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30 17:2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防范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防范措施

篇1

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建立、完善专以项目经理为第属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并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2、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3、作业标准化 。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4、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Abstract: The domestic status trend of condemned ammunition dispos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blems of condemned ammunition disposal, it provides some safety measure of waste ammunition disposal.

关键词: 报废弹药;销毁;安全防范措施

Key words: condemned ammunition;destruction;safety prot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J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320—02

0 引言

报废弹药销毁处理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对于经过长期储存、作战训练或事故遗留下的报废弹药,因存在诸多的不明情况,报废弹药较之正常的合格弹药更具危险性,在销毁处理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军报废弹药销毁处理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发展,建成了一批弹药处废机构,研制配发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装备,形成了具有专业技术的骨干队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在安全拆卸分解、炸药回收利用等方面,大体上能够满足我军报废弹药处理的需要。但在销毁处理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报废弹药销毁处理发展现状和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报废弹药销毁处理的几点安全防范措施。

1 报废弹药处理发展现状

国外报废弹药销毁处理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最早的初级处理阶段,主要采用深海倾倒法和露天燃烧法,到中期的机械处理阶段,发展到目前的现代化处理阶段。由于各国发展基础、发展进程存在差异,其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致上可划分成两个层次:以美、英、德、瑞典等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技术层次和以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为代表的原华约国家技术层次。欧美发达国家,具有比较完备和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装备,具有较高和较宽广的技术能力,主要有三个特点:①废旧弹药处理生产线或局部技术作业装备具有较高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尤其是小型弹药的处理,包括分解拆卸、焚烧处理等,在很多环节上采用了自动化技术。②废旧弹药处理实用技术开发速度快。欧美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和工业技术水平,这对于废旧弹药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③环保要求高。欧美国家的废旧弹药处理活动,始终遵从环保法规要求,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及技术装备毫无例外的设置“三废”处理系统。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处理废旧弹药,已成为最基本、最主要的要求和标准。

我军与原华约国家的报废弹药处理的技术层次相当,废旧弹药处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自动化作业水平不高,报废弹药处理技术目前还维持在相对简单的分解拆卸、倒空和比较粗放的烧毁、炸毁层次上,基本上处于“简单机械+人工”的阶段。如分解拆卸作业中,每个工序环节都需要依靠作业人员进行,必然导致处废风险高,处废效率较低,作业人员长期从事报废弹药销毁处理工作,对身体健康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损害[1—5];报废弹药处理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对于不便于分解拆卸的弹药和火工品元件,目前各销毁机构采取烧毁、炸毁的处理方式,销毁中产生的“三废”问题没有形成有效技术手段,在源头上加以解决,环境污染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火炸药利用技术薄弱、组分萃取技术不成熟。废旧弹药弹丸装药倒空仅限于加热法倒空TNT炸药,其他炸药缺少很有效的利用方法,导致资源回收利用率低[6—8]。

2 报废弹药处理安全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报废弹药销毁种类数量的增加,安全风险越来越高,影响报废弹药处理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2.1 待销毁的报废退役弹药本身存在风险 待销毁处理弹药大多已存储较长时间,安全状况不稳定,而且弹药中的火药、炸药、火工品具有易燃易爆性,在销毁过程中,如果外部环境控制不力,这些含能物质在一等的外力作用下就有可能发生燃烧或者爆轰,造成对人员设施设备等过大的危害,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

2.2 动用的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风险 弹药储存、处理的主要场所,其布局、设置、内外安全距离是确保作业安全的基本条件,处废机具设备和防静电、防雷、电气防爆等安全防护设施的技术指标、作用可靠性能是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设施设备如不完善,将对弹药销毁工作造成直接的安全威胁。

2.3 销毁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因素 在报废弹药销毁过程中,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思想松懈。销毁作业人员长期从事销毁工作中,容易产生不以为然等麻痹大意思想,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对必要的程序落实不到位,怕麻烦、图省事、随意简化程序、变通规定。二是疲劳作业。由于劳动强度大,人员长时间机械式重复做固定动作,容易疲劳,安全防护意识下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三是盲目蛮干、违章作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弹药基本结构、危险环节、有关规定、安全要求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当销毁过程中出现危险时,不具备化险的能力,极易发生事故。

3 安全防范措施

篇3

关 键 词 配电 ;带电作业 ;原理 ;安全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供电企业配电维修和保养工作中的带电作业 ,是提高该领域的工作 ,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同时也为供电企业能在电力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采取的必要维护措施。带电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避免停电检修 ,确保正常供电情况下将故障排除。

1 配电带电作业基础理论知识

人体是带电的 ,也就是说 ,人的身体具备安全电压和电流。人体皮肤的表面上的电场感应一般为 240kV/m,曾经有科研部门做过实验 ,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上时 ,头顶部的局部最高场强为周围场强的 10 倍以上 ,一个身体正常的人处于 10kV/m 的均匀的电场里 ,头最高点体表场强竟达到了理论上的最高值 ,但是仍比人体皮肤的电场感应数据要小。也正是这个原因 ,在国际上通常的带电安全规章里 ,普遍认为高电压输电线路不高于 10kV/m,的电场强度是安全的 ,有的国家也规定不超过五千伏 / 米或以下的规定 ,工作时间没有限制 ,一旦超过20kV/m 的地方 ,就必须要采取保护措施。这也就说明 ,人体能承受一定的电压 ,在进行维修时 ,可以在安全场强下进行带电作业。

2 带电作业安全的制度防范措施

首先 ,认真进行现场检查制度。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前 ,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 ,对线路的分布和工具将承受的机械负荷进行认真的检查 ,对现场作业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要有清醒的认识 ,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以便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次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配电带电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 ,填写这项作业的作业票。对于在带电作业中遇到的相同的电压、同一类型的带电作业 ,应该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后 ,可以采用同一安全措施的就采用统一安全措施 ,一张工作票可以在多条线路通用 ,但是必须要标明具体的线路名称 ,对工作票的使用期限也要限制 ,超过检修期后 ,工作票自然作废。第三 ,必须履行工作许可制度。现场工作开始前 ,现场负责人应该联系调度员安排好值班的顺序 ,需要停用重合闸或直流 ,然后启动保护工作 ,对于带电断、接引线必须履行值班调度许可手续。

最后 ,要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监护制度。为了保证作业的安全 ,按照规定必须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监护制度 ,所有现场作业必须要选取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 ,有责任心的人员担当现场监护人 ,监护人不允许参与直接的操作 ,监护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的范围。在工作过程中一旦监护人因临时有事情离开工作现场 ,所有人员必须停止所有操作 ,原地待命 ,等监护人回来后再继续作业。

3 带电作业安全的队伍防范措施

3.1 技术能力培训

这项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技术质量高的工作。为了加快技能人才的培训 ,以适应现代供配电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要完善理论培训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岗位培训标准和评价体系 ,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能和职业发展通道 ,使他们能提高技能 ,专注于技术 ,优化人才结构 ,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3.2 优化整合教育和培训的集约化管理、教育和培训资源 ,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 ,进行统一、高效的共享 ,使资源集约化管理 ,努力增加教育和培训计划 ,在资金、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培训网络的发展中去进行完善 ,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以建立一个培训中心为龙头 ,多个技能培训分基地为目标 ,实现一个有序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培训网络。

3.3 开展技术技能竞赛 ,迅速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只有通过内部职工技术的“较量”、“PK”,才能使职工在竞争中进步 ,使他们快速提高专业知识基础和能力 ,为创造高品质的人才 ,为建设现场的快速发展和安全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

4 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防范措施

在实际的工作中时刻要注意的是 ,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就不应该再去进行带电作业 ,如果因为抢修的需要不得不进行带电抢修时 ,必须将所有的技术人员组织到一起 ,以会议的形式献计献策 ,研究作业方案 ,在计划好后 ,将安全措施做到位 ,在选取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做到安全第一 ,不能出现事故。

4.1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这项技术数据的确定 ,区别于以往的所有可能的过电压的系统。事实上 ,当线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系统的结构就是不一样的 ,该设备也是不一样的 ,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 ,不同的线路过电压就会存在不同 ,而且差距会很大。正因为如此 ,想要进行安全距离计算没就必须要考虑到现场的工作速率的风险 ,应该根据实际的系统电压的倍数计算。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范围内的活动 ,包括带电作业最小间隙和操作者的身体允许的活动距离。这是受到各种因素 ,包括形状的间隙、放电间隙中的电压、极性变化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 ,放电电压的工作间隙的形状对安全距离有着显著的影响。4.2 带电作业用保护间隙加装保护间隙后 ,可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尤其是紧凑的、升压改造和小塔窗口的多条线路 ,受到距离偏小的影响较大 ,传统的做法不能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及对保护间隙的要求。当系统过电压放电 ,电压超过工作间隙 ,就会出现间隙放电的危害,为了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就需要设立保护的间隙 ,对可能会发生间隙放电电压以及低于工作间隙放电电压进行防护 ,避免了过放电间隙电压保护过早的问题 ,从而限制了的电压幅度 ,起到了保护操作者的安全作用。

4.3 停用重合闸的措施

重合闸就是给电压产生制造着机会,如果停用重合闸系统,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产生电压的概率 ,使带电作业的风险相对减少。重合闸停用 ,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在带电作业中自己的错误而出现的事故二次伤害 ,防止事故造成后果以及事故扩大化的后果。

5 结论

综上所述 ,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过程中 ,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好制度防范、队伍防范、技术防范三道防范措施的基础上 ,按照规范认真操作 ,避免发生意外而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王海.浅谈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

篇4

关键词:建筑安全;高处坠落;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U673.4 文献标识码:A

1 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法包含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依法行政;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违法行为。

2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2.1 建筑业的施工特点

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用工多。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是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

2.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2.2.1 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阴阳合同、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2.2.2 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清楚、未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到发挥,形同虚设。

2.2.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目标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或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2.4 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3 安全生产相关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工程为8层框架结构,总高度28m,建筑面积3800m2。外脚手架采用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事发当天下午,混凝土工人被负责人安排搭设三楼脚手架,工人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站在自放的钢模板上操作,该模板长1.50m.宽0.25m,搭在脚手架2根小横杆上,没有任何固定。当工人竖起一根6m长、约24kg重的钢管立杆与扣件吻合时,在脚手板上失去重心随钢管从8.4m高处一同坠落,安全帽跌落在2m以外的地方。送医院后,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3.2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类别:高处坠落;事故级别:四级。

3.2.1 直接原因:死者因未经脚手架搭设技术培训,无操作证上岗,安全意识淡薄,对规章制度遵守不严,虽戴安全帽,但高处施工未系安全带,不按操作规程施工,在搭设过程中对关键部位操作要领不清,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3.2.2 间接原因:一是,负责人安全意识差,严重违章指挥。负责人明知工人从事的是混凝土工工作,未接受过架子工专业技能培训.在不具有架子工操作证,未系安全带和无安全防护的情况下,置安全操作规程于不顾,安排无证人员进行高处脚手架搭设。二是,项目部在与负责人签订脚手架承包协议时,只强调必须持证上岗,而未认真核验特殊工种操作证。三是,工地负责人未发现或发现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施工,虽口头指出,但未能严厉制止,及时消除隐患,堵塞漏洞,杜绝违章施工。

3.3 违反的相关规范、标准

3.3.1 死者未经脚手架搭设技术培训。无操作证上岗,违反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中“4.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5.1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许独立操作”的规定。

3.3.2 死者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和无安全防护措施,并站在未固定的钢模板上操作,违反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中关于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系好安全带的规定。

3.3.3 施工单位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未认真核验特殊工种操作证,违反了《建筑法》第36条、第46条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使企业的制度健全落实,工人受到良好的安全教育。

4 结合安全生产法对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的思考

4.1 搭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4.2 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度,对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业绩实行考评,作为年检或注册的依据.规定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

4.3 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

4.4 建筑企业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指标,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项目部与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必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将安全管理目标按照各自职责逐级分解。项目部制定安全目标责任考核规定,责任到人、定期考核。

4.5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4.6 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

4.7 建筑企业和项目部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

4.8 建议各级主管部门进一步高度重视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机构、人员、职能、经费”问题。

4.9 加大建设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力度,把好入场关。特别是对塔机等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采取备案、准入制度,强化市场管理和现场管理,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起重机械,对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租赁单位实行登记、验收、检测制度,使起重机械的管理逐步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2-0099-01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具有越来越高的依赖程度,网络往民众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因此企业、政府及个人等不同层次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然而,由于网络属于没有控制机构且开放性的一个平台,通常较易受到黑客、病毒、网络钓鱼等攻击,导致系统瘫痪、网络文件以及数据丢失。因此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造成威胁的重要因素

1.1 侵入的邮件炸弹威胁着网络的安全

计算机的网络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通过传统邮件炸弹对网络的安全进行攻击的安全问题。其对电子邮件的地址所具有的公开性进行利用,即通过利用已经设置好的一台电脑对大量电子邮件进行不断发送的方式,影响计算机的整个系统,一旦影响了邮件系统安全性,将阻碍计算机正常的工作,使计算机的整个网络系统全面瘫痪。此类邮件炸弹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通过报复目标,极大程度上威胁了用户隐私与网络的安全。

1.2 侵入的木马病毒威胁着网络的安全

在当今流行甚广且最为普遍的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代表为木马病毒,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通常在计算机正常的程序传播当中将额外的一段代码夹带着,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造成破坏。从表面上看来,其不会对计算机进行主动攻击,但是只要安装了正常程序,而该程序同时携带木马病毒,那么该病毒立刻往计算机的其他程序中自动传播,对更多程序造成感染,从而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侵入的木马病毒可对没有经过许可的一些文件档案进行读写,进而掌握以及控制被攻击的那些计算机。

1.3 侵入的黑客威胁着网络的安全

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为黑客的侵入。黑客通过对信息网络的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进行利用,将攻击途径有效获取,有选择且有目的破坏对方所具有的一些信息资料,将其完整性以及有效性极大损害。此外,通过破译以及网络窃取等手段将对方所具有的一些重要机密有效获取,该手段主要是通过安装截取的装置或搭线方式对数据进行接收,或者分析信息频率,进而将具有较大价值的一些信息推断出,在极大程度上危害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4 不规范的系统设计威胁着网络的安全

计算机的网络能否正常运行同系统是否合理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缺乏较强的周密性且没有全面的考虑,将影响网络使用所具有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在计算机的整个网络中处于中枢位置的为文件服务器,因此,为了使其将强大功能有效发挥,进而使网络功能完善、快速稳定运行,应该对网卡进行严格选配。

1.5 不完善的安全技术威胁着网络的安全

在我国网络安全的维护以及监管方面较不完善,虽然不可对主动攻击进行避免,但是可通过对技术上的缺陷的弥补来将安全威胁进行有效防范。网络属于开放性的一个平台,因此要想保护数据信息的安全,就应将安全防范的技术不断提高,便于对安全技术方面的漏洞进行填补。需要尽量将各种软件所具有的不足完善,使邮件炸弹以及计算机的病毒等无机可趁,进而将网络信息所具有的完整性有效保护。此外,软件公司职员为了便于管理以及维护所设置的一些软件亦增加了随意侵入的风险。

2 解决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对入侵检测的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为了对计算机系统的进行安全维护,专门设计以及研发了一种检测的程序即为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的程序一旦启动运行之后可将计算机的系统中所具有的非正常情况以及非法的入侵者及时发现,再将此类情况迅速的报告给相关的管理人员。此程序具有自动警告非法的入侵者,且针对实际的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进而将计算机的系统中所具有的安全屏障进一步的提升,对其安全进行维护。

2.2 对防病毒的一些杀毒软件进行有效安装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广泛运用的防病毒软件,主要包括网络上以及单机上防范的软件。单机防病毒软件指分析与扫描本地工作的资源,将其中存在的一些病毒检测出且全力的将其清除。网络自身带来的一些病毒为网络病毒的防范软件的侧重点,如果外部具有网络病毒的侵害信号传来,亦或是发现病毒入侵,其杀毒软件将立即启动执行的功能将病毒及时的删除。网络病毒的防范软件具有较多的种类,但亦存在好坏,较好的一些杀毒软件具有较强的杀毒能力和较完善的防范措施,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安装在每个组织里的服务器上,而对其进行集中设置以及管理的网络管理员,只要将安全防范的措施同操作系统有机结合,即可有效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2.3 对防火墙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的技术。其主要的作用是对网络之间访问的权限进行有效加强,限制外界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访问计算机网络内部的权限,将内部的资源保护好,此为保护方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其可依据一定安全策略对链接的方式进行检查,且对网络运行所具有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管。所以,对防火墙进行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两个。首先,所选择的防火墙必须配置有安全软件。其次,所选择的防火墙必须具有一定扩充性,可将不安全的一些访问服务有效过滤,将风险降低,进而计算机的网络内部所具有的安全性提高。

2.4 对漏洞修复技术进行有效加强

在长期性运作下的计算机系统,因为软件设计的逻辑上缺陷,黑客等不法者对该类缺陷进行利用,进而将用户重要的一些盗取。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漏洞将使病毒以及木马等往用户计算机入侵,影响了计算机正常的使用。因此,相关生产商应对漏洞修复的技术进行有效加强,将补丁不断更新以及,使用户可及时的下载以及安装补丁,从而保证计算机的使用安全。

2.5 对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方面的意识进行有效加强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应将安全防范的意识不断提高,且单纯的一种防范措施不可对网络信息安全性进行完全保证,急需将全局的观念有效树立,对网络防范不同的手段进行利用,且从相应以及监测两环节着手,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防范的一套体系进行建立。此外,定期的扫描计算机,将木马病毒及时清除,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进行全面保护。按照相关制度对于故意使灾害发生的人员进行严肃的处理,有效保障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较大利益。

3 结束语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同广大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较为有效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加强漏洞修复技术、有效运用防火墙技术等,正确运用这些技术,可有效保障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无线网;高校;安全

1引言

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无线网络是现代网络发展重要节点。这种无线网络比起有限的网络相对更加方便和快捷,只要知道相关的无线网的账号和密码之后,在信号覆盖的区域之内,可以实现更好地上网需要,在高校里,教师和学生不论是笔记本还是智能手机的使用率都是普遍增加的。教师可以运用无线网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网络查询,学生可以将自己上课不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无线网络与教师交流,和同学分享,无线网络的使用打破了高校网络使用的地域性,教师和学生在无线网覆盖的区域内可以顺利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和网络交流。无线网络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2高校无线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目前,在很多高校里,无线网的覆盖率不断拓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现代高校信息网络建设的主要手段。然而无线网由于只有一个账号和密码的防御措施,在安全性上有着很多隐患。具体隐患如下:

2.1部分师生的个人信息通过无线网络被人获取

电子信息档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在高校里,很多师生的手机或者笔记本里都存储着大量的个人的电子信息,例如,很多学生习惯将自己的身份证电子照片储存在手机之中,随时可以查阅调用,另外学生回家买的火车票,其购票信息中就有很多个人隐私,这些都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教师将自己手机作为一个最终的信息存储介质,将自己的很多信息都存储在手机之中。当这些智能手机连接到无线网之后,由于无线网可能已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通过无线网,将学生和教师储存在手机等介质中信息统统获取。

2.2无线网资源被侵占

由于无线网只需要掌握一个账户和一个密码,就可以占用这一无线网的资源。这些一来,无线网的资源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占用,无线网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被其他人所占用,学校里的学生和教师占用相关资源的比例将大大减少。对相关资源的掌握就不能更加全面。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人将相关的账户和密码告诉了陌生人,还有就是一些网络黑客的恶意盗用,这些方式都可能造成无线网资源被侵占。

2.3无线网遭到攻击

无线网遭到攻击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网络黑客通过运行大量的程序,进一步占用无线网的资源,这样一来,无线网的网速将大大降低,学生和教师在使用无线网的时候,相关的资源无法查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网络黑客通过无线网攻击同样接入无线网的学生和教师的手机或者笔记本,对相关的手机或者笔记本进行攻击和控制。

3无线网安全防范对策

提高无线网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进一步提高无线网使用的安全性,加强对无线网的定期管理,优化无线网安全的硬件环境。这些都是实现无线网安全防范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3.1提高无线网安全防范的意识

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无线网接入时的安全防范措施的教育,不断提高师生使用无线网络安全性的考虑,进一步实现对相关的无线网接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进行讲解。让师生们知道,什么内容不可以接入无线网上的,什么内容是可以接入无线网上的。同时无线网的安全密钥不能告诉陌生人,这些都是使用无线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意识,只有增强了这一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实现无线网安全使用。

3.2优化无线网的安全硬件环境

无线网的维护需要有相关的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这些电子设备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更新升级无线网的安全设备和基础元器件,这样可以实现无线网的有效维护,更好地保证其安全硬件环境。

4处置无线网络问题的基本步骤

根据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基本条件,学校需要设计相关的网络运行维护的基本步骤和应急预案:

4.1突发事件响应

学校根据无线网网络安全问题设置了相关的安全事件的响应机制,更好地完成了相关的突发事件有效应对,根据安全事件的不同等级采用不同规格的响应预案,即相关的应急小组成员的组建,同时告知相关的后台运行公司,使其积极参取措施,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

4.2问题的及时排除

针对不同等级安全网络事件,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问题处理,不断实现相关事件的及时处理。

4.3问题反思归档

安全事件的发生给学校敲响了警钟,这就需要在问题处理之后,开展后期的问题反思和材料存档工作,认真梳理出现安全问题的人为原因,根据这一安全事件发生的基本规律,实施相关的应对措施,进一步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将相关问题建立档案留存,为今后优化应急预案提供基础材料。实现安全管理报表的制定。首先就一定时间段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进行通报。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安全事件的有效梳理,进行危险等级、发生种类、次数等要素的梳理和分类,认真填写好相关的安全事件报表。将其进行相关因素的排序。其次,流量的报表监控。对相关网络的速度和流量进行定时的关注,将其速度和达到了流量数据进行认真记录,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这一网络流量的有效记录,这样可以从流量上查找出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

5结语

无线网是现代高校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网络接入形式。然而这种形式安全性存在的一定问题,需要从防范和处理两个层次进行网络的有效管理,更好地满足无线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顾炜江,徐波,等.对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A].2012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ele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TEIN2012),2012,04:86-87.

[2]邓蕾蕾.基于ABC筛选法的校园网络安全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A].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tureComputerScienceandApplication(FCSA2011),2011,07:23-24.

篇7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222-02

0 引言

无线局域网相比于有线网络而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为人们提供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连入互联网进行通信的可能性。而且伴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逐渐升级换代,现在主流移动终端基本将wifi功能作为必备功能之一,而且一些其他的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等也随着无线网络速度的提升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也有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将无线网络引入到企业内部网络中,办公效率和流程简化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无线信号也有其弊端,而安全性的考虑则是首当其冲。对于有线网络而言,网络安全也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在无线传输中安全性的问题更加严峻。由于无线网络中信号传播的媒介不再是有形的传输设备如网线之类的,而是通过空间进行无线信号的辐射和接收,只要是处于该空间中的任何具备接收无线信号功能的设备均可以对该信号进行接收,这就使得安全性成为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稍微熟悉无线网络攻击技巧的用户只需简单的一些操作,就可以获取在无线网络中传播的一些重要信息,如果不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的话,无线网络就会成为一个信息泄密的通道,所以研究无线网络安全对于无线网络的构建和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1 无线局域网络安全威胁

由于无线网络具有很好的移动性,而且当前无线网络的速度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快速响应的要求不断得到满足,再加上构建无线网络灵活简单成本也低,使得无线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一些移动办公环境,还有一些是无法布线的环境,而组网灵活的优点可以满足频繁变换环境的要求,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如校园、餐厅等,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无线网络的踪影,而且并不仅仅限于以上所列出的一些场所。从WLAN诞生之日起,安全性就成为困扰WLAN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享受WLAN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担忧。

由于无线网络传输介质的特殊性,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相比于有线网络而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受到的安全威胁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为窃听,所发出的信息可以被任何一部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终端设备所接收,也就是说在接收这一过程中不具有阻拦的作用,而且发送者和预期的接收者无法获悉信息在空间传播时是否被某个其它的终端设备也接收了,这就使得无线网络无法检测窃听,这是与有线网络不通的地方,有线网络通过网线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其二为修改替换,在无线网络中,信号较强节点可以屏蔽较弱节点,用自己的数据替代原来在网络中传播的数据,也有的能够替代其它阶段做出响应。

2 构建安全无线局域网的措施分析

2.1 对无线设备进行限制

密码无论是对于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都是极其重要的,密码可以使得恶意的用户无法连接到的节点上,从一开始就杜绝了恶意用户入侵的可能性。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些设备如路由器等,其初始密码都是固定的,都是出厂时统一设定的,所以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必须修改密码,否则相当于为恶意用户敞开了大门,安全性就无从谈起了。登陆本地无线节点设备的后台管理界面,使用初始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将复杂的由数字和字母共同组成的一串字符作为密码,字母中最好包括大小写,这样就能有效限制非法用户随意使用无线节点设备的目的了。这种密码设置类似于操作系统的登陆密码,经过加密限制的无线设备就会拒绝非法攻击者随意偷窃本地无线网络中的隐私内容了。

2.2 对无线网卡进行限制

一般情况下,对于无线网卡不进行设置,所以所有的能够接收无线的信号只要有登陆系统的密码即都可以使用无线网络,所以这是一种开放的环境。这种一般应用于公共区域的网络,如学校、餐厅等场所,只要拥有无线信号接收设备都可以接入无线网络,适合于对于接入设备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或者说对于安全不需要太高级别的情况下,所以这些网络一般都不设置密码。但是对于一个企业则不同,安全性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接入无线网络的设备信息也是已知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设置只有符合的无线网卡设备才允许接入。无线网卡设备与有线网卡设备一样,都有一个唯一标识符MAC地址来标识自己的“身份”, MAC地址是网卡设备的唯一标识。对无线网卡进行限制,其实就是在无线路由器设备的后台管理界面中正确设置好MAC地址过滤参数,从而从根本上拒绝非法攻击者使用无线网络偷窃隐私信息。

2.3 对传输数据进行限制

加密技术在无线网络的安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常使用的数据加密方式采用的是WEP加密技术,这种加密技术能够对所有接入无线网络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并且对数据内容直接进行加密限制。然而,WEP加密技术在默认状态下是没有使用的,所以如果不进行单独设置的话,非法攻击者就能轻松扫描到各类无线网络信息,并且能将捕获到的无线数据内容轻松破解掉,所以必须及时修改无线节点设备的数据加密参数,确保对无线上网信号进行安全加密。

3 结论

无线网络是发挥巨大便利性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本文对无线网络安全性问题表现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从几个具体措施探讨了如何确保无线局域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梁卓明,黄伟强.无线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分析及其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8).

[2]田永民.基于无线网络WLAN安全机制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5).

[3]宋玲.浅议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2(4).

篇8

1管理层的因素

1.1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2上级对下级的监控缺乏力度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全体护士会,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有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1.3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的在职培训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这些方面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1.4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的配置1978年卫生部的要求是病床与护士比为1.0:0.4,目前抽查的医院均未达到,与患者的医疗护理需求不成正比,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加上工作负荷增大,工作任务繁重,无法顾及患者情绪和心理反应,服务不到位,病人不满意。护士容易产生身心疲劳综合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行为变慢,工作质量下降,最终导致产生差错的概率增加,导致护理纠纷增加。

2护士自身的因素

2.1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临床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患者的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导致矛盾的产生;护士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一些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都让患者签字或知情,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假如为了有旁证,叫醒患者或陪人,既影响他们的休息又会招致抱怨,由于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好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2.2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患者态度生硬,有的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后果,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2.3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由于人员的编配不足,对病人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而不注重与病人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病人不满。

2.4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娴熟,与同事的协作较差,平时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益。

2.5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护士未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在技术操作中图省事,方便,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也是造成隐患的根源。如患者坠床,摔倒,烫伤,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执行医嘱错误,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原因造成的,这均是护士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3患者的因素

3.1患者或家属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若病人心理承受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到心理现象,不信任医生,怀疑诊断错误,更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拒绝服从治疗,导致病人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3.2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容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冲突。

3.3患者的自身素质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2],但部分病人因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对护士的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如擅自离院外出,有的虽然请了假,但不能按时回医院;有的垂危病人需要家属或护工的陪护,虽然医院进行了告知,但是部分家属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一旦发生意外引起纠纷,患者家属的不合作,也将会增添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

4其他因素

4.1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拦造成坠床;热水瓶防治不当导致烫伤等。

4.2护理文书中的不规范行为护理记录中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存在的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有的病历中只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无其它方面资料。记录内容上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巡视病房,主要的指导内容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等。个别病历护理记录入院评估不准确,如病人入院时存在褥疮,护理人员入院评估中未发现。另外操作性护理措施未记录,如护士按医嘱给病人吸氧,导尿,若护理记录中未详细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导尿时间,更换尿管尿袋时间及尿液情况,此为记录不全面。上述情况均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在实施举证倒置的程序中,导致院方证据不足。

4.3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不不完整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应保持一致,如在医疗记录中,病人呈昏睡状态而护理记录中病人呈昏迷状态,同一病人,同一时间,医疗护理记录生命体征不相符合,如死亡病倒中,无生命体征持续监测记录,病情突然变化,护士忙于抢救事后也未记录。以上情况,在病历中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加强护理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安全的前提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护理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监控网络,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各司其职,确保护理安全,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一个险些酿成差错的不良事件,实际上因为偶然因素或因即时干预未产生后果。管理学的实践证实,对这个方面的研究和控制与对实际产生不良后果的差错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预防和治理意义。对各项护理安全工作应有检查,监督,反馈,讲评,整改的机制,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知晓,协同处理,尽可能性减轻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亲制定相应对策。

3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思想松懈,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者,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4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知法,懂法方可依法;用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应通过不定期法律专题讲座及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有关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剖析在临床护理工作,哪些属侵权行为,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息息相关,将护患双方的权益靠法律来维护,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让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导致的不良法律后果,加强责任感;同时要求护理人员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培养护士“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这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遵循护理文书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来记录文字内容,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病人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5提高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各个专科之间,也可以派出业务骨干,互相深入渗透,学习护理经验和技术。同时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结合需要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反复训练专业技术操作,加大执行和考核力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广大护理人员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使护理人员毕业后研修制度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不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发挥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确地为患者解决提出的问题,做到护理到位,患者满意。

 6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是促进护理工作的动力鼓励护士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尤为重要。由于护理工作较繁忙琐碎,重复性强而又缺乏新意,但又要求有高度的准确性及责任心,致使护士心理上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因此要求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队精神,倡导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7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专科的护理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医疗高峰时实行弹性排班,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和危重病人抢救,都应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全安因素的前提,它使医院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事业的发展的技术进步应该为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能体现人为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45.

篇9

 

计算机安全主要指的是为系统所应用的相应管理与技术手段在安全方面提供保护,对计算机的与硬件数据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恶意的破坏,或者遭到泄露或被更改,本文主要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网络运作的安全、应用服务的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当前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1.1 病毒的威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得到了不断的升级和更新,软件系统也日趋地完善和先进。然而,由于计算机系统自身代码存在客观的漏洞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威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代码也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而存在着,这其中,就有计算机病毒这一重要的威胁因素,其自身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变种。甚至可以说,计算机病毒的发展速度对于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来说还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超前。

 

自计算机诞生之日开始,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完善,使得计算机病毒也就随着计算机系统地出现而开始出现,随后,在计算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之中,都因自身的系统漏洞而无法避免来自于病毒的各种威胁。计算机用户在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享受方便服务的同时,也由于自身连接到网络而导致病毒存在着入侵的机会,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插入到程序之中并对计算机的数据与功能能够造成破坏的代码,计算机在遭到病毒的入侵后,将会对自身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工作效率下降、死机甚至是计算机内部的文件与数据遭到破坏等。

 

甚至计算机病毒可以盗取个人隐私,将资料数据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如(盗取银行账户,盗取软件账号密码等),严重破坏了个人隐私安全,甚至社会网络公共安全。

 

近年以来,计算机病毒十分普遍,不仅具有极高的破坏性,且很难清除,隐藏较深,很难对其进行正常的处理,一般来说,病毒不会主动地对计算机进行入侵而是隐藏在正常的软件程序之中,用户一旦对隐藏了病毒的安全程序进行安装并运行,则会激发病毒产生并对计算机造成损害,对于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造成区域性的电脑瘫痪现象,更为严重的甚至对导致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黑客的攻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事该行业的人才也随之而不断增加,其中一部分拥有较强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为获得利益或者其他的原因成为一名黑客,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来说,黑客所造成的攻击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黑客主要是应用十分高端的、常人不能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之中的漏洞进行寻找,而后通过漏洞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侵袭,主要是对信息的有效性与完整性进行破坏,在当前,较之于病毒来说,黑客对于计算机所造成的威胁更加严重,黑客能够通过非法的手段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入侵并从中盗取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例如用户的密码等,甚至会导致网络系统出现瘫痪,对网络安全破坏极大。

 

黑客具有身份隐蔽性较高、目标十分明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使得其往往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出现,黑客的攻击可以分成破坏性攻击以及非破坏性攻击两种类型,破坏性攻击主要是指黑客应用网络系统之中所存在的楼同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并以此来达到自身的目的,获得利益,一般情况下都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出现。而非破坏性攻击主要是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其本身并不存在着较大的恶意,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使计算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系统漏洞

 

当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主要有局域网系统、Windows系统以及UNIX系统等,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操作系统,其设计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一般来说,正版的系统软件会具有着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实际当中,我国绝大多数的用户所应用的均属于盗版的系统软件,漏洞也就相对较多,对于计算机技术较强的黑客来说,这些漏洞便能够为其提供入侵的平台,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出现,应用系统漏洞所开展的共计主要有破坏性强、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威胁性以及攻击范围相对较大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重点的防控。

 

在网络之中的系统漏洞主要是由于IP/TCP协议不完善、计算机程序的错误以及UDP协议的不可靠而导致的,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漏洞,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用户属于普通用户,很难有办法对其进行组织,因此,只有建立一个具有较为严密且你的管理制度,选择应用合理并科学的技术方式来对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提高,对于存在的漏洞进行防范,保护用户的上网安全。

 

1.4 资源共享的问题

 

当前的网络环境是开放的,网络环境的开放能够保证资源的共享,然而,资源共享虽然能够为用户带来十分理想的便利,同时也会导致许多威胁的产生,一部分计算机由于并没有对外在的请求进行隔离或拒绝,给入侵者造成了机会,一旦计算机被入侵,很容易导致用户系统的隐私信心遭到修改与浏览,造成经济、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损失。

 

1.5 一部分的计算机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为低下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之中,有一部分管理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很难同所进行的工作相当,这也就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很难避免。许多的工作部门都并没有应用当前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对管理进行加强,并且,过于依赖网络承包商以及公安系统来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这也就使得许多的系统并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技术力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久之就会导致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之中受到入侵甚至破坏,最终受到不可避免的损失。

 

1.6 网络钓鱼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不断应用,在为广大的网民提供了较大的便利的同时,对于不法分子来说,也有了可乘之机,例如网络购物,不法分子经常会利用伪造WEB网站的方式或者应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对消费者进行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经常会将自身伪装成为网络交易的网站、网络银行或者著名的品牌网站来实施诈骗的行为,使得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将自身的信用卡密码、银行卡号以及身份证号等私人信息泄露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7 内部的威胁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本身具有数量较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人员,受到外来威胁而导致损失的情况相对较少,而来自于内部的威胁则相对更大,由于企业用户本身对于网络安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就很难采取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也就导致了在企业内部所产生的网络安全网问题发生率极高,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网络安全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与技术

 

2.1 设置访问控制

 

对访问进行控制是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的一个有效方法,对外来的访问进行控制,则能够避免网络资源受到黑客与病毒的非法入侵,对访问控制进行设置是十分灵活的,且具有许多的方法与种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访问控制要求。

 

2.2 有效地运用防火墙

 

防火墙主要是对网络之间访问的权限进行加强,其实由软件与硬件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应用防火墙,对于外界对计算机内部的访问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限制,并且还能够十分理想地对链接的方式进行检查,对网络运行之中的安全性进行监管。在对防火墙进行选择时,应以一下两个标准作为参照:第一是防火墙本身需要配置相应的安全软件,第二则是防火墙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充性。

 

2.3 信息的检测与加密

 

对如今这的系统进行分析并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反应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防范方法,首先通过对信息的检测可以将攻击信号检测出来,而后通过防护以及报警系统对其进行去处,其次,若是网络系统已经遭到入侵,引用信息监测的方式能够对入侵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备案,在日后面临相同的攻击时可以做出有效的反击;信息的加密主要是对动态的信息进行保护,是通过密码的方式来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用户若是能够对信息的检测与加密功能进行合理并有效的运用,则能够十分明显地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统进行加强。

 

2.4 对相关防病毒的杀毒软件进行安装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计算机用户来说,安装杀毒软件是最为简单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的措施,杀毒软件可以分为网络版与单机版两种。网络版的杀毒软件主要是应用于网络所携带的病毒,一旦发现有病毒入侵到计算机之中,杀毒软件则能能够向用户发出病毒的警报而后自动对软件进行杀毒,避免病毒进一步地出现扩散,良好的杀毒能够为用户提供十分理想的网络病毒方法措施,不仅具有十分理想的杀毒效果,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计算机进行扫描,单机版的杀毒软件则主要是在两个本地工作之间进行应用,主要是对远程软件进行杀毒的一种技术。

 

2.5 加强对漏洞的修复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但是当前所有应用中的系统都并不尽善尽美,而其中所存在着的漏洞便成为了黑客选择攻击的突破口,因此,对于系统的生产商来说,应尽可能地对系统漏洞的修复能力进行加强,及时地并更新系统补丁,另外,用户也应尽可能地选择应用正版的操作系统,避免由于盗版而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减少被黑客攻破的可能性。

 

2.6 建立起安全性控制的恢复与备份机制

 

安全控制指的是在将网络服务设备连接起来在权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的安全保障,应用网络安全控制能够对一些较为重要的文件的不合理控制进行限制。另外,用户在对计算机进行应用时,需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备份机制,通过备份来对一些较为重要的文件提供一定的保护,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恢复机制,避免重要的文件被恶意性地篡改或者误删。如今虽然恢复与备份机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操作的确过于繁琐,虽然使用普遍,但是还有常有文件丢失现象发生,或者恢复成功率不高等现象,所以对于恢复与备份机制,仍需完善,做到易操作切成功率较高的效果。

 

2.7 对网络技术的建设以及规范化的管理进行强化

 

许多用户在上网时,常常是直接点击网页的图标等来直接访问网页,因此,用户经常会忽略浏览网页的网络内地址资源,这也为黑客的入侵提供的方便,造成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应对网络内地址资源的管理进行加强,对于办公场所来说,网络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操作计算机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来设置相应的操作口令,对于重要的数据以及程序来说,应该保证其管理与操作环节的规范化,这样则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计算机信息被非法的访问甚至篡改。并应对其进行长期的维护与加强,才能避免被黑客攻破的风险。

 

2.8 建立多层次的病毒防护系统

 

据相关研究表明,应用传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方法能够对80%左右的网络攻击进行防范与阻挡,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攻击的手段也随之而出现了改变,一部分网络病毒通过传统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漏洞进行入侵,发觉较为不容易,因此,应选择应用多层次的、动态的安全防护系统对电脑进行防护,避免遭到病毒的共计与入侵,并且,即使病毒成功地入侵到了电脑之中,等到病毒爆发时也能够通过多层次的防护系统对病毒的感染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经过甄别予以删除,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的损失。

 

2.9 实现网络的实时监测

 

网络检测,在网络上对特定的目标进行监测的一种服务,它能够对处于网络中的对象安全性等情况进行信息监控和反馈。网络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地发现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基于入侵检测、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判断数据是否异常,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网络中的非法数据流,并及时对异常数据进行观察并控制。采用防范技术,也可以诱导非法数据流流到伪主机或服务器上,避免网络遭受破坏,影响正常使用。

 

3 结论

 

总之,计算机技术是当前社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也是进入到了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的社会,对于人们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同以往均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变得更加便捷,然而,当前许多的计算机用户并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不可避免地对遇到许多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甚至出现财产上的损失。

 

总之,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运行时,想要对个人的网络安全进行保障,对企业的重要数据与信息进行保密,避免国家的机密遭到泄露,应尽可能地保证运行环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中,计算机系统本身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若是仅仅从增强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对配置进行优化的层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则很难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只有站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与整体管理角度上来对当前计算机网络之中所存在着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才能够提出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法,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机网络在运行时能够拥有一个稳定并安全的运行环境,保证计算机网络的良性运行避免计算机用户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篇10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今年组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

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