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时间:2023-03-31 00:2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生面试自我介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是一个进取心比较强的人,性格稳重,不张扬,做事踏实认真,能吃苦耐劳,敢于承担责任。喜欢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住,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与人友善,能和各种人友好相处。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我自学了Visual C++ 编程、嵌入式linux开发等课程。
我是一个军事爱好者,喜欢浏览军事新闻和军事博客,和朋友谈论国家战略和各国的最新武器等。不过,我绝对不是一个好战分子,我很热爱和平。我热爱体育锻炼,喜欢打篮球、跑步等运动。
我是通信专业的学生,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大学四年,我认真学习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课程,为自己的专业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深知动手实践能力对本专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学好各门课程的同时也注重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我参加了20xx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第x届“Actel”杯FPGA设计大赛和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通过这几次大赛,我学会了matlab编程和算法仿真,硬件电路PCB板的设计,单片机开发,积累了一些单片机开发经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与人合作,与人沟的能力。在学习嵌入式系统时,我使用VC编写了C/S架构的酒店点餐系统仿真程序,通过这个程序的开发,使我熟练掌握了使用VC开发GUI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接着又做了一个基于ARM linux的MJPEG视频传输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的开发使我掌握了面向过程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我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这过程中,我开始接触网络多媒体和DSP,对网络多媒体和DSP开发有一些了解。这是我大学四年的一部分经历。
因为我年轻,不可避免有一些缺点,但是对于自己的缺点我绝不会去回避,我喜欢那些能够指出我缺点的人,并且我会尽力去改掉这些缺点。
我热爱我的生活,感激生活给我的一切(包括磨难)。我认为我很幸运,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几个知心的朋友, 有爱我的父母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当然这也包括我喜爱的专业。
对我的未来,我很有信心,我相信未来我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一直在认真的生活。
篇2
从研究生群体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现状入手,结合“工作坊”的活动模式与特点,开发出一种适合研究生群体特点的“主题工作坊”生涯辅导活动,该活动具备针对性、特色化、效果显著等特点,不失为高校研究生群体生涯服务可借鉴的一种辅导模式。
工作坊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较,工作坊具备一些鲜明的特征:一是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很多话题会涉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甚至一些伟大的思想与理论都是在这种形式的讨论中诞生的;二是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可以在家中,也可以在正规的会议室,更可以在户外……工作坊的时间与地点都比较灵活。
主题工作坊的工作方式
研究生是具有高学历的高素质人才,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却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硕士研究生生涯教育的缺乏是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研究生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素养能力及就业技巧严重缺乏等问题,有些研究生甚至在简历写作、面试技巧方面的表现尚不如本科生。经过多年的调研与探索,笔者认为以主题工作坊的形式,针对研究生群体开展职业规划服务是一种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操作方式如下。
1.实地调研,了解需求
专业人员多次走访各学院系部,充分与学生及辅导员老师进行座谈,了解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2.开发项目,设计方案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出系列主题工作坊项目。如“职业素养提升系列”,包括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合作、领导力提升等;“求职技巧训练系列”,包括简历诊所、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求职礼仪等;设计出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步骤、时间、流程等。
3.广泛推送,接受订单
向各学院系部研究生辅导员进行推送,辅导员将项目在各班级中进行宣传,班委在充分了解同学的意向后,以“订单”的方式提出申请,并确定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
4.量身打造,个
结合各学院系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发和讨论,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最终打造完全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主题工作坊服务。
如在调查中发现,某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困扰。研究生一年级阶段,一方面要完成学业,另一方面要跟随导师进行研究工作,还有很多学生面临着恋爱甚至结婚等感情与学习间的矛盾,一些在职攻读的研究生要协调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等客观现实问题。针对于此,笔者学校设计了“做时间的主人——时间管理”主题工作坊,先后开展两次、每次两个半小时的活动,通过充分体验与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充分交流了各自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困惑,并通过讨论交流、案例演示、活动体验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等重要原则。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分管辅导员不定期进行跟踪及督促。在期末的跟踪反馈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使自身时间管理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了普遍提升。
在与另一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辅导员的交流中发现,该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普遍较为迷茫。作为非主流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群体在就业时往往眼界比较狭窄,就业的选择更局限于学校及科研单位,因此就业压力非常大。基于此,笔者学校调取了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库,针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并结合自身专业的特色,充分结合用人单位的调研与反馈,以及对于当前市场需求的研判与分析,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掌握了大量数据与信息。在精心准备后,与该专业的13名博士生开展了题为“我们的就业出路在哪儿”的主题工作坊。经过充分的交流与分享,博士生们意识到他们就业的选择机会其实相当多,普遍反映“转变了就业思维”“就业视野一下子打开了”“对就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投入到就业准备中去。
在与某一专业的研究生辅导员的交流中发现,该专业很大一部分研究生均从非211等高校考进来,在大学期间就树立了考研的目标,因此对于简历写作、面试等方面的求职技能了解非常少,写出来的简历甚至不如本科生。针对于此,先后为其提供了“简历诊所”“模拟面试”等多次针对性的辅导,一对一修改简历,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如何进行自我介绍、面试常见问题及回答策略等辅导活动,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最终结果显示,该专业就业成效显著,就业率达99.5%。
主题工作坊的三大特点
经过一年的尝试与摸索,现已探索出一条适合研究生群体的职业规划服务体系,受到学生和各学院的高度认可和欢迎,不少学院系部已经开始提前预约下一年度年的主题工作坊活动。与本科生开展的规划服务相比,针对研究生群体的服务,呈现出以下特点。
1.针对性更强
本科生阶段,培养和唤醒其职业规划意识是职业规划服务的一大需求,因此开展服务时更多地需要考虑到覆盖面的问题。如发展全校性质的职业规划宣传、职业规划大赛等普及性的活动。然而研究生群体,一方面有其实际年龄特点,全校性、普及性的活动容易造成研究生的反感,难以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已经不仅仅是意识层面的普及,更多是具体实际的求职能力,因此活动形式更需要针对各专业、各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小规模、深入的交流和分享。
2.辅导内容更务实
本科生的职业规划体系往往从自我探索开始,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接下来是工作世界探索,决策与行动等步骤,一步步推进,因此针对本科生的生涯服务可以从生涯成长进行。然而研究生群体,一方面其对于自我环境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其需求更为实际和迫切,因此更偏向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训练等更具体、与现实结合更为紧密的服务,因此如何针对研究生群体特点开发更务实、针对性的服务是辅导的方向。
3.对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更高
研究生群体在学术、阅历等方面比本科生更为丰富和专业,因此对于生涯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更高,这就向从事该工作的教师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升生涯辅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今后相关工作从业者努力的方向。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诚信教育 诚信意识
教育的本义是培养学生成人,何谓成人?儒家五常曰“仁、义、礼、智、信”,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灵活就业的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诚信意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失信表现
1.简历――伪造事实,弄虚作假。
在就业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手脚,把个人简历写得精彩绝伦、完美无缺。主要表现为:一是修改学习成绩。少数学生在填写成绩单时,只填分数高的课程,不填分数低或者不及格课程,甚至还有人把低分改成高分,把及格改为优秀。二是随意“加官晋爵”。本来只是普通学生,却随心所欲地为自己套上院、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等学干头衔。三是克隆他人成果。个别学生把别人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证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改头换面加以复制,变成自己的学业成果。
2.面试――自我吹嘘,夸夸其谈。
一些毕业生面试中不懂装懂,夸夸其谈,极力掩饰自己的缺陷。把参加某项活动说成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把对某些技能浅显的了解说成是熟练精通,把偶尔的打工经历说成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味迎合,不做如实回答,投用人单位之所好。
3.签约――心猿意马,见异思迁。
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一些毕业生希望尽早定下工作,不管工作是否理想,是否适合自己,只为以防万一,便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签约的同时,就做好违约的准备。一旦发现有更好的企业出现,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毁约。某些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发给毕业生多分毕业生推荐表,这更助长了学生随意毁约的风气。
二、大学生就业失信归因
1.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
社会政治腐败,经济欺诈,制假贩假,道德秩序失衡,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甚至丧失。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学术道德失范,各种论文抄袭、文凭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泛滥,这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毕竟是社会人,难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忽略了思想道德的自我塑造,缺乏自我约束,是非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弱化,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举动。
2.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提倡德育为首,长期以来,高校非常重视德育,但在内容设置上往往偏向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同时,随着近些年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加趋向于实用性,重科技教育、轻文化教育,重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的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切以解决就业为第一目的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无意识地“纵容”学生作假,从而削弱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效果,成为大学生就业失信的又一诱因。
3.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乏。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之社会各领域急功近利,不以诚信为本等现象必然反映到学校,使大学生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将社会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当做社会的主流趋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对现实估计不足,过多关注自我价值和盲目攀比。这都会使大学生逐渐失去诚信观念与社会责任感,一味追求功利,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
4.用人单位招聘方式不科学。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只是片面看重学历、证书,对毕业生的了解仅仅凭借简历和几分钟简单的自我介绍,缺乏深入的认识,这就给了大学生在简历、面试中造假的机会。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及招聘职位的实际,提出非名牌大学不要,非优秀毕业生不要,非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不要,非研究生不要,这些过高的要求使得毕业生不得不为这些过高的要求“动脑筋、想办法”,助长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风气。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开出高薪、解决住房等虚高的聘用条件来吸引毕业生,使得毕业生不守诚信,随意毁约。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途径与措施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不仅会损害高校声誉,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会损害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更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在社会上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实施综合就业指导,避免就业失信是很有必要的。
1.端正学风,做好就业诚信教育的第一步。
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当今高校中,60分万岁的思想还很普遍,不少学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旷课、挂科现象十分普遍,学风涣散。狠抓学风,使学生成绩提高,专业技能扎实,各类证书、奖励无一不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增加竞争资本,以真实的成绩与能力竞聘岗位,使“不诚信”的就业行为没有市场。
端正学风,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安排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加强舆论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者和教育者,对诚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对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培养和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实学去追求更多的利益。高校可以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如在毕业生求职时,提倡填写真实简历,举办诚信签名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明礼诚信”的学习、讨论活动;结合助学贷款,开展“诚信还款”活动,等等。
重诚守信的舆论环境也可以为大学生诚信提供动力和指导。高校可以利用校报、广播电台、橱窗等校内媒介,大力宣传诚信道德规范,宣传诚信的典型事例,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强化大学生诚信观念。同时发挥广大教师的榜样作用,以高尚、诚信的师德影响、感染学生,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的大环境。
3.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相关政策与技巧的指导,使毕业生能够把握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正确认识就业形式,在充分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对现实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加以就业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当前我国在就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守法律法规。同时,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双向选择”的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并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4.加强监督管理,构建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
高校要将诚信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将诚信作为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把大学生诚信表现用明确的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衡量和定位。通过数据、行为和事实来衡量大学生的诚信度。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可以囊括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校期间的学业完成情况、图书馆借阅情况、考试守纪情况、借还贷款情况,将其作为考察诚信的内容,分别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中。高校还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将学生平时的奖学金评定、学习成绩、社会活动、政治面貌等真实信息及时录入个人信用档案中。在进行就业双向选择的时候,高校可以面向用人单位设立“诚信窗口”,使用人单位可以查询、验证学生的相关信息。高校还要加强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建立学生的签约管理系统,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分析,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否签约,克服签约的盲目性,降低毁约风险。
高校是培养一代新人,教化一代新风,引领一代社会良知的重要场所。诚信作为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品质,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光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的就业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实现大学生诚信就业,还需要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的信用机制来约束失信行为,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实现自己的利益。应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建立求职市场的诚信制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应国勇.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选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2]周宏,马万宾.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诚信水平的途径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报(职教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