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7 08:4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审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1.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实施细则、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情况。(1)行政审批实施细则、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符合规定时限和质量要求;(2)实施细则依法合规,符合审批时限要求,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衔接顺畅,操作性强;(3)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规范、科学、便民、清晰。2.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培训工作。(1)组织培训。根据全区统一部署,制定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优化流程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包括培训材料编写质量,培训课程授课质量,受训人员满意度等;(2)接受培训。培训活动出席情况,培训成绩考核情况。3.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受理窗口服务。受理窗口的行政效能根据其执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事项报备制的情况开展检查。4.相对集中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执行情况。(1)各部门将审批事项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2)各部门审批科室向区证照中心集中;(3)审批人员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实现“一门式”服务和“受办一体化”运作,切实提高审批效率。5.产业项目行政审批管理。(1)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效能(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及审批程序;按规定或约定完成审批;审批工作质量到达要求,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并得到有效执行;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行政审批协同、有序等);(2)有关职能部门参加“三委两局”项目评审工作情况;(3)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廉政情况。6.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信息系统方面。(1)信息系统开发前期认真参与方案调研和需求编制;(2)信息系统开发中后期认真配合系统开发和测试;(3)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负责维护有关的基础数据;(4)信息系统使用时采取必要的密码安全保护措施;(5)其他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相关工作。7.日常基础工作。(1)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会议的出席情况;(2)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信息、工作材料及其他资料报送情况;(3)区政府交办任务完成情况。8.其他产业项目行政审批相关工作。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1.建立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机构。(1)及时成立机构、组建队伍、经费保障,适应本区域产业项目审批需要;(2)代办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学。2.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培训方面。培训活动出席情况,培训成绩考核情况。3.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工作。(1)行政审批代办人员素质高、队伍稳定,工作连续性强;(2)行政审批代办工作行政效能(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按规定或约定实现完成行政审批代办工作;行政审批代办工作质量到达要求;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等);(3)服务对象满意度;(4)行政审批代办工作廉政情况。4.日常基础工作。(1)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相关会议出席情况;(2)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信息、工作材料及其他资料报送情况;(3)区政府交办任务完成情况。5.其他产业项目行政审批相关工作。
职责分工
区审改办负责对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的产业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及执行情况,对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行政审批代办机构组建、运作和管理情况开展检查。区监察局负责对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情况,对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的行政审批代办工作的行政效能开展监督检查。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对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落实全区行政审批改革的各项工作开展督办,并向区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监督方式
建立月报制度。各审批职能部门及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每月25日前,上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分别填写《产业项目行政审批进展情况表》和《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进展情况表》报送区审改办,由区审改办汇总上报区政府。全区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和审批代办工作情况,每月由区审改办在门户网站、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公开。定期检查通报。建立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例会制度,成员单位由区监察局、区政府督查室、区审改办、产业项目审批职能部门和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组成,每1~2个月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和研究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根据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改革推进工作计划,结合产业项目审批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检查由区审改办、区监察局、区政府督查室负责,重点检查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比较集中的单位。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对共性的难点问题,区审改办要加强协调和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抽查情况形成专报,上报区政府,必要时在门户网站、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定期通报。社会监督检查。通过行政效能投诉、服务对象测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信箱和社会监督员监督等多种途径,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将社会监督检查情况上报区政府,并在门户网站、区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公开通报。年度评比考核。年中,对各职能部门的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及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的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工作情况进行讲评,通报表扬工作好的单位,提醒批评工作落后的单位。年终,对各职能部门的产业项目行政审批工作及镇、街道和莘庄工业区产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工作情况进行考评。
篇2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政府、透明政府、廉洁政府,优化我县发展环境,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合理合法、提升效能、积极稳妥的原则,从创新体制、机制、运作方式入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达到“清理一批、规范一批、集中一批”、“时限再压、环节再减”的工作成效,力争全县审批办理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再压缩20%;实施行政许可权职能归并工作,推进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许可和监管互动互促;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实现行政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创新。通过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设。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和浙江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公告》精神要求,认真做好新一轮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工作。
1、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或者通过质量认证、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和调整;对一个审批事项需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原则上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要求进行调整,该取消的取消。经县审改领导小组确认予以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包括设定依据、申报条件、流转程序、法定时限以及申报所需提供的材料等,并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2、完善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新增或修改的情况,对经浙江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由县政府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作进一步清理,确定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统一规范。
3、规范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全面清理收费事项,统一公示收费主体、依据、标准、范围,规范收费行为,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开展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
按照杭州市行政机关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的试点要求,积极开展职能归并工作。
1、开展职能归并。要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开展部门行政审批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在坚持编制数、内设机构数、中层领导职数原则上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内设机构职能,整合资源,设立行政许可科,使行政审批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
2、推进办事集中。要按照“应进尽进”要求,加快推进部门行政许可科入驻行政审批中心,部门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窗口集中办理,确保人员到位、授权到位,实现“一个领导分管、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统一办理。”并积极推行“一审一核”办事制度,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办件数量较少的部门鼓励推行授权办理制,将许可职能授权中心综合窗口办理。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进驻中心且审批事项较多的部门,经县政府同意,实行分中心办理制(在部门内部设办事大厅),分中心要与县行政审批中心联网,统一考核、监管。
3、加强审批督查。职能归并后,要及时将部门行政许可项目、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要创新监督机制,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电子监察制度,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和告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审批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县监察局、县法制办、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要通过专项检查、工作抽查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巩固改革成果。
(三)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
1、深化部门并联审批。
(1)深化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审批协调机制。凡已进中心的项目在审批过程中,涉及部门间职能交叉、互为前置的,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代表县政府牵头协调、办理。
(2)完善建设项目立项、建筑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并联审批,推行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
(3)进一步扩大并联审批范围,尤其是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办理事项,要通过并联审批、创新程序等方式进一步加快办理速度,提高办事效率。
2、完善网上审批。依托电子政务网络改造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推进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各部门要加快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步伐,主动对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平台。
3、完善许可与管理、执法互动。要创新办法,建立健全许可与监管的互动机制,构建部门内部及跨部门的信息沟通、定期分析改进工作机制。许可职能部门(科室)要及时将许可事项通报监管部门(科室),由监管部门(科室)负责分析许可事项的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对不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审批项目或审批方式,要及时进行调整或创新。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硬件和软件建设,增强市民服务协能,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三、工作步骤
(一)前期调研,制定方案(8月底前)。拟定和出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行政机关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方案,提交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
(二)动员部署,全面清理(9月上旬)。各部门根据省公布行政许可事项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对现有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逐项分析,提出拟取消、调整的意见。组织召开全县动员大会,部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营造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浓厚氛围。
(三)形成方案,审核批准(9月中旬-9月底)。各部门制定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方案和行政审批事项、收费项目调整方案,分别报县编办和审改办,经审核后分别报县编委会和审改领导小组审定。
(四)调整机构,组织实施(10上旬-10月中旬)。各部门要按照批准的机构调整和审改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调整完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设置。县审改办、县编办等要严格督查,及时协调解决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五)检查验收,总结提高(10月底前)。由县审改办牵头组织验收,并全面回顾本次审改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提高。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从“共建潇洒*、共享品质生活”和打造服务、便民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障工作经费,明确工作机构,建立责任制度,扎实开展工作。
篇3
审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监察局、法制办研究,特制定以下安排意见。
一、成立联合办公室。审批大提速工作,由区审管办、监察局和法制办联合牵头组织。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头把关,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审管办会同监察局、法制办组成联合工作办公室,对行政审批大提速中各审批部门减少调整审批事项、减少审批要件、压缩审批时限、现场审批率等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确认、督查。各审批部门要加
强与联合办公室的沟通联系,遇到问题随时协调解决。
二、建立综合服务窗口。在许可中心建立企业设立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配备7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为工商人员,5名为抽借工作人员),实行“一窗统一接件,一表统一登记,部门并行办理,依次审批办结,分别发放证照”的操作办法,为申请人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全程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综合服务窗口具体锁定企业设立各部门及前置审批
部门的受理时限和办结时限,实行全程监控和行政效能考核,确保企业设立联合审批的高效运行。
三、扩大网上申报办理。以网络一体化工程为基础,不断拓展网络服务功能,发挥好“*区行政审批服务网”等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扩大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网”申报办理审批事项比例。网上申报办理的比例年内要由目前的17.2%,提高到40%。
四、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各审批部门要进一步降低审批门槛,淡化事前审批,强化事后监管。对企业设立类及一些正在筹建施工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由于某种原因尚不具备核发准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依法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企业书面承诺已知法律规定,并确保在一定期限内符合达标要求。审批部门可为申请人先核发相关证照,允许经营。申请人领到执照后,边经营边按照承诺向审批部门补齐相关材料,未达到有关条件、标准的,审批部门要求其补齐或限期整改,直至吊销执照并将申请人的失信行为列入企业信息档案。此项工作,各审批部门可选出部分审批事项,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五、做好下放权限衔接。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市级相关部门审批权力下放的衔接与落实工作,凡下放到我区的审批事项,一律要进入区许可中心办理。
六、实行“24小时开门服务”。各审批部门向社会公布进驻许可中心首席代表或业务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公布的手机号码要保证24小时畅通,以便全天侯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
七、实行无假日值班制度。许可中心进驻部门各窗口在不减少现有点位的前提下安排工作人员在工作日中午及周六、日(上午9:00~下午17:00)值班办公(重大节庆日除外),受理相关审批事项。许可中心为周、六日值班的工作人员安排早餐及午餐并为周、六日值班的工作人员出具《审批大提速加班确认单》,以便原单位掌握并安排相关事宜。各单位要加强周六、周日工作人员企业设立联合审批工作的业务培训,做好各项审批衔接工作。
八、实行延时服务。许可中心进驻部门各窗口采取延时服务措施,每天延长半小时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四工作时间由现在的17:00延时到17:30,周五由现在的16:00延时到16:30。
篇4
一、分中心设立
凡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但由于技术原因暂不能进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部门行政审批或便民服务的办事大厅,原则上应成为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审批中心)的分中心。审批中心和相关主管部门对分中心实行双重管理,分中心行政上隶属主管部门,业务上接受审批中心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二、分中心职责
分中心应根据“规范运作、统一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实行集中对外办公,该部门的所有审批业务原则上应集中在服务大厅对外办理,并按照“一门受理,集中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方式运行,实行一个窗口进出件。分中心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各自职责范围内审批、办证、检测、检验等事项,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收缴各种规费。
(二)认真贯彻落实审批中心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同时制定与审批中心管理办法、制度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参照审批中心考核的标准对各自大厅窗口服务进行考核评比。
(四)按审批中心要求及时报送各类信息。
(五)完成审批中心布置的其他工作。
三、分中心管理
分中心的管理办法、工作考核和督查、业务协调等原则上按审批中心管理模式执行,并按照“三统一”、“三不变”的原则实施。“三统一”,即分中心要与审批中心统一审批办件制度、统一日常管理制度、统一收费管理方式或采取政府规定允许的其他收费方式;“三不变”,指分中心行政主体不变,办事场所不变,工作人员管理体制不变。
(一)接受审批中心的指导、协调和监管。审批中心应加强指导、协调各分中心行政审批和公共行政服务工作,协助分中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督促分中心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协调涉及多个部门审批事项的联审联办等。分中心的项目设置、工作人员配备要及时报审批中心备案,主管部门更换分中心负责人要征求审批中心意见。
(二)执行审批中心办件制度。按照《关于转发*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审批办件管理暂行办法等的通知》(苍政办[20*])号)要求,审批办件统一执行“三六”管理制度。一是“六公开”,即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办事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实行公开。二是“六件管理”,即受理审批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驳回件和上报件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三是“六制”办理,即办事公开制度、集中办理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
(三)执行审批中心的日常管理制度。分中心要认真执行审批中心的窗口人员行为规范、考勤和考核制度。审批中心要不定期到各分中心进行现场督查、监管,并适时通报督查情况。
(四)审批中心对分中心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审批中心负责人与各分中心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分中心负责人签定《审批服务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分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奖罚措施等,并由审批中心负责监督实施。
四、建立分中心保障措施
建立分中心是加强审批监管和便民利民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部门服务大厅审批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建立分中心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制度上落实,努力把分中心建成“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窗口,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群众。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经常过问,分管负责人直接抓。要选派业务精、素质高的中层干部负责分中心工作,同时选调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业务骨干承担分中心的审批服务,并保持相对稳定。
篇5
近年来,我市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调整后与省上公布的目录对接不够好,行政审批转变管理方式后的后续监管不到位,行政审批相关制度不够健全、对审批权的制约机制不完善,涉及行政审批的收费、中介服务、咨询机构管理尚不到位等。对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政务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行为实现公开透明、规范操作,行政审批相关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较为健全,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乱收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二、把握重点,深化行政审批清理规范工作
(一)继续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全省统一规范的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审批分类原则、标准,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再调整,实行统一目录管理。要建立审批项目定期清理、公布机制,每年政务服务中心要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新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行政审批情况,以及国家公布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目录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清理结果由监察、法制、编制、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审核后报当地政府审定。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编制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加强对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审批部门逐项梳理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办事时限,合理确定各环节标准办理时限,并经监察、法制、编制、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审核后,编制办事指南,载明行政审批名称、依据、实施条件,申请所需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和时限等,予以公示。对于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从审批部门、审批对象、审批依据和审批内容等方面分类作出处理,防止出现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原行政审批调整为非审批管理的,由原审批部门制定配套措施,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防止出现监管职能“缺位”或“不到位”的现象。
(三)打造一流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落实“两到位、两集中”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构建与部门专网对接的电子运行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加快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请、受理、查询、审批和结果公示。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网上直接生成问责。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制度,按照“一窗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的要求,明确牵头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加大行政审批流程整合力度,下级部门受理转报的审批事项,由审批部门编制统一流程。不承担实质性审查、只需获取申请人相关信息的备案等事项,部门之间应加强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减少办事环节。完善全程代办制度,不断拓展代办范围,积极探索支农惠农、扩大内需等事项“绿色通道”,着力打造基层“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对有特殊需求的审批项目,认真推行延时办理、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等特色服务。逐步构建具有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的政务服务体系,对行政审批服务、政务管理事务服务、公共管理事务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投资项目、企业、群众开展配套服务,提供便民服务。
(四)清理规范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和收费项目。按照全省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开展对行政审批收费和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清理。咨询等中介服务必须按市场规律运行,由行政审批申请人自愿选择。禁止行政审批机关把指定机构的咨询等服务作为审批的必要条件。清理中发现行政审批机关为行政审批申请人指定机构承担咨询等服务的,要坚决纠正,并追究相关行政审批机关负责人责任。
三、完善制度,巩固行政审批清理规范成果
各地要重点抓好以下配套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对实施中的行政审批的评估制度。及时组织调研并评估相关行政审批的功能和效益,对行政审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动态评估、动态调整。二是探索行政审批转变管理方式后的监管机制,完善行政审批调整后的后续监管制度。加强对备案、核准行为的规范,完善备案、核准事项的范围界定和操作程序,防止以备案、核准等名义搞变相审批或上收权力。三是落实行政审批监督问责制度。认真执行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审批的实质性监督,推动行政审批监督问责深入到行政机关是否严格依法履行审批职能等实质性环节,坚决纠正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或者懈怠职责、重审批轻监管或者以批代管等行为。
四、加强领导,健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长效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专门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认真研究部署,扎实推进。
篇6
根据市监察局、审批办、发改委、经信委、建交委、规划局、国土房管局、环保局、公安局、人防办10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行全过程效能监察登记制的通知》精神及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行全过程效能监察登记制,采取“一窗统一登记、逐项领办服务、部门规范办理、全程效能监察”的操作方式的要求,结合我区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的工作实际,经区监察局、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审管办)研究,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设立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
(一)设立窗口,明确专人
在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设立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配备3名“行政效能监督员”(工作实行A、B岗),按照“一窗统一登记、逐项领办服务”的操作方式,全程无偿为投资项目提供咨询、登记、领办、沟通、协调全程服务。
(二)连通网络,搞好衔接
区许可中心提前为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连通与市“行政审批运行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网络的衔接,做好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正式运行的准备工作。
二、确保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人员、专网进驻到位
(一)充分授权,人员到位
各相关联审部门要分别签订《现场审批授权委托书》,选派从事审批工作的骨干力量担任首席代表进驻许可中心并充分授权,全面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方式,真正做到投资项目在现场联合审批。
(二)业务专网,进驻到位
各相关联审部门要将本部门业务专网于7月12日前进驻许可中心并调试到位,从审批运行机制上保障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施全过程效能监察登记制的落实。
三、形成机制,抓好实施
(一)公开透明,实时监察
区监察局将会同审管办通过“行政审批运行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中各部门的效率实行电子监察、实时监控和进度督办。定期分析公布各联审部门的审批时效,包括审批用时和自然天数,使审批效率公开透明,并纳入行政效能综合考评体系,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行预警纠错、行政问责。
篇7
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市“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加快经济建设,市政府决定,改进市级审批权限内的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简称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不包括各区科技经济园区内的工业生产性项目)的审批管理办法。具体意见如下:
一、削减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中的环节。将原项目审批流程中的方案设计审批和初步设计审批两个环节合并为初步设计审批一个环节,并按建筑面积大小确定不同的审批方式:
1、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可直接进入施工图(含方案)设计,并在施工图审批阶段进行并联审批;
2、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进行初步设计,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组织会审,经审批同意后进入施工图设计。
二、初步设计方案实行主审部门负责制。初步设计原则上由各有关职能部门以联合会审方式审批。市政府授权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初步设计方案会审,并授权其对会审中的分歧意见进行裁定,同时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项目单位或参与会审的有关部门如对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裁定的事项持有异议,并坚持认为裁定不当的可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办公室提出申诉,由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提请裁决委员会裁决,有关部门人员或建设委员会主持人员如连续三次被裁决委员会裁决否定者,应即调离集办中心岗位。裁决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具体裁决办法另行制订。
三、建设项目施工图实行并联审批制。施工图的消防、卫生、规划(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和建设行政审批,实行同步并联审批。
四、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必须实行招投标的项目外,对不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建设项目,由项目单位自主决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五、调整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批时间。实行初步设计预审制,预审时限为3个工作日。对经预审认定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审批受理单,办理时限为12个工作日;对经预审认定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按退件处理;对修改后再次申报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审批受理单,办理时限为12个工作日。初步设计审批后,即可进入施工图设计。如需同时修改初步设计,应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并经主审部门确认同意(在施工图审批前办理)。
篇8
意见稿提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负责审议网络安全审查的重要政策,协调网络安全审查相关重要问题。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借鉴国外做法,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网络安全审查专家委员会,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风险及其提供者的安全可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网络安全审查不是行政审批,是对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采取的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查、在线监测、背景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意见稿提出,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信息系统使用的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经过网络安全审查。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并非所有网络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审查,是有条件的。而且,重点审查的是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控性。判定是否影响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主要看产品和服务使用后,是否会危害国家政权和安全,是否会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是否会影响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其他重大利益。
意见稿提出,党政部门及重点行业优先采购通过审查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采购审查未通过的网络产品和服务。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说,这个规定的意思是,如果某个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在进行安全审查后没能通过审查,被列入“黑名单”后不能采购,并不是说党政部门及重点行业采购的所有网络产品和服务都要进行审查。
篇9
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审计局局长邓超所作的《关于对**县财政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我县**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县政府作了专题研究,采取措施进行了积极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违规超预算拨款125万元”的整改情况
由于县财力不足,在年初未安排“三金”“三乱”中央专项借款的偿债准备金,但此项债务为政府性债务,市财政局直接扣收本息,当年无财力列支,故作暂付款反映。这种情况在以后年度还可能存在,政府将打紧开支,逐渐足额地建立政府债务偿债准备金。
二、关于“已撤销未清退基金250万元”的整改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文件第四条、第八条的规定,地方政府无权批准设立基金项目,也不得以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名义变相批准设立基金项目。财政部门按照规定,对已撤销应清退的各种基金2,500,172.60元,已经全额转作预算外收入,但资金已在2002年前被占用。
三、关于“超标准计提农业税征收经费、多列预算支出33.71万元”的整改情况
**年农业税征收经费是通过县乡两级财政结算,乡镇上解县征收经费94万元,比应计提取征收经费超上解337,087.16元,超上解部分已作为**年的财政收入,不存在再上缴财政的问题。
四、关于“应缴未缴财政预算收入51.88万元”的整改情况
**县资金管理部已于2005年6月27日将以前年度的资金利息收入518,794.25元全额缴入金库。
篇10
1、今年度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对象支持的重点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决策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对我省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特别是在纳米技术、平板显示、新能源、新医药、生物技术、环保设备、工业设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现代农业等我省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研发和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已经实施或正在申报省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创建国家级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且地方有专门人才计划实行配套支持的关键性高层次人才。
2、今年度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对象申报的条件
A类创业人才申报的条件:指符合支持重点,以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形式来我省区域内投资创办科技型生产企业和现代服务企业的创业者或创业团队。所创办企业主导产品和服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或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国际市场潜力和预期经济效益。创业人才必须拥有与其所创业领域产品、技术相关的专利、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高学历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具有在省外、海外成功创业经历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年7月1日后落户我省创(领)办科技型企业,或尚未落户、但已与相关部门和地方达成来苏创办高科技企业意向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为所创(领)办企业的负责人,本人或创业团队投入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引进人才主要工作精力应为所创(领)办企业服务。
创新人才分B类、C类两大类,其申报的条件:B类指符合支持重点的各类高科技企业和省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引进的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专家;C类指省内重点行业和重大企业集团引进的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有突出的管理业绩,通晓国际先进管理知识、善于运作资本的高级经营管理专家。B类、C类创新人才必须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相关学科领域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拥有高级职称或国际公认的执业资格,或曾担任过高层管理、技术职务;具有在国内外行业内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关键岗位上从事研发或管理工作的经历,并取得了突出业绩;**年7月1日后到我省工作,或尚未落户、但已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达成引进意向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后,能为引进单位服务3年以上,且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7个月。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1年以上,出站后拟在我省高科技企业从事重大技术研发工作的人才也可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