比如《石英水晶赏购大全》、《自然珍藏图鉴丛书――宝石》等等。随着对矿石的了解不断深入,她的兴趣越发浓郁。
无心插柳处,柳成了荫
曾海华走火入魔般迷恋了矿石三年,她不但去山上或岩洞“淘宝”,还去大型批发市场“练摊”,看得多了,曾海华不但练就一双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就连她对美的感受力与领悟力也在悄然增长。
然而某一天,曾海华遇到了一件沮丧的小事:信仰佛教的她手腕上一直佩戴着一条木珠链,但那天系绳不小心断掉,珠子散落得满地都是,且丢失了好几颗,这让曾海华十分心疼。
她向来是手工达人,瞅着散珠断绳发了一会呆,便打开首饰盒,捏出几颗圆润的小石子,自己DIY一下,以弥补失落木珠的空缺。
没想到,这条新颖别致的混搭手链,竟让朋友惊喜不已,夸奖连连:“太棒了!这么有特色,简直可以拿出去卖钱了!”
曾海华眼前一亮,她之前只是“迷石”,喜欢收集矿石、研究特性、琢磨其美态,但从没想过,“玩石”玩到一定程度,也能转化成“生产力”呢!
朋友的话让曾海华开启了制作珠链的念头,她开始有意购买各种关于美工和制作方面的书来自学,提升自我的内在审美素养与设计能力。接着,她又买回一些材料尝试自己制作饰品,再通过熟人或网络推销出去。
“与石共舞”的曾海华彻底沉浸在美石的世界,随着她阅读的专业书籍越来越多,设计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她制作的水晶饰品已经成为小范围内的走俏货。一些同学朋友开始向她正式订货,用来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过生日的朋友或者新婚夫妇……这些小玩意,让送礼和收礼的都感到品位不俗。
饰品生意的空前火爆,让曾海华兴趣盎然、自信爆棚。
她本就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此后更是不断根据客户的要求改进用料和款式,并且跑去饰品店、灯饰店虚心学艺。
思维和眼界放宽了,曾海华也不断拓宽饰品制作的用料和范围,从最开始的单一首饰,渐渐发展到手机链、钥匙扣、表带、汽车挂件、家居饰品等。
不光是石头饰品运用范围拓宽了,款式新颖了,时尚度增强了,曾海华还在和客户的互动交流中发现饰品用料与客户的体质、性格、愿望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她再次回忆起几年前朋友讲解的能量场,立时有了茅塞顿开之感:可不是么?如果能为每一个客户设计一件独一无二的饰品,使之与对方磁场完美契合,那么就能带来正面能量,令客户佩戴饰品后心情舒畅,烦恼顿消!
就这样,曾海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新奇的“能量配饰造型师”之路。
独一无二的能量配饰造型师
从定下奋斗目标,立志成为能量配饰造型师开始,曾海华便在学习不同天然矿石所代表不同能量的知识体系之外,给自己选择了一门崭新的占星自修课。
因为她觉得通过星盘的解析,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能量特点。于是,在为每一个客户制作饰品之前,曾海华都笑称自己是“居委会大妈”,要不厌其烦去了解客户的出生年月日、星座、工作性质、气质、个性等等,然后再给出专业的建议,确定用什么材料去制作,具体做成怎样的款式。有时要和客户反复沟通数次,几次修改设计图案,才能确定最后皆大欢喜的饰品。
有朋友私下笑曾海华傻:“又赚不了几个钱,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呢?”
曾海华却认认真真地回答:“每个人自身能量不一样,所适合的配饰也不一样,如同生病去看医生,医生也会告诉你,某种药适合你这种体质,但有些就不适合。如果戴错配饰,不但不能增加能量,还有可能助长不利于人体的负能量,这样反而会害了佩戴者。所以我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客户满意,能吸收到正能量,我就很高兴了!”
曾海华这么“较真”是有道理的。有次她某位朋友看她佩戴了一条漂亮的虎眼石吊坠,十分喜欢,也缠着曾海华制作了相同的虎眼石饰品给自己。
结果,这位原本就性格火暴的朋友去当和事佬劝架时,反而越劝越怒,和双方都发生口角与拉扯,连脸都被人抓伤,好长时间出不了门。
后来曾海华检讨过自己:不该任由性格冲动的朋友选择能量强大的虎眼石。为了将功折罪,她特意制作了一条能量温和的手链送给朋友。这位朋友佩戴之后,感觉自己心平气和许多,也没从前那么爱发脾气了。这也证明曾海华坚持的“能量说”没错!
曾海华的认真与敬业,为她的“美丽事业”带来了春天。
经一位朋友介绍,曾海华认识了北京的一位饰品店老板。老板看过她亲手制作的饰品,觉得这些饰品不仅设计新颖,款式独特,而且还有着不同的开运作用,与外面那些粗制滥造、批量生产的大路货简直有天上地下之别。
于是,那位老板大手笔买下曾海华几年的存货。从北京回来后,信心满满的曾海华开始了正式的定制生涯。
机缘巧合,曾海华结识到一位高级经理人,她准备去国外参加一个业务大会,需要定制晚宴的全套首饰:项链、手链、耳环、戒指。曾海华依旧是“居委会大妈”风格,先是花了大量时间去深入了解客户,通过星座分析对方性格,并根据她的地位及气质,最终选定了一套简单大方、典雅高贵的以玉为主的饰品。
这位经理人佩戴“曾氏首饰”后大放异彩,使她成为晚宴上最光彩照人的一个。回国之后,该经理人对曾海华赞不绝口,并介绍了不少同事客户给她。曾海华渐渐步入佳境,能量配饰造型师的口碑,也越来越响亮。
不仅如此,一些买了她的饰品的客户,也觉得曾海华独特的设计以及精心的“能量契合说”很有创意,便自发地变成了她的兼职销售员。到现在为止,从客户转成的销售员已经有十来位,大都是一些年轻、爱美的白领女性。
篇5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卵巢功能;血流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b)-0039-03
Study on changes of ovarian function and stromal blood flow of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 resection during peri-operation period
HAN Hao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Huimin County in Binzhou City,Shandong Province, Huimin 25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situation of ovarian function and stromal blood flow of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 resection during peri-operation perios. Methods 38 case of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 resectio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indexes of ovarian function and stromal blood flow of all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and 2, 4, 6 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serum LH, FSH and PSV of 38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and 2, 4, 6 months after surgery increased continuously, serum E2, ovarian stromal PI, RI and S/D de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Fn decreased firstly and increased afterwards; the change ranges of patients with chocolate cyst were bigger than those of simple ovarian cys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ovarian function and stromal blood flow of patient underwent laparoscopic ovarian cyst resection is fast, and its effect and safety are affirmed.
[Key words] Laparoscopy; Ovarian cyst resection; Ovarian function; Blood flow
腹腔镜手术是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疗效较受肯定的一种,其具有微创的特点,避免了开腹手术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切口的不足。手术对患者卵巢必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影响的大小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其在临床中的价值[1-2],即对卵巢的不良影响越小则表明手术效果越好,因此,较佳的术式不仅要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也要做到对卵巢的影响最小。本文笔者就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卵巢功能及卵巢基质血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本术式的安全性及其对卵巢的不良影响程度,现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经多项诊断方法确诊为卵巢囊肿的患者,年龄为21~56岁,平均(44.5±4.7)岁;病程2~38个月,平均(9.3±2.1)个月;病灶直径3.8~10.4 cm,平均(6.1±1.7)cm;其中,左侧囊肿18例,右侧囊肿16例,双侧囊肿4例;巧克力囊肿18例,单纯性囊肿20例;患者不同程度表现出下腹部不适感、腹痛、月经紊乱、腹内肿物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无其他无影响卵巢功能及卵巢基质血流的因素存在,且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篇6
[关键词] 超高层;住宅;性能化设计;关键构件;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某项目中的9#楼,为超高层住宅楼,东西长70.8米,南北宽19.6米,地上41F,地下-2F,总建筑面积5.36万 m2,标准层高3.6米,总高147.6m,高宽比7.53。建筑立面和剖面见图1,2所示。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本风压为0.35KN/m2,本工程对风荷载较敏感,承载力设计时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风载体系系数取1.4。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特征周期Tg=0.35s,阻尼比取0.05;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图1 建筑立面 图2 建筑剖面
2 结构体系与布置
本工程为纯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力及竖向承重体系主要为剪力墙、连梁以及框架梁形成整体结构体系,主要墙肢的厚度随楼层变化依次为350(-2F~10F)、300(11F~18F) 、250(19F~25F) 、200(26F~41F);砼强度等级依次从下向上由C60变化到C30。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砼强度等级均为C30,楼层及屋面板厚一般取120mm,其中对跨度较大(6.5x9.0米)的客厅板厚取160mm,对于左右单元连接薄弱部位板厚取140mm;地下室顶板180mm.;为增加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楼面梁位于建筑四周的边梁高取900mm,内部梁高根据跨度和荷载情况取200mm~600mm,梁宽同墙厚;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3 超限情况与抗震性能目标
根据高规、抗规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有关规定本工程高度超过120米,为高度超限;一般不规则超限仅有一项,主要是门厅部位楼板有效宽度小于50%。针对超限情况对本工程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对重要部位的构件有针对性的设置适当的抗震性能目标,针对不同部位的构件设定其在小震、中震、大震下性能目标如下。
1)小震:要求结构整体完好、无损坏,所有构件为弹性;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小于1/1000。
2)中震:对于底部加强区墙肢(关键构件)要求满足受弯不屈服,受剪弹性;底层门厅位置的跨层墙要求中震弹性;普通竖向构件要求不屈服;连梁、框架梁要求屈服不超过50%;中震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小于1/350。
3)大震:对于底部加强区墙肢(关键构件)要求满足受剪不屈服,受弯屈服不超过10%;底层跨层墙要求不屈服;普通竖向构件要求受弯屈服不超过50%,受剪截面满足截面限值条件;结构弹塑性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小于1/135。
4 结构弹性分析
1)结构弹性分析分别采用SATWE和PMSAP软件进行。弹性分析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两中软件计算的自振周期、结构总质量和基底总剪力结果相差均小于3%,说明两种模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小于0.85,有效质量参与系数大于95%;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为1/1547,均满足高规要求。
2)在结构平面布置时为了加强结构的抗扭刚度,减少扭转的影响,剪力墙尽量沿周边布置,加大边梁高度,弱化中间剪力墙并减小梁截面。计算结果显示,在考虑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值的比值的最大值X 向为1.15(第44层),Y 向为1.18(第1层),均小于1.2,满足规范要求。
3)超高层建筑控制刚重比对结构整体p-效应和整体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工程X向和Y向刚重比分别为6.98和4.85,均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4)本工程弹性时程分析选择了5条天然波和2条人工波,所选七条时程波计算所得底部剪力均大于振型分解法所得底部剪力的65%,平均值大于振型分解法所得底部剪力的80%,且规范谱与地震波谱在主要振型周期点上的对比,其平均值均小于20%, 说明该组地震波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计算结果显示弹性时程分析得到的基底剪力略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结果,但结构的中上部时程分析的平均值大于反应谱计算结果,在35层以上应放大1.12倍。
5 中震构件承载力验算
对关键构件、普通竖向构件和耗能构件均进行了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验算,通过调整构件的配筋进行承载力复核,使所有构件均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嵌固层至5层在建筑沿纵向外边缘墙肢在中震下出现了拉应力,但拉应力均小于砼抗拉强度标准值,本工程对于出现拉应力的墙肢采取附加竖向钢筋以抵消受拉墙肢的拉力,同时受拉墙肢的抗震等级按特一级进行设计。
6 大震静力弹塑性分析
本工程采用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用以评估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静力侧向荷载采用“CQC地震力”模式并同时补充“倒三角形”层剪力的加载模式对比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在Pushover推覆过程中,当推覆荷载相当于7度设防的多遇地震荷载作用下时结构无屈服情况出现,这也验证了小震不坏的抗震设防要求。当推覆荷载接近7度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也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竖向受力构件均未屈服,仅部分楼层的连梁和框架梁开始屈服参与结构整体塑性耗能,但屈服程度不深。推覆荷载过中震后外侧剪力墙开始出现受拉损伤,当荷载达到7度罕遇地震作用力时加强区少数剪力墙开始进入受拉屈服状态,但整个过程墙肢未出现受压损伤;非加强区剪力墙仅顶部个别墙肢进入屈服状态。在结构塑性屈服过程中剪力墙的屈服时间明显
较连梁晚,数量也明显少于连梁,约占10%左右,符合“强墙肢弱连梁”的概念设计原则;性能点处的基底剪力约为小震弹性分析下的4.48倍(x向)和4.07倍(y向),性能点对应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79(x向)和1/264(y向),且大震性能点处结构的能力曲线仍有上升趋势,说明结构仍有相当的安全储备,满足大震设定的性能目标。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智能化;抄表;核算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用电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在电力市场繁荣发展的时期,电力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智能化抄表与核算也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了。这就避免了传统抄表与核算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耗费时间长等的弊端,减轻了工作人员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提高了供电企业的业务水平。由此可见,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必然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1、供电企业采用智能化抄表与核算的必要性
1.1满足和完善大营销体系的要求
随着供电企业大营销体系得形成,抄表与核算工作开始走向专业化和集约化。现在许多供电企业依旧采用的是传统人工抄表与核算的方式,即派工作人员去现场抄录数据、人工核算和收费等。这样做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外,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使得供电企业服务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因此,供电企业采用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方式可以满足大营销体系的要求。
1.2提高电费抄表与核算的业务水平
目前,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偏低,大多数业务仍然是人工操作,工作环节多,信息化水平低,供电企业收费标准不一,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一,电费抄表与核算过程耗时较长,效率低下,再加上没有对电费抄表与核算得监控体系,存在风险较大。供电企业采用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方式,可以加强对抄表核算工作的监管,提高供电企业的业务水平。
1.3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近些年来,供电企业的运行方式由传统化向集约化转变,再加上建立了新型的信息采集系统,这就要求提高专业自动化的水平,加强对供电企业的监管力度,应用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方式就成为了时代潮流。
2、智能化抄表与核算的具体应用
智能化抄表与核算就是根据用电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将传统人工的环节进行智能化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
2.1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采用统一的智能电表及终端代替传统的电表。各个地方的供电企业都要有一套统一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有秩序地安装智能电表和终端,这样可以方便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有效实现智能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集中远程抄表的覆盖面,这不仅有利于信息采集方式向现代化转变,还有利于集中采集覆盖范围内的用电信息,提高供电企业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2.2完成智能化数据系统对接
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与企业营销业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实时而高效的接,在不更改供电企业营销业务管理体系中的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智能化模块,从而完成抄表与核算的智能化。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可以弥补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3应用智能化技术报警系统
电力智能化技术具备自动报警功能,在抄表与核算的各个环节都设有报警系统,并且在时间上限制了抄表、核算和审核的各个环节。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差错或超出时间限制,自动报警系统就会向相关工作人员发出提示,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如果是智能电表出现故障,当报警系统发出提示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快速地找到问题所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这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4创新计算机智能化应用管理模式
首先,在提高信息采集效率方面,要实现数据准备和抄表的自动化。其次,在信息准确率方面,要采用智能化抄表与核算的方式,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客户档案信息。最后,改变传统的初核与审核的模式,采用智能的审核和复核,全面提高抄表与核算的智能化。
3、供电企业智能化抄表与核算的应用效果
3.1提高抄表与核算的工作效率
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代替传统人工的抄表核算工作,能够巧妙的融合企业营销业务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而减轻供电企业员工的工作负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对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2提升抄表与核算的工作质量
通过档案层防火墙、示数防火墙和电量电费防火墙这三层信息防火墙,能有效提升抄表与核算的工作质量。档案层防火墙控制了数据信息的来源;示数防火墙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电量电费层防火墙可以避免计算错误。因此,这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核算的风险。
3.3提高业务复核的准确性
采用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可以减少错误发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些智能化的模块对信息进行校对,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处理各种问题,并且可以利用管理模块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进行全过程监管,进而达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目的。
3.4强化电力营销业务的管控能力
供电企业智能化抄表与核算可以实时监控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还可以使员工工作规范化。各环节的数据资料都会通过该系统显示在监控中心的屏幕上,系统会自动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发出提示,再经过工作人员的确认就可以开始准备如何解决问题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采用智能化的抄表与核算可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弥补传统人工抄表与核算的弊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监管,切实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使我国的供电企业可以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萍.电力企业智能化抄表核算的浅析[J].科技视界,2015(18).
[2]张秋荣.供电企业抄表核算收费中存在问题与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4(17).
[3]黄宁,孙贝贝.自动抄表核算与电费异常智能诊断技术应用的初探[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12).
篇8
当前电力企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电表作为用户用电计量的重要设施,它的智能化就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下,形成以智能芯片为中心的、可以实现自动计时、计量以及计费的智能化电表,在这种新型电表的应用下,用户的用电情况会更为精确无误,在电费的缴纳上也更加透明公正,而且智能电表的集中抄表模式还可以促进电力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
1.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表的工作模式分析
当前智能电表在电力用户中应用十分普遍,从其实际应用的分布来看,它主要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机电一体式智能电表和全电子式智能电表。
1.1 机电一体式智能电表的工作模式
对于机电一体式智能电表来说,它的主要运作原理是在机械表上面增加其他元件,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对电力的管理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安装的成本,它一般主要是在老式的机械式电表改造中采用,这种改造作用不会对原有机械式电表物理结构改动,也不会与计量标准相冲突,实质上只是通过增加的传感器来兼顾用电量计数和脉冲输出,因此,它的电表精确度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之所以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是因为它是在原有的机械式电表的基础上增加电子元件,并采用管理控制手段,增加读卡的接口,把IC卡充分运用,实现自动的计量和计费,而且它的精确度也十分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过程中的花费也不是很大,是在用户接受范围之内的[1]。
1.2 全电子式智能电表的工作模式
这种类型的电表相对于上述机电一体式电表来说,它较为先进,是通过单片机技术和专门的电能测量集成线路的运用,来维持较高的精确度,而且它的实际应用运转电能消耗量也很低,可以避免窃电行为的发生。
它对用户用电的采样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互感器采样,二是直接采样。前者是利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来采集用户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后者则是采用热稳定性高的电阻分压网络来取得电压信号,而用电阻温度系数非常小的锰铜片进?行电流直接采样。例如当额定电流为20A时,直接采样的启动电流为20mA,互感器采样的启动电流则是40 mA。
2.智能电表和集中抄表的实际应用
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在实际的用电管理工作中,做好电能的标准计量和计费工作,保证用户用电的便捷性和优质性。在当前的电力管理工作中,智能电表的应用具有计量标准、科学管理以及使用方便等的优势特点,它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辅助软件来进行实际操作和控制,属于是机械电表的立项替代产品,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升级[2]。
分时付费电表在当前的用户用电管理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不能实现在线监测和计费收费,还需要借助到人工计费收费的方式配合,从这方面来讲,它的智能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实质上属于是智能电表的低水平产品,虽然当前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并不适合长远的发展,势必会被时展所替换。
预付费智能电表的一个最明显优势就是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电费的拖欠问题,这对电力部门的服务提供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通过对实际的操作工作来看,很多地区的电力部门采用的是先收费后送电的模式,这就使得会与经济政策和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一定的冲突,而且IC卡预付费方式也在逐步缩减。
此外,这种模式的计费收费系统还没有有效构建用户端和主机之间的衔接通道,用户在了解到自己用电情况的话,只能是在进行电费的缴纳时才知道,这就使得用户对电费信息的不对等有一定的疑惑,那么对于电力管理部门来说,如果缺少定期的对电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用户就很难及时掌握自己用电的状况,最后所出现的各种计费缴费问题也难以准确划定责任,导致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出现[3]。
集中远传自动抄表模式在当前的用户用电管理中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它的推广和应用首要的对象是高档住宅区,同时也是电力企业主要进行推广和采用的一种模式,从这种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而且对于电力的计量准确性也很好,也就促进了电力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程度提升,而且从用户用电的角度来讲,这种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很多相关设备费用是由电力部门来承担的,因此,受到了广大用电用户的接受。
3.集中抄表系统在实际建设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3.1 低电压线路导致的不利影响
通常情况下,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来看,低电压电力线路的容性和感性容量两者并不是很协调,这就会导致电子式电能表所产生的的脉冲信号会大大受损,经常会出现信号的失真现象,这对电力的计量是十分不利的,那么从当前我国农村电网的改造工程来看,输电线路的容性容量实际上是超过感性容量的,一旦容量过大的话,就会对电能高频的载波信号起到限制作用,进而使电能信号受损,基于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对策,充分发挥低压载波集中抄表系统的功能,对不满足电力系统的线路要第一时间进行改造,对电力输电线路的载波信号传输能力起到强化作用[4]。
3.2 输电线路负荷的特殊性
在低电压线路中,电力的负荷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线路的频率波动范围也较大,而且在变频和调压设备的作用下,低压电力载波的传输就会有困难,导致载波自动抄表工作变得更为复杂,那么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良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它的集中器内部就需要适当的增加过滤电路,对噪声的强度进行合理测控并按照噪声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门槛电压值,这样就可以实现过滤载波信号中的夹杂噪声信号。
3.3 电能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
如果集中器采用的数据分析模式是单对单形式,就很可能出现在对某一数据进行分析时,其他的数据也正处于上传状态,数据会出现拥堵现象,导致计算机在处理各种数据时容易出现遗漏[5],那么要解决这种状况,就需要结合集中器的数据分析工作原理,采用树状分散式的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把集中器作为数据的主体部分来看待,它的分支结构是电能的用户模块,那么分支存储器就会对用户的电能数据起到储存的作用,然后集中器再按照系统设定好的模式来实现对各种电力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
4.总结
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进行电力营销发展中,就需要实现远程用户自动集中抄表系统。
智能电表作为用户电能计量和计费的重要设备,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能抄表的精确性和公正性,针对于集中抄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电力营销管理方案的合理性,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篇9
关键词 超临界;等离子;冷却;节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 TM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2-0186-02
我国刚刚步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均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作为国家电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其进行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广西沿海地区,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630 MW超临界机组等离子无油点火装置冷却系统运行方式优化进行试验及分析,以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1 设备概况及优化设想
1.1 设备概况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2X63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采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一次再热、单炉膛、尾部双烟道、采用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型号为DG1900/25.4-Ⅱ2。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30只HT—NR3低NOx旋流式燃烧器分三层(前墙)及二层(后墙)分别布置在炉膛前后墙螺旋水冷壁上。
该锅炉为无油点火方式,采用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等离子高能点火系统,配有6支等离子点火发生器,开号为DLZ-200。布置于前墙D层(最下层)燃火器中。点火发生器冷却系统采用强制水循环冷却方式,配置两台冷却水泵。以该厂#2机组为初步优化对象。等离子冷却水系统一台水泵运行,一台备用。同时满足各个等离子发生器冷却水压≥0.4 Mpa。该系统系串联运行于#2机组闭式水系统中,该等离子冷却水泵在系统实际起升压作用。
1.2 优化设想
根据现阶段闭式水运行工况数据分析,在特定条件下可否将等离子冷却水泵停运,单独采用闭式水压力,以满足各个等离子发生器冷却用水量需求?同时达到节能运行效果?
2 试验数据整理如下
2.1 等离子冷却水系统相关设备参数
2.2 等离子冷却水泵停运行测试验数据(见表1,表2)
3 数据初步分析
从上述实际测得数据表1与表2可以看出,试验进行中选取了机组不同负荷工况,以及综合考虑了开式水温度变化对等离子冷却水系统的影响。在等离子冷却水泵停运期间,根据试验得出如下分析:
3.1 通过表1分析
闭式水温度最低值23.9℃所对应负荷为505 MW,闭式水母管压力为0.92 Mpa,等离子冷却水母管压力为0.63 Mpa,就地各等离子发生器实际压力表压在该进出口手动门全开情况下可达0.52 Mpa(克服管道阻力与表计标高等因素)。可以极大的满足等离子发生器的冷却用水。
闭式水温度最高值31.76℃所对应负荷为411 MW,闭式水母管压力为0.89 Mpa等离子冷却水母管压力为0.6 Mpa,同样可以满足等离子发生器冷却用水。
3.2 通过表2分析
闭式水压力最低值0.81 Mpa,所对应负荷606 MW,闭式水温度为30.5℃,等离子冷却水母管压力为0.52 Mpa,就地各等离子发生器实际压力表压在该进出口手动门全开情况下可达0.41 Mpa(克服管道阻力与表计标高等因素),免强符合要求。但为保证安全运行建议启动一台等离子冷却水泵运行。
3.3 当地环境因素影响
钦州港地处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带,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2℃。冬季为:11月、12月、01月、02月,气温较平均温度略低;雨季为:03月、04月、07月、08月、09月,雨水较多,在雨季由于广西地属多水,该季节为丰水期,按电网调度要求,各梯级水电站负荷率较高,而火电厂则相应减少。同时在环境温度偏高情况下,#2机组开式水系统启动运行,可以保证闭式水温度在31 ℃以下。故全年12个月中扣除一个月计划检修工作,约有≥11个月份(约占全年91.6%),可以采用闭式水单独供等离子冷却水系统,停运等离子冷却水泵以达到节能目的。
4 节能初步估算
由等离子冷却水系统相关设备参数可知,单台等离子冷却水泵功率为7.5kw。取11个月(约330天)为停运周期,推算得:
7.5 kw * 330d*24h=59400kw.h
即:全年约节省≥59400 kw.h电能。
5 其他优点及节能运行方式运行期间注意事项
5.1 其他优点
采用该运行方式后,除达到节能运行目地的同时,也降低了等离子冷却水泵故障的几率,减少检修人员维护工作量及维护成本等。
5.2 注意事项
1)闭式水压母管力应≥0.8 Mpa;
2)等离子冷却水母管压力≥0.5 Mpa;
3)各等离子冷发生器冷却水就地表压≥0.4 Mpa;
4)机组负荷≥500 MW时应保证闭式水温≤31℃;
5)加强对闭式水板式换热器开式水侧反冲洗工作;
6)加强对开式水、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监督;
7)规范对等离子发生器冷却水进回水手动门的操作,及时根据压力进行调整;
8)两台等离子冷却水泵应处于热备用运行方式,保证随时可用;
9)在启停机过程中,为保机组安全,建设议在该运行方式下,启动一台等离子却水泵运行,待机组正常接带负荷后,根据闭式水压力情况酌情切换至节能运行方式。
6 最终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当闭式水母管压力≥0.8 Mpa,且等离子冷却水母管压力≥0.5 Mpa时,该工况下可以不运行等离子冷却水泵,单独以闭式水供给等离子冷却水,是完全可以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通过2011年04月01日至04月13日#2机组试验不同工况进行数据采样分析。#2机组等离子冷却水系统节能运行方式,可以应用到生产现场中,并能达到有效的节能目的。同时可以推广至该厂#1机组试验运行,以取得更大的节能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洪庆,李勤刚等.低能耗求效益以科技促节能——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在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J].广西节能,2008.3.
[2]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等离子高能点火系统说明书[M].
[3]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630 MW机组集控运行规程[J].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超大城市社区功能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109-07
2014年,中央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引导中国未来的城镇化。值得关注的是,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重新做了调整,城区常住人口一千万以上的城市升格为超大城市。依据新的标准,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6座超大城市。同时,规划特别提到城市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包括人口过度集聚、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2014年1月,“城市病”首次被写进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那么,新型城镇化对超大城市社区功能有哪些新的要求?超大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改进?这些都是亟需研究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超大城市的社区功能
1.超大城市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流动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的战略区域,如长江城市经济带、珠三角沿海地区、京津经济圈等,都是超大城市密集分布的地区。人口迁移主要是为获得发展机会、增加收入以及享有良好医疗、教育条件等,但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大量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给超大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统计显示近10年北京市70%的犯罪是外来人口所为,上海为72%,深圳则高达98%。①因此,超大城市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挥社会融合功能,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从国外大城市发展的经验看,如果一个城市不能尽快将大量来自不同地域和持有不同文化的移民吸纳和同化进它的社会,就会对城市体制形成潜在的威胁,成为社会动荡和相互对抗的根源,甚至导致体制的解体。[美]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第4版),周兵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2013年1月,总理前往国家粮食局考察时指出促进城市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性。他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特别是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让他们逐步融入城镇。王子约:《新型城镇化思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2月4日。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指出,超大城市等各类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促进城镇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2.超大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和改善民生。大量流动人口融入超大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和服务保障。由于人口众多,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成本更高、难度更大。目前,上海、北京、天津等超大城市每年保证居民衣食住行、公共安全的财政支出高达数百亿元,面对日益密集和多元化的公共需求,政府难以提供精细、完善的服务。从国际上看,超大城市的社区公共服务大多由社团组织操作完成。香港约有170个社会团体,下属的各种工作机构有2700个左右,基本承担了全港老年人、残疾人、家庭、妇女和青少年教育等各种社区服务,这些服务大多是由志愿者免费提供。纽约皇后区第三社区的“杰克逊街区行动组”(Jackson Heights Action Group)通过邻里居民、小企业主相互帮助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包括为移民提供相关指导和帮助,协助居民办理健康卡,为失业者寻找就业机会或提供就业信息,用英语和西班牙语为青少年提供技能培训,为无家可归的人、病人、失业者以及贫困居民提供生活帮助,组成公民巡逻队在治安比较差的地段开展治安巡逻等。有数据表明,美国社区志愿服务一年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高达2250亿美元,于燕燕主编:《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69页。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压力,也促进了移民的城市融合。到目前为止,中国向超大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有增无减,据预测,2030年天津市人口将达到2500万。城市规模的扩大愈加显示出社区保障的重要性。“城市区域范围的扩大使城市的变化更加复杂和迅速,给人们带来不可靠和不安全的感觉。城市过大,让个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自我,人们通过生活在一个易于理解的、社会关系可以预知的社区中,以便混乱达到最小。”[美]贝利:《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顾朝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2页。
3.超大城市社区的社会安全功能
超大城市面临的自然、社会风险压力大。中国千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都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由于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同等规模的事件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比如近期发生的天津港大爆炸以及深圳的山体滑坡均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暴力、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为扩大社会影响往往将目标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早在2004年,北京市11位人大代表针对频繁出现的公共安全事件提交了一份名为《必须高度重视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议案,曾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由于人类需求关爱和守望相助的本性与大城市所代表的环境特征在很多方面存在抵牾,需要通过社区缓解个人压力、矫正城市发展状态。尽管很多学者预言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洪流当中邻里社区的消亡不可避免,但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社区仍然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为此,新型城镇化规划特别提出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城镇住房、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形成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超大城市社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问题
1.社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浓厚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工作站则是街道办事处派驻到社区的工作和服务机构。居委会没有独立的经费来源,均由政府财政拨款解决,因此虽然设置了社区工作站,但居委会承担的职责很多属于政府职能范畴,包括城市管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人口统计甚至招商引资等。政府设立社区工作站的初衷是想通过“议行分设”把不属于居委会工作职责的行政性工作分离出来,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和服务。但实际情况是社工站的进入加深了社区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导致居委会“边缘化”“空心化”问题严重。社工站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履行行政职责上,被居民视为政府“管理人员”而非专业服务人员。2013年,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通过一年多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后指出社区工作站真正开展社区服务的精力不到20%,因此建议深圳市政府“逐步撤销社区工作站”,做大、做强居委会。刘永新:《深圳应逐步撤销社区工作站》,《深圳特区报》2013年1月15日。
社区发展行政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社区经费多少主要取决于所在行政辖区的财政能力。以北京为例,东城和西城两区面积仅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74%,却容纳了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两区的住宿餐饮业单位密度是海淀区和朝阳区的3倍,石景山和丰台区的9倍;拥有的医疗文化资源远高于其他城区,博物馆占全市的41%,公证处办证总量占全市的56%。杨卡:《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态势及其机制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第3期。目前天津13个市辖区的财政收入存在很大差距。2013年,财政收入最高的滨海新区人均投入每个社区的经费为112万元,而财政收入较少的河北区投入社区事务的人均经费仅为400元。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2014年天津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对中国6大城市25个街区的家庭调查显示,行政辖区财力不均导致部分社区保障功能弱化,城市贫困高度集中在改制企业宿舍、城中村等几类社区和社会群体,一些低收入社区贫困发生率高达22.4%,下岗职工和农村移民成了中国城市两个主要贫困群体。ShenJing He, Fulong Wu and Chris Webster, “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Urban Low-income Neighbourhoods and Socia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no.2, 2010, pp.328~349.
2.社区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由人际关系所产生的资源,包括物质和心理的援助,比如资源和信息共享、情绪感染、心理支持等,这种支持系统(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在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具有显著功能。但流动人口在超大城市就业中获取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亲友等私人网络以及老乡会、同乡会等地缘组织,社区不在他们的支持网络之中。超大城市社区无法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重庆的户籍改革实验遭到抵制,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户籍改革,认为城市无法提供必需的福利,成为市民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传统的包括土地在内的多元化谋生方式和以亲属关系及村落为基础的互助网络。“在认为缺乏国家正式福利的情况下,这些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帮助他们抵御生活风险,因此特别重要”。Nick R. Smith,“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and Peri-Urban Precarity in China,”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no.S1, 2014, pp.369~383.
社区提供社会支持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但很多资源都控制在开发商、物业公司和社区驻地单位的手中。有调查显示,北京市的社区已没有公共资源可供居民集体所有和支配。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6~127页。对上海、天津、广州民间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由私人和企业经营的养老院占581%,社区养老院只占287%。其中,一家近十万人口的社区养老院只有四张床位。Linda Wong and Jun Tang, “Dilemmas Confronting Social Entrepreneurs: Care Homes for Elderly People in Chinese Cities,” Pacific Affairs, no. 4, 2007, pp.623~640.对北京30个社区的调查显示,只有25.7%的社区提供老人院服务,回答所在社区中有托儿所的人仅占受访者的136%。沈千帆主编:《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8~165页。对天津4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调查显示,没有一家可以提供27种基本医疗诊断服务,只有一半社区医生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和清创术。Wei Zhou and Yanmin D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apacity in China: A Survey in Three Municipalities,” 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no.19, 2013, pp.167~172.
3.社区缺乏风险意识和应对机制
由于社区保障和支持能力不足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离,社区在面对超大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时显得不知所措。比如部分弱势群体因生活困难铤而走险、城市在改造拆迁过程中屡屡出现邻里矛盾、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以及家庭房产权的纠纷等,社区均难以发挥协调功能,导致上访、恶性冲突事件以及“民转刑”案件时有发生。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淡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低下。虽然很多超大城市已经或正在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风险管理体系,但以社区为主的第四级网络建设普遍薄弱,居民委员会的财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难以适应危机管理的要求。郭济主编:《中央和大城市政府应急机制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绝大多数社区没有建立风险预防和控制机制,也没有专业人员负责培训社区居民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意识,难以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
4.城市社区规划的技术化倾向突出
按“新城市主义”观点,“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始终贯穿这样一种精神:城市建筑的改造不应同时“拆除”居民的“伙伴关系”和社会资本;社区计划必须将公共领域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以确保社区社会结构有助于促进社会整合、加强区域社会资本,这已成为创造一个新型社区最基本的原则。Nessa Winston, “Regeneration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Barriers to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Housing in Urban Are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18, 2010,pp.319~330.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盛行,城市的规划和住房政策的制定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将人的生活和情感排斥在外,社区逐渐丧失了其作为社会组织的整合功能。“从20世纪的‘开发区时代’到当今的‘新区时代’,充分挖掘并借助规划的力量实现土地交换价值的提升。而空间作为体现市民社会内涵、行使市民权利的重要场所的使用价值和意义却常常被忽视。”李强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24页。为防止超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十二五”期间国家明确要求超大城市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和容积率。很多城市因此禁建六层以下建筑,新建楼宇以高层为主。高容积率虽然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却导致同等面积下社区人口急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超大城市之前曾试图扭转城市规划过于偏重经济和技术的倾向。2003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的决定》,将“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降低建筑容量,控制高层建筑”(“即双增双减”)以法规的形式写入修改后的规划条例并于同年12月1日起实施。目前“双增双减”的说法已极少被当地政府提起。徐健:《提高城市容积率:当诱惑遭遇现实》,《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4月8日。由于人口的空间集中度高,超大城市社区规模普遍偏大,上海人口密度较高的黄埔区和静安区平均每个居委会辖区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天津绝大多数社区在2000户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5000户,人口规模大大超出邻里认同范围。
三、超大城市社区功能如何发挥?
1.通过法制化、社会化手段协调政府与社区关系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融合、保障功能的重点是处理好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社区建设失败的教训看,社区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政府对社区控制太多,使得社区无法决定自己的发展。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室编:《城市治理与中国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3页。虽然中国各大城市普遍建立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要求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没有经过审定的工作擅自进入社区,居委会有权拒绝。但执行效果却不理想,主要是这一制度对政府职能部门缺乏约束力。为保障居委会和社工站履行社会保障职能,在“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基础上还应制定《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凡未列入公布事项的,政府部门不得随意要求社区予以承担。由于社区工作站的行政属性使其公共服务职能异化,长远看,应该推动社工站的社会化,使其成为配合居委会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公共服务的职责转移给他们。通过法制化和社会化的手段逐步扭转社区发展的行政化倾向。
2.建立社区公共财政和基金扩大社区资金来源
为推动移民的社会融合和提升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能力,超大城市可考虑建立过渡性的社区公共财政,由市级政府进行财政统筹预算,以社区常住人口数、流动人口数为基本依据,结合社区管辖面积、居民成分、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年度社区经费标准,并适当增加改制企业宿舍、城中村等城市边缘社区的财政投入。针对社区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拓展资金的筹集渠道。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社区基金会,美国克里夫兰社区基金会的总资产高达18亿美元,内设1300个来自个人、家庭、公司和其他机构的单立捐赠基金。2013年中国基金会的数量达到3549家,基金会尽管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捐出,但很少直接以社区以及在社区内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为捐赠对象,绝大多数基金会的资金来源都没有明确的地域限定,缺少相对独立的社区基金。“社区发展强调自助,而自助之道,必须先动员社区内的资源、而后始能争取社区外来的协助,因此,如能组成社区基金会一类的组织,由社区工商业热心人士加以领导,对于社区发展工作,当有力量。”徐震:《社区发展》,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5年,第22页。政府应扶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社区服务基金,对社区建设进行融资。2014年,深圳在全国率先试水社区基金会,深圳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资166万元发起成立光明新区凤凰社区基金会,随后又捐资160万元发起成立宝安区海裕社区基金会。目前,深圳共登记设立了16家社区基金会。
3.培育社会组织应对社区风险
新型城镇化提出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强调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20世纪初,天津老城区有志愿组织“水会”53家,一旦发生火灾,水会成员马上到会所集合携救火器具奔赴火场灭火。天津三岔河口狮子林、金家窑一带有居民两千多户,建有水会“上善北局”。他们自备水筲102副,水激子三台,每逢发生火灾时前往救火者有一百三四十人之多。若城市遇到战争或突发事件时,水会随之转变为“水团”维护社会秩序,是街区防范风险的重要力量。刘海岩:《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45~346页。目前超大城市应对公共风险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很少。新型城镇化规划特别强调要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政府应投入公共基金协助社区培育公益性、互和专业性社会组织,根据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给予必要的财物支持。社区需要通过建立志愿者组织有意识地吸引和动员居民特别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精英定期开展安全防控和救灾等专业性较强的互助服务,建立社会风险应对机制。同时,培育社会组织也可促进社区社会整合。调查显示,“社区公共空间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居民邻里关系水平就越能提升。”蔡禾等:《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4.注重平衡邻里设计和公共交往空间规划
超大城市在住房规划上应注重提升社区居民群体的异质性,防止出现“纯化社区”(Purified communities)西方学者将单一社会阶层或民族群体集中居住的社区称为纯化社区,“纯化社区”的发展将损害人类交往的多样性,其直接结果是低等阶层逐渐丧失与其他群体的“接触点”。参见Richard Sennett, The Uses of Disorder:Personal Identity and City Life, London:Faber Press, 1996,p.194.和空间隔离。“虽然比起那些把大门圈起来的特殊阶层的居住区来讲,这种混合未必舒适和适当,但是,社会的隔离会逐渐形成它的对立面,最终导致社会暴力。”[加]吉尔・格兰特:《良好社区规划: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叶齐茂、倪晓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为促进社会整合,超大城市需要坚持平衡邻里的设计理念。“平衡邻里”是指不同的社会阶层应该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区域和邻里,形成城市社会均衡的微观结构。对广州城市移民地方认同感的调查表明,移民更加认同社区,他们试图利用城市微观尺度空间的功能满足他们对娱乐教育和社交的需求。Junxi Qian and Hong Zhu, “Chinese Urban Migrants’Sense of Place:Emotional Attachment, Identity Formation,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the City and Community of Guangzhou,” Asia Pacific Viewpoint, no.1, 2014,pp.81~101.近年来,北京通州、石景山区试行同一社区内商品房与公共租赁住房混建,对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有积极的效果。北京还加大了中心城区社会、经济资源的疏解力度。城中心四区采取“结对子”的方式(东城对接顺义、西城对接昌平、宣武对接丰台和大兴、崇文对接朝阳),通过提供定向安置房、对接政策性住房以及货币补偿等多种方式鼓励人口外迁,同时把教育、医疗等优势公共服务资源向人口输入区同步转移。根据人类“同质交往”的本性,仅仅让不同阶层的居民混居在同一个社区的做法不一定会提升居民的邻里关系水平,还需要拓展社区公共空间。“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心理要求――也是建筑学和工业品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之一。城市管理机关、建筑师、社会心理学家和刑事律师应更加注意居住地的社会工作、邻里间相互影响和接触的形式。”[前苏联]苏斯洛夫主编:《大城市的社会发展问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按照社区规划的“阿瓦尼原则”(The Ahwahnee Principels),一个城市社区的规模应保持在一个面积足够小的地方以方便人们通过步行距离可以彼此相识,但同时要求有足够大的空间支持多种活动和设施。Aldous T., Urban Villages: A Concept for Creating Mixed-use Urban Developments on a Sustainable Scale, London: Urban Village Group, 1992,p.30.作为中国超大城市社会融合型住宅小区设计的典范,上海“上里苑”小区楼宇的空间布局借鉴了上海里弄的建筑特点,改变了常见的以单幢住宅为空间构成的方式,这种设计更有助于邻里交往。设计者还充分利用小区建筑增加公共交往空间,包括楼房底层架空、修建过街楼道以及增设各种健身、游戏设施等。城市越大,微观领域越需要设计精细。超大城市公共空间应该能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应该能够给不同群体提供社交机会,从而支持城市凝聚力和社会的整合。
5.为社区功能的发挥提供制度支持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