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15 13: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进生转化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们把一些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称为“后进生”,也有人称他们为“差生”。这些学生思想消极、成绩落后,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过相同感受:有时真恨不得把那些影响班级教学质量的后进生一下子变好。但认真思考就会明白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转化这些特别的孩子们呢?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要全面了解后进生
教师教育后进生时,要广泛、深入、细致、全面地了解他们。了解后进生不能仅仅局限于班级或学校范围,更要深入家庭及社会范围。不仅要了解他们的不足之处,而且要了解他们的闪光点。后进生并非无可救药,他们其实是迟开的花朵,也有自己发展的天赋,都有极大潜能。要教育后进生,就要先了解后进生。对于思想品德表现不好的,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及心理特征,找出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后进生,要摸清他们的知识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找出造成他们成绩之不好的主要原因,以作为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据。
二、善于抓住后进生闪光点
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即使是后进生,他们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劳动积极。我就抓住他们这点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班会课上表扬他们,对他们说:“其实你们很聪明,只是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把它埋没了,虽然你们学习差,纪律松懈,但是只要你们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赶上成绩好的同学。”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的优点,都去抓住它,指引他们看见自己的长处,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刻苦努力以取得成功。让学生开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讽刺挖苦。不要总是戴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认为后进生一无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教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后进生身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毫不吝惜地加以鼓励,,让后进生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至少他们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能进一步转化为上进心。对于后进生所取得的微不足道的点滴进步,教师要予以关注并及时表扬,表扬永远是有效的法宝。
三、家校联合转化后进生
对后进生做全面了解,以便对症下药。从任课老师和同学那里了解该生的表现,并联系家长,了解其在家的表现及优缺点,寻找原因。如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联系家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坏习惯,让其有意识地改变坏习惯。对智力差的学生,要结合家长,让他们多费些精力,多花点时间,平时让孩子多写多练。只要充分发挥家长与学校的管理作用,与家长多联系齐抓共管,后进生就会有进步。
四、制定具体措施约束后进生的不良行为
后进生的管理对于老师来讲是一件最头痛的事,怎样转变后进生,许多老师的方法都不相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都要有不同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我在对待学生的管理,也采取了许多方法,例如:带领班级学生定期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制定一些班风班纪,以及“手拉手”、“一帮一”活动等具体措施。每两周进行一次家访,每个周三下午第三节的班会课上作班规班纪教育。我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以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五、要尊重“后进生”,不歧视不打骂他们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老师片面追求教学质量。个别教育部门只以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造成对部分学生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后进生,一旦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老师非骂即打,使本来落后的后进生身心受到伤害,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老师的厌恶,也对老师所教学科更加厌倦。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爱”感化学生,鼓励学生,不挖苦学生,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事情,适当采取不同方法,保持良好心态。我相信只要教师认真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很容易解决。
六、站在后进生角度看进步
教师对后进生所取得的点点滴滴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不可因学生没有达到教师的过高期望而训斥、否定他们,对其转化要有时间上的宽容。不仅要关注当前状况,还应重视其成长的过程和变化。如一位后进生数学常考三十多分,这次得了五十分;而另一位学生常考八十分,这次得了九十多分,显然后进生的进步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应只表扬考高分的学生,更应看到后进生在努力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七、建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
篇2
一、体育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笔者总结了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对教师、学生的访谈,将从学生个人与现行体制下的教育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
1.学生个人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有些学生喜爱体育活动,但因身体功能障碍,或体弱多病,或体型肥胖,或矮小瘦弱等,给他们的体育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他们可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不能通过各种体育项目测试,从而丧失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这部分学生容易被教师忽视,造成不被教师关注的盲区。
(2)心理因素。主要包括:①怕吃苦的精神。体育运动往往需要消耗巨大的体能,而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多,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不愿意也没有强烈的意志力参与吃苦、受累的体育活动。②轻视体育学习。由于体育成绩不计入高考成绩,很多学生与家长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就一切都好,从而导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动力,态度比较消极。③缺乏自信。部分学生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自信心比较弱,从而影响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信心。④胆小怯弱。有些学生胆小怯弱,做稍有难度的动作就害怕,即使一般的体育运动也难达到测试标准。⑤封闭孤立。有些同学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教师、同学交流,没有强烈的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意识。
2.现行体制下的教育因素
(1)体育教学的盲区。体育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是以大多数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只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愿与教师配合的学生身上,而那些体育后进生往往得不到体育教师很好的关注。另外,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比较紧,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也不利于体育后进生的进步。
(2)体育教师的关注度缺乏持续性。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体育教师开始也非常关注体育后进生,为体育后进生的处境而烦恼,常常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希望从心理、生活、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但教师往往在体育后进生身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后,收获却不多,学生进步不大,时间一长,教师的热情难免受到影响。
(3)教师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按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教师考虑的是学生能否掌握技能,能否达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各方面知识的贯通,而且教学手段与方法一成不变,势必会造成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运动兴趣及合理运动。
(4)教学评价不合理,缺乏多样性。在实际教学中,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二、促进体育后进生转化的措施
1.积极营造体育活动氛围
除了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广播、校刊外,还要运用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体育文化的娱乐性、健康性、欣赏性等特征。还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体育活动,例如体育游戏、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摄影等。多种与体育相关的活动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体育后进生体验到体育运动是具有娱乐性、健康性、欣赏性、趣味性的活动。
2.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最直观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出汗、吃苦、疲惫的层面上,很少能理解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讲授体育文化各方面的知识,尽可能地多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转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肤浅认识。例如,学生在练习长跑过程中出现极点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讲解长跑途中出现极点的原理,让学生不再对长跑产生胆怯而坚持练习,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将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1)重视每一个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由于不能像在教室内授课那样,学生座位固定,教师可以经常提问或当面批改作业,所以教师不容易与学生进行经常流。在体育课中,学生基本处于活动状态中,教师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将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倍感亲切,感受到尊重,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更加热情地投入体育活动练习中。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防止出现学生被忽视现象,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失败感,从而疏远与教师的关系。
(2)向学生倾洒爱。对学生要以情施教,尤其是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把满怀爱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几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如果在讲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目光与学生目光接触越多,学生越能产生被重视与被尊重的感觉。如果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将自己的目光多投向那些体育后进生,一定能大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4.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关注体育后进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后进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测试标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多地关注体育后进生,帮助他们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鼓励他们不断地改进,让他们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2)教学内容应多变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如对男生多安排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短跑之类对抗性比较强的项目,而女生多安排一些羽毛球、舞蹈、呼啦圈等运动项目。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加强教学过程评价。教师不应只注重学生完成了什么动作,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学习结果上,而要注重他们的学习态度、练习积极性、进步情况等。加强教学过程评价,能使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得到愉快和成功的体验。要促进成绩不理想的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就必须加强教学过程评价。
篇3
【关键词】:数学 后进生 原因 教育 转化 措施
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复杂的生源、教师好学生的偏爱、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都是产生后进生的原因。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好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后进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一、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后进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担子还是比较重的,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2、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后进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3、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后进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后进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后进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后进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后进生引导和督促;
5、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后进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6、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后进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后进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后进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7、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后进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后进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后进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后进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后进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后进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后进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后进生自卑感。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后进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篇4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 学习状况 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103-02
人们常说,数学是国民经济和各学科的基础,然而在这样一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难学,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 ,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观察与调查,其实这部分学生在其他学科中也同样处于落后的行列,就此问题,谈谈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热忱相助,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程,而不会由于喜欢一门课程而去喜欢一个老师。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情感处于十分和谐状态,学生就会感受到上数学课是一种“欢乐”和“享受”,从而也乐于倾听老师的讲解。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有的学生对很容易的题目也不会做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告诫自己千万要克服急躁情绪,不要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表情,更不能挖苦,批评,指责学生。要知道,很多“学困生”是在自己鼓足了勇气之后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对待数学“学困生”,教师应注意从他们提出的第一个简单问题开始,就给予他们最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耐心热情地帮助他们找出困难所在,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才有可能听到他们提出的第二个、第三个直至更多的问题,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于鼓励,给“学困生”以动力之源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多,挫折也多,因而常常对学好数学感到灰心丧气。俗话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当一个学生对学好数学学科彻底失去信心时,任何说教都是难以让他接受的了。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其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教师更应该多与后进生谈心,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中获得自信,从而鼓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应善于把“后进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对他们的表扬之辞及时转达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进步的喜悦,使后进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深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精心组织,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学困生”的形成与填鸭式、满堂灌的陈腐教学方式不无关系。那种由教师唱独角戏或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说教,压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摸索创造型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如何构建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找准新课的最佳切入,设计最好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我们教师应始终把握的方向。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特点,启发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有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问题摆出来让学生争论,尽量避免将问题结论直接捧给学生,给教学留下阴影。其次,教学要发扬民主,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表现机会。课堂上师生平等、优生差生平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不受压抑、无拘无束,更给后进生提供了十分宽松、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活泼、和谐、竞争、互补的教学局面。在课程设置上,应铺设阶梯、降低坡度;分解难点、降低难度;照顾差生现状和接受能力。导入新课时,应尽可能联系旧知识,在旧知识上滚动拓展,以旧引新,以旧带新。这样既便于学生复习回忆旧知,弥补后进生的知识断层,消化夹生层面,又不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教学上应优、中、差有别,因材施教,互相兼顾,注重实效。提问、上黑板板演等都应该既考虑优生,又不冷落后进生,但对后进生要求不能过高,难度要适中,使后进生解决得了,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布置作业应分必做和选做题,选做题对后进生不作强求,要适当减轻后进生的学业负担。
四、培养兴趣,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变他们上课注意力涣散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些数学发展史,介绍数学的最新成果和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些知识点的新课引入应尽量以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亲身感受的生活实践作引例 ,使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的社会离不开数学,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无数事实证明,“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后,只要肯下功夫,数学成绩就会明显提高。
五、加强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设悬念; 激发兴趣; 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64-001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好在物理学科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让物理学科中的“趣”张扬出来呢?如何让后进生能够融入这个“趣”呢?
一、创设悬念,诱发和活跃后进生的思维
这是指在授课时,先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让他们带着这些悬念听教师讲解,为了解迷底不得不听老师从头分析。如我在讲述“参照物”一节时,一开始先讲述一段资料:“一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本领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又如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我先用幻灯片放映一幅“海市蜃楼”的景观图;在讲授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时,引入“开水煮活鱼而鱼不死”的演示实验;在讲述着火点时,引入“纸锅烧水水开纸不焦”的演示实验;在讲压力作用效果时,提出“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为什么却安然无恙”的问题;在讲述重心一节中,可以提出“不倒翁为何不倒”的问题……每当我一讲完,班里的后进生可来劲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地讲授新课。
二、培养后进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参与就是让后进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我在备课时,总是先备后进生,了解本班后进生各自的特点,本节课他们应扮演哪个角色,让一些平时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同时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如我上“声学”中的“音调、响度、音色”这一知识点,就安排了一段录音,让后进生中的“追星迷”来分清张学友、林志颖、刘德华等的歌声;在讲“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一节时,就安排了后进生中的足球迷,思考“踢足球时,为什么远球难进,点球易进?”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我安排了两位后进生中的“大力士”做拉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能力,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总认为在学习上比别人差一等的观念,达到转化后进生目的。
三、重视实验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在讲到平抛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我就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些实验很有趣,印象很深刻。
四、联系实际,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后进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厌倦学习,可在家里却常七弄八凑,甚至家用电器等常被拆开,他们虽不懂其中的物理知识,可他们却好奇、好动、好玩。这些正是物理老师转化后进生的突破点。如在讲“温度”一节时,就先布置学生事先观察家里的寒暑表,并在课堂上分发体温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会读出自己的体温,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学完“电功率”一节后,我就让学生回家注意观察两个额定电压都是220V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为什么额定功率较大的灯泡的钨丝较粗?为什么灯丝被烧断通常是在开灯的瞬间?为什么烧断的灯丝重新搭接后灯泡会比原来更亮?在讲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我提问了一个好游玩的后进生:“当你们去野炊时,万事俱备,只欠火苗,怎么办?”在讲生活用电一节时,我们组织了一节课外活动,让全体后进生跟“电工”见习一天,这不仅使他们掌握了知识点,还领悟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变“我要学”为“我会学”。
五、教会后进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纪律上、学习上的的后进生,大多数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耐心教育与指导,给钥匙、教学法。我常深入后进生学习生活中,寻找机会指出我们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排忧解难,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在学法上,教师在根据后进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和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常指导他们以书中的话对照身旁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由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为克服后进生易忘易错的弱点,常教学生随身携带《知识备忘本》和《今天生活中的物理记录卡》,让他们感到学物理很有趣、很好学。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常抓不懈,一定可以逐步减少后进生,甚至变后进生为优等生,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6
一、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充分考虑每个“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首先,要了解其心理形成原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并加以利用。其次,要针对后进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要多鼓励,少批评。后进生在掌握学习方法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后进生”,不要随意批评,指责,更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后进生"的帽子;而要帮他们查找原因,理清思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并经常鼓励和引导。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提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在应试教育中,有些教师乃至学校将后进生视为编外,这种做法极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使其继续消沉,更谈不上全面发展。由于缺乏信心,后进生的许多“闪光点”被表面的冷漠掩盖,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就能做好转化后进生的第一步工作。
1、发挥特长法。后进生往往有许多特长,如体育活动、文艺表演、写作、绘画等,教师只要善于给他们施展特长的机会,他们就会充分展现自我,树立新形象,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缺点移位法。有些后进生在课堂上乱讲话、爱逗笑,这本是他们的缺点。假如我们换个角度,让他们身上的缺点移一下位置你就会发现,这些缺点能够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来。如:你让他在舞台上露一手或者让他试着管一管班里的组织纪律,他也许会大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约束自己,缺点逐渐变成优点。
3、眼光前移法。对没有特长的后进生,我们不妨把眼光向“前”移一移。看他以前曾经有过哪些优点,取得哪些成绩,如获过什么奖,做过什么好事,甚至小到某一次作业得过"优",某一次活动受过表扬。这些"光荣历史"老师都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有意渲染。挖掘他们当年的“闪光点”可赢得同学们的青睐,更能树立他的信心,鼓励他奋发向上。
三、采用生生辅导,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教师辅导学生的方法很多,如分类辅导、集体辅导、个别辅导、生生辅导等,经过验证,生生辅导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取得的效果最为明显。生生辅导是在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氛围中进行的。他们知识层次相近而又心意相通,难懂的知识、道理经自己的理解,又用他们独有的语言讲解,后进生极易接受,而且心情愉悦,这一点正是教师做不到的。通过生生辅导,不仅能迅速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消除后进生的不良情绪,抚慰心灵的伤痛,创造和谐、互爱、积极、团结奋进的优良班风。在这样的班级中,每个学生的进步都是显而易见的。
四、宽严相济,促进后进生健康全面发展
多数后进生对教师心存疑惧,不但在学习中不敢提问,也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应采取宽严相济、扬抑并用的原则,既要做到“三先”又要做到“三不”。
“三先”是指:①排座优先:优先安排好后进生在教室的座位,有利于教师辅导,有利于教师调控,更有利于后进生心理的健康平衡发展;②提问优先:教师备课时,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时让后进生优先回答,问题由易到难逐渐深入;③家访优先:教师家访,要优先安排后进生。和家长沟通,在于探讨学生的进步得失,寻求对策,以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后进生转化步伐。
“三不”原则是指:①不歧视:后进生在学习、做事、与人交流时出现不当时,不要表示轻蔑或引为笑谈,恣意传播;②不溺爱:不能因为后进生的进步对其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视而不见,任其发展;③不加压: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能急功近利,不断施压或施压过重。
篇7
【关键词】小学生;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上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下,不遵守纪律或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等。一般情况下,我们称那些在学习或品行方面落后于其他学生的学生称为后进生。
一、班主任老师要树立正确观念
班主任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后进生,不可因他们眼前所犯的错误就对他们失去信心。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并因势利导,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本着“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理念,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1.相信后进生是发展中的人。班主任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后进生的错误,允许他们犯错误并且相信他们可以战胜现在的困难并不断发展,慢慢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班主任还要始终相信后进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不可因后进生的一时错误就否定他们,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失去信心。
2.相信后进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的一切教育措施都是通过后进生本人起作用的。教师的教育措施如果没有后进生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在转变后进生的措施中要以后进生为主体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后进生为中心,调动他们学习和品德发展的积极性,切不可把他们视为被动的主体。教师强制性的指令是不可能对他们产生积极的作用的,甚至还可能使他们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使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3.相信后进生是独特个性的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个性,不能仅以分数的高低衡量学生的好坏。班主任教师要从后进生的性格特征、个人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细致、耐心地了解他们,做到“见微知著”,发现他们的独特个性,进而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对后进生要富有爱心、耐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后进生由于表现不好、成绩较差受到了太多的冷漠和批评,使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和脆弱,所以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如,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到:“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班主任老师要关心爱护后进生,给予他们平等的爱,也许教师的一个动作、眼神都似春风吹进后进生的心田,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成为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
转变后进生是一个长期、复杂、反复的过程,一劳永逸的做法是不存在的。在后进生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的情况下,教师要耐心地教导,切忌急功近利、半途而废。后进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的改正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要永不言弃,不断鼓励后进生向目标前进并做到耐心地等待“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越”,最终促成后进生的转变。
三、建立一个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很多后进生因学习成绩较差、个人行为习惯不良会被排斥在班集体之外,无法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导致后进生与同学之间缺少沟通。长此以往,他们与同学的隔阂越来越深,甚至产生与同学、教师的对立情绪。在这种状态下,当他们徘徊在对与错的边缘时,这些不良的影响很可能将他们推向错误的一边。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缓和后进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积极搭建他们交流的平台并帮助后进生掌握与人交流的正确方法,鼓励他们在不断尝试中渐渐缓和与同学的关系,最终使后进生能很好地融入班级中。所以,班主任老师要积极营建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发挥班级的积极作用,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四、帮助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沦为后进生。所以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掌握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有效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会学”的前提下才可能“乐学”,达到“学会”的目标。
五、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P
班主任教师要细致、耐心地了解后进生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变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成了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兼顾学校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同样不可忽视。同样,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可以说缺少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因此,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首先,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其次,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既可更加全面了解后进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也可与家长育观点和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此外,教师还可建立后进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点点滴滴的改变和成长,并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增强家长对孩子转变的信心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后进生的转变工作高效进行。
实现小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艰辛和曲折的过程。班主任要树立正确对待后进生的观念,尊重和信任后进生,协调教师、家长和同学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玉峰.浅谈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措施[J].学周刊,2013,(28).
篇8
关键词:后进生;内外原因;转化对策;期望效果
一、后进生的日常表现分析
后进生的日常表现为:自卑厌学,学习成绩差;缺乏自信心,自我期望值低;纪律涣散,行为习惯不良;懒惰,不思进取,逆反心理严重;性格缺陷;缺点问题较多,我行我素。后进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长期处于迷茫状态,在家反感父母说教,喜欢顶嘴;讨厌“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的单向型沟通方式;讨厌班主任的一味“告状”,不敢信任父母老师;讨厌说教,渴望理解和尊重。因此,在长时间的压抑下,他们沦为班级的后进生。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探讨
1.内在原因
(1)智力差异导致的优等生、后进生之分。每个学生由于天性的不同、智力的高低,学习能力不同。智力高的学生意味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潜力更大,而智力低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的跟进度较弱沦为班级的后进生。
(2)性格意志不坚定导致学习的后进。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我约束力差;思想易开小差,习惯差;性格缺陷,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易暴躁;学习缺乏规划,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模糊皆容易导致学生学跟不上进度。
2.外在原因
(1)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现如今家长对待孩子或过于宠溺,或因为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或因为离异对孩子伤害极大。极度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学习保持无所谓、放任不管的态度,容易使孩子养成狭隘、飞扬跋扈的性格;留守儿童则容易因贫困导致营养不良和身体疾病,进而导致体弱多病或大脑发育不健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敏感,由于心里受创从而失去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社会背景下不良思想的腐蚀影响。现今手机的盛行、网络的发展,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拜金主义”逐渐弱化学生的“精气神”,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态度。
(3)学校教师差别对待使之心灰意冷。目前部分学校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态度天壤之别,优等生老师极度宠爱,而后进生多受冷待、指责,得不到老师的关心、赏识和心理上的合理引导,易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以及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剖析
1.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1)以身作则,陪伴后进生学习和永不放弃意志力的提升。家长要以身作则陪伴后进生成长,促进孩子坚定意志力和自我管理的好习惯的养成。作业的完成应陪同孩子共同进行,并互相交换审阅以启发孩子新的思维;饭后可以一起散步;孩子入睡前可陪同聊天;当孩子犯错时应予以尊重,不可一味斥责,可写张小纸条加以提醒。从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不管后进生的现状如何,一定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们,不能让潜在的幸福变成相互间的折磨。
(2)公平对待,不应任意给后进生贴有色标签。众所周知,学生对老师的认可远远胜过家长的奖励,每位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因此,要公平对待,不应给后进学贴有色标签。老师在面对学生淘气、不守纪律、不听话的情况时往往因为无奈或失望在言语上作出“最差、最坏、最笨学生”的批评,心理素质弱的学生容易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谨言慎行。
(3)家校合作,建立校内校外亲情关系获得学生信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亲子沟通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建立校内校外的亲情关系以获得后进生的信任,这对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非常有效。
2.后进生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不应该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问题不要定性,以解决事情为主;道理不要多讲,应提供具体帮助;不要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通过行动言传身教,要相信每一个后进生都是潜力股,都能“大器晚成”。
参考文献:
[1]温启明.浅谈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和转化措施[J].中学教学参考, 2012(15):128.
[2]陈 健.给点欣赏就微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措施[J].考试周刊,2014(56):47.
篇9
在初中时期,后进生作为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后进生都有着封闭和自卑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交流,很难主动的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一种失职的表现,也是对教师这个光荣称号的一种亵渎,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学习基础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来使学生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对初中语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后进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对转化进行弥补,从而使后进生群体获得有效的转化。
一、坚持“以情感人”,使后进生感受到温馨的氛围
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使后进生封闭的心扉得到开启是非常基础的一项工作。后进生一直处在班级的边缘,他们往往呆在角落,远离师生,从而形成了封闭的心理。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从情感着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第一,通过沟通交流使学生了解,一时的落后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前进的信心丢失,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积极的制定解决措施,并鼓足学习干劲。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的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经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张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使学生与学生间构建起互帮互助以及平等民主的氛围,为后进生可以很好的融入集体学习提供了情感基础。第三,后进生在学习中获得成绩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表扬,以此来使后进生对成功所具有的心理感知体验有所增强。
二、坚持“分类需求”,使后进生的学习信息增强
为了使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后进生进行专门的分类要求。第一,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时,为后进生制定专门的学习目标,难度系数在大纲要求以及教材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下浮,使学生可以拥有和自身实际能力相满足的学习目标。第二,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时,专门可以准备一些难度系统低的问题给后进生,并对后进生进行定向提问,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并使心理感知体验获得成功,从而使教学成效得到提升。第三,在练习过程和考试中,教师也需要对后进生进行区别对待,降低课后练习的难度,通过考试来为后进生设计基础内容的测试试卷,可以使后进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获得满意的成绩,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得到增强,从而使教学成效得到提升。
三、坚持“互帮互助”,使后进生获得多方的帮助
对于班级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需要积极的帮助后进生寻找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其基础知识的训练得到强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班级中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第一,教师需要进行结对动员,鼓励班级中语文学习成绩好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积极的选择需要帮扶的后进生,为了使结对帮扶活动给优秀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得到降低,教师把原有的“一对一”方式进行了改变,变成了“几对一”方式。第二,教师需要点拨指导所有的帮扶小组,帮助他们对后进生存在的需要帮助的薄弱环节进行明确,使补习活动具有的针对性得到提高。第三,教师为帮扶小组专门安排时间,采用集中辅导以及平时管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把结对帮扶的活动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活中得到贯穿。这样就能有效的使后进生转化得到顺利的实现,以此来使后进生学习语文的成效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从而使教学成效得到提升。
四、坚持“用赛促学”,使后进生的竞争动力得到激发
篇10
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4—0030—01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的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本文简要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谈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原因。许多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教育与学生不良行为密切相关。有的家长忙于经商,对学生学习无暇顾及;有的学生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因此,家庭教育能力丧失或薄弱,教育水平低下或不平衡,教育态度和方法不当,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2.学校原因。优美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的有利土壤。但是,学校教育中一些不当的甚至是错误的措施、态度和方法都是学生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就训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对后进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随着科目的增加和难度的提高,后进生逐渐厌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逃学弃学,他们在学校班级里逐渐成了被嫌弃的对象,最后只好自暴自弃。
3.社会原因。败坏的社会风气毒害了学生的心灵,社会上打牌赌博、吃喝玩乐等丑恶现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样板,金钱至上、一夜暴富、及时行乐的思想,使他们无心学习,逃学、上网,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后进生的成因是五花八门的,只有充分地调查研究,全面、彻底、准确地分析造成后进生的原因,掌握真实情况,才能有的放矢。
二、转化措施
1.掌握心理特征,调动积极因素。后进生常有几种不良心理:既自卑又自尊、好强的心理;认为周围的人都嫌弃他,轻视他,对他有敌意;认为学与不学,表现好与不好都一样,态度随便。对于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老师必须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多鼓励,进行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消除他们的疑惧和对立情绪,要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拉近心理距离,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可亲可敬,值得信任,这样才有可能转后进生为优秀生。
2. 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每个后进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点,都有长处。有的后进生在学习上差一点,但可能是体育人才、劳动积极分子等;有些学生不遵守纪律,但可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积极地、用敏锐的眼光发掘后进生的潜能和优点,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3.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明确、坦荡,言出必行,决不食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处理问题要有主见,要公平、公正、公开,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一种无声而强有力的教育。
4.定期家访。转化后进生,光靠学校老师是不行的。要将教师、家长、学生等有关方面的力量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特别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更要经常联系、沟通,老师要及时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这样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如果他们有进步的话,更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家长在家对他们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
- 上一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