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20 22:2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气候变暖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球气候变暖措施

篇1

关键词植树造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例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 m。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20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m3,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0~2.6 m的速度上升。

1.1 海平面上升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 cm,我国上升了11.5 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例如,扬子鳄只能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等地,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 ℃,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1~2 ℃,造成了挪威50%的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1.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2森林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2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1]。在2项战略措施中,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2.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2]。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200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发表报告指出,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为57%。

2.2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 m3,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 t,放出氧气1.62 t。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国内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种植1 hm2森林,每储存1 t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22元人民币,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1 t碳成本高达数百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据专家测算:一个20万kW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t二氧化碳,可与3.2万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 h,1 d进行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 032 t二氧化碳,可与1 000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 t,可与0.7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2.3森林固碳已经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0年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3我国传统植树造林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的大量人工林已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并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人工林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对营造人工林十分重视,目前全国人工林的面积大约有4 139万hm2,其中大多数是用材林,防护林只占很少部分。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营造人工林的作法,有些很明显的特点: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工林针叶树占68%、阔叶树占32%,而南方各省针叶树的比例更大,在90%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南方一些杉木产区县,杉木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80%。有些平原地区还存在着单一无性系连片造林的状况。这些人工林采伐后又常常更换同一树种,造成多代连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林的营造方法显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除了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外,单一树种和成片连作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这已在杉木、桉树、柳杉及落叶松人工林中有明显表现。杉木人工林由于土壤肥力下降,2代和3代20年内人工林损失蓄积量30~45 m3/hm2。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况更为严重。天然森林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树种混交,如贵州梵净山的栲树林,参与构成乔木层的就有182种,整个森林有4个层次构成,维管束植物有407种。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但现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个树种的大面积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林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各种功能与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也大大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4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4.1营造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3]。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4.2提高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4]。另外,还应改进人工林的育林方法。目前采用的高强度林地清理、整地等措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要逐渐推广不炼山或整地造林,提倡局部抚育和割草抚育,以减少水土流失。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4.3提倡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5参考文献

[1] 张玲.试谈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及植树造林相关技术[J].科技信息,2007(11):390.

[2] 田书忠.开发闲散荒废土地资源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J].中国林业,2003(10B):32-33.

篇2

关键词:全球气候 海平面 二氧化碳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得不提前预警,提前采取措施,以防未来的不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会怎么样,好多人做出预警;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70米。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是大方向的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要下降,提出来大家讨论。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用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倒一半水再放入质量相等的冰块,一个烧杯自然消融,另一个烧杯用酒精灯加热消融,并同时记下两烧杯的刻度,在冰全部融化后,看刻度的变化,当加热消融的烧杯中冰全部融化后刻度不会变化,继续加热到自然消融的烧杯中的冰也完全融化时,对两个烧杯进行记录,并对比,会得出和阿基米德定律一样的结果,而加热烧杯中的水位反而会下降,这是水被蒸发的结果。

众所周知,地球的冰90%是在海水中浸泡,这90%的冰融化后对海平面的升降没有一丁点影响,只有10%在高山山顶的淡水冰.而这些冰的消融会对海平面有所影响,这个影响只是有微弱的上升,这是一种因素;而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一直到达平衡点时,海水就不会再上升了,蒸发的海水大大增加,大气中的水分子增多,雨、雪量水增大,洪水,内涝,台风,飙风,暴雨,暴雪会大大增加,大部分沙漠会变成绿洲,地球植物变厚,黄河会因沙漠的绿化,不再冲刷泥土,会变的清澈,也就是黄河水不黄的由来。

大气层中的物质分布,空气中的成分有SO2 CO2 O2 H2O N2 H2臭氧,平时我们看到的产生的烟是向上升起的 所以一直以为SO2 ,CO2是在大气的最上层,是大气的保温层,就把二氧化碳当成温室气体,认为二氧化碳的增加,使得地球保温层加厚,全球气候变暖,以为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其实这是对二氧化碳的污蔑,那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地球大气层的分布情况。空气和水是一样的,也有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质会以质量的轻重,由高到低分布,轻的上,重在下,因为一摩尔气体体积是相等的,而重量是不等的,因此得出,地球大气的分布:从地球表面开始气体的分布顺序是SO2 CO2 O2 H2O N2 H2臭氧层,也就是SO2 CO2 存在的地方为地球的低凹处和地下洞穴,所以在地球的地下洞穴中有大量的硫酸盐与碳酸盐溶洞,由于二氧化碳在最低层,地面植物才能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维持生长,然后就是氧气层,可供人和动物呼吸,再向上是氮气层,在两层的交界处氧气的浓度低,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呼吸困难(高原反应),再向上是水蒸气层,再向上是氢气层,最上面是臭氧层,此气虽然比重大,但在上层,是由于电离层的作用,这点可参考《电磁场、重力场的关系》,平时我们看到烟雾上升,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热运动的结果,当这些气体的分子冷却后就会降落到地表,所以二氧化碳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二氧化碳分子增多,地表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加厚,氧气层会上升,一旦超过我们人类的身高 这时我们会感到呼吸困难,大批的陆地小动物和水中的动物会因缺氧而死亡。人类可以活动的空间会缩小。

实例1:早在7000年前,在阴历九月初九这一天,由于在地球上可以看到2个太阳, 所以中国叫重阳节,这一天,天空有两个太阳,(由于木星 地球 太阳 为 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一个太阳西边落,一个太阳东升,这一天地球没有黑夜,24小时都有太阳存在,也就是两个太阳,两个白天,所以才叫重阳节,而当时因两个太阳的热量,地球的温度最少比现在高出10度,恐龙,剑齿虎,猛犸象,生活在这个时代,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与温带地区基本上与现在热带的温度相同,所有地球40度纬度地区是热带雨林,由于物质不灭定律,海水蒸发量增大,蒸发的水存在于大气中,这些水以淡水的形式存在于大气 湖泊 河流之中,这些淡水都是把海水分配到地球大气层、表面与地下水,海平面要比现在低的多,(所以人类的金字塔才建立在当时的沿海地区,而现在已经在海平面以下,现在已发现被淹没在日本海域下面),后来,做为地球的第二个太阳(木星)停止燃烧,气候温度猛降。大气中水蒸气立即变冷,冷凝,变成暴雨降落地面,形成全球性的大洪水,这就是人类传说中的巨大洪水,这次洪水毁灭了大部分生物,人类遭受了巨大的灾难,遇难的人很多,由于温度巨大变化,大批热带雨林在温带消失,退缩到赤道附近,大批生物灭绝,恐龙由于没有适合的温度和孵化期,恐龙灭绝,而不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惹的祸。

篇3

2012年12月中下旬,俄罗斯遭遇1938年以来最强寒流,西伯利亚地区气温达到零下50℃,12月24日,莫斯科气温低至零下25℃。因异常气候状况,俄罗斯6个联邦区的18个地区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俄罗斯至少88人被冻死、1200多人被冻伤。

2012年12月20日起,美国多州遭受暴风雪持续影响,已至少造成16人死亡。

2012年11月下旬至2013年1月3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强、影响范围广,先后出现了7次大范围冷空气活动(2012年11月23~24日、2012年11月26~27日、2012年12月1~6日、2012年12月15~18日、2012年12月19~24日、2012年12月29~30日、2013年1月1~3日),其中2012年12月有4次,较常年同期(3.3次)偏多。冷空气影响范围广,在7次冷空气过程中,有4次冷空气影响范围覆盖从新疆、东北、华北至江南、华南等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严寒天气。

严寒天气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平均气温明显偏低。全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2.5℃)偏低1.3℃,,为近28年最低。其中,东北平均气温(-15.3℃)为近43年最低,华北(-7.4℃)为近42年最低,北京市12月平均气温(-6.4℃)为1951年以来最低值。

二是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东北中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日最低气温低达-30~-40℃,,甘肃肃北、河北围场、赤城、青海乌兰和四川眉山等站的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三是降温幅度大。7次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普遍达6~12℃,。

四是低温持续时间长。东北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20℃,日数偏多(8.4天),为近12年最多;华北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日数偏多(3.8天),为近27年最多。

五是雨雪多,湿冷特征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29.0毫米)较常年同期(14.9毫米)偏多近1倍,雨雪日数明显偏多。

异常的寒冷也使得冬季疾病增加。医院接诊的鼻、咽喉、肠道、气管、支气管等炎症,急性或复发性哮喘等疾病病人增多。据报道,目前生病住院的病人比原来多了近50%。

在这个冬春季节,最高发的疾病是感染等疾病,除了常规的一些发烧、咳嗽等常见症状以外,最多见的疾病是肺炎、支气管炎。引起这灯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天气寒冷、气温低下,加上一些人的抵抗力比较低,因此很容易受感染。

寒冷的天气,难免让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疑问。不是都在说气候变暖了么,怎么会这么冷。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就意味着气候总是暖的、热的,实际上,全球变暖是指全球的年平均气温趋势是增高的,但这种升高并不是今年比去年高、去年比前年高,还是会有一定波动的。而且,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变暖的,有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变冷的。

虽然最近几年全球变暖的速度似乎在下降,没有以前那么快了,但从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监测结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前不久,卡塔尔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前,世界气象组织了去年前10个月全球气候报告。报告称,前10个月的数据显示,2012年的温度很可能仍在高温年份之列,在有气温记录的1850年以来,相同时间段内名列第9。

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和全球基本一致。虽然从2008年开始,我国冬季偏冷,告别了“暖冬”,但从全年平均气温看,仍然比较高。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 2011年,全国平均气温为9.3℃,比常年平均值偏高0.5℃,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15个气温偏高年份。2010年,全国平均温度为9.5℃,比常年平均值高0.7℃,排在1961年以来第十位。2012年我国的平均气温为9.4℃,接近1980~2010年三十年平均值(我们说的常年值)9.6℃,但比1971~2000年三十年平均值高0.2℃。

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温、低温、暴雪、干旱、强降水都会出现。例如,去年1月底到2月中旬极寒天气影响欧亚大陆,3月到5月美国大陆和欧洲出现众多的高温纪录,我国云南和四川西南部在冬春两季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随着全球变暖,原来的气候规律打破了,气候变得比较异常,偏离平均态越来越远,震动越来越大,导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天气气候不像原来只是小幅度的异常,就在平均值附近摆动,而是出现很多“怪天气”,要么旱得很厉害,要么一下雨就下得很大,例如北京“7·21”特大暴雨。

气候专家普遍认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后水循环的强度增加、大气的持水能力增加。

其一,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蒸发蒸腾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水循环的强度。

其二,全球气候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就是说,大气中可容纳的水分更多了。当温度每升高1℃,大气含水量可提高约7%。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汽,大气才能饱和,达到降水条件。如果达不到饱和状态,大气就会不断地吞噬水分,并封存在大气中,水汽不会以降水形式落下,这就使得气候干燥的地方更不容易下雨,形成干旱。而一旦大气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达到降水条件,就会发生降水。由于此前“吞噬”、“封存”的水汽太多,降水强度会因此加强,从而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就今冬的寒冷天气情况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去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最低。北极海冰面积越小,越有利于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南下冷空气活动就越频繁,容易导致欧亚地区及我国冬季出现低温严寒。此外,北极海冰缩减使得北极水域开阔,加之变暖致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更多的水汽向中高纬地区输送,导致冬季我国、欧亚和北美地区容易出现强降雪天气。北极海冰减小是导致今年冬季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

篇4

关键词:气候变暖;森林碳汇;碳源;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4-0031-03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都加强了应对政策和解决方法的研究。世界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减排,又称工业减排,指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量。直接减少排放源意味着减少国家工业、交通和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或者通过技术更新和改造提高能源效率。这样的做法,或者阻碍了经济发展,或者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二是间接减排,又称生物减排,即通过对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特殊作用,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1]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CO2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因此,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CO2,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并且还具有多种生态效益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森林碳汇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作用

(一)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森林具有碳汇和碳源的双重特性。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合成有机质, 并以森林生物量的形式贮存有机碳, 从这个意义上讲森林是大气CO2的碳汇。同时森林植物的呼吸作用、枯枝落叶凋落后回归土壤, 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后会向大气中释放部分CO2, 另外森林如果遭受火灾、病虫害和毁林等破坏后也会向大气释放出已经固定的碳, 成为大气CO2的源。即森林可以作为温室气体的储藏库和吸收源,又可能因毁林、森林退化、火灾等,成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的大多数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全球森林受到破坏,森林正向大气释放它过去储存的碳,成为大气CO2的一个主要排放源。在过去20年中,全球森林资源锐减,全球森林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已经下降40%,不但减弱了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15%至20%是毁林导致的碳排放,因此森林反而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森林碳汇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优越性

森林吸收CO2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公众参与程度高,综合效益好,特别是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农民增收等优势。

1. 潜力大,见效快

森林经营、造林和森林更新均可以短期内大量增加生物固碳量,甚至增加森林土壤的固碳量。阻止全球现有森林减少趋势,就是较大量的减排,如果把全球每年毁林面积减少一半,就相当于每年减排CO2 24亿吨。造林就是固碳, 护林等于减排。

2. 森林碳汇技术简单,易传播应用

可持续的森林经营、造林和森林更新已是现成技术,也早已被广大的森林经营者和林业管理者掌握和应用,只需要简单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推广,在森林碳汇政策支持下和市场机制作用下,森林碳汇的经营与管理技术就能够迅速在世界各个国家传播应用。

3. 成本低,对经济增长影响小[2]

研究表明,通过植树造林吸收、固定CO2,其长期单位成本远远低于通过工业产业升级、利用工业污染治理减排的成本。森林碳汇对经济增长影响小。采用森林碳汇减排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在局部地区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这也是近些年森林碳汇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影响森林碳汇的因素

(一)森林采伐和毁林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目前森林破坏(主要是毁林和采伐)已成为继化石燃料燃烧后致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第二大人为排放源。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采伐森林,获取木材资源。另外,毁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巨大。很多研究表明,当林业用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或其他类型用地后,其植被和土壤碳库储量会显著减少,减少的强度和速度主要与转变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变发生的时间及转变区域的气候特征有关。

(二)森林面积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森林固碳潜力的发挥主要是靠不断增加森林造林面积、提高经营水平,同时避免原有森林的破坏来实现的。但土地面积是有限的,迟早会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困境。因此,当造林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能通过加强对现有森林的管理来增加森林碳储量,促进森林对大气中CO2的吸收、缓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但这样也存在着一个瓶颈的问题,森林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森林碳汇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三)森林灾害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森林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常遭受火灾、病虫害、风暴和雪崩等干扰。森林火灾是各种干扰中对森林影响最大的因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全球每年森林火灾面积约为0.1亿hm2,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0.2%~0.3%,排放的CO2量约为3,135×106吨(碳),占全球所有源排放量的45%。森林病虫害是继森林火灾后对森林资源危害的第二大干扰因子。

三、我国森林碳汇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森林碳汇潜力难以发挥

经过近10年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我国的森林面积快速增加,从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等统计指标来看,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我国森林科学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森林质量低下等问题仍然严重。天然林破损严重,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不够,全国约有1亿亩人工林为低产林,生态脆弱、生产力低下,通过森林固碳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难以发挥。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偏低

在我国,针对不同所有权的森林,国家实行不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而且无论是什么性质所有权的森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都较低,根本无法对森林保护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根据地域、区位、地类和质量以及不同经营主体的公益林,其管护成本和生态价值是不相同的,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国家补偿标准却是统一的,难以适应实际情况,无法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三)公众对森林碳汇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气候变化已逐渐被公众所认识,并亲身体会着气候变化对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但是森林碳汇、碳汇林业、《京都议定书》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贸易等诸多新名词和气候变化与森林的关系,还是鲜为人知的。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义务植树造林很多年了,但如果人们能更深地了解植树造林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之间的密切联系,那么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定会高。

四、完善森林保护管理,增强我国森林碳汇能力

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与收入之间可能会出现近似倒“U”型曲线的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曲线的爬坡阶段,而基于这一情景假设,即便选择“强化低碳”情景,中国的碳排放也需要在2030年~2040年始达到顶点。这意味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上中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3] 因此,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低能耗、低排放型社会的同时,增强我国的森林碳汇能力,是增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实施科学的森林管理措施,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1. 碳保护

通过控制和减少森林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保护,改变现有采伐收获方式,提高木材利用率,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如病虫害、火灾等的预测预报及应对,保护好现有森林的碳储量。

2. 碳吸收和贮存

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延长轮伐期,改变疏伐方式和林分密度等措施增大森林植被和森林土壤的碳密度,保护和改造次生林及其他退化的森林,增加经久耐用的木材产品,从而增加森林碳储量。

(二)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管理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森林资源较少的背景下,必须以可持续森林经营为指导,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加强从森林的培育、管护到采伐的过程管理,提高成林率和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森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激励制约机制,提高森林经营单位的主动性。森林经营工作制约因素很多,资金、限额以及传统的观念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建立起激励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林业保险制度降低生产风险

自然界中所发生的降雨、闪电、极端温度、火灾、病虫害、洪灾、旱灾、飓风、火山喷发、地震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会使森林的碳贮量部分或全部发生逆转。因此,从林业生产的长期性,自然灾害对森林影响的严重性,有必要通过建立林业保险制度来降低生产者需要承担的风险。林业保险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林业发展的制度,有别于一般的商业保险,应走政府主导,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4]

首先,政府要对林业保险制度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对于参保的林业生产实体尤其是林农,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而且参保标准越高,给予的补贴越多;对于从事林业保险的经营实体,政府除给予适当的补贴外,还应通过再保险业务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提高参与率。在自愿保险的情况下,林业保险市场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行为,造成林业保险市场的萎缩和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因此林业保险必须走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道路。强制性表现在只要林业生产达到某一面积标准,林农或经营实体就必须参加保险。自愿性则体现为保费标准、赔偿方式的选择上是自由的。

(四)其他森林管理措施

通过森林管理措施增加森林生长量和碳密度,使森林表现为碳汇功能是新形势下对森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延长森林的采伐作业周期,加强森林资源的抚育间伐管理,使森林具有合理的林分密度, 促进森林生长,可以增加森林的实际生物量和碳储量。加强林产品的循环再利用,延长各种木制品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对森林采伐的需求,也可间接增加森林的碳吸收,延缓空气中CO2浓度的升高。

加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管理,提高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的预测预报能力,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和损失,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是增加森林碳汇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基于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因地制宜,强化森林经营管理,科学地、有目的地调整森林的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运用科学的抚育措施,稳步提高森林质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培田,李 峰,杨素清,王立刚.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暖[J].防护林科技,2010,1(1):73-74.

[2]黄 东.森林碳汇:后京都时代减排的重要途径[J]. 林业经济,2008(10):12-15.

[3]王 岩,李全修.后京都时代中国基于AFOLU活动的碳汇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J]. 广东社会科学,2009(6):57-63.

[4]王 见,文 冰.我国“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市场建构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2008(3):27-30.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Management and Carbon Sink

Xie Jun'an, Wang Aixia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生态系统 影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份评估报告称,自20世纪以来,地球的气温已经上升了0.89℃,全球海平面上升19厘米。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生物种及生态系统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未来这些变化还将继续,预计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还将上升0.28-0.98m,数以亿计的人将会受到沿海洪水的影响[1]。城市生态系统是最脆弱但又与人类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物质和能量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而且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营养关系倒置,自动调节能力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综合以往相关研究,将从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服务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一下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主要的直接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它将在更大范围内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气候变暖、热浪冲击频繁导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2016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有科学家预言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3-4℃,澳大利亚的“危险高温”天气数将从2016年的每年5天上升为2070年的每年45天。从2003年开始欧洲遭受热浪侵袭,每年夏天都至少引起70000人的死亡,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和热浪发生的频度均有所增加,有研究发现,死亡率和温度增加有关。人们对气候变暖与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做了多方面研究,最后提出了“界限温度”的概念,指出当地居民对气候舒适的“感觉上限”。当气温升高超过超过“界限温度”时,死亡率会显著增加。

1.2传染病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转到与传染病年际变化相关的自然气候变化影响上。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极端高温、极端降雨或干旱等和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死亡、伤害和疾病,间接影响表现为热带的边界会扩大到亚热带,温带部分地区会变成亚热带。Gould等[3]认为由于热带是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最主要的发源地,而随着温带地区的变暖,造成这些疾病的扩散。如疟疾只分布在冬季最低气温16℃以上的区域,而由于气候变暖,疟疾将向拉丁美洲、非洲、亚洲以及中东等高纬度地区扩散;气候变化导致一些传染病媒介向高海拔扩散现象,登革热以前只在海拔 1000 m 以下的地区发生,而现在哥伦比亚海拔超过 2000 m 的地区发现了登革热和黄热病的媒介昆虫。李国栋等人从疟疾、登革热、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流感、SARS、肠道传染病、鼠疫、吸血虫病等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各类传染病的影响[4]。据PIM疟疾传播模型估计,如全球平均温度升高3℃,媒介按蚊虫的分布区域扩大,将导致世界人口受疟疾影响的比例将可能由现在45%增加至60%,每年新增5000-8000万疟疾病例。据测算,全球的登革热病例在过去的50年里增加了30倍,郑学礼等[5]指出气温是影响登革热传播的重要因素,当气温升高时,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潜伏期缩短,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加快,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分布区域也可能扩大。

1.3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水灾、暴风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可能使死亡率、伤残率和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的心里压力,极端气候事件也会直接间接的影响人类的健康。2016年6月,据中国网报道,全国14个省(市、区)遭遇暴雨,共573个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近90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00多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洪灾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期影响就是导致传染病的增加,危害人体健康;长期影响是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生命财产损失而导致的精神压抑。干旱也会通过影响粮食生产而影响人类健康,其影响主要包括营养不良和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增加,许多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短缺时,未经过卫生处理的水常常用于煮饭,使得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很可能在干旱期发生。全球气候变暖使暴风雨、飓风、干旱、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更加频繁,整体来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除了直接造成死亡率、伤残率上升外,还可间接使传染病发病率增加,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破坏,增加社会心理压力。

2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1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严重,给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交通行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影响的途径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这些极端的天气包括高温、热浪、干旱、海平面上升,强降雨、暴雪、冰冻、强热带风暴、雷暴以及沙尘暴等。极端的天气导致洪水、滑坡、泥石流、雪崩等对公路、铁路、航海和航空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交通运输的设备、地面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2008年初,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天气给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全面瘫痪,最多时21条国道近 4 万公里路段通行不畅,上万车辆和人员被困。再次,强热带风暴是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同时还体现在道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和投入运行等各个阶段。例如,陆路交通x线时要考虑到沿线的雪情、泥石流、滑坡及塌方等风险;在高原冻土地区,铁路建设要考虑到气候变化对高原冻土层消融的影响;在水路运输方面,台风会影响航速、航向、使船舶产生漂移;地面风、低云、降雨、雷暴等都会对航空运输有十分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课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迫切要求交通运输实施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明确气候变化对我国交通运输的深远影响,有效采取相应的工程、生物等防治措施,减少因气候变化造成的交通运输经济损失及人身伤亡事故。(下转275页)

(上接281)2.2气候变化对能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能源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是能源供给。气候变化对能源需求影响主要考虑随着气候变化,为达到人类生存舒适而所需要借助的能源,例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更为舒适而夏季更为炎热,进而导致电力取暖需求降低,而制夏季冷需求增加。气候变化对能源供给的影响,主要研究由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及上产能力的改变,普通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并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现在更多的是倾向于开发可再生能源,但是可再生能源受气候影响波动会比较大。Pasicko等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克罗地亚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的影响,得出结论:气候变化对克罗地亚沿海及濒临区域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最大,其中第一阶段风速预计增加20%,将使风力发电增产一倍,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为中性,2050年以后水电生产预计将减产10%。

2.3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人居环境,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气候变化主要从三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首先是气候变化会对最基本的生产生生活物资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极端气候会导致粮食蔬菜的产量减产。其次,气候变化会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及工农业、旅游业及医疗服务等方面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及其他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复杂及交通瘫痪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舒适健康。最后,严重的气候变化不仅会造成很多生活上的不便,更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人口迁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3 结论

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对城市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甚至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营养关系倒置,自动调节能力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从极端高温、极端气候事件、传染病三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交通运输、能源、人居环境三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由于气候变化使得能源供需也发生变化,从而不得不改变能源供需策略,及时作出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以应对能源变化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於P,许红梅,尹红,董思言.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区的影响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03:179-184.

[2]马玉霞,王式功.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01:7-9.

[3]Gould E A,Higgs S.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on emerging arbovirus diseases[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2009,103(2):109-121.

[4]李国栋,张俊华,焦耿军,赵自胜.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21:6762-6773.

篇6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变暖呢?地球变暖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又将如何应对,来获得可持续发展呢?下文将作一简要剖析。

无风不起浪,全球变暖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自然的变化,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太阳活动的变化,影响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它不是主要原因。第二个自然变化是火山爆发,它也不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原因。

(二)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主要是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加,以及森林砍伐,耕地扩大等土地利用的变化。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那么,为什么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使全球变暖呢?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让属于短波辐射的太阳光畅通无阻地照射到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温;但却能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反射回去的一部分长波热辐射,这部分热辐射就会使大气和地表增温。简单来说,温室效应就好像暖房的玻璃一样,它阻挡了热辐射的向外放射,所以暖房里很暖和。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所以把它叫做“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原本也属于大自然的正常变化,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正是它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由零下18℃上升到零上15℃,这个温度,使当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能够生存。但是,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迅速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步伐加快。专家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日俱增,主要是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结果,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不仅仅如此,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灾害天气增加,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一)海平面上升。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如果极地冰川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二)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

如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而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该五省市的受灾人口逾6000万人;仅贵州一省,由于受灾严重需要救济者就高达310万人。同月旱灾蔓延至湖南西部、西藏等地区。  (三)对动植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某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

(四)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极端高温使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目前,人类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的数量。

1.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2.改良作物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

3.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篇7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三、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篇8

原定2011年12月9日闭幕的德班气候大会于10日继续行。截至当天,会议各方尚未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的具体设计等达成一致意见。截至当地时间11日凌晨6时会议闭幕,各方谈判代表几乎经历了三个不眠之夜,其中很多人还要赶乘离开德班的飞机。即便如此,代表们还是表达了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感,大会最终达成一揽子协议。在经过十四天的艰苦谈判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11日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正式落下帷幕。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了安排,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建立了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大会主席、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马沙巴内说,虽然在德班会议上达成的一揽子协议并不是完美的,但它仍是“历史性的”。为全球的共同利益迈出了关键步伐。

[热点设问]

1.文件呼吁《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12年5月1日前提交各国的量化减排目标,然后经一步减排特设工作组讨论,提交下届气候大会并通过各国的量化减排目标。但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此前已明确表示不签第二承诺期,美国也一直拒绝承诺强制减排,因此第二承诺期主要由欧盟国家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请分别从经济、政治及哲学角度分析其依据。

[分析]经济依据。经济全球化促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世界各国经济日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占主导,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在促世界分工与合作,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安全。

政治依据。国家间亲疏冷热、分离聚合是由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国家间既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也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减排问题上,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固然存在着国家利益的差别和对立,但加强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商讨治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既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停止争吵,加强合作,也要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国家责任,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哲学依据。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对部分起统帅和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在全球气候问题上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要服从于抑制世界气候变暖问题的大局。都要服从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局。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缔约方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这次大会被各界誉为是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机会。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应对节能减排的要求。

[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就是要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3.在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前的最后一次全体大会上,中印代表在周日闭幕的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上与提出减排路线图的欧盟产生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发言时情绪激动地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讲道理给我?”试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分析]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西方某些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拒绝履行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承诺是错误的。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应以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损害他国国家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积极履行在历届气候大会上的承诺,“该做的都做了”表明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4.《基督教箴言报》刊登分析文章认为,中国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不仅在最近几年做出了多项努力。还首次公开声明要限制国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方在国际大会上公开表明立场并指责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不作为。中国在德班气候大会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

[分析]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在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态度是积极的,做法是有效的,措施是建设性的,既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促共同发展的宗旨,也体现了促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与某些发达国家针锋相对,突出表达了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意志,这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5.2011年12月12日,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遗憾,称加拿大的选择与国际社会的努力背道而驰,希望加拿大重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继续履行减排承诺。试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析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行径。

[分析]加拿大的做法是错误的。首先违背了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应当承担促世界发展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其次违背了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中关于促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问题,履行联合国规定的义务,集体协作的要求等。

6.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图瓦卢镶嵌在太平洋之中的狭长陆地正被一波又一波的海水侵蚀,孤绝的岛屿们极有可能永远被海水淹没。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当暮色笼罩这块区域时,人们再也找不到地图上曾经存在的图瓦卢。同样面临灭顶命运的还有马绍尔群岛和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试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原理分析人类应采取何种对策才能保住这些美丽的小岛?

[分析]人类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

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人类还需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球气候变暖表明我们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共同商讨抑制气候变暖趋势,反映了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7.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首席代表苏伟12月3日表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排放量应有合理的增加,现在要求这些新兴经济体承担绝对量化减排指标是不公平的,美国和欧盟作为发达国家应该带头减排。试分析“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的哲学依据。

[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什么样的国际义务都是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和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2)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方面应当有所区别和不同。

8.德班会议经过整整两周的密集磋商、坦率对话和一天的延期会议,190多个《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在非洲的土地上共同达成了较为符合各方预期的会议成果。这些成果凝聚了各国谈判代表的辛苦付出和卓越智慧,体现了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和决心。在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成果的基础上,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程在德班继续向前迈。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德班气候大会最后的协议好比是难产中“生子”。

[分析](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在达成《议定书》之前的争论和分歧都是导致最终达成协议的基础,都是量的积累的过程。(2)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德班会议经过整整两周的密集磋商、坦率对话和一天的延期会议都体现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最终达成《议定书》与经历曲折的过程,本身就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途径的关系。

9.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首席代表苏伟指出,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保证。国际社会期待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达成的承诺、共识和安排尽快转化为切实、有力的行动,推动公约的实施和公约目标的实现。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知识谈谈对“行动是最好的语言”的理解。

[分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行动是最好的语言”中的行动就是实践,表明要付诸于行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任何再好的承诺不能付诸于实践,也只能是美丽的谎言,是毫无意义的。

10.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试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之。

[分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国在德班气候大会的精彩表现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11.2011年11月22日,国新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11年3月,中国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这彰显了中国政府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试分别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实现“十二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

[分析]加强法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做到有法可依,为节能减排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和发展清洁能源,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2.中方代表团指出,作为“77国集团+中国”的一员,中国代表团全面、积极、深入地参加了德班会议各个议题的谈判磋商,从不同层面广做各方工作,以积极、务实、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行沟通协调,与发达国家开展对话磋商,全力支持东道国为推动德班会议取得成功所做的工作,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试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的表现。

[分析]中国在德班世界气候大会表现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切实地履行了国家的义务,遵守了联合国规定的宗旨和原则;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促世界的共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促世界各国互利共赢。

13.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影响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国际气候谈判程,发达国家阵营与发展中国家阵营南北对立的基本格局贯穿始终。在南北立场的基本格局下,在不同时期或不同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都存在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分别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生活关于国家利益的观点谈谈气候变化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篇9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

关键词:林业;环保;经济

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

一、林地面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二、森林的的功能

森林具有碳汇功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三、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气候因素;农作物生长;解决措施

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还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基本都是处于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产量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本文将对没蒙古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气候因素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以保证当地种植业的发展。

1气候因素变化的具体情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人类频繁的社会活动中急剧增加[1]。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力度不断加大,对化工燃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同时受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全球气候的温度正在逐渐升高。全球气候的变暖将对世界各地的温度场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大气环流运行的规律,直接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严重威胁到陆地动植物、人类的生存发展。由于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且干燥少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使得内蒙古地区气温逐渐增加,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重大影响。此外,气候的变化还会对区域将于产生影响,出现降雨不均衡的现象。据国家相关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年降水量在近100年中逐渐减少,虽然近50年我国的年降水量成为弱增长趋势,但是部分区域间的降水变化却相对明显,使得旱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2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以提高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及水分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大麦、豆类等C3作物的产量,但是对于小米、玉米、高粱等C4农作物助长效果却不明显,而内蒙古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属于C4作物,因此二氧化碳的增加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农作物并没有明显的影响[2]。此外,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助长作用会受到土壤养分、作物质量、作物生长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限制,使得二氧化碳的助长作用极有可能被这些变化因素抵消。

2.2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当降水不足是,由于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极容易出现干旱现象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当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则容易出现水涝灾害,不利于职务的生长甚至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例如在开花期出现阴雨天气,会导致作物无法正常授粉造成的落花落果现象;过多的降水会为农作物带来病害同时还会对农田造成渍害现象,导致农作物被淹死等[3]。

2.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个重要媒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会产生重大影响。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而此时农作物气孔的阻力增加、呼吸速率降低、气孔导度减小以及蒸腾速率减小,极大降低了单位也面积的土壤水分耗损并有效提高了植物中水分的利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避旱能力。此外,气候与温度的升高还会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开花期[4]。

2.4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土壤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不管是变暖还是变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光照、水分、热量等气候要素的量值、时间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农作物会受到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而光照、热量、条件等因素又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还会对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活动及反之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土壤肥力。此外,当温度升高或降水量减少时会对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造成影响,会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受到影响;而当温度降低、或降水量增加时土壤的有机碳会逐渐增多,从而增强了土壤肥力,因此气候温度与降水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两大重要因素。

3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具体措施

由于气候系统本身是一个具有庞大性、复杂性特点的且气候变化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产生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事实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对农作物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以及长远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人们的经济水平不受损害。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在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及时调整农耕制度,同时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对土地进行合理的使用以及分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还可以发展设施农业,例如塑料大棚、温室、雨水集蓄技术的应用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的变化,在有效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还可以保障种植者的经济利益,以促进当地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提.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5(19):56-56,61.

[2]葛国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5):30.

[3]樊亚萍.农业气象与作物生长[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6-296,297.