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时间:2023-04-12 04:1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一英语自我介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语作文一:自我介绍

Hello,I'm XX.I'm a girl.I'm 13 years old.I live in China.I can speak Chinese and a little Endlish.I like singing and dance.I can play ping pong.I like English.Because I think I can learn lots of from it.My favourite color is blue.I like to eat noodles best.My email is 12345678@qq.com.My telephone number is 3456789.We can be good friends.

你好,我是XX.我是个女生。我已经(13)岁了。我住在中国。我会说汉语和一点英语。我喜欢(唱歌和跳舞)。我会(打乒乓球)。我喜欢(英语)。因为我觉得(我可以从当中学到很多)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我喜欢吃(面条)。我的电子邮箱是(123456789@qq.com)。我的电话是(3456789)。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英语作文二:自我介绍

Good morning/afternoon,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I'm XXX from class 1. I am a girl/boy of 13. My family including my father, mother and me. I like basketball best. In addition, I also like table tennis. My favorite food is carrots. I'm also very interested in snacks. What, I'm good at computer. Using the computer E-mail, shopping and even solve my problems in the study and the life is so convenient. So I put my computer as my good helper. As for reading, I've read about magic novel. Are these. Nice to meet you! I sincerely hope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老师同学早上/下午好。我是XXX。我现年13岁(女生或男生)。我的家庭包括我爸爸,妈妈和我。我最喜欢篮球。除此以外,我也喜欢乒乓球。我最喜欢的食物是胡萝卜。我也对小吃很感兴趣。还有什么,我很擅长电脑。用电脑发邮件、购物甚至是解决我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是如此的方便。所以我把我的电脑视为我的好帮手。至于阅读,我以前读过一些关于魔法的小说。就这些。很高兴认识你们!我真诚地希望与你们做朋友。

篇2

【关健词】调动 学生 积极性

一、 抓好初一英语的口语教学

1.从头抓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因此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充满好奇心的初一新生,要力求从第一课开始就为学生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首先用英语向他们问候,并做简短的自我介绍。教师流利的口语,恰当的体态语言,会立刻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敬佩之情和模仿欲望。接着向他们讲几个有关英语单词读错音引起的笑话故事,由此开始向他们阐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同老师对答一些句子,使他们有会说英语带来的喜悦和用英语交流的成功感。

2.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语言的应用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落实创新教育,强化语言的实践性,坚持听说领先。教师不应过分注意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告诉他们运用语言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切不可因怕错而羞于开口,只有多开口,错误才能越来越少。为了鼓励他们开口说话,教师应注意纠错的时机与技巧,千万不可在学生说话过程中打断他,更不可因一点错误而严厉批评他。相反,如果学生努力用英语回答一个问题,哪怕学生用半中文半英语混夹着与老师对话,老师也应非常有耐心的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

3.从听入手,以听促说。初一学生只有尽可能地学到标准语音语调,才有可能准确的开口说,那么标准的语音语调查从哪里学呢?跟着课文的录音磁带模仿。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听到的再说,说过的再读,读过的再写。老师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记操之过急,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一个语言点之后,再进行下一个语言点,否则就会让学生应接不暇,到头来一个点也抓不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初一新生这个年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地当作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看来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肯下力气花功夫去学习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就不愿学或者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而是批评和表扬出自同一个目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关怀和帮助。

三、 安排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操练

英语教学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必须使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操练是掌握外语语言材料的重要步骤。例如:“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这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谜、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者换行两人一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利用“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位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四、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爱“学英语,还要引导学生“会”学英语,学生一旦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就好比掌握一把打开英语之门的钥匙,可以不断的获取更多的知识。很多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但由于缺乏方法和技巧,成绩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兴趣降低,产生消极的厌学情绪。因此,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用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要始终记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生命力,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篇3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不衔接的原因

1、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方面的差异。小学阶段开设的英语课程多强调趣味性,以简单的跟读、英文儿歌以及日常简单对话为主,学生多在游戏中、表演中学习一些最简单的词汇、句子和很少量的语法知识,而进入初一后,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教学要求的差异,难免让初一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不同。小学英语教师依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等特点,注重教学流程的设计,课堂上通过学生参与游戏、竞猜、表演等活动,重在交际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到了初一,教学要求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迥然不同,教学内容面广、量大。这样就使刚从小学上来的初一新生对初中英语学习无法适应,而且随着难度、广度的大面积铺开,部分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3、小学英语学习的分化造成初中英语教学的困难。有了一定英语学习基础的小学生进入初中,本应该减小中学老师教学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了四年,已经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较大差异,小学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初一第一学期英语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初一老师通常比较关注后进生,不想让这批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落差太大,课堂上关注他们,一定会让基础好的学生产生心理上和知识学习上的失落感;反之,若不多给“弱势群体”以关怀,目光盯着中上等学生,势必造成这批学生初一就掉队,三年后中考时,英语将成为这批学生拖后腿的学科,甚至影响升学。

二、做好衔接工作的方法

1、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认识到做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初中的后续学习考虑,了解初一的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六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中学“靠拢”,让学生早作心理准备。初一英语教师往往是刚教完初三回头教初一的,因此要清楚地了解初一学生天真幼稚、活泼、好动等特点,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要学习小学老师的耐心、和蔼可亲,时刻关注他们,及时地、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加强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的研究,初一学生仍然是稚气未脱的孩子。

2、开展互相听课活动。中小学互相听课的活动是很少的,但我认为这种做法对于“衔接”是大有裨益的。长期以来中小学各成体系、相对封闭,中小学教师之间彼此缺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小学、初中教师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中学、小学分别是怎样学习的,就很难谈“衔接”了。

校与校之间应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中小学互相听课活动,教研部分可以请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对方的教材培训。教研活动,多了解对方是如何做的,面对面地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衔接”工作就顺利多了。

3、六年级的教学中渗透初一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任教六年级的英语教师应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对教学出现的语法现象,不能只是让学生感知,而要创设一些活动,围绕重点在应用中体验,适当讲解、归纳,适时适当地进行书面训练,扎实、牢固地掌握,切不可因为初一还要学,就肤浅地点到为止,到初一就变成“夹生饭”了。

4、初一教学先慢渐快、先易后难,逐步提升。对于中学老师来说,衔接的第一步就是如何上好初中的第一节英语课。学生刚进入初一,一切都是新鲜的,同时也会拿刚接触到的一切与小学相比。可在授课形式上贴近小学英语课,不一定要上新内容。主要从调动学生兴趣、联络师生感情出发,设计自我介绍的环节,先生动、有趣地介绍自己,再请同学们用几句话来说明自己的情况。这样做一方面可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能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大致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语音、语调等),便于今后因材施教。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教学中,不宜一下子把教学要求提得太高,可以先慢渐快、先易后难,呈现新知识应尽量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看看小学课本,熟悉小学的课本内容。

篇4

1. 互动教学的含义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所谓的互动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英语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2. 互动教学的特征

2.1交互性和联系性

在英语课堂中,交互性和联系性是互动式课堂的重要特征。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以自己口述讲解为主,在这一课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然而互动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人教版初一英语《My name’s Gina》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互动教学法,首先教师可以自己来一个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然后用提问或者是其它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在遇到不会的单词时可以使用中文,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认真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都是比较单一古板的,教学内容也非常简单。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积极性,课堂兴趣不高,还有因为在内容讲解上的简单介绍导致很多学生把握不住重点,很难分清主次,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然而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完全打破了这一缺点。在互动式课堂上,教师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课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主次鲜明。如人教版初二英语《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首先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各种运动的器材用猜谜的方法,让学生对运动器材进行猜测,然后教师又以提问的方式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课内容上,教师也是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将知识讲解给学生听,重难点突出讲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很大地提高了听课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

3. 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方法

3.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新的课文讲解的时候,要学会利用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教师在新课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各种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兴趣,也可以通过故事或者是其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人教版初二下学期《What should I do?》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的问题来导入课文,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师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讨论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中,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以自己口述讲解为主,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中心主体,在讲课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单独地进行讲解,没有很好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显现不出来。然而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打破了这一观念,很好地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人教版初三英语《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地方着手,让每一个学生融入课堂中,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喜欢的地方进行描述和概括,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处于一种主体地位,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其在课堂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4. 总结

在全国语言文化交汇贯通的时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是每一个学生都必修了解和掌握的。在初中阶段,初中英语教师要学会互动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多余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苏英凤.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问题及方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6).

篇5

案例一:这次去年一次“绍兴县英语学科新教师课堂教学观察研训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一位来自华舍实验中学的周懿老师的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对于外出借班上课,最怕遇到一个不活跃的班级。而不幸的是周老师恰好遇上了。在上“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这一课时,以一张自我介绍的表格引出今天的重点:描述自己的个人信息。看到了学生没有多少反映,有些急了,于是问“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学生对“Yes,I am”这个回答也十分吝啬。但周老师很快调整了方法,就抓住了那几个说“Yes”的同学,主动邀请他们,与他们握手,这样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全班同学得到一个讯息“我也能答好”。自然有了学生的热情配合,学生积极性提高,上课得心应手,十分成功。

分析:周老师能及时抓住信息,这个班的学生不是太热情,并且能及时做出调整。让老师自己下一个台阶,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我常能听一些同事抱怨:“现在的学生真差,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不知道他们怎么学的?”“这么简单的方法也理解不了。”当然这些也许只是老师一时的唠叨发泄,但深想想就会发现,学生怎么学的、怎么想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难道不是老师们日常应该关注的问题吗?如果我们都不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从教学角度而言,我们怎能做到有针对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呢?提高教学质量又从何谈起呢?

作为教师,我觉得不妨做个换位思考,总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了教师就忘了自己也曾经是学生的事实吧?其实只要我们善于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去理解和运用教材,从而选择最具针对性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真正协调好“教”与“学”的双重角色,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新老师来比较陌生,可能他们对自己的教师却十分配合,那作为老师就得千方百计地走进学生心里,认为这老师重视我,自然就会在课堂上喜欢多表现自己了。

边欢笑边学习

这是一堂七年级上册的英语课“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执教者是王坛镇中优秀教师郑斌老师。他以伴随学生成长的神话剧《西游记》为导入,播放了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自然引出孙悟空喜欢吃水果,教授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名词。当学生对水果已经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孙悟空开始了“west Journey”,在西天取经路上,遇见了西方的美食:hamburger,salad,French fries(tomato),salad and chicken等。在做练习训练时,郑老师不是简单给学生一个命令,如“practice”,而是用上了孙悟空的独特本领“火眼金睛”,学生用这“火眼金睛”来做练习,学生愿意,也想成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所以一定努力地去做。同样在听力部分练习中,用上了“耳听八方”。在孙悟空西游途中来到了我们的学校,想听听你家庭成员的喜好。因为他还得把地上的情况如实汇报给玉皇大帝。也就是最后达到了写的目的:写一封信或一个report给孙悟空。

分析:仿佛是带着学生一起又重游了孙悟空的一路成长。从花果山到西游,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上一堂课容易,上一堂好课却很难,最难的是那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如何巧妙的、不漏痕迹的设计这条主线,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话题。有的老师上课板块很清楚,却感觉像一盘散沙,连不到一起,抓不住学生的心,缺少的便是那条主心骨,那条贯穿始终的课堂脊椎。童话作家奇妙的想像和他们笔下的道具,具有魔力般的神奇,让多少孩子向往,“如果我也能拥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和法宝该多好了!”孩子的心声告诉我们,将童话般的想像、神奇的法宝和动人的童话故事请到英语课堂上,满足孩子的愿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边生活边教学

一次英语课上,教学内容为“Do you like bananas?”的第二课时,让学生通过第一人称的掌握来学习第三人称的表述。真好我们班级有个双胞胎兄弟,我先让哥哥来说一下自己的喜好以及父母的喜好。但当哥哥在表述的时候,弟弟却时不时地皱眉。我马上抓住契机,让弟弟来表达不同意见。其他学生在兄弟之间的较量中,填写了他们兄弟以及他们父母的喜恶的食物,轻松又诙谐中简单掌握了第三人称的表述。

分析:如果光光是哥哥的讲述,学生对第三人称的用法印象不深,但这个小插曲让学生既能捧腹大笑又能掌握知识。于是我们经常要提倡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目前,初一英语(新目标)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运动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我们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述的方式。如“My name is Wei Hua”,“I’m l.3metres tall”,“I’m ten”“I’m from China”,“I like to play basketball”等。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所需了解的教学内容。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例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和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teacher”“This is my mother,she is a doctor”.“This is me,I am a student”等。

3.学校的校园生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如:classroom,library,gym,office,stairs等等,都是学生很想学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

“六边”教学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要求教学手段也相应的多样化,从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让生活走进课堂。

1.凭借生活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学《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课,我精心布置了一桌丰盛的餐桌图,让学生选出自己早餐最喜欢吃的食物,然后上台表演,说出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运用“I like ……for breakfast.”通过学生的表演,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了解大家的饮食习惯。同时复习了句型“I like ……”和“I don’ t like ……”巩固了大量的关于食物和水果的单词,为后面的学习What’ s for lunch,What’ s for lunch作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