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条例范文
时间:2023-03-21 01:3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保护区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九条、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第十条、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五)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第十一条、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除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义或者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分级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国务院批准。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县、自治县、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跨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提出申请,并按照前两款规定的程序审批。
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三条、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建立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第十四条、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由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确定,并标明区界,予以公告。
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条、自然保护区的撤销及其性质、范围、界线的调整或者改变,应当经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自然保护区的界标。
第十六条、自然保护区按照下列方法命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有特殊保护对象的自然 保护区,可以在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后加特殊保护对象的名称。
第十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全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拟订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国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门的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缓冲区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一定面积的保护地带。
第三章、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十九条、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有关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者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三)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二十四条、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在自然保护区设置公安派出机构,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条、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单位、居民和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必须遵守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从事前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第二十九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第三十条、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外国人进入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报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第三十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决定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作出,被限期治理的 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三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护区污染或者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
(二)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
(三)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给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二)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
(三)不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自然保护区造成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赔偿损失。
第三十九条、妨碍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自然保护区重大污染或者破坏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有关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
篇2
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九条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第十条凡具有下列条例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五)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第十一条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除列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义或者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分级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国务院批准。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县、自治县、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跨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提出申请,并按照前两款规定的程序审批。
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三条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建立自然保护区申报书。
第十四条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由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确定,并标明区界,予以公告。
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第十五条自然保护区的撤销及其性质、范围、界线的调整或者改变,应当经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自然保护区的界标。
第十六条自然保护区按照下列方法命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加"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有特殊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在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地名后的加特殊保护对象的名称。
第十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全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拟以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国务字批准实施。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定的程序纳入国家的、地方的或者部门的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自然保护区可以人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缓冲区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一定面积的保护地带。
第三章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十九条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有关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者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三)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二十四条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在自然保护区设置公安派出机构,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治安秩序。
第二十五条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单位、居民和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必须遵守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接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学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从事前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第二十九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第三十条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外国人进入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报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第三十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决定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三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自然保护区污染或者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
(二)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
(三)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给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自然保护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二)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
(三)不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自然保护区造成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赔偿损失。
第三十九条妨碍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自然保护区重大污染或者破坏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有关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自然 保护区 管理 体制 机构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场所,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基地。从 70 年代以后,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对物种和生境的保护要寓于人类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将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对保护地的理解和管理思路产生了革新性的变化。
一、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主管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根据《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规定,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属于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管理。
二、自然保护区和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基建投资、事业经费等,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分别纳入国家和地方的计划,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保护管理工作。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包括:开展保护自然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保护自然保护区生物种源及其自然环境;定期进行动植物资源监测和调查,掌握资源变化情况;开展科学研究,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森林及动植物资源的途径;进行巡逻检查,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乱捕乱猎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护林防火,防治林木病虫害;利用荒山、荒地开展造林育林,扩大森林面积;保护和发展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确保自然资源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带动和帮助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三、自然保护区的区划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区划管理是指在自然保护区内规划道路、科研基地、防护设施和旅游点等的管理,以及将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部分,对每个部分实行的管理。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自然保护区是一种“自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则必须按照自然保护区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四、自然保护区一般区划为核心区、緩冲区、实验区三个部分进行管理
1、核心区。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物的集中分布地,是最能代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严格禁止任何人进入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研观测和科学调査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 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应当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给以妥善安排。
2、缓冲区。缓冲区是指为包围核心区而划定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在其区域内只准从事科研观测活动,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目的,需要在缓冲区内进行非破坏性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而且要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3、实验区。实验区是在缓冲区外划出的区域。在实验区可以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驯化培育珍稀动植物等活动。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来方案,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必须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保护管理费。
四、违反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工
1、违反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4条规定,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100 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
2、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撈、采药等活动的法律责任违反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5 条规定,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3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3、给自然保护区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
篇4
水生生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水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86年颁布、2000年修订的《渔业法》,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进行了规定,1988年颁布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自然保护区条例》,使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1997年,农业部了《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对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定,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在系统总结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结合我国国情和新时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要求,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以及需要开展的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56个、市(县)级130多个。总面积十几万平方公里。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增加了,保护对象和范围扩大了,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保护和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保护区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科研攻关,一些物种的驯养繁殖在技术上得到突破,为恢复、增殖保护区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如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驯养繁殖大鲵获得成功,从2002年开始,在保护区核心区累计放流大鲵5000多尾。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和长江水产研究所、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合作,开展中华鲟驯养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截止目前,已在长江放流中华鲟800多万尾。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功实现了世界首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保护区内迁地保护江豚数量目前已达30头左右。广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85年建立以来,共保护海龟蛋7万多枚,孵化稚龟6万多只,放流幼龟5万多只,保护区的工作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表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多次到保护区考察、学习,成为中国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良好国际形象的宣传窗口。广东海龟保护区积极研究改进繁殖方法,使稚龟成活率从40%提高到90%。
各级保护区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协助渔业主管部门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至今,沿海、沿长江有关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与保护区救护中心累计救治、放生大型鲸类、豚类、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万多头(尾),其间涌现出如江苏、四川白鲟救治等一批先进事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影响。
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对全国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检查;
(二)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汇报建设和管理情况;
(三)查阅或者复制有关资料、凭证;
(四)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有权采取的其他措施。
监督检查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出示证件,并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
第四条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给予支持与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或者妨碍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或者破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单位、个人以及不履行或者不依法履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进行检举或者控告。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进行定期评估。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委员会,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对每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的定期评估,每五年不少于一次。
第八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
(二)管护设施状况;
(三)面积和功能分区适宜性、范围、界线和土地权属;
(四)管理规章、规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
(五)资源本底、保护及利用情况;
(六)科研、监测、档案和标本情况;
(七)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八)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情况;
(九)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状况;
(十)宣传教育、培训、交流与合作情况;
(十一)管理经费情况;
(十二)其他应当评估的内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评估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九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评估时,应当在评估开始20个工作日前通知拟被评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其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和差四个等级。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评估结果和整改建议向被评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反馈,并抄送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
被评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核实。
第十一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评估结果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
第十二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抽查和专案调查等。
第十三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范围和功能区的调整以及名称的更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存在违法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影视拍摄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存在违法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超标排污单位限期治理的情况;
(四)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法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审批前是否征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否存在破坏、侵占、非法转让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资源的行为;
(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方案是否经过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旅游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总体规划)的要求;
(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否符合建设规划(总体规划)要求,相关基础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实施监督检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对在定期评估或者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规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除依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外,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可酌情予以通报。
对于整改不合格且保护对象受到严重破坏,不再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件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提出对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予以降级的建议,经评审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后,给予降级处理。
第十五条因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导致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降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监察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
第十六条被降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年之内不得再次申报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十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的结果、被责令整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及其整改情况和被降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监察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
(一)未经批准,擅自撤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者擅自调整、改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限、功能区划的;
(二)违法批准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设污染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的;
(三)违法批准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或者开采矿产资源的;
(四)对本辖区内发生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行为,不予制止或者不予查处的;
(五)制定或者采取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相抵触的规定或者措施,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六)干预或者限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监督检查的;
(七)其他违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向设立该管理机构的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监察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
(一)擅自调整、改变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限和功能区划的;
(二)未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三)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
(四)不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五)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的行为,不予制止或者不予查处的;
(六)阻挠或者妨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七)挪用、滥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的;
(八)对监督检查人员、检举和控告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九)其他不依法履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二十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拒绝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督检查,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6
我国已经有2500多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5%左右。但是,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数景“先进”的同时质量却堪忧: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保护好、没有服务好和没有经营好这三大问题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通病。科学发展观的出台使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了理念层面的支持,而主体功能区划则在更现实的政策层面为自然保护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主体功能区划是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分类分区进行国土空间开发的管理手段,类似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相当于国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上位政策――所有国土开发利用都必须接受这个广域政策的指导。《纲要》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明文规定“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把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区域直接规定为禁止开发区。
这样的划分对自然保护区有何影响呢?不妨先了解一下《纲要》对禁止开发区的定义和关于禁止开发区的配套政策。对禁止开发区的定义是:“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这个定义还没有什么新意,关键是配套政策――一旦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则要采取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不同的财税、产业、人口、土地、环保政策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参见表1),正是这些配套政策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称得上是“空前利好”的历史性机遇。
如果这些对禁止开发区的各种政策得到落实,作为禁止开发区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将迎来全面空前的有利政策环境,以往投资不足、执法无力、开发优先等干扰保护区管护的不良现象有可能得到杜绝,而保护区自身“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现象有可能得到根本扭转。
二、从合理和可行的角度看自然保护区是否必须整体禁止开发
就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而言,《纲要》对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政策却存在很大问题。四类主体功能区中,只有禁止开发区没有按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一套指标体系从国土空间中进行筛选,而直接指定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五类保护区域。如果根据《纲要》中的标准划分,仅仅国家级禁止开发区面积就高达国土面积的约12.5%。这种划分方法,与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政策的主要设计者是区域经济学背景的官员和学者有关。他们对自然保护区了解甚少,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有心加强保护并希望从财税、土地等方面通过有利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保护区的管理质量问题,却因为对自然保护区的望文生义和对中国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理想化,难免好心办坏事。我们从目前划分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来了解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好心办成了坏事。
(一)合理性角度: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不必整体禁止开发
目前的划分策略实质上是将我国复杂且不规范的保护区域分类体系简单化,笼统地将各种类型、级别的保护区域等同为国际通用的IUCN(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保护区域分类体系(参见表2)中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然而与国际划分标准不同,我国的保护区域主要是按照资源类型而非管理强度分类的(参见表3),且其内部还实行分区管理。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域有着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其中的资源可利用程度和手段不同,发挥的功能不同,在现实中需要的保护强度也不同。因此,哪怕同样是国家级保护区域的管理规定也存在显著区别,不能等同视之。
单以目前《纲要》中对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来看,这个标准不仅存在没有全部覆盖性质相同的保护区域体系等漏洞,而且存在交叉分类的问题(忽视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体系已经被现有管理体系完全覆盖了的现实,在中国的各类管理体系中又加入了一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体系)。即便是目前已经建立管理体系的九类文化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也并非功能单一、界限明确、管理规范的保护区域,相当数量的这类保护区域本来就被赋予了保护以外的多种功能。由表3可看出,《纲要》中提到的四类区域,只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在设置和管理要求上最接近禁止开发区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自然保护区强调保护具有全球或区域、地区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濒危及受威胁状态的物种的生境及各类遗传资源,以维护生态安全并达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不同世代公平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而其他类型保护区域,如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则更注重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的空间,仅仅是其中的核心景区要求的管理强度稍高。很多森林公园,恰恰就是在考虑到要满足当代人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在自然保护区划定的,其功能与自然保护区有显著区别,要求的保护强度相对不高。因此,将这些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区域不加区别笼统地归入禁止开发区是不尽合理的。
不仅是其他八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域不能直接整体等同于禁止开发区,即便是保护要求相对最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特点和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而无必要整体禁止开发,理由有三:
首先,由表3可知。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不能等同于IUCN保护区域体系的严格保护区(即Ia和Ib两类)。我国目前的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参照UNESCO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的模式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功能区(有许多规模较小的保护区只有核心区和实验区),并进行分区管理。核心区、缓冲区往往采用较严格的管理措施。而实验区则考虑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利用需要,可以允许种植、养殖、旅游和水电、矿业等产业的适度发展以及非保护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大(约占国土面积的15,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也近国土面积的10%),但真正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面积却很小,甚至小于目前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面积。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要严格按《自然保护区条例》管理则严格保护的比例高达70%左右(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面积比例),居世界第1位。而世界保护监测中心(WCMC)曾经对中国60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过调研,根据国际标准,我国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仅占6%左右。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资源中有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资源,在实验区一定强度的合理利
用对保护效果影响甚微或甚至对保护有益。如许多自然保护区。其原住民的活动已经成为其生态系统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因素。例如。在云南西双版纳,原住民适当强度的刀耕火种,有利于顶级林重新开始由荒地、草地、灌木林到乔木林的演替。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度,而且保护了保护区的旗舰物种――亚洲象。这是因为顶级乔木林无法维持象群生存,其食物主要来自这种演替群落:黑龙江饶河的黑蜂保护区保护的物种黑蜂更是完全与原住民的农业生产共存一没有种植活动。就没有维持其生存蜜源植物,而黑蜂的活动与农业生产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关系。显然,这些保护区完全没有必要在现状基础上整体“禁止开发”。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保护对象的复杂化,保护区类型或经营管理形式也需要与之相适应。如很多季节性保护区(主要保护候鸟的野生动植物类型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油于保护对象迁徙的季节性,在一年中会出现不同的保护需求变化。这些保护区大多是内陆河流、湖泊、滩涂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人口密度最大、土地利用方式最不确定、管理最复杂的地区,建立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很困难。科学的方法是建立季节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出现的季节按保护区有关法规进行管理,其他季节允许开展适当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对海龟的保护。重要的是在它们产卵的季节,把这片海滩圈起来,不许有人进去,其他时间可以开展旅游。毕竟划定保护区域不是为了故意限制人而是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没有国家足够补偿的情况下忽视周边社区的利益要求而强行禁止开发,往往会引起资源使用者(很多情况下还是资源使用权的所有者)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抵触。这种不惜损害当代利益最直接相关人群的切身利益(解决温饱等问题),而去空谈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因此,如果直接将“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作为划分禁止开发区的标准是不尽合理的,即便管理最为规范、保护要求相对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亦然。
(二)可行性角度:地权不清、面积过大且相关法规不支持,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付诸实践
从可行性的角度看,将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也是行不通的。
首先,土地权属不清造成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名实不符,自然保护区的诸多面积只是落在了近似一纸空文的划界图纸上,现实中在法理上无法整体“禁止开发”。自然保护区的划建大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相当于从周边社区的村民承包地(包括草场、林场)上强制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划分和建立,因此,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问题。根据对中国林业系统1538个(截至2003年底)自然保护区资料的分析,只有284个自然保护区明确表示获得全部面积的使用权,占自然保护区数量的18.5%:有212个自然保护区明确表示拥有部分土地使用权,占总数的13.8%:有16个自然保护区表示完全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有721个自然保护区有关于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面积的数据,但没有确切地获得使用权面积的资料,占总数的46.9%:另外还有305个自然保护区没有关于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产权方面的统计。通常情况下,没有明确的土地权属数据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来说就存在着土地权属不明确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有80%以上的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及相关问题的困扰。即便是林业系统划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也是如此。林业系统的16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7.73×104km2,其中国有土地面积为13.10×104km2,占总面积的73.9%:集体土地面积为4,63×104km2,占总面积达26.1%。单从面积上看,超过1/4的自然保护区面积是集体所有。从单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共有60个保护区完全是国有土地,其余的105个保护区均包含有集体土地,其中有7个保护区完全是集体土地,37个保护区的集体土地面积大于国有土地面积。而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所有权影响其使用权的获得。在所选定的保护区中,明确表示已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面积为12.91×104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2.9%,这与其国有土地面积所占73.9%的比重相仿。在165个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86个保护区的全部面积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占总数的52.1%;有9个保护区没有任何土地使用权,占总数的5.5%:另外还有17个保护区没有明确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占总数的10.3%。很多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并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除了完全没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外,另有34个自然保护区获得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小于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这就意味着有大约有60个(超过1/3)的保护区没有充分的土地使用权以确保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受干扰。事实上,很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还有农户居住(约124万),这显然达不到《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的管理要求,自然保护区也因此经常与周边社区产生冲突。总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中份量最重且管理最为规范的林业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也仍然存在普遍的土地权属问题。更不用说其他保护区域了。而且,解决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问题目前来看从法理上也不支持。无论是1994年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还是1995年施行的《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都没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土地的优先占有权。相反,《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中还明文规定“依法确定的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不因自然保护区的划定而改变”。而目前许多保护区在没有能够按规定在征用集体所有土地之前,就开始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其管理权利。因此,由于土地权属(包括该土地上的山林资源权属)和保护区管理权的分割问题,许多自然保护区内的原住民和保护区管理者产生了严重冲突。
其次,目前过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过多的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人口也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禁止开发区是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国力来确定最适(小)保护面积,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规模和分布格局不尽合理:目前已经规模过大,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到国土面积的20%以上;且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超过9.0×105km2,几近所有保护区总面积的2/3。这样的分级结构已经降低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各级财政无力支持这种规模和级别的保护,国家级保护区的经费缺乏和管理不善已成常态问题。另外,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住着数以千万计的原住民,人口密度已经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且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贫困地区高度相关,对资源简单利用的压力相对较大。如果在这样的区域内禁止相关的开发活动,将对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脱
贫形成较大的影响,很难避免违法开发现象,而如果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有关配套政策思路――将其多数移民,其成本是惊人的,效果却可能是恼人甚至伤人的。
通过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符合禁止开发区要求的自然保护区其实数量不多、面积不大。如果按目前的标准把自然保护区都作为禁止开发区,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再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名实不符”的情况,又会导致相关管理规定形同虚设的情况。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在他们将自然保护区都定为禁止开发区,不妨想一想中国在划定自然保护区时是否考虑了禁止开发的可能:在规定自然保护区都必须禁止开发之前,不妨考虑一下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里数千万人的出路在哪里?
三、禁止开发区的调整实施
必须看到,区域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只是因为不了解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而出现了好心办不成好事的主观臆断,这也与长期以来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不当发展思路有关。尽管我国确定保护区规模的一般思路在《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已经明确:“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完整性和适度性,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但由于我国保护区建设的滞后以及实行“早划多划、先划后建、抢救为主、逐步完善”的方针,这一思路并未能落实。为了追求自然保护区发展在数量和面积上的“政绩”,很多地方将许多既无必要又因为土地权属问题而无可能严格保护的区域都划为自然保护区。尤其在西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自然保护区的划建是在划区范围的周边社区成型之后,又贪大求快、忽视社区利益,导致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间的地权、林权纠纷不断,严重干扰了保护。
不过,毕竟主体功能区划是对自然保护区可能带来空前利好的政策,目前的问题只是这么好的政策的相关规定有不当和漏洞而已。那么。善于将中央政策“接地”的地方是怎么操作的呢?面对实施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的种种问题,一些地方开始“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其显然与国家标准不同的划分方案更好地反映了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例如,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就没有照搬《纲要》,以既有保护区域为依据,而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中对保护工作影响较小,且可以合理开发利用的部分区域划为限制开发区甚至重点开发区。其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文件中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自治区对全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安排部署。结合我旗实际,反复论证。经旗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和旗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形成全旗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将规划情况说明如下:一、全旗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一级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一级以外保护区域调整为限制开发区域;为了促进工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将主要矿区、主要风场、经西工业园区、经棚镇区、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热水塘温泉园区从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域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调整部分功能区的原因(一)由于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部分园区面积划分过大,下一步要对园区面积进行调整。同时,在世界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带动下,旅游业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了把全旗的旅游业做大做强,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所以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特级以外的区域调整为限制开发区域,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实现点状开发的目的: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热水塘温泉园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可以通过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近几年,矿产业已成为克旗的龙头产业,矿业开发势头强劲,主要矿区储量丰富,手续齐全。列入保护区以前已经取得合法开采手续,所以将主要矿区调整为重点开发区域……”。
显然。在克什克腾旗禁止开发区划分中就是考虑到了现有保护区域范围设置不尽合理且必须兼顾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在没有理顺目前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体系的情况下。调整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在所难免。将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这个想法在地方不可能行得通。
四、总结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征求意见稿)自2009年3月开始在各部委和各省区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近日将正式上报国务院。但其中仍未对禁止开发区的问题纠偏。对于这个自然保护区发展中的主要政策,利用好了显然是空前利好,利用不好则会给保护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如前所述。自然保护区由于历史原因,类型多样且在保护强度的要求上千差万别,如果统一采用既定主体功能区划政策,要么被“统”死,要么就不成体“统”,因此,合理调整目前的政策,使实质上不应划入严格保护区的保护区域(目前挂了保护区牌子的)能根据自身情况充分“享用”这些政策,则主体功能区划就能更好地惠及自然保护区。
考虑目前保护区域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地方实践经验,对于禁止开发区的划分,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找出路:
篇7
根据《西安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关于开展西安湿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西湿保函﹝2021﹞27号)文件精神,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组织召开部署会议,现将活动组织方案安排如下:
一、开展内容
(一)开展“西安湿地日暨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
宣传时间:2021年4月30日至5月1日
宣传人员:保护区管理中心韦永科、牛逸群2人
宣传内容:发放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宣传彩页、播放《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宣传地点:厚畛子镇老县城村
(二)开展“西安湿地日”媒体宣传
宣传时间:2021年5月5日
宣传内容:采取多种手段,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美篇等自媒体平台发表图文资料、视频;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利用(甘峪湾保护站)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湿地日标语及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科普知识。
宣传地点:各大自媒体平台、甘峪湾保护站
二、责任分工
1. 制作宣传横幅2幅,横幅内容为西安湿地日宣传标语,责任人:牛逸群;
2. 制作宣传彩页2000份,宣传黑河湿地保护区及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相关内容,责任人:梁敏;
3. 制作抖音、快手宣传视频各一条,责任人:韩小娟
三、工作要求
1.把握时间节点,按期完成工作要求;
2.充分认识该项工作重要性,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程度高;
篇8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35-1
一、现行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成果。自然保护区在调节气候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特殊作用和功能。但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管理体制中的责任错位
我国自然保护区实行分级管理,但实际上我国的绝大多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所在当地政府管理,其中许多由市、县、乡级政府管理。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在把责任委托给地方政府时,没有委以相应的权利,主要是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
(二)缺乏行使协调职能的机构
我国自然保护区是在高度行政指令下建立的,缺少当地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缺乏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联系,成为保护区管理体制上的先天不足,例如保护区机构面对大量的社区问题没有得到授权而无力加以解决;社区群众的利益没有正常渠道得到反映;缺少有效的组织机构站在自然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上行使协调职能等等。
(三)旅游迅猛发展带来负担
生态旅游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公民环境意识,而目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有效管理,致使生态旅游环境被破坏程度较为严重。
二、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管理对策
(一)改革管理体制,划分责任范围
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机构重复,责任不明,这必然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所以,首先要改革管理体制,明确责任范围。自然保护区管理属于社会生态工程,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问题,所以应将其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在可能的情况下,实行国家公务员的编制及管理办法,精简机构和办事人员,提高效率。同时,建立健全从国家到省到市的纵向管理机制,实行层层管理,层层把关,各司其责,层级之间注重沟通与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沟通反馈机制,以利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的进行。
(二)完善管理规划,注重可行性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还要注重对管理规范、方案、实施办法的建立和完善,这是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不同,所侧重保护的对象不同,所以要根据保护区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管理规划、方案。这样制定的条例、规范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于相应的开发项目,不要只顾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而要根据保护区的条件,因地制宜,以保护为首要目的。同时政策、规划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不论是管理规范还是发展规划,都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物质保障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物质保障。因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物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主要是社会公益性的管理,所以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但在以往,在资金分配问题上,总是有划分不清的状况,致使资金落实不到位,难以实行有效管理。所以,国家要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保证资金的落实到位。同时,自然保护区应该依托保护区的地缘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一些相关的增收项目,为保护区积累更多的专向资金,从而更好地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加强国家扶持,制定优惠政策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鼓励。自然保护区多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较差的地方,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从业人员前来服务,例如对家属的安置、福利待遇的提高等等。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性引导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自然保护区与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贷款优惠、产业拉动、技术支持、供水供电优惠等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政府给予协调和关心,各利益部门达成共识,才能为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方便条件。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管理,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是研究物种生态系统的需要,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管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只要方法得当,管理有效,相信未来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胡一民.开展生态旅游切勿影响环境[N].安徽日报,2000.
[2]李华明.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3]彭羽.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自然保护区途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
篇9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保护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生态系统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驯养繁殖等为一体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凡在本保护区内从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保护区位于市区镇。由六部分组成,地理坐标在东经105°47′57″至105°56′44″、北纬34°07′58″至34°19′45″之间。总面积2350公顷。
第五条区政府按照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利于发展保护区的政策和措施,将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局”具体负责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机构职责:
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和水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㈡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㈢调查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㈣组织或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研究;
㈤进行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㈥组织开展经过批准的旅游、参观、考察活动;
㈦接受、抢救和处置伤病、搁浅或误捕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㈧负责自然保护区界标的竖立和管理。
第七条环保、国土、林业、农业、畜牧、水务、旅游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涉及保护区内居民搬迁、土地使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的由区政府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乡镇及相关单位共同解决。
第八条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实行全面规划、依法保护、分区控制、统一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九条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资金来源包括:
㈠各级财政预算拨款;
㈡国内外组织、企业和个人的捐赠;
㈢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的收益;
㈣依法收取的保护管理费;
㈤其他依法收入。
第十条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㈠未经批准擅自进入保护区;
㈡移动、搬迁或损坏保护区界桩、界碑等标志物和保护设施;
㈢设立排污口。倾倒废弃物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㈣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取土、钻探、爆破等活动;
㈤拦河筑坝、新建或改、扩建河道;
㈥其他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活动;
㈦未经批准。对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进行调整。
必须对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区划进行调整的由保护区管理局向区政府提出申请,确因保护和管理工作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经区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申请,经市政府同意后,上报并经省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㈠核心区:未经批准。禁止任何人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从事一切可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活动。确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㈡缓冲区:禁止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经保护区管理局批准后可以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
㈢实验区: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标本采集、考察等活动;经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驯化、繁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由保护区管理局提出方案,经保护区管理局批准。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进行参观旅游活动;经保护区管理局审核,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国内外团体、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可以在保护区实验区内进行与保护环境资源有关的投资建设;禁止开展影响保护区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第十二条保护区内进行科学研究、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标本采集、考察等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㈡预定活动的路线、时间、期限、范围、内容、人数、方式、次数以及使用的设备等;
㈢计划捕捉或者采集的动植物名称、数量。需要捕捉或者采集国家保护的水生野生动植物的还应当提供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许可证。
并将审批结果和理由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对需要进入核心区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出申请,保护区管理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保护区管理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经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区管理局在接到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后方可书面通知申请人结果和理由。
应当将取得的成果(包括图表、照片、录像、资料、论文等)副本或影印件交保护区管理局存档。保护区从事科学考察、科学研究、科学试验、教学实习等科研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三条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国家、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驯化与繁殖、参观旅游以及与保护区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资建设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局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㈡开发利用活动的名称、内容、规模、期限、方式、选址的详细理由以及使用的设备等;
㈢开发利用活动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评价。
报请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当保护区管理局接到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方案后方可书面通知申请人结果和理由。保护区管理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方案。
第十四条经批准进入保护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应当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第十六条㈠禁止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新建大型的排污设施和设置废弃物倾倒区。
㈡保护区内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㈢保护区管理局与有关环保部门应当定期对保护区环境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㈣确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开展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与保护区管理局协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开发建设单位必须落实环境恢复治理和补偿措施。
㈤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
第十七条㈠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确需实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环保部门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时应当征求保护区管理局的意见,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建设。
㈡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或搬迁;造成损害的必须落实环境恢复治理和补偿措施,并接受保护区及环境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
㈢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周边经批准在建或已经建成的设施。对保护区环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关补救措施,消除污染或者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向保护区管理局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保护区内严格禁止引进外来物种、转基因物种和杂交种;保护区内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要严格按照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九条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害或者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需要。保护区管理局可以对保护区内部分区域采取封区措施。对封区的区域,除科研人员和必须进入的相关管理人员外,禁止任何其他人员进入。第二十条因防汛救灾、防火等原因进入保护区的应当遵守保护区的各项规定。立即退出保护区。
第二十一条外国人进入保护区进行考察、拍摄资料以及采集标本的接待单位应当事先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须事先报省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团体与国外签署涉及保护区的协议。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或保护区管理局给予表彰或奖励:
㈠在资源调查、保护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㈡严格执行保护区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㈢拯救、保护和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取得显著成效的
㈣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或者在应用推广有关的科研成果中取得显著效益的
㈤发现违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行为。
㈥在查处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案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
㈦在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表彰或奖励包括表彰、记功、颁发荣誉证书、奖金。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由保护区管理局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㈠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
㈡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保护区内不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的
㈢经批准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或者提交活动成果副本不全的
㈣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或者二次以上实施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入保护区砍伐、放牧、狩猎、采药、开垦、烧荒等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3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入保护区开矿、采石、挖沙、取土、钻探、爆破等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3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而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保护区重大污染或者破坏事故。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相关情形消除后。不立即退出保护区的由保护区管理局责令其改正,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没收考察、拍摄的资料以及所获标本。并处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破坏保护区内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保护区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篇10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展
生态旅游又称绿色旅游 ,是国际社会在80年代后期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 ,正在世界范围内经历着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所谓的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可持续旅游为原则,通过对它的保护性利用,使游客、当地居民以及旅游经营者都受益,并能使大众受到环境教育的一种旅游形式。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面积的天然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然而,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本文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探讨,针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意义及风险作了详细研究,以期能为此提供些许参考。
1.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1.1 自然保护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资源保障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自然保护区拥有各种资源,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资源、人文资源、景观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等原始性资源。如果以利用为目的,这些原始性资源可以通过优化组合提升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从而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基础条件。
1.2 自然保护区满足了众多旅游者的最新消费需求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旅游兴趣的增强反映了一种不断高涨的时代潮流,那就是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正成为一种时尚消费。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形式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并注重参与性,包括诸如野生植物识别、野生动物观察、参加节日活动、自然和文化传统学习等等,甚至还引进吸收了西方国家盛行的边走边学(向导旅游)、专门学习性旅游计划(团体教育性旅游)等旅游项目。
1.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具有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获得最佳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旅游既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手段。但这里的“管理”和“保护”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自然和自然资源实行封闭式的“看管”和“监护”。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而且要合理地利用自然和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是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就是说自然保护区在发展目标上兼有保护和利用的双重目的。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保护区的自然和自然资源,为保护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而且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这是因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保护性的旅游活动,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提首先就是保护。无论是旅游开发过程,还是整个旅游活动过程都强调对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生态旅游强调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有时通过环境解说的环节来具体体现。游客在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获得许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在求知、求新、求异上得到满足;此外,生态旅游在强调为自然保护做贡献的同时,还要把生态旅游资源的适度利用与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鼓励社区参与,造福当地社区。因此,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在总体发展目标上并不矛盾,两者具有一致性。
2.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2.1 增强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增强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资金额度有限。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用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在不断增加,但相对某一自然保护区而言,得到的经费数额有可能远远不能满足它的实际建设需要,因而经费不足问题在有些自然保护区中就显得很严重。由于资金短缺,有些自然保护区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有的自然保护区甚至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更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尤其缺乏技术管理人员。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各个保护区都在积极寻求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摸索尝试了很多办法之后,发现尤其以开展生态旅游的成效最为显著。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为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从而增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活力,并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2.2 推动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带动当地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多重经济的繁荣。通过扶持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开发土特产品,培训当地居民作向导,以及为当地居民提供其他就业机会,可以缓解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当地居民及当地政府的紧张关系,减少冲突,减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压力,从而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3 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
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游客。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观鸟旅游、观察自然、户外摄影、户外研究、观星旅游等,游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历史文化给予的奇妙乐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支持。
2.4 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
自然保护区大多处在偏远地区。有些自然保护区虽然知名度已经很高,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基本上还流于表面,而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仍处于“远在深山人未知”的状态,根本谈不上广为人知。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吸引大量游客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游赏和考察,可以让旅游者进一步增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深层认知。在此过程中,发挥旅游的口碑效应,加上媒体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现实意义,从而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
3.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在风险
3.1 经济损失
生态旅游的开展无疑增加了自然保护区对餐饮、住宿等服务需求和相应的设施需求。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自然保护区对一些配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如警察、消防、保安以及医疗等等。这些增长将增加经济成本,并有可能抬高当地社区的税收,增加当地居民的生活负担。尤其是在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游客的收入水平时,上述情况更容易发生。
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本的增长,因为他们总是尽量满足游客提出的个人要求。这些成本极大地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收益水平,使得管理部门必须考虑以收益来冲减成本。当某一自然保护区过分地依赖于生态旅游时,它就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身不由己,使其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此外,一些游客的消费也不一定必然发生在自然保护区或当地社区之内,从而产生经济收益的外溢。而无论这种外溢流向何处,当地居民都不会得到经济上的任何好处。此时当地居民自然会寻找其他的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收益的活动和土地使用方式。
3.2 社会冲击
游客人数的增加有时会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此时一个高水平的生态旅游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如果只注重于眼前暂时的经济利益,例如修建设施时不考虑当地居民对一些设施的合理需求,就有可能引发当地居民的消极抵抗,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甚至犯罪。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有时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只提供暂时的就业,而在旅游淡季当地居民则处于失业状态,这种情况并不是当地居民所愿意看到的。
当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制定一些同样影响到当地居民生活的游客管理条例时,将有可能对当地社区特有的文化或民族传统带来冲击,如对传统生产方式的禁止―放牧或到保护区砍柴。有时当地传统文化的过分商业化,也会造成当地文化整体性或真实性的丧失。比如舞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舞蹈只是用来娱悦游客而已。
如果当地社区在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形下被动地卷入到旅游业当中,往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更加突出。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侧重于更好的发展,因而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外部环境引起的不良影响,当然自然保护区较好的管理措施也可以尽早解决出现的问题。
总之,在生态旅游开展的初期阶段,当地居民的地位往往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体现一定程度的社区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旅游经营者都有责任细心听取当地社区居民的合理意见,并运用到自然保护区今后的发展之中。
3.3 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首先表现在旅游活动对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体等造成不良影响。它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可能发生在自然保护区当地,有时也波及到保护区的周边地区。由于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容易成为敏感问题,所以准确评估这些影响是否可以被接受是最为重要的。
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很容易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据调查,在已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垃圾公害、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有些自然保护区因为开展旅游而使保护对象受到损害,有些自然保护区已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已经遭受破坏。
如果旅游设施选址不当和游客数量超过环境容量就很容易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受到干扰,甚至会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因游客过度践踏,使得自然保护区植被减少,土壤面积增大,土壤板结程度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导致水土流失。自然保护区原有生态平衡的打破必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此外,火灾的风险系数也在增大。尤其是在干旱季节,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火灾风险隐患。有时火种保管不利和使用不当也容易造成火险。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因此,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一项主要任务,但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为了生态旅游的开展顺利并得到发展,就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解决从经济损失、社会冲击、环境压力这三个方面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的开展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