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26 04:0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保障措施;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3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贸易中的保障措施
(一)保障措施涵义的界定。WTO《保障措施协议》中的保障措施是指成员针对未可预见的急剧增长的进口,为补救国内产业因此所受到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而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一般表现为提高关税、进口数量限制或二者的结合(如关税配额)。也就是说,世界贸易组织给予了成员国在特定条件下例外(免于)承担其相关义务的权利。通过这种免责机制,赋予各成员一种救济权,即当一成员因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原则而出现进口的急剧增长,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可以合法地采取进口限制措施,而不必履行原先承诺的关税减让原则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以救济本国产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免责机制,WTO各成员才可能有充分的信心和胆量,通过不断地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
(二)保障措施实施的条件。《GATT1994》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议》规定了实施保障措施的三个实体条件:(1)存在某一产品的进口大量增加;(2)进口方存在相关产业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3)该进口增长导致了进口方相关产业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实施条件要求,只有当(1)和(2)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时,才可以启动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的启动仅仅是基于进口数量的急剧增长,而和商品的成本与价格没有关系。对出口国来说,即使你进行的是公平条件下的竞争和贸易,也有可能遭遇来自进口国的设限,这一点正是保障措施和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最大区别。从这个层面上说,保障措施是对公平贸易的一种伤害。为了避免WTO规则中的这种尴尬,在《保障措施协议》里,又规定对于采取保障措施的进口国应履行通知义务,通过“通知、磋商”,以给出口国进行相应补偿,或允许出口国采取报复性措施,以降低出口国的经济损失。
二、我国出口遭遇保障措施现状
(一)针对中国产品的保障措施状况。据新华网报道,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共86起,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20.5亿美元,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日益严峻。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8年1~6月,国外对华共启动4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23起。其中,涉华保障措施3起,同比减少2起;特保2起,同比增加2起。实施保障措施的国家包括日本、阿根廷、美国、韩国、波兰等。尽管从案件数量,涉案产品的出口金额看,目前我国出口受制于国外实施保障措施的情况还不算很严重,但随着WTO成员实施保障措施数量的逐年提高,今后国外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将可能越来越大。
我国加入WTO以后,出口产品因能较全面地享受多边关税减让的成果,且能更大程度地享受多边机制对非关税壁垒约束带来的益处,其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显现,一些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将是可以预期的情形。相应地,我国出口产品对进口方国内产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这势必会导致进口方国内产业对我国出口产品更大的警觉和提防。另外,由于我国“入世”议定书中有允许成员对我出口产品采取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承诺,“入世”后WTO成员纷纷加强了对华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立法工作。这些立法主要是大幅度降低了立案标准,同时,可以仅针对我国。据统计,已有美国、欧盟、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制定了对华产品保障措施法规条款。目前,针对我国入世议定书发起的特保措施已成为“入世”后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问题。
(二)保障措施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保障措施实施条件的漏洞。保障措施案件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实施条件存在漏洞,明显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进口大量增加。《保障措施协议》规定:“增加”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绝对增加,即当期进口比前期进口大时,可认为进口增加了;二是相对增加,即某一类产品由国内生产一部分,由国外进口一部分,当国内生产的那部分数量降低时,国外进口部分相对来说增加了。但对“大量增加”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量标准来进行衡量,尤其是对“相对增加”的解释,有贸易保护的嫌疑,更有可能导致实践中被滥用。
(2)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进口方存在相关产业的损害不一定构成进口方适用保障措施,必须当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程度。对于这个“程度”在《保障措施协议》里也缺乏可量化的指标,从而使其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
(3)产品进口增长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不可预测因素;二是承担WTO义务。“不可预测性”过于模糊,难以确立援引保障条款的客观标准,也更容易被进口方作为采取保障措施的借口。
2、保障措施实施的便利性。首先,保障措施是比较容易启动的贸易保护措施,其前提条件只要求某一产品进口量的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进口国可以采取限制进口数量或征收临时性进口关税的手段,缓解进口对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而不需确认进口产品的价格是否低于正常价值,因而在操作上比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更为便利;其次,保障措施作为政府的行政干预手段,既是简单明了的,又是比较容易执行的。如,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规定,总统所采取的行动不属于联邦法院司法审议的范围。即当美国总统应国内相关产业请求需对某一产品采取进口保障措施时,不必经过司法程序,这样就可缩短决策时间,使保障措施尽快发挥作用。
3、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保障措施的援用方更有利。根据《保障措施协议》,保障措施的援用方有义务与被援用方进行《保障措施协议》下的补偿磋商,但却没有义务达成谈判结果;同时,虽然援用方可能败诉,但只要它及时取消有关措施,它也无需给对方提供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补偿,更不可能被对方授权报复。所以,虽然援用方在法律上和道义上失败了,但在经济上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对保障措施的被援用方(受影响的出口方)来说,尽管可以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得到胜诉的结果,但令人遗憾的是,WTO为胜诉方提供的法律救济很有限。首先,虽然援用方有补偿磋商的义务,但却没有相关的强制性的规定和机制使被援用方得到相应《保障措施协议》下的补偿;其次,虽然被援用方可以实施《保障措施协议》下的贸易报复,但是报复毕竟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其威慑意义更强于现实意义;再次,《保障措施协议》下的报复存在着很多法定条件的限制,而报复的实际使用及其效果也取决于被援用方的实力。
4、限制敏感性商品进口的有效工具。目前已经进行的保障措施调查所涉及的进口产品,按类别可分为五矿化工商品、农畜产品、轻工制品、机电产品和纺织品五大类。其中,五矿化工、农畜及轻工三大类产品是保障措施重点针对的对象。因为五矿化工、农畜及轻工等行业往往容纳着大量就业,要求政府予以保护的呼声很高,这些产品对于各成员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农产品至今尚未完全回归主流贸易这一点,也反映了各方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审慎。可以预测,随着农产品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针对农产品的保障措施会愈发增加。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敏感性商品,无论从产业基层还是到政府高层,要求保护的愿望和实施保护的倾向都一直存在,在不能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后,保障措施――这一WTO原则的例外,将会偏离其初衷充作新的贸易保护的工具。
5、歧视性的针对中国的过渡性保障措施。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明确规定中国认可“WTO成员的保留”和“针对中国的过渡性保障措施”。前者允许WTO成员保留对中国大量的过去的违反WTO规则的做法,包括配额、高关税、特殊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后者则赋予WTO成员针对中国产品歧视性的实施保障措施的权利,而且实施条件较保障措施协定规定的条件更为宽松,即只要造成“市场扰乱”就可以实施,实施保障措施时也无须补偿,中国也不得就此向争端解决机构申诉。而且,中国在其他成员采取保障措施前的磋商程序中还可能被迫接受采取自愿出口限制的要求。对于中国而言,在长达12年的时间内,中国可能面临其他成员的歧视性保障措施。
三、应对国外保障措施的策略
(一)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我国加入WTO之前,我们所遇到的国际贸易纠纷只能寻求双边解决的办法,而不能诉诸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其最后的处理结果往往对我们是不利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WTO成员身份,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保护我国的正当利益。2003年底美国钢铁保障措施败诉的案例,对我们是一种鼓舞,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充分采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或以争端的多边解决为威慑,寻求通过双边磋商解决我国与其他成员在保障措施方面的贸易争端。
我国在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韩立余的研究统计,“入世”近7年来,中国只提出2件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投诉。第一件是2002年3月,与其他7个WTO成员同诉美国钢铁产品的保障措施,最终胜诉;另一件就是2007年9月,就美对我铜版纸同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初裁提出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后来矛盾提前化解。
(二)加强对WTO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已裁决案件的研究,积极应对国外的保障措施调查。保障措施相对于反倾销而言,我国企业和产业组织还比较陌生。但我们应克服畏惧心理,吸取反倾销应诉不积极的教训和借鉴反倾销应诉成功的经验,积极应对国外的保障措施调查。首先应深入研究WTO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研究既往案例中申诉方和被诉方的控辩内容,以便为我所用。同时,积极介入与我国相关的国外保障措施调查。一方面通过提出与申请调查的进口方国内产业不同的信息和观点,使进口方调查当局不可能仅凭单方面信息得出结论;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介入调查过程,可以更多地提出要求对方评估的相关因素,这样做既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最终调查结果的公正性,也会在客观上对调查机构做出肯定的产业损害裁定增加更大的难度。此外,通过企业和产业组织的积极游说,获取当地进口商和消费者的支持,进而影响到最终的裁决结果。
(三)明确产业范围,细化行业组织职能,建立有效的出口预警机制。我国出口商品遭遇保障措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同类出口商品集中在某一国家市场。这样,势必会造成以下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引起进口国相关产业的高度警觉与提防;二是面对有限的市场,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在没有技术及品质差异的前提下,价格之争就在所难免。最终的结果是难逃反倾销的桎梏;即使没有倾销之实,也会落入保障措施的陷阱。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来规范我国的出口秩序,避免出现同类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情况。
预警机制的建立依赖于政府、协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就政府层面而言,贸易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重点产品的出口情况跟踪,及时对产业部门提供总体出口信息,特别是当某一产品在短期内集中地进入某一市场的情况下,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还应结合进口方的市场容量、相关产业的状况及政治原因等因素来考虑,因此政府的驻外经商机构也应注意了解所在地市场和相关产业的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就产业部门而言,作为市场的主体,他们更关心本产业的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和竞争状况,但要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本产业发展的各种具体数据,非单独企业力所能及,在这方面,产业协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产业”的概念。WTO规则中所讲的“产业”并不像我们平常理解的一二三产业那样宽泛,它是一个具体到某一产品的概念。在我国,预警机制作用的发挥还在于有一个职能更为专业的产业中介组织的产生。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一、引言
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和网络的广泛不分国界,金融的国际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一体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关税和贸易壁垒都在逐步的减少,而且在WTO框架的保护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救济的方法越来越是重视了,其中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成员国的成员采纳的最多我措施。《GATT1994》规定了当进口产品对进口成员方造成损害时允许进口成员方可以采取这三种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安全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贸易秩序。为了更好的把握和理解这三种措施,并为我们自己所用,本文对它们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
二、定义
《反倾销措施协议》对倾销的定义是: 如果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中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 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而反倾销是一种抵制方法,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才采取的方法;一般都是征收一些税收和附加税;反补贴是一国所采取的的保护措施,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可以健康稳健的发展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保障措施是一国所采取的行政方法,也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是在别国的进口猛激增的情况并且对自身国家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和威胁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保护本国的措施。
三、三者的分析比较
1.其共同点
方法措施的操作都要求其行为已经对自身国家的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和威胁了;都是在进口数量的猛增的情况下所发生的;都存在着进口和损益的因果循环关联,所采纳的出于本能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方法都受到WTO体制的保护,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对本国的损害和威胁,是自身国家的产业能够顺利、安全、有序的进行贸易往来。
2.其不同点
(1)在性质方面上
保障方法所采取的对进口产品的限制的操作,是在公平贸易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而反倾销和反补贴这两个方法措施的实现的目标就是阻止甚至遏制这种不公平的贸易竞争,它们的操作实施是在公平竞争贸易的原则下实现的,以此期望可以给成员国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可见,保障方法实施的情况下,其成员国的进口增加时一种正当合法的行为,因为这是他们本身所应享有的权利;而在剩余这两个方法下所进行的贸易往来,增加的进口产品属于不正当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的,只因为他们违反了所规定的要进行公平贸易竞争。
(2)在调查方面上
①在损害程度方面上
根据世贸组织的观点,“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阻碍)”是保障措施实施的前提条件,要求是比较严厉的;而相对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实施的要求比较轻。这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程度上,当保障方法受到损害的时候是已经严重到如果不采取方法是话是不能弥补修复的,而其它两个方法的损害程度仅仅是不严重而已,没有那么严重;范围上,前者多强调的是整个行业,范围比较大;后两者所强调的是细节性,范围比较小。
②在调查程序方面上
保障方法相对于其它两个是比较严厉的,它规定进行操作实现的一方必须要将其所要采取的行动或者措施提前告知规定的委员会,通知对方可以进行磋商。因此,它的实现调查过程有比较清晰的透明度;而其它两者在调查的步骤上使类同的,要求其成员方要履行其告知的义务,但在时间上和内容上要求是相对宽松的。
③需考虑的要素和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规定上
保障方法得以操作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进口产品数量的猛增,对此方法进行操作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此方法的操作来调节自身国家的产业结构,使其自身实力得以增强,以便巩固和提高其国际地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对本国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而其它两种措施的实现除了对产品数量考虑之外,还需要考虑其成本和别国的产品价格等因素,而且这两种措施的实施只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某一个产品才去实施的措施,目的只是为了减轻别国对自身国家企业的发展造成的不良作用。前者的措施是积极性的,后两者的措施是被动去实施的。
(3)在实施方面上
①在实施范围上
保障措施的实施针对的是某一产品的输入,没有问国家是哪一个,只是说产品,体现了非歧视性;后两者针对的是国际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那么实施上就没有最惠国待遇的约束条件,那么就可以针对某一国家的进口产品,还可以对一些不同的企业实施差别歧视待遇。
②在实施期限方面上
保障措施的操作采纳的临时期限为200天,而后两者的操作实施临时期限是4个月。前者的最终操作时间是不超过4年,但是仍然有必要用这个方法来阻止受损害或者保护需要得到补偿的产业的话,或许有证明显示这个产业在进行修整,有这两种情况发生的话是可以延长其期限的,但延长期限不是无限而只有不超过8年;后两者的实现期限不得超过5年,在特殊的情况下是允许适当的延长期限,取消或者继续使用是看有没有存在倾销或者补贴行为的。
③其适用的措施上
保障措施的操作方式是比较多的,如实施关税、进行数量上的限制、对关税进行配额等;而后两者一般只有实行反倾销税收和反补贴税收。
④在补偿或者报复方面上
保障措施的操作实现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若是出现了权益受到损害,那么出口的一方就有权利提出补偿,若是就补偿过程中双方达不成协议的话,那权益受到损害的一方就有权利进行实质上的对等水平上的报复行为;而对后两者的措施进行操作,是针对的国际上的不公平竞争,来维护合理的秩序以希望保护自身国家的产业,因此就不存在对出口一方的利益的补偿问题,那就不没有权利实施报复行为。
⑤在实施难度和频率方面上
这三者中实施最为频繁实施且难度最容易的的是反倾销,因为它具有合法的形式、实施起来比较容易、实施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的排斥外国的产品进口,并且不容易招致外国的报复等一系列好处;排名第二的是保障措施,从上述理论知道它实施的前提条件比其他两个都严格,且要求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和必须对出口国有补偿性,若是不补偿就有权进行报复,其使用频率相对而言是较低;最后实施难度且使用频率最低的是反补贴,因为它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禁止性补贴、可诉性补贴)、有许多补贴是隐蔽的,不容易收集到充实的资料和证据,而且它是政府补给行为,采取的措施行动比较容易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故此措施的实施是不容易成功,使用频率最低的。
⑥在实施成本的方面上
保障措施是在公平竞争下实施的措施,原则上规定需要给予出口方一定的补偿且在补偿协议不可磋商情况下对进口方实行报复,在此情况下成本是比较高的;相对而言,剩下的这两个措施由于针对的是不公平的贸易竞争,故没有要求进口方必须对出口方进行补偿和也没有实施报复的权利,因此,成本是比较低的。
3.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上
相比较而言,反倾销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态度是比较简单模糊,不清楚的。在征收反倾销税后会影响发展中国的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实施之前应尽力寻求“建设性补救的可能性”;保障措施协议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的利益作了较充分规定:进口国只有在从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进口量超过(低于)某一产品总进口量的3%,才能对其采取保障措施;反补贴的规定是最为详细的,主要有三方面:(1)延长取消禁止性补贴的过渡期;(2)放宽适用可诉补贴纪律;(3)微量补贴规则。
4.在适用原则上
保障措施在原则上是有非歧视的要求的,那么就是要求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够对任何国家的进口产品有歧视待遇。而且WTO框架下有明文规定的说不论其来源是哪个国家不可以针对其进口产品,如《保障措施协议》中就有;但是反补贴和反倾销却是和保障措施相反的,它们都是对特定国家的产品进行征税的,因为不受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束缚。简要概况如上表所示。
由上所讲,可以知道这三个措施在国际贸易保护中占据很高的地位,是保护成员国国内产业安全的主要手段,它们既有相似也有不同,所以在利用利用者三个措施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开来,做到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到一方面随着关税的进一步降低,会有更多外国的商品和服务涌入,国内的一些产业难免会遭受一定损害甚至是严重的损害或阻碍,今后中国保护措施的运用会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引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的加强,其他WTO成员国相对的为了防止我国产品冲击其国内的产业,也会发起针对我国产品的保护措施。
对我国而言,保护措施利弊并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正确理解、运用有关的规定,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开放市场和保护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保护国内产业的安全。
(1)在应对保护措施实施的程序和条件及为自身合法权益进行争辩时,应该勇于呼吁,积极应诉,主动的向科研机构咨询,寻求对策。
(2)积极主动的加强同一体化组织的联系,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减轻贸易争端压力。
(3)学会合理、谨慎、有度地利用保护措施,保护国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学会未雨绸缪,做好预警。
(4)对进口国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在使用保障措施时要注意不仅要考虑本国的情况,还必须考虑到可能造成的“打击面”以及本国是否能够承受相对应的报复。
(5)适度控制出口数量,不能单纯追求出口产品数量的增长,应该以技术创新为后盾来增加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以此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6)积极研究以往的案例,吸取经验,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合法的权益。
(7)做到信息的及时更新,及时收集、争论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适时改变出口策略以规避可能的风险。
作者:何浪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16年4期
篇3
我县现有中型水库10座,蓄水能力为9610万立方米,占全县蓄水能力的50%,防汛任务重。针对今年防汛形势及各水库现状,我们采取了如下安全保障措施。
一、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加强水库防洪调度。各水库严格按照控制运用指标,坚持以人为本观念,科学蓄泄洪水。主汛期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主汛期过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关闸蓄水,保证来年春灌。
二、加强值班及防汛信息汇报制度。汛期各水库24小时有人值守,每日早6时向县防办汇报降雨、蓄水及工程运行情况。
篇4
关键词 保障措施 公共利益 对等性问题
作者简介:杨磊,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029-02
纵观整个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都未对保障措施的含义达成统一的共识。笔者认为主要是指WTO某成员国认为已经或者正在进口的产品数量急剧增加,进而严重威胁或损害该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行业时,进口成员国可以通过采取关税、数量限制、终止关税减让等手段采取的措施。
一、保障措施制度的价值界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然流动更加迅速。由此可见,贸易自由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贸易摩擦纠纷不断,保障措施频频被一些国家用来保护国内相关行业利益,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保障措施被经济学家们视为对贸易自由制度的博弈结果。一方面,各成员国追求政府的租金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考虑经济收益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达到社会产出最大化,这就构成了一个两难困境。只有当产出最大化与租金最大化的综合利益大于成本的时候,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从中国加入WTO组织的贸易实践中,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贸易体制与降低国际贸易交易费用的自由贸易体制之间历来存在冲突,而保障措施作为紧急措施,通过提高关税或数量限制来保障国内经济利益,是一种高效率的贸易制度,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保障措施的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一)保障措施制度的渊源
保障措施经历了从单边主义、双边主义到多边主义的发展过程。最早进行保障措施立法的是美国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规定在出现“紧急情势”的情况下,美国可以偏离协定义务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后来发展到双边国家,1942年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的《互惠贸易协定》中,主要是关于缔约国因承担约定义务而对自己国家不利时,可以采取全部或部分的免除义务的措施,被称为逃避条款。
1947年在起草国际贸易组织章程的过程中,保障措施条款经过修改被引进了当时的关贸总协定,后来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各成员方达成《保障措施协定》。这个协定加上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9条涉及到的保障措施的基本制度,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保障措施制度主要组成部分。
(二)保障措施制度的内容
《保障措施协定》由14个条款和1个附件构成,前9条确立了可操作的保障措施机制,后5条是使这个机制得以公平、有效运行的保障。
GATT1994第19.1(a)条规定实施保障措施需要构成四个要件。第一是因不可预见的因素存在,第二是进口激增,第三是因进口对进口成员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第四就是进口激增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保障措施制度的执行
首先是非歧视原则,《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2款要求“实施保障措施不受产品来源国的限制”,即只仅仅针对这种产品,并不是歧视的针对某个国家。其次其他一些条款也对保障措施的实施进行了约束性规定,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产生的负面作用。
二、 保障措施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保障措施制度实施的相关数据分析
从世贸组织官方网站收集的数据经过整理可知,从1997年到2012年,这15年期间有关发起保障调查的案件达330件左右,但是其中仅有43个案件的成员方依据《保障措施协定》提出磋商的请求,其中仅仅只有10个案件当事双方达成了谅解协议,其他的都实施了保障措施。
首先,为什么提出磋商请求的国家这么少?其次,提出磋商请求后达成和解备忘录的比例仅只有23.26%。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针对成员方根据《保障措施协定》提出磋商请求较少的情况,笔者认为首先是各个成员方国家对WTO及相关协定内容的不清楚而造成。上文提到过保障措施制度是由单边主义向多边主义发展而来,有的国家甚至没有保障措施的立法,对于新加入的成员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悉。其次,有关保障措施实施程序在实践中执行状况与理论有较大区别,特别是关于一些原则、模糊性的规定,如:《保障措施协定》第12条第1款关于成员实施保障措施应立即通知这个决定。其中的“立即”规定的时间是多长,就会引起成员方的理解歧义。这也将导致另一成员方在应对这样的突然袭击显得素手无策。再次,在进口成员方调查进口数量与造成后果的过程中,对于它国的数据调查范围、计算方式及法律认定上,缺少相关经验及证据反驳。最后,针对磋商请求,协定的规定并不具有权威性,只是尽量鼓励成员方通过充分磋商达成谅解。
第二,提出磋商请求的案件中,最后达成协议的比例也依然是那么低。第一,保障措施是针对公平的贸易行为,各当事方都会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这个利益的平衡点很难达到。第二,协定规定磋商的内容范围不全面。磋商内容一般只涉及到成员方所提供信息的审议和贸易补偿问题。对于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和时间及对于实施措施后是否变相进行报复却没有在这个讨论范围之内。第三,有的国家也会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由进行诡辩,公共秩序这也是个争议的焦点,虽然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因公共利益而成功抗辩过保障措施的实施。
(二)保障措施制度的案例分析
笔者选取了1996年韩国奶制品案,1997年美国小麦面精案,1999年印度丙酮案,1999年新西兰及澳大利亚诉美国羊肉保障措施案,2002年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五个典型案例来进行探讨。
1.未能预见的发展。“未能预见的发展”指进口成员方在承诺义务时没有预见的发展, GATT1994第19条第1款(a)项中对其进行了规定。虽然对于实施保障措施的前提条件是进口激增、造成后果并存在因果关系,其实在很多案例中都存在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主要 集中在成员方在实施保障措施时是否需要证明进口增加是未能预见的发展的结果。在1996年韩国奶制品案中上诉机构的裁定明确了成员方有义务证明这一点。2003年美国钢铁案也再次认定“未预见的发展”属于事实问题,应予以证明。虽然不是为实施保障措施的独立条件,但是一个必须被证明的事实。实践中美国及其他国家却以金融危机、币值持续升值等一系列借口来对抗,对于未预见的发展很好确定,但是对于未预见的发展如何导致进口增加这却是需要各成员方要有充分的逻辑来证明。
2.进口增长。GATT1994第19条第1款(a)项及《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1款对进口数量的增长规定了严格的条件,进口增加的比例和数量必须是最近的、突然的,增长达到剧烈和重大时,进而才能采取紧急措施。但是协定并没有对调查进口增长数量的时间及分析做出具体的规定。从实践中的案例可以看出,进口数量增长不仅仅是数学上的增长就能认定,而是这样的增长还必须导致国内行业的损害或损害威胁。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实施保障措施的核心要求,当然也是争议的焦点。《保障措施协定》第4条第2款(b)项中指出,当增长的进口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导致或威胁导致严重损害时,主管机关必须证明其他因素导致的损害并未归因于增长的进口之上。也就是需要成员方的主管机关证明如何将这些其他因素区分开来。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需要证明进口增长的趋势与损害结果的不利趋势存在同步性,同时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及逻辑性。
4.通知义务。《保障措施协定》第12条是关于通知义务。通知内容除了内容具有完整性外还要及时性,要求成员方立即通知相关机构及利害关系方。但是对于“立即”的具体时间却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以至于在时间中经常出现歧义。在1997年美国小麦面筋保障措施案中,美国发起保障措施调查与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时间上相差16天,被上诉机构认定为迟延行为。那么超过多少天才不属于立即呢?这是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三、 完善保障措施制度的设想
(一) 各国要加强对国际协定的理解及运用
针对各国发起保障措施的磋商请求比例较小的情况,各国要加强对GATT相关协定及《保障措施协定》的了解,培养相关法律人才及经济学综合人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灵活运用。至今,美国、欧盟与加拿大等很多国家都确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障措施立法,但是有些成员方甚至没有保障措施相关方面的立法。除了成员国自身的努力之外,世贸组织的保障措施委员会也应给与相关指导与建议。
(二)保障措施协定完善相关模糊条款
首先是《保障措施协定》第12条第1款关于成员实施保障措施应立即通知这个决定。其中的“立即”应详细规定一个最长期限,笔者建议不超过3天,特殊情况如因网络信息不畅,最迟不超过5天。这给各成员方留下相关信息与应对措施准备的空间。其次是关于GATT1994第19条第1款(a)项中“未能预见的发展”,这个规定在《保障措施协定》并未体现,在实践中,这都是一个需要被证明的事实,可以在协定中对未预见的发展进行详细界定。再次是《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1款对进口数量增长的规定存在缺陷。对于调查的手段方法,计数手段及时间应做出具体规定,并要求提供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的数据证明。最后关于协定第12条第5款关于磋商请求的条款,一般是根据发起保障措施调查通知后进行磋商请求,这个前提需要建立在调查是正确的基础上。欧盟第一步就是进行信息提供与磋商,证明发起调查的正当性,这点值得借鉴。同时磋商内容可以进行扩大,如:进口条件、趋势、相关产品的经济环境等方面。
(三)保障措施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建议
《保障措施协定》第14条是关于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法律依据。该条也规定保障措施争端的解决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框架之下来解决。这样就给成员方提供了多元的选择方式。笔者认为应多发挥保障措施委员会的功能与作用。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保障措施协定》第13条规定在货物贸易理事会下设保障措施委员会。这个机构的设置主要职能是关于对保障措施的监督。上文提到过在磋商过程中,该委员会应给与相关指导。但协定要求依成员方要求才提供协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该机构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监督的功能,同时也应在争端解决中发挥能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一、保障措施构成要件与企营销思想解析业营销行为
一般来说,WTO的保障措施有三个构成要件:
1.进口产品数量的增长。包括相对于进口国同类产业生产而言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的增加。其中相对数量增加指即使进口产品的数量没有增长,但由于进口国同类产业的产量下降而导致前者与后者之比增大的情况。
2,进口产品对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判断标准要求评估影响该产业状况的所有客观和可量化的因素,特别是有关产品按绝对值和相对值计算的进口增加的比率和数量,增加的进口占进口国市场的份额,以及销售、产量、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利润和亏损及就业的变化。
3.进口数量增长与进口国国内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一般因果关系。保障措施协议只象征性地强调,如进口增加以外的因素正在同时导致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损害不应归咎于进口产品的数量增加。
与反倾销相比,保障措施3个构成要件中缺少低于正常价值销售的条件,代之以进口产品数量的增长,进口数量在贸易自由化及企、营销管理中的敏感性,即:企业不论采取何种价格营销策略,只要给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就可能面临进口国保障措施的限制,从而使进口数量或市场份额存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对出F-I围企业而肓,不得对口国企业来说,其已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应得到尊重。这实质是WTO宗旨的双赢思想在多边规则中的体现。
二、保障措施构成要件中的营销思想解析
1企业应根据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是否进入一国市场。面对市场全球化,进口国市场的外国竞争已不局限于一国或一个企业。在多数情况下,进口国市场容量有限,诸多外围竞争者进人陔国市场,难免不会对其市场供求芙系及价格产生不利影响,而基于产业安全考虑,任何一个理性国家和成熟产业都不会对此熟视无睹。在此情况下,企业仍决定进入该闰巾场,会使自己面临保障措施的复杂局面。也就是说,企业要改变只根据己的生产能力或库存状况决定是否进入一国市场的营销决策思维。
2.企业应根据进口国产业结构状况决定自己的营销开发战略。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加快,WTO倡导贸易自由化并不是为企业创造处理过剩生产能力和剩余产品的市场,保障措施目的不是限制国际市场竞争,析是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增加该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幅度和深度。换之,当进口国产业结构处于渊整期时,企业要凋整自己的营销开发战略,有针对性地以新产品或产品差异化优势适应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若企业自身面临牛产能力过剩或库存严重的状况,理智选择是转移目标市场,而不是用现有产品填补进口国因产业调整而预留的市场空问。
3.企业进入一国市场的速度应循聱序渐进。过快的增速会导致其在进口国销量的大幅增加。这虽有利于击败对手,但基于双赢的现代自由贸易强调的是互存共赢,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是有条件的,至少不能用来淘汰一个国家、进口国的一个产业或多数企业。在适应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更需调节自己产品产量与销量的增速。当然产业结构调整仅靠一个企业配合是不够的,当自己放慢增速而其他企业却加快增速时,进口国仍有可能实施保障措施。企业此时不应过于计较市场份额变化,重要的是在进口国市场有一席之地,及时或加快实施以赢得顾客忠诚为核心的营销计划。
4.企业要根据W To宗旨的双赢要求随时评价其营销行为对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营销管理发展趋势之一是强调企业在竞争中的伦理或社会责任。按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要求,是做正确、公正、公平的事情,避免给各方造成危害。此危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特指对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危害,也就是保障措施所指的损害。为此企业应注意的不是别的企业怎么做,而是本企业应如何做,做对双方有利的事情。这需要企业将双赢观念引入营销管理,时时评价营销计划的执行效果,据此对其营销行为加以控制。
5.企业评估营销蓑略实施效果不能忽略对进口国产业的不利影响。对进国产业的不利影响有多方面,但关键因素是进口产品数量:数量增加往往表明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增加,相应地进El国产品市场份额减少,有可能导致其产业状况一系列消极变化。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应是利润或利润率增加,而不只是市场占有率提高。尽管许多情况下营销目标实现的过程伴随市场占有率扩大,但由此得出结论说,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必然带来企业利润或利润率增长,则不尽然。
6.企业在进口国市场降价促销应慎重。企业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很容易采取低价以至持续降价的做法。结果往往导致企业以利润为核心的经营目标的偏移。事实上降价促销及竞争并非高明策略,任何人都能想到这样做,而不需要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创新精神。而如果企业缺乏营销远见,即便成本降低了。也不能增加收人。可见保障措施的实质在于修正这种偏移。即通过制止进El产品对进口国市场的过分抢占,逼迫企业尽可能寻求非价格竞争优势,实现WTO宗旨的双赢要求。
三、中国加入文件中有关“保障措施”规定的营销含义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l6条规定了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中国加入WTOT_作组报告书》第242段规定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殊限制措施。这些规定虽与《保障措施协议》和《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一些原则有偏离,但仍属保障措施范畴,其蕴含的营销思想基本一致。
1.表面上只改变实施保障措施必须遵循最惠国待遇的要求,但事实是在特别保障措施中,产业损害被市场扰乱概念替代。换言之,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不以产业损害为标准,无需“评估影响该产业状况的所有有关的客观和可量化的因素”等,代之以市场扰乱标准,只看数量和价格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只要进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份额和数量快速增加,同时伴随对进口国相同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就可视为对进口国市场相同或相竞争的产品行业造成市场扰乱。从而大大放宽特别保障措施的适用条件。
尽管特别保障措施是针对中国产品出口快速增加或中国企业过分抢占市场份额而制定的,国内有关学者对此感到“非常的震惊”,并认为在GATF和WTO“历史上也没有过先例”,但这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中国企业反思自己营销竞争行为的良机。它在提醒中国企业,参与贸易自由化竞争不仅要制定正确的价格营销策略,还应避免形成对市场份额过分抢占的局面,实施循序浙进和双赢的营销竞争战略。它与保障措施的差异是,这种提醒过去隐含在相应规则中。现在成了中国的承诺与意志。
2.《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针对纺织品限定了企业出口的增速。是针对中国纺织品的市场扰乱行为而实施的特别保障措施。该措施强调,市场扰乱行为既可以是中国企业直接出口的纺织品,还可以是原产自中国企业而被转口(间接出口)的纺织品。一旦进El国因这些纺织品构成市场扰乱而要求磋商时,中国有义务将被控纺织品出口数量增长限定在一定基数的6%一7.5%以内。若磋商不能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提m磋商一方可按此比例对磋商涉及的纺织品实行限制。
虽然全球范围内的纺织品配额限制取消在2005年已成定局。但对中国企业而言,新的数量限制已由第242段的规定建立起来。问题不在于这对中国纺织产业是否不公平,而是作为第一纺织品大国今后应怎样发展!事实已告诫中国企业,纺织品出口与转口必须有节制和有序,配额取消不意味着进口国纺织品市场可任意抢占,应顾及其他纺织品出口国的利益及进口国纺织市场的承受力!值得注意的是,纺织品的特殊保障措施仅是数量限制,而不是价值总额限制。这实际上指出了中国纺织业的出路:走非价格竞争之路。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不要在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上与自己过不去!
四、结论
1.WTO保障措施是限制进El产品对进El国市场过分抢占的规则。实施循序浙进的营销策略是实现贸易自由化双赢的基本途径,既是对WTO成员政府的要求,也是对企业营销行为的显性约束。对中国企业而言,是要在参与贸易自由化竞争中,克服惯性思维,另辟途径,改善在国际市场上不规范营销的形象。
2.尽管采取保障措施与是否低价无关。但数量的大量增加常与价格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还未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正因如此,针对中国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和针对纺织品的特殊限制措施引人了与价格有直接关系的市场扰乱概念。而慎用价格策略可说是有关保障措施向中国企业提出的隐性要求。
篇6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指挥全局的权威的领导机制,是实现普法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前些年,通过各级普法机构的努力,基本保证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工作机构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形成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与本级司法行政部门合署办公,但应作为常设机构设置,配备一名同级副职为专职副主任和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并单独列编。
二、要强化刚性保障机制
我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有些地方也尝试立法。但仅限于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规范,依法治理工作则很少涉及,致使法制建设工作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甚至出现用传统行政手段抓法制建设的现象。因此,国家应尽快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组织、机构、职能、责任、义务等,应确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权威地位。“六五”普法期间,还要进一步健全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评比奖励制度,并用法律法规加以确定,以规范和约束依法治理工作。
三、要强化考核评估保障机制
“六五”普法规划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评估机制,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公开评比结果,普法主管部门每年应根据工作安排,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对连续两年取得考核优秀等级的单位及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单位挂牌整改,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或由普法主管部门建议同级党委,政府予以免职。要建立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领导干部法律素质考察,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核等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年度普法考试不合格,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核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级。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两年未达到合格以上等次的,不得提拔重用。在提升职务或跨区、跨行业转任新职务时,还必须在任前接受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考核。凡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暂缓任命并进行补考。两次考试不合格的不予以任命或不再提请任命,以督促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重视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要强化监督激励保障机制
检查监督是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监督、习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同时,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对查处的违法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限其改正,以保证普法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要通过建立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要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各种奖项之中,广泛表彰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先进集体(个人)。尤其注重对从事普法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逐步改变五年表彰一次的惯例。同时对习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勇于揭发者也要予以表彰奖励,以弘扬正气。
五、要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普法队伍建设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但是,就目前队伍建设壮况来看,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拿我县来说专职普法人员2人(编制在司法局),基层单位多数是兼职人员,这根本不能满足日常普法工作需要。“六五”普法期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列编的形式,彻底解决普法人员不足,不专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新闻队伍,法制文艺宣传队伍,法制宣传队伍“五支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同时加强执法建设,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坚决清除那些违法建纪人员,促进执法状况的全面改善,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学法,守法和依法办事。
六、要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普法经费数额不足,不能到位,不能专款专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六五”普法期间,可借鉴科普法和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加大普法经费投入的做法,由习法行政、财政部门研究出台具体的保障办法,明确提出建立依法治理最低经费保障机制。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用增加。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对普法必用的东西,微机、摄像机等基本设施。
篇7
关键词:发射机 天馈线 技术保障
中图分类号:TN93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天馈线系统是发射机信号输出的主要方式,天馈线系统由天线和馈线两部分组成。天馈线作为信号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技术保障措施对天馈线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1天馈线概述
馈线是发射机与室外天线相连接的信号线,馈线的主要任务是传输信号能量,通过馈线能够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以最小的功率损耗传送到天线的输入端。为了使馈线本身不会因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影响信号输出质量,因此发射机的馈线都要求有屏蔽。
天馈线系统对发射机信号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完整性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天馈线容易受到气候、以及附近信号传输设备的干扰,因此天馈线技术一直是广播电视台致力于研究的重要技术。随着近年来发射机的发展,天馈线技术也越来越系统和规范,提高了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和稳定性。
2馈线的技术保障措施
馈线作为发射机向天线传输信号能量的主要渠道,在发射机系统中的应用类型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平行双线传输线,另外一种为同轴电缆传输线。平行双线传输线是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的,为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传输线功率损耗很大,因此其使用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分别为线芯和屏蔽铜网,铜网有屏蔽和信号输出双重作用,因此其需要接地,这种接地部队称的双导线传输,也被叫做不对称式或者不平衡式传输线。馈线的信号衰减功率随着馈线的直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进行馈线选择时应该根据信号的发射需要合理选择馈线直径和馈线种类,这样才能保证馈线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能够有较低的损耗,并保证输送能量能够满足天线的信号传输需求。
3天线的技术保障措施
发射机天线在接收到馈线的输送的能量后,会将能量转化为电磁波,并向周围或者定性的进行传输。在天线进行传输时,空间波是唯一的一种传输形式,由于地球为圆形,因此大地存在一定弧面,因此当天线进行电磁波传输时会有一定的传输距离限制。
由于电磁波是沿着直线传播,因此为了让地面的信号接收端能够接收到电磁波信号,我们在进行天线传播设置时需要垂直于地面下倾,大功率的发射电台其下倾角度一般控制在10°左右,而小功率的发射电台为了使信号接收端能够接收到信号则普遍选择定向传播。实现电磁波束下倾有电气法和机械法两种方式,电气法是指利用辐射振子改变馈电的方式实现波束下倾,通常是使上部天线振子的馈电超过下部天线振子的馈电,从而使电磁波能够沿着一定的角度传播。机械法则是将天线的角度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使其发射方向正对信号接收方向,以达到波束下倾的目的。
在调频发射台进行信号发射时,为了实现多个频率的发射机同时播出不同的节目内容,我们需要使用一副天线发射不同频率的信号,需要用到多工器。多工器主要有星形多工器和桥式多工器,其中星型多工器由两个带通滤波器和一个星型分支电路组成,这种多工器构造简单,而且比较经济实惠。但应用这种多工器需要注意传输的频率达到要求的指标,对频率相近的信号不能同时有效传输,否则会发生信号共振、谐振和共生,对信号质量带来影响。桥式双工器是利用两个定向耦合器和两个带通滤波器组成的,桥式双工器具有较高的带外抑制度,因此其在广播电视的发射机系统中使用比较广泛。我们在进行天馈线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广播电视发射需要进行天线多工器的选择,以最少的资金实现最优的信号传输效果,当然也可以同时选择不同的双工器,在信号发射时利用高频同轴开关对双工器进行选择。
4天馈线系统的技术保障
本文中所介绍的天馈线技术保障主要是指高频同轴开关进行的双工器选择,为了进一步节约资金并保证天馈线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我们可以选择双馈甚至多馈的方式实现信号传输需要。
利用这种技术,当任一频率的任一发射机工作时,可通过高频同轴开关进行选择相应的双功器,然后再通过主馈将其功率信号送入对应的发射天线进行发射。因此,当任一频率的任一发射机或任一天馈线系统发生故障时,工作正常的发射机可通过高频同轴开关选择工作正常的天馈线系统进行工作。这种备用天馈线的模式,使发射机系统避免了因为天馈线系统故障导致信号中断和不稳定现象,为信号的发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天馈线系统的设计时,不仅需要针对发射机的应用需要合理选择馈线的种类和直径大小,还需要保证天线所发射的电磁波能够被地面接收端接收到,为了实现同一天线发射不同频率信号的目的,我们还需要进行双工器的选择和设计。另外为了提高天馈线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可以采用双馈线甚至多馈线的方式,利用高频同轴开关构建信号传输的多个备用系统,以确保在天馈线发生故障时也能够通过转换天馈线系统实现稳定的信号传输。
参考文献
篇8
1.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的内容
压力容器不同于其它设备,它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它所承载工作压力的要求相比较而言是十分苛刻的,由于压力容器的检验包括对于相邻管道、安全附件、结构检验、设备尺寸等多个方面的检查,所以在温度和压强都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它的安全设计会比其它设备的要求更高。按照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性质分类,压力容器的检验主要分为外部检验和内部检验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部分的检验中,压力容器的检验都是在保障有产品安全性能监督下进行的,对于正在使用过程中的压力容器的检验,安全性能的监督是为了确保压力容器能够满足工作的质量和强度要求,从而保证设备长期正常运转。压力容器设备、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事故,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使其生产无法继续进行,甚至危机设备及人身的安全。下面从压力容器检验的外部检验和内部检验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介绍。
1.1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
压力容器的外部检查主要是指观察其表面是否存在因温度、压强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的变形的问题,一旦发现压力容器的表面出现裂纹、泄露或者局部温度表现异常等现象,就要立即停止该容器的工作,调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其每个细部进行仔细排查,重点检查各个部位有无破损或泄露现象,以及局部螺栓等小型零件的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不能忽视其局部的异常,避免导致更大的损失发生。
1.2压力容器的内部检验
除了对压力容器的外部进行仔细、专业的检验,压力容器的内部检查在检查工作中更为重要。内部检查相比外部检查更加复杂、专业,必须采取高端的科技手段,在停用和容器内部装置全部换洗干净以后才能进行。内部检查过程中应当着重检查其所有焊缝、封头过渡区等重点部位。通过内部检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容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零件的工作状况,面对有问题的设备应当对其进行安全强度校核,对于校核不合格的设备必须采取维修、更改等措施。由于内部装置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容器的定级情况来调整检验周期,以便更好的保障容器的正常工作。
2.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保障措施
压力容器的安装、改装和维修都需要进行安全性保障措施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完善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完善与探索。压力容器的相关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压力容器相关设备也应当经过特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考核和检测,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介质温度以及环境因素使得压力容器的使用容易在受压元件发生裂缝、变形、泄露等安全隐患,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设备问题和相关事故,应当及时向安全科进行时实报告。
3.容器腐蚀和检验过程中注意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篇9
签订供货合同后,我单位将根据合同供货批次数量进行贮备生产并库存产品,合理调配生线,优先生产本项目所需产品,并根据需方的要求,提供相关产品的检测报告、合格证书及相关技术资料。
交货期:根据买房实际使用要求交货,具体交货时间以甲方通知为准。
交货地点:买房指定的地点。
指派专人负责项目的跟踪、送货、装卸、交接、试用、验收等手续。
我方按照采购人提供的供应计划及要求的品种和数量向采购人提供满足本规范规定要求的质量合格全新的货物。
二配送方案
无论采用何种运输方式,我方均保证采购计划供应量,并保证有必要的调峰运输能力,确保采购人的需要。
采购人协调现场对合同货物在交货地点的卸货,我方负责现场卸货,以保证卸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三、配送保障措施
本投标人提供的货物是合格的全新产品,符合国网标准和招标技术规范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
篇10
【关键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措施
引言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品德标准三部分。
(1)学术性标准。学术性标准是以创新精神作为其主要的衡量标准。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评价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高等教育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人才水平。
(2)职业性标准。职业性标准以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岗位适应性程度来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我国的职业要求从早期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其本质仍是要求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能将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为标准。
(3)人格品德标准。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品德的养成。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如今,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要求高校培养出知识面宽广、人文修养较高、道德情操高尚、理论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结合计算机教学谈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措施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指政府、社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人、财、物、信息、空间、政策等方面支持,但是主要的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内部的改革,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下结合《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目标。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制定了明确目标,为了使学生具备21世纪需要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教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了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所以也让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接触到计算机的使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的实验课程更是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2)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
(3)教学方法。以课程目标作为标准,根据课程设置的安排,如何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如何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对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了解、掌握的基础层次。
本文提出了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有机统一体,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情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情景任务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教”和“学”从这两方面出发,并相互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教师方面:情景的设计
情景设计包括,情景设计目标、给出情景、指导、评价以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为例,情景目标是熟悉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功能,情景是一位学生作为代课老师,其他同学按人数分组,每一组站到演示机器位置听代课老师进行讲解,并提问,实验老师在代课老师讲解或者组员提问环节进行必要的指导,讲解结束后,由实验老师和组员同时给出评价。
②学生方面:情景的执行
情景的执行包括,接受情景安排、进行情景演示、总结学生接受了这个任务,作为代课老师首先通过查看实验老师给出的计算机硬件图片和阅读书上的内容进行备课,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分组的同学进行讲解,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其中,根据实验老师的指导进行调整或者更正讲解内容,最后根据实验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进行自我总结。
实践证明,情景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同步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实践效果的验证。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与该领域发展同步,例如,在讲授操作系统时正值微软Windows8系统,马上同步到教学,让学生查阅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以现实事物的发展与书本内容的同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高标准的人才培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