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4-07 18:0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空气污染治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篇1

【关键词】室内空气 污染 治理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增长,提高自身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的欲求和期望越来越强,每个人都盼望拥有一个舒适、洁净、时尚的工作、生活空间,导致现在房屋装饰装修的标准、档次不断提高,样式层出不穷。但是建筑装饰装修和各种新型建筑装修材料带来的不仅是华丽、舒适的装修风格,同样带来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随着大众的环境意识、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迅速提高[1],身体健康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低劣的空气会使人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更甚者会出现头疼、恶心、疲劳、皮肤红肿等症状,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征”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调查显示,该院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有九成患儿家庭在半年内曾经装修过,有专家据此推测,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小儿白血病的一个重要诱因[2]。国内外环保专家做了大量研究,室内可测得的有毒有害物质达到数百种之多,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主要的,也是我们经常监测最多的是甲醛、苯及苯系物、TVOC。

2.1甲醛

甲醛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甲醛低浓度即可嗅到,人对甲醛的嗅觉阈通常是0.06-0.07mg/m3。但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有人可达2.66mg/m3。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感觉障碍、免疫力降低,并可出现瞌睡、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精神抑郁。

2.2苯及苯系物

苯系物,即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为苯及衍生物的总称,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常见污染物,完全意义上的苯系物绝对数量可高达千万种以上,但一般意义上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苯乙烯、苯酚、苯胺、氯苯、硝基苯等。许多苯系物对生物体具有毒性,对人类健康能够产生直接危害。长期接触可以导致人体患上贫血症和白血病,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2.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VOC在室内空气中是异类污染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是种类多,一般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去总量[3]。TVOC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3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家具办公用品等三大块。其中建筑材料自身释放的有害物质是氡和氨,氨产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氡产生于建筑石材、砖、泥沙等等。我们日常装修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包胶合板、复合板等人造材料,以及使用的油料、涂料、稀释剂、胶粘剂、防水剂等等物质中都含有苯、二甲苯和甲醛[4]。室内家具释放的游离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的胶黏剂。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在室内缓慢释放。

4室内空气污染的预防治理措施

4.1正确认识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选择环保材料

人们要正确认识到装修所带来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程度,不要过于紧张和掉以轻心,任何装修都会造成室内污染,所以真正绝对的“绿色家装”是不存在的,只有超出了国家标准的范围,才会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在装修的选材上要尽量减少污染,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环保材料,装修适度,做到美观、大方即可,现在都提倡简约美。

4.2物理化学法

这种方法治理室内空气不会带来二次污染,而且效果尚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开窗通风,有条件的新房装修完毕后每天都开窗3-4个小时,最好经过一个夏天和一个采暖期后再入住。或者使用活性炭等进行吸附,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在吸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个吸附平衡状态,需要我们拿到太阳底下晾晒后,才可继续循环使用,也可以直接更换新的活性炭。化学法即使用化学试剂与有害气体进行反应,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同时也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4.3植物治理法

采用植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根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推荐,一叶兰、龟背竹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虎吊兰和吊兰、芦荟可以吸收室内大量的甲醛气体;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同时植物也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形成一种天然和谐美。

5结语

室内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要正确看待室内空气污染这个问题,不要夸大也不要不在乎,加深对空气污染的成因了解和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去预防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健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梁欣.浅谈室内装修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03):158~160.

[2]徐晓琴,刘文君.浅议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甘肃科技,2014,30(07):48~49.

[3]茹庆霞.浅析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365~365.

篇2

关键词:大气污染 策略研究 改进

近期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霾天气可谓是让人处于“十面埋伏”的境地,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我国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从未间断过,但是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相关的治理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人们一片蓝天白云,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一、大气污染治理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经常会出现大雾天气,一些地方竟然很少见到蓝天白云,这不仅仅影响环境质量,甚至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针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大气污染的原因十分复杂,环境治理部门的措施并不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源控制不当

大气污染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气污染源逐渐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环境部门主要是对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但是对于其他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并不十分完善,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日益增加,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也逐渐增加,再加上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意识不高,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环境部门对于大气污染源的控制并不全面,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不完善

大气污染由于原因复杂,治理起来也就相对复杂,目前环保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并不十分完善,一些部门的治理力度也不大,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一方面我国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一些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治理工作难以找到合理的理由,污染单位难以认真执行环保措施,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对于污染单位的惩治不严厉,大多数的大气污染单位都是工业生产单位,这些单位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一些工业城市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是工厂,一些环保部门迫于政府部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压力,难以有效地落实环保措施,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3.大气污染缺少监测

大气污染治理中需要对大气污染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源的信息,对环境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信息,对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策略中对于空气污染源的监控工作并不十分及时和完善,由于监测不及时或者监测不合理导致的判断失误,大气污染治理难度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空气质量测评工作,对空气污染源的监测是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信息来源,如果监测不准确将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测评工作,这对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会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还会引起居民的恐慌情绪,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大气污染治理的策略研究改进建议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城市化的建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并不十分完善,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改善当前的空气质量,为建设美丽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1.完善大气污染源的控制

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策略中对于污染源的认识和控制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源逐渐增加,但是大气污染治理中仍然对工业污染进行了严格的治理,对其他污染源缺少控制。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源的控制范围,工业污染源固然是整个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但是像汽车尾气或者是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仅仅要对工业生产单位进行严厉的处理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城市中新出现的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采取相对完善的污染控制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数量和危害。

2.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由于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压力,环保部门的治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加大惩治力度。一方面对工业污染单位进行严厉的惩治,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只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大气污染。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方式也逐渐改善,工业生产单位应该进一步增加技术投入,通过改善传统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控制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近年来城市的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交通拥挤更为严重,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针对汽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一些城市已经采用单双号限行的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市民能够认识到汽车尾气污染的严重性,鼓励市民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加强空气污染物的监测

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环境质量监测也需要空气污染物的数据。但是空气污染的监测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策略的制定。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完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城市污染源的监测实现信息的共享。污染物监测信息能够对城市一定阶段,一定地区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治理措施。城市污染物的监测过程中尤其需要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如果出现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企业进行严惩,对于一些符合标准的企业发放许可证。环保部门需要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提高监测和分析人员的素质,更好地提高监测工作的水平,为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以及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信息。

4.寻求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

工业生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大气污染,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运用,国家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受到重视,工业生产在当前城市经济发展中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有所下降,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一些原有的工业城市应该逐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逐渐转变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像德国的工业城市鲁尔区以往主要是依靠煤炭等资源进行工业生产,尤其导致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鲁尔区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式,鲁尔区利用原有的工业厂区等资源发展城市旅游业,鲁尔新区还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发展一些文教科研企业,通过这些产业革新,有效地整治了环境,减缓了城市的环境污染,新的发展战略为鲁尔区的发展增加了新的生机和动力。

三、结语

大气污染作为比较严重的城市病之一,对于整个城市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环保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不十分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显著。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的治理策略,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通过对污染企业的严重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城市污染较重的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为建设美丽城市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改.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2(15).

篇3

环境治理这个议题突出而且生动地反映了现代社会治理形态的一种深刻变迁:现代国家的治理在尺度上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国家的功能在三个向度上被分散了:向上、向下、向外。也就是说,国家的角色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义,一种新的治理地理正在出现(Reed&Bruyneel,2010:646-653)。具体而言,治理尺度的“上移”指的是,原来地方或者国家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被更高一层级或者跨区域的组织和机构所承接。同时,重大议题也越来越超越地方国家甚或民族国家的界限,变得具有地区性或国际性的意义;治理尺度的“下移”指的是,人们开始把视线从自上而下的政治过程转向“在地化”的一些方面,意识到地方层面的权力、关系、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地方层面的审议、协力而达成更高效、更具有合法性、回应性的一种治理。这主要体现在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民间企业和公民逐渐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治理尺度的“外移”涉及到很多维度,不仅指治理过程从国家机器更多地向社会开放,也是指行政和管辖边界层面的外移。环境问题通常是跨空间区域和时间边界的,因此就有必要在政府和相关行动者之间找到一个环境治理的合作模式。这种多层次的治理不仅强调水平的跨地理空间的联结,也强调垂直的跨空间层级和组织层级的联系,强调多层级政府之间的知识、信息共享以及合作、对话。同时,这一治理体系并没有削弱国家的地位,而是着重于国家在各种政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面孔”。引入治理尺度这个概念,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涵盖今天中国空气污染治理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反过来,空气污染这个议题也十分典型地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尺度变迁的趋势和特征。首先,空气污染是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性议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而言,空气污染问题也不能用特定的行政辖区加以区隔,那么,中央政府如何将空气污染的政策下放到地方以保障地方政府对空气质量问题负责,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府际合作以实现区域污染的治理,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治理尺度的变迁。同时,空气污染属于风险社会的一种表征,风险社会的来临呼唤更加开放、透明的民主机制的运行。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风险与民众利益的高度相关性决定了空气污染这类议题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的范围,而需要地方性知识、日常性知识的进入,需要公民社会、民间组织更广泛的参与,来共同化解其管理风险。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去思考治理尺度的变化。

(一)发展型地方政府与空气污染治理的困境一般认为,中国现今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体制性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发展主义特性。由于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治理两者在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大不一致性。正如白雪梅分析城市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困境一样(BaiXuemei,2007:15-29),把类似空气污染的环境问题整合进地方政治面临着两个基本困境:首先,在紧迫度方面,发展中的地方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其次,在尺度方面,环境议题超出了地方政府的关注范围,地方政府处理环境问题在空间、时间和制度三个维度都是困难的。空间维度的困难是指,地方政府一般会认为环境问题超出了其管辖范围,应该交由全国性政府去完成;时间维度的困难是,地方政府一般会认为处理环境问题超出了其任期范围。环境问题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其治理更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段,因此,政府官员并没有强烈的动机去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内应对环境问题;制度维度的困难是,由于地方政府在纵向上要受到更高层级政府的约束,在横向上要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组织的压力,因此环境治理对于它们而言已经超出了自身的职责范围。地方政府的发展主义和其在治理污染问题上的激励缺乏当然也反应在空气污染上。如果浏览中国近30年空气污染治理的历程,就会发现,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总是在“疲惫地追赶”高速发展和变迁的经济状况。20世纪70年代,空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对象是烟尘;到了80年代,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以酸雨治理为核心的第二阶段,重点转移为对硫等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世界聚焦的一个中心,温室气体的减排使得中国如何在能源消费方面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效率、调整工业结构成为新的问题。最近10年左右,中国大气污染的复合型特征日益增强,高浓度的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同时存在,城市灰霾天气不断增多。这种新的空气污染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特别是从近两三年起,二次污染、复合污染、区域污染等这些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环境绩效构成了较大的社会压力。但二次污染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未被列入空气污染物指标体系,因为一旦列入则意味着中国七成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环保部门近30年来的空气污染治理又将面临一份“满纸黯然的成绩单”。总体而言,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使得污染的控制策略不得不相应地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倒逼”机制始终太过滞后和低效。因此,要从目前的总量控制真正转向质量改善,真正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公众的健康出发进行污染治理,把空气污染的议题维持在公共议程中,就需要把空气污染从一个地方性的议题变成国家性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需要发挥首要作用。

(二)复合型区域型空气污染形态和治理体制的困境中国近30年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多种空气污染问题在30年内集中出现。这些污染问题并不是国外上百年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污染状况。因此,中国目前的空气污染呈现出“复合型”和“区域性”①两种特征。首先在“复合型”特征方面,中国现今的空气污染是发达国家各个污染阶段的浓缩体,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使得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同时集中出现。其次在“区域性”特征方面,关于空气污染这个议题到底更具有地方性特征还是更具区域型特征,其实在国外就早有争论(Switzer,1998:191-192)。空气污染在其源头上可能更多地来自固定点源污染,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但是空气污染物会随着气象条件而长距离传输,因而经常呈现出跨行政辖区界限的区域性特征。然而,相较于复合型和区域型的污染形势,中国现行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和管理体制却暴露出严重的弊端。首先,现行的空气污染控制是一种量化控制。在现行官员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考核一般采用、同时也被认为最便捷高效的办法就是量化考核,抽象的、难以测度的指标往往无法被采用②。在这种指挥棒下,地方官员的目标是对上负责,完成指标、做足数字。就空气污染而言,政府关注的始终是“排放量”而不是“空气质量”。这也就是说,目前的空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只是需要各级政府对现下有明确规定的某种污染物进行排放量的控制,完成其减排量。而这些污染物的选取并未见得反映空气污染的真实状况,真正的空气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人负责的。这种单一总量的考核机制很难用以应对复杂的污染现状,因此空气污染治理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其次,中国的空气污染管理模式是行政辖区区隔的管理模式,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进行考核和管理,各地之间难以进行真正的协调治理。空气污染监测数据表明,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地区空气污染一体化现象日趋明显,各城市的大气污染正逐渐从局地污染向区域污染演变。尽管大气污染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但是现行的环境管理还是没有太多突破行政辖区区隔化管理的窠臼。近几年,虽然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区域性大气污染的试验,比如中国的四大城市在近几年的大型事件中,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联防联控”,通过联合相邻城市采取共同措施控制城市的空气质量。但是,这种区域性空气污染治理目前还远远没能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目前,面对空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中国现有的制度架构和政府体制中还没有一种相对常态和成熟的制度安排以解决这一问题。复合型、区域型空气污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治理尺度怎样的变化?它们对于现行空气污染治理体制,乃至整个治理体制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呢?首先,复合性的空气污染形态意味着以“指标”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面临“失败”的局面。诸如PM2.5这种二次污染指标无法用单一污染物排放量限定的方法来控制,如果说原来的污染治理尚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的情况则是连这一点都难以为继了。也就是说,传统的通过指标、配额方式进行治理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低效;其次,区域性的空气污染也意味着以行政辖区为区隔的治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得不被打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中央政府仍然试图在现有的考核体制下去解决辖区间的交互影响问题③,但是这种努力可以期待的绩效和适用性是值得怀疑的。在遭遇更复杂议题的情况下,这种区隔化的管理方式不可避免地走到尽头。空气污染就是这样一个议题:一个辖区的污染源可能对诸多其他地方带来污染,同时,任何地方也不可能视其他地区的污染为于己无关。各地之间互相污染、交叉污染,并且这种交互影响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要强过水污染等其他跨域环境问题。

(三)风险社会及其民主意涵空气污染是一种典型的生态风险。风险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个社会和集体建构的过程。虽然风险必定部分地来自于事实,但其更重要的部分在于大众通过社会的公共交流对风险进行阐释、界定和认知的过程(Strydom,2002:84)。也正因为如此,空气污染对思考当今中国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态也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切入点。现阶段的中国,在空气污染控制和防治方面,出现了一种“民意已过河,政策摸石头”的现象,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走在了政府的前列。以PM2.5为例,民众是促使政府将这项污染物纳入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的直接推动力。早在政府作出反应之前,民间就已经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空气质量调查,公众、环保NGO和媒体持续关注PM2.5数值变动,甚至走上街头自主去监测PM2.5数据;一些活跃的民间环保人士通过社会媒体引导公民参与空气污染的测量,推动政府的污染数据公开以及空气污染立法进程。环保人士潘石屹等人在微博上发起关于空气质量立法的动议,倡议应该对清洁空气立法。社会的压力最终促使环保部拿出了空气污染治理的时间表,拟定在2016年前分阶段地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体系。为什么空气污染这个议题突出地展现了这一点?传统上,政府可以利用其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其对话语的垄断,来阻止污染等风险事实进入公众的视野。对于政府而言,总是希望很好地去“管理风险”,对民众的风险意识进行引导,通过专家垄断技术知识的定义和解释,进行“安全叙述”(郭巍青、陈晓运,2011:95-122)。但是,在面对空气污染这样的新型治理问题时,民众却并不会一味受制于国家对风险的管理,民众作为环境风险的直接感受者,能够用自身的日常性知识,也就是“社会文化理性”(Fischer,2000:40-44),来对抗国家对于科学和技术理性的垄断。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这种新的力量格局,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公民表达的行政压制、体制运作中的协商不足等等,都更进一步地导致了公民对政府不信任的累积和发酵。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看到了现代国家治理尺度的下移,更重要的是,类似空气污染这样环境风险议题的出现赋予了人们加深和拓展民主的机会,推动人们去更加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公开讨论和民主协商,理性面对危及公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的风险,增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对于自然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发言权,争取公共决策者、技术专家以及普通公民之间更加平衡的权力-责任的关系。

二、保障型国家———国家角色再认识

治理的尺度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价值意涵。通过尺度的讨论,这一概念将治理的跨域化、在地化以及协力治理等多种治理的趋势整合起来。同时,这一概念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在面临诸如空气污染这类新的议题时,怎样在新的治理实践中对尺度和空间进行新的定义,治理的边界怎样被实体地和社会性地重构?而这些又为我们改进公共政策提供了怎样的启示?更重要的是,面对现代国家治理尺度的变迁,国家需要在治理的实践中怎样做出回应和应变?这一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本文认为,事实上吉登斯所提出的“保障型国家(EnsuringState)”(吉登斯,2009:9)概念已经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框架。“保障型国家”囊括了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我们所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三个维度的思考,即:国家独立于利益集团来倡导环境政策的自主性、中央政府对于环境政策的贯彻力以及在环境议题上国家与社会的有序互动问题。“保障型国家”是吉登斯在《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气候变暖的问题很多人都在谈,但很少有人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行为与气候变暖的问题联系起来”———吉登斯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吉登斯悖论(GiddensParadox)”(吉登斯,2009:2)。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吉登斯提出了“气候变化的政治”的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主要由两个概念构成:“政治敛合(politicalconvergence)”和“经济敛合(economicconvergence)”。吉登斯认为,如果政治敛合和经济敛合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就会系统性地推动气候问题的解决。为此,吉登斯提出了一种更为积极的国家的概念———“保障型国家”。他认为,国家应该在应对环境问题时扮演“催化剂”、“协调员”的角色,鼓励和支持多元的社会团体共同推动好的政策,同时确保环境治理的切实成效。为此,国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全力去提高政治和经济敛合度,比如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就是两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公共议题,是寻求政治经济敛合的一个典型例子;二是要让气候变化的关切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三是要避免让政治资本流出这个政策领域。因为对抗气候变化需要长期的政策,那么就需要把这些政策一直置于政治关切的最前端,把它牢固地锁定在政治议程中。

保障型国家对于我们讨论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中国环境治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这个问题在本质上是吉登斯悖论的一种表现。保障型国家应该在这种矛盾中担当起环境议题倡导者的角色,致力于克服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事实上,空气污染从一个地方性议题变成国家性议题也的确经历了一个过程。吉登斯在其语境下思考保障型国家的出发点是希望国家改变“去监管化”的态度,加强实质性的国家调节。对于中国而言,保障型国家首先是确保国家公共政策相对于地方保护主义利益、产业部门以及能源行业的自主性。其次,正如吉登斯特别提到的,中国治理气候变化的政策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央政府试图加强“政治敛合”和“经济敛合”的各项政策在上令下达的过程中,往往经过层层官僚制的过滤,再次被简化为GDP崇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政策的贯彻执行问题,是中国环境治理中关键的一环。在中国,量化考核和目标责任制是国家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国家希望藉此控制地方官员的晋升机会,从而确保国家的重大政策在地方的执行以及地方官员对上级政府的忠诚。但事实上,现有方式并不能适应环境治理中的诸多问题。一方面,环境指标很多时候是复杂的、不可量化的;另一方面,地方官员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往往操纵和扭曲真实的环境信息,在缺乏公民参与以矫正这些信息扭曲的情况下,重大的治理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量化管理和目标责任制等管理方式事实上是削弱了而不是加强了国家的能力(Gao,2009:21-31)。这也正是“保障型国家”的第二个意义向度。以空气污染为代表的环境议题为我们重新检视国家治理能力,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了一个场域。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努力寻求环境政策的政治和经济敛合,使得环境意识和环境政策能很好地与国家其他政治经济政策结合起来,保障环境政策的实现。

最后,保障型国家区别于早期环境主义以及环保运动中“对抗国家”的思想,认为应该从现有的体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思考空气污染等环境治理问题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虽然社会运动、抗争政治似乎是一个古老的政治话题,现有学术研究也有很多集中于关注环境抗争,但是这并不一定能反映问题的全貌,尤其在诸如空气污染这类的环境问题上,公民的相关行动很多时候并不是高度政治指向的。公民所诉求的并不是挑战现有政治制度的权威和合法性,而是希望帮助国家、也从国家那里寻求帮助,以改善自身基本的生活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社会和国家在这类议题上的关系更接近于合作主义或者协同治理。因此,在保障型国家的框架下,国家寻求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和互强,通过理性的协商和审议以共同推动高效的环境政策的产出和执行是解决环境治理问题的应然路径。这也是现有政治体制之下中国环境治理的应然方向。

三、结论

篇4

侄女受害萌冲动,清华园里觅密笈

一般说来,行为受思想支配,每个人创业,都离不开某种内在动力,魏一良投身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就缘于侄女受害萌生的冲动。他原来从事的行业是粮食贸易,2006年1月的一天,他正在乡间忙着收购,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一良呀,你侄女胎儿异常,痛得在家中受不了,你认识的人多,在城里给我联系个技术过硬的医生瞧瞧,我们随后就到。”

侄女的病痛牵挂着叔叔的心,魏一良赶紧停下手上的活计,赶回城区,将侄女安排住院治疗。

经过医生诊治,侄女儿腹中的胎儿已死亡。经过鉴定,这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而且侄女本人的白血球含量也大幅下降,身体虚弱。

医生的鉴定,引起了魏一良的回忆。他想起侄女是去年11月刚搬进新房,而她是在装修完不到一个月搬进去的,会不会是因为室内的有害气体没有散发完,造成的影响呢?

魏一良根据医生的建议,请环保部门对侄女家里的空气进行了检测,检测的结果查出了伤害侄女身体的祸首:新房甲醛严重超标!

瞧着侄女忧伤的眼神,魏一良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在想:想不到家庭装修中空气污染这么厉害,要是有什么东西能治理就好了!

魏一良萌发了内心的冲动,他要闯进这陌生的领域一试身手。

魏一良首先到一些装修公司进行走访了解,据他们介绍,目前室内装修污染治理主要还是靠推迟人住时间,打开窗户换气来解决。

在现代社会,科技如此发达,难道这问题都解决不了,他就不信这个邪!魏一良的倔犟劲上来了,他一次次地打开电脑,想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寻找密笈。从网上他得知目前室内装修所用的板材大多用含甲醛的粘合剂粘合而成,而且油漆中也含有苯等有害成份。一些有害物质还藏身于板材的夹层中,短时间内很难充分挥发,容易引发血癌、脑神经紊乱、肺水肿,对人体的损害相当大。他还一次次地到书店、邮局翻阅书、报、刊,搜集有关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良方。

2006年3月的一天,他终于在互联网上发现清华大学已组织专家进行攻关,成功研发了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治理产品,内心一阵欣喜。而且,清华大学研制的空气清新剂价格比较适中,又环保,是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

说干就干,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5月3日,魏一良踏上了开往首都北京的列车,来到清华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公司进行了为期10天的操作培训,随后又采购了一些必要的设备、空气清新剂带回宣城。

为提高知名度,免费检测闯市场

经过积极的筹备,2006年6月28日,魏一良的宣城市室内装修污染检测治理有限公司开张迎宾。然而事情并不像魏一良原先设想的那样顺利,开张前几天,虽然陆陆续续有顾客上门,但大多是进来瞧个稀奇。魏一良备感焦急,他与爱人商量,决定一方面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开展免费检测活动,让利于消费者,以便让顾客认识室内装修污染的危害程度,启动市场。

为了抢占前端市场,魏一良与一些装饰公司建立了联运机制,共享客户资源。他还聘请了一些业务员,到一些住宅小区上门推销业务。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使业务有了转机,2006年7月15日,他们接到了宁国一家鞋店要求进行免费检测的业务。原来这家鞋店刚装修不久就投入运营,夏天关起窗户,打开空调,室内气味刺鼻。

这是开业以来接的第一笔业务,而且是免费的,宁国距离宣城有50多公里,一旦客户不要求进行治理,公司就要赔进去近两百元的交通费、人工费。但魏一良决定背水一战,他带着3名施工员来到宁国,先用检测仪器对鞋店内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检测,并向客户出具了检测报告,征求他的意见看是否进行治理。

鞋店老板一看,室内的甲醛含量已超出标准的11倍,忙与魏一良商议对店内空气污染进行治理。双方经过洽谈,签订了治理协议。魏一良带员工将店内的鞋子搬出后,先对室内卫生进行了清扫,然后用甲醛清除剂和纳米光触媒剂分别对墙面、鞋柜进行了喷涂,还打开熏蒸机,对整个室内空气进行熏蒸,以加快甲醛的挥发。

治理过后,魏一良打开检测仪器再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这时显示的甲醛含量已明显降低,达到了0.1%以下的安全标准。店老板进去后,感到里面的空气已焕然一新,十分感激,让会计及时支付了治理费用。

这件事成功以后,魏一良进一步坚定了从事室内污。染治理的信心。为打消顾客的疑虑,他还主动与宣城市技术监督局、环保局联系,请他们对自己所使用的仪器没备和治污试剂进行检测,取得他们的认同。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客户,他还自行垫资,请环保部门派人上门检测,并向用户出具检测报告,供用户对比参考。有政府部门出具的权威检测报告作保证,魏一良的公司信誉度得到提高,业务量逐步上升。

诚信经营,拓展领域赚万金

诚信经营,为魏一良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但他没有就此满足,他想把握时机,将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向不同的领域拓展。

在进行市场调查中他发现由于目前家具和办公用品生产厂家大量采用甲醛和苯含量较高的复合板材,造成一些家庭和办公室空气污染。经过慎重考虑,魏一良决定在广告宣传中增加治理家具和办公用品污染这一项目。为了寻找客源,他派出业务员猫在进出家具销售公司的路口,看到有采购大宗家具的客户出来后,上前向他们推销业务。这么做,还起了点效果,2006年8月上旬,宣城市开发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的办公室主任电话联系了魏一良,请他派人对公司新购置的办公桌椅、书柜进行污染治理,清除异味。

魏一良带着4名员工首先对他们的办公环境进行了检测,发现室内甲醛已超标5倍,苯超标3倍。根据客户要求,魏一良组织员工先用空气清除剂和装修清除剂对室内的办公用具进行了喷洒,随后又用熏蒸机进行了加热熏蒸。污染治理结束后,魏一良又安排员工用柔软的干布对办公用具进行擦拭,并用家具上光护理剂对这些桌椅、书柜进行了上光保护。望着清除异味后闪亮的办公桌椅和汗水浸湿衣衫的治污员工,这位办公室主任握着魏一良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商机,2007年1月中旬,魏一良乘车外出谈业务时,感到空调中巴内异味比较重,刺得人要流泪。他用随身带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发现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4倍。他觉得这样有损乘客身心健康,需要治理。待乘客全部下车后,他向司机递上名片,并提出进行污染治理的建议。

两天后,那位司机打来电话,请他到汽运公司洽谈车内污染治理事宜。经过协商,达成了协议,魏一良便带着2名员工,对这辆新买的中巴进行治理。魏一良担心职工不熟悉车辆治理细节,损坏车内设备,他亲自动手示范,趴在汽车座垫上一点点地喷洒光触媒甲醛清除剂,不放过任何一个隐蔽的角落。为了加速车内的空气流动,使污染治理溶剂分子与车内的甲醛分子和苯氨分子充分融合,产生化学反应,促进有害气体分子尽快分解、挥发,他还让人搬来两台电风扇对着车内猛吹。

篇5

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PM2.5的监测和治理将会成为北京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的很多环保工作也都将围绕着它而展开。

■ 北京实施环境空气新标准

2013年1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35个监测站开始正式实时PM2.5等污染物的浓度信息,以及前24小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即AQI。而经过全新改版后的空气质量实时平台也于1月4日凌晨在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正式上线。

“回顾1998年以来的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在十三年前污染物年均浓度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时,为了反映大气污染治理的成绩,我们设计了二级天指标。现在二级天指标遇到了增长瓶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也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必须要制定更加科学、公正、客观的指标。在国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之时,我们决定不再使用二级天指标,改用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实现了管理模式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表示。

这些年,由于北京市PM2.5长期超标,给北京市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研究发现,北京市很多居民的肺炎、气喘、肺功能下降等呼吸系统疾病都与PM2.5具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单位近几年对北京市的科研成果表明,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近10年呈下降趋势。但是其浓度超标依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为了加快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步伐,2012年,北京市公布的《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中提出,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到2015年,全市燃煤总量将下降到1500万吨,2020年下降到1000万吨以下。另外到2015年,北京市空气中PM2.5浓度降至每立方米60微克。而到2020年,PM2.5将达到每立方米50微克。

■ 重度污染日启动应急方案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为了将治理落到实处,北京市提出了九大具体治理措施。其中,部分举措如下: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控制机动车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总量;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增加北京地区的环境容量等。

2012年12月14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以下简称《应急方案》)正式。《应急方案》中,北京重污染日分三级: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AQI在201-300之间为重污染日、AQI指数在300以上500以下的为严重污染日、当AQI指数达到500以上时,为极重污染日。《应急方案》规定,当空气质量预报出即将出现重度污染日、严重污染日以及极重污染日时,将采取相应的污染应对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减排措施,其中规定,严重污染日中小学应停止户外体育课。

在此次的《应急方案》中,不仅建议市民在遭遇污染天时尽量乘坐公交出行,更重要的是,《应急方案》中还首次提出对公务用车的限制规定。当空气质量达到极重污染时,需要采取强制减排措施,其中包括,在京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

但方案并未提及具体实施细则。如何保证方案实施到位,谁来监督实施?北京市环境与公众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北京在奥运会的时候是有一定经验的,但《应急预案》里关于如何停驶,停驶哪些车辆还是比较简化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执行措施。马军认为,应该制定更细化的执行措施,“真正执行起来,可能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表示,停驶公车的相关事项由交管局负责实施,将落实到包括部委在内的每个单位。

■ 改善首都空气质量任重道远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坦言,北京市国土面积62%为山区,虽然有16400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平原区面积仅有6000多平方公里,全市2000多万人口、517万辆机动车以及大量的生产、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另外,现在北京市的人口、机动车还在不断增加,各种能源消耗也在增长。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任务很艰巨,只能一步一步来。

另外,现在北京市周边的津冀地区集聚大量的水泥、钢铁、炼油石化等高污产业,统计显示其区域燃煤总量约3.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8.5吨/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倍。而津冀地区的区域污染传输,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北京市和津冀地区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治理大气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表示,空气质量的治理需要一个过程,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空气污染也非常不容易,他们至少都用了四五十年的时间。

“北京的PM2.5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超标现象,很难实现短期达标。”于建华说。

“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未来北京市将以治理PM2.5污染为重点,强化污染治理,加大污染物总量减排力度,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生态建设,并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高的标准,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于建华表示,尽管北京市PM2.5减排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北京市还是要始终坚持持续不断地减少污染源的排放,让污染物越来越少。

■ 碳交易市场反推企业减排

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颁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进行强制减排,规定一万吨以上的排碳大户必须参加交易。北京作为试点城市,率先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即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

篇6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可操作性;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D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18-02

在世界公害事件中,仅空气污染事件就有五个,而其中欧盟所属国家就发生了两起,即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和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这两个事件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由此,欧盟对大气污染高度重视,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加以预防和治理。

一、欧盟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框架和特点

大气环境质量是人们主要的关注对象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气污染防治法就成为欧盟最活跃的立法领域之一,欧盟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空气质量法、大气污染物质排放治理法以及与交通有关的空气污染治理法。

欧盟关于空气质量的立法主要有:《环境空气质量评估和管理指令》(空气质量框架指令,1996)、《关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微粒物和铅含量限值的指令》(第一子指令,1999)、《关于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苯含量限值的指令》(第二子指令,2000)、《关于环境空气中臭氧含量限值的指令》(第三子指令,2002)、《关于环境空气中砷、镉、汞、镍和多环芳烃含量限值的指令》(第四子指令,2004),《关于在成员国内建立环境空气污染监测网和站点相互交流污染信息和数据的决定》(1997)、《欧洲环境空气质量和更加清洁空气指令》(2008)等。

欧盟把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排放源立法主要有:《欧盟关于限制大型火力发电厂排放特定空气污染物质的指令》(1994,2001)、《关于从汽油仓库和从终端到汽油站运送过程中导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指令》(1994)、《关于限制在特定活动和设施中使用有机溶剂导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指令》(1999)、《关于降低在特定液体燃料中硫含量的指令》(1999)、《废物焚化指令》(2000)、《关于国家特定空气污染物质排放最高值的指令》(2001)、《综合污染预防和控制指令》(2008)等。移动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指交通中使用的汽车污染源和船舶污染源。主要立法有:1998年的《关于汽柴油质量的指令》(1998)、《关于修订1998年汽柴油质量的指令》(2003)等。

欧盟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法律规范详细,可操作性很强。比如,欧盟2008年颁布的《欧洲环境空气质量和更加清洁空气指令》中,主要分六大部分对空气污染防治和维护空气环境质量做出规制,分为一般条款、空气质量评估、空气质量管理、空气质量规划、空气质量和污染信息报告制度等。在空气质量评估一章中,第一部分是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微粒物、铅、苯和一氧化碳等做出规制;第二部分对臭氧的评估做出规制。在每一部分中,都包括有评估体制、评估准则、样本选择等内容;在空气质量管理一章中,首先对限值以下的污染物水平做出规定,然后区分出保护人类健康所需要的限值、警报阈值和临界值;对以保护人类健康为目的的PM2.5暴露削减目标、达标值和限值做出规定,划分区域和城市群,确定不同的臭氧浓度超出目标值和长期目标的要求,并规定了出现超标时要采取的措施,还考虑到自然资源对污染治理的贡献,冬季沙化道路或盐碱道路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各区域的特殊情况,规定最后达标期限的延长以及遵守特定限值义务的免除。二是注重大气污染信息公开,强化公众参与。欧盟在《建立更加清洁空气的指令》中专门规定了空气质量和污染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主要是公众获取相关信息和执行报告,各种环境空气信息包括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免除义务信息、延期遵守信息等,均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媒体免费获得;各种执行报告包括所有污染物质控制的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超出限值、目标值、长期目标、信息阈值和警告阈值的水平等。三是注重成员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共同降低空气污染。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欧盟建立了《成员国内环境监测网络和站点之间空气污染测量信息和数据交换指令》,使成员国能够及时获得空气质量和污染物的相关信息。

二、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框架和特点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体系主要包括一部法律——《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部的部门规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主要的法律制度、防治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以及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主要措施、法律责任等做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1]。

(一)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我国实行的这种总量控制制度是针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在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二)燃煤大气污染防治

篇7

空气污染危害多方面

空气污染对人健康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曾经有人认为我夸大其词。我认为空气污染对人的危害现在还没明显地看出来,严重的空气污染比非典还严重,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雾霾除了对我们视力,对飞机航行,对交通各方面的影响之外,恐怕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对人的危害的问题。

颗粒物的大小不同,能深入到的人体组织也不相同。10到10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从鼻子进入咽腔;10微米的可以进入上呼吸道;5到10微米的可以静入支气管;3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就能进入肺泡。

我们知道头发的直径是50到70微米,那些小于10微米,或者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包括重金属粉尘、尘土、有毒气体、多环芳烃、细菌、病毒等,都可以进到人的支气管和肺泡。

据了解,PM2.5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都有影响。

增加呼吸道疾病风险

根据发表在香港医学杂志的文章显示,PM2.5如果增加10倍,也就是增加到200微克/立方米,人的日均病死率增加11%。这是大量统计学资料合起来的一个数据。当然在我国,有很多城市PM2.5早就突破200,500-600,甚至到1500微克/立方米,其对死亡率的影响无从得知。

中国环境科学院张金良提供的一些数据显示,多地的儿童医院和儿科在2月份,北京、天津、武汉一带雾霾污染严重的月份,成人和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人次均明显增加。尤其在北京、天津、沈阳,患者的就诊数增加了两到三倍。

对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的患者而言,空气污染对他们影响更加明显。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症状能增加44%,还有重度重症住院的病人也会增加50%。

香港2007年的研究显示,COPD患者的住院率与空气污染的关系,PM2.5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COPD患者住院率上升3.1%,且间隔缩短0到5天。PM10上升10微克/立方米,住院率上升2.4%。

空气污染对过敏性鼻炎、哮喘影响也比较大。30年前广州也烧蜂窝煤,释放的二氧化硫容易引发有哮喘的人发病。我的研究生曾调查过,空气中二氧化硫超过百万分之二的浓度,就可能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作。香港也有资料表明,2000年1月到2005年1月,随着空气污染的恶化,香港地区哮喘患者住院率也随之上升。

心血管疾病会增加

还有对心脏的疾病,大家说大气污染对心脏影响更大,这个我们还没做比较,但是有一些现象非常值得警惕。

空气污染对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都有影响,随着空气污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PM10等浓度增加,心律不齐发生风险有逐渐上升趋势。空气中的污染物每增加20微克/立方米,心脏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都有相应的增高,特别是PM2.5的浓度对心血管疾病、血糖、血压都影响比较大,其次是臭氧、二氧化硫、PM10。

如果不讲职业因素、收入因素、教育因素等,随着空气污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PM10浓度增加,心律不齐发生风险有逐渐上升的趋势。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增加40%的心血管发病的发生率。

今年2月份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的调查显示,通过对15万名的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调查,在住院期间假如空气质量不好,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污染物,病死率增加20%。这个研究成果对住在主要的污染严重城市,有冠心病综合征的住院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影响孩子肺部发育

空气污染可导致婴儿早产率增加,减缓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速度,引起包括哮喘等疾病。有资料显示,PM10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早产儿增加3%。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早产儿增加10%。

更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还会影响孩子的肺部发育。随着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氮浓度的增加,不管是男生女生,他们肺活量在正常范围以下者越来越多。

同时,马路边的空气污染也会使幼儿呼吸道的感染风险增高,居住在距离马路小于100米的地方或越近的环境中,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及其他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200米以上的高74%。

空气污染还会加剧儿童的气道炎症,随着空气中悬浮物的黑炭颗粒物及PM2.5浓度增高,儿童的呼出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的水平(代表气道的炎症水平)有增高趋势。总体来看,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对孩子的气道影响很大。

增加肺癌患病率

此外,大气污染对肺癌的患病率增加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肺癌已占全国恶性肿瘤的33.1%,北京近十年肺癌患病率增加60%。

有调查显示,空气污染程度与肺癌发生率密切相关,每平方英里内汽车的密度越大,住在附近的人口发生肺癌及鳞癌的几率大大增加。

一项今年的,随访了12.8年的研究显示,通过对9个欧洲国家的调查发现,长期暴露在氮氧化物和PM2.5、PM10中,PM2.5每增加5微克/立方米,肺癌的风险增加18%。PM10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增加22%。污染的时间越长,造成肺癌的几率就越大。

现在为什么在中国,包括在广州、北京等很多大城市,腺癌和肺癌的增加明显,原因一个是跟香烟有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空气污染。

研究亟待跟上

目前国内对空气污染和健康关系的研究明显缺位。

国外的现有研究是在PM2.5未超标的前提下进行的,通常只有40-50微克/立方米,我们国家的空气PM2.5到200微克/立方米不少见、400也有,600也有,还甚至有到1000的。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PM2.5、PM10等污染较西方空气最高容许度高5-20倍,但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却极少,危害远未阐明。

我认为现在非常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今后,医学研究机构应当协同环保、气象、公共卫生预防部门,共同研究。如果在吃饭喝水呼吸都成问题的情况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义?希望政府能像追求GDP一样,追求环境的改善,将环保指标变成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治理污染要上下齐心

在中国,要是下决心干,很少有干不成的事情,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不需要三十年,十年就够了。广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6年,广州就对空气污染治理下了比较大的决心,做了一些釜底抽薪的措施,比如把超标的汽车取缔,还有一些污染工厂的取缔,到2010年亚运会时,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2007到2008年,广州每年有140天的灰霾天,到了2010年是70多天,到现在是50天,治理到这个程度也就花了五六年的时间。

篇8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来源;防治;危害

收稿日期:20120401

作者简介:娄云(1988—),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X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0103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室内装修、装饰的要求也日趋精致,致使大量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等进入生活和办公场所,增加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导致室内环境质量日益恶劣。资料显示,人一生中约有7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1],室内环境污染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资料记载,当前人们68%的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2],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及与建筑有关的疾病(BRI)[3]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因此,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的舒适度。

2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性因子污染物进入室内空气中并达到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者潜在有害影响程度的现象[4]。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装修和装饰材料、电器污染、人为活动、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等。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包括灰土、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烟雾等悬浮固体污染物和甲醛、苯系物、挥发性有机物、氨、氮氧化物、臭氧、氡气等气体污染物[2]。

2.1装修和装饰材料

室内装修、装饰过程中,常会使用一些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合成材料及各种涂料、墙布、油漆、胶粘剂、新购家具等,这些材料会散发多种室内空气污染物,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污染物常会导致头疼、失眠、过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如人造板材中会释放出甲醛,内墙涂料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微量重金属等污染物,油漆会挥发出苯、挥发性有机物,胶粘剂中易释放出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系物等,木家具中含有甲醛、微量重金属等污染物。

2.2电器污染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如复印机、计算机、打印机等,但这些电器的使用会散发出臭氧、有机挥发物等有害气体,降低室内空气品质。臭氧浓度过高时,臭氧氧化就会产生氮氧化物,刺激呼吸道,还会出现头晕、咽喉干燥、咳嗽、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中毒水肿、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

2.3人为活动

人们日常生活常会使用煤气、液化气等燃料烹饪、供能。这些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一些固态悬浮物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吸烟亦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吸烟不仅不利于自身健康,也会危害他人健康。吸烟者产生的烟雾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含氟烃、芳烃、烷烃、烯烃、硫化氢、氨、亚硝胺等污染物[3],这些污染物能损害肺及支气管粘膜的纤毛上皮细胞,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2.4人体新陈代谢

人体每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通过呼吸作用、汗腺、皮肤及排泄等向外界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咳嗽、打喷嚏亦会喷出一些致病微生物,另外人体皮肤脱落的细胞也是空气尘埃主要来源[5]。如果室内通风不良,污染物的浓度就会累积,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3.1甲醛

甲醛作为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胶合板、人造地板及清洁剂、油墨、纺织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还会导致呼吸道强烈刺激、呼吸困难、咳嗽、咽喉烧灼痛、眼睛刺激、发冷等症状的出现,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对肝、肺、神经中枢系统有损害作用。由于甲醛的释放期达3~15年[2],装修后的房屋中甲醛不会短期内完全挥发,因而导致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较高。

3.2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油漆、胶黏剂、涂料、墙纸、合成纤维等是其主要来源。苯及其衍生物是强致癌物质。苯和甲苯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皮肤,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可能慢性中毒,导致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出现,苯还会对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

3.3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卤化烃、芳香烃、脂肪烃、氧烃、氮烃等[4],部分物质有致癌性,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生活和办公用品,家用燃气、烟雾等。TVOC能造成机体免疫失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引发头痛、头晕、胸闷、无力等症状,还对上呼吸道及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亦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3.4氨

氨主要来自混凝土外加剂,由于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的大量使用,当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氨气就会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导致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增高。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引发流泪、咽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肺水肿、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6]。

3.5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通常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室内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烹饪、吸烟。氮氧化物易对肺部造成损害,对儿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危害更大。

3.6臭氧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主要来自复印机、全自动洗脚盆等电器及用臭氧消毒的自来水[2]。臭氧能刺激眼睛结膜和整个呼吸道,吸入后会导致咳嗽、咯痰、胸部紧束感等症状的出现,高浓度吸入则会引起肺水肿,长期接触出现起支气管炎,肺硬化的病症。

3.7氡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主要存在于水泥、矿渣砖、装饰石材中。氡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能通过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氡有致癌性,能诱发基因和染色体畸变,对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另外,氡还影响神经系统,使人精不振,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慢性放射病。

4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

目前,国内外对于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国外已有许多机构研究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与措施[7~9],国内学者也提出了许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10]。

4.1提高公众的室内环境意识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公众的室内环境意识,引导人们按绿色建材的概念去装修室内,科学、合理地设计装修、装饰方案。提倡简洁、大方、实用的装修格调,避免过度装饰,以减少污染源。

4.2注重装饰材料的选用

由于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板材、涂料、胶粘剂等装修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选用环保材料替代高污染材料是避免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办法。我国已经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及要求[11],建议消费者选用获得国家环境标志的装饰、装修材料,摒弃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装饰、装修材料,减少污染物的来源。

4.3科学选择入住时间

装修后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应根据装修程度、家具的材料和总量,及通风透气情况,选择适当的入住时间。一般来说,要等到装修后3~6个月再入住[4],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4.4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

4.4.1通风换气

保证室内通风是缓解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经济、最简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装修后的房屋通过开窗通风能有效地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调查显示,改善通风过滤系统、调控室内空气温度及湿度可有效地控制真菌、尘埃、细菌等污染物[12]。研究表明,室内换气可将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除去[3]。因此,建议住户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在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的同时,将有害物质排到室外。

4.4.2植物净化

由于植物具有分解有毒物质的能力,因此在室内养植花卉植物可以消除或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研究表明,吊兰、芦荟、长青藤等能有效地降低甲醛含量;月季可有效地吸收硫化氢、苯、乙醛等;一叶兰、龟背竹等可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万年青、龙舌兰、雏菊等可吸收三氯乙烯;扶郎花、等可消除苯、甲苯的污染[13];桂花、兰花、薄荷、石竹等可集尘、杀菌;腊梅、米兰等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清除效果较好。

4.4.3净化器净化

利用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产品,如对于颗粒状污染物可选用静电除尘、筛分除尘等,对于细菌、病毒等一般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对于异味、臭气的清除可选用多功能高效微粒滤芯[5]。使用净化器应注意化学置换剂的使用,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结语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应该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产生及其防治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源头抓起,采用环保材料,绿色装修,同时也要提高室内各种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手段,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程度,依据具体污染情况,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消除有害气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防治城市室内空气污染。

参考文献:

[1] 方正,余海洋,孙登蜂,等,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材料与技术[J].中国测试技术,2007,33(6):114~117.

[2] 银爱君,邓起发.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控制措施[J].北方环境,2010,22(3):102~104.

[3] 陈其针,牛润萍,王强,等.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7,26(3):25~36.

[4] 孙加奇.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1,(1):91~92.

[5] 马慧敏.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3):776.

[6] 潘福明.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及预防[J].职业时空,2008,(6):182~183.

[7] Dunford R E.Your Health and the Indoor Environment:A Complete Guild to Better Health through Control of the Indoor AtmospHere [M].New York:Nu Dawn Publishing,1995.

[8] Dingle P,Murray F.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indoor air: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J].Indoor Envron,1993(2):217~219.

[9] Osborne M.An overview of indoor radon risk re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Radio 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rticles,1992,161(1):265~272.

[10] 袁中山,张金昌,吴迪镛,等,室内环境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2(1):9~16.

[11] 贾祥焱,顾永松,张庆松.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防治对策分析[J].江苏建材,2010(1):34~36.

篇9

【关键词】空气污染;现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前言:随着人类文明逐渐走向深入,社会经济、知识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而工业生产成为提高经济力量的主要力量,但工业生产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所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概述空气污染的定义

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所谓空气污染,即指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质,其存在的性质、量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损害财物,植物及动物的生命,以及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性质、量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即是空气污染。

二、分析我国空气污染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张,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霾原本是表示风沙天气的,有“风而雨土为霾”之说。今年北京、邢台、保定等地雾霾的天气明显增加,这说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污染程度在加剧。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都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且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现在,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大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共有338个城市中,其中多达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到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酸雨区的污染日益突出,酸雨区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华南、西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三、针对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

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到2005年,中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32%,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大气污染也对人民健康造成了明显的危害。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称,中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每年有200万人死于癌症,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就已跃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大气污染最重的石景山区,肺癌死亡率比全市平均值高30%。下面以北京为例说明空气污染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2004年,北京市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为29.19亿元,对当年GDP(6060.28亿元)的扣减指数为0.48%;全市污染损失成本为116.52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92%。从数据上看,虚拟治理成本扣减指数和污染损失成本比重均低于全国1.8%和3.05%的平均水平。根据研究结果,大气污染对北京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重。

中国城市地区空气中的悬浮微粒以及硫磺含量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其中山西太原空气中悬浮微粒含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8倍,北京和沈阳接近6倍,济南接近7倍。而至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重庆最高,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7倍。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如果把污染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美元计算,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可见空气污染已经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治理气污染的解决策略

1.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占货物总能源消耗的73%,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和其他污染物。等结果,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首先改善能源结构,使用天然气和二次能源,例如,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注意所谓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利用率。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当前类型,应当首先,促进煤炭和洗涤煤的生产和使用,以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平均利用率只有30%的中国能源,能源效率有巨大的潜力。

2.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控制空气污染。植物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植物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茂密的丛林,以减少风速和当前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更蓬松,一些种类的树叶也分泌粘液,可以吸收大量的粉煤灰。尘土飞扬的叶子雨后清洗,恢复吸附的作用,阻止灰尘,净化空气。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森林具有调节功能的空气成分,一般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消费1吨二氧化碳,氧气释放0.75t。按成年人考虑,每天应该需要0.75公斤氧气吸入,0.9公斤的二氧化碳呼出,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平均有10区域的森林将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

3.科学利用科学技术,降低大气污染

治理技术一旦解决,治理投入事半功倍,治理工作迅速推进。随着煤炭洗选技术、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成功研发和完善,火电厂除尘脱硫设施建设才能全面推进,人们才能告别黑烟、黄烟。总之,污染物的防治,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监测技术的深化,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降低,都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的。

4.健全监查体制,检测污染性企业

环保部门要通过开展监督监测、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污染源,除由环保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外,当地政府应对其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限期治理期间要限产限排,逾期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停产关闭。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要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依法实行重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大气污染问题亟待解救,刻不容缓,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解决环境问题,否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保护大气层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人类,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护大气层,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刘用凯,金致凡,石成春.抓住契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以新标准倒逼大气治理的福州探索[J].环境保护,2013,41(11).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深化,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状况越来越关注,在信息交流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空气质量成了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的幸福与健康,本文重点介绍现阶段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产生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能让人们对所处的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原因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既有老问题又有新状况。

 

(一)城镇人口密集,绿地面积不足。绿地是城市呼吸的中枢,是“城市之肺”,绿地与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城市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地面积的相对不足,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易导致北方多风干燥地区的风沙扬尘现象。

 

(二)楼房过度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城镇化的进程直接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楼房林立,高楼大厦成为其显著特色,地面硬化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更加凸显,空气污染物扩散不及时,导致污染相对集中且持久。

 

(三)城市规划不合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新兴城市大多是在老城镇基础上扩建的,缺乏合理的规划方案,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特别是存在大企业的城市,依厂建城,企业存在不合理但又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例如部分城市电厂就在其城市包围中,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格局既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因为多方利益的牵连且政策的转变,企业重新选址不易,但是如果一旦出现污染事故,对城市环境空气影响较大。

 

(四)机动车数量增加,开车人群增多。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在攀增,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不可小觑,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甚至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且加之城市对车流量的检测存在落后性,道路规划及红绿灯的安设及时长设置存在滞后性,间接导致道路车辆废气排放的增加。

 

(五)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环保力度不强。部分城市借助发展政策的鼓励,大力发展经济,在环保执法上用力不足,有的为了财政的收入,对污染企业实行先落户再治理的方法,后续措施不够周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环保问题,不仅增加了后续环保治理成本,而且对城镇环境空气造成很大的影响。

 

(六)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监测受限。目前,我国对于企业排污有严格的排放标准,但现实中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抱着降低排污成本的想法,减少废气治理的投入,甚至只是在被监测时才启动治污设施,对环境空气的危害较大。环境监测部门对排污信息掌握不及时,不能及时取证,且环境空气污染有即时性,而检测方法落后,检测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对环境空气污染的监督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情况。

 

二、解决措施

 

导致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城市是一个很脆弱的生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会遭受很多问题的困扰,不妥善解决,不提前预知,就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一)提升环保意识,做好城市绿化工作。科学的进行城市绿化工作,不仅需要完善政府部门对公共用地的绿化工作,还要加强开发商对小区内的绿化措施,制定标准政策,落实好绿化率。

 

(二)合理规划城市 确保城市生态稳定。以城市生态稳定为前提,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扩大,若无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决胜千里的谋划,很难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污染型的企业勇敢的说不,对制约城市发展的各项污染事项保持高警觉和零容忍的姿态,才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信心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从而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城市在引导企业时,要充分考量环保因素,大力鼓励环境友好性企业的发展,对已存在的企业,要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在工艺燃料上下功夫,推进先进工艺的使用,鼓励利用清洁能源。提高治污工艺与水平,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将可能产生的污染处理到最大限度排放,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程度。

 

(四)合理规划道路,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根据车流量情况,合理规划道路及道路设施建设,合理解决拥堵问题,减少机动尾气排放量,鼓励使用清洁燃料,严格机动车的绿色环保检测,鼓励乘坐公共交通设施。

 

(五)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测力度。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讲解及相关事例的警示作用,企业要清醒认识自己在环保中担任的职责与义务,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环保意识,争取降低污染总量;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通过软、硬件两手抓的强力措施,大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三、结语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新情况还会出现,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任重而道远,只有认清污染现状,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通盘考虑、与时俱进,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参与,还需要每个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