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17 00:0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1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职业,患者的满意度就是评价护理服务优质程度最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为此我科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

1、 入院护理

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求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并备好床单。护送患者至床前, 妥善安置,通知医生。及时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护理人员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及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通知护工送第一瓶开水。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2、 晨间护理

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必要时更换床单,手术衣。腹部手术半卧位(护士摇床至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积极进行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活动能力。

3、 晚间护理

整理床单,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根据季节开窗通风或紫外线灯管病室消毒1次/周,出院后进行彻底消毒。

4、 饮食护理

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肠内营养患者要求护士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知识。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5、 排泄护理

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会阴护理2次。

6、 卧位护理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并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7、 舒适护理

患者每周剪指、趾甲一次;胃肠手术每天协助泡脚1次。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更换衣物。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保暖。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睡眠良好。晚夜间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8、 术前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评估手术风险,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其禁食禁水时间、戒烟戒酒的必要性。如需要则给予备皮。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9、 术后护理

准备好麻醉床,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10、 患者安全管理

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病情发展情况。有输液巡视卡并及时记录。对危重、躁动患者予约束带、护栏等保护措施。危重病人使用腕带。患者外出检查,轻病人由护工陪检,危重病人由医务人员陪检。

11、 出院护理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术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术后换药、拆线时间,发放爱心联系卡)。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护送患者至电梯口。做好出院登记。对患者床单进行消毒。并通过家访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工作[1]。

优质服务的本质是以病人的最终满意为目标,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通过与每个病人互动交流,了解其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为病人量身订制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通过以上护理措施,使护理服务不断完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权益有所保障,创造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医院环境[2]。

参考文献

[1] 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护理学杂志,2012,3(27):89-91.

篇2

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及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动员和倡议活动。2010年4月,我们重症医学科等4个科室被评为医院首批示点病房。通过学习有关文件,领会了其含义及精神,重症医学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组织全科护士努力落实。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参与、热心服务,仅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三个月,我们的工作就达到了零投诉,真正做到了与患者零距离,患者满意度达到100%,受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的表扬。现介绍几点措施如下:

1 措施

1.1 首先我们从转变护士的观念为切入点。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讨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意义,目的。其次,在科内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ICU患者”和“家属希望护士怎么做”为主题的换位思考讨论会。通过学习、讨论护士们找出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理解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1.2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重新制定了各班职责及每日工作重点;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流程,使全科护理工作形成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式。

1.3 反复学习《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专科护理技术》等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1.4 实行弹性排班,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做到一名护士最多看护两名患者。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由原来的护理员完成,变成了护理员协助护士实施。每班除了认真看护患者外,保证给患者做全身擦浴一次(由白班执行)及口腔、会阴护理,修剪指甲、梳头,整理床单等服务。

1.5 由于ICU收治患者的特殊性,不允许家属陪护,我们变推出了亲情服务项目,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如:做到随时与患者沟通,定期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们采取日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周征求主管医生意见,月进行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全程、无缝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1.6 为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内每月评选一名优秀护士并给予适当奖励。评选方法由患者的主管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全体护士、科内的指控小组共同选举产生。此举极大调动了护士们的积极性与荣誉感,对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顺利开展起到了有效地推动作用。

2 效果

2.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收到的锦旗、表扬信、鲜花是以往的四倍。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2-01

我科自2010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工作,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监督下,在我们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积极响应,不断进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肿瘤内科是全院收治病人较多,工作量较大的科室之一。我科开展段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做得大有进步,病人非常满意,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率。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过程中,护士长克服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困难,实行分组责任制护理,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培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科取得优异成绩,现报道如下:

第一、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对患者基础护理翻身、扣背、洗头、泡脚等护理服务明显增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第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部每月对我科进行满意度调查,病房的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5%上升到了95%以上,患者及家属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赞美和表扬护士,试点病房的护理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第三,患者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由于护士承担了全部的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特别是聘请一对一护工的比例明显降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第四,病房秩序进一步好转。试点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休养环境。

第五、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实施活动以来,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意识明显增强,患者熟悉入院须知、便民措施,熟知主管护士、药物性能、饮食要求、安全防范等内容,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随时都会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利用床头交接班、做治疗时、抓住点滴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第六,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包括患者心理状况在内的细微变化,护士也能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第七,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住院患者投诉为零。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增进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患者和家属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遇到问题愿意告诉自己的责任护士寻求帮助,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更加用心,与患者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许多一线护士说,每天早晨一到医院,她们都要先问问所管床的患者昨晚情况如何,患者还需要怎样的护理服务。许多患者也更加依赖护士,如果哪天没看到自己的责任护士,也会关心地加以询问。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和谐。

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成效有很多,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成效就是业务知识得到的极大的拓展。病人需要,责任到人,我不得不学。为了给患者做好宣教,为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我必须事先做好充足准备,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在面对久病成良医的患者时,他们的生活和治病经历对我也是种学习。归根结底,“态度与学习”是我对我自己工作最根本的总结。

篇4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骨髓检査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均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其中优质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19.8±7.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19.5±7.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经过统计处理,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具有措施如下:(1)环境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清洁、卫生、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并按时进行消毒,减少探视人员,以免发生交叉感染。(2)心理优质护理。由于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生理上的痛苦比较大,对于化疗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打消患者的恐惧感,积极配合治疗。(3)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所使用的化疗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的预防和观察各种不良反应,认真对待、配合治疗。(4)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多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坚硬、刺激性的食物。每日检查口腔,尽早发现口腔溃疡等疾病。采用软毛牙刷刷牙,不要使用牙签剔牙,以免导致牙龈出血。对于鼻腔干痒的患者,可以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抹鼻腔,不要用手挖鼻腔,以免导致感染和出血[4]。指导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到户外活动,放松心情,增加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3个等级。

1.4依从性判断标准

(1)患者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照医嘱完成治疗过程,配合护理措施为依从性好。(2)患者不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不配合护理工作;或是只能配合其中的一项为不依从。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5

引言

门诊就诊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其所接受的病种较为复杂,接诊的时间没有固定模式,较为随意,容易造成没有统一的体系,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因为就诊人员及门诊的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较为短暂,对彼此没有深入的接触,容易造成误会,甚至纠纷。这时患者的情绪容易激动,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心理也随之产生。优质护理服务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护理基础,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外,还要对护士、护工的素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当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1.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方法

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其具体操作内容如下: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都知道,病人生病除了其身体上的病痛外,还承受了精神上的压力,因此,①要对患者给予精神上的护理,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缓解就诊压力,在精神、感情的过各方面对其进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我们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仪态着装举止,也对患者有影响。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耐心、亲切、有礼貌,使患者就诊愉悦;③针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详细介绍,给出患者合理的就诊建议;④应该开通优先就诊的通道,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服务质量及最快速的治疗方案;⑤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搀扶等帮助;⑥医院应尽量增加医护人员数量,邀请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问诊,以便提高服务效率。⑦定期的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提前告知,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2.具体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改善门诊的就诊环境。对门诊的就诊环境进行改制,如对就诊室和候诊室进行改造,实行一人一诊,给予患者和医生充分的空间,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提供心理和身理上较为舒适的环境。有效的缓解接诊压力。

(2)提高服务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自身工作的主动性,树立一种服务于患者的服务理念。

(3)改革排班模式制度。在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上,实行弹性排班,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交班次数,因为频繁的交接工作,有些优护措施无法衔接,导致护理对象不能享受更好的优质服务,所以采用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的制度,能够在护理环节上进行严格的把控,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5)设置预约挂号的就诊服务措施。网络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网络服务也与时俱进,门诊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设立微信、网络、电话的预约服务平台来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并安排专门的预约平台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更新专家一览表及专家接、停诊情况。

3.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结果如下: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较高,患者 门诊等候时间较短,患者门诊就诊焦虑心理明显减少。优质护理的开展明显增强了护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同时也从挂号、导诊、初诊流程介绍、疾病健康宣教方面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人为本是优质护理服务强调的重点,将关心关爱贯穿于护理工作中,实现主动、真情、便捷、周到、温馨、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1)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服务流程的优化。门诊流动性大、病种多、药品种类繁多,护理压力较大,一旦处理不好容易产生纠纷。患者初入门诊,对就诊程序不了解,加上生病迫切希望的到治疗,这时候提供热情关心和耐心解答能够降低患者门诊就诊焦虑心理。一般情况下门诊大厅设电子大屏幕和电子触摸屏,详细记录了就诊流程、科室简介、专家特长、坐诊日期等信息以方便患者就诊。导诊护士按病情正确分诊,开展预约挂号,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门诊每一楼层安排1名流动护士,负责解释辅助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到相应的科室检查。同时合理安排检查顺序,做到患者检查前有解释声、检查中有安慰声、检查后有吩咐。对需反复检查会诊的患者应耐心解释其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利用为患者测量血压、体温及办理就诊卡的间隙,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相关就诊程序,几句简短的介绍能使患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2)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患者的负性心理的改善。由于患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其身份、文化、民族,年龄、性格、各不相同,还有病情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状态各不相同。这时候,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同情、尊重、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可为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使用得当的语言有利于与患者交流互动。沟通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温和,要善于使用保护性语言,禁用伤害性语言。通过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通过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增加了责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优质服务是就医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措施,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从而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的目的我院门诊通过从门诊流程化管理、细节管理、患者心理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87-01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医疗、预防、保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院自身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成熟程度的集中表现,是医院在医疗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倡导和培育而生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包含医院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1]。若把医院文化有效地溶入优质护理服务中,将产生良好的服务特性,形成独特的护理服务品牌,即医院的护理服务文化,为提升医院核心竟争力和病人满意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我院根据现有的医院文化及本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确立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创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1.1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基础 护理工作是围绕病人开展的,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应紧紧扣住以病人为中心这一主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进行换位思考,对待患者多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让患者到了医院就有家的感觉,心理的创伤得以慰藉等人性化服务,同时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给患者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和慰藉。沟通的方式有语言沟通、形体沟通、心灵上的沟通等,要充分调动病人的参与意识,让病人真正参加到诊疗活动中来,从诊断到治疗直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让患者满意。

1.2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使之成为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体现,成为护理人员行为的准则,成为约束护理人员行为的规范。那么,我们护理工作者,对待工作要严格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为护理服务赢得主动。在护理服务中,用“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和“假如我是病人的家属”的态度去对待病人、服务病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促进医患和谐,让社会满意。

1.3 开展全方位的创优质护理服务文化理念的宣导 通过创优质护理服务文化的不断灌输,在护士中形成共识和认同,营造创优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医院及医院护理部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护士守责》、《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试行)》、《护理服务行为规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文件,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建立“以人为本、用心护理、用情服务”的护理服务文化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让政府满意。

2 创新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 ,树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2.1 创新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包括创新护理服务文化理念、行为、管理。过去的护理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病人的护理需要,因此,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础上,不断创建新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如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能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开展多种其他形式的护理创新服务,如开展“人性化服务”,使服务更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要。并提倡“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病人的多元文化需求。其他如对患者 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健康教育讲座等。 同时,重视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公开医疗服务过程等途径,使服务对象亲身感受医疗护理活动的真实性,增添对服务的信赖和认可。并提供承诺服务,向公众公布医疗服务质量或效果的标准,对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质量实行全面的承诺,让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信任,便于患者的诊疗和康复。

2.2 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评选服务明星,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操作能手等,培养临床护理骨干。并借助院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大力宣传;广泛宣扬优秀护理工作者和护理品牌;同时深入基层、社区为社会人群提供医疗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有利于塑造和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2.3 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及服务意识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医院护理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全院护士实行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等全方位的系统培训,并选派护士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和考察,让她们真切地感到我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准与医院现代化存在的差距,增强优质服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近几年来,医院通过选送护士长和骨干护士外出培训学习,开展护士礼仪、行为规范培训等形式,使医院护士的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建立健全护理服务制度,保证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落到实处 护理部紧紧围绕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理念,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讨论、修订、健全、完善护理系列制度及措施,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和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的有效实施。并制定我院切实可行的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以保证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3.1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领导小组 制定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护士岗位责任制、临床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及考核标准。向患者及社会公布分级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3.2 改进排班模式 实施小组包干责任制,根据科室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等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和使用,有利于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病情观察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

3.3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书写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件,取消不必要的书写内容,让护理人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予护理工作,保证优质护理质量。

3.4 实施临床“现场管理式”的护理质控模式 护理管理部门与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次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与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定期检查督促,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奖优罚劣,持续改进护理质量[2]。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目的:加强临床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实行责任小组长负责制;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调整绩效考核;增设各种标识;夯实基础护理;严格护理质量控制,以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结论:护士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关键字】浅谈;新形式;骨科;优质护理服务

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1]。对此,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于2010年4月首先以骨科等4个科室为试点开展示范病房,在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绩效考核及相关护理支持系统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护理改革探索,取得了满意效果。

1. 方法

1.1 统一思想,积极转变观念

深入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明确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办人民满意卫生事业”为宗旨,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标准规范,科室多次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领会其精神核心,使全科护士迅速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来。

1.2 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

实行责任小组长负责制,做到无缝隙化管理,制定新的排班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

(1)由于骨科卧床病人多,基础护理量大,予以增加护士两名,床护比由以前的1:0.38增加到1:0.41

(2)调整各班工作职责,重建工作流程。将本科30张固定床位分2大组,每组5名护士,其中设责任小组长1名,实行8h上班24h负责制,负责本组所有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式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指导该小组的工作落实。排班按年资、能力搭配原则,做到每班人人都是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

(3)采用弹性排班,白天设3名护士分别负责全病区病人的配药、医嘱处理及换药室的管理。

(4)指导式交班,每日晨交班后护士长带领所有上班人员与夜班进行床头交接病人,对病人夜间生活护理及功能锻炼进行检查与指导,同时根据不同病人对当日上班人员的工作重点进行指导。

1.3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简化护理记录及体温图的描绘,制定专科特色的健康宣教路径,将每天的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缩短在半小时之内,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其主要内容包括:(1)取消一般护理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2)规范护士交班报告。(3)制定专科特色的健康宣教路径及患者入院评估单,均以打钩、签名为主。(4)使用电子版体温图。(5)电脑打印输液卡、治疗单等。

1.4 调整绩效考核,将工作量与绩效挂钩。

科室成立由3人组成的考核质控小组,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护士每天统计工作量,每月底对工作量进行总结,考核质控小组监督,月底考核质控小组将每人的工作量、工作能力、工作品质、工作纪律等进行综合考评后以具体分数显示出来,其中,90分以下绩效系数在原基础上下降0.1个系数,100分以上在原绩效系数上上调0.1个系数。这样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并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5 增设各种标识,保障患者安全。

为了保障每位患者的安全,防止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科室增设了各种标识,主要包括:(1)对入院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对存在压疮的高危人群,填写压疮评估表,并上报护理部,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2)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在床头、病历、一览卡、体温图上均有标识。(3)对有烫伤、坠床、跌倒等危险人群的床头建立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警示标识,在开水房门前放置“小心地滑”等警示牌。(4)术后带有各种管路的患者床头均有“防脱管”标识。(5)每个病房设有温馨提示卡,比如请保管好您的物品、请勿在病房吸烟、请保持病室整洁、病友也是朋友等等。(6)每个病房悬挂骨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本科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等。(7)每位患者床头设有服药卡,包括所用药物的名称、计量、用法及服药时间。(8)在换药室、治疗室门口均贴有“闲人免进”的标识,消毒时门上挂有“正在消毒”的标识。

1.6 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是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落实基础护理是新医改的亮点部分[2]。在骨科大多都是卧床病人,基础护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根据科室特点(1)完善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制定科学、量化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检查标准。(2)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年轻护士的理论和操作培训,每月进行考核,并纳入绩效考核。(3)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4)加强护理人员礼仪培训,规范护理行为。

1.7 严格护理质量控制

1.7.1 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检查、评价工作。

1.7.2 每周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月底对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统计,对患者的意见进行梳理、总结,经全科会议讨论后,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与指导,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

1.7.3 在病区公示分级护理服务项目,接受患者和社会的评价。

1.8 专科特色护理

骨科患者贵在功能锻炼,为了防止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患者家属实施“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其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功能锻炼的方法、饮食指导、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科护士长。

2、 结果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调动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明确了工作方向,同时也使各项工作流程得到优化整合,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从月满意度统计中可以看出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已从2010年的 94% 上升至2012年98%,这也大大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3、 体会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使护理人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得到切实转变,使其明确临床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以更贴心、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3.2 骨科大多为卧床病人,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需要有人协助完成,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者所有护理服务几乎都由护理人员承担,这样,既保持了病区内的整洁有序,也大大减少了陪护率,减轻了家庭负担,从而也进一步保障了医疗安全。

3.3 责任小组长制,24小时无缝隙化管理实施后,护士的责任心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简化护理文书,护士更有时间与患者沟通并进行指导,这样患者和家属就更加相信与依赖护士,遇到问题愿意告诉责任护士寻求帮助,从而护士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3.4 绩效考核制度不仅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护理事业在良性竞争中得到发展。

3.5 目前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因护理人员人数有限,而工作量更大,使护理人员从生理和精神上深感疲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服务质量。而我科通过实施患者家属“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后,这种局面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而且也让患者家属亲眼看到了我们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使患者和家属更加放心和安心。

参考文献

篇8

1将“人文护理”贯彻在整体化优质护理服务中

1.1创新访视内容,提升访视内涵

(1)术前访视:以往术前访视仅仅是简单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介绍手术室内状况、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内容偏少。现在我们将手术前访视的内容细致化,专门设计了“温馨提示信”和“医患沟通宣教卡”,完善了访视单内容,增加术前访视活动内涵,为手术患者带去“一封温馨提示信”、“一张医患沟通宣教卡”、送“一张笑脸”胸卡,并认真做好对患者的评估,准确客观填术访视单,确保记录真实性。同时,制作《医大一院鞍山医院手术患者宣教》视频短片,实行定时、定点的集中播放模式,改进以往口头说教和资料宣教访视形式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术前宣教的内涵和质量。(2)术后随访:术后1~3天,访视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解答患者的提问。我们增设了“患者点评”活动,首先,根据手术护理工作特点,设计《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术后随访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后加以改进。其次,制作《心语卡》便于患者及家属及时亲笔记录下对手术护理人员工作的肯定和期许之情,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1.2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1)为减轻患儿恐惧和哭闹,为小儿患者准备柔软安全的玩具;术中播放轻音乐,减轻患者紧张的心理;自制保暖用的肩垫、腿套等物件,防止患者术中体温过低;成立品管圈“垫管理小组”,使手术所需的各种垫、架管理有序,以保证手术患者皮肤的完整性,防止压疮的发生;术间备专用衣箱,放置患者衣物及特殊物品,以免患者个人物品丢失;使用床器搬运患者,减轻痛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2)在家属等候区挂置手术相关内容的展示板、摆放服务桌、准备白开水、一次性水杯、宣教单等,在方便患者家属的同时,即能学习到术后看护知识,又能缓解家属等待手术结束的焦虑心情。(3)开展《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活动,每半年1次,对问卷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向手术医生反馈整改结果。

2将“精细管理”贯彻到提高护理质控水平中

随着手术量的攀升,手术间使用紧张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们优化了手术安排,改进上岗时间,确保首台手术开台时间;同时,打破以前预留急诊术间及急诊手术配合护士的做法,将所有术间都安排做预约手术,所有白班人员按年资及技能水平安排预约手术配台;当有急诊手术时,按预约手术结束的先后顺序依次安排手术护士配台;护士长加强巡视,对预约手术多的科室,在有闲置手术台时,及时与麻醉主任沟通,给予分台,既保证了手术配合水平,又确保了急诊手术及时开展的要求;如第2天预约手术科室较多时,术前1日,护士长主动与各科室主任做好沟通,掌握各科室手术开台时段特点,统筹安排每个术间所要开展的手术科室及手术例数。

3将“特色服务”体现在提升科室管理水平中

3.1建立手术护士细化配合的理念,实施专科分组配合模式

根据手术科室手术技术开展情况,设立了骨科组、泌外组、血管外组、心胸外组、脑外组、妇科组、五官科组等专科,并设立固定组长和定期轮转成员,固定组长负责制定专科常规、年轻护士的培训等,专科分组配合使手术配合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护理质量。

3.2创建各类专科学习档案

建立手术医生习惯档案,并将专科手术配合经验总结内容打印成册,便于每名手术护士的学习,根据各医生的工作特点进行手术配合;同时,还建立了专科技能培训课件文件夹,供科室所有护士随时巩固学习翻阅。

3.3创新术间标准化管理,实行“5S”管理制度

加强对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物品的管理,采取专柜加锁,定位、定量放置的方式,在存放柜指定位置粘贴各类物品数目及取放原则的指示卡,当日手术结束后,手术护士需根据指示卡要求填写“术间物品填充卡”,总务护士会根据卡片上的数目及时为术间填充物品,此管理方法既方便了手术使用的需要,还确保了术间各类物品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术后术间固定设备的定位摆放管理。制作了“术间设备摆放平面图”,手术护士术后可按照平面图显示的位置摆放各类设备,确保术间设备的规范摆放。

4效果及体会

4.1增强了优质服务意识

在手术室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后,护士增强了服务意识,营造了优质护理文化,强调了护理安全意识,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家属、手术医生沟通,想方设法的为三者进行服务。三方的满意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我成就感的提高又进一步的促进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4.2提高了手术室专科护理人员的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

经过严格规范的培训,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更充分,手术中及时满足所需,逐渐从被动配合变为主动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医生、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5小结

篇9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077-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日益关注,要求医疗机构也要有一个与社会同步发展的优质医疗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做好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门诊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科学的管理,制定完善服务措施,调动门诊护士更新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增加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门诊分诊工作是口腔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诊护士应具有最佳的心理状态,热情诚恳的服务态度和一定的口腔专业素质,对待就诊患者要做到尽心、尽力、尽责、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讲清楚诊治的顺序及速度,使他们心中有数,安心等候,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要求应做到具体答复。根据病情进行分类,合理地解决就诊高峰期缓解拥挤现象,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减少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摩擦,使工作人员增强责任感和质量第一意识,自觉执行规章制度从而提高门诊工作秩序。

2治疗前的准备

口腔门诊的治疗工作完全在诊室内完成,因此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极为重要。其内容包括:治疗台上常用药,如3%双氧水、生理盐水、氧化锌等,常用的无菌器械、一次性口腔治疗盘、注射器、无菌棉球等。患者进入诊室后指导其舒适就位,调整好椅位、灯光、根据治疗的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器械及所需的充填材料,并及时更换车针使其保持锋利,减少患者痛苦。对老年人及儿童就诊应多鼓励,讲道理,诱导儿童配合医生治疗。切勿采取粗暴行动或恐吓手段,造成儿童反感,使治疗失效。

3治疗中的配合

口腔科门诊工作特点涉及到的仪器设备、手术器械材料、药品的种类规格繁多,操作技术复杂。很多材料、药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护士调配和配合工作,且护士配合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以及治疗、操作的成功率。故要求护士对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非常熟悉,调配材料,传递器械等就要掌握好时机。如夏天,材料易固化,冬天材料则固化得慢,就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室内温度的影响来调配材料。不宜过稀或过稠。口腔科门诊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其特殊性,她们不仅要像其他门诊科室护士那样工作,而且要及时地配合医生,作为助手和医生一起共同完成治疗工作[1]。近年来我院口腔科门诊工作量明显增加,护士要监管所有门诊工作,在这样情况下,就要求每个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应熟练掌握现代口腔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掌握各种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到在医生治疗前。需大大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病人的复诊次数,治疗时间以及候诊时间,使病人得到高质量,高水平且安全舒适的服务与治疗。

4预防交叉感染

口腔是发生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口腔科治疗中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消毒工作更应该加强监督管理[2]。在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双手与病人接触频繁,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各种病原菌的携带者。尤其是接触乙肝病人的血液与唾液。为了消除交叉感染,我科高速手机、手钻、扩大针等牙科器械均采用高温、高压、蒸气消毒。医护人员操作前戴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前后洗手。患者用一次性口腔治疗盘,一般牙科器械采用先浸泡消毒,肝炎和结核病菌污染用2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时间60min,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用消毒剂浸泡后,做无害化毁形处理,诊室每日紫外线消毒30分钟,每日通风换气,做到一医一患,最大限度减少了感染机会,防止护理工作中发生交叉感染。

总之,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在现代医疗模式转变和市场经济与医疗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满意的门诊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爱莉.口腔科门诊主管护师的工作关系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9):544.

[2] 冯雅君,吴兰.口腔内科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管理[J].河北医药,1996,18(4):238.

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投诉事件;输液室

为适应门诊输液量的猛增,患者要求的提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夯实基础护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让患者、社会、政府满意。自卫生部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以来,我院积极地响应,深入学习优质护理的内涵,制订适合输液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和具体措施,强化护理的基础工作,积极地为患者提供高效、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弥补输液给患者带来的不适[1]。自开展以来,笔者近几年选取我院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40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有2023例,女性有1977例,年龄1~83岁,平均年龄(41±18)岁。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4000例为探讨组,其中男性有2009例,女性有1991例,年龄1~81岁,平均年龄(42±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开展 按照国家颁发的《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相关规定,我院必须要做到以下相关规定:①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完全落实护理的管理职责;②要健全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使护士的岗位职责更加规范、明确和标准;③要建立好护士岗位的责任制,以便于更好地管理护士岗位;④要建立并且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⑤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形象,增强护士的沟通能力;⑥改变护理的分工方式,要实行护理责任制度,确保全面落实护理的工作职责;⑦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⑧完善保障系统[2]。

1.2.2调查方法 对患者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两个时间段输液门诊的纠纷和投诉事件发生率。调查方面:服务态度、输液的环境、技术水平、护理的责任心、服务的主动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有三项选择:①满意;②基本满意;③不满意。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在每个时间段进行随机调查4000次,然后统计各项和总体的满意率。统计这两个时间段发生的纠纷事件和投诉事件,计算其发生率,并且以万分之一为单位。

1.3统计学处理 根据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的责任心、服务的主动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这四方面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探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2.2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的投诉事件和纠纷的发生率比较 从调查结果来看,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投诉事件和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探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这几年来国家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3],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护理的工作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我们只有紧紧跟随着时代的脚步,才能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4],我们才能与时俱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是在于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舒适、高质量、高效的服务[5,6],真正地做到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医护人员满意。近几年,笔者选取了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4000例输液患者与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4000例输液患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表1和表2结果显示,探讨组有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纠纷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惠锋,徐菊龙.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门诊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版),2010,(12):3,4.

[2]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3.

[3]谭红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58-59.

[4]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