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范文

时间:2023-04-12 03:1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篇1

【关键词】工商;抽查监管;制度

为了落实贯彻《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对企业公示的信息监管,使工商部门对企业公示的信息抽查工作更加规范,转变工商部门对市场监管的方式,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等法规及国务院相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本文拟对工商部门抽查监管制度的内容、意义及在落实贯彻抽查监管制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抽查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工商部门对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监管的定义

根据《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所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抽查监管,是指工商部门从工商登记数据库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一定比例的市场主体,对被抽取的市场主体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开展监督检查的活动。

(二)抽查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1.抽查的方式和内容

抽查的方式有定向和不定向抽查两种。定向抽查是指工商机关依照企业所在的地理区域、行业、类型和经营规模等特有的条件来确定监督检查的名单,对企业实施的检查。不定项抽查是指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来确定检查名单,工商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抽查内容是企业公示的信息,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年度报告公示的信息,其中包括企业的联系地址、电话、邮编、电子邮箱等;发起人或股东实缴及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时间等信息。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利润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保、主营业务收入、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合计、销售总额、纳税总额、净利润等信息是否公示由企业决定。如果企业不公示,这些信息就不在抽查范围之内。第二,企业即时公示的信息,包括: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实缴和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时间等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等变更信息;行政许可的取得、延续、变更信息;受到行政处罚以及其他应该依法公示的信息。

2.检查的方式

依据《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的规定,工商机关检查企业公示的企业信用信息可以采用实地核查、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如果企业公示的信息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工商机关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核实。如果企业公示的信息专业性强,如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实缴出资额等信息,工商部门可以委托相关的专业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验资、审计、咨询等的工作。

3.检查结果的处理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把对企业检查的结果公示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并在企业公示的信息中作出记录。对于检查中没有问题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在结束检查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把结果记录在该企业公示的信息中。对在检查中发现有违法问题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4.被抽查企业的配合责任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规定了被抽查企业的配合责任。工商机关依法进行检查,被检查企业应该配合,接受调查、询问,如实反映企业情况,并根据检查的需要,提供审计报告、会计相关资料、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许可证明、场所使用证明等有关材料。企业不配合的,工商机关可根据情节把不配合检查的企业情况向社会公示。

二、抽查监管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证企业公示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自律。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对自己公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工商机关对企业公示的信息内容不作审查,而是通过举报、抽查等方法对企业公示的信息进行检查,加强对企业公示信息的虚假、隐瞒等情况的信用约束,促使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及时地公示信息,履行信息公示义务,促进企业自律。

(二)有利于保证检查的公平公正,克服检查的随意性。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规定,抽查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被抽种的可能,基本消除了抽查的随意性。另外《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局应当依照公平公正的要求,采用随机的方法,在辖区内抽取一定比例的企业,确定检查名单。这一规定使抽查工作更加公平和规范。

(三)有利于发挥工商职能作用。

目前我国的市场主体激增,而工商部门对市场的监管人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工商执法人员不可能对市场主体实施百分之百的执法监管,对企业公示的信息采用随机抽查的监管模式,使执法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定向抽查,使工商机关更能掌握检查的重点,用更多的执法力量主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更好地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作用。

三、工商部门落实贯彻抽查监管制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抽查程序

为了解决抽什么?怎么抽?怎么查?等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应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全国统一的《抽查企业公示信息工作程序》,这一抽查工作程序应包括抽查工作所要遵循的法定步骤与方式,使抽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工商部门在开展抽查工作的同时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抽查率。包括抽查的户数占应抽户数的比率;发现问题的户数占抽查户数的比率等。第二是程序规范。对在抽查工作的合理性、程序的完整性、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和规范性进行考量。第三是群众反映。要广泛发动监管服务对象对抽查工作的监督,采用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抽查监管服务对象进行实地回访检查,考察工作的真实性,听取抽查监管服务对象当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抽查工作人员履职的实际情况,把广大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篇2

1.第一法宝: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

根据《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四种情形。一是未按规定时间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二是具有应当公示信息而未按规定时间进行公示;三是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四是企业无法联系。企业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三年的,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通过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银行可查询到商事主体是否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以及载入事由。以往银行的贷前调查主要通过到客户经营场所实地调查,对客户身份、业务主体资格、财务状况、违法记录进行资料核查,客户、员工直接面谈,银行同业、政府部门等外部调查再进行综合评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通过上网查询“经营异常名录”,可以掌握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企业的经营动态,有利于银行在短时间内对广大客户进行初步甄别筛选,提高对客户准入判断的准确性以及风险评估,也不用银行工作人员奔跑于各行政部门之间搜集各类企业信息,大大地节约了银行做好贷前资料收集工作、进行信贷审查的时间和审查成本,有效提高信贷审查效率。

2.第二法宝:年度报告制度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4号),明确规定企业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工商部门提交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接受社会监督。工商部门对企业的年度报告不定期开展抽查。一旦发现企业不按规定报送、或弄虚作假,载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填报内容包括:企业联系方式、备案事项、对外投资、股东或者发起人出资情况、企业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名称、网址、经营情况、许可文件及委托证明。社会公众可通过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官网查询企业年度报告信息。据数据显示,2013年度深圳市应提交年度报告的商事主体共有559814户,其中内资企业53122户,外资企业28589户。内资企业提交率为92.59%,外资企业提交率为96.44%。可见,银行可通过查询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信息掌握深圳市九成企业的“出勤率”,以及注册资本认缴实缴的增减,经营场所、法人股东、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的变动情况,有利于银行对企业进行动态评估,从而实现贷前调查评估、贷时审查核实、贷后跟踪管理,进一步监测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化解风险。

3.第三法宝: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

除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年度报告信息,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包括了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息、备案信息、企业公示即时信息、商事主体信用信息以及行政处罚信息。工商部门将通过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对企业年度报告信息和企业公示即时信息进行监督检查。抽查总量不少于3%-5%。经统计,深圳市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现有3.8亿条企业信息,有关信息还在不断地充实完善中。银行通过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在掌握企业官方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查询企业的即时信息。信用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银行掌握行业动态,制定相应的贷款计划;有利于银行更充分地进行贷前调查,对存在行政处罚信息的企业进行客观判断,杜绝违法企业蒙混过关的现象;有利于银行全面审核企业,通过对企业变更信息、动产抵押登记信息、股权出质登记信息把握企业的偿债能力及信用状况,提高审核效率;有利于深化企业信用守法意识,客观上达到褒扬诚信经营、惩戒失信行为的效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诚信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结

篇3

20xx年无证经营处罚条例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转变市场监管方式,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促进社会共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公示的信息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摘要。

第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及时、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严格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制作行政处罚信息摘要附于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前。行政处罚信息摘要的内容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行政处罚当事人基本情况、违法行为类型、行政处罚内容、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日期。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行政处罚信息保密审查机制。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应当删除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以及自然人住所(与经营场所一致的除外)、通讯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需要予以公示的,应当报请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除依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要求进行删除处理的以外,内容应当与送达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一致。

第八条 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书面告知行政处罚当事人行政处罚信息将向社会进行公示。

第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依法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十条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处罚当事人登记机关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改变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处罚信息通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第十一条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处罚当事人登记机关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改变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行政处罚信息发送至当事人登记机关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其协助在收到行政处罚信息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处罚信息通过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第十二条 行政处罚决定出现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其他原因被变更、被撤销或者被确认违法等被改变情形的,应当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以醒目方式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包括变更、撤销或者确认违法等决定的作出机关名称、内容、作出日期等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其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更正。

第十四条 行政处罚信息自公示之日起届满5年的,记录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但不再公示。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及时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供操作便捷的检索、查阅方式,方便公众检索、查阅行政处罚信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快完善执法办案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完整。

第十六条 除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的外,其他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应当通过门户网站或者专门网站等予以公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或者专门网站等公示本部门作出的各类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第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履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职责,按照谁办案、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内部审核和管理制度。办案机构应当及时准确录入行政处罚信息。负责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机构应当加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十八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和监督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制定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行政处罚信息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辖区内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并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依照本规定的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行政处罚相关信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篇4

一、实施“双随机”抽查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一)积极宣传发动,营造深厚氛围。印发《致全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封信》2万余份,设立公示牌,同时提醒到工商窗口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事项的经营者,按时完成信用信息公示,做好抽查迎检工作。专门召开了“双随机”抽查培训会,企业注册局、信息中心和各工商所抽查人员参加了培训,详细讲解了“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及操作流程,抽查的主要事项、操作规程及工作纪律。

(二)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抽查实效。按照省工商局《全省工商系统2015年度企业年报和投资担保类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施方案》的要求,本次抽查共涉及395家市场主体,其中包括合作社3家、个体户265家、企业125家、投资类企业2家。通过“双随机”摇号配对,将个体工商户、企业、农民合作社及投资担保类企业分别分配至8个工商所28名抽查人员,按照“谁抽查、谁录入”的原则,要求抽查结果必须全部公示,公示程序清晰规范。

(三)探索创新模式,提高抽查效能。在抽查过程中,探索实施了“1+X”综合监管模式,即通过“双随机”方式,在年报信息抽查中,将需要多次完成的抽查事项一次抽查完毕,抽查内容由单项业务改为综合业务。此次抽点为企业公示信息、合同违法行为、商标使用管理、商标侵权假冒、广告违法行为等情况,按照各项检查内容的不同要求,逐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真正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抽查结果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统一公示,对发现企业具有经营异常情形的,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检查中发现其他违法线索的,依法依责处理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截至2016年10月20日,395家市场主体的“双随机”抽查任务全部完成。经检查发现,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企业3家,个体户28户,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4家。上述市场主体已按规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一)法律依据不健全。目前,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适用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但两者均未对“双随机”制度有所表述。“双随机”抽查制度,也仅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中有所提及,没有具体规范。导致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在抽查过程中,只注重专项抽查规定内容,对专项抽查未列入的违法经营行为缺乏重视,导致该发现的经营异常行为未被发现。

(二)业务素质不适应。“双随机”抽查涉及注册登记、商标、广告、合同、竞争行为等工商行政管理全方面的业务,对执法人员业务要求较高。而目前队伍老化、知识储备不足的现实,使得该项制度的全面落实还需要一定过程。一线监管干部不熟悉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只能核对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与公示信息是否一致,而难以通过核查企业财务信息来判断公示信息的准确度,并发现违法违规经营线索,由此也导致履职风险高,很多干部有畏难情绪。

(三)抽查工作不到位。“宽进”使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加,随之需要抽查的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而目前的人员配置看,一个工商所能够抽出参加抽查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一两个人,一线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适应迅速增加的市场主体抽查任务。由此导致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在抽查过程中存在应付情绪,在核查年报公示信息和检查经营行为时走过场,未能充分履行职责,无法发现问题,造成列入异常名录的比率偏低。

(四)执法成本上升。实施“双随机”制度通过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对象的随机组合,实现了抽查异地化,但由于“跨区”检查,检查人员对市场主体总体情况和具体分布不熟悉,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查找企业地址,或需由当地监管人员引领,从而增加执法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检查人员对被检查企业基本情况缺乏应有了解,给告知检查目的、开展实地检查增加了难度,导致被检查企业配合度不高。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审计费用由委托机关承担)企业年报信息,每户企业审计费用平均约为2000元,在目前基层经费保障情况下,难以落实。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抽查机制。建议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双随机”抽查制度予以明确,对适用主体、抽取基数、检查方式、操作流程、结果处置等具体事项予以规范,进一步提高“双随机”抽查制度的法律层级。同时及时总结“双随机”制度在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监管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基础上,逐步将该制度推广延伸到其他监管执法领域,不断调整和完善抽查机制和细则,合理安排抽查计划,指导各基层部门根据人员配备和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

(二)充实执法力量,确保抽查效果。建议进一步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引入新鲜血液,加大基层保障,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切实打通基层队伍老化、人员短缺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症结,为全面落实“双随机”制度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完善参与随机抽查的执法人员数据库,实现检查企业与检查人员随机组合、有效匹配。同时,要在执法人员随机抽查系统下设立法律、会计、商标、广告、不正当竞争、网监等类型执法人员子库,以便于根据不同的专项检查需要抽取不同类型的人才,防止出现检查人员不熟悉检查领域而延误检查的情况。

(三)实施整合抽查,强化后续监管。企业公示信息双随机监管模式处于刚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在实施过程中其不完善性会渐渐凸显。因此,应适当简化抽查程序,提高抽查比例,增加抽查企业的基数,特别对于本辖区投诉举报较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以及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保证随机抽查能够更多地抽查到潜在违法企业,增加抽查的针对性。同时,探索制定联合抽查计划,科学整合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逐步实现计划先行、一次完成的目标,避免因多头抽查对企业的打扰,提高执法效能。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该公示的要公示,该立案查处的要移交办案机构,依法依规加大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增强市场主体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开展联审工作,根据抽查结果,对相关部门在先进、创新、品牌等评定方面提供联审意见,为各类荣誉评定提供信用参考意见,努力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氛围。

篇5

一、简述本年度的主要工作

(一)董事会工作良性运转

(二)行政管理,履行助手职能

1、在董事长、总经理的指导下,完成了向陈xx省长、蒙启良和王江平副省长的汇报材料;编写了“百千万工程”汇报材料,并发送给发改委、经信委、省内多家媒体;组织编写了半年工作总结及向集团职能部门调研需要的各项汇报材料。

2、严格公司各类发文管理,按时审阅每期《安全生产调度会纪要》。

3、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管理公司印章,有效控制印章使用风险。

4、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管理和使用由专人负责,做到了用途不清、权责不明不出门的管理。

5、收取上级部门各项公文,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跟踪执行情况,有效发挥了公司内外的桥梁纽带作用。

6、合理有效地安排会议室,做好会前准备及会后总结,使各项会议能够有序、高效召开。

(三)基础管理,助推有序经营

1、加强内部控制。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组织制订了《外协单位管理办法》、《零星工程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等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在完善中。

2、加强基础管理考核。促进经营绩效提升。升级完善了《基础管理考评实施细则》,组织宣贯外协单位学习。每月召开一次基础管理考评会,并通报。

3、持续推进“6S管理”。规范了来宾停车位和车辆定置管理,及时查处通报违规停放,车辆停放更加有序。

(四)量化考核,强化结果导向

今年采取“3+X”的指标模式,将产量、消耗、利润指标与部门关键职责和年度主要工作相结合,与各二级单位签定目标任务分解责任书,每月召开一次目标量化考核会议,形成目标量化考核专题请示,并以此作为薪酬发放的依据。将“员工正能量”凝聚到公司目标上来,使员工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促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完成2014年生产经营任务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五)数据管理,服务领导决策

企业管理是数据管理。我们运用“大数据”理念,把企业运营的海量数据通过高速的采集、整理、分析、挖掘,从大容量的多样数据中经济地提取价值。

1、建立了数据报表体系,每月向市统计局、工信局、集团企划部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并为各项汇报材料提供数据、图表及分析,用数据体现公司最真实的现状。

2、每日跟踪《物料投入产出对比表》,形成“到岗就算算”的工作模式。每周一将上周投入产出表发送给公司领导;每月更新《可控费用发生情况表》,帮助领导及时把握生产经营状态。

3、升级产量、供应、销售、物流等内部报表,设计企业运营数据报告、财务管理、销售统计分析、汇票管理工具,提升数据整理、分析、挖掘能力。

4、数据质量是企业实现卓越经营的一个重要保障。组织建立数据报告体系的培训,为形成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报告服务。

(六)信息管理,护航生产运营

2、视频监控系统是企业管理提升安全技防能力的内在需要,更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战略共生耦合的载体。将视频设备完好率列入量化考核,并作为部门效能监察项目。视频维保费用比2012年下降了xxxxx元;视频设备维护分ABC等级管理;视频完好率从85%升至98.04%,预计11月底视频完好率100%。成功实现了PC终端授权监控,也实现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的转变,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升华。

(七)法律事务,规避潜在风险

1、严格履行合同评审职责,将风险消弭于萌芽状态。

2、跟踪并反馈合同执行情况,为合同的续签及改签等提供建议,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3、负责牵头瓮马高速施工高度危险作业至高压线路断电导致的侵权纠纷起诉及起诉前调解工作,合理维护公司的最大利益。

4、为推进合同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传递先进的合同管理理念,组织召开了两次合同管理例会,邀请外聘法律顾问对合同履行中存在的情况进行点评交流和案例分析,将“合同风险”列入“风控体系”重要内容。

(八)后勤保障,措施得力

后勤工作树立“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后勤工作理念,强化保障和服务两项任务,牢记安全和卫生两个重点。

1、加强员工食堂管控

(1)每季度做一次食堂问卷调查,收集汇总员工意见,协调食堂不断改进膳食结构、变换花样、丰富菜品,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就餐需求。

(2)强化食堂主要食材质量控制,公司主导采购大米、油品,切实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焦点问题。

(3)充份发挥摄像头的作用,食堂操作间视频监控后厨卫生,取食物处视频推进光盘行动。

(4)改善食堂卫生环境,清洗抽油烟机、粉刷食堂内墙、清洗窗帘等。

2、员工住宿

二、存在问题 亟待提升

(一)团队缺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推进导师制,加强人才培养。

(二) 员工“吃住行”三件事亟待加强,如员工食堂菜品质量、员工宿舍配套设施质量、交通车和公务车卫生等。

(三)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不够。应将企业运营(产供销、人财物等模块)的大量数据,适时采集、分析、挖掘、提取价值,最终形成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报告,洞见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企业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合规管理、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缺陷管理等;二是提升精益生产、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的管理水平;三是组织升级完善操作手册、检修规程;四是用好基础管理考核工具,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企业凝聚力;五是进一步加强目标量化分解考核,依据“集团考核指标”相应调整“公司共性考核指标”;六为发挥销售人员潜能,将市场开发部打造为公司的“创利中心”,需重新设计、签订考核责任书;七是助推公司加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变现、数据报告管理工作,推进数据报告体系建设;八是协同完成十年顶层设计的煤化工发展规划;九是筹划引进战略投资,积极推进“混改”工作。

(二)法律事务方面。一是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建立大宗原料、备品备件供应商淘汰管理机制;二是认真贯彻《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用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定期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三是规范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为营造健康发展环境,维护企业形象,教育引导员工不得在网络媒体企业营销以外的商业信息。

(三)信息化管理方面。一是加速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挖DCS、EMS、ERP等系统功能,助推两化融合;二是申报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三是加快视频监控系统的第二期整合,提升安防、技防水平。

篇6

“多证合一”改革自查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县政府和省市工商局的部署,扎实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作亮点

1.减证便民激发了创业活力。在市场主体“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基础上,动态推进,再整合交通运输、公安、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商务、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体育、煤炭工业、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贸易促进等11个部门的26项涉企证照,实现“三十一证合一”。2017年10月10日,我县首张“三十一证合一”的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县“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施。自2017年10月10日启动改革以来,截至2018年8月10日,平原县累计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5530户,其中,各类企业189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68户、个体工商户6081户。

2、流程更加简化,服务效率更高。采取“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模式,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市场主体不再向被整合证照的部门递交任何材料。改革后,办照时间从原来最少需要45个法定工作日缩减为1至3个法定工作日内办结,服务效能大幅提高。

3. 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中心”与省政府信息共享协作监管平通,工商部门依托交换中心将登记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认领后及时开展协同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改革认识不统一。近年来,随着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三证整合”改革向“多证合一”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大,力度越来越强。改革过程中,工商部门切实发挥了改革“先手棋”和“排头兵”作用,但是相关部门却跟不上改革的步调,认识上也存在偏差,认为商事改革乃工商一家牵头之事,相关部门只负责备案,改革事项与其关联度不高。为此,相关部门不同程度存在观望等待、被动推进的状态,导致改革压力与矛盾集中到基层工商登记窗口。

2.改革配套不同步。一是“准入不准营”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多证合一”改革都是将涉企经营许可改为备案制,进一步整合到一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上。从表面上看,被整合的事项越多,市场主体准入的门槛也越低,但是“多证合一”还存在诸多未被整合的事项,特别是其余在取得营业执照后依法需经许可审批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的涉企审批事项,这类事项依然较多,从实践看,一定程度上导致“准入不准营”。二是经营范围核定面临新情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新消费需求,新型业态、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由此带来企业注册登记时经营范围更加灵活多样。“多证合一”改革后,目前,工商部门核定企业经营范围时,依照现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无法准确核定经营范围。比如: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适应消费者需求,房地产按揭贷款服务应运而生。在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无法核定企业经营范围的情况下,采取变通做法,核定为房地产中介服务。由于经营范围分类核定不准确,既会影响企业经营发展,也为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新经济业态发展情况带来困难。

3.信息交换不协调。目前,“多证合一”改革主要通过“交换中心”与省政府信息共享协作监管平通,使工商登记环节与其他环节的登记数据信息进行衔接、交换、共享。按照惯例,县局工商部门当天形成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信息,自动上传至省级交换平台,省级平台再推送到省直相关部门,再由省直相关部门根据情况下发至各地各部门。但是据多家企业反映,部门间数据交换和共享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商登记完成后数十日后,当地税务部门仍然不能接收到省级业务部门推送的登记信息,企业如要办理税务事项又需到工商部门查询打印企业基本信息,既增加了企业负担又导致企业多跑路。

4.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实行 “多证合一”改革,明确了职责法定、依法监管的要求,明确了“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及时认领工商登记信息,加强协同监管。然而,有些部门认领不及时,没有真正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职责。这就为“多证合一”后工商与行业主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证照”衔接,造成新的监管“真空”,容易导致市场秩序稳定风险,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企业诚信自律成本偏低。“多证合一”改革后,由于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极大地激发了民间投资者的热情,但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面对简政放权、倡导主体自治的新形势还不适应,从主观上讲,企业缺乏诚信自律意识,影响市场秩序。加之,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诚信设定的宽容度过高,并未设置相应罚则,导至企业付出的诚信“沉没成本”过低,不诚信的企业即便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进行公示后,而在履行了相关义务后,向登记机关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公示系统中显示状态正常,也可“进出”自由。例如,“多证合一”改革后,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等规定,企业未按规定公示即时信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只需履行补报义务,工商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必须受理申请并办理移出异常名录申请。即便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等38部委颁布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以及各部委单独制定了有关联合惩戒的系列规范性文件。实践中,联合惩戒备忘录的执行,依靠“自下而上”的探索,并且缺少上级统一颁布的联合惩戒法律规制及相应的工作机制,很难形成信用监管的合力。

三、工作建议

1.形成改革共识。结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便企利民、激发市场活力的宣传力度,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改革协同配套力度,使“多证合一”改革事项涉及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切实增强主动支持、参与改革的意识,形成推动改革的工作合力。

2.完善顶层设计。一是针对“准入不准营”问题,建议结合实际对“多证合一”改革后,余下的其他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组织开展清理,坚持法无禁止即可入,能够以市场自主决定的事项交由市场调节,最大地限度简政放权,为“多证合一”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放活放宽经营范围管制。经营范围是商事主体所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按照经营范围核定依据,对涉及前置许可事项的,应当按照相关批准文件表述;批准文件没有表述或者表述不规范的,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述。

3.增强平台功能。以国、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为契机,突出完善省政府信息共享协作监管平台建设,增强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研究和推进各条线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防止“数据壁垒”和“信息真空”,强化信息共享、数据互认、协同服务,推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改革目标。

篇7

1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表现

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除业主投入、自身积累、亲友借贷和利用商业信用外,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内部融资不足,从金融机构融资难、融资贵。

1.1 抵押担保难、融资慢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除自筹外的主要融资渠道就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贷款的主要方式就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但是由于现实原因的限制,小微企业通常很难实现抵押贷款,另外小微企业由于缺少合适的担保人,担保贷款也很难成功,从而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审核和发放。

1.2 贷款难、成本高

国际金融危机后各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防范更加严格,不少银行给为小微企业融资的基层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又较繁琐,导致许多小微企业贷款很难,而且目前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包括了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担保费用、风险保证金利息等,加在一起一般达到10%以上,高出规定贷款利率不少,融资成本高。

1.3 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难

小微企业自身底子薄、产品技术含量低、自有资金少,要想从门槛很高的正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小微企业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外商投资和地方政府少量的财政性资金也基本上不会流向小微企业,正在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等投资基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规模有限,作用不大,所以一些企业只能转向成本很高的民间融资渠道,但民间融资多为地下或半地下状态,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规范,具有很大风险,造成融资贵。

2 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小微企业自身的原因

由于小微企业的产品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也不高,只能依靠价格进行市场竞争,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很多的因素都会导致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比如货币政策的紧缩、市场的变化、原材料等要素价格的上涨等。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在融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大,拖欠、赖账、逃废债行为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信用形象。加上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实,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因而金融机构对其信用状况很难做出准确评估以进行有效信贷决策,信用风险难以控制,造成银行信贷成本高、小微企业融资贵,给企业融资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其次,由于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分布在各行各业,又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群体的差异化决定了其融资需求的多元化,需要形式多样的资金提供方式,“短、频、快”的融资特点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单位成本。

2.2 金融机构的原因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银行贷款偏好于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融资不够重视。为了避免风险,保证自身安全性、有效性和流动性,金融机构一般设立了严格的经营标准,实施企业资信分类管理,对缺乏良好信誉、不良贷款较多的小微企业贷款的门槛抬高,贷款时还层层把关,给企业融资带来障碍。银行业务创新不足,产品不丰富,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平台和信贷产品。多层次资本市场近两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条件高,对小微企业而言仍只能望而却步。

2.3 政府部门的原因

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内容较粗略、政策性太强、可操作性较差,一些地方没有制定相应具体配套落实办法,而且该法针对的是“中小企业”而非“小微企业”,不能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护,有关微型企业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制定实施。各地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导致金融信贷也向大企业倾斜较多,给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相对不够,既没有建立专门用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没有为小微企业搭建更多更合适的融资平台。小微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虽然各地建立了初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担保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不少担保机构工作不规范,风险过大,自身亏损现象严重。另外,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也处于比较滞后状态。

3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对策建议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负担重等问题,近年来国务院非常重视,多次专题研究和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但由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改善解决该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才能达成。

3.1 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

①完善发展包括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未上市股权交易市场)、小微企业债券市场等多层次多渠道区域性资本市场,规范有关股权投资政策,扩大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加大小微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和发债的创新力度,积极支持成长性好、有盈利前景、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的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展信托、基金、风险投资等财富管理业务和融资租赁、金融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外包、民间融资服务公司等新型资本投资与资产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产品,指导小微企业做好投融资管理。推进股权投资业发展,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进一步加大鼓励民间资金为主体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其他各类专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以集约化管理方式,使各类基金组织成为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重要载体,成为小微企业创业和发展的直接融资渠道。

②针对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较低的情况,应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必须转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观念,制定与小微企业切实相关的信贷管理运行机制,正确处理信贷过程中风险与发展的关系,落实中央和银监会各项支持小微企业信贷的政策;其次,必须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根据不同小微企业的特点,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更多地推出适合不同小微企业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第三,加快培育和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相适应的各类小型金融机构,设立大银行-小企业专营机构,适当降低放贷权限,加快贷款审批速度,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提高融资效率;第四,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严禁收取额外费用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3.2 加强小微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从 2006 年开始,各地陆续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信用征集,建立信用档案。2014年10月1日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是转变对小微企业信用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强化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但小微企业分布极广、数量众多,鱼龙混杂,因此政府、企业和银行仍应加强合作以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素质,走出低端“陷阱”,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小微企业整体信用水平,为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放贷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3.3 健全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融资担保体系健全与否与小微企业融资息息相关。为满足广大小微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引导、扶持和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更多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专门机构尤其是政策性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基金,对担保机构代偿损失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规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秩序,建立贷款保险机制,积极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